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

时间:2023-08-23 16:54:14

导语:在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

第1篇

关键词:标志设计全媒体文化产业动态化人情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标志设计从工业革命时期强调自然、复活传统、格调细腻的表达方式发展到了新艺术运动时期模仿自然、追求装饰、折衷主义的设计风格;又从现代主义、国际主义时期的反对装饰、强调理性、以少胜多的主流思想发展到了装饰主义、感官愉悦、戏谑调侃的风格趋势。纵观不同时期标志设计风格的演变,尤其是从现时代全媒体背景下标志设计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不难看出标志设计将逐渐摆脱现代主义简洁风格的束缚,正在走向一个语汇多样性、手法多元性,充满人情味的符合文化产业特征的新时代。文章将从设计语言,传播媒介,时代背景和文化积淀这四个方面论述—下标志发展的这一新趋势。

一、让设计语言推陈创新

回顾现代主义的标志设计,在大工业时代背景下,标志设计呈现出一种以点线面为主体的几何抽象型风格,以吻合理性呆板的工业化特征。在这种极简主义的浪潮下,一些抽象的几何图形取代了完整的形象,甚至被加以简化处理,但结果却恰恰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可识别性设计原则相冲突。时代变迁,后现代标志设计语言中则融入了感性写实主义、唯美花边元素、重复连续韵律、循环对比变化、模糊动感创造等等似曾相识的复古造型语言。这些新的设计语言给标志带来了更多的活力与个性。

以感性写实主义为例。直观的,人性化的,可识别性的图形代替了规律的,统一化的,模式化的构成式图案。还表明,以个性化感性化人情味的亲切感风格,能使标志在人们脑海中留下更加深刻的记忆。如《Dan Mullen摄影》标志以一个夸张的眼球作为标志主体形象,通过写实手法,真实呈现出眼珠的形象和聚光的瞳孔让人联想到了相机捕捉镜头的瞬间,表现了该摄影公司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美得能力。很好地暗示出这是一家与视觉或影像有关的公司,同时又能展现公司的专业和实力。通过对写实形象的真实呈现,反而使标志更有象征性、隐喻性和人情味,这种回归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表现的内容形象逼真,意念清晰,通俗易懂,乐于接受,令人记忆深刻印象难忘。

再以一个我们都熟知的品牌一一阿迪达斯为例。从1949年三条纹标志问世至今已有60多个年头,阿迪达斯的标志可谓深入人心,但事实如何?先做一个实验:迅速判定中哪个是阿迪达斯的真实标志?很多人都会有稍许犹豫。这就不禁让人们产生疑问,阿迪达斯标志的准确识别性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好。作为现代主义风格的标志,其主要的外在功能无非就是易识别,易记忆,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作为一个成功品牌的标志却给人留下似是而非的不确定性,其实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类似标志设计众多,此处不在赘述。

现代主义标志设计在反传统的旗帜下,具体形象在艺术表现中被剔除而被抽象形式所取代,展现出一种单一化的艺术风貌。这种形式将无法适应现时代与未来科技的发展。后现代标志设计将呈现出各种多元化设计语言,感性装饰、碎片整合拼贴、图形打散解构、悖论矛盾图形、视觉动感幻象、浪漫浓烈艳丽等手法将大量回归运用到标志设计中,这是因为我们已经从过于讲求理性死板甚至冷漠的机械化大批量生产的工业化时代进人到了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知识爆炸、需求多元的全媒体信息时代。

二、与传播媒介融合共生

这是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化背景下的全媒体时代。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传统标志印刷式和平面性的表现手法已经慢慢体现出它的单调和局限性。后现代标志无论是形态、色彩还是总体风格,都开始脱离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正在形成一系列全新的造型语言与表现风格。而各种造型软件的推出又一次促成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在静止的二维平面媒体中加入了“动态”、“时间”,乃至“表情”和“神态”,促使标志本身不再受二维平面的约束,在实际应用中借助新兴传播媒体,展现出了丰富性和灵活性和勃勃的“生命感”,出现了由静态理性走向动态感性的新趋向。多媒体标志、网络标志、运动标志、文艺标志、休闲标志、宠物标志等,生动、活泼、感性、趣味、多维,形式灵活层出不穷,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一些随机性,非确定性的具有自生长现象的动态“基因工程”标志。这些标志放弃固定造型但通过对“神”的把握反而更能表达出承载物的内在含义与生命感觉。这些早已冲破了孤寡、简陋、生硬、刻板的造型风格与陈旧僵化的简约原则。

这里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徽标。这是一个特征明显但外形不固定的随机形标志。其外形和色彩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做出相应的改变,将博览会的主题——人类、自然、科技之间的关系蕴于其中。展现给人

科技的发展,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与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带给我们更多的标志展示空间。这些发展给不同的企业机构和部门带来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展现个性特征的机会。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标志的设计一定要用自己身处全媒体时代的优势,以多样化动态化生态化的风格给出多种可能性,顺应时展趋势。

三、随社会发展与时俱进

第2篇

政府与受众之间的尴尬状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传播方式不断丰富。请您谈谈全媒体时代的特征?

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各种媒体对于受众来说都是低成本的强大信息源。媒体除了传递信息、传达政策,还能通过它的信息筛选和散布功能,直接影响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认可程度,直接影响社会、地区、单位的稳定与和谐。

从近年来一系列公共事件中不难看出,网络等新媒体已经成为舆论的肇始与扩散之地,打破了政府的话语垄断。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您认为,给政府带来了什么样的挑战?

■我国的现实状况是,长期以来,政府与受众之间是一种尴尬的状态。地方政府掌握的大部分信息处于封闭、闲置或半封闭、半闲置状态,公开什么,如何公开,全由地方政府部门自行决定,公众选择权和参与权较少。由此,产生一种现象,政府积极地宣传、“推销”自己的观念,群众方面被动接受或者排斥。

网络等新媒体的崛起,打破了政府和公众间信息的不对称。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传播者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传递信息。更加重要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也借此可以跨越时空的障碍,更加自由地收受乃至发送信息。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于有志于利用新媒体讲好故事的地方政府来说,势必要做出新一轮的传播变革。

政府应当如何应对?

■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政府必须意识到,在信息的另一端,是更加自由的受众。而如何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如何在执政过程中,既能与之形成良好互动达到为民执政的效果,又能得到广大人民的充分认识和肯定,这是地方政府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全媒体时代的降临提高了地方政府讲故事的难度,同时也加强了地方政府利用新媒体讲故事的迫切性。这要求地方政府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积极顺应新媒体潮流,有效与民众互动,以更好地让民众接受故事情节。

尊重事物本身的逻辑讲故事

有人提出,以往政府的新闻宣传工作,特别是在树立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的时候,容易犯下“高大全”的错误。对此,您怎么看待?

■这是我们在长期的新闻宣传工作中积累下来的老毛病。今天回头检视,其实这是有违事物本身逻辑的,任何事物都是有瑕疵的,过于完美无缺的报道反倒难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例,如何既能有效地提升城市品位以争创“文明城市”称号,又不大范围地干扰民众日常生活从而导致对“创文”的反感,这是很多地方政府都头疼的问题。我们注意到,在新闻传播工作中,地方媒体几乎不提“创文”对市民生活带来的不便,只是一味地提及“创文”的益处,号召民众予以无偿配合。这样的处理方式,反倒容易引起民众的反感,因为民众会普遍感觉合理诉求没有在媒体上得到有效反映,媒体作为社会压力“排气阀”的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长此以往,反而会造成民众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利益对立,得不到民众的配合,“创文”工作自然难以开展。

全媒体时代,针对政府宣传工作中过度美化的问题,应当如何解决?

■新闻传播工作不是天方夜谭,新闻传播是注重逻辑的事业。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尤其是在手机媒体等自媒体平台上,传播信息与收受信息都不再需要经过层层审核。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地方政府在讲故事时亟须改变自话自说的宣传式风格,转而更加尊重所讲故事本身的逻辑。

您提到政府应当遵照故事本身的逻辑来演绎故事情节,能具体举个例子吗?

■近期媒体上的“走基层”系列报道就是一个政府讲故事方式改良的案例。虽然还是可以从中见到以往典型报道的痕迹,但是在“走基层”的系列报道中,有血有肉的小人物们的故事正在增加,老百姓身边普通的人物形象爱憎分明、真实可信。高高在上的典型人物从此走下神坛,这就是典型的讲故事符合故事本身逻辑的实例。

利用新媒体讲故事

相比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政府利用新媒体来讲故事的优势是什么?

■政府对新媒体的运用,在政府与公民间构建了一种互动机制,实现了两者间的双赢。通过互联网“窗口”,一方面,民众可以透过这一窗口探视地方政府的内部信息,这也恰巧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应用形式,收集民意,反馈民意,以便提高政府服务质量,转变政府职能。从粉丝数量上可以看出,地方政府这一顺应潮流、回应民意之举,受到了微博网民的热捧。

从实践来看,有些地方政府的官方微博,更多的是内容的单向传播而非双向交流,仅凭这点完全构不成“问政”。对此,您怎么看?

■在采用了新媒体之后,如何与民众积极互动,让民众接受故事情节,才是地方政府讲故事时真正难于解决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您有什么具体建议?

首先,政府应当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如果地方政府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阻塞、信息闲置和信息封锁现象,公众就能及时通过媒体等合法渠道公开、公平地获取政府信息并加以利用,从而使信息资源适时地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开明的政府会让媒体保持正当的发言权,更会让每个公民合法地享有知晓好事与坏事的权利。

其次,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加强政府与公民间的互动。地方政府部门应合理地遵循新媒体互动性的传播规律。要做到互动性,不仅仅是在微博上回复网友留言那样简单,更重要的是在于转变地方政府以往的宣传话语体系,改变高高在上的俯视视角。用更具人情味、更平等化、更符合新媒体传播特点的方式来经营新媒体平台。

相关链接

新闻和舆论引导的若干原则

时效性决定有效性,透明度决定公信力,话语权决定主导权,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

从被动转向主动,不要站在“被告”席上,推进党务政务公开,改革和创新新闻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维护展示提升党和政府良好形象。

别人说不如自己说,被动说不如主动说,外行说不如内行说,明天说不如今天说,说一次不如反复说。

第3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影视制作;实践教学

民办高校不同于公立大学最大的特征,来自其管理手段上的自主性、等级性和市场性。2009年,全国共有民办高校334所,而截至2015年5月23日,我国有正规民办高校722所。[1]从这一组不断上升的民办高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总体上出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知识型社会对高等教育系统多样化特征的追求越来越明显。目前福建省共有民办高校26所,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和泉州三城。泉州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目前共有民办高校8所,占福建省民办高校总数的31%。民办高校办学有一定的灵活性,正是因为民办高校是通过市场手段来实现其自我约束和发展的机制,因而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民办高校的培养理念更侧重于对专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传播形态与格局的新变化

随着媒体结构的整合重组,衍生出如网络新闻、网络视频、手机视频、移动电视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载体,不同媒介间的信息交融,影视信息通道的多样化,使得新的媒介拟态环境得以建构。

(一)网络终端用户群的整合再生产

社会化的社交媒体,实现了多人实时互动传播,众多社会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人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越来越个人化、随意性的个体表达所呈现出来的推送消息被一级级地过滤转发,使得新闻资讯信息得以再复制再生产,形成多渠道资源的增值应用。因而随着媒介形式的变化,用户界面也必然会出现新的变化,而互动功能的增强是这一媒介进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表征。[2]这种互动传播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进步,使得信息传播领域最为关注的传授关系得以改善。全媒体时代是一个放大了个人的时代,在海量的信息里,每个人都有权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消息去关注,并进而掌握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对于新闻传播的内容生产者而言,信息资源的生产通过这些个人化的传播,经过多终端的信息整合,由大数据导向集合而成新的话语设置,产生新的信息资源。

(二)多屏合一的用户共享模式

全媒体背景下各种媒体技术的积极交融,是对各种媒体渠道的相互兼有,体现在各种信息接收终端的兼容,以及对于各种媒体介质的有机组合。[3]伴随移动设备出货量的增加,网络用户多屏合一时代已经来临。在“屏”时代社会里,信息传播媒介越来越多元化,大众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这种趋于多屏尤其是小屏幕的信息接收方式激发了新闻资讯内容制作向快节奏、强剧情的改变,手机或平板电脑在众多的用户屏幕入口中占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信息受众在不同的终端之间保存着自己的当前进程,移动终端的普及让界面传播成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用户终端的信息接收活动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智能手机上的搜索行为,刺激了媒体活动的进一步网络化与数字化,在全媒体的运营中,媒体内容生产上追求传授界面的智能化。

(三)内容生产与服务供应商的结合——媒体角色定位的转型

信息传播的本质是一个影响力扩散和说服别人的过程。全媒体化不仅要为媒体自身的产品提供传播途径,也要为受众的参与提供空间。[5]对于那些网络微信平台的自媒体运营者们,他们只能通过优质的内容生产和个性化的主持人风格,来构建自己的社群,从而寻找到可传播的对象,主导社群思维,吸引更多的用户进入这一特定社群里来,实现媒体与用户的“连接”,进而实现信息的传播。通过构建社群内用户的良好体验,为受众提供更广泛自由地参与空间,创新多样的盈利模式,实现增强“连接”,增加“连接量”和确保“连接”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广泛、独有、竞争的办学资源

(一)注重学科设置的地方服务型特征

民办高等教育质量的定义应该是能够充分发展个人的才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6]我们在专业的学科设置上应该充分考察其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策略表现为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二是强调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和质量。[7]民办高校办学的灵活性,可以将民办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地方人才市场需要进行对接,泉州有着“福建文化半壁江山”之称,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曾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对外通商口岸,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地方民办高校可结合泉州这一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有条件地开展影视设计、创意和摄像等前期课程,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培养效率。

(二)重视学科培养整体的系统性

专业学科的课程设置体系要注重系统性,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部分往往会受到不仅来自教师主体发挥的限制,还会受到学生体验判断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差异限制,这种来自双重主体的个性化差异就决定了在实践教学形态中存在的多样性。[8]影视制作类专业学生应该整合整个大学四年的阶段,从大一开始,努力提升学生的应用型能力的培养,设置一些关于影视制作的前期阶段的应用课程(如摄影摄像专业课程、编导艺术、影视鉴赏等),而一旦学生进入大二阶段,则可以开始结合具体的影视作品进入影视后期制作和数码影视制作等相关能力培养,形成两个阶段的递进式阶级教学目标,两年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了制作完整的影视作品的基本技术能力。对课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组织,也是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方式。高校培养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专业和设备技术技能的掌握,可能只需要花上几个星期的时间。零碎的基础知识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系统的整合,形成二次开发的头脑创意。因而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技术,理解摄影机镜头运动的效果及其价值,用画面有说服力的虚构现实,还需要综合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社会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而总体课程的效果的实现,必须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领下,科学系统地组织并分解课程目标,实现培养方案的高效能。这也体现在民办高校对于校内资源的利用和整合上,可以采用充分引进校内跨学院课程的对接,引进校内其他院系相关领域的课程进课堂。杜威认为实际经验的过程与教育之间有着紧密和必要的联系,经验的连续性与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人的生长。[9]在具体的实施中,比如说影视制作专业的一些软件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民办高校办学和管理的灵活性,泉州地方文化品牌建设的已有成果,最大限度地引进本校其他院系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引进地方相关传媒和企业的优秀人才,让校内老师和业界老师合作式地介入课程教学,进一步促进高校教育的积极影响。

(三)优化校内外资源建设

教育质量的影响会受到来自教学条件(包括教学设施设备条件和教学师资条件)和教育的方式(或培养模式)两方面的影响,[10]撇开民办高校自身办学的针对性而言,影视制作类专业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行业流程中各项分工很细,包括文案、剧本、摄像、化妆、灯光、道具、美工、剪辑、管理等,因而专业的教学也需要有行业的导师带来更多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技术的更新。全媒体化不仅是传媒机构内部的流程再造,也是一个重新定义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寻找合适的外部合作伙伴的过程。[5]师资也是这样的体现,不仅校内教师要积极走出去,比如说现在有越来越多民办高校的教师到企业去挂职,高校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走出去”的同时,高校也要积极“引进来”,吸引企业的校外优秀专业人才(特别是业内前沿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学校来担任导师或教授课程。在培养模式上,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可以打破了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追求方式上的盲目性和单一性。许多民办高校正在试图积极打破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同质化问题,纷纷提出培养高级应用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11]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掌握了影视制作的整个制作流程的基本技能后,大三大四阶段即可以为他们提供企业相关应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参加企业开展的项目培训,或者直接进入企业实习,通过最实际的锻炼,以获得实践和现场的指导。在强调应用型能力的培养的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全媒体时代信息讲究产品或服务来支撑,因而“让产品自己说话”,泉州民办高校影视作品的实践考核也应该结合泉州地方文化为表现核心,努力增强作品的黏合力,吸引受众群,突显民办高校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宗旨。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加大影视后期技能竞赛力度,以整体的作品创作,来促进各细节部分的创作和培养。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从制作前期到制作后期的制作活动的参与感,对影片制作有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体现,并在实际操作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参考文献】

[1]中商情报网,2015年中国民办高校最新盘点:共计722所广东与江苏数量并列第一[EB/OL].

[2]张佰明.界面传播下的媒介嬗变趋势分析[J].新闻大学,2011(4).

[3]石长顺,唐晓丹.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J].中国编辑,2009(2).

[4]黄丹.论全媒体时代民办高校影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J].学术问题研究,2016(2).

[5]彭兰.如何从全媒体化走向媒介融合[J].新闻与写作,2009(7).

[6]潘懋元.21世纪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J].新闻高等教育研究,1999(4).

[7]潘懋元,肖海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8(5).

[8]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高等教育研究,2013(7).

[9]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0]王伟廉.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的几个首要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9(8).

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传媒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传媒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而传媒人才的培养也是经历了口语传播、纸质教材传播以及广播电视传播等等不同的阶段,这些阶段也可以称作是传统的传媒人才培养的时期。

1新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

当前我国整体经济平稳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传播的技术手段也逐渐走的更为深远。以广播、影视、网络为代表的不同传播途径也在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间,并且对人们的生活有着较大程度的影响。当前我国处于多种媒w并行存在的新媒体发展时代,传统的传媒产业依旧是主流,但是通过对于新媒体时代的相关传播技术的研究,笔者发现新媒体的时代具有以下的特征:

1.1新媒体时代形成了异质媒介融合的格局。新媒体的时代不同于以往传统的传媒时代,它更侧重于数字技术的运用以及新媒体的运用,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手段,像报纸以及电视等平面媒体也在和新媒体技术相融合,从而使得新媒体技术逐渐表现出全景和立体发展的特性,让信息有着更为直观的发展空间。

1.2大众传播转为分众传播。一般来说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会从传统媒体的盲目性、不分类性逐渐转变成为依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特异性的针对传播,使得受众更为集中。

1.3信息的更替速度变快。信息的更替速度不断加快,而影响信息重要性的重要特征也就在于时效性变短以及其传播的速度。

1.4信息容量更大,传播范围更广。因为当前我国数字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信息的传播已经不再受到整体容量的局限,并进一步可以在网络上实现“云共享”的特征。

2新媒体时代对传媒人才素质的要求

较之于传统的媒体时代而言,新媒体的时代不仅在其传播途径以及手段上有着新鲜的特征,在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人才从业的人员队伍也有着不小的变动。首先在一方面一些不能够较好适应新媒体时代媒体需求的人才可能要面临着较为困难的行业转型,其次在另外一方面,新媒体不断发展,相对应的催生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其范围也更为广泛更需要进行多元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开拓与创新。从当前我国新媒体时代对于媒体人才的素质需求来说,我们认为对于影视传媒人才的素质需求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1新媒体时代将更注重传媒人才的媒体素养。从媒体行业的整体规律来看,不管是媒体的科技发展的如何迅速,媒体的素质教育对于传媒产业来说依旧是一个重要的领域。这对于每一个从业的媒体人员来说都是必要的。而作为传媒产业的切实从业员工来说,媒体的素养也不断要求着其核心价值以及精神上的认同。

2.2新媒体时代要求传媒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的多样化。由于当前我国新媒体时代不同介质中间有着不同的融合特性,这些特性进一步引发着从业人员的综合性素质。在这里我们以新闻的采集行业作为例子来说,新闻的从业人员素质需要有更为全面的具体要求。

2.3新媒体时代要求传媒产业从业人员具备更鲜明的职业精神。在新媒体的技术时代背景之下,传播的受众以及传播人员的沟通是在不断加强的,与此同时较大的信息量提升也会提升从业人员的各项能力。所以传统的传播产业将考虑到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并且将这种职业精神作为人才传播的整体核心特征。

2.4新媒体时代要求传媒产业从业人员具备更强的创新素质。较之于传统的媒体传播特征,新媒体时代的相关从业人员应当有着更强的创新性素质,这点也在更多的新闻媒体人员主动离职的案件中得到进一步地印证。当前不同的传播介质竞相出现,更多的创新机遇也要进行转变,这些在以往的传统媒体时代是很难去想象的。

3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人才的培养

就当前我国传媒人才的培养情况而言,其培养模式依旧存在许多不适应之处,而主要就反映在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上:

3.1传统媒体行业中的人员,其基础的从业能力方面是比较占优势的,对于文字的表达以及信息的获取都有着较大的熟练度。但是这些人员往往对于新兴的传媒技术不能够做到熟稔于心,其利用新型传播的工具也是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综合适应阶段的。与此相反,新兴的媒体技术下,从业人员对于新兴的传播工具十分熟练,但是在一些传媒素养以及文字表达基本功上有所欠缺。

3.2在传统媒体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对应媒介素养的时代特性往往有着不足的适应性特征。因为较为缺少传统专业的技术培训,新媒体的环境依旧无法满足媒介上的需求。另外因为传统媒体的技术人才处在一个较大的工作压力之下,其对于创新的素质以及能力关注交叉,人员的整体创新意识有待提升。

3.3新媒体环境之下的影视人才应当进一步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相关的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精神也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

4小结

在我国传媒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传媒人才的培养也是经历了口语传播、纸质教材传播以及广播电视传播等等不同的阶段;而这些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也对新媒体行业中传媒人才的从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去推动适合传媒人才发展的培养模式,树立起切实有效的提升传媒人才素质的策略,以便更全面的提升传媒人才的素质,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范晓林. 新媒体特征背景下传媒人才的培养策略[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5,(05):126-129.

[2]蔡琦. 信息化时代影视传媒人才的培养策略[J]. 新闻战线,2015,(18):123-124.

第5篇

[关键词] 编辑活动 “媒介间性” 编辑规律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2-0026-03

[Abstract] “Intermediality”is the abstract and generalization of the relations of editing activities’object. It means the different editing activities’object ―media―have interaction with each other. This kind of interaction manifests in three aspects: coexistence and complementary, intera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termediality”is not only the laws of editing activities’object, but also the feature of editing activities.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realize this law and the features.

[Key words] Editing activity “Intermediality” Editing law

在当代编辑学研究中,主客体关系视角已经成为编辑活动规律研究的主要思路之一。由此出发得出的观点――编辑活动是一种由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交互作用的文化创构实践活动,被学界普遍认可。但是,由于研究者对编辑活动主客体元素的认识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编辑观。其中,王振铎先生的媒介文化缔构编辑观广受关注,影响深远。尤其是他最近提出的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引人注目。他在《编辑学理与媒体创新》一书中指出,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发现是编辑学研究60年的重要成果之一。他说:“在‘逝者如斯’的人文传播历史中,图书、报纸、期刊诸版本,广播节目,电影银幕,电视、网络频道与手机荧屏等各种媒介载体,无不突出显示着应该称之谓‘媒介间性’的多重交互性特征。”[1]但是,对于什么是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编辑活动为什么具有这一特征,编辑活动这一特征的发现有什么意义,王振铎先生没有作深入阐释。本文尝试从以上三个方面对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进行初步论述。

1 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内涵

“媒介间性”特征是从整体视野对编辑活动客体对象关系的抽象概括。在此前的编辑活动主客体关系研究中,研究者更多地强调编辑活动主体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认为由作者、编者和读者构成的主体作用关系是编辑实践的内在动力源泉。例如,王华良先生认为:“编者、作者、读者之间反映作品供需矛盾的关系,得到什么样的调节和整合,最终决定着编辑活动的得失盛衰。”[2]也有研究者深入论述编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作用关系,认为主体在作用客体的同时,也受到客体的影响和制约,编辑主客体之间作用关系是编辑活动的基本矛盾。例如,杨焕章先生认为:“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之间的矛盾是编辑活动的基本矛盾。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类型的编辑活动之中,而且普遍地存在于每一具体的编辑活动过程之中。”[3]但是,很少有研究者认识到,编辑客体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和交互作用的特征。所谓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关系,就是指不同的编辑客体――媒介,在共时和历时的编辑实践中存在着交互作用的关系。这种作用关系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共存互补性。无论是共时的编辑实践,还是历时的编辑实践,由编辑主体元素所创构的编辑客体――媒介,都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共容互存的。从历时的角度来看,一种媒介的出现,并不是以另一种媒介的必然消亡为前提的。相反,新媒介的出现总是离不开旧媒介的影响和推动。比如,期刊的出现没有终结图书的发展,而图书是期刊发展的源头。电视的出现没有宣告广播媒介终结,同时电视媒介的发展也离不开广播媒介的基础。网络媒介的出现更是如此。从共时的角度来看,不同类型媒介分属不同的符号模式和媒体模式。它们之间具有不可替代的互补性。电视具有实时直观的媒介特性,书籍具有深度见长、易于保存的深阅读个性,广播具有听觉灵敏、生动传真的媒介个性。与此同时,它们之间在同题的表达上又有着共通的空间。由此可见,共存互补的“媒介间性”特征,不仅是现实媒介多元共存的写照,而且也是其间际性关系的一大特征。

二是交互作用性。由编辑实践所缔构的媒介,不仅具有静态意义的共存互补性,而且具有动态意义的交互作用性。它们之间,不仅互补,而且互动;不仅共存,而且共生。以“影视后出版现象”为例,可以看出不同媒介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共存,而是交互作用的共生;不是符号模式意义的浅层互补,而是精神多维交流意义的深层互动。这就是图书出版能够催生影视制作,影视剧热播能够带动图书出版的真正奥秘。针对这一现象,王振铎先生指出:“文学和影像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对话性和互文性。文学是影像改编的前提和基础,影像改编则推动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影像改编的屏幕化将静态的文本阅读变为动态的影像欣赏,通过影视媒体普及文本。”[4]媒介间的交互作用,不仅可以从影视传播和文本出版中找到例证,而且可以从报纸和图书出版互动、电视和网络互动、报纸出版和网络出版融合中找到例证。当代报纸编辑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报网互动并走向融合:报纸编辑可以从网络媒体中寻求信息,设置议题,网络媒体又可从报纸报道中得到支持,加强网络舆论。很多报纸编辑在网络上设置“焦点网谈”之类的网络话题园地,然后将其中的精华内容编辑为报纸同名栏目,这正是报纸和网络两种媒体交互作用的生动体现。正如范志忠所言:“作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杂交,线上与线下的两栖,印刷工业与互联网工业的混血,‘报网互动’无疑有力地促使了报纸传播技术的飞跃,极大地拓展了报纸的时间、空间概念,使得报纸也像网络一样,具有了直播、互动、链接、超越时空限制的功能。”[5]从相反的角度来讲,报纸同样以自身的优势实现了对网络传播的影响延伸和推动。

三是转换生成性。转换生成性是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最高层次,意谓不同媒介在编辑主体元素的主导作用下可以相互转换形态,实现同一主题或相近主题内容的不同媒介形态表达。当下流行的“全媒体”出版,由编辑主导,将同一主题内容以传统书籍、网络、电子书和手机等不同媒体形态同步出版发行,实际上正是媒介间转换生成性的表现形式。我国最早开启“全媒体”出版的是,2008年长江文艺出版社联合“中文在线”,将长篇小说《非诚勿扰》以图书、网络、手持阅读器和手机阅读四种媒体形态同步出版。之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我的兄弟叫“顺溜”》等图书都相继采用“全媒体”形式出版发行。“全媒体”出版的最高形态是“三网”融合背景下多媒体数据库产品的编辑出版。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传统文本、影像、期刊、网络等不同的媒介形态在共有数据库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自由剪辑组合和自由转换生成,由此所形成的媒介间交互作用的特征在编辑主体的作用下,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示。笔者以为,“全媒体”出版和三网融合的实质,就是在编辑主体元素主导作用下实现不同媒介的转换生成,形成同题多媒体形态表达,从而最大程度地编辑整合、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2 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存在依据

编辑活动作为一种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媒介文化缔构活动,缔构的对象和目标是媒介。编辑活动不同于作者创作活动之处就在于,作者的文化创构活动是单个稿本的创造,而编辑活动是在单个稿本基础上的组合构造。这种缔构活动的结果,就是形成媒介。需要注意的是,编辑活动的缔构性在不同的媒介创造过程中表现内容不同,表现方式不同,缔构或组构的程度各不相同,有强弱之分,有轻重之别。报纸和期刊是编辑对众多作者作品的组构结果,其缔构性最强;网络、影视次之;书籍缔构和组构性相对较弱。但是从编辑本质来讲,书籍作为媒介是由编辑在作者创作稿件基础上进行缔构而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媒介缔构是编辑活动的本质。而在整个编辑活动中,作为编辑活动客体元素的不同媒介,又具有“媒介间性”特征。编辑活动之所以具有这一特征,原因有三。

一是由媒介媒体模式的个性决定的。不同媒介具有不同的媒体模式,不同的媒体模式由不同的符号模式构成。任何一种媒体模式在具有媒体共性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这就决定了不同媒介间具有共存互补性,即任何一种媒介都有不可替代的一面。即使高速发展、广受欢迎的网络也有先天难以避免的传播个性缺陷。美国学者伍尔夫曾经指出,在网络时代,人类的“阅读大脑”将变为“数字大脑”,而这个习惯了即时可得的和貌似全面的屏幕信息的数字大脑对人类而言“还不知道结果是好是坏”[6]。

二是由编辑活动的“主体间性”决定的。构成编辑活动的作者、编者和读者三个主体元素之间具有“主体间性”特征。在编辑活动过程中,编者、读者和作者之间彼此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围绕内容创构最终形成媒介。正是因为三者围绕媒介创构的主体交互作用,人类媒介文化的编创活动才得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永续发展。主体间交互作用的发生,是通过人类共通的媒介空间实现的。这就决定了媒介在认识、使用、理解和创构之中,彼此存在交互作用。换言之,媒介的交互作用,实质是主体间交互作用的表现。编辑活动的主体元素之间,如果不存在“主体间性”,也就不存在“媒介间性”。

三是由编辑活动传播讯息的规律决定的。编辑创构媒介的目的是传播讯息。不同媒介的讯息传播广度、深度和速度,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方式、特点和形态。编辑为了更好地完成讯息传播,实现讯息传播增值,满足不同受众层次的需要,就会不断综合和整合不同媒介的讯息传播特点,对媒介进行整合创构,集合利用,甚至创造出新的媒介。其结果就是媒介的交互作用和转换生成。

3 编辑活动“媒介间性”特征的意义

“媒介间性”特征是贯通编辑活动历史的编辑客体作用规律,是编辑活动的整体特征之一。认识和发现这一规律、特征,对于我们做好当下编辑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媒介间性”是解释当下编辑活动中媒介融合现象的理论依据。从报纸与图书的内容转换生成,到报纸和网络的报网互动,影视和出版的互动传播,再到最高层次的全媒体出版、三网融合,由“媒介间性”造成的媒介融合现象,不仅是当代媒介发展中最有影响的实践特征,而且也构成了编辑活动最为生动的变革图景。当代编辑学研究和传播学研究都在高度关注和描述媒介融合现象。但是,很少人追问媒介融合这一现象的内在动因。换言之,为什么会出现媒介融合现象,媒介融合的理论依据何在,如何用理论来解释媒介融合这一现象。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正是解释媒介融合现象的理论依据。正是因为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编辑创构的媒介之间存在共存互补、交互作用和转换生成关系,不同的媒介在编辑活动中才走向互动,并最终走向融合。与此同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当代编辑模式发生重构,编辑思维面临提升,这些变化也无一不与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相关。

“媒介间性”特征的认识和发现是对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提示我们要深化和拓展对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认识和探索,尤其是要打破主客体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站在对规律性和趋势性探讨的高度,全面审视编辑活动构成要素的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表现形态。此前编辑学研究比较重视编辑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忽视编辑客体的作用关系。殊不知,编辑客体之间也存在交互作用关系。正在日益泛化的“出版”概念和备受关注的“全媒体”出版理念都反映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不仅存在于编辑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且体现在客体媒介自身发展的规律上。编辑活动的“媒介间性”特征,是我们在认识编辑“主体间性”特征,即主体交互作用关系后的又一发现。它是对编辑活动主客体作用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由此,我们可以将编辑活动的内部运行规律归纳为三个维度:一是编辑主体间的作用关系,二是编辑主客体的作用关系,三是编辑客体的作用关系。编辑只有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这些作用关系,并将这些认识抽象概括到理论层面,才能够更自觉地遵循规律,提升和变革主体,从而实现主客体的协同发展。

注 释

[1][4]王振铎.编辑学理与媒体创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12,12

[2]王华良.再论编辑活动基本规律[J].编辑学刊,2006(3)

[3]杨焕章.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J].大学出版,1998(4)

[5]范志忠.论“报网互动”的发展态势与传播特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1)

[6]练小川.数字时代的阅读[J].出版科学,2009(2)

第6篇

关键词:全媒体;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品牌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而且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要做到“三个率先”——率先研究、率先宣传、率先实践。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崇高使命。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提倡宣传思想工作的“人民性”,作为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载体的校园文化,必须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为师生服务,坚持海纳百川、多元并蓄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原则,培育知荣辱、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的文化责任与担当

二十一世纪,技术革命成为人类发展动力,人类的媒介形态和媒介使用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变革发生巨大变化,人类社会由此进入“数字化媒介社会”。“全媒体”(omnimedia)概念的提出和应用,是人类技术革命,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数字化革命的必然结果。从广义上理解,“全媒体”是对媒介形态、媒介生产和传播的整合性应用;从狭义上理解,“全媒体”是立足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传播观念,综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媒介内容生产、媒介形态、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媒介运营模式、媒介营销观念等方面的整合运用[1]。全媒体时代,除了传统的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继续转型发展以外,近二十年,新媒体从边缘走向主流,新媒体社会逐渐形成。新媒体也可称为数字媒体、多媒体和互动媒体,是具有综合、互动特性运用数字信号的媒介。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及时性、个性化、分众性、融合性、便捷性、低成本等特点。在新闻生产方面,新媒体助推传统媒体从组织化的新闻生产转向社会化的新闻生产。通俗点说,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都是新闻源,都可以发现新闻线索、整合媒新闻、新闻、传播新闻,从而根本改变媒体与公众的关系[2]。随着新兴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全球性、融合化、移动化、社会化的特征日益凸显:信息传播的范围不限于本校、本地、本国,传播主体之间不再是点对点的传播,而是多点对多点、点对面的传播,而传统媒体借助融媒形成新的传播平台,再加上智能终端,使受众接收信息的模式更灵活、信息接收的途径更快捷,虚拟与现实边界模糊导致受众心理和情绪更加容易波动。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3]。“文化”一词含义深广,钱穆曾说:“没有人生,就没有文化。文化即是人类生活之大整体,汇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即是文化”。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教育通过人才培养来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4]。校园文化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活动文化,包含学校办学理念、战略目标、办学方针、办学模式、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育人行为规范等内容。高校长期以来被视为“象牙塔”,成为人类精神的寄托和象征。高校文化在社会主流文化形态中具有特殊性:1.创新性,校园文化的根本使命是批判与创新;2.开放性,全球化时代教育形成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学生个性及其主体性得到尊重与树立;3.高雅性,大学的价值追求和社会地位决定其追求精神卓越与格调高雅;4.多元性,信息时代的来临使知识和人才高度流通,学术交流更加频繁,社会环境相对宽容。全媒体迅猛发展不仅推进思想宣传工作的信息化,而且引发宣传思想工作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和模式的变革。作为文化传承创新重要阵地的高等院校,如何应对新舆论环境下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何认识并承担起应有的文化责任与担当,如何在新形势下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活力等问题值得深思。

二、全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理念

校园活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承载着课堂学习无法替代的育人功能。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日益多元化、丰富化,另一方面,高校活动文化也存在一定问题:

1.许多高校将校园文化活动等同于社团活动,将活动的策划组织者限定为学工部、校团委等学生管理部门,导致校园活动文化建设被局限于管理学生层次上,难以在整体办学方向和文化引领等宏观层面操作实施,使得校园活动文化略显单一封闭,反而削减了活力和创造力;

2.由于缺乏理论指导、科学规划、有效管理,造成表面上的热闹与组织者、参与者的“三盲”——盲目、盲动、盲从等问题,出现组织者筋疲力尽、疲于应付,参与者兴致不高、兴趣不大的现象。如何进一步提升文化育人的实际效果,关键是要增强师生文化创新活力,重点培育接地气、有底气、特色鲜明、公众认知度高的校园文化品牌。特色和品牌是高校校园文化生命力所在,特色发展、品牌生存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校园文化品牌是指被广大师生广泛认可的,具有示范性、标志性,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的总称。它集中体现大学精神,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需求。健康向上、特色鲜明、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品牌一则有利于提高学校社会声誉,吸引更高素质的教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二则有利于建立社会网络,形成宽松、活泼的环境,助推政校企行、产学研用创新机制;三则有利于吸引更多教育资源,为学校改革、发展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就校园四大文化来看,精神文化建设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强调文化融合与文化创新,提倡并宣扬“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精神;物质文化建设则要体现历史和现代的交融与碰撞,譬如在文化广场可树伟人像,也可以以互联网标志之一的“e”作为塑像,向广大师生展现一个充满动感活力的校园;规范文化建设应加强网络教育、网络法规宣传的内容,要求师生遵纪守法、文明上网;活动文化建设要体现时代精神,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做实做好“挑战杯”等全国科技创新竞赛,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基地”,发现和培育一批师生创新团队,形成一批创新创业品牌,实现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在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之中创造和积淀深厚文化底蕴,从而提高文化品位、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全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举措

品牌性校园文化活动具有鲜明特色的导向性、集中时间的聚集性、一致认可的共识性,所以培育品牌性校园文化活动对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层次、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增强高校的综合实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全媒体时代,如何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解决高校校园活动文化针对性不强、活力不足、影响力不大的盲目、盲动、盲从等“三盲”问题,如何形成有鲜明个性、独特性和公众认知度高的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就需要我们更新校园文化品牌理念、创新校园文化品牌宣传推广方式和以参与者为中心进行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流程再造,真正贯彻落实文化育人。

(一)理念更新:舆论环境的“变”与“不变”

为增强校园文化品牌的共识和凝聚力,就要全面认识并把握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特点和舆论环境的“变”与“不变”。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主客体发生巨大变化,主要特征是以互联网思维顺应用户的阅读体验。就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来看,一方面,要做好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则是要树立服务师生的理念,承认校园文化活动参与者的主体地位:从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宣传到推广,实现以组织者为中心向以参与者为中心转变,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舆论环境中的“变”;另一方面,面对越来越复杂多变的信息舆论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巩固全校师生团结奋斗为共同思想基础,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舆论环境中的“不变”。

(二)宣传推广创新:从媒体整合转向媒体融合

为实现校园文化品牌“先声夺人”,就要做到宣传推广先行。一是运用新兴媒体。借助于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将校园文化品牌宣传推广的面铺得更开,增加运用QQ、MSN、E-mail、BBS、微信、微博、博客、APP等新兴媒体的频率。以微信为例。据调查,微信在大学生中的扩散率为80%,朋友圈、QQ离线信息、QQ邮箱提醒、语音通信是最常用的四项“社交功能”[5]。学生交流的对象主要是“熟人”,的信息以转帖、自己的所思所想“文字+配图”为主,而后者比例更高。与其他平台相比,微信交流更为便捷,及时性、互动性更强,音视频传输的兼容性更优。校园文化品牌在运用微信做宣传推广的过程中,应提升所谓的“即视感”和“冲击力”,通过大量精心剪辑、编辑的视频和图文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面宣传的推广效果。二是推出微信公众号。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应借助微信使用与传播特点,做好微信公众号的设计推广,将学工部、校团委、各院系等学生组织的公众号纳入到微信矩阵中来,在全面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着力打造影响力大、吸引力强的品牌活动,抢占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新兴意识形态主阵地。随后在主阵地快速卡位,搭建巨型用户平台,与师生形成良好互动,增加受众黏度,形成大量较稳定“粉丝”,从而将高校活动文化品牌信息大范围传播推广并得到忠诚“粉丝”推介,形成广泛影响力。三是融合传统媒体资源。继续做好校报、校电视台、校广播台、校宣传栏等传统媒体,实现与新兴媒体的资源整合与互补,从而更好推进媒体融合。媒体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间要注意结合学生信息接收短、平、快的特点,强化视觉和听觉效果,以扩大校园文化品牌的覆盖面,提高宣传的即时性、快捷性,从而使活动的设计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增加师生参与度、认可度。

(三)流程再造:从以组织者为中心到以参与者为中心

为不断满足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要对校园文化品牌进行培育、设计推广和管理。一是运用大数据分析明晰大学生需求,有利于发掘和明晰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品牌的培育潜力和方向。校园文化品牌不是一种人为概念,更不是自我标榜,文化品牌活动要有内涵、出特色、有影响,就必须从组织者居高临下的“想当然”“拍脑袋”转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策划、组织、实施、宣传和推广。譬如学生到底热爱参加文化活动、科技活动还是休闲娱乐活动?文化活动中偏向模特大赛、校园十大歌手、草地音乐节还是网络选秀?草地音乐节大家关注的是特邀歌星还是本校歌手?本校歌手中最耀眼的是谁?会不会是热情加盟的教师?……都可以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大学生真正的兴趣点,进而找准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着力点。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校园文化品牌的设计与推广。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广理念已难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因此,高校文化品牌的建设与管理要改变单向度、说教式模式,向双向度、和对话式发展,话语变革则为突破口。首先,要尊重大学生的话语权,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意识;其次,要关注生活维度,切实关心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以及所面临的困难;再次,要强化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网络语言;最后,要提升教师工作素质,增强话语创新能力。以上四点是解决校园活动文化中的“三盲”现象——盲目、盲动、盲从的根本,也是真正形成广受师生欢迎校园活动文化精品的前提。三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品牌管理。文化品牌建设起来以后,能否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品牌,能否形成更深更广的社会影响力,有赖于校园文化品牌管理以及以何种方式来管理。品牌管理是指有效运用各种内外部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创立、维护、塑造品牌以使品牌价值最大化的过程[6],对校园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宏观规划,文化建设是一个层层累积的系统工程,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应从宏观层面进行科学统筹、长远规划,并结合学校实际进行顶层设计;其次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文化素质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亲自抓,让校园文化成为学校战略发展的重要一环;最后要发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与管理中来,充分发挥师生,尤其是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挖掘与创新校园文化品牌主题和形式。

参考文献:

[1]姚君喜,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J].当代传播,2010(6):14.

[2]刘义昆,赵振宇.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理念变革、产品创新和流程再造[J].南京社会科学,2015(2):103-104.

[3]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4.

[4]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29.

[5]丁卓菁,朱菲菲,孙佳伟.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及效果分析[J].青年记者,2014(18):96.

第7篇

2006年底,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成为全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的首批成员之一,集团旗下的主力子报――《辽沈晚报》在2007年成为辽宁日报传媒集团实施“数字化战略转移”的核心单位。

从2007年6月15日全面升级改版的辽沈北国网开始,《辽沈晚报》通过积极探索与实践,迅速确立了数字化战略大纲――充分发挥《辽沈晚报》作为信息采集、制造加工中心的功能,确立并巩固《辽沈晚报》作为信息权威者的主导地位,以报纸品牌影响力和搭建数字技术平台为核心,研究和开发多媒体信息及产品,构建以信息营销和信息增值服务为价值链的全新的报业经营发展模式,实现从区域主流平面媒体向区域权威公共资讯运营商转变,打造全媒体、全平台、全天候的传播方式。

这个战略的核心理念,《辽沈晚报》将之定义为“数字化服务”,我们认为:“‘服务’是一切形态的传媒产品的成长途径与工作外衣,只有为受众(包括读者群体与广告客户群体)提供高端优质的服务,报业媒体才能在产业价值链中占据上游地位,从而达成收获效益的目标。数字化战略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高端优质的数字化服务。”

“服务至上”

为了突出“服务至上”这一数字化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辽沈晚报》制定了一项名为“ES工程”的诠释框架。“ES工程”的精髓是指“媒体在数字化时代为受众提供优质服务”,这其中“E”是“数字化”的代名词,“S”是“Service”(服务)的缩写。

媒体同其他行业一样,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都是“效益”二字,“社会效益的最佳化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所有媒体都不可能回避的责任与目标。

收获“效益”的过程(或者说是手段),看起来有千种万种,但归纳起来,这千万种手段、千万条道路的本质都可以概括为“服务”。“ES”的偕音是“-S”,这样的解读是想进一步强调,《辽沈晚报》在探索数字报业的路途中,将始终把“S”(服务)置于第一位――如果不能提供令受众满意的“服务”,那么再精彩的多元形式、再高明的先进技术都很难实现“收获效益”的结果。

因此,《辽沈晚报》从提纯的角度重新定位了发展数字报业的战略轴心,将“服务”锁定为第一位的价值标准。这一价值标准的具体指导意义在于,《辽沈晚报》将在信息采集、制造加工、传播、多元营销等一系列环节中,时时处处奉守受众立场,以数字化技术为载体,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终极方向。

服务第一将始终是ES(-S)工程的精华所在,围绕这一核心价值观,《辽沈晚报》在对ES工程进行第一次细分时,制定了“3E”法则,并以此来指导各种新媒体项目的开发与拓展。

“3E法则”

《辽沈晚报》制定的“3E法则”是指Every Media(全媒体)、EveryPlatform(全平台)、Every Time(全天候)这3种传播方式,全力打造3E正是《辽沈晚报》在数字化发展第一个阶段里要实现的目标。

一个报业实体的本质内涵是“内容提供商”,《辽沈晚报》的“3E”法则,嵌入在内容的采集、生成、、售后这一整套流程中,并对其中的所有环节产生指导意义。

Every Media(全媒体),指内容采集与生成在技术形态上具有多元性,简称“E-Media”;

Every Platform(全平台),指内容在实施手段上呈现多样介质,简称“E-Platform”;

Every Time(全天候),指内容采集及在时间座标中没有断点,简称“E-Time”。

3E是《辽沈晚报》在数字化发展第一阶段里全力打造的传播方式,代表着《辽沈晚报》这一阶段的战略格局。

全媒体:打造多元化阅读体验《辽沈晚报》为了打造内容采集与生成环节中的全媒体效果,进行了社内资源链条的积极调整,目前报社已为所有一线记者配备了高规格的数码相机和DV拍摄机、为大批后台编辑安装了可以处理音视频文件的软件。

大量“双栖型”采编人员的出现,使得《辽沈晚报》在数字化发展道路上拥有了一支精锐的先锋队伍,也推动《辽沈晚报》在“内容采集及内容生成”两大环节的多元化特征,令受众获得的新闻与资讯开始带有越来越强的“多元化阅读体验”。除了传统的图片、文字与静态图表等形态以外,音频、视频、flash、流媒体图表等新式报道形态纷纷强势加入。全媒体所带来的多位一体的模式,使《辽沈晚报》的内容供应商角色更加突出,成为牢固扼守产业链上游的一个重要条件。

全平台:实现密级覆盖的途径“全平台”是《辽沈晚报》目前布局比较完整的一个层面。内容的呈现介质实现多样性,成为《辽沈晚报》在数字化探索中最重要的一面旗帜。纸质报、官方网站、手机报、电子E报、户外公共新闻视屏是《辽沈晚报》全平台的五大载体。

《辽沈晚报》的官方网站辽沈北国网正在朝着区域性、服务性、娱乐性、快捷性这几大主流方向进发,目前已成为对纸质主报最具补充力的一个延伸平台,与纸质主报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互补关系;

辽宁手机报收费用户突破20万,成为即时信息的一个巨大窗口;

《辽沈晚报》E报成为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互动功能于一身的数字报纸。不同于以往的报纸“PDF网络版”,《辽沈晚报》E报在完全再现报纸原样的同时,不但能随时点击版面上的新闻进行详细阅读,还可以根据读者自己的阅读习惯,按照事先设置好的“目录”自行选择。

2007年8月20日,《辽沈晚报》在东北地区首家推出户外公共新闻视屏,这种显示平台以巨型LED屏的方式呈现,在传统的户外视频广告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植入了新闻资讯,使其升级为户外传媒。《辽沈晚报》新闻视屏的开播,成为业界影响广泛的大动作。它进一步贴近民计民生,不仅能把最有价值的本地服务资讯在第一时间送达至广大市民手中、更突破了报业及网站的一些先天瓶颈,具备了优质动态影像的功能。下一步,《辽沈晚报》准备筹建东北地区最大的户外新闻视屏联播网,覆盖本地主要商业、金融等核心地段,形成新闻联播效应。

全平台搭建到位后,《辽沈晚报》在数字化道路上便真正实现了“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次、多元”。而电子E报、网站、手机报和新闻视屏也通过细分受众群体与广布地理点位,在宏观和微观两大物理层面同步实现了密级覆盖的效果。

全天候:信息及资讯的24小时无间断采集与《辽沈晚报》数字报业战略下的各个项目,已在“内容采集”、“内容生成”、“内容”三大环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天候”,在时间座标中没有断点。《辽沈晚报》的一线记者,通过最优配置方案,正在实现对新闻信息及服务资讯的24小时无断点采集、。

MOJO团队(MOBIL JOURNALIST动态记者)是《辽沈晚报》重点打造的一支新闻特种部队,首批MOJO团队精选了24名一线记者,通过培训建立了“现场采集、现场播报、滚动发稿”的新式媒体工作思维。24名MOJO平均每人每天发稿5条,发稿时间段完整覆盖每一个24小时周期。

《辽沈晚报》传统编辑部、《辽沈晚报》数字新闻部、辽沈北国网这三大编辑团队,组成了24小时持续工作链,三大编辑团队分别在一定的工作时间段内负责对各条战线记者发回的内容进行加工制作,并到相应的平台上去。

辽沈北国网上开设五个24小时即时更新的专区、辽宁手机报每天至少向20万订户发送3轮新闻信息及服务资讯、《辽沈晚报》LEDN示屏每日15小时不间断滚动资讯,三大终端平台的互补弥合,使得《辽沈晚报》的“内容”具备了全天候特征。

“增值链条”

全媒体、全平台、全天候传播方式的逐步建成,标志着《辽沈晚报》的数字化战略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布局。在这些“巨内容”指引出了宏观发展方向之后,大量“微内容”紧随其上,数字报业将因此而拥有可持续的生命力。

《辽沈晚报》以锻造“增值链条”作为“微内容”发展阶段的主要竞争手段,将一切围绕信息与资讯所产生的增值价值,都放置在越来越微观、越来越具像的工作中去实现。

延伸3E法则,成就增值链条主体部位 目前,《辽沈晚报》正在3E的基础上探索论证具有接续延伸意义的“第4E”和“第5E”。第4E是指Every Where(全覆盖),其含义为《辽沈晚报》提供的内容在地理广度和人群类别上完全告别死角区域,实现完全覆盖;第5E则是指Every Demand(全搜索),具体意为在售后环节中以数据库的形态提供强大的、无所遗潺的回访式内容搜索功能。

全覆盖与全搜索是对3E的有力补充及拓展。

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辽沈晚报》制作发送不同的内容套餐,其中辽沈北国网上的不同社区、辽宁手机报的不同产品包以及户外新闻视屏的不同时段,都因为“细分人群”而达到了“覆盖人群”的效果。从地理区域的角度来看,《辽沈晚报》主报的撒网式发行、辽沈北国网的社区化网络辐射、辽宁手机报的针对性细分用户以及户外新闻视屏正在建成的全城联播网,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毫无缝隙的笼罩力场。这个力场将《辽沈晚报》的目标区域悉数覆盖。在地理层面实现区域无死角,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的细分经营,两者相互结合之后,一举实现了《辽沈晚报》的产品“无所不在”的效果,这些从细微关怀的角度体现了“追加服务”的意义。

全搜索所提供的强大的数据库搜索引擎,通过自主研发的数据库,将此前通过各种平台给受众的所有碎片式信息,重新归类编组、集纳成辑,加工成可以多次使用的专业信息,然后遵循受众提出的“搜索”请求,完成第二个轮次的精准发送。这不但是对内容产品的二次营销,更直观展现了“售后服务”的魅力。

创建数字媒介广告部,巩固增值成果 2007年8月,《辽沈晚报》从广告经营中心内部精选出一批骨干,正式创建“数字媒介广告部”。该部门职能专一,主要负责数字化战略下的各项新媒体的广告经营,同时配合数字新闻部展开各条战线的电子商务开发。

数字化新媒体的形态与市场都与传统媒体有显著的不同,《辽沈晚报》数字媒介广告部的成立,可以为《辽沈晚报》的数字化战略的销售环节提供强有力保障,更能凭借“点对点”式的专业服务实现可观的销售增值体系,从而塑造出《辽沈晚报》数字化发展的可持续生命力。

“奥运契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于传媒的数字化发展既是一次百年难逢的契机,更是巨大的挑战。《辽沈晚报》在制定数字化战略时,把“奥运契机”作为巩固既得成果的第一大本营,力求在本土奥运会的东风下,夯实数字化发展第一阶段的全部成果,并实现拔高。

2007年7月4日,《辽沈晚报》在沈阳的奥体首秀中推出了15小时全媒体直播,引起业界强烈反响。这次直播为《辽沈晚报》提供了经营E时代下的大型体育盛会的经验,也奠定了《辽沈晚报》在整个东北传媒界的奥运战略龙头地位。

第8篇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特点;电视媒体发展;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3-0048-02

自媒体是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主体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受众或者是特定的三个人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媒体总称。在自媒体时代,受众摆脱了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成为信息的主动传播者,改变了当前媒介生态环境的格局,也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就在分析自媒体特点的基础上对传统媒体中电视媒体的发展应对之路进行分析。

1 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分析

通常情况下,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多为点对面的形式,而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种传播方式,呈现出新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媒体时代,传播主体由大众媒体转变为个人。自媒体的发展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以自媒体最佳的传播途径为例,即个人的门户网站,其具有门户网站的全部特征,能够实现个性化的定制,并且可以实现内容信息、社区和应用的有机结合,普通大众不需要专业化的技术操作就能够拥有自己的个人中心,拥有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权利,改变传统议程设置理论的影响,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成为主动的信息传播者。

其次,自媒体时代,信息具有高度的交互性和快速的传播性。一般来讲,传统的媒体如电视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只是单向传播,受众和媒介之间的交流几乎为零,这种缺乏反馈机制的传播途径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而自媒体时代,受众利用电脑或手机平台,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能够实现高度的沟通和交流,这种交互性是传统媒体不能够匹敌的。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自媒体能够将信息快速传递给受众,具有快速的传播性和传递的广泛性特征。

最后,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也有一定的劣势,这是电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借鉴的。由于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递速度快、传递时间短、传递空间广的特征,加之传播主体的改变,受众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信息量剧增,但是信息的良莠不齐则降低了信息的可信度,尽管一些信息的时效性强、视角多元化,但是可信度低是影响其良性发展的消极因素,这是其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特点,也是电视媒体在发展中需要借鉴的。

2 自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应对策略分析

上文中从三个方面简单分析了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在这一大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要想抢占受众市场,就需要走出一条独具特色之路,下面本文就简单分析在自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的有效应对策略。

首先,要以受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实现创新。受众的需求是电视媒体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在自媒体时代,电视媒体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以受众为中心,转变传统的媒介中心论发展道路,增强媒介的发展粘性。所谓粘性,就是网络对于受众的吸引力大小和内部受众之间的亲密度,自媒体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而传统的电视媒体则逊色很多,所以说,电视媒体需要不断的向自媒体学习,增强自身的粘性,这样才能够适应媒体生态环境。同时,为了寻求发展之路,还需要力求创新,既要求媒体人具有创新的理念,不但从外界吸取新知识、新经验,改变传统的电视媒体传播思路,并且充分的将技术和电视媒体的运作结合起来;还需要不断创新电视媒体的经营体制,要围绕市场战略目标进行,具有敏锐的时代嗅觉,并具有全媒体的眼光和战略,实现信息的采集、制作、和销售一体化经营,这样才能够推动电视媒体的健康发展。但这些都必须要以受众为中心,这是电视媒体发展的不变原则。

其次,提升电视媒体的交互性,并电视媒体和自媒体的融合发展。交互性是自媒体较之于电视媒体最大的优势,为此,电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实现交互性原则,变受众被动的局面为主动参与的局面,这样能够更多的吸引受众。如当前电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扫描二维码参与互动、或者是电话短信互动的方式增强与受众的交流和沟通,这样能够实现电视节目的广泛参与性,这是今后电视媒体借鉴自媒体的发展策略。除此之外,电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和自媒体实现很好的融合。通过以往的发展情况来看,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之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自媒体的生存依赖于电视等主流媒体的宣传,而电视媒体的发展也依靠自媒体的延伸和扩展,所以说,电视媒体的发展离不开自媒体,要想实现突破,必须要寻求融合之路,取长补短实现双赢。

最后,电视媒体的发展改变自媒体的劣质,提升信息的可信度和深度。自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能够满足受众对于信息的快速追求度,但是要想提升深度还有着一定的不足,加上信息可信度低的影响,自媒体这些劣质制约了其发展,而这正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因此说,在自媒体时代,电视媒体要想实现突破式的发展,一定要不断的提升节目的深度,保证信息的可信度,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实现自身的复兴之路。例如电视媒体可以就某一信息进行深度报道,并对重大的热点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和深度的挖掘,或者以评论的形式增强节目的特色,以克服和自媒体相比时效性不足的劣势,这些都是电视媒体的发展之道。

3结论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自媒体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一定要分析形势,因势利导,不断改变自己的发展策略,方能在这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本文就以此为中间,以电视媒体为例,对自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今后电视媒体的发展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刘光宇.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及电视采编应对.记者摇篮,2013(3).

[2]李海涛.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应对策略.活力,2009(15).

[3]于凡.微博时代电视媒体的应对策略研究.新闻传播,2013(1).

第9篇

关键词:QQ式报道;报纸媒体;逆向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099-02

随着科学技术等的不断进步,媒体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报纸、广播、杂志等传统传播形式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受到了新兴媒体的强烈冲击,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化的媒体抢占了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报纸媒体作为传统平面媒体的重要成员,应该不断创新自己的发展观念和方式,引进先进的传播理念,推进相关制度的创新,从而为报纸媒体的发展开辟出一条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复合型传媒之路。

一、报纸媒体在现代传播方式中的困境

报纸媒体在数字化媒体不断兴起的现状中,报纸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困境。新兴媒体在互动性、及时性等方面都有着传统的平面报纸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而报纸媒体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导致其不能很好的抓住读者的眼球,更多的人愿意选择网络等媒体来接受和获得信息,报纸媒体被更少的选择。要想促进报纸媒体在新时代中的发展,就要首先了解到报纸媒体所具有的一些劣势和困境。

(一)时间的滞后

随着数字化媒体形式的异军突起,报纸媒体在传播信息时间上的滞后很快暴露出来。而互联网等利用新兴的科学技术来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传播,数字化的传播系统使得互联网等在速度传播上十分快速,新闻的更新率非常高。而报纸媒体技术以及传播方式上的原因,使得报纸媒体不能尽快的传播信息,新闻只是旧闻,从而丧失了信息优势。

(二)阅读条件限制

报纸媒体的传播和阅读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像互联网等媒体那样能够可以不受到时间、地域等的传播限制。报纸媒体需要进行专门的购买,阅读上没有互联网等容易、便捷。不同的报纸受到相关地区发行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报纸在传播范围上受到限制,信息的传播范围不广,这种效果会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到受众对报纸媒体的选择,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三)价格上的劣势

与互联网等媒体不同,报纸媒体一般都还是需要付费来进行相关的阅读行为,而互联网等媒体是免费的,不需要为相应的阅读行为来支付费用。这使得报纸媒体在被相关的受众选择时,会有经济方面的因素选择,从而使得报纸媒体再次丧失其被选择的机会。

二、关于QQ式报道

QQ是一种实用软件,也是现今的网络流行语,QQ的传播在时间上是及时的,在传播方向上是双向的,而且传播受众更为广泛,不受到相关时间上的限制,具有这些特征的传播方式,被总结为“QQ式报道”。QQ式报道是一种新型媒体传播方式的总结,表现了媒体发展的自我完善功能。

媒体传播是当今社会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媒体的发展影响到了大众的观念、思想等方面的发展,对于社会风气等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媒体的传播能够提供给大众极其大量的信息资源,资源可以得到不断的共享,促进社会的进步。媒体的好坏以及媒体的发展方式,是受到技术以及人们观念的影响,时代的进步给予了媒体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方向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传统媒体在面对新兴媒体时,应该不断找到自身的缺陷,并且从相关的媒体中寻找到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从而不断改进自身的发展方式,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QQ式报道能够在信息传播上更为迅捷,而且个人通过QQ的传播渠道能够更加的个性化,能够更加方便自主地进行信息交换,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同时也能够做到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和信息互动。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QQ式媒体形式对人们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反思以及创新,才能不断适应时展的新要求。报纸媒体由于在技术手段、传播载体以及信息传递方式上的劣势,影响到了报纸媒体的转型发展。通过对QQ式报道的引入,在报纸媒体的传播上利用到一种逆向的传播思维和方式,从而促进报纸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且通过改革措施找到新时展下的特色发展之路。

三、报纸媒体逆向传播的新型传播方式

逆向传播指的是报纸媒体从QQ传播上学习到的传播方式和理论,在具体的实践中去运用,增加相应的互动和沟通的方式,扩大报纸媒体的传播效果。逆向传播是通过研究具体的信息传递到达受众会产生的心理影响而进行的一种传播方式,并且利用这些刺激和反应进行报纸媒体传播信息上的创新。报纸媒体的逆向传播的新型传播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更多的互动平台,加深开放式的报道

传统的报纸媒体往往是一种单向的、较为片面的报道形式,从而使得相关的内容不能被更大范围内的受众所接受,造成报纸媒体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没有多方面的观点和意见,报道方式上也会显得比较生硬和死板。而采用QQ式报道,就是一种全方位、互动式的传播模式,建立更多的互动平台,了解到读者群不同的特征和需求,并且根据这些差异去进行相关的采编和创意。读者具有的思维特征是在进行报道中的灵感来源,只有把握住了这些内容,才能做好报道的立体化以及深入化,从而更加“得人心”。在具体的稿件中,可以采访一些业内人士或者专家学者的不同观点,利用其中精辟的、独到的观点去抓住受众的眼球。

(二)贴合实际的主题,更加的“亲民”

互联网等新兴的媒体提供了个人传播信息以及表达情感的更多平台,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更加的广泛,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够成为新的热点。以往的报纸媒体,在报道的方式和内容上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没有具体去了解和感受到民众的所想和所思,不能切实的去反应大众最为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而是以一种高雅的姿态在进行着一些学术化、专业化的报道。这种高姿态扩大了普通读者与平面媒体之间的距离,使得报道主题单一,不能反映社会现状,从而不能抓住更多受众的眼球。借助于网络传播中对于各种热点新闻的及时传播,报纸媒体也应该对平常老百姓生活中最关心的话题进行相关的报道,不断写出最新鲜、最热点的话题讨论,保持时代的先进性,从而不断为报纸媒体注入新鲜的活力。

(三)精准定位,专题化报道

媒体报道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不可能提供给每一位受众进行相关的信息阅读。随着时代以及技术的不断更新,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在不断丰富,不同的媒体具有着不同的目标群体,每种媒体不可能针对所有的受众。报纸媒体也只有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找到目标群体的特征和需求,进行相关的专题报道,在特定的领域内能够更加的深入和广泛,从而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读者群。这种精准定位是从QQ媒体的发展中得出来的经验,只有不断提供给受众所需的东西,并且带来新的观念认知,深化理解沟通,才能真正亲近受众。通过精准定位,能够不断提高报纸媒体的质量,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四)及时的用户调查,做好反馈工作

逆向传播就是要运用一种光的折射原理,通过从读者(用户)那里得来的信息进行相关的传播的行为。用户的喜好以及思维特征会影响到媒体的报道内容以及方式,做好跟用户之间的沟通,才能真正将这种了解过程深入下去。报纸媒体可以通过一些栏目的设置以及运用一些多媒体的技术,进行相应的问卷调查,更加清楚的了解用户的喜好和特征,从而能够更好的做好信息服务,纠正相应的传播方针和方式上的偏差,贴近读者的需求。这种用户调查可以更加的人性化以及形式多样化,调动到更多的人群参与,提高用户调查的准确性,提升数据分析的科学化,将平面媒体的报道过程真正建立在与读者的深入交流的基础上,最终促进报纸媒体在新时代中的发展。

四、结 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报纸媒体是一种传统的传播媒介,在新兴的网络等媒体的冲击下,报纸媒体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时间上的滞后、阅读条件的限制、价格上的劣势,这些都成为报纸媒体与网络媒体相比较时的弱势。互联网等媒体具有着信息传播上的诸多优势,报纸媒体可以不断的去借鉴这些理念和方式,不断更新报纸媒体的发展现状,不断地采用新颖的、独特的传播方法以丰富新兴媒体时代的传播模式,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可行的,通过对新兴传播手段的进一步整合利用,才能充分实现对逆向传播理论进行更加广泛的应用。逆向传播是一种物理学的概念和原理,运用到媒体传播上就是要做好一种逆向的、反馈式的传播,在报纸媒体中应该增设更多的互动平台,进行多方位的深度报道;在报道的主题上也应该更加的“亲民”;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抓住目标群体;做好用户调查,了解用户喜好,从而不断改进媒体传播方式和内容。报纸媒体的QQ式报道是一种借鉴新兴的媒体传播理念的传播方式,是一种逆向思维的传播方式。在信息海洋的现状中,报纸媒体的逆向传播能够带来新的传播格局。

参考文献:

[1] 刘丽.网络时代的报纸媒体传播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2(4).

[2] 郭金平.报业“全媒体”转型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J].传媒,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