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发展重要性

时间:2023-08-24 17:14:52

导语:在经济发展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在迅速发展之际仍面临着很大的问题,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中,人们对工商管理的重要性得到肯定。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应该将法律制度和工商管理相结合,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既稳又快的发展。

一、工商管理的概述

1.工商管理的定义。工商管理是指在法律的基础上,行政机构对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和行为进行规范管理,从而达到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工商管理的发展。工商管理一路发展,历经波折。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传统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现代管理阶段。传统管理阶段:望文生义也就是用一种传统的手段对工人进行管理,使其达到相应的要求,它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的转变之下而诞生的一种管理理论。这种理论在很多方面都缺乏规范,没有统一的要求,在管理的过程中独断专行,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只是凭借着个人的经验和自我感觉,不利于工人的管理。在培养的过程中缺乏标准,没有统一的培养方式,只是凭借着师傅的本领和自我传授,不利于工人的培养。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传统的管理方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此时此刻科学管理阶段出生了。科学管理阶段:科学发放的诞生是因为传统的管理方法满足不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下工厂规模越来越大,生产技术和使用机器越来越多的情况。科学管理方式生不逢时,当时我国社会经济局面相对比较混乱,于是科学管理方法在应用和理论上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现代管理阶段:应世要求下的现代管理具有很强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对于人才、组织、能力和信息都本着相对重视的理念,用法律手段结合管理理念和方法,使得我国工商管理的结构和设施都相对比较完善。

3.工商管理的特点。

3.1市场环境的营造公平有序。身处一个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更好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工商管理就给其营造了一个公平有序的环境。与其他政府部门不相同的是,我国工商管理部门没有独立的项目和资金,它只是通过维护市场经济的发展次序来给社会和市场经济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软环境,以促进社会和市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市场的建立具有明确的要求,需要竞争有序且开发统一,那么此时此刻工商管理就要很大程度的发挥其行政职能,来满足国家对于市场的要求。为了我国市场经济能够更快的发展,工商管理部门依靠其行政职能创建更为有序的大环境,这样相应的投资主体增加,那么积累的财富也会越来越多。

3.2监督处罚的手段各种各样。我国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市场监督的过程中采取行政处罚和行政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在工商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我国法律对工商管理部门执行监督的法律较多,所以工商管理部门更应该加强执法的力度和强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例如在经济市场上出现一些违反行为时,工商管理部门就应该进行依法制裁,但是在选择措施的过程中可以不用那么强硬,以此来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

3.3监督管理的范围相对较广。工商管理在进行市场监督时,监督的范围比较广,包括了市场经济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形市场相对明了,在无形市场的监督过程中,可以通过市场经济主体的步入市场、商家竞争、买卖合作、和交易淘汰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

3.4经济消费的关系较为密切。市场具有良好的环境,那么消费者才会愿意前来,市场经济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工商管理的主要职责就是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来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只有市场经济秩序得以保证,那么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证,所以工商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的好坏与市场经济次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工商管理部门在维护市场次序的过程中,应该本着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的原则去管理监督。

4.工商管理的职能。

4.1主管市场经济发展。工商管理部门是市场中的主管,在市场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担负着维护市场经济运行和保障经济发展的重大责任,任何一个行政管理部门都要坚守自己的责任,加强市场的监管和秩序的维护。工商管理部门需要在完整的经济体系上保证市场经济活动的有序和公平。工商管理部门在调整的时候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发展的规律,及时的解决困惑企业所面临的问题,鼓励消费者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4.2加入国家宏观调控。在我国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过程中,工商管理是其有效的手段之一。工商管理是通过控制经济活动主体的稳定性来进行宏观调控,而且保障了在经济市场中,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能够高效的贯彻和执行。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功能只有在很好的发挥和执行下才能推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从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的快速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工商管理没有执行其相应的职责,那么我国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工商管理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与其他常规的宏观调控政策有着不同之处。相比较于常规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商管理的经济调控要一步一步的逐渐推进,显得作用会相对较慢。工商管理活动必需循序渐进是因为它与市场之间的关联相对较强,它的更改将会直接牵动市场的发展,所以工商管理活动必须一步一步,逐渐推进。

4.3培育良好的市场主体。一个良好的市场主体可以促进市场体系的完善,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部门之间的协作,可是良好的市场主体如何而来,工商管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健康的市场主体保障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全、经济发展的良好需求,同时也保障了工商管理部门能够正常执法。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我国的经济发展遭到了国外资本流入的冲击,此时此刻的市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促进着市场经济的公正性,同时也保障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强化市场监督工。工商管理部门通过实施市场竞争管理和商标注册管理在规范市场的主体行为和市场监督的工作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为了使得市场主体能有一个相对较好的市场经营和竞争环境,工商管理部门在监督措施上实施市场竞争管理和商标注册管理,从而使得市场主体在交易活动和经营活动时按照市场经济的相关规范,营造相对较好的环境。在强化市场监督和管理方面的时候,工商管理部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垄断和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要加大力度去监督惩治。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市场会出现一些垄断和不正当的竞争行为,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工商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其的监督,从而改善我国市场经济的投资环境,使得这个环境是一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而保障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2)加大力度保护企业的商标权。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商标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代表着一个企业或者是一个商品,而它的权利如果不能得到合法的保障,那么这个企业以后的生存和发展将岌岌可危,对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次序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使得企业商标的合法权利得到很好的保障,工商管理就要积极保护企业的商标权,面对假冒商标等一系列侵犯其他企业知识产权的违法、违规行为行为给予严厉的打击和制裁,通过保障企业的商标权来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3)进一步完善行业分类的监管体系。通过完善分类监管体系从而达到整个监管体系的有效和精细。例如对行业风险和信用等级等一些行业分类的监管就会使得在整体监管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继而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4)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打击力度。广告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可是越来越多虚假违法广告的出现给经济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打击力度,从而净化了整个广告市场的环境,对市场经济主体广告的规范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有利于通过一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大环境促进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2.规范市场经济。在规范市场的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的经济次序、促进市场的合法经营过程中,工商管理部门都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工商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督,使得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准入制度变得相对的合理和规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制度不断完善,很多企业为了获得市场经济的主体准入资格首先会到当地的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申请注册、登记。在企业进行申请市场经济的主体准入资格的时候,工商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把关市场主体准入情况,在审查的时候也要严格规范,以此来提高企业登记注册的管理质量。通过工商管理部门的加入,使得市场经济的主体准入制度较为完善合理规范,以此对我国市场经济次序的有效维护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3.完善体系建立。因为工商管理部门自身的行政管理职能,使得其在进行市场经济的的监督管理过程中,积极培育和监督市场主体,使得市场经济的各个市场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强大之中,从而也使各个市场经济体系不断的建立和完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市场经济体系也随之越来越重要,所以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因为市场之中经济资源相当匮乏,所以合理有效的对经济资源进行配置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经济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被浪费和闲置,从而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在经济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体制来实现。通过市场体制这一流程,调节价格市场,使得那些需要的,最有效率的经济部门得到这些匮乏的经济资源,从而提升经济的整体运行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引导和实施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市场作为一个连接微观的经济活动和宏观管理主体的中介,它通过市场进行引导和实施,从而达到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想要达到的目的。国家在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之时,它通过自己的一些手段和方法首先对商品的供求进行调节,其次根据商品的价格形成一定的体制,然后通过间接的引导和调解企业的经营和方向。

4.维护合法权益。工商管理的应用不仅使得国家的监督体系得以强化,而且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给予了有效地维护。一方面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市场监督的时候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赋予自己的权限和职责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为了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保障国家法律法国的有效实施和贯彻,需要加大执法的力度。另一方面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市场监督的时候要遵守行政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合法的走相关程序,维护经济市场的相关秩序,规范和引导企业的竞争。除此之外,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对工商管理的法律进行不断地完善,要做到透明合法。

三、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面临很严重的问题,工商管理作为我国宏观调控最主要的部门之一,应该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和职责,更好的应用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

作者:金龙 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逄艳波,王玥.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3,07:100-101.

[2]付杰,包颖彦.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5:44.

[3]吴朝静.浅析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中国商贸,2013,27:167-168.

[4]李晓东.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J].中国外资,2014,04:206-207.

第2篇

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是网络经济形成的条件

近阶段,在全球范围内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地发展,并以先进、优质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就美国来讲,美国的技术经过40多年的积累及进步只出产了10万余台规模较大的计算机,但是经过20年的技术沉淀及发展就出产了100万余台小型的计算机,10年的时间就生产出了1000万余台微型计算机,这无疑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生产时期,使经济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网络经济是一项固定的信息网络经济,是利用网络特别是互联网进行一系列有关经济的项目。经济趋向于网络化势必会促使网络经济的形成与进步。网络经济与现今十分流行的电子商务有着密切的关联,包含的内容有着多种形式,例如网上银行、网上交易等商务型项目,网络的基本设施设备等经济项目。

1.2网络经济的发展支撑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持续地进步

随着经济发展趋势持续上升,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并且促使着网络经济的形成。而与此同时,不断进步的网络经济出现了新兴的产业,如电子商务,这无疑也预示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必将往更高的层次发展,方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要进一步满足社会需要,就要着手建造完善的网络设备,利用TCP/IP建设较为完善、齐全的互联网系统;加大对计算机网络软件的设计力度,建设完善的商务信息平台,着重达到构造新型商务项目的运用氛围和平台的目标,持续对java技术、xml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使相关技术逐渐趋向完善状态;还要对网络的信息数据采取加密的环节,设置各项认证的环节或者系统,进而保证网络交易、网上银行等一连串的项目可以在保险、安全、科学的保护下执行,显而易见,这与网络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

2计算机网络技术改革依然持续

目前,人们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传播的时代,信息持续发展的运动也必将引起全球的技术革命,将会是一场世纪性的科学技术项目。信息技术的革命风潮是世界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可以让全球综合性价值处于不断增强的状态。全球表现出以上状态是有一定原因的,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摩尔定律”仍然存有持续发展的苗头,而所谓的“摩尔定律”即为计划接下来的20年,半导体的芯片集成度将会以18个月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数量就增加一倍。而与半导体芯片集成度共同运作的处理技术,也促使着计算机的运作功能经过两年的积累就可以增加一个级数;第二,经济利润的不断增长逐渐依靠于信息产业。有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底,全球网络市场的经营效益已经高达1.3万亿美元;第三,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等经济活动的形成。1996年全球的互联网用户数量不足4000万,而至2012年底全球的互联网用户已超过全球人口数量的三分之一,这也预示着往后的经济发展将会因因特网和各类经济活动再次点燃快速增长的火花。

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网络经济所产生的作用

3.1思想观念上的改变

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数据的传播速度可谓惊人,这也慢慢地让人们了解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必然要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研究表明,信息与学问可以增加投资者的利润,而增加投资者的利润必将会带来信息、学问的再次增值,进而使信息、学问处于不断积累的状态,人们可以利用建立有效的、合理的生产形式和产出新型的、较为完善的产物与服务从而完成以上目的。

3.2促使网络服务形成与进步

信息全球化的快速传播,促使着社会各方面都逐渐融入网络信息的特点。而因为现今信息网络化的传播让信息供给人员逐渐引用先进的服务模式,进而让整体服务流程变得更加快速、有效,更加可以达到使用者的需要。而越来越便利的网上服务慢慢取代使用效用趋于下降的传统服务,这也预示着传统服务模式的价值已经不再有了。传统的服务模式很难以单独存在的形式获得经济效益,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逐渐转变服务模式,融入网上服务模式,积极地探究分析网上服务。

3.3网络化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依靠网上信息平台,转变原有面对面交易的模式,用高效率的、便利的网络交易模式来替代,这不仅减少了整个购买流程中所产生的成本与费用,减少交易的功夫,还能扩大产品流通的范畴、加大商品流通的速率。特别是在进行国际经营事务上完成网络化的设置,所呈现出来的成效就更为突显。在进行国际的投资之际,原有的基金逐渐趋向于信息化、开放化等特性;现实生活中股票交易模式也开始触及网络化,投资者可以在非固定的地区实现股票买卖的一体化过程,而且经过这样的交易模式,投资者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到最新的信息与股票的最新动态,进而可以舒缓股票交易场所的紧张;交易趋向于网络化引起了许多投资人员的关注力度,促使着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网络交易市场寻找一席之地。从自然人的角度来看,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也已经呈现出一种广为接受的状态,近年来国内快递业、物流的快速发展,也正是说明了人们对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的认可。

3.4适当的经济构造

众所周知,网络化经济的形成促使着原本服务性产业的整体构造的重建或者改进,这从本质上转变了国民经济的基本构造,让原本的产业向着较完善、信息化、电子化等方面前进。例如产业资金投入量的比例构造趋向于信息化的方向。根据现行企业的规模大小,可以得出市场的经济构造逐渐向着信息网络化的方向转移,如小型企业的发展影响力度的增大等。由于信息产业拥有多项优越性,使其变为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信息产业的推进,一般情况下是与传统的服务产业有一定联系的,通过解决传统技术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改善后服务产业的使用效率,让社会经济的构造逐渐符合科学化、合理化的标准。其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必定要有信息产业做工具,因此信息产业应是各相关行业发展的基石。所谓的信息网络化的流程,即为物质与劳动的产业机构逐渐向着产品构造、学问信息密集型的核心转向价值更高的信息产业的进程。

4计算机网络技术如何促进网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4.1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

2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范畴是十分广泛的,几乎各行各业的每一步工序或者流程都涉及到计算机技术,而且它不仅触及到人们的工作领域,也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剂”。正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网络经济的发展,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趋向更优秀、先进、创新的方向进步。网络的信息传播与经济的发展,鞭策着大批的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等商务型的项目向优化的方向前进,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网络问题,如安全性的问题、网络信息传播的途径等,这些都要得到及时的处理,方能更好地推进网络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更好地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

4.2创建自身的网络系统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提升,全球网络使用者数量大幅度上升,因特网逐渐成为充满商业性质的网络平台。面对如此激烈竞争的未来市场,企业应该先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着重于对营销渠道的开发创作,并逐渐形成企业自身的网络系统。而且大多数企业已经逐渐涉及因特网,着手打造符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网络发展体系。目前,经济与技术上都较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都着手建设企业自身的网络系统,所谓企业自身的网络系统,既是企业内部的网络系统,而又与全球的网络有联系,内外网络兼得,竞争力很大。企业自身的网络系统在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比如:数据库的建立、产品的生产、管理模式、营销方案、技术水平等方面。

4.3加强对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设计、执行、维护、调节等各个环节都是人作为主体的,每一环节人都与电子产品相互作用,共同运作。网络经济是一个较为巨大的系统项目,所包含的人员都是拥有多种专业性知识的精英,例如:信息平台的打造,数据库的建立、贸易、工商管理、财务等各个专业化的方面。网络经济的目的、拓展、计划每一项的执行需由各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根据企业内部的实际技术水平、经济实力、文化背景等各个方面制定。没有有关电子设施的目的、拓展、计划的建设人员或者这方面人员的匮乏,都会使网络经济的实施过程遇到阻碍。网络经济的整体运作过程是结合了各个专业的知识,因此要开发网络经济就需要综合性的人才。但是,就目前各国的实际情况而言,网络经济人才的培养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部分发达国家已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已开始处理这一难题,而国内也开始加强对网络经济人才的各项培养。

4.4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第3篇

关键词:小型农机具;山区经济;发展;重要性

1地形地貌的特殊要求

山区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环境优势,土豆、玉米,红枣是山区县市的主要也是特色产业。这些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优惠政策,使一部分农民移民搬迁到异地,当旧宅基地复垦后,农业种植面积得到大幅度增长,农副产品产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面对耕地面积增长的情况,推进现代化实用小型农机具的应用与发展是势不可挡的。如果只靠人力劳作,不仅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生产效率也很低,山区的农民要积极将微耕机、除草机、收割机、玉米脱粒机等小型农机具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利用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2提高惠农政策促发展

在这些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市,土地基本没有连片的,都是三亩二分的小块状,而且还山高坡陡、崎岖不平,要发展大型农机具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纸上谈兵的事,可小型农机具就不一样了,它的特点就是小巧玲珑、方便运行价格实惠等,正适合山地丘陵沟壑环境下使用,也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和一致好评,扶贫的优惠政策,如购机补贴的贴心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户在购买农具时所面临的经济方面的困难和负担,降低了农户在春种秋收中的劳动力,对山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加强对农业种植的管理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山区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对一个微弱的种植家庭来说,为了保障清涧县山区农业的更好发展和不断扩大,促进山区农业经济的创优增收,不能成片的发展壮大的微弱单位来说,推进小型农机具在农业活动中所发挥无可替补作用[2]。小型农机具所具备的小、轻便、便宜、灵活等特点,特别适合山区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农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大面积的使用农机具能有效的提升农业发展管理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小型农机具的利用普及在政府和农户之间缺一不可,对山区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利于山区农业发展。北方山区县市不像南方地区地形平坦大面积又大,能使用大型机械进行春耕秋收。根据山区特殊复杂地形的实际问题来说,小型农机具的推广运用具有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根据山区的地形地貌,制定一个合理使用和推广小型实用农机具的方案是很有必要的,广泛的使用合理的推广小型农机具能提高农产品增产增收的有力保障,也能使实用小型农业机具在北方山区的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北方山区广泛使用小型农机具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目前微耕机、小型收割机、除草机、粉碎机都广泛的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并且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3]。2)缓解农民经济负担。随着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年轻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山区农村老龄化比较突出,导致了大量土地无人耕种,浪费了土地资源。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小型农机具的使用和普及是减轻农民担子的最有力的办法,特别是在山区县市广泛推广使用实用小型农机具。把小型农机具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对农业生产多样化,提高农民经济收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型机具小、轻便、灵活、便宜等优势能有效缓解农忙时节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严重不足等问题,也能减轻劳动力缺少的压力[4]。3)扶持力度大。这些年来,社会的进步,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增大了农村农业生产的帮高力度。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扶持不仅有惠农政策,还有资金的补贴,降低农业生产的亏损。实用小型农机具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面对地形崎岖的山地也能很好地使用,农机具帮助资困山区农民解决了从农作物种植到收获整个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农机具在贫困山区的农作物种植收获方面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南方地区,平原辽阔,地形平坦,比较适合使用大型机械化设备,但是我国北方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深沟为主,地势起伏比较大,小型农机具是更好的选择。小型农机具体型小、灵活性高、适应性强、操作简单,非常适合北方地形地貌比较复杂的高山丘陵沟壑地。就目前的使用情况而言,小型农机具在北方农业种植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一致喜爱和好评。

第4篇

摘 要:近代会计于15世纪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始出现。在19世纪多层次管理开始之初,管理会计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分析了各时间段的世界经济发展阐述与之相对应的管理会计的发展,指出管理会计的发展与世界经济形态与需求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并说明了管理会计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管理会计;发展历史;重要性

引言

会计是社会经济和管理理论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管理会计是一门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目,在了解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加以理解。纵观管理会计的历史,特定的管理会计理论与发展都对应特定的历史与经济环境。会计发展和创新的中心总是与经济强国相联系。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概括管理会计的历史。

一、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

(一)工厂制企业管理

15世纪之前的会计,以单式簿记为主。簿记文化起源于东方,它与数学构建出了单式簿记体系。其中体现了在生产力较低的封建社会时期,对经济责任,受托责任而形成的经济牵制思想与组织制度,体现在当时的官厅簿记,庄园簿记,寺院簿记。13—15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萌芽,金融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单式簿记不足以应对现实情况,经济发展促使了单式簿记的改革。

从15世纪到产业革命,不少国家都开始展开对会计的介绍和研究,但都没有脱离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簿记论”的窠臼,只是在记帐技术上有所改进。

(二)工业时代公司制的企业管理

16-18世纪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社会出现大批自由劳动者和巨额货币资本,构成了工业革命的两个基本条件。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在此阶段迅速发展,织布机,纺纱机,蒸汽机的发明推动生产社会化进程。工业革命是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的一个历史进程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一种说法认为,成本会计与工业革命和制造业时代是同义的。工业革命时期,资本市场股份公司开始兴起。新的公司形式对会计职能有了全新的要求,例如:定期向股东提供会计报表,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自此,会计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向报表的编制,收益的确定,分析和解释等新的方向发展。

19世纪之前,企业所进行的交易活动,都是在制造过程中进行的,当大量的交易活动发生在企业外部,并且企业大部分投资决策都是由外部的利益集团制定时,财务会计系统就能为企业的评估提供充分的信息依据。

管理会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出现的多层次管理企业,如军工企业,纺织企业等。这些企业具有的共同特征是都是在一个经济组织内完成多步骤生产的产品,在这种生产方式中为了管理生产过程中的效率,需要获取更多关于内部生产的信息,来反应生产过程中的各部分生产的效率。

管理会计起源于实务的需求,19世纪铁路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大规模推动了管理会计系统的发展。铁路业是当时规模最大经营最复杂的企业组织,为了管理这个复杂的组织,铁路业管理者发明了铁路业务的计量方法。每一个部门都需要列示每一个生产步骤所耗用的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成本以及数量。这些汇报的成本计算单成为了基本的成本控制工具。卡内基利用成本单评价员工以及部门管理者的工作业绩。在这一阶段,纺织业,铁路业等都已建立起相应的计量指标激励和评价企业内部经营的效率。这一阶段的企业类型特点是企业生产的产品类型很集中,企业使用简单的产品汇总指标即可。

19世纪末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世界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美国转移,工厂制企业迅速扩大并在全美开始普及,公司制企业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导形式。综合性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管理会计系统的进一步发展。由多个独立的单一经营公司在这个时期开始合并成为一个集团公司。集团公司生产及销售遍及全国甚至全世界,而且多层级,多活动,多样化经营。面对这样新的企业形式,如何管理会计活动如何将各种经营活动,各个地域分散的生产销售以及其他业务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围绕同一目标运行并提高其效率成为主要问题。基于发展的需求,管理会计开始新一轮的发展。以第一批决定多元化企业的杜邦公司创造的杜邦通用模式为例,展示管理会计行为在集团公司的操作模式。杜邦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建立集中型管理会计系统,设计多个经营和预算的指标来协调各部门的经营活动并将资源有效的在各部门间分配。其中最重要的是投资报酬率(ROI)指标,将其分成销售净利率和资金周转率,并将其贯彻到生产,销售,采购等所有活动中,起到了为集团公司的整合作用,为企业整体部门的经营业绩提供了评价依据。

(三)信息时代公司制企业管理

20世纪开始迈进经济现代化,信息化和知识化蓬勃发展。在整个20世纪,经济效率呈上升趋势,资源使用效率成上升趋势,资源有效利用率增加、产业结构从工业化到非工业化,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20世纪80年代,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行业的变化和全球性的竞争所带来的挑战,管理会计也在不断进行新方法的研究与建立。例如当前制造业企业又一次创新为管理会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制造业的产品相较以前有了新的特点,要求管理会计实现以过去水平为基础,改善企业经营活动。随着技术的不同,管理会计也需要随之更新和改变。

二、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回顾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世界经济的发展史,企业的发展与管理会计在互相促进中得到发展。管理会计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管理需求提高的结果,其本身也发展成为一门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独立学科。在企业中,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在总会计师的统领下由专门的人员组织。管理会计为集团公司提供的内部分权经营组织运营效率信息,例如杜邦公司,通用汽车才得以发展起来。而如果大型的集团公司不存在,管理会计也没有用武之地。在复杂的大规模的企业组织管理中,管理会计在制定决策,战略,改善经营,评价等方面发挥着多种重要的作用。随着公司越来越大,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至关重要。在一个企业中,管理会计人员扮演着商业咨询师的角色,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一个先进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在组织规划和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等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付磊,. 会计史研究三十年[J]. 会计研究,2008,(12).

[2] 陈良. 管理会计的历史演进及启示[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2).

[3] 包守一,. 会计历史资料的整理[J]. 财务与会计,1983,(9).

第5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腾飞、社会进步,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与此同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日益增大。尤其是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由沿海向内地的梯度推进,东西部地区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GDP差距都在迅速扩大。为此,中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以促进西部及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在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促进东西部地区间多角度、多层次合作等方面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这对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何促进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改变西部民族地区单一的经济结构,加强经济管理,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处理的速度越来越快,网络经济正在成为一种新的世界潮流。在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会计信息量也与日俱增,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已日趋普及,网络环境下进行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已得到普遍使用。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使网络环境下的网络会计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但由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环境和人为因素等影响,网络会计的发展基本上还处于一种空白状态。

一、西部民族地区会计发展的现状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活动,又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经济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会计的发展和应用。现阶段,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式比较单一,很多地区地处沙漠戈壁、雪域高原,山大沟深,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使得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计划经济体制对民族地区的影响和作用远远超过东部发达地区。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仍然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等、靠、要”等保守、依赖思想依然存在,严重地影响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活动相对简单,会计的管理及核算不需要复杂的会计方法,很多会计处理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复式簿记的算盘和账簿手工操作过程中。财务会计的程序和方法主要适合于手工操作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管理人员及业务专业人员素质较差,只能完成一些常规的会计核算工作,会计处理集中统一,缺乏灵活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会计的内部勾稽关系、管理监督职能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信息的提供和反馈也比较滞后,会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及财务信息资料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还未得到普及和应用,利用计算机处理财务会计工作的企业只是凤毛麟角,会计专业人员掌握计算机特别是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水平较差。而且,即使采用电算化会计,也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各种组织管理制度及其他控制措施,管理理念不强,也不愿意花费较大的成本和精力去学习、应用和掌握现代化的高新科技技术和手段。相应地,由于会计在西部民族地区这种发展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对其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21世纪,西部民族地区也应顺应历史潮流,改变会计的管理观念与核算观念,使会计信息的提供能够快捷有效。

二、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网络会计的重要性

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因为长期封闭,在经济上具有明显的依赖性。要改变这种局面,促进经济发展,就要改革开放,转变观念。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推动着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和网络化,网络时代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之势,作为经济发展反光镜的会计也相应地与此同步发展着。发展网络会计,已成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原因如下:

(一)西部大开发及其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地处内陆边远地带,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充裕的一般劳动力。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过程中,西部民族地区应解放思想,调整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和发挥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并做好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有效的价值;必须注重和应用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西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内外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参与,要利用会计为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为西部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参与西部经济开发。现在是科学技术与网络经济时代,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经济,横向融通,就必须首先改变原有的财务信息的处理与输出方式(现有的财务会计把会计信息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一种通用的会计报表),建立网络会计系统可使企业及时提供比较全面的会计信息,而且信息需求者可以通过网络对其进行实时跟踪,及时查询企业详细资料,进行双向交流。企业在了解会计信息需求者的需求类型后,针对需要,可对其提供专门的财务报告,以大大提高民族地区财务信息的管理与输送,为西部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西部经济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在西部民族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除利用国内资源发展国内市场外,还应该改变观念,放眼未来,利用国外资源并开拓国际市场。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加国际竞争力,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结构优化,使之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以及由此而来的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会计信息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对外开放中起着信息沟通的作用。而网络经济是信息网络化的产物,它以知识、智慧为核心,以网络为依托,采用最直接的方式拉近了服务提供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网络的存在使现行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数据的形式直接存储于网络与计算机中,对企业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实时反映和处理。利用Internet与企业外部相关信息使用者交换信息已成为会计发展的趋势,而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信息及网络信息,无疑会增强西部民族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会计国际化和信息网络化的需要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已进入关键性的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中国加入WTO,西部民族地区的环境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如国外企业的涌入,国际贸易的扩大,资本市场的开放,国际结算业务也将逐步增加,企业必将面临更激烈的国际竞争。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走出国门,融入国际,走兼并、联合或在国外设立子公司等发展道路。会计信息是企业决策的主要依据,为满足国内外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要求,使其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就应符合国际惯例。企业对外投资和融资时,不仅要提供国内财务报表,而且要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财务报表。企业从事对外贸易,需要通过分析客户的财务报表来评价其资产实力、财务风险和资信状况,从而使会计环境和会计目标从国内扩展到了国际。网络会计信息成为国际市场各市场主体达成交易的重要媒介,并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在网络时代,信息处理和传递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经济信息量倍增,传统工业经济模式下的手工操作及简单的电算化操作难以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会计作为经济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对经济事项的处理和会计信息的传递必须网络化,这样,会计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和传递更加便捷,共享会计信息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也为西部民族地区改变观念、拓宽视野、学习外来先进经验、迅速掌握经济信息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三、加强和完善网络会计工作,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第6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要求、素质、分析

Abstract:At present,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ccounting work in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 effect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accounting personnel has the responsibility to government agencies, enterprise manageme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provide to meet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for investors, creditors and the social public service mission, their quality, level, how ability 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accounting functions pla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accounting work. Therefore, accounting personnel to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strengthen their accomplishment, it is very important.

Keyword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quirements, qualit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会计人员素质现状

1.1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部分会计从业人员丧失自我,不注重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 ,受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或经不起美色的诱惑,,贪污挪用公款,吃拿卡要,坑蒙拐骗,置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于不顾,严重违反职业道德。

1.2会计法制观念不强一部分会计人员为了小团体的利益,置国家财经法纪于不顾,造成一些单位的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有的为了中饱私囊 ,不惜铤而走险 ,甚至走向断头的犯罪道路。

1.3知识结构不合理,参与企业经营能力差 会计人员中不少人没经过专业系统教育,有的只是经过短暂的培训即上岗从业,生搬硬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经验丰富的老会计由于年龄偏大,只做“账房先生”,忙于应付眼前工作,对新知识掌握得少,特别是对会计电算化工作感到力不从心,知识结构单一,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1.4资格考试中“会考的不会用,会用的不会考” 一方面,年轻会计人员有学历,记忆力好,考试屡屡过关,但缺乏工作经验,不能胜任与技术资格相适应的工作;另一方面,有的在职财会人员是“半路出家”,实际工作水平虽不低,但考试能力不高的中老年会计人员,不少对参加考试已失去信心,技术职称多年不动,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

1.5所学知识学用脱节目前,我国的会计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体制,讲得多,做得少,即使做些练习,也是纸上谈兵,由此出现高学历、低技能的会计人员。

2、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必要性

2.1由于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的接轨,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我国自 1993年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以来,从会计制度到会计核算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改变,需要会计人员充分、及时地掌握新的会计知识。

2.2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会计人员的素质必须提高 当前,会计手段由过去的手工计算已向电算化发展,将会计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管理和预测,为事前监督提供有利的条件。

2.3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轰动全世界的“安然事件”,让我们看到国际上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的诚信危机,所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

3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3.1职业道德素质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基本内容包括:① 遵纪守法 ,严格监督。要求会计人员自觉遵守并严格执行国家宪法和法律、各项财经纪律和财会制度,不仅自己要严格依法办事及“常在河边走也不会湿鞋”,还必须敢于同违反财经纪律的人和事作坚决的斗争。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权,不唯情,不唯钱,只唯法”。② 廉洁奉公,精心理财。会计人员经常直接与钱财物打交道,若本身不能廉洁奉公,而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职务之便,贪小便宜,多拿多占,甚至“见利忘义”,贪污盗窃国家资财,又怎能履行财会工作职责呢? 古语道:“身不正焉能正人”。会计人员应注意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 ,防微杜渐。俗话讲:“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③忠于职守,勤奋工作。首先,要热爱财会事业,积极进取,有不完成任务决不罢休的拼搏精神,还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其次,要坚守岗位,专心工作,不,对于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认真踏实地干。再次,要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增强工作能力,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维护财会工作的严肃性,认真细致,一丝不苟。④实事求是,正确核算。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诚实的品质,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真实、正确、及时地提供会计资料,做到一不“掺水分”,二不“加盐添醋”,三不“偷工减料”。坚决不做“假账”。

3.2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指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据统计,到2005年底,全国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累计突破1000万,取得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人数达80567人,占总数0 . 8% ,具有本专科学历的人数为518万人 ,占总数49%。这表明,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受教育的程度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会计人员不仅应具备必要的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审计、微机应用等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些商业道德、法律、行为科学、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使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

3.3业务素质业务素质指一名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业务技能。具体包括业务才能、协调才能、预测决策才能、协调人际关系才能等。业务才能是指正确处理账务能力。协调才能是指会计人员能有效地通过读、 听、写、讲,再与他人沟通,协调好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预测才能是会计人员分析、预测、决策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才能是指会计人员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团队精神及全局观念。

3.4身心素质身心素质要求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平和而不保守,向上而不偏激。能经受挫折,抑制浮躁,防止骄逸,荣辱不惊,保持真诚的虚心、执着的专心和不懈的恒心。

4、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4.1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具体做法如下: ① 自觉。针对客观实际情况,严肃认真培养自己弃恶扬善的职业道德,做到立场坚定,明辨是非,逐步提高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② 自省。有道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各种“香风、毒雾”所迷惑,不被各种“糖衣炮弹”所击中,培养并逐步提高财会道德修养。③ 树标。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会计人员严于律己,默默无闻地在各条战线起着模范带头作用 ,勤勤恳恳地办理会计事务。以身作则 ,拒腐防变 ,洁身自好。因此,应善于和发现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④ 慎独。会计人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自觉努力培养强烈的会计职业道德感情和坚定的道德信念 ,并坚持在“隐”和“微”处狠下功夫,在履行职责时,不管人前人后都能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其次,要加强业务知识教育。当代知识的更新由过去的20~50年缩短到5~10年,会计领域也不例外,许多学科的新知识已经成为会计人员的必备知识,因此,必须抓好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再者,要加强法制观念教育。会计是与钱财物打交道的,如果法制观念不强 ,思想不过关,则业务水平越高,危险性越大,危害越大。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如组织学习各种经济法规、观看法制教育录像、学习经济案例、参观法制展览、旁听经济法庭等增强其法制观念,提高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4.2实行竞争上岗 ,优胜劣汰必须坚持不养闲人、不养懒人、不用庸人的原则,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公开、公平的筛选,把闲人、庸人、懒人请出去,让有能力、有才干的会计人员补充进来,以达到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4.3实行资格考试与工作考核相结合的选拔办法,以解决“会考不会用,会用不会考”的问题会计人员在通过某类别的资格考试后,还要参加实际工作水平和业绩的考核,两者均合格才能聘任相应的技术职称。资格考试合格而实际业务考试不合格的人员,必须参加一定期限的岗前培训或见习期,合格者才能聘任其相应的技术职称。

4.4改革教学方法,提倡会计实践与会计教育相结合 必须改变目前传统的教育方法,多讲多练。可采用投影仪、录像、广播、电视等手段来进行教育。还可借鉴美国的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师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4.5单位领导应重视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进取心对每个会计人员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每个会计人员都希望政治上不断进步,在技术上不断进取,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所以,领导要给他们提供进取机会,创造进取条件,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其工作热情,造成人人奋发向上的新局面。

4.6设立奖惩制度可设立专项的奖惩制度,通过奖励激发会计人员探索改进工作方式和作风的积极性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通过惩罚督促会计人员尽职尽责,努力工作。

第7篇

关键词:社区银行;经济增长;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社区银行按照国际上通常所定义的概念,它是指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在经营特色和发展战略上,社区银行强调的是在特定社区范围内提供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金融服务,与客户保持长期性的业务关系。在美国,社区银行的资产规模通常在1,000万美元和数十亿美元之间不等。从对它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涉及的领域都是其他大型商业银行所不愿涉及的,如中小企业、农业和普通居民个人消费信贷。而这些领域对于一国经济发展来讲又是不容忽视的,没有社区银行,这些重要方面理应发挥的作用将不能得到正常发挥,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将会受到阻碍。

一、社区银行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大型商业银行通常会介于风险、收益等方面因素的考虑而不将中小企业、农业和普通居民个人消费信贷列入客户范围之内,而社区银行以其独特优势使这三者对于经济结构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一)社区银行通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对经济结构产生积极作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拥有大量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深入到其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农副产品、纺织、建筑、计算机软件、贸易以及服务等方面,为丰富一国经济产业结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以美国为例,其70%的经济结构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可见中小企业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而社区银行由于在定位上立足社区,对该社区的情况掌握较好,可以有效地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增强其风险识别能力,对开展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贷款十分重要。从美国学者根据美国当地社区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统计得到:截至2002年,社区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了33%的贷款,在非常小的企业贷款(低于10万美元)方面占比超过40%,是它们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二)社区银行通过推动农业发展对经济结构健康发展产生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支农资金的匮乏一直为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单靠财政与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支持远远不够。而社区银行旨在服务当地社区,它将一个地区收集到的存款继续投入到该地区,加上其根据借款人的个人品德及管理能力等“软信息”(通过与借款人及其周围知情人长期的亲身互动才能搜集到)来进行贷款决策,更愿意也更主动为农场主提供贷款。这方面的表率可由美国社区银行在其农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得以例证。据统计,截至2002年6月末,社区银行发放的农场不动产抵押贷款为230.9亿美元,占所有银行发放此类贷款总额的65%,农场营运贷款发放额为280.4亿美元,占全部银行农场营运贷款总额的61%。

(三)社区银行以普通居民个人消费信贷为途径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以需求为导向的作用。长期以来,各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重点都是放在公司业务上,往往忽视普通个人消费贷款。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由于其贷款数量少,无信用历史纪录以及缺少抵押或担保品等,通常被拒之门外。而社区银行以其信息上不对称性相对较少,以提高本地区发展为主旨等优势,愿意、也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大量信贷,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美国社区银行的统计数据表明社区银行是美国普通居民的良好合作伙伴,社区银行比大银行在零售业务中收取的费用更低。据美国有关机构2002年的统计,美国的社区银行在支票账户等存储类服务的收费方面较之大型银行要低15%左右。

二、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社区银行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根本措施。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群体庞大,机制灵活,效

益总体良好,但是却面临贷款难的僵局,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原因还是大型商业银行与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规模不对称所导致的信贷风险控制难、费用率高等诸多问题。社区银行以其定位、信息、地区及管理运作上的优势,加上与中小企业规模相当,能够摆脱大型商业银行的诸多顾虑相互满足彼此的需求,从而为中小企业长久地注入活力,保持其蓬勃发展的趋势,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

(二)社区银行在弱化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方面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城市与农村、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了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现象。要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尤其在我国仍是农业大国的现实国情下,必须要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当然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近年来农村金融支持却呈现弱化的趋势。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坚持商业化改革,调整发展战略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银行”三大目标转变,大量收缩面向农村的金融业务;二是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流于形式,多年来按照商业银行模式经营,对社员的贷款程序跟其他商业银行一样,贷款投向没有体现“社员优先、社员为主”的原则。社区银行根植于农村社区,专注于农村社区,利用自身的信息与交易成本上的优势,能够有效满足传统农业的资金需求,从而弱化二元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三)完善我国银行体系、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的必要措施。一个完善的银行体系要求结构合理,不但要“多样化”,而且大、中、小比例要得当。目前,我国现行银行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便是小型商业银行,其比重太低,同时大银行的比重又太高。2006年末,我国银行类机构的存款市场份额中,城市商业银行仅为7.57%,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则为69.13%。反观美国,2003年“社区银行”占16.72%,中型银行占29.75%,而25家最大银行合计仅占53.53%。发展“社区银行”,将有助于尽快改善我国小型商业银行比重小的局面,优化我国银行体系基

本结构,从而促进金融体系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路径选择

按照上面的定义来衡量,目前国内还很难找到一家真正的社区银行。一个健全的银行体系不仅要有大银行,而且要有为数众多的社区银行。大银行有大银行的优势,社区银行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构建一个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且覆盖城乡的社区银行体系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将现有的地方中小银行机构改造为社区银行

1、城市商业银行。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由于资产规模、经营状况差别很大,改造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模式,应坚持区别对待、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改造的重点应是中小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已不再适合选择社区银行的经营模式,它们地处发达地区,经营状况良好,已具备与大银行竞争的实力,已发展成为跨区域甚至全国性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次,改造应遵循“先试点、后推广”的循序渐进思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应的,这些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也良莠不齐。为稳健起见,可以先选择一些位于发达地区且经营状况比较好的城市商业银行进行社区银行改造试点,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这些中小企业发达、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充裕且干预较少、民间资本较为充沛的地区。试点成功取得相关经验后,再在欠发达地区全面推广。最后,改造之前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社区银行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产权明晰。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拥有绝对控制权,其他的个体工商户、城市居民、私有企业所占股本的比例很少。城市商业银行无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和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为此,要加快城市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为其向社区银行转型创造条件。

2、城市信用社。从规模大小和服务对象来看,城市信用社应该是社区银行最主要的改造对象。九十年代非国有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信用社开拓了广阔的潜在市场。但目前的城市信用社面临着股权结构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经营水平低、不良资产比例高、抗风险能力差等诸多问题。因此,要将城市信用社改造为社区银行,必须鼓励外资和优秀民营企业入股,优化股权结构,实现股权多元化,同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快解决历史包袱。

3、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当前农村地区的主要金融机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应当适时对其经营目标、业务范围进行相应的调整,逐步改变政策支农的主要性质。2006年中国银监会表示,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要坚持市场化、商业化趋向,10年内将分批逐步过渡为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有特色的社区银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我们认为,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要加快改造成社区银行,而落后地区的信用社仍然坚持合作制的原则。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社区银行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农村信用社自身是不够的,需要相关各方给予大力支持。

4、邮政储蓄银行。2006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正式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业。其市场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的储蓄网点改造成社区银行能更好地实现这一定位。因为邮政储蓄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的竞争优势在于,与当地客户熟悉,吸储的资金用于当地经济发展,与当地经济休戚相关。邮政储蓄银行改造成社区银行后,要很好地发挥这一功能,需尽快积累在农村发放贷款的经验,建立成熟的经营机制,并依法纳入银行监管体系。

(二)将民间金融组织引导规范成社区银行。从某种意义上说,民间非正规金融活动盛行往往体现了一国金融深度不足,正规金融无法满足现实与潜在的融资需求。我们应当承认这些民间金融组织为地方经济发展所做的积极贡献。金融监管当局与其屡禁不止,还不如因势利导,通过引导使民间金融组织逐步演化成规范化运作的小型社区银行,同时对组建的基本条件、管理制度、业务范围、运作方式、监管办法等做出明确规定,在市场准入和利率方面给予更大的灵活性。这样既方便了金融监管,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又能够满足农民等小规模借款人的融资需求,对于培育分工协作、竞争充分的农村金融市场也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的配套措施。为打造一个具有生机活力的社区银行体系,还需要完善配套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颁布类似于美国《社区再投资法》的法律,鼓励社区银行的发展;二是要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其作用在于提高社区银行的社会信誉、增强人们对社区银行的信心,为社区银行提供与大银行平等竞争的重要制度环境;三是要进行严格而又有效的监管,强化信息披露和公众监督机制;四是参照美国经验,成立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之类的行业自律组织,进行行业管理,做到自我管理、自我规范、公平竞争。

四、结论

总结国外社区银行在实践过程中的可行性和对经济发展做出的实质性贡献,我们充分认识到社区银行在其定位(立足于社区)、信息(熟悉本地市场,信息不对称性相对较小)、地区(运作在本地,熟悉本地市场,条件灵活,手续简化,运营成本小)上不可取代的优势。鉴于我国尚不完善的银行和金融服务体系以及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推动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仍是重中之重等这些现状,我们总结出社区银行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由此引出了在我国实践社区银行的相关路径和措施。我们确信社区银行的建立将是我国金融体系不断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它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东,杜占元.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第8篇

关键词:网络技术;经济发展;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9-00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逐渐的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网络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打破了地域的界限,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经济领域中,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领域引起了重大的变革,同时,它也促进了全球经济的飞跃性发展。

1 概述

网络技术是指采用一定的通信协议,将分布在不同地点上的多个独立计算机系统,通过互联通道(即通信线路)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数据和服务共享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通信方式。它将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求获取信息。网络的根本特征并不一定是它的规模大小,而是它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消除了资源孤岛。目前,根据规模的大小,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三种类型: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网络经济,它是一种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经济形态。它建立在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利用各种企业信息和网络技术,依托企业的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的商务活动。网络经济改变了传统的企业营销模式与理念,但它并不是一种独立于传统经济之外、与传统经济对立的纯粹的“虚拟”经济。实际上,网络经济是一种建立在传统经济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

我国的网络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我国的整体国民素质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在网络技术的普及上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而网络经济的发展需要一批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加强对网络经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同时注重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提高网络技术的利用率,促进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

2 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关系

2.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近二十年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电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的办公和生活用品,而互联网更是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网络经济作为一种依赖于网络的经济活动,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它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目前,网络经济既包括商务性的网络活动(例如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企业等),也包括多种多样的网络活动(例如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网络服务等)。而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运作形态,虽然仅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它所创造的收入却是巨大的,早在1998年,美国的网络收入就已经超过了能源业和邮电业的收入。当前,网易、阿里巴巴、卓越、亚马逊等知名网络公司的年收入更是十分可观。网络经济在经济领域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切都是基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飞跃性的突破。

2.2 经济的发展对计算机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等的不断发展,网络经济又对计算机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计算机网络具有更全面的公共通信服务,同时,还要加强JAVA技术、XML技术等相关软件技术的开发,以满足商务活动应用环境的需求。此外,经济网络的安全问题是影响网络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加强网络安全,确保网上交易等经济活动能够安全进行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现代经济造成的影响

3.1 转变经济增长理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全球信息网也对现代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经济理论已经不再适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诞生了新的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认为:信息和知识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而这反过来又可以增进信息和知识的积累。新增长理论强调对知识和信息的利用,同时加大对研究开发和教育培训方面的投资,并注重建立新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

3.2 优化经济结构。网络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国民经济的结构,推动国民经济向信息化发展。网络经济促进了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它将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到一起,有效地改进了传统技术,使传统产业更具活力。网络经济的一大优点是它充分发挥了信息在经济生产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经济结构更加高级。网络经济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劳动结构的智力化以及消费结构的服务化。

3.3 优胜劣汰,促进企业的专业化。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商品时可以打破地域的限界,寻找最合适的产品供应商,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网络经济的发展更有助于消费产品的选择。但对于生产商而言,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得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直接,也更加激烈,技术、服务、品牌等方面的重要性将会更加突出。而激烈的竞争会促使企业更趋向于专业化生产,以此来提高产品竞争力,对于非核心的产品和服务,可以选择从其他企业购买。

4 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促进现代经济发展

4.1 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技术。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行为越来越趋向于网络化,网络用户群已经成为消费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网络经济的繁荣,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等网络行为也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网络问题,例如网络安全问题和网络犯罪问题。这些问题对网络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必须大力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

4.2 重视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网络经济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的发展涉及到工商、贸易、交通运输、信息设施建设等多个行业,所需要的人才涉及到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要想快速的发展网络经济,我国需要迅速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网络复合型人才,从而保证网络经济的各个环节可以正常运转。目前,我国对网络经济型人才的培养还不够重视,需要加强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

4.3 完善法律法规,促进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网络经济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的问题,例如电子交易安全问题、个人隐私泄露问题、电子合同的法律保障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网络经济的发展,法律作为处理社会问题的一种强制性手段,可以有效地减少网络经济中的犯罪现象,保障网络经济的正常运转。

4.4 建立电子商务支持系统。进行商务活动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目的,电子商务与其他商务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客户间的交流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但是要想成功的进行电子商务,物流、支付以及信息这三大基础设施是必备的。构建电子商务物流系统需要企业在各地设立连锁店或者销售点,保证货物的准时派送,但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都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一般选择与物流公司合作来实现货物的派送。

参考文献:

[1]何川.浅谈计算机网络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

第9篇

中国经济现阶段面临几个失衡问题,亟须在“十二五”期间进行调整,重新协调好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一是储蓄与消费或投资与消费失衡,二是经济增长过分倚重第二产业,三是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四是生态总体恶化趋势高未扭转,五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努力缓解上述几大失衡问题,实现经济的再平衡,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相信在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引下,全面落实建议提出的各项方针任务,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定能稳定协调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是稳定发展。“十二五”期间,需要逐步缓解2003年以来经济超常规增长(其中“十一五”前四年GDP年均增速达11.4%)、连年突破了一般公认的潜在增长率(9%左右)而带来的资源环境不堪重负、产业结构失衡、社会建设滞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矛盾。中国经济面临从追求数量规模扩张型向注重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历史性任务,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革分配制度,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恢复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均衡,不再一个劲儿追求GDP短期高速增长,适当放缓经济增速至8%左右,以便致力于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常态的可持续的增长。最近,货币政策已确定回归稳健,宽松的财政政策看来在一段时间后也会回归中性,以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

走向稳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外需和出口急剧下滑,大批出口企业停工或倒闭,上千万农民工返乡。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11月,政府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启动四万亿投资等一揽子计划,2009年和2010年分别新增长贷款9.6万亿元和约8万亿元。这就使货币(M1和M2)增速大大高于GDP增速加CPI上涨率。2009年底,M2同比增长27.7%,超出年初预定指标17%十多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32.4%,增速比上年加快23.3个百分点。2010年货币增速仍处于高位,至11月底,M2增速为19.5%,M1为22.1%。其结果,是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大量游资到处冲击,主要是冲击房地产市场,使房价2009年上涨25%,2010年上涨15%左右。接着是带来CPI的逐步攀高。年初许多权威机构和经济预测专家都认为2010年CPI涨幅将在7月份登顶,然后回落,但是CPI在7月份上涨3.3%以后,8月份上涨3.5%,9月份上涨3.6%,10月份上涨4.4%,11月份上涨5.1%,预计全年涨幅将超过计划的3%。2011年上半年CPI涨幅可能还要高一些,达4%—5%左右。当然,中国这轮CPI节节攀升还同部分农产品供应结构性季节性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有关。面对逐步加重的通货膨胀压力,政府正在用更大的力气抗通胀,一再重拳调控房地产市场,最近国务院又出台16条措施,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因此,今后为了逐步消化和吸收大量过剩的流动性,为了抵御主要发达国家实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零利率政策致使全世界流动性过分充裕容易导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冲击,政府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下大力气稳定经济、稳定物价,以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确定2011年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其次是协调发展。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中国经济现阶段面临几个失衡问题,亟须在“十二五”期间进行调整,重新协调好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一是储蓄与消费或投资与消费失衡,储蓄率太高,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太低,低得离谱(2009年只占GDP的35.1%)。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一些专家建议应逐步提高消费率并在“十二五”期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二是经济增长过分倚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人均GDP从2001年起达1000美元,到2010年增加到4000美元,但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并没有随着人均GDP呈几倍增长而提高,一直在40%左右徘徊,同现代化进程脱节。为此“十二五”规划建议已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三是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环境瓶颈约束越来越突出,主要矿产品如铁矿石、精铜矿、原油等的对外依存度一路走高至50%以上。今后将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把节能、节水、减排等列为约束性指标缓解矛盾。四是生态总体恶化趋势高未扭转,祸及子孙后代。今后既要努力做到生态局部改善而且要求在总体上也要改善,建设生态文明。五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接近0.5,超过了0.4的警戒线。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3∶1,如加上医疗、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的城乡不平等,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则进一步扩大为5∶1。注重公平分配,加快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让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今后五年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已成为各界共识。

可见,努力缓解上述几大失衡问题,实现经济的再平衡,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相信在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引下,全面落实建议提出的各项方针任务,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定能稳定协调发展、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