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7:14:53
导语:在德育新理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新理念德育情境教学优越性
一、新理念呼唤新教学法
把知识一成不变的复制给学生,把观念单纯、固执地强加给学生有用吗?学生“拿着”那些尚未消化吸收的守则、规定,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游刃有余吗?有谁希望祖国的下一下盲从无主见,人云亦云?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就茫然不知所措?
现代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而这些社会信息复杂、良莠不齐。多元化社会允许学生多元化发展。但不管从时间上,还是教育内容上,学校教育都是十分有限的。面对心智越来越高,思维灵活,见解独特,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却又易焦虑,敏感、脆弱、懒散的孩子们,在提倡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今天,如何提高孩子对社会道德现象的分析与洞察能力?新德育知识观、新学生观、社会发展新需求等无一不在呼唤――德育教学法需要常改常新,以适应变化。
二、德育的复杂性需要情境教学
现代德育教学应该是这样的: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以各种方式接触各类社会生活,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机会;注重启发诱导,帮助学生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信念;重视道德智能的开发与培养,道德情感的体验与激发,道德意志的磨炼与造就,道德行为的养成与训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助其养成自我德育意识、能力与习惯;更强调德育的人性化、情感化和生活化等,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感受到德育对自我发展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都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德育环境。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正是由于德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们的德育教师,更应具备高道德素养和分析、洞察各种社会复杂道德问题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多样、灵活、全面的德育情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和思考瞬息万变的世界!
三、情境教学的优越性能提高德育实效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情境教学由于以下优越性,使其能恰如其分地承担起德育的艰巨任务。
四、几种主要的德育情境及其具体运用举例
德育情境主要有真实生活情境、生活情境再现、虚幻情境等。
1.进入真实生活情境――结合本地实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进入真实生活情境即把学生直接带到某一现实生活中,通过亲身体验,动手实践感受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德育都“应结合本地实际,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基本谋生能力和野外生存能力。笔者曾在泰国一所职业中专呆了一年。发现该校能结合地区实际,大胆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多彩生活,感悟多样人生。由于地处有大量农田的郊区,该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到农田帮助农民插秧,割稻,以体验农民劳作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这对一个大米出口国而言,意义非同小可。针对泰国湿热气候,该校还定期组织学生外出野营军训。每个省份都有固定的野营地点、设施。主要教学生如何应对毒蛇咬伤、搭建帐篷,野外用火等。学生常常在热带烈日暴晒下长时间军训,个个皮肤黝黑。通过这种地区特色的野营训练,学生身体结实,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技能、吃苦精神和团队互助意识。该校还组织学生在校园各处自煮、自卖玉米、烤鸡腿、烤香蕉等,引导学生体验小商小贩的生活,并谈体会和写感受。不但使学生学会基本谋生技能,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同情、理解和尊重。
2.生活情境再现――结合学生需要和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
生活情境再现与进入真实生活情境都有直观、生动,易被接受的特点。但生活情境再现比进入真实生活情境易设计、易操作、易组织,更灵活,更方便,使用更广。主要依赖于多媒体视频、音乐、图画、表演和语言描述等手段,分析学生个性心理、性别和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抓住学生需要和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共鸣。
音乐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给人美感,令人心驰神往,同时好歌词也能给人美的感受和启迪。为了引导学生感恩父母,笔者下载了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周杰伦是许多年轻人喜爱的歌手,相信已开始追星的小学六年级学生会感兴趣的。在轻缓的说唱音乐中,学生静静欣赏心里话式的歌词:“……妈妈的辛苦,不让你看见。温暖的食谱,在她心里面。有空就多多握着她的手,把手牵着一起梦游。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结合歌手身世和歌词,引导学生体会歌词中透露出的对妈妈的感激和爱,学唱这首歌并谈谈爸妈是怎样爱自己,以及自己该如何报答爸妈。好歌能够美化人的灵魂。
【参考文献】
1.陈瑞瑞《德育与班主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因为我总能在新概念课上听见一句句“胡话”,当然这些“胡话”是出自坐在我隔壁的李辛雨口中。
李辛雨这个人除了吹牛一级棒能给人带来映像外,她那尖尖胖胖的脑袋、嘴角边的一颗痣,以及她那柔顺、长的头发,总能让你在人群中很快的找到她。她这个人呢,只要遇见一个人,不管是男生,不管是女生,不管是大人,不管是小孩,她都会很轻易的搭讪上,真不愧为“话唠”。
虽然这么说,但是她的成绩也是很棒的,她在雨东小学上学,可以算是雨东小学的“小红人”了,学校里只要一有活动都少不了她的身影,她不仅是班级的大队委,还是学校的大队长。也是所有老师心目中的得力小助手。可是每次新概念测试她的成绩都不如我,但是她还是一天到晚自以为是的。唉,你说这年头什么人都有啊。她这次小升初毕业择校,成功自主招生她的,我总认为是不是成功的门槛太低了,因为我也报了成功,我各项都比她优秀,却没上到。
她只要一上课就会偷偷讲话,而且一讲就是一堂课,我的耳朵一边听着老师教的课,一边洗耳恭听她所吹的事情,她总能把她知道的所有事情,夸大一亿倍,来告诉我,而且她吹牛的技术特别高超,有好几次我都信以为真了,仔细想一想,绝对是吹的。
李辛雨之前跟我吹,说她这次初中要在北京上,说什么在北京的人大附中,还说她根本就看不上成功,唉,结果她被成功录取了,还不是只上成功呗!太能吹了。她还跟我说她在市里获了八十多张奖状,我一开始信以为真,还嫉妒了好久呢,结果才反应过来她是吹的,市里也没那么多奖让她得啊,再说她又不是神。
关键词:历史;新课程;新理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23-02
1.新课程所体现的教改新理念
1.1 个性创新。谁拥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谁就将领导世界的潮流。因此,新课标下的高考改革将把测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如近些年上海、重庆、湖北的历史高考试题就很新颖,别出心裁,其出发点正是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1.2 主动学习。新课程改革将突出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而教师将成为课堂学习的一员,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探索新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强调研究性学习,将成为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又一方向。作为高考改革来说,未来考试的趋向将出现较多的开放性探究性的题目。
1.3 回归生活。旧课程的一个主要缺点是课程内容陈旧且脱离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缺乏意义,新课程改革则要把课程回归现实生活。新课程改革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本与生活的结合。这方面高考改革将体现为以活生生的情景为背景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1.4 学科综合。现代科学发展越来越呈现综合化的趋势,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各学科之间往往相互渗透,产生新的边缘学科。如历史学就有历史地理学、历史哲学、经济史、文化史等分支学科,这些学科如果单靠历史知识是无法深入研究的。因此,新高考改革将可能在历史试卷中溶入其他学科的内容和基本原理。
1.5 发展评价。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要求就是以评价促发展,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习要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水平。近年考评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通常用这样的层次:(知道)是什么――有何异同――为什么这样――怎样认识――有何实际意义。因此,新高考改革将逐渐改变过去以踩分点评分的做法,代之以按考生的答题层次感给分,而且,新的高考题将会有较多的让考生自主发挥的空间。
2.改革教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 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创新。这里的"疑问",就是问题。首先在进入新课时创设一个有趣的情景导入,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到教学过程中。在讲解一些历史事件时注意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热情,比如在讲解工业时,你可以直接问同学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这个学生都很清楚,然后再问那么为什么没有最先发生在法国或者别的国家呢?让同学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本找出答案。这样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不要急于直接给他答案,而要注意引导,让他们多思考,多查阅,多总结,这样既能培养他们的能力,又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记忆。
2.2 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因为历史的过去性,仅仅由老师讲解显得有些枯燥,所以充分利用一些直观的教学手段是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幻灯、电影、电视等教学手段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当时的事与物,它的生动性、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其思维的开拓。比如讲解古代的一些重大成就时,可用幻灯片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
3.对比设问,产生兴趣
中国有一句古话:"善教者,必善问"。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比设置疑问,不仅能让学生因为看到事情的相同之处而感到熟悉,更能因为看到事物的不同而产生惊奇,通过对比分析讲解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如在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可以先从时间上将雅典实行民主的时间和中国历史进行比较:中国人开始知道"民主"这个词是什么时候?直到20世纪我们才开始接触并为之奋斗的民主制,却早在2500年前的雅典就已经实现了,更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是,在处于21世纪的今天当世界各国大多还在实行代议制民主的时候,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却已经实现了民主。这样通过对比让学生对雅典民主制有一种新奇感,从而产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此时教师加以引导,不但提升了学生的思考,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记忆。
4.故事架桥,调动兴趣
历史是对人物活动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其自身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学习过程中引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同时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中的公民参政情况时,可以给学生讲解"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这一故事,通过雅典公民帕帕迪行使公民权利的见闻和遭遇,让学生明白人民的概念和轮番而治的体现,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通过故事架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较成功地完成了知识的传授,何乐而不为?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新闻教育;发展;研究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新闻专业快速发展,新闻单位的人员变动较为频繁,给新闻专业管理上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在全球市场经济化发展的方向下,怎样去管理新闻专业,对新闻专业从业人员的自我定位。新闻工作对社会和经济的功能与作用,新闻从业者对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这些看是简单的问题都是我们需要认真去解决的问题。我国新闻教育专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新闻教育在新闻从业者中起到什么作用那,新闻教育对新闻专业有多大影响力。新闻工作必须以公众的利益为重,新闻工作者是社会发展的观察者,是社会上的事实报道和跟踪者,新闻工作者以真实的、科学的、理性评价标准来判断事实的真伪。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分析新闻从业者对新闻传播教育作用、价值的评价,认真总结和反思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建构的模式,为建构一个清晰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二、职业理想与新闻教育
职业理想促进新闻从业人员产生从事新闻业的想法,使得新闻教育专业毕业生走向了这些新闻岗位上,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新闻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在高中时候就有从事新闻工作的构想,他们在中学时代就有职业理想,这既是自己人生的职业设计,也是从现实社会中考虑自己以后的就业前景,所以选择了新闻教育专业来学习,并接受新闻教育专业,为以后的工作和时间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新闻教育专业背景对新闻专业主义构建的分析,通过调查发现新闻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没有在学习中接触到真正的新闻工作内容,那是什么因素影响他们走上了新闻工作岗位那?我们通过对现在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工作的新闻从业者进行访谈,访谈结果显示,大部分从业者是因为自身比较喜欢写作、摄影和编导,这几种因素使得新闻毕业生走向了新闻工作岗位,这也体现出来新闻工作者的兴趣与理想抱负是密切相关的。
三、职业社会功能评价与新闻教育
职业社会功能决定着职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社会的优良效益和社会价值对职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研究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的社会功能进行详细分析,着重调查了社会功能与新闻教育、新闻从业者的关系,主要是在于对社会团体和政府的作为等进行相关分析。中国的媒介机构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极大的政治权威,并被赋予代表政府监督社会的责任,这些简单的元素影响到从业人员的工作状态。
四、新闻专业化程度评价与新闻教育
一个好的职业评价对于专业发展是很必要的,同样,新闻专业也是需要专业评价和专业训练的。如果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是很有必要进行专业训练和长时间的新闻专业研究才能达到的。然而,我国目前新闻工作者并不是上述讲述的,大多数新闻从业者对我国现有的新闻教育专业不是很认同,对于新闻教育与他专业没有太大的分界,认为自己可以通过较短的时间可以达到专业新闻工作者水平。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对新闻专业技能的评价上,大多数被调查的新闻工作者都忽略了专业技能理论学习,大部分新闻工作者比较认同的是党的路线和理论学习,大多数新闻从业者比较认同新闻总署颁发新闻记者证,这可以作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认同,对新闻工作者以后从事新闻工作起到了一定保障性作用,同时也能对新闻工作起到规范作者用。但是我们对新闻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访谈,学生对新闻教育专业认同感较低,这可能与新闻教育和中国新闻生态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有关,即新闻教育基本上是以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作为主要目的的。
五、结论
新闻从业者对新闻教育并没有给予很高的评价,新闻教育专业对他们从事新闻工作没有太多帮助,他们关心的是新闻务实操作能力。我们研究就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新闻传播专业训练还不够深入,媒体的社会实践与新闻教育的结合不够密切,应该讲新闻从业者从高校新闻教育中学习专业知识很必要。新闻教育专业同样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新闻专业还不成熟,新闻专业主义还在建构,新闻受到社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基本问题的发现,就需要我们新闻媒介与高校新闻教育相互联系,让高校为我们定期输送人才,新闻教育对当前新闻传播实践来说很有必要的,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J].新闻学研究,2002,(71):17-59.
[2]陈力丹.健全有效的传媒自律机制[J].新闻界,2003,(6):3-6.
[3]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国际新闻界,1999,(5):32-38.
关键词: 新理念;课程改革;教与学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200-01
目前在我们的课程改革中,提到最多的就是改革教育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教师角色的转换问题。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就难到为什么要改革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教师角色为什么要转换?如何去转换?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当前改革的是旧的教育观念,因为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我们的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如果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得到了转变,许多困难便迎刃而解。
其次,要进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所以目前不仅要改变我们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
就教与学的关系而言,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
一、 新理念下教师的“教”
传统上的教学有三大顽症。(一)思想上比较专制。在教学中教师有绝对的权威,而学生只是一个储存知识的仓库,在教师的支配下学生只能惟命是从,我们面对学生的表情似乎也是唯一的:板着面孔,过于严肃,一种不容侵犯的样子、让学生望而生威、敬而远之。学生几乎没有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学习完全是一种被动的,教与学就成了一种“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其结果就是: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这就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教师要由原来的包办代替变成了现在的相对民主平等,教师的主导地位由原来的显性变成了现在的隐性。(二)形式上的相对封闭。传统上的教学,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体现在学生身上就是“死记硬背“评价时写在考卷上。这在教学上体现的就是一种“知识教学观”,学生只要掌握了书本、教参上的所有知识,才体现了教师的价值,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无过多的要求。现在的教学形式就丰富多了。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愉快教育、快乐教学等等。教学的方式方法多了,学生学习的途径也就相对的开放了。(三))知识上的灌输。传统上的教学,教师“教”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学”课本上的知识,这里的“学”实际上就是“机械记忆”把学生的“学”仅限于课堂。而课改要求教师要将课堂进行延伸,向课前和课后延伸,教师的指导应更多地体现在材料的提供,问题情景的创设中,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搜索、思考、总结的时间,直接的指导应该减少,教师更多的应注重学生搜索、学习的过程,而不再刻意苛求活动的结果,为了学生在所提问的方面把知识掌握得更全面详尽和准确,教师要亲自进行有关的搜索和积累,把学生调动起来,师生共同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通过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来达到问题的解决,进而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二、新理念下学生的“学”
学生的“学”也是这次课改的一个重要方面,最主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具有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一)如何对待算法多样化的问题。以前的教材中,例题、习题大多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且绝大多数的习题条件和结论都是完备的,学生通过解答这类题目可以获得许多基本能力。例如一年级数学中“认识数字”这一教学内容,程序就是认数―认识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分成――写数,而新教材就打破了这种程式化的东西,它是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来说一说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就是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可以用数字来表示,能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就没有分成这一板块。现行的教材有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的算法也是多样化的。
(二)如何对待现行教材。传统的教材中数学知识大部分都割裂了与现实的联系,失去了其直观背景,而是一种量化的模式。这样学生面对的就是抽象,独立的数学知识,而体会不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除了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以外,几乎不涉及其他的教学资料,不知道还有哪些资源可以成为教学的素材,哪些资源可以用来教育学生,学生在无止的演练中对数学失去了兴趣,更不必谈能力的提高了。现行教材的版面和设计思路就作了很大变动,首先题目就是以日常生活情景为主,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进一步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其他的练习题说法都很有吸引力,例如:小鸟回家,机灵狗探险,蚂蚁搬家,可以走哪条路,指挥交通等等,加上教师恰当的引导,很好的利用现行教材的这些优势来消除学生对教材所产生的枯燥、恐惧感,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传统教学开放式教学角色转换新课程效应研究活动
The new idea of the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form
Yin Hongxiao
【Abstract】It is the new idea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to call for the independent, cooperative and exploratory learning style and also is the need of the times’ development and the reformation of the learning style. Facing this scene of reform, mathematics teaching way must be reformed deeply along with it. Only to reform the teaching way and learning style mutually just can achieve the reform of the learning style.
【Keywords】Traditional teachingOpen teachingRole transitionNew course effectResearch activity
1.传统的数学教学观点的转变。不同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不同,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一直以来,教师执行教学任务,成为教学过程的启动者,名副其实的课堂权威和课程实施的工具;教师对于课程来说,只有选择怎样教的权利而没有选择教什么的权利。因此,单行线的、就范式的和接受式的单向传递知识是教师传统教学的特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在今天的信息时代,人们对教学观提出了挑战,研制了“新课程”。“新课程”力图从根本上扭转人们对教学的片面看法,重建教、学、教师、学生等概念,倡导探究性、合作性、开放性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教师再也不是学生知识来源的唯一渠道,甚至常常在学生面前无计可施。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创造一种课堂环境,选择一种教学策略来促使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上。从数学内容来看:“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数学已经变形为一个丰富的数学科学的集合体,其内部的各分支通过相互制约的理论紧密相联,同时通过不断增长的应用网络与科学和商业世界保持联系,所以数学是一门朝气蓬勃、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它能够帮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去迎接当代的那些令人振奋的挑战。遗憾的是,学生们更多的是把数学看作是历史的一部分,是一堆早年制造的工具,时过境迁,已经毫无魅力可言了。这不能责备学生,因为我们没能够向学生展示数学的魅力,数学课程仍然限于经典数学的内容和经典的应用领域”。总之,这一切都呼唤着教师角色的改变,促使着教师不得不对自己的使命作出新的判断,对数学作出新的理解和诠释。
2.教师角色的转换。体现在: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实践的研究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了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再做知识的传递者,照章行事的盲从者,而应当成为发掘资源的向导,寻找机会的组织者,思想和技术咨询的指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自身的发展置于教育的中心位置,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原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体验探索的艰辛,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是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新课程将促使教师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促进者的角色应有几个特点:①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②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③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3.新课程带来了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新的教学模式的产生。
3.1我们的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
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应该推出许多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如“辩论式”、“答记者问式”、“拔河式”……构建气氛民主、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有利于改变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我们应提倡“三主”、“三不”的组织原则――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以“活动”为主、不“锁住”学生;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法,以“发现”为主、不“代替”学生;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去发现结果或规律,教师不做现成饭喂学生,以“鼓励”为主,不“钳制”学生。这样的课堂,少了不该有的条条框框,多了应该有的自由与宽容,多了促进自主学习应该有的自信和勇气,在这种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中,在这样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生的手指灵活了,思维的闸门开启了,迸发出了智慧的浪花,激荡起创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欢欣,教师的劳动也涌现出了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3.2抢抓稍纵即逝的教育资源。在传统的计划课堂下,我们的教师惟教案独尊,不敢越教案半步。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意外情况,要么把学生毫不客气地训斥一顿,要么自己被气得七窍生烟乱了方寸。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要重新确立教育资源观:教育资源无处不在,瞬时即逝的教育资源尤其宝贵。学《乌鸦喝水》时,学生盛水的瓶子不小心打破了,教师的一句“你帮乌鸦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消除了学生的恐慌,丰富了课堂内容;学习《小雨沙沙》时,突然下起了小雨,教师打破了原来的教学程序,让学生听雨、赏雨、沐雨、读雨、品雨,突如其来的“干扰”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变成了难得的教育资源。生活中不是缺乏教育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眼睛。对于那些在设计好的教案外和常规课堂内外突然出现的有效教育资源,尤其需要我们积极对待,及时抓取。
3.3激发兴趣,改进教学模式。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长期以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个性化因素及心理发展规律,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独立人格丧失、思维收敛、想象力及创造潜力受压抑等不良后果,高分低能现象屡见不鲜。新课程重视以人为本,关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突出对思想品德的培养,强调学生应具有健全、良好心理素质,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一切只有通过恰当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才能实现。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靠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还应注意吸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充分把握数学教学的特点与艺术性,进一步发挥非智力因素的潜在影响。在授课中重视数学思想和数学背景知识的讲授,结合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和史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数学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作用;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识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学启于思,思启于问”。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爱学”。
4.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在新课程理念下,不仅学习是“探究”,教学更是“探究”。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课程实践主体,必须要改进自己的实践成为研究者,也就是要注重检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加以反思、评价,改变对问题的错误认识,提高教学水平。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老师们这方面的需求,然而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研究者”角色持观望、怀疑、畏惧甚至排斥的态度;还有许多教师对研究怀有神秘感,面对研究不知所措、敬而远之、知难而退。如果能了解教师研究的特点,可能就会消除以上状况。
实际上,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教学研究。因为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景下对其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因此,教学充满着未知和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教师永远具有研究的态度。不断地设计,采用新的教学方案,创造性地处理教学中遇到的每一个细节问题,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师研究的优势在于他们是教育实践的直接参与者,是具体教育活动的当事人,他们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熟知教育一线的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研究应该指向自己的教育行为,指向与自己的教育行为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不断对自己的专业生活状况,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聆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审视自己的思想理念,剖析自己的行为方式,突破已有的思维模式。
教师研究的成果呈现的方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可以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学设计、一件设计与制作精良的教具、师生共同创造了一堂精彩的“课”等等,自然也包括论文及研究报告。
教师研究的途径主要是自己的“反思”;公开的“案例教学”;还有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一系列活动。教师的反思就是要经常“打量”自己的教学,发现问题,从小问题中提升出有教育意义的“大问题”,并提出相关的研究主题,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改进实践。“叙述”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诸如问题的提出,如何想办法去解决的,在解决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审视问题是否真的解决了,有没有采取了新策略或又碰到了什么新的问题等行为,实际上都是研究、反思,由此教师进入“研究性教学”的状态。
重视教研组在教师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教研组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在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中起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比如,在教研活动中,为了和同事们讨论,老师们要把自己的想法经过深思熟虑想清楚并把它系统化。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老师们的交流能力,而且能为不同问题找到相似的根源,它促使老师试着接受别人的建议改变自己的习惯做法,鼓励老师们对数学教学做更多的思考。
教研组还可以组织“案例教学”,通过把那些活生生的典型教学事件展示在老师们面前,使他们“身临其境”般地直面教学实践。而现有的“案例”往往是有限的,因此学会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收集案例及教学资料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学习及研究方法。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职能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学校中并不只有学生才是学习者,教师也应把自己看作是学习者,积极学习新的课程内容,积极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学会”再到“会学”,最终掌握数学学习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
2、祝你矢志不渝,勇往直前。梦在远方,路在脚下。
3、想念像是毒药,越是渴望越是沉陷其中,无法自拔。现在的我中了毒,中了家乡的毒。
4、这是远行,不是逃避,道别是为了延续回忆永恒的绚丽。
5、遗忘的结果,是孤单的名字无人问津,是长途的远行芒刺成海。
6、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是往日欢乐的终结,未来幸福的开端。
7、闲瞥窗前,寒雨声渐,偶念及你,随风远行,思量旧时,不过尔尔。
8、打工生涯来回兜,物是人非景依旧。睹目伤怀频忧愁,回首往事泪暗流。
9、已没有泪可落,学会了品尝孤独。
进入21世纪,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新世纪的典型特征,发展人的主体性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因此,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人的教育,教育的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教育的目标是人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讲,人的主体性包括三层内容:一是作自然的主人,将自然的生存条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二是作社会的主人,将社会及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三是作自己的主人,将自己的言行置于自己的理智控制之下。[1]学校的主体性教育更强调学生作自己的主人,只有做到这一点,将来才会成为自然的主人,成为社会的主人。
在学校中,主体性教育包含三层含义:第一,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这是主体性教育的基本价值立场;第二,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正在成长着的主体,有一定的主体性,又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这是主体教育人性论的体现;第三,只有发挥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才能培养主体性强的人,这是主体教育所采取的基本策略。主体性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每个学生自主地得到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
在主体性教育的思想下,学校的各项工作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因此,主体性德育、以学生发展为指导的校本课程的建设、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而开发的导学案等等,在全国中学中广泛应用,成为学校的重点研究课题。那么,作为学校不可或缺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样应遵循主体性指导思想,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涵。
一、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的需求
教育应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21世纪,以知识为本的传统教育已经不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知识在以“爆炸”般的速度更新与淘汰。很多中学教师在升学率的重压下,依然用传统教育方式与学生“拼体力”、“拼时间”,做学习的机器,忽略了现代学生的发展性特征,于是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焦虑、厌学、自卑、人际交往敏感、敌对、情绪失调,甚至出现的人格等等,困扰着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学校不得不面对一个全新的课题——适应时展需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何种思想,如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当然这里涵含的一个理念是: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现代教育功能是: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知识、学会学习是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学会生存则是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传统教育往往通过“改造”学生服从社会规范来实现学会生存的目标,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矫治”使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走出困惑,这种理念与实践形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则需要学校从个体出发,通过发展个体,实现个体自身价值,以保证社会生存,即心理健康教育以个体适应学习、适应社会为主要功能,将人的认知发展、个性发展、人格完善作为主要任务,因此主体性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思想。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性观与主体性教育思想下的学生观是一致的
心理健康教育是纯粹的“人”的教育,关于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其工作的开展应遵循人性的基本思想,而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性观与主体性教育思想下的学生观是契合的。
主体性教育思想下的学生观认为:
1. 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具有选择性,在学习上具有独立性、主动性。
2.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学校的教学中教学目标难易高低、教学内容多少与深浅、教学方法选择等都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来确定,因此教学应该促进人的发展。
3. 学生是具有潜能的人,教育应当把开发学生潜能作为核心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性观同样确信,每个人都具有发展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每个人都有着崇高的理想自我,并为这种理想自我的实现而奋斗。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观、阿德勒的个性心理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点,也是现代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源头,这些都为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的可能打下了基础。
三、主体性教育思想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关键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为主体,学校设计的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是流于形式,就是教师立足于自身的单方思考产物,活动不具备系统性,也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一些学校的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活动变成外请专家的一言堂,学生没有发言权,专家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也仅仅基于理论的思考和主观的臆断,因此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果要真正追求实效,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需的。那么,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停留于一种理念,仅仅作为一种形式,而应贯穿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理想状态。很多学校将它仅作为一种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依然是以“堵”为主要途径,学生出现问题、班级出现问题才开始研究对策,才开始轰轰烈烈地开展活动,才申报科研项目,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标。真正的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发展的身心规律设计工作的框架,并及时吸收学生参与其中,共同制定每一个具体活动的方案,明确每一个活动的目标、途径和预期的成效,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会真正尊重学生主体。
我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开学初进行家长和学生的调研,根据科学地分析数据进行以学期为单位的工作设计,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是学生与教师共同的思考与规划,每一项活动的设计都尊重了学生意愿。
2. 学校应设计与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相匹配的课程及教材。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是非常大的,重点校与普通校、城市校与农村校、普通中学与职业学校等,尊重学校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因此,不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应该是不同的。从科学上来讲,任何一所学校都有着与其它学校不同的特色,学生的心理发展氛围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应是个性化的,每所学校都应该开发属于自己学生的校本教材,这才是尊重学生主体、尊重校情的一种表现,也是真正的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
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应坚持积极心理学导向,从矫治走向服务,范围从个性走向全体。无庸置疑,自从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政府的重视和学生、家庭和学校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倍受关注。但是它的功能依然是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心理援助与疏导,这种功能的潜在含义是对需要心理服务的学生做出“有病假设”,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也违背现代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诠释。
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无病假设”,认为是为所有学生服务的一种活动,是照顾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发展负责,这一思想既是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也为学生在社会中的积极发展提供了自信与力量。
4. 应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还是心理辅导效果的达成,自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那么,判断是否为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的自愿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学生只有自愿参与,才是真正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会达到教育的效果。
学生是主体,意味着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要设计者与参与者。学生参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是一种走入心灵的体验。当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心理剧在家长学校反复展演,学生在感动家长的同时,首先感动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这种主体性教育活动的效果是其它任何活动难以替代的。学生自己主办心理刊物和心理报纸的同时,也是一种深度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选择并与他人共享心理影片的同时,更是一种心灵的筛选与解析。
心理健康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崭新的形式,只有内容与实质一致,才会保持其主体性特征,才会真正实现教育人、发展人的功能。
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该阶段的课程应以满足所有发展需要为基本定位,尽量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相对均等的机会。正如《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任务。”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习学会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认识主体在探索物理现象过程应充满乐趣,这两方面的客观存在与结合是建构初中物理课程的关键,也是物理课程设计的起点。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因此,该课程的设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1687年牛顿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经典物理学的诞生。然而直至今时,物理学仍然被认为属于自然哲学的内容。随后,由于认识发展的需要,更加课化细分的研究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不同的学科分类便随之产生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各门学科间的联系与共性再次凸显,需要进一步地综合研究。因此为了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人才,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应有意识让学生整体了解科学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四、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在物理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还要增强其能力,培养其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及教学环境等灵活采用教学方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不同的教学方式有其不同的功能,只有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才可能更有效地教学。另外,学习的意义最好让学生去发现,而不是简单地给于,富有探索性的物理学习实践是发现物理现象背后意义的关键。探究式学习方法是学习科学的一个强大有力的工具之一,能使学习者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注意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