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育机构的培训

时间:2023-08-24 17:15:11

导语:在教育机构的培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育机构的培训

第1篇

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当前幼儿美术教育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家长的思想存在问题对幼儿而言,学什么是没有什么判断能力的,基本上是由家长说了算。如果家长的导向是正确的,那的确值得庆幸,但是大部分家长的思想和期望值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家长的问题:一是大部分家长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认识不全面。在家长看来,学习美术就是让孩子学画画,就是要通过学习让他画得像、画得真实,却又希望通过画画来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家长们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孩子的画面,当部分比较有新意的教师,引导孩子们随着自己的意向画出较有童趣的画面时,家长们就在抱怨:白学了那么久,画得什么也不像!殊不知正是这些“上帝”的要求,使得较有思想的教师也不敢大胆地教孩子,他们的生存也怕得罪“上帝”啊!家长的审美导向直接导致教师的错误教学方法。二是不顾孩子的兴趣,盲目跟风学习。当部分家长看?

到别人的孩子在学画画,听说幼儿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时,便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画画,不管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加入了幼儿学美术的热潮,从而导致接受美术教育的幼儿人数倍增,而培训效果甚微。其次,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存在问题市场是跟着需求在不断地变化的。毕竟是各类培训机构,不是义务教育机构,他们也要为自己的生存前后思量,孩子不知道什么,大人这个“上帝”却不能得罪。于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就明显地脱离幼儿的年龄、心智发育特征。在培训的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教师为了迎合家长们希望孩子画得像的需求,总是事先画好一幅画,然后花大量的时间来讲解画面的制作过程和技法,甚至还现场表演整个画面的绘画过程,然后让学生临摹。实际上,这样的教育方式中,教师包办、代替了幼儿的认知过程,使幼儿忽略了自己的感受,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对事务的认知能力,自然就无法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能力。临摹的效果当然是很好的,可是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脱离了老师的范画就什么都不会画了,绘画的思想也被禁锢在老师的一招一式中,也就是部分家长所说的“死画'广泛应用在幼儿美术培训课堂上的这种技法式的传授方法,对于高中和大学的以传授技能为主的学习来说,确实是很好的教学方式。但是对于幼儿,这不能不说是误人子弟的教法。正是这种教法,使得有些懂行的家长在抱怨:孩子没上美术培训班之前还比较有想象力,画的东西还很有创意和童趣,可上了培训班之后,只会画死东西了!

作为占幼儿美术教育很大比重的培训机构来说,该如何规范和监管,它自身又如何处理好生存发展和办学质量的关系呢?这确实是左右为难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

一、办学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

办学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各幼儿美术培训机构的监管,对各培训机构进行全面的资质审定,使其实行持证办学,在办学硬件上得到保障,教学人数实行小班化,师资队伍实现持证上岗执教制度等。

大部分培训机构为了笼络生源,总是打着某某名师的旗帜,把学生连哄带骗地招收来后,为了降低办学成本,却玩起了偷梁换柱的伎俩,聘用不够格的低廉的工作人员,来滥竽充数地施教这种师资队伍确实令人担忧。早期美术教育虽然是低幼阶段的教育,可是对教师的要求却不能低。幼儿美术教育有特定的规律和要求。从教学法的角度来看,教幼儿学美术比教成人更难。教师除了精通美术技能外,更应该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该由有水平,懂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师任教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一生。所以对混迹于幼儿美术教育队伍中那些不合格的教师,要坚决清除,管理部门应严把培训机构师资队伍资格审查关。

二、培训机构应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幼儿美术教育的特征

任何形式的教学改革,都首先要在观念上认可,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幼儿美术教育也同样如此。由于孩子尚小,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幼儿的教育则更多的是家长观念的教育。学校的美术课,因为没有功利因素的影响,课堂上老师可以自由地按照课标、按照幼儿发育特征和心智需求进行教学,出现的问题相对较少;而具有功利性的培训机构,就不一样了,他们为了吸纳生源,无条件地按照家长们的需求,不断更改和制定教学方式和方法,导致效果越来越差。

因此,笔者认为,各类培训机构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之前,应针对家长做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目标和特点的培训和介绍。使家长明白美术活动对幼儿和成人来说,意义完全不同。对成人来说,美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对幼儿来说,美术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131家长们可能是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但他们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特点可能却并不在行。让家长们了解幼儿美术教育的特点,并提出针对幼儿年龄特点的美术教法和学法,不仅扫清了正常教学的拦路虎,更是保证了幼儿美术教育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走上正确的道路。

三、培训机构应监督教师准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

现实中,很多教师为了家长能看到自己喜欢的孩子的作品,在课堂上就以教师为主体来处理教学关系。他们总是事先画好示范画,在幼儿美术教学的课堂中,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讲解作画步骤和制作方法,然后亲自动笔示范绘画过程,最后让学生跟着示范画临摹,就连使用什么颜色和造形都要求一模一样,这种教学的后果是使学生思想僵硬、呆板;还有一部分教师觉得自己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处理教学关系的,他们让学生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自己则在一旁闲坐,放任自流,这样不加以引导的教学,孩子也无法得到培养。

皮亚杰指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主动地去探宄它。幼儿对美术感兴趣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说因为画出的画好看,有的说蜡笔的颜色很漂亮……美术不仅仅只有绘画,而是由多种形式组成,从幼儿兴趣入手因材施教才能让幼儿接受和喜欢不同的美术形式,才有利于对幼儿的美术教育以及幼儿自身美术的全面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应从不同的切入点对幼儿进行引导、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关系,把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放在首位,不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尽量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要走出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运用范例、示范、和讲解的由老师单向传授知识技能的方法,运用引导、发现、讨论、思考等方法,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着兴趣是美术活动的前提,观察是美术活动的基础,想象是美术活动的核心,情感是美术活动的灵魂,技能是美术活动的手段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自主选择的兴趣和能力,在不同材料和画种上,因势利导。这才是符合幼儿心理感受和智力发育的教学关系。

四、培训机构应减弱功利心,正确处理“即时效应”与“终身发展”的关系

培训机构要树立自己的形象,必须树立优秀典型。他们所树的典型往往是:能在很短的学习时间内,让学习者取得可见的成绩,这种急于求成的短期技法式教学所形成的“即时效应”是可以蒙蔽不少家长的。但是,笔者认为,培训机构应减弱功利心,正确处理“即时效应”与“终身发展”的关系。

“无论何种技术,其应用不应该是为技术而技术,而应该以促进艺术学习成功与否,以学生达到艺术的和智慧的目标如何来衡量。技术的目标不在于学生使用某特定技术的程度如何,而应该以增进学生在丰富的新资源和新信息中融会贯通和建构新意义的能力为宗旨。其有效的成果应该表现在学生对技术手段、艺术技法和艺术追求之间关系的透彻理解。

幼儿的美术主要分为绘画(命题画、意愿画、装饰画),手工(纸工、泥工、自制玩具),美术欣赏三大类。艺术和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是爱因斯坦一生的重要支柱,他一再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艺术的想象力,往往刺激科学所必需的想象力,因为两者都是创造性活动。幼儿美术教育是为了让幼儿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这片自由的天地里,画出(做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为了短暂的掌握某种技法去赢得各种证书。“创造力的培养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中心内容。美术教育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感染着学前儿童,不仅能陶冶幼儿美的情操,而且对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起来后,对孩子未来的专业以及人生的发展都是不可估量的。

第2篇

关键词: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8—082-03“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伊始,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这表明,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是“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教师培训机构要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为构建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而加快自身建设。

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必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教师教育呈现专业化趋势,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包括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和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教师培训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是机构自身发展和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于专业化社会学家布朗德认为:专业是个正式的职业,为了/,k事这一职业,必要的上岗前的训练是以智能为特质,主要为他人服务而不是从业者单纯的谋生工具,主要强调:专业是一个全日制的正式职业;专业拥有深奥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iY..和技能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获得;专业应该向他的客户和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无私的服务。专业强调从业人员的责任感、社会服务精神和工作的创造性。

弗德逊指出:专业化可以被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组织起来的职业,通常需要专门、深奥的知识和才能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对社会的福利,获得履行它的特定工作的排他性权利,控制训练的标准和实施对其成员的培训,同时,有权评估和决定工作如何进行。强调普通职业群体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由此可见,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中的“专业”是指经过专门的培养教育和训练,掌握了教师教育培训的专门知识和管理技能,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进行专门的教师培训活动,能够创造性地开展教师教育,促进社会和教师发展的专门机构。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包括组织机构专业化、管理者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和职能专业化。

二、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基础教育教师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要使命,作为基础教育教师培训机构在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必须积极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1.提升教师培训的必由之路

教师为适应时展、教育教学变革的要求,教师为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所以教师要学习、要参加培训。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历程,这一历程x,-J-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在于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进而促进教师创造新的教育教学。

培训机构要充分认识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有针x-,l-性地优化教师培训环境以及为教师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在教师培训过程中,重视教师的专业引领,促进和培育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思考领悟能力,促进教师真正成为培训过程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学习者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培-0iI机构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时展对教师培训提出的新挑战。

2.教师培训机构自身建设发展的N-\'要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历程,这~历程~-,j-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在于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进而促使教师创造新的教育教学。随着教师培训实践的深入发展,教师培训专业化问题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师教育实践面临的重要问题。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培训机构必须加快自身专业化建设,以适应新时期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求,促进区域教师发展,服务区域教育。’教育部公布的“十二五”期间教师培训的工作意见指出,将建立教师培训机构认证制度,对教师培训机构的条件和资格作出明确的规定。由此可见,教师培训机构要结合ISOIO015国际培训标准和国家认证条件,加快机构自身专业化建设,提升机构核t2,能力,使培训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实现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

3.竞争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调整加快,各行各业纷纷通过增加服务项目和提高服务质量来寻求竞争优势。同样,教师教育的发展\"dz要紧跟服务业发展的步伐,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服务,使其成为教师培训机构竞争的优势资源。在“十二五”期间,一方面,国家将实行教师培训项目招投标制,择优遴选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承担培训项目,形成教师培训机构竞争择优机制;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自主选学,教师在培训机构、培训途径、时间等方面有较大的选择自主性。这表明教师培训机构不再具有唯一性。同时,教师教育的区域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教师培训机构间的竞争日益显现,这些都促使教师培训机构通过专业化建设来寻求竞争优势,这是必然的选择。

4.提升品牌的需要

品牌的概念众说纷纭,科特勒认为,品牌是由产品功能、文化、服务承诺以及情感的象征性价值等构成的复合组织,其目的是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在现代商业社会里,企业产品竞争主要表现为品牌的竞争,随着人们品牌意识的提高和车富,品牌建设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品牌竞争已经成为社会重要的生存法则之一,选择品牌也已经成为大众消费的自觉行为。教育发展的历程也同样迈人品牌化阶段,选择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成为新时期大众的需求。教师培训机构应树立品牌意识,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这也是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全方位服务于教师,塑造良好的形象和质量信誉,打造品牌培训机构。

三、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建设的路径近年来,教师教育呈现出专业化的趋势,这对于培训专业化提出了强劲的要求,加强培训机构专业化建设是培训机构自身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1.提高专业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作为教师培训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充分认识机构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避免认识上的误区现在很多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都设立在高等学校,要纠正人们习惯上认为大学的教育管理者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就能当好管理者的错误观念,要转变自身观念,克服专业发展意识淡薄,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价值等认识不清,重工作经验、轻研究等现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化的教育和培训,树立科学的专业发展观。

2.专业化的组织机构 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任何组织都有其基本的使命和目标,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根据系统组织理论,任何组织结构变革都是内外部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组织在适应社会发展变革中其内部结构不断进行着自我调整。另外,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会促使组织机构发生变革,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时期,教师培训机构在办学理念、培训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在发生着改变,这些都促使教师培训机构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变革。‘大多数教师培训是由各类高等学校承担的,其组织机构一般沿用大学的组织机构形式,基本采用职能式的科层制机构,管理层级多,机构僵化缺乏灵活性。组织机构的扁平化、弹性化、多元-tg是未来发展方向,扁平化可以减少组织层次,更加灵活富有创造性。教师培训机构要积极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积极主动地进行机构内部的自我整合,以项目管理的模式推动组织机构的变革,实施项目牵动策略,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它通过横跨某一组织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构成的临时性组织,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用规范化、全过程管理流程来完成目标。建立和完善适应项目运行的工作机制,根据培训的需求和特点,以项目为单元,统筹各方资源,集中优势,打造品牌,彰显特色。

3.专业化的管理者

教师培训是专业,是专业人员从事的专业活动。

教师培训管理是一项系统2t2程,在教师培训项目的开发、教师培训计划的制订、培训I的运行管理以及培训质量的监控等方面,其科学化、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教师培训管理者具备专业道德、专业智能和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满足教师培训管理水平提升的需要,管理者专业化是教师培训机构形成核心竞争力,取得竞争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

管理者专业化是教师培训管理者依托专业组织,接受专业训练,获得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形成一定的培训管理理念及职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培训管理者的成长过程。

当前,教师培训管理者专业化建设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严重阻碍了培训机构专业化发展进程。

表现为:一是缺乏良好的专业精神,具体为专业认同感、责任感不足,持续服务精神不够;二是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学历层次不高,知识更新缓慢,缺乏自我83意识和能力,特别欠缺的是定期的学习和培训;三是能力结构的偏弱,如科研能力不高、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不强,应变能力有待提高;四是管理者专业化的资格认定没有建立,专业地位不高,导致管理队伍质素参差不齐,缺乏准入制度使得管理者的地位不能被认同;五是管理者专业化教育机构和培-i)JJ课程极度欠缺,接受继续教育的机制尚未形成,即没有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教育培训。

面对存在的问题,培训机构必须要从自身做起,带动管理者专业化的进程。第一,要提高对培训管理者专业化的认识。纠正只要有学科知识背景就能当好培训管理者的错误观念,要想成为优秀的培训管理者,管理和教育两方面的知识不可或缺。管理者要强化自身专业发展意识,自觉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专业化素质,并使其成为一种长期的、自觉的行为。第二,完善岗位设置和岗位职业标准,逐步向专业化过渡。科学设置岗位及其标准,是管理者专业化建设的基础,是管理者培养、培训和聘用的依据。同时,可以使管理者对岗位专业化的要求有更明晰的认同,增强其岗位专业化的责任感。第三,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使其专业化、常规化,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智能和素养。培训管理者的专业化,其进修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培训机构要为管理者参加进修和培训提供机会和途径,关心管理者的成长,并尽可能地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管理者学习和培训活动,如:聘请专家讲学;地区或校际交流;参加专业组织的培训等。通过这些形式来培养富有经验的专业化管理者。

4.专业化的教师培训师资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现代教师的职业被视为专门性职业,教师的权威性建立在专业素质基础上,应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来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教师定期参加培训是提高教师地位和职业性的重要举措,加强培训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

当前,教师培训机构的师资主要由专职和兼职两种组成。专职师资队伍中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教师数量有限,教师专业分布有限,根本不能满足中小学教师多形式、多层次、多学科的培训需求;二是专职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实践能力不足,造成培训效果不佳,特别是在中职教师培训时,由于参加培训的教师专业分布广,专业要求高,专职教师显得有心无力,造成师资相对“过剩”。

兼职教师队伍是教师培训机构的重要力量,主要由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著名校长等优秀教师组成。这些兼职教师在提高教师培训、增强培训的有效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尚未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及其评价机制;二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往往“供不应求”,所以不能保证聘请到满意的兼职教师;三是过分依赖兼职教师,使得一些培训计划不能按时进行;四是名师名家聘请成本高,培训经费有限,每个培训项目不能大量聘请他们参与。

教师培训机构要把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培训者队伍。一是建立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遴选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培训团队。二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完善其聘任和评价制度;加大其教学监控和效能的测评。优胜劣汰形成动态管理。三是建立专职教师研修制度,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提升专职教师的学历及其学术水平,定期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搭建沟通平台。

5.专业化的培训研究工作

教师培训机构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开展教师教育研究应该成为教师培训机构的重要任务。我国开展教师培训212作多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培训工作和机构建设仍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些都需要组织力量开展专门的研

究,以理论来更好地指导和引领教师培训。

现在,大部分教师培训机构多忙于培训中的事务性工作,较少开展关于教师培训的专门研究,研究力量也严重不足。结合教师培训工作开展科学研究,提升科研能力,把“研究”和“培训”结合起来,是培训专业化的必经之路。教师培训机构可以采取设立科研立项和奖励等措施,鼓励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教学研究;借助培训的组织优势,与参与培训的学校或教师一起合作,成立教学研究团队;借助研究成果寻求通过培训帮助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以及中小学校变革发展的途径等等,利用研究成果为决策提供支撑,提高机构决策科学化程度。

第3篇

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待我大学毕业之后,方悟不止其三。

师,乃国之文化之根本;是传递正能量之士。我从小立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努力,我终于从师范院校毕业,去触手教育之事。可入社会才知:教书,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面试了好几家教育机构,从信誓旦旦的进入面试到垂头丧气的离开,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皆问:“有无教学经验?”有的甚至不问姓名,开口第一句:“把《离骚》背出来听听。”辗转几次失去了信心。正巧,龙文教育打来电话,邀我参加面试,一去,陈主任第一句话:“渴否?坐下来谈。”瞬间倍感温暖,下定决心在此工作。

孰知,第一个学生就让我头疼了:小学三年级,坐姿极为不端正,不爱动笔,写作文的时候,你念一句,他写一句,写的字跟他的坐姿一个样儿。只顾传道授业解惑可不行,你还得纠正他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你一严、他一怒,将桌椅使劲蹬开,口不择言:“不写,就是不写!”我浑然不知会有此等反应,更无应对之策,在我脑中,学生都会听老师的话。此等情形,我眼泪婆娑。我思量半夜,想找一个应对之策。第二日,我采取了奖励式教学,在约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则有奖。果然奏效,完成作业的速度快,质量也有所提高。一个星期下来,他一来龙文,定先呼我名字--我和他成为好哥们。当然,给他上作文课的时候也不是一节课写一个作文了,而是,今天我们讲了“如何描写日月星辰”的知识,你就只写有关日月星辰的一百字左右片段,前提是要用心写。当然,他欣然接受了。日积月累,他的写作水平也挺高了不少。

第二个学生朝我走过来了:马上踏入初二年级,现代文阅读不好,需要补习。我又糊涂了:自己上学时完成阅读理解时,还是靠灵感加连蒙带猜来答题的,我怎么教方法、技巧?况且,大学老师也没有教授此类课程呀。我决定对主任说:“NO”。可我没有说出口,我不想让他们失望。我回家收集了大量的现代文阅读知识,买了重庆的中考阅读攻略,看了无数的教学视频,练习了大量的阅读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验和总结出来了。正因为我做过这些阅读,也知道学生在做此题时的困惑,所以,教授学生的时候更得心应手。当然,在上课之前,我首先在主任和其他同校区老师面前试讲了几次。我知道,只有付出了汗水,才能领略其中收获的真正喜悦。

学生越来越多,我也在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有的学生,上课要使用PPT,这样才生动直观;有的学生,你需要故事型导入,这样才引人入胜;而有的学生,你需要正襟危坐,严肃待之……学生,就像玻璃,干净、透明、易碎,同时,也能朦胧地反衬出老师的身影。

前面的路途中还有不计其数的学生在等着我,也有包罗万象的难题笼罩在其中,但我坚信:有学生在,路途就不会孤单,我也不会退缩……

龙舞九霄,文行天下。教育的康庄大道,我来了!

龙文教育第一届“龙文杯”教育征文大赛入选作品

第4篇

(一)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模型的选择:柯氏四级培训评价模型

1.柯氏四级培训评价模型的地位在西方国家,培训项目的评估方法及模式已形成相当完善、科学的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D.L.Kirkpatrick。他的“Kirkpatrick评价模型(柯氏四级培训评价模型)”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评估工具较为实用,它不仅要求观察学员的反应和检查学员的学习效果,而且强调衡量培训前后的表现和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因此,该模型的评价框架被许多国际公司广泛接受,并且影响较大。在对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进行评价时,我们选择了该模型作为评价的模型和方法。

2.柯氏四级培训评价模型的基本框架柯氏将评估活动分为四个层次,即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

(1)反应层次主要评价学员对培训的满意程度,其内容包括对培训的师资和培训课程、培训设施、培训的方式方法以及自己收获的大小等方面的看法。反应层评估是在培训项目结束时,通过问卷调查或评估访谈等形式来收集受训人员对于培训项目的效果和有用性的反映。

(2)学习层次主要评价学员对培训内容的了解和吸收程度。这里的“学习”仅指学员理解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而不考虑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的运用。学习层评估可以采用笔试、实地操作和工作模拟等方法来考查。组织者可以通过书面考试、操作测试等方法来了解学员培训后,在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方面有多大程度的提高。

(3)行为层次主要评价学员对培训内容的应用和熟练程度,其目的在于了解学员是否真正掌握了课程内容并运用到了工作中去。这一层次的评价是在培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由学员的上级、同事、下属或者客户等观察他们的行为在培训前后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在工作中运用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这个层次的评估可以包括学员的主观感觉、下属和同事对其培训前后行为变化的对比,以及受训人员本人的自评。

(4)结果层次主要评价培训内容使学员个人绩效及其组织绩效提升的程度。效果的评估即判断培训是否能给学员所在单位的经营成果带来具体而直接的贡献,比如产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利润的增长和投资回报的增加等。效果层评估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来衡量,如事故率、生产率、次品率、员工士气以及客户满意度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管理层能够了解培训所带来的收益。

3.应用柯氏四级培训评价模型应注意的问题

(1)从反应层评价到结果层评价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每一低级层次的评价结果都是高一级层次的基础,培训评价应从反应层评价开始,逐级进行。同时,从反应层到结果层评价也是一个难度逐渐加大的过程,需要逐渐加大人力物力来开展评价,其评价的意义也随层次的上升而逐渐增强,一级评价意义最低,四级评价意义最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尽量从低级逐渐做到高级评估。

(2)培训评价应该是系统性的评价。影响培训成效的因素较多,培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对结果造成影响,任何单一的或阶段性的评价都很难得出客观的、全局性的结论。因此,在建构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重视总结性评价,又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必须整体设计,综合评价。

(二)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体系的构建

完整的培训评价体系包括指标系统、权重系统和评价标准系统三部分。指标是根据评价目标而确定的具体条目,不同层级的指标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在一起就构成指标系统。权重是表示某一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重要程度的量数,按照每一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对每一指标进行赋值,就是确定权重的过程,全部权重值就构成权重系统。评价标准是对末级指标达到要求的程度,在数量和质量上制定的判断准则和尺度,全部评价标准就构成标准系统。可见,建构培训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1.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体系构建的技术路径

(1)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指标确定的方法。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我们将知识产权培训项目评价的相应指标按照培训评价的逻辑结构,结合柯氏四级培训评价模型的四级评价框架,设定了四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学员的满意度、学员的学习结果、工作中行为的改变,以及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的提升程度。在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的二级指标时,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发散性思维,也可以采取“因素分解法”按照培训评价内在的逻辑结构逐级分解,提出初拟指标。初拟指标确定后,就要对初拟指标进行筛选,把那些符合设计原则、反映培训评价本质要求的指标保留下来。通过逐级筛选确定各级指标,最终形成培训评价的指标系统,并将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的评价指标体系。

(2)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同一层次为基准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项指标分配权重。确定权重可以采取“特尔斐法”,即通过多次汇总整理专家意见确定指标权重;也可采取“层次分析与矩阵对偶法”,即通过区分各级指标影响评价目标实现的相对重要程度,将判断结果以数值形式表示,构成判断矩阵,然后经过运算确定同一层次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权重值。不同层级指标权重的集合就构成权重系统。

2.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前述方法,我们设计了四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并赋予相应的权重,初步形成了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的指标体系框架。

(1)学员的满意度。在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结束当天,通过培训调查问卷、学员访谈,以及综合对学员现场表现的观察评估来衡量学员对培训的师资队伍、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教材、培训条件以及培训组织管理等工作的满意程度。

(2)学员的学习结果。在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容,通过笔试、实际操作等方式,来评价学员对培训课程中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员对该培训的接受程度。

(3)工作中行为的改变。在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结束后一段时间,通过学员的同事和客户等群体的观察和测试,对学员在培训后在工作中行为的改变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估,主要评价学员在经过知识产权培训的基础上,在工作中主动运用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情况。

(4)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的提升程度。培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对学员的工作绩效和组织绩效进行评估,评估学员是否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来提升个人及组织的绩效。此外,还可采取问卷、访谈和行为观察等方式,进行学员个人绩效、团队绩效和组织绩效的评估。

二、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反馈机制的构建

(一)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反馈的原则

1.客观、科学的原则反馈的信息必须是客观真实的信息,应不受各阶段文件资料的束缚和项目干系人的影响,真实地反映和评价项目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建议。

2.及时、方便的原则反馈的信息可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评价后的信息应及时送达,以及时对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的项目、课程内容或者方式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反馈的信息应当是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简明扼要的信息,而不能是原始资料的传递,即在对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进行评价后,应对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精简的信息反馈报告,这才方便信息的使用。

(二)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反馈机制的构建

1.知识产权教育培训评价反馈制度的建立

在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的评价管理制度中,应将反馈机制以制度的形式确立。在该制度中,应对信息反馈的职责、程序和责任等相关内容加以明确的规定,进而使得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的信息反馈能有序进行。

2.建立规范的反馈流程

通过建立规范的流程、标准的接口,将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的评价结果及其相关信息反馈到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手中,这才可能对今后工作的改进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使评价的成果真正落到实处。

3.强化反馈信息的运用

第5篇

【关键词】德语 教学特色 口语 创新 语法

一、引言

笔者所参加的教师培训由德国海德堡F+U语言培训中心主办,前两周的课程安排为旁听及观摩F+U语言学院的老师给来自各个国家的学生上课,后两周则由该中心的院长Geiger女士给我们进行教学法的培训。作为德国最大的语言培训学校之一,F+U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因而该中心老师的授课全程只能用德语。最多15人一个班,他们如何给国际学生授课值得我旁听和观摩。我听课的范围在A1,A2,B1,B2四个语言水平的课程。课程安排都在上午,两节大课,每节90分钟,中间休息15分钟(9:00-10:30为第一大节,10:45-12:15为第二大节)。

二、教学特色

(一)重视口语

初级阶段的老师(教授A1,A2的班级)在课程开始时一般是让学生口述头一天的活动或者口述头天布置的主题作业。叙述过程中,有些老师会等学生全部讲完后提问,有些老师则在学生讲的过程中就进行提问或者纠错。中级阶段的老师(教授B1,B2的班级)同样会在课程开始让学生口头叙述特定的主题或者昨日发生的事情,但是难度会增加。例如有位老师花了45分钟的时间检验及复习家庭作业:叙述海德堡的风景名胜。她利用一切现成的状况进行提问,问学生昨天干什么了,去哪儿游览了,让学生把信息分享给大家,然后引到风景名胜的话题上,并让学生一一列举,全员参与。因为小班教学的好处,口语对话的作业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

(二)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有些老师的授课方式比较传统,要求严格,课程内容安排紧密,需要较高的集中注意力。这比较适合中级阶段的学生。例如,一位B1班级的老师在和学生的即性问话过程中将所有出现的、使用过的,对学生来说是新单词,尤其是动词全部写到黑板上,并且清晰而语速适中地进行解释,尤其当学生有疑问的时候。随后的课文主讲内容为文章内容总结。她的做法和我比较相似,也是先把常用句型列在黑白上,让学生抄下来,让学生念作业。值得借鉴的是,班上15个同学,一般是2―3个同学拿到同样的题材,也就是说大家复述的材料不一样。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得认真听别人回答的内容,因为老师会提问。这位老师时时鞭策和激励学生,偷懒或者屡犯错误时则会给予严厉批评。这样的授课方式虽然没有太多游戏,但是学生能学到很多,如果学生愿意跟着老师,自己努力的话。

还有个别老师不仅能让学生学到东西,而且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在活泼的氛围中学到东西。这样的教学方式特别适合初级阶段的德语教学。Thomas Huebner是F+U的招牌老师,也是为数不多的男老师之一。他上的是A2课程的结尾几课,上课重视同学搭档进行口语对话,通过对话收集信息,对话完后每个同学必须叙述其搭档的情况。这些安排都和书本紧密相连。语法主要通过大量的读、写、说来锻炼和强化。除了口语练习,还有阅读和写作题。Thomas在他的课堂上主要有以下亮点:(1)老师把自己的个人信息用关键词的方式无序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对其进行提问,学生通过提问才能解决和消化黑板上的所有信息,这样学生既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又锻炼了口语;(2)Thomas由于他独特的个人魅力(他曾经是演员)、宽广的知识面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上课时喜欢自嘲,喜欢拿自己开玩笑,总是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让学生以此为材料进行遣词造句;(3)会恰当地组织课堂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通过不停的口头纠错或练习让学生掌握语法

这对学生的听力以及课后自主学习的要求很高。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不可能也没有机会听到母语化的语法解释。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老师直接用德语纠正过来,不讲理论(反语序、变格的理论等),直接改正并说明动词必须在第二位。2―3人一组的口语练习给予15分钟的准备时间,结束后由学生叙述搭档的一日生活。有学生屡次用错am Morgen或morgens,不停地说am morgens,于是进行重点纠正:“要么用am Morgen,要么用morgens,不能说am morgens.”当然在场的学生八成是没有学过“要么……要么……”这个连词的,但是根据上下文意思,以及老师的不断重复,肯定是能猜出来的。如果想要进一步确认,最佳的方式是请教老师“要么……要么……”这个连词是如何拼写的,然后回家查询包含母语的双语字典。认真而用心的学生才能想得到这么做,一般的学生可能会满足于不求甚解。可见,用德语解释德语语法,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学习效率相对也低些。而如果能从母语学语法要简单得多。

三、教学建议

培训教师Geiger院长给我们提出了以下教学建议:

(一)对于外语课来说,朗读特别重要。无论做什么练习,都必须让学生把题目或答案完整地读出来,时间允许的话还应该纠正学生错误的发音或语调,并让其重复,直到完全读正确为止。

(二)很多中国学生不能在is和ister之间保持平衡, 进而正确地说出ist的这个音。避免结巴或者不停地说er,er…的方法之一就是在中间呼吸一下,如:arbeits-(停顿,换气)-f?hig.

(三)语法中的第一虚拟式、第一分词、过去完成时等因为使用频率极低,可以不讲。

(四)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扩充学生的词汇量,这样学生会走得更远。

第6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培训管理;因材施教

一、引言

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已经成为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1]。赖志娟(2011)指出,尽管多数企业已意识到其重要性,也建立了相关的培训制度,然而停留在培训过程的表面化和内容的覆盖化的企业不再少数,例如:企业在培训管理过程中,只注意开办培训班项目的社会影响和行政成绩,缺乏培训实际效果;培训计划不能按时实施,甚至产生一些诸如"培训浪费时间,培训无用论,培训效果差"等观念。在对下沙民营企业培训管理现状调查中,"有健全的培训体系"的企业占到24%,"有基本的培训管理"的为65%,"培训管理毫无章法"或"从不进行培训管理"的企业是10%;67%左右的企业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时期作年度培训计划,28%的企业以前从未做过年度培训计划,但是从今年开始尝试做,还有6%的企业以前从未做过年度培训计划,今年也不打算做。在培训管理过程中,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培训后的效果评估(41%)、内部培训师的培养与管理(36%)、培训需求的准确调研(35%)、培训后的持续学习(34%)、培训规划与企业战略的匹配(31%)。

当前企业培训出现的问题关键在于:(1)人才观念的偏颇,导致存在对培训的歧视,认为培训是无谓的开支;(2)培训机制的不完善,单纯为了培训而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评估及反馈得不到良好的执行,同时培训效果不能被准确衡量;(3)培训方式、方法不尽合理,企业对员工本身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不了解,对员工的接受能力也不清楚;(4)企业文化中欠缺对学习的充分认识,使得培训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得不到足够的认识。

二、基于360?评价下因材施教式的培训体系

基于360?评价下因材施教式的培训体系是以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及员工来自自身和工作上的需要为基础,建立一套能够满足企业和员工对培训的需求,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员工培训管理体系。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基于360?评价下因材施教式的培训体系是在充分分析企业发展战略与员工各方面需求的基础上建立的,主要分为四大模块:培训需求分析与筛选,培训项目的设计,培训的实施,培训效果的测评的构建。四个模块是系统的、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统一整体。其中培训需求分析与筛选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项目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效果测评的基础,即是整个培训体系的前提与基础。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培训项目的实施是员工培训工作的主体,整个培训体系都是为培训活动的实施服务的。培训效果测评是对培训活动实施结果的检验,是考核培训组织者和员工参与程度的重要方面。

1、培训需求分析与筛选

基于360捌兰巯乱虿氖┙淌降呐嘌敌枨蠓治鲆悠笠岛驮惫ち礁鲋饕嵌热シ治觯秸叨耘嘌档男枰姓希杓瞥銎笠岛驮惫ざ悸獾呐嘌挡呗浴F渲幸环矫嬉悠笠到嵌确治銎笠捣⒄剐枰⒐ぷ鞲谖荒芰π枰驮惫に刂市枰纬善笠档呐嘌敌枨螅涣硪环矫娲釉惫そ嵌龋ü朐惫そ惶浮⑽示淼鞑椤⑿∽樘致鄣确绞搅私庠惫ぷ陨碇督峁购拖衷谡莆盏募寄埽页鲇朐惫に诟谖灰蟮牟罹啵ü嘌悼梢越饩龅娜沃耙蟛罹嘟蟹掷嗷阕埽纬稍惫づ嘌敌枨蟆I秆ぷ魇茄衽嘌迪钅俊⒆际苎翟惫ぁ⑴嘌的谌莺团嘌捣椒ǖ墓獭U庖还桃裱笠敌枨笥朐惫ば枨蟾叨纫恢拢笠岛驮惫さ耐蹲适找娲笥谕蹲食杀镜脑蚪小?

2、培训项目的设计

经过培训需求分析和筛选,就能够确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项目、准受训员工,只要设计出培训项目,培训就可以付之实施。项目的设计主要包括培训内容设计和培训方法设计两方面内容。培训内容设计要根据员工不同的诉求特点进行。对于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的员工进行专业理论,规章制度条列等方面的培训;对于动手能力不强的员工进行专业技能、技术的培训。因此要确定是提供技术方面培训还是理论方面的培训。企业中员工岗位的不同,带来岗位胜任力以及培训特点的区别,这就使得培训管理中企业需要重视员工的接受程度和需求的不同,不能仅靠覆盖全面的培训去实施培训,而应把握员工的不同需求和自身特点,在企业培训目标的统一指导下,尽可能的满足员工的诉求,进行培训方法的设计,并提供相应的制度支持。采用SWOT方法分析每种培训方法优缺点、适用工种、适用范围等,结合岗位要求和培训目的提出适合员工的培训方法。

3、培训项目的实施

培训项目的实施是将前期准备工作汇总到一起并付之于实践的过程,决定着培训结果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是整个培训体系中最关键的一步。在这一环节中,人力资源开发人员要准备培训设备,确定培训讲师与培训教材布置培训场地,通知培训教官与受训员工,控制培训实施过程中相关事宜,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在这一阶段,管理者不仅要营造一种重视培训的氛围,使受训者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培训中,还要在物力、财力、人力方面给予充足的供给,保障这一环节的顺利实施。

4、培训效果的测评

培训效果的测评是对培训效果和员工参与程度的检验,有利于实现培训参与者的沟通反馈,为企业以后的培训工作提供依据,实现企业培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测评过程要遵循系统性、科学性、综合性、实用性的原则,真实地反应培训效果培训效果的测评不但要重视结尾,还要关注过程。培训实施过程中的评估也很重要。过程中一旦出现了纰漏或者受训者反映没有培训效果或效果不佳,培训管理者就可以适时地改进,无论是课程、讲师、培训设备,还是培训效果都应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中的培训目标相匹配。企业应把员工培训效果的评估和整个培训项目过程的评估并举,也就是企业不仅要考评员工培训现场的出勤率、受训后绩效的表现、员工培训满意度、企业投资回报率,还要考评培训实施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培训内容设计合理性、培训方法的适用性。

三、案例分析

2011年9月初,在下沙A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部培训现状的访谈,通过对人力资源部培训负责人和销售部、研发部、总裁办三个部门主管的访谈得知:一、培训内容与员工个体的需求脱节,未能真正把握现有的人力资本;二、培训过程中与员工交流少,不能及时发现培训讲师在讲授中和员工在培训中所遇到的问题;三、培训结束后不能及时跟进对培训讲师的评估和员工的考核反馈。

经过与高校培训方面的教授和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专家的请教,并结合该企业实际,初步梳理A企业的培训管理流程,导入基于360?评价下因材施教式的培训体系。A企业人力资源部和三个试点业务部门经过5个月基于360?评价下因材施教式的培训体系的施行,已经达到刚出预计的效果,2012年4月,已经在公司全面施行该培训体系。从操作层面上解决了员工对于参加培训所遇到的问题,虽然在运行过程中不免发现不少的问题,但都属于细节上的瑕疵,整个培训理念已经在公司内部深入人心。员工不在厌烦各式各样的培训,而是选择属于自己兴趣范围内并配合公司管理流程的培训课程,从解决需求到及时反馈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及时跟踪,从而提升工作积极性和绩效。

四、总结

当前企业培训在认识员工培训的必要性的同时,当前企业培训管理者不仅要重视适合员工个人的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而且还要关心培训的效果,使得企业培训目标与员工自身目标相切合(李哲,2011)。构建基于360?评价下因材施教式的培训体系,不但能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员工工作绩效,更能减少企业资本和时间的浪费。

2007年,刘益、王关义两位学者在研究企业员工培训体系指出,传统的培训被企业作为一种职业管理的手段,用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以便使他们能够在现在或未来工作岗位上的表面达到组织的要求,实现组织的目标。基于360?评价下因材施教式的培训体系则是综合企业和员工两者的角度设计和实施的。在这一体系中,员工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并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可以结合自己的发展目标接受培训提升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企业也能够深入了解员工具备的知识、技能、兴趣及需求,发现员工现实情况与理想目标的差距,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企业所能提供的资源,提出针对性的培训策略,提升企业人力资本价值 由此可见,基于360?评价下因材施教式的培训体系能够有效的将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同企业发展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利用保障的培训体系激励员工为了企业的目标去实现自我价值,最终达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郭书林.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与改进[J].现代经济信息,2010,(10).

[2]赖志娟.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现状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18).

[3]李哲.企业技术员工培训的必要性及培训体系构建--以电力设计企业为例[J].河南科技,2011,(23).

第7篇

教师培训 平衡矩阵结构 弱矩阵结构 项目群管理模式

随着国培计划的推进和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文件的出台,各地中小学教师培训迅猛发展,针对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的大型化、群体化特点,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项目群管理,保证培训项目的顺利、高效完成,已成为众多培训院校在项目管理上的新课题。

一、矩阵管理的概念与类别

矩阵管理是集职能管理与项目管理于一体的组织结构形式,其纵向是职能领导系统,横向是为完成某项任务组成的项目系统。纵向管理着重强调资源更新、专业人员培养、后勤保障服务;横向管理以项目为抓手,使人员密切合作,按进度要求完成计划。采用矩阵管理模式,不同部门间的配合和信息交流得到了强化,克服了传统管理中各部门互相脱节的现象,为内容多样化的活动和较大规模的具体工作项目提供了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在矩阵管理中,根据项目负责人与职能部门主管对项目的责权划分的不同,一般把矩阵结构分为弱矩阵、平衡矩阵、重矩阵三种类别(见表1)。

二、现有项目群管理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现阶段在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上多采用基于平衡矩阵结构的培训项目群管理模式。其基本管理架构如下:

在这种管理模式中,纵向的职能部门管理和横向的培训项目管理统一在继续教育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工作,避免了各部门各自为政,保证能凝神聚力做好培训。培训项目负责人对培训项目有较大的决策权,可以根据培训对象需要设计、申报培训,保证了培训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根据培训主题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与培训模式开展培训,也保证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职能部门管理直接深入每个培训项目,为项目提供教学、后勤、人事等服务,教学、服务资源统筹使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在培训实践中,这种管理模式不仅确保了培训项目的顺利开展,更有效地提升了培训质量,规避了培训风险。然而随着培训项目的增多,培训类型的变化,培训规模的壮大,原有的管理模式逐渐显现出不足。

一是随着培训项目的增多,纵向与横向管理线条交叉节点增多,管理成本呈线性增长。纵向的职能部门管理由于直接面对项目,受限于具体条件,只能根据项目运行流程而进行项目申报、方案评审、绩效考评等环节的节点管理,或被动地为培训服务。无论项目的层次、规模,接受的管理、享受到的资源基本相同,高难度项目不能获得倾斜,不利于培训创新。

二是项目负责人不仅负责项目的设计与运行,还负责项目团队的组建和项目经费的审批使用,一方面容易造成人员工作分配不均和经费使用不当,另一方面权力的集中不仅给项目负责人带来管理压力,也给职能部门管理带来压力。

三是各项目各自为政,资源不能统筹使用,容易造成浪费与重复。项目间联系弱化,沟通成本增加,不利于培训经验的积累和培训文化的建设。

四是矩阵管理的责、权、利结构设计和管理流程的复杂化。特别是项目人员同时加入数个项目中,有多个身份时,一方面容易造成本职、兼职工作不分,利益驱动或凭感情做事等后果,另一方面多头领导也会形成管理真空化,给项目人员的工作考评带来困难。

目前,多岗位、多层次、多类别的多个培训项目同时执行已成为教师培训工作的常态,构建一种新的培训项目群管理模式来适应日趋扩大的教师培训已迫在眉睫。

三、基于弱矩阵结构的项目群管理模式的构建

基于弱矩阵结构的项目群管理模式是弱矩阵式组织方式在教师项目上的延伸应用,即在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首先将各培训项目按学科归到教学院系,教学院系为各类型培训项目设计培训课程与培训模式,调配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然后由职能部门和各教学院系形成弱矩阵结构。各教学院系并根据培训进展和培训设计随时调整管理,职能部门对教学院系提供决策意见和专业支持。

之所以采用这种管理模式主要基于教师培训项目的独特之处和具体操作困难:首先教师培训项目具有一定的复制性。教师培训项目面对的培训对象是教师,教师专业方面的共性决定了在某个特定阶段,其培训目标、内容、模式和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相似性;教师队伍人数众多,某一个项目难以一次性覆盖全员,上一次的项目成果(目标、方案、课程、模式、方式等)可以直接为下一次培训所采用,或者改进和优化。第二,项目组织受体制结构制约。项目组织是一种临时性的柔性组织,它应培训项目而生,随培训结束而解体。在行政科层体制下,它没有固定的责任和权力范围,也没有正式的组织机构,承担教师培训项目的高师院校和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的科层制管理体制,使得项目这种“柔性组织”难以达到最佳的执行状态。项目组织的奖惩激励机制很难得到落实,不仅会影响到项目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到教师培训项目的质量。第三,多维协调、多方协作难度大。由于培训对象来自学校,其管理主体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训院校和机构必须协调好政校关系。而培训机构内各部门间的协作也同样存在问题,这导致项目组织如果不是院校和机构的负责人担任负责人,在多方协作上就可能难有进展或效果较差。第四,项目负责人的管理权力难以有效行使。参与项目的管理人员都是各部门抽调的兼职人员,在项目之外同时担负着本职工作,不可能全身心参与培训项目,且项目绩效只是其岗位绩效的一部分,这导致项目负责人的管理权力难以有效行使,而项目负责人管理权力的削弱,必然会影响到其对项目的管理效能和对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影响培训质量。第五,项目培训效果考评的综合性和延时性。教师培训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反应评估和学习评估可以通过作业评定、纸笔考试、专业对话和行为观察等方法随培训进行;而行为评价和成果评估,即考评培训是否改善了教师的实践行为,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则需要在项目结束一段时间之后实施实践性考评,方能比较准确,一般培训项目很难操作。

基于弱矩阵结构的项目群管理模式的基本管理框架如下(见图1):

图1 基于弱矩阵结构的项目群管理模式的基本管理框架

相较于原有管理模式,新的管理模式的变化集中在以下三点:首先是项目负责人角色的转变,项目负责人由项目的决策者、管理者变为项目顾问,项目负责人在项目中承担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项目设计(包括培训主题、目标、模式、课程、产出等)、质量监控与督导、经验总结与提炼。其次是扩展培训办公室职能,做好培训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最后教学院系要兼具职能管理和项目管理,这也是最核心的。

基于弱矩阵结构的项目群管理模式的实践按照教师培训项目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启动、计划、实施、控制、收尾五个阶段(见表2)。

表2 基于弱矩阵结构的项目群管理模式

基于弱矩阵结构的项目群管理模式既可充分利用资源,从学院整体角度协调师资、管理、后勤等资源,保证培训规模;又可达到专业细分、工作分担和责任细化的目的,利于实现项目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模块化。与其他矩阵结构管理模式相比,这一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有效控制管理成本。培训项目归入教学院系/系/部等教学实施部门统筹管理,项目群组织的稳定性得到加强,对项目的管理职能、岗位相对固定,避免了各项目在管理上各自为战的局面,项目形成集约化管理,有助于项目规模的进一步扩展,此外这也使得矩阵规模不会随着项目增多而膨胀,有效控制了职能管理部门的管理成本。

第二,有效规避管理风险。项目负责人的团队组织权和经费审批权移交教学院系等教学实施部门统筹管理,由个人决策改为行政机构集体商议,降低了管理风险,规避了管理漏洞。

第三,有效开展工作评价。项目管理、教学工作变为教学实施部门工作人员的本职工作的一部分,对项目工作的评价成为工作人员岗位成绩的重要考核点,避免了多头领导造成的管理真空。

第四,有利于项目的创新、开拓。项目负责人的工作职能由项目决策者转为项目顾问,负责项目的专业问题,有利于项目问题的梳理与经验、特色的提炼。培训办牵头,教学院系为主体基于项目进行调研和追踪,突破了项目的时间、经费限制,为新的项目产生创设条件。

大量实践证明,从弱矩阵结构到平衡矩阵结构再到强矩阵结构,绩效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尤其是在比较复杂和跨部门协作量很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所以面向市场的企业往往在发展的初级阶段选择弱矩阵模式,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变为平衡矩阵模式,甚至是强矩阵模式,以求最大化的加强公司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达到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然而管理模式不存在优劣之分,只在于适合与否。承担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院校和机构不仅缺乏矩阵管理的专业人才,而且其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的行政架构也迫使教师培训项目不能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实施专业性管理,加之教师培训项目的模式化、重复化,所以在对培训项目进行开拓性的实践后,转向管理成本更低的基于弱矩阵结构的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群管理模式也就成为必然。

――――――――

参考文献

[1] 贾宗林.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缺陷和改革.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3).

[2] 吴红艳.矩阵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价值工程,2009(2).

[3] 李健.对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变革的思考.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4] 赵学军.出版社按项目进行管理的组织结构分析.出版发行研究,2009(1).

[5] 赵喜平.弱矩阵管理模式在特大型项目组实施中的应用.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13(2).

[6] 袁俊.矩阵管理的优势与挑战.企业标准化,2007(1).

[7] 刘国华.项目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新机制.上海教育科研,2005(11).

第8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教师技能;培训模式

收稿日期:2007―05―14

作者简介:李忠安(1972―),男,汉族,黑龙江省鸡东县人。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团委书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体育理论。

一、加强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技能培训的背景分析

1.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技能培训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高等师范院校是教师的摇篮,承载培养中学教师的重任,同样也承载着培养中学体育教师的重任。

2.加强对体育教师专业学生教师技能培训是突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特色的需要。高等师范院校是中学师资的主要来源,同样也是中学体育师资的主要来源。

3.我国目前推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包括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培养能适应新课程改革,能推行新课改革的合格的中学体育教师。

4.高等师范院校现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技能培训机制培养的中学体育教师已不能适应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目标人群

从现在校大学一年级体育专业学生开始实施,今后每年新入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都将按此模式进行培训。

三、培训需求分析调查

1.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式培养的现在职中学教师已很难适应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专业人才,更需要掌握新课程改革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技能的专业人才。

四、教师技能培训的目标策略

1.目标:在四年内培养一批能适应中学体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中学体育教师,充实到中学体育教师队中,进一步促进中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实施。

2.策略:

(1)组建一支教学实践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的,有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的培训队伍,邀请国内或省内制定新课程改革方案的有关专家对这支队伍进行前期培训,让培训队伍成员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实施办法;

(2)组织培训队伍深入各地区中学,调查了解推行新课程改革,对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和基本素质的要求,以确定对学生培训的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3)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为重点,按照突出理论性、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则,对现有专业课程结构重新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实施办法,让学生了解适应新课程改革所必须具备的教师技能;

(5)加强对学生教师基本能力的培养,包括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学设计及教案编写能力、指挥和把握课堂的能力(课堂常规、口令、队列队形调动、徒手操、趣味活动等)、总结反思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些方面能力的培训由培训队伍中在某个方面有特长的培训教师来组织、策划和实施,并制定有效的评价办法来调动学生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6)通过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方式,由培训教师带队深入中学开展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摩和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7)对教育实习全面总结,全面评价,检验知识技能迁移的效果;

(8)针对教育实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修改和完善培训计划,并对不能很好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同学进行再培训。

五、培训的时间框架

1.一年级:重点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

2.二年级:向学生渗透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和具体实施办法,让学生了解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所应具备的基础技能,同时开展教师基本技能培训系列活动,做好评价和反馈;

3.三年级:组织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

4.四年级:对教育实习全面总结,修改和完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对象进行再培训;

5.毕业后一年内:对到中学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评估反馈。

六、资源支持

1.人力资源:需要有一支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过硬、富于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的培训队伍;2.财力资源:需要提供开展调查、见习、实习的旅差费、激励培训者努力工作的适当的补贴和请专家讲座的讲课费以及培训过程中所需用的教材、教具、资料费等; 3.在原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增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以满足目前生源相对较多的需要。

七、评估反馈:

1.方法:实地访问或电话访谈

2.访谈提纲:

(1)被访对象是否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执行了新课程理念?效果如何?

(2)贯彻执行新课程理论是否摇摆不定流于形式?

第9篇

中小学校长培训作为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措施被校长们寄予了很大期望,但是有些培训实施后却让一些参加培训的校长失望有参训校长反映培训没什么用,耽误时间。从成人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就是有些培训不符合成人学习的规律。学员不认可,培训效果就不理想。

中小学校长培训作为一种成人教育活动符合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基本前提,依据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可以构建起一种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预计这种模式的实施可以改善校长培训的效果,让参训校长学有所获。

二、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与中小学校长培训1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概述

上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马尔科姆诺尔斯(Malcolm.S.Knowles)提出成人教育学至少是以有关学习者特点的下列四种关键理论为前提的。这四种理论与传统的儿童教育学的理论大不相同。这些理论是:当个体成熟时,第一,他们的自我概念从依赖型人格转变为独立的人;第二,他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些经验日益成为他们丰富的学习资源;第三,他们的学习计划日益结合他们的社会职责;第四,他们的时间观念出现了变化,从推迟运用知识的概念变为及时运用知识的概念。因此他们的学习倾向性从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变为以操作为中心。通过对这些理论的深入分析,诺尔斯指出了实践的含义:关心个体的感情,把他们看作独立的人,形成成人气氛;学习者参与诊断学习需要;教师是促进员、領路人;采取利用成人学习者经验的方法;课程应当与成人的发展任务相一致;学习者分组;学习活动以问题为中心。同时诺尔斯提出成人教育学的方法还以另外三种关于学与教的理论为前提:一是成人能够学习;二是学习是一个内部过程,学习者的责任在学习者身上;三是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最佳的教学原则。[1]

2中小学校长培训与校长培训模式简述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指的是教育行政部门或受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培训机构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拟任校长、新任校长或在职校长参加的一种成人学习活动。

校长培训模式是指在一定培训理念、培训理论指导下,为达到校长培训目标而组织各种培训资源、选择恰当的培训策略、科学设计培训过程,形成结构化的操作程序。[2]

按照职业发展阶段划分,中小学校长培训可以分为任职资格培训和在职提高培训两种。任职资格培训指的是对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进行以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3]在职培训一般指的是已经担任校长的人员参加的继续教育活动。本文提到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指的就是中小学校长的在职培训。

3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运用到中小学校长培训中的可行性分析

(1)中小学校长培训符合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基本前提。很明显中小学校长培训本身就是一种成人教育活动,而且满足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关于学习者特点的四个基本前提。首先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一校之长具有独立的自我概念,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并指导自己进行学习;校长在学校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己就可以作为学习的内容;校长参加学习与从事的学校管理工作联系紧密;校长参加培训往往期待获得解决现实中学校问题或自身问题的办法。

(2)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契合现行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政策。2013年8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第四条提出:要改进培训方式,发挥校长学习主体作用。各地要更新培训理念,坚持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目标,强化学员互动参与,增强培训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提出的成人具有独立的自我概念,能够对学习负责,指导自己的学习从理论上支持了《意见》中培训应发挥校长学习主体作用的表述。诺尔斯提出的成人学习以问题为中心契合了《意见》中校长培训要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要求。

(3)培训的实践性趋向符合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观点。关注目前校长培训的现状可以发现,培训的实践性越来越得到重视,实践性培训课程在培训中的比重在加大。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在2013年的《关于实施农村校长助力工程的通知》要求设计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其中实践性课程不少于50%,基于此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在承办的 农村中小学校长助力工程 培训项目中设计并实施了 行动设计的培训课程。所谓行动设计课程就是由学员提出问题,再根据教师的讲解,独立建构自己的知识,最终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方案。行动设计课程的特点是学员关注问题,自我探究,指导自己学习。这些特点与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提出的成人学习以问题为中心和能够指导自己学习的观点相符合。

三、基于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基于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校长培训模式是依据成人教育学理论为了实现让校长做更好的自己的目标,而组织相应的培训课程,选择适当的培训策略,科学设计培训过程,进而形成的结构化的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的培训程序。

1培训模式的具体应用

依据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依次构建培训模式的目标、课程、路径、方式。见下表1。

2培训目标

让校长做更好的自己。

3培训课程

课程是培训模式实施的载体。基于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校长培训模式的课程是学员围绕培训主题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学员认识自己;二是总结工作经验;三是反思经验,提出问题;四是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五是评价、完善问题解决方案。

(1)认识自己。课程目标:学员认识自己。课程实施:学员在培训者的引导下,通过自我分析,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阶段、职业态度、内外部环境、职业发展愿景等。

(2)总结经验。课程目标:聚焦培训主题,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课程实施:培训者引导学员针对某一专题,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总结出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实践经验。

(3)交流反思,提出问题。课程目标:反思工作经验,提出问题。课程实施:组建学员研修小组,学员在研修小组内分享彼此的工作经验,互相交流意见,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准自己的问题。

(4)设计问题解决办法。课程目标:学员设计出解决自身问题的办法。课程实施:学员在培训者的引导和帮助下,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独立搜集资料,找到问题的根源,提出问题解决的内外条件,设计问题解决方案。

(5)评价、完善问题解决方案。课程目标:请同行对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案提出意见或建议,完善自己的方案。课程实施:学员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小组内交流,请其他学员评价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修改建议,完善自己的方案。

4培训策略

为保障培训模式的顺利实施,采取相应的培训策略十分必要。

(1)确认培训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培训项目主题、类型,确认基于诺尔斯成人教育理论的校长培训模式是否适合培训的要求。显然,拟任、新任校长的岗位知识、法规等专题培训就不适合采用本培訓模式。

(2)控制培训规模,保证培训质量。确定采用基于诺尔斯成人教育理论的校长培训模式后,在项目设计时,为保证学员交流互动和小组学习的效果,建议控制培训规模,实施小班化培训。

(3)开展培训对象分析,掌握学员基本情况,为培训做好准备。培训开始前要对培训对象开展调查分析,掌握培训对象的基本情况,比如学段、学历、职务等基本信息。

(4)组建研修小组,加强学员间交流。培训者根据掌握的学员基本信息,按照学员的相似性把学员分成几个研修小组,以便开展小组交流、组内评价等培训。

(5)培训者组织引导。要求培训者按照模式构建的培训课程把握培训导向,组织引导学员按照培训模式的既定轨迹完成与自我对话的过程。

5培训模式运行流程

四、基于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的主要特征培训模式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学员为中心;二是以培训者为主导。

1以学员为中心

(1)从培训目标看。让校长做更好的自己, 尊重学员个体,承认学员的差异性。目标的实现体现在培训中学员解决自身问题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样目标引领下,学知识、学理论、学习方法都是马上用于解决问题的。同一培训主题,由于学员们的问题不同,收获可能不一样。

(2)从培训课程看。每个学员独特的经验、问题就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来自学员。认识自己,总结反思经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课程就是学员与自己对话的过程。

(3)看培训方式。参与式、互动式为主。按照培训模式的流程,学员全程参与是培训能够进行的必要条件。

(4)看学习责任。基于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理论的校长培训模式将学习的责任交给学员,学员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负责,体现学习主体性与学习主体责任的统一。

(5)看培训者。培训实施过程中,培训者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政策的解读者、成功经验的介绍者,而是学员学习的帮助者,专业的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2以培训者为主导

(1)培训者引导培训按主题开展。培训者负责在培训中引导学员围绕主题开展学习活动。

(2)培训者引导培训按模式运行。培训者负责在培训中引导学员按照模式的流程开展学习。

(3)培训者组织管理课程实施。培训者组织管理课程实施,特别是要组织管理好学员交流互动的小组研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