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4 17:15:04
导语:在微观经济学中心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PBL+LBL”双轨教学法;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PBL+LBL’双轨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GZD-17-17-7)
[作者简介]刘瑛(1979—),女,江西吉安人,硕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3-0252-04[收稿日期]2020-02-02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專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主要研究消费者、生产者等市场主体对稀缺资源最优配置问题,进而探讨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微观经济学所提出的许多规律及结论,对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思维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学术界在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教师仍采用LBL教学法。由于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概念和术语繁杂,经济模型较多,一些经济理论晦涩难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学习动力与兴趣。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探索性地设计“PBL+LBL”双轨教学法,尝试性地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进行应用,具体实施优化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具体措施,为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提供改革的方向。
一、“PBL+LBL”双轨教学法的内涵
LBL(Lecture-BasedLearning,讲授式教学法)与PBL(Problem-basedLearning,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是实现同一教学目标下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截然不同的两种教学模式,二者在教学效果体现上各有千秋。LBL教学法即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是目前高校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法。该法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用大班全程灌输式教学,以课程结束后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有着较成熟的教学范式。该法的优势在于能有效节省教学人力资源,同时还可保证知识传授的准确性、系统性及连贯性,但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悖于社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PBL教学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1969年首次引入医学教学领域,近年来已成为经济学各专业课程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并且围绕专业问题展开分析的教学方法。该法激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研、讨论来解决专业问题,教法灵活多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该法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1]。
如表1,“PBL+LBL”双轨教学法是传统LBL教学法的进一步改良和创新。该教学法将PBL和LBL教学法的优势综合起来,建立起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利用LBL法建立课程理论框架,确保理论体系完整性;同时利用LBL法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最终达到自我学习、自我实现的教学目的[2]。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引入“PBL+LBL”双轨教学法的必要性
目前,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传统式LBL法仍处于主导地位。一方面,教师通过“注入式”教学方法传授课程内容,教师多教少教、问甚至不问,即便教师提出问题,也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设计的,并不能启发式地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现实问题产生的情境;在另一方面,学生则多是被动接受,少主动思考,甚至不思考。他们多是按照教师的逻辑被动地回答问题、搜寻答案,主动思考及解决解决问题方面锻炼少。所以,传统的LBL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变得逐渐丧失学习意愿及兴趣,最终导致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严重缺失。
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理论体系综合性强。该课程以资源稀缺性为前提,以价格理论为核心,由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和分配理论等构成。随着微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领域学派众多,研究成果颇丰。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们通过经济模型,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从而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引入“PBL+LBL”双轨教学法,无疑可以打破LBL教学的封闭情境,为学生营造开放式、互动性的教学氛围,以理论知识体系为依托,结合实践教学,提升教学效果。这也顺应了更新教学理念,实施教学改革的要求。“PBL+LBL”双轨教学法符合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为学生提供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平台,逐渐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愿[3]。
三、“PBL+LBL”双轨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实践
(一)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7级会计班(PBL+LBL班)和2017年电子商务班(LBL班)为教学班级,每班各50人左右。两个班学生的年龄、男女比例、入学成绩、学习偏好等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教学全程PBL+LBL班采用“PBL+LBL”双轨教学法,LBL班则采用传统式LBL教法授课。
(二)研究方法
1.授课内容。选用的教材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张宏军、付爱敏主编的《微观经济学》,教学时长51课时。
2.教学模式。LBL班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通过多媒体PPT、板书、视频资料等形式把教学内容讲授给学生,注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详细讲解。PBL+LBL班引入PBL教学法,每章节先用LBL法讲清重要概念及基本原理,再用PBL法结合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模块(见表2)[4],组织、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课堂交流,最后教师总结和点评。
3.教学评价。目前采用闭卷考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估。闭卷考试是在全部教学内容结束后进行,根据教学大纲,统一命题,集中考试,总分为100分,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判断题、重要概念、问答题、计算题、作图分析题等。评分标准为90分以上优秀,80分至90分良好,70至80分中等,60至70分及格,60分以下不及格。
问卷调查是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向LBL班和PBL+LBL班的学生分别发放问卷。问卷调查表设计为两项,包括学生自评表和教师满意度调查表,采用不记名答卷方式,调查表回收率100%。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培养目标,将学生自评表评价内容及相应分值设计为四项:学习力(用于学生学习效果及效率评价,分值40)、思维力(用于学生使用经济学语言进行系统思辨能力的评价,分值30分)、应用力(用于考查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分值15分)、创新力(用于学生课外延展活动能力评价,分值15分)教师满意度问卷调查内容及相应分值为:兴趣引导(20分);学习驱动(20分);教学设计(30分);教学效果(30分)。
4.统计学处理。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组内均数比较采用方差(ANOVA)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x2检验,组间等级采用秩合极检验(Kruskal-WallsH检验)双侧检验,设p<0.05有显著性差异。
(三)实践结果
1.闭卷考试结果。二组比较,PBL+LBL班成绩要有明显高于LBL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比两个班级的数据(见表4、表5),学生认为应用PBL+LBL双轨教学法在教学效果方面优于LBL教学法,对教师满意度较高。
3.结果分析。本研究将LBL和PBL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并应用到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利用LBL教学法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让学生对整个知识结构有个全局的认识,奠定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然后结合PBL教学,让学生加深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对相关知识得以拓展、深化。这种双轨教学法既解决了传统LBL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学习自主性不强的问题,又弥补了PBL教学中基础理论薄弱,内容零散等不足,是目前比较适合国内微观经济学教育的一种模式。结果表明应用“PBL+LBL”双轨教学法,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提高,学生自评表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均比较认可。
四、优化“PBL+LBL”双轨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建议
引入“PBL+LBL”双轨教学法,既保留了LBL教学法的优点,又发挥PBL教学法的长处。此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授课教师和学生群体提出不少挑战。对于授课教师而言,他们不仅需要根据学生学情,设置具体的学习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保持师生全程双向互动。对于学生群体而言,他们需要主动参与,认知及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和现象。通过以上结果分析表明,“PBL+LBL”双轨教学法,优于LBL教学法,确实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体现出更佳的教学效果,但此法也给授课教师提出了一些困惑,如:在有限的教学时长内如何合理配置LBL和PBL的教学学时?在组织课程教学中,如何明确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如何更好地发挥“双主体”作用?如何做到有效的课程管理和全程考核,如何设计具体的评价指标?在此,我们提出如下优化“PBL+LBL”双轨教学法的建议。
1.搭建教学平台,合理配置LBL与PBL教学学时。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LBL注重理论传授,而PBL则注重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PBL+LBL”双轨教学法并不是两种教学法的简单结合,在学时安排上自然也不是均分状态。目前高校微观经济学教学计划大多处于50—60课时之间,授课教师大多感觉学时有限,即便是使用LBL教学法都难以保证课程的完整度,更别提有时间去实施PBL教学法。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要保证“PBL+LBL”双轨教学法的顺利实施,教师需要全程把控。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慕课等教学平台,将课中较易理解的内容移至课前,前、后测,达到课前预习、课后巩固效果。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精简教学理论,梳理教学重、难点,理性匹配问题,将学时合理配置,既要防止理论碎片化,保证理论体系的延续性,又要紧密联系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真正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改进教学流程,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师生双向互动。
本课程实施“PBL+LBL”双轨教学法,具体包括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归纳总结及课堂巩固“四步走”环节,尽可能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立体化,教学流程如图1。课前,通过“帮助预习”和“协助导课”两环节,预设教学情境,导入问题,启动PBL教学法。课中“自主学习”“解析难点”环节,师生双向交流,教师讲解新知,答疑解惑。学生则围绕问题收集资料,解决问题。课后“固化知识”“拓展视解”则是对课程内容的进一步完善及升华。
3.精心设计问题模块,实施课程内容改革。尽管大量事实证实,相较于LBL法,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信息管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满意度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如果没有有效的问题设计,PBL教法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在问题选择上既要做到与教学目标一致,同时又要做到合时宜、接地气,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在问题分析上,教师要做到善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头脑风暴”,注重研究方法应用及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有效實施“PBL+LBL”双轨教学法,授课教师任重道远,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稔熟课程逻辑,能结合学情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用心设计问题模块,发挥教学全程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微观经济学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企业的管理思想也进人到一个新的阶段,“企业决策理论”开始成为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微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两者是有共性的,并且呈现出一种相互融合和促进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微观经济学和企业管理有着相似的发展背景和共同进步的社会条件,两者都运用到了数量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因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将微观经济学作为支撑,运用“线性规划”“博弈论”等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在经济学当中,微观经济的意义之一就是选择,而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是决策,两者的统一性使得微观经济学能更好地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
二、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不足的问题
企业的经济资源从管理角度上来划分,可以分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与企业微观经济相关的,判断企业资源是否缺乏一般也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很多企业受到贷款困难、资金运用不到位等经济条件的限制,致使规模和物质条件得不到提升,企业设备更新困难,甚至影响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难以满足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前提条件,并且在技术上缺乏资金支持又导致企业人才力量薄弱,发展速度与社会脱轨,产品设计局限及科技含量低下而落后于市场,这也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致使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所以,市场拓展与合作共赢是“开源”,合理分配有限资源降低成本是“节流”,都能够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动力。
2.企业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问题
有些企业管理会出现环节断层的现象,各个部门、生产环节之间缺乏沟通联系,企业由于各种不必要的环节而增加了成本。管理不善可造成以下问题,如生产效率下降、内部组织运行成本增加、人际关系复杂化引起内耗增加、质量管理难度加大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营销机构设置繁复而使交易费用增加等现象,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因素在企业规模变化时会同时产生作用,因此其规律性在企业最优产出决定时要着重考虑。
还有些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过于简单,虽然经营初期管理的幅度小效率高,更容易出现资源集中、利于统筹分配资金以及对市场反应速度快等优势,但是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因为信息大量集中、数据繁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太过细碎而降低决策的效率,错过最佳投资时机,此时企业需要对管理结构进行调整划分,对内部资源进行更合理的分配,重新寻找一个管理效率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平衡点。
另外,我国的很多企业是从家族式企业发展而来,其管理模式的直接表现就是决策层之间互为亲属关系,这种管理模式易导致决策的不民主、不科学性,难免出现运营不规范和内部资源分配能力降低等现象,不利于企业的良性运作。
三、利用微观经济学原理加强企业管理
1.运用微观经济学思路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微观经济学作为研究市场中个体行为的一门经济学,是从“资源是稀缺的”基本概念出发的,在个体行为准则上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收益。因而,在微观经济学的概念中,人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尊重人才、加强人才的归属感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微观经济学中有一个词为“激励”,即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是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所以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在微观经济学研究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一位经济学家甚至提出,整个经济学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其余内容都是对此的解释。”可见,激励同样适用于企业管理中对于人的管理部分,依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合理地运用激励手段促进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是提高工作效率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基于以上原理有些企业把净资产增值率、实现利润增长率、销售收人增长率、上交税利增长率和员工平均工资作为主体考核指标,并参考行业平均效益水平来综合考核评价员工的业绩,还有些企业将股权、股票期权等形式纳人激励机制,以动态的思考方式来确定员工的薪酬,由此建立一个能适应市场变化、突出效益的现代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同时也将竞争机制引人到企业管理过程当中,更充分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运用得当的激励方式会使企业管理更趋于制度化和理性化。
2.运用微观经济学原加强企业资源的管理
企业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力争在有限的经济条件内最大限度地利用配置到的资源。企业管理目标应该是生存和发展而不只是追求短期的最大利润,现代企业行为目标由直接追求利润最大化转为企业在长期稳定发展中实现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有近似意义,而且在实际管理中成本控制比较清晰易管且便于操作和度量,因此企业也可以将利润最大化转为成本最小化进行成本管理与决策。日常管理中企业需要关注到生产要素的周转情况,如合理采购物料、降低成本、管理库存、最优化生产、销售渠道扩展、结算方式创新、简化配送流程等环节。公司除了注意内部的资金运行,还需要把握市场发展的方向,根据经济的先行指标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尽量避免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商业影响。
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等问题,企业除了从内部成本处“节流”还可以从“开源”处着手。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和企业国际化经营迅猛发展的时期,企业管理者需要重新调整经营模式以适应发展的需要,缺少独特资源、要素会阻碍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长久的竞争优势。由于企业间存在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因此建立战略联盟既可以巩固原有资源又可以弥补各自资源的不足进而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这种企业间联盟要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通过沟通处理好企业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保持持久稳固、平等独立的共赢局面,使企业由合作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型,通过增加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达到“开源”的目标。
另外,企业创新也是增加企业竞争力、获得更多长期可靠资源的有效方式。一些企业在壮大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扩大生产规模,引起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如名噪一时的掉渣饼经营思路。企业要想做强做大长期发展就要时刻关注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增加品牌价值,努力使产品在技术和质量层面保有一定的稀缺性,开发一些市场缺乏但是需求量相对较大的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要放弃原有的产品,而是可以将其作为发展的副线产品以适应市场需要。
很多企业销售不佳的原因并非是产品的质量问题,而是本应与之相配的服务得不到提高,使产品的附加价值大大降低。由于良好的声誉或一个历史悠久的品牌通常是市场经济中最有效的信号之一,可以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因此,产品服务虽然在短时间内会占用企业较大资源,但是从长远来看,通过舒适的消费、使用体验会引导消费者偏好,开拓潜在市场,扩大产品的需求量。
3.运用微观经济学改进企业管理模式
建立起一个合理、完善、适应自身和市场发展的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健康发展,打通内循环,轻松启动快速反应机制。比如,在一些企业中新兴的“网状扁平化管理”概念渐渐成为一种组织结构新趋势,它没有统一强制的中心,每个基本单元拥有高度自主权,单元之间彼此紧密相连,影响不断扩散成网状。这种组织结构便于对市场做出反应、消除冗杂层级、赋予员工一定自主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比传统的“金字塔式垂直结构”更适应当今互联网时代。但同时企业也需要应对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前沿中的主题之一,在“网状扁平化管理”中同样存在,如一位员工被赋予一定的决策自主性,在不了解全局战略时对局部事件进行处理有时会偏离主体意愿。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一套成熟细化的流程和制度以及监督体系,以避免由于这种信息不完全而产生的判断差异。
四、结语
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同于其他诺贝尔奖,是在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成立300周年时,由当时的行长艾斯伯林克倡议,经瑞典皇家科学院批准而设立的,全称应该是“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人们习惯上称它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说明在人们心目中,它已具有和其他诺贝尔奖一样的权威地位。每年金秋十月,人们都会猜测谁会获奖,并翘首等待评奖结果,获奖者也会在一夜之间成为社会名人。这些说明,它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全世界经济学最高奖。
1968年在决定设立这项奖时,无论是经济学界,还是社会各界,都存在疑虑,对这项奖的客观公正性表示了极大的怀疑。今天,当诺贝尔经济学奖走过34年的历程时,争论仍然存在,但这项奖的权威性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承认。
1969年颁发了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到今年为34届,共有51位经济学家获奖,其中美国经济学家37人,英国经济学家6人,挪威、瑞典经济学家各2人,荷兰、苏联、法国、德国经济学家各1人。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获奖者的重大突破代表了20世纪、尤其二战后经济学的重大突破与进展。这些经济学家的获奖是当之无愧的。
宏观经济学的进展
谁都无法否认,20世纪经济学的最重要突破是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获奖的经济学家中有多位是在这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
在1930年代之前,并没有系统的宏观经济学。凯恩斯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货币通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大,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凯恩斯作为宏观经济学之父,如果能活到1969年,应该是第一届诺奖的获得者。凯恩斯之后,真正继承凯恩斯思想的是美国的新古典综合派,而不是英国以琼•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用我们常用的套式说,新古典综合派“全面地创造性地发展了凯恩斯主义”,并把它运用于美国的实践。一种理论的意义还在于它的效果。战后美国经济也有波折,但总体上是成功的。这种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也是这些因素之一。尽管1970年代,由于美国“滞胀”的发生,人们对凯恩斯主义及新古典综合派有过这样那样的评说与争议。
但在30年后的今天看,新古典综合派对宏观经济理论发展和政策运用的确功不可没。
获诺奖的经济学家中,萨缪尔森(1970年)、克莱因(1980年)、托宾(1981年)、莫迪利安尼(1985年)、索洛(1987年)都是新古典综合派的重要成员。曾经有经济学家指出,这个流派的另一位重要成员阿瑟•奥肯,如果不是在1980年突然去世,也有希望获奖。1980年代后渐成主流的新凯恩斯主义者斯蒂格利茨也已在2001年获奖。以后这个流派还会有人获奖。
宏观经济学不是凯恩斯主义一枝独秀。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相对抗,主张自由放任的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和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分别在1976年和1995年获奖。可以预期,1980年代之后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学派的普洛斯科特等人也有希望获奖。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衡量一个经济运行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因此,计算这一指标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以此作出贡献的库兹列茨和斯通,先后在1971年和1984年获奖。
微观经济学的突破
在1930年代,微观经济学体系已经建立。但这并不表示微观经济学已经像马歇尔预言的那样达到了顶峰,以后的工作只是运用这些原理。
二战以后微观经济学仍然有许多重大的突破。许多获奖者的成就正代表了这些突破。
微观经济学要证明市场机制的完善性。一般均衡理论是对市场机制完善性的概括,所以,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与中心。如果把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思想看作是对这种理论的“天才猜想”,那么,帕累托和瓦尔拉斯则是这种理论的系统化论述者。不过这种理论的证明也像“哥德巴赫猜想”难住了数学家一样,成为经济学家的难题。所以,证明了一般均衡理论的希克斯、阿罗与德布鲁分别在1972年和1983年获奖。
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假定市场制度的存在和信息完全为前提,分析这种条件下的市场机制运行。
但这些前提在现实中并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科斯的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证明了产权制度对经济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当前在经济学十分重要的新制度经济学派。所以,科斯在
1991年的获奖是众望所归。以后也还会有在这一领域内做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获奖。斯蒂格勒、莫里斯、维克瑞、阿克尔洛夫、斯彭斯、斯蒂格利茨研究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运行。他们分别在1982年、1996年和2001年获奖。
由于对微观经济学发展而获奖的经济学家还有法国经济学家阿莱斯(1988年),美国经济学家纳什、海萨尼、泽尔腾(1994年),俄国经济学家康托罗为奇、美国经济学家库普曼斯(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贝克(1992年),以及美国经济学家赫克曼和麦克法登(2000年)。这些经济学家或者为经济分析提供了新分法,或者运用微观经济学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微观经济学还会深入、扩大,在这方面也还会有经济学家获奖。
经济学领域的扩大
经济学当然不仅仅是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它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这反映在获奖者成就之广泛上。
1977年获奖的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和瑞典经济学家俄林、1999年获奖的美国经济学家门德尔均以研究国际经济学而获奖。1978年获奖的美国经济学家西蒙以研究决策理论而获奖。1979年获奖的刘易斯和舒尔茨是发展经济学的开拓者。1986年获奖的布坎南以公共选择理论著称。
1990年获奖的马科维茨、米勒和夏普是研究公司财务理论和资产组合与定价理论的金融专家。
1993年获奖的诺斯和福格尔是研究经济史的,他们用计量历史学方法解释经济史,并论述了经济与制度变化的关系。1997年获奖的默顿和斯科尔斯建立了期权定价理论,是期货市场的开拓者。今年获奖的卡尼曼把心理学引进经济学研究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问题,史密斯则是实验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现代经济学家强调经济学的价值中立,使许多人误以为经济学缺乏人文关怀。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经济学强调价值中立与人文关怀并不矛盾。
1974年获奖者、瑞典经济学家缪达尔是代表弱势群体说话的经济学家。他对美国黑人和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关注,是经济学人文关怀的体现。同年获奖的英国经济学家哈耶克是自由主义大师。他对自由问题的论述,无疑是对人类的最大关怀。1998年获奖的英国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以研究贫困问题著称,他对穷人的关注体现了深深的人文关怀。经济学家并不是无情之人,他们从事的领域虽然不同,但同样都是为了人类的进步与福利。
经济学研究人的行为,涉及的范围相当广,这正是经济学领域不断扩大的原因。所以,获奖者也有不同领域的专家。
经济学数学化的争论
经过认真筛选的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和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以表彰他们对创立经济计量学的贡献。丁伯根和弗里希获奖标志着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古典经济学创立者威廉•配第主张用“数字和事实”研究经济问题,这可以看作经济学中运用数学的开始。以后经济学数学化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数理经济学,即用数学工具表述与论证经济理论。二是经济计量学,即根据经济理论用数学工具建立模型,再把统计资料代进去,解决实际问题。经济计量模型包括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与微观经济计量模型。
获奖经济学家中,无论是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微观经济问题或其他问题,都广泛运用了数学。希克斯、阿罗、德布鲁是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一般均衡理论。康托罗为奇和库普曼斯用数学方法研究资源最优化问题。马科维茨、米勒、夏普用数学模型研究公司财务、资产组合与定价问题。纳什等人运用的博弈论本身就是数学的一个分支。默顿和斯科尔斯的期权定价理论也运用了数学。克莱因、莫迪利安尼都主持过大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赫克曼和麦克法登建立了相关问题的微观经济模型。
在他们研究经济问题中,数学成为重要工具。
还有的经济学家是由于对经济计量学的贡献而获奖。除了丁伯根和弗里希以外,1989年获奖的哈维默运用概率论解决了经济计量学中的识别与价格问题。1973年获奖的里昂惕夫以之建立投入-产出方法。诺斯和福格尔也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历史,建立了计量史学。
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运用,也引起经济学界内外的争议。诺奖获得者中也有一些经济学家从不用数学工具,如科斯,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反对在经济学中运用数学工具。如缪达尔和哈耶克。他们强调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哈耶克正是把经济学、法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结合起来研究自由问题。今年获诺奖的卡尼曼也是把心理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研究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问题。
无论人们对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有什么争论,不可否认的是,数学的确是研究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但能获得诺奖靠的不是数学工具,而是思想。数学仅仅是工具,不是经济思想本身。
有关诺奖的争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建立时就存在争论。弗里德曼说,“当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艾尔弗雷德•诺贝尔设立经济科学的奖金时,关于把经济学和物理学、化学、医学一样看待是否适宜的问题,在科学家和广大公众中无疑存在着——迄今依然如此——广泛怀疑。”许多学者以经济学不是一门“精密科学”,且离不开价值判断为由反对设立这项奖。
在诺奖评选出来以后,也有许多人认为诺奖的评选并不公正。作为获奖者的缪达尔就认为评委会是代表“美国人称为‘正统派’学者的因循守旧的一代经济学家”。1976年弗里德曼获奖时反对者甚众,在评委会以微弱多数通过。甚至在颁奖大会上有人打出了反对弗里德曼获奖的标语。
其原因是当时一些左派人士把智利皮诺切特上台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问题归罪于弗里德曼。
1997年美国经济学家默顿和斯科尔斯以期权定价理论获奖,但以后他们经营的投资公司却失败。这使一些人对他们的理论表示怀疑。以自己的理论进行期货市场交易而失败,其理论受到怀疑并不见怪。还有人指责,获奖经济学家运用数学工具者占绝大部分,把经济学奖变成了数学奖,将经济学引导到错误的方向。
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公正的另一个理由是一些该获奖的人没有获奖。例如,提出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这两位经济学家,新剑桥学派的琼•罗宾逊、斯拉伐•卡尔多等人,甚至名气甚大的加尔布雷斯等。尤其是把琼•罗宾逊未获奖看作对女性的岐视,连萨缪尔森也为之喊冤。
当然,更多的人认为,经济学不是一门和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离不开价值判断,设立这项奖本身就不对。因此,近年来也有不少人主张取消诺贝尔经济学奖,或用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奖来取代经济学奖。
只要有奖项存在,对它的评选是否有必要、评得是否正确,就会有争论。这并不奇怪,但我个人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基本是公正的。
诺奖的公正性
我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基本公正是基于三点理由。
第一、一项奖是否公正首先取决于它的评选程序。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程序和其他奖一样是严格公正的。这项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任命的诺贝尔经济学评选委员会评定,该委员会包括5名成员。其评选过程分为三步:首先,由委员会将一份详细问卷寄给世界各地著名经济学家,征求他们的提名。这一阶段的侯选人有100~200人左右。然后,由委员会邀请权威经济学家匿名研究判断提名者的成就,从中推选出20位侯选人。最后,在此基础上评选出5位侯选人,由委员会投票。整个过程对外保密。这种评选程序的严谨与公正,保证了评选结果的权威性。
第二、评选的标准坚持授予“以科学研究发展静态和动态的经济理论,以及提高经济分析有积极贡献的人士”。强调了获奖成果的原创性和对现实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获奖的成果都是在20~30年前做出的,这些成果经受了长期的考验,并被证明了其原则性和对现实的影响。
第三,当我们回顾这51位获奖者的成果时,应该承认,这些成果的确代表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的突破与进展。把他们的成果总结出来就是一部现代经济思想史。
过去的一些争论,从现在来看,反对的理由并不充分。例如,指责弗里德曼与皮诺切特相关,把智利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归咎于弗里德曼根本不能成立。因为事实证明,弗里德曼主张市场经济并不错,而且他与皮诺切特当权时的问题根本无关。现在没有什么人认为,弗里德曼不应获奖了。至于琼•罗宾逊、加尔布雷斯,属于激进经济学,他们红极一时的理论现在早被人们忘却,不给他们奖正是评选正确的明证。至于默顿和斯科尔斯的期权定价理论,奠定了期货交易的理论基础,他们的赔钱并不能证明他们的理论不对。
当然,诺奖是人评的,人评的就无法十全十美。有个别成果从今天来看值得商榷,有些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如哈罗德,也未能获奖。
但这些缺点的存在并不能从根本上否认这项奖。
【关键词】 消费者行为;理性人;边际革命;行为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010-01
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发展过程
西方经济学家对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佩第,他最早提出了有关消费的观点,此后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继承并发展其消费理论;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法国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西斯蒙第基于法国现实情况,提出了新的消费理论。但他们对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研究还没有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真正的消费者行为理论提出应该是20世纪30年代以前马歇尔提出的价格决定论,他把消费者行为理论总结成“三个规律,一个惯性,一个剩余”,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需求规律,需求价格弹性规律,消费习惯惯性和消费者剩余。此后,凯恩斯又发展了收入决定论,他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是受到其绝对收入影响的,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支出也随之增加,由于消费者总要拿出一部分收入来储蓄,所以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却在逐步减小。凯恩斯更加注重对消费者行为宏观方面的研究。此后还有很多经济学家对前两者的理论进行集成和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主流消费者行为理论。
二、主流消费者行为理论的逻辑线
要搞清楚消费者行为理论,我们必须要清楚其逻辑线,即其内在规律。研究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目的主要在于分析消费者的选择,分为三个步骤:1.假设消费者有自己固定的偏好,建立效用函数,画出无差异曲线,得到消费者不同满足程度下的所有市场篮子的集合,即消费集或选择集。2.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必定会受到自己收入和商品价格的约束,画出预算约束线,得到消费者在付得起的情况下所能购买的所有市场篮子的集合,即预算集。预算集不仅受到价格和收入的影响,同时还取决于政府的税收、补贴以及配给政策。3.消费者结合自身偏好和预算约束,做出最优选择,使得其效用达到最大化。以上研究的是消费者的选择,有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消费者的选择是希望与信任的合力”。当消费者的选择是理性的,是最优的,那么就形成了消费者的需求,即消费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在需求这一块,我们主要建立价格-消费函数以及收入-消费函数,研究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引发需求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最后,我们研究生产者理论时强调利润最大化,即生产者所得福利最大化,在我们肉眼看来,消费者总是在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那么消费者是否也存在“利润”,也就是福利呢?于是我们引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即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出的价格之间的差额,这就是所谓的消费者福利。
三、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得到研究微观经济学的几个重要规律和思维方式
(一)边际等值原理
19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通过各自独立的研究,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在西方近代经济学说史上引发了一场著名的“边际革命”。在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研究中,边际理论体现在边际效用等值理论,即消费者最后一单位的货币使用在两种商品上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是,那么消费者就做出了最优选择。因为若花在商品1上获得的边际效用大于商品2,那么理性消费者还会继续增加商品1的购买,知道二者相等时,才是商品1和商品2的最佳购买组合。这种边际分析方法同样也适用于生产者行为理论,利润最大的条件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他强调的是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分析最后一个所带来的变化,边际方法是一种数学分析方法,用数学中的微积分去观察经济问题,在分析任何一个行为主体的最优决策时,我们都离不开这种分析方法,甚至可以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都离不开这种边际分析方法。
(二)反向思维方式
显示偏好:在初级微观经济学中,我们从消费者的偏好推出了消费者的选择,在中级微观中,我们进行反向思维,研究已知消费者的选择是否能够推出消费者的偏好,答案是从消费者的选择我们能得到消费者的显示偏好,当消费者的选择是最优选择是,显示偏好就是消费者的偏好。显示偏好强公理和显示偏好弱公理对于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指数比较有很大的应用性。这种思维方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换一种反向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有时候能发现一些新的规律。
(三)研究一般的具有普遍规律的经济现象
在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中,关于无差异曲线的类型,他提出给定一种偏好就能给出该偏好相应的无差异曲线,研究方法是给定商品1的一点变动X1,商品2应怎么变动才能维持偏好不变。该书中给出了厌恶品,中性商品,餍足,离散商品的无差异曲线形状,但为了方便研究,我们通常规定我们所说的无差异曲线都是具有良好性状的,即具有单调性和凸性。所以我们在研究一些经济现象时,不排除有特殊的情况,但应该致力于研究一般的具有普遍规律的经济现象。
四、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新发展和前沿理论
(一)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运用
1966年,哈佛大学教授莱宾斯坦提出了生产中存在X效率,即内部组织效率。他把这一理论运用于消费者理论中。首先他认为古典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能成立。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种商品,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不是从消费的第一个微小单位就开始递减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目标数量。消费者家庭内部也存在着X效率,影响这消费者的决策。另外,他还认为消费者和企业员工一样存在着一定的惯性势力,其需求对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够敏感的,因此需求曲线不是一根细线,而应是一条有一定厚度的宽带。
(二)微观和宏观领域相结合的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经济学
消费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消费领域的经济关系即发展规律。从微观来说,包括不同居民集团以及不同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体现了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差别和联系;从宏观角度来说,包括整个社会的消费发展规律。消费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是有交集的,我们常常从消费经济学中心理学视角去分析消费者的决策行为。
[关键词]高等教育;西方经济学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研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F23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8750(2012)02
一、引言:高等教育的新环境、新主体呼唤新方法
高等教育面临国际化的新形势,同时高等教育的受众和主体也有新的变化,不仅包括“90后”的大学生受众,而且还包括越来越多的新的教育工作者与教师队伍(即“70后”、“80后”的加入),对西方经济学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都要有所创新。
很多学者都认为经济学教学改革十分必要。刘志彪等认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学教学模式经过多次更新,但由于其是脱胎于苏联的教学设计思想,因此仍存在若干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或问题[1]。方福前指出,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两大偏向:一是夸大西方经济学的意识形态性,二是完全忽视西方经济学中所蕴含的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全盘地将西方经济学作为方法论意义来对待。他认为要矫正这两大偏向,必须进行教学理念、方法的改革[2]。逄锦聚从宏观层面指出了经济学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主认为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有待转变,高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合理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等方面[3]。
也有一些学者在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探索。元惠萍从现代经济学本身的分析方法入手,指出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适合从具体到抽象,然后再由抽象转化到具体[4]。阮守武认为,像西方经济学这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以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中心,教师应该侧重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尤其是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5]。于泽认为,实验辅助教学是本科经济学教学较为理想的选择[6]。唐国华认为,教师应通过比较教学法使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课程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7]。
这些研究都为本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主要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尝试提出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几种可能的“新方法”,包括换位思考教学法、批判式教学法、内容创新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体系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以期引发中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新探索。
二、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针对中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学教育宏观环境的新变化,面对教师与学生的“新主体”,如何设计、开发与选择西方经济学教学上的新方法,是本部分的核心研究主题。笔者认为,“换位思考教学法”、“批判式与创新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体系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兴趣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抑或以上这一系列方法的综合运用可能构成西方经济学教学新方法的备选子集。
(一)换位思考教学法
在理论研究层面,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研究中有关换位思考法的研究较为鲜见;在实践教学层面,这一方法也未得到广泛运用。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与同行听课,笔者发现,在西方经济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并促使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实现双向换位思考,寻求相互间的交集,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主动将自身定位为学生,把握以下内容: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样的教方法,期望达到怎样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方法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的把握和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当老师从学生的视角来开展教学时,一方面,更容易了解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对教学难点的解决与根除功效更为显著,更容易了解学生为何“卡”在某个问题上,找到问题的症结。
例如,在微观经济学“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总效应”的讲解过程中,如若教师能实现学生身份的换位,就能够很容易把握学生在理解这组概念的过程中的难点,这个难点在于对“补偿预算线”的来缘和对替代效应的理解,即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动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其一,使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其二,使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而我们界定替代效应时,却提及“在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对于两种商品而言,其中某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二者相对价格发生变动,进而导致消费者对于该商品的需求量发生变动”,看似前后矛盾,而事实上,笔者认为,教学中的关键是让学生明白分析某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时要剔除其他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由此,在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的界定过程常常出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这一表述,这样也容易让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严谨与作为一门“科学”的显性特征。
(二)批判式与内容创新式教学法
这里的批判式与创新式教学法均是相对教学内容而言,而非方式本身的创新。笔者认为,这一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将不仅使该部分内容取得较佳的传授效果,还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独立思考、创新的热情。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是富有创意的一代,教师理应注重这一层面的培养与训练。批判式与创新式教学法对教师主体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更要求教师对此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进而形成对原有内容的批判与创新。也恰恰因为这一要求较高,这个方法在中国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国内一些微观经济学教材往往倾向于将“需求”与“需求量”这一对基本概念相互混淆,进而使学生产生极大误解,笔者曾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上复习微观经济学内容时,问及“影响需求的首要因素”,95%以上的学生回答是价格,而且其理论根据均是来自于教材。
(三)研究式教学法
所谓研究式教学法,就是针对相关课程中的核心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在对基础理论进行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专题式的深入研究。研究式教学法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还有利于对课程重点与难点的把握。当然,这一方法的运用应根据差异化受众主体有针对性地、适当地应用,比如综合性大学可以尝试将其作为主导性的教学方法,而普通财经高校和其他一般性高校则可将其贯穿于重点章节和重要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之中。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适当开展研究式教学,不仅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或难度高,而且相反能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掌握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方法,并能拓展其分析问题的思维和视野,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运用这一方法时,教师可以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他们时间允许、精力充分和能力较强的情况下,要求他们个人单独完成,如若某些条件受限,可以采用分组开展,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
例如,教师讲解微观经济学的弹性理论时,可以布置学生在此基础上开展一定的应用研究,如“如何运用弹性理论看待叶圣陶的《多收三五斗》”,“运用弹性理论对超市日常与周末商品差异化定价进行经济学分析”,“从供求理论与弹性理论看公园门票的定价问题”等。再如,在讲解宏观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中国近年来采用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思考并形成若干小论文,如“2008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为何提出保8而不是保7.6抑或9呢”,“家电下乡政策的逻辑出发点、内在机制与效果”,等等。
(四)体系式教学法
截至目前,体系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中较为鲜见,然而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逐步认识到该方法的必要性。这里的“体系”指的是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课程体系,教师在讲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其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中的坐标位置,即该知识点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如若能做到这一点,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具体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连贯自然是水到渠成。事实上,这一教学方法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整个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和教学体系了然于心,否则就难以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贯彻体系式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中,体系式教学[鉴于国内各高校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有所差异,因此这里笔者基于国内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部分与宏观部分)进行阐述。]十分必要。如从对微观经济学整个体系的把握来看,教师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引导学生对整个微观经济学知识体系进行把握:(1)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全貌进行介绍以使学生对之有个概览;(2)通过供求理论引出课程核心理论,即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之手”,尤其要强调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并将价格理论作为课程体系的主线;(3)进入微观经济学的两大微观主体之一(即居民或家庭的消费行为理论)的介绍;(4)从生产论、成本论开始介绍另一大微观主体――企业的供给行为决策过程;(5)引导学生思考连接两大微观主体的纽带,这个纽带显然是市场(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6)围绕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四种市场类型展开对市场行为的介绍;(7)在上述讲述的基础上可引入一般均衡研究方法,主要探讨在市场体系中是否存在一般均衡,如若存在,是否存在经济效率,后一问题可引导学生进入福利经济学的学习范畴;(8)指出市场不是万能的,由此引出对微观经济干预的介绍。
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教师可以主要以国民收入或总产出为分析框架展开教学:第一,从国民收入的概念界定入手,介绍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第二,在国民收入内涵与核算基础上,讨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三,利用IS―LM分析工具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仍然是探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与此同时对均衡利率的决定进行分析;第四,从政策理论与政策实践两个层面,仍借用IS―LM模型,论证财政或货币政策的运用组合方式以及政策效果,落脚点同样在国民收入;第五,借用另一种分析框架或工具,即AD―AS模型,放松在IS―LM分析中价格P不变的假定,使得分析更为接近经济现实,探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六,表面上探讨失业与通货膨胀间的内在关系,实质上仍围绕总产出为中间变量开展论证;第七,放松IS―LM、AD―AS模型中国际汇率E固定不变的假定,基于全球视角将汇率内生化进行考察,利用IS―LM―BP模型探讨国内外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八,从长期视角分析国民收入增长的趋势问题以及周期性波动问题。显然,国民收入构成其整个分析过程的核心主线。
这一方法的运用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在全程教学过程能否做到认真对待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每一门分课程、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
(五)启发式教学法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最先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法,然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并没能具体细化,也不具可操作性。事实上,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教学的初始阶段,而且还可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不仅可以利用教学内容之外的经典寓言、人生哲理、世界观与价值观等方式来开展教学,还可以利用西方经济学课程自身内容进行启发。
教学过程中的启发非常重要,它能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经济生活的现实,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企业微观经济主体是如何定价的?该考虑和权衡哪些变量和因素?如若定价不当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现实当中又有哪些成功案例和惨败的经验教训?这一系列问题对学生的启发足以引起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的兴趣。再比如,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如何判定与认识宏观经济形势与趋势?宏观经济政策该如何制定?政策力度该如何把握与决策?政策效果当如何评价?这一系列贴近现实的问题必然能激发学生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六)兴趣式教学法
兴趣教学法对于任何一门课程都非常重要,然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研究中,笔者之所以撑起为“新方法”,是因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兴趣式教学法的核心在于从根本上激发教师“教”的热情与学生“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应成为授课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当学生兴趣被调动时,教师就在一定程度上驾驭了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就完成了一半。至于学生的兴趣如何激发,其实上述每一种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学生兴趣的调动,将学生导向有意义的学习,促进其知识的长期保持,并为其进一步的深入学习与探究提供了动机。从宏观层面来讲,校园的教风与学风、良好的校园文化塑造、学生整体的精神面貌等都会对其有较为深刻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来看,教师的人格魅力、具体的课堂传授方式等的影响更为直接。
从某种意义上说,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是一门艺术,它并没有标准划一的方法或模式。对于具体的课程内容而言,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常见的生活案例,“假定今天早晨你的口袋中只有3元钱,你如何安排你的早餐?”“假若只有馒头和油条,你又会如何选择你的消费组合?”这会让学生对“消费者行为理论”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兴趣激发式教学会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产生意犹未尽之感。
(七)实验教学法
尽管实验教学法在众多课程(如物理、化学等)的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然而事实上,这一方法目前在国内经济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尽管实验经济学这门课程近年来已逐渐被引入到我国,并重点采用实验方法进行教学,但截至目前,它在我国高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用仍较为鲜见。
实验教学法的应用,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与热情,进而转向研究式学习的境界。因此,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运用这一方法。事实上,很多教师会有疑问: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中如何去设计实验?换句话说,设计实验很难。事实上,现有研究已为教师提供了很多良好的素材,教师主体在这一领域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经济学家张伯伦(E.Chambelin)曾在哈佛大学创造了第一个课堂市场实验,用以研究市场的不完全性。尽管由于众多原因他当时未能取得成功,但这却为实验方法的应用与拓展提供了重要思路。随后,当时还是哈佛大学研究生的史密斯(V.L.Smith)开始深入思考经济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并倡导经济学实验方法,促成了实验经济学的产生。借鉴史密斯有关市场机理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同样可以设定由某班全班同学进行经济学实验,具体的做法是:将该班同学随机分成市场上的购买者和销售者两组,然后由这两组模拟市场进行自发交易,最后通过实验中的供需情况,来观察市场上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实现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供求理论以及均衡价格的决定过程,进而也使其能够通过实验实现对理论的验证。
三、评价与建议
以上论述了笔者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探索的一些可行的新方法。事实上,以上方法的运用,教学效果也较为显著。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和讨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他们从事学术研究与创新的内在潜力也得到挖掘,不仅表现在课程成绩和成果方面,还表现在理论的升华、分析问题的视角拓展与能力的提升、实践应用等诸多方面,学生的创新实践立项、获奖、等比率均表现出不断攀升的态势。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述教学方法的先后顺序并不意味对其重要性的主观价值判断。事实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很难量化每一种方法的具体效果。这一系列的“新”方法,与传统的高等教育学中所提及的一般教学方法相比,结合了经济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自身特征,显得更为具体、更为专业,因此更具有针对性。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笔者建议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对以上教学新方法进行综合运用,而不是单一方法或单纯几种方法的组合运用。
其次,鉴于专业之间的差异,比如经济学专业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之间的不同,教师也需要在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上有所侧重。
最后,教学方法的内涵界定上通常不仅包括教师“教”的方法,而且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本文这里论及的“新”的教学方法,事实上更凸显了这一方法论上的内涵特征,即不仅对西方经济学教师在“如何教”方面具有借鉴意义,而且对学生在“如何学”(包括批判式学习、创新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体系式的系统学习、实验中学习等)方面具有重要启发。
参考文献:
[1] 刘志彪,王国生.美国名牌大学经济学教学的特色及启示[J].教学与研究,1999(12):64-69 .
[2] 方福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5(9):13-15.
[3] 逄锦聚.当前经济学教育教学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任务[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0-12.
[4] 元惠萍.思想与工具――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教学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5(8):18-19.
[5] 阮守武.对现代经济学的理解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44-45.
[6] 于泽.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4):70-76.
[7] 唐国华. 论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妥善处理[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1):98-102.
The New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Western Economics in China
Fan Shide
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紧密相联的对现实经济现象作出合理性解释并探究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在一定假定条件下,其理论大多可以用现实经济活动去验证。经济学实验指用仿真方法,创造与实际经济相似的一种实验环境,以检验已有的经济理论及其前提假设,它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经济学专业是理论和实践兼重的学科,需要在实践中去深化对理论的理解。
经济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能力并重的复合型人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专业为例,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着力培养富有创新潜质,有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适应社会需要,有着宽厚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就业方向基本上是国家各级经济管理部门、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经济咨询机构、国际贸易部门等。用人单位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不仅须有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也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更高更专业化的要求。而根据对近五年学生实习和就业所做跟踪调查得到的信息,和有效专业教学软件的实践教学缺少有关,学生不懂实务操作,因此在银行、证券、商务贸易公司等单位实习遇到较多困难。因此,经济系迫切需要建立独立的经济学综合实验室,不仅在宏微观经济学的实验教学方面,同时在主要核心课的专业方面,如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信贷管理、国际结算、证券投资、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计量经济学等,通过实操和模拟,巩固和消化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其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需要。
经济学本科教学过去是传统教学法,基本上是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主要采取理论阐释、演绎和模型推导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单一,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济学实验教学是在教师对主要理论进行讲解后,借助于计算机模拟系统将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来巩固课堂和教材知识。学生通过参与、体验,会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提升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经济行为现象的感性认识,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二、本科实验经济学教学的主要形式与实验内容
经济学实验主要有验证型实验、模拟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三大类。本科开设经济学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掌握经济学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经济类本科实验经济学教学应侧重验证型和模拟型实验。验证型实验是为验证已学的理论知识而设置的实验,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结果,最后整理出实验报告。这一项实验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环节,主要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原理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经济学原理偏重于理论,比较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而传统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比较枯燥,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且无法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的实验课,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关键知识,并结合现实案例,在系统的引导下让学生完成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从而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主要实验包括:
( 一) 验证类实验课。
1. 微观经济学。市场供求均衡、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行为理论实验、边际效益理论、完全垄断市场实验等。
2.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市场货币流通实等实验。宏微观经济学每章内容都有一些较抽象难懂的概念和理论,需要借助实验去理解。
3. 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主要是通过统计的方法来验证数理经济模型中各种变量的关系是否和社会现实相一致,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将经济学知识、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以及计量软件相结合,用计量软件进行计量建模和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计量经济理论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过程,序列自相关模拟实验等。
( 二) 模拟类实验课。
1.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主要通过传统营销管理的仿真模拟、商战体验、丰富的典型案例训练锻炼市场营销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在模拟市场营销环境中运用所学的营销学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营销实际问题。
2. 商业银行实验。通过对模拟银行软件和相关银行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银行实务中所涉及的基本业务流程,熟悉业务操作中的关键要素,掌握最新的银行实务操作流程。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巩固和消化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对各种银行、证券等业务流程和功能特征的进一步了解。
3. 国际商务实验。通过模拟操作,使学生对国际商务整个业务流程和做法基本掌握,从交易准备直至最后的核销退税,综合操作和成套设备贸易等,并能够以从事外贸业务人员的角色,包括进出口商及银行等角色去仿真地操作,对业务反馈作出正确的处理。
4. 财务会计实验。通过模拟操作,主要有货币资金、应收应付账款、成本、负债核算、报表编制等,帮助学生理解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 三) 实验教学理念和多元化经济实验教学方法。
1. 实验教学理念。为适应现实的需要,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需要更新,建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从以讲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创设学习情境、指导学习方向、与学习者双向互动、发现和解决学习疑难为主。在经济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担任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指导者、辅导者和促进者,充分利用情境、协作、沟通等学习环境要素,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模拟的类似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2. 多元化实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主要有协作法、参与式与互动教学、自主学习法、体验式教学、网上交流、专题讨论等,并通过实验反馈、调查问卷等形式分析这些方法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影响。协作法就是实验过程中的各环节由实验团队的多名成员协作完成,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配合的能力。参与式与互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当学生完成一项实验后,让学生自己介绍过程与经验,和同学、老师进行互动交流,相互间的讨论争辩,可以互相激发、相互学习,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专题讨论就是以专题主题为导向,设计真实性任务,把学习设置到问题情景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对实验团队的活动适时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充分利用学校教务网络平台,将相关的经济学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案例分析、参考文献等上网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网上答疑、讨论、测试系统,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使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性学习、讨论和向教师求教,实现超时空的教与学。
三、经济学实验教学课开设取得的效果和展望
近两年经济学实验课的开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学生们感受很深,评价颇高。在调查教学效果学生反馈中,摘录几段: 印象比较深的是总效用和边际效用实验,即让学生进入消费者角色并根据消费者均衡作出决策,合理分配收入得到最大总效用。这个实验让我体会到在不同的消费偏好下,消费者决策是不相同的,但是总效用却可能相同。上机实验将平时所学理论与模拟实验相结合,更好地理解了一些经济学原理。由于相对真实地进入了这些理论的角色方,我们对理论的接受度更高了,这些有趣的实验也增加了我们对微观经济学的兴趣。不得不说,这次的上机实验十分令人难忘和受教。在试验中,我们对这些经济学理论有了直观的而且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观看十遍同一个微视频并在每一阶段给出看后的边际效应评分,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消费者边际效应递减的状况; 在啤酒与电影票的分配试验中,我们体会到了经济人的选择问题与个人喜好的差异。在这次试验中,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效用递减理论实验。平时在课本的学习中,我们似乎并没有很好地感受到效用递减的实际效果,甚至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效用水平会成为一个负值。通过这次试验中的视频观看,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即使是一个能够带来欢笑的视频,在许多次的重复之后也会变得索然无味,甚至让人厌烦,这大概就是实际操作带来的更深层的理解吧。由此我们感受到,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的确为做上机实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而在实验中,我们更加感同身受地体会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真正用处,更加能够与实践相联系起来。通过做这些实验,我们对于从课本上获得的经济学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更加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经济学问题,将经济学原理融入生活之中。虽说经济学不像工科课程那样要求非常多的实验操作,但在我看来,经济学实验算得上是课程内容的精华之一,因为平时所接受的各种经济变量与经济活动都是以抽象的形式记忆在脑中,若是对其没有足够的理解,就很难在现实世界应用,而经济学实验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以本次在经济学实验室所做的宏观经济学实验为例,我们进行了经济增长分析、市场货币流通等四项实验,每项实验均是以互动的形式完成,学生、老师和计算机三方互动协作,推动实验进展。想想平日脱离实验所做的各种练习,那都是在纸上通过计算完成的,而计算数据和经济变化过程都是题目所指定的,我们要做的仅仅是算出某项结果,这样一来就少了自己动脑分析进行经济决策的过程。而在经济学实验中,我们有多方互动,这意味着我们不光巩固了如何进行经济运算,更锻炼了对于经济市场运转的把握能力。譬如老师那边供给货币,而我们作为银行,要留出存款准备金,之后发放贷款,再接收存款,这样的过程一轮轮进行,我们所能看到的不仅是某一项经济数据的结果,更亲自参与到其中的某一环节,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它的运作机制。
《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为经济类学生设置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经济类专业的综合性很强,学生既要掌握复杂的经济理论,又要具备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现象的解释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很难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便成为了经济类专业必修课教学改革当务之急。
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育应用性创新人才。教学方式改革的目的在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经济学原理和理论的理解。
研讨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1]。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组织学生开展课题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认知结构和迁移能力[2]。鉴于研讨型教学模式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特总结如下。
一、研讨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1.确定讨论主题:提前与学生商定并确立研讨的主题。要求学生搜集相关材料并尝试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例如,结合“丈母娘推高了房价”的现象以及“油价上涨前小汽车排队加油”的热点问题,与学生讨论价格波动对社会不同群体的影响。
2.确定讨论的形式:进行课堂研讨时,安排5~6人为一小组进行分组讨论,每个小组自愿选题或自拟问题。教师汇总所有小组的选题情况,并对个别小组的选题进行调整。正式进行讨论前,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
3.展开讨论:讨论分阶段进行,首先是组内课外分散讨论,由小组长组织,在组内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中心内容和观点,并将组内成员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接着进行组间课堂集中讨论,各组依次进行讨论,每组发言的时间为15分钟,问答时间约为5分钟,期间其他各组的同学可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
4.教师总结和点评:分组讨论交流结束后,笔者对整体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对各小组分别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独特和新颖的观点,同时指出错误的观点并引导学生自行纠正,此外,还要针对学生的疑惑做出解答,最后为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对本次讨论进行总结以巩固学习和课堂讨论的效果。
二、研讨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分析
学习经济学就是要学会利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现实经济现象,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因此,在经济学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而目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而研讨型教学模式打破了这种传统模式,而代之以学生自学为主、小组交流以及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新形式。采用研讨型教学,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搜集资料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通过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开展研讨型教学法,学生普遍反映能够做到学以致用,用看似枯燥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问题,因而其学习兴趣大增。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研讨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1.有效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个体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因而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研讨型教学正是从激发学习兴趣出发,改变传统课堂讲授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这不仅可以使原本枯燥、深奥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易学,而且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从课前准备到组内和组间的讨论,每个学生都需要发挥相应作用,因而有效地防止了滥竽充数。
2.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做到学以致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对身边无处不在的经济现象熟视无睹,原因在于缺乏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训练。通过研讨型教学,教师主动提出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和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不仅能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关注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3.丰富授课内容,加深学生对经济学原理和理论的理解。研讨型教学要求学生课前阅读和研究大量的相关资料,在对相关内行全方位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和消化相关知识点。例如对人民币升值的利弊讨论时,学生必须了解人民币汇率及其形成机制、理解汇率与国际收支、货币政策等知识体系的内在关联。讨论时,学生不仅需要表述自己的观点,还要考虑他人的观点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知识缺陷。因此,这种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增强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4.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增强教学效果。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活动中,通过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调整并控制教学。通过研讨型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情况,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反馈结果,教师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做相应的调整。这个教学反馈的速度较快,反馈周期短,因此学生的正确认识能及时得到强化,错误的认识则可以及时得到纠正。
三、研讨型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研讨型教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在以下方面加以注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讨论主题要准,质量要高。主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的质量的高低,合适的主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增强教师继续进行研讨型教学的信心,故确定好的主题是讨论成功的首要步骤。因此,选题既要有理论深度,又要有实践基础,要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有普遍性、代表性、典型性和针对性的专题 [4]。笔者的原则是,选题应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可以根据教师自身的了解,选择性地选择有争议的知识点;其次,选题对学生的思维有启发作用,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选题要有一定的广度,需要涵盖课程内容中比较多的知识点,让学生在探索时有较大发挥空间。
2.教师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同时注意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驾驭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的讨论气氛。在课堂讨论中,教师需要通过倾听学生的意见,关注学生的表现、观点和发言,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时间和指导方式做出决策。此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难以进入状态,部分是由于性格内向,不敢发言;部分是由于偷懒,准备不足而不愿意发言;还有部分学生表达能力差而丧失发言的信心。为了提高这些学生的参与度,笔者尝试了多种方法:一是使用礼貌的语言邀请性格内向和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并多加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二是将发言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体系中,激励学生发言;三是讨论组长由组内成员轮流担任,保证一学期下来,每个同学都有锻炼机会。
3.制定并严格执行考核标准。在讨论过程中,难免有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想滥竽充数。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课前制定并公布了详细的考核标准,在课堂中严格执行该标准。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公正评判的根本要求,也是督促学生学习和提高的一种方式。
四、总结
研讨型教学方法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该方法的开展,不但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和批判性思维,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等各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因此,研讨型教学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实行研讨型教学将是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 [5]。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实施研讨型教学,提升研讨主题的现实性,建造师生间的思想沟通和的平台,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针对民办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师可从教材的编写、优化设计师生互动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推进教学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来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民办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
随着一部分民办高职高专院校转型为民办本科院校,学校在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西方经济学是本科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以南通理工学院为例,该校开设本科层次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时间较晚,2014年9月,至第一批本科生进校以来,才开始正式完整系统地向本科学生授课,发展过程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完全照搬到选择使用的一个过程。
一、民办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基于对南通理工学院西方经济学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体会,笔者所在的课程课题组进行了内部教学研讨,并对学院2014级和2015级物流管理专业共12个班,合计约5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结果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一)教材的选用方面有困难
第一学年使用的教材为湖南师范大学高强主编的《西方经济学》,该书难度适中,但在使用过程中才陆续发现,部分内容在表述上以及课后习题题目内容上存在若干处微小错误,需要进行后续完善。鉴于这一不足,笔者所在学院在后一轮的教材选用上,改为启用本科经济类经典教材,即高鸿业版本的《西方经济学》(第六版)。但通过实践,发现该教材对于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内容太过详尽,且有一定的深度,授课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计划,删减一大部分内容,结果除了少部分学生外,大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常规的教学进度和难度。最近几年,适合民办本科层次的西方经济学教材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但内容都没有本质的差异。而国外的教材,如曼昆的《经济学院原理》、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虽然趣味性较强,但教学内容逻辑体系分散,并且,国外西方经济学教材理论背景与中国国情具有较大的差异,案例取材于西方国家经济生活,部分案例难以在中国现实中得到印证。因此,编写适合民办学院的教材对于提高西方经济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师生互动平台的缺失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这种现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问各种问题,但是由于授课学时的限制(64课时),课堂诸多问题得不到充分解决。而随着课程不断推进,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会逐渐累积,导致学生无法理解与掌握后面的知识,严重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学习积极性较差
由于学生中大多数人有一定的人文知识,但数学基础较薄弱,学生普遍对定性知识,如经济学家的介绍等感兴趣,对需要一定数学基础的定量知识却兴趣不高。此外,民办本科院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有高考失利的惨痛经历。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在目前的学校就读只是一种“苟且”的选择,他(她)们在入校之初就对高校学习赋予了很高的期望值,特别渴求成功,但是某些课程,如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的积累和方法论的形成,学生在短期看不到即时的利益和成功的前景,所以一旦碰到疑难问题,就开始出现学习畏缩情绪。
(四)教学配套有限
民办本科院校由于教师数量的局限性,除专业课以外,其他常规课程往往一个授课班级涵盖两个平行班(80人左右),从而导致教师对课程的控制受到极大的影响。除此之外,由于部分民办本科院校在目前的现实背景条件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视工科实验基地的建设和投入,而对经管类实验建设的投入较少的现象,所以,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仅能在课本中了解到一些经济类知识,很难有具体的实践机会。
二、提高民办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群策群力编写本土化教材
各个民办高校,可由资深教授牵头,组织一批从事一线教学的青年骨干教师,有针对性地编写适合各个民办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这对于改善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先导作用。在教材编写的内容方面,可以以目前的国内外经典教材为蓝本,合理删除或弱化一些对于民办本科院校学生而言难度较大的内容,从而可以缓解听不懂、没学会等所产生的学习畏惧心理。力争做到重点突出,容量有度,注重实践,与时俱进。例如:就微观经济部分而言,可以从供求理论分析入手,重点介绍消费者理论、成本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含市场失灵部分)等典型内容,而对福利经济学、要素市场等问题,可安排较小的篇幅简略介绍即可。
(二)优化教学环节中的师生互动内容
1.采用全方位、多层次的互动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互动教学既定的目标,可以采用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互动方法,把互动教学方法贯彻到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授课和课后复习各个教学环节中。如在学生预习阶段,教师可以把课程相关案例通过QQ群或其他方式提前发给学生,并设置相关问题,要求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思考;在课程授课阶段,教师可按照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增补或勘误;在每一章节结束后,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调查或信息资料的搜集,并定期进行集中反馈和讲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到基本理论的实践价值。
2.分组讨论,强化学生内部互动和教师管理效率。
教师可按照宿舍或学号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设一个组长,上课时要求各组同学坐在一起。组长可以在组员内部轮流交替,教学的开展可通过分组讨论、学生独立演讲甚至辩论等形式,使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变得更顺畅。
3.建立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学互动平台。
可将平时供学生使用的教学PPT、试题库、案例、参考文献等资料放至网络平台上,除了可供请假的学生进行自主补课,还有利于有兴趣的学生自主学习。
(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突破畏惧心理障碍
1.改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畏惧心理。
就数学基础较薄弱的民办本科院校学生而言,较难掌握的是图形和数学模型板块的内容。笔者根据几年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经历发现,适当地运用板书教学,会带来较好的效果,教师可以一边指导思路一边在黑板上进行数学模型的推导以及图形的绘制。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授课的节奏,有利于学生跟紧教师的思路。
2.采用案例教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可以采用增加使用学生身边正在发生的例子的方式,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比如在谈到边际效应递减规律问题上,大部分课本一般以吃馒头为例,但是对于江浙区域民办高校来说,学生对于这种问题的现场感并无太大的共鸣,不妨以大学生中的恋爱牵手为例,来探讨边际效应递减的问题,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问题分析,让学生学会理性地去思考问题。
(四)多渠道突破教学配套瓶颈
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为了更好地加强师生互动,分组教学需从教室的布局、座位的编排、教学设备的配备入手,逐步打造和分组教学相配套的教学环境。就实验基地方面,一方面,需根据学院发展情况,有选择地适度追加实验实施和设备;另一方面,可积极同社会企业合作,用这种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真正融入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完善。
三、结语
民办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民办本科教育教学中的诸多课程又不能完全照搬国内外学术性高校或国外典型高校的基本做法。以西方经济学教学为例,需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编写本土化教材、优化教学环节中的师生互动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突破教学配套瓶颈等方面,逐步提高民办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水平,建立民办本科教育独有的特色和比较优势。
作者:吴群 单位:南通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孙亚君.关于改进民办本科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科技市场经济,2013(10):54-56.
[2]班蕾.阳明哲学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启示: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5(11):90-92.
关键词:博弈;委托与;经济行为
一、博弈论发展简述
博弈论思想古已有之,博弈论最初主要研究象棋、桥牌、赌博中的胜负问题,人们对博弈局势的把握只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向理论化发展,正式发展成一门学科则是在20世纪初对于博弈论的研究,开始于策墨洛、波雷尔及冯・诺伊曼,今天博弈论已发展成一门较完善的的学科。目前已成为经济分析的主要工具之一,对产业组织理论、委托理论、信息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由于博弈论重视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辨证关系,大大拓宽了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思路,使其更加接近现实市场竞争,从而成为现代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基石,也为现代宏观经济学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微观基础。
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 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二百多年来,西方经济学家坚持斯密的信条, 他们相信自私自利的个体在利益驱动下会使社会达到和谐一致。博弈论专家认识到,理性人在进行经济决策时,但由于目标(或经济利益)不一致时常发生冲突, 理性人的最优选择要受对方选择的影响, 理性人之间的这种互动行为使他们的决策均依赖于两个或更多的人们的交互式战略。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因以合作博弈为对象, 主要对二人零和博弈进行了分析。此后,合作博弈有了长足发展,提出了稳定集,解概念, 核等重要概念与思想, 来研究人们发生冲突时的合作问题。1950年,纳什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非合作博弈,最先对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进行了区别, 提出了博弈论中最为重要的概念:纳什均衡, 为非合作博弈一般理论奠定了基础, 非合作博弈发展起来。事实上,合作博弈可以看作非合作博弈的特殊情况, 它略去了非合作个体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过程而着重研究合作的可能性与形式。非合作博弈对分析理论更为适用, 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博弈论主要是指非合作博弈。
二、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结合
(一)委托人与人之间约束与激励机制
作为产权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委托一理论是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契约形成过程出发,探讨委托人如何设计出一种契约,以促使人为最大限度地增进委托人的效用而努力工作。标准的委托一理论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的假设:信息不对称与经济人假设委托一关系一旦确立期,委托人期望人忠诚为其服务,通过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水平,来提高企业的产出绩效,进而实现其自身效用最大化。但因人利己主义倾向及信息不对称,这一前提经常与现实经济生活相背离,从而导致了委托一关系失效。
1.委托人与人之间的目标函数不一致
2.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问题
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委托人无法准确判断人是否在忠诚且有能力地为企业服务,因而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有效监督,此时,问题的产生也就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问题主要是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个方面。 逆向选择,是指委托关系确立之前,人利用其相对于委托人的信息优势,使得契约的签订对自己有利 。
3.委托人和人之问契约不完备
委托一关系实质是一种契约关系,但现实经济生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使得委托双方不可能事前签订一个完备的契约。此外,契约的完备程度也与契约的成本密切相关,完备程度越高则其代价越大。
(二)讨价还价的博弈与情侣模型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讨价还价的问题,这其实就是买主与卖主的一场博弈。博弈理论表明,当谈判的多阶段博弈是单数阶段时,先开价者具有“先发优势”;而双数阶段时,后开价者具有“后动优势”。这在商场竞争中是十分常见的现象:非常急切想买到物品的买方往往要以高一些的价格购得所需之物;急切于推销的销售人员往往也是以较低的价格卖出自己所销售的商品。
商业谈判中,有一种“情侣博弈”谈判的模式。“情侣博弈”说的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侣,在如何安排度周末,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男士想要看球赛,女士想要听歌剧。如果从其中的某个个体来看,这样的结局不是最优,但是如果有一方的稍许让步,就可以换来情侣组合整体的最佳满意度,同时自己也得到相对较佳的满意度;反之,如果男士单独去看球赛而女士单独去听歌剧,由于缺少情侣陪伴,必然会造成或多或少的满意度下跌。对于这样一个模式,博弈论告诉我们,双方都去看球赛或者双方都去听歌剧,是博弈的两个“纳什均衡”,也就是对双方整体而言,满意程度最高的两个结局。
(三)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又称寡头、寡占,一种由少数卖方(寡头)主导市场的市场状态。英语中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中“很少的卖者”。寡头垄断是同时包含垄断因素和竞争因素而更接近于完全垄断的一种市场结构。它的显著特点是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这些厂商的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中很高的比例,从而控制着该行业的产品供给,寡头垄断又称为双占垄断或双头垄断。 寡头垄断的形成首先是由某些产品的生产与技术特点所决定的,寡头垄断行业往往是生产高度集中的行业,如钢铁、汽车、石油等行业。其次,寡头厂商为保持自身地位而采取的种种排他性措施,以及政府对某些寡头厂商的扶持政策等,也可促进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
三、博弈论的不足与发展
虽然博弈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而且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博弈理论仍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就是均衡解的多重性。在很多情况下, 博弈模型的均衡解不止一个, 而是很多个。可以说这是一种富余的均衡, 因为面对多重均衡解, 经济学家并不知道那一个均衡解最终会发生, 这就限制了博弈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对未来问题的预测能力。相信在博弈论的发展中, 对博弈均衡的精炼是博弈论专家们一项长久的任务。此外, 博弈的建模技术、分析方法和求解手段如何进一步发展; 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如何逐步拓宽; 博弈论在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中如何求得更广泛的普及等, 这些问题仍未得到满意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杨瑞龙,杨其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 蒋殿春. 博弈论如何改写了微观经济学[J]. 经济学家, 1997; ( 6): 86~ 95
[4] 张培刚, 方齐云. 博弈论的应用及其展望[J]. 经济评论, 1998; ( 2): 13~ 14
[5] 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与上海三联书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