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发展战略

时间:2023-08-24 17:15:06

导语:在经济发展战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发展战略

第1篇

    近年来,一些学者单纯从理论性、结构性方面出发,套用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中心外围理论、网络开发理论研究甘肃经济发展战略;另有一些学者从农业种植、养殖,或者“工程技术”的角度做了一些有益探讨;但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价值文化角度,以及市场经济秩序、资源禀赋、气候条件、企业家创新精神、产业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研究的较少。提出的发展战略对经济发展指导意义有限,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较小。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的快慢与经济制度、市场经济秩序公平与否、商业文化形成与积淀、资源禀赋的多寡都有很大关系。单纯从那一方面研究经济问题都带有片面性,研究形成的发展战略实际意义都不可能大,对经济发展贡献都非常有限。综合看甘肃经济在总体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1.发展战略不够清晰。中心带动,怎样带动、用什么样的优势带动,干部学者理解不一,说法不同。从我省进出口贸易可以看出,中心带动优势不明显。2010年1-10月,进出口增速达到118.1%,比全国增速36.3%高3倍多,排全国第一位;出口增速153.3%,比全国平均增速32.7%高4倍多,排名全国第一;进口增速109.5%,比全国平均增速40.5%高两倍多,排名全国第二。但进出口总量最大的是金昌市,而不是兰州市,金昌市占到了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2.6%;兰州市进出口总值仅为10.04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16.6%,且主要进出口商品为5-7号燃料油、硅铁和石油及天然气钻机,三项商品占兰州市进出口总值的13.4%。这说明兰州经济增长主要不是靠工业,而是靠服务业和其他产业。 商业文化尚处初始阶段。良好的商业文化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前提。甘肃由于长期受儒家压制重商主义、阻碍科技进步等消极思想的影响,干部群众思想比较保守,商业文化难以形成,具体表现在:第一,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只有当官才是干事业,才不会虚度人生,才是最大的富贵利禄;搞科研、学经济、干企事业都不是大丈夫所为。致使许多本能在科技、教育、医疗、经济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当了公务员,在机关里干起了抄抄写写的事情。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人才,延缓了科技经济发展进程。第二,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等级思想比较严重。一些基层干部把自己视为土皇帝,等级思想、特权思想浓厚。认为自己是君,群众是臣民;自己是上等人,群众是下等人;上等人对下等人的奴役是合理的、应该的。从来不把人民的合法利益和党纪国法当回事,没有一点依法治国、依法办事、公平竞争的意识;考虑问题不是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人民生活改善角度出发,而是从对自己是否有好处出发。

    由于以上儒家腐朽思想的存在,使民主法治思想、公平正义思想、建立公平市场经济秩序的思想观念淡漠,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所需要的尊重物权、明晰产权、公平竞争,用智慧、靠科技开发、靠辛勤劳动致富的商业文化长期建立不起来,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公平的市场经济制度难以形成。自然条件艰苦,交通闭塞。产业集群理论认为,自然禀赋对经济聚集现象的形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运输成本的存在常常使所有对运输成本有依赖的产业呈现出较为典型的聚集,大型钢铁与化工企业常常聚集在靠近海洋或大江大河边,为的是能够利用成本较低的运输方式。但甘肃自然条件艰苦,交通闭塞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甘肃地形狭长、面积广阔,国土总面积45.44万km2省内由东南向西北斜长绵亘。主要公路有西兰、甘新、甘川、京藏等公路。截止2008年底,公路通车里程为105638km,公路密度为23.25km/百km。但高速公路较少,通车里程仅有2000km,且西兰公路在宁夏段尚未开通,成为卡脖子路段。铁路营业里程2148公里,建设密度仅有每百平方公里0.47公里,约为东部沿海省区平均密度70%,铁路干线以十字构架为主,通道少、缺乏支线联系、覆盖范围窄、带动区域有限,大多数县域范围内没有铁路通过。民用航空机场少、规模小、航线航班少,没有开通国际直飞航班。

    缺乏公平的市场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没有公平的市场环境,经济效率会大大降低,经济增长质量也没有保证。一是机会不公平。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机会不公平,有些领域至今民营企业都不能进入,造成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央企实质性垄断。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过程中的机会也不公平,有些企业通过权力寻租取得了政府发包和政府采购项目的实施权,从中获得了高额利润,使得一些在本行业里具有高科技、高质量的企业没有机会取得项目承包权,影响了工程质量和科技进步,降低了发展的效益和质量。二是制度不公平。由于我国存在封建社会的后遗症,虽经30多年的改革有了一些变化,但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市场组织都很不完善,市场规则不统一、不透明,尤其是准入机制不健全,交易不规范,市场发育不成熟。

    为了推动甘肃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建议对经济发展战略做如下调整和完善:

    一、进一步理清甘肃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十六字”发展战略的思路

第2篇

近几年,山东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行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使得能耗不断降低,大幅度推动了山东低碳经济的发展.

1.战略政策打头阵

山东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致力于“山东生态省建设”,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这一规划为经济社会低碳、快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2.能源产业“领”

①清洁可再生能源。山东省的太阳能和风能比较丰富,它们作为可再生能源,同样也是零碳能源。通过产业链的扩张、提升和科技的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融入山东经济脉络、促进山东新能源发展的低碳之路。山东省同时注重风能源建设,在威海、烟台、滨州、东营、潍坊、青岛等沿海地区建设大型风电场,并逐步向浅近海域发展海上风电项目,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②清洁煤炭。山东煤炭行业勇于创新,大力实施“绿色管理”战略,以循环为主、节能为本、绿色先行,打造循环低碳产业,推进山东节能减排的发展,使资源采出率最大化,废物排出减少化,促进废弃资源再利用,大力发展了煤炭行业的非煤产业。国家能源和环境保护司指出:2010年,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共利用工业固体废物5290.1万吨“,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8.9%;利用废气203.9亿立方米,年均增长28.1%;利用废水1286.1万吨,年均增长14.5%。实现销售收入357亿元,年均增长13.6%;税金24.3亿元,年均增长14.4%;利润37亿元,年均增长18%。

③核电。与传统发电方式相比,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每千瓦时电能的成本比火电站要低20%以上。2009年底,山东海阳核电一期工程举行隆重开工仪式,此后核电厂的建设在经济指标上显示出独特优势,特别是在燃料费、运行费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3.地市“试比高”

①德州市2010年开始大力推行“建设生态德州”的战略目标,走科技先导、结构优化、循环经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基础。2005年德州被授予“中国太阳城”称号,以太阳能为龙头,成为全国最大的太阳能清洁能源研发和生产基地;同时,循环经济也得到大力发展,引导不同企业、产业之间建立资源、废物、能量相互转换关系,形成了“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高效益,大循环、可持续”的生态集约型工业模式。

②淄博市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突破口,实行新增能耗等量淘汰制度,对区域能耗进行总量控制,评估和审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情况,实施重点装备改造工程。通过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2008年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7.0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1.27%,名列山东省第一。

③2010年5月,荣成作为山东首个低碳经济科技示范城市揭牌。其在新能源利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碳汇渔业、低碳交通、建筑节能、森林碳汇、低碳服务业、低碳生活方式八个方面进行集成应用和示范,为山东低碳城市建设提供范本。

④菏泽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低碳产业”发展的优惠措施,以“低碳经济”打造新的发展优势。2010年6月,成立了山东首家,也是中国第一家“碳经营交易所”,从事省内和国内企业节余碳排放量指标的交易。

4.三大产业“竞风流”

第一产业:山东陵县是全国小麦主产区之一,低碳技术成为小麦节水增产的秘密武器。采用抗旱型种子包衣剂拌种技术,使传统农业向现代科技农业转变;山东的平邑有着较大的牧场,通过对养殖场的标准化改造,引导畜牧业向规模化、生态化的低碳畜牧业方向转型。

第二产业:山东省低碳住宅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山东省已经有26个项目、780多万平方米住宅被列为全国节能环保型康居示范工程,并且山东省在2009年完成了近600万平方米建筑节能改造;钢铁冶金业正在研究“新一代富氢低碳全氧炼铁新工艺技术”,以走出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性强的低碳炼铁新工艺技术路线,实现钢铁冶炼业的转型。

第三产业:旅游业本身具备一定的低碳产业性质,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基础。2011年,山东省大力推进旅游信息化,以旅游目的地系统、网络营销系统、社交平台为工具,推出电子导游、信息化自助游、智慧旅游、乡村旅游等一系列低碳、便捷化旅游,实现了旅游的低碳化。济南、青岛、烟台、泰安、威海等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城市,正借助信息化手段,快速打造国际化的“低碳旅游文化名城”。

二、结束语

第3篇

对于现代农业经济而言,只有适应环境变化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否则只能在日渐激烈的产业经济竞争中失去地位。这就需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具有内部结构整合能力、外部关系重构能力和发展态势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正常运作、持续演进的基础则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发展愿景、使命和目标及实现路径选择。因此,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为了建立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获取持续高效的竞争优势,最主要的是拥有战略思维和规划能力,尤其是对外部环境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辨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规避发展劣势,准确确立发展目标,规划发展愿景,构建发展战略体系,设置发展战略环节。参照企业战略规划理论,可以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划分为战略思想、目标、重点、措施和基本阶段等内容。战略思想统领整个战略规划,发挥着基础性、引导性和指领性作用,对于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重点的把握、战略措施的选择以及战略阶段的划分具有重要作用。

战略目标是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具有统领全局和宏观指导的作用。战略重点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内容,战略重点实施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战略措施是反映战略思想、实现战略目标、保证战略重点的主要策略和措施。战略阶段是基于战略过程的阶段划分,不同的战略阶段具有不同的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各战略阶段的有机衔接组成战略实施过程。虽然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理论、思路和知识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使得战略规划在内容、形式和表现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体现出明显的区域性。

2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既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本质,也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这种结果也可以视为是二者有机互动的过程体现。不论是结果体现还是过程体现,都必须借助特定、固定的信息符号,这些特定化、固定化的信息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限体现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为一种客观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信息网络体系的稳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否则只能说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不适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的地方特点,也就是区域性,没有区域特点的战略规划必然不会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其次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背景条件,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和提高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方社会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组成经济环境的各种要素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复杂性,且各种经济环境因素之间又存在复杂关系,这就使得经济环境与现代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元,只有系统梳理和规整这些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才能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也要树立动态观点来考察和分析这种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通过考察和分析得出准确有效的环境信息,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

对于各个地方而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由地方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所决定,且这种差异又是别的地方所难以模仿的地方,可以说是特质,这种特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能够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竞争力,甚至塑造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品牌力。与企业组织相类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也拥有固有的资源,按照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主要是发展品牌、发展理念、发展历史等,有形资源主要是人财物资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被量化。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紧密联系,形成有效合力,共同决定现代农业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甚至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价值指向和行为方式。尽管如此,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相互支持的,也有的时候表现为相互妨害、摩擦和冲突。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态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对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而言,不论是难以量化的无形资源还是相对有限的有形资源,都会制约和影响现代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抑制各种资源的负向作用以及各种资源之间的负向联系,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负面影响,保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及其战略规划的制定。具体而言就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利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对于领导者而言,这种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这些意见建议很可能是战略规划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3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形成可以说是一个动态过程,但将其置于战略管理的理论视野中加以审视,战略规划的是一个静态的阶段或者说是战略思想转化的结果体现。也就是说,战略规划不能够停留在静态层面,必须使其具有一定实践指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战略规划的内在作用。可以将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概括为战略实施。在战略管理理论中,战略实施是战略规划实践的过程,也是战略规划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正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同样,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也是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

第4篇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发展;战略

当前,广西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表现在: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在广西北部湾发展战略背景下,广西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多重发展机遇与挑战。目前,广西正处于多区域合作、多机遇叠加的快速发展时期,西部开发战略深入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扎实推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步伐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快速发展等,广西已步人工业化发展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加快,部分产业一体化初步形成,产业技术不断更新。

在努力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过程中,必须进一步认清这一构想的战略意义;必须协调好经济区内各城市主体之间、经济区与广西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这一战略构想与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之间的关系;必须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努力提升这一构想的战略地位,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广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正确处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广西经济发展战略的关系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举广西全区之力,全力推动北部湾区域合作,加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投资力度,加快经济区发展步伐,是广西对外开放一项主要任务。广西过去最大的不足就是沿海开发,没有把“西部唯一沿海”这个最大优势发挥出来。现在,外部形势于广西有利,加快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已基本具备,全力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这一“龙头、窗口、桥梁”建设好,使之成为全区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引擎。要实施这一战略构想,除了经济区内各城市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拼搏、艰苦创业外,同样需要北部湾管委会等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同样需要其他地区人民的大力支持。

首先,克服自卑心理和畏难情绪。广西有些同志只看到广西经济长期落后,地理位置夹在东部、西部之间,石漠化与台风、洪涝等严重,自甘落后、不思进取,遇到困难与挫折就畏缩不前,对待矛盾和问题只会互相抱怨与推诿,这些都必须加以消除和克服。

其次,正确处理经济区开放开发与广西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由于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为了保证经济区“龙头、窗口、桥梁”地位、发挥其作用,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资金投放、项目安排等方面对经济区有一定倾斜是必要和应该的,这就要求其他地区人民顾全大局,大力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与己无关”的心理或“绝对平均主义”是不可取的。

最后,发挥经济区“龙头、领路”作用与推进全区经济整体发展相结合。经济区(及所含城市)与全区之间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区的发展是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经济区的发展对全区经济发展起到“领路”和“龙头”作用,必须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区发展。当然,全区经济整体发展了,也能为经济区进一步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创造良好环境。

二、积极促进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变

内向型经济的特征是以国内贸易为主,即原料和消费市场均以国内为主要对象。外向型经济的特征是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所占比重逐步增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定位是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是中国连接东盟的前沿和桥头堡,是大西南的出海大通道,也是广西对外开放和发展对外贸易的龙头和窗口,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带动和辐射下,广西经济将充分发挥沿海和沿边的重要作用,逐步向外向型经济转变。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一体化的今天,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其经济理论基础是国际分工合作的比较优势原则,各国根据其资源禀赋的不同,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产业,使得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发展外向型经济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也是落后地区实现经济赶超和腾飞的可行之路。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优势得天独厚,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政策优势和经济上的后发优势。目前,重大产业布局和外商投资力度逐年增加,港口吞吐量和对外贸易量增幅也是逐年加大,显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良好前景。

三、彰显北部湾文化圈,打造“北部湾文化发展模式”

历史上,北部湾地区因为地理形势相对封闭,形成了与传统中原文化并存,相对独立、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文化圈。其主要有四个圈层构成:一是以北部湾自然生态圈为依托的海洋文化;二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稻作文化(那文化)圈;三是以传统洲际贸易与活态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海上丝绸之路”和铜鼓文化圈;四是以近代通商口岸城市和当代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代表的国际都市文化圈。与世界上大多数文化圈相比,北部湾文化圈具有强大的文化辐射力,并以活态传承的方式与西南文化圈、华南文化圈以及东南亚文化圈保持良好的文化互动关系。

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立足北部湾文化圈的文化本位,引入城市群文化发展战略,“北部湾文化发展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摈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中西部区域发展怪圈,树立文化发展对于北部湾经济区科学发展的促动作用。以区域内核心城市的优势文化板块为增长极点,提升北部湾城市群的文化竞争力与合作吸引力;以文化发展创造区域开放格局,扩大北部湾文化圈与相邻文化圈的互动,强化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最终打造以城市群带动文化发展、以文化发展反哺经济发展的“北部湾文化发展模式”。

四、科学建设生态城镇体系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在自治区“四群四带”的城镇发展新格局的框架下,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关系,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南北钦防城镇群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科学勾画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生态城镇蓝图。二是科学经营城市。要把城市作为最重要的国有资产来经营,加快形成以政府资金引导、多渠道投入、多形式投资的市政公用行业投资发展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市场化。三是打造滨海生态城镇群。“十一五”期间,加强各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同时,清除各种市场障碍,促进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基础上自由流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成为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为中心城市,以该区域范围内的县城、中心集镇为卫星城镇,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在中国西南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力争到21世纪中叶建设成为经济发达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环境清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适于居住、旅游与创业的具有现代化、国际化滨海特色的生态城市群。

五、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1、将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列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继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之后的又一次区域合作。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实施周边外交政策的战略决策,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首先提出的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构想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的,是贯彻、落实我国/睦邻、安邦、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的积极行动,符合国家的利益,而不仅仅是广西自身的利益,应请求中央将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提升为国家战略,与东盟协商,将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列为中国与东盟的次区域合作。

2、建设两廊一圈已经成为中越两国的国家战略,作为属于两廊一圈组成部分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也应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因此,广西应当首先从两廊一圈的合作做起,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区域建设,争取中央多列一些涉外区域经济合作项目给广西的两廊一圈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或把广西提议的项目列入中央计划,在财政资金支持和相关经济开发区、保税区、保税港区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

3、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交通设施列为中国与东南亚的交通网络计划,作为国家战略来发展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交通建设是中国与东南亚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广西的海运港口、铁路和公路建设

六、还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准确发展定位。北部湾经济区应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近期与中期要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远期还应该成为相关的研发和高端服务业中心,打造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及东南亚连结地带经济增长的新的一极。

二是尽快完善产业布局,尤其是主导产业选择、培育、升级和转变的问题。适当引导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的发展,发挥主导产业的正外部效应。关联产业应该优先考虑物流、信息与区域性金融服务业。由于本文只针对该地区增长极培育初期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其他方面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研究和分析。

三是要注重市场的同步发展甚至适当先行。要积极组织好海内外2个市场、2种资源的集聚和运用,实现对中国西部与东部、中部的市场连结,实现对中国与东盟的市场连接,进而可在对东南亚与东亚和更大国际市场的连接中发挥作用。

四是还要注意发展质量。经济的发展不能超出环境承载能力,该地区目前部分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资源消耗性并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必须注意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保持同步以至领先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张经旭.营建资源―――加工混合型的环北部湾经济圈[J].经济地理,2001.

第5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 发展战略

非同质性的存在是贸易成立的前提

也许有人认为从海外进口商品会损害本国的利益,然而这种观点却是明显地存在着对国际贸易的误解。不同的国家所生产的商品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将这种各自具有优势的商品进行交换则会使交换双方都享受到更多的利益,各国的物质生活也会因此而更加丰富多彩。在经济思想史上,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被尊为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国际贸易领域也不例外。他处在从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时期,在其闻名于世的代表著作《国富论》中,就提出了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并以此作为他反对重商主义和保护贸易政策的重要武器,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绝对成本)这一概念,并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他认为贸易之所以发生,其基础在于各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即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按照这一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产量会增加,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都是有利的。他的这一理论虽然不够全面,并存在一些缺陷,但它的启示意义却是巨大的,为以后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可见正是这种异质的存在贸易才得以成立,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是同质的,则贸易却难以产生。

国际贸易的关键在于比较优势

我们已在上文谈到了各国间各自的优势这一概念,然而重要的是,这一优势不是绝对优势而应该是比较优势。

现假设有A、B两国,且两国都生产X、Y两种产品。A国在X产品的生产上又较B国具有优势。然而不管在X产品的生产方面A国多么具有优势,但当A国的Y产品较B国的Y产品生产更具有优势时,A国也许会放弃X的生产而专业化从事Y的制造。其原因是由A、B两国关于X、Y两种产品生产的相对比来决定的。这也就是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所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根据李嘉图的这一理论,各国的生产应该按着“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原则进行。我们仍以上例A、B两国的X、Y生产来解释这一理论,即是说假设A、B两国都生产X、Y这两种商品,且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根据绝对优势理论两国间则无法进行贸易。但在比较优势理论下,由于A国的Y产品生产更具有优势,所以A国可专业化从事Y的生产。与A国相比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中虽都处于劣势,但在X产品的生产方面却具有相对优势,这样B国可专业化从事X的生产。在如此国际分工的前提下,两国各专业化从事具有比较优势的某种物品的生产,其产量必将提高。如果两国仍按1:1的国际比价进行贸易,那么在同等代价下,A、B两国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商品数量均要比本国直接生产更多。由此可见,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比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更具有普遍意义。只要两国间存在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国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贸易可以使所有参与交换的国家获利。这是因为贸易的基础强调的并非是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在日本经济达到强盛之时,曾经出现过这样的论调“日本已不存在需要进口的商品”。假使从绝对的角度来看,确实存在着这一倾向的话,但如果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日本从海外进口本国非优势领域的商品,不但对日本而且对于对方国都会享受到更大的利益。

发展中国家首先提高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至关重要

无庸讳言,每个国家都希望发展经济,但如何才能使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这是经济学上至关重要的命题。然而在现实中要实现这一目标却并非易事,当今世界,关于“富国”与“穷国”的界线有多种划分方法,而关于穷国有这样一种学说,即穷国依旧是穷国。原因是由于穷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低下,仅有的收入勉强能够维持温饱,根本不可能有储蓄。有储蓄才能进行投资,通过投资才能使经济获得发展,人们的生活才能变得富足。然而穷国却很少有储蓄,从而也就无从谈起投资。这样,穷国也就只能永远陷于贫困状态中,这也就是纳克斯(Ragnar Nurkse)提出的“贫穷的恶性循环”理论。若要摆脱冲破这种恶性循环,就必须确保有足够的储蓄存在。因为从理论上讲,投资来源于储蓄。

对于穷国来说,有助于冲破这一恶性循环的契机之一就是来自于海外的经济援助。在经济发展初期储蓄不足之际,这一海外援助具有多层意义。虽如此依靠本国力量增加储蓄的重要性仍旧没有丝毫动摇。因此,对于穷国来说,就必须首先致力于提高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我们知道,穷国在其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必须而且首先要解决其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能源、交通运输、通讯设施等。但由于穷国经济落后,居民收入水平低下,有限的居民储蓄不足以满足投资的需求,加之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又不能通过出口赚取外汇来进口资本品,也没有外资可以利用。所以,除了通过减少或限制消费来增加储蓄外,最重要的还是依靠来自于农业的剩余,农业剩余成为穷国初始资本的主要来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长将刺激对农业的投入,农业的发展将使农业剩余不断扩大,这不仅保证了城市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而且农村的发展又成为城市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工农业发展相互促进,从而可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历史上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以及上世纪80年代后期获得飞速发展的韩国经济,无不得益于此。由此可见,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首要条件。

得自贸易的利益不均衡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获得某种程度的发展,接下来所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扩大对外贸易。在此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得自贸易的利益是不均衡的。

发展经济学家普雷维什(R.prebi-sch)从出口的需求弹性角度论述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趋势,提出了“中心―”的体系结构,描述了整个国际经济格局。处于“中心”的是少数发达国家,而大多数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地带。发达国家由于技术领先,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是国际贸易的获利者。而发展中国家则与此相反处于不利地位,经济上遭受发达国家的盘剥。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出口的是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对它的需求弹性高,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而中心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低,所以,贸易条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这种国际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将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经济学家辛格(H.W.Singer)又用需求的收入弹性理论进一步论证了普雷维什的结论。辛格指出,制成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初级产品,当实际收入增加时对制成品的需求将增加,初级产品的需求受收入增长的影响较小。而且发达国家对原材料性初级产品的需求会伴随着技术进步、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下降。所以,从长期来看,收入的变化也不利于初级产品的扩大出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将是长期持续恶化的。有关数据显示,从1948年到1985年,33种主要初级产品(石油除外)的贸易条件,在不断波动中持续下降,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制成品进口的贸易条件指数由109降为73,贸易条件恶化了33%。其中农产品的下降幅度最大达到42%。贸易条件的恶化,意味着每单位初级产品的出口所能换回的制成品量越来越少。由此推论,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恶化必将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另据资料,仅从1982年到1984年,发展中国家由于贸易条件恶化而造成的累积性损失就达38亿美元之巨,如发展中国家不改善其出口产品需求弹性低的状况,对外贸易对其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推进作用将是极其有限的。同时,不容我们忽视的是建立在这种不平等交换基础上的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依附于发达国家,这种依附包括贸易、金融和技术等诸多方面。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来看,不平等的贸易条件确有阻碍发展中国家通过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但利用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选择。

导致工业化的国际贸易战略分为两类: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在某种程度上积累了一定储蓄并过渡到向工业化进行投资的阶段时,接下来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应该首先向哪些部门进行投资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此有两种投资选择途径。其一,由于钢铁是产业的基础,所以理应强化以钢铁为主的基础产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由于贸然从事钢铁工业的生产无法同其它经济发达的国家竞争,所以应从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产品的生产开始进行投资。即是说要么投资于产业的基础,要么投资于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轻工业产品,这样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

就历史经验来看,可以说理应从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轻工业产品开始投资推进工业化进程。这一从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工业部门开始逐渐向上游产业攀登的经济发展战略称之为“后方关联”。该发展战略之所以能够进展顺利的理由就在于,当从与消费者关系密切的工业部门展开工业化时,使工业化得以顺利进展的机械及原材料等需求就会首先产生出来。它是一种需求在先供给在后的形式。另一方面,优先从钢铁部门开始投资推进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则称之为“前方关联”。当采取该发展战略时,钢铁工业虽是产业的基础并获得了某种程度的发展,但其产品如何应用及消费却成为一大难题。即是说经济中将会出现供给在先但却没有需求的困难局面。

纵观历史,当今取得较快经济发展的国家,几乎都是从后方连锁开始投资来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原苏联、中国、朝鲜以及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从产业的基础钢铁部门开始投资来推进工业化,均没有取得理想的经济效果,这也可以说是为了显示国家威信而采取的前方连锁发展战略。因此,原社会主义国家往往置经济发展阶段于不顾而强力推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以至于引发重工业发展超前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相适应的矛盾。其结果就是只能降低生产效率,导致经济弱体化。

第6篇

【论文摘要】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水平低、劳动力过剩等矛盾,本文提出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问题选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世界上各类产品中只有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才能保障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科学发展到今天,还没有任何科学技术能替代农业以一种非农方式生产食品。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对社会安定及社会效益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在运营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各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围绕优化市场环境、搞好服务指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调整农村和农业结构,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1完善农业投入机制,切实增加农业投入

要建立和完善以国家财政资金为导向,以集体和农民投资为主体,以利用外资和吸收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实行财政资金与其他资金相结合、直接投入与间接投入相结合、有偿投入与无偿投入相结合,从而全方位地加强对农业的资金支持。第一,国家应适当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这部分投资应考虑在财政中单列,专项使用,并使投入的份额和方式制度化、规范化。第二,要按照分税制的原则,进一步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事权和支农范围。第三,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集体和农户增加农业的投入,引导社会资金及外资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引导国内外大型企业对农业投资。第四,对上级下拨的各种农用专项资金要依照业务部门提出使用意见,综合部门平衡把关,政策主管领导审批的原则,集中使用,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建设而造成的浪费。

2完善农业家庭组织形式,加大农业产业化步伐

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大胆探索新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组织和引导广大农户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公司作为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或集团,公司主要从事农产品的加工、运输、储存、销售、信息,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供应,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指导等;农户主要从事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公司与农户通过农产品的购销合同和相互投资入股,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尽管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方式,但其生产不再是单个的行为,而是统一规范的要求。农民通过参与龙头企业的发展,还从农产品的加工、流通等环节得到收入,从根本上改变以前农民只是种养一个环节取得收入。我们驻村工作队在驻村成立了农民科技服务协会,吸收村干部、供销社负责人、治富能手、科技爱好者参加,引导他们学习技术,收集农业信息,为农民提前购种、产中技术咨询、产后销售的服务,并逐步使其过渡为公司。

3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调整农业结构

农业是一个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产业,不同的农产品只有在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下才能得到理想的品质和产量。把握区域经济特点,发展优质、名牌产品,改变一般农产品“资源型、趋同型、低变化”的状况,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出路。种养业要在布局上实现转移,即从不适宜区向适宜区和最适宜区转移,从分散产区向集中规模化产区转移。要以科技示范区为载体,按照市场需求淘汰传统低劣品种和落后技术,大力推广良种工程,把引进、选育和推广农产品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以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为突破口,寻求地域、季节和市场差异,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积极实施名牌战略,把传统农艺精华与现代加工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的农产品种植模式。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以实现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基层政府要及时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通过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帮助农民抢抓市场机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和创汇农业,正确处理好生产与市场的关系,克服结构调整中的盲目性和分散性。在驻村工作中,我们在居住空院开垦二分半地,建立了台湾密南瓜、南韩苦瓜、茄子、豆角、非洲油沙豆、俄罗斯鲁梅克斯草等示范田,让农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农业科技带来的实效,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使他们自觉接受科学的种田思想。

4改变农业科研体制,做好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机构应当通过调整结构、分流人才、转换机制,使种子、农药、饲料、疫苗、农产品加工等单位逐步由事业法人变为企业法人,成为科工(农)贸一体化经营的科技企业,或者进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缩短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周期。完善技术咨询中介服务型科研机构,全面落实其研究、开发、经营、服务等各项职能,积极开拓第三产业,重点是发展农业科技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建立社会公益及基础型科研机构,从事遗传育种、病虫害灾变规律及防治机制、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综合增产技术及规律、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等研究,建立起高效、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建立农业知识、技术转化的新体制,成立以“县为中心、乡为骨干、村为基础、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试验示范和二次开发及转化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制度化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组织农民学习社会科学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营本领。在驻村过程中,我们先后为农民举办了十多期夜校,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农业信息,指导结构调整,研究市场营销等,培育了一批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型农民。

5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一是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二、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坚持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和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企业。随着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各种社区服务的需求会逐步增加,要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增加农村就业,扩大农村消费。二是将有发展前途、具有区位、地理、经济优势的小城镇作为发展重点。利用小城镇的集约优势发展壮大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不仅为小城镇带来了动力,也增加了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人口集中又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取消户籍管制,缩小城乡差别,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力流动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迁移。三是引导农民更新落后的思想观念、消费观念,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对农民进行先进的文化思想教育。四是实行土地使用权转让,鼓励有经商能力的农民转让土地使用权,向城镇转移,允许农民以土地入股,促使农业走上集约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朱晶.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的地区差距及政策选择[J].农村经济,2005,2

第7篇

关键词:珠三角;一体化背景;珠海市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066-02

珠三角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代表性区域,在三十多年的不断发展中,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实力屡创新高,为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珠三角的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各城市间的合作也更加频繁。在过去的发展中,珠海市是珠三角发展中的一个重点中心城市,但是从如今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来看,珠海市既比不了省会广州市,也无法与同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市进行比较。由此来看,珠海市的经济发展战略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在珠三角一体化越来越快的大环境中,珠海市只有通过科学的发展战略制定才能找准自身在未来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并由此提升自我在区域中的价值,实现城市特色的突显。基于此,积极对珠三角一体化中的珠海市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一、珠海市在珠三角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因素

(一)位置优势

珠海市在珠三角一体化的发展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位置优势。首先,珠三角位于珠江口的西岸,南部是广阔的南海,沿江又临海的地理位置为其水上交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正是因为此种区位优势的显现,所以珠海市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港口,其中不乏我国重要的特大港。其次珠海市紧靠着澳门。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而珠海就位于澳门通向内地的门口,所以珠海市和澳门的关系十分密切。珠海市有了和澳门的唇齿关系,其地位自然不能小觑。再次,珠海是广东省西南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中心城市,所以其受到的照顾更多。虽然广东省的广州市和深圳市在经济地位上都要高于珠海市,但是这两个城市对于广东西南经济的辐射和影响力远不如珠海市,所以珠海市便有了粤西南大哥的优势,在此优势下,其地位在珠三角一体中可以与广州市、深圳市比肩。

(二)环境优势

在珠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珠海市的环境优势也非常的明显。首先,珠海市位于南海北部沿岸,海洋性气流对珠海的影响比较大,所以珠海市的空气湿润度常年高居不下。又因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所以珠海市整个地区有着温暖湿润的气候优势。其次是因为海洋季风的影响,珠海市的空气自净能力要比广州市等位置相对偏北一些的广东省其他城市更强,所以珠海的空气质量比较高,这在全面雾霾严重的情况下,成为了其发展的一个显著优势。最后是珠海市有着丰富的亚热带植被资源,这些植被资源为珠海市的绿化提供了较大的作用,所以整个珠海市是环境非常的优美。正因为珠海市的环境优雅,所以有“花园城市、浪漫之城”的美誉。

(三)政策优势

在珠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珠海市的另一个突出优势是政策优势。在珠三角城市群当中,属于经济特区的只有深圳和珠海两市,而经济特区的地位也为城市的发展谋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珠海市自被列为经济特区以来,在经济发展中不仅受到了广东省的优先照顾,更受到了国家的照顾,所以珠海市在政策上享有的好处要明显的高于区域其他城市。正是因为这种政策上的优势,珠海市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珠海市在珠三角经济发展中的战略

(一)依托位置优势积极发展外贸经济

在珠三角一体化的大趋势中,珠海市依托位置优势进行外贸经济发展是其重要的发展战略。外贸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便捷的交通和相对专业的外贸资源和渠道,所以,就此战略的发展部署,珠海市需要采取两方面的措施:第一是在原有港口的基础上进行港口的改建和扩建,这样可以全面提升珠海市境内港口的货运吞吐量,随着货运吞吐量的提升,珠海市对外贸易的服务基础便会显著增长,对外贸易也会获得较大的提升。第二是积极利用位置优势寻求对外贸易的合作伙伴和渠道。通过对外贸易合作伙伴的发展和渠道的开拓,珠海市发展对外贸易的能力不断增强,其专业性也进一步的提升,而专业性的提升可以有效规避经济发展中的风险,所以其经济发展的安全性会明显提高。总而言之,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开发外向型增长经济是珠海市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定位。

(二)依托环境优势进行旅游业的重点打造

依托环境优势进行旅游业的重点打造也是珠海市在珠三角一体化趋势中的一项重点发展战略。就环境而言,珠海市纬度较低,又毗邻南海,适宜的温度和优越的海陆位置为珠海市带来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在目前的珠海市,既可以欣赏到滨海风光,又可以领略亚热带自然区域的美景,更有美丽的滩涂和风景秀丽的海岛,所以说珠海市是珠三角旅游资源的主要汇聚地。充分认识到珠海市本地旅游特色之后,依靠资源开展滨海风光游、亚热带海岛游、亚热带植被观赏等旅游项目,可以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来此旅游。另外,因为靠着大海,空气自净能力较强,珠海市的空气质量常年稳定在优秀水平,这在全国雾霾泛滥的情况下,为珠海市的旅游增添了一个新的优势。总而言之,利用优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对于珠海市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三)依靠政策把握更多发展机遇

依靠政策把握更多的l展机遇是珠海未来发展战略中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重大问题。20世纪80年代,珠海市被定为经济特区,其经济发展速度令人咋舌。直至今日,珠海市作为经济特区,在政策上依然享有一定的优势。在珠海市未来的发展中,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战略,进而制定自身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发展目标,这样,珠海市本身的发展就可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保持一致。当然,在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时候,珠海市可以凭借自身经济特区的优势去向国家或者区域寻求更多的政策支持,这样,珠海市的发展机遇和前景会更加广阔,未来发展的道路也会更加平顺。简而言之,就是积极利用经济特区享有的政策优势,把握更多的发展机遇,珠海市可以在珠三角一体化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与广州市、深圳市并肩的耀眼明星。

(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城市经济的创新发展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城市经济的创新发展,是珠海市未来发展战略需要重视的另一个问题。在现阶段的经济竞争中,人才的优势地位显现愈加得明显,换句话说,就是谁把握的优秀人才越多,谁的发展就越有潜力。珠海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优势,其发展较为欠缺的就是科技创新和经济创新,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珠海市要积极进行人才的引进,利用人才自身的创新能力来弥补城市科技和城市经济在创新方面的缺陷,这样,珠海市的发展才能在持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当然,在人才引进方面,珠海市要想实现效果的强化,需要在人才落户制度、补贴制度以及特别贡献激励制度等方面做出调整和完善,这样,有了成体系的人才育留模式,珠海市的人才引进就会迈向一个新高度。

(五)积极借鉴具有相同区位优势区域的发展经验

积极借鉴具有相同区位优势区域的发展经验,对于珠海市未来发展战略制定而言也非常的重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与珠海市有着相似区位优势的城市并不在少数,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连市、青岛市和深圳市。大连市和青岛市虽属于北方城市,但是在区域经济圈中的地位较为显赫,其发展模式有许多成功之处,这些成功之处都是值得珠海市借鉴的。但是就全国范围来看,珠海市最需要借鉴的就是深圳市的发展经验。同样是经济特区,深圳市从曾经的小渔村一跃成为现阶段我国举足轻重的一线城市,其发展着实令人惊叹。纵观深圳的发展,虽然其进步与紧靠香港的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密不可分,但是其自身在经济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措施所体现的价值也不容小觑。所以,为了自身的发展,珠海市需要在经济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制度体系完善等诸多方面进行经验借鉴,将这些经验用到自身发展实践中,使其发展可以更加迅速。

结语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我国未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在珠三角一体化的发展中,珠海作为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对其的经济发展优势以及具体的未来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正是因为如此,本文展开了全面探讨,目的就是要为珠海市未来的发展提供较为有利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胡刚,刘锦,陈征卫.珠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3):1-6.

[2] 郑继承.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我国“十二五”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讨[J].经济问

题探索,2013,(30):73-81.

[3] 朱坚真,闫柳.基于点轴理论的珠三角区域海洋产业布局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3,(4):18-27.

[4] 陆林,汤云云.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14,(1):13.

[5] 李华,姚芳.港口经济与珠海城市互动研究[J].现代商业,2014,(23):119-121.

[6] 林雄斌,杨家文,李贵才.村镇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困境与策略探析――以珠海市斗门镇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6,(3):75-82.

第8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投资能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作者简介:刘建华(1963―),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姜照华(196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科技进步与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5―0061―03

收稿日期:2006-07―02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适用性

梯度推移理论、反梯度理论、要素禀赋结构理论、新追赶理论等在国内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比较重要的影响。梯度推移理论认为[1],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处在自己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每一种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处在高梯度上的国家或地区向处在低梯度的国家或地区依次传递下去,通过扩散效应,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根据梯度发展理论,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循阶梯而上,不可超越。它应该重点发展占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积蓄力量尽快接过那些从高梯度地区淘汰、外溢出来的产业,如钢铁、纺织、食品等。其原因如下:第一,这些部门的发展对发达地区来说虽然已经无利可图,甚至可能造成亏损,但不发达地区却完全可以凭借劳动力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地租与税收低等方面的优势,依靠发展这些部门来为本地区进一步发展积累资金;第二,这些部门虽然在发达地区已达到成熟或衰老阶段,但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却可能仍是产业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或空白。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部门,是对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影响重大、实现地区经济起飞所不可或缺的部门。通过它们的发展,可以加速工业的聚集与城市化的进程,沿着这个方向发展才能最容易地取得发达地区的资金援助与技术转让,而这是落后地区在实现经济起飞时极为需要的。落后地区采取这种发展战略不但对自己有利,而且对发达地区同样也是有利的;第三,在一个科学文化与经济基础都很落后的地区,不去发展这些它们占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部门,而想超越发展阶段,把主要力量用于发展在本地没有多大市场或其他方面优势的技术密集型工业,并在这些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与发达地区展开角逐,其结果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

梯度理论忽视了落后地区的积极因素及其特殊性、多样性。为此,马尔立等从西部大开发的角度,坚持反梯度理论[2]。反梯度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和地区也可能存在着许多潜在的优势和后发优势:一个时期内经济文化的暂时落后并不妨碍后起的国家和地区直接吸收和利用世界最新的文明成果,而且其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时低得多。同时,在同样资金、技术成本的条件下,还具有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低的优势,只要能把潜在的优势转化成现实的优势,就可能发展起新的优势产业,赶上或超越先进的国家和地区。

林毅夫等提出的“要素禀赋结构”论”’认为,要素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自然资源通常是给定的,劳动力增加的速度取决于人口的增长率,国家和地区之间并无巨大的差异,一般在1%~3%之间。唯一可以有巨大的增长差异的要素是资本。有的国家年平均资本积累率可以达到20%~30%,也有一些国家仅能达到10%甚至更低。如果这种差异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譬如说一个世纪,将会产生巨大的不同。因此,当我们讨论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时,事实上是指资本相对丰裕程度的提高。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其工业化水平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美元左右。但是,这些区域的经济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从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来看,它们的经济发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们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能够发挥当时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而进行赶超。

以胡鞍钢为代表的新追赶理论则认为,中国不仅存在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而且还存在更悬殊的知识发展差距。他们对1978~1995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横断面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其中人均资本增长解释占19%,全要素生产率解释占73%,其他不可解释因素占8%[4]。这表明知识贫困是欠发达地区当前和未来经济增长率低下和经济起飞困难的重要原因。向知识贫困宣战,投资于人力资本和知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的能力则是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中西部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知识资源匮乏,对现有的知识资源利用能力低下。

从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角度看,目前中国各区域的经济都已走出劳动力经济时代(劳动力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于50%),正进入资本经济时代(不变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于50%),因而落后区域提高经济增长率的关键是投资的较高质量、较高速度增长,而促进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5]。因此,把加快提高投资能力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结合起来,由此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较快增长,这应该是制定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出发点。

二、各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和投资能力比较

(一)区域创新能力的比较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力的评价,现有评价方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指标体系的选取问题,究竟选取那些指标,主观性还比较大,并且有些指标是重复的,如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提出的评价体系,总量指标与“人均指标”混杂在一起,有明显重复;二是各指标的权重问题,主观随意性还比较大,影响了评价结果,致使评价值波动很大。本文认为,对于综合竞争力或区域创新能力等的评价,总量指标与比例指标不可混用,应当全部采用总量指标,同时各权值的选取应通过某种数学方法,在客观数据基础上来确定,而非所谓的“专家”主观判断。本文从科技投入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对经济社会作用这三个方面评价区域创新能力。

利用2004年各省市(因缺乏数据,不包括香港、台湾、澳门)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权重,其中前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2%,因而可以利用这两个主成分得到

各个指标的权重。由此得到区域创新能力指数QI的测算公式为

QI=1000*(0.136X1+0.029X2+0.19X3+0.092X4+0.0043X5十0.068X6+0.014X7十0.173X8)

在上式中,所有的x都是原始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X1代表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X2代表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X3代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内部支出,X4代表高等学校科技经费内部支出,X5代表国内专利申请授权,X6代表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的科技论文,X7代表技术市场成交额,X8代表新产品销售收入。

利用上式对2004年各省市的测算结果见表1。各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数有很大的差异,除四川、陕西和重庆外,西部其他省份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数处在靠后的位置;中部省份则大体上处于中间位置,这是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

(二)投资能力的比较

目前决定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事实上东部地区正是由于吸引了大量外资而得以快速增长。2004东部地区投资40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中部地区投资15126亿元,增长30.2%;西部地区投资13749亿元,增长26.6%。第二位因素,也是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便是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东部地区正是由于能够把引进外资与引进先进技术(包括管理技术)较好地结合起来,才有长达20多年的高速增长。

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看,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等西部12省区的国家预算内资金比例平均为12%,而北京、上海、天津三市仅为2%,中部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山西和东北三省分别为5%:从自筹资金比例看,东北三省平均高达68%,中部六省平均为62%,西部11省区平均为50%,而北京、上海、天津三市平均仅为41%,由此看来,自筹资金比重大,是目前制约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问题,融资难是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三、基于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综上所述,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特殊性,要素禀赋结构不同,其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相差很大,因而每一种区域经济战略都有其适用条件。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过程中,根据这些地区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现状,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

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古典”区域,应选择“再造战略”,即通过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再造区域发展环境,从而使区域重新焕发活力,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竞争力的提高上取得突破[8]。国外的一些老工业基地也采取了再造战略[9]。据一次调查显示,黑龙江省工业产品按品种处于导人期的只占15%,处在成长期的占10%,处在成熟期的占35%,而处在衰退期的产品占40%左右。市场竞争力比较差,直接原因就在于企业技术开发不力。黑龙江省工业企业设备老化情况也非常严重,全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只占3.2%,比全国平均水平13%低9.8个百分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设备只占15.4%,比全国平均水平22%低6.6个百分点;全省有一半以上的设备在超期服役,经过系统技术改造的只有8%,经过一般改造的只有15.8%,全省每年完成的技术改造工作量还不如固定资产折旧,新度系数逐年下降。要使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活力,就需要对其产业等进行再造,中央提出老工业基地改造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通过再造,一方面保持已有支柱产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物流、电信、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等,同时,使高新技术产业有较大发展。一些老的资源型区域产业再造的过程就是通过资本、科技、人才投入的倾斜,使主导产业群多样化,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不断形成新的增长点,从而拉动经济持续增长,并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从而向现代化转型。产业再造投资巨大,对人才和科技要求高,仅仅依靠地方将难以推动,需要在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引导下,采取中央和地方互动的方式,发挥双方面的积极性。

(二)中部地区的发展战略

对于河南等“中部”区域来说,根据其投资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则应采取“对接战略”。“对接战略”[10],就是通过基础设施、生产业及重要制造业等与沿海的对接,从而提高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对接沿海区域就是接轨国际、接轨机遇、接轨发展。要加强对接,主动承接沿海区域的产业转移,加强与沿海的合作与交流。大力开展交通对接、金融对接、工业对接、旅游对接等。而为了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更需要搞好与沿海区域的科技对接和人才对接。

科技对接:在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企业产权转让或融资、研究院所成果转化、人才、技术投融资及咨询等与之相关联业务上开展与沿海的对接。与沿海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入、广泛、持久的科技合作。人才对接:可以通过聘任沿海的专家或者退休的技术人员担任中部区域产业经济的顾问,从沿海区域或通过沿海区域引进专业人才,组织委派干部到沿海区域挂职锻炼。沿海区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休息日前往中部地区的工业企业担任“顾问”,即担当“星期六工程师”,实现不迁户口、不转关系的“人才柔性流动”。

处于“中间”地带的中国中部区域,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制造潜力吸引着国内外企业的目光,“中间”地带成为越来越多的知名品牌的生产加工制造基地。目前,地区政策上的差距日益缩小,国内外企业,在选择投资点时首先考虑该地区是否拥有完备的配套关联企业和区域创新体系。因而加快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可以加快国内外企业在中部地区追加投资、合资并购或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的步伐,加快与先进区域的对接。因此,中部区域要实施好对接战略,就必须建设好区域创新体系。

(三)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战略

投资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都比较弱的西部地.区,应该采取融合战略。这是落后地区在高科技、新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迅速提高投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一种战略选择。””融合战略,作为一种新战略,它使国内外各种科技资源、各种文化、各种经济成分以及资金、人才在区域内高度交易、交流、融通、汇聚和增殖,形成集群效应。在新的形势条件下,为使落后地区能够更快地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加入到世界科技经济新的发展进程中去,在加快资本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从而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要走融合的道路。

目前,落后地区在科技与经济上是典型的二元结构(中心城市与边远山村、资源型产业与其他产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等等),为此,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充分发挥外向牵动、中心城市带动、信息化带动、技术改造带动和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这要求而且也可以使落后地区更好地把区域内外的产、学、研融合起来,更好地把资源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融合起来,更好地把组织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起来,更好地把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融合起来,更好地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新兴产业(包括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到区域的增长极中[12]。要实行国内合作与国外合作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方针。大力引进和发展跨区域综合商社与跨国公司、产业共生体系、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跨区域连锁经营店、区域内外合办的批发市场、地域生产综合体和产业带、中介组织、电子商社、港口或口岸(这是人流、物流、信息流最为富集、高度融合的地方之一,是落后地区起飞的一个关键条件)等都是落后地区融入发达区域的途径。无论是落后地区经济的突破,还是科技的跨越,没有外向牵动的力量,不借助于国内外的资本、人才、科技等力量是难以实现的。首先是通过与国内外合作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占领国内市场,在此基础上使支柱产业发展起来,并不断扩大产品出口比例,从而达到占领国际市场的目标。即首先紧跟国内外领头雁,然后加大力度、抓住时机,超过领头雁[13]。

第9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格局;发展战略

Abstract: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change of system, national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is constantly adjusted. It is both a chance and a challenge for Shanxi. Facing the new change of national economic patter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s an under-developed province, it is an urgent need for Shanxi to improve Shanxi’s regional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by making overall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 optimizing economic layout, speeding up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onstructing and 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provinces and regions within Shanxi Province.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economic pattern;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2-5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中部崛起战略,对全国的区域经济布局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 12月1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山西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山西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统筹区域发展、优化经济布局、建立和完善省际之间以及省内各区域之间协调互动发展机制,是当前提升山西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面对全国经济格局和区域发展的新变化,以及当前国内促进区域协调、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特别是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兴起,山西如何才能依托承东启西的地缘优势,创新区域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是山西社会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 山西区域经济的发展轨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经济在调整中前进,在完善中发展。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区域发展战略思路不断成熟,方法不断创新,区域经济发展跟随国家区域政策的脚步在曲折中前行。

20世纪80年代,国家确定把山西建设成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制定了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规划和发展战略。随后,为缓解国家能源需求瓶颈,更好地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山西省制定了“有水快流”的政策,放手让有煤地区发展小煤矿、小煤窑。当时,国家通过大量投资,以煤炭的高强度开发为主要途径建设山西特大型煤矿。有资料显示,1981~1990年,中央在山西的投资约达330亿元,占同期山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 41%。国家的大量投资,也使山西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 1981年的 25.5 亿元增加到 1990 年的 123.4 亿元,增长了近 4 倍,占全国的比重由 1980 年的 3.1% 上升到 1985 年的 3.7 %,排位也上升到第 13 位,虽然到 1990 年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在全国的排位仍保持在第 14 位。固定资产投资的急剧增加,带来了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刺激了山西整个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相对缩小了与全国水平的差距。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中央有效的宏观调控,市场供求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一般工业消费品开始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多年来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瓶颈”的能源、原材料、交通基础设施也有了实质性缓解,大部分生产资料产品供过于求,农副产品供给稳中趋升,多数行业先后出现程度不同的生产能力过剩。同时,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陆续实施的沿海开放政策、“能源西移”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导致市场需求和要素流动向沿海和西部地区转移,开始对山西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促使经济生活的各种矛盾明显凸现。从产业结构讲,90年代前期和中期,煤炭采掘业仍然是山西的主导产业,但煤炭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拉动作用已经弱化。当时山西省委、省政府也曾实施工业结构调整的“ 14888 ”工程,但从总体上看,产业结构调整仍停留在80年代的发展思路上,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上,忽视了主导产业的转换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

20世纪末期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内一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普遍供不应求的短缺时代结束,基础产业“瓶颈”制约的状况已得到很大程度缓解,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从资源供给的约束转向市场约束,企业发展从争项目、争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粗放经营转向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政府宏观调控目标也从抑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控制物价转向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市场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导向要求山西改变低效的能源重化工发展模式,1999年10月,在运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会议上,山西省制定了全省开展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决策。同年12月,在省委七届九次全体会议上又明确提出了“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抓好五项创新、实现三个提高”的战略部署,并且提出了用10年的时间分两个阶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之后,在“十五”规划中,提出了实施“战略工程”,构建“六大支撑体系”的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并实施了“1311”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4年,山西确立了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并将结构调整的实施重点确定为能源、冶金、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农畜产品加工业、化学医药、现代服务和旅游文化七大产业领域。这一时期,山西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以培育潜力产品为切入点,以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目标,大力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全省产业特色和优势得以显现,促进了山西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提高,山西经济在国内的位次也明显提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政策机遇下,山西省将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重化工基地上。山西省强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决策部署,明确传统产业要改造提升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等四大优势产业,新兴产业要发展壮大现代煤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和旅游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优化城乡发展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对于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而且对促进山西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强改革创新,实现区域经济繁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世界及我国能源需求的大幅上涨,在21世纪的头几年里,山西工业经济始终保持20%左右的增长。2008年,山西工业占GDP比重高达56.5%,煤、焦、冶、电四大支柱产业占工业生产总值的80%以上。从2008年9月份开始,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山西省工业的发展形势出现逆转,焦炭、钢材等产品价格快速下跌,出现了全行业亏损,一大批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山西畸重的产业结构,导致其受市场影响程度远高于其他产业类型结构的地区,山西工业经济下降幅度深且迟于全国复苏。虽然,全球金融危机给山西能源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但也为山西能源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机遇,山西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借能源需求低迷之机调整能源产业结构,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机遇,解决在经济高速发展、能源供应紧张时期无法解决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煤炭工业结构趋于优化,晋电外输取得实质性进展,“十二五”期间山西将以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发展清洁能源、循环经济成为大势所趋,煤层气,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迎来发展契机。

2 山西区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分析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向纵深漫延,以及全国经济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各地区之间区域加紧联合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近期中部崛起规划的提出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区的获批,对山西的区域发展无疑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从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和国家大的战略措施中思考山西的未来、寻找山西的发展路径,是山西区域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2.1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山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它不但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促进了各国、各地区的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背景发生的深刻变化,导致竞争格局由单体(企业)竞争逐步演变为包括研发能力在内的地区间产业集群竞争,或者说是区域中心和以中心地区为依托的经济圈的产业聚集优势和经济实力竞争。随着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正在迈向国际化,逐渐成为国际性的经济活动中心与资本集聚地。山西拥有的丰富矿产资源和独特产业优势,一直以来为国家和本省的经济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种“畸重”的产业结构,也决定了山西应变市场的能力较弱。这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山西省2009年一、二季度GDP竞出现了负增长,究其原因,近因是受上年第四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上游产品价格下行的影响;远因则是由于长期以来山西支柱产业单一、产品初级化的问题,致使资源型产业在全省经济中比重比较大、抗风险能力薄弱所致。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山西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力提高能源基地的辐射半径,大力提高国际经济的参与度,把山西建成国内区域经济的重要支点。

2.2 经济格局的改变对山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有学者用“重大变化”、“重新洗牌”来形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中国经济区域经济的增长点正在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调整,区域经济格局正在重构。这种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将有力地改善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对于促进全国各地区协调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1 由东向西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外需的回落,以出口为主的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受到冲击,而国家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以基建项目和工业项目为主,此次大项目投资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区域。所以,反映到GDP和投资增速度上,中西部地区就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了。此外,金融危机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中西部地区的赶超计划提供了机会,一些内陆省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弯道超车”的口号。可以说,今后一段时期将是中西部大发展的时期。

山西作为东、中、西部地区的连接地带,具有很重要的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未来中西部地区有望成为新兴经济体,山西如果没有及时顺势而上,抢抓机遇,融入大环境,将很可能面临被甩出这一梯队的危险。在新的区域经济格局下,山西必须承担起全国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过程中“承东启西”的大任,积极培育自身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原材料等主要商品的定价机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借此时机开展深层次合作,建立自己的发声平台等,从而转危为机,加快建设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2.2.2 由南向北

除了东西部之间区域格局的变化,南北差距缩小也是区域经济改变的又一动向。以天津滨海新区为龙头的环渤海地区迅猛发展,在环渤海区域内相互关联度不高的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三大板块,也开始呈现出竞争合作的新迹象。东北地区在此次大项目投资的基础上,也表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中国经济的增长极也正在由南向北转移。

山西与环渤海经济区的其它三省二市相比,差异较大。但具有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功能互补优势,可发展成为环渤海经济区的物质保障基地。山西要积极主动融入环渤海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之中,通过与环渤海地区各省(市)互惠互利的“双赢”合作,促使山西产业结构实现有效调整和升级。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互补合作,充分利用京津冀的辐射带动优势,提升自身经济地位和产业水平。加快建立与周边区域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商贸投资环境。在北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

2.2.3 区域经济新变化对山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当前,省际间的区域联合方兴未艾,各地区纷纷联合,不仅使原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了更广泛和更深层次的合作,也产生了许多新兴的经济合作体。如,东部地区的泛珠“9+2”的区域的进一步深化合作,长三角地区的重新思考、调整和突破;中西部地区的首都经济圈、海西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及武汉及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中部六省地区的联合发展;东北地区的沈北新区等区域合作的联合发展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区域间的合作已成为大势所趋。

当前,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各大区域之间的合作日趋密切,相互之间的 “壁垒”也正在被打破,市场分割的问题和矛盾正随着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和区域互动机制的完善而得以解决,东南西北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将随着分工合作的深化和经济资源的整合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山西面对这一新的形势,也应积极参与首都经济圈等省际区域经济合作,围绕国家重点战略要求,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充分利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借助区域协作的合力,着力打造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区、能源联合发展区等既符合本省发展实际,又能提升产业结构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若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此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使全省经济在经济危机之后更富竞争力和后劲。

3 新形势下山西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

面对国内外的区域格局的新形势和山西自身的区域发展现状,山西应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区域发展之中,建设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发展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引导都市区、城镇组群合理布局和整合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构造山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3.1 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区域

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各地经济圈、都市圈的建设,山西提出了“东引西进”的对外开放战略。在“东引”上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优势产业的发展;在“西进”上主要是西进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山西积极融入国内区域一体化发展之中,抓住东西合作中出现的结构性断层,逐步扩大省外市场。面对新的区域经济形势,山西应继续积极融入首都经济圈等经济区域,扩大山西与周边省区的区域联合。

环渤海经济区,是指以天津――大连为轴心,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四省和北京、天津二市及渤海海域所形成的区域,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海洋和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信息网络密度高,综合科技力量强,有独特的港口优势和辽阔的腹地和协调发展的良好基础。环渤海经济区的组建与崛起,某种程度上是对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矫正。山西融入环渤海经济区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物质技术基础,但也有一些不利因素。更重要的是它能对山西经济向纵深推进和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产生空前的影响,并为山西经济发展有效实施“重点东进”的开放战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3.2 建设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

为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尽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近年来,国家选择不同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希望通过局部试点、探索经验,为解决面上共性问题提供借鉴,把改革风险和试错成本控制在最小,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改革新进程的开始和关键。国家先后批准设立了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四川成都、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山西等九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有的综改区试点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和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

老工业基地转型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调整好的,资源性地区转型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了推动山西转型发展,2010年底国家批准在山西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将掌握先行先试的改革权力来解决禁锢全省多年的体制问题,这将对山西在转型过程中的区域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山西其他方面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快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进程。山西应充分利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契机,把解决山西实际问题与探索全省共性难题相结合,把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把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结合,以跟上这一轮“新特区”发展的步伐。

3.3 创新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方式

回顾近30年的区域发展进程,结构调整始终是山西经济工作的主线和中心。山西省早在8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动议,90年代也出台过调整产业结构的意见。1999年10月,山西省提出了“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发展思路,从而启动了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一直是山西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从未动摇过。在新的形势下,山西要加大力度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创新调整方式,以适应新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按照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合理确定自身的职能定位和介入方式,能动地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并应把培育潜力产品作为山西结构调整的切入点。要处理好与企业和市场关系,通过制度创新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强化企业的调产主体地位。以循环经济为抓手推进传统产业的新型化,进一步强化新兴产业的规模化,从全球产业链演进中确定自己的产业层次。要顺应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进规律,把建设服务型经济作为促进结构升级的重点,增强生产能力,切实加强服务业的政策创新。从而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推动下,促进山西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4 构建山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未来,山西要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提高山西产业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就必须强化产业政策导向,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积极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和培育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间的关联度和融合度,形成一个由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构成的完善和综合性强的产业体系,以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具体来说,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要以煤为基础,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在实现煤炭产业高效绿色安全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提升焦炭、冶金、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壮大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物流会展、特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研发设计、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实现由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的转变。同时,山西作为欠发达地区必须立足自己的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地梯次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要坚持农业产业化这个主题,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把政策和要素集聚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上来,实现规模、质量、品牌、效益的良性循环。突出县域工业化这个核心,因地制宜发展煤炭配套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以县级工业园区为承载,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形成利益共享机制,提升应对市场能力。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5 推进山西区域特色城镇化

加快城镇化是实现山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大的内生动力和坚实支撑,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环节,更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加快发展与区域一体化接轨的全局性、战略性、持久性强大动力。山西省新型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容是:遵循工业化与城镇化、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规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营经济推动的城镇化机制;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集约型、可持续的城镇化进程;实行稳步推进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的政策,不断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大中小、多产业类型共存的城镇化模式;形成 “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空间布局,实现中心城市、城镇群、经济圈的互促互动。

3.6 加强科技和体制创新

在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先导,支撑助推全省转型和跨越发展。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各地正进行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山西省要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须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发展战略方向,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把科技创新变成化解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重大机遇;变成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着力点保障科学发展,能有效整合和放大山西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让山西更具发展活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以增强体制机制的优势实现山西的又好又快发展。充分运用好资本市场、各种创新载体等资源。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上取得突破。发挥好国有企业的骨干力量,以资产资本化、资本股权化、股权多元化为重点,实施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高端化发展。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形成外商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软硬环境。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落实对民营经济的各类政策,帮助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着力点,全方位地实施开放引进战略,激发劳动、知识、资本、管理的活力,为经济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