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7:14:51
导语: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美好蓝图,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当前,无锡经济已经站在万亿级的新平台上,唯有高质量发展方能稳中有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存在差距,唯有高质量发展方能补齐短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唯有高质量发展方能更好满足。追求高质量发展,是走在前列的鲜明导向;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开创新局的关键所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蓝图绘就的集中体现。我们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谋发展、抓发展的根本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领域,用高质量的发展实践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用高质量的发展实效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用高质量的发展实绩交出优异的新时展答卷。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让无锡的产业结构加快调高调优。无锡作为经济大市,经济的“底盘”已经较大,推动无锡经济发展,既要进一步做大总量,更要加快做优结构、做强动力、做高效益。要着眼提高质量和效益,大力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具有无锡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向现代经济强市跨越。要坚定不移抓实体经济,大力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相互结合,积极倡导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推动无锡的实体经济形成更为明显的领先优势、比较优势、特色优势。要围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既要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更多企业掌握技术“杀手锏”;又要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消除产学研各自为战现象,健全科技资源共享与成果转化机制,打通科研与产业化之间的“十八湾”,真正形成产学研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全面增强创新驱动力,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要坚持以现代金融为保障,大力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融资服务,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功能多样的融资支持,努力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要以建设无锡人才新高地为目标,大力推动“太湖人才计划”升级版的实施,切实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创新驱动、产业强市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让无锡的改革开放不断拓深拓广。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无锡走过了持续发展进步的40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对无锡的改革开放再谋划、再部署,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鲜明的正向激励,推动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努力在改革开放上迈出更大步子、取得更大突破。深化改革关键要加快营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政策环境,重在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在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的动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完善“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加快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有效突破工业项目施工许可等难点环节,推动江阴县级集成改革省级试点取得先行先试成效,努力以一流的制度供给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行稳致远;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国有企业整合重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深化开放关键要拓展发展空间,重在提升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要抢抓对外开放机遇,积极拓展新兴市场,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引资引智引技,实现产业发展中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的突破;通过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同步提升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效益;通过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支持柬埔寨西港特区加快发展,增强利用国际资源、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更多更好分享全球化发展机遇。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让无锡的城乡区域趋于协调协同。无锡城乡、各区域发展虽然都处于较高水平,但还存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区域之间发展不协同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无锡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和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要着力打破各种体制障碍,积极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快形成城市农村共兴、一体两翼共进、各个板块共荣的城乡区域发展新格局。要下好全域规划“一盘棋”,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统筹打造“一轴一环三带”“一体两翼两区”和“一城两核三片六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推动城乡区域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特色发展。要畅通一体发展“主骨架”,以推进锡澄锡宜一体化为重点,建立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担共享机制,加强规划布局,加快推进各区域互联互通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设标准、承载规模、通达程度,形成覆盖全域的综合交通体系。要坚持城市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双驱动”,加大老城更新改造力度,完善太湖新城开发建设的体制机制,提升城市的发展能级和建设品质; 积极推进农村各项制度改革,引导更多要素资源向农村流动,全面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在乡村振兴中推动无锡农村走向富强美丽。
关键词:财产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困境;对策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质量与规模不断地提高,政保类业务、首台套业务、车险第三次商车费改、外资保险公司放宽准入条件等政策不断出台,财产保险公司所承担的社会职责更加重要,必须通过实施切实可行的全面预算管理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经营效益,为取得未来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一、保险业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各经济要素不断实现优化配置,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财产保险业趋于开放化,保险市场的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各大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与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为扭转市场竞争的被动尴尬局面,有效参与财险行业市场竞争,财产保险公司必须积极做出主动调整与改变,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施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经营成本、承保利润、经营绩效等要素进行宏观控制与协调,并对公司内部经营活动形成综合性客观评价,进而找准经营薄弱环节,通过特定方法与策略,有效组织与协调各项经营活动,优化财产保险公司内部经营活动成效,达到既定的预期目标。因此,在当前背景下,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1]。
二、财产保险公司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财产保险公司实现战略目标财产保险公司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必须建立符合公司实际的战略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细化具体措施。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财产保险公司可将整体发展战略目标进一步细化分解,使长期战略目标短期化,使抽象目标具体化,并为不同管理岗位员工赋予不同岗位职责,进而建立责权利对等的岗位职责管理体系,有利于财产保险公司实现自身战略目标。企业所有员工树立预算观念,建立成本效益意识,能够使公司内部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均成为全面预算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并积极参与全面预算编制和具体实施,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促成战略目标的达成。
(二)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激励机制的实施财产保险公司经营规模大,业务种类多,覆盖范围广,业务活动涉及多项资源与要素,若管理不当,则易面临较大经营风险。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财产保险公司可有效统筹内部既有资源,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充分挖掘既有资源的全部价值,防止资源闲置与浪费。真正体现到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中,包括经营、财务、理赔、投资等各项活动,及企业的人、财、物,供、产、销各个方面及各个环节。同时,在全面预算管理环境下,财产保险公司可通过构建有效激励机制,全面考核员工自身工作对企业效益的贡献[2]。
(三)有利于优化财产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效能为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必须构建完善高效的预算管理流程,调整优化内部组织架构,使所有部门与员工均在集中统一的组织框架中参与企业运转。各个部门相互沟通各自的计划和需求,进而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通过编制全面预算,更好地协调和树立企业整个流程管理,促进企业能够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此外,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还可对不同层级的岗位进行标准化管理,在明确自身预算目标的基础上,优化和调整内部子预算,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价值增长。
三、当前财产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分析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客观尽管诸多的财产保险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不同程度地构建了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但总体而言,对全面预算管理依然存在着不少方面认识的偏差,不能客观评价全面预算管理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意义,片面地认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传统固化的全面预算管理思维较根深蒂固,与新时期的保险业发展趋势不相适应。这种主观意识层面问题的长期存在,已经逐渐成为公司深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阻碍。企业战略、企业目标、企业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统筹与利用,资源配置效率低与浪费问题突出[3]。
(二)全面预算管理执行与控制不到位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有效的执行力与控制力,以确保相关举措的全面贯彻与落实。行业的实际情况表明,大部分财产保险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重编制、轻执行,重结果、轻过程”这一共性问题,全面预算管理方案的执行与控制流于形式,最终效果浮于表面,将过多精力用于增加保费收入、开拓业务类型等方面,忽视了预算过程、调整等管理环节。部分财产保险公司未能及时设立全面预算管理机构,预算管理内容的执行缺乏具体执行载体,当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出现偏差时,不能及时做出调整,最终导致相关数据信息可靠性与真实性不够,难以具备决策参考价值。
(三)全面预算管理评价、考核不到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作抓手,以提高预算分析的有效性与实效性。在当前保险业市场竞争日趋激励的背景下,更多的财产保险公司仅将财务指标纳入全面预算管理评价体系,对于可能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产生深远影响的其他非财务指标却并未纳入或纳入不够,导致绩效评价结果缺乏完整性。在业绩和员工评价与考核方面,相关规则与细则不够明确,导向作用不明显。针对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相对不足问题,由于激励与考核效果不足,无法适应快节奏、高强度的保险业工作状态[4]。
四、财产保险公司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策略探讨
(一)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专职机构当前,保险业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财产保险公司为强化服务质量,提高经营效益,必须不断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思想认识,从整体发展角度准确把握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摒弃传统陈旧的全面预算管理思维,牢固树立新时期全面预算管理的新理念,切实运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新技术与新方法。要本着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原则,及时设立全面预算管理专职机构,比如预算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规范预算管理流程;统筹协调全面预算管理所涉及各部门的业务关系;建立责权利对等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充分明确该专职机构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考核等各环节的职责。
(二)提高过程管控力度,强化预算执行监督与控制为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要遵循“动态监测、定期调整、强化过程”的管理原则,提高全面预算管理过程控制,通过及时监控、分析等把握预算目标的实现进度,对标全面预算管理的各类指标值,对执行效果进行阶段性检视分析;必要时,对个别指标值进行适度调整。通过提高过程的管控力度,强化全面预算管理的刚性约束,避免预算实施过程调整的随意性,并针对例外事项进行特殊处理,以便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完善预算绩效考核和评价体系,提高企业公司绩效管理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绩效考核和评价体系,实施科学的预算绩效考核和评价,为改进预算管理提供建议和意见,是企业进行有效激励与约束、提高企业公司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对全面预算管理涉及的各部门进行考核和评价。根据不同部门的不同职能,结合其在财产保险公司战略目标中的不同地位,赋予不同的考核权重与评价指标,实施差异化管理和考核,突出考核评价的公平性。其次,要对全面预算管理参与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制定公开考核定量标准,将考核和评价结果与岗位人员薪酬奖励挂钩,进而员工激发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明确自身在预算目标中的定位。同时为提高预算绩效考核和评价的客观性与真实性,避免管理层可能的主观意识,可引入第三方机构实施考核和评价,充分利用社会化资源,体现考核与评价的专业性特征[5]。
(四)强化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预算人员综合素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为财产保险公司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化应用场景,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公司预算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能力。为此,要提高预算管理的标准化、自动化水平,应基于新技术的创新,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信息平台,将财产保险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战略目标、经营目标等纳入系统平台统一管理,全面梳理并编制细化为短期、中期和长期预算管理目标,保持各阶段预算活动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并对预算数据进行动态化管理,与企业业务核心管理系统及财务核算管理系统等实现无缝对接,实现公司数据的全面共享,达到能够实时呈现数据、实时监督控制、实时自动预警等效果。定期组织全面预算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聘请专业人士深入讲解全面预算管理专业知识体系,增强全面预算管理实操技能,提高对预算执行风险的辨别能力,做到及时有效反馈,落实奖惩机制,使全面预算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上发挥主要作用。
(一)城市蔓延的萌芽阶段
由于1949年七次二中中全会上,提出“将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才能巩固人民政权,因此在1957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中,对北京的功能定位是“现代化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按照方案的规划,北京将在远郊区域有计划地发展卫星城,并在包括通县在内的十个卫星城上安排工业。在1968年,由于的影响,北京规划局被撤销,城市建设工作陷入停顿。因此,在这一时期,北京的城市化进程是不稳定发展的,甚至出现了停滞。
(二)城市蔓延的成长阶段
在总体规划暂停执行期间,许多单位无序挤入市区,导致市区原本规划的分散集团是布局已经面目全非,挤成中间一大团。市区规模发展过大,人口过分集中,住宅紧缺,供水不足,交通拥挤等问题初见端倪。随着对北京城市定位的改变和进一步明确,城区的工业逐步向郊区转移,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取代了工业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性产业,工业化作用向郊区扩散,工业布局的重心转移至郊区,促进了郊区的发展。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北京郊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在产业化城市化,郊区化三者力量的博弈下,城市蔓延问题逐渐凸显。
(三)北京城市蔓延的高速发展阶段
当前北京人口增长过快,城市病问题凸显。表现在人多路堵,房价高,社会治理难度大,城市管理压力大。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制约因素: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科技文化创新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人口无序过快增长,人口分布密度过大,优质公共资源过于集中,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缓慢。密集的优质教育医疗培训机构和部分行政性事业机构,形成了对周边地区明显的虹吸效应。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垃圾污水治理难度大,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导致生态结构的失衡。要解决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诸多难题,仅依靠北京自身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是无济于事的,必须着眼并依赖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强化首都核心功能,建设北京行政副中心,实现首都核心功能与非首都功能的分离疏散。
二、城市蔓延进入疏散化阶段乡镇功能定位的必要性和趋势
大城市地区在缓解城市病所采取的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中,若延续以前那种集中建设部分重点新城的空间战略,极有可能复制中心城的问题。重视并加强小城镇发展,成为改善中心过度集中形成副职就病,振兴乡村活力,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路径。大城市地区应不失时机地实现小城镇转型发展。
(一)乡镇功能定位模糊导致区域整体效能衰减
经济发展指标硬约束导致乡镇发展路径趋同,无序竞争的同时,也倒逼上级政府将有限资源分散化。从大量的研究来看,由于以GDP和财政税收的总量或增速,进行衡量的经济发展指标应与监控,对下级政府构成了实际的硬约束,下级政府出于考核压力,产生了无序竞争现象,不仅使区域发展缺乏整体性,也使得税收收入大量流失,还让一些发展质量不高的企业占据了大量土地资源。财政分成体制单一,难以形成特色化发展的激励,转移支付制度缺失缺位,难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分成体制在促进下级政府发展经济方面有很强的正向激励作用,由于增值税营业税等税种的税收贡献较大,那些在资源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上有优势的地区获得了较大收益,有能力加大生产性投入,进而获得更多收益,相对落后的地区却难以进行积累,只能依靠对先进地区的原始模仿。同时由于转移支付制度缺位,不仅造成了乡镇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扩大,也导致乡镇无法预期收入规模,只能采取谨慎的财政支出,影响了促民生,促建设的资金使用进度安排。发展要素缺乏流动———收益补偿机制,是资源在总量紧张的情况下,进一步出现了空间配置的结构性效率损失。产业项目和产业项目落地所需的建设用地指标是最为重要的两种发展要素,空间配置结构也影响着发展要素的使用效率,乡镇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却难以通过跨区域流动,实现空间配置的优化,在总量紧张的情况下,造成了部分乡镇因区位等问题有用地指标,而无高质量项目落地,低质量项目占据了发展资源,部分项目有落地意向而无用地指标,只能选择周边区县。此外,原有的农村行政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宜城市,城镇建设和经济活动组织,行政管理模式,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否则就会增加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
(二)乡镇功能呈现出圈层特征和梯度更替特征
首都城市化快速推进,资源空间配置方式必然发生转变。近三十年来,北京呈现快速城市化的趋势,伴随着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近郊地区土地级差,地租与中心地区不断缩小,环境要素等综合成本不断攀升,从客观上推动了原有产业形态升级。由于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转移,乡镇功能必然明显地呈现出圈层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实质是产业的梯度式空间布局。北京进入空间格局优化调整的重要时期,特定的城市功能和有限的资源环境,客观上要求北京必须注重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把优化功能布局和提升特大城市治理效能作为重点,立足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进城市功能配置,空间布局的统筹衔接。
(三)乡镇应当呈现多中心形态,开发应采取分阶段模式
江苏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大省,现阶段内涵式发展成为进一步率先建成教育强省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江苏高等教育存在相对投入滞后、多元化筹资体制不够完善、区域不均衡等问题。对此,应建立高等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既要保证“投入规模”适度增长,又要注重提升“投入质量”。要坚持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举措拓展高等教育投资渠道;建立省内高校教育联盟,加大区域间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行经费绩效拨款模式,健全经费监管机制。
关键词:
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投入;路径
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经过了大约30年的规模发展阶段,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内涵发展阶段。1984年法国通过的《高等教育法》,强调“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1999年,29个欧洲国家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提出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计划,目标是整合欧盟的高教资源,打通教育体制;2009年,奥巴马政府出台了《美国恢复和再投资法案》,全面推进从早期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改革,旨在提高教育的持久发展水平。提高质量,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党的十报告强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2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提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2014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可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在遵循高等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质量为核心,通过体制创新、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等多方面举措,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协调发展。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教育投入的要求
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内涵式发展对高等教育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拓宽高等教育投资渠道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敞开大门办学,走出去、引进来,积极与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组织及国外相关机构等开展多方面的合作,优势互补,互相促进,是高质量的发展模式,因此必然要求教育投入渠道多元化,广泛吸收各方资金。
(二)完善公共财政拨款模式
现阶段实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财政拨款模式,综合定额部分以生均定额经费为拨款标准,是以“量”为基数的平均拨款;专项补助部分也没有制定明确的完成质量拨款标准或绩效考核拨款标准,对拨款使用“质量”的考核流于形式。这样的拨款模式不利于提高教育经费使用的“质量”。只有将“以质量为核心”纳入公共财政拨款模式,将教学质量、科研质量、管理质量与财政拨款直接挂钩,引入绩效拨款,实行竞争拨款,才能真正促进高校深挖潜力,苦练内功。
(三)侧重扶持特色学科专业
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级各类人才,目前我国大学“同质化”程度严重,办学层次特征不清晰,专业设置陈旧、雷同,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因此,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上,政府就应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重点支持有国际竞争力、前沿性、战略性的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进一步下放区域教育自,合理定位各层次高校发展方向,支持地方高校特色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二、江苏高等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
(一)投入总量居全国前列,但相对投入滞后
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全面扩招以来,江苏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多年来全省高校数量和在校大学生人数均居全国首位,201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13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2166.78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1692.81亿元,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投入612.29亿元,三项均居全国第2位。因此,从投入规模来看,江苏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江苏高等教育存在相对投入尚显滞后的问题。2013年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9753.37亿元,居全国第2位,但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2.83%,居全国第30位,且自2001年以来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又如,2013年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为78.13%,在全国仅排第26位;普通高校教育经费占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经费总投入的比重为28.26%,居全国第10位;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29995元,居全国第6位,生均公共财政教育经费16587元,居全国第8位。因此,从反映高等教育投入的各项比较指标来看,江苏省高等教育相对投入尚显不足,与全省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地位不匹配。
(二)财政性教育投入增长放缓,多元化筹资体制不够完善
近年江苏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逐年减缓,如2010—2012年的平均增速为22%,而2013、2014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仅分别增长8.35%、8.50%,同期政府财政经常性收入却分别增长12.43%、10.22%,出现了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速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速的现象。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也由2010年的17.86%下降为2014年的17.53%。伴随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速的放缓,全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增速下降,2013年全省普通高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较上年增长0.7%,而教育经费总收入却增长4.05%;地方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增长率由2010年的20.8%下降到2014年的6.01%。按照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的要求,江苏省高等教育还需扩大事业性收入(以学杂费为主)、社会捐赠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然而,以学杂费为主的事业收入因受收费标准和招生数量等因素的制约,多年来变动幅度不大,占高等教育经费总收入的比例保持在30%~35%。另外,由于我国尚未形成促进全社会对教育赞助捐赠的有效机制,社会捐赠对全省高校教育投入的影响极低,2010—2013年捐赠收入占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平均不超过2%。总而言之,目前江苏省高等教育多元化筹资渠道尚不够畅通。
(三)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投入存在差异
江苏省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70%的高校分布在苏南地区,苏中地区占12%,苏北地区占28%;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均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高校”有90%集中在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教育供给能力的差异。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与此相对应,三大区域的教育投入水平也呈现不均衡状态。如:2012年苏南地区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苏中的1.8倍,是苏北的2.2倍;2012年苏南地区普通高校生均事业性经费是苏中的1.90倍,是苏北的1.52倍;2013年全省普通高校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增长放缓,但苏南地区却增长明显,苏中三市均不同程度下降,苏北五市则与上年基本持平。一直以来中央部属院校有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拨款,近年来各级各类高校的经费投入差距有所缩小,但这类院校的教育投入仍高于地方本科院校。例如,从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比例来看,2012年地方院校与中央部属院校相差23.74个百分点,2013年相差13.3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经费投入虽然增长较快,但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还有一定差距,近年生均教育经费基本维持在0.65∶1的水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学杂费收入趋减,虽然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小幅增长,但教育经费总收入呈下降趋势。
三、内涵式发展背景下江苏高等教育投入的路径
新常态下,高等教育投入既要保证“投入规模”的适度增长,又要关注“投入质量”的提升。江苏省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必须坚持高等教育投入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高等教育投入结构与教育协调发展相适应,坚持高等教育投入管理与公共财政改革相适应。
(一)坚持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举措拓展高等教育投资渠道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要明确各级政府承担的教育责任,明确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与GDP的适度比例,明确各级政府教育拨款增长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关系,要确保生均高等教育经费实现逐步增长,确保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与财政教育投入总量的适度比例。总之,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要与江苏省在全国的经济发展地位相匹配,要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目标相匹配。因此,必须拓宽高等教育投资渠道。一方面,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从政策上保障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路径畅通。比如,积极鼓励捐资助学,建立全社会捐赠助学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股份制办学,大力发展中外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学,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积极鼓励产学研联合,制订科技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落实“实业兴教”“科技兴教”,将高校科研优势转化为吸引产业资本投资的法宝。另一方面,创新融资方式,引入PPP模式。近年来流行于国外公共产品领域的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从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转为监管者,可以减轻财政负担,社会主体则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在教育领域,PPP模式已经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的课程创新和网络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体现为直接吸纳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成立“民办公助”的混合所有制学校。PPP模式在我国已引起了广泛关注,进入实践探索阶段,江苏省可积极尝试将PPP模式引入高等教育投资领域,创新高等教育融资方式。
(二)建立省内高校教育联盟,加大区域间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一方面,应组建省内高校的“教育联盟”,各高校图书资源共享、实验室互相开放、学生跨校选课、教师互派、学分互认,充分实现不同高校的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应鼓励省内不同区域高校因学科专业同质而结盟,鼓励优质高校的对点帮扶结盟,也要鼓励高校间的强强结盟,使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提高经济不发达地区高校的教育质量,提高教学科研成果产出率,提高全省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另一方面,要建立省内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苏北、苏中经济不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提高苏北、苏中地区高校的生均财政补贴,缩小与苏南地区的差距;要向苏北、苏中地区高校的优势(重点)学科培育、品牌专业建设、创新创业工程等重点项目倾斜,增强苏北、苏中地区高校的整体实力,最终促进区域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三)推行高等教育经费绩效拨款模式,健全经费监管机制
全省现行以生均定额为基数的财政拨款模式,没有将高校教研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评价作为财政拨款的考量依据,难以实现高等教育投入数量与产出质量的统一。因此,为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应借鉴国际经验推行绩效拨款模式。财政预算拨款应划分为基础拨款和绩效拨款两部分,可设定绩效拨款占总拨款额的一定比例。采用这种做法应循序渐进,开始时绩效拨款比例设定低一些,等实施办法成熟后再提高绩效拨款比例。同时,应制订高等教育投入绩效考核办法,明确绩效考核的范围、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明确高等教育经费绩效拨款与考核的关系,切实将考评结果与绩效拨款相挂钩。健全高等教育经费监管机制。伯顿•克拉克认为中介组织是20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发明,它可以在中央和基层单位之间发挥缓冲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持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因此,加强对高等教育经费的监管,首先,应在政府与高校之间设立一个独立机构,作为绩效评估机构和拨款的具体执行机构,这个机构应是公益性组织或非营利机构,以保证拨款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其次,各级政府要将教育行政权与监管权分离,成立独立的教育监管机构,代表政府实施监管。如省级设立教育经费监管中心,对全省高等教育经费实施统筹管理和监督,地市级则设立相应级别的监管中心,设立监管中心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教育经费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最后,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建立高等教育经费信息公开制度,增加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频率,建立高等教育收支公告制度。这些信息要及时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介向社会公开,使高等教育投入与经费使用情况始终处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只有将政府的专门监管和社会监督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使用效益。
作者:黄建元 王静梅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办公室 南京中医药大学财务处
参考文献:
[1]瞿振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3(2):12-13.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我们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货币政策的表述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和往年相比“松紧适度”这个表述比较新,对于市场来讲,我们如何来理解松紧适度?谢谢。
易纲:
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这样的表述,主要是针对金融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而言的。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的经济目前是稳中向好,我们看一个货币政策松还是紧,可以从几个维度,一是看信贷支持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支持“三农”,支持一些薄弱环节。另外一方面是我们支持创新领域,中国经济目前有很多创新的亮点,看这些创新的领域能不能够及时得到货币、信贷、股市,还有其他各种融资方式的支持。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还要注意刚才那位记者提出的金融改革。所以,松紧适度主要是看对实体经济而言,我们的实体经济能不能够得到各个方面有效的支持。能不能够创造一个防风险并且能够平稳推进金融改革的外部环境,这样就为我们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供一个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从流动性角度来讲,也要松紧适度,也要基本上稳定。我们看流动性方面,主要是看市场利率是不是平稳,整个的超额准备金水平是不是合适,各方面的指标是不是在合理的范围内,这就是我们对“松紧适度”的考量。
关键词:会计环境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随着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如何科学地界定我国当前的会计目标,一直是近年来会计学界争论的焦点话题。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次明确了财务报告的目标,该目标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融合: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该目标的定位是否科学需要用理论和实践作进一步的验证。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认为,在反思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在大量、有效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仅仅凭着简单的推理,就想形成一个充分有效的结论,恐怕是不行的”。冯淑萍教授也指出,“我国应设定什么样的会计目标,一定要对经济环境进行深刻分析后再下结论”。笔者认为,会计目标要反映社会经济环境对它的要求,如果设定的会计目标与环境不相适应,就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并影响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会计环境不同,为满足会计环境需要而制定的会计目标就会有差异。
一、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关系分析
(一)会计环境决定会计目标会计环境是指“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决定着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会计方法以及会计工作水平的客观历史条件及特殊情况”。葛家澍教授认为,会计目标本身就是特定会计环境下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需求进行的一种主观认定,一方面表明会计目标是由会计环境决定的,并客观、能动地反映会计环境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表明会计目标虽然在特定会计环境下保持相对稳定性,但从历史进程看又是不断发展和演进的。在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单式簿记发展阶段,生产的目的主要是自给自足而不是交易,其会计目标是为政府及民间商业和手工业核算收支,以满足它们对各自收支状况及其结果的信息需求。在复式簿记发展阶段,商业交易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盈利,此时出现了赊销和借贷业务,其会计目标是为商业主提供财产信息和交易及损益信息;并为经济往来各方提供债权、债务方面的信息。到了机器工业时代,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现代产权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西方国家盛行的公司制使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非常清晰,从而形成了以反映认定和解除受托经营责任为取向的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主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委托与受托责任关系变得越来越模糊。绝大部分投资者、债权人和潜在的投资者要求会计信息必须有助于投资、信贷决策,会计目标转为主要向外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信息理论和决策理论也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巩固了决策有用学派的理论基础。由于当前各国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在同一历史空间共存,都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环境下对会计目标的表述,但受托责任观的委托、受托关系非常明确,决策有用观的委托方则往往是“虚位的”。就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而言,“受托责任观更注重会计信息的历史性和可靠性;决策有用观更注重会计信息的前瞻性和相关性”,这从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实践得以印证。如德国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较多,其显著特点是经济政策法制化,各种法律在规范会计实践活动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税收和会计存在高度关联性,决定了政府是会计信息的主要需求者。因此,会计目标是建立在受托责任观的基础上,并以保护公司利益、保护债权人为主要特征。荷兰、瑞士、挪威、瑞典、丹麦和芬兰的会计目标与德国类似。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会计目标都是建立在决策有用观的基础之上。如美国的会计目标是向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类似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信息;澳大利亚的会计目标是提供信息给使用者,用于做出并评估有关稀缺资源分配的决策。这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国家现阶段的经济环境相符合的: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生产资源一般是私人所有;委托关系变得模糊;政府对经济的直接管制比较少。这就要求会计面向资本市场,向现实及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相关的、有助于减少决策不确定性的会计信息。他们不仅关注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业绩,更关注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尤其是创造造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IASC、英国和加拿大的会计目标是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融合。如IASC的目标之一是要尽可能地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相互分歧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所以其会计目标既要考虑到“一系列信息使用者经济决策的有用性,又要反映企业管理层对受托资源的受托责任”。这种双目标界定使财务报表的目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二)会计环境决定会计目标的使用主体从更广泛的意义看,投资者、债权人、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如财政、税务、工商行政管理、统计、物价管理、行业管理等部门)、管理当局、雇员、供应商、客户、证券经营机构、经济研究机构、新闻机构等,均可视为会计信息使用者。不过,在不同的会计环境中,其地位存在主次之别,但在任何国家主要使用者都应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就我国而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现阶段,虽然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单位增加较快,公有制企业在中国仍占主导地位,国家仍是企业最大的投资者。如从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的增加值及实现利润:公有制企业分别为2609亿元和5824亿元;私营企业为8290亿元和1237亿元;股份制企业24054亿元、5448亿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5241亿元、3455亿元。与此同时,由于资本市场不完善,许多企业不得不靠商业银行来满足资金需求,而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大部分是国有银行。所以,国家也是企业最大的债权人。
(三)会计环境决定会计目标的客体会计目标的客体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信息,包括会计信息的种类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在自然经济发展阶段,由于生产的目的主要是自给自足无需对外报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企业的经营活动,资产负债表应运而生。在公司制盛行的受托责任观下,经营业绩是委托者最关心的,因此,收益表的编制显得尤为重要;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决策有用观下,要求会计报表尽量全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所以不存在对某种会计报表的特殊偏好,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一视同仁。目前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包括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外,非财务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也越来越多地被企业披露。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各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各有侧重,FASB把相关性和可靠性列为主要质量特征;IASC的主要质量特征除相关性和可靠性外,还包括可比性和可理解性;英国ASB的主要质量特征与IASC基本相同,但强调当相关性和可靠性发生矛盾时,应选择使信息相关性最大化的方法。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会计界
一直是热点问题。IASB主卫・泰迪多次强调,会计国际协调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单一的、国际通用的高质量会计准则”。这表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会计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也表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信息使用者所要求的。关于“相关性和可靠性发生冲突时应如何平衡”的问题,他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最终目标是相关性,但不能牺牲可靠性;IASB成员Yamada则认为两者是一种相互平衡和妥协的关系,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目标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依经济环境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而定。
(四)会计环境决定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 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即会计信息的用途和提供方式。会计信息的用途与会计目标的定位紧密相连:在“受托责任观”下是促使受托人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决策有用观”下则是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当前的信息提供方式一般包括正式对外公布的会计报表和对内的会计报告及非簿记方式。在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书面形式的会计报告将不再成为唯一的信息载体,企业还可以广泛采取对外、对内的“在线报告”形式,使信息使用者能够及时使用。
二、我国会计环境及其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会计是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研究会计目标应密切结合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和宗教等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
(一)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放松了对生产要素的管制,市场调节功能加强,资本市场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微观经济组织的主体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企业大多由国家“独资”经营;国有控股企业大多是国家“一股独大”。因而,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采取委托人(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受托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直接接触的形式,受托责任关系以国家与企业经营者为主,但我国企业的特殊性又决定了这种委托受托关系并不十分明确。我国目前的股份制企业基本上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许多改制后的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一人身兼数职以及“内部人控制”等现象较普遍。上市公司只占大中型企业总数的极少部分,其中国有股一般占其股本总数的一半以上,尚处于上市流通的探索和试点阶段。由于资本市场既不发达也不规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市场,所以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发挥作用。因此,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资本市场由于融资功能不强,缺乏足够资源配置引导能力,而不能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政治环境 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经济尚处于转型期,公有制仍占主导地位,决定了政府行为对会计影响仍很大;另一方面,从会计信息的供需关系看,会计信息具有公共品性质,最优的供给与需求不能完全靠市场机制决定,政府通过法规制定等方式的介入是十分必要的。会计信息具有公共品性质,但它又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学中界定的一般公共物品。“会计信息是具有经济后果的”,需要政府以制定法规、会计准则等方式调节和均衡这种经济后果。同时,在制定和选取会计目标时,必须分析利益相关方的行为及动机,因为他们会为了个人利益而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生成,进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而达不到会计目标的预期效果。
三、我国会计目标的重新定位
(一)我国会计环境决定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信息的作用是供相关者使用,只有认真分析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真正需求,才能确立正确的会计目标。现实中会计信息的需求者较多,因此,信息的提供主要考虑谁是会计信息的最大需求者或潜在的最大需求者。由于我国的主要投资者是国家,主要债权人是国有银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仍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最大投资人是代表国有投资人的“国资委”。由于“国资委不属于证券市场上的‘职业投资人’,而是‘管理型投资人’”,关心的是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银行等贷款人关注的是贷款的风险和收益;政府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表现在征税、宏观调控等方面。都需要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国资委据此考核企业管理层的业绩;银行据此做出信贷决策;政府据此做出宏观决策,优化资源配置,以促进效益、维护公平。证券市场上的职业投资人及个人投资者投资股市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获得收益,则需要对投资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关键词:高教评估 评估主体 评估内容 评估标准
我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高等学校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得到了快速增长。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对高等教育评价工作也随之而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直至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均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对高等学校教育水平进行了评估,特别是近几年兴起的,以国家教育部为主导的新一轮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正在进行。通过对已评估过的高校情况来看,现行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标准及做法值得商榷,我们认为需要重建高教评估标准,本文就此问题发表一点意见。
1.目前高校教育评估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对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是由国家政府部门(教育部)制定评估标准,由评估专家组到高校进行评估。从评估内容到评估标准以及评估程序来看,这种评估体制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评估标准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相脱节。综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评估与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极为密切的关系,即不同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高等教育评估所采取的标准和方式也极为不同。根据国外教育学家的观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和普及化教育。据相关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国际通行的大众化的标准,即15%,这表明,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始阶段。
一般来说,精英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评价多是一元化的评价,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主要集中于对教育质量的评价,往往以传授知识的多少为评估标准,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教学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以及特色项目。相反,大众化教育阶段,世界各国对高等教育的评估多是多元化的评估标准,不仅关注教学的质量,更关注学生的能力,以及高等学校自身的“外化”能力,如科研成果转化率,社会服务功能,尤其要关注劳动力市场需求。当前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沿袭的是精英教育阶段的评估模式,所以这种评估体系与我国现行高校发展阶段相脱节。
第二、评估内容过于统一。目前教育部组织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无论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还是省属高校;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工科类或理科类大学,其评估内容是一把尺子。由于评估内容统得太死,评估的结果虽然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但看不出各高校办学特色。而且,这种评估内容导致高校在名称、层次上做文章:民办高校争取进入国家认可的行列;公立高校,专科想升本科,本科想办成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想办成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想办成一流大学。高等学校在一种无序状态中竞争。
第三、评估主体单一化。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只承认政府评价,国家教育部只承认自己组织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而不承认民间的网上评估和其他团体的评估,这种评估主体一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管理不相适应。
2.对重建高教评估标准的建议
对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无疑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变革。为了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使高等学校教育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适用的人才,笔者对重构高等教育评估标准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评估主体实现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所谓从一元到多元就是实现从单一的政府评价到多维的评价主体,如社会中介机构、院校自身、用人单位、学生、同类学校之间的互评等。鉴于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要提倡院校自评,用人单位评价和社会中介机构的评价。院校自评就是要强调院校经常性的评价,增强院校自我质量控制意识;用人单位评估,是检验学校培养质量的客观标准之一,是决定学校办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中介机构评价可增加社会对高校的认可,增加社会参与的广泛性和透明性。
第二、评估内容应该从统一向分类转变。目前,教育部对高校办学工作水平评估比较重视标准的统一性,而对差异性或特色注意不够。尤其是以一个标准来评价所有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容易造成高等学校的雷同和功能的缺失。既然高校客观分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那么评估内容也应分类分层制定标准。我们认为美国对本国高校教育水平评估分类评价是较合理的。我国应改变统一评价内容的传统评价方式,实行分类分级的评价体系。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一项重要革命,会计的电算化使人们从繁重的手工核对报表中解放了出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的隐患。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会计电算化的安全问题,以提高会计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起步比较晚,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尝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和有组织、有计划的稳步发展阶段到如今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总共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已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财务软件开始商品化、通用化,并被广泛使用。由于财务工作的特点以及网络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对企业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许多的困难需要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安全问题,必将阻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一、会计电算化存在的安全问题
1.电算化操作人员带来的问题
现代化、科学化的电算化系统都必须由人来操作和管理,这样就无法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对电算化系统安全的破坏。由于我国电算化发展起步较晚,人们并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安全的意义和重要性,就有可能因为操作失误和恶意毁坏给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带来巨大的危害。另外,我国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对电算化系统的操作还不够熟练,很有可能因为失误而使电算化系统的信息受损,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安全。
2.电算化系统硬件给安全带来的影响
电算化系统的工作需要计算机来执行,对于电算化系统来说,计算机是执行工作的基础。如果计算机在正常工作中突然断电,很容易导致电算化系统中的数据出现问题。如果计算机的硬件出现问题,同样也会对电算化系统产生无法挽回的影响。
3.电算化系统软件给安全带来的影响
在我国,计算机盗版软件十分猖獗,盗版的数据库系统比比皆是。因为我国电算化系统设计还不够成熟,使用时有可能会出现一些bug,导致数据被破坏,影响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另外,没有建立内部相关控制和相关管理制度,密码保护流于形式,缺乏信息保护意识,数据的安全性、兼容性差。网络会计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将自身暴露在风险中。风险主要来自泄密、黑客攻击和病毒等,人们往往不够重视防病毒、防黑客的工作,导致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面临威胁。
二、保护电算化系统安全性的措施
1.企业应制定专门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企业电算化系统操作人员可以安全、准确的提供会计信息,企业应制定专门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企业应有人员严格监控,并对电算化系统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同时,企业还需要制定电算化系统的操作流程,确保没有无关人员干扰电算化系统的操作。电算化系统记录的数据应定期存档,存档的时间地点应明确,并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另外,选拔电算化系统操作人员时,必须要严格审核其相应资质,并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2.企业应选择高质量的计算机系统硬件
企业应选择高质量的计算机系统硬件,重视计算机存储系统、主机以及企业服务器硬盘的质量,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计算机硬件的不足或受损而给电算化系统安全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还应定期利用移动存储设备对重要的会计数据进行备份,防止会计数据丢失,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另外,还可以利用一些高科技手段进行数据的存储备份。企业计算机应安装备用电源,防止因为突然断电导致电算化系统的数据丢失,确保断电时计算机还有电源支撑。
3.企业应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的选择
首先,应购买正版软件。盗版软件本身功能就不完全,还有可能携带病毒,对计算机和会计数据都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其次,企业应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存储、身份认证、授权等,进入系统时采用一些指纹、声纹等检测手段,并采用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进行硬件加密、软件加密等机器保护措施及管理制度,例如专机专用。在防止病毒入侵方面,尽可能做到财务系统相对封闭运行,利用加锁存储设备,加强对磁盘读写的控制。最后,可以在电算化软件本身入手,增强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等。电算化软件的升级和兼容性同样非常重要,企业应加以重视,以顺利完成财务软件的升级和更新换代。
三、结语
如果会计数据发生了篡改或丢失而不能被及时发现,就会对企业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问题处理得越完善,它能发挥的作用就越大,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就越高,就能更好地为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一个安全、高效的电算化系统,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振宇.会计电算化风险分析与防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
[2]尹彦蓉.论会计电算化安全与防范[J].现代商贸工业,2014(3).
[3]常剑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控制方法[J].中国会计电算化,2013(11).
关键词:会计准则 制定导向 趋同选择
安然公司破产暴露了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选择问题,此后世通等的财务舞弊案更是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讨论。近年来,许多财务事件的发生促进了对传统会计准则的反思。实际上,不同会计准则的制定都存在其优缺点,而会计准则制定导向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国际公认的会计准则制定导向有规则、原则和目标导向三种形式。2008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会计准则制定导向问题更加迫切需要解决。鉴于此,本文将分析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对不同会计准则制定导向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对其趋同趋势进行分析,最后总结我国应对会计准则变化的思路。
一、当前世界范围内不同会计准则制定导向性分析
从世界范围看,不同会计准则的制定都存在其优缺点,而会计准则制定导向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规则导向。规则导向是指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以规则为方向,具体性明确,任何事项处理都按照一定的处理方法,工作人员不需职业判断而确定对应的处理方法。其优点一是有章可循,可减少交易安排的不确定性,审计人员可减少分歧,诉讼中也更加能够明确责任,证券监管中也更容易监督执行,减少了责任风险。二是操作性强。清晰明了的特点,使得这一规则可以对不同情况有不同规定,操作性强,减少了交易设计的不确定性。三是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不高。在规则导向下,会计人员只需遵从规则,不需要过多的职业判断,这适用于专业素质较为低下、经济发展落后的情况。不过,这一导向也存在缺点:比如过细的规定存在着“交易设计”和“组织创新”问题,一些企业也会避开不利的准则约束。
其次是原则导向。这是指会计准则制定以原则为方向,抽象到只有原则性规定,并辅以其他会计制度。优点是它没有规则导向那么多例外事项,更多地利用了公司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范围更广,学习成本较小。同时,详细的规则往往意味着通过交易策划能够规避。另外,原则导向会计准则建立在一致应用的财务会计概念基础上,能较好避免准则内部互相矛盾问题。
再次是目标导向。安然会计造假事件,暴露了美国的规则导向会计准则体系缺陷。此后,一些机构建议美国采用原则导向会计准则。200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了目标导向的概念,认为鉴于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的缺陷,决定采用目标导向会计准则。其特征一是要建立在改进后的财务概念框架上,并与之保持协调。二是要明确阐述准则的会计目标及原则,三是要应提供充分的细节,便于准则的操作和应用。四是准则应当有广泛的适用性,减少例外情况。总体来看,目标导向集两种传统导向的优点于一身,重点强调会计目标,注重实质交易并保证遵守会计准则的目标。同时,每个准则制定根据内部一致的概念,避免使用例外条款和明晰的界限测试。它向财务报告相关人员提供了充分的详细指南,不过也存在着解决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缺陷和前后不一致的问题,
二、不同会计准则制定导向选择的比较
会计准则制定导向首先体现了准则制定者之间的博弈。当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发展中国家利益考虑较少。未来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要考虑我国的利益并充分考虑社会公众的利益。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会计准则要减少操纵会计信息的动机。从内外部因素的影响看,会计准则制定导向也受到了会计系统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主要是企业结构、管理制度等,外部因素主要是市场发育程度、经济法律环境等的影响。
当前,三种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趋同趋势明显,美国提出的目标导向会计准则主要是对以往的规则导向会计准则体系进行反思,而以复杂、详尽著称的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立统一的关系明显。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互为对立的发展,是二者走向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两种会计准则制定导向都需要明确会计目标,而尽管会计目标的主观性较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乃至同一阶段的不同层次上都有差异,但三种会计准则相互联系,趋同趋势明显。
三、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启示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对资本市场十分重要。从个人出发,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具有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披露的特性,会计准则要真实反映财务信息,具备真实的、可比的、财务报表和其他的财务报告。如何实现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必然涉及准则制定。我国完全照搬美国模式是行不通的,但要认识到准则体系过程中的共性。
首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会计准则体系的政治、经济框架对准则体系的建立有重要影响。而完善的准则体系对市场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会计准则的技术特征要遵循逻辑性原则,而随着市场化的加快,我国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建立会计准则体系,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选择准则,谋求全局性、系统性和稳定性。
实际上,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由国情决定。一方面,国际财务报告原则导向由其内生性决定,由于没有法律机制作为强制性保证,要更多关注会计处理原则,以求得不同国家会计处理方法的协调。我国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和完善符合本国社会经济环境的会计准则体系。另一方面,会计准则在总体上要以原则为导向,并辅助以详实的讲解,区别不同准则。另外,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及会计环境建设,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督。
参考文献:
[1]高蕾,文逢博.会计目标研究的文献综述[J].会计之友,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