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7:15:01
导语:在科技人才培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作为主要任务之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旨在主动适应国家战略要求,积极服务行业企业需求。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知识结构、科学与技术相融合的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渗透的工程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现实需要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赋予新的时代特征与要求,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必须具备如下特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运用和集成科学知识,发现并解决社会生产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终身学习能力,以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为己任,积极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规格是将其特征转化为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规范化,一般将人才培养规格的构成要素划分为三种:知识、能力、素质,但三者并不是平行等位的概念,而应将素质作为上位要素,以素质培养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能力、道德等培养规格,并且将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规格内容的主线贯穿始终。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信息化的发展,虽然各国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规格要求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界定,但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的拓展上却有着共识:强调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实施重大工程的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要具备能够引领本国和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能力,同时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规格的构成要素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都应具备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在人才培养规格构成三要素和拓展界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分为核心素质和拓展素质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界定。但不同类型的工程科技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根据社会需求不同而各有侧重,主要表现在专业领域的要求有所不同。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规格的核心素质包括:知识结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能力、专业与工作态度。拓展素质包括: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品质、身心素质。
1. 多维知识结构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应为“T”字型结构,精通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宽广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
专业知识方面,扎实的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工程科学原理等本专业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精通本专业领域的知识。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熟悉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先进制造系统;熟悉专业领域技术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广泛涉猎除本专业之外的其他领域的知识。要求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的修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精华,除能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提升情商外还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同时,多学科知识的多维交叉更有利于发现创新点,获得创造性的成果。
工具性知识方面,应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进行顺畅的沟通交流。熟悉各类应用软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具有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能力。
2. 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要想在工程科技领域有所建树,就必须重视实践,具备坚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当今从事科技工作,既要精通理论研究,又要具备技术开发的实践能力,在动手过程中发展思维,在实际操作中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开发新技术,在新技术中开创新的应用领域。
理论应用的实践能力。具有发现实际的工程问题并进行有效探索和实验的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将所学专业知识用于具体设备的研制和设计以及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方法。
设计操作能力。具有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技能,提出问题,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和实践自己设计实验和研究方法并提出假设的能力。获取信息和资源并进行有效分析的能力。具备熟悉本专业领域的新工艺新设备的能力,能熟练操作本专业领域的基础设备。
专业运用能力。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所具有的专业能力是指其掌握专业理论及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程综合能力。具有在工程中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法律、政策、环境等方面问题的工程综合能力。
3.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由于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最终是要在其所从事的领域有所突破,获得创新性成果以推动工程科技发展,因此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应具备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具备创新意识。善思、善问、勤奋、坚韧,勇于探索,对创新活动有热情、有信心,勇往直前。另一方面,要具备创新思维。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善于进行独创,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提出新观点。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首先是以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创造技能的内在整合为基础,突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知识结构的复合性和学科交叉性,以此培育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强烈的创新内驱力、科学的价值观、优秀的创新品质和个性,以及新颖独特的创造思维。具备明晰的战略意识、敏锐的市场嗅觉、成果转化的产权意识和实用的工程化技能。
4. 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包括工作与专业态度,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工程领域的中坚人才应具备现代工程意识,具有良好的环境、安全、和服务意识。具体表现在:良好的工程安全、环境、职业健康等现代工程意识和伦理道德,勇于承担责任和风险;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强烈的开拓意识、主动从事科技创新的意识和开阔的视野。
5. 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所应具备的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环境的各种能力。主要包括5个方面: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勤学、多思、善问的学习品质;善于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利用网络、书籍、与他人交流中学习知识技术的能力。职业规划意识。对自己的能力、性格、职业倾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一定的职业规划技巧,准确定位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长远规划。团队协作精神。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一个人能完成所有的事情,需要团队协作。每一个人都应该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还应具备协调团队内部各方关系的能力,既要维持团队凝聚力又要保持自己独立思维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一个人不可能只做一件事情,这就需要具备分清问题的主次和缓急,合理分配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每个人还应具备规划自己时间分配的能力,即保证短期内的工作高效完成,又对整体工作有具体规划,不浪费时间。表达和沟通能力。清晰流畅的表达既是保持团队有效沟通的必要条件,也是表现自我,展示研究成果的必备条件。因此,每一位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都应掌握准确表达自己的语言技巧、基本的写作技巧、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
6. 道德品质及身心素质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既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服务国家的责任感,也应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意识;能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诚信守法;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勇于承担的责任心。
要求具有健全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理,具有积极向上、乐观、大度、灵活、坦荡的胸怀,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具有攻坚克难的耐力,具有“止于至善”的卓越追求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三、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分类及其培养规格
中国工程院课题组在2010年的《工程科技人才的调查报告》中将新时期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分为三类:“理论+技术实践+多专业知识交叉”型、“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型、“理论+技术实践+创业与市场能力”型,这是根据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要的分类。
从我国新型工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看,对工程科技人才需求是多元化、多样化的。我国在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的发展中迫切需要五种类型的工程科技人才:以科技研发为主的研究导向型工程科技人才;以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为主的专业实用工程科技人才;以多种专业知识交叉应用为主的技术集成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以创新设计为主的产品创意设计型工程科技人才;侧重于创业与市场开发能力的经营管理型工程科技人才。
综上所述,可以将工程科技人才分为理论与技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产品研发与集成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市场开发及管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三大类型。
1. 理论与技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也可以称之为原始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由于其主要方向为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创新及开发。其培养规格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在知识结构上要扎实掌握各类知识,能够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中心点”,与其相近的知识为网络向多学科知识辐射,达到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的深度统一。
在专业能力上突出科学研究能力,精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科技写作的基本方法,掌握演绎、归纳、类比等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熟练操作基础工具和设备,熟练运用计算机常用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数据和模型构建的能力。
在创新能力方面应具有分析与综合、逻辑与抽象、继承与创新的思维能力,具备运用创造性思维,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了解科学技术前沿动态及市场需求。
在专业态度上,由于工程项目都是与周围环境、安全有密切联系的,因此研发类的工程师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安全质量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具有全局意识而不是片面追求创新成果。
2. 产品研发与集成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这是交叉型技术人才。他们主要进行技术交叉、科技集成创新。从事工程和产品创意设计、开发新产品。其培养规格侧重以下方面:
在知识结构方面,是以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为知识基础,获取外部信息和资源,并通过多元复合的实践技能消化吸收再创新,以个性化与创新性的完美结合实现在工程科技过程中再创新。
在创新能力方面,除了具备创造性思维,还要有市场意识。因为产品直接面向市场需求,所以产品设计人员应深入掌握市场方面的知识,掌握了解市场需求的技能,在需求中发现产品设计的灵感。产品设计人员还应具备“超前意识”敢为人先,使自己设计的产品走在同类产品的前沿引领市场。
在沟通和表达能力方面,产品设计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无论是在了解市场需求中还是在与研发技术人员进行沟通时,产品设计人员都应该能够清晰简洁的表达出自己的产品理念,让大家了解自己的产品。
3.市场开发及管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主要是从事工程管理与市场经营。其培养规格侧重于人文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在知识方面,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如管理、经济、环境、财务、法律等基本知识,在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工程技术的同时还应对整个工程项目所涉及的技术有所了解。
在专业能力方面,工程管理人才应该侧重其管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合理规划和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协调各方利益,激发团队精神;具备全局观念,将工程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实现整体最优化;熟悉资本运作和市场运作。
关键词: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体;协同机制
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是国家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1]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科技进步的灵魂,人才是战略资源,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和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首次将协同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这对协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提供了思想指导和方法指引。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需要推进协同,加大力度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增强我国综合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协同与协同机制
协同一词在英文中有synergy、co-operation、coordination、collaboration等多种表达,在《汉语大词典》中是互相配合、齐心协力的意思。1971 年,德国学者Haken在系统论中最早提出了协同的概念。他认为,协同(Synergy)是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整个系统形成个体层次所不存在的新质的结构和特征。协同在本质上就是打破资源(人、财、物、信息、流程)之间的壁垒和边界,使它们为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调的运作,通过对各种资源最大化地开发、利用和增值以充分达成一致的目标。协同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通过对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共享方式创造价值。[2]
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协同是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协同活动。这种创新活动是在政、产、学、研、介、金协同下完成的,其核心是协同进行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政府通过法规、政策进行引导和鼓励,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相关科技人才信息服务,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共同完成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
协同机制是指协同主体系统结构及其运行机理,即相关主体(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相关对象和要素(如科研力量、市场、技术、经费等)等在协同创新中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力、方式、功能、程序及运行原理等,包括动力机制、决策机制、投入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政府要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和其他技术创新机构,通过产学研合作机构、合作项目、专用基金共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对于作为育人主阵地的高校来说,要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科技攻关、科技服务开展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各协同主体都要开拓思路,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建立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提高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质量与数量。
简言之,协同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政策、人才、技术、资金、设备、信息”等多方面资源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最大效益,建立满足多主体需求的、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规律和特点的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局面。
二、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质量与数量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需要优势资源的配置、管理机制的创新和平台基地的建立。政府是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定者和人才发展的规划者,可以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政策环境和指导方略;企业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和信息优势,为创新型科技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条件保障,应该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使用单位走向培养单位;高校具有学科优势、教学优势,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还具有丰富的科研设备条件,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独有的优势条件。在协同思想的指导下,这些优势资源协同利用,打破以往各自为阵的分散状态,就能爆发出强大的能量,能够提升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进而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建设
与普通人才培养不一样,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必须加强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成才规律和特点,必须创造相应的环境和条件。从人才培养方面来看,既创新发展了新的人才培养形式,又丰富了机制体制的建设内涵。从内部来看,需要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从外部来看,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长效机制,制定和实施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政策和制度,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机制。因此,协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必须建立协同机制,寻找切入点和结合点,协同主体之间要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在资源培养和共享上探索新路径和新办法,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大批量涌现。
(三)营造浓厚的创新社会氛围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离不开创新社会氛围的支撑,同时,又对创新社会的氛围营造能够起到重要的渲染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为荣的社会氛围,完善体制和机制,彻底破除论资排辈、忌贤妒能、保守消极、墨守陈规等落后习惯势力的影响,各类创新型科技人才将会脱颖而出。[3]政府、高校和企业要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学术交流的机会以及大量的研究经费,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创造有力条件,其实这也是营造创新社会氛围的过程。如果氛围有了,将更加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各行各业展现出来的科技创新能力和魅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这样会改变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让创新成为一种永不落幕的时尚。
三、目前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的主要做法
协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简要归纳起来,主要做法有以下方式。
1重大项目协同式。重大科技项目能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为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与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2“项目+基地”协同式。该模式是以科研项目为企业和高校双方的结合点,以产学研基地为各类创新要素资源汇聚结合的平台,除了科技攻关、技术转移之外,校企在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
3“渗透型”协同式。这种形式要求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有机地渗透到教育管理、教学活动、课程体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所有环节。目前采用的主要形式有:一是构建“专业+企业+项目”嵌入式合作教育新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质量规格、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置、教学模式和培养途径等方面把专业和企业的合作有机地统一起来。目前许多高校建立的“校企联合班”就属此类。二是探索多途径、多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机制。这种新机制要求行业企业参与该计划的实施,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高校要与合作培养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是这种形式。三是积极打造国际化合作教育大平台。当前高校积极与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公司)合作,通过跨国企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利用高校的实验教学条件和优势人力研究资源,共同建立联合实验室。跨国企业在实验室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结合企业发展设立科研课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兴趣参与科研课题立项,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4]
(二)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还存在的问题
在协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实践过程中,随着实质性合作的深入和合作领域的拓展,一些影响协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困境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协同培养的认识还不尽统一
由于在创新过程中的定位、资源和能力、发展目标上存在着差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形成了不同甚至是潜在对立的组织文化和行为准则。企业通常具有明显的利润导向,注重合作带来的经济价值;高校则是科研导向,考虑合作是否有利于学术研究。这种价值观的分歧影响着各方对合作利益的评价及合作范围和模式的选择,造成高校所提供的科技成果与市场脱节。高校应重视关注如何服务于企业,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企业则应更关注如何准确地提出知识需求,为高校参与创新提供资金和物力上的支持,并友好沟通知识产权和项目收益上的归属。
2协同培养的运行机制还不尽完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窄,主要集中在最高端几个点上;二是多个部门管理,出自部门利益,监管不协调,服务不到位,未形成合力;三是政、产、学、研互动单一,信息无法交流共享,尚未发挥各自优势,充分体现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协同中的应有作用。因此,如何对现有人才培养机制进行调整优化,直接影响到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成效。
3协同培养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
由于条块分割的历史原因,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等不同主体更多关注本领域的人才问题。同时,各主体间在人才工作的功能方面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定位重叠、混乱的问题。建立健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政策,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中的积极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各有自身优势,目前已初见合作的局面,但是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4政校企还未真正成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协同体
过去,政府只是人才政策的制定者。在协同思想指导下,政府也必须拿出政府的资源投入到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上来,从而要成为人才培养的协同主体。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过去的合作大多以资源交易为主,企业希望从高校获得技术解决方案,高校则希望从企业拿到科研经费,合作层次停留在某一个项目或技术培养上,而在人才培养合作方面基本上处于零散状态。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不仅仅是高校的任务,而且也成为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一项重要工作。三方必须都参与协同培养人才,才有利于各方的长远战略发展。
四、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协同机制探索
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行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外,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主体手中,任何一个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突破制约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
(一)建立促进走向协同的政策调控机制
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离不开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来对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调控安排。从宏观层面上,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财经政策、培养和吸引人才政策等来引导、推动和调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协同培养。要通过建立开放、公平的体制机制,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以及全社会的科学技术普及机制,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制度环境和支持平台,为形成创新社会氛围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建立引导、推动各方主体之间的需求、沟通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内在协同动力。同时,还要发挥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文件、法规和建立稳定的行业组织指导、协调各方主体之间的协同开展。
目前,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方面,政府已经逐渐有了倾斜性政策和投入,比如探索以企业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校企联合委员会为载体的协同模式,但是这些模式主要着眼于创新科技、转化成果、推动经济发展。随着国家“2011计划”的推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协同发展目标的提出,这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将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政府应深刻认识到创新型科技人才对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目前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厘清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角色认识和职能定位,打破以前纯粹管理者的角色,通过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平台搭建,转变成为人才培养的参与者和协同体,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协同机制,推动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自觉地走向协同,在实现生产、科研和教育三赢中培养大批满足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二)建立实现协同共赢的利益动力机制
德国心理学家卢因(Lewin)的群体动力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内在的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内在需要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5]利益需求是产生行为的内在动力。因此,利益动力机制的建立对协同运作至关重要。大体上讲,利益动力机制分为内部动力机制和外部动力机制。内部动力机制是指存在于系统内部的各主体对协同产生的内驱力,主要包括自我发展需求、利益驱动、外部诱发转化成内驱力等三方面因素。而外部动力机制是指能对协同起推动作用的外部动力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推动、社会心理、市场拉动。这些外部动力因素能驱动或转化为协同主体的内在因素,推动协同合作。能否协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取决于协同体之间的共同需求及协同体之间内部的相互利益的驱动。
由于政府、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各主体处于不同的领域,存在观念、价值观、制度及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使得各协同主体间存在着互补与互斥、竞争与合作,客观上造成协同的困难重重。加上在实践中体制机制有效调节的缺乏,更使协同主体各方动力不足、活力不强。因此,建立体现各方共同利益需求的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各方主体具有相互结合的利益需要,才能产生相互协同的行为。
(三)建立推动协同运作的资源共享机制
政府要积极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创造政策条件,搭建平台,促进相关资源向人才培养聚合优化。政府要加强对高新区、创业园区和大学创业基地的规划和建设,以整合科技服务平台;要鼓励企业建立研究中心,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同时,要紧紧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分配物质和财力资源,以确保创新平台能为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6]政府要引导和加强各方主体的深度合作, 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优势和企业的实践资源优势, 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快速发展。高校和科研院所基础研究力量雄厚,由于学科交叉和相互融合,不断衍生出新思维、新理念、新设计,企业要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爆发出新的科技生产力。从企业和高校自身发展来看,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具有契合性,高校与企业协作可以促进教学资源配置的合理利用,实现双赢。
要搭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交流平台, 通过依托行业协会或相关社团组织, 建立专题讲座、论坛、沙龙等行业性、区域性信息交流平台,加快创新型科技人才专业素质的提升。支持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联合建立实验室或研发中心等方式,建立创新型科技人才“三方双向”交流兼职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双导师制”,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团队。同时,要积极开展与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团队之间的实质性合作,特别是支持重大合作研究计划和项目,以发挥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带头作用。要建立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国际化培训模式,引导和扶持企业在境外建立培训基地,请国外专家进行指导,鼓励创新型科技人才参加国际高科技俱乐部的一些重大活动,保持他们的创新活力。
(四)建立促进协同发展的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是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挖掘其潜能、发挥其作用的有效手段。[7]要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保护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合法权益,建立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公平有效的奖励机制,强化科技创新的激励效应,特别要在科技成果上建立科技奖励制度,对有重大的科技成果和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能够提高创新型科技人员的社会地位,激励科技人才从事创新活动,推动科学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激励政策,还要体现在分配政策上的激励,除了体现劳动价值的传统薪金分配制度以外,着重体现人力资本的产权价值,即知识的产权价值的分配制度。[8]
必须发挥协同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面向市场,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人才培养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人才培养投入机制,进一步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政府要通过经济杠杆、政策措施和导向、约束机制等引导和鼓励企业主动增加人才培养投入,支持和鼓励大型企业集团提取一定数量的资金,集中用于人才培养的投入。同时,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要依托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高新区等创新创业平台,协同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在世界科技前沿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科技人才奖励制度,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不断增强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科技贡献力。
(五)建立提升协同效益的考核评价机制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考核评价, 对提高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实体的培养绩效、建设绩效具有重要的引导、诊断、激励作用。而建立符合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规律的科学、公正、有效、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体系,又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一大难点。具体来讲,重点要解决好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谁来评价,应当包括政府评价、培养实体评价和社会评价等评价主体;二是评价标准是什么,应当有分类、分层、动态的标准和程序;三是评价结果如何运用,评价本身不是目的,关键在于对结果地有效应用,才能达到评价的目的。
总之,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考核制度,要尊重创新的内在周期规律,避免考核短期化的倾向,给创新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要变个体考核为团队考核,以适应现代科研的团队协作特征,避免因考核个人化影响团队协调配合。要增加考核制度对创新失败的容忍度,既能容忍科技人才因潜心研究而短期内不出成果,又能容忍创新失败,鼓励不断尝试。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考核应以“扬长”为主,改变对党政干部综合素质考核的“补短”导向,这样才能有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鼓励从事原创性研究,激发广大创新型科技人员的科研热情和科研主动性、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同时,制定评价指标和考评制度,适当地引进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根据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绩效判断人才的科研和工作效率与绩效,真正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的机制环境。[9]
参考文献:
[1]李寅甲,郭剑霞,陈浩.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5): 44-49.
[2]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165-173.
[3]钟荣丙.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育机制研究[J].科技与产业,2005(5):26-29.
[4]王剑,孙锐,陈立新,潘陆山,孙一平.我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8):165-173.
[5]刘理,韦成龙.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动力机制问题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63-65.
[6]李中斌.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研究与队伍建设[J].中国人力资源培养,2011(7):102-105.
[7]彭惠青,匡力,黄海茵.加快湖北省科技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07(12): 139-141.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路径;建设
1.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高等院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好环境,高校的教学模式、方法、理念、计划、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创新实践基地的建立等都会影响到创新型人才的质量。但我们看到的是当前高校培养出的拔尖的创新型人才凤毛麟角,与招收新生大规模投入的“批量生产”数量差距很大。“批量生产”所产出的人才属于应用型、服务型人才,强调的是顺向思维、照本宣科、课本无误论、无质疑批判精神和求知欲不强等,而创新型人才强调的是逆向思维、创造性精神、人的个性和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是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拔尖人才。有研究指出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虽然已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框架;(2)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因素研究并不全面;(3)对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探索较少;(4)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实证研究和效率研究还比较缺乏等。也有人指出我国创新型人才发展的障碍因素是教育的错位、集权式管理、泛行政化和法制化缺失等。
2.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策略
重视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里作者从五个方面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2.1 营造来自各个院系的多元文化碰撞的环境
人才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素质教育培养出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上要从多个角度、多个知识、多种文化上出发,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在多元的文化知识环境下成长,这也无形中要求学生拥有宽广的交际圈和人脉。如牛津、剑桥大学采用的“学院制”教育模式就把社会人文学科和理工农医自然学科的师生安排在一栋宿舍楼,让学生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多个领域的背景知识,因此,只有各院系各专业的学生混合住宿,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产生多元文化的交叉碰撞,才能促进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2.2 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课堂教学方法
科学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焕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敢于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目前高校普遍的教学方法是老师机械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虽能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备课的负担,加快教学进度,但教师立于讲台之上,机械式地点着鼠标,照本宣科,很少留下板书,与学生脱节很严重,枯燥的翻页讲课件方式使得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学生来不及做笔记,学习思维混乱,课堂氛围压抑,缺乏激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慢慢丧失,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只有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多媒体使用和板书比例差异不能过大的课堂教学方法,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3 及时编译最新的教学计划和教材资料,增加选修课程
先进的教材资料或教学计划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是开拓学生视野、了解国内外最新前沿知识的重要渠道,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计划或者教材资料都是沿用了很多届,许久未曾更新,很多先进的国内外教材不能得到及时编译和分发,学生不能及时掌握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以致创新思想落后。再者教材内容过于专业化、细致化、深入化,并未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而是变得更加枯燥乏味;课程设置上选修课的内容和数量都有待提高,也有出现该课程因学生选课人数过少,学校直接放弃的情况,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课程就得不到学习,因此学习的热情也消磨殆尽。
2.4 创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
校企合作机制能快捷有效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因为学校封闭式间接获得知识的教学环境与企业开放式直接获得实践经验的模式不同,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能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效果。联合培养机制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理论知识学有所用,有时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工作给学生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陈国松指出,我国高校学生在工程实践能力、人文情怀、可持续发展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方面尤为欠缺。实践是工程的灵魂,当前大学生科研实践项目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卓有成效的途径。
2.5 建立创新能力强、水平高、教学和管理独特的师资队伍
高校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需要一批具有深厚的知识背景、饱满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独特的教学和管理方式、高度责任心的师资队伍进行引导。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教师不局限于校内,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中富有生产实践经验的高工、专家和管理人员等,或经常邀请其他院校的知名教授、教师到学校做客讲学,将学科前沿知识、最新的学科前沿与本校师生分享;本校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学习,兢兢业业,潜心研究,以科研项目为牵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探究,共谋创新。
关键词:拔尖科技人才;素质结构;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6-0086-05
拔尖科技人才通常是指在科技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其显著标志是高素质、高水平和高能力。那么,什么是拔尖科技人才?拔尖科技人才有什么样的素质结构?如何培养拔尖科技人才?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制定科学的拔尖科技人才培养措施有着积极意义。
一、拔尖科技人才的素质结构
纵观科学技术发展史上著名的科学家,以及当代科技各领域的专家、顶尖高手,拔尖科技人才往往具备下面一些基本素质:
1. 良好的智力禀赋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构成智力的要素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观察力是人们在一定理论思维指导下,通过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科学事实的一种能力。无论是科学发现还是技术发明,都需要善于获得对象的第一手资料,这就需要观察。特别是复杂事物,良好的观察能力是科学发现的重要前提。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曾经精确地观察了700多颗星,准确、详尽记录了它们的运行轨迹,为开普勒行星三大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可见,良好的观察能力是科学创新的前提。
记忆力是对感觉过的材料保持再现的能力。无论是科学上的发现还是技术上的发明,都需要对记忆中的材料给予加工。越是复杂的事物,包含的信息越多,越需要有良好的记忆力。否则,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创新也就无从谈起。良好的记忆力一般包括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正确性和记忆的系统性。
思维力通常是指对储存在大脑中材料进行加工的能力。思维力良好,善于对获得的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发现事物内在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而且能够从一般的原理出发,对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科学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2.富有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的复杂的思维,它能够产生新颖独特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思维结果的新颖性。
创造性思维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浓厚的问题意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想象。问题意识通常是指“理论研究中的一种主动地发现问题、捕捉问题的心理意向,这种心理意向是以这样一种认识为前提的,即认为理论研究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并以问题为其发展的第一推动力。”[1]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科学上许多重大的发现往往从问题的产生开始,问题是科学创新的起点。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现象提出能量子假说;德国著名科学家勒梅特根据星系谱系的红移现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假说。如果没有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疑问和深入思考,就不会有这些科学上的重大发现。正因为如此,指出:“问题是新知识、新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新知识的产生与积累都因为要解答问题”。好奇是人人具有的一种天性,对于拔尖科技人才来说,好奇心犹如一个内在的驱动力,不断地催促着研究者去探索事物产生的原因,从而发现事物之间本质联系。可见,没有好奇心,就不会有对事物认识的深化。爱因斯坦许多重大的科学思想的创造,无不是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完成的。创造性想象,就是对已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束缚,实现“遥接千载,思通万里”,把不相关的事物、现象和过程给予有效的连接和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过程。创造性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品质。爱因斯坦在《论科学》一文中深有感触地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2] 列宁指出:“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3]创造性的想象,无疑是拔尖人才素质的重要素质之一。
3.合理的知识结构
对于拔尖科技人才来说,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是合理的,人才研究专家告诉我们,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与广博的相关知识是必要的。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看,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关系看,基础知识是专业知识的根基。前苏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兰道在1962年曾提出“兰道三角理论”,曾形象地解释了创造性人才的知识组合方式。他认为拔尖科技人才往往是属于正三角形类“Δ”,这种人才“头脑敏锐,且基础知识雄厚”,可以做出重大的发明创造。精深的专业知识也是拔尖人才知识结构的必然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邹东涛更形象地用“十字型人才”概念来说明创造性人才的知识结构系统。如果用“一”表示掌握知识的宽度,“|”表示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拔尖创造性人才的知识组合往往是“十”字型的,这种人才博专相济、相辅相成,他们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某一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敢于出头、冒尖、有创新意识。现代科学正在不断的交叉、综合,新的科学构想、新的技术突破,往往产生在这些领域。所以,广博的知识是能够为创新提供新鲜的养料和信息。正如美国数学家维纳指出的,“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被忽视的无人区”。[4]他自己正是选定了一个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神经生理学和电工学等都有关联的“科学处女地”展开了工作,终于在1947年创立“控制论”这门崭新的学科,对现代计算、控制、通讯、自动化技术、生物学和医学理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4.创造性心理品格
心理品格,是一个内涵比较广泛的概念,包括性格、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方面。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往往具有下列心理品格:对研究的对象热爱、兴趣浓厚,有毅力,意志坚强。这其中,最重要的品格是兴趣和意志。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者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一般来说,对某事物兴趣浓厚,集中注意力,可以促使人们去刻苦钻研、积极思考,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完成。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讲授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房,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耍探索的东西。”正是对基本粒子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促进了他的探索热情,从而使他获得巨大的成功。
意志是人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自觉地运用自己的智力与体力进行活动。科技创新充满了艰辛,有失败,有挫折,顽强的意志力是克服困难的基础,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完成。居里夫人为了从沥青铀矿中提炼出铀,没有实验室,只有一间破旧房子,屋顶漏雨,墙壁透风,仪器缺乏,但是,她依然不论严冬或盛夏,不分黑夜和白天,整天紧张地工作着。在沥青锅里无数次的搅拌,几万次的过滤、提纯,终于在四年多的时间,提炼出了10克纯镭。镭的发现,不仅引起科学和哲学的巨大变革,为人类探索原子世界的奥秘打开了大门,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福音。居里夫人克服困难的勇气,堪称是意志力活动的典范。
5.高尚的道德情操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以及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等重要性的评价。价值观是一种内在尺度,支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看法。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其一旦形成便成为指导和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指南。拔尖科技人才,其崇高的价值取向表现为有理想、有抱负、事业心强、关心社会,能够将自己理想追求与国家、人民的利益命运紧密结合。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答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照亮我道路的,并且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真、善、美。”爱因斯坦的这段话不仅是自身崇高价值取向的写照,也是他一生事业的追求。为了反击纳粹,他曾经写信给罗斯福总统研制原子弹。当他得知日本广岛遭原子弹轰炸的消息时,他非常遗憾地说:“我现在最大的感想是后悔,后悔当初不该给罗斯福总统写那封信。……我当时是想把原子弹这一罪恶的杀人工具从疯子希特勒手里抢过来。想不到现在又将它送到另一个疯子手里。……我们为什么要将几万无辜的男女老幼,作为这个新炸弹的活靶子呢?”[5]这里,我们可以深切感到爱因斯坦那崇高伟大的社会责任感。同样,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之所以为国人所敬仰,不仅仅是他为我国“两弹一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崇高的爱国情怀也在感动着每一个人。钱学森曾留学美国,当他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消息后,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希望早日回国,为国效力。尽管美国政府百般刁难,甚至抄家、拘禁都难以抑制他那颗归国的心。就是在96岁高龄时,依然惦记着国家的教育事业,惦记着人才的培养,无不反映了他身系国家的崇高理想。可见,崇高的价值取向,是一个拔尖科技人才的重要品质。
二、拔尖科技人才的培养
拔尖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内在地包含着培养方法。拔尖科技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进行,特别是大学教育是其基本素质形成的关键性环节。当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时,工作单位的学术氛围、政策导向也是重要的因素。拔尖科技人才的培养应主要立足于这几个方面。
1.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育人模式
当前,我国教育观念总体上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这种观念集中体现在中小学应试教育中。就是在大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也不乏“一言堂”或“满堂灌”现象,忽视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素质的养成,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总理看望他时曾谈到:我们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那么,创新教育应该怎样进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有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他说,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灵自由和心理安全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的表现和发展。美籍华人柯领通过长期的教育研究也提出过一个命题:心灵的自由是创造的根本。这表明心灵的自由与创造力发挥有着内在联系。心灵的自由是一种思想的自由、思维的自由。思维的主体展开思维的翅膀,自由的联想、自由的想象。当然,这里的心灵自由绝不是胡思乱想,是一种对真理的自由探索,是对理想目标的执着追求,是一种求真、求善、求美的高度统一。要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就需要我们克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改革考试单一的评价体系,强化人文的、艺术的、美的教育,将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美的教育、人文的教育等有机结合,解放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境界,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挥有广阔的空间。心灵的自由才有创新的自由。
2.注重基础科学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
基础科学教育,是形成拔尖人才合理基础知识的必然要求。客观上来说,我国在基础科学教育方面搞的还是比较好,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课时的安排还是方法的运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经常看到“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往往得到好名次的都是中国人。而且,随着国家对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视,基础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一些大学在基础科学教育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清华大学于2009年启动了“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分别建立了清华学堂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物科学班、计算机科学班和钱学森力学班,聘请一批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一流学者担任各班首席教授。南京大学一些部系在基础教育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方案,不仅加强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在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科研管理等方面都有一系列措施。
专业知识是指一定领域或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科技创新总是在一定的领域里进行,特别是在高、精、尖领域,不仅涉及的科学原理复杂、尖端,同时存在多种学科的交叉渗透,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是难以实现创新的。一般来说,拔尖人才的专业教育往往是在研究生阶段,即硕士或博士阶段。专业知识教育要抓前沿。不同学科的前沿不同,理论研究有理论上的前沿,应用学科也有技术上的前沿。在学科前沿领域,或者不同前沿学科的交叉地带,往往是科技创新的生长点,培养拔尖科技人才,需要在前沿专业知识方面入手。
3.掌握创造性思维方法,提高智力水平
马克思指出:“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6]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自觉的能动性过程,是运用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创造性是人类智力的核心,良好的智力禀赋是通过思维能力表现出来的,学习和掌握创造性思维方法来提高智力水平是培养拔尖人才的必要手段。
创造性思维方法很多,有唯物辩证思维方法,有随近代科学发展起来的系统思维方法。此外,联想、想象、类比等也是比较重要的方法。科技史上大量创新无不运用到了这些思维方法。要全面掌握这些方法,不仅需要专门的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也是必要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科学原理,还要使学生了解这些知识和原理是怎样产生的,运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教师只有将知识的讲授与思维方法运用有机结合,才能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大学的创新教育就要基于这两点。笛卡尔说,在一切知识中,对人类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就强,良好的智力禀赋就得以体现。
4.创造心理养成与实践能力提高相结合
创造心理是集诸如创新意识、动机、兴趣、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的统一,其中兴趣、情感、意志是最重要的部分。兴趣是一种具有持久、稳定的心理倾向。当人们对某一创新活动感兴趣,这种兴趣将成为创新活动的推动力。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往往是通过教学中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层层推进、循循善诱,在解决问题中使学生体验到发现问题的乐趣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这种乐趣与成就感可以覆盖努力时带来的枯燥和烦恼,从而吸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在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方法。要求学生参加实践,如参加调研,做有一定难度的实验或写论文,并且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意志的坚毅性。
5.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拔尖科技人才的培养既是学校教育的过程,也是在工作岗位上成就的过程。因此,营造有利于拔尖科技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一是构建宽松、自由的文化环境。学术无,探索无止境。著名国学大师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是讲的这个道理。科学研究活动需要有充分的自由,要给善于思考的人提供机会。学术研究不能受政治的束缚,不能受俗世所干扰,也不能受利益驱使,否则就不会有创新。科技创新要敢于打破别人又超越别人。如果人家说什么我们说什么,没说过的就不敢说,显然培养不出拔尖人才。创新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失败、挫折在所难免。所以,我们要容许失败,宽容失败,将失败看做是成功的一部分。
二是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科技人才往往是将其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科技事业,科学知识是其财富,服务社会是其人生价值的基本追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本质上就是让他们的知识能够发挥作用,人生价值得以体现。
三打造敢为人先、敢于竞争的学术风气。人才的成长需要竞争,竞争是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要提倡竞争,鼓励冒险,勇于开拓新领域。要敢于打破权威,敢于超越前人,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
四是树立求真务实的严谨学风。科学创新本质是一个追求真理的实践活动,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只有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发现。
五是创新教育体制,遵循教育规律办事。大学间人才素质的竞争,表面看是大学综合实力的竞争,其背后是不同教育体制的竞争。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曾经指出,当前我国高校不能够很好地培养拔尖人才,其最大的受制因素是学校的行政化趋势,或者是上级的行政干预,以致于学校这样一个学术机构难以按照教育的规律来办。北大章启群教授认为,当前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不是教育方法问题,而是体制问题。这些说明,不合理的教育体制也是制约拔尖人才培养的一个因素。改变目前教育管理体制,实现教授治校、学术主导、社会监督、政府服务的教育体制,是培养拔尖人才的必要环节。积极创建人才脱颖而出的法律、规章、评价制度,让大学成为真正进行教育的地方,回到大学最开始的原点,是培养拔尖人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汶成. 现实关怀与问题意识[J].山东社会科学, 2008(1):52.
[2]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284.
[3] 列宁. 列宁全集(第3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82.
[4] 维纳. 控制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2.
【关键词】农业科技 农业
一、农村科技的重要性
然而现在不少基层干部往往将“发展生产,生活宽裕”理解为村办工业、外出务工,或者是多种经营等,就是避而不谈农业的根本性生产,即以粮食为主的农作物的生产。诚然,村办工业也好,务工也好,的确都是目前我国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但是,村办工业办好了,是要迁入到城镇的,外出务工也是要弃土离乡奔往城镇的,就是“多种经营”,也只能是一种副业生产;而留在农村这片土地上的,依然是从事以土地为对象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的农民,这些不离土地的农民才是新农村的主体,他们从事的种植业,包括附属的多种经营,才是农业生产的根本。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出的“生产”和“生活”,主要指的应该是这一部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要真正提高农村的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必须从提高根本的农业生产入手,而要想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则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农村的科技水平。
二、农村科技人才培养现状
农民科技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科技推广与应用,尤其是农业技术的推广,而当前我国农村科技的推广却面临着人员缺少,资金短缺,相应的技术推广网络亟待建立。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的“市有中心、乡有站所、村有技术员”的推广网络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是机构改革和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原有的推广网络已经是人散网破,留下的也多是名存实亡,根本无法承担起当前全国9 亿多农民的农业技术推广任务。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就是对农业科技人才需求量大幅攀升,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目前每一万农村人口有科技人员15人,而日本有100人,荷兰则有200人,如果以日本的水平来测算我们的农业技术人员至少要900万人!我们的缺口在660多万人,可见我国科技人员差距之大。从全国来看,我国共有38000多个乡镇,70多万个村,平均每个乡镇人口少则1万、多则4、5万,事实上每个乡镇的农业技术员多则2-3人,少则1人,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也就是每个农业技术人员至少要面对上万个村民去推广一项新技术!
其次是农业科技发展资金缺口急剧增大,2004年我国国家财政是按农业总产值0.1%拿出的农业研发资金,而发达国家的比例则在3-4%之间,我们的科技贡献率为45%,而发达国家的则达到70%,但是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有30%的县市科技经费很少或没有科技经费,乡村的经费只够日常开支,极少有多余经费用作科技推广与应用。而我国农村面临的一大严重问题是乡村普遍都有巨额债务。
(一)内部孕育环境贫瘠
目前培育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管理模式陈旧。由于多年来对农村人才培育的忽视,农村人才并未真正科学、规范地纳入人事人才部门的管理,因此其评价、选拔、使用基本上是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没有形成符合农村人才特点的评价、选拔机制,造成了重学历、轻贡献,重职称、轻效益等现象普遍存在,农村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没有形成。
二是培养手段落后。目前农村人才的组织(政府)培养手段十分落后,主要体现在组织不积极,培训内容单一,经费不到位,导致了培训质量不高、效果不佳。
(二)外部引进激励机制动力不足
一是相应激励机制不足以激发吸引人才。“国家—省—市—县—乡”的奖励表彰层级因缺少乡一级而不完整;推优、表彰等奖励手段应用较单一;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选拔使用的机制也未建立,甚至原来已有的选拔使用渠道如录干、提拔为乡镇站所负责人等渠道也因种种原因而取消,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村人才的积极性。
二是流通渠道不畅。由于农村人才市场没有建立,农村人才缺乏必要的交流平台,导致了农村人才还是本乡本土所有,呈现条块分割状态,极大地阻碍了农村人才队伍的发展。
三、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
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在短期内一举解决,但作为一个新农村建设中极为迫切的问题,不能因其的长期性与艰难性,而在现在懈于解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明确培养的宏观战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地完善发展。
第一,挖掘原有体制的有用性,在其基础上建立一支具有自我更新的农业技术队伍。建立科技人员的自我更新机制,对于一些年龄过大,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离退技术人员,通过补偿的方式让其成为本村和本地域的科技推广点,仍发挥作用。对于科技队伍内的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发展。同时不断引进优秀专科、本科的科技毕业生,使得整个农村科技人才体系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二、加大科研投入,完善农村科技推广网络。各级政府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研发费用的投入,保证农业技术储备的日趋丰富;其次要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中基础工作的资金投入,例如推广网络基础设施、科技网站、电教设备、多媒体设备等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硬件建设;再次是可以减少和取消一些低效率的科技推广投入,节约有限的科技投入资金,比如当前流行的科技大集、散发科技资料、面向农民的一些招生等。这些形式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与其投入相比还是不太经济,农民是最讲实际的,不让他们看到效果、不让他们感到有一个可靠的技术依靠,他们很难会有什么动作的。最后也是最主要的是政府要有多元化的投入来源和科学的监督机制,投入除了传统的增加财政预算比例,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方式外,还可以采取税收返还、提高国债中投入比例、重大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补贴上级财政直接负责、规定各级政府的土地出让金中必须有相应的比例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基础建设等方法,在科技投入的使用和监督上要从政策和法规作出明确严格的规定,把资金投向效益好、回报率高的项目,提高科技投入的产出率,并由财政、审计、纪检、农业、科技等部门联合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要检查年初的预算(尤其要杜绝科技经费的零预算)、年中的使用情况、年末决算和使用效果,确保政府的投入能够做到“多方锻造好钢、好钢用在刀刃上”,从投入上、资金使用上保证将农业技术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推广到农村的物质基础。
第三、从长期来看,发展农村教育,培养新型农民,从被动变主动。建立以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主、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为补充的农村技术培训教育体制。通过建立合理的中央和各级政府的义务教育经费分级负担制度,改变目前“以县乡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缩小地区之间,尤其是城乡之间办学水平、办学条件的巨大差距,依法保障所有的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并通过建立中央和省级财政对特色产业区域、困难地区职业教育经费专项转移支付、地方配套适当资金的制度增加农民职业教育投入,切实解决农民素质“先天不足”状况。通过各级政府具有导向性的专项资金、专门工程的扶持投入,提高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对农民培训和教育的动力,引导和把握其对农民培训和教育的方向,改善农民“后天营养不良”的状况。双管齐下,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解决农民素质与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进行农业技术研究,完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其实都是一种手段,根本的目的在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困扰政府的三农问题,因此我们的长期策略就在于跳出农业技术的圈子,建立一种农村技术的概念,培育一种未来农村发展的新型农民。所谓的农业技术已经不再只是农业技术,而是包括了涉农产业技术,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研发、信息获取和加工,市场运作等等在内的全方位的农业技术总成,这时的农业技术推广已经需要全社会各种力量来支撑和承担了,由政府以宏观调控者的角色作统筹安排,来调节和弥补市场配置中的不足和缺陷,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改善农业和农民的弱势地位。
参考文献:
[l]卢奕坤,王蕴波.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科大学生实用型人才培养[J].江西农业学报,2006,(4).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04-02
近年来,高校成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社会都在呼唤科技创新人才的产生和涌现。高校依托各种资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营造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和谐自由的环境,期望培养出一批批创新人才,使之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些努力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与社会进步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本文分析我国创新人才的特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意义和成长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工作的设想。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
科技创新人才,指具有科技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和形成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知识结构广博、好奇心强烈、想象力丰富、人格高尚的人才。
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科技创新人才应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够广泛涉足其他领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奉献新的知识、技术、工具、工艺、产品。从整个社会的发展看,所有知识的获得、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更新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创新就是一句空话。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和动力,是创新行为的起点。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才会有创新思维,创新行为才能进行。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更重视想象力。
好奇心是产生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前提之一。只有具备好奇心,才能推动个体去不断寻求、发现、创新,达到对未知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解决。科技创新人才应拒绝思维定式的束缚,勤于不断探求未知,敢于怀疑既有现状的不足,不断提出新的见解,追求新的突破。
科技创新人才必须严于律己,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创新活动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一项创新往往是经过长期努力的结果,甚至是无数创新人才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创新人才必须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历失败的打击,百折不挠,愈挫愈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乐观、坚韧的态度,保持创新的热情。
创新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具有与人合作的精神。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人们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任何个人的进步与成功很难离开合作。很多创新活动都不是某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与努力。缺乏自主创造力和利他倾向的人很难和别人合作,离开了合作,就难以弥补自身的缺陷,增强自身的力量。因此,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养成宽厚和善良的性格,树立利他意识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增添自身的人格魅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人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是我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知识传播的主体,也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知识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唯有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培养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并实际地参与科技创新,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接受,赢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John.S.Brubacher)指出,高校走出象牙塔已经是一种历史趋势,必须平衡纯粹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又要服务社会。其实,无论是追求知识抑或服务社会,本质上都是创新。高校的创新,理应同时并重两种指向的创新。我国高校历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采取种种措施,利用各种渠道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机会。这些措施虽然有所成效,但发展不平衡,主要在于一些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课程内容滞后,教师缺少独到见解,弱化了创新能力的生成机制,创新活动效果不佳,缺乏创新成果。高校竞争,最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参与奉献创新成果的竞争。高校把握机会,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奉献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赢得竞争,获得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否则,难以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并失去竞争的优势和社会的支持。
从国际环境看,我国要适应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迫切需要培养造就科技创新人才。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水平上,表现在技术进步和创新速度、质量和水平方面。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科技创新的能力。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创新人才实力的竞争。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营造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主动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
三、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与生活和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其所需要的环境是指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条件,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其创新活动的进展。
社会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是科技创新人才形成创新意识与发展创造力的重要背景。不同文化环境及由此产生的不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观念和创造力具有深刻影响。应当鼓励和包容创新,以及具有创新的价值观念。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念,科技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多重性质,既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渊源,亦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的思想观念。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适应科技创新人才的文化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创新活动必须拥有一定的政策环境保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激励了创新人才的工作热情,保证了创新活动的实施。但是,有时实施力度不足,机制不健全。因此,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分配制度是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应当是在保证创新人才基本收入的同时,对从事前沿性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同时,重视提高创新人才的经济收入,使其具有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创新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我国创新人才流动有时还存在障碍和壁垒,部门之间人才流动不畅通。因此,必须重视人才流动制度的建设,将之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为此,必须为人才流动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给人才流动以法律保障,使人才流动规范化和法制化,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些地区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仍不完善,在人才晋职、评优、评奖等方面仍然存在重学历、重辈分的现象,忽视了人才的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在人才使用上,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未完全形成,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因此,要完善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政策。认识到精神激励是重要的激励方法之一,能给创新人才以精神支持,使其在进行创新活动时,免除后顾之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要完善驱动创新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倾斜政策,提供个人价值得到充分承认和尊重、个人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和赞赏、个人贡献不会被忽略的氛围。要制定对创新人才的保护政策,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通过政策倾斜,真正使创新人才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创新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投入环境支撑,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创新人才成长的投入环境建设,以巨大的科技投入保证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进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基础条件以及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相对薄弱,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应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
四、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每个环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尤为突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首要标准和核心能力,要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大力提高创造能力。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组织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了解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参与跨学科的研发创新工作。高等教育要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起新的人才观,把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充分理解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高校创新环境因素众多,优越的实验条件、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机会、拥有研究自、承担和参与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项目等,都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养成创新精神和掌握创新方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同样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多方面听取学生意见与建议,保持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使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拥有良好的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高校还应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使大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应当为大学生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为大学生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同时,应当面向世界办学,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方面与国际接轨,努力与世界一流高校保持同等水平,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良的教师队伍。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学术大师,以多样化的形式扩大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一些高校的教学评价过多注重量的考核,忽视质的把握;注重表面,忽视内在;注重知识传授的环节,忽视特殊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尤其是对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尚没有一个科学可行的机制和办法。教学方法过死,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确定优劣。这些现象束缚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因此,必须改进教学评价制度,既要重视量的考核,也应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五、结束语
总之,高校应当深刻认识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及精神上的支持,以培养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陈晓季.关于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1(06).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高士琦.将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放在重要战略地位[J].党建研究,2001(05).
关键词:本科院校;创客;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26-02
一、创客与创客教育
“创客”一词源于西方国家对创新思维意识的高度重视,是对英文“maker”的意译,即创造者的意思。具体解释来自克里斯・安德森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中的定义:“不以营利为目标,利用3D打印技术以及各种开源硬件,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这些人热衷于将充满创意的想法转变为现实,他们大多是出于自我的兴趣爱好,自发地参与到整个创客运动中,设计、制造出自己头脑中想要的东西。创客是创新2.0模式在设计制造领域的突出表现。参与人士包括一些计算机爱好者、软件开发者、设计师、艺术家等。”近年来,创客运动的一路高涨,将更多的充满活力和热情的高校大学生吸引到这一群体。作为社会最具活力和创造性意识的创客群体,高校大学生成为新时代背景下被极力推崇的潜在人才。创新理念将这些思维活跃、敢于突破的人才集结到一起,共同成立了能够交流科学、数字、电子、工程等专业问题的平台和场所――创客空间。创客空间可以是厂房,也可以是专业的实验室。上世纪80年代在德国柏林成立的浑沌计算机俱乐部是全世界第一个创客空间,至今,全球已经有将近1500个创客空间,相应出现了很多以学校为基地的创客空间,试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国现今也产生了很多初具规模的创客空间,如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是最先崛起的创客空间基地。随之建立的高校创客空间也颇具影响力,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围绕着老师和学生而成立的创客空间。高校创客空间直接影响和启发了创客教育的实施,高校以培养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重视创客教育培养机制,将创客空间与创客教育融为一体,相互碰撞,共同推动创新教育的发展。
我国在2009年引进创客教育模式之后,一直备受关注。总理也在很多场合提出了对创新教育的重视,他将改革与创新看作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强调要大力发展以网络化、专业化、集成化等机制为主体的“众创空间”,为培养青年创新人才创造便利条件。创新2.0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科技创新活动而言的,主要将科研人员为主体转换为普通用户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转换为社会实践为舞台。科技创新不再是少数专家和科技人才的专利,而是每个有思想、有创意的科技人才都可以参与的活动,社会中的科技成果使用者成为最有时言权的群体。我国高校要建立创客空间,就要立足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运用3D打印技术的辅作用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全面开展创客教育。
二、本科院校创客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我国对培养“创客”型人才高度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努力培养有着多元化思维和开拓性壮举的人才,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但是,我国本科院校“创客”型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完善,仍存在很多难以攻克的难题。
(一)创客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我国本科院校对培养“创客”型人才设置的创新教育存在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对问题清晰的认识等问题。首先,很多本科院校并没有真正把握住创新教育的主旨,而只是浮皮潦草地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一味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将创新教育简单理解为素质教育或者就业指导。创客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直接影响了整个创新教育模式的运行。要知道,创客教育与通常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以摆脱应试教育的固定模式,但学生仍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创客教育则不然,创客教育的主体是一批本着兴趣爱好积极自主参与到创客活动中来的学生,其学习更偏重于主观的认可和实践。还有很多高校将创客教育作为学生未来就业的砝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也仅是为了学生在未来有很好的出路,强烈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可见,本科院校在开展创客教育之前,并没有真正理解创客教育的价值、意义及内涵,这就造成了很多高校的创客空间缺乏活力,最终不了了之。
(二)创客教育的教学管理机构不够完善
本科院校创客教育的教学管理机构还不够完善,毕竟我国真正引进创客教育的时间才不到10年,很多教学管理体制存在着大量问题。目前,我国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缺乏创新能力的教育阻碍了创客教育的推进,使很多学生都缺乏实践基础;创客教育的教学考评标准体系也不够健全,难以对学生在创客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合理的测评;学生自发组织的能力比较薄弱,很难形成颇具规模的创客空间,以便于学生聚集在一起探讨关于科技、工程、数码、电子等问题。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整个创客教育的教学管理机构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创客教育的实施。
(三)创客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本科院校中的创客教育教师团队还不够大,师资力量不足,缺乏那种既具有教学能力又可以发散创新思维的教师,比如计算机专家、艺术工作者、机械制造专家等。这些专业人士都应具有很强的专业素养,对理论知识了然于胸,又具有活跃的思维和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依自身的影响力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创客运动。但是,从我国本科院校的创客空间来看,大多数教师都仅仅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考虑更多的是学生未来的就业,并不关心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甚至,有的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意识,更不能带动学生一起参与创客运动,抑制了学生对于创客教育的热情和信心。创客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教学实践活动,一般要靠一批优秀的教师引导着学生了解创客活动直至参与创客活动。可见,本科院校里师资力量的匮乏大大影响了创客教育教学实践的实效性。
三、新建本科院校“创客”型人才培养机制的路径
在中国当下的本科高校,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就在为未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做准备,一切的学习实践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功利性的学习态度培养出的学生通常以分数定义优秀,以实用定义价值。这种局面很容易使大学校园丧失青春活力和进取精神。培养“创客”型人才需要从教育全局出发把握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三者共同建立一个创新队伍,达到“共生效应”。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创客空间和创新环境,教师在此基础上发挥带动和引导作用,作为创客主体的大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发挥自主性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创客”型人才的目的。
(一)完善创客教育的教学管理机构
我国本科院校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的创客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形成系统的创客教育内容以及方式方法,建立大学生创客教育最终成绩和表现的评判机制。要把创客教育的教学课程列入整个教学计划中,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创客教育的平台,加强创客教育指导教学研究,最终提升大学生的创客运动能力。
(二)强化创客教育的师资团队建设
高校应将教师看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力量,对教师的能力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要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要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创新性的实践操作相结合,既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又要在实践环节中寻找全新的操作方式和创意。创客教育对教师的高要求,使培养合格教师队伍成为亟待解决问题。学校可以首先培养本校的教师,挖掘他们的兴趣和潜力,也可以邀请和聘任校外的专家、成功人士对教师和学生予以指导。只有解决创客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才能使创客教育开展起来。
(三)创客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教育
在本科院校全面开展创客教育,首先应调动创客教育主体――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以教育理论为依托,通过培养大学生对专业性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将理论知识延伸到实践操作过程中,这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夯实理论基础,还能做到学以致用,最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环节中,从而拓展大学生的综合实力。科学实用的创客教育实践方式包括:问题探究法、实践操作法和社会情景法。也就是说,在创客运用中,大学生要有问题意识,对任何事物本着怀疑主义的姿态,追本溯源,挖掘事物的本质,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必由之路。实践操作中,可以随时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创新和突破,要不拘一格,打破常规,敢于冒险。其次,创客运动中创造出来的新事物势必要在社会环境中才能发挥价值,社会情景法就是将事物在社会中的实用性考虑进去,创新研究出的事物应该能对社会有一定的功用才会有价值。
创客教育作为新的教育理念,正在我国本科院校兴起,所以及早对这种教育模式进行规范显得迫在眉睫。创客教育是我们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全球知识经济竞争的必然要求。在我国本科院校开展创客教育的教学实践,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应该及时吸收和借鉴国外在此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促进“创客”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打好基础,最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智庭,孙妍妍.席卷全球的创客教育[J].当代教育,2015,(06).
〔2〕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2).
〔3〕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08).
[关键词]科技传播;科技人才;科技传播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320-01
国家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别强调指出: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党和政府对人才开发的高度关注,使黑龙江省的人才开发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我省科技底蕴深厚,科技资源丰富,多年来一直被称为科技大省,但非科技强省,这当中科技传播服务不到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构建完善的科技传播服务体系,让科技根植于全民的思想意识形态之中,利用黑龙江省科技传播服务的优势进一步推动我省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是我省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一、国内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科技传播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95年10月召开国内首届科技传播研讨会,会后出版了《科技传播研究:首届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1994年清华大学成立了“科技传播学”本科专业,1995年国内首届科技传播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并出版了论文集《科技穿过研究》,1997年又有《科技传播导论》一书出版,这标志着科技传播研究在我国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领域。中国2002年推出《科普法》,2006年3月“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通过了通过科技传播途径提高全民科技素质,解决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中面临的问题的思路。在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同年11月,中国又制订了《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这一方案的目标是加大各类媒体科技传播力度,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发挥互联网等的科技传播功能。
二、黑龙江省科技人才结构现状
由于人才需求的长期预测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基础,为更好地实施黑龙江省的人才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探讨黑龙江省人才开发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对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黑龙江省建设成创新型省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少
黑龙江省人才总量只占人口总量的9%,占劳动力人口的15.3%。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22%,高级人才只占6.3%。目前黑江省拥有两院院士39名,优秀中青年专家658人,博士6000多人,享受政府津贴人数1185人。高层次人才在数量、素质上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黑龙江省的人才结构不合理
首先表现在人力资本的分布与产业结构发展状态不匹配。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最小,却吸引人力资本最多,而且其中技术人员仅占从业人员的15.6%,这就影响了产业的优化和升级。人才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而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人才短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现代医药、环保等高新技术人才和复合型创新人才整体性短缺,通讯、金融、保险、法律等现代服务业的人才不足。
(三)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
黑龙江省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特别是民间投入很少还没有形成规模。2011年,教育支出377.5亿元,占GDP的3%,位于全国第23位。研发经费支出为116.4亿元,占GDP的0.93%,位于全国第15位。人才开发的投入方向多以政府、事业单位为主,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投入很少。黑龙江省拥有的院士数量虽居全国第五位,但万人研发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却由2010年的13人下降到2011年的10人,这说明高层次人才流失现象依然存在。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全省人才外流15万多人,大多数为高层次、关键技术岗位上的骨干力量。
三、黑龙江省科技人才培养对策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24字开发方针,以此为指导,解决黑龙江省人才开发的难点问题,全面培养高级人才。
(一)优化人才环境,以用为本,吸引凝聚人才队伍
“以用为本”概括地说就是用待遇、管理和环境把人才的积极性、主动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把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积极为各类人才做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
(二)优化人才结构,提升素质,激发人才队伍创新、创业的活力
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战斗力强的人才队伍,按照国际标准打造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外国人才,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思维和战略眼光的国际复合型人才、综合性的高科技人才;要重点打造领军人才队伍,提升人才队伍的知名度和战斗力。力争提升人才和经济的融合度。
(三)拓宽人才开发投资渠道,加大扶持力度,实现人尽其才的局面
建立起人才开发的多元投入机制,增强人才队伍的创造活力。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个人投入为核心,社会投入为补充的责任分担的多元投入新机制。人才开发的多元投入包括公共财政投入和市场投入。市场投入是指除公共财政投入之外的各类投入,包括企业、人才本体、人才开发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的投资和捐赠。加强人才投入的扶持力度,重视人才开发研究,提升人才开发档次,使黑龙江省的人才开发真正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局面。
四、我省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在坚持公益性投资的同时,科技传播媒介要走产业化的道路。科技传播产业化是当前科技传播的一个发展趋势。我省大众传播媒体应该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和国际潮流,把科技传播当做一个产业来做,要大力促进科技传播衍生文化产品的生产,把科普产品推向市场,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群落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打造健康的科技传播产业体系。同时,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对科技传播产业化进行引导和规范,鼓励企业创新,在竞争中做强做大。
(二)大力培育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目前,我省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缺乏,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足,对公众的吸引力不强,不能满足公众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需求,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的培育亟待加强。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精品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收到很好的效果。其一,这些品牌、精品可以提供丰富、权威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和信息等,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科普服务,从而更好地吸引公众,不断满足公众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需求。其二,媒体的品牌、精品可以带动我国科技传播水平和能力的整体提高。由此可见,建设科技传播媒体品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注重分众传播,使传播效果最优化。各类科技传播主体要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注重传播的分众化,以占领准确的受众市场。首先,要加大各项科技政策、法规在这个阶层的传播力度,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模范作用能够在科技传播活动中真正发挥出来。其次,由于受众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对科技传播信息的理解能力较强,可以发挥平面媒体文字传播的优势,增强相关科技信息的纵深度,发挥网络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提升传播效力。当今科技高速发展,新媒体新渠道日新月异。渠道的多样化,要求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探索科技宣传工作的新方式。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技术在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传统媒介的界限渐渐模糊,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媒介终端可实现功能逐步强大。媒介融合时代已悄然到来,并对大众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科技传播主体应跟随时代潮流的节奏,积极探索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使用。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学;工科大学;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社会新形态。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的互联网+时代已悄然走进人类生活。设计学作为艺术学的五个一级学科之一,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等多个专业。互联网+时代,设计学学科专业将对中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国际分工合作产生更加独特的作用。将教育生态学原理方法应用于现代工科大学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探索培养体系生态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落脚于教育教学环境生态创新、功能价值生态创新和方法与手段生态创新,有利于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设计学人才培养环境与评估体系更新完善,实现典型设计学学科专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式的实验示范与推广。
一、互联网+时代,设计学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环境的生态学分析
教育生态学是以人才培养的教育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生态结构、生态功能、生态原理、生态规律、行为生态、教育生态的演替。设计学学科专业教育生态环境是以设计创意人才培养为中心,对教育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对其生态环境的分析研究始终离不开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离不开教育对象内在的生理和心理环境。[1]互联网+时代,设计学学科专业教育生态环境系统可以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来分析。
(一)世界性 “工业4.0”的智能环境
“工业4.0”的本质是工业互联网。它是机器、数据和人的融合,机器、数据和人共同构成工业互联网的生态系统;是实现数据价值的技术集成,是实现数据价值的重要工具。传统行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实现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两大主题,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感知、移动的应用、云端的资源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各类制造要素和资源的信息交换和数据集成,释放数据价值。“工业4.0”最终使产品需求个性化,突出用户至上,产品完全按照个人意愿进行生产,成为自动化、个性化的单件制造。“工业4.0”使生产平台实现标准化,使各种终端设备、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识别、处理、维护等都基于一套标准化的体系,执行单一的共同标准,实现模块化和自由更换设备模块,推动产品设计的标准化和模块化。[2]
“工业4.0”的智能环境使创意设计成为世界性战略资源。仅以工业设计为例,美国工业设计联合会调研显示,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销售收入将增加1500美元。工业设计的现代制造业灵魂作用,成为科学技术成果商品化的重要环节,是连接工程技术、客户及市场的重要桥梁。
(二)《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战略
为了应对全球制造业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加快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2015年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战略。它预示着中国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将全面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攻克信息化设计、过程集成设计、复杂过程和系统设计等共性技术,建设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通过培育设计创意企业、发展创新设计教育、设立国家设计创意奖励等措施,迎来文化创意定制化、个性化、服务化的历史新时期。[3]同时,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机制新模式,建设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标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生态设计,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广泛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开展绿色评价。积极加大绿色制造、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研发、生产、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设计创意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全面超越,最大程度发挥设计创意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引领拉动作用,使之成为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设计学学科专业人才面临的时代挑战
设计学专业人才是设计创意产业的主要智力支撑,面对 “工业4.0” 的世界性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人才培养体系面临巨大挑战。
(一)设计学学科专业性质范围变化对人才培养体系的挑战
2012年,艺术学成为中国第十三个学科门类。设计学作为艺术学的一级学科,实际上包含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属性,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特征。专业领域不仅包括交通工具、设备仪器、生活用品、家具、电子产品、家电、玩具等产品设计,还包括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甚至城市规划和新材料、新技术开发,以及与人居环境有关的新产品、新环境、新生态等都将列入设计学范畴。设计创意不仅要满足审美需求,还要成为科技生产力,最大限度发挥产品的物质功能作用,使创意产品实用性、艺术性、科技性如鱼水般融为一体。就像IT企业非物质的数字化产品服务设计(服务设计、软件信息架构、用户界面等)一样,使设计对象范畴转变扩大。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众创、众筹、众包、众享模式的不断拓展更新,设计创新空间和创新潜力将极大提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更是不可预估,创客运动不断兴起成长,设计创意技术、方向等不断增加,对设计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挑战程度可想而知。[4]
(二)设计创意新理念新方法创新对人才素质能力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设计创意是用生态可持续理念、生态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实现设计创意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最佳能量平衡,如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环境意识设计、绿色制造、持久发展的工业、绿色工厂、创意生态系统等。绿色设计的环保概念,以更低的环境冲击,对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原料、产制、运销、使用、弃置过程形成绿生生命周期。应用生态学物种共存、物质循环、转化和再生原理,设计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和分级别利用的绿色工艺设计,使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能兼顾经济与环境的同步繁荣。传统艺术设计产业管理理念已被推倒,企业内部框架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固有思维必将突破,更加推崇现代管理意识、良好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及和谐的工作环境,人性化、“极客(Geek)”型、个性化人才文化更受推崇。创意产品要求设计人才创新意识更强、视野更加开阔、资源配置能力更高,具有牢牢把握创新方向、踏准创造节奏的综合素质。
当今世界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近20亿,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购物、娱乐、协同商务、云计算储存和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物联网,其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成为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智能家居、智能消费、交通物流、公共安全、工业及个人健康监测等非物质的移动互联网设计,既为客户提供持续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也促使设计学科专业教育与设计创意、创新生产形成利益共同体,使高等院校、创意企业、科研院所的联系更加紧密。[5]互联网+时代要求设计创意人才成长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技术研究训练、设计创造能力培养,经过现代化创意设计、创意企业的生产施工、工程设计实践、设计组织管理的实际磨炼,具有一定的设计学术研究水平和满足设计市场动态需求的专业能力。
(三)设计创意产业新常态对人才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全球化、老龄化、用户体验、个性化定制等设计创意产业将呈现常态化。
设计创意文化全球化趋势使世界各国、各民族、各群体的不同价值、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风俗习惯界限逐渐打破,某些人类生存发展的共同价值观,使流行文创产品和流行日用产品的使用方式迅速自由地传播,地球空间隔离障碍逐渐弱化,“地球村”范围的全球化不期而至。针对高龄年龄群体的人性化成为新宠,围绕老年人视力、听力减弱,记忆、意志力下降,活动能力降低等特性,进行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通用化、无障碍、情感化、临终关怀等创意设计的产业所占比重会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老龄人口总量大,产业份额比例高,需要大量的创意设计人才。
体验性创意设计从人们的生活情境出发,塑造用户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是提高品牌认知度,开发创意产品生存价值与空间的新方法。用户体验设计的创意产品是有形的,服务却是无形的,体验方式更是让使用者难忘。用户体验的互动性创意设计人才,将具备各种混合技能,通过以用户为核心的方法来设计实体部件或基于计算机的部件,促使设计创意与人文、科学技术的边界彻底被打破。个性化定制设计是用户参与式的创意产品设计,是满足个体特性需求所提供的设计服务,如各种专业演员、特定场景、动漫制作等服装、道具定制;手机、桌游、影视等人机界面定制与包装设计;创意产品3D打印组装等等。要在产业新常态中,最大程度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设计创意产品必须是多领域、多行业、多环节的综合交融,明显需要高端机械、电子和计算机工程技术,因此就会要求设计人才充分掌握跨度更宽的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储备,具备更高的认知水准、专业等级、应用技能以及研究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6]
三、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生态构建
工科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为社会输送数以万计的设计学类专业毕业生,形成了与文科大学、艺术院校并行的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设计学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人才培养体系的生态构建,是针对设计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应用生态学原理方法,国内外设计创意产业行业环境状况,培育优化形成具有生态环境理念、身心和谐发展、知识能力动态发展、系内生循环更新的人才成长环境与动力系统,是互联网+时代的历史使命。
(一)人才培养体系整体环境生态构建
整体生态环境包括设计学人才培养的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及教育对象内在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等多个方面。
互联网+时代,工科大学设计学人才培养的自然环境生态创建,就是完善育人场所的校园规划设计,突出地形地貌、生物植被、水体景观自然景观优势,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校史馆、图书馆、展览馆、艺术馆等文化建筑设施,统筹校园建筑与公共文化景观,从表现艺术风格、材料与科技水平方面体现出工科大学延续的文化内涵、科技含量、生态理念,产生校园景观环境“以文化人”的文化凝聚效应。更为大胆的举动将是去除大学校园的围墙阻隔,通过用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记忆来替代,与城市自然、社区及社会生活有效对接,方便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人才成长良性生境,形成具有时代特色校园环境的文化学术氛围。
社会环境生态建设,对照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中关于设计学多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加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和学科建设,与科研机构、设计单位、生产企业开展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设计创意研究。建立创意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办学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建立学校、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等输入与输出的平衡点,使人才培养社会环境生态系统内部稳定,而各子系统又相互开放流通。用人才培养生态体系的原动力和影响力,推进实现设计学人才培养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设计学人才培养的规范环境包括哲学伦理、道德风尚、社会习俗、、民族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等环境。这是从生态控制角度规范人才培养活动的“事理”和人才行为的“情理”,强调规范环境的可行性,即合理、合法、合情、合意。只有切实重视人文教育,进行全人和高素质公民教育,才能使培养出的设计学人才不是极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理想和洞察力,更完美、更成功的人。积极建设学生敢于质疑老师、课本,敢于向固有理论挑战的软环境,培养独立思辨能力、独立心智人格,使学生成为具有批判精神的精英设计人才。
(二)人才培养体系理念与功能价值生态构建
人才培养系统生态理念是从根本上揭示人才培养问题的实质,对推进人才个性化发展,促进教育生态平衡,克服培养效果滞后性具有决定作用。通过教育的生态平衡原理及科学检测方法,能动地调节人才培养周期,让教育教学生态理念渗入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提供人的终身学习条件和个性化学习服务,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智力乃至启迪智慧、获得幸福生活的永久“加油站”。设计学人才培育系统要在全球化生态整合中,成为一个超级智库,以凝聚人类智慧去克服同质竞争关系,使人才培养修学时间长短不受限制,学科理性阈限得以突破,成为智信合一的人类精神熔炉和人类文明的伴随者。人才培养系统生态平衡理念,还表现为在设计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习和交流活动基于人的便捷和高效,随人的需求而发生,不因人因地而受限,不因课程预设和教学进程而错失,是从手段到目的,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回归。信息化成为设计学教育教学的生态名片,主动进行多种多样的跨界混搭、定制、多重任务、数据挖掘和合作。[7]设计学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内在功能毫无疑问是人才培养,外在功能主要表现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功能,协助个人社会化并建立共同的价值观等等。人才培养系统功能价值实现离不开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用竞争机制促进工科大学设计艺术与人文、科学、技术、工程等学科、院系之间及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协作,实现相互竞争的协同创新。
系统科学的设计学人才培养方案是生态理念与功能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要把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创新素质培养作为核心要求,注重智商、情商、逆商的全面培养,增强服务社会的设计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要以学生承载力为前提,关注学生自身具有的有限性及自我调节能力;要以增强培养体系抵抗力为关键,它是抵抗外来负面干扰并维持方案系统生态平衡的重要途径之一;要以保证方案系统循环的连续性为重点,通过实施后方便优化更新,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在不同年级、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旨在提高设计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问题。[8]
一是课程设置方案计划面向专业实践、面向跨学科、面向尖端科技、面向全球问题,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技术与管理结合、知识能力与道德伦理结合,把握设计产业创新中的产业链、价值链和技术链,瞄准高端技术,建立跨产业、跨领域、跨系科合作的课程群。方案课程计划可为学生拓展知识面和加深专业能力提供不同选择,提升专业课程设计的智能化、国际化程度。二是加强课外拓展,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方便各种层次学生的参与提高;实践课程设置紧跟实训、生产性、项目性实习环节;加强实践交流沟通能力训练和团队工作能力协调训练。[9]三是打造科研、教学和富有设计产业创新经验的师资队伍。重视教师产业经验和工程背景聘用考核,建立访问工程师制度,优化理论研究、设计实践和教学创新的专职和兼职教师的结构。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公司兼职实习,用一流教师队伍保障培养方案落地生根。
(三)人才知识结构培养路径与评价系统生态构建
互联网+时代,人才知识结构培养体系生态构建与课程教学等微观系统休戚相关。课堂教学始终围绕人才培养而展开,是教育方式方法产生有效性的直接动因,学生主动性潜能激发是方法手段实施的重要目标。低年级阶段用大量图片、案例、资料及专题片进行教学,注重学生体验积累、思维方式、学习兴趣的培养。中高年级则以参观调研、交流讨论、设计指导、专题实践为主要授课形式,上课地点可以是商场、工厂、设计创意园区,形成以设计为主线、以阶段专题任务为目标的生态模式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手段。加大多媒体资源、MOOC及微课程建设,形式上体现联网+时代的科技、新媒体特色。从数据网络、空间地理及可视化技术范畴开展团队教学研究,学生学会生产应用“数据挖掘”、“情感挖掘”、“语义挖掘”,透析大数据背后隐在的工业设计趋势和相关性。[10]
实践教学则围绕专业技能,增强实践项目的综合性设计,强化创意项目设计、开发和技能实训,强化科学、技术实践能力训练;开展校企协同教学,实施创意设计全程工程化、艺术性训练。引入机械及装备制造业;轻工食品外包装、家具、体育用品、现代家电产品开发以及形象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展示设计、装饰设计甚至传统手工艺设计等行业资源,开展特色化实习实训平台建设,形成真实有效的校内特色实训环境。把行业性、前瞻性作为设计实践课程建的主要特色,鼓励学生毕业设计在生产企业、设计公司内进行,按照社会需要完成相关设计流程并进行动态更新。建设产学合作的互动平台、教育网络,推进名企高校产学合作教育,实施校企联盟战略,联合知名企业建设一批校外大学生创新工场、工程创新训练中心、设计创意孵化中心、设计创新见习基地,推行实习生制度。建立产学合作教育专项经费资助制度,定期聘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重大科技领域专题讲座,重点介绍国际设计创意产业预研、设计、研发、组织及实施等环节的经验教训,开展特色教材建设。以设计学相关学科竞赛、展览为着眼点,把竞赛、参展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组建学生创新工作室。学科竞赛、展览与学分、课程、课时挂钩,形成关联学科竞赛、专业展览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改革设计学人才培养系统的评价体系。创新学生课程成绩考核方式,增加团队学习成果考核内容,实行互动评价,不唯结果论,实施对过程和结果的双重评价,扩大过程性成绩比重,增加实践环节考量,一些实践课程成绩可以是实习或成果应用单位评定算数。可借鉴香港理工大学的评价与考核标准,以感受力、创造力、表达力、推理与设计能力、美学判断力、分析与筛选信息的能力、多学科学习和应用的能力、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力等为主要指标,开展课程学分的互动评价。在设计学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中吸收创意产业界评价意见,学习借鉴欧洲国家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等相关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估体系。制定设计学人才培养的中国标准,如除艺术创意水平外有效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有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了解;懂得设计创意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具有有关当今时代问题的知识等等,加强互联网+时代设计学专业人才需求动态预测,完善人才信息库,构建设计创意人才信息平台,探索建立国际化培训基地。
参考文献:
[1]Cremin Lawrence.教育生态学[M].吴鼎福,诸文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9-70.
[2]乌尔里希・森德勒.工业4.0[M].邓敏,李现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46-81.
[3]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EB/OL].[2015-05-19].http://fortune.
[4]王晓红,于炜,张立群. 2014中国工业设计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10.
[5]章丽萍,姚威,陈子辰.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工程科技人才培育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25-29.
[6]苑清敏,赖瑾慕,杨蕊.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165-166.
[7]黄宗模.全球化视野下的未来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5(9):18-24.
[8]文祯中.生态学概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