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时间:2023-08-25 16:54:59

导语: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交通运输;吸收;辐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仍然呈现滞后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表现得日益显著,交通运输发展问题开始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受我国综合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交通运输自身发展等制约,交通运输发展目前仍只能按地区、有重点、分阶段地逐步推进。如何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有效的交通运输发展策略,则有赖于对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准确把握,进而促使两者互动发展。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认知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非常复杂。从当前理论界的研究来看,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认识,这三种认识也构成了大部分地区制定当前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指导思想。

第一种认识主要认为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致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区域经济活动引发的交通运输需求;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良好的交通设施必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区域优势的发挥,同时吸引大量投资。

第二种认识则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强调并突出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即区域经济发展引致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能力是为了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第三种认识是对前两种认识的综合,认为交通运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亦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所带动。

应该讲,上述三种认识都部分地反映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但由于这些认识基本上都停留在定性判断的认识上,因此更多地是对经验的总结和归纳,缺乏在实践中的验证。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吸收与辐射模式图形解释

在笔者看来,交通运输与区域的经济关系可以与城市与腹地经济的关系相类比,把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关系区分为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由于受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交通运输条件以及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或者以辐射为主,或者以吸收为主。一般而言,区域经济规模较小时以吸收交通运输资源为主,在区域经济规模较大时以辐射为主。交通运输资源之所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是因为在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可以得到更大的收益。当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依托其雄厚的势力对周围形成辐射时,交通资源即使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中也可以获得相应甚至更大的收益,交通资源就不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

如图1所示,假设区域经济圈C,除了C外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资源B1、B2、B3、B4,这些资源随距离C的距离不同层次逐渐降低,区域经济圈C与交通运输资源B1、B2、B3、B4之间的关系最初表现为吸收过程大于辐射过程,所以区域经济圈C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C在成长进程中以超经济影响的方式对其周围的交通运输资源施加影响,使得周围的交通运输资源发生变化,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C以辐射方式的影响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两者互动发展了。(图1)

当前理论界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三种认识与笔者概括的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笔者认为区域经济是应该先发展起来的,正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起来后才能更好地对交通运输产生影响,这点恰好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区域经济发展先于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为了促使两者互动发展,我们应该正确引导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

三、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建议

通过上述对两者关系的思考,提出解决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即交通运输发展的区域性差别战略,指的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制定要按照宏观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各地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基础上,通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差别发展,使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实现与区域经济活动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运行的正面效应,最终促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转贴于

交通运输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使得当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提供往往由技术决定,方式的选择、线路的安排等相对纯粹的技术因素对整体网络的构成和完善影响非常大,从而造成部分地区交通运输的提供并没有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的客观要求。可以断定,交通运输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有相应条件约束的,只有在交通运输发展的规划和战略中充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别性特征,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强调区域交通运输的战略。

(二)推行区域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就是指要实现交通运输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从实质到内容上的一体化。规划的基础要充分反映规划区域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拟合程度。这个拟合程度既包括交通运输总量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也包括交通运输结构与区域经济活动特点的适应性,同时还包括交通运输的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活动、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配置。

目前,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仍然局限在范围相对狭小的行业规划中,这就限制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在规划上的充分协调。只有做到了相对准确地把握区域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行组织状况,才有可能实现区域交通运输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最优配置,充分吸收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形成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以地方政府分权体制为基础的,这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导致经济组织间经济活动横向协调的成本过高,以致分工协作费用明显地高于组织费用,外部横向协调费用超过内部纵向协调费用,直接导致区域分工的割裂式发展、雷同化发展。

从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分工来看,假设现有区域经济圈C1、C2,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状况良好,区域经济圈C2就可以选择分工,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经济联系,重建交通基础设施,这个决策过程中的主体为地方政府。选择分工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收益,表现为未来地方政府税收的增加;而不选择分工,收益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资和转移支付的增加、短期内就业的增加以及官员个人效用的增加。这种关系就是上面所描述的辐射与吸收关系。因此,要想形成真正的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就必须要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各级政府在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清晰的辨别,在充分保证区域各方整理、利用交通运输资源以达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良性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

(四)充分利用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交通运输的发展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等经常出现空间冲突的重要内容,各方对交通运输资源的争夺往往会导致交通运输空间布局的不合理和低效率。在既有的行业规划难以充分发挥其协调作用时,就有必要充分利用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将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与区域内交通运输资源相结合,这就需要在有关部门和机构中建立一致的交通运输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治理框架,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泛区域的交通运输资源网络。

这种泛区域的交通运输资源网络可以用于支持不同类型的合作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当然,这一协调发展的框架是一种不具有法律和行政约束的合作体,在框架内,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之间不是以传统的上下级关系进行协调、合作,且这种合作中参加的各行政单位不应当受大小的限制,如果将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简单地理解为某个区域经济圈的附属联系网络,那么这种泛区域的交通运输资源网络就很难发挥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彼得·尼茨坎普.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刘秉镰.现代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第2篇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175-02

一、理论研究综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通过资源合理调配,各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将会趋向统一,这种统一还包括区域经济体内部各产业和各部门的平衡发展。新古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源于以Solow(1956)和Swan(1973)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他们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拥有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快的增长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将趋于一致,最终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就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资本、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是无成本的,不受限制的。

2.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部分地区或者部门先发展起来,再来带动其他地区和部门的联动发展,强调重点地区的重点产业和部门。Williamson(1965)提出伴随着一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区域间的人均收入不平等性也出现倒“U”型。就是说,一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区域间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但从长远来看,区域间发展水平始终呈现一种收敛的状态,即发展均衡。

(二)金融发展理论

1.国外研究历程。金融发展理论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专门研究金融发展以及从金融角度探讨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理论。但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来研究两者的关系。这其中要以King和Levine(1993)为代表,他们构造了新的金融中介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问题已开始被学界广泛关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实证的角度来看,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关系这一问题,大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谈儒勇(1999)通过研究发现,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韩廷春(2001)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成果以后,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史永东(2003)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技术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在格兰杰意义上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同时通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入测量金融中介发展程度的指标,得出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具体数值。王景武(2005)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关系。

二、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虽然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争议,还远未达成一致。然而,大量的文献研究已经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支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一般性结论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和影响作用,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因素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有推动和制约作用。

(一)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性

大量国内关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的研究证实,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中国东、中部地区虽然金融资源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在降低,但是他们的正相关关系仍然成立。这里存在一个是金融资源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起作用还是金融组织结构亟待调整的问题。因此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区域金融资源同区域人力资源、区域技术资源一样都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尤其在经济起飞阶段,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金融甚至是第一推动力。

(二)区域金融发展的区域适度性

虽然东部地区存在区域金融资源贡献率降低的现象,但这是否说明东部地区金融发展超越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金融资源的浪费,还有待证实。东部地区凭着其良好的经济环境,充用调动金融资源而得以迅速发展,而欠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都很低,潜在的经济发展要素无法启动,使其始终难以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只有区域金融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步了、匹配了、协调了、达到地区“金融”与“经济”双赢的状态,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区域金融资源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三)区域金融发展的非独立性

区域金融资源虽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但不能一味地强调或是孤立地看待这个要素。在协同理论的支撑下,区域经济、区域金融,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自组织系统,使其整体目标与其内部构件以及相应的演化规律紧密地联系起来。区域经济是一个大的系统,应该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区域金融、区域人力和区域技术都是这个大系统的要素,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因此,认识到它们的非独立性,更好地把它们结合到一起,才能给区域经济带来跨跃式增长。

三、区域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方向

(一)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应制定规范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逐步将金融支持重心向经济不发达区域进行转移,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避免区域金融差距的继续拉大。具体来讲,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金融结构空间差异仍然存在,因此应采取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思路。首先应优化东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进行自发调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性的金融结构。其次要优化中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在增加金融资源总量的基础上进行调节,形成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最后要优化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的战略重点,目标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形成政府推动型的金融结构。实施差别化的区域金融政策,加快西部金融发展、必须对西部地区实施与东部、总部不同的金融政策。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实行区域化的金融政策,赋予中央银行在各地区的分支机构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和调控权,包括建立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银行和开发基金,通过国家优惠政策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发展,优化中西部的金融机构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同时也要给予各地区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构建公平合理的金融发展环境,努力实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金融差异。

(二)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

自中国金融业改革以来,竞争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某些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国有金融机构仍然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他们提供的金融服务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部分借贷者转而寻求非正规渠道的金融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调整金融结构,不断引入各种金融机构,打破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状态,使整个信贷市场更加活跃,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在金融市场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是对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能成为金融主力,因此民间金融对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一定时期内在总量上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培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工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对资本稀缺要素的生成和区域优势产业的确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推动并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加强不同层次及规模的区域经济中心的扩散。随着中国金融经济的转轨,金融规模以及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交易等会逐步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配置,并逐步形成多种不同金融结构特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当区域经济中心与区域金融中心配置在一起时,区域经济金融中心的经济金融辐射和扩散作用会极大地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区域金融机构要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区域金融协作,加快区域金融生态建设,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树立金融生态观。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者是统一的。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可以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使之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因而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金融生态和谐发展内涵,努力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四、结论

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作在改革开放以来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中国新的经济形势、新的竞争环境,为区域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要求在区域金融政策上要有所创新,并且在区域金融的整合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区域金融、经济协作是中国各地区搞好金融、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金融经济稳定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加强金融稳定,齐心合力促进区域金融、经济通力协作,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促进中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小黄.强化金融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中国金融业网,2006,(12).

[2] 欧向军.基于区域分离系数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定量分析[J].地理研究,2007,(4).

[3] 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2002,(10).

第3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产业选择

1 主导产业的界定

1.1 主导产业的涵义

一般认为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的产业。

另一个经常使用的概念是支柱产业。所谓支柱产业,根据罗斯托的理论,解释为: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吸收运用新技术快,处于供求关系中心;且规模大,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益;生产率高,附加价值大,是该时期国民收入增加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支撑者。

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能使产业结构高级化;支柱产业则仅体现了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而对其他产业增长并无直接影响,且一般不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两者的联系是,现有的主导产业有些具有支柱产业的属性,并很可能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也可以说,某些主导产业即是支柱产业,或者是潜在的支柱产业 。

1.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

目前流行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有“比较优势理论”和“扶植幼小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发挥地区优势,把优势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它强调主导产业的优势性和地域性。“扶植幼小产业理论”认为落后地区应当扶植发展目前还不是优势产业,但从发展眼光看可能转化为优势的幼小产业,强调产业的发展优势。尽管这两种理论对地区产业政策制定、主导产业选择均有重要指导意义,但仅依靠某一理论选择主导产业难免存在缺陷。因此,在实践中,往往把二者结合起来并综合考虑主导产业特性、区域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建立选择指标体系,因地制宜选择主导产业。

1.3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只有选择那些能够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才有可能使区域经济得到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二是产业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主导产业必须尽可能地选择那些产业科技含量大、技术进步速度快、技术要素较为密集的产业,使其在技术上始终保持领先水平,以便在区际分工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三是产业链的长短和关联效应的大小。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产业链的长短和产业关联度的高低。四是产业贡献率和增长后劲。主导产业的选择还要认真考虑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小和增长的后劲,要特别注意对那些有发展潜力,尽管目前还比较弱小的产业的扶持。

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与评价

对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既可以进行定性分析,也可以进行定量分析。长期从事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聂华林教授在其主编并于2006年5月出版的《区域发展战略学》中,针对主导产业的选择指出:“基于主导产业的特点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可以从比较优势度、市场竞争力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这三方面着手进行选择,并附之以相应的指标做定量评价。”

一般而言,主导产业必须具有比较高的比较优势度、高市场扩张能力和高产业关联度。现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对几种主要指标分析评价、选择如下 :

2.1 比较优势度

(1)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度 选择主导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与县域及省、市域规模以上工业的该项指标分别进行比较,来反映该县主导产业在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度。

(2)对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度 运用主导产业的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入库税金四项指标占当地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来分别反映主导产业对当地工业经济的总量、收入、盈利水平、财政税收等方面的贡献。

2.2 市场扩张能力

一个产业要发展,必须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该产业能否将潜在生产能力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产业的市场潜力和产业创新能力。在区域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是组织核心,它不仅担负着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代表着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现代化的演进方向。因此,主导产业应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通过创造新材料和新技术,研发出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扩张市场潜力。

2.3 产业关联度

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主导产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自身迅速增长的同时,能够将其创新的先进技术和规模扩展通过产业链条传导到整个产业结构,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一个产业要成为主导产业,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比较优势和较强的市场扩张能力,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关联性。一般而言,主导产业在产业体系中主要从三个层面与整个区域发生联系:一是后向影响,即主导产业对向其提供生产资料的上游部门的影响;二是前向影响,即主导产业对其产品作为生产资料的下游部门的影响;三是旁侧影响,即主导产业对整个经济的普遍影响与刺激服务性行业的增长。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历史表明,主导产业的关联性越强、关联面越广,其产生的乘数效应就越大,对整个区域经济的推动力也越大。

2.4 工业发展历程与发展阶段

无论国家还是区域经济的成长过程,都反映了产业结构演变具有显著的阶段性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尤其是体现在主导产业序列的变化上。因此,笔者认为要选择好主导产业,就必须把握区域内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主要产业、企业成长的历程。因此,把研究视野扩展到建国以来某县工业结构的发展过程,分析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规律,对选择好该县未来主导产业,调整工业的产业结构将是十分必要的。

2.5 总体发展环境与优势

笔者认为,要准确选择研究期内主导产业,除了要把握好历史演变的规律,选择好恰当的研究指标,还必须对研究期内工业的总体发展环境与优势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与把握。

总之,由于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为了保证分析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在分析时采取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做到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综合考虑主导产业特性、区域优势、发展潜力等因素,建立选择指标体系,因地制宜选择主导产业。

3 县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

根据上述研究思路,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创造性研究,建立县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内容上分三个方面:

一是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及发展阶段的定位。通过对建国以来某县工业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分析工业结构的历史演变规律及主要产业、重点企业的成长历程,界定目前工业发展阶段等是主导产业选择的历史基础。

第4篇

区域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科学发展观全局资源配置

发展地区经济,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一是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发挥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物质技术条件加速地区经济发展,从而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的发展;二是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协调发展,发挥国民经济整体优势;三是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四是加快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保持社会安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中的基础建设,交通运输带动了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的扩张,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国防意义,交通运输发展对于协调区域发展意义深远。与此同时,交通运输是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推进的关系,经济的发展也完善了交通运输业的建设,因此两者联系是紧密的。要做到解决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业之间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深入的探究两者存在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规律。本文基于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去探索了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它对我们在了解其两者之间在各自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个明确的认识有着很关键性的作用。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的联系

经济发展所必要的条件是交通运输,因为资源要依赖交通运输才可以得以流动出来,这样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在另外一个地方去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交通运输的完善可以极大的改善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困难,继而可以带动进一步的经济方面的扩张。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分割、联系紧密的。我们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观察,社会经济的发展靠着交通运输的推动。一个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对于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分配及利用,对地区经济的开发都产生很重要的作用。地区在经济发展这个方面有着三个关键性的作用。首先交通运输是应是我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成本的投入,这种投入使得所生产的产品可以进入消费者的使用过程中;其次,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完善可以改变经济生产的进一步完善,它可以有效的降低我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滞留,使得产品得以流动,让其在另外的一个地方发挥着更大的效益;最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可以推动个人福利的改善,让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社会设施,去充分的利用这些公共服务,也可以加强人员的集中与扩散。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建设形成一个高效、可行的交通运输体系,才可以将社会经济的各个点之间联系起来,然后将其所生产的产品进行有效的流通。再从微观的角度去观察,交通运输让商品和生产者在消费的过程中得以流通起来。这种流通包含了地区、城市及乡村之间,它让资金货币可以进入到每个地区和不同的职能部门,它将生产部门和这一些因素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另外,拥有一个完善且良好的运输设施可以控制运货所带来的成本消耗,让企业所面临的服务区域得以广泛,从而进一步的带动一定规模的产品生产。此外,交通运输还可以提供一些工作岗位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交通运输业的科技创新受经济的影响很大,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运输产业的平稳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同时要注重其和经济整体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深入研究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进步的关系和具体数量比例,遵循经济发展和行业进步的客观规律。只有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给交通运输带来更大的需求和市场基础,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更好的资金支撑,两者是相互推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二、从交通运输角度思考区域经济发展

便利的交通设施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开拓区域经济圈,吸引大量投资。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产业布局的变化,进而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说,交通运输条件优越的区域其产业结构的层次比较高。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演化与交通运输线的联系不断密切,逐步形成以交通干线或运输通道为发展轴的产业和城市高度发达的经济集聚带,它是运输通道与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其发展过程中人员、产业、技术等要素在空间上沿交通干线集聚和扩散,并且由于运输可达性和经济可达性的提高,改善了经济地理区位,促使企业间、产业间、各极点间实现要素在以交通运输干线为主体的线状基础设施束上进行空间运动。便利的交通方便人员、要素流动,降低运输费用形成新的有利区位和优良投资环境,产业和劳动力会受到新的交通干线的吸引向交通轴线积聚,由此既吸引了外资又开拓了市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式交通运输发展道路。

一是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走以提升系统协调能力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首先,要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需要,特别是满足经济社会向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其次,要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交通运输的总体要求,建立安全、高效、经济、协调、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第三,交通对资源的占用、对环境的破坏及交通伤亡等要控制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实现资源、环境、交通的和谐统一。

二是从区域发展全局出发,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要从全局和长远出发,结合各区域交通发展的实际,对交通设施、交通道路进行科学设定,在科学论证和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制定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化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使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能相互促进,达到经济发展最优和交通设施布局最优的效果。具体就是要加快区域交通运输市场一体化进程,强化整体发展观念,实现区域内不同要素,不同运输方式的互补,努力形成区域发展的统一大市场;不断完善交通运输制度规范一体化进程,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及标准规范,加强区域内各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健全区域发展的协调、磋商机制。地方政府要在充分分析区域内的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适应性问题,不断提升交通的运输量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要合理配置区域空间的交通资源配置,不断加强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和建设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是合理配置交通资源,改善区域经济。道路建设项目能推动与之有关的各项生产的发展,道路建设项目资金的投放必然会在社会生产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带动一系列部门和行业的发展。道路建成通车后,因通行能力增加和行车条件改善带来客货在途时间节约,交通事故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等由道路使用者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以及因缓解交通瓶颈制约,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并对其他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波及作用。实践表明,发挥主观条件,制定科学的区域道路交通建设策略,确保资源分配的最优化,使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等区域经济发展必备因素向落后地区进行扩散,整合区域内原有资源,有效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三、结语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流动载体,沟通生产和消费,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要素投入。综合评估交通运输各种运输方式造成的土地占用、能源消耗、运输费用、环境影响、运输安全等成本效应,未来我国交通运输应选择“优先发展铁路、促进铁路公路协调发展”的战略模式。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建立政府促进交通运输业的投入机制,保障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伟.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研究[J].环渤海经济t望,2011(3):29-31.

[2]刘秉镰,赵金涛.中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6).

[3]寇学聪.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路运输管理[J].汽车运输研究,2008(1).

第5篇

一、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必要性

1、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独特性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更加精细化的学科,有着其自身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它主要是通过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来研究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某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未来空间及组织间的联系等等,它是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有着不同区域的异质性分析的特点。

(1)学科的综合性。区域经济学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区域经济的形成是与其他因素相互联系的。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在现实研究中都是存在着特定的区域或者说是空间作为其研究的对象的,而该区域产生的所有涉及经济的现象都是要综合宏观经济、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以及地理、人口等知识进行研究的,这些宏观和微观的因素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也体现出了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2)较强的应用性。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很多的经济问题,不同区域之间的竞争曰益激烈。这种经济环境下,特别需要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和实践上来对当前经济问题给予回答。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范畴,区域经济学有着其特殊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_是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同时参与经济政策的制定讨论中,并在政策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自己;二是通过国际化的视野,从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

(3)研究的区域异质性。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该学科的研究就有着区域的异质性。由于区域间存在着先天自然资源、后天社会政策等的差异,不同区域之间就表现出很大的异质性,正是由于这个立足点使得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域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特点。

2、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必要性

正是区域经济学学科的这些独特性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内在的要求。也正是该学科的应用性、综合性以及区域的异质性,要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理论的实用性或者说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研究生的规模也在持续的增长,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生以培养学术型的人才为目的,严重忽视了人才的应用性,导致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而不能真正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凡此种种都表明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生时间培养的必要性。

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应该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从中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的人才。首先,实践培养能够使研究生更加系统和具体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学科理论以及分析方法。传统教学中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缺乏了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学科理论知识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并不能真正地应用与实际生活中,实践教学的培养不仅增加学生主体性还能使之更好地理解理论并掌握理论的应用技术。其次,实践培养有利于研究生真正深入区域经济发展中以探索其规律并掌握科学的实践方法,最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发挥学科的价值提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一门学科的价值往往是在于对人们或者说对社会有着怎么的作用,将区域经济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并提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才是价值的真正体现。最后,研究生实践培养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刻苦钻研的动手能力等。总之,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有着其重要的意义,构建适合该学科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是从心理学的理论出发,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深入研究形成的一种具有很强教学实用性的理论成果,它也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建构主义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人们也越来越真正地将理论用于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革新,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同时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其共性则是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开始建立一种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三、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创新之路

针对当前社会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应用型人才的急迫需求以及该学科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等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来从研究生实践培养的教学方式、教学设施以及实践研究等方面进行教学的创新。

1、互动中的案例教学和研究型教学方法的运用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不可或缺的。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互动学习,也充分体现了研究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那么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生教学中可采用两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它们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一是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两点,首先是案例选择的现实有效性。案例最好是典型的、综合性的、现实的,案例应该能够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相关,是研究生关注的问题,可以是经济新闻、区域经济变动报告等,案例可以是国内本土的,也可以是国际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二是研究型教学。通过提供研究生专题研究的机会,通过项目的设计到实施、分析等系列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2、实践基地及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

实践基地及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保证发挥研究生实践的基础条件,更是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首先,要想转变教学的方式,利用案例进行教学就要改善基础设施,如多媒体设备、校园网等设施,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更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可通过网络有效地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及动态,能有效地利用网络是研究生进行实践研究的必要条件。其次是建立校外等实习基地、实践研究基地等。学校可通过与企业或者政府部门的合作来为研究生的实习提供机会,通过真正的了解企业发展历程更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个清晰的掌握,甚至可以根据微小的经济变化来预测全国的经济趋势。

3、“教一学一研”有效互动的结合

第6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科学发展;区域发展差距

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合理有一个系统指标,从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可以看出,其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要考虑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评估地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所占的比重以及它所起到的作用。(2)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的规模和速度是否符合当地客观条件。(3)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案是否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发展需要,另外还要考虑到当地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的节约。(4)地域内经济发展模式和当地各个生产部门是否协调。(5)还要在当地适当地发展交通、能源、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区域性的基础设施。一定要合理安排好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的关系。

1 地理因素是区域经济中的基本要素

在区域经济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地理便是其一个基本要素,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区域经济就是研究如何以地理因素为基本因素,并以此为起点来发展地方经济。

2 区域经济在低层次上存在较强的经济互补性

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参与各方都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存在较强的经济互补性,但这种互补性仍存在于较低的层次上。按照经济一体化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起点是特别关税区和自由贸易区,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开展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合作的初始目标并不是贸易自由化,而是更低层次的目标,主要包括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衔接、消除贫困、经济增长、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

地缘和人文的同源性和相似性是构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条件,相同的地缘人文背景为双方或多方的交流合作创造便利条件。中国周边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在地理上都相互接壤,有着相同或类似的文化传统,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在历史上就已相当频繁。比如,图们江地区的春在19世纪中期就成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商品集散地;早在两千多年前,澜沧江一带就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经济贸易交往的主要通道,存在着“四国五景”的传统友好往来关系;中亚五国从前苏联时代就与中国新疆开展过许多合作与交流。次区域经济合作最重要的动因是合作方在经济上存在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促使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了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合理配置。经济上的互补性在公河流域次区域合作中表现比较明显,在几种区域经济最明显的表现为区域经济的集团化。

进入新世纪后,中央根据我国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等逐渐扩大,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的区域发展实际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明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已经基本完成了由“沿海发展战略”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转变,未来战略区域的范围已经基本明确。特别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谋求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从此进入了协同发展的新时期。

在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当前各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发展活力和自主性明显增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整体呈现增长较快、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3 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1)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

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一项带有全局意义的重大体制攻坚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十一五”期间,国家继续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迎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更加重视西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2009年中国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5%,增速连续3年高于东部地区。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成效逐渐显现。

连玉明认为,“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破解中国未来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十二五”期间,必须要统筹考虑,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首先,要加快推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区域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次,培育多极带动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城市群要素集聚能力,支持中西部城市群加快发展。

(2)地区经济割据

经济上的地方、行业、团体割据已经形成,使中央的政令法令的刚性就变成了弹性。我们不搞过去的阶级斗争,不意味着阶级斗争不搞我们。贫富分化就是在瓦解工农联盟,最终西化为所谓的民主自由国家,就是阶级斗争搞我们。中国最大的国情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鸭蛋理论”祸国殃民,抢劫式加速阶级分化、利益分化、形成地区、行业、团体和贫富不等的复杂经济利益群体,不同利益群体很难形成一致的利益诉求,工农联盟也就自动解体了,更形不成拳头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

4 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注意各个区域经济的特性研究。

就我省经济的总体来讲,是处在某一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但是从各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恐怕在经济发展阶段中,各区域是处在不同阶段的,各个区域在全省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的功能和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们对于区域经济的研究一定要注意把握各区域经济的特点。要注意研究区域发展的要素、区域发展的条件、区域发展的基础以及区域发展的一些特点。比如,你这个区域是城市为主、还是农村为主?是在东部、还是在西部?是工业比重大,还是农业比重大?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个区域的特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略研究。

对各个区域经济而言,发展的主战略同全省和其他区域的发展战略应该有所不同。因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要由各个区域各个方面的因素决定,肯定会有各自的差异;再有它的主战略是什么,它的政策的核心问题在什么地方,都是研究区域经济应该关注的问题,目前我们提出的题目也并不一定都是各自区域经济发展所选择的主战略,在对各个市地、各个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时候要根据本地实际有所侧重,并在这个主战略下,研究各自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坚决不能重蹈过去高污染、高耗能、高投入的老路;坚决不能过分依赖房地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防止出现经济刚刚起步,房价已经上天;要防止区域经济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

5 结束语

区域经济发展要坚决以民生经济为龙头,以人文本、关注民生来发展经济;区域经济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大有可为;区域经济发展要牢牢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为各地在党政事业、经济发展、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区域对外传播与协作提供帮助,从而加强招商引资,促进区域合作,提高区域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推动地方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刘国光,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第7篇

根据考察对象的不同特征,可以把区域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三种类型:(1)自然区域。地表自然界存在着地区差异,其空间分布具有由量变到质变的性质。由此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系统,并按从属关系得出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区域自然环境是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一个要素的区域变化往往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任何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行政区域。行政区域是指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围。行政区域划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与自然区域相比,具有可变性和不稳定性。(3)经济区域。经济区域是指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以交通运输为纽带,以地区专门化部门为特征的经济地域。经济区是客观的,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说来,构成现代经济区域的要素,包括经济中心(指各级城市)、经济网络(指交通网、流通网和通讯网等)和经济腹地(指中心和网络的吸引范围)。经济区域内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经济区域的特征是由区内各要素共同综合作用形成的,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特征。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不是单指某一种区域类型。依据研究的需要,既可以是行政区域,也可以是经济区域,还可以是自然区域(如流域区域等)。从科学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应该是经济区域,因为这样才能有利于探讨区域运行的经济学规律。从实践角度看,按行政区域(地方)来探讨经济运行的逻辑,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学的社会实践功能。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跨行政区域的研究成果,由于无法进行卓有成效的行政协调,所以大大削弱了区域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可见,从经济区角度探讨区域经济运行规律应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行政区角度探讨区域经济运行规律应是现实的最佳选择。

由于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发展历史短,理论体系尚不成熟,所以对其研究对象的表述差异很大,代表性的观点包括:(1)诺斯(H. O. Nourse)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2)程必定(1989)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3)周业、刘再兴等(1989)认为:“区域经济学也叫区域科学。它是研究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系统,并按照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来组织系统内各区域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使之形成一个既能顺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一个大、中、小企业相结合,以多层城市为结点,由运输网、信息网、服务点分布网等网络系统将全区城乡连成一气的经济有机体的科。”(4)艾萨德(Walter Isard)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确定可在某一区域有效地从事生产并获取利润的单个或集团产业;改善区域内居民的福利;如何提高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更有效地衡量收入等;区域内产业的分散,获得区域内资源的最有效的利用……等等”。(5)杜贝(V. Dubey)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的科学”。(6)陈栋生(1993)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7)郝寿义、安虎森(1999)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通过对上述论述的比较,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第一,(1)和(2)的观点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表述大同小异。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系统的学科,而(1)和(2)强调的也是地理分布、经济空间秩序或地域组织规律。实际上,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还是应该有所区别的。第二,(4)的观点主要强调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效率,即只重视区内经济的发展,未涉及区际关系问题。第三,(5)的观点与(4)的观点正好相反,它只强调地区差异和区际关系的研究,对区内经济发展问题未予注意。但是,得指出的是,这一提法没有把区际关系限制在国内,既可以是国内的区际关系,也可以是跨国界的区际关系。第四,(3)、(6)和(7)的观点既强调区内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也强调区际关系的研究。但是在表述上也还是有所差别的,如(6)和(7)都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决策的科学;(3)和(6)都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国家内部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而(7)则未明确说明这一点。

第8篇

一、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财政政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它能产生一种效应,协调生产要素,配置资源,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财政政策可以调节各种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财政政策在促进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的推动作用。

国家财政政策的取向对财政资金的流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财政资金的流向又决定着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我国从建国初期到开放前这一时期内,以均衡发展战略为指导,一直把有计划地平衡配置生产力、消灭地区之间经济的不平等和经济差距,看成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布局的首要原则。国家在投资的地区分配和项目选点上,实行了“向西大转移”的方针,基建投资大幅度地向西部地区倾斜。“三五”时期,全国基建投资达976亿元,其中东部沿海占26.9%,西部占34.9%。这一时期投资比重占全国4%以上的8个省中,西部占了5个,中部占3个,而东部一个都没有。“四五”时期,内地投资比重更是占到了57.5%。由于这种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地区发展政策的影响,导致了中西部经济的一定发展和东部经济的牺牲。这一时期,人均GDP高于全国的有9个省区,其中包括西部的青海和,而东部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区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后,国家赋予沿海地区较大的自、并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并且提出了让东部沿海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的思想。在这样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财政的投资布局向沿海地区倾斜。据统计1979-1991年,东部地区国家基建投资占总投资的49.17%,而中西部地区仅占42.7%。同一时期,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0.87%,西部地区为9.26%。而国内生产总值东部地区更是占全国的52.37%,西部却仅占16.68%。中西部地区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水平和竞争实力相对减弱,在全国工业产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形成这一发展差异的原因除中西部地区本身的自然条件、地缘关系以及历史基础等原因外,国家的宏观财政政策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使地区差异再度扩大。东中西部地区差异不断扩大这已经是不争的现实,这一状况若不加以控制地任其发展下去,东部地区的发展不仅将被这种过大的差距所制约而降低发展速度,甚至可能出现全局性的经济倒退,对整个国家的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经济进步构成严重的威胁。

二、区域金融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

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分别在其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论,该理论认为,金融变量和金融制度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来说并不是中性因素,既能对其起到促进作用,也能起到阻滞作用,关键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和制度选择。马科•帕家诺通过最简化的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阐述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均衡状态的经济增长率为:g=A•Φ•s-δ,s=S/Y,δ为折旧率。该式表明金融通过影响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Φ、资本的边际生产率A、私人储蓄率s来影响经济增长率g,因此,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提高储蓄率、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以及资本的边际生产率A。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能够降低在动员储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和资本边际生产率,分散投资风险,加速技术创新,从而有助于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促进经济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结论

各种金融政策的运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在切实符合地方实际的前提下,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上进行合理调控,在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采取适当的金融政策,最大限度地为经济的发展融通资金。

(一)在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为尽快形成发展的增长极,需要投入大量、较长周期的资金,具有较大的金融风险,而资本市场所固有的特性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因此,在这个阶段,地方政府需要积极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供给性金融,为企业、企业家融资和资产运作创造条件,同时积极探索公共事业的资本化运作方式,为区域经济的起飞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第9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 协调发展  ; 微观组织机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稳定向前发展的前提,在全面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中,区域经济不平衡成了我国一个基本国情特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不断的扩大市场作为支撑,是国民经济平稳、高效、健康运行的前提。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中,区域资源的配置方式逐步向企业管理交易、市场交易迈进。在企业推动区域经济向协调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跨区扩张活动越来越频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微观组织机制的内涵

(一)企业跨区扩张

一般情况下,企业空间扩张的“空间”是经济区域化的表现,是指区域内在经济和地理的客观联系,是一种动态的“经济空间”。为使企业区位内区域资源得到更合理的优化配置,拓展在空间上企业“经济空间”的运动、扩算和重新组合,能够带来企业规模的扩大,也能够带来地理范围的扩大,强调了彼此之间的区位联系和空间特性。一般来说,在更大的地域范围中,为了形成企业内部地域分工,使不同地区的优势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企业空间扩张的目的是促进企业功能部门的成长,从而拓展企业经济空间。第一,企业扩张是内涵式的扩张,也称外延式的扩张,包括生产技术的改进、在其它领域新增生产部门等引起的规模扩大等。第二,企业迁移主要包括企业整体搬迁、核心管理部门迁移、企业总部迁移、扩张型迁移以及研发基地迁移等,是企业基于各种目的和自需,从一个地域转向另一个地域。企业迁移是一个具有存量和增量的双重概念,可细分为绝对迁移和相对迁移两种。第三,企业跨区经营为了更广阔的市场展开竞争和合作,从国内一个地区的企业到另一个地区投资,以企业跨区域投资开店从事生产和销售。

(二)企业跨区扩张的成因

1.成本最小化。企业跨区扩张最主要的动力是实现成本最小化,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要素成本。诺斯对美国的市场交易成本进行了分析,并且得出:由于美国市场交易占了国民收入的45%以上,企业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往往寻求一种相对稳定的交易方式,如:并购、扩建以及新建等,建立合资和合作关系,实现内部化或者一体化。一般来说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主要包括土地成本、人力要素成本等,在不同的地域中,企业运行成本受到企业生产要素成本的影响会产生差异性。如:企业的基础性成本和企业生产性成本。其中企业的基础性成本主要包括:土地上建筑物拆迁补偿费以及相关基础建设设施费用等。而企业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以及资本使用成本等。在我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企业跨区扩张降低了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如:可以享受到区域提供的较低土地使用价格等好处和优惠。

2.市场最大化、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以及获得先发优势。分工的细化会使企业面临着一个细化的、规模更小的市场空间,会带来交易成本的增长,因此,企业跨区扩张直接扩大了企业的市场空间,绕开了区域间的各种市场壁垒,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更快的适应市场的变化。由于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企业经营中会产生一定的风险,不但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甚至造成企业生产和销售链条的中断。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风险,企业跨区扩张可以实现交易的内部化,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实质上,企业外部市场内部化的过程就是交易的内部化,目的是降低市场风险,使企业空间扩张转换为内部市场,从而提高供应以及市场的确定性。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跨区扩张可以使得企业的实力得到增强、增加市场份额,也能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强。因此,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目标,企业跨区扩张是一种重要的保证措施,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企业采取跨区扩张行动,获得了先发优势,取得了竞争优势。

3.获得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社会资源。规模经济是生产规模范围扩大、同时单位成本下降的一种现象。规模经济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两种。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单个企业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企业跨区扩张导致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生产成本减少,经济型的收益递增就是内部规模经济。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为了增强灵活适应性,一些原来依赖于批量生产的大企业逐步将生产链向外延伸或剥离,产生了外部规模经济。整个行业的内部产品,由于合作和不断采用新技术,生产长期平均水平下降,收益递增。由此可见,通过销售市场的扩大,企业跨区扩张产生内部和外部两种规模经济。市场的不完善,使企业交易成本增加。因此,为产生交易内部化,扩大经济范围,减少交易成本,并且通过涉足原供应商或者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了范围经济。另外,企业生存和发展需要各种社会资源的支持,如:资金、市场、人力等。受生产技术、市场壁垒以及交通运输的影响,社会资源的比较优势更加重要。因此,迁入地的区域资源优势对于企业跨区扩张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企业跨区扩张的方式和规律

1.方式。企业跨区域空间扩张包括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以及无关多样化四种方式。首先,在原有的生产经营范围中,企业横向一体化扩张实现了规模经济,企业在空间上为了扩大规模,通过异地兼并、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联合同类企业等方式,向原产品有关的功能和技术方向发展,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其次,在实现跨区经营的过程中,企业把前后相继的产业或者生产阶段,通过跨区联合、投资、兼并的方式,转变为企业内部关系的过程就是企业扩张纵向一体化扩张,其主要分为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再者,混合一体化是指在采取横向一体化的同时,企业为了实现跨区扩张也采用纵向一体化。为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市场波动的风险交易成本,混合一体化集中这两种一体化的优势。另外,企业向与原生产经营活动不相关的领域扩张的过程就是无关多样化空间扩张。如:来自于现有生产活动的研究和开发等。一般情况下,基于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的防范意识,无关多样化空间扩张可以减少不可预测因素的冲击。

2.规律。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企业空间扩张是组织行为,区域扩张应该遵循社会经济现象地理扩散的一般规律,在空间扩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组织决策行为和内部网络和发展战略的影响,这种扩张呈现出一些规律性。即: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在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差别下,服务型公司为了建立起生产机构,就近扩大市场,一般采用接触扩散。而按照市场规模,企业等级扩散不考虑市场的距离,是企业对环境区域差别所采取的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逐渐形成了国有企业新的运营机制,但是现代企业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从而影响到了企业的空间扩张。首先,要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通过多种形式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其次,企业的跨区扩张需要金融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要素,具有发达的产权交易市场。另外,统一市场体系是企业实现跨区扩张的首要条件,完善和实现区域内部市场和市场体系的统一,增强区域政府服务意识,降低企业进入和退出的壁垒。

企业跨区扩张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深化区域经济联系

首先,跨区域扩张避开区域行政壁垒,使得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得到提升,促进了要素和产品跨区域流动,与各分支机构、合资和合作等企业之间形成了要素、产品间流通的特殊通道,避免了地方保护政策的约束。同时,要素的流动可以提高经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使跨区扩张企业投资和产成间的比例成倍增长,进一步加深了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其次,不管以何种形式来呈现,区域联系使得区域交易成本降低。区域经济联系在制度不变的条件下,分工和交易的空间范围交易成本较高,使得区域分工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而在交易内部化的条件下,降低了跨区活动外部区域信息不对称的强度,也降低了监督检查的额外费用。中国还未建立地方政府协作组织,区域市场存在严重的不完善状况,因此,跨区企业扩张更加具有了促进区域经济联系的作用,降低了区域交易成本。再者,跨区扩张的大企业是区域之间利益联系的纽带,对整个区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增加了跨区扩张企业的区域利益,推动了地方政府对于寻求合作的积极性,从而在区域内建立了良好的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体系。

(二)合理化区域分工

首先,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功能在于把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实现生产要素组合,实现生产和经营最大的效能,从而形成生产力载体,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为了实现区域分工的合理化,企业跨区扩张加速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促进要素市场的建立、降低区域分工成本等措施,企业跨区扩张在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下,有效地扩大了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减少了重复建设的现象。另外,由于受要素成本、市场空间等因素的制约,产业能否实现转移取决于多个因素。中国的行政区划担任着促进经济良好发展的任务,在就业、财政和经济增长的问题上,地方政府会在企业退出时设置壁垒。

(三)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首先,由于后发区域储蓄倾向低,我国的资金流动被限制在地区内部,资本形成率低,因此很难缩小与先发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而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进入后发区域投资之后,能降低资本的形成概率,减少区域的先发投资规模;同时,投资产生的乘数效应缩小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一方面,在实现扩张的过程中,实力强大的企业有效的释放了部分沉淀资产;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以及生产技术等移植,提高了资本的收益率。同时,和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更能准确的评判后发区域投资的收益和风险,通过空间扩张,更多国内企业进入后发区域投资,提高了国外企业对后发区域投资的预期收益,从而产生了国内企业跟随效应。其次,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后发区域缺乏先进管理经验和人才,企业跨区域的投资和兼并,提高了管理人才的供给。同时,通过扩散效应,形成了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者阶层,形成了新型的意识形态。并且,由于跨区扩张企业产生的乘数效应,使后发区域的制度变迁得到更快的推进。

(四)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效率

一方面,企业向后发区域扩张不但可以获得廉价的土地、原材料以及劳动力,还能利用后发区域中产生的巨大的消费市场,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企业的跨区扩张能够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更高层次的新兴产业,实现了后发区域的转移。如:先进的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有利于先发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同时,也促使后发区域制度的变迁,给后发区域带去了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等。不但增加了后发区域的就业机会,也提高了后发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为相关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创新能力,使后发区域的经济得到增长。而且企业向后发区域扩张,不仅使后发区域积累企业发展迫切需要的优良社会人力资源,也能做到人才引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等,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和形象价值。同时,避免出现“社会堕化效应”,从而推动后发区域的经济发展,优化当地的资源结构。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企业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为了形成内部地域分工,在更大的地域范围中,企业利用不同地区的优势资源,促进了功能部门的生长,突破了行政壁垒,增强了区域共同利益,降低了区域分工的交易成本等。在推动企业扩张的同时,优化资源结构,巩固和加强竞争优势,从而推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书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地方政府合作问题与对策―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唐任伍,赵国钦.公共服务跨界合作:碎片化服务的整合[J].中国行政管理,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