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

时间:2023-08-24 17:14:55

导语:在农村产业发展情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

第1篇

关键词 文化强省 农村 文化产业 政策

在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农村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市场化方式把本地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产业优势的系列经济活动。

一、湖南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农村文化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湖南省农村地区文化产业在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和特色化发展等方面有了可喜的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市场存在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扶持不够以及产业人才缺乏等问题。

(一)农村文化资源丰富,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力度不够

1.发展优势初步形成。湖南历史源远流长,多年来湖湘劳动人民创造了独特的湖湘文化,沉淀、积聚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据文化部公布的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纳入名录的湖南省民间音乐有三项、民间舞蹈有七项、传统戏剧有十项,另外还有三项曲艺、八项民间美术、五项传统手工艺和技艺、三项民俗以及两项传统体育。这些颇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了极具潜力的市场空间和前景。特别是一些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农村民间文艺和手工艺品,如长沙湘绣、益阳竹编、花瑶挑花、土家族织锦、雅石、根雕等,有的已经进入市场、形成产业,有的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2.大多数特色资源缺乏应有的挖掘和保护。湖南省农村地区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积淀,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地方政府重视不足,文化资源助推本地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充分、文化市场发展不够成熟,尤其是一些偏远、欠发达的农村地区。

(二)农村文化产业人才非常缺乏

从农村文化产业化阶段观察,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传承,文化艺术内容、形式的创新,文化产品的市场开发与营销、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都离不开人才这个核心要素。由于湖南省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以及本土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局限等原因,农村文化产业人才比较缺乏,具体原因是:第一,目前湖南省农村学历构成的主体结构为小学、初中、高中及中专,其中初中学历占最高比例,其次是小学程度,中专及高中学历仅占20%左右,基本上没有高学历从业者,本土人才十分缺乏;第二,农村文化产业尚处于萌芽阶段,与湖南省其他产业相比,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收入偏低,难以吸引外来人才,尤其是懂文化、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第三,湖南省对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培训的扶持缺乏长效机制。

(三)资金投入不足

近几年,湖南省各级政府围绕三馆一站建设,进行了大量的财政投入,现已建成乡村文化站2246个,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硬件有了较大的改变。但由于湖南省地处中部,经济欠发达,文化体育和传媒投入与公共财政投入占比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对农村地区文化产业的投入更少,而且在投向上,一是倾向于农村文化事业投入,致使农村文化产业投入不足;二是重面子、轻里子,很多文化设施使用率不高、实用性差,效果不好。文化场馆、设施由于人员供养问题、资金问题,导致场馆建成后缺乏后续管理,既缺乏观众,也缺少人力物力进行维护,造成公共文化实施利用率低。

二、湖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一)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

一是因地制宜,各地要选择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具有本土优势、适合产业化的特色资源加以重点扶持,尽可能地将特色资源与观光农业、生态旅游进行融合;二是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特别是一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

(二)延伸文化产业链,打造文化品牌

对于一些有市场的特色优势文化产品,应将地方特色、民族元素与现代数字技术、传播技术以及自媒体相结合,丰富文化产品品类及表现形式,做大做强文化品牌。

三、促进湖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选准政策支持对象

政策支持要精准发力,财政支出政策必须针对农村文化产业链中发展滞后的重要环节、助推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引领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企业等着力支持;税收政策短期内侧重于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转企改制、转型升级,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文化产业,鼓励社会资金对农村文化领域的捐赠等,中长期应在促进骨干文化企业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1.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的支持力度,切实提升农村文化产业竞争力。一方面,加大对有利于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的民间传人和能人的补贴力度,不仅有利于本地特色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而且可以通过鼓励民间传人传、帮、带,培养本土文化人才;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与文化艺术培训机构、文化艺术类高校的合作提升本地文化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吸引优秀的外来文化产业人才。

2.加大文化产业各类平台建设,夯实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载体。各级政府应正视制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资金、技术问题,重视农村文化产业通用技术平台、传播平台、招商平台、人才培养与引进平台,逐步消除发展瓶颈。

(二)创新支持方式

从支持手段看,一方面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共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运用某类政策时也要注重政策手段的适用性和实施效果。对文化人才可以采取财政补贴鼓励其创作和创新,对文化项目则可以运用“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加以支持,对于某些重点平台建设就应该加大财政投入。从支持方式看,需要加大创新力度,根据农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和文化企业运作的实际情况创新财政和金融支持方式,如根据农村文化企业规模小、资产少的特点,创新融资方式,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三)充分发挥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特别是税收政策

在初期可以以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在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后则可以以此促进其企业做大做强。

(作者单位为长沙民政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玉波.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欧阳坚.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3] 周建军.论特色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发展途径[J].社会科学研究,2010(6).

[4] 周云逸.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破局之策[J].河北学刊,2010(11).

第2篇

文化产业在农村的发展需要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支撑。虽然近年来,我市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如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幵设社会培训机构等培养农村文化产业需要的专门人才。但是,不可否认,当前产业人才匮乏、文化人才队伍发展落伍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性瓶颈之一。

二、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在依靠政府、民间组织和市场三方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具体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还需要从农村文化产业的产业基础、文化品味、投融资体系、人才建设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1.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提高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是为发展生产、保证生活供应和保护生态环境而创造共同条件、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设施的总称。从行业划分来看,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施、邮电通信设施、能源供给设施、水利设施、生态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等。因此,它既是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经济和社会运行和发展最基本的保障。比如,企业生产需要能源和水作为必需的投入品,也离不开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设施提供的服务。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首先需要农村公路、通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从而为文化产业走进农村、驻扎农村、建设农村做好基本的保障工作和准备措施。

2.加大科学技术投入,提升文化产品总体品味加大科技投入,首先可以运用科学技术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通过发展信息科技,提高农村通讯设备、供水、供电等基础建设,为文化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提高文化产品的总体品位与科技含量。“就我国文化产品而言,内容的民族化和国际化是双向互动的,只有保持二者的张力,用现代意识来处理传统文化资源,才能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农村文化产品要既能够彰显自身民族文化内涵,又具有一定的国际化的水平,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农村许多尚未开发、以原生态形式存在的文化资源,要使它们在继承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成具有民族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就必须要依靠高科技。

3.构建金融支撑体系,保证农村文化产业资金投资是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促进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又一大障碍就是资金的匮乏。因此,必须积极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资主体,拓宽投资渠道,集聚各方力量,多管齐下,使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同时,鼓励金融介入农村文化产业领域,着手从金融支撑结构、担保体系、评价体系、保险机制等方面构建完备的金融支撑体系。

第3篇

一、谦糯村基本贫情

2019年末,谦糯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71户1650人,已脱贫441户1563人,未脱贫人口30户87人,贫困发生率2.25%。为进一步确保本村剩余贫困户于今年稳定实现脱贫,对户构成情况、户需求、户致贫原因进行分析研判,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展社会兜底24户、就业脱贫3户、产业脱贫2户、教育脱贫1户,对整户无劳力户进行兜底保障,确保2020年全部脱贫。

二、未脱贫户享受政策情况及2020年脱贫计划

1、谦糯一组罗云珍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5709200325,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整户农村低保A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助学金;2020年脱贫计划:加大对李晓巍的就业帮扶、申请临时救助减轻罗云珍长期吃药的经济压力。

2、谦糯三组王学发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540815031X,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整户农村低保B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助学金脱贫计划: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产业收入,申请临时补助解决医疗费用。

3、谦糯五组自焕仙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7308020322,帮扶工作计划:农村低保B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助。2020年脱贫计划:自焕仙户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收入。

4、谦糯一组龚正明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770418031X,帮扶工作计划:农村低保B类、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2020年脱贫计划:持续做好社会兜底,家庭医生送医上门,申请临时救助,减轻看病吃药经济压力。

5、谦糯一组刘金文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720404031063,帮扶工作计划:农村低保B类、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助、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2020年脱贫计划:持续做好社会兜底,因户施策,加大产业扶持,增加产业收入;督促赡养人履行义务。;

6、坡竹箐鲁双寿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4205090316,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整户农村低保A类、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助2020年脱贫计划:继续保障农村低保,申请临时补助解决医疗费用。

7、谦糯二组周德成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641229031X,帮扶工作计划:农村低保B类、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助。2020年脱贫计划:继续保障农村低保、加大对残疾人的关心关怀;

8、谦糯二组刘正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5204060312,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整户农村低保B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公益岗位、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助、助学金。2020年脱贫计划:继续保障农村低保、加大产业扶持增加收入、帮助申请助学金、继续开展送教上门。

9、大田李妹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501019032X,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整户农村低保C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助。2020年脱贫计划:加大产业扶持,增加收入;持续做好社会兜底,申请临时救助、精神病患者住院补助,解决鲁元保及鲁改云住院费用。

10、黄坡林钟云祥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7307150379,帮扶工作计划:农村低保B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残疾人生活补贴、助学金。脱贫计划: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产业收入。

11、付老寨石老三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520715031343,帮扶工作计划: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公益岗位。2020年脱贫计划: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产业收入,申请临时补助解决医疗费用。

12、大田李扎些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640414031111,帮扶工作计划:特困人员补助、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2020年脱贫计划:加强残疾人关怀;申请临时救助解决李发保生病住院治疗费用。

13、黄坡林李小七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7407050316,帮扶工作计划:公益岗位、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助学金。脱贫计划: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产业收入

,申请雨露计划。

14、大坝河钟二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7405100359,帮扶工作计划:整户农村低保C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残疾人生活补贴。脱贫计划: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增加收入。

15、那撒施兴有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6509190315,帮扶工作计划:农村低保B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助学金。2020年脱贫计划: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增加收入,慢性病证办理,临时救助申请。

16、付老寨李乔保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4109170316,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公益岗位2020年脱贫计划: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产业收入,申请临时补助解决医疗费用。

17、那撒王应学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4404030316,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农村低保A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残疾人生活补贴、公益岗位。2020年脱贫计划: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增加收入,慢性病证办理,临时救助申请。

18、那撒李加云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7704050312,帮扶工作计划: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2020年脱贫计划: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增加收入,低保申请,临时救助,岗位安排或介绍务工。

19、别乃阮云珍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5806240329,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2020年脱贫计划:整户无劳力,申请低保(2月份已经申请)。

20、付老寨阮富昌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3803070310,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农村低保B类、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2020年脱贫计划:申请低保。

21、黄坡林李云珍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4507080340,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整户农村低保B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助学金。脱贫计划: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产业收入。

22、黄坡林李明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5207080319,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农村低保B类、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脱贫计划: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产业收入

。申请临时救助解决李万林医疗费用。

23、黄坡林李进光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8605250313,帮扶工作计划: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脱贫计划: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产业收入

,申请低保和肢体残疾证。

24、小新寨罗冲平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8712070318,帮扶工作计划:公益岗位、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助学金。脱贫计划:加强产业扶持力度,增加收入。

25、谦糯九组安荣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8812060352,帮扶工作计划:农村低保B类、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村低保B类、养老保险金。2020年脱贫计划:继续保障农村低保。

26、谦糯四组石明德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4907150352,帮扶工作计划:养老保险金、农村低保B类、2019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2020年脱贫计划:继续保障农村低保B类,申请临时补助解决医疗费用。

27、大田吴从保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8201090317,帮扶工作计划: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2020年脱贫计划:帮助申报办理残疾证,办理残疾证后申请临时救助、低保解决生活治疗费用。

28、谦糯六组刀田荣户,户主身份证号:53272919710208031143,帮扶工作计划:公益岗位、农村低保B类、残疾人生活补贴、2018年产业扶贫项目、农危改补助。帮扶计划:继续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协调安排合适的公益性岗位,加强思想教育

提升勤劳致富的主观意识。

第4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支持;资源配置

一、引言

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和客观反映,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的步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动力,金融能否完全有效地发挥其功能是其能否促进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这一瓶颈极大地制约着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近年来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金融系统中金融支持乏力的问题也日益明显,这不仅对农村的经济稳定造成一定隐患,也极大地制约着当今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广泛深入地进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高和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使其适应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成为现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水平高,农业产业化进程快,农村城市化水平高。以浙江省作为典型分析样本,可以有效地对全国各地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示范和指导作用,促进我国农村广泛深入地进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高和完善金融中介的功能使其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研究成果对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具有借鉴作用。

二、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分析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过程中,资源、人力、技术等一切生产要素的供给,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资金的供给。动态地看,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决定着产业结构的优化,某一阶段的产业结构则客观上反映了资金的分布情况。农村金融主要通过资金形成、资金导向、信用催化机制来影响金融资源的配置格局,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度化发展。

(一)资金形成机制

金融中介的出现使投资和储蓄分离为了两个相互独立的主体,通过对二者资金供求的合理配置,可以提高投资和储蓄的绝对总水平,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不断提高,资本的流动性和透明度增强,提高储蓄总量使更多的闲散资金转变为产业发展的支持资本。因此,良好完善的金融体制,可以通过资本形成机制来扩宽产业的资本来源,通过自身对产业范围的选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二)资金导向机制

金融中介和金融政策能够引导金融资源在各产业、各区域合理流动,即资本会按照收益率从低到高流动或者按利率和信贷选择等政策引导资本的流向,促进商业金融中介投资不足的一些重点、高新产业的成长。资金导向机制会通过促进投资结构合理化和调整重点产业存量等方式,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三)信用催化机制

在信用催化机制下,金融资源将以资本的增值返还为取向,选择具有超前性或具有积极的前向、后向和旁侧扩散效应的产业项目进行投资,催化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构建,尤其是收入弹性低的传统主导产业群向收入弹性高的农业高新主导产业群转移,进而达到促进产业机构合理调整更迭的目的。

三、浙江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总体来说,浙江省的农村金融和产业发展水平都是位于我国前列的。但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城市相比,该省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仍然不足,能够给农村产业发展提供的融资机会不多,农村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乏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一)三大产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1、第一产业比重偏高,且产业内部存在结构性矛盾。目前浙江农业产值比重达47%,林业、渔业、牧业发展相对不足。在农业内部,粮食生产又占据第一位。农产品种植结构不合理,品种结构单一且老化问题严重。从市场整体供求状况来看,多数农产品为供求大体平衡的状态,但由于近年通货膨胀和投机压力的存在,农产品市场并未如期转变为买方市场,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导致了目前市场仍处在卖方市场的阶段。

第5篇

(大庆市肇州县双发乡经营中心,黑龙江大庆166400)

[摘要]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工业所占比重比较大,服务业所占比重非常低,这就使得在其未来发展中,要注重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因为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重视农村服务业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工业产业,以此达到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和谐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的介绍,进而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非农业产业结构;特点;发展趋势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023

在非农业第二产业中,轻工业所占比重要明显超出重工业,这与农业长期受到计划经济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现状也足以说明,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正处于轻工业阶段,这一阶段所带来的产值并不高,因此还需要国家加大发展力度,促进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针对这一特点,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应该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要目标,重点发展农产品原料加工企业。作为新农村发展重要举措,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该引起各方的重视。

1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程度已经超过了50%,大量的农民进入到城市中,选择其他的生存道路。再加之,农业逐渐实现机械化,农业产量增加的同时,劳动时间却大为减少,所以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非农业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因为发展之初,并没有做好规划设计,所以待到非农业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产业结构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这种调整依据的是非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

首先,从产业构成来看,尽管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城市人口显著增加,但是农村务农人员依然很多,非农业产业人员所占比例依然比较低,尤其是农村第三产业比重非常低。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农村非农业产业所占比重最高的一直以来都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迟迟都没有发展起来,正是如此,大多数农村人员都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吸收的劳动力人口非常少,比重非常低。农村非农业产业之所以一直都没有发展起来,主要是基于两点:农村乡镇企业并没有集中布局,通常情况下,劳动力进厂不进城,尽管放弃了务农,但是却没有离开家乡,大部分都是就地转移,所以乡镇企业发展对城市化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十分微小,因此影响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未达到一定程度,第三产业发展缺乏经济基础,这使得农业非产业中的第三产业一直都没有机会发展。

其次,从部门来看,农村非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依然是转换主线,工业产值每年都有所上升,尤其是运输产业与建筑产业表现得最为明显,但是商贸饮食产值却有所下降,这一点可以体现出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从中可以说明,农村非产业结构调整依然需要依靠第二产业,因为第二产业所占比例高,增长幅度大,而第三产业的增幅却有限。因为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历史非常短,所以从整体上讲,第二产业发展程度并不高,即我国农村工业产业化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与工业化初级阶段十分类似。

最后,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偏重于轻型结构,重工业与轻工业相比,轻工业所占的比重一直以来都比较高,尽管在某一时段可能会略有下降,但是始终都超过了50%。这足以说明我国的非农业产业结构依然处于轻工业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应该顺从这一特点。在轻工业产值中,增幅最为明显的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之所以会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农村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的是垄断政策,所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几乎都在城市中,所以长期以来,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农村一直都没有发展起来。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农产品价格实行的是双轨制度,为了发展城市工业,工业企业可以低价购买农产品原料,而农产品加工企业却需要花费比工业企业高很多的成本来购买农产品,因此长期以来,农产品加工企业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农产品加工企业考虑到成本、运输的问题纷纷落户于农村,因此农村轻工业发展十分迅速。

2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

受到当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的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所考虑的并不是自身产业发展问题,其还承担着一定的历史使命。因为我国的工业化程度与城市化程度极其不协调,而且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应的城乡分割体制,所以农村非农业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为了平衡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以使城乡达到一体化的程度。笔者认为,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要始终坚持三农政策,所发展的产业应该时刻关注农村,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服务。农村通过非农业的发展,既要做到带动农业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创新,以此实现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站在这一高度来考虑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出其发展趋势有两点:一是促进城市与农村非农业产业融合,尽快建立起分工协作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注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农村企业发展,同时还需要注重农村服务业发展。其具体的发展趋势表现如下:

2.1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村非农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方向。农产品加工业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有“1.5产业之称”。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尽管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对农产品的最终需求趋于下降,但对农产品的中间需求,也就是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则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首先,在产品结构上,要适应市场细分化的需要,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开发,着重发展潜力大、加工比重低的产品,如粮食、水果、畜牧产品等。这些农产品目前基本上还是初级产品,开发潜力大。其次,在产品质量方面,要符合现代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再次,在产业组织方面,要扶持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鼓励兼并、联合等产权重组,形成大中小企业并举、分工协作的产业组织结构。最后,在农产品质量方面,要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走产加销一体化的道路,要加强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对产中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提高农产品品质,使农产品的形态、成熟度、轻重、营养含量和卫生标准符合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特殊要求。

2.2开展合理分工与协调发展的城乡工业体系

城乡工业具有不同的优势,其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强,培养了大批人才,在管理上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农村工业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其劳动力、原材料与土地都是成本较低的资源,因此,将城乡工业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扬长避短,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首先是横向分工,由于城市工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与土地,所以在工资与土地价格方面面临的压力较大,而且近些年工业成本还在不断的上升,又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其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所以应当在国家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政策指引下,将加工业的规模作出适当调整,减少其生产规模,将一般加工业及劳动密集型的工业转移至乡村,尤其是可以有效地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把农产品加工业向农村扩散。城市因具有人力、资金、技术与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突出特点,所以主要发展新兴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其次是纵向分工,城乡工业按照产业链的不同或生产工艺的不同可以进行纵向分工,这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分工。在进行工业产品的生产时,其技术上要求具有高度的可分性,产业链不同或生产工艺的不同就会造成对技术与规模的要求产生差异。应当适应这一特点,对技术水平与规模经济要求不同的企业在不同产业链以及产品生产工艺的过程中开展专业化的分工,以此形成的垂直分工体系,不仅能够使生产过程更加专业,还可以对技术水平与规模不同的企业进行优势互补。

3结论

综上所述,对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十分重要,因为一直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都牵动着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就是发展非农业产业经济,但是由于我国的非农业产业发展非常晚,产业结构还需要进行调整,而在对其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必须对其现有结构特点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依据特点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制定发展规划,所以笔者对其进行研究现实意义非常大。

参考文献:

[1]刁怀宏.经济类农产品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联性实证研究——以玉米为例[J].特区经济,2011(4).

第6篇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人,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67.2%,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则将产生3.44亿剩余劳动力。

2 三种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向的比较分析

城市工业部门在吸纳剩余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主要在于:

第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城市工业部门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去从事工业生产,这就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第二,在工业化过程中,西部由于工业化起步过慢,仍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再加上东部发达地区不断的向西部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城市工业部门的工作相对比较固定,可以保证劳动力的长期吸纳,为其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

尽管城市工业部门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存在着这样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局限,在新的形势下,城市工业对农村劳动力的作用弱化,很难达到预期的就业目标。

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工业部门中“就地转化”的吸纳途径具有其优势。

现行的户籍制度基本排除了农村来的剩余劳动力得到城市永久居住权的可能。这个制度无疑增加了外出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在城市就业的成本。另外,农村来的打工者一般不被城里人所认同,常常面临被驱赶和歧视的可能,这必然造成其心理调整成本的高昂。上述种种起负面影响的心理成本与城市就业竞争加剧状况的结合,使得许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宁愿选择货币收入低于城市的本地农村工业经济部门。然而农村工业部门――乡镇企业的吸纳作用也遭到了很多质疑。

3 结论

通过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途径的比较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第一,我国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吸纳问题上,要结合我国的城市工业失业问题严重、传统农业发展滞后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第二,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工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逐渐下降,而城市失业的不断加剧也弱化了城市工业在吸纳农村劳动力方面的作用。

第三,三元经济理论所支持的乡镇企业“就地吸纳”的观点,随着我国乡镇企业先天不足及后续发展跟不上的缺陷及其应用上局限性的逐步凸现,使其并不能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

4 相关政策建议

4.1 对于乡镇企业而言,要提高其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的能力,一方面有效的约束乡镇企业经营的社会目标的扩展,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巩固其经营根基,提高自身发展潜力;另一方面,注意乡镇企业发展的适用性,对于适合发展的地区应该加强农村工业的资本积累,有效的筹集发展基金,使其走上良性梯度发展道路。

4.2 对于城市工业而言,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向西部落后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工业,提高就业弹性,以吸纳广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以较少的资本投入容纳较多的劳动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发挥个体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等吸纳劳动力的作用;适度扩大对部分劳动密集型工业的投资,刺激需求,以开拓市场,增加就业岗位。

第7篇

关键词:退耕还林;产业发展;策略

2000年在兰坪县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试点,2000 -2014年共完成退耕还林还草llOOOhO,此面积不含退一还一、退一还二面积,2015年规划面积6133.33hO。

退耕还林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关系到百姓的生活以及未来的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退耕还林使得农民的耕地面积减少,恢复了森林面积,恢复了生态环境,但为了要发挥生态效益,还需要加强协调各项产业的发展,使农民能够从退耕还林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能够促进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实现多项产业综合发展。

1 退耕还林产生的作用

退耕还林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农民的耕地面积虽然有所减少,但森林面积有所增加,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作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了生态状况,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得农民能够尽快脱离贫困线。同时,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推进,也提高了百姓和干部的生态保护意识,使群众能够更好地领悟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具体说来,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增加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林是将低产农地、荒地进行合理规划造林,通过这项工程,增加了森林覆盖率。第二,有助于改善气候。森林对调节气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退耕还林增加了森林面积,对于调节气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很多农民开始外出务工,对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第四。农民逐步走向精耕细作,退耕还林之后,发展了一些其他的产业,这些产业都需要相应的技术,通过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得农民掌握了更多先进的技术,从而实现精细化耕作,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由于退耕还林实施的时间还不够长,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民对于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而且农民的收入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这些都是退耕还林之后存在的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2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策略的探讨

退耕还林使得耕地面积减少,但为了要确保农民的收入,必须加强后续产业的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加强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认识

退耕还林是一项生态建设工程,这个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能完全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因此,还需要加强各项产业的发展,让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对此,应该要把握国家补助的机遇,推动退耕农户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通过调结构,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应该要对退耕还林及其后续的产业发展进行宣传,从而使各项产业的发展能够不断推进,让退耕农户能够从新产业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以达到增收致富的目标。

2.2 结合当地实际环境发展产业类型

退耕还林之后森林的面积逐渐增加,因此林下产业、林间产业等,都是实现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找到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经营模式,实现产业化发展。比如林草间作、林经间作、林药间作等,都是不错的经营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产业发展水平。这些经营方式在造林初期和立地条件好的退耕地上可以实施,但有很多地区退出来的耕地质量不高、立地条件比较差,尤其是随着林木的逐渐生长,仅仅是在林下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则很难实现产业发展。因此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土壤条件、林地条件选择合适的经营方式。比如林下养殖、林产品加工等,也可以成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合适的产业的时候,应该要与市场接轨,拓展产业范畴,提高家庭的收入水平。

2.3 对退耕还林产业发展的相关机制进行完善

在退耕还林之后应加强各项产业的发展,必须对产业进行合理地规划和布局,对后续产业政策进行完善,从而不断拓展产业范畴,逐渐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对于退耕还林之后的产业发展,还应该要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保障机制,可以通过中介组织的宣传,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弱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市场风险,通过政府的各项政策的扶持,提高产业发展的动力。另外,还应该要对产业链条进行延伸,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龙头的带动作用十分重要,为了要提高产业的发展动力,需要加强对各个产业的龙头的培育,从而使龙头企业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可以根据当地的农业经济情况,加强对“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模式的应用,使各项产业的布局能够不断优化,实现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2.4 确保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资金和人力需求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加强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的筹集,可以通过拓展融资渠道、完善资金投入机制等方式,满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一方面,政府应该要为产业发展过程提供充足的资金,让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设施设备可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还应该要融合更多的社会渠道,对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所需的资金以及物资进行满足。在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争取更多的国际机构、组织的援助,扩大退耕还林的投资来源,加快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应该要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机制,通过各种政策对农民进行税收优惠,进行信贷支持,切实保障退耕还林之后的各项产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合法权益。

第8篇

关键词:农村产业;思想;科技;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029-2

1 莲都区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村民思想观念的影响

1.1.1 “小富即安”仍存在,产业发展的开拓力和后劲力不足 “还讲究市场行情这些东西干什么,香菇只要能卖出去,不堆在家里烂掉就行,最起码能给我保本,赚一点钱就够了啊,还瞎折腾些什么。”这是我们在莲都区高溪乡岑口村采访时,当地一位村民答复我们关于香菇销售的话。该村大多数村民都持着小富即安的思想,只要达到吃饱喝足略有结余的目标,就会产生富有的感觉,对生活感到满足,从而放弃追求更高的目标。我们调研队伍达到时,恰逢香菇收获季末,不少村民聚集在村中的小店里依靠打扑克,打麻将来消遣娱乐。其次,部分村镇干部对现代信息技术了解较少,例如我们走访到的一位村长,他表示对电脑可以说是用“一窍不通”来描述,根本无法从网络上进行本村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

1.1.2 散户经营 实行个体经营,常以户为主体,各户之间缺少交流协作。对于产品销售,向来是孤军作战,有价即卖,几乎从不考虑联合其他农户提高产品价格维护适当利益。从我们走访中了解到,受访的几个农村仅有一个或几个合作社,并且这些合作社多是由一家几兄弟或者亲族好友联合建立的,实质上仍属于宗族亲派内部的合作。例如岑口村的“六兴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就是由该村的四兄弟联合建立的。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势必影响农业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1.1.3 思想观念“落伍”,农民年龄结构老化,组织化程度低 我们在走访莲都区高溪乡岑口村、富岭乡富岭村、老竹镇时都很难发现20~30岁年龄段的青壮年,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进入我们视线的基本就是40岁以上的劳动力和老人妇女儿童,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比较低,部分人的体力、精力和管理能力较差。村民大多都表示希望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农村,去读大学,然后在在城市定居。这些家长们也用同样的思想教育着他们的子孙后代。而他们的孩子,特别是大学生,也深受这类思想的影响,不愿学成归乡,造福乡里,奉献家乡。更有毕业的大学生,只是待业家中,不做农活,成为现下流行的“啃老”一族。

1.2 产业组织程度低、组织无序

1.2.1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从莲都区的绝大多数农村产业发展总体看:农业产业虽占主体, 但农业产业发展显单一化,技术含量低、产业链短、组织化程度低、农副产品附加值弱, 农业产业优势没有显现,品牌意识仍较薄弱, 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层次低。

1.2.2 科技投入不足,示范带动不明显 首先是成本问题。以岑口村食用菌的菌棒制作生产为例,生产菌棒的原料——木材价格在每公斤60元左右,而一根菌棒的平均制作成本也在2元左右。但是由于该村“六兴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生产设备落后,菌棒制成率偏低,造成生产原材料的巨大浪费。换句话说,如果一位农民委托制作10000根有效的菌棒,该合作社可能就要累计制作12000~13000根左右。这对于合作社的经营获利造成很大的损失,从而不利于合作社的生存发展。其次,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往往倾向于相互交流经验,而不是向农技站寻求技术指导。

1.2.3 选种盲目 这里指的是农民以获利为目的,缺乏考虑其他因素,选择时下热销的品种或者是以往一贯种植下来的品种。这种情况往往导致产品滞销、价格贬低、收入受损的后果。我们在经营状况良好的莲都区仙渡乡芷萱食用菌合作社发现,即便是不存在滞销、资金足够的情况下,农户依然选择种植以往品种,放弃选择尝试新品种或者是珍惜菌类。而作为被认为是香菇初始传入地的福建诸地,当地农户早已开始种植银耳等珍贵菌类,从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品竞争力。

2 加快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考和设想

2.1 转变思想观念

2.1.1 市场经济竞争观念 小富即安不再适用于如今的市场经济大环境,那种只求保本的落后农业思想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要学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主动走出农田,走进市场了解最新行情动态。根据销售行情合理制定销售价格,从而合理地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这里笔者指的是,有些地区农村,农民生产的果蔬只是卖给当地菜贩,农民收入的多少直接取决于菜贩所给的价格。

2.1.2 合作经营模式和团队运营理念,引导和建立本地食用菌生产集聚地 相比岑口村散户经营、产业单一的情况,芷萱食用菌合作社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模式在当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作社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吸纳当地种植户,帮助当地农户销售滞销产品。在经济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吸收部分当地香菇种植户以扩大自身规模与产量。根据莲都区的实际,建立仙渡、西溪、高溪、老竹、峰源5个食用菌生产集聚地,政府可给予税收、技术、资金及工商管理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形成莲都区食用菌生产龙头,引领食用菌产业更好的发展。

2.1.3 改变大学生的就业思想观念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我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和对社会理性的认识的程度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的伟大复兴。特别是毕业大学生,应当放弃所谓能坐办公室吹空调的行业才是真正的行业,才是自己的价值归属这类思想观念,回归农村,回报农村,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2.2 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2.2.1 强化体系建设,提高生产服务能力 针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加农民收入。

2.2.2 科学选种 并不是所有往年热销的品种都是最好的,今年都会大卖,会大获利润。农民种植以盈利为目的,但也应考虑到其他因素。气候,政策,市场与社会环境等都是在选种时应当考虑的。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方针路线,在其他人仍固守以往品种获取微利的情况下优选精选种植品种,例如在菌类种植方面,可以转种一些珍贵菌种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2.2.3 提高资源利用率 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香菇种植后留下的残留菌棒。不论是前文中提到的岑口村还是仙渡乡一些受访农村,菌棒都是堆积闲置等待自然降解,最终成为有机肥,其利用价值都未能很好地体现。提高废气菌棒的利用率,除了前文提到的作为新菌棒制作的加工燃料外,还可以和相关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制作有机肥料,动物饲料。这一做法较好的体现了“变废为宝”的理念,从而使得香菇种植成为另一经济收入来源。

2.2.4 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拓市场,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多渠道品牌宣传,不断提高莲都“食用菌之乡”和食用菌产品的知名度。以老竹镇为例。当地政府大力打造“处州白莲”品牌价值,在老竹畲族镇农业技术服务站建立了莲都区正欣处州白莲研究所,同时从历史角度发掘处州白莲历史文化渊源,着力打造一个集文化、经济等于一身的“处州白莲”品牌。我们还了解到在老竹即将开展首届“处州白莲节”,醉美莲花醉忆莲都。这一新兴的旅游行业又将给老竹未来的经济发展增添活力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戴雪梅.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的对策——以丽水市莲都区为例.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06).

第9篇

1984年,钱学森院士首次提出了沙产业(DesertiCulture)的概念:“充分利用戈壁滩上的日照和温差等有利条件,推广使用节水技术,搞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沙产业理论经过20年的时间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本文所说的沙产业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农业问题,也不同于现在的砂产业――只讲求沙丘砂的利用,而是集农业、工业于一身的新兴产业。

内蒙古的四大沙漠、四大沙地总面积达23.18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9.6%。生态环境建设历来就是内蒙古最大的基础建设,重中之重就是防沙治沙。内蒙古在沙产业发展中实现了多个全国率先,如在全国率先把“大力发展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写进“十一五”规划,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是唯一一家;在全国率先大力宣传以钱学森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生态小康”概念;在全国率先培育总结了“鄂尔多斯沙产业模式”,等等。沙产业理论在内蒙古得到了发展和丰富,为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沙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

(一)金融支持的概念定义

狭义上的金融支持,一般定义为“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完全按照通常意义上的效率标准(如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性原则),而是根据某种特定标准(如政府改革的需要等)来运作的一种信贷政策或货币政策。

本文所认定的沙产业的金融支持的含义是指产业发展过程中,金融发展和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协调机制,也就是说全面发展沙区金融业。通过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努力实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传统金融与创新金融等金融的有效组合去带动和推进沙区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充分发挥金融在沙产业发展中的筹资、融资和调节等功能,体现沙产业发展的金融助推特点。

(二)金融支持对沙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第一,产业资本形成中,金融有其特殊的聚合作用。沙产业是新兴产业,产业内部的资金供给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金融支持为沙产业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资金支持。

第二,由于沙产业具有技术新、周期长、见效慢、农户分散、企业规模小的特点,很难成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需要通过政府制定特殊的政策,使得金融资源不完全按照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性原则进行配置,支持沙产业的发展。沙产业的特性决定了金融支持对沙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三、内蒙古沙产业金融支持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内蒙古沙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是银行信贷支持力度不够,支持面狭窄。银行出于资金安全性考虑,在提供贷款时引入了信用评级管理制度,但是农牧民的评级与当前沙产业发展现状下的沙产业企业,很难符合信贷支持条件,大部分沙产业企业和个人难以取得贷款支持。

二是沙区金融创新和服务滞后。沙区一般分布在农村经济落后地区,这些地区金融机构数量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金融创新产品类型单一,吸纳性多,原创性少。

三是融资主要来源于政府支持。衡量一个产业的发展是否正常健康并且可以持续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其是否具备自我积累和造血的能力。但是,当前内蒙古的沙产业发展所需资金的仍然以财政投入为主。

四是金融产品品种单一,现有金融产品缺乏针对沙产业的支持。目前,内蒙古金融市场上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数量较少。对于贷款个人,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一般金额较小,期限通常为1年,最长不超过5年。对于贷款企业,在企业没有知名度和规模的时候,除了抵押贷款,银行不会提供别的什么融资工具,而且期限以短期贷款为主。 (二)内蒙古沙产业金融支持不足的原因分析

1.沙产业具有弱质性。与其他二、三产业相比,沙产业的金融需求特点表现为:贷款载体多、一次性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风险高、比较效益低,这样的特点正与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原则相矛盾,从而决定了金融机构不愿扩大对沙产业的信贷业务。

2.内蒙古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健全。沙化地区主要分布在农村牧区等经济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往往金融市场发展落后,表现在:

一是沙化地区的政策金融功能不全。农业发展银行没有承担起中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重任,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不稳定,而且资金运用效益低下、业务范围狭窄,农业发展银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的理念不能实现。

二是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不到位。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功能弱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多家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县级以下网点。同时上收贷款权限到一级分行或总行,县及县级以下机构以吸储功能为主,全国每年因吸储上存方式从农村流出的资金达3500亿元以上。另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支持门槛过高。一是取得贷款难,银行为企业提供贷款往往只注重其财务报表、抵质押等情况,忽视了借款人发展潜力、还款意愿等信息。二是办理贷款手续繁琐,一笔贷款从提出申请、经过调查、审查到最终取得贷款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贷款的隐形成本很高。

三是农村信用社先天不足,支农效果有限。近年来的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村信用社占主要地位,然而农村信用社以产权不明、管理体制不顺、亏损包袱重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暴露出地区之间资金配置矛盾突出、资金收益率低等问题,出现资金不足、周转不畅、支农力不从心的局面,影响了支持沙产业的效果。

四是沙产业担保体系发展滞后。金融机构在借款人申请贷款时往往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但是对于发展沙产业的种植户和养殖户而言,其所能提供的沙地、种植物和养殖物达不到银行的标准;沙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净资产规模小,而且产业新、盈利模式不清晰、风险大的特点,很难获得外部担保。加之内蒙古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专门的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尚不足以满足沙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内蒙古沙产业金融支持对策建议

(一)实行信贷策倾斜,加大信贷资金投入

商业性信贷不应只关注资金自身的收益,而应看到发展沙产业的极大生态效益,出台政策对信贷资金予以引导。一是政府与金融企业合作,或者安排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沙产业项目专项贷款,并予以财政贴息。二是国家可通过税收、财政和货币政策,给予金融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适当的财政支持,以及降低特定贷款类型的再贷款利率等,吸引商业银行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沙产业发展。三是可以使用财政资金建立沙产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建议地方财政针对沙产业企业贷款建立风险基金,通过提供贴息和弥补呆账损失或减免税费等,调动金融机构为沙产业提供支持的积极性。

(二)发展多元化多层次金融服务

一是建立沙产业发展基金,包括政府性基金、纯公益性基金以及商业性基金。三种基金形式特点各不相同,结合国内外基金发展经验,沙产业发展基金可设计为一种集三种基金优势的混合型基金,由政府财政拨款、国际援助等资金组成,成立专门的投资管理公司,按照商业化原则运作。

二是促进小额信贷公司等民间金融组织的规范发展。民间金融主要基于熟人关系网络,以个人借款的形式调解资金的盈缺,具有散发性、小金额和利率高的特点,难以满足现代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持续性、大规模的融资需求。因此,应当鼓励民间金融组织的规范发展,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同时引导民间资金支持对沙产业的发展。

(三)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争取更多信贷支持。如组建政策性担保公司,由财政投资带动金融机构和社会团体等出资,以中小企业为信用担保对像,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等。

二是支持沙产业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借助资本市场把沙产业做大做强,要引导沙产业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健全企业经营机制,通过上市或发行融资债券等形式多渠道融资。

三是鼓励和帮助企业在海外市场融资。如以合资、并购等方式直接融资,或者在海外上市间接融资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发挥沙产业的产业优势,利用其附属产品-碳排放权吸引资金。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