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6:54:52
导语:在氧化物的化学性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乌鳢;生物学特性;规范化;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5.1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261-02
1 乌鳢的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乌鳢体呈圆筒状,尾部略侧扁;头尖、长而扁平,覆鳞片,口大端位,口裂稍斜并延伸到眼后,下颌稍突出;上下颌、犁骨和口盖骨上密布细齿;眼中大;鳃孔大,鳃耙粗短而稀疏,鳃腔上方有一个密布毛细血管的鳃上器,具有辅助呼吸的机能;体被圆鳞,较大;侧线较平直,在臀鳍起点上方折断,侧绒鳞60~67;背鳍和臀鳍均很长,脊与圆形的尾鳍相连,无硬刺,胸鳍圆扇形,腹鳍短小[1-2]。位于体中点的腹面;鳔一室,较细长;胃呈囊状,具2个幽门垂;肠短,双曲,仅为体长的一半略多。体背部为黑色,腹部灰白色或浅黄色,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条,头侧边有2条黑纹,奇鳍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偶鳍浅黄色,间有不规则的斑点,胸鳍基部有一黑色斑点。
1.2 生活习性
乌鳢属底栖类,喜居水草丛生的静水或微流水水域。缺氧情况下可靠鳃上器在空气中呼吸。即使无水但有一定湿度就可存活1周以上。乌鳢跳跃能力强,成鱼能跃出水面1.5 m以上,6.6~10.0 cm的鱼种能跃离水面0.3 m以上。因此,在池中饲养要注意防逃。
1.3 食性
乌鳢为纯肉食性,食物缺乏时有相互残食现象。食物组成随个体增大而改变。30 mm以下的幼鱼以浮游甲壳类、桡足类、枝角类及水生昆虫为食。30~80 mm以下幼鱼以昆虫、小鱼虾类为食[3]。成鱼阶段主要以银鲫、刺鳅、蛙类为食。成鱼生殖期停食,处于蛰居状态。
1.4 生长与生殖
乌鳢生长快,当年孵化的幼鱼到秋季平均长可达15 cm,体重50 g左右,5龄鱼可约达5 kg。在水温20 ℃时,乌鳢生长最快。成熟亲鱼的怀卵量与亲鱼的大小有关,体长52 cm的亲鱼怀卵量3.6万粒,体长35 cm的亲鱼怀卵量约为1万粒。产卵期为5月下旬至6月末。卵产在水草茂盛的浅水区,亲鱼能在水草中用牙拔草筑环形巢,卵受精后亲鱼潜伏在鱼巢下守护。卵为浮性,卵膜薄而透明,当水温26 ℃时,36 h孵出仔鱼。初孵出的仔鱼体长3.8~4.3 mm,侧卧漂浮于水面下,运动微弱,6.0 mm时卵黄油球位置变换,鱼苗呈仰卧状态,9.0 mm的鱼苗开始摄食。乌鳢有护卵、护仔习性,自卵产出起至幼鱼达10.0 mm这一阶段,雌雄鱼潜伏其旁守护,防止蛙、鱼类袭击其卵和幼鱼[4]。10 mm时,亲鱼停止保护仔鱼。
2 乌鳢的人工养殖环境条件要求
2.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GB /T 18407.4的规定;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2.2 塘池条件
苗种池:面积667~3 335 m2,水深0.6~1.2 m,长宽比为3∶2,渠系配套,进、排水方便。每3 335 m2池塘配备3 kW水车式或充气式增氧机1台(套)。成鱼池:面积3 335~6 667 m2,水深1.5~2.5 m,长宽比为3∶2,渠系配套,进、排水方便。池塘四周用竹篱笆、尼龙网等材料围高50 cm以上,防止乌鳢外逃。每3 335 m2池塘配备3 kW水车式或充气式增氧机1台(套)。
3 苗种培育
3.1 苗种放养前准备
3.1.1 池塘准备。养殖前1个月,排干池水,铲除池边杂草,修整塌坍的池堤,填堵漏洞,疏通进水渠和排水渠,整平池底,曝晒7~10 d。鱼苗放养前10~15 d,池塘用生石灰1 875~2 250 kg/hm2化浆全池均匀泼洒。
3.1.2 培育水质。鱼苗放养前7~10 d,将新水注入已消毒的培育池中,水位控制在40~50 cm,然后施放经发酵的有机肥4.5~6.0 t/hm2。
3.1.3 种植水草。施肥的同时,在离池堤1.5 m处种植一圈水草带,作为鱼苗栖息处。种草面积为池塘面积的15%~20%。
3.2 苗种放养
早、中期繁殖的鱼苗,水面放养100~150尾/m2。培育20 d左右,待鱼苗长至3 cm左右时分养1次,水面放养50~60尾/m2。后期(6月下旬)繁殖的鱼苗,水面放养60~80尾/m2。
3.3 苗种饲养管理
3.3.1 泼浆投饵。乌鳢体长1.5 cm前,视池水情况投放小型浮游动物45~75 kg/(hm2·d),黄豆磨浆分3~4次泼洒;体长1.5~2.5 cm时,投喂浮游动物0.5 kg/(万尾·d);体长2.5~5.0 cm时,投喂浮游动物1.0~1.5 kg/(万尾·d)和鱼糜浆22.5~30.0 kg/(hm2·d);体长5 cm以上时,投喂活鱼苗或小鱼块,日投喂量为池塘内乌鳢总重量的20%左右,日投2次,上午、下午各1次。
3.3.2 调节水质。鱼苗放养入池后,及时加注新水,每次加水10~20 cm,保持水位稳定。
3.3.3 巡塘管理。乌鳢鱼苗培育期间每天应早、中、晚3次巡塘,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5]。
3.3.4 苗种分池。乌鳢鱼苗长至3~4 cm时应进行拉网分池。拉网前一天停喂饲料,选择天气晴朗的8:00—9:00进行,分池时乌鳢鱼苗的扦捕、过筛、计数、运输、消毒都要带水操作,分池后鱼苗的水面放养密度为50~60尾/m2。
4 成鱼养殖
4.1 放养前准备
鱼种放养前应做好池塘修整、消毒工作,方法见3.1.1。
4.2 鱼种选择
乌鳢鱼种应游动活泼、体色鲜艳、体表光洁、肌肉丰满、无伤无病、争食凶猛。在同一池塘内,鱼种规格要整齐。大规格鱼种,尾重100 g左右;小规格鱼种,尾重20 g左右。
4.3 鱼种放养
大规格鱼种,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放养;小规格鱼种,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放养。乌鳢鱼种入池前应用2%~4%食盐水浸浴5~10 min进行鱼体消毒。鱼种放养密度见表1。
4.4 塘池饲养
4.4.1 饲料。乌鳢喜食野杂鱼和冰鲜鱼,因此应以这2种食物为主。各种饲料以活体为佳,活体饲料不足时,可用无腐败变质的冰鲜鱼。乌鲤生长发育与饲料块的大小、规格有很大关系,其投放要求应与乌鳢的生长相适应。乌鳢体长与饲料鱼块大小关系见表2。
4.4.2 饲料投喂方法。投喂时间:水温12~19 ℃,每天10:00投喂1次;水温20~29 ℃,每天投饲2次,即8:00—9:00、16:00—17:00各投喂1次;水温30~33 ℃,每天投饲2次,即7:00、18:00各投喂1次。日投饲量为池内乌鳢总重量的10%~15%。投喂方法:每个池塘应建一个4~5 m2、置于水面下50 cm处的食台,固定于离岸边2 m处,饲料抛投于食台中。饲料投喂前应消毒,冰鲜饲料要待冰块融化后,其温度与池水温度大致相近后才可投喂。每次投饲时间控制在30~40 min。
4.5 日常管理
4.5.1 加强巡塘,定期换水。每天根据天气、水质和乌鳢活动的变化制定并实施当天的饲养管理措施。春季每隔10~15 d换水1次,每次换去全池水量的20%~25%。夏秋高温期间,每隔5~10 d换水1次,每次换去全池水量的33%~50%。
4.5.2 清洗食台,捞除垃圾。每天喂食结束后,将食台上残饵回收,再用二氧化氯消毒洗刷食台后放回原处。要每天捞除漂浮于池面的垃圾、病死鱼,并挖坑深埋。
4.5.3 防止逃鱼,解救浮头。下雨天要严防池水溢堤逃鱼。发现浮头,及时注入含氧丰富的新水或开启充气式增氧机。
5 乌鳢病害防治
5.1 水霉病
乌鳢孵化阶段,由于水环境不良或气温低(15~20 ℃),特别在阴雨天,易突然感染引起卵膜外丛生大量放射状外菌丝,造成受精卵大批死亡。严格用药物消毒孵化池,保持孵化水体清新,捞卵不离水,轻捞轻放,不使卵粒受伤[6]。用10 mg/L孔雀石绿溶液浸泡附有鱼卵的鱼巢10~15 min,每天1次,连续2 d,或在孵化期间消毒卵巢周围的水体2~3次。
5.2 出血病
该病发病率高,多在6—9月流行。病鱼鳍基、腹部、尾部等处有出血斑,鱼体暗黑而消瘦,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呈鲜红色,鳃丝发白,肠内无食,肠壁充血,发病严重易引起成批死亡。发病季节,在水深1 m的池塘,用生石灰375 kg/hm2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以后每月至少进行1次,直至9月。
5.3 白皮病
夏花鱼种发病重,多在6—8月流行。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或水质恶化,尤其是投放了没有充分发酵的粪肥,导致病原菌更易滋生和繁殖,鱼体容易感染此病。死亡率可达50%以上,从发病到死亡只有2~3 d。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游动不平衡,头部向下,尾部向上。发病鱼池可用漂白粉(含有效氯30%)全池泼洒,使池水药物浓度为1 mg/L,或用中药五倍子捣碎后,用开水浸泡,将渣汁一起全池泼洒,使池水药物浓度为3 mg/L。
6 参考文献
[1] 周义斌.乌鳢生物学特性及其高效养殖技术[J].江西水产科技,2006(3):43-48.
[2] 龙藏瑞,杜忠臣,王清民,等.沿黄背河洼地乌鳢养殖技术[J].河南水产,2002(3):9-10.
[3] 朱林,李应森,冯晓宇,等.乌鳢养殖及人工育苗技术概述[J].江苏农业科学,2011(3):298-300.
[4] 吴仕根,彭科来,张拱名,等.乌鳢疾病防治技术[J].江西水产科技,2007(2):44-47.
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碳与氧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重点难点
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碳与氧化铜、二氧化碳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分析。
教学方法
实验探讨法。
教学用品
仪器: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塞、烧杯。药品:炭粉、氧化铜、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碳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核外电子总数是__,最外层电子数是__。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__。
3.碳燃烧可以生成两种氧化物,__和__,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和__。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O2B.N
C.2HD.C
5.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稳定性B.吸附性C.可燃烧D.还原性
6.下列各组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一组物质是[]
A.H2和O2B.H2和CO2
C.C和H2D.C和O2
附2:课堂练
7.写出碳分别跟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前者说明碳具有____性,后者说明碳具有____性。
8.已知碳的某种氧化物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该氧化物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
9.在C+CO22CO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是[]
A.CB.CO
C.CO2D.C和CO
10.试管中装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有一种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现象判断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A.木炭粉B.氧化铜粉末
C.二氧化锰D.炭粉和氧化铜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6642.稳定增强3.COCO2+2+44.D5.B6.C
7.2C+O22COC+CO22CO可燃还原
8.1∶2CO29.A10.D
附4:随堂检测
1.用墨书写和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也不易褪色,这是因为[]
A.墨是黑色的,颜色深,褪一点色不明显
B.墨跟纸张发生了化学反应
C.字画上的墨迹干后,不易起变化
D.常温下碳(墨的主要成分)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变化
2.碳在氧气中燃烧[]
A.只生成二氧化碳
B.只生成一氧化碳
C.既可能生成二氧化碳又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D.既不生成二氧化碳也不生成一氧化碳
3.在C+2CuO2Cu+CO2反应中,还原剂是[]
在物理性质方面,二氧化碳的沸点为-78.5℃,熔点为-56.6℃,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溶于水。
在化学性质方面,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热稳定性很高,不能燃烧,通常也不支持燃烧,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因与水反应生成的是碳酸,所以是碳酸的酸酐。
二氧化碳由高温煅烧石灰石或由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主要应用于冷藏易腐败的食品(固态)、作致冷剂(液态)、制造碳化软饮料(气态)和作均相反应的溶剂(超临界状态)等。
反王水又称勒福特王水或逆王水,是三体积硝酸与一体积盐酸的混合物,可用来溶解并氧化硫和黄铁矿,氧化性比王水更强,以下为反王水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反王水为红色具烟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化学性质:与王水类似,反王水可以溶解王水能够溶解的金属及其氧化物和硫化物,其氧化能力强于王水。
(来源:文章屋网 )
形象思维的特征是用形象材料来思维,而形象材料的最主要特征是直观性和具体性。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丰富的形象思维素材,如果我们很好的利用这一点,就可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使教与学相一致,使学生思维与教师思维相一致。
一、我们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对于学习化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形象思维可以直接利用感官接受具体形象信息,然后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使抽象的语言变成具体的,直观的,且有些趣味性的概念,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产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比如:《物质结构》中讲述电子在核外运动遵循统计规律时。可以通过启发和讨论的形式获得以下共识:蜜蜂在某一朵花采蜜时,没有确定的飞翔路径,似乎没有规律。但长时间多次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蜜蜂在这朵花的近处远处都可能出现,但蜜蜂总会在离花近的地方出现机会多。可以说这就是蜜蜂在对一朵花采蜜时的运动规律。然后引出电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学生就好象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统计规律,由好奇,成功到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2、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概念,理论,推测实验本质,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们运用形象思维通过直观的类比,联想等思维加工,使抽象难懂的概念、理论变成易学易懂的,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我们要讲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质子和中子都是微观的,如果只是用语言去描述,很难把学生的思维给打开,让其相信没有任何印象的东西。而如果我们通过宏观物体,如太阳与地球的相对运动的形象描述,根据其相似性来引出电子对于原子核的相对运动,由宏观物体的运动特征对比归纳出微观电子的运动规律特征。通过形象的类比,及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又较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是有助于学生其他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形象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联想能力、类比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等都会有相应的共同发展提高。在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必然会应用和带动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多种思维能力间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我们在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就会用到类比,创新、抽象和辨证等多种能力,从而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二、在化学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途径可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运用形象的化学用语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术语特别是对于分子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符号模型的掌握和理解,大都是比较复杂和抽象的,但如果我们能很好的利用这些素材去引导和探索,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比如当我们在讨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作用很强时,可以运用时,我们可以运用离子化合物熔点来形象的讲述,对于氯化钠中的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有较强的静电作用,即钠离子与氯离子间的离子键的键能较大,我们可以我们可以对氯化钠的熔点的讲解,来说明破坏离子键是不易的,引出离子键是很强的作用,运用形象的化学用语把感念特性具体化。再者对于我们遇到的一些分子式,也是很好的形象思维培养素材,分子式中原子间的结合一般是具体的,我们可以根据其分子式特点来对其结构、连接方式和形成元素间的质量比关系加深了解,形成表象,培养形象思维。通过我们把化学用语的形象化,把概念本质的具体化,可以比较好的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枯燥的知识感念转化成兴趣型的。达到教与学相一致。
2、由化学实验现象、化学反应的本质去引导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化学是从实验入手研究的,化学实验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是我们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最佳场所。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对知觉进行整理,组织感觉信息,使感觉材料进行秩序化、整体化以形成直接的感性反映形式。在讨论金属钠与氯气反应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象来进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实验前钠存放在煤油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很容易得出钠是比较活泼的金属,然后通过反应时的剧烈程度引导使学生能对氯气的氧化性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再者通过生成白烟过程的思考,可以得到金属钠与氯起化合,用形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使微观的感念和反应具体化、形象化,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版权所有
3、对化学抽象概念,特别是物质结构概念方面进行形象的类比,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培养。
目标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能力
目标学会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对比,认识事物本质的科学方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初步学会盐酸和稀硫酸的检验技能。
教育
目标通过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认识事物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教学
重点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盐酸和稀硫酸的检验技能。
教学
难点盐酸和稀硫酸的检验技能。
课时安排3课时教具实验仪器、投影仪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讲
授
新
课复习引入
指示剂
[实验10-1]
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
讲述酸碱指示剂
[活动与探究]
第49页
举几种常见的酸?
一、常见的酸
1、几种常见的酸
[实验10-2]
酸的用途
2、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10-3]
浓硫酸有腐蚀性
[实验10-4]
[实验10-5]
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延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且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3、酸的化学性质
[活动与探究]
(1)与指示剂作用
(2)与金属反应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4)与金属化合物反应
HCl+AgNO3=
H2SO4+BaCl2=
二、常见的碱:
引入:
1、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NaOH)
①白色、片状固体,极易溶于水,放热
②易潮解—做干燥剂
③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④有强烈的腐蚀性
(2)氢氧化钙[Ca(OH)2]
①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②俗名熟石灰消石灰
③制法:
CaO+H2O==Ca(OH)2
2、碱的化学性质:
(1)、跟指示剂反应
(2)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O2+CaOH)2=CaCO3
+H2O
CO2+2NaOH=Na2CO3
+H2O
SO3+2NaOH=Na2SO4
+H2O
小结:碱有哪些化学性质?
引入
3、酸、碱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布置作业:课本:P58
目标:P50举几种常见的酸、碱的例子,引入课题
引导思考: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如何变色?是什么物质使之变色?
演示实验
实验,引导分析
提前分组,上课前准备好研钵、纱布、烧杯等仪器
及上述实验中的四种溶液
读名称
引导观察
简介
将纸、小木棍、布放在玻璃片上做实验:
我们在使用浓硫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
提问:为何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思考: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是否也要进行这样的处理?为什么?
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有关酸的化学性质?
回忆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
演示实验
引导讨论
设问:如何区分两瓶无色的溶液是稀盐酸还是稀硫酸?
演示实验:
进一步问:如何区分两瓶无色的溶液是稀盐酸还是稀硫酸?
总结
听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它们属于哪类物质?
展示样品
将氢氧化钠固体
放在表面皿上
做溶解实验
启发设问
演示实验:将鸡爪放于氢氧化钠溶液中
设问:根据这一现象,你能提醒大家在使用NaOH时要注意什么?万一沾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
展示样品
演示实验
指导,对比酸的实验
设问:实验室如何检验二氧化碳?
补充实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联系生活,创设问题:
(1)制作型煤时要在煤中加入熟石灰,为什么?
(2)建筑业上,砌砖、抹墙时要用熟石灰、粘土、沙子混合?为什么?
设问:你能根据碱的性质,说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有哪些用途吗?
总结、对比酸、碱的化学性质,启发思考
演示实验
启发设问:酸、碱的溶液为什么能导电?
金属为什么能导电?
指导学生看书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观察现象,记录,讨论
分析出四种物质中,哪些是酸溶液,哪些是碱溶液。
提前按要求准备好植物的花瓣或果实,进行探究
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比较所制得的指示剂中,哪些在酸或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效果较好。
书写化学式
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阅读书51页
观察现象
思考回答
阅读书53页
分组讨论
分析回答
讨论回答
思考回答
实验、交流
思考回答
完成53页表(2)
观察现象,完成化学方程式
第54页分组讨论、交流
观察现象,完成化学方程式
思考回答
练习,思考
观察,回答
观察现象
观察、回答
观察思考
讨论,发言
观察,回答
观察
分组实验,观察现象
回答,书写化学方程式
观察现象,讨论原因
充分讨论,回答
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
思考回答
思考
观察现象
1、二氧化硅与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2NaOH=Na2SiO3+H2O。
2、二氧化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跟水反应。是酸性氧化物,不跟一般酸反应。气态氟化氢跟二氧化硅反应生成气态四氟化硅。跟热的浓强碱溶液或熔化的碱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水。
3、跟多种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盐。用于制造石英玻璃、光学仪器、化学器皿、普通玻璃、耐火材料、光导纤维,陶瓷等。二氧化硅的性质不活泼,它不与除氟、氟化氢以外的卤素、卤化氢以及硫酸、硝酸、高氯酸作用(热浓磷酸除外)。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化学1模块中的化学观念
高中化学1模块通过精选核心知识、设计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发展相关的化学观念。“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这三大化学观念的发展是教师在进行化学1模块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时需要关注的。
元素观元素观建构的价值在于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的思维方法,有序地认识物质,指导其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元素观的具体内容可以表述为: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按照元素组成进行分类、化学式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间转化的本质是元素原子间的重新组合、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等等。在化学1模块,积累钠、铝、铁、铜、硅、氯、硫、氮元素代表物质的相关知识,并使之有序化,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当学生对元素观的认识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他们就能在具体元素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元素的观点来寻找含该元素的物质、按元素组成对相关物质进行分类、按照物质间的关系整理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他们就能在具体物质的学习和研究中运用元素的观点思考该物质的核心元素是什么、该元素可能具有哪些价态、物质的类别是什么、该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有哪些、该物质可能存在怎样的转化关系,等等。
分类观分类是_种_般科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通过分类,学习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同类物质的本质。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及其变化,分类标准是分类的核心,理解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质及其发生的变化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可以发生相似的化学变化,是学习者必须要掌握的科学方法。H人教版化学1教材按照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将元素化合物内容分为两章,以物质分类思想整合众多的教学内容。学习者可以通过探究或阅读等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获取教材中的感性信息,采用分类、归纳的方法获得系统的化学知识。如,教材在第三章先对钠、铝、铁三种金属单质的通性与特性进行介绍,再介绍钠的氧化物与盐、铁的氢氧化物与盐、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的性质,最后安排了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内容。由此可见,以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研究的方法必将成为贯穿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主线,教师应引导学习者适时应用物质的通性、物质类别之间的反应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离子反应理论等工具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自主学习。
转化观物质的存在不是静止和孤立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变化,当某种物质生成或消失时,一定会伴随着其他物质的消失或生成,所以不同物质间发生着有规律的转化。物质转化的本质是物质的化学变化,转化体现物质的化学性质。由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转化是以元素为核心的各种物质性质的知识结构的核心。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应探究反应的内在规律、建立以元素为核心的物质转化观。以元素为核心的物质转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相同元素价态,不同物质类别间的转化,如氢氧化铝与氯化铝的转化;二是不同元素价态间的转化,如氯化铁与氯化亚铁的转化。第一种转化通过复分解反应就可达成,第二种转化必须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当学生能够把物质的类别与性质视为统一的整体,把物质的变化与转化视为统一的过程,利用规律性知识完成相关变化,实现相关转化时,就可以说学生对于转化观的认识达到了较高水平。
二、化学1模块元素化合物教学与化学观念的关系
化学1模块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化学观念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作为知识载体可以很好地承载“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的发展任务;二是元素化合物内容的结构化需要以上三大化学观念的引领。
(一)元素化合物内容对化学观念发展的承载需要认识知识的价值并辅以活动落实
面对元素化合物内容,教师应着力于挖掘核心化学知识的教学价值,将教学目标从“学习物质性质”转向“形成研究物质性质的思想方法”和“发展对化学观念的认识”,将教学行为从“知识为本”转向“观念建构”。化学观念的形成需要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深刻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化学知识,并在对知识的应用过程中概括提炼而成。因此,教师应深入分析具体知识对化学观念发展的支持度,并为核心知识的学习过程设计合理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核心知识的认识,促进其化学观念的发展。
例如,人教版化学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教师教学应以分类观为具体金属性质学习的指导,探究金属与其他物质类别间的反应,同时注意物质特性的研究;学生通过钠与氧气反应、钠与水反应、铁与水反应、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等新知识的获得,建立金属性质研究的新角度,或提升分类标准,构建更完善的金属性质的研究框架,发展物质分类观念。在学生充分认识到了“金属化学性质”对物质分类观发展价值的基础上,教师应通过一系列活动给予落实。例如,通过让学生回忆并举例说明金属的化学性质,初步建立金属性质分类研究的框架;通过完成钠与氧气反应、铝箔加热的探究实验获取的感性认识,对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知识进行补充,增加生成过氧化物的分类研究角度,增加致密氧化膜对于金属性质的影响这一分类研究角度;通过对铁与氯气、铁与硫反应的实验现象的观察,对钠与水、铁与水反应现象的观察解释及产物预测,将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分类角度提升为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知识规律总结,将金属与酸反应的分类角度提升为金属与酸或水反应的规律总结;通过铝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探究实验,认识到铝的特性,增加研究金属性质的新角度一特殊金属与碱的反应。教师只有认识到金属化学性质的具体知识点对于物质分类观的发展作用,并且在教学中通过认识建构活动和认识发展反思活动,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分类观对于认识金属具体化学性质的指导作用,通过具体知识点的学习深刻理解物质分类观,特别是基于分类观的金属性质的认识角度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元素化合物内容的结构化需要化学观念的引领并辅以可操作的学习工具
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很多学生头脑中都只是片段。学生缺乏一种工具,把知识整合起来,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网络。化学观念具有促进元素化合物知识结构化的重要作用,出于可操作的需求,要把观念工具化,二维物质关系图就是一种体现“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指导下实现元素化合物知识结构化的工具,如图1所示。在此工具化图示中,“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是一体的,核心是元素,方法是分类,内涵是转化。此工具化图示是以元素为核心的、以价态和物质类别为坐标的二维物质关系图,应用于不同元素时,坐标可能出现变化,具体变化实例如图2、图3、图4。
在建构二维物质关系图的过程中,化学观念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起指导作用,并在学生深入思考、反复尝试的过程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如,在建立如图2所示的以钠元素为核心的二维物质关系图时,学生首先要寻找核心元素为钠的物质,然后按照钠元素的价态0价或+1价及物质类别把这些物质标识在图中合理的位置上。在此过程中,学生思维和行动的指导就是元素观,而元素观也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得到巩固和应用层面的发展。又如,图2、3、4都是以金属元素为核心构建的物质关系图,但盐类物质出现了物质和离子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为什么钠盐在关系图中没有呈现为“Na+”?碳酸钠可与多种物质发生符合盐类通性的复分解反应,但“Na+”并没有真正参与离子反应的过程。反观氯化铁,它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与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3+”真正参与了离子反应过程。由此可见,在考虑物质呈现方式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利用各种化学分类知识,认识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分类观也在学生不断的思考和利用中得到巩固和发展。再如,图2、3、4的物质呈现顺序不同,其中蕴含的深层次原因为可溶的金属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碱,而不溶的金属氧化物不具此性质。通过建立适当的物质类别顺序、全面的物质间连线,学生就能够把物质的类别与性质视为统一的整体,把物质的变化与转化视为统一的过程,利用规律性知识完成相关转化,学生对于转化观的认识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学生在学习建构二维物质关系图的过程中,配合自然现象、学习生活、工业生产、环境问题等多角度的应用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应用环节,学生需要从二维物质关系图中准确提取结构化的知识信息,即反应物性质知识及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图中的结构关系信息。如“硫的化合物”的学习,要求学生设计火力发电厂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石膏的过程,学生只有准确提取到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与硫酸钙的结构关系信息,才能清晰地表述:“二氧化硫-石膏的转化涉及化合价和物质类别转化,所以转化过程要用到氧化剂和碱……”。在应用环节中,学生逐渐理解二维物质关系图中代表物在图中所处位置所包含的知识信息,理解物质间连线的内涵,从而使零散的知识形成结构清晰的整体。
三、体现化学观念的“铝的化合物”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化学观念具有体验性和内隐性,只能建立在对化学知识深层次挖掘的基础上,不能通过机械记忆获得。所以,基于化学观念的教学需要学习者亲历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对具体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并在不断的应用与修改中获得逐渐接近学科本质的认识。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切实落实学生的化学观念的发展任务?笔者以“铝的化合物”的教学为例进行探讨。
依据化学观念的发展需求分析,铝的化合物教学中需要考虑:其一,应尽可能涉及各类核心元素为铝的物质,包括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偏铝酸钠、氯化铝;其二,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是物质分类的新知识,是教学重点,相关结论最好由学生思考得出;其三,氧化铝、氢氧化铝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钠这一物质转化关系是学生认同、理解上的难点,应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反复感受、解释、应用;其四,鉴于铝的化合物在物质分类角度上的特殊性,让学生“一步到位”地构建出如图3所示的铝元素的二维物质关系图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分阶段构建。基于以上分析,教师可在“铝的化合物”的教学中,以“如何从铝土矿冶炼得到金属铝”为问题主线,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明线,通过逐步解决工业流程图中包含的物质性质、制备、转化等问题,实现对铝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分类及性质问题的预测、探究、理解、应用,使学生形成以铝元素为核心的物质关系结构化知识。
环节1:基于事实发现问题,初步构建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形成引领学习过程的思维主线
问题1:生活中经常用到各种铝制品,自然界存在大量铝单质吗?金属铝是如何冶炼得到的?阅读资料,了解铝土矿的成分及金属铝的冶炼工艺,找到冶炼流程中所有含铝元素的物质,并将流程图简化。
学生活动:结果如图5所示。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出问题主线“如何从铝土矿冶炼得到金属铝”。这个问题指明了学生的思维方向为如何从铝土矿得到单质铝;包含了铝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之间转化关系的大量物质性质信息;也可分解为很多
生思维持续深入。通过简化工业流程图,构建物质关系图,为学生之后构建合理完善的二维物质关系图提供思维台阶;同时使学生感受到金属铝的冶炼过程,就是含铝元素物质发生反应、相互转化的过程,经此过程达到除杂、冶炼等目的,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思维依据和方向。
环节2:基于推理和实验验证,实现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学习氧化铝与氢氧化铝的性质,发展元素观、分类观和转化观
问题2:如果你是工程师,你能实现流程图中的各步转化吗?预测发生的化学变化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学生可应用物质分类观点,通过物质的通性预测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学生在学习铝的性质时知道了氧化铝和铝一样能与酸或碱反应,学生提出假设:是不是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也生成偏铝酸钠。
问题3:观察氧化铝与酸与碱反应、氢氧化铝
(3)受热分解两个演示实验,你的预测准确吗?
问题4: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氧化铝是否属于碱性氧化物?
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学生很容易从氧化物的分类标准判断出氧化铝同时具有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性质,所以它应该属于新的物质类别。由此,教师引出两性氧化物的概念。
学生实验1: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的预测是否正确?
学生实验的分析与讨论:教师提供的药品为1mol/L氯化铝和6mol/L氢氧化钠,学生在交流实验操作和结果时,会意识到氢氧化钠的用量导致了不同实验现象的发生,氢氧化铝可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学生实验2:制取氢氧化铝并完成其与氢氧化钠、盐酸的反应。
问题5: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把氢氧化铝看成碱合适吗?
设计意图:在整个环节的起始部分,学生会觉得利用物质通性去推测一些化学反应是很容易操作且成功率很高的,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这一新知识的学习也水到渠成。直到探究进行到如何将氯化铝转化为氢氧化铝这一步,学生开始面临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刚刚得到的氢氧化铝沉淀溶解了?为什么别的小组得到了沉淀,他们的实验怎么做的?操作有什么不同?氢氧化钠用量是实验失败的原因吗?铝和氧化铝都能和碱反应,氢氧化铝能和碱反应吗?……与熟悉的反应规律相矛盾的实验现象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同时学生也可以体验到实验对于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氢氧化铝的两性、铝盐与氢氧化钠反应时碱的用量影响实验现象这些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需要教师生硬地告诉学生,学生都可以自己思考分析得到。从铝和氧化铝的性质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是学生在元素观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的成果;铝元素的化合物在两性方面的性质可以丰富学生的元素观。这个环节学生以物质转化为目的进行探究活动,利用分类观自主学习并获得成功。
环节3:基于预测和实验验证,完善铝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应用分类观对陌生物质的性质进行探究
问题6:实现图5中的Q和③转化要应用偏铝酸钠的性质,预测偏铝酸钠的性质?
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对于偏铝酸钠,学生感到非常陌生,思维的方向只能是:偏铝酸钠属于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学生实验3:分别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或吹入二氧化碳。观察实验现象,推测生成物。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物质通性进行预测,完成实验,根据复分解反应规律分析现象,推测产物。学生的思维内容包括: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先生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盐与酸反应时离子互换生成新盐和新酸,新盐是氯化钠,新酸是含铝元素的不溶性酸,这种酸还能继续和盐酸反应而溶解,所以新的酸具有两性,可能是氢氧化铝;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吹入二氧化碳也生成沉淀,该沉淀为氢氧化铝,沉淀不能继续和二氧化碳反应。由此可见,偏铝酸钠这一新物质的学习,是学生较深入应用分类观和反应规律研究陌生物质性质的一次尝试,比环节2中利用分类观和反应规律学习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在思维深度和应用水平上,高出一个档次。在教师的引导和提示下,学生深入思考相关问题,分类观得到进一步发展。
环节4:在更广阔的环境中应用元素观、分类观和转化观
问题7:回顾铝的工业冶炼流程,在铝的化合物发生转化的同时,氧化铁和二氧化硅也在发生转化。关注第一次过滤操作,预测氧化铁和二氧化硅的性质?
设计意图: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就能通过物质转化的结果,从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角度对氧化铁和二氧化硅的性质进行预测。这一环节可向学生充分展现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超越具体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广泛适应性和持久性价值。
四、体现化学观念的化学1模块元素化合物教学策略分析
基于化学观念发展的元素化合物教学要解决如何通过具体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增进学生对化学核心知识和规律的认识,激发学生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每项措施都要以此为目的。
(一建立具体知识与化学观念间的联系元素化合物内容是化学观念发展的载体,具体知识对“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承载的契合度是不同的。合理地建立具体知识与化学观念间的联系,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作用,也利于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由于学生化学观念的发展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教师要考虑的问题是:不同教学阶段应该着重发展哪些化学观念?哪些具体知识能够承载该项发展任务?不同的具体知识分别承担化学观念巩固、深化、扩展的发展任务。如前文对“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的分析,让学生掌握以分类观为指导的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具有化学学科特点的思维方式,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分类观是整节课的统领。
(二构建对指导具体知识学习有作用的图示二维物质关系图是化学观念的工具化呈现方式,合理构建物质关系图是学生知识结构化及化学观念发展的具体表现,教师应预先设定物质关系图示构建目标。由于二维物质关系图是多种化学观念发展的集中体现,只能逐步构建以趋于完善,所以教师需要将物质关系图构建的目标拆解,通常分为建构图式、理解图式、应用图式、巩固图式四个环节。如前文对“铝的重要化合物”一节的物质关系图构建过程:教学起始环节,学生初步构建物质关系图;之后逐步实现物质间的转化,理解关系图中包含的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和转化信息;之后学生应用图中信息推测陌生物质的化学性质;课后学生重构关系图,通过交流、对比得到最佳的关系图构建结果。
三转化为贯穿学习过程的驱动性问题线索
基于化学观念的元素化合物教学本身就是用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线索的设计解答了“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什么问题时需要用哪些知识”的问题,丰富了学生运用知识的经验;在运用观念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二维物质关系图将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显性化,回答了学生“用什么方法解决,如何解决”的问题。驱动性问题要具有鲜明的指向性,使学生易于找到思维的起点和方向;驱动性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容量,使学生长久处于积极的深入思维的状态。比如,学习氮的氧化物相关内容时,可以设计“‘雷雨肥庄稼’这句农谚包含怎样的科学道理”这一问题线索,模拟雷电和降雨过程中发生的氮气与氧气、一氧化氮与氧气、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使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细致观察和分析,自主学习氮气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了解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硝酸几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为构建氮元素的二维物质关系图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依据二维物质关系图理顺教学单元内多课时的关系
二维物质关系图的构建往往需要几节课的教学时间,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按照建构图式、理解图式、应用图式、巩固图式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对多课时的教学作出统筹安排。如“硫的转化”单元中,可以对三课时的教学作如下分析和安排。第一课时“自然界中的硫”要求学生掌握硫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承担建构物质体系
一、小班化与小班化教学
2012年9月南京开始在七所普通高中开展小班化教育改革实验,并要求每个班不超过40人,在制度上确定高中进入小班化时代,那么何为小班化呢?小班化教育的优势是什么呢?
“小班”是相对于大班而言,班级学生数的缩小,是一种个别化、个性化教育理念追求的教育活动的空间形式。通常高中每班学生约50人,而“小班”的高中每班不到40人。
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育过程的重心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
二、高一学生身心特点与认知水平
1. 身心特点
由于经过了初三的复习应考,到高中后,学生心理上会有所放松,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习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有待提高;同时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逐渐开始形成个人社会定位,大多数在课堂上表现得较腼腆,不像小学、初中那样踊跃参与,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教师不断地尝试与学生逐步地适应。
2. 认知水平
首先,初中化学学习的特点。学习时间短,学生往往主要接受的是知识的灌输,自身能力的培养不足;而化学常识性介绍不够,造成知识缺陷;初中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程度不高。其次,高中教材在深广度上明显加深,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更加要求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推进。
三、教材的编排特点
按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下简称“课程标准” ),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化学1与化学2,分别在高一上下学期完成教学任务,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制的教材(下简称“人教版” )化学1为例进行论述。
化学1中对于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编排是:将钠、铝、铁等金属的单质性质放在第一节,钠、铝、铁等金属的氧化物的性质、氢氧化物的性质和盐的性质放在第二节,金属材料放在第三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编排的立意是对不同金属的单质与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横向的呈现与比较,从而让学生自我总结出金属单质与化合物的共性。
四、具体教学策略
笔者按照教材的立意进行横向的比较复习,针对小班化教学的特点,设计了“分组讨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例题讲解变式练习”的教学过程,在其中前两个环节比较能够体现小班化的特色。
1. 分组讨论
结合教材,笔者将本专题分为“金属单质的比较”、 “金属氧化物的比较”、“ 金属氢氧化物的比较”三个主题组织同学们讨论,将同学们按照讨论主题分成三大组,每大组按3~4人为一组分成3个小组,同时分发了本节课的学案。
笔者布置好各组的任务后,同学们就开始忙开了,先在课本和上课笔记等资料中搜寻各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化学原理,然后进行分工合作,填写表格,张同学负责金属钠、李同学负责金属铝……记录归类后,各个小组就展开激烈的讨论,总结本主题物质性质的特点与规律。
2. 学生互评
①知识梳理
待各组充分讨论后,各大组选派代表利用教室中的多个小黑板,分别将附录表中的化学性质与原理展示给其他同学;然后笔者请不同组的同学对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通过展示与互评,同学们中一些化学用语与性质描述的细节错误得到了及时的纠正,同学们对于相应化学原理的掌握得到了加强。
②规律总结
各大组选派两位代表将本组总结的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性质规律与特点告诉同学们,师生充分交流与讨论后,总结出规律:
主题一:金属单质
(1)金属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有金属光泽;
(2)金属的还原性:R - ne-Rn+;
(3)变价金属与氯气反应生成高价氯化物;
(4)铝既能与强酸也能与强碱反应置换出氢气(铝的还原性);
(5)很活泼金属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其它金属。
主题二:金属氧化物的比较
(1)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2)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3)Al2O3 是两性氧化物。
主题三:金属氢氧化物的比较
(1)难溶性金属氢氧化物受热分解为相应的氧化物和水;
(2)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3)可溶性盐与碱反应可制备难溶性氢氧化物。
在此过程中对于同学中的不准确的地方,笔者进行了及时的说明,比如:有同学提出铝单质的“两性”的结论,笔者立即引导同学们分析铝与盐酸或氢氧化钠的反应的氧化还原过程,同学们很快认识到,两个反应的实质都是铝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与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是不同的。
五、经验总结
对于学生而言,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提高了复习效率与效益,逐步养成自我总结知识的学习习惯;同时,通过小组的讨论与交流,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化学学习的兴趣得到增强,自身的科学素质得到提高。
对于教师而言,复习课进行“小班化”教学。在教学前,教师需要对学生有长期的合作学习的引导,养成学生合作讨论的学习习惯;同时根据复习内容,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分配,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组织,授课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学生讨论与性质描述需要足够的时间,教师的点评要及时充分,否则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的混乱,因此对于教师时间的控制与教学应变能力有较高要求,教师的语言需要精炼,例题和变式练习需要精选。教学后,教师还需要与各组学生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及时总结。通过这三个环节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达到“小班化”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潘慧芳. 直面中小学小班化教育实验的“瓶颈”[J]. 思想理论教育,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