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7:15:00
导语:在财务优化建议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财务管理 风险 现状 建议
结合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房地产企业面临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与机遇。而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化,财务风险也成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得不关注的话题,对企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对于我国房地产企业来说,必须意识到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提高投资回报率,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风险
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是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重要途径。客观认识房地产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可提高财务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具体分析如下:
(一)项目投资风险
由于房地产项目的特殊性,具有开发周期长、投资额大等特征,其中涉及到诸多不确定的因素,而投资也对项目成败、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等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出现诸多波动因素,造成房地产企业的开发项目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就会对其偿债能力及盈利水平造成影响,形成投资风险。另外,一些房地产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大面积地筹集资金、盲目追求高效益,忽略了对市场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结果可能造成投资项目的技术可行性较低、市场调研数据失真而产品上市之后面临营销难题、行业扩张过度、控制管理手段不到位等。
(二)筹资风险
以我国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的实际情况来看,以资金驱动作为重要动因。但是当前大多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金匮乏,大多资金应用于土地成本支出,而后期开发所用的资金大多来自筹资或者回收前期销售款。因此可以说,资金已成为房地产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一些房地产企业背负了高压负债,面临到期无法偿还本息的风险,而过于盲目或者大规模的投资,也将增加财务风险可能性。例如,债务规模较大、利率水平偏高等,都会增加筹资的成本费用;债务的期限结构欠妥,大多债务的到期时间较为集中,加大偿债压力等。
(三)投资回报风险
对于房地产企业发展来说,资金回报风险是财务风险的又一表现形式,主要在房地产的开发产品处于可售状态之后,又一政策变动、销售手段滞后等问题,造成销售状况不尽人意,不能在短时期内实现效益目标或者回收资金;再加上企业面临较大的资产负债压力,如果不能及时回收资金,将无法满足后期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降低企业偿债能力,极易陷入财务困境中,不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甚至企业面临破产危机。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管理模式滞后
以当前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财务管理人员已经逐渐意识到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意义,并且大多房地产企业的领导者也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房地产企业的管理效果与控制力度。但是也要意识到,领导关注的财务管理重点在于是否存在违法乱纪行为,紧紧盯住财务部门的工作状况,认为只要管好财务管理部门就万事大吉,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监管。实际上,这种陈旧的思想观念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需求,甚至可能造成企业面临巨大风险损失,不利于房地产企业的长远性发展。
(二)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房地产企业面临纷繁复杂的发展环境。过去,房地产企业处于初级运行阶段,财务管理活动没有可以遵循的依据,普遍存在资金分散、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等现象,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可能性;另外,由于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精细化的预算,在一些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盲目运作行为,仍然停留在简单的会计核算层面,没能对企业经济状况进行细致分析与探讨,财务部门无法掌握款项的收支,企业领导者也无法从整体把握资金运营状况,可能造成决策失误。
(三)资金结构有待调整
对于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来说,普遍存在单一性问题,大多筹集资金来自银行贷款。那么在所有的投资基金中,自有资金的比例偏少,增强了企业的负债率。这种客观形势的存在,一方面增加了银行的贷款负担,另一方面则增加了房地产企业的风险可能性。由于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数额大、周期长,因此银行贷款的利息成本也比较大,尤其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银行在发放贷款方面显得更加谨慎,再加上当前国家各项政策的约束作用,使得银行贷款渠道难上加难,房地产企业如果不能获得有效的资金保障,仍然以不合理的资金结构模式存在,将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由于资金链断裂而破产。
(四)全面成本管理工作不到位
所谓全面成本管理,就是要求房地产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措施,落实到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实现全过程管理、全员管理。应该认识到,房地产企业的成本发生是一个动态性过程,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及销售等诸多环节,因此成本管理应贯穿于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对涉及到的成本各个要素进行全面规划,确保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同时,房地产企业往往忽略了工程成本管理的基础资料,因此无法及时了解来自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施工前线管理部门等运行状况,还有一些房地产企业认为成本管理应该由财务部门负责,没能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核算,造成财务部门收集资料的来源有限,成本管理偏离了预算目标,无法控制企业成本水平。
(一)改进财务管理的观念意识
当前,我国一些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滞后、方法单一,无法及时掌握市场经济发展的信息状况,还有一些领导缺乏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或者缺少财务管理知识,在引导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实际上,领导作为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决策者,只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其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房地产企业领导者应不断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知识,并意识到财务管理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全员意识,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效能,推动企业长足发展与进步。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对于现代化企业发展来说,只有构建完善的财务制度,才能确保财务管理各项工作的规范、有序发展。那么房地产企业在制定规则制度过程中,应客观分析房地产项目面临的风险、存在的问题等,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首先,通过设置专业化的财务管理机构,对企业的现金收支、资金融通、固定资产等进行分析,为编制预算、实施决算等奠定基础;其次,通过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如现金制度、报销制度、采购制度等,提高财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再次,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发挥监督机制的积极作用,可组成由最高决策人带头,以财务管理部门为主的内部控制小组,定期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状况,及时发现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项目制度的落实状况、项目制度难以落实的原因等,客观分析可能面临的后果,有针对性地采取纠正措施;对于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部门及个人给予奖励;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部门及个人,给予严厉处罚,调动各部门参与考评的积极性。
(三)实现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若想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水平,有效规避房地产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要求房地产企业必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改变以往过于依赖银行贷款而产生的各种资金风险。首先,寻找并开拓民间融资方法,在合理规避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可以适当选择比银行同期利率稍高的融资方式;其次,采取合作开发模式,加强与其他房地产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尤其对于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来说,具有规模小、资源数量少的特征,因此进一步扩大企业发展规模,实现经济效益目标,是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趋势,而通过战略合作,促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例如,如果企业拥有土地所有权,但是缺乏开发资金,为了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就可以通过转让部分股权的方式,与资金雄厚、技术水平高的房地产企业合作,这样既可以解决资金难题,也更利于房地产企业增强自身管理水平。
(四)采取积极的全面成本管理措施
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应树立成本管理意识,以此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与基础,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促进企业更坚定、更健康的发展。那么房地产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时,应采取如下措施:其一,制定明确的成本管理目标,尤其研究项目建设前期可能涉及的费用,包括规划设计的成本、工程开发的费用、经营收入等,都应该纳入到预算项目中;其二,加强对成本费用的归集与核算,正确计算开发项目中所涉及的土地征用费用、拆迁补偿费用、建筑安装费用、公共配套设施费用等;其三,加强对成本的深入分析,奠定在财务核算基础上,严格考核成本指标的实现状况,及时发现指标实施过程与制定标准存在的偏差,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寻找控制成本的有效方法;其四,加强对基础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作为企业领导者,必须起到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企业成本管理氛围,要求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从每一个细节之处着手,落实节约成本的目标。另外,还应做好与成本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为财务部门制定成本预算奠定基础;其五,提升成本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除了具备基本的成本管理知识以外,必须了解施工的流程,掌握工程预结算的相关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结束语
总之,房地产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重要产业之一,能否获得健康、持续性的发展,将对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社会起到关键作用。在当前我国加大房地产业监控力度的背景下,房地产财务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开展积极的战略性财务管理活动,对房地产投资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树立风险意识、成本意识和发展意识,客观分析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和完善方法,实现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彬.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促进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J].会计师,2009(10)
[2]帅兰明.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初探[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7(10)
[3]李玲.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探究[J].经济生活文摘(上半月),2012(4)
[4]陈国宝,孙晓庆.探讨房地产企业如何完善财务管理的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
[5]罗文华.论当前税收环境下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0)
[6]刘超.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控制的探析[J].现代商业,2009(36)
关键词:煤炭运销企业 财务风险管理 措施
一、我国煤炭运销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一)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影响下,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在煤炭运销企业内部,许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控制意识,简单的认为只要管理好货币资金,企业财务就不会出现问题。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企业财务存在潜在的风险。同时,由于整个企业风险意识薄弱,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财务问题一旦暴露,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由于风险管理意识的淡薄,煤炭运销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企业财务管理面临很大的问题。首先,缺乏对资金风险的管理,很多煤炭运销企业在成立初期存在内部多级法人的现象,各级单位多头开户,资金流管控缺失,形成资金运营风险。其次,缺乏对现金流量风险的管理,当煤炭市场疲软,消费能力不足,产品滞销时,企业获利能力不足,持续经营将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缺乏现金管理将导致企业的现金流量出现问题,导致企业的财务危机。最后,缺乏对煤炭成本费用的支出管理,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关系着企业的财务水平和质量。成本管理的缺失将加大企业财务风险,也会使企业面临着经营风险。总之,这些都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的表现,使企业财务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三)缺乏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对财务风险信息的监测,不能及时整合企业财务信息,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将相关财务信息报告给企业决策层,导致存在潜在的问题和危机。二是缺乏对风险的评估和预控,没有对可能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进行提前的防范,或者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或问题进行评估,从源头上控制财务风险。
二、优化煤炭运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
煤炭运销企业应从观念上转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突破传统的旧理念和思维方式,创新企业财务管理。具体来说,一方面,要从企业决策层做起,注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加强风险意识,要充分认识到煤炭运销企业所面临地外部宏观环境和市场变化风险,并通过有效的方式提前预测和防范。另一方面,除了企业管理层外,应加强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形成全员、全方位的财务风险管理。通过树立财务风险意识,从企业决策层到管理层再到员工,形成全企业的全面的风险管理。
(二)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体系涵盖了企业财务信息的方方面面,需要建立全方位全面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从资金风险管理、现金流量风险管理、筹资风险、融资风险再到成本费用支出管理、预算管理等等。比如在筹集风险上,企业应适度控制债务资本,避免因成本负担过大所导致的财务风险。在融资风险上,主要是对企业长期、中期、短期债务的控制,从而减少企业的债务风险。另外,在成本费用支出和现金流量上,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总之,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需要建立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
(三)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主要是对企业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提前的预测和控制,以降低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煤炭运销企业处于一个高度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中,时刻都面临着外部冲击所带来的风险。因此,需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提前预测、评估和监测风险,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进行防范,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潜在的财务风险。
(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上的作用
内部审计作为控制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有效措施,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切实避免企业的财务风险。通过内部审计,及时地识别企业财务风险,并进行评估、确认和报告。内部审计对于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其通过利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甄别财务风险,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流程提供保障。
(五)提高企业财务工作人员风险管理的能力
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作为财务风险管理的直接执行者,对于提高企业财务风险应对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提高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切实保障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具体来说,应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通过进一步地学习全面把握风险的识别和防范。另外,加强财务工作人员对本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和管理的学习,熟悉企业实际财务管理情况,客观地从全局角度看待风险。
三、总结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煤炭运销企业在如此复杂的宏观形势中,难免会因各种内外部原因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管理中,关系着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行。因此,加强对煤炭运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虽然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煤炭运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对财务风险有一定的识别力和控制力,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丽.如何加强煤炭运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J].科学之友.2012,04
[2]陈桢民.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J].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2007
关键词:财务分析;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
一、公司简介
山东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为主发起人,于1999年设立的股份公司,于2002年10月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股票代码:600532),是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化工经济效益500强、中国名牌企业、第二届中国农民喜爱的农资品牌、山东省重点培育和出口名牌企业、山东省百强重点企业集团、拥有省级技术开发中心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可以分为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通过对企业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分析,从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风险,为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提供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信息。
表1偿债能力分析数据
项目 2013 2012 2011
流动比率 0.52 0.45 0.63
速动比率 0.47 0.40 0.43
现金比率 17.52 12.91 12.44
资产负债率(%) 45.50 45.71 76.47
产权比率(%) 83.47 84.20 324.94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流动比率2011年为0.63,2012年为0.45,2013年为0.52。该公司流动比率近三年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表明该公司管理层开始加强短期偿债的整治,使得短期偿债能力回升。一般地,流动比率越高,企业流动负债能力越强,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可能性越大,即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障。一般认为21的流动比率较为合适,但该企业流动比率较低下,反映企业拥有的营运资金较少,抵偿债务压力较大,债权人遭受的损失风险大。速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后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其相对于流动比率,更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为11时比较合适。该公司速动比率2011年为0.43,2012年为0.40,2013年为0.47,2011至2013年公司的速动比率低于正常范围,且大体维持在0.4左右,说明企业整体偿债能力不高,需加强偿债管理。现金比率反映了企业直接偿付能力。现金作为企业偿还债务的最终手段,它的缺失,会使企业发生支付困难,面临财务危机。对于该企业,现金比率2011年为12.44,2012年为12.91,2013年为17.52,作为扣除应收账款后的余额的财务指标,现金比率一般认为20%以上,但也不能过高。公司的现金比率最近三年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但整体水平较低。综合以上三个指标,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弱,尤其是流动比率有待提高。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资产负债率2011年为76.47%,2012年为45.71%,2013年为45.50%,该企业2011年至2013年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后达到相对稳定状态,企业应保持资产负债率在60%以下,以确保不会发生较大的财务风险,吸引更多投资。从产权比率方面来看,它反映了债权人提供资金与股东提供资金的对比关系,有助于揭示企业的财务风险及股东权益对债务的保障程度,该企业2011年为324.94,2012年为84.20,2013年为83.47,其比率在三年内持续下降,说明企业长期财务状况好转,债权人贷款的安全保障程度提高。综合以上两个指标,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良好,企业长期的财务风险较低。
三、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反映了企业资金周转状况,对此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营业状况及经营管理水平,资金周转状况好,说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高,资金利用效率高,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数据如下表:
表2营运能力分析数据
项目 2013 2012 2011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 1.37 20.06 38.56
应收账款周转率 263.13 17.95 9.34
存货周转率 11.72 5.18 3.73
总资产周转率 0.38 0.46 0.75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是指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快,企业流动资金使用效率越高。
从该企业2011~2013年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上升,但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逐年下降,尤其是2012~2013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上升了13.65倍,说明应收账款变现速度越来越快,资金被外单位占用的时间很短,资金管理效率高。存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的销售效率和存货使用效率,该企业2011~2013年存货周转率逐年上升,说明企业存货周转速度加快,企业销售能力逐年增强。营运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越少,表明企业资产流动性较好,资金利用效率较高。
四、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通过对其分析可以对投资者取得投资回报、债权人收回本息的资金来源进行了解,它既是衡量企业管理者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外部评价企业的重要指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本文只分析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不涉及非正常经营,包括三项费用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净利率。数据如下表:
表3盈利能力分析数据
项目 2013 2012 2011
三项费用率 13.61 13.63 15.61
销售毛利率 39.47 33.54 6.84
销售净利率 23.83 21.72 -11.06
净资产收益率(加权) 16.68 14.57 -26.83
由上表可以看出,公司最近三年的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逐年上升,其中2013年相对2012年分别上升了17.68%、9.71%,以上个数据可以看出企业的盈利能力逐年上升,但近两年上升相对幅度减少,从三项费用率来看,2012-2013年该比率变化幅度较少,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盈利能力近两年趋于稳定。
五、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的“温度计”、“晴雨表”,通过它可以读懂企业的健康状况,即可以一定程度上验证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质量,监控企业资金链环节,加强企业自身财务管理。
表4企业现金流动总状况
项目 2013 2012 2011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6,210.43万元 -14,835.90万元 -1,172.29万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842.81万元 2,101.30万元 14,868.00万元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166.47万元 2,602.11万元 1,304.38万元
>> 浅谈新形势下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新形势下加强人事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建议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医院设备管理工作的思考 在新形势下应如何加强矿山的设备管理 新形势下应如何加强矿山的设备管理 新形势下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管理的几点建议 对新形势下加强发电企业财务管理的策略建议 新形势下加强土地管理的几点建议 探析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新形势下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对新形势下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建议 新形势下加强城建档案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新形势下加强出版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浅析新形势下的铁路设备管理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意义及实践分析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新形势下提高用电管理的方法及建议 新形势下央行严格会计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新形势下加强经济管理的思考 依法加强新形势下的保密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11-16.
[4] 安小燕.三获国优 谁在给力 探寻长庆油田建设工程处的管理文化[N].中国石油报,2011-05-05 (3).
[5] 王斐.新时期企业管理整体优化的新思考[J].大众企业管理,2007(3).
[6] 刘薇.机械设备管理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小沈今年25岁,刚辞职,失业在家,无社保,与父母同住。父母月收入共3000元左右,母亲即将退休。目前家中有6万元股票和基金,银行存款18万元,有住房一处,因此不急于购房。
针对小沈家庭的经济状况,建议如下:该家庭风险承受能力不高,投资时应注意控制风险,建议对家庭资产配置结构进行优化。
首先,建议18万元的银行存款应投向收益较为稳健的理财产品,如银行推出的打新股理财产品,这种类型的产品风险低收益高流动性强,是进行资产配置的必备之选。假设年10%的平均收益率,一年后18万元将变成19.8万元。
其次,6万元的资产中如果有股票,建议寻找合适的时机转换为基金。但是,不建议他将所有的基金都买成股票型的。为了降低风险,建议配置部分混合型基金,并且长期持有,到时可作为购房款的一部分,为自己结婚准备一套新房。最后,建议小沈尽快再就业,以增加家庭的现金流入。
新婚家庭:做个财富“加减法”
黄先生和妻子去年刚结婚。黄先生是一IT公司的技术员,每月税后收入约3000元,妻子是一家私企的文员,每月税后收入约2000元,双方都有三险一金。黄先生和妻子结婚之前先买了一套50万元的房子,双方家庭凑了20万元首付,其余30万元贷款20年,每月日常支出则在2000元左右。
黄先生家庭的资产都是以房产的形态存在的,而且负债较多。考虑到黄先生家每月所剩的结余较少,所以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缩小黄先生家庭财务现状与财务目标之间的距离,建议做个财富“加减法”――精算日常支出。黄先生家庭月支出在2000元左右,差不多40%的收入都用于两个人的日常生活,总体感觉较多,需要在控制家庭支出方面做好功课。建议像黄先生这类新婚家庭设立一本记账本,这是家庭理财的第一步。到月底,把“流水账”按照衣、食、住、行等条目归类,找出不应消费、过度消费的支出,下个月起不再花这些“冤枉钱”。
再婚家庭:实行AA制更好
关键词:基础教育;内部审计;职能
2018 年审计署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 号)(以下简称《规定》),对于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起到制度保障作用。基础教育内部审计部门,应紧跟新时代要求,抓住审计制度发展和变革的战略机遇,深刻理解内部审计功能和价值,通过强化教育经费监管,防范风险,提高经费使用绩效,有效发挥内部审计职能。
一、内部审计职能的变迁
内部审计职能是内部审计的内在功能和本质。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对内部审计的历次定义来看,内部审计职能已经渗透到组织运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不断实现价值增值(见图1 )。IIA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明确内部审计具有“确认”和“咨询”职能。在我国,内审职能随着审计目标和内容的变化而拓展。审计署《规定》明确将内部审计职能从“监督与评价”拓展为“监督、评价和建议”,强调要发挥内部审计的“建议”职能,这与IIA的“咨询服务”职能不谋而合。
二、基础教育内部审计定位与职能
(一)基础教育内部审计定位
1.增强基础教育防御风险能力基础教育内部审计在具体业务流程中关注风险因素,特别是关注学校内部控制建设的风险评估、安全风险管控机制等,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分析、预警危害,做到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完善机制、增强基础教育风险防御能力。2.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目标实现基础教育内部审计应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决策,完善学校经济业务活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促进学校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提高经费使用绩效,实现教育事业发展目标。
(二)基础教育内部审计职能内涵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长,内部审计部门在加强中小学校经费使用监督、强化基础教育重大项目全过程审计,防范学校财务风险和廉政监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内部审计应促进审计职能向“监督、评价与建议”方向转型升级,助力教育事业发展。1.监督职能是基础监督职能是指通过对中小学校财务收支行为的审计,合理保证学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合规性,促进基础教育健康有序发展,解决“对不对”的问题。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审计的监督职能既是加强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管理的需要,也是基础教育本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评价职能是支撑通过客观评价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教育专项资金使用、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及教育教学管理的安全性,提升基础教育经费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解决“好不好”问题。内部审计向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提供财务管理和资产运行状况,真实、客观的审计评价,为学校优化管理,及时、有效进行决策提供了依据。3.建议职能是升华利用教育内部审计资源和信息,为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财务管理活动,提供管理建议和支撑服务,解决“怎么好”问题。内部审计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管理和咨询建议,帮助被审单位健全机制、提升管理水平、防范风险,实现教育事业目标。
三、影响基础教育内部审计职能发挥的障碍
(一)机构独立性不强,审计职能发挥受限
我国《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和单位应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笔者通过调研C市教育行政部门发现:该市教育行政部门存在未配备独立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情况(见表1 )。基础教育未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或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政策法规等部门合署办公,将会削弱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同时大大降低内部审计的职能发挥。
(二)人员和知识结构单一,审计业务能力较弱
基础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内容比较广泛,需要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包括具备财务、审计、工程建设、政策与法规、教育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目前,基础教育内部审计工作主要由学校的财务人员兼职承担,在人员配备、知识储备方面,显得较为单一和薄弱。以C市市本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例,兼职内部审计人员均为中小学会计人员,其综合专业知识、审计业务能力与素质均有待提升(见图2 )。图2C市教育行政部门内审计人员专业技术职称构成情况据调研,大部分中小学校一线会计人员,缺乏内部审计所需的其他专业知识。这种人员和知识结构单一、专业素质不高,现代审计意识不强的状况,使得基础教育内部审计团队建设出现“乏力”状态,不利于审计工作后续发展。
(三)思维与方式传统,审计深度与广度不大
教育内部审计主要包含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教育经费专项审计、基本建设财务决算审计等。目前基础教育内部审计使用的是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重点是针对教育经费收支、财产物资管理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注重查错纠弊,更多的是强调监督职能。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专项审计、绩效审计的深入开展,基础教育内部审计覆盖范围更加深入,往往需要涉及教育教学管理的业务流程中去,单纯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的思维,已不适应基础教育审计发展的需要。
(四)信息化水平不高,审计内涵发展受阻
随着学校教学、科研、财务等内部管理的逐步规范,特别是在“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和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部分市级财政、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构建区域基础教育财务数据平台,实现中小学校财务集中核算与管理。相比较而言,基础教育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滞后,目前仅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文字、表格数据处理,既无专用的内部审计软件、也未建立基础教育内部审计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实现内部审计过程中的财务数据收集与筛检、内部控制测试、绩效建模评价等功能,仅凭内审工作人员的手工收集、复核数据、测试与分析,审计工作效率、效果难以提升。
四、提升基础教育内部审计职能的路径
(一)提升独立性,保障内部审计职能发挥
现代审计之父――劳伦斯・索耶提出“对有效的内部审计来说,独立性是必不可少的。这种独立性主要是通过审计组织的地位和客观性得到的。”随着内部审计的发展,这种独立性包含:机构独立、经费独立、人员独立和工作独立。(1 )机构独立。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和有条件的学校应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保障审计工作独立性,使审计的职责、权力和范围有法可依,减少外界因素对审计部门的不利影响。(2 )人员独立。一方面,增加审计人员编制,为教育内部审计部门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审计人员的调动、考核等应由单位最高管理层讨论决定;另一方面,部分审计项目聘请和借用外部专业审计力量,完成审计工作。(3 )经费独立。教育内部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培训经费等,应纳入年度预算并予以保障。(4 )工作独立。教育内部审计人员能够依据审计计划,依法独立开展审计工作,不受其他干涉,做出公正、客观的审计评价,并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
(二)优化人员结构,提升内部审计队伍素质
随着基础教育内部审计范围扩大,审计职能的转变,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掌握多种专业知识,才能胜任审计工作。采取如下措施:(1 )招聘其他专业人才(如计算机软件、工程造价、教育教学管理等专业)充实内部审计队伍,破除目前单一“财务会计”的人员结构。(2 )选拔优秀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在内部审计部门进行挂职锻炼,一方面充实内审人员在教育管理知识方面的欠缺,另一方面也让挂职管理人员熟悉并掌握教育财务和审计管理知识,提升综合管理能力。(3 )制定基础教育内部专(兼)职审计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内部审计人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择优聘用和考核内部审计人员,对于考核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和晋升;对于无法履行岗位职责的,不得(或终止)聘用。(4 )制定岗位培训计划,采用面授和网络教学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充实内部审计人员在教育管理、法律法规、内部控制、基本建设、信息技术、人际沟通与交流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培训,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三)强化工作机制,提升审计质量
在确保基础教育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同时,需强化审计工作机制建设,提升审计质量。(1 )完善制度。借鉴国家审计制度,从基础教育实际出发,补充修订基础教育的《内部审计制度汇编》《内部审计整改制度》《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与工作手册》《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南》等,规范指导基础教育内部审计工作。(2 )规范流程。逐步建立统一的基础教育内部审计规范化流程,设计流程作业模板与操作程序,保证全面覆盖审计内容与关键风险点,降低审计风险,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同时,为后期开展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做好准备。(3 )加大审计结果运用。审计结果运用包括通报审计结果、制定整改方案、根据审计建议改善管理等,教育内部审计部门应跟踪检查内部审计问题的整改情况,对于整改不力的学校,进行深入分析,帮助、督促和强制整改到位;建立审计成果和信息共享,与组织、人事、财务、纪检等部门协调联动,强化考核与管理。
(四)创新工作思路,向管理审计转型
(1 )在审计方向上,以“内部控制审计”为抓手,开展基础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规范管理、抑制风险和防腐倡廉的重要举措。目前,基础教育的内部控制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以C市教育行政部门为例,对内部控制审计仅限于审查财务收支、翻阅会议纪要、规章制度、询问个别管理人员,从审计方式方法、审计流程、审计效果来看,都不尽如人意。基础教育审计部门应以财政部年度内部控制评价(单位自评价)为基础,整合进内部控制审计业务中,并逐步引领“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形成基础教育内部控制建设与评价体系,发挥审计建议服务职能,夯实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建设,防范教育风险(见图3 )。(2 )在审计内容上,随着政府会计改革,中小学校实行“双分录、双基础、双报告”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引入了“权责发生制”“成本”概念。面对变化,基础教育内部审计顺应会计改革,调整审计内容。强化对中小学校资产审计,重点关注资产的采购、使用、折旧计提、处置等,摸清学校“家底”,确保国有资产信息真实、有效。在资产审计的同时,应强调对资产配置、使用效益与效率,进行审计数据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升被审计学校资产管理水平。研究开展绩效审计,对教育经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分析,逐步探索构建基础教育绩效评价标准,在同类别学校之间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通过对标,审计人员提出改进建议和优化措施,帮助被审计学校提升财务和业务管理水平。(3 )在审计方法上,采用“点、线、面”开展基础教育内部审计。在使用常规财务收支审计方式方法外,通过对资金收支行为的审计,延伸至关注整个业务流程和关键点,及时分析财务与业务管理上存在的缺陷和风险,提出针对性管理建议。内部审计应从单笔经济业务“点”开始,关注业务流程这条“线”,最后才能抓住“业务与财务管理”(面)。以审计调研中等职业学校实训耗材废品收入为例:通过1 笔“废品收入”金额入账(点),延伸到学校“实训耗材的预算、采购、管理、使用、废品处置”等环节(线):审核耗材预算的编制的科学性、采购方式规范性、耗材的出入库管理情况、废品处置及收入核算。最后归结至学校的预算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执行的有效性(面)。审计人员针对制度缺失、制度执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意见和管理建议,切实提升学校实训耗材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点、线、面”的审计方法将有利于拓展审计人员视野,从紧盯单个财务数据向数据背后的管理内涵延伸,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4 )探索“内部审计关口”前移,从事后审计监督向事前、事中审计监督转变,将基础教育内部审计的事后监督、评价职能,延伸到事前、事中管控与建议。以“部门预算审计”为例,目前基础教育内部审计部门往往是在年度结束后,针对学校上一个(或几个)年度预算情况进行审计,基本采用预算收入完成率、支进度百分比、结余资金占比等指标进行评价,远远无法满足“提高预算科学性和财政资金透明度、预防腐败、提高教育资金使用绩效”的预算审计目的。部门预算审计关口前移,即从“预算执行完毕后”前移至“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关口:首先,审计人员应全面了解基础教育(或学校)发展规划及年度重点工作,熟悉预算编制的组织和流程、以前年度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等;其次,通过关注预算编制的关键控制点(收入是否全面、教育重点工作的保障、重大项目的论证、绩效目标申报与评价),来参与基础教育预算编制过程,控制预算编制风险,提升预算编制质量;再次,分析以前年度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不足,提出指导建议和意见,保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最后,年度中跟踪获取月度、季度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分析执行数据偏离预算的原因,并提出审计建议,保证预算目标完成。“内部审计关口”的前移,将有利于发挥优化管理、防范风险的内审作用。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为审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信息化发展经历了单项会计核算、全面会计核算与业财融合的财务管理与决策支持,毫无疑问,目前依靠传统手工处理的内部审计,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审计工作的需要,应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1 )开发基础教育内部审计作业软件。根据中小学财务核算情况,定制开发基础教育内部审计软件来辅助审计工作:模拟传统手工的审计流程,通过软件访问和获取财务数据库,具备查询、整理和分析财务数据功能,满足审计人员对数据分析需要;同时具备审计统计分析、审计底稿与报告生成等审计管理功能。基础教育内部审计软件开发与使用,将节约现场审计作业时间、提高审计工作质量。(2 )考虑构建区域性基础教育审计信息化平台。由于中、小学校管理模式、财务核算、财务信息报告基本统一,特别是部分城市已实行了财务集中核算,基础教育内部审计可以在实现上述“单机作业审计”的基础上发展“网络化审计”,构建区域性基础教育审计信息化平台。通过构建区域性基础教育审计信息化平台,将审计资源平台与中小学财务集中核算平台、资产管理平台、学校财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教务系统、科研系统等对接,打通信息流,实现信息共享、远程监控、数据采集与挖掘、对比分析、自动预警、审计决策分析支持等功能,使得审计决策过程更加智能,为内部审计职能发挥提供技术支撑。结语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基础教育内部审计应紧跟新时代要求,通过强化内审部门独立性、优化内审人员结构与素质,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积极创新基础教育内部审计工作思路,向管理型内部审计转型,不断提升教育内部审计职能。
本文站在医疗卫生行业机构对医院监管以及内部管理的需要,在医疗改革有关方针政策指导下,结合医院自身的实践,进行全面预算体系的建设。本文首先对医院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进而对医院现阶段医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全面预算体系相关建立活动。
关键词:
医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体系
国家医院卫生体制进一步改革,医院逐步建立了私营、公私合营、外资等多种的组织形式,国有公办医院实际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一方面公立医院的财政资金逐步减少,另一方面民办医院与之进行的低成本竞争,这必然给医院收支结构形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医院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预算管理,对各种管理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由此可以显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强经济效益,对医院的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一、医院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长久以来,国内的医院经济效益基本都受到政府的保护,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受到国营医院以及计划经济较为深远的影响,使得医院竞争意识渐渐淡薄,缺乏较为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近些年来,医院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面对这种情况,医院的经济组织体制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医院产权结构出现多样化特征。医院相关财务管控工作队员对医院自身的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影响[1]。对此,医院应当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医院信息的交流,协调各个机构进行合作,推动医院既定目标的实现,让有关管理人员可以更好的管控经济业务,使得医院的资源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有利于医院快速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
二、医院预算管理存在的各项问题
1.对于预算管理缺乏充分的重视
现阶段,很多医院采取的是“基数+增长”的预算方式,也就是在上一年基期费用的基础上,对于当年费用项目进行合理的调整进而实现对财务预算的编制。医院领导常常误认为预算编制只是财务机构的独立任务,其他机构无需参与,使得财务部门的调研难以深入,预算编制和调查研究出现了一定的脱节,预算根据缺乏科学性,成本预算无法根据成本构成采取合理的分解,仅仅依赖数据以及主观性的判断进行预算,导致编制和医院的实际偏差过大。管理层不能结合预算报告对药物、材料等物资购买的规划,对于预算期内的经费难以有效的预测,编制预算难以将医院的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映。
2.预算目标同资源配置缺乏有效的联系
现阶段,多数医院基本采用的核算方式为院、科二级核算,也就是说临床部分采取“成本核算下的部门主任责任制”,使得各个机构的成本效益互相独立[2]。临床部门较为独立,首先负责医院的上缴任务,剩下的需要各个科室自行配置。因为医院的目标被分配到各个部门,所以各个科室需要站在自身的利益,向相关主管部分争取各种人、财、物资源,但是对下达到科室的收入增长目标则讨价还价。因为现阶段预算目标没有和资源配置进行合理的挂钩,机构间就出现各种资源配置矛盾,从而对医院的全员积极性形成了严重的影响。
3.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部分预算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年度预算通常是由财务机构编制。预算管理相关的配套制度较为缺乏,预算管理没有进行明确分工,权职模糊,使得预算管理效率较低。与此同时,预算的执行也没有相应的严密监督管理,责任也没有切实落到各个相应的职能机构。此外预算执行考核并没有落实到位,员工缺乏较强的预算管理思想,人员的参与积极性较差,误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自身的工作,使得预算项目、收支额度时常出现变动,预算自身的约束力难以获得有效的发挥,支出无法准确的区分,审批流程较为繁杂,对于外部环境难以适应。
4.预算管理缺乏合适的考核激励制度
有效的考核机制以及合理的奖罚制度可以很好的保障工作的开展,预算管理也一样,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实施适当的奖罚,可以保障预算管理的进一步落实。现阶段,多数医院在设置考核指标的过程中常常重财务指标轻非财务指标,考核较为简单粗放;预算责任和目标没有进行正确的分解,缺乏准确的认识,对于考核工作的开展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激励措施较为简单,导致预算考核作用的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的调动。
三、新医改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1.医院经营者提出全面预算的构思与目标。全面预算编制内容涉及业务规划、收支预算、资金预算等编制内容,具体如下:首先业务计划编制需要医务机构引导,各个部门负责人员参与编制的,编制工作需要结合区域行业环境、患者信息、依赖配置等多项因素,在进行编制时,需要利用趋势分析法等方法保障业务计划编制更加科学、准确[3]。其次,收入预算编制涉及财政补助、上级补助、医药收入、其他收入,对于补助收入应当结合现相关条例组织编制,后三项的收入需要他结合医院的业务及其相关收费标准,保障预算更加合理、有效。其次,支出预算编制涉及奖金、物质消耗、工资、还包括物业费、水电费等支出[4]。最后,资金预算编制涉及现金收支两部分,现金收入主要是医疗形成的收入,比如问诊、住院服务等形成的收入;现金支出涉及基本支现金支出主要包括基本支出,指的是医疗机构医疗项目以及科研项目相关支出、物资支出、投资行为产生的现金支出等。
2.充分分解医院的全面预算总目标,根据院内各机构职能划分其预算目标。在此过程中,应当结合各个机构人员自身的执行和专业实力,保障相关人员价值得以有效的发挥,保障全面预算编制效率的提升。
3.有关部门需要详细审批预算编制草案,同时下发相关操作的审核建议。在此过程,预算各个部门人员必须充分清楚自身的职责,根据医院经营、资金状况以及战略目标,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国家宏观经济、政治环境拟定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草案相关优化建议。
4.各个机构结合管理机构的有关建议进一步优化预算草案,再次上报进行审批,在此过程中,各机构应当按照上级建议,结合自身的执行情况对草案进行严谨的优化。
5.核定的全面预算编制方案下达各个执行机构。在对方案进行执行的过程中注意加强机构之间的合作,分级控制和全面控制有机结合,防止出现财政赤字,在执行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预算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降低损失和风险,促进执行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81-01
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它需要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有效配合,才能使管理工作得到优化。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不容忽视。笔者将结合工作经历,探讨财务管理优化的方法。
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优化的内涵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是指方法、技术、人员三位一体的优化,三者在科学的匹配机制下发挥最大化效能,从而使财务管理秩序井然、财务风险得到规避。首先,企业财务管理应遵循专业化的方法,依据企业自身的业务背景,制定与之相符合的财务管理章程,确保企业各项财务事宜妥善解决。其次,现代信息技术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财务软件的应用从根本上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质量。最后,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人员,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的关键。
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优化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新时期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尤为重要:
第一,服务企业集约经营的需要。新时期倡导科学发展观,企业经营也需要以集约化为努力的方向,从根本上改变粗放经营的状态。但是在很多企业中,粗放经营是一种由来已久的问题,尤其体现为成本投入居高不下。例如,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原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往往不注意成本节约,造成企业大部分流动资金用于物资采购,财务运转能力不强。企业需要通过财务管理的优化,挖掘成本投入过高的深层次原因,以集约化的方式规划财务预算,量入为出。而且新时期建设提倡节能环保,很多建筑施工项目都会涉及到新型材料、技术以及施工方法的引入,单纯依靠传统的粗放式财务管理,也无法满足新时期建设的要求。所以财务管理优化首先是工作方法上的优化,企业只有改变粗放式管理的问题,才能在新时期建设中实现更广阔的收益。
第二,解决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需要。企业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会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因而需要一种技术上的突破进行解决。所以企业必须通过财务管理优化,引入先进技术,创造崭新的技术环境,才能配合集约化管理方法的应用,促进财务管理工作发展。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例,企业的运营主要是对施工项目的落实。但是项目的执行与一般的有形产品生产不同,项目具有特定的周期,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这就容易导致项目资金投入和财务核算的配合发生矛盾,财务部门需要依据固定的周期完成核算,而施工部门则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此外,施工现场与财务部门的工作难免发生“脱节”,造成财务核算不够及时,影响决策的制定。诸如此类问题都是先进技术发挥作用的关键领域。
第三,改善财务人员队伍素质的需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内部人员供给有着直接的关联。例如,建筑施工企业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经营也使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重视不足,不少财务人员缺少专业学历背景,业务操作不够熟练,责任意识不强,这些都会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从财务管理优化的内涵不难看出,人才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新时期的财务运营需要大量掌握专业前沿的人才,以驾驭各项改革工作。
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优化的方法
为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企业应创建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并塑造新时期的专业人才队伍。
第一,创建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为配合新时期的建设发展,实现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必须从制度入手,将优化后的财务管理方法在制度中体现,树立严格的制度约束。其中,预算和决算、成本核算、现场管理等应作为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企业应根据年度发展战略制定预算计划,由企业高层领导、财务部门和其他各部门负责人组成预算决策小组,认真分析各部门的预算分配,并从年终决算中评估预算执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其次,企业应将成本核算任务落实到各个部门,增强部门成本控制的责任感,优化成本结构,用集约化管理削减不必要的成本开支;最后,企业应加强对业务现场的管理,配备专人协助现场作业过程中的相关财务工作,改变财务部门的信息不对称位置。
第二,大力发展财务信息化管理。现代信息技术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便捷条件,企业应紧跟技术发展,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日常运营的财务信息充分体现到信息化管理平台,帮助财务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并为决策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例如,针对上述提出的财务核算周期与施工进度不相匹配的问题,运用财务信息化管理,既可以逐步建设集中核算环境,也能在短期内以进度百分比的方式统计各项财务收支,计算施工项目阶段性的成本和收益。对于涉及现场施工的企业,现场跟进人员和财务部门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及时对接,完成信息传递任务。而且信息化管理将服务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的优化,将各项与财务相关的工作实时体现到信息系统,使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无缝连接。例如,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建设物资从采购开始,入库、登记、领取、库存剩余、消耗速度等都能在信息系统中统计显示,财务管理人员可随时掌握采购资金的流向和成本投入情况,并为后续资金投入做好准备。
第三,打造企业财务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财务管理优化必须在实践中落实到具体的人员,以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吸纳为前提。企业应从自身经营特点出发,聘请具备专业学历和丰富行业经验的人才,系统改进现有工作,并加强对内部财务人员的培训,持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从而使部门人员能够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贯彻新时期建设的财务管理要求。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是立足新时期建设的重要改革方向。为此,企业应高度重视方法、技术、人才的发展,以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通过对建筑工程公允价值会计舞弊现象成因以及危害性的全面分析,提出以下改善建议:
1.加强公允价值应用的细节问题说明
建筑工程公允价值会计舞弊现象一般都是通过对于一些细节问题进行模糊化来实现的,所以建筑工程在公允价应用细节中应该明确指出何时采用公允价值,确定公允价值的标准是什么以及采用公允价值后的价值调整差额如何处理等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并需要附带一定的收据,数据报表以及处理方式等等,统一公允价值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减少操纵利润的可能性,加大会计舞弊的操作难度,减少建筑工程公允价值会计舞弊现象发生。
2.加强建筑工程内部的财务监督
建筑工程的各个部门需要将其自身职能作用发挥出来,例如优化建筑工程内部结构,加强监督功能等,建筑工程的监督部门的职能是防止会计信息舞弊,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要优化监督部门成员结构,提高独立性的监事,将监督工作尽可能的做到透明化,其次要提高监督部门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性,增强监事的责任感;最后在实际的监督工作需要落实监事的实际职权,对于的监事进行惩戒进而实现加强监督部门的监督能力。
3.提高财务人员工作业绩奖惩水平
为了保证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以及工作能力,减少建筑工程公允价值会计舞弊行为,尽管加强了建筑工程内部审计制度,但是财务管理人员还是因为自身的利益需求,通过各种办法来进行会计舞弊,所以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业绩奖惩水平,使得财务人员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业绩来获取利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从根本上避免了建筑工程的公允价值会计舞弊现象发生,促使财务人员放弃会计舞弊。
4.加强对建筑工程会计舞弊的惩处力度
通过加强对会计舞弊的惩处力度可以促使建筑工程会计行为规范化,抑制建筑工程会计舞弊现象,但是需要加强对会计舞弊的监管力度,否则在严格的惩处制度下依旧存在着会计舞弊行为。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