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7:14:45
导语:在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职业流动;能力形成;社会融合
中图分类号 C9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01-0075-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1.01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进城就业的农村居民依旧呈现出城乡间候鸟式流动和进城后横向流动为主的特征,整体上有流动无迁移或迁移很少。这反映了现有制度环境对群体职业发展能力或机会的剥夺,而且这种剥夺甚至是先天和后天因素累积性影响的结果,即社会排斥本身不仅是能力剥夺的一部分,而且也是造成各种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但正确理解进城农民如何通过职业流动积累并逐步提高在城市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实现群体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行为与心理逐渐适应并融入城市,不仅有利于针对性制定社会帮扶政策,促进进城农民真正实现市民化,提升城市化质量,而且有利于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1 职业流动中的能力形成:一个分析框架
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性非常显著,不仅明显高于城市劳动者,也数倍于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1]。在市场机制下,职业流动是实现个体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外出务工人员在职业流动过程中实现了农村居民适应城市、融入城市的能力形成,促进了群体的城市融合。
当然,这种能力形成与社会融合的层次还是比较低的,但理解这种能力形成又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一是在渐进式改革模式下,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就业环境、社会保障等国民待遇的目标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现有制度约束导致中国农村居民进城的择业期望是比较务实的。已有研究表明,群体的职业流动多发生在低声望职业之间,个体工商劳动者成为了低层职业和高层职业的连接点,中小企业主和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是他们可能取得的较高阶层位置[2]。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期望上与老一代农民工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3],但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实现非农就业也是其职业发展的起点。因此,非农职业转换的能力形成是群体实现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合的现实基础。二是关于职业上升的标准确定。通常情况下,无论用反映社会地位变化的职业声望还是用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地位变化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甚至把农民工从非正规部门转至公共部门视为一种向上的流动[4],这些方法用来测量农民工群体时都受到一定的制约[2,5]。
与职业流动的阶段相对应,外出务工人员的能力形成可划分为非农职业转换的能力、增加收入或改善职业地位的能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家庭禀赋是个体能力形成的基础,职业流动改变了各类要素发挥效用的外部环境,改变了要素的使用效率,从而对能力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1)从人力资本要素来看,市场化改革引起人力资本的回报得到进一步体现,教育回报率在不同地区也存在显著性差异[6,7],这增加了农村居民外出的动力。同等受教育程度的个体,如果其进入城市就业,其收入将增加。但教育回报率不是一直上升的,第一阶段的职业流动增加了教育的机会成本,使得初中成为大多数农村居民对教育投资的隐性门槛。从掌握的技能看,如果传统农村社会部分群体掌握的手工艺技能为城市所需要,那么这类人群进入城市、融入城市的能力将增强。对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直接从学校进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他们一般不掌握传统手工艺技能,只得通过各种培训或“干中学”获得城市所需的工作技能。已有研究发现,低技能的劳动力容易被迫回流[8],进一步说明技能对能力形成的重要性。此外,职业工作经验形成的特定人力资本与工资收入正相关,职业流动会中断特定人力资本积累,即同一职业中工作时间越长,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越高,越不倾向换工作[9],但对农民工群体来说,引入制度性因素后,特定单位工龄对工作稳定性及收入水而产生显著负影响[5],说明能力形成对职业流动也提出了要求。
(2)从社会资本要素来看,基于地缘与血缘为主的传统社会网络结构对家庭劳动力配置、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配给工作或就业模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0-11],但只有非常微弱的证据表明拥有更多的社会网络可能通过影响农民工的工作类型而间接地影响工资水平,而并不能直接改变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价格水平[12],而且,只有进城务工后新获得的异质性社会资本才对收入有正的影响[13]。也就是说,传统社会资本有利于非农职业转换的能力形成,但对职业上升的能力形成影响微弱。
(3)家庭禀赋可简单理解为家庭拥有的各种资源及其运作模式。一般来说,家庭在村庄中的相对地位、家庭人口学特征、婚姻模式等都可能影响居民外出务工的可能性和进城后职业发展。家庭成员结构和合作模式对家庭内部资源分配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社会支持也会对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发挥影响,如政府提供的免费技能培训、免费就业信息等,直接决定了农民工进入城市的能力形成。
2 模型与数据
为验证相关因素对进城农民职业流动过程中能力形成的影响,本文分别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和Logit模型来加以分析。
(1)Cox比例风险模型是事件史分析方法中常用的模型之一,基本形式为:
lnhi(t)h0(t)=∑mj=1βjXij,或hi(t)=h0(t)e∑mj=1βjXij
其中:h0(t)为基线风险函数,即各影响因素均不发生作用(βj=0)时的情形,X为影响因素向量。在本研究中,首次外出务工经历为农村居民追求城市导向职业发展的起点事件,被调研的有外出务工经历者在接受调研时的就业状态为终点事件,起点事件与终点事件间隔为外出务工年限。显然,这是典型的右截尾数据。在本研究中,Cox模型用来测度各影响因素对农村居民非农职业转换能力形成过程中的贡献度大小,因变量用被调查者的终点事件状态来表示,被调查者如为继续外出务工用“1”来表示,否则就是职业转换失败、能力形成受阻(用“0”来表示)。
(2)Logit模型由McFadden于1973年首次提出,其基本形式为:
ln(pi1-pi)=α+βjXij
其中:pi为农村居民在城市实现职业上升的概率,X为影响因素向量。在本研究中,Logit模型用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农村居民实现城市职业上升能力形成的概率变化,因变量用进城农民在若干次职业流动后的职业地位来
① 具体抽样方法是在考虑收入分布和乡镇中村组的规模后,按照概率比例抽样方法(Probabilities Proportional to Size,PPS)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即分别从三个县市共抽取24个乡镇,每个乡镇选取1-3个村,每个村选取1-2个组,对每个组的农户进行整群抽样。共发放问卷3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3 145份,有效率为98.3%。本次调查共涉及3个县、24个乡镇、58个村、118个组、3 145户、13 000余人。选取分析样本以改革开放为始点,只分析1979年到2005年年底前有外出经历的劳动力,流动劳动力的随迁家属、已经出嫁的女性、在校学生不予考虑,样本年龄界定在被调查时16岁至65岁之间的人群,其初次外出务工的年龄也处于劳动力年龄段,并删除重要变量存在缺失值的样本。为分析简化,假定在2005年年底前的外出经历保持连续性。基于上述标准,得到之前有外出务工经历并在2006年选择继续外出或中断流动的劳动力样本2 407个,其中,在2006年继续外出的样本1 980个(在后续分析中,又删除重要变量存在缺失值的20个样本),中断流动样本427个。
衡量,如进城农民实现了正规就业、或掌握了满足城市需求的职业技能(如技术工人、会计、驾驶员、厨师等)、或成长为企业管理人员、或在城市自主创业等,则认定实现了职业上升,用“1”来表示,其他未能实现职业地位上升的状况都用“0”来表示。本文没有选取收入指标作为衡量进城农民职业上升能力变化的依据。
分析数据来源于课题组于2007年对湖北省丹江口市、郧县和河南省淅川县农村居民生产及外出状况的入户调查①。各变量含义及描述性特征如表1所示。
对比两类样本的变量均值可以看出,已婚、年龄偏大、家庭抚养比较高、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更容易中断流动,非农职业转换的能力形成受阻。对明确回答返乡原因的调查统计发现,照料家人和生育、外出就业困难和伤病、年龄大三类原因分别占比45.58%、16.67%和14.63%,主动返乡的比例不到4%。
3 实证分析与讨论
表2中的整体模型汇报了影响农村居民职业转换能力形成的Cox回归结果,模型的整体估计效果较好。回归结果显示,个体特征、家庭禀赋、流动特征对农村居民非农职业转换的能力形成影响显著,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社会支持等变量没有获得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检验。
(1)现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体制使得劳动年龄成为大多数农村居民实际进城就业的“时间墙”,如果没有可预期的后续生存保障,进城就业的农村居民最终只能选择回到农村;婚姻意味着更多的家庭责任,出于照顾家人等原因,已婚人群特别是处于生育年龄的女性更容易返乡;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也可能影响当地劳动力的流动方向。此外,性别变量的估计系数符号表明,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民营企业对女性员工的偏好、婚姻对年轻女性的影响等,将促进女性在非农职业转换中的能力形成。非农职业转换的动机以增加收入为主时,政治因素的作用将下降。
(2)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人力资本可能存在受损或失灵的情况[14]。人力资本在农村居民实现非农职业转换的能力形成中失效,这可能反映了农民工特别是老一代农民工整体人力资本积累较少、就业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要求较低的行业和岗位、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淡化不同人力资本样本实现非农职业转换的差异等现实。
(3)以家庭当年人情消费支出作为个体社会资本的工具变量时,这种基于地缘和血缘为基础的传统社会资本有利于降低农民在城市的初次择业成本、获得更好的工作类型等,但对实现稳定非农职业转换的能力形成作用有限。受到数据限制,没有引入进城以后新型社会资本对进城农民职业转换的能力形成的影响。
(4)家庭劳动力规模是个积极的显著性因素,劳动力越多,家庭内部分工余地增加有利于外出务工者的就业稳定;当家庭整体进城后,多成员之间的相互帮扶也有利于获取就业信息、增加抗风险能力等。家庭抚养比和家庭拥有土地规模对实现非农职业转换的能力形成可视为阻碍
因素。家庭抚养比的估计系数符号符合通常的预期。农村人口外流诱致了以节约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农机技术进步,导致家庭拥有土地规模对进城就业的阻碍作用比较微弱。
(5)以家庭“是否有亲戚朋友在政府部门工作”作为社会支持的工具变量时,估计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符号与通常理解相悖,这可能反映政府在促进农村居民非农职业转换中比较明显的“缺位”现象,或者说政府帮扶主要是提供就业机会,对群体后续关注较少。
(6)以农村居民外出务工的初职地点作为工具变量,回归发现,省内务工更有利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实现非农职业转换的能力形成,这可能源于在离家距离较近的地点工作,交通成本低,类似地域文化可能有利于进城后的心理适应,传统社会资本效应可能发挥的更好等。当然,省内务工在当年频繁流动也可能造成上述结果。
表3中的整体模型汇报了影响农村居民职业上升能力形成的Logit回归结果,模型的整体估计效果较好。估计结果发现,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家庭禀赋、社会支持、流动特征中的主要变量均对农村居民实现进城后职业上升的能力形成产生显著性影响。当然,即使界定职业上升的标准很低,真正实现职业上升的样本占比也只有18.01%,现实不容乐观。
(1)随着年龄增加,工作经验积累、城市生活适应能力增强都会提升职业上升的概率。引入年龄的平方项可以看出,年龄对职业上升的影响呈倒“U”形轨迹。性别在影响职业上升方面影响显著,典型的男性主导特征也很明显。政治信仰可能是个体视野态度的反映,具有政治信仰预示着个体积极进取的心态和行为,从而促进其努力实现职业上升。
(2)以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人力资本的工具变量时,人力资本的作用开始显现。这正如农村居民经常所言“没学历可以打工,但打好工还得要学历”。
(3)社会资本对实现职业上升存在统计意义上的负作用,这可能源于传统社会资本层次较低,导致进城后简单的工作雷同或相似,陷入群体性无法上升状态。此外,人情消费支出过大,可能加重家庭负担,影响家庭对其成员的投资。
(4)家庭劳动力人数发挥正效应,意味着家庭积累财富、抵御风险、扩大对成员投资的能力提升,从而有助于家庭成员逐步实现职业上升。抚养比越高,成员承受的压力刺激其努力实现职业上升,增加收入;反过来,实现了职业上升,意味着收入增加,则可以承受更高的抚养比;系数没通过检验,则源于不同代际群体对家庭责任的差异。耕地越多,在代际间存在显著差异时,会阻碍中年人群实现职业上升的能力形成。
(5)社会支持的正向作用十分明显,这可能是因为政府提供的免费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帮扶工作在社会上发挥了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6)现职在省内、特别是流动后返回本县市的人群更容易实现职业上升的能力形成,这可能同样反映了交通成本、地域文化、传统社会资本作用的发挥。
表2和表3分别汇报了影响不同代际进城农民实
现非农职业转换和职业上升中能力形成的估计结果。估计结果显示,不同代际农民工群体之间在职业流动过程中能力形成的机制和路径存在显著性差异。
(1)从实现职业转换的能力形成看,老一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整体较低,外出务工以获取收入为主要目的,家庭责任感更强,家庭抚养比越高,其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的要求更加迫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相对较高,其流动可能更多是“为流动而流动”[15],呈现家庭责任感较弱特征,流动距离、进城后的心理适应能力对其影响不大。
由于同一因素对不同代际群体实现非农职业转换的能力形式在影响方向和作用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对老一代农民工估计效果较好的模型,同样用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时,虽然也满足统计意义上的要求,但解释力明显下降,具体体现为在自由度没有变化下卡方值快速下降。
(2)从实现职业上升的能力形成看,老一代农民工通过整合家庭资源、将掌握传统农村社会中的手工业技能成功运用于城市就业实现职业上升的路径对新生代群体而言是难以借鉴的,在城市产业升级换代步伐加快、劳动力市场供求发生重大变化等背景下,新生代群体更多是通过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掌握了满足城市就业实现职业上升所需要的现代技能,从而人力资本对新生代群体的影响程度越高,家庭禀赋对老一代群体的影响更强。
4 进一步讨论
当前,中国农民的城市化进程非常迅速,但农民的市民化进程却不甚乐观,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制度墙”导致半城市化状态的普遍存在。进城农民被冠以“农民工”称号,群体中相当比例人员的社会融合步伐仍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农民工作为转型时期比较特殊的群体而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他们虽然在城市就业,但苦于没有城市户口而享受不了城市居民所享有的社会保障等国民待遇,或者是工作、生活环境还不尽人意,从收入角度看还谈不上体面就业和生活。进城农民的社会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至少包括在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逐步实现市民化的过程。从现实情况看,进城农民真正实现社会融合必将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
可以看出,进城农民在职业流动中的能力形成增强了群体在城市的就业能力,增加了职业上升的机会,从而为实现社会融合奠定了初步基础。这种能力形成的直接效应一般是增加了进城农民的收入水平,在经济上有可能逐渐收敛于城市居民,其中一部分人甚至超出城市居民平均水平。收入水平的提升,在城市生活时间的拉长,为群体提供了与城市交流的机会,部分人群可能在行为与心理上逐渐与城市现代文明靠拢,最终实现城市融合。短期来看,职业流动促进了能力形成,但针对农民工群体各种社会排斥制度的存在,导致群体从能力形成到实现深层次社会融合的过程仍十分脆弱。群体由于先天性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家庭禀赋等方面的不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及心理认同与城市社会的差异等,都是实现社会融合所必须克服的重重困难。尤为重要的是,在农村土地制度基本稳定、新农合新农保尚不能与城市相应保障体系有效对接和平滑流转的现实状况下,绝大多数进城农民的长期生活保障仍然由农村社会所提供,群体的长期性社会融合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the demand for the logistics talented person is increas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ccupational ability requirement and logistic pos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reform program of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hich is helpful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imbalance of current logistics talent supply and demand.
关键词: 职业能力;物流人才;教改方案
Key words: occupational ability;logistics personnel;teaching plan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198-03
0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物流行业所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进一步凸显,并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与此同时,大批的物流专业方向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迈入社会,为物流行业提供很好的供给和充足的人才储备。
然而面对日益变化、竞争激烈的市场,物流专业人才的供需关系上是否能达到平衡,具备专业知识但是缺乏从业经验的高校毕业生是否能够达到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要求,无疑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物流从业者素质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对于高校教育来说,怎样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角度为重点,更好的进行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的改革成为解决的就是当前的物流人才供需不平衡的主要手段之一。
1 职业能力(Occupational Ability)
1.1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主要包含三方面基本要素:
①为了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表现为任职资格;
②指在步入职场之后表现的职业素质;
③开始职业生涯之后具备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由此可见,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因此,我们可以把职业能力具体化、形象化为个人综合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在本文里我们所指的职业能力可以狭义的理解为第二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即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各个岗位要求而具有的与专业知识、技能相关的能力。
1.2 物流相关岗位 既然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是使学生快速、较好的适应和满足物流相关岗位的要求,那么,在谈到培养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之前,我们首先要对物流相关的岗位进行了解和划分。物流相关岗位,粗略的可以包括以下的三大类:操作层次的物流岗位、物流管理层次岗位和物流决策与规划层次的物流岗位。其中,操作层次的岗位包括司机、叉车工、库管员、理货员、订单员、采购员、质检员、保管员、拣货员等一线岗位;物流管理层次包括仓储经理、运输经理、物料经理、物流营销经理等中层管理岗位;物流决策与规划层次包括物流企业高层决策岗位、供应链管理经理、供应链规划等高层物流管理岗位。
通过对物流相关岗位的划分,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岗位大多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然而,目前部分的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视的多为讲授专业知识,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认识、实践的操作能力等培养尚有欠缺。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需要,挖掘影响物流专业职业能力的相关因素,体现在教学方式方法中的培养上,加强实际的模拟与操作,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对教学方法手段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革,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2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教改方案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作为物流工程本科教学的专业限选课程,既对物流、供应链的基础概念、基本理论有一定的讲解,又介绍物流以及供应链的形成、特点、规律与控制等内容;既包括国内外较为前沿的先进理念的说明,又剖析了一些优秀企业在解决物流和供应链问题时的举措。
同时,《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融合工程、管理、经济、信息等多方面的内容,如果单纯的按照教材进行讲授,侧重于课本纯理论知识的讲解与灌输,停留在纸上谈兵,无法给学生更形象直观的概念,无益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更谈不上实际的应用,这样的教育方式完全不符合现代企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和诉求,因此,笔者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角度,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出以下的改进:
2.1 调整教授内容,突出实践教学 根据大纲的总体要求,适当的扩充学时数量,由原来的32学时调整为48学时,主要是增加了实践教学和案例讨论的部分。另外,在讲解过程中,如表1,以物流系统概念、功能和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供应链的构成、特点等基本理论内容为辅,这些只是让学生具备物流系统化、供应链的基本思想;而以调动学生的想象、感观认识、学习热情的实践教学为主,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环境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代物流管理过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成绩构成也做出了适当的调整,如图1、图2一般传统的课程考核主要由期末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加权平均而成,这种考核方式对理论要求较高,只能反映学生对理论内容的掌握情况,却无法体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也缺乏对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的反映。而在本次改革中,加大了实践环节的考核比例,这种考核形式既能够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又能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把握程度。
2.2 调整授课关系,换被动为主动,搭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通常来说,一般的管理学课程大多数是以老师的单纯讲授为主,学生只能通过课堂上的理解,课后对教材的复习来加以熟悉,这样带来的问题往往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不完整,对关键内容的认识不形象,留于表面,所以很多学生虽然接受了专业的教育,但是最后只记住了几个知识点或是分散的几个概念。
因此,根据这种情况,笔者利用三年时间,通过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课程的三轮教学,对沈阳建筑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学校内部的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如表2所示,其中,改革的主要一项内容就是借鉴国外seminar的教学方式,采用case study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逐步的尝试。
2.2.1 按照教学大纲的章节安排,对学生进行分组,通常是3-4人一组,这样基本每个核心章节都对应一组同学,人数的控制比较有利于前期的讨论、准备,和给每个学生表现与施展的机会。
2.2.2 进行任务的分配,重点章节对应知识点串讲和案例分析两部分,一般章节只有案例分析一个部分。知识点的串讲,是要求学生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总结,然后拓展,制作成详略得当的幻灯片对全班进行讲解。而案例分析,则由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搜集相关案例的信息和数据,案例可以是单独的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案例的组合,只要其内在有一定的关联性,提倡学生能够搜集多个案例,分析比较后得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简单的复述案例背景和内容。
2.2.3 以组为单位,根据内容制作45分钟左右的幻灯片进行报告,在报告过程中,必须包括提问、回答、总结等内容。由发言同学提出案例或知识点的相关问题,进行随机提问、或展开小组讨论,让其他学生对案例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复述、回答问题等,调动其他组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整个课堂的听讲效果,
2.2.4 由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和知识点的补充引申,或者对个别理解有误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纠正,并按照每组同学的表现和承担的工作量进行评分。
2.3 适当应用道具,实现“角色扮演” 为了加深学生对于“供应链”、“牛鞭效应”、“信息共享”等相关专业词语的理解,利用一定的课时带领学生模拟“啤酒游戏”的过程,在游戏中,分配给每位学生扮演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的机会,通过30周的模拟,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采购、销售与库存之间的内在联系,形象的帮助学生认识到库存对于企业的实际意义,以及供应链上下游各个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的“牛鞭效应”,并启迪学生如何改进和解决这一问题。相比之下,这些内容如果只依赖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讲解,学生很难有这样的感性认识和深刻的印象。
同理,在学习到JIT制造过程中“看板原理”时,让学生自己制作取货看板、生产看板和生产产品零部件的道具,并模拟生产组装流水线,让学生同时生产组装、同时更新和传递看板,启发学生观察看板的有效流动,以及看板的使用对于生产控制、库存、精益化生产的意义。在学生理解纸质看板传递的原理与作用的基础上,再讲授其他看板模式就容易理解的多了。
2.4 实践环节贯穿知识体系 积极开展学生外出实习,广泛联系生产类企业,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笔者认为现场的参观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如果只是纸上谈兵,学生永远无法了解到企业的真正管理与操作,所以只有走进企业中去实际的观察,才能获得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联系和邀请企业中的物流从业人员来学校定期开展讲学交流活动,学生可以就正在学习的课程内容提出问题,这也是对课堂知识的有效补充。
另外,ERP沙盘模拟也是很好的教学补充内容,分组协作的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而小组讨论,给予学生发挥思考的空间。灵活多变的沙盘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不仅仅只涉及到物流的专业知识,而是把专业的知识贯穿到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去。最后的填表总结,教会学生反思游戏过程与实际知识的联系,更好的体会专业知识概念,在游戏模拟中去学习,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5 实习参观,实践演练 鼓励学生外出实习参观和“创业”,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比如借鉴其他院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在课余可以集体展开“超市”的模拟,通过对多种产品的展、供、销的过程,使学生对于怎样采购、采购时间、采购量的控制、库存管理、陈列商品、订单处理、分拣、运输等基本的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此外,也可以就实际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模拟有实际需求的生产企业和几家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按照真实的数据进行讨论和方案的设计,最后提交正式的“标书”,举办“招标”、“投标”的演练,举办“商务谈判”等。
3 总结
笔者作为沈阳建筑大学物流工程教研室的专业教师,在学校教学改革倡导下,通过三年的实践教学,逐渐摸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对于课程的知识体系有了全新的认识,理解也更加深刻,运用知识的实践意识在不断增强,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获得了较好的反馈。而对于任课教师老说,也是对专业知识的总结与提炼的一个过程,促进教师换位思考,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和方向,不断探求教学的新思路。
但我们要看到,《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作为物流工程的一门课程,进行尝试和改革,对于整个学科的改革完善来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怎样从整体角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使学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挥更大的才智,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
参考文献:
[1]孙跃兰.《物流管理》课程教改的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9(8):44-45.
【关键词】工业工程简介;设施规划与设计;工业工程意义
1.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作为一门学科, 起源于美国, 是从泰勒创立的科学管理开始发展起来的, 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 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确定、预测和评价由该系统所得到的结果。”在本世纪初, 当工业工程刚兴起时, 其主要内容是以时间研究、动作研究为主的科学管理方法。20世纪20年代后, 出现了专门从事工业工程的职业, 在吸收数学和统计学知识的基础上, 产生了进度图、库存模型、人的激励、组织理论、工程经济、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等方法。70年代以来, 系统工程原理用于工业工程,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出现了全面质量管理、制造资源计划(MRPI)、准时制生产(JIT)等现代工业工程方法。可见, 工业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 被认为是现代工程学科中发展最快, 也是变化最快的领域之一。工业工程在国外被划入工程学的范畴, 因为它和所有其他工程学科(如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 一样,包括利用自然科学知识和其他技术进行观察、实验、研究、设计等活动。同时, 工业工程也具有管理的特征, 是用于管理的技术, 从技术角度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手段。
2.设施规划与设计
设施规划与设计,一直是工业工程的重要分支, 它发源于早期制造业的工厂设计。自从有了工业生产,就有了工厂设计,18世纪80年代产业革命后, 由于机械制造的发展,蒸汽机的发明和完善, 工厂逐步取代了小手工作坊。自泰勒时代起,管理工程师就开始关心制造厂的设计工作。在早期,工厂设计的活动主要是3项,即: 操作法工程,包括工作测定、动作研究等工人的活动;工厂布置,就是机器设备、运输通道和场地的合理配置;物料搬运,就是对从原料到制成产品的物流进行控制。
最近出版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业工程教材《设施规划与设计》,根据上述特征,把设施规划与设计定义为:设施规划与设计是为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 综合考虑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构思、规划、论证、设计,作出全面安排,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系统能够有效运行, 以达到预期目标。设施规划与设计的范围包括场址选择、布置设计、搬运系统设计、建筑设计、公用工程设计、信息通讯设计。其核心部分是布置设计和搬运系统设计,所以,工业工程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发展了很多方法和技术。布置设计,就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已确定的空间场所内,将人员、设备、物料所需的空间作最适当的分配和有效的组合。布置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物流、信息流、生产能力、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以及生产安全。由于优良的平面布置可以使物料搬运费用至少减少10%-30%,因此,在美国, 工厂布置被认为是加速生产率提高的决定因素之一。物料搬运系统设计和布置设计被认为是一对伙伴。物流合理化是布置的前提,也是布置的结果。或者说, 有效的物流规划是合理配置工艺设施的基础,并促进工艺过程的有效运行。西方国家统计发现, 在工厂生产活动中,从原材料到成品出厂, 物料真正处于加工检验的时间只占生产周期的5%-10%, 而90%-95%的时间都处于停滞或搬运状态。在制造业中,总经营费用的20%-50%是物料搬运费用。所以,物流合理化被认为是企业利润的第二源泉(有的称为第三源泉)。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就是要使各种生产设施配置合理,减少物流的迂回、交叉、往返等无效搬运;减少库存和在制品,缩短物料的停滞等待; 选用适当的装卸搬运方式和机具;厂内外运输方便、协调、有机衔接等, 这就要把物流全过程所涉及的装备、器具、设施、路线及其布置作为一个系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综合优化。设施布置和搬运设计最著名的方法就是美国的设施规划权威R·缪瑟提出的系统布置设计(SLP)和系统搬运分析(SHA)。它们都是有条理的系统分析方法, 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法,依次进行的阶段和程序,图表化的图例符号。SLP是将物流分析和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分析相结合,求得合理布置的技术。SHA是以分析所要搬运的物料、需要进行的移动、确定经济实用的物料搬运方法这3项为基本内容。SLP和SHA所采用的一套图表,如物料流程图、工艺过程图、从至表、作业单位相关图、搬运路线表等都是简便实用的分析工具,被广泛应用。
60年代以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与推广,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设施设计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段。例如,场址选择问题、设计报价系统、计算机辅助设施布置等。在计算机辅助布置方面,发展了两类程序:一类是为新建设施做新的布置,主要有CORELAP,ALDEP,PLAN ET等;另一类是为现有设施的改建做布置,主要有CRAFT,COFAD 等。这些程序可以优化设施布置,达到手工布置难以达到的预期目标。
3.我国应用工业工程的意义
在我国,50 年代开始实行工业化建设以来,一些领域中不同程度地用到某些属于工业工程范畴的方法。但工业工程在我国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工业工程人才,其应用既不系统也不普遍。1990年后才成立了有关学术组织,一些高等院校开始设置工业工程专业,一些企业等组织在应用中取得了有效的成果。
目前,我国的生产率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普遍存在着消耗大、成本高、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我国曾推行过许多管理技术,但单项地推行不足以解决系统的问题,而工业工程强调的是系统整体的优化, 从提高系统总生产率的目标出发, 统筹分析,合理配置,寻求最佳的设计和改善方案。听以有人把工业工程形容为确诊企业症结的“诊断术”; 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健身术”;提高企业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 点金术” 。我国的一些机械、电子、汽车、飞机制造等企业应用工业工程的实践证明,它对挖掘企业潜力、提高效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些专家研究认为,结合我国国情,企业应用工业工程可以在系统规划与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效率工程、质量控制与保证、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营销工程、工业安全与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工业工程教学现状
工业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实践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具有工程性、社会性和创新性等特征。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目前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教学实验的专业主干课程有: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物流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计划与控制、企业资源计划、质量工程、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现代制造系统等。现代工业工程是企业和整个产业经济摆脱困境、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武器,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是决定产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因应时代变迁的工业工程技术更能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因此如何有效地发展现代化之工业工程技术,以提升国家竞争力,为当务之急。发展工业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人才培养,我国最早于1993年招收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目前已有100余所院校设有工业工程专业[1]。
与国外相比,我国工业工程教学体系中实验课程的设置相对较少,手段较为单一,这容易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充实而实践能力差的情况,不利于推动实用型和创新型工业工程的培养。因此,如何建设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开设实验以及完善教学实践体系,更好地将工业工程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培育出确实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业工程专业化人才,已成为现代工业工程教育所面临的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2~3]。
2专业教学实验体系构建的思路
2.1工业工程的特征
(1)IE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的综合、交叉型科学,其善于兼收并蓄,不断扩展所涉及的领域,因而工业工程师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2)IE将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特别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追求由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所组成的综合系统各因素的合理配置、协调运行,充分发挥各自的效能,达到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实现最佳的整体效益。
(3)IE的工程属性很强,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工程分析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4)现代IE不仅是一种工程技术,而且还是一种哲理,特别强调发挥系统中人的作用,在研究组织设计与重构、人员评价、激励手段等时往往采用工业工程的方法。
2.2教学实验体系的建设原则
(1)强调基础技能,面向现代化。从IE发展历程和国外应用经验来看,基础IE是发展的起点,是现代IE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其应用是最普遍的。同时注重与时俱进引入现代技术,包括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红外传感器、激光扫描器件等在内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和包括全自动立库、电子价格标签、电子看板、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等在内的各种自动化、可视化的监控设备相融合,形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工业工程教学实验系统。
(2)实验体系硬件与软件并重。现代IE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实践和工程分析与设计能力,因此IE实验体系建设要软硬两手抓,即购置相关实验设备,提供真实的人机操作环境,同时配备相关实验软件,利用虚拟仿真平台,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内容丰富的网络模拟实验,为学生提供实践、诊断、设计的完整场所[4~5]。
(3)注重实验体系的开放性和拓展性。工业工程的研究领域从其传统的制造业拓展到了服务业,在实验室所营造的模拟环境中开展以系统化、集成化、信息化、实时化、自动化、透明化、敏捷化为标志的工业管理实践活动,包括对为此而采用的所有现代化管理手段的操作实践活动;并以精益生产、看板管理、敏捷制造、全面质量管理等充分体现现代工业工程思维方式和理念的管理技术,作为实验教学系统的主要内容。
(4)前瞻性的,可重组的工业工程实验教学体系。现代工业工程学科教学的目标,已不再单单是希望通过理论讲授、教学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有关知识、概念和技术,而是要求通过学习先进的现代工程管理技术,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分析、规划、设计和方案优化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因此,开展现代工业工程学科教学,必须配合建设前瞻性的、可重组的现代工业工程实验教学研究系统,这其中不仅应该包括柔性的生产制造实验模块、仓储管理模块、企业生产信息管理软件等,还必须具有能够支持有关现代工业工程学科教学和课题研究的实验作业对象以及现代化的实验信息采集与分析工具等。
3教学实验体系的构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我国“工业工程”专业的发起学校之一。长期以来,以综合素质教育为基础,以高技能和创造力培养为主导,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使“工业工程”专业已成为一个创新型、开放型、国际化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实验体系建设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创新型和实用型经济管理类人才为目的,以建设满足“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培养要求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为手段,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整体规划、精心设计、突出基础、强化特色,将系统理论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相互融合,构建集情境依赖、模拟仿真、实战体验为一体的满足学生基本实践技能培养与个性化创新发展需要的实验教学基础平台,为培养满足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工业工程人才创造条件。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3.1教学实验层次
为了更好地实现工业工程实验室的功能和目标,针对工业工程专业的特点,设计了3个实验层次(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创新型实验,如图1),在提供基础型实验、积极开发综合型实验、满足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鼓励和提倡创新型实验,通过整合、共享、发展、创新,实现了从验证模仿型实验向设计创新型实验的转变。
(1)基础型实验(包含认知型实验和验证型实验)。这一层次的实验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应知应会的基本实验,与基础课程紧密联系,主要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认知性实验通过录像和去企业实地参观,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验证性实验,如:秒表测时实验、人的疲劳实验、动作研究、时间研究、工作测定、学习曲线等,主要是与特定专业课程和核心技能有关的实验,重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2)综合型实验(包含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设计性实验通常是结合特定课程所开设的实验,如物流系统设计、装配流水线设计、方法设计,流程分析与作业分析等,这类实验需要应用相关课程的多个知识点,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灵活性。综合实验则是综合运用多种专业知识的实验,通常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生产设施布局、生产能力校核、生产系统仿真等。
(3)创新型实验(包含研究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第三层次属于研究创新性实验,其中研究性实验,主要是针对部分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优秀学生根据课题需要所进行的实验,如排序问题的优化算法、综合应用的混流生产线的平衡、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工作结构分解、基础数据的收集、数学模型的构建,以及生产与物流系统模拟仿真实验等。创新性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自主创新项目,选择实验平台进行设计和验证等,如科技项目可行性研究、创业计划研究、企业形象设计等。该层次实验是瞄准进一步提高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实验,与学生参与实际课题以及学生课外创新活动密切相关,重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2教学实验方法
遵循“管理以实践为本,依托实践开展经济管理教育”的基本原则,将系统理论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相互融合,构建了集情境依赖、模拟仿真、实战体验为一体,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满足学生基本技能培养与自主化、个性化创新发展要求的实验教学体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使得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出现,实验教学手段也趋于多样化、现代化。
(1)企业参观。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去苏果公司物流配送中心、南京中萃食品公司、南京金城公司等企业实地参观,让学生观察企业车间布局、生产流程、生产计划、现场管理、质量控制、设备管理等基层运作管理。
(2)实际操作。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在针对岗位、流程、任务的实践中,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各种软硬件资源,如:管理信息系统、RFID、条码扫描设备、手持RF信息采集终端、工位信息采集播放器和生产流水线、立体仓库、自动出货分类线、功率车、模拟驾驶仪等在内的各种生产、物流、人因工程设施来完成实验指定的作业任务,解决企业工业工程实践中各种问题。
(3)模拟与决策。引入沙盘模拟、BOSS决策软件、企业生产模拟等模拟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变换角色。例如在啤酒游戏(BeerGame)、生产决策模拟游戏、生产排程游戏(TOC)等教学环节中,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成现实世界中的不同角色,如公司经理、财务主管、采购主管、生产主管等,对遇到的生产运作问题进行讨论与决策,使学生在提高了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5)计算机建模与仿真。利用Witness仿真软件、Flexsim软件、ERP软件、工业工程分析软件、SPC软件,可进行流程改进、工厂物流模拟与规划、供应链建模与优化、操作分析与优化、质量控制等实验项目,按照现实生产或物流系统,甚至是供应链系统运行,在计算机营造的虚拟环境中模拟出与现实相应系统中的设施、设备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使其按照实际中的步骤从事特定的活动,然后,根据待选方案的不同,改变此系统的参数,比较系统运行效果,进而选择选择合适的方案。
(6)案例分析。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分析国内外企业实施工业工程的案例,包括沃尔玛、惠普HP、戴尔电脑、丰田汽车、IBM、苏宁电器、南方航空、海尔等公司的案例,通过这些经典案例的分析,使得学生能够深入快速地理解和掌握工业工程的有关知识点。
(7)科学研究。根据老师科研课题和企业项目(精益生产、流程优化、工时定额等),学生组成科研兴趣小组,小组成员根据项目内容进行分工,小组讨论决定如何采集数据、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分析、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优化等等,进行资料收集,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决策与分析,最后提交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3实验教师培养
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进一步完善课程负责人制度,并以此制度为平台,培养更多的中青年教师,使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水平。通过进修、业务培训等手段,加强对实验教学技术人员队伍的岗位技术培训,特别是加强现代实验手段、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及新型仪器设备的学习与培训,全面提升其业务素质。支持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鼓励和支持教师将学科发展前沿、最新科研成果和最新技术融入实验教学内容中,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开出新的实验项目。
3.4实验教材规划
加强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课程内容的研究与创新。结合航空、航天、民航的“三航”特色,以及现代企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科学地评估现行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计划及实验课程大纲,使教学体系和课程建设为培养高水平工业工程人才服务。以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和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不断创新教学内容,积极体现现代实验技术的新手段,力求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对所有承担的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均编写实验指导书以及实验教材,包括:工效学实验指导书、人机系统设计实验指导书、工业工程实验指导书、流水线规划设计指导书、物流规划与布局设计指导书、质量检验指导书、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教材等。
3.5教学实验室构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工程实验室在“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配有多样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丰富的可供选择的实验内容以及科学的实验管理体系,力争建设成国内一流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实验中心。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由6个实验室构成(如图2)。
(1)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培养学生运用工业工程的理论与方法,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工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研究、模特法应用、工时评价与秒表测时、流程分析、学习曲线、人机操作分析等实验,先对操作过程进行一般性地分析,然后运用专门的软件对录像过程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进行改善。从而培养学生掌握基础工业工程技术和方法,树立工业工程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实践基础,并为日后应用IE技术与方法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供支持。
(2)人因工程实验室。具体包含6个实验内容:一是微气候环境测定与评价实验,学习掌握微气候条件的测量方法,根据测量结果综合评价微气候条件;二是环境照明与生产效率关系测定实验,掌握照明的测量方法,绘制照明———工作效率曲线;三是环境噪声测定与评价实验,掌握噪声的测量规范和评价方法,评价噪声的性质和对人的危害程度并提出改善建议;四是劳动强度测定实验,运用“心率—耗氧”相关关系曲线确定劳动强等级,为制定劳动定额提供科学合理的疲劳宽放标准;五是人体心理与生理反应测定实验,通过视觉和左右手反应时测定,掌握反应时作为测定疲劳程度间接手段的机理和意义;六是人体基本测量实验实验,学习掌握使用人体测量仪器,并能灵活地将测量参数、统计参数用于人因工程设计。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掌握基本的人因学测量手段和测量概念,能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自觉地考虑“人-机-环境”的互动关系,提高工业生产中人性化水平。
(3)生产运作实验室。实验内容包括:装配流水线控制、项目计划编制、生产计划甘特图与网络图、单件小批生产周期计划、编制外协计划与合同书、生产计划平衡表、生产能力校核等,通过本环节的设计锻炼,让学生加深对本课程理论与方法的掌握,同时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运作系统问题的能力,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
(4)现代物流实验室。包括RFID、条码扫描设备、手持RF信息采集终端、工位信息采集播放器、自动供料、在线检测、多工位加工、自动运输、成品分拣、自动化立体库等物流实验系统,物流教学软件系统、物流运作案例等整套方案,基于现代物流的核心理论和核心流程,以真正发挥物流实验室的功效,为老师提供全面、系统的辅助材料,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5)质量工程实验室。包括:工序能力调查、工序质量控制、抽样检验等实验项目,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了解工序能力评价和过程控制的工具和方法,以及应用GB2828进行抽样检验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实验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全面了解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体系并正确掌握质量管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具有应用所学质量管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管理课程的基本原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6)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室。包括:Boss决策软件、Witness仿真软件、Flexsim软件、ERP软件、Spot-light生产排程软件等专业软件。通过对上述软件的应用,可以进行生产和流程系统运营管理与优化、流程改进、工厂物流模拟与规划、供应链建模与优化等,掌握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方法,提高生产系统建模和仿真分析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仿真技术来发现生产系统里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措施的实施,提高生产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提到2008年,映入人们脑海中的关键词肯定少不了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动荡。而根据经济学家们的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明显好转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在这种背景下,举办“清华大学(2008)中国制造业、物流业CEO高峰论坛”不仅有现实的考虑,更有着长远意义。
中国企业应该如何理性地看待全球经济调整?如何从容应对经济动荡造成的冲击?如何在世界经济动荡中把握新的机会?如何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何顺利度过经济调整期?企业如何自练内功持续稳定地发展?如何将科学发展观与企业管理实践结合?实现产业能力升级的出路在何方?
围绕着这些热点话题,2008年12月7日,来自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航天科工集团、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等上百家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企业,共同探讨应对全球经济冲击之策。
在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服务型制造之路、工业工程与竞争能力、供应链与物流等诸多论坛关键词中,一个核心话题成为专家和企业关注的焦点: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联动。
制造业物流是我国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规模较小的时候,普遍采取“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组织模式,但由于规模的扩大、竞争和专业化分工的加剧,企业因为资源约束不得不将物流等业务外包。
调查发现,工业品90%以上的时间都处于仓储、运输、搬运、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而仅仅有lO%的时间是用于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加工制造过程。换言之,工业品90%的时间在“路上”。
因此,制造业物流的程度与水平,直接关系到制造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是转变企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这一点对制造业的大户――汽车业而言尤为重要。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朱森第结合装备制造业的形势,提出了八项“过冬”之策:从管到理、工业工程、瘦身强骨、转型升级、对接联动、调整结构、技术创新、信息集成、抱团取暖。其中,他明确强调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产业协同和联动是大势所趋。
中国兵器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公司董事长缪文民也认为,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互动,确实为像他们这样以运输装备制造为主体的企业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会。
对于物流业发展的情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王微提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虽然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目前物流成本应该说在GDP中所占的份额仍然停留在20%左右的水平,跟美国,欧洲各国,日本,韩国等较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物流成本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所占比重还是较高。
王微认为,中国应从价值链的低端向价值链的高端进发,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而从政府角度和企业需求来讲,要改善物流领域的竞争环境,加快培育物流服务市场,供求两方面都要培育;另外还要合理布局,整合区域,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物流行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等。
【关键词】JIT,物流
1.JIT概念
JIT(Just In Time)一般译为及时生产方式或及时供应制。JIT 是一种生产方式,但其核心是消减库存,直至实现零库存,同时又能使生产顺利进行。
2.JIT 物流的构成和实施方法
JIT 的目标就是彻底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看板管理方式(也称及时管理)中,采用拉动概念,通过及时化和自动化来实现彻底消除浪费,从而使库存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2.1平准化生产 这是一种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平准化方式是在生产线上同时加工由多个品种组成的生产批量。这种思考方式应用在物流配送中,指供应商针对同一个企业的需求,将多种产品组合起来,集中进行运输和配送。
2.2 看板方式看板方式是 JIT 基本原理的最集中体现,看板上表示出相关作业所需要的信息,后道作业向前道作业提取材料时必须出示提料看板,前道作业按看板所示的材料名,需要数量进行生产,并在规定的时间向后道作业发货。
2.3借助高科技, 尽力消除不必要的浪费 JIT就是去除在生产过程中的一切多余的环节。在 JIT 物流过程中, 借助高科技,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每个人在物流过程中实现增值。
3.JIT在物流中的应用
3.1 JIT思想在运输企业的应用
JIT思想在流通企业的应用比较早,这首先是因为准时思想在物资采购供应中的应用于推广的作用。
近年来一些航空公司实行购票、登机、行李发运等一条龙的准时化服务,在提高顾客满意度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体现JIT思想,航空与汽车客运公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善服务运作的绩效:
(1)采用订票系统,减少排队等待现象
(2)改造服务工作流程,采用一站式服务,减少服务手续
(3)进行现场改善活动,提高现场服务质量
(4)改造候机室的布置,让顾客以最快的速度登机,减少各种时间浪费。
(5)利用各种可视化的工具进行服务可视化管理。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应用外,运输企业还可以应用JIT思想进行准时化车辆的调度,减少闲忙不均的现象,提高车辆、司乘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自我质量管理水平,减少监督。
3.2 JIT思想在邮政服务部门的应用
邮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服务部门,它的服务质量对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在邮政服务运作过程中,要求邮件递送快,同时没有差错,减少顾客等待现象,减少邮件积压,因此邮政部门应用JIT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
(1)优化邮政物流系统,如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和指挥调度系统
(2)开展旨在减少邮件错递、漏递的服务质量改善活动
(3)优化现场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排队等待现象
(4)建立标准化服务模式,规范服务操作规程,并不断减少服务时间
(5)优化邮件储存系统,减少邮件积压、遗失、损坏现象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以联邦快递和 UPS 为代表的快递行业。快递作为物流行业中的高端, 客户群庞大而分散, 时效性要求极高,因此, 利用工业工程技术合理的规划线路、人员、时间、车辆、飞机、信息等各种资源, 以达到快速、准确的递送货件的目的, 就成了快件业者最基本也是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快递业是工业工程技术应用之集大成者。
4.我国物流有效应用JIT的启示
回顾国外JIT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 “局部优化———整体优化———全局优化”的发展道路, 这对于我国在物流行业应用工业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
(1)设立专业的工业工程师职位, 将流程规划和改进的职能从管理者职能中剥离出来, 聘用专业的人员进行工业工程研究。这是因为应用工业工程需要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 而这部分专业知识不需要管理者掌握, 也难以被管理者掌握; 同时, 工业工程的实际应用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观察、记录、分析动作, 需要大量的时间, 而管理者往往没有如此充分的时间跟踪整个作业流程, 分析每个作业动作。
(2)从微观操作环节开始, 先进行局部优化。微观操作环节, 即每天作业人员的工作, 例如单证整理、单证传递、库位管理、搬运动作、装卸技术等等。这是工业工程中最经典的技术, 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制造业中往往有这样的案例, 将生产线的某些环节重新排列或者对工人的动作进行优化, 即可产生翻番甚至数倍于投入的经济效益。相比之下, 即使采用非常先进的设备, 如果流程设计和人员规划不合理, 导致设备闲置、人员重复, 不仅达不到设计中的效益, 反而会产生浪费和亏损。
(3)应用标准化的动作研究、时间研究, 规范人员配置和班组设置。物流行业往往需要 24 小时保持运作,同时又会在运输工具到达或者离开时出现作业高峰。因此, 通过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 确保企业在预定的时间段内, 运用最合理的人员安排, 到达作业效率的最大化, 是工业工程在物流企业应用的最基本、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有机动灵活、组织机构简单、对市场需求反应迅速,进入和退出市场门槛较低、可塑性强等优点。随着青岛市经济高速发展,中小企业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财政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市场繁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过万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完成总产值7690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3.59%。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70户,其中大型企业50户,中小型企业5920户。青岛市中小企业担保额达到158亿元,增长90%,担保额居全省第一位。青岛市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89%,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增幅;从业人数达到93.2万人,占全部规模工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80%;实现利润330亿元,实交税金234亿,分别占全部规模工业的74%和65%。中小企业在就业、创造财富、培植地方财源方面的作用凸显,证明了中小企业实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消弥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载体[2]。而2013年青岛市将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继续扩大民营经济总量的规模,加强对青岛20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动态管理,在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扶持。通过无偿提供与项目开发及创业相关的各项服务,增强新办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重点培育1000家中小企业,不断扩大中小企业的数量规模,提高创业成功率,加强民营经济的发展基础。推动中小企业与其他性质的各类企业建立产、供、销等协作关系。尽管政府对发展中小企业有着较多的倾斜政策,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仍然有很多因素制约着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还处于弱势地位,在各类资源要素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其具体表现在:
(一)管理人才不足、管理水平低下。多数中小企业创者办者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接受过规范、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不理解现代科学管理运作的方法,因而导致其公关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国际市场开拓能力较差。同时中小企业也缺少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经过专业培训的管理人员。
(二)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为妥善处理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信托、关系。中小企业因其组织结构不健全,组织形态不稳定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中小企业的主力军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会导致管理松散、缺乏长远眼光的弊端,从而造成管理低效,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科技水平低,创新不足。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科研经费不足、企业拥有的科研组织少、严重缺乏科技人才、生产设备更新滞后和技术水平发展缓慢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能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不足。受到管理理念、运营条件、员工素质等条件的制约,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信息化建设。目多数中小企业不使用或不能正确使用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给中小企业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带来很大障碍。
(五)物流不畅,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多数中小企业库存总量过大,结构失衡,半成品、在制品数量过多,物资库存积压严重,用料管理不到位,大量能源浪费情况,采购延迟频繁。针对以上问题,中小企业应从工业工程中找到应对挑战的科学启示、定位与战略和实现组织目标的规划、方法与工具。工业工程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消除无效率、不稳定、不合理的活动;有助于建立有效、合理的制造、物流、服务、事务等业务系统;有助于导入业务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有助于实施作业的标准化。
二、青岛市中小企业工业工程的应用策略
针对中小企业在管理,企业结构,物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工业工程技术可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从人因障碍消除、物流体系改善、提升管理水平三方面入手,改善青岛市中小企业的整体运作模式,为企业实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企业生存空间及增加企业收益的目的。为实现这些目标,现提出以下中小企业应用工业工程的具体策略:
(一)人因障碍及其消除
工业工程注重人的因素,是与其他工程学科的重大区别。工业工程把人视为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人是生产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要素。企业在进行生产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发展革新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方针。不断改革和建立职工的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培育职工的劳动意识、企业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人因障碍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第一,革新的影响;第二,对目标的理解不同导致抵触;第三,事业恐惧心理抵触。[3]人因障碍的产生与变化,直接与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方案的制定、实施与调整相联系,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求消除人因障碍的办法。首先,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开发、完善劳务市场,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创造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使企业得以有条不紊地推行工业工程。其次,以人为中心来设计与调整方案。为消除职工顾虑,减轻工人的抵触情绪,管理人员在拟订改革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强调改进的综合性。工业工程的目的之一是提高生产率,在拟定提高生产率的办法时,应当兼用多种方式,通过工作研究的应用,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改善厂房、设备、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更有效的利用空间,更经济地利用各种物质资源,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2)沟通信息。应把研究方案告知工人并安排工人接受工作研究方面的入门训练,以便准确理解将要进行的工作。(3)诱发兴趣。工业工程的目标不仅在于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要提高工人对工业工程推广工作的满意度。(4)正确引导。对方案实施中干部、职工受益效果明显的部分,要及时宣传,让职工认识到方案实施的效果与先进性,通过舆论来正确引导,促进方案的实施。再次,企业应注重改善内部条件。企业一方面应改善经营模式,不断扩充业务,为职工开辟新的就业领域,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从而解决职工的失业恐惧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企业还应落实按劳分配的原则,制定公正合理的激励制度,增加工人收入,或者缩短工人工作时间,提高工人生活质量,调动其参与工业工程应用的积极性,推动改革工作进行。可行的做法,一是启动闲置设备,增加人工需求量,二是实行岗薪制。经笔者调研,以塑钢门窗生产、销售为主要业务的青岛豪圣贸易有限公司在应用工业工程技术之前一直沿用多年前的工资分配制度,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造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少干多拿、多干少拿等明显不适应企业现有生产经营需要的局面。管理人员在找到症结所在之后,积极推行岗薪制,将职工工资收入与技术水平相挂钩,加大绩效工资比例,真正实现了能者多得,庸者减收,调动了职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最后,企业应积极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合理安排人员岗位。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并不复杂,往往是由经营者直接面对员工、面对客户,所以经营者的素质就等于是企业的素质。由于多数私营企业雇员较少,所以形成私营企业主工作时间长,雇员中专业从事管理者的人数较少或几乎没有,往往是私营企业主既是投资者,又是管理者,有时还是劳动者。因此可以在中小企业原有的组织结构中增加工业工程岗位,对生产、业务或其他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为企业制定科学的操作规范和生产计划,进行科学的质量管理和成本计算,改变企业落后的管理现状。以青岛豪圣贸易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推广工业工程技术之后,在原有组织结构中增设了工业工程岗位,对其他岗位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同时合理利用企业人力资源,是企业各岗位员工对自身职责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做到各司其职,各谋其事。
(二)应用工业工程改善物流体系
工业工程技术可从精益采购流程和改进生产车间布局及作业流程两方面帮助企业改善整体物流体系,减少物流消耗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体策略如下:
1.精益采购流程。传统采购流程一般要经过谈判、发单、催货、运输、检验、付款,流程复杂,采购成本偏高[4]。利用工业工程技术,中小企业可简化采购流程。主要策略如下:企业根据所生产的产品技术质量要求及工艺要求,由生产技术部制订原材料采购规范及其检验规范,作为采购的依据。企业制订并执行《合格供方的评价及再评价程序》,由厂长组织对供方提供满足本企业要求产品的能力进行评价和选择。在对供方能力的评价时,综合考虑其供货能力、产品质量、质量保证能力、信誉、业绩、服务质量、价格等因素,确保其具有持续稳定地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对评价合格的供方,列入“合格供方名录”,并建立合格供方档案,对其实施动态管理和定期的再评价,对不能持续稳定的提供合格产品者,取消其合格供方资格。企业采购负责人通过对多家原材料供应商进行统计对比,挑选出产品质量好、价格低、信用度高、供货及时的两家供应商。这样采购流程仅需要通过谈判、运输、付款即可完成,大大缩短了采购过程,降低了采购成本。
2.生产车间布局及流程改进。应用工业工程技术还可以帮助制造业中小企业改进生产车间的布局及作业流程。以青岛即墨市蓝村双兴电线厂为例,在该厂原生产流程中,由于设备配置不合理,增加了重复的搬运和工作量。该厂通过工业工程的应用研究,按生产流程进行布置和安装,消除了不必要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经过改进,双兴电线厂将成品包装工作台与原材料暂时存放处互换位置,原来的杂物存放处也改为原材料暂时存放处,避免了原材料从暂时存放地到生产线的二次搬运,减少了不必要的物流环节,最大限度地节约了人力、时间[5]。
(三)应用工业工程提升管理水平
工业工程是工业化生产和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产物。包括时间测定和方法研究两部分内容的工业工程,人们通常将其称为“经典工业工程”。经许多国家的应用实践证明,经典工业工程既适用于资源水平高、管理运营现代化的大型企业,更适用于管理水平较低的广大中小企业,可以说经典工业工程是中小企业提升管理质量,提高管理效率的首选技术[6]。为了更有效地支持工业工程在中小企业的研究应用,应推行以下策略:
1.在企业中综合、系统的开展工业工程应用工作,改变企业以局部应用工程为主的现状。在企业中设立工业工程岗位,研究、制定、宣传和执行企业的工业工程发展规划,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并获取实质性进展。这种方式有利于推进企业整体管理质量,取得良好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
2.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综合利用工业工程系统。“企业信息化就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对企业生产管理各环节资源进行开发,是实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一个过程。”[7]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数据的电子化、流程的电子化以及决策支持。利用工业工程技术帮助企业信息化最主要的途径是应用各类工业工程系统软件,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主生产计划(MPS)、物料需求计划(M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利用这些工业工程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使企业管理者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正确决策。例如,青岛海乐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煤炭贸易为主要业务的私营企业,该公司在煤炭行业成本逐年上升的情况下利用专业的企业ERP系统,帮助经营者综合分析企业自身情况,采取提高销售数量,提升产品质量以及降低管理成本的方式,获得了良好收益。
3.实施生产作业标准化。运用工业工程理论的动作分析和方法研究,对操作进行跟踪调查、作业测定,把动作分解,减少不必要的多余动作。然后用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再进行标准化示范,使操作人员掌握作业标准,从而理顺工艺程序,优化操作动作,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4.引进世界先进科技成果,沟通国内外信息,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工程理论体系,为我国中小企业应用工业工程提供基础服务。同时着眼于工业工程的长远发展性,在各个领域开展工业工程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5.大力开展工业工程相关的教育、人才储备工作。在高校中普及工业工程的专业、课程,出版科学合理、深入浅出的国家统编教材和中小企业应用培训教材。同时动员各种培训机构,利用各种培训形式,为中小企业系统应用工业工程提供人才支持和理论技术指导。
6.产、学、研相结合,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实践证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确实给企业带来“产出”高于“投入”多倍的收益。产学研结合是工业工程发展、推广与应用的有效途径。借助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其技术与人才优势,实现生产力的发展。
7.广泛宣传普及工业工程知识,创造一个让全民了解工业工程的社会环境。抓典型、搞试点让企业尝到应用工业工程管理企业的甜头。进行企业间的相互交流,使工业工程深入人心,引导企业走上综合协调、机能优化、管理高效的科学发展道路道路。现阶段,许多中小企业都在凭传统经验进行管理,造成了管理效率低下、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信息化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了应对残酷激烈市场竞争,快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成为摆在中小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经典工业工程所涉及的方法和技巧简单、实用,不仅便于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易于工人能掌握并自觉地应用和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员工有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自我表现的愿望和成就感。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提升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使中小企业能正式走上“以人为本”的管理轨道。随着工业工程技术推广应用的深入,企业员工中会逐渐培养起一种工业工程意识,一旦这种意识在中小企业里形成风气并融入企业文化,广大中小企业就有了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
1.多方介入课程设计,形成统一课程标准。《工业工程基础》、《质量管理》和《生产计划与控制》作为工业工程基础课程,形成了具有工程特色的运作管理系列课程的课程体系。但工业工程作为电子类专业交叉课程开设时,不可能把工业工程所有基础内容全部涵盖。职业技术教育也要求,课程内容设计需做到“学以够用”、“学以能用”。所以在内容设计上,我们需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够用性和实用性。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类专业已建立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地域内教育局、行业、企业和院校专家、学者组成,职责包括对电子类专业课程调研、设计和审定。《工业工程基础》课程可以依托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广泛调研区域内企业生产线运作情况和所涉及工业工程具体内容,针对调研结果,把结合大部分企业实际的工业工程内容设计到教学环节中。邀请企业工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教学内容设计中。企业工业工程技术人员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具备较强的生产实践经验,对产业技术和生产管理都有深入的研究。将他们对工业工程管理认识和典型的工业工程管理案例编写入课程,具有专业产业充分衔接的意义。
2.开展校企合作,实现多方育人《工业工程基础》是与企业结合相对紧密的一门课程,要让学生学有所用,必须将课程讲练一体化设计。将练习融入企业真实环境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于2011年联合区域内多家生产型企业成立了遂宁市先进制造业教育集团和遂宁市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理事会。院校通过教育集团和教育理事会这两个平台,接洽到区域内适宜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合作包含了实习环节的合作、互派教师的合作、技术支持的合作。一是:学生学习《工业工程基础》过程中安排一定课时到企业接触真实工业工程管理,利用学习方法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实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校企通过学习实习发现、考查、储备技术人才,实现双赢。二是: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工业工程基础》部分内容教学,用企业的方法、用工作中实际案例、站在工程人员角度,引导学生学习、训练。三是:企业人员相对院校教师流动性较强,我院部分教师在工业工程专业研究时间较长。所以,部分教师可以坚持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同时,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可以反馈、促进教育教学改善。四是:区域内多家企业已经在我院设立了相关生产型实训基地,我们可以开设《工业工程基础》实训专业周,将学生安排到实训基地进行生产管理和设计。
3.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对《工业工程基础》的兴趣及对知识准确把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种先进性的、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一、工业工程管理与设计中的动态演示。近年来,教师在课堂上主要采用PPT演示,PPT演示有一定的动态效果,但针对《工业工程基础》课程中如:流程图设计、操作分析图制作、时序图改善等教学环节,用动态图演示流程有直观的效果。所以,通过FLASH和HTML5等技术实现演示动态是有必要的。鉴于动态演示工作量较多,建议教师平时注意素材的收集与处理。二、影像教学。针对课堂中贴合生产实际,又不能即时进行实验、实训的,可以通过影像展示,让学习有直观认识。例如:在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中,教师通过收集物流设施没备、企业搬运与仓储等录像,让学生对此环节更好地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平时备课时间到国内外工业工程网站收集、提炼相关授权视频资料,并形成共享型资源、素材库供教师、学生使用。三、案例教学讨论。在课程资源库中选择合适案例,对其进行讨论,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案例的选择要注重案例的功能与目的;要兼顾区域内企业实际案例和国内优秀案例;要注意与课程重点内容相结合;也要考虑课程整体理论基础知识的灌输。另外,在有条件和学生达到一定水平下,可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形成主动学习型课堂。四、模拟与游戏教学。通过软件平台,让学生模拟整个生产运作过程,这是一种快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教学手段。比如使用“生产计划与控制软件”让多个学生各自扮演角色,参与生产计划与控制整体流程;比如使用“企业沙盘”,进行的运营对抗演练。通过模拟演练,把生产企业实际动作中的关键环节作为沙盘的主体内容,相当于把企业搬进了课堂。这种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运作,学会有效的资源规划及决策、企业产供销平衡关系、财务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企业生产与物流知识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同时,提高了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提升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二、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运筹学课程在管理类专业特别是工业工程专业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研究适应于本专业的运筹学课程的建设和改革问题。例如,浙江理工大学提出了运筹学课程群的概念,以运筹学课程为中心优化了相关一系列课程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并对案例教学、模型讨论教学和算法推理教学等运筹学课程群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等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文献中提出了运筹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实践课比重不足等问题,并进行了实践导向的运筹学课程教学体系再设计。文献进行了“管理运筹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探讨,提出了针对不同背景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案例分析,增强该课程的实践导向性。文献针对工业工程专业的物流方向课程进行了情景教学平台的设计。综上所述,运筹学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
(1)教材(教学内容)与课时的冲突:运筹学相关教材内容多,学时少是多数老师在进行运筹学课程改革时发现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满足学生学习运筹学课程的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选择或编制教材是关键。
(2)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问题: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将实践融入到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运筹学是数学背景较强的课程,涉及到很多繁琐、抽象的理论推导,如果这部分内容讲得太细,就会忽略运筹学多学科的横向交叉联系和运用运筹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3)相关课程之前的联系不够紧密: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设立在机械工程系,以机械工程技术为背景增加管理知识,强调制造工程相关技术和理论在制造业领域内的应用。运筹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应具有承前(机械类背景知识)和启后(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的作用,而目前,这种作用尚不明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学习情境体系架构、案例应用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二实践导向型运筹学课程体系架构设计
1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运筹学课程需求
从专业背景方面看,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通过大量的机械平台专业基础课如: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金属工艺学、电工电子技术等,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设置管理类课程如: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与控制、工程经济学、财务管理、物流设施规划、物流设备自动化、物流管理等,使学生具备制造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工程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等基本能力。从就业需求方面看,对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需求大多来自机械制造企业。有了这样的区别,就使得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的运筹学与其他管理类专业的相关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有很大的不同。
2实践导向型工业工程专业情境化
运筹学课程体系架构实践导向模式的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的,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但由于每个学习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它主张情境化教学并强调知识的表征与多样化的情境相关联,以及根据不同情境来组织课程等。目前,国内外很多高校院校工业工程专业都在积极应用实践导向模式,例如浙江工业大学提出了基于制造业的工业工程专业教学体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针对学生了解现代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等设施的布局的需求构建了工业工程专业情景教学平台。吉林大学提出了职业生涯规划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些研究和实践在教学体系和实践环节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工业工程专业运筹学教学改革方面,现有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减少数学推导、增加案例分析、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等方面,缺少针对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的特殊专业背景和就业需求的运筹学的实践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特别是解决运筹学作为一门专业平台必修课与后续专业课和实践环节的衔接方面的尝试还未见报道。而实践导向教学模式不仅需要课程体系中的各种实践环节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像运筹学这样的专业教育平台课对实践环节的支持。为了满足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对运筹学课程的学习需求,本文在分析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基础课程结构及其对运筹学课程的支持内容,以及后续应用课程(实践环节)对运筹学课程的需求的基础上,应用实践导向理论,提出实践导向型的工业工程专业情境化运筹学课程体系架构。该体系结构采用“引例-模型-算法-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内容的阐述,其中:引例过程:充分利用基础课程及其对运筹学课程的支持,如高等数学中的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及其应用、定积分及其应用、向量代数、多元函数、微分方程等知识;概率与数理统计中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知识;线性代数中的行列式、矩阵运算、矩阵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相似矩阵及二次型、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等知识;以及学生在金工实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机械类基础课程中接触过的工程示例,将这些基础课程中涉及的知识和问题以引例的形式加入到课程教学中去。通过例举学生在基础课程中学习过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加强对已经学过的相关基础数学知识及其应用问题的温习,尽量提高续前课程的利用率,避免重新学习老知识,减少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
模型和算法过程:由引例归纳、引出问题的数学/逻辑等抽象描述,将学生易于理解的工程实际问题归结为运筹学和系统工程典型问题,提出该问题的建模相关的理论、方法和过程,建立系统模型。通过用基础知识求解和运筹学算法在求解范围和能力等方面的对比,增强学生对学习运筹学算法的兴趣。在教学内容的优选与设计的过程中,根据各主要运筹学分支和系统工程理论体系中与基础知识的结合程度,以及对应用课程(实践环节)的支撑程度进行课程内容的重构和设计,形成以系统思维、系统建模与仿真、系统分析与规划、系统预测、系统评价决策和系统优化几大主题为中心的相关理论、方法等组成的全新运筹学课程知识体系结构。其中系统思维重点进行霍尔三维结构、定量化方法、以重构为重点的分析-重构法等方面的训练;系统建模与仿真主要内容包括数学模型、逻辑模型、模拟模型、系统动力学模拟技术及随机模拟技术;系统分析与规划内容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网络计划技术及随机服务系统分析等;系统预测包括定性预测方法、线性回归预测、时间序列预测及判别分析预测等;系统评价决策包括九级评分法、系统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风险决策及不确定性决策;系统优化包括线性系统最优化方法、非线性系统最优化方法、随机服务系统费用优化及网络最优化方法等。应用过程:充分考虑应用课程及其对运筹学课程的需求,从相关的制造过程、管理过程等实际问题的层面出发,以案例应用的形式引导学生以实践为导向进行相关模型和算法的推广练习。相关需求包括后续课程中:生产计划与控制中的需求预测、生产计划编制等,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中的设施选址问题、选址评价等,工程经济学中的多方案经济评价、风险分析、设备更新分析等;以及实践环节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的优化设计、工业工程实习中的工作分析与评价等。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