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3 16:54:11
导语: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人性化的缺失
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人性化缺失,一个主要的表现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人性化缺失。大部分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当前社会的主流意识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并没有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思想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启发。其中,从观点中提及的人性论观点来讲,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强调人的精神性,而忽视了人性的自然性;过于强调课堂教育的纪律性,忽视了学生的自由性。
2.思想上对人性化教育不重视
目前,大部分老师和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始终简单地认为高中政治课就是传输社会政治思想,受应试观念影响较深。由于大部分老师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安排、学科活动等各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甚至一些学校的老师还打着减负的名义,缩减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师缺乏上课的激情,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久而久之,学生也会觉得思想政治课中学习的内容与自己实际生活联系不大,毫无实际意义,也就丧失了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严重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3.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
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的教育过程中,其内容较为抽象,所以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意识和辩证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部分老师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而是照本宣科,根据考试常出现的考点进行教学。同时,还有一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少与学生进行知识沟通和情感交流,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无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新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实施途径
1.构建个人与社会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
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教育时,应该积极倡导对人性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生活环境。因此,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重新定位,不仅需要全面思考社会价值,而且还应该满足当前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不仅要强调学生为社会、为国家做共献,而且还需要强调学生追求自身利益需求,以促进高中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2.以老师为示范,引领学生人性化教育
只有学生充分尊重老师,老师的话语才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作为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以及较高的情感感受力。因此,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实施过程中,老师首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赢得更多学生的爱戴,从而引导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3.提高对高中思想政治人性化教育的重视程度
新媒体语境大数据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影、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逐步在高中教学中普及,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既要深入浅出地剖析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并熟练地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还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高考要求,系统掌握中学政治课所涉及的内容体系及其最新发展动态,从而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为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尽可能地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从现实生活中摄取一些有价值的素材,借助于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对知识的感受、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实现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生活为本的新教学理念,尝试创设课堂情境,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使枯燥抽象的书本知识鲜活生动而富有趣味性,这成了新时期高中政治老师的第一要务。
大数据时代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拒绝和回避的新环境。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从如下方面去主动适应:研究大数据的本质特征,确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意识;顺应量化研究的新崛起,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宏观覆盖与微观深化相结合,找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一、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高中思想教育的影响探微
随着大数据时代变革力量的逐渐显现,人们意识到无处不在的数据化,数据化代表着人类认识的一个根本性转变。有了大数据的助推,我们不会再将世界看作是一连串我们认为或是自然或是社会现象的事件,我们会意识到本质上世界是由信息构成的。“一旦世界被数据化,就只有你想不到,而没有信息做不到的事情了。”这样的论述正触及着大数据的本质,同时呼唤更为深刻的揭示。面对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适应。
1.对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
由于网络信息的无序化、无控制、多元化、自由化的特点,它允许人们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去获取信息,因此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组织团体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民族文化、道德规范等信息也可以长驱直入、毫无阻碍地进入中学生意识中,其中不乏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相抵触、敌对的信息内容,如西方享乐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无政府主义与极端自由化。中学生在浏览信息时,很可能会因为缺乏引导和思考、分辨能力不强,而产生困惑,陷入迷途。这都不利于学生接受和树立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正确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2.对中学生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网络的虚拟性使中学生可以隐匿真实身份,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由于上网不受社会和道德习惯的约束,不考虑后果与责任,将对中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来不利影响,这可从各种聊天室上充斥着粗俗语言、弥漫着不健康的伦理道德思想中得到反映。网上黄毒肆虐,利用互联网实施的犯罪与针对互联网本身的犯罪问题严重,对中学生网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现在有些学生上网成瘾,尤其是沉溺于网络游戏,往往逃避上课,在网吧包夜进行网络游戏,不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而且极易导致心理病症与情感异化。网络还会导致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冷漠和疏远,有的学生到网上去寻求感情寄托,不愿面对现实,从而迷失了自我。
二、加强中学网络信息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要减少甚至消除网络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课责无旁贷。那么,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主动顺应时代要求,实现信息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努力适应信息科技的发展,建立一支具有高信息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知识经济带来信息化热潮的基本特征就是信息网络化和多媒体。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时展的需要,既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地进行网络操作。
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对象是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所以,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摸清和跟上他们的思想脉搏与兴奋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要做到这一点,自己就必须熟悉信息网络的知识和技术,从网上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了解国内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前沿信息。我们应把普及网络技术作为加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对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知识更新。要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的培训,使他们能在各种信息交叉渗透和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中,具有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搜集、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对信息筛选、鉴别和使用的能力。
关键词:课程教学;教育教学;影响;作用;策略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人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基础与源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高中生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发展,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學生综合能力成为当前首要的教学任务。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以便为开展其他学科的学习,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奠定基础。
一、高中语文教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是实现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助推器
高中语文在发挥知识传授作用的同时,也起到净化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和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及综合素质的作用,进而可以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发展。
2.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语文教学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所需要的方法、思想和知识等内容,改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环境,是保证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有序进行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3.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思想内容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仅靠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这就需要含有广泛政治思想内容的语文为思想政治教育助力。
鉴于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当中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作用的策略探讨
1.充分认知语文教学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就目前形势来看,很多老师还是将语文学科看作一门仅有听、说、读、写四方面内涵的学科,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当中的作用。鉴于此,教师要重新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定位,要认识到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要积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对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
2.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教师的思想、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鉴于此,需要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用最理智、最佳的态度去处理问题,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借鉴语文教学当中对政治教学有益的教学思路和方式方法,并根据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调整并加以运用,以促进政治素质教育的高效开展。
3.理论结合实践
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实践性强。鉴于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借鉴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实现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4.调整教学内容
教师要从学科目标和学生及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将语文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以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实用性和计划性。
关键词: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课堂;教学方式;学习兴趣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不仅仅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标准也逐渐升高。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保证社会秩序的顺畅,国家对人类思想道德教育业逐渐重视起来。近年来,教育部门已经开始对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了改革,在改革的趋势下,教师要努力增加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课堂上通过互动性的教学来让学生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对思想教育课程重视起来,让学生通过互动教学来培养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思想理论的能力,让学生开始细心留意现实问题,从而实现思想教育效果的提高。下面将详细的介绍几种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互动性的对策,通过这几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创设良好情境,推进互动性教学
在高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想有效的开展互动教学,创设良好的情景的至关重要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状况和心理素质以及接受能力来有针对性创设情境,同时教师要掌握好尺度,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而且,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的欲望,通过这种情景来产生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绝佳时期,同时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提出问题、找出答案来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互动起来。例如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创设情境。第一,利用辅助的手段来创设情境,从而促进互动教学。思想政治学科的很多内容都是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展现给大家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文字和一些图表资料来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掌握理解分析图表的技能。第二,利用当代的热点话题来创设情境,促进互动性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作为对象创设情境,通过趣味性和新鲜感来吸引学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促进互动性教学。比如讲政府职能这一课时时,可以利用玉树地震和重庆的打黑案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深刻的理解政府的职能。
激发学习兴趣,营造互动氛围
根据传统的思想观念来说,在人们眼里,思想政治课程就是已经总结好的一些纯理论性的、具有说教意义的文字性学科,同时也不具有灵活性和号召力的生硬的语言科目。而且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在课堂上以自身为主体,自己在“滔滔不绝”的讲述一些抽象的大道理,学生在下面被动的听讲、记笔记,对于这种在学生眼里具有“权威性”的科目,学生不敢随便发言,教师也不给学生这种积极发言的机会,只是让学生了解这些道理以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不能各抒己见,对于自己独到的见解也不能分享。长此以往,形成了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对于这种枯燥无味的课堂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出现厌学现象,产生了抵触情绪,有的学生甚至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产生,这样降低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成效,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所以,为了改变现状,政治教师应该教学过程中运用互动性的教育方式,从此摆脱单一化的、满堂灌形式的教学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地位,避免滔滔不绝的教学现象,调整对学生的教学态度,改变传统的对学生视为承装知识的机器的想法。
正因为思想政治课程在德育方面也是尤为突出,所以,要保证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去理解社会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现在的主流。根据思想政治学科其特有的学科属性,教师应该强烈推行互动性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多管道的收集资料,通过趣味性的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还能更好的适应互动教学,也可以利用语言进行交流,让真诚的师生对话来促进互动教学的开展,为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理解“民主”这个具有双面性的词语时,可以让学生针对美国与伊拉克问题作出讨论,使学生了解到美国的横行霸道,对伊拉克人民怀有支持与同情。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深刻的理解了美国民主的双面性。通过,教师也要客观的赞同美国民主的先进性以及我国所存在的纰漏,让学生辩证分析,究其根本,从而更全面的理解民主的意义。通过这种互动,既能够理解教师的见解,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
构建展示平台,深化互动性教学
深化互动性教学主题,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重要地位,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展示的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科学的分组,并根据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每个小组中选拔出组长。然后,教师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来让学生在小组之内讨论交流,组长将小组中讨论得出的结论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记录下来,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讨论中发现的具有价值性的问题记录下来上交给教师,然后教师将这些问题在全班之内进行探讨交流。在这其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例如绝大多数同学都会的内容,教师可以一句带过;对于部分同学不能掌握的内容,教师不能讲授的太着急或者介绍的内容过多,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打造平台,让学生在讲台上发表言论,各抒己见,同时教师作出鼓励与评价,保证师生之间的友好互动。最后,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总结,让学生通过自我平台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结束语:总之在教学中,政治教师要迎合教育部门的改革路线,认真贯彻新课标的教育方针,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开始创新教学方式,将被动式的教育转变为互动性的教学课堂,通过互动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思想政治带给学生的美妙。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转变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除了在高考中分数占比很高之外,其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也有一定的正向培养效果,因此教育部为了进一步让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学习教育中发挥其作用,于本世纪初颁布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新课程,而这也标志着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进入一个新篇章。但是由于一些年龄加大的教师,或者偏远地区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仍旧存在一定的陈旧观点,导致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新课程难以切实发挥其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新课程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堂教学模式转变进行探讨。
一、传统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要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转变,符合新课程的具体要求,首先便需要认知到传统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具体而言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其不足之处可以简单的分为三个方面。
(一)接受式教学模式
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在我国的高中教学中十分常见,也就是通俗的教师讲学生同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对于应试教育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然后这种教学模式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即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只是的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对知识的认识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完全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背离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初衷[1]。
(二)辅导式教学模式
辅导室教学模式所对应的是学生自学,教师辅导进行学习的模式。但是该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却出现变化。教师的辅导,学生自学逐渐演变成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布置大量作业,学生所谓的自学则演变成了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
(三)控制式教学模式
因为高中阶段的教学时间十分紧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需要通过各种方面实现最短时间内完成最大化的教学知识传授,而在此目的下控制式教学模式则得以出现。控制是教学模式在形式上主要分为两种,其一为单元教学程序,包括单元诊断、定标、新授、检测和矫正五个步骤;其二为课时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定标、实施、查标和补标四个步骤。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最大化的提升整个班级的成绩,但是其缺点也十分明显。如:过分的强调教学目标,但是对学习过程的价值进行了忽视;对差等生进行了照顾,但是对优等生进行了忽视;极易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
二、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途径
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点,需要针对性的结合新课程的具体要求进行课堂教学的转变,总体而言可采用合作、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的通过合作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之中去,并且在自学环节能够真正的进行自主学习,继而在探索之中去发现新的知识[2]。
例如在新课程高一的《思想政治》(下册)存款储蓄,利国利民一课时的教学中,就可以充分的将合作、自主、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应用其中。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十分简单,但是其涉及到了一个十分重点的知识点,及公民个人存款储蓄的作用为何。而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就可以将该重点中的调节市场货币流通一作用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合作、探讨的一个点。
在该课时的教学前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自习,找出自己认为的重点。然后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你家为什么要存钱吗?从个人角度的目的是什么?从国家从面公民存储的作用又是什么呢?”然后让学生自助进行思考,在思考一段时间后,教学再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讨论,进行知识的传递,最后教师选取学生代表进行学生答案的获取,再根据学生的自助探讨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这种自主、合作、探讨式的问题主导教学模式,首先将枯燥的政治问题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进行了结合,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去自主进行思考;而后学生又可以在和同学之间的探讨中进行知识的传递,因为课前已经安排了预习,因此每一个学生都对该课时有一定的理解,所以此时的讨论便可以最大化的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M行针对性教学,在教学效率上也有所提升。最为重要的是整个课堂教学学生都是参与其中的,这种自己动手获取的知识比被动接受的效果更为突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存在这学生被动学习、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同时也不符合新课程的具体要求。结合传统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特点,以及新课程的要求,在传统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上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索式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观;社会主义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中的核心和主体是以“以人为本”来延伸的。学生在思想政治学教育课程中要以主动学习的态度来触及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观念。以人为本是我国现阶段的思想教育主线,也是我国思想教育的重要特征。在新的世纪、新的课程标准下,又要从细致要求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完全地从社会主义出发来带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
新世纪的新观念也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改变教育观来适应全球化。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教学上要从自身国情出发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措施,让学生具有全球化观念的意识,具有长远目光。
成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所应该具有的特性不仅仅局限在学习成绩上,而是要考虑国情人情国家内在实力,明白自己的素质教育和各方面均衡成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抓好学生的德智体,还要刻意培养学生的民族性格,努力提升整体学生的民族素养。这样国家的内在实力就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无形地增长,对国家发展和进步是一个助力。
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应把握好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对学生人格品质的教育,对学生不同方向的发展报以尊重态度。让学生有自我发挥成长的余地和空间,对学生独立人格进行培养,但是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创新,适应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通过细微之处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教育。
人格教育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是整个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逐渐接受了教师的教学标准和目标,也就为学生自己提供了一个迈向未来的台阶,让学生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发展,在社会主义发展中拼搏一条崭新的道路,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涵盖了文明教育、精神教育和人格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适应现代政治的各种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和质量,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培养,从而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高中思想政治课 个体性 思想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观点教育,提高学生认识、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主渠道。高中思想政治课以政治观点为统领,以生活逻辑为主线,把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其根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个体性思想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个体性思想教育的涵义
一般来说,思想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遵循人的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境界的实践活动。个体性思想教育是一个结构系统,它包括个体思想教育的内容、形式、能力三个维度。现在意义上的个体性思想教育是一种发展人、完善人、教育人的新型教育方式,强调的是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能力,建立于人的独立人格的形成和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共同作用之基础之上。个体性思想教育不仅是社会需要,也是个体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一种形式,是个体通过思想活动提升自己素质和人生境界的重要资源。个体性思想教育所培育的不是思想教育的执行者、操纵者,而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自由的、有思想的人。
二、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个体性思想教育的现状
当前,一是由于很多学生面临社会转轨、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二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忽视了个体性德育的丰富性,忽略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缺少了个性化引导和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渗透力,挫伤了学生发展和培养个体性德育的积极性,甚至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与集体利益生出矛盾和冲突。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抽象思维和价值判断水平迅速提高。但是,目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忽略主体性问题,尤其是高中生的主体性思想教育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教师自身素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严重束缚了高中生的思想和行为,更谈不上自主性,更无从谈起创新性。很多情况下,教师单项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思想道德观念、政治观点和行为规范,把学生作为完全被动的接受者。这种长期将学生作为“被塑造”者进行教育,抹杀了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压制了学生在思想教育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新性,严重束缚了他们个体性的发展。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个体性思想教育途径探析
高中生个体性思想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使他们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在个体性思想教育中领会并体验人生的崇高、人格的尊严与优越的过程。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个体性思想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坚持以人本的教育理念
1999年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具有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较高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个体性思想教育教育,才能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就要转变观念,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培养个体性思想教育的重要性。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树立“教师是课堂授课的主导、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的理念,组织、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生是思想教育的主体,不是灌输的客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他们主动接受思想教育要求,产生内在的自我认知,才能外化为自觉的受教育的行为。
2.探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实效性
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高中生个性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深入研究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参与式教学、生态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同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用实践教学形式,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和质量,使学生亲自投身社会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接受外在的思想教育价值和规范体系,给自己打开一扇天窗和一个开放的发展环境,让个体可以在这样的价值空间进行自由选择,积极参与和构建属于现代社会和他们的思想教育体系。
>>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创新研究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分析 浅析对高中新课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思考 新时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 关于微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几点思考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转变与创新 基于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研究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论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与创新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刍议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创新研究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新媒体创新的思考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新媒体创新的思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带来了人类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大学生作为“数字化生存”的最先体验者,他们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已深深地烙上了新媒体时代的痕迹。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群体。大学生作为年轻的具有活力的群体,思想十分活跃,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自然而然也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群。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微博、微信、微视、博客、手机报、虚拟网络社区和及时通信工具等为主要标志的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更加广泛。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丰富的内容,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和表达个人意愿、实现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深受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已经或者正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乃至生活方式。
一、新媒体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1新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时展的要求
新媒体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但同时,现代技术的出现也给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拓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载体。面对新时代、新环境、新任务,担负着“立德树人”重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全球网络空间高速发展带来的传播革命有清醒的认识,重视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符合传播规律、受大学生喜好的形式,有效植入新媒体环境,掌握宣传教育的主动权。
1.2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条件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窄、信息资源滞后、形式简单的局限相比,新媒体具有最先拥有新信息、新资源和最先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气息等优势,并且拥有文本、图片、声音、图像等新颖的视觉表现方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更加丰富充实,形式更加多样生动,内容更具时代性。网上直播、现实虚拟、同步交流、短信发送等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多样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途径。跨时空双向互动的交流形式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对面接触的方式,使受教育者由消极被动地接收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减少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二、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1增强学习自主性和引发认知偏差并存
新媒体是一个具有海量信息、传播快捷、渠道多样的平台,大学生可以在各种形式的新媒体提供的丰富信息中,自主挑选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学习资源。新媒体这个开放和富有创造性的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学习的空间,增强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有助于他们在课堂之外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虚拟网络中传播的纷繁复杂信息很容易冲击大学生原有的价值体系,使得本身并不稳定的价值观变得更加混乱,从而造成判断上的失误,使他们陷入认识误区,导致认识上的偏激化甚至极端化。
2.2教育的开放性和信息的不可控性并存
新媒体的超时空特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更加广阔、开放。但是,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匿名性和多元传播模式,使得新媒体在提供丰富信息量的同时,信息的内容也会良莠不齐,既有丰富的、前沿的信息,也有不健康的、非法的信息,增加了信息控制的难度。同时,一些国内外不法分子借助新媒体网络的随意性、虚拟性散布不实言论,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
2.3机遇与挑战并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巨大优势更广泛、更主动、更快速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和政策。但是,新媒体的发展,也使教育者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优势、权威性和影响力受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对自己的角色做更为合理的定位,适应新媒体的舆论、思想环境,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挖掘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索更有效、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工作方法。
三、引用新媒体创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1正视新媒体,推出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相结合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转变观念,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相结合的理念。首先在思想上要认可新媒体,要以发展的眼光和视角看待新媒体及其影响,积极接纳新鲜元素,在思想观念上与大学生同步。其次在行动上要主动学习新媒体,及时了解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特点,学会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和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形成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双向互动式”的教育模式。
3.2利用新媒体,构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互动平台
一是利用校园网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要真正站在大学生的角度,不断丰富网站的内容和形式,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二是建立校园web端信息平台,设立校级、院系、班级多层级的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将信息查询、消息推送、即时通讯等信息功能和服务功能融入其中,为大学生提供便捷、高效、多层次的信息获取和学习交流的渠道。
3.3了解新媒体,培养复合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定期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交流和培训,使他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大学生成长规律和网络文化传播规律。要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了解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特点,并且能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不断丰富育人内容,不断创新工作手段,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结语
新媒体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点,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合理利用新媒体优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海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的动态生成――以新媒体语境为视域[J].南京社会科学,2009(10):120-125.
[2]李岩,曾维伦,何海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1-25.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职业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教育扩招后使高校学生人数持续增加,贫困生弱势群体队伍也越来越壮大。有些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特别是对家境贫困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压力更为突出。做好贫困毕业生就业中的思想引导工作意义重大,也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 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也是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他们家庭经济的拮据,社会关系的薄弱,没有依靠,只能靠自己的打拼。对于他们的心理压力,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任务更加重大。目前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贫困大学生占本专科学生总数的26%,而在一些中西部地区的高校,贫困生更多,所占比例超过了30%的高峰。这一部分人群的上学和就业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贫困大学生由于受到自身经济困难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当然这种情况不能一言以蔽之。确实有一部分贫困生具有一种自强不息,不等不靠的顽强毅力和拼搏精神,依靠自己的能力主动就业,实现了人生的顺利转折,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部分贫困生,他们被贫困所困扰,自卑和懦弱,等靠和依赖的思想比较严重。并且陷入了一个择业的误区,甚至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影响社会的稳定。
2 有利于高校贫困生充分就业、就业稳定和职业可持续发展
贫困大学生能够充分就业,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心。高校能在学生毕业之际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扶助他们找到一个能发挥个人能力和特长的工作,那么对于他们以后在工作岗位的顺利发展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帮助他们完成人生的顺利转折。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在政府和学校的支持下,能够读完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对于他们未来的工作已经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如果没有一个顺利的就业途径,他们的人生抱负很难实现。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帮助他们就业,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就业的顺畅能够使他们在未来的岗位创造新的社会价值。所以做好贫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使其顺利就业,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 有利于高校贫困生成才与择业
贫困学生往往都缺乏优质社会关系的支持,家庭的贫困导致他们成为社会的底层,成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而这种贫困的压力,往往成为他们择业的阻力和障碍。学校对他们开展有效的职业指导课程学习,特别是要发挥职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让他们实现先就业再择业,也是为他们搭建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给他们以后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将会起到一个跳桥的作用。
二、当前高校贫困生职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计多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后,在职场的发展不是很顺利,影响其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岗位因素等。
1 高校贫困生职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职业发展和人生追求错位
贫困大学生就业时,往往背负着比一般学生更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他们既要面对不菲的就业成本,同时还寄予很高的夙愿,父母对他们的期望,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他们的就业选择显示出迫于生计以及特别务实的特点。这可以从读研究生的情况看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直接就业,读研究生的人数较少。有资料显示应届毕业生中贫困生考研的比例比非贫困生低40%左右。他们迫于大城市的生活及竞争压力,往往选择二线城市甚至是贫困地区工作,支边、支教的选择是他们比较青睐的。就业心理的迫切,一旦有签约机会,不舍得错过。他们考虑更多的是挣钱,而非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贫困生中综合条件相对较好者。
(2)个性特征不能胜任职业需要
贫困大学生的自卑特征。由于家庭贫困,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他们的自尊心在贫富差距中遭受了严重的摧残;虽然他们贫穷,但是在高中阶段他们也是学校里学习成绩的佼佼者,进入大学后显得普通,并且还因为经济的拮据影响了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在自卑心理的笼罩下,他们显得郁郁寡欢,意志消沉,脆弱的心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诱惑。
贫困大学生时常表现出嫉妒心态,这种忧虑、愤怒和怨恨的不健康心态表现。正是对自己没有恰当的评估,总是用别人的优势和自己的劣势比较,忽视了自己的优势。导致他们压抑、封闭、不自信,担心自己被人轻视和嘲笑,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异常心态。这样的性格特征,使得他们到了工作岗位依然延续,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
(3)职业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由于经济困难而使他们更多考虑的是挣钱,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则相对弱一些。或者是工作岗位不适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使他们很难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出色,从而使他们表现得不适应社会的需求。特别是一些专科院校的学生,工作以后,没能在岗位上让企业满意,加之自身的一些特点,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
2 高校贫困生职业发展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贫困生的主观原因
高校毕业生的价值观是他们就业和职业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这一因素在就业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的主管意愿是回报父母,振兴家庭,找一个固定的、收入高的好单位,才能为父母分忧,特别是办理了助学贷款的贫困生迫切想找分工作尽早还清贷款。但这种想法往往与社会现实和自我能力不匹配,从而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2)高校职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够健全
影响贫困学生职业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于学校教育方面。主要表现在为学生提供的职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健全,信息不及时,引导不到位。也有一部分学校没有建立专门的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没有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或者没有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此项工作,从而影响学生的就业及职业发展。
三、完善高校贫困生职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途径
1 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1)加强学校党委对贫困生职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贫困大学生在毕业生中所占的比例不低,学校不容忽视。加强学校党委对职业指导工作的领导,将对指导贫困生的就业和学校的就业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校党委的重视领导下,加强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发展观,帮助他们确定正确的求职目标,为其可持续发展做出学校应该做的努力。
(2)加强教学管理部门对贫困生职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
对于高校贫困学生的就业指导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也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管理部门应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充分挖掘专业课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发展的潜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两课”教学管理,充分发挥“两课”和专业课对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导作用,从而促进学校职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更有价值的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好铺垫工作。
2 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1)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与创新
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心理辅导员及专职老师,以及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等多方面、多途径进行贫困生就业心理教育。通过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心理辅导及咨询等多种途径,对贫困生的就业观进行指导。对贫困学生进行人格、自我意识、社交行为的培养与训练。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为贫困学生不仅提供就业指导服务,而且也提供心理卫生知识、心理调适技术,帮助贫困生分析自身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职业指导内容设计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就业指导中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要发挥这个主阵地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中,增加就业指导的内容,合理进行选编,科学设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和心理引导,效果会更好。
3 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1)建立和完善贫困生职业指导中硬件支持系统
学校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制度体系的建设中,保障贫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效进行,为他们的就业做好硬件支持。完善内部管理结构体系,配备相应的专职管理人员和办公设备,进一步完善以高校为基础的、多层次的、统一开放的毕业生择业市场,加强沟通,在社会上建立真正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就业原则,让大学生凭个人才能择业。
(2)构建贫困生职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软件服务体系
软件服务主要是提供完善的职业指导方案,为贫困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做好科学的规划,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跟踪指导服务。利用互联网和学校网站,搭建最迅捷和顺畅的就业信息传递通道,在人才预测、人才储备、人才流动等方面做好信息的整理和理顺工作。进一步巩固“三支一扶”工作,为学生开拓更加广泛的基层就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