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6:55:04
导语:在高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成阳712000)
摘要:基于陕西地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工作实践,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原则,明确了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机制和流程,重点强调了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应关注的几个关键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回答了陕西地市高职院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两个根本问题。
关键词 :陕西;地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 2014) 02-0027-03
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培养环节、课程体系的设计、配置与构建,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之一。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蓝图,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化、具体化形式,是实现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在日常教学管理和运行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是组织教学活动和安排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
2004年前后,陕西省9个地市相继将原来市属的部分中等专业学校升格组建为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地市高职院校已成为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这些地市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其人才培养先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两个根本问题。由于这些院校升格时间较短,对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等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因此,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结构需要,科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成为陕西省地市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深入思考、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基本原则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相一致,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一致,教学环境与生产现场相一致,教学组织与生产管理相一致,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体现培养目标的时代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规格要求,也要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突出应用性、实践性,达到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
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把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实践教学以能力培养为重,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化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岗位迁移能力。
坚持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既要关注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也要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继续学习、终身发展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正确处理好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关系。既要兼顾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动态适应,及时调整,也要保持人才培养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稳中求变,推陈出新。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机制与流程
开放性和职业性是职业教育两个重要特征。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共识和有效途径。只有企业真正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各专业主动吸纳行业企业全程参与,探索形成了“学院主导、系部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机制,形成了“更新理念市场调研(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职业岗位标准等)系部研讨方案设计专家论证(院系两级教指委、行业企业专家)方案修改再次论证完善方案方案定稿通过审核方案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流程。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应关注的几个关键点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指人才培养质的规定性,主要明确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决定性要素,侧重于解决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是高职教育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职教育区别开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从上述国家政策文本规定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即政策目标来看,不同历史阶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不同的,具有动态变化特征。时至今日,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究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高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技术性人才,还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理论界仍然存在较大争议。不同教育类型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其培养目标定位既要符合国家教育方针,也要体现各自教育类型的特点。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类型,其人才培养目标既要符合党的十提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要求,也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特点。从实践目标来说,陕西地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调研分析主要职业岗位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和定向性。因此,其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只有明确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才能由此确定胜任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过程中,各专业在对区域人才需求和毕业生跟踪调研的基础上,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充分了解各专业面向岗位(群)的主要工作任务和任职资格要求,认真分析职业岗位(群)任职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科学设计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规格是指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具体是指受教育者应达到的综合素质。人才培养规格主要解决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实质上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人才培养目标如果不能具体化为人才培养规格,就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落实到教学全过程。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现代人才学研究已经证明,人才应具备知识和能力。知识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基础知识指人人都必须掌握的知识,专业知识则因为专业的不同而不同。能力则包括创造能力、竞争能力、表达能力等,所有这些能力又都是以知识为基础而存在、发展和完善的。既然人才是由知识和能力这两大要素构成,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知识和能力呢?这就涉及人才培养规格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陕西地市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使命。这种类型的人才应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如表1所示。
优化重构课程结构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的是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完善的课程体系。职业教育是“能力本位”课程,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动态课程结构。按照什么样的纵向关系及横向关系排列组合各类课程.必然成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问题。按照精简、整合、重组的课程设计要求,立足于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优化重构课程结构体系。各专业按照职业岗位(群)分析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公共课适用、基础课够用、技能课实用、拓展课丰富”的要求,构建形成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任意选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体系。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思政课、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要求全院统一,旨在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度,根据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发展需要开设,其中专业基础课要求大类一致。公共选修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主要开设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社交礼仪、艺术欣赏、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办公自动化、养生与健康等8门公共选修课,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选修课由专业所在系部根据学生发展实际确定,拓宽学生的专业素养。
2010年8月,国家颁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深刻指出,教育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011年10月,《国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其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那么,怎样才能全面落实纲要精神,抓住“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核心问题,特别是针对国家教育部最近把高职培养目标首次表述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情况下,如何准确理解原来所讲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和现在新提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事关能否真正“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办学目的的大问题。并且,只有先行解决这一问题,才能进一步解决好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的问题。
现在所提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没有了之前的“高素质”作定语,并非是不要了“高素质”的要求,而只是对“技能型”的重新定位和更加确切的表述。对于人才培养不能只有技能要求而没有素质要求,这应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以下从“高素质”和“技能型、高端技能型”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 关于“高素质”人才含义的理解
从国家原有有关文件中能够看出,国家对中职以上的各类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有要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从操作意义上讲,这种不分人才培养层级的同一要求是不科学的,“素质”目标作为一种软指标本身就不好考量,再把高、中、低端人才培养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更增加了基层院校具体实施时的困难和茫然。有待国家能尽快考虑重新给予定义。众所周知,中职、高职、本科的学生年龄、生活阅历、学习年限、开设课程、教学要求,以及原有素质基础都大不相同,却都要达到培养具有共同的“高素质”这一目的,在国家没有做出明确分层要求和科学表述之前,这个“高素质”应该怎样认识呢?
笔者认为,经过几年的学校生活,不同级别学校的学生在其毕业时所获得的“素质”不可能是相同的,而所谓“高素质”也只能是一个相对概念,所以,此表述既应是一个静态的即时水平要求,更应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要求。
从静态水平的角度来看,由于学生素质是由多个不同种类的品质构成,所以本要求在于,构成学生素质的这些品质经过学校教育和学生自己的行为训练都必须具备,最重要的是不能存在缺项,这是从全面性角度提出的保底性的起码规定,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牢固而稳定的基础性素质,从而创造一个起点,一个为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继续向更高水平进发的起点。凡是能够站上这一起点的,可以把他称为“有素质”的人。
从动态过程的角度来看,在给予学生全面的基础性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文化课程学习和文化氛围熏陶,结合专业学习和实际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及各种课外和社会活动(如志愿者活动与义工服务)的开展,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在计划的指导下,逐学期、逐学年有所提高,并不断得到固化,从而让学生在校的几年中始终行进在素质提升的台阶上。凡是能够行进在这一台阶上的,都称其为正在走向“高素质”的人。
那么,一个成长中的学生,其完整的素质结构到底应该包括什么呢?笔者认为其结构可以用四种品质,三类行为,两大要素,一个习惯来概括。
1.四种品质
笔者认为,一个人起码应该是既能做人,又会干事,品德良好,身心健康的人。所以,其最基本的素质应包括文化、道德、能力、健康四个方面,详细内容如下:
人才培养是所有高等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是专业设置的核心,是指定教学计划的基础,是教学改革的基础,也是教育成果最终的归宿。因此,在医学高等院校教育过程中,明确培养目标,保证培养出的毕业生能够充分满足社会的需要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适应现代医学和卫生事业的发展趋势。培养出精通,胸怀理想,心存善心,善于创新的复合型和实用性人才。那么,如何能够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和需求的优秀毕业生呢?
二、医学高校面临的挑战
在当今医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新的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他需要医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任性色彩,要求医务工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优秀品质。因此,加强医学生品的素质、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是社会道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公众对于医务工作者给予的期望。在高等教育中,教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其技能和素质则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提高医学生的道德人文素质,需要优秀的人文社科类教师队伍的引导,而且还需要提高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道德和人文素质。医学专业是以人为本的学科,作为在医学教育中的核心力量,教师必须具备当前职业发展所具备的技能素质,尤其是新教师,更应当加强其技能培养,在技能培养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技能操作标准,重视技能培养的重要性。新教师职业适应方面无论是从临床一线还是从高等院校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入职之后,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职业适应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角色转变的适应:在短期内要完成从毕业生到教师,从医护人员到教师岗位的角色转变。医学技术发展和设备更新的不断学习: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技的发展时时刻刻苦促进医学事业的革新,医学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掌握先进的医学理论和技术,不仅要为学生传授医学的发展史,还要让学生们掌握经过发展和完善的当前医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的传授方面:新教师对专业知识点和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级知识点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层次很难准确地把握,导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高。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医学专业的教学不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构建,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能把能力培养落实到教材中的具体知识?以上这些问题对于医学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
高等医学院校面临的机遇
关键词:高职教育;“文工融合”;培养模式;价值认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068-02
一、“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文工交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普通性特点。学生能牢固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知识,某一类职业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知识,专门的技术训练,以及为掌握高新技术奠定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第二,变通性特点。学生能“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既掌握一类职业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能在此基础上,在相近职业岗位范围内发生能力迁移,实现上岗不需要过渡期,转岗亦不需要过多的再培训。第三,融通性特点。学生既具备职业领域的方法和能力,又具有社会活动能力,并能将这两种能力运用自如。第四,潜通性特点。学生应具备今后多次创业和广泛就业的潜在素质,包括创新精神、良好的个性品质、善于学习以及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个人的职业角色的变换,得益于每个人的潜在资质和潜通基础。因此,“文工交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学生个体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应人才市场变化需要的必由之路。
二、“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反映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纵观世界教育发展史,高等教育经历了由以人文教育为主,到以科学教育为主,再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中世纪的高校人文学科占主导地位,17—18世纪先后发生的科学革命、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使许多自然科学从原来的人文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并不断分化,以分科的自然科学为主的实科教育、专业教育在高校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日渐衰微。20世纪中叶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和伴随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科学伦理问题,引起人们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严重失衡的深刻反思。许多高校把复兴人文教育、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
1984年,美国人文学科促进会发表了震撼美国教育界的《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书》,对人文教育的失落表示了极大关注,呼吁高校教育要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规定:主修理工科的学生必须选修占学位课程20%的人文类课程,主修文科的学生必须选修课占学位课程16.5%的自然科学课程。他们的目标是“要在艺术、文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这两大领域中架起一座桥梁”,使所有的学生都“了解文化传统,懂得人的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72年起,先后发表报告,呼唤教育培养学生不仅要“学会生存”,也要“学会关心”。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
三、“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1.“文工融合”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需要。中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杨叔子院士曾经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不打自垮”。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不能简单地把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当成一种业余爱好,而应看作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和修养。因为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些素质的培养是自然科学教育无法替代的。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和健全的人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为人类做出贡献,也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2.“文工融合”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克服大学专业教育模式缺陷的需要。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院系调整,使高校的专业化突出而综合性削弱。这种专业教育的模式,造成了专业越分越细,学生知识面越来越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严重缺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教育、轻素质教育,重功利、轻奉献,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具有倾向性、共同性的问题。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不断加强专业教育、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时,却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陶冶,导致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文明礼仪、文学艺术和语言文字等基本修养方面未能达到相应的要求。一些学生道德失范、适应能力差,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缺乏自主创新精神和发展的后劲,这些都与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轻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有关。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人才规格需要的多样化,促使我们的高等教育需要为各类学生提供更多类型、更人性化、合理化的教学模式。因此,推进“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
3.“文工融合”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措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呈现出相互交叉渗透的趋势,这势必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对高等教育提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要求。近年来中国高校大力加强素质教育,旨在提高人才培养素质。高校的素质教育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根据这种理念,高质量的人才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和完美的统一。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更多的是解决如何“做人”。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既教学生如何做事,又教学生如何做人,才是理想的教育。这种理想的教育必须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深度融合。
四、“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都处在剧烈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不仅导致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而且导致新的产业、新的行业、新的职业不断涌现,同时也导致不同职业岗位的内涵处于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因此,越来越频繁的岗位变动和职业流动,需要劳动者对不同劳动岗位有更强的就业弹性。一个知识面狭窄、技能、能力单一的人,即使在纵向水平上已达到较高层次,但因缺乏横向的渗透和伸张,不仅难以在竞争中占据主动,而且还可能被社会和企业拒绝。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再是单纯的技术人,而是能够担负起社会发展责任的社会人。这正是高等职业教育“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价值所在。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三位一体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人文需要科学奠基,科学需要人文导向;科学教育多是教人如何“做事”,人文教育重在教人如何“做人”。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更多的是解决如何“做人”。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既教学生如何做事,又教学生如何做人,才是理想的教育。这种理想的教育必须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因此,“文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巧的人”、“智慧的人”、“道德的人”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 穆晓霞.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邱同保.论中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J].职教论坛,2009,(8):7-9.
[3] 穆晓霞.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1,(11):6-7.
[4] 李甫贵.西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历史演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47-50.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素质教育;科学发展观;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107-03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内容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高等院校按照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等,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等有目的的连续性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的宏观调控、教育机构的微观管理以及高校内部的自我调控等。
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一直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之下发展,很少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这样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自我创新改革,政府的干预缩小了高校的发展空间,因为某些政策的限制,很多高校只能在一些变革中却步不前。再加上教育机构的二层管理,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很难走出“计划”的魔障。
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
改革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之中,经过多次权力的上收与下放,现在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府宏观调控的不断下放,使得现在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渐地走向了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状态,只要不违背大的方针政策,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拥有了空前的自由。[1]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主要包括:教育方针、发展方向、专业方向等内容。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大致方针主要依靠政府相关部门,教育机构的大致教育方针,本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导向,逐渐实现人文教育的理念。在发展方向上,逐渐趋向于国外著名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化,我国各大高校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引进外国高校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国情和自身的发展情况,转变观念,实现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优化。
(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就
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权力分配的伟大转变
经过多年的调整和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优化模式逐渐形成,完成了从中央宏观调控到自力扩大的伟大历程。逐渐打破了以往以政府的统筹管理为主的旧格局。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抓住了历史的机遇,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权力结构的四大转变。
一是从单一的高校公办体制向多元化高校办学体制的转变;二是从政府宏观调控的权力分割的领导体制向两极领导体制的转变;三是从高度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向扩大高校办学自的转变;四是从单一的政府投资支持体制向高校自主经营的多渠道集资转变。正因为这些转变使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逐渐走出式的“大锅饭”体制,之后开始自负盈亏,走向真正属于自己的发展。
2.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地域由不均衡逐渐走向合理化
一般情况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面向大中城市等相对发达的地区设置的,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偏远地区也逐渐开始享受到高等教育所带来的历史转变。[2]由于以前经济模式的局限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地域分配不均匀,这使得我国的教育体制呈现了极不平衡的状态,以至于出现“文化两极分化”的局面。然而随着权力的下放,高校自的扩大,政府逐渐开始下放一些高等院校,直面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促进了边远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使“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现在很多城市把“教育”作为发展的第一要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教育的热情愈发高涨。很多城市的高等学校数量明显增多,还有很多城市成立了集中的大学园区,成立了独立学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高等教育布局的合理化,不仅使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且起到了先导的作用。
这种合理化布局的出现使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优越性体现在了各个方面。科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吸引专业人才的加入。很大企业建立在高等院校的周围,并加强与它们的合作与交流,借助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取得市场发展的先机。从而不断增强自身实力。
3.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逐渐实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从办学理念到实践模式探索的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我们认识到只有适合自身发展的政策才是最有效的。改革开放的前提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3]所有照搬过来的理论都是错误的,不理智的。由此而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应在借鉴别人方式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应结合自身的实际,从实际出发,摸索着前进。因为最终没有一个完美的发展模式可以去借鉴,一切的发展都要靠自身的不断探索。
(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
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关系着太多的领导者,其中各级部门之间的权力有所重合,具体的权力范围不明确,使得很多相关部门闲职太多,再加上责任感薄弱,因此起不到很好地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到实处。
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权限的扩大,使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失去了自主决定的权力。虽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有所好转,但一时不能完全转变过来,政府和各级地方机构仍有很大的决策权。
在高校内部,有些专业的管理仍没有做到细致的划分,专业重复或接近的现象比比皆是。虽是不同的叫法,但是所学的东西却是大同小异。这就使得高校内部的管理层次不协调,无法针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出适合的专业型人才,无法满足社会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这是高等管理内部的不协调造成的,虽然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在背后指挥着,但是仍不能解决实际性的问题。
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措施
(一)政府放宽政策,实行权力下放,给予高等教育管理机构足够的自我发展空间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应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适当地放宽政策,实现部分权力下放,实现自主管理权。[4]在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是为了引导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都开始有了自,实践证明,自的适当释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发展,因为适当的自由可以实现自主创新,大胆地运用新技术、新的管理方式。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的是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自主地进行专业调整、专业设置以及工资评定等项目。积极引进先进的市场管理经验,使高校管理机制的变化适应社会供求的变化,不断地积累经验,形成自身特色,直至成为市场的主体,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调整。在保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与市场、社会形成长期的合作与交流的关系。
创新是体制得以继续生存的保证。一个体制的存活只有不断地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适应各种形式的竞争,跻身于同行的前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是如此。应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的资源、现代化的通讯网络以及资源丰富的数据库,从各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二)高校内部实现细致的专业划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最主要的是内部的改革。无论是专业的划分上,还是工资制度的调节上,都要实现自主改革,自我创新。[5]专业的划分应遵从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文关怀为目标,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地进行专业调整,进行细致划分,尤其是同类专业中的发展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专业趋于细分化,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致,社会现在最需要的是专门型人才,而不是全面人才。根据这种形势的需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就应遵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进行改革。例如专业的划分应在注重细致化的基础上防止专业划分的重复。例如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可以细分为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两个方向。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市场引导,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优化发展
任何改革的实现都需要相应法律法规的制约,换言之,法律法规是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和依据。国家最近颁布的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关的法律规定中,明确了国家、社会(政府)、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管理,学校面向社会办学的管理体制。[6]教育机构应充分理顺政府与企业产业管理之间的关系,让政府的行为逐渐规范化,运用规范教育这种特殊的生产活动,使教育产业实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目标。
市场的引导对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围绕市场的不断变化来进行革新的。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应受到市场的引导和调节。市场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引导主要表现在:(1)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切身利益出发,积极参加各项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相关的活动,营造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2)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核算促进学校布局合理化的进程。[7](3)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促进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积极地掌握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市场的指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经济的发展来决定以后的指向。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导向,结合政府的部分调控,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运用人文主义的思想指导我国教育事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探析并解决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在改革过程中学会自主创新,实现教育管理体制革新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孙玉丽,孙绵涛.对教育管理审美价值本质内涵的再认识[J].当代教育论坛,2003,(11).
[2]曾学龙,周毛春.可持续发展与高校德育的新思维[J].高等农业教育, 1998,(9).
[3]徐光寿.新时期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J].体制改革,2005,(5).
[4]周远清.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求是,1996,(19).
[5]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0,(11).
(1)不少院校的管理者及师生参与热情不高
产教融合仍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冲破传统教育观念、体制、模式和内容的束缚。
(2)部分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单一
没有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思考和探索可行的产教融合模式,没有与相关企业积极进行广泛深入的联系与合作。
(3)部分院校产教融合实施效果较差
未能依据国家关于开展产教融合的政策,制定相应可操作的规定办法和实施细则。实施时没有明确的预期目的和措施,且缺少监督和评价。
(4)许多院校产教融合仍然套用传统的安排学生实习方式
合作伙伴跳不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圈子。
(5)不少企业参与合作的热情不高。
由于企业尚未获得合作教育带来的利益,对产教融合认识不足,把培训学生视为额外负担。有些企业产教融合只盯住名校、名专业,对高职学校不感兴趣。
2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
(1)坚持产教融合,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产教融合是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行业企业工作岗位需求,是人才培养目标内在要素优化和建设的终极目标。首先,科学定位人才目标,开展专业调研。其次,培养方案制定后要有动态跟踪,通过及时调整解决人才培养周期与行业企业即时需求的矛盾。再次,坚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作用,在改革实践中坚持学生主体、能力本位,以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最高理念。
(2)坚持以校为本,尊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是在中等教育基础上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教育表明高等教育的性质,中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起点或基础,学术性或职业性是对专业教育类型及产教有机结合要求的进一步揭示。因此,高等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坚持理实合一,积极推进工学结合。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这是一个双向过程。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和信仰广泛地存在于对工作和生活多方面的解释中,其中最有效率的学习是在一定社会实践环境中,学习者为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进行的积极主动性学习。这种基于工作和生活实践的体验对学习者的刺激最强烈,能够充分激发学习者的能动性,使学习带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从而扎实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教育部教职成[2006]4号文件提出: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
3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1)以岗位(群)任职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学校各专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行业、企业及毕业生调研分析基础上,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特色,确定专业方向,并由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分析,得出职业岗位(群)相对应的技术能力、关键核心能力以及从业者基本素质,根据生产过程确定培养方案。
(2)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设计真实的企业生产情境。
遵循为职业而学习的原则,让职业成为学习的动力和起点。根据工作任务精心设计,以企业生产的具体产品的质量控制全过程来设计检测项目,进行项目化教学。按照岗位任务,循序渐进地组织学生进行能力训练,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所有“教学做”活动均在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3)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理论实践有机融合。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依据岗位实际工作过程,通过归纳、抽象、整合,按照实际生产顺序来设计课程体系的每一项任务。学生通过一项任务的学习就可以完成一个岗位对应的全部任务;通过若干个任务的学习,学生便可以获得所在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资格。以情境教学为主,任务驱动,按职业岗位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来训练和传授相关技能,使学生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学习相应理论知识,训练各项技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协调者、评价者角色,应及时提供咨询、帮助。
4我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
(1)健全组织机构。
为保证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有序进行,必须建立健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组织机构,并明确各机构职能。除了校内正常教学组织机构外,还设立学术委员会、校企合作办公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机构,构成完整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2)构建服务平台。
构建服务平台是实现校企合作从“一头冷一头热”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根本转变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平台,开展一系列对外服务和项目对接,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多的科研、学习机会,形成人才培养、科研开发、技术服务、对外合作交流多层面、多方位合作。
(3)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鼓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开展实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鼓励将课堂建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校企密切合作,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4)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实施者,担负着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3项职责。因此,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做好“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出台相关管理制度,采取一系列措施,最终取得了良好效果。
(5)创新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
为规范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实效,学校修订完善了教学(实训)管理制度和科研管理制度,对人才培养的组织、实施、评价做出规定,明确科研、教研的重点是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开发,从制度上保障了产教融合工作的开展。
(6)深化课程改革。
关键词:教育学;中外合作办学;办学体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03-02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学应该按照教育学的角度研究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的本质、教育目的和方针、教育制度、教育中各项工作的任务、过程、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教师及学校管理的领导等方面。
一、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的本质
不论是教育家的阐释还是辞书的定义,教育的核心内容没有变,那就是以人为本,处处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自身素养的提高,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发展和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标准应当是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如果说它对本土的传统教育带了影响,那也是积极的、有益的、发人深思的影响。早就有教育专家表示,中国并不缺大学,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攀升的今天也不缺大学生,缺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的人才。高等学历人才培养的趋同,是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明显弊端。我们应该通过合作,去反思自身在发展中遭遇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一个好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将在多元化、多层次人才选拔培养中发挥示范、探索作用。我们也希望通过观摩交流、学习借鉴,推动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等全方面的改革。尤其是通过加强国际间教育交流、引进国外智力、借鉴国际成熟的教育管理经验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提高英语教师专业素质。这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带来的往往是理念的革新,例如淡化分数要求、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实践能力、与职业市场接轨紧密等。让境外教育资源与国内的公立、民营教育机构在平等的环境下良性竞争、互为补充,有利于形成多层次、多结构的人才培养体系,也有利于国内教育界接受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从而推动高校教育竞争机制的完善,促使教育深化改革。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和经验将引发“鲶鱼效应”,它不仅能丰富本土学生的选择,还可为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的目的
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皮亚杰认为,教育是认知发展的陶冶过程,就是创造条件,促使受教育者与外界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不断成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育目的不在于增加受教育者多少知识,而在于使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把内心潜在的发明和发展的可能性表现出来。按照皮亚杰的话说,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能做新事,有创造能力和发明兴趣,而不在于只训练重复既有事情的人;教育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的批评性,具有求证的能力,而不只是接受知识。由此可见,皮亚杰认为教育最主要目的不在于接受事实,而是培养创造力、想象力、洞察力。中外合作办学的成果不但表现在培养出的人才,同时表现在教育管理、发展规划、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十多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引智具体体现在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健全了质量监控体系;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引进了大批国外优秀教材,促进了教师英语水平、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全面引进国外先进课程,特别是一些专业的核心课程,双方共同进行全面质量监控。教学模式与国际接轨,通过努力,大批中方教师能进行双语教学,不少人还能进行全英语授课。学院培养的学生有着出色的英语能力和对中西文化的了解,深受企业青睐。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外籍教授带来最新原版教材和最新教育思想,用英语进行着与国际同步的高层次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教学。海外权威经济学杂志评选亚太地区前50名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排列第13名,这是中国高校中唯一的一家。学院编写的案例涉及管理学的大多数领域,目前已在世界很多地方用于教学。不少教授的论文已在许多海外著名期刊发表。这些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案例,也说明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在“引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和安全的社会事业,在加入WTO之初,维护教育就成为我国制定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法规的一个重要出发点。《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中许多条文都是围绕维护教育来制定的。例如,《条例》第五条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遵守中国法律,贯彻中国的教育方针,符合中国的公共道德,不得损害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中外合作办学应当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这些规定集中体现了维护教育的制度理念,确保了在开放高等教育市场之初对国家和教育安全的保护。
美术教育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德国。美术教育是一种以美术为教育媒介,充分挖掘美术的素质教育功能,追求普通教育意义的人格素质教育效果的教育行为或教育活动,也就是说教育活动的目标是为了完善人格而协调地发展人的整体素质。所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是以美术为基点、以教育为载体、以人为本位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这是美术教育的本质含义。美术教育分为以美术为取向的美术教育和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教育。以美术为取向的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着眼点,从美术本位出发,以教育为手段,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同时借助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传达美术知识和技能,促进美术文化的整体发展。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教育的着眼点在教育,从教育的价值来看待美术教育,把美术作为一种媒介,建构以美术为学科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人的道德观、情感观、审美观、智力和创造力等基本素质和能力,以便促进人的全面素质发展[1]。因此,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可完整地被表述为: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达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性,获取一般教育学意义之功效。
2合理定位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所大学或学院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的归宿。有研究者从宏观角度指出,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一个体系,一般由3个层次组成,即国家层次、学校层次和专业层次。国家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宏观性的培养目标。它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社会需求和本科教育的特点规定了本科教育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学校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中观性的培养目标。它依据国家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学校的科类性质、在整个高等学校系统中的地位、所在经济区域、办学传统和条件等,制定培养目标。不同科类、层次、区域学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科类和层次,由于所在区域不同,其培养目标也会有所差异。专业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微观性的培养目标。它既要依据国家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又要依据学校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及专业性质等做进一步的具体规定。可见,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应根据具体国情、区域特点、学校类型、学科特点制定合理的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3民族地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仍未能脱离专业美院美术教育培养模式,未把美术与教育真正结合起来,以技能型专业美术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仍占主体地位。具体表现:培养目标过于技术化、专业化。当前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基本沿袭了其他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自己没有突出的特色。故此,笔者认为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应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
首先,突出师范性。不少师范院校的学生,谈专业多,论教育少,只想经过个人的奋斗成为艺术家,轻视美术教育。这种态度是缺乏师范意识的表现。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师范观念,院校就要明确培养目标。师范院校的培养对象是中小学美术教师,要专门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方法和规律,而美术学院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专门的美术人才,是一个个性很鲜明的专业。目前,由于高校扩招,师范类和美术类美术专业招生的考试形式几乎一样,都是以绘画为主,录取的文化分也是国家统一划定的,在这种招生制度下,学生的志愿容易混乱,考生往往以为美术学院和师范院校的美术专业差别不大。因此,考生在选择的时候含糊不清,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进入了认为美术专业就是画画的误区,导致了学习目标不明确。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能真正体现师范性,学生容易认为师范生就是多学点教育学和心理学,与美术类专业区别不大。这些都是缺乏师范意识的表现。抱着画家梦去完成师范学业,出发点就是错的,更别说有满腔的热情进行教学研究了。所以,师范生要实事求是地立足专业,认真研究师范美术教学,这样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重技巧轻理论或是重理论轻技巧都是不可取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明确师范是什么,美术师范生该干什么,这样才能清楚专业的学习方向,认识师范教育的意义,师范性教育才能得到进一步强化[2]。
其次,深化美术教育的文化内涵。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应是美术教育的文化化,使得美术教育从片面追求美术技术转向追求美术文化。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培养一种文化人,而不是“匠人”,这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美术教育的文化化要求我们在培养文化人的同时,也要在美术技术学习中加大文化的含量,对任何一幅作品的解读都不能脱离该作品的文化环境、文化演变和风格形式等特点。多元文化理念要求每个学生都与具体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相连,学生不仅是一个自然人,更是一个社会人、文化人,他需要的是课程对自身文化的接纳和认同,因为他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历史文化境域作为基础来理解他所面对的复杂的现实世界。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文化化提出,使人们对美术的学习从以往过多关注技能方面转向了关注美术的文化内涵方面,从而把美术与相关文化结合起来,以便达到美术教育培养人文素养的目标。
再次,强调民族化。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本质特点就是民族化,这是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强大优势。民族化是多元文化社会对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过去尽管也强调民族特色,并以此打造自己的品牌专业、特色学科。况且民族特色与民族化也是不同的,民族化可以体现在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培养目标层面上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尤其是对民族美术的深厚情感,要热爱民族美术,关心民族地区,自尊自强。长期以来,失之偏颇的美术教育理念使得许多人对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文化有着错误的认知,好像只有现代的美术及其教育手段与理念才是先进的,一提到民族的艺术,似乎都是土气,甚至是落后的,是狭小的地域性的,不能融入现代美术。因此,在民族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不仅要加大民族民间美术的知识容量,使其系统化,更要加大对民族民间美术的情感培养力度。换句话说,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本土美术的教育工作不能只强调教育内容的知识性及其系统性,要同时重视教育内容的情感性与思想性,要将思想观念的教育寓于知识技能的教育之中,通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形成正确的情感与观念。
最后,与地方需求相结合。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院系培养目标的归宿是培养目标与地区密切联系。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院的培养目标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密切关联。多元文化社会所要求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也必然包含美术院系培养目标的地方性要求。高等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衡量一所大学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在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市场上,作为市场追随者的大学或学院,如何突破重围,树立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笔者认为,需扎根于本土特色,从本地区产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动力,走出一条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差异化的道路,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地方大学或学院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及专业领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从过去过分强调国家整体性向地方性转变,在培养目标上突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人才规格、专业设计和办学形式上有较强的为地方服务的针对性,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适时根据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和行业领域,在不断满足地方需要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作为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院系的培养目标,不仅要突出地方特色,而且要全方位实现地方化,避免盲目地向内地综合大学或专业学院行列迈进的误区,在创办地方特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打造区域教育品牌。
4培养能为民族地区服务的人才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考试评价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在人才培育中居于重要地位。从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出版以来,有关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的研究广泛开展起来。教学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继续发展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心理取向的教学理论,另一条就是赫尔巴特所提出的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影响到世界教学理论流派的形成与演变。赫尔巴特的理论遵循柏拉图的“道德即知识”的恩想,把道德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统一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他的理论经其弟子的补充、发展而演变为百科全书派,强调系统传授学科知识及教材的逻辑体系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清末以降,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伴随着“西学东渐”传入我国,对我国教育理论界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在中小学课堂中被广泛应用。
我国当代教育方针强调,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方针在教育和数学目的上具有“社会道德本位”取向,“为了实现这一道德目的,知识就成了教学的一切,依次便演绎出一种偏重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沦体系”。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与我国的教育方针相吻合,适应了发展中国家对人才、对知识的急切渴求。课堂教学实行班级授课制,在世界范围内广为采用。在我国中小学课堂中,赫尔巴特教学理沦的内容与方式具有独特地位,至今仍难以被其他教学理论所取代。
根据这种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各学科的知识存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而是否达到预定的效果则需要考试评价来反映并检验。同时,考试也反映出特定的教学观念,考试的内容往往侧重考察知识的掌握程度。从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来看,传统的考试评价显然存在某些缺陷。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两个领域:一是认知领域,包括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二是情感领域,包括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性格化。而传统的教育测量理论和考试方法在内容上主要侧重在认知领域中的前三个方面,对于情感领域和认知中综合性较强的方面有所忽视;在形式上倾向于忽视平时成绩,以升学考试的一次成绩作为选拔标准;在功能上主要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更多的学科知识,侧重诊断性功能、区分优良和分等鉴定功能。
考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发挥检测、激励和筛选的积极功能,这是考试评价手段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但是,当考试演变成为衡量一切教育活动的标准时,就夸大了考试应有的作用,不免产生负面影响。在基础教育阶段,偏重书本知识的检测、鉴定,忽视实践环节的检验,不能全面评价和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考试作用被泛化乃至取代学业及品德评价的其他标准,不利于学校育人功能的全面发挥。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驱使,频繁的学业考试与升学模拟考试,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身心负担,也偏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各级升学考试大纲为本,只要是与此相关的内容,希望全部都灌输到学生的脑中,而与考试无关的东西,则束之高阁。学生所有心思都放在如何记忆、背诵知识上,如何最大限度地适应考试,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也是围绕升学考试运转。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流行,既有教育指导思想、课堂教学理念上的偏差,也受到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升学考试评价制度是重要诱因之一。
二、课堂教学改革对考试评价的新要求
我国已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多元。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基础教育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教学方式方法与评价标准也应加以变革。中等教育既要为高校输送学术性人才,也应传授职业技能;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教育的主题从知识为本转向能力立意,教学的选择性增强。在课堂教学中,纯粹的灌输书本知识,或储存事实性知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的个性,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和个体特征的发展,在个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教育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人的主体地位,教育的这一重要功能在信息时代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教育培养的应当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具有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的自由个体。课堂教学蕴涵着思想与艺术的智慧。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传承人类积淀下的历史文明,这是历久弥珍的文化瑰宝,是智慧与美的综合体现。应当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文化的魅力,体验到美的享受,引起情感的共鸣,在身心愉悦中收获知识、体验生活和陶冶情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兴起,与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密切相关。高中新课程改革自1998年启动了2002年在山东、广东、宁夏、海南四省作为试点试行,教育部拟用四年时间在全国内推进。这一改革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和学分制方面。
首先;”普通高中新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每个科目还有若干个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其次,新课程改革将实行学分制。普通高中学制仍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选修课由选修(一)和选修(二)组成,选修(一)是地方课程,选修(二)是学校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行学分管理。每个必修模块和若干选修模块按规定的学时、规定的方式学习,并且达到质量要求,可获得学分。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三年中学生要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和28个选修学分,即须获得144个总学分才可毕业。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跨班级选修。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适时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和人文素养,重视独立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具备开阔的心胸和国际化视野,让学生学会合作互助。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向导和监护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学生的创造性与主体性的发挥;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充满青春活力;把班级交给学生了让班级洋溢欢声笑语;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演绎多彩人生。
新课改计划在2005年全国存8-10个省、市、自治区试行,2006年有15-18个省、市、自治区进行,2007年全国进入高中新课改阶段,与此相配套的是新-的评价体系,尤其是高考的改革。新课改中对学生的评价将侧重发展性功能,打破笔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品德、情感纳入评价范围内。并为高中生建立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钓成长历程。这就涉及到新课改与高考的关系,两者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学生如何在发展综合素质的两同时顺利进入高等学校是一个极为必要解决的问题,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尚未出台。教育部在推行新课改之际,考虑到新课改与高考可能产生的冲突,把高考权下放给部分地方政府,山东、广东、宁夏、海南四省在2007年的高考中根据本省改革的实际情况自行命题,但各省在高考命题中如何把握标准,保证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对人才的类型与层次需求扩大,考试如何适应不同人才培养的需要,就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必须从过去重视考试技术、手段或把考试作为一种测量工具的研究转向重视考试社会学、考试文化学等理论层面的研究。对于考试评价制度需要作更深的思考,以增强考试的社会适应性,使之在现代教育条件下充分发挥各项正面功能。发挥考试的积极作用,成为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减少考试次数,减轻学生身心压力,改革考试内容与形式,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迫切要求。
2002年底,教育部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通知》指出,现行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凋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校评价制度等。“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要求对学生、教师与学校评价的内容要多元”。考试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试应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对学生的评价不限于学业评价,还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
三、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第一,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引入考试评价机制,但不能唯考试是从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很大一部分是在课堂中完成的,课堂教学是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考试则是对课堂教学效果检测和反馈的重要方法。二者的关系应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考试为辅,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情感意志、审美情趣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考试作为促进课堂教学的手段,其目的是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基础教育而言,课堂学业考试应着跟于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目标与考试手段的关系上,不能本末倒置,而应使考试服务于教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要以完善和促进课堂教学为目标,避免盲目性。改革方式应循序渐进,在充分论证和取得试点成效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减少考试改革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
第二,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增加考试评价的多样性
考试评价方式具有多样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形式与方法。倡导综合运用多种考试考核方法,不应以书面测验作为惟一手段。部分学科实行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开卷、半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仅考试对学科与书本等基本知识的掌握,也应侧重考察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核心。”此外,应扩展考试评价的主体与客体范围。考试评价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涉及到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老师、学生和教师的自我评价。
第三,拓展考试内容,更新评价标准,促进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
“考试内容与评价标准的改进,关系到对中学教育教学的积极导向,关系到人才选拔的质量与效应,关系到高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在考试命题环节,注重及时吸收科学、文化新成果,淡化记忆为主的考试内容,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关注学生的思维、技能、品质和创新等方面的考察。高考内容改革将更加注重对考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查,积极引导中学加强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将统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在满足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高等学校选拔方式的改革要进一步探索建立在文化考试基础上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办法。
第四,努力减少高考的负面影响,发挥其积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