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7:14:57
导语:在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自然辩证法的课程定位及学习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角度出发, 研究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揭示了自然和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它是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构成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门课程不但把科学当作是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揭示其中内在的规律,也研究其紧密相联系的技术,涉及包括哲学、自然科学、科学技术政策等多个领域,是关于自然和对于自然认识和改造的哲学。这样一门课程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学习自然辩证法是为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了解自然发展的整体图景,从宏观上把握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础和核心,是自然辩证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整体上、从相互联系中揭示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正确认识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发展过程,明确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性,认识到它所揭示的辩证法规律。
学习自然辩证法是为了从总体上了解自然科学,掌握科学技术的地位与作用,促进科技的迅速发展。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大家把所学的各门具体自然科学知识联系起来,深入到自然科学更本质的问题。这样也助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自然科学观,就能够更好的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模式,方针和政策的精神,自觉按照实际情况,正确执行方针,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学习自然辩证法是为了系统的掌握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的规律,从而有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是从哲学高度对各类具体方法加以综合与概括。这样不仅可以使大家在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之外,增加了关于方法论的理论知识,还可以使大家在观察问题、认识问题、思考问题以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上,都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高度。
二、自然辩证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自然观的集中体现。“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它通过对自然科学历史的阐述和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研究, 深刻揭示了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最新成就进行了极其广泛、深入的研究, 发现了其中的发展规律,进而提出了自然辩证法, 而这种发现又坚定地证实了的科学性。这种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是整个这个开放发展体系的重要的实证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是在理论指导下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教育, 体现了真理性和阶级性的统一。我国当前发展所面临最大的障碍就是生产力水平较低。只有加大对科技研究的投入力度,率先发展科技,提高科学技术,才能切实提高生产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 从而全面提高我们大学生的素质水平。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学好自然辩证法,掌握其内在规律和方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有益的。
三、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对大学生产生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医学研究生;创新途径
《自然辩证法》课程是面向理、工、农、林、医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学科性质看,它是哲学的重要分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线索,研究自然界的辩证本性、认识和变革自然的辩证过程及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功能和以创新机理为核心的方法论教育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功能。[1]这门课程不仅有利于医学研究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科技观,而且在形成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科研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1 医学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存在的问题
1.1教材问题。目前国内各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本门课程统一使用郭贵春教授主持编写的教育部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2013年版)。包含绪论和五个章节,分别为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和中国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这本新教材与以往使用过的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结合时展的实际,贴近理科专业实际,侧重文理知识的交叉与融合,蕴含了党十集体智慧的凝结精神。
在2013年以前,各个高校的《自然辨证法》课程自主选择、使用教材,可供选择的版本丰富多样,大部分教材在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四层内容体系上编写得比较完善,便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程的核心主线和内在逻辑结构。但是,有的教材在编写时内容不够深入浅出,理论性太强,案例资源缺乏针对性和前沿性,无法适应学生的不同专业需求。以这样的教材为模本而展开的教学活动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教师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容器,拼命往里填充既定的知识,把科学教育扭曲成一种高度浓缩的科学知识教育,其直接后果是科技人物、科技事件、科学精神几乎成为学生的盲点,学生普遍缺乏对科学技术创新性的理解。[2]
许多医学院校选用《医学辩证法》作为参考辅助教材,采用由国内多所医学高校联合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医学院校选用教材),其特点是紧密结合医学实际,注重医学临床辩证思维、循证医学思维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尽管现存的教科书版本较多,选用教材丰富,但结合医学专业实际的教材可选性少,很多教材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内容抽象,与医学实际脱节,即使有部分医学案例,但内容陈旧,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有的教材内容还存在严重的老化现象,不能及时反映最近时期的医学前沿问题,大多数案例资源是十几年前的内容,导致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不强,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难以把握到辩证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的精髓。
1.2大班教学问题。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后,研究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降低办学成本,各高校都普遍采用大班课堂教学。《自然辨证法》普遍采用大班教学的形式,平均150人/班的大课教学方式给课堂的有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增加了一定难度,给教师上课时的课堂控制带来很多困难,难以采用研讨式、PBL教学法等课堂手段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大班教学中经常出现看课外书、玩手机、睡觉、迟到或早退等违纪现象,教师在课堂管理时感到异常棘手。任课教师能否成功地实现教学目标,一方面与课程提供的内容有关,另一方面还与教师驾驭和控制课堂的能力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并讨论课堂控制问题对提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采用的自然辩证法大班教学的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1.3考核问题。采用课程论文或调研论文的考核方式比较普遍,可由教师推荐论文选题,也可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有的教师采用课题调研方式,将自己的课题分配到班级,吸纳部分科研水平优秀的研究生进入课题调研组,将研究任务细化分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研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
在针对课程论文考核方式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上交的课程论文并不是在认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独力完成的,而是以应付的态度采用过度抄袭的方式完成论文。通过与多个学校的交流与对比,发现课程论文考核的方式所取得的质量和效果甚微。2009年在我校的本课程论文考核中,存在60%以上的学生上交论文存在过度抄袭问题。有的学生甚至直接在期刊网上打印论文,连原作者的姓名、单位等个人信息都来不及删掉就上交给老师。部分学生对专业课程过度偏重,认为自然辨证法是选修课,平时忙于科研或实验,没有时间去收集资料撰写论文,考前应付式地上网抄袭一份作业,如果教师要求不严格,许多学生的抄袭作业通过考核,会导致多届学生的学风和考风松懈,进而严重影响了这门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单一的考核形式及结构不合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无法达到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的。
1.4学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不够明确,在对待这门课程的态度存在抵触情绪,认为医学研究生学习自然辩证法课没有实际意义,纯属浪费时间。在这种“实用主义课程观”的影响下,学生没有从心底里接纳自然辩证法课程,旷课的学生较多,上课时看专业书或英语书的现象不少,课堂参与不积极,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动力。
1.5教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教学活动与学科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如教学活动中存在着教师数量少、教师专业背景普遍文科化、自然科学知识比较欠缺,教材内容不能满足需要等问题。[3]理论讲授的模式存在着单向性和机械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知识,讲授的时间占了课堂的大半部分时间,学生的参与活动较少,主动获取、形成和发现知识的过程被忽视。授课内容抽象单调,形式和手段单一,理论与现实脱节是自然辩证法课程无法进入学生内心的关键原因。大部分教师的学科背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或哲学专业,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相关背景,在联系医学实际时存在医学知识的储备不够深厚,医学理论的功底亟待加强的问题。这就要求授课教师的专业背景必须有足够的医学相关知识,才能不断增强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吸引力,让这门课程凝练出“精彩一课”的效果。
2 医学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创新途径探索
2.1利用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贴身化。即联系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中的实际问题,增添兴趣与效果。进一步展现自然辩证法原理与工学、医学及军事等具体学科领域契合的意义。主张在示范教材参照下,自主选择教材。[4]密切联系医学实际制定教学大纲,坚持医学与哲学融合的原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学大纲的编写上,为了突出医学技术的特色,可融入《医学哲学》、《医学辩证法》、《医学伦理学》、《医学史》等多个学科的相关内容,结合其他人文类的课程加以整合。编写全国“一本通”的材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个学科专业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的需要,编写“一纲多本”的自然辩证法教材则成为各个高校任课教师的热切期盼。[5]
教学大纲的内容突出了三个特色:一是紧密结合医学研究生的专业实际,将《医学哲学》、《医学辩证法》等内容融会贯通,渗透到自然辩证法的教学设计中,更突出本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二是紧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思想角度新、教学专题性新、案例资源新,突出本课程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三是紧密结合《医学技术史》、《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其他交叉学科的内容,突出本课程的外延性、趣味性和研究性。如在医疗技术伦理方面,不仅要跟学生讲清其内涵,还要讲授其主要内容。在医学高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要谨防“医学技术主义”的影响。
2.2优化教学设计:一是内容结构的设计,打破教材的逻辑结构,贴近医学专业实际。如在讲授技术观时,整合有关技术伦理的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最优化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从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角度,思考“技术决定论”在医学领域的表现,探讨医学技术价值、医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两重性及现代医学技术伦理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一方面可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把医学、医学伦理学、哲学等多种学科内在地统一起来以拓展学生的视野。[6]让学生明确,医疗服务是终身职业,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伦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将自己所掌握的医学技术奉献给社会。
二是多媒体教学的设计,查找网上大量的相关资料,精选趣味性的图片,如讲授远古时期的自然观,人对自然的膜拜,运用一些国内外的古代巫医图片配图说明,学生对这些知识从未了解过,经过生动有趣的讲解,提升了学习注意力。精选一些给学生带来极大思想震撼的视频资料,通过正反对比手法,使学生领悟到人与自然的终极和谐才是一种精美意义上的生态自然观。每一专题都设计“影视推荐”栏目,将新近的、优秀的、典型的节目介绍给学生,增加了学生对自然辩证法知识的理解和思维拓展。
三是分组讨论设计,一般来说,单个问题提问学生的参与性不高,课堂积极性难以调动。采用案例教学形式,把问题分化成多个小问题,实行分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一个主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问题的设计方面,多结合医学专业和社会热点,问题设计与专业背景密切联系,有助于医学背景的专业知识与自然辩证法理论相互交叉和渗透。如在讲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时,引导学生讨论古代自然观在历史上对中医和西医的不同影响;收集资料讨论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的表现及现实意义。在讲授科学本质时,组织学生辩论中医学是否是科学的;谈到技术的价值和伦理时,引导学生讨论转基因食品给人类带来的后果是福还是祸。
2.3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导向,培养学生创造意识。《自然辩证法》教材涉及创造技法的内容很少,我们结合医学创新案例,多方面介绍医学创造方法。使学生实现从记忆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的飞跃。增强学生运用方法的自觉性和提高他们运用方法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7]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课程论文题选、推荐书目、优秀影视等科研信息,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探索。课前给学生布置讨论主题,学生利用收集的资料,通过小组讨论达成共同认识。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方法论的教学中,突出方法论教学的哲学特色,把各种具体的医学研究方法归入医学思维方法范畴,通过医学假说和医学发现与探索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深刻揭示各种思维方法在医学领域的运用。
2.4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模式,即“平时成绩+分组讨论+期末考查”模式,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20%,由课堂表现和考勤情况组成;分组讨论占30%,按照自愿原则组成10人小组,自主选择讨论主题,上交讨论报告和记录。期末考查占50%,实行开卷考查,出题方式比较灵活,重要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原理、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分组讨论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团结协作,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本学期的考核创新机制的实践,学生的学风和考风实现了较大的转变,学生上交的小组讨论作业反映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
2.5融入人文教育。自然辩证法课程内在蕴含着医学与人文、医学与哲学相融合的特点。现代医学突飞猛进,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医学在技术上的高度发展纵然给人类传来了福音,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困惑。加强医生的人文关怀意识,需从重视医学院“未来医生”入手。欧美发达国家也将医学人文学科作为培养高素质医生的基础,列入医学教育的必要内容。目前,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已开设医学人文课程,但内容仅占5%的比重,远低于美、英、法等国25%的水平。由于教材不成熟、教学经验缺乏、师资力量不够等原因,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还存在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教学效果尚不理想。
现代医学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更多的并不是在医学本身,而是在医学科学化后的一些副产品和现代社会商业化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生意识到,要成为一名杰出的医生或医学家,仅仅凭借医学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必需具有哲学智慧和人文精神。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可增加人文知识的相关教学资源,如医学大家的介绍、医学发现和发明、药物研究的相关历史等案例,增强学生的关注度,提高学生的人文探究,促进科研思考。
自然辩证法可以从“仁心”和“仁术”两方面来提高医
学生的人文修养。人文精神贯穿自然辩证法教学始终,以鲜明的人文案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仁心。要促成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融合,首先应给科学技术一个准确的人文定位,如果说医学仅仅是一种知识和技术,有失偏颇。在关于“科学技术的价值”内容讲授时,引入医学的价值有关内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去治疗,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最能彰显医学的真谛?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医学是一门“人学” ,而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不但要有治病的能力,更要有安慰人的艺术,“医乃仁术”是医学人文性的集中体现。在探索医学难题时,应考虑病人的需求,注重生活质量,如缓解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并不总意味着治愈,还包括体恤和减轻痛苦。
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如何将一般原理与学生的学科专业实际联系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的效果,是从事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教师们一直探讨的问题。在教材的创新方面,需要很大程度突破传统教材的体系结构,突出医学高科技应用的问题。目前在医学领域呈现出与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紧密结合的优秀成果,甚至还呈现出具有中医特色的自然辩证法教材,探索出了一套适用于中医院校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将医学实际融入自然辩证法教学内容,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组建一支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实现教师间的密切合作、学科互补,是提高教师素质和课程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杨学军,张 磊,吕卫东.创新型教学在“自然辩证法”课程中的实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25(1):109-112
[2] 肖健.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培养医学研究生科技创新素质的体会[J].南方医学教育,2005(1):38-41
[3] 徐治立,刘 敏.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2):123-125
[4] 徐治立.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研究的新思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1):105-108
[5] 张宗明,张艳萍.结合研究生专业的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9):97-100
查看更多《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
科学技术哲学
(1)作为表达的模型 李大超
(7)杜威实用社会知识论的批判理论探究 刘宽红
(13)巨人的对抗——作为笛卡尔反驳者的莱布尼茨动力学初探 吴童立
(21)集体行为的意向结构——评塞尔的集体意向理论 戚陈炯 丛杭青
(27)关于动物道德地位的伦理辩护 黄晓行 李建军
科学技术史
(33)近代中日生锑冶炼技术的比较研究——兼论技术转移中本土技术与外来技术的关系 傅建球 潜伟 徐运保
(40)赫胥黎与自然选择 柯遵科
(47)李约瑟中国科技史研究动因新考 付邦红
(55)两次前后中西火炮“模数”研究 刘鸿亮
科学技术社会学
(61)关于技术争论及其解决方式的社会学探讨——基于“f滤波器”标准化案例的经验考察 苏俊斌
(69)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学会的兴起 王国强 张利洁
(77)物联网应用的安全与隐私问题审视 沈斌 刘渊
科学技术文化学
(84)海伦·朗基诺与唐娜·哈拉维的知识观比较分析 郭丽丽 洪晓楠
(89)蒙文医学科普图书调查研究 包红梅 刘兵
(96)维新思潮中科学的形上意蕴 李丽
人物评传
(100)中国近代物理学家张贻惠 白欣 翟立鹏
学术评论
(107)关于当代生命科学研究对象的划界、分析与表征的讨论 杨仕健
学术信息
(113)第十五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综述 洪晓楠 李文娟
(116)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科学技术文化研究——第八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夏劲
(119)《自然辩证法通讯》第三次编委会会议综述 李斌
(121)跨学科视野下的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学术研讨会 征文和第一次会议通知 无
(122)《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年(1—6期)总目录 无
无
(124)summary 无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本文从自然辩证法的视角下,对可持续发展观进行分析,厘清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辩证法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结论与思考。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界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经济学延伸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在历史上有相关论述,如孔子曾说过:“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样的论述都是我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写照。西方经济学家也对可持续发展思想有所发展,马尔萨斯和李嘉图较早认识到人类消费的边界。
(一)布伦特兰报告与《地球》
1987年,布伦特兰报告发表,对可持续发展的论述是:“可持续发展指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不对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该论述蕴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持续、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开始对人类世界产生影响。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大会出台的《地球》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表述为:“全人类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能够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力”。为权利的必须实现,它强调了四大原则:公平原则、协调原则、质量原则和发展原则。这一举措意味着可持续发展从概念探索向实践行动的过度。
(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延伸
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传统经济学理论存在着缺陷,在其指导下的经济实践活动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破坏。这种理论的缺陷主要是:第一,未考虑外部不经济性,导致破坏了自然环境,增加了公共费用的开支;第二,衡量经济增长的最代表性指标GDP、GNP不能真实反映社会福利。综上原因,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和沃尔福德总结出以经济学语言表达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p少”。
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
自然辩证法是以理论为根基,以人和自然的关系为出发点和中心线索。在这一组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科学技术是介于主体与客体两者间之中介。所以,自然辩证法所考察这三个方面即构成了主要的研究内容,即研究主体、研究客体和研究中介。由自然观、方法论和科技观构建起来的自然辩证法体系具有其自身内在的逻辑性和合理性。然而,任何理论都应该与时俱进,作为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辩证法分析
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目的是推动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统一协调发展,这与十报告中所提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契合。而对于自然辩证法而言,它是为科学合理地处理人鱼自然界之间的矛盾服务的。由此得出,可持续发展观和自然辩证法探究的内容及其相似,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探究可持续发展观的自然辩证法分析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着重研究如何使人口、资源和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推动人与自然统一、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当前,在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自然界发展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提出可以推动实现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着重研究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唯物的,因为其承认了自然界物质的客观性;在研究可持续发展时,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是以系统的和整体的观点进行分析的;在研究的过程中,运用了归纳与演绎等方法,均是辩证法的体现。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内容同自然辩证法是一致的,研究的目的也相同,都是希望通过研究自然来更好的了解自然改造自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四、结论与启发
(一)自然辩证法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
由于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辩证法有着相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且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这与自然辩证法相一致。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以自然辩证法为逻辑起点的,自然辩证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和依据。
这一发现是十分有意义的,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并为其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指导。具备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得到了更有力的支持,我国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会更为重视。
(二)实施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基础,可持续发展将对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因此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人的作用,其行为和活动必定会影响到自然界。实施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基础的客户需发展战略,明确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实现在对立中求统一,在矛盾中谋发展。因此,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更好的推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I.迈尔斯.人的发展与社会指标[M].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2]皮尔斯.沃福德.世界无末日― ― 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 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6.
[3]牛文元.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CN号
哲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CN11-1140/B
哲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CN11-1141/B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CN11-1649/B
道德与文明
中国伦理学会、天津社会科学院
CN12-1029/B
世界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CN11-4748/B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CN11-1518/N
伦理学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
CN43-1385/C
现代哲学
广东哲学学会
CN44-1071/B
周易研究
山东大学、中国周易学会
CN37-1191/C
孔子研究
中国孔子基金会
CN37-1037/C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
CN11-3042/B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山西大学、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CN14-1354/G3
宗教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3种)
期刊名称
主办(管)单位
CN号
世界宗教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CN11-1299/B
宗教学研究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CN51-1069/B
世界宗教文化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ofNature)是对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它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出发,来考察作为这一关系中的客体的自然界,作为这一关系中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以及作为这一关系的中介的科学与技术。贯穿其中的核心线索是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而社会的和谐发展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最终目的与归宿。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建筑工程正是一个重要的中介。通过建筑工程的作用,人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越来越处于主导地位,并促使这种关系日益和谐、更加友好。
1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理念
现代科学革命带动了现代技术革命,进而又引起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最终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并带来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极其深刻的变化。这一方面为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据;另一方面也大大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基础和研究内容,使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在现代大多数学科与研究领域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结合辩证法思想,不难看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包含两个基本要素:“需求”和对需要的“限制”。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建筑是人类适应与改变周围环境的一种开发行为,建筑行为中包含了以不同形式大量消耗、改变和转化自然资源的过程,显然这些行为在各方面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必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接踵而至的是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能源锐减、水质恶化等严重的环境危机,这些问题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环境保护热潮。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更加关注绿色建筑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对象的哲学思考,最终确立起和谐的自然发展观,也就是可持续的发展思想在行业内的最好体现。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要求,基于高效使用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进行建筑设计,而不仅仅是满足功能和美观的要求以建设绿色、环保、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从而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环境质量。
绿色建筑的理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环保的理念,通过科学的结构设计,集成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现出了人文与建筑、环境与科技的和谐统一。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有其合理性,更有其必要性,若我们仍维持现在的发展模式,资源和环境的瓶颈作用将使得建筑业的发展难以为继,因此绿色建筑的实施将是建筑工程中一项意义重大且十分迫切的任务。
2自然辩证法在绿色建筑中的具体应用
事物之间又具有普遍的内在联系。相对于建筑学科而言,虽然具体的建筑专业知识是广泛且有差异的,但建筑从古至今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反应了社会整体的发展方向,它与其它事物是密切相关的。建筑是人类居住要求的一个整体形式的体现,人们从各个方面对建筑展开了具体的研究,使建筑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从而进入了人类居住环境科学研究的领域。一个建筑的外在形式和轮廓是建筑最直观的体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要求,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建筑的内部结构,日益关注于建筑材料的节能性、环保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1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绿色建筑以人为本,以自然与人的和谐为基础,以环境与发展为目标,推动建筑向节能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我国颁布的五年计划中,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落实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因此,要善于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并且高效地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结合实际建筑施工经验,可以考虑使用以下方法:为了节省有限的土地,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自然、充满人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采用新型结构体系与高强轻质结构材料,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利用生态技术建立起地面空间高效益的城市;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结为有机协调的生态主体网络。尤其是在建筑的设计阶段,绿色建筑的选址往往更注重优先选择已开发且具城市改造潜力的用地;场地环境应安全可靠,远离污染源,并对自然灾害有充分的抵御能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原有场地上的自然生态条件,注重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避免建筑行为造成水土流失或其他灾害;绿地配置合理,达到局部环境内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降低污染和隔绝噪音的目的。此外,还应当充分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考虑建筑朝向和楼距,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使用空调和人工照明;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采用由高效保温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采用有效的遮阳措施等等。
2.2节约使用能源
能源,对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的建筑而言就意味着生命,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而且更是使之成为制造大气污染的元凶。环视四周,现代建筑普遍都是过分依赖有限能源的建筑,绿色建筑就是要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方式,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向转化。依靠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是绿色建筑的追求,而生态环境保护是创造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基本前提。因此,绿色建筑设计中必须深入到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考虑,评估建筑能耗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建立全面的能源观。
2.3采用绿色建材
绿色材料是指在材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为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亦称之为环境调和材料。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具体在建筑施工中体现为:选用蕴能低、高性能、高耐久性的建材和本地建材,减少建材在全寿命周期中的能源消耗;选用可降解、对环境污染少的建材;使用原料消耗量少和采用废弃物生产的建材;使用可节能的功能性建材等。
3结语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任何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取得的进步,都是依靠遵守自然辩证法和科学发展观的结果,当然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取得的进步也是这样的。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的一个方向标,在社会和科学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将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向,社会持续发展的理想建筑模式。对于未来的建筑工程而言,只有做到了建筑与事物间关系的相互统一,才能产生优秀的建筑设计和成果,才能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传统中医药学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学生管理工作 内涵理念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8)08-0003-02
教育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1。而教育针对的主体目标就是培养“人”――学生。
在当前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科学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对我国传统中医药学教育理念提出了强烈的挑战。高等中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传统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弊端,面对日益复杂的变化和社会需求,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使传统中医药学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反映中医药学教育本质的特征,培养合格的中医药学人才。就必须用新的思路加以改革与引导,创新学生工作管理体制,促进传统中医药学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1 牢固树立用自然辩证法指导学生工作的思想,坚持“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工作理念
自然辩证法作为对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内容涉及自然观、自然科学观、自然科学方法论及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和科学技术思想史等广泛的领域。它既有对各门具体科学的基本问题的深层考察,以及对具体科学方法的细致研究,又有对整个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及方法论的宏观探索2。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3。”现代社会的发展表明,任何社会成果的取得,实际上都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产物。因此,在新形势下发展我国传统中医药学教育过程中,自觉地发现挖掘规律,并运用自然辩证法及科学方法论来指导学生管理的工作,这必将对传统中医药学教育的改革与引导产生积极的、巨大的影响。高等院校里的主体是师生,学生是我们的培养目标,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首先就必须转变思想,将以往把学生管理工作只看成“管好学生”、“让学生听话”、“让学生服从班集安排”的错误管理模式,变“服从”为“自觉”和“自愿”,把民主的思想渗透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去。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需要内容和需要层次,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和学校的教育目标统一起来。学生班主任要牢固树立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思想观念,贯彻执行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规定,努力维护大学生的正当权益,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各种可能的条件,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把工作实实在在放到“育人为本”这一工作目标上来。
2 树立“立足传统,创新观念、走向国际”的新型中医药学学生管理工作指导思想,创新中医药学学生管理内涵理
念
高等中医药学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可以从多重的角度去认识,树立以自身特色为中心的理念应该是高等中医药学学生管理工作最核心的理念,创造性发展是学生管理工作最主要的方法,走向国际得到世界认可,是我们传统中医药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4。所以只有不断努力提高传统中医药学的教育质量,不断培养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才能达到中医药学教育的目的。在以往中医药学学生管理的发展观和质量观,考虑学生对传统典籍的学习和就业较多,对学生的生活、个人素质及专业思想的强化较少。对社会科学知识不加补充,其知识结构不合理。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产生了偏移,注重学生专业思想及个人能力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对于中医药学这样有明显传统特色的专业,学生管理者应该是本专业的老师,让其发扬专业特色,同时通过对现代科学研究的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对专业的自豪感,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让传统医学能够得到学生自身的认可,使传统教育得以持续发展。目前我院学生兼职班主任都是专业老师担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学生评价较好。同时管理工作者不断通过对传统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的互补学习及应用,让学生树立专业创新意识。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以新的方法展现传统医学的作用和重要性,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使之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等中医药学教育培养出具有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的、能与时俱进的、可持续发展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势必将传统中医药学推向世界,获得世界的认可。从传统中医药学学生管理模式我们可以看出,传统中医药学学生管理模式的发展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对旧的模式含肯定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事物是永恒发展的,我国传统医学模式必将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3 加强传统知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形成新的教育和校园文化特点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网络资源的利用正如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的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包含,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彼此相通,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也为我们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在解决新形势下拓展工作领域的问题过程中,同时也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新的空间和途径。我们通过学生QQ等新的网络工具,及时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和学习状况,对学生旷课上网游戏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掌握学生最新动态,把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要转换教育观念,树立信息资源意识,主动超前进入网络教育平台,这是把握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至高点的有效途径5。
4 结语
中医药学大学生集合现代思想和传统医学知识于一身,善于观察、善于模仿,其价值观具有多元性、务实性和可塑性等特点6,这就要求传统中医药学类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得由道德思想好、专业水平高、学科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强、善于做青年学生工作的专家组成。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下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传统中医药学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近年来,我校在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做出成效显著的努力,相信我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会做的更好。
综上所述,要做好传统中医药学类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观察、认识学生管理工作的现象,分析其理论,总结其变化规律。这样不仅对传统中医药学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掌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应用更得手,而且会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和工作的方法,开拓传统中医药学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和利,聂国林,陈晓凡.以现代医学模式引领高等中医教育新理念.西北医学教育,2003,11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43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229
[4]娜英.浅析自然辩证法对化学史学习的指导.学术研究化工之友,2007,15
[5]潘启娇.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理论创新.教育研究.2008,
1219~220.
关键词:食品科学;自然辩证法;人本主义;生态自然观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品,它是人类与环境进行物质联系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食品科学是以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为目的同时兼顾人的心理需求的一门自然科学,它充分体现了服务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主义精神。自然辨证法生态自然观中,坚持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的长远、整体利益,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生态自然观。而食品科学正体现了自然辨证法生态自然观的要求和思想。
1食品生产应遵循生态自然观
在辨证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认为,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是天然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在进行食品生产,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时,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协同进化。农业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可也给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蓄积在蔬菜、粮食中的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以前看来遥不可及的食物农药残留、重金属指数超标等问题,如今已现实地摆在每个人餐桌面前。对于农产品,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源头污染是食品污染的直接原因。在水、土、气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质对农产品构成污染的主要物质归纳起来有四类,分别是: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生物污染和由普通营养引发的污染物。这四类物质都可能通过食物链,在农产品中富集,进而造成食品污染,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在进行食品生产过程中,应遵循生态自然观,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食品中的污染物来自于环境污染,要控制食品中的污染物,必须从治理环境入手。
2食品科学服务于人
食品科学是以满足人的第一生理需求为目的,包括了食品的开发、生产、加工等过程,都是以人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和目标,它的发展方向随着人们不断变化的观点和需要变化的,充分体现了食品服务人的精神。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对食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层的认识。今天的“食”,已不仅仅是解决饥饿问题,人们开始从健康、卫生、营养、科学的角度注重饮食生活。在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盲目的追求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更讲求卫生、安全、营养均衡的食品,食品科学的研究方向也逐渐从单一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转向到今天的多样的低热卡值食品、绿色天然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除了说明食品的发展为了服务人类而趋向多元化,更体现它关心不同人群的健康。
3食品安全是为了保证人的生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的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食品安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命维护系统和最基本的物质资源,是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温饱即食品量的安全后,食品质的安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在历届全国“两会”上,食品安全问题几乎成为热点,人民群众反映也非常强烈。在食品的研发与生产中,食品安全性是首要的核心的内容,它充分体现着自然辩证法中生态发展观的人本实质。目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化、食品安全检验检疫都是着眼于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让消费者的人生安全和健康有更好的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目标是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根本落脚点,是从根本上维护人们的利益,是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从而维护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主导者的地位。
4追求食品营养是注重人的发展
如果说讲求食品安全是保证人的存在,那么追求食品营养则是注重人的发展。食品营养是在食品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需要进一步考虑的科学研究问题。科学的营养指标是食品科学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首先许多食品的生产都是为了满足人体的基本营养需求,保证个体营养均衡,提高社会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其次,它还要迎合消费者的营养理念,这样的食品才更受青睐更有市场。食品科学为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也开发一些适合不同人群的食品,各种功能食品、保健食品都是为了满足对营养需要不同人群的需要。例如:为儿童设计的加钙、加锌奶粉,为女士设计的补铁奶粉等等。我国即将出台的《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更是为了保证广大消费者对食品的营养特性有知情权,方便大家凭借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更加科学地选择健康食品,让消费者吃得明白、放心。科学的营养就是为了提高广大人群的健康水平,使人体营养吸收更趋于合理化,使人的生理健康得到更多呵护,真正做到关心人的发展,突出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5食品科学的发展应兼顾人的心理需求
食品在满足人类生理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向着满足人类心理需求的方向发展。在今天的食品研究中,除了食品的安全、营养,还有更多被讨论的是食品如何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如何通过食品的色、形、味、口感等感观功能去迎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是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另一方面重要问题。
食品的开发、加工、生产应本着服务于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精神,首先是满足人的第一生理需要,其中以人的安全、健康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同时还要兼顾各个消费群体的需要和大众人群的心理需求。食品科学的价值也就在于它能满足人的需求,脱离人的需要谈食品,显得空洞而没有了方向。因为没有人的需求作为指导,食品科学的发展也就迷失了方向。因此,食品科学的发展体现着服务于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人本主义精神的同时,它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人类。
自然辩证法的生态观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人类自身的利益,是以人为本的自然观。食品的生产是为保证人作为生态系统的调控者的存在,从而展现了它服务人的人本主义精神,体现着生态自然观的本质要求和辩证法思想。
参考文献:
[1]史贤明.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79-181,184-186.
[2]刘静玲.食品安全与生态风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5-16.
[3]张文学,杨立刚.食品安全的环境责任界定[J].生态经济,2003,6:2-4.
[4]孙明,刘晓庚.化学物质的应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3,24(8):176-177.
[5]谭云.现代食品的安全问题[J].粮油食品科技,2003,11(1):29-30.
答:研究对象:第一,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与字眼的关系,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第二,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研究的辩证法和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第三,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P14
答:基本内容:全篇共四束,辩证法和自然科学,自然研究和辩证法,自然界的辩证法,数学和自然科学,恩格斯不仅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时还论述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科学认识论的有关问题,从而确定了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总体框架。
意义: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发展中的划时代变革。
3.古代朴素自然观有什么特点?P38-39
答:古代的朴素自然观表现为对自然的本性、特质、运动、联系与演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究,甚至有些思想已经进入到相当精深的层次。然而,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它缺乏对自然从细节上进行精确描述,最终体现为以整体概观代替局部解析,以思辨玄代替真实过程,以神化人性代替自然规律。总的来说是具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特点。
4.
为什么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发表看作是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革命性标志?P40
答:《天体运行论》的主要观点有: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各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身在自转的同时也绕日公转,从而形成昼夜和四季;月亮绕地球公转,是地球的卫星;这些理论从根本上动摇了维护基督教神学的创世理论的“地心说”。“日心说”的创立实现了天文学上的革命,给宗教神学以沉重打击。
谓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其实也就意味着自然科学打破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从基督教神学中脱离出来,拥有了它独立的发展体系.
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问世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当然这个结论也是错的,当时限于技术水平没办法),不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而是地球围着太阳转,这就打破了以前基督教神学中地球中心论的固有理论,是首次打破基督教神学的行为,因此其就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在哥白尼发表了“日心说”(就是《天体运行论》)之前,自然科学一直是宗教所掌控的,完全没有研究出自然科学的本质,反而愈发的将种种自然现象与宗教信仰、神权统治结合,成为教会控制人们思想的一种工具.
《天体运行论》否定了宗教对于自然科学的解说,开创了根于严谨思考和周密演算的真正的科学研究,发出了推翻神学统治,走自然科学工作者自己的路的呼声.
5.近代机械论自然观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P44
答:在16世纪至18世纪前期这一时期,不仅实现了天文学上的革命,并且在力学、数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也取得相当的研究成果,从而引起了自然观上的革命。人们开始从以往对自然界的整体、直观考察和认识转变到对自然界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者们把系统的天文观察和精确的数学计算结合起来,把物理实验和数学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于是,人类对自然界万物的认识便开始从古代以直观和思辨为主的自然哲学及认识论、方法论,发展到近代前期以观察、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相结合为主的认识论及方法论,并形成与这一历史时期自然科学计算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机械自然观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6.康德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理论的哲学意义?P49-50
答:康德认为:“宇宙是物质的,星云物质是宇宙的原始状态。”他这种人为地球和太阳系是在时间进程中逐渐生成的观点即是对宗教神学的创世论的批判,同时也是对机械论的宇宙观和牛顿的“神的第一推动力”的思想做了有力地批驳。在科学发展历史上,康德的“星云假说”是第一个科学的天体起源学说,这不仅为现代天体演化奠定了基础,也有里地推动了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因为在康德的发现中包含着一切继续进步的起点。
康德关于所有现在的天体都从旋转的星云团产生的学说,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没有任何历史的那种观念,第一次被动摇了。…康德在这个完全适合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7.黑格尔自然哲学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答:黑格尔的自然哲学是先验主义怪想或粗鄙的理论。这一点对其他自然哲学也适用。自然辩证法给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一个致命的打击,以使得任何自然哲学都成了无用的和不可能存在的了。黑格尔不自觉地指示了一条走出体系迷宫而达到真正切实认识世界的途径,那就是循着实证科学和用辩证思维方法概括科学成果的途径,这条途径对我们来说是可达到的。自然哲学包罗万象,顽固地不承认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当中分化出去,坚持用自然科学的充作自己的内容;自然辩证法则不是也不应该是这样。的自然辩证法是对黑格尔的自然哲学的否定。不仅如此,它还是对一切自然哲学的否定
8.简述人类社会四次科技革命及其意义?P49+
答: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又称工业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其历史意为,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它的主要技术标志是电气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其历史意义为,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其历史意义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并使得全球的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现代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学术上,出现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参透的新特点,新的学术与科技思潮不断涌现。当今的国际竞争主要是以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出现了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新潮。
第四次科技革命(20世纪后期),以系统科学的兴起到系统生物科学的形成为标志,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纳米科学与生命科学的理论与技术整合,形成系统生物科学与技术体系,包括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系统医学与系统生物技术等学科体系,将导致的是转化医学、生物工业的产业革命。发展新能源被看成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任务。
9.分析列宁哲学物质定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P77
答:历史背景:到了机械自然时代,物质被认为是按力学规律运动的微粒。20世纪对于物质结构探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是人们认识到物质本身的概念只具有先对的意义,从前认为是绝对的、不变的、基本的物质特性正在消失,无知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与我们的意识之外。在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期间,在反对形形的唯心主义,特别是在反对马赫主义的斗争中,列宁提出了科学的物质定义。
意义: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对一切物质属性的最广泛的哲学概括,它舍弃了各种物质形态所特有的个性,仅仅保留了“客观实在性”这一为一切物质形态所具有的共性,揭示了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使“物质”的概念不仅适用于已发现的各种具有实体形态的物质,而且适用于一切尚未被发现的物质形态,也包括不以人的感觉而存在的自然界各种现实的关系、过程等非实体形态的物质。
10.论述系统的特征及其哲学意义?P81
P87
答:所谓系统,是有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并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特征:第一,物质系统的整体性特征。第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特征。第三,物质系统的动态性特征。第四,物质系统的开放性特征。第五,物质系统的功能性特征。第六,物质系统的结构性特征。第七,物质系统的稳定性特征。
哲学意义: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功能性、结构性、稳定性是它的基本特征。第一,物质系统首先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第二,系统的各部分是一个具有层次的整体;第三,物质系统又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有层次的整体;第四,系统与环境的关联性,相对于系统之外的环境而言又表现了物质系统的外部功能;第六,物质系统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结构;最后,这个系统又是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有机结构系统。
11.如何理解恩格斯“劳动创造人”的命题?P109-110
答:从生物学上看,“劳动创造人”的命题包括: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和通过获得性遗传形成新的物种。显然,这种观点正是拉马克学说的基本内容。但是现代生物学已经否定了拉马克学说。因此,“劳动创造人”的命题失去了其生物学根据。但是,这个命题的意义不在生物学中,而在社会学中。人不仅具有生物学属性,也具有社会学属性,由于人的本质不在其自然属性和生物特征而在其社会性,“劳动创造人”的命题就必须从社会写的角度加以理解,即不是从进化论的角度去理解,而是从唯物历史观的角度去理解。我们今天研究恩格斯的文章时,如果忽略了从“政治经济学家~~~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这段长长的定语,而只抓住了最后那几个字不放,仍然拘泥于恩格斯的那些具体论据而忽略了恩格斯写作这篇文章的主旨,我们就是在犯一个十分可笑且更加严重的错误。“劳动创造人”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在于它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正确地说明了劳动在这一过渡时期的巨大作用,在这一过渡时期,从猿到人的生物学进化已经基本完成,这时的“人”,脑容量不断增加,直立行走方式已经确立,手足明显分化。虽然这时的“人”只有人的形体,而无“人”的实质,但生物学的性状却为劳动准备好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们偶然利用石块、木棒等自然物作为工具的行为,随着经验的积累,最终演变了制造工具的劳动,实现了从猿到人的飞跃,所以,“劳动创造人”,并不是说劳动创造了人所特有的生物性状,而是说劳动创造了所特有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最终将人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12.如何用实践的观点来理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P143-144?
答:是具体地吧人与自然作为统一的整体,在时间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然化和自然地人化的辩证统一。一是,人与自然的对象关系。这种对象关系应当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对象关系表明人对自然既具有受动性又具有能动性,通过人的活动即实践使这种受动与能动的关系得到统一。二是,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人通过实践活动,发挥出人的本质力量;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中介和纽带,实践既使“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又使“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成为可能。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在。在认识自然界的时候不能把人和人的作用排除掉,只有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角度,自然界才是可以理解的。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要把世界作为实践去理解的含义。反过来,现实的社会不能脱离自然去理解。它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按照这种历史观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必然会得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在的结论。
13.
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P152)与人类活动有什么关系?(论述)
答:生态危机主要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破坏,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个世纪以来,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加上战争和社会**,人类干预自然界的规模和强度不断地扩大和深化,全球多处出现森林覆盖面积缩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沙漠扩大、水源枯竭、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气候异常、生态平衡失调等等现象。例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西部由于滥垦滥牧,植被遭到破坏,导致三次“黑色风暴”的发生。1934年5月9~11日的“黑色风暴”以每小时100多公里的速度,从美国西海岸一直刮到东海岸,带走3亿多吨表土,毁坏数千万亩农田。50年代苏联盲目开荒,也先后出现过几次“黑色风暴”,使3亿亩农田受害。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在1968~1974年期间,每年向南延伸50公里,使萨赫勒地区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威胁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发展。
中国当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情况也已相当严重。从东北的第二松花江到南方的珠江,许多河流、湖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因为不合理地围湖造田,使湖泊的面积缩小。由于森林或草原破坏,中国历史上形成的沙漠化土地达12万平方公里,近数十年来又有所增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9亿亩。这些都说明生态平衡已遭到严重破坏,如不及时采取对策,将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生态危机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这种危机在潜伏时期往往不易被察觉,但危机一旦形成,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难以恢复。因此,当它还处在潜伏状态时就应该提醒人们警觉起来。生态平衡的破坏主要是人为造成的,也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被克服和消除。
14.如何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P168-170
答: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们在对生态环境危机的反思过程中,针对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状况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概念一是“需要”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二是“限制”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是假的限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就其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分配;就其经济观而言,主张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究其自然观而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1.持续性原则,2.共同性原则,3.公正性原则。
15.科学的含义及特征?P178-184
答:科学是一种人类活动,是人类运用特有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思维方法去认识、研究并通过人类实践活动探索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奥秘,从而获得关于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并在此指导之下去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活动。基本含义:第一,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物事实和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第二,科学又是一种形成和创造知识的特殊认识活动。第三,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特征:1.科学的客观性与实践性2.科学的理性特征3.科学具有可检验性4.科学的系统性5.科学的探索性和创造性6.科学的共享性和通用性7科学的生产力特征。
16.技术的含义及特征?P192-194
答:技术定义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人的生产与生活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特征:基本特征,第一,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技术是人类社会需要与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结合的产物。技术还具有省会特征,人类的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社会属性的特征。技术的发展过程和技术的同时也会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技术具有协作性和传承性,技术活动只有在人们之间的共同协作下才得以产生和实现。第二,技术是人的主体要素和自然界客体要素的统一过程。第三,技术的发展有一个潜能到现实形态的转化发展过程。第四,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是社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17.如何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P196-199
答:科学与技术反映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关系与能力。科学与技术相随相伴,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科学与技术之间尽管有着极其密切的辩证统一关系,但是科学与技术却有着本质性的区别。第一,科学与技术的目的和任务不同。第二,科学与技术的过程及从事工作的主体各有其特点和不同。第三,从科学与技术表现的形态上看也有所不同。第四,科学与技术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不一样。第五,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表现不同。第六,科学与技术同社会的相关复杂程度不同。
科学与技术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共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首先,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科学研究提出课题并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和条件。其次,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更加依赖于技术的推动和支持。再次,科学研究和科学成果又指导和促进了技术的发展,科学策划能够为技术的先导并不断转化为技术。
18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外在条件是什么?P201-210
答:内在机制: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1.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的矛盾。2.科学发展中科学继承与科学创新的矛盾。3.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1.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2.技术实践与技术规范的矛盾。3.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外在条件:1.社会经济基础2.社会政治环境3.社会教育条件4.社会文化氛围。
19.如何理解科学认识的系统结构?P232-234
答:科学认识首先是精神生产活动,这就要求在科学的人事活动和过程中充分发挥科学认识系统中的各种要素的作用,这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人事主体、认识客体和实现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互联系的认识中介。科学认识是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理论认识。科学人事既是认识活动,又是认识成果。作为认识活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科学认识是信息获取和信息转换的过程。二是科学认识所需要的信息是科学认识的原始资料,作为科学认识对象的物质世界是这种信息的最初源泉。科学认识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认识的主体、认识客体和实现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互联系的认识中介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构成的。科学认识的过程是科学认识主体、科学认识客体和科学认识中介这三大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认识成果的科学认识不同于非科学认识,具有真理性、系统性、精确性的特点,三者缺一不可。
20.如何理解科学发展中主体批评性精神和思维品质?P242-248
245?
答:科学方法推动科学认识主体的形成。人的认识和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理论为科学认识中发挥主体性思维原则提供哲学基础和认识论原则。批判精神是人类科学发展中最宝贵的精神。现代自然科学革命表明,科学的精神是批判,也即是不断扬弃旧的学说和理论,从而做出新的发明创造。主体性批判精神使创新人才很重要的个性特征。也是当代优秀人才实现知识和科技常新的极其珍贵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迅速发展并加快科技产业化过程中,是以人才知识的主体性投入和创造性生产的知识增值和重新整合为明显特征的,知识创意已成为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事实上,人和真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结论都具有它的相对性。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在科协批判思维指导下,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主题批判性思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叛逆思维。在科学探索中,它要求以科学精神从不同视角和逆向思维研究事物。科学的批判精神和辩证的否定精神是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21.科研选题的含义和基本原则?P256-259
答:科研选题,就是要结合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形成、选择和确定研究的问题。
基本原则:1.需要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
22.如何理解科学研究中客观事实、经验事实和科学事实及其相互关系?262-264
答:科学事实是科学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科学认识论角度看,科学事实既不同于客观事实,又不同于经验事实,是科学理论中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和经验事实的辩证统一。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现象、过程及关系的真实描述或判读。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的最初成果,属于认识的范畴,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与主观的辩证统一。科学事实是人们将经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经过科学整理和理论思维的事实。客观事实是指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实际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客观事实同科学事实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科学事实作为客观事实的反映,同客观事实具有统一性。客观事实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属于本体论范畴,它仅与客体的本性有关而与人所设置的认识条件无关。科学事实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属于认识范畴,它即与客体的本性有关,也与人们所设置的认识条件有关。因此,对于同一客观事实的认识对象,在不同的认识条件下,可以获得清晰度、准确度不同的科学事实。客观事实无所谓正确与错误。科学事实是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反映。经验事实是指人们用某种语言、图像、文字对观察到的客观事实所作出的陈述或判断。经验事实存在着可错性,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经验事实比较起来有着个别性、科学性、客观性和重复性、能动反映性等特点。
23.如何看待科学观察科学实验在科研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26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