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常见的经济学问题

时间:2023-08-23 16:54:08

导语:在常见的经济学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常见的经济学问题

第1篇

秘书工作与市场经济是什么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秘书工作带来哪些影响,秘书工作怎样努力适应并积极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这是我们秘书工作者,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中应该从思想理论上深刻认识和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秘书工作有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必须抓紧制定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秘书工作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体制发生重大转变的过程中,面临两个突出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一是如何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二是如何抓紧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二、秘书工作要为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利条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秘书工作要为这个决策服务。还要为胜利实施这个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秘书工作到底是怎样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做好服务呢?关键在于解决好两个根本问题。

一是,要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提高服务质量。

二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秘书工作要进行自我改革。

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秘书工作部门要转变思想观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刻改革,必将引起人们也包括秘书人员行为规范、精神状态、生活方式、是非标准、价值观念的重大转变。

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还必须给秘书工作部门的价值观念、是非标准、思维方式等方面注入新的内容。版权所有

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思想观念中,同其他党政部门一样,秘书部门还要特别注意破除"官本位"思想。"官本位"是与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的。

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秘书工作的服务质量要求应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秘书工作充分发挥服务功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督促。今后,党政部门的秘书工作基本也应从这些方面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核心问题是提高服务质量。那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秘书工作怎样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这里关键的问题是要把对服务的要求与市场机制作用密切联系起来。应该承认,在以往经济体制下的秘书工作,为领导服务的质量还是很高的。但是应该看到,保证和维持那种水平的秘书工作的服务质量,主要依靠人们的政治自觉性和责任感,并辅之以规章制度的约束,而不可能重视市场机制对秘书人员行动的激励和制约作用。相反,许多应该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的,往往被所谓思想教育和规章制度替代了。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单靠人的自觉性和一般规章制度的约束,来要求人们做好秘书工作是不全面的,不合理的,是难以持续地、全面地达到提高服务质量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把提高秘书工作的服务质量落到实处,除了高度重视人员素质、培养热爱本职的精神外,还要从注入市场机制方面多做文章。

五、秘书工作在注入市场机制中,要十分重视自身职业道德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生活中,将通行商品交换、等量交换、市场竞争原则。

第2篇

关键词:MATLAB 经济数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53-01

MATLAB作为数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要想分析其在经济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必须从各个方面了解MATLAB软件的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将MATLAB软件应用到经济学的教学当中。

1 Matlab软件简介

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开发的MAT LAB软件主要是用来进行图形处理和数值计算的计算机软件。用户可以通过MAT LAB这个软件完成程序设计、数值计算、图形绘制以及文件处理等各项操作。MAT LAB从出现到现在,经历很多版本的更新,从开始3.0的DOS版本到现在盛行的7.6版本,MATLAB逐渐成了科技计算、视图交互系统和程序语言的新宠。另外,MATLAB软件的运行环境也开始大众化,现在常见的系统,如Windows9、Windows XP、Macin tosh、Sun、Unix、Linux等都可以运行MATLAB软件。

主程序和各种工具包是MATLAB软件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前者主要由数百个内部核心函数组成,后者则是神经网络工具包、复杂系统仿真、系统识别工具包、优化工具包、控制系统工具包、分析和综合工具包、信号处理工具包、符号数学工具包、图像处理工具包、统计工具包等各种包的一个综合体。同时,MATLAB软件用十几个PDF文件对软件做了详细的介绍,从入门到具体问题的操作应有尽有。

2 MATLAB强大的功能

作为数值计算的先锋,MATLAB已经成为我们处理应用线性代数、数理统计、自动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动态系统仿真等方面问题的首选工具,同时在科研工作人员和大学生、研究生等人群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外,内部的Editor或者其他任何字符处理器的使用使得MATLAB在输入方面也具有了不俗的功能,我们还可以再Word里面使用MATLAB,进而使得我们在Word中对公式的操作更为方便。

2.1 卓越的扩充功能

作为一个开放系统,MATLAB具有非常好的可扩充性,这使得MATLAB用户可以很好的与FORTRAN、VisualBasic、C语言等编程常用语言相连接和相互调用。用户还可以直接调用MATLAB软件丰富的库函数。极大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2.2 简单、易上手

简洁、明了的语法规则,强大的帮助系统使得MATLAB软件具有了“万能演算稿纸”的美誉。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只需要按照语言规则将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输入计算机,就能够得到与问题所对应的解来,而强大的帮助系统让我们更便于了解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命令。

2.3 强大的计算功能

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计算软件,MATL AB既可以实现高等数学中矩阵的变换、多项式运算、微积分运算、线性与非线性方程求解,常微分方程求解等问题,也可以实现经济学中对金融衍生品定价、资产组合分析、固定收益证券定价和风险管理等问题的处理,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学习工作的效率。

2.4 高效的绘图功能

通过MATLAB软件的绘图命令,比如线性坐标、对数坐标、半对数坐标、极坐标等命令,我们可以很轻易的画出二维,甚至是三维图形,并可以完成对所画图形随心所欲的标注。

3 MATLAB在经济学数学中的应用

(1)在经济学中有很多价格的计算比较复杂,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MATLAB在解决这些问题时的优越性。

例:某股票的价格为100,股票的波动率标准差为0.6,无风险利率为0.1,期权执行价为96,存续期为0.25。

①求欧式期权的价格。

用MATLAB程序如下:

[call,put]=blsprice(100,96,0.1,0.25,0.6)

②求期货期权的价格。

用MATLAB程序如下:

[call,put]=blkprice(100,96,0.1,0.25,0.6)

③求欧式期权希腊字母(假设股票存续期间无红利支付)。

求欧式期权Delta值。

用MATLAB程序如下:

[calldelta,putdelta]=blsdelta(100,96,0.1,0.25,0.6,0 )

求欧式期权Gamma值。

用MATLAB程序如下:

Gamma=blsgamrna(100,96,0.1,0.25,0.6,0)

求欧式期权Theta值。

用MATLAB程序如下:

[callTheta,putTheta]=blsTheta(100,96,0.1,0.25,0.6,0)

求欧式期权Rho值。

[calRho,putRho]=blsRho(100,96,0.1,0.25,0.6,0)

求欧式期权Vega值。

用MATLAB程序如下:

Vega=blsvega(100,96,0.1,0.25,0.6,0)

(2)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学习经济学的学生来说,如何利用计算机分析处理问题并根据实际建立起合理的数学模型就成为了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MATLAB的引入使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解决的、计算量庞大的、无法进入数学课堂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简单,为我们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者探究问题的精神和批判接收的观念,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是合作性课堂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MATLAB软件在经济学数学的教学中的引入不仅增加了学习者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能够使学习者感受到计算机在学习数学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曾建云.基于MATLAB教学平台的自动控制理论教学改革探索[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133-135.

第3篇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除了能够提高个体的劳动生产率外,还认为因为受教育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就是说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的经济价值不仅能够在微观层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各种技能、从而促进个体收入的增加,还能从宏观层次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关于教育对经济的宏观促进作用,Schultz(1961)[4]首先在理论上做了巨大的突破。随后Denison(1962)[5]通过计量发现1929-1957年美国经济的增长,有23%归功于教育带来的贡献。一般认为,正是随着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力资本关于微观层次促进个体劳动生产率和宏观层次促进社会经济增长这两条主线的发展,教育经济学才逐渐兴起。因此,教育经济学的核心就存在于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研究中[6],也就是说研究教育的外部效率,包括私人与社会的教育收益与收益率(教育收益率一般用明瑟收益率①

1或者内部收益

率来衡量)、教育的溢出效益(比如:教育与受教育者自身健康及家人健康之间的关系、自身教育与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等)等。随着教育经济学的不断发展,还有很多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深入到教育过程这一黑箱中去,探究具体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教育对学习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研究怎样用最小的投入导致最大的教育产出。因此,教育经济学开始研究教育生产的各个环节,即开始研究教育系统的内部效率,使得教育经济学从一个纯粹的经济学学科向教育学学科转向,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交叉学科。对于教育内部效率的研究,包括教育生产函数、教育成本函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研究、教师培养的经济学、教育技术的经济学等。随着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是一个生产过程的观念越来越被政府、大众所了解,如何为教育生产提供充足的资源并且体现公平与效率,开始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这就为教育经济学开辟出了一块新的研究领域,也即教育财政,包括拨款、成本补偿、学生资助体系等。

可以说,正是上述三个领域的研究,使得教育经济学最终成为一个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等共同关注的学科:(1)教育的外部效率即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2)教育的内部效率即教育生产的各个环节与教育产出之间的关系。(3)如何公平、有效地为教育生产提供充足的资源,也即关于教育财政的研究。我国远程教育经济学可以研究的领域经过近40年的发展,教育经济学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成熟的学科,但是相比其他教育的实践环节,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远程教育这一重要教育实践环节的经济学问题的研究并不多②。但是目前对于远程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不多,并不意味着对于它们进行研究的意义就小或者它们可研究的问题不多。接下来,我们就参照教育经济学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来探讨我国未来远程教育经济学可以开展研究的领域。(一)远程教育的外部效率1.远程教育与经济增长虽然在经济学领域,关于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确切关系并没有定论,但是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都认可教育能够促进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撇开经济学学术内部对于这一问题的争论,目前对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而言,基本上都是认可教育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如果我们也认同教育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那么远程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则肯定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关于远程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应该有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去研究和探讨:其一,研究远程教育的规模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作用。现有关于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度量过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发展规模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7],从而论证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那么关于远程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可以借鉴发展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的这一思路,考察远程教育的规模对于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如可以考察远程教育受众的绝对规模即远程教育受众的绝对人数和相对规模即按照人口分布的远程教育受众所占的比例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其二,研究远程教育的发展对于学习型社会的促进从而间接推动经济的增长。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是能够从本质上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构建方式———学校教育作为构建人力资本的核心主体地位将削弱、整个社会和所有个人都将成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主体;可以预见的是人力资本积累方式与主体的改变,将进一步提高远程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那么远程教育的发展不仅能够直接促进经济的增长,还能通过构建学习型社会而间接推动经济的增长。那么将远程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这一间接促进作用度量出来,也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2.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私人收益以及收益率

从教育经济学诞生起,对于学校教育的社会收益、私人收益以及收益率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经久不衰的[8]。通过对不同年代、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学校教育投资收益率的分析与整理,研究者发现一般而言:(1)初等教育的收益率高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收益率;(2)初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要高于私人收益率;(3)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率要高于社会收益率;(4)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收益率[9]。正是因为上述有关学校教育的社会收益、私人收益以及收益率的研究发现,才吸引了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对于学校教育进行投资,也为国家通过法律形式将初等教育设立为义务教育,而在高等教育却实行收取学费、建立学生贷款制度等提供了坚实的实证基础。与此相对应,如果要发展远程教育,要吸引更多的受众、更多的主体来关注远程教育、来投资远程教育,那么科学测算、对外公布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率与私人收益率就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

如前所述,教育收益率一般用明瑟收益率或者内部收益率来衡量,李锋亮等(2009)[10]就利用南京电大和哈尔滨电大远程教育本科在校生的数据,运用明瑟收入函数,计算了远程教育的明瑟收益率。这项研究发现远程教育的确能够给受众带来可观的私人收益,整体而言远程教育的明瑟收益率为6.9%,也就是说学习者每多接受1年的远程高等教育,其个人收入能够显著提高6.9%。不过和2004年我国普通本科教育的私人明瑟收益率18.9%相比较而言[11],显然远程教育的收益率还是远远不足的。李锋亮等(2009)的这项研究在远程教育的收益率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尝试,后续的相关研究还应在以下等方面进一步扩展与提高。

其一,需要质量更高数据。李锋亮等(2009)的这项研究所用数据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横截面数据,更不要说用目前国际学术界流行的面板数据(Paneldata)来进行分析。除此之外,研究所用样本只是两个地区的学员,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极其需要全国范围内的大样本的跟踪数据来分析远程教育的收益率。其二,需要测量远程教育的内容与质量的收益。在教育经济学领域,除了测量平均的教育收益率外,很多研究都对准了教育的质量以及教育的内容、比如不同专业、学科与类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教育收益率。

其三,需要测算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率。李锋亮等(2009)的这项研究只是测算了电大远程本科教育的私人收益率,并没有探究社会收益率。而实际上,远程教育除了帮助每个学习者更好地获取私人收益外,更为重要的是一项社会要务,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与收益。这是国内学者彭坤明(2008)[12]所呼吁的“远程教育发展的整体效益观”。他认为:“所谓整体效益,是指远程教育发展的社会贡献、人本价值、经济效益的综合……远程教育的发展是旨在为社会公众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远程教育首先必须注重于社会化与人本化的效益评价。”

因此,要进一步科学测量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只有准确、科学地测量出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和私人收益,才能为今后制定科学的远程教育财政投入政策以及成本分担政策提供坚实的实证基础。这说明要研究远程教育的私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要研究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率更是需要高质量数据的支撑,而目前国内相关的数据建设基本上是空白。这也从侧面表明这一研究领域有大量的宝藏等着后续的研究者来挖掘。

(二)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

如果说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核心是研究教育的外部效率,那么对于远程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核心应该是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这是因为学校教育较之远程教育,前者的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尤其是基础教育,主要还是政府投资,政府投资自然更多关注教育的外部收益,而不太关心或者不太擅长评价教育系统内部的效率;而远程教育的投资主体可能更加多元化,会有很多企业、NGO参与其中的投资与运营,他们之间必定要形成良性而且有序的竞争,那么只有在对于这些投资主体内部效率做出科学评价后,才能更好引导潜在受众对于不同运营商进行理性地选择从而促进市场秩序的发展。所谓教学机构的内部效率是指整个教育系统内部或者单个教学机构内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简单地说,就是衡量办学机构内部资源的配置状况是否合理、是否经济有效。所以,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是度量、评价远程教育的资源使用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常见的分析教学机构内部效率的方法有教育生产函数以及成本函数,其中通过成本函数的估计,可以精确测算办学机构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接下来的内容将一一分析和远程教育相关的教育生产函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以及远程教育的师资供给与培训。

1.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函数

教育生产函数是教育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主要研究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业成就,从而判断哪些投入的效率更高、哪些投入的效率更低,从而指导政府、学校、老师与家长来调整不同资源的投入方式与构成,以达到用最少的资源促成最好的学习效果。这个学业成就可以是学习成绩也可以是其他的可以衡量学业成就的变量,比如辍学率、保有率、毕业率等。而影响因素更是包括了从家庭到社区(比如父母亲的职业、受教育情况、社区的治安等)、从学校到老师的方方面面(比如学校的建筑、图书馆、班级规模、师生比、教师的职称、受教育情况、参加师资培训情况以及年龄与收入等),甚至同学、同伴对于学业成就的影响(peereffect)也是重要的研究问题。远程教育作为一个以现代技术手段与理念支撑起来的教育体系,对于它的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就有非常强的时代意义。除此之外,对于它的研究还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首先是理论意义,和传统教育相比较,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与组织架构都有着很大的不同,那么对于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就能够扩展、丰富整个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其次是实践意义,将来教学质量肯定是决定远程教育生存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对于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将指导远程教育的运营方根据研究成果来改进自己的服务。关于这一研究领域,我们认为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应该马上进行研究和探讨:

其一,技术手段。教学中技术手段的使用对于学习者学业成就的影响,这在传统的教育生产函数研究中并不是研究的重点,然而在远程教育中,这必然将是研究的重点。因为技术手段的组合使用是远程教育得以跨越时空组织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的特点所在,而且技术手段的使用远远不是将书本知识、课堂内容简单地复制到网络或者其他现代媒体上,而是应该发挥不同技术手段的优势、避免它们的劣势,使得不同技术手段的组合与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默契配合,才能真正使得技术手段的使用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因此,实证考察不同技术手段的单独与组合使用对于学习者学业成就的影响,应该尽早提高到相关远程教育运营方的日程上来。

其二,对远程教育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应该注重对于学习者的辍学概率或者保持率或者毕业率的研究。传统的教育生产函数研究将研究重点更多关注在学习者的成绩上;而对于远程教育而言,对于学习者辍学的研究其重要性可能要超过对于学业研究的重要性。这是因为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学习者入学门槛低,中途放弃学习的概率也就随之增大。英国的开放大学就非常关注学生的辍学率问题,他们也承认对于远程教育而言,较高的辍学率似乎是难以避免:尽管学习者入学前的教育程度越高,他们辍学的概率会有所降低,但是入学前就拥有了本科学位的学习者的辍学率依然高达20%(Simp-son,2004)[13]。Simpson(2004)认为对于远程教育的辍学问题,一方面要正视其不可为的一面,即无论如何都具有一定的最低辍学率;但另外一方面,也要积极研究教育机构可以有所作为的一面,并认为远程教育机构可以降低学习者辍学率的空间大致为7%左右[14]。那么具体有哪些因素会降低学习者辍学的概率呢?目前国际上一些实证研究③专门考察了远程或成人学习者辍学的影响因素,得到了如下发现[15][16]:(1)如果学习者对教育机构缺少归属感,那么他们放弃课程学习的可能性更大(2)如果学习者对教育机构提供的教学与支持服务不满意,那么也会导致学习者做出中止学业的可能。(3)学习者所学科目和课程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辍学概率的高低。比如如果课程含有过多的数学成分、如果课程内容有很多重复,那么学习者中断学习的可能性就更高。除此之外,如果学习者感觉到专业学习困难或者觉得错误选择了所学的专业或课程,那么辍学的概率也会增加。(4)研究还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有些特定人群的学习者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辍学率,比如初始教育程度越低者、以及那些年轻人更容易辍学;而且那些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辍学的概率更高。Simpson(2004)[17]还专门研究了辍学发生的时间问题,并发现30%多的学习者在第一次交作业之前就已经中止了学习。因此,他认为在初始阶段对于学习者的支持服务活动具有异常重要的有意义。他还指出,减少学习者的辍学率,以下四个阶段是关键:(1)入学咨询阶段;(2)注册就读阶段;(3)课程学习阶段;(4)针对辍学或未通过课程考试学生进行的挽救阶段。之所以国际上尤其是英国开放大学如此关注学习者的辍学率问题,并且对其进行了大量细致而且科学的研究,这是因为:(1)大学学生保持率是英国政府对大学进行拨款的重要评价指标。(2)对于辍学率的研究,使得学习者和社会越来越相信教学机构本身能够对辍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而并不是无可作为,因此对教学机构有了更多的问责。(3)不同教学机构间为了争夺生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4)对辍学问题给予关注,将促使教学机构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办学效益,避免教育投入的闲置和浪费[18]。国内对于远程教育辍学的研究,应该借鉴上述研究的方法与成果,探究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发生辍学的共性与特性,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减少远程教育的辍学率,提高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效率。

其三,对同伴效应(peereffect)的研究。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者就开始关注同学或者学伴对于学习者学业的影响[19]。远程教育教学的发生,不但是师生分离而且还是生生分离的,那么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学业成就是否也具有同伴效应呢?上面提到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习某门课程的学生太少,那么学生辍学的可能性越大[20]。这证实了即使是生生分离的远程教育可能依然存在着显著的同伴效应。根据2009年奥鹏研究院的一项针对网络学习者学习障碍的调查发现,网络学习中成人学习者最常见的学习障碍就是和人交流太少,缺少归属感[21]。这说明在远程教育中可能也会存在着显著的同伴效应,也就是说学习者之间的互相交流能够减少学习者的障碍,进而可能提高学习者的成绩、降低他们辍学的可能。在远程教育下对于同伴效应的研究,应该和对于技术手段以及组织架构的研究结合起来,看同伴效应是否在不同的技术手段中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是否不同的组织架构会影响到同伴效应等。

2.远程教育的规模经济

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一直是远程教育的经典基础理论,这个理论认为远程教育和制造业的工业化生产一样同样存在着机械化、流水线、成批生产、标准化等特点。根据该理论,远程教育的生产是和其他工业产品一样,其经济效益必须建立在大规模产出的基础上,也就是只有实现规模经济才能保证远程教育的持续运行[22]。早期国际上有关远程教育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也相继证实了有关远程教育工业化的理论。Wagner(1977)的研究发现,随着英国开放大学在校生规模的增长,开放大学获得了规模扩大带来的好处,即规模经济[23]。国内最新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在省级电大远程教育生均成本存在规模经济特征,即随着在校生规模的扩大,生均成本下降,而且通过二次型的单一成本函数计量模型,发现省级电大远程教育在校生数的最佳规模在55000人左右[24]。

3.远程教育的范围经济

1989年,著名教育经济学家Cohn和他的同事,首先运用多产出(multi-product)的成本模型研究了普通高等教育的范围经济(EconomiesofScope)[25]。在这篇研究中,高校被当作典型的多产出组织,比如高校产出起码包括教学产出(teachingoutput)和科研产出(researchoutput)。而教学产出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级别的产出,比如专科教育产出、本科教育产出、研究生教育产出等。在现有有关远程教育的成本函数研究中,大多数是将远程教育的办学机构当作一个单产出的组织(singleproductorganization)研究远程教育的规模经济,却很少将远程教育的办学机构当作多产出的组织(multi-productorganization)来研究它们的范围经济。这是因为当远程教育还处于工业化大生产阶段的时候,远程教育的主要职能和目标是为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错过最佳学习年龄的人提供补偿式的继续教育或者成人教育,产出主要就是学历教育,其他产出非常少[26]。然而对于远程教育而言,“远程教育”本身就包含了多产出的概念与含义。因此,可能单纯的规模经济并不能很好地评价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因此,必须高瞻远瞩地将远程教育当作一个多产出的组织,加强对于远程教育的范围经济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范围经济的“范围”是有“边界”的,如果办学机构跨越了“边界”,就很有可能导致从“范围经济”走向“范围不经济”,也就是说不同产出不但不会实现成本互补与节约,反而会出现相互制约,导致成本的增加或者产出的减少。因此,对于远程教育的范围经济研究应该注意到“范围”的边界、服务的对象与内容应该符合成本互补的原则。Lloyd等人(1993)[27]考察了澳大利亚大学合并中的范围经济问题。他们对澳大利亚高校合并的研究发现,在中等规模以下的合并高校中出现了范围经济,合并带来的成本节省程度从3.6%-13.1%不等。这项研究对于远程教育范围经济的研究特别具有启示意义。这是因为大学的合并不是常态,而远程教育办学机构的合并却可能是常态,将来的远程教育办学机构可能将会出现各种不同形式的合并与拆分,因此对于远程教育合并与拆分的范围经济研究就必将成为远程教育经济学的一大亮点。

4.远程教育的师资供给与培训

师资供给的经济学和师资培训的经济学都是教育经济学研究内部效率的重要领域。这是因为根据教育生产函数的研究,在传统的面授教学中,教师的水平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成就[28];因此就牵扯到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中,到底是投资给学校、学生和教师的问题?我们认为师资供给与培训的经济学也是关系到远程教育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可能有些远程教育的实践者与研究者认为远程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技术手段,至于师资可以整合社会上其他优势师资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远程教育就可以忽视在师资供给与培训上的投资。相反,我们认为应该让优秀的师资团结在远程教育周围,并对其产生归属感与主人翁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优秀师资的教学潜力。那么如何吸引优秀的师资,如何通过培训保证优秀师资的忠诚度以及持久而且高质量的教学能力,这都是远程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需要去做理论探讨与实证考察的重要领域。

(三)远程教育的财政问题

教育财政主要研究的是谁来为教育提供财政与经费的支持,以及如何在不同人群中分配教育资源,比如政府财政投入的比例问题、学习者进行成本分担的比例问题、政府对于学习者资助的政策问题等,这些都可能是远程教育应该涉及到的经济学问题。

首先,是政府对于远程教育的财政投入。在上面的内容我们提及了应该实证度量出远程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率,如果真的有了这些扎实的实证数据作为依据,那么政府是有动力也有义务对于远程教育的发展进行投资与投入,以避免由于溢出效益的存在而导致整个社会对于远程教育的投资不足,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与福利(welfare)的减损。在此,我们也有一个这样的大胆假设,当社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在质疑目前国内远程教育发展遇到的困难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到政府对于远程教育投入是否充足这个问题呢?如果政府承担的财政责任存在缺位的话,一味指责远程教育的实践单位,那么这是不公平的。因此,远程教育一定要注重对于政府财政投入的研究,包括财政投入的充足性、公平性与效率的研究。

其次,是学习者进行成本分担的比例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不需要缴纳学费进行成本分担的,然而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成本分担就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如何制定合理而且科学的成本分担比例,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上争论的热点问题。可以相信对于远程教育而言,关于学习者的成本分担同样会成为一个有争议的地方,尤其是如果得到了政府的财政投资后,学习者、社会和政府会有更多的理由要求远程教育的运营方提供成本分担的科学依据。对于这个潜在的问题,远程教育必须正面去面对它。

再次,如果远程教育收费达到一定标准后,可能有些人群就无法来接受远程教育,这必然会带来新的公平与社会分层(socialstratification)问题。一个可行的方案是借鉴普通高校的学生资助政策,由远程教育的运营方和政府以及社会力量建立起一个面向远程教育学习者的资助体系,比如可以提供学费贷款、比如给优秀的学习者提供学费减免,鼓励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等。结论与建议本章从教育经济学的三大研究领域分别引出和远程教育有关而且重要的经济学研究问题,并且对于这些经济学问题给出了研究的建议与展望,包括:

(1)远程教育的外部效率,比如远程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远程教育的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以及收益率的度量等。

(2)远程教育的内部效率,比如远程教育的教育生产函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师资供给与培训等。

第4篇

一、什么是体育经济学

体育经济需要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就是体育经济学所要承担的研宄任务。既然要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相应的属性定位就是至关重要的。关于体育经济学的学科属性,大概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体育学的属性,一种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经济学的属性,一种是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多学科交叉属性。更简单一点,也有学者将体育经济概述为是指从生产和经营的角度出发,把大众的体育生活和与此相关的经济行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来发展的一种经济行为。其实看看在研宄过程中关注的是什么,应用的是什么理论基础,在体育经济学的研宄中固有课题是否包含体育学的基本内容,就可以很容易分清,体育经济学应用的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原理分析市场、解决问题,与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本身并无关系。健身市场的营销理念与运营战略是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产业的宏观问题,健身教练和服务人员的培养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增值养成行为。国内外对于体育经济学的研宄思路有很大区别,国外体育经济学研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经济学问题,即研宄的是经济学问题,只是利用体育领域中的现象来注释和阐释而已;而国内的体育经济学研宄思路是利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体育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和现象,一旦问题深入,需要提出具体的发展规律问题时,就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健身市场的发展现状,在相对独立完善的经济学角度上分析问题,才可能构建出相对完整的研宄框架,有据可依。

二、后奥运时代健身倶乐部发展遇到的问题

既然体育经济是隶属于经济研宄领域的问题,那么在分析后奥运时代体育产业遇到的问题时,就要与经济发展现状相结合,在现实的条件中寻找答案。奥运带给中国人民的不仅仅是国际目光的聚焦及奥运场馆的建设,后奥运时代的国民健身热潮,也在悄然兴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进行的一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009年北京市社会生活指数呈稳中有升态势。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满意度成为本期指数最高的公众服务项目。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满意度指数由2008年的70.2提高到2009年的70.8,是所有公共服务项目中满意度指数最高的项目。而各种健身倶乐部也伴随着国民的健身热情在不断扩张,吸收会员。在倶乐部附近的街边经常可以看到发放倶乐部传单的工作人员,价格与倶乐部的品牌、新旧程度以及入会时间相联系。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健身倶乐部的价格拉锯战成了吸引会员的不二手段。在居民区密集的地段,一个小区中可能存在三个不同品牌的健身倶乐部,为了在有限的资源中争取到更多的客源,显示出自己的不同,倶乐部只能加大宣传力度,各种花样层出不穷,会员的不断增加也在挑战倶乐部的承受程度,只能延长闭店时间满足会员需求。

以一家大型健身倶乐部为例,其2008年的课程时间是1个小时,一个操房中大概20人左右上课,而到了2010年,不光倶乐部的价格水涨船高,课程时间也缩短到了50分钟,增加了晚上的一节课,跑步机因为会员众多不再是想跑多久就跑多久,以40分钟为限满足更多的会员,而操房中的上课会员数量更是惊人,一节瑜伽课竟然有40人之多。很多会员找到工作人员反映课程质量问题、课后更衣清洗空间过小、健身环境持续恶化等等问题,但工作人员流动性也较高,这些问题往往还没有反映到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就已经辞职不干了,而经他们入会的会员更是得不到当初入会时的各项承诺。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经济发展必然会催生新的产业腾飞,而在新产业起步成熟的期间市场随供需关系的变化而带动价格变化,新产业的生存长短也有赖于市场发展的程度和产品认可度。从2008年至今,健身倶乐部的扩张速度都是在市场的需求带动下拉升的,快速扩张给倶乐部带来的除了金钱利益还有更多的后期服务问题。倶乐部不同于普通的产品销售,会员购买的是隐性的服务,软件课程水平和硬件设施条件都是他们衡量性价比是否满意的指标条件。在催生的倶乐部中市场销售与后期服务衔接断裂,会员的意见越来越多,这些矛盾都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当问题积聚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发倶乐部遭遇会员锐减、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三、品牌认知与服务效力

一个品牌想要长久存世,必然需要有一个忠诚的客户群体,正面的品牌认知就是构成顾客忠诚度的基础。品牌偏好中的认知偏好、情感偏好决定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正面评价是感性与理性的综合体。即认知偏好是消费者理性判断后的产物,而情感偏好则是其对特定品牌情感上的认同,正是这两种偏好共同引发了行为意向偏好。需要注意的是,认知偏好可以通过企业传播的品牌信息加以建立,而情感偏好的形成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沟通,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品牌营销时不能进行单向传播,仅仅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策划、执行,而需充分尊重消费者,倾听他们的想法并积极沟通进而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在健身倶乐部的持久经营问题上,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一番正面积极的品牌认知宣传。

那么谁来做这个宣传的对象最好?倶乐部的会员。健身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消费者。体育作为商品是用于满足人们高层次需要的,因而体育消费需求的弹性极大,社会对体育产品的需求量、需求结构和消费水平等都与消费者对体育商品的购买力和购买欲望直接相关。而人们要把购买欲望转化为实际的购买行为,必须具备一定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意愿从何而来?经济市场上有一种从众心理,说的就是人群对于一件可买可不买的东西怀有的一种跟随行为。一件产品的好坏从使用过的人口中得到答案,往往比产品本身的宣传更具信服力,这种口口相传的广告,威力强大。虽然宣传力度不如电视广告覆盖范围广,但顾客忠诚度却是最高的。因为在体育产品中,共同使用课程是一种隐性的消费过程,在过程中形成的小团体可以留住更多的顾客,不管倶乐部地点如何变更,只要小团体的核心人物还在,对企业的忠诚度就还在。那么如何保有这样的核心会员?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扩张速度,在更高的战略层次上定位倶乐部服务人群,获得直接的服务反馈。举例来说,对于高端客户群,他们不在乎昂贵的会费,需要的就是完善的条件和高质量的课程。那么对于定位服务这样特定客户群体的倶乐部就要考虑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会员需求,对这样的会员,倶乐部的营运费用如何在经营过程中实现增长,单靠廉价会费是不能支撑太长时间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增值服务,让高端客户带来更多高端会员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那么对于大众倶乐部,为什么也要限制扩张速度呢?对于现在的居民来说,大众健身也是在他们认可的环境下进行的健身活动,人群过于密集也会让他们放弃当前的倶乐部,转而投向其他环境更好的地方。这样的循环会让倶乐部逐渐流失原本的会员群体,一个没有固定会员的倶乐部是不可能长久经营下去的。就像前面所说,忠诚的顾客群体,不管是高端还是大众范围里的,都是一个品牌长久经营的必要良方。

四、行业规范的需求

古语《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受经济影响较大的新兴行业更是如此。娱乐健身行业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前期规范市场规则、明确行业标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体育健身娱乐业的管理制度和法规有待加强。虽说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宏观调控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要求,同时又要从政府的角度对体育健身娱乐业加强制度管理,规范各种管理制度。要根据体育娱乐业的特点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业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同时,体育健身娱乐业经营过程也要依据市场的要求,按市场规律、价值规律进行规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使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市场法制化、规范化,以此推动我国体育经济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五、结论

第5篇

关键词:管理科学研究方法;历史发展;实证研究;视觉;参照系;分析工具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5-0022-02

1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科学研究方法在对管理的研究中十分重要。首先,科学方法具有客观性,是以事实为研究依据的,这使得我们的研究真实可靠;其次,科学方法具有实证性,依靠可以由实践检验的信息,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一样的结论;再次,科学方法具有规范性,研究的程序和步骤都是有序、清晰和结构化的。最后,科学方法还具有概括性,因为科学方法研究的结果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所以,在我们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除使用思辨的研究方法外,还应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系统、严谨更具有说服力。

2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

管理科学的发展按照时间的划分可归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勒、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核心内容就是科学管理思想,以及管理过程和职能分析、组织理论等;第二阶段就是20世纪的30到50年代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关系学说,后来发展到行为科学理论;随后,20世纪60年代管理科学进入现代管理科学阶段,也就是被孔茨所描述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这其中包括了决策理论、系统理论、管理科学及权变理论等。

管理科学发展的过程反映了管理科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古典管理侧重于对物、财及管理组织过程的管理,研究方法是以工业工程研究方法及经济学方法为研究基础的;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则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而现代管理阶段则移植了数学、计算机技术学、统计学等诸多科学的方法论,形成了“管理丛林理论”,而在丛林理论中的各个学派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科学的方法。

综上所述,管理科学研究发展的特征就是管理理论的发展是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紧密相联。可以说是这些因素决定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变化。现代的管理科学是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发展,并阐释实践,引导实践的。

3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谈到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管理科学与其他科学的差异与联系,这就需要我们为管理科学进行学科定位,通过课程学习我们了解到管理科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所研究的是社会现象,但又同社会科学研究有所差异,其核心差异就是对人的研究方面。社会科学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和功效,而不涉及人类活动本身的意义。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及其形成的系统。它是对管理活动规律的提炼和概括,是关于对有组织活动的管理的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知识体系。

管理科学是在对多种不同性质学科的理论兼容并蓄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不同学科理论及方法系统集成的结果。一般地说,管理科学的成长要综合运用数学、系统科学、经济学、心理学。这四个学科构成管理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组织结构的变革、管理手段的创新以及经营方法的革命。管理科学的未来发展仍要依赖多个不同学科的交叉综合运用,依靠相关学科的支撑。

由于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其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实际存在的一般性的管理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由现象而本质,由具体而一般,抽象出科学问题并形成研究目标。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毫无科学价值。同时,在管理科学研究中还应注意规范研究方法,多运用实证的、实验的、定量的研究方法,而少使用科学性不强的思辨的、归纳的、定性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有利于提高研究的价值。

4 《理解现代经济学》对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钱颖一教授的《理解现代经济学》中试图说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解释现代经济学中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并通过介绍现代经济学近年来的一些新发展来澄清常见的对现代经济学的一些误解。该文从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人手,引入了被当今社会认可为主流的并代表一种研究经济行为的方法框架――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这三方面的理论就是分析框架的基本理论。首先是由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视角”,这基于经济学家的三项基本假设即经济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和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其次是运用多个理论作为“参照系”,使之能够成为人们能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利用各种图像及数学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帮助分析繁杂的经济行为。

而在管理学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分析框架,首先是管理科学的“视角”,管理学的视角应该就是观察、理解或研究管理学理论问题的角度,钱教授在文章中指出通过经济学家的基本假设,不论是消费者、经营者还是工人、农民,在做经济决策时出发点基本上是自利的,即在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和现有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他们希望自身利益越大越好。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看问题,消费者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企业家想赚取利润,都是很自然的。从这样的出发点开始,经济学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经济学家探讨个人在自利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互相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在此状态下是否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有改善(即是否可以提高效率)。以这种视角分析问题不仅具有方法的一致性,且常常会得出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逻辑的结论。管理学不是没有视角,但是,迄今为止,管理学确实还没有象经济学这样的一种普遍为人接受的视角,所以当今的管理学还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

接下来是“参照系”,管理学的参照系更多地体现了经济、社会、心理和工程学等相关学科在管理中应用之成果,故必须研究各准则之间的权衡问题。根据西蒙的观点,科学可以分为两类:实用科学与理论科学。实用科学采用的是“如果一则一”的科学命题;而理论科学采用的是纯描述性的与验证条件等价的伦理命题。科学命题关注能得到验证的事实而理论命题强调偏好的表述。管理欲成为一门科学,显然应加强实证研究的建设。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也即由假设检验、建模分析、实验模拟、对策建议等构成的体现科学命题的管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西蒙提出了以“有限理性”和“满意的准则”这两个基本命题为前提的“管理人”决策模式。他指出,在实际中不存在“完全的理性”,因而“最佳的准则”是行不通的。实际上人们只能追求“有限度的合理性”,遵循“满意的准则”行事。西蒙还强调“刺激一

反应”的行为模式和与此相关的决策程序化的重要意义。在运用经验加以慎重处理并使之合乎目的的条件下这种“刺激―反应”的行为模式能够显示出一定的合理性。钱教授在文章中提到他在美国时的教授问过他受过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和没受过这种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区别是什么?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就谈到了。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头脑中总有几个参照系,他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具有一致性不会零敲碎打,就事论事。同样,受过管理学系统教育的人头脑中也应当有几个参照系,比如,在分析组织结构时我们就应当以韦伯的官僚行政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管理的职能时就应当拿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作为参照系,在分析决策问题时,就应当想到西蒙。只有这样,分析管理问题时才会有一致性。

最后我们来看“分析工具”。在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文章中谈到的是经济学中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这种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并被经济学家证明是极其有用的。同样,管理学也有许多研究工具,对于管理学来说管理学研究的是经济组织的管理如何使组织以更低的成本取得更大的效益,研究管理人价值的体现问题,这就需要对经济学的很多理论作为管理学的研究工具,因此,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本身就是管理学的研究工具。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许多决策支持系统,也都是研究和分析管理问题的有用工具。数学和统计学甚至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等在研究管理学时确实有用,管理学前辈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比如市场附加值与经济附加值、平衡记分卡、SWOT分析法等等,它们也是研究管理学的有力工具。

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借助数学模型分析会使推理更加严密精确,理论研究中运用数学可以减少争论,而实证研究中运用具有一般性系统性容易被学术界所认可。在管理中数学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泰勒管理学派的管理科学学派就认为所谓管理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解出最优的方案以实现企业的目标。管理者通过数学模型的应用使得本来难以辨别优劣的备选方案变得明晰“直观”了,诸方案因被量化而变得可比了。管理科学的研究恰恰需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是认识的起点,定量是认识的深化。数学无疑会为管理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一种抽象的工具,数学模型有助于人们对一个复杂过程的理解,可以帮助管理者合理的决策。但它毕竟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的简化与抽象,任何一种抽象都不得不舍弃对象本身的丰富性。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必须提出某些前提性假设,他们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模型的运用就是对某些假设的检验。检验的正面结果表明这些假设有道理;检验的负面结果却表明必须加以修改。有这种感性认识的逐步积累,我们就可以取得理性认识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学要成长为一门科学离不开数学这一有益的工具,在对待管理学与数学的关系时,我们必须明白,数学仅仅是管理学不断完善自身的工具。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单凭数学是不够的,作为一门研究人们的管理行为的学科,它首先必须面对的是人,它需要那些关于人的学科的支持。

第6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统计学;现代经济

统计学是发现社会数量关系的一项重要数学工具,不管是对现代经济的发展还是对高中数学的学习都要依靠通过统计学计算出科学的信息数据。统计学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涉及到许多方面:预测、评估、分类等相关领域。同时,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也对统计方法、统计分析提出了相关要求。不管是为了自身提高学习成绩,还是为了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高中阶段的统计学学习尤为重要[1]。

一、统计学对现代经济发展的益处

高中统计学对现代经济的益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点:第一,解决经济学问题,高中数学统计学对现代经济发展其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实际经济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高中数学统计方法、分析计算、最后得出结论。这些结论不仅可以预测现代经济的未来走向,还可以为相应的经济类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统计学的应用及其广泛,人们对于经济活动的评估方式也由定性向定量转变。高中数学统计学的应用,可以使現代经济科学化、合理化。应用高中数学统计学可以让经济的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二、高中数学统计学的应用

统计学是高中数学必修课。通过对高中数学统计学的学习,可以让高中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更加敏捷,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加严谨,让学生达到全面发展。一方面,通过统计学的学习,为高中生未来的工作、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另一方面,可为日后的现代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高中数学统计学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法来进行。

(一)抽样法

抽样法由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方面构成。系统抽样,在抽样的过程中,需要将总体分成若干部分,从每一小部分中进行抽取。例如,某学校要了解高中生的身高状况,依据1∶20的比例抽取样本,把高中生看作一个整体,依据1∶20的比例抽取样本,则要将所有高中生按整体分为20个部分,这样的分法符合系统抽样的应用条件,进而使用系统抽样法来解决生活中在校调查学生身高的问题。分层抽样,例如,某学校高一学生总数500人,高二学生人数总计400人,高三学生人数总350人,要调查3个年级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的看法,依据1∶9的比例抽取样本,这些学生是3个不同的年级,可划分为3个部分,依据既定比例抽取,各年级学生对应抽取的人数也会不同,这问题要求与分层抽样法的理念基本一致,因而对于这类问题要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来解决。

(二)样本估计

样本估计是统计学中最常见的,对样本估计的学习最主要的是提高对样本数量的认识,样本数量与估计值准确率相互关联,即样本数量越多,则估计值越准确。例如:某一整体可划分为60个个体,将各个个体进行1~60的编号,同时将它们划分为6个小组,组号分别为1~6,如果运用系统抽样抽取容量为6的样本,首次抽取个体号码为A,在第B次抽取时,个体号码个位数与A+B个位相一致,请问若A=3时,第5组号码为多少?经分析可得出,在A=3时,第B次抽取的个体号码个位数为A+B,由此表明第5组号码的个位数为3,再结合样本估计知识,便可得出具体的号码数字。由此可见,利用统计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无处不在,只有牢记相关的概念、方法,才能准确无误地解决问题。

第7篇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微课;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它针对具体课程的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开发,采取情景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于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灵活地运用微课来整合、浓缩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一、课例基本情况介绍

《经济学基础》课程是经贸、经管、财会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它能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同时因为该门课程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学习初期,高职学生普遍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与较高的学习热情。

消费者行为理论是本课程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研究消费者如何将有限的收入,根据商品市场的价格信号,选择最合理的商品购买组合,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欲望,获取最大的效用。因此,教学目标包括要求学生了解基数效用论中总效用、边际效用等相关概念及其变化特点、掌握消费者剩余与消费决策的关系,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并运用其分析社会经济现象,运用消费者均衡理论指导日常生活消费行为,最终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学会合理消费。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突破理论教学重难点,本文探讨综合运用微视频等媒体表现形式将“消费者行为理论”教学内容设计成系列微课的教学安排。

二、微课设计理念与思路

传统的《经济学基础》课程仅限于采用PPT教学方法,通过PPT陈述理论解析,演示图片表格,知识呈现方式单一,对于理论课程而言知识点抽象,高职学生理解存在难度。现代微课教学方式采用微视频将知识点化抽象为直观,对学生而言,降低了思维难度,提升了理解的准确性,有效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对教师而言,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知识的应用性。

1.重构教学体系

高职的《经济学基础》微课教学应该摒弃该学科传统的逻辑顺序来编排“章节”,弱化“理论”和“原理”,避免高深、刻板,减轻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压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具体来讲,微课设计应该从课程教学目标出发,按知识点分任务布局,彻底打破学科传统体系,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表达,利用微课实现从学科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

2.构建学生能力形成链条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并非被动的接受来自老师传递的知识与信息,而是让学习者处于一定情境下,结合有关学习材料,主动构建。高职《经济学基础》微课教学应该突显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思维变化,因此在微课设计制作过程中,立足建构主义视角,重点构建了一个师生沟通互动、思维碰撞的情境,每一集微课教学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现实相关案例讨论分析入手,导入相关理论基础,然后到理论知识应用、理论知识拓展、问题反思与现象分析,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的知识建构情景链条,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思考与分析身边的经济现象,深刻理解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形成习得、转化、巩固、迁移、应用的完整能力形成过程。

3.微课内容直观、实用,还原经济学生活化本质

高职经济学教学既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也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经济理念、经济思维素质的培养。鉴于高职财经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与认知能力的限制,一般对各种数学公式和符号不太敏感,这也是经济学被学生定为最难学的一门课程的根本原因。在微课内容选取上,尽量删除繁复的数学公式、函数、运算与图形推导、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主要解决“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从生活入手,为知识找到现实的载体,并坚持用通俗生动的视频演示经济学中各种规律及其应用,把抽象、深奥的经济学理论讲解成简单易懂的道理,还原经济学“生活化”的本质。

综上所述,在《经济学基础》采用微课教学的内容选择上,特别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以学生解决问题和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替代灌输式的讲授,针对高职学生,既要考虑其知识结构与认知层次,还要力求选择实用并能解决生活与工作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来进行教学;在表现形式上,主要以视频呈现,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微信群等构建一个移动网络学习空间,供学习者参与课程讨论、答疑、交流,实时掌握学习者的学习动态和困难;在教学设计上,本文的设计思路是将搜集的海量教学资源运用信息化技术,设计针对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四集系列微课视频:《幸福方程式》、《水与钻石的价格之谜》、《拍卖的奥秘》、《最佳消费组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知识特点灵活选用Flash、PPT、录屏软件、摄像追踪等方法进行制作加工,最终形成图、文、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三、系列微课设计

1.幸福方程式

知识点:效用的概念、特点、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首先以随机采访拍摄方式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采访主题为:你觉得什么是幸福?目前的你幸福吗?不同的受访者将给出不同的答案。其次,以PPT式微课视频,带学生解读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进而引出效用的概念――消费者从消费物品与劳务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再次,通过Flas演示故事《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通过兔子、猫、猴子等小动物的对话,引导学生提炼总结效用的特点。最后,介绍效用理论分类及其各自的观点。

2.水与钻石的价格之谜

知识点:边际效用的概念、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采用录屏软件制作微课,利用会声会影软件对水与钻石的对话进行剪辑配音,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根据常识,一个物品的价格取决于它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效用越大的东西,消费者愿意为其付出的价格越高,将这样的逻辑套用在水与钻石上,水为消费者所必需,关乎生命,效用极大,但水的价格却很低;钻石是非生活必需品,效用有限,然而却价格却不菲。在这集微课中,通过水与钻石的案例导入,介绍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概念,通过摄像拍摄学生喝饮料的课堂实验体验来阐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最后回到导入案例,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商品的价格与总效用无关,而是取决于边际效用的大小。

3.拍卖的奥秘

知识点: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价格歧视。

采用视频拍摄制作微课,拍摄学生模拟的从低到高叫价的英格兰式拍卖过程,后期剪辑,对拍卖叫价过程进行配音讲解,通过拍卖实例讲解支付意愿及消费者剩余概念,并根据消费者剩余在拍卖过程中的变化阐述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改变。鼓励学生换位思考,在竞拍者支付意愿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帮助卖家将拍卖物品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引导学生模拟从高到低叫价的荷兰式拍卖,分析两种不同拍卖方式下的消费者剩余区别。最后,采用录屏软件讲解价格歧视的类型,辅助以图示,圈画和强调,区别三种不同类型价格歧视下的消费者剩余。

4.最佳消费组合

知识点:消费者均衡。

采用PPT加视频拍摄式微课,在给定学生一定货币数量、两种不同商品的价格、以及每单位商品对应的边际效用基础上,拍摄学生进行商品购买的实验过程,并计算每种购买决策下的总效用大小,由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得出最佳的消费决策:最后花出的一块钱,无论买哪种商品,消费者得到的效用增量(边际效用)是无差异(相等)的,此刻所能买到的商品数量组合即最佳消费组合。在本集微课中,讲解过程配合实验过程,最后采用Flas模拟每一次购买行为,配以音效、图形、文字说明总结,最终得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并将这一条件从两种商品拓展应用到更多商品的购买决策中,这种通过实验法得出结论的方式相对于课堂理论讲解,更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四、总 结

微课是网络微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技术条件成熟时沉积的一系列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因为微课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较短,对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过去关于微课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课定义、特点、应用模式等方面,虽然有许多教师热衷于微课制作,但是高校对于微课制作与应用中最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并不多,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微课教学模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微课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但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使得传统课堂无法辐射的学习行为能够实现,同时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一些不足和缺陷,这些将随着对微课的应用与实践的增多而逐步成为学者和教师的关注热点。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2] 黄一波,叶爱英,管丹.高职院校微课的设计和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14,(6).

第8篇

一、比较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尔森接受数学家斯坦尼斯芬・乌拉母的挑战,在所有的社会科学中找出一个既能在逻辑上成立、又能在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经济例题,这就是“比较优势”。依据“比较优势”的原则,成立了“世贸组织”为全球经济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比较优势”虽然是一个经济学命题,但实际生活中处处存在比较,特别是在初中语文课本里有很多课文,在风格、结构、遣词造句、写作创意上有着不同特征,教师必须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熟练地掌握、运用比较法,提高课堂效率。

比较法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找出优劣、生存竞争,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要训练学生比较的思维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是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初中语文教学自身的价值取向。

二、解决学生的意见分歧

学生对同一问题看法不一致,这在语文课堂上是最为常见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常会针对一个话题据理力争,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热烈。每遇此况,我都注意认真揣摩他们意见的缘由和思想,去发现他们的“之所以然”,以便对症下药。例如分析“临事而迷”这一成语的词性及关系时,学生比较集中的看法有四种:偏正式动词短词、并列式动词短词、偏正式形容词短词、并列式形容词短词。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答案?我只是把四个答案板书黑板上,不急着公布谁是谁非,因为留着悬念倒有利于诱发学生积极展开思考。我首先让他们弄清“临事而迷”的意思,这里关键是弄清“迷”是何义。“迷”是“迷惑、糊涂”的意思,它一般不能带宾语,同时能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反映了形容词的词性特点。进而我又组织学生回顾偏正与并列两种关系的特点,加以比较区别。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比较辨析,教师未下判定,学生却已经找到了正确认识,一致认定“临事而迷”是偏正式形容词短语。得出正确答案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结束,我还要让学生知道,他们为什么对或为什么错,从而掌握在课堂上已经演绎过的有效的解题方法。学生通过对一个问题的训练,不仅弥补了有关知识的缺漏,还纠正了以往解题的错误思维方式,从而提高了分析能力。

三、解决师生之间的意见分歧

在语文教学中应做到师生平等。我经常向学生宣传做学问应该不“唯书”,不“唯上”而“唯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我认为做学问除了要谦虚外,还要有破除迷信,敢于怀疑,勇于向权威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学生倘若养成勤思考、常比较、敢质疑的习惯,那么不仅能克服死读书的僵化局面,还有助于他们积极开动脑筋,主动自觉辨清问题的是非,提高自学能力。这有助于教学相长,师生双方同步提高,真正起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积极作用。另外,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让他们与教师开展学术争论,并不影响教师威信,反而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学生更亲近教师,信任教师,这无疑为“情感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剂,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极大兴趣。师生分歧意见的比较,有利于教师捕捉学生偏见的根源,一旦发现,教师就紧追不放,授之以理,这也可以说是“欲擒故纵”吧。当然,让学生充分发表议论,对教师本身也是一种促进,必须在课前课后多花时间,使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更深刻,处理更科学。有时我故意抛出一个错误见解,以刺激学生据理力争,在课堂上形成唇枪舌剑的局面,这样更能激发他们学好语文这门功课的欲望,而且也造就了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和胆略。

四、比较法要注意发展性和一致性的原则

第9篇

一、某些病可以不吃药 感冒可以不吃药;某些腹泻病也可以不吃药;工作劳累后的头痛失眠,也不一定要吃药。感冒发热后,大多数人会要求医生退热、“吊水”,甚至还要求“消炎”(用抗生素),于是半夜赶到医院,排队、挂号、看医生、验血、拍片、配药、注射,呆在通气不良、人员拥挤的急诊留观室,“吊”到次日天明,家人还得陪着熬夜。实际上,过半数的此类“吊水”是不必要的!前几年披露的中国人年均吊八瓶水,而欧美国家人年均“消费”仅三瓶。跟大家算算经济账:打的去医院,自己花钱;夸张一点的叫救护车,也得自己掏腰包。第二天上不了班,病假、事假、调休等,损失更不小。还有,你的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账户基金,经这一折腾,几百元就“消费”掉了,以后真有个稍大点的毛病,就得进入“个人支付段”。

二、不要轻易消费个人账户基金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包括个人账户基金和统筹基金两个部分。个人账户基金有四个来源:一是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二是用人单位缴纳的一定比例的社会医疗保险费;三是用人单位为个人缴纳的启动资金;四是随着保险年限的增加而产生的个人账户资金的利息收入。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包括:在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费用;在定点零售药店的购药支出;住院、门诊特定项目基本医疗费用中,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下的费用。我们要学会算账,如果不是慢性病,那么,就尽可能不去消费这笔钱,否则,用过头了,就得由个人支付,超过“个人支付段”后发生的诊疗费用,也要根据不同人群按照不同比例,自己支付一部分费用。

三、药品基本不具备存储价值 药品不是普通商品,消费药品乃无奈之举;购药也不同于购买普通商品,不得随心所欲。药物具有严格的有效期,你若“囤积奇居”,在家庭小药箱里塞满各种急慢性病的治疗药物,一旦过了有效期,药物就被白白浪费。在医院或零售药房里,药品的购进和售出都有预估,即使有库存,药物也不停地周转,接近有效期的药物,医院或商店会提前处理或内部协调,或退回生产厂家。而家庭药箱储存的药物,一旦到了有效期,怎么办?使用过期药,稍有不当,势必给用药者带来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另外,家庭药柜储存着的药物是不能升值的,而个人账户基金尽管只能用于基本医疗,但它具有储存价值,放在账户里的基金可以以利息的形式升值。包括本金和利息,不仅属于你本人,而且还可以继承。因此,你应该储存基金而不是药物。

四、配药不必都得跑医院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上列出的药物可以凭医保卡在药店购买,而付费的模式和比例等与医院并无二致,药店只是为配药者提供了地理位置或时间上的便利。特别要说明的是,配医保可报销的药物,你还必须获得医保定点医院医生的处方,非定点医院(如大多数私立医院)的医生处方,不能使用个人账户基金购药。如果患了小毛小病,而且是在“诊断”上比较有把握的疾病后用药,诸如解热镇痛药、止咳药、抗过敏药、跌打损伤药膏、润喉药物等,甚至是救急的心脏病药物,比如麝香保心丸等,都可以直接在药店购买。即使是慢性病的长期用药,比如降糖药和降血压药,偶尔“断顿”,也完全可以到药店自费购买最小包装的药物,特地跑一趟医院,花去十倍甚至几十倍的价钱请进几十粒药片,这太不经济。

专家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