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音乐教学案例

时间:2023-08-23 16:54:14

导语:在高中音乐教学案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音乐教学案例

第1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生本课堂;彰显魅力

将生本理念贯穿于高中音乐教学,能够将学生兴趣有效激发,提升教学效果。尤其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生本理念得到重视。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参与机会非常少。而生本课堂中,学生是主人,主体得到有效突出。为此,教师要依托教材,并以生本理念为指导,构建生本音乐课堂。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以生为本,就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具有吸引力的情境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从而达到激趣的目的。在创设情境时,既要与音乐学习内容相关,也要符合高中生的学习兴趣需求,从而真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高中音乐《春江花月夜》这一课时,教师以情境激趣,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古典乐曲,原是一首琵琶曲。这首乐曲意境非常美,为此,教师借助多媒体工具,创设情境,还原乐曲内容,让学生沉醉于美妙的情境之中。在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乐曲中的画面,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台、水深云际、渔歌唱晚等,仿佛就在学生眼前。学生被逼真的情境吸引。紧接着,教师先为学生展示乐曲,让学生认真倾听,再引出问题,调动学生学习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课堂。师:引子部分用了哪些乐器表现江边美景?你能尝试为这首渔歌创作合适的歌词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浓厚。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以情境带领学生走进音乐课堂,利用问题牵引学生的思维,从而突出学生主体。这样的音乐课堂将学生放在首位,渗透了生本教育理念。为了让音乐课堂更有效,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内容,创设多变的情境。

二、实施分层教学,促进个性发展

学生个体间难免有差异,新课改提倡差异化教学。传统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注重教学分层,以“一刀切”的方式教学,难以促进集体进步,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要想构建生本课堂,教师就要多从学生角度优化音乐教学设计。实施分层教学是构建生本课堂的必需,只有注重分层,学生才能在不同的层次中得到最大化发展,个性才能得到发挥,教学才能更高效。在教学高中音乐《少女的祈祷》这一课时,教师以分层教学促进生本课堂的构建,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少女的祈祷》是一首钢琴曲,结合钢琴曲内容,教师设计层次性问题,促进学生学习。1.《少女的祈祷》作者是谁?2.这首曲子是什么类型的曲子?(学生回答出“变奏曲式”,教师针对音乐能力较好的学生,进行深层次提问,即什么是变奏曲式。)3.这首钢琴曲的结构是什么?4.少女在祈祷什么?以上设计的问题层次性较强,如问题1,是曲目最基本的知识,学生只需要回答出作者即可。问题2难度也不大,但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难度更大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设计分层问题,让不同的学生具有平等的机会参与课堂,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师要基于对学生的了解,注重对学生分层教学,再对整体教学进行分层,如分层提问、分层练习等。

三、引导个性发挥,彰显课堂魅力

生本的课堂少不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学生只有发挥个性,音乐才会愈发有魅力。引导学生个性发挥的方式多种多样,在音乐实践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机会,让学生创编歌词、创编歌曲,也可以设计不同主题的音乐活动,如红歌比赛、流行歌曲比赛等,还可以设计歌舞表演活动,让学生载歌载舞。在不同的音乐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也能享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愉悦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高中音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这一章节后,教师设计音乐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针对单元主题,教师设计的活动是以少数民族音乐为主题,引导学生以歌舞形式展现音乐内容,从而表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众所周知,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音乐、舞蹈有所不同,各有特点,但都展现了本民族独具个性的一面。为此,在学习这一章节后,教师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学生自由组合,自主挑选音乐,利用不同的形式展现音乐。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设计评比环节,设置不同的奖项,如“最佳组合奖”“最具创意奖”“最佳表演奖”等等。在开放自由的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音乐课堂也充满活力,生本课堂得以构建。总之,构建高中音乐生本课堂的途径是多样化的。作为音乐教师,要注重设计多样化的教学,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发挥个性,从而构建生本课堂。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必须注重教学评价、教学反馈,以评价促进教与学,以反馈促进调整提高。

参考文献:

第2篇

我国高中音乐的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并没有发挥出其全部的效果。一些高中仅仅把音乐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样没有注入足够的情感,导致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多年来一直没有质的提升,高中音乐课堂也逐渐沦为文化课的附属品。一些学校仅仅在高一阶段开设音乐课,到了高二、高三音乐课就被其他文化科所取代,学生们为了高考也同样忽视了音乐课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目前我国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师资源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等等现实性问题,致使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的教学水平低于应有的高度。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持续的、满意的、高效的心理状态,从广义上来讲包括人生理与心理上健康状态的统一,从狭义上是指人的情感、意志等处于一个正常的运转状态从而导致人的行为与人格上的协调与统一。

(一)心理健康是学生们学习、生活的基本前提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高中生学习知识的前提,只有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保证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去接受知识。同时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学生们学会独立生活的前提。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在这一时期摆脱掉对于父母的过多依赖,建立起自身独立的性格并学会生活的方式。

(二)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与学习热情

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那些拥有健康心理状态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始终保持足够的学习热情,将注意力最大限度的集中到书本和课堂上来,学习效率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而那些学习成绩较低的学生在心理健康上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有些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必要的意志力,而有些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总是一味地逃避。因此,要想全面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与学习热情,首先要从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入手,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三、音乐教育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苏教版高中音乐提倡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思想,意在用音乐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与生活,提升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态。以下本论点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来分析音乐教育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一)消除负面情绪,排解学习压力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音乐可以帮助人消除负面情绪,帮助人脑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促使人产生兴奋、幸福等情绪。一些音乐在治疗抑郁症等心理问题上起到了显著的效果。的确,音乐的力量是我们有目共睹的。高中生在面临繁重的课业以及升学的巨大压力之下,心中难免会产生厌学情绪,音乐可以帮助学生们调节学习压力,重塑对于学习的自信心。最初发现音乐的重要作用是在一堂观影课上,笔者带领同学们欣赏电影《海上钢琴师》,在电影中主人公1900与爵士乐大师PK的场景,整个画面大家都看的非常入迷,学生们的心灵好像都因此得到了净化一样,在课堂结束后开始认真学习。自此笔者开始注重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适时安排音乐赏析课程,让学生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消除负面情绪,排解学习压力。

(二)陶冶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

美食、音乐、绘画是全世界都相通的三中独特“语言”,音乐的魔力在于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境界,帮助塑造积极乐观的品格。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并没有将音乐教学独立起来,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相关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事迹、人物性格,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音乐作品所表现出的情感。在鉴赏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了解贝多芬所处时代背景以及本人与命运抗争的伟大故事,更进一步地体会到了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英雄―斗争―胜利的情感。以这种方式来进行音乐教学,能够不断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帮助学生们培养积极乐观的品格。

(三)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

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于音乐的理解每个人也都是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利用音乐抽象性的特点,通过让学生们描述与演奏来激发学生们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爵士乐《蓝色狂想曲》赏析一课中,笔者一边播放音乐《蓝色狂想曲》,同时向每位学生发放稿纸让学生们自行发挥,通过自身对音乐的理解来描绘出音乐所体现的画面。在阅读每位学生的描述过后,笔者发现,学生们对于音乐都有着自身独特的见解。因此在以后的赏析课中,每次欣赏、讲解完音乐作品之后笔者都会让学生们运用语言和文字描述音乐所体现出的情感或音乐所描绘出的情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们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学生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

第3篇

关键词:音乐审美;整合与更新;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强调出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与普遍性,而音乐又是一门强调听觉与体验的艺术,又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特点。音乐学科的特殊性要求这门学科必须富于生气、活力、互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学习,享受到音乐的魅力。一堂优秀的音乐不仅仅需要教师需要具备非常过硬的专业知识、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去思考和探索教育的方法。

一、好的开始,是保证一堂美妙的音乐课堂的成功开端

高中每周一节的音乐课,大多数学生都怀着喜悦、充满期待、轻松的心情走进课堂,让学生感到新鲜、好奇的导入就至关重要,如果开头开得好,整个教师的凝聚和氛围就会非常好,反之,则有学生准备在本节课开起小差来。在进行京剧的学习中,不妨在课前与导入时,欣赏与学玉刚的《新贵妃醉酒》等雅俗共赏的乐曲以及包括一些有特色的曲子,如:龚琳娜的《忐忑》、Vitas的《歌剧2》等,教师以生活中的音乐来做引导以及找到生活中的音乐与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这样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音乐“以审美核心”为基础,是激发音乐课堂活力的根源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的音乐课程增强了基础性综合知识的认识,在这以来,很多教师误读了新课标的内涵,开始把传统的音乐教唱课转化为类似历史课、语文课、地理课,这种现象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它在扼杀我们音乐课堂的核心――“音乐审美与体验”。作为音乐教师,我们需要加强音乐课堂展示,包括教师的范唱与范弹与学生的学习展示,这样不但真实、鲜活、情感真切,更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更亲近地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与享受,这是加强音乐体验与提升音乐课程亲和力的有效方法,试想一个激情洋溢、大方的教师怎么可能不让我们的课堂灵动起来呢。

三、注重学习中需要整合与更新,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源泉

当打开书上几十年前的民歌,有些久远、陌生的旋律有时候也很难激发我们学习的动机,更何况作为一名普通的、没有接受严格音乐训练的学生呢?有时候我们需要反思很多,我们可以在遵循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了解现在音乐的发展,结合生活中的音乐来灵活展开我们的教学,要根据学生学习现状以及感兴趣的音乐与所教较为久远的音乐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并要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才能让学生转进来。流行音乐在我们的教材里很少提及,但是这个并不代表我们就不去教授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在结合优秀、传统的音乐文化同时能敏锐认识到其发展、与现代音乐的联系,这对教师的业务水平、学习能力提出较大的要求,总之,作为一名好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古典的优秀音乐文化在当时也是一种流行的音乐文化,我们优秀、聪明的作曲家,经常从古典音乐里面去汲取养分,例如:SHE《不想长大》根据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改编而成,SHE的《Remember》根据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组曲改编而来,以及具有古典风格的现代流行曲《贝多芬的悲伤》,都能给学生一把打开一扇音乐之门钥匙,让学生与古典音乐产生一种亲近的感觉,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体验古典音乐的美妙、创造美的艺术。

四、以活动促进音乐课堂的活力,带动课堂气氛

高中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发挥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音乐课堂是一门具有极强创造性的艺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对作品进行创造。在实际教学案例中,在《独特民族风》一课中,欣赏新疆歌曲时,学生在分享与创造新疆歌曲中,学生把《青春舞曲》用说唱的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课堂气氛极好。音乐教学中以“活动”的形式为载体是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并且丰富多彩、生动的形式使音乐课堂保持生机与活力,在学习中学生能更好地欣赏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不断在音乐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幸福感。

五、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阳光成长是音乐教育的目的

“填鸭式”教学一般我们认为存在基础课程,但是,现在普通的高中音乐教育又何尝不是呢?我们太多注重音乐理论与知识的本身,而忘记了音乐的核心是体验。新课程标准提出“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这个理念顺应了我们高中的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征,高中学生表面上虽然没有小学阶段那么热衷于表

达、表现自己,但是,他们有了较强的自尊心以及需要别人肯定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理念虽然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了,但在音乐教学中体现还是十分少的,其中还包括小组合作学习在音乐教学中也是非常受益的。在实际的音乐中,我们不妨给更多的展示机会给学生,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课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活力;在实际教育中,不妨把我们的课堂由注重课堂知识点转移到关注个体学生,关注他们的诉求,他们的成长。作为教师有时候听到学生去演唱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展示自我的时候,有时候我对他们的活力而惊讶,同时全班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作为高中生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段,我们在进行普遍教育的同时也许真的要提倡学胆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时当别的同学看到某些同学展示非凡才艺,也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努力让每个学生对我们音乐课堂有所期待,在我们的课堂上阳光成长,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第4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特长学生 兴趣 意义 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被提上了重要日程,开展了一系列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探索,其中对音乐特长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李中莹先生写的《亲子关系全面技巧》,对孩子在乎的价值(神秘、新奇、意想不到、变化多、节奏快、可帮助人、证明有能力、挑战、竞赛、有机会得到肯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有效利用孩子在乎的价值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内驱力。本文以如何激发初中音乐特长学生学习兴趣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研究音乐课堂中孩子在乎的价值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探讨如何把孩子在乎的价值例合理有效地应用到音乐课堂中,使得孩子乐意的接受和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和课堂效率。

二、初中音乐特长学生的特点与兴趣的重要性

(一)初中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

中学习与小学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初中是由小学向高中过渡的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他们可塑性大,既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又是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的重要时期。初中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逐步深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力日显重要;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

(二)音乐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是一个人优先对一定事物发生注意的倾向。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推动力,了解世界和探究科学。当前课程改革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观察能力,思想的力量和创新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必须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并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我们可以说,兴趣是前提和保证音乐学习。

三、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的兴趣

一个成功的音乐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有持久的兴趣,因此,教学方法必须更新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强音乐学习的兴趣。

(一)创造宽松和愉快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和方法是灌输知识,学生们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地位。因此,许多学生对音乐不感兴趣和放弃学习音乐。这导致“两极分化”和坏的教学质量。如何在课堂环境的强烈影响,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是充满激情,使整个课堂教学必须是自由和轻松,精神必须得到充分的表达,必须高兴,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唱英文歌曲;开发一些游戏等,使课堂气氛活跃。它还可以加强音乐课堂的兴趣和启动学生的求知欲。

(二)要注意“以人为本”并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在过去,大多数教学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从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认为,学生的大脑只是承载知识,忽视了教学特点和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更没有重视增加学生学习的潜力。在教育上“以人为本”[1]要求更加深入到被教育者的心中,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采取以学生为中心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三)关注孩子在乎的价值

在孩子的成长中,有一些孩子较为关心和在乎的价值,孩子在乎的价值主要包括神秘、新奇、变化多、节奏快、挑战、竞赛、刺激、能够帮助人、能得到肯定、证明自己有能力等。孩子在乎这些价值的实现,只要能够准确的找到这些点,并且满足他们的需求,孩子便很容易的被推动去做事。

四、孩子在乎的价值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是以声音为物质媒介的抽象的艺术,利用声音来传达心理的独特感官,不同于绘画和摄影,不能提供具体的视觉效果,但是却在理解和感悟中具有可变性和欣赏个性。音乐在学生素质培养和审美教育中具有积极的功效,不但具有心理价值和美学价值还具有社会功能,教师应根据题材风格特点,寻找恰当的切入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直接感受音乐旋律美、节奏美,以引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注意和兴趣”[2],引导学生全方位的了解音乐、喜欢音乐,通过提高学生的内驱力来增强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提高学习主动性

注重学生在乎的价值,在音乐学习中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积极性和能动性,利用课堂音乐活动来促使学生开展有效的音乐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思考知识、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对于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激发音乐潜能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学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学习内驱力是学生自觉加强自己声乐训练、提升自身音乐素质的内在动力,学生在学习成就感的驱动下,认真欣赏音乐曲目,试着模仿并力图去做独立的表演,产生了“再现”的欲望。[3]在积极的内驱力的激发下,学生随节奏演唱,训练自己喜欢的音乐节目,在积极在价值观驱动下激发着学生音乐上的潜能。

五、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孩子在乎的价值的策略

(一)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内驱力

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自主积极学习的基础,是变被动地知识接受为主动地获取知识的重要前提。在音乐教学中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学习需求和学生在乎的价值来进行教学,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将学生在乎的价值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习民族音乐时,我根据大多数学生喜欢学习古筝的意见,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堂古筝乐曲赏析课,其中的《高山流水》、《苏武牧羊》等经典曲目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让每个孩子都成功,确立音乐课堂教学多元化培养目标

学生的音乐基础是不同的,教师在备课时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关注什么价值,以学生的价值体现为中心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多元化目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要求,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4]在教授古典音乐赏析课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目标:1.感知不同民族乐器的声音;2.欣赏经典曲目;3.理解不同曲目的内在感情。这三个目标从低到高引导孩子逐步进步民族音乐的殿堂,根据每一个孩子的基础和兴趣,我有区别地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收获和成功的乐趣。

(三)每个孩子都有宝藏,做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发展

虽然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但传统的音乐教学课堂仍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不能主宰自己的学习过程,失去了个性学习的机会,因而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音乐教学应当认识到学生的基础差异,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取知识、得到发展。在我的音乐课堂上,我重点让孩子们体验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专研某一课题或知识点,对器乐或某一歌曲进行重点学习,让每一名孩子都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得发展和成功的机会,让自己在乎的价值成为学习的主导。

六、结论

综上所述,孩子在乎的价值关乎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的发挥,是孩子自觉学习的有效推动力。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有效发挥孩子在乎的价值所体现的作用,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根据孩子不同的基础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孩子成为课堂音乐学习的主人,这样就能有效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进一步研究孩子在乎的价值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