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学校的精细化管理

时间:2023-08-24 17:15:10

导语:在学校的精细化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学校的精细化管理

第1篇

一、要吃透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精髓

“精细”从字面上解读即精密细致之意。在古代,宋朝大理学家朱熹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提倡凡事都要尽量做到“精益求精”。而现代意义上“精细化管理”则是来源于日本企业,它对企业最大的贡献在于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成为风靡全球的管理策略。从实践上看,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的一种科学高效的管理。它既是管理理念,又是管理方法和过程。世界上许多企业就是借此理念,将企业做精做强,如中国著名企业海尔集团提出“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不小,把每一件易事做好就不易”就是始于这一理念,由此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就了企业帝国。但是企业生产对象是产品,是“物”;而我们教育的对象则是“人”。按照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提出“把育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从以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教师为导向,改进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要求出发,我们从辩证的角度以寻求并攫取适用于教育的精华。实际上“精细”的“精”就是要求学校在目标确定、计划制定、工作分解等突出重点,要时刻把握“人”的教育本质,有所为有所不为。“细”就是要求学校的管理覆盖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要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树立“校园无小事,处处都育人”的教育观,实际上就是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引入一种更加细致的管理,追求更加精致的管理效果,实现一种更加规范的工作过程,达到一种新的校园文化高度,以求得“管而不管”的奇效。笔者所在的学校在管理上提出“注重人文,管理精细”的管理理念,倡导管理要以人为核心,把日常中看似简单的“琐事”、“凡事”,列为重要事件,细心、严谨、精致地把它们做好。久而久之,形成精细管理的新常态。这,必然推动学校管理迈上科学、规范与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二、要夯实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1.从管理层面建立完整而规范的工作流程。学校建设规范的制度和精细管理办法,这是让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推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学校管理层要用智慧做好学校的“顶层设计”,全面建立和完善管理层级,分清工作责任,细定工作流程,形成学校可依可行的精细规定和工作流程。2.要培养推行精细化的执行者。从实施的过程来看,同样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流程,不同的人由于学识、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容易造成执行力不到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从学校实践的过程上看,虽然已建立了《党政管理方案》、《德育管理方案》、《教学教研管理方案》,甚至对应地初步建立《精细化管理方案》,各类规章制度已比较完备,覆盖了学校党政、德育、教学、后勤、安全等,但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队伍。如在执行过程中,少数人由于受到主观思维的阻碍,对精细化管理的深刻内涵理解不透,在事务处理上还只是处于简单的经验管理范畴,导致管理过程不够细致、不够流畅,成效不够突出,甚至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米饭一边熟一边不熟”的现象,部门之间、同事之间就容易出现沟通不畅、信息不灵,彼此协调配合不够的问题,精细化管理效果也就打了折扣。所以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长期培训好执行队伍,尤其是学校中层领导干部队伍,要下工夫培养他们,提高他们的执行能力,使其成为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精英骨干。3.要虚心引入他山之石,营造自己的山水世界。在实施过程中,不能“盲人摸象”,更不能闭门造车,要结合学校实际,借鉴成功经验,减少管理盲区。在实施初始,我校组织中层干部、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先后到上海、天津、江苏等地学习和交流经验,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洋思中学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实践,学习杜郞口中学管理经验、临川二中的办学经验,等等。2014年上海援教专家来校进行长达一个学期的指导性建设,推动学校精细化管理。以上所列学校在管理上都有相似之处,他们“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工夫”,大到卫生区的管理,小到教室教学文具的摆放都有明确的规定,处处都从小处着眼,处处抓精细,处处显精细,使全校教职工感受到精细化管理对学校管理的深远影响,产生管理共鸣,从而把精细化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树立起“精心、精细、精品”的工作观念和品牌意识,创设精细化管理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要紧扣学校工作建立完整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1.要建立目标管理体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精细化管理的实际操作上,要求先设定总目标,然后分阶段目标,尔后再分解为小目标。在办学过程,我们要根据办学的总目标来设定阶段目标,并逐项分解责任明确的工作小目标,建立精细化的目标体系。在实施前,对目标的制定要广泛征求学校各方意见,对其进行充分的论证,确保管理总目标的指导性和子目标的可操作性,并将目标简明扼要地分解到部门和个人。细到每个教育教学环节,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明确到每一个人。在管理中,校长必须授权于中层管理者,放手让他们管理好自己所分管的每一块工作,唯有这样,才能释放管理人员的能量,提高学校整体工作的效率,获得学校工作的最佳成绩。当然,工作中严格执行“谁分管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活动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提高教职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2.要做好执行的跟踪管理。执行过程中,信息沟通是避免理解不一致导致执行结果偏差的需要。跟踪执行管理要根据制度规定的类别特征、重要程度、独立完成性质等因素,按照一定的权重比例划分跟踪信息的层级,对制度执行实施全过程监督控制。要把握各部门及个人目标达成的趋势,及时调整措施。同时,对各类工作性质还要建立精细的业绩考核体系。考核制度是所有制度执行的保障,不但要重视考核工作的结果,而且要重视考核工作的过程,还要建立目标达成的问责制。只有将考核激励与精细化接轨,才能使精细化落到实处。

四、要把管理单元网络化,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全覆盖

第2篇

一、工作要求的明细化策略

工作要求的明细化策略,就是要求学校各部门在下达每一項工作时,对完成工作的时间、人员、质量要求、负责人等都作出明确的、可操作的要求。从工作要求角度出发,学校工作可以分成常规工作和項目工作两类。

1 常规工作

根据学校管理中涉及的各項工作分别制定相应的工作要求。在制定工作要求时,尽可能多地考虑各个过程和环节。如制定《学生作业规范》,可以对封面填写、书写用笔、书写字体、修改符号等都作出详细规定,并且可以分学科具体要求。通过这样的明细化的工作要求和规范,使学校的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同时教师在工作中,也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工作基本标准。要求明确了,工作的执行、落实、检查,就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2 項目工作

学校负责部门要认真填写《項目工作计划表》,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公布。内容包括項目名称、负责部门、负责人员、完成时间、执行人员、质量要求等,相关人员按照计划表执行。

二、工作程序的规范化策略

规范的工作程序的建立,对于学校整体工作的运行,提高工作效率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管理实践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从日常管理中碰到的问题入手,对于一些程序性的工作,逐步制定相关的规范,如《请假审批程序>、《财务报销审批程序》等,使相关工作的办理程序更加明确清晰,避免工作过程中的拖沓、重复、返工等现象,提高工作的效率。如《请假审批程序》对教师请假的审批程序及审批权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三、工作计划的一致性策略

工作计划的一致性,一方面要求工作的计划与执行要尽可能一致,另一方面要求学校的备科室、各部门计划的相互协调,步调一致。在管理实践中,除了要求相关负责部门事先填写《項目工作计划表》外,更加强调学期、学年等阶段性工作的计划。这就要求我们在制订计划时,要考虑全局,各部门、科室之间要加强沟通与协调,每学期的工作计划要在期初的校务工作会议上讨论、通过,并在以后的每周校务例会中着重讨论各項工作的实施问题。所有计划一旦通过后,各部门、科室就应该尽可能严格执行计划,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需要对计划进行调整和改动的,相关负责部门必须要填写《计划变动说明书》,对计划变动的原因、变动后的计划、计划变动的利弊等作出说明,并交分管领导审批。

四、工作环节的有序性策略

工作环节的有序性策略,主要是指完成某一項工作的操作流程。学校规模的扩大,学校管理的规范,都要求我们在完成某一項工作时有一个规定的程序,但受旧有工作模式的影响,再加上一些操作流程的不明确,使得老师们在处理一些工作时不知从何着手,不知找谁办理,部门之间甚至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有些工作陷入被动的局面。我们针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制定、明确有关工作的办理程序。如《财务报销审批程序》,除了对有关报销票据的栏目填写、入库手续等作出明确的说明外,还对证明、审核、审批等环节的先后顺序也作出明确的规定。

五、课堂管理的实效性策略

现代化工厂里,当车间流水线生产某一产品时,道道有人把关,处处有人检验,管理程序非常严密细致,因而生产效率极高。虽然我们的课堂不能等同于工厂的生产车间,但同样需要有序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我们在此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学管理才能有效、高效。对此,我们提出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精心设计教案和学案,使教与学合一、和谐;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使课堂教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使课堂“两主”得以充分发挥;悉心营造既紧张有愉快的和谐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注意始终保持集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使学生的心境始终感到愉悦。

为对以上目标实行有效管理,尽可能多地了解课堂教学的现状,我们除了成立课堂教学评价小组,每学期对全体的课堂教学进行管理外,我们还提出了“走课”的概念,即学校领导在一节课时间内,根据实际情况,先后进入几个教师的课堂进行听课调研。与此相配套的还,有校务会议议课制度,即每周五下午的校务会议,大家根据一周来的课堂调研情况,不点名地对课堂教学进行分析研究,着重是存在的问题,对于存在的共性问题,由业务校长汇总情况,在下周一的教师学习会上进行反馈,对于存在的比较严重的个性的问题,由听课领导个别找上课教师交流。

六、管理机制建设的实在性策略

这是我们在工作实践和开展课题研究时的一个指导原则。我们始终本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着眼点,对各科室、各部门、各班级平时工作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处理措施,对于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不管问题大小,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于一些大家眼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正儿八经”地制定一个制度、细则。如《学生出操集会管理细则》,对学生出操、集会的时间、顺序、线路,以及谁负责带队,下楼时带队老师站哪里,上楼时带队老师站哪里等都作出明确的规定。我们认为,出台一个政策也好,一个制度也好,关键在执行和便于执行。

七、考核奖惩的跟进性策略

第3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精细化管理是一般被用于企业管理的理念,是社会分工精细化的产物。精细化管理侧重于目标的完成过程的管理,精细化管理需要将管理的责任明确化、具体化,而且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相应的管理人员将管理工作做到位。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到学校德育教育中就是以经济的教育方式获得最大的德育效益,在这样的管理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推动我国学校教育的德育工作。高中教育管理的精细化管理可以使学校的教育责任化,提高教育的水平,推动学校德育的不断发展。

一、德育工作中的问题

1.理论与实践分离。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当前我国高中德育教育工作中,因为过于强调理论的讲解,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态度,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虽然在近几年的高中德育教育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它还是不能够满足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传统的理论课堂上,学生只能在被动地接受那些枯燥的知识,从而降低了他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德育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学习态度,把德育工作推进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2.社会压力过大。学校在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工作时,社会带来的压力也比较大。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是完全正面和正统的教育,然而,他们接触的社会上的一些思想却有阴暗的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导致学生对价值观认识的迷茫,被动的接受生活中的多样性道德标准。初中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受到社会上负面思想道德影响,会让他们感到现实生活的复杂,造成他们人生观、道德观的扭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我国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同时,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也被带到中国,这样就会造成我国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对我国的道德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3.校园德育氛围不足。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它需要学校拿出较大的精力和时间去开展该项工作。但是就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的德育氛围不够浓厚,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我国道德教育的需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上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这也就导致我国的教育趋向于专业技术化教学,过渡注重成绩,从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这样导致我国德育教育的边缘化,使我国的德育水平比较低下。

二、德育精细化管理措施

1.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德育教育和其他科目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的教学时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从而来提高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最终达到教学的目标和效果。创新德育教育的教育模式,首先,就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掘学生的潜能,有意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要提高德育的工作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其次,学校也要建设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在学校定期进行心理讲座。组织学生向道德模范学习,也可以进行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形式的道德教育方式。要结合我国当前道德的需要,善于抓住时代的特点,从而能够培养出与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人才。2.提高学生的道德辨别能力。对于学生来说,社会上的思想多样化,而且比较复杂,有其是近几年来网络的不断发展,更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这就需要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时,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学校在进行教育工作时,可以让学生们多参加一些调研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召开定期的学校道德交流会,让师生之间进行共同的探讨和交流,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提高他们辨别道德思想好与坏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想的形成,进而促进我国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3.加强校园德育文化建设。学校要想提高德育教育水平,就要加强校园德育文化建设。第一,学校可以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比如在学校内张贴道德事迹的海报等。第二,学校可以定期向学生开展学习道德模范的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除此之外,加强学校的德育氛围建设还应该提升德育教育工作者自身的道德水平,教师要有较高素质的思想道德水平,这样才能够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要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心,以高素质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和引导学生。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帮助他们解决精神和学习生活中的困惑,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第4篇

一、通过具体的制度实施,体现寝室德育精细化

1、内务管理

作为全寄宿半军事化管理的於潜二中,对寝室内务要求很高,从生活用品的摆放到寝室卫生的要求都做了明确的规范。因此寝室长在平常内务管理中责任很大,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起到督促作用。每天早上管理员都会对各寝室内务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要扣班级考核分,做的好的则加分。这样,对寝室长的管理能力和责任心就要求很高,一个负责任的寝室长可以为班级争取更多的荣誉。

2、纪律管理

由于我校所有学生都住校,因此寝室纪律管理又是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学校同样做了许多规范。如起床铃声一响,寝室长就得提醒寝室成员起床洗漱、整理内务,然后以寝室为单位排队去食堂就餐。傍晚回寝室的纪律也有寝室长负责,当然此时的寝室纪律管理不是那么严格,寝室长只要负责督促学生及时完成自己的事情、监督学生是否在寝室做如抽烟、玩手机等违反校规的事。晚自学结束回寝室的要求也一样,只不过寝室长还要负责学生就寝前的纪律,如不准窜寝室、及时洗漱上床休息等。熄灯后寝室成员如有聊天等行为要及时制止,情节严重的要报告老师。

3、安全管理

“安全是天”,因此,寝室管理中安全应该是最重要的。这里所讲的安全除了人生安全还有财产安全。对于寝室长而言,要负责学生的人生安全似乎能力有限,但只要寝室长善于发现寝室里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报告给老师其实就做到安全管理了。安全隐患主要是寝室设施是否安全,如寝室内螺丝松动、玻璃脱落、水电设施损坏等。这些安全隐患能够在未伤害到学生前就告知老师并整改的话对学生来讲就是安全。还有就是财产安全。除了学校财产外还有学生的个人财产,偶尔也会有学生的私人物品不见,这就需要寝室长多提醒,如发现学生的柜子未上锁应及时告知同学。一旦发现失窃现象应及时与老师联系并协助老师查监控。安全,应该是一种预防,寝室长在寝室安全管理中起的也就是预防作用。

二、结合寝室的考核,落实寝室德育精细化

1、优秀寝室长评比制

由于整个寝室管理中寝室长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更为了提高寝室长的工作积极性。每月评比优秀寝室若干名,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评比的标准是工作认真负责、对本寝室的管理有突出成绩,主要参考寝室的相关考核分以及各寝室长在平常寝室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在每一学期里,还要评出校级优秀寝室长,参考标准是月评比中寝室长被评为优秀寝室长的次数。

2、安全文明寝室评比制

为了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寝室管理中实行安全文明寝室评比制度,“安全文明”要求做到寝室内财产和人生安全、寝室内务规范、寝室纪律文明、寝室生活和谐。每月评出安全文明寝室若干个,这也是优秀寝室长的考核标准之一,每月纳入班级考核。因为安全文明寝室的评比直接影响到班级的考核,对各寝室有很高的激励性。学生在争取该荣誉的积极性都很高,这不仅正确培养了学生的荣辱意识,更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而作为安全文明寝室,在寝室门口的信息牌上都会挂上写有“安全文明寝室”的黄色小牌子。让每一学生看到都有一种自豪感,也让未被评上的寝室学生继续努力。

第5篇

关键词:学校;精细化;管理;均衡发展;学生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发展由粗放型的学校管理转向精细化的学校经营。

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增强办学活力,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从而达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目的,实现了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教育的根本问题,不是去理清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而是破解在新形势下的老问题。而精细化管理恰恰就是用新思维来管理教育的老问题,从而实现教育的优质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为学校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和支撑平台。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更新教师理念,提高管理能力;有利于抓好常规,夯实管理基础;有利于加强教学,提高学校管理品位。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学校管理质量和整体执行力,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校主要从以下方面做到精细化。

一、打造学习型、研究性、创新型的领导班子

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从班子抓起,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强化大局意识、团结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榜样意识。我们学校新一届的领导班子确立“为学生的和谐发展、优质发展、全面发展而奋斗”的教育理念,确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带动学生内涵发展,成为省内名校而奋斗”的发展方向。

通过强化学校基础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重视政教活动创新,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快速华丽转身。

二、班主任管理水平优质均衡

班主任是学校各项工作在班级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是教学工作的具体指挥者。要使学校的整体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抓好班主任管理是关键。

首先,要建立一支有强烈责任心、崇高使命感、乐于奉献为核心的班主任队伍。其次,对班主任管理水平M行整体系列培训,来突出班主任优势之间的交流互动互补,合作和谐。再次,面对小班化教学,马上转变思想,进行精细化管理,改变以往粗放式管理,在细节上做文章,在小处做文章,在容易忽略的地方做文章。最后,通过课堂和活动两大德育阵地,对班主任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责任心、工作表现、班风、学风以及与任课教师配合协调情况等,实现管理制度化,内容系统化。优化教育工作环境,发展和提升德育内涵。

三、科任教师教学水平优质均衡

“万仞之台,始于尺土。”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

1.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我们不仅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学习,还创造机会让老师们外出参观学习。此外,为了推进课程改革,促进课程建设,我校每年邀请教研员等各类专家来校进行课程指导,增强教师的课改意识,帮助教师开阔视野,反思课堂教学,提高业务水平。

2.为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我校根据他们的实际,组织帮助他们制订成长计划,使每位青年教师明确发展目标,同时发挥学校现有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优势,开展“师徒结队”。这样,加速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他们就是学校未来的希望。同时,也加速了我校名师工程的发展进程。

3.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培养目标,应有全面的质量观。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素质教育学科化,突出学科特点,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打好两个基础,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要求标准。

4.细化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过程。按照高标准新要求备课,包组领导全程参与,互动指导。老师们精心备课、侃课、磨课,兼收并蓄,共享交流。这样就能使教师之间差距很好进行弥合,更好地提高教师水平,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同时,继续进行“三制”“三课”,赋予新的时代气息和理念,在各种平台中历练自己,提升自己,突出分层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各学所需,各尽所能。

四、定位信息化教育,为教育均衡优质进行顶层设计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出台后,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大势,新一届领导班子以超乎常人的胆识,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信息化教育环境的崭新布局。引进最先进、最实用的班班通校园信息平台,核心目的就是突出优质教育,为优质教育进行顶层设计。

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带动教师更新观念,提升教学技能,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实现均衡背景下的优质教育,使学校站在信息化、现代化新的发展平台,快速提升学校办学的品质品味。

五、精细化校园环境管理,使校园更和谐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创造校园优美和谐环境,尝试立体化、精品化绿化,建造具有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园林特色的校园文化,完善教育教学设施。添置计算机,音、体、美教学设备。改善师生教学条件,逐年增加图书藏书量,实行多元化管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精细化的管理,实现了校内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大力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成果丰硕。

参考文献:

第6篇

自改革开放,民办院校随着我国的发展而逐步增多。1997年底我国具备颁发学历资格的民办院校仅有20所,2005年,我国民办普通高等院校达到249所,截至2013年底,我国民办高等院校达到386所。但随着民办高校的增加,伴随而来的院校管理问题也接踵而至,大致的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一)过分注重招生情况而忽视了教育的实质内涵。民办院校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但是经营使用权是属于院校投资方,他们需要自负盈亏,所以每到高校招生期间,大部分高等民办院校会大量的抽取资金去为学校招生打广告,其实这些也无可厚非,但却忽略了校园文化和底蕴建设,也确实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二)师资队伍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教学需求。高等院校的师资队伍一般要满足双师型骨干教师要求,即一个是满足学历上的要求,另一个是拥有企业的工作经验。但大部分高校有高端师资队伍的需求,薪资福利方面却满足不了教师队伍的要求,导致队伍很难建立起来,而且大部分的高校教师队伍出现年轻化的趋势,究其原因在于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薪酬福利改革方面的不完善。

(三)为节约资金导致许多教学项目无法很好落实。建立高等院校的投资者大都是商人,那么商人就具有追名逐利的社会属性,他们往往衡量一个项目是否可行的重要标准就是能否给他们带来利润,这使得许多具有教学特色但是不具备盈利色彩的项目被扼杀在了摇篮中。

(四)管理分工不明确,部门重叠,行政效率低下首先体现在高层管理者身上,管理分工不明确,当出现问题时各自指挥;其次各个行政管理部门,也没有很好的管理分工,出现问题相互推诿的情况发生。

二、民办高等院校精细化管理的误区

误区一、讲节约资源理解成过分的减少开支。有的院校为了节俭资源,将许多教学项目停办,导致许多有教学特色的项目都无法开展进行;减少教师及行政人员的薪资,导致优秀的管理人才流失,教师队伍建设的缓慢;校内设施建设投入少,为的就是所谓的“节约资源”。误区二、误把精细化人力资源当成增加员工工作量。大量增加教师的课时以及课头,使教师的教科研时间和精力被占用。像辅导员也会因为分配学生太多压力太大而选择离开,行政管理也是如此,大量的工作交给基层人员完成,巨大的工作量导致其不堪重负。误区三、将精细化管理当成口号。错误的将精细化管理当成口号,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很好的将其落实到实处,让全员参与全员共同完成。精细化不应该是一句口号,它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企业管理文化,它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发展。

三、对于民办高等院校精细化管理的几点修改建议

(一)建立专业化的高等院校岗位职责体系。首先,制定各个部门间的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每个部门、岗位的工作,要负责的义务以及拥有的权力,这样就会避免有问题就相互推诿扯皮。其次,结合高等院校内部工作流程,以及具体的岗位描述,明确员工的绩效考评标准,使员工得能力以及业务水平的优差有章可循,通过每周,每月,每年的绩效考评,将员工的薪酬福利以及岗位晋升与绩效管理体系挂钩,充分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再次,分配好各个部门岗位,各个教师工作任务,不要把精细化当成是增加员工工作量,过多的工作只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削减教师们教育科研的精力,应合理的分配好工作,比如控制教师的合理上课课时以及科目,减少辅导员的管理学生人数,减轻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二)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精细化管理强调的四大原则“精、准、细、严”,“精”指的是做精,求精,最求最佳,“准”是准确、准时,“细”是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严”就是执行,主要体现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

(三)要做到全员参与,别把精细化当成口号。要做到精细化管理,事先应该在校内征询校内职工对于精细化管理的看法以及意见,收集各方面的意见,也可以设置优秀建议奖等的方式,刺激员工积极参与。在精细化管理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让员工也全员参与进来,在员工参与管理过程中,积极收集员工反馈回来的意见,为日后的精细化管理改进提供数据依据。同时能够让员工在参与进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体验到自己本身主人翁的身份。

(四)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将培养人才做为管理的一大重点。无论企业也好,高等院校也罢,都应该把人才培养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一大重点,只有拥有了大量的专业化人才,才能撑起企业将来的一片天,作为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资源,人才资源,我们要做到如下两点内容以加强:首先,高等院校要有自己一套完整的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做到人才的招聘,聘请,培训,以及任用其适合的岗位,这一完整的体系,做到选择正常的人才,培养高端的人才,以及让人才进去其适合的工作岗位。其次,要有自己的人才晋升培养机制,做好新晋员工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将员工的未来和企业紧紧地绑在一块,同过完善的晋升机制,增强员工的企业向心力以及企业归属感。

第7篇

“精细化管理”源自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制造业领域。它是在常规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的产物,旨在尽可能地减少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最大程度上降低管理产生的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管理整个过程中的细节,将每个管理环节中的因素进行细化,从而把每个细节都做到精益求精,最终达到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的目标。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企业管理同属于管理层面的内容,具有共性一面,但具体到两者的价值追求,差别又是巨大的。企业的终极目标是获取最大的利润,而学生工作所追求的终极价值是育人,精细化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的一种先进管理工具,把其引入学生工作中,吸收其精华,能有效提升学生工作的整体水平。所以,在学生工作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就必需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学生工作精细化的出发点与立足点,注重个体的关注与指导,切实把学生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精”――根据实际确定当前工作重点,对重点工作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严要求、高标准;“细”――对重点工作做到细致入微,抓好细节落实;“化”――制度化、规范化,把制度内化为师生共同自觉遵守的办事规程与行为准则。

二、高校学生工作引入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1)有助于构建科学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200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到:“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可见我国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笔者认为,要使《意见》中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能真正落实,不断地把高校的管理工作具体化,进而精细化,因此,只有实行精细化管理,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细化,才能有效地在高校系统里建立科学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2)有助于聚集与整合管理资源,形成管理合力。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行业的分工日益细化,伴随而来的就是用人单位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这就促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和创新,使之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学生工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效果。但现实情况是,众多主客观原因导致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在学生工作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在众多原因当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各类教学资源紧缺。而实行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便能协调与整合校内外各方面的管理资源,并形成管理合力。

三、进一步推进高校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第8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精细化管理;内容分析

众所周知,高校辅导员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同时也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改变,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管理模式逐渐由粗放转为精细。因此,为提高辅导员工作能力以及水平,研究者有必要对其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方式进行详细分析,以确保高校辅导员均能够准确掌握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并将其运用在日常工作中。

一、精细化管理方式概述

1.精细化管理概念

精细化管理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我国古代各家学说中便已经出现了精细化管理的萌芽。例如,老子提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治大国,若烹小鲜”等思想;宋时朱熹曾言“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这些先贤思想中充分体现出精细化管理的理念。[1]现代精细化理念的提出始于弗雷德里克・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并且经日本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的实践,逐渐形成完整的精细化管理理论。[2]

国内外众多管理学专家对精细化管理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不同学者专家研究角度的不同,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并没有统一定论。

文章结合多方面的研究结论,将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归结为:企业或组织通过专业化、科学化、数据化、流程化、规范化、严格化以及细节化的管理技术或手段,对企业生产或组织运行等进行监督控制,实现组织内各单元的精确、高效以及协同运行,最终实现低成本高回报工作目的的管理方式。

2.精细化管理核心思想

精细化管理方式与其他传统管理方式不同,强调全员参与,并且将人作为管理工作主体,因此精细化管理方式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要求管理者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理解员工,重视员工的作用,并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管理者要协调好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或利益的关系,使企业组织与员工的积极性都得到最大化发展。

另外,管理者还要秉承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科学规范工作方法模式,采取有效措施以使企业效益达到最优化。

二、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管理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等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以及复杂化。在此背景下,辅导员工作要想满足实际要求,就必须转变传统的简单粗放的管理方式,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指导,采用新方法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1.精细化管理符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诉求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外一些腐朽、极端的不良思想和价值观念传入校园,对我国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成了较大冲击。再加上大学生正处于思想逐渐成熟的阶段,因此这些不良价值观很容易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诱发大学生出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观念。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模式难以纠正大学生的不良观念。所以,辅导员必须要遵循新的工作理念,转变管理方式,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加重。高校教育改革的逐渐推进,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逐渐增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因此,高校辅导员有必要采取精细化管理理念,以完成工作面临的新任务。

2.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需要精细化管理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仍存在队伍建设发展滞后、人员数量配备不足、综合素质不高、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针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量化工作内容、规范工作方法、完善规章制度等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法可极大地提高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以及有效性,从而缓解辅导员综合素质不足、工作质量没有保证等问题,进而促进高校辅导员的发展与队伍建设。

3.精细化管理能应对大学生群体的发展变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群体结构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增多、不同大学生之间的发展需求变大、贫困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等。多元化的大学生群体构成就要求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针对不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利用精细化的管理理念方法,以满足大学生最迫切的需要,促使不同群体大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与发展。

三、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现状分析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现在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主要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行为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工作;二是进行学生日常管理、学校文化活动、班级建设管理以及奖助学金管理等工作。从实践经验来看,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第一,工作理念落后。部分高校辅导员的学生工作理念仍然停留在政治教育、道德培育等简单阶段。辅导员忽视学生在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当做被管理者、被动接受者,重管理,轻教育;学生工作理论性较强,缺乏与实践的结合,知识工作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学生工作不符合个体发展客观规律以及教育规律,片面以主观经验为准开展工作。

第二,工作机制存在漏洞。主要表现在:高校学生管理机构仍沿袭传统机构配置,由学工处、系院党总支等组成,具有较为明显的倾向性。并且高校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除受系院管辖外,还需对学工处、组织部、招就处以及后勤部等多个部门负责,从而导致辅导员忙于行政事务而忽略学生工作。部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存在疏漏,工作制度的制定与完善与时代严重脱节,不符合时展要求,以致工作效果受到影响。

第三,工作队伍水平普遍不高。多数高校辅导员在参加工作前普遍没有足够的教学管理经验,并且许多从业者将辅导员岗位当作工作升迁的跳板,对本职工作不重视,事业心及工作责任心不强。另外,高校辅导员的工资待遇、福利、职称评定等制度不尽如人意,以致从业者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工作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四、高校辅导员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提高辅导员精细化管理水平

要想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辅导员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至关重要。对此,高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加深辅导员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辅导员要学会区分精细化管理与细节管理的不同:精细化管理并不要求辅导员做到面面俱到,巨细无遗,而是要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特点、大学生普遍发展规律以及教育教学规律,对其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精细设计,注重细节,实现工作的数据化、流程化、规范化以及严格化。同时,辅导员还要认清精细化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并将这一思想贯彻到日常工作中。

第二,逐渐培养辅导员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意识。学校要组织举办研讨会、专题讲座、座谈会等学术交流活动,组织辅导员集体参加,并鼓励其相互讨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各自对精细化管理的理解,从而使辅导员逐渐了解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精细化管理的方法途径。同时,学校可以组织辅导员去其他院校或社会事业行政部门参观学习,让其充分体验精细化管理模式,直接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好处,从而树立牢固的精细化管理意识。

2.明确高校辅导员岗位职责

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行为管理以及指导服务大学生等三大块。

第一,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国家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高校要加强宣传,促使辅导员均能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做大学生人生路上的合格导师。

第二,明确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工作是辅导员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生大学生活质量的高低以及学校文化建设、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认识到指导服务大学生的辅助作用。高校辅导员要树立“一切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从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为大学生服务,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完善精细化管理工作制度

要想确保精细化管理方式在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中的落实,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保证,包括:①健全辅导员培训制度以培养专业性强,管理素质水平高的辅导员队伍;②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以强化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提高其工作积极性;③建立公平的激励制度以激发辅导员的主动性及创造性,增强工作动力。

精细化管理理念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型管理理念,对提高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水平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对此,文章在阐述精细化管理方式概念、应用精细化管理方式进行学生工作的必要性以及高校辅导员工作常见问题的基础上,对精细化管理方式的落实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雄伟,潘 惠.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01).

第9篇

1、安全管理系统化

物业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对于物业服务的主体作为目标,即以物业保障能力及管理水平的诉求作为管理目标,对教学楼以及学生公寓进行系统的模块进行有效管理。其中模块内容包括人员、安全、硬件设施以及卫生,各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物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安全管理,在管理中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安全管理内容进行合理的系统化梳理,要从安全要素着手做好,包括环、机、物、人、法,加强制度建设,有效的对过程进行管理,确保安全工作的实效性。

分别分析安全要素,其中“机”是指教学楼和公寓使用的设施设备,“人”就是物理管理的对象,包括物业工作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物”指的是企业物料、半成品,在物业管理中就是指保洁和办案的维修等材料,“环”就是环境,即教学办公场所、学生公寓,“法”就是规章和法规。

1.1 “人”的要素

其包括物理工作人员以及管理对象,工作人员包括设施设备维修维保人员、保安保洁一线员工、院系领导、辅导员、管理干部;管理对象有教师、学生以及外来人员。要做好人这一要素的管理,需要对外来人员做好身份识别以及登记工作,注重对学生进行有关内容的培训及宣传,要让学生明确公寓住宿的有关规定,及时的告知住宿禁令,加强对学生关于防盗、防火的安全知识培训,让学生树立并加强安全意识。宿舍中,要禁止使用违规电器,对这一情况要定期进行查处,让学生管理好自己的私人物品,危险品不能带到宿舍中,大件以及贵重的物品要进行出入登记管理,学生离开宿舍要锁好门,对门锁、钥匙、安全用电等内容进行有效管理。另外,还需要注重对物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明确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及规定,明确自己的管理内容及职责,能够有效、快速的报告及处理突发事件。物理管理着需要加强对工作过程的考核工作,和学工系统一起,将学生在宿舍中的行为也加入学工评价体系中,建立有联系的学生管理系统。

1.2“机”的要素

其包括各种设备,有供电、宿舍出入人员识别设备、供水、生活供冷热设备。当前很多高校都使用了门禁设备、空调、电开水炉、智能供电设备,教学楼在夜间也使用了门禁设备,出入的人员需要刷卡。通过将技术防备以及人员防备相结合对外来人员进行识别,对违章电器进行控制,以此实现安全控制管理。电梯也是一种重要的设备,消防设备及相关的配置电器是安全管理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因此需要定期的检查及维护这些设备,确保其始终处于好用的状态,保证安全管理效果。

1.3“物”的要素

其表现在进行卫生管理和安全管理中使用到的物件及材料。从安全层面来看,包括门锁、室内家具、门窗、钥匙、消防通道、楼内消防设施等,要做好这些物件的管理,需要定期的对这些物件进行检查,出现损坏时要及时的进行维修,无法修复的要及时的更新及补充,确保这些物件的完整状态。从卫生层面来说,也需要注重这方面的管理,要规范的使用清洁药剂和洁厕灵,规范使用的量和时间,对其进行保管,避免出现意外情况。保洁工具需要表明厕所专业的工具,保存好保洁用具,如铲子、刀具等,不要随意放置这些物品。

1.4“法”的要素

这是实现物业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在制度规范层面,需要将规章、法规渗透到所有环节内容的管理中,将安全管理渗透其中,要对人员出入、楼宇开关时间、物品报修及出入、维修程序等进行明确的规定。要落实责任到岗位,让每个岗位都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职责及工作内容,确保所有的工作都有,要严格进行检查,落实责任及奖励,做到奖惩分明[1]。制度内容包括楼宇的环境卫生方面的管理、安全管理、财产管理、消防安全、设施设备维保、员工考核、便民服务措施、突发事件处理规程等。

1.5“环”的要素

环境要素需要做到定期的检查以及维护楼宇环境设施,确保其处于完好的状态,损坏情况要及时的维修及更新,避免因此而发生安全事故。在宿舍、教学楼都应该贴有提示、醒目的告示,告知校内所有人员。

2、卫生保洁目视化

卫生评价是衡量物业工作的首要标准,在管理中需要结合目视管理原理以及管理方法,制定“十无”标准,这样可以方便保洁人员明确工作内容,也方便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具体包括无垃圾、无积水、无积灰、无污痕、无痰印、无张贴、无异味、无杂物、无乱涂、无蛛网,这可以?楸=嗳嗽钡墓ぷ魈峁┕娣都爸傅迹?让考核工作简洁便利除了这些之外,还需要注重规范垃圾出楼、保洁用具摆放、垃圾车循环收集区域垃圾时间。当前卫生保洁方面已经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校园内是卫生干净、整洁的,有效的消除了重大活动突击保洁的现象。

要推进精细化管理,还应该注重对保洁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影像让他们现场进行观摩和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在学生宿舍中要进行宣传及倡议活动,让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垃圾装到垃圾袋中,并且自己带到楼下的垃圾统一处理地点,在教学楼中也应该粘贴相关的垃圾处理规范。

3、考核评分模糊化

除了在安全及卫生管理中应用管理学原理实现精细化之外,在考核方面也需要使用管理学原理,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精细化管理[2]。这就需要对安全卫生岗位职责及员工行为规范抽出分项并列成表格,将考核内容氛围备查项目及每日必查项目,对员工的工作效果及水平进行考核评分,确保考核工作的实效性。

卫生及安全标准不够细致,因此就很难用分数去区分成效,对于卫生的评价可以不精确,不然无法有效调动员工对于工作的热情及积极性。因此,在考核评价中应用模糊管理评分方法,可以将考核项目评分变成等级评价,包括优秀、合格及差三个等级。员工的工资要和考核进行挂钩,将日考核及月考核结果进行结合,计算实际考核工资。考核结构还可以用到年度工作质量考核评优中,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实现激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