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物专业行业分析

时间:2023-08-25 16:55:10

导语:在生物专业行业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物专业行业分析

第1篇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三段渐进式;工学结合

0 前言

自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对高质量教育的要求以及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而企业要适应知识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挑战,高职院校要建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加强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力度[1-2]。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指出,“在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处理好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的关系,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并尽可能请社会用人单位参与专业培养计划的制订工作。”《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也指出“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基于此,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中充分体现了基于“社会生活过程”和基于“工作过程” 的双基导向理念,邀请了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专家指导下,最大限度地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并通过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三段渐进式”培养等途径有效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

1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1.1 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背景

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相关政策支持下,生物制药产业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江苏省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中提出,我省将着力打造泰州医药高新区,构建形成以泰州“中国医药城”为中心,南京、苏州、南通、连云港等地各具特色、差异发展的产业发展布局。至2012年,泰州已形成50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成为引领全省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的“加速器”。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医药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制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到2012年实现倍增,成为江苏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这种行业发展趋势使生物制药专业的毕业生成为当前社会急需的人才之一。专业调研中发现,全省现有药品研究机构800多家,生产企业670余家,已初步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医药板块”。南京南的苏锡常医药产业群、南京“药谷”,苏中的泰州中国医药城,苏北的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培育了扬子江药业集团、恒瑞医药、正大天晴集团、豪森药业、先声药业、康缘药业、江山制药、奥赛康药业等众多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

1.2 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工人现状与培养目标的确定

目前一线岗位从业人员以高中学历为主,专业素质普遍较低,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急需生物药物发酵、分离提取、质检和品控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根据学院立足南通、面向江苏、服务大中原长三角的办学定位,在面向行业、企业广泛进行人才培养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将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适应南通及其周边地区生物制药行业生产一线需要的,具备较强的从事药物生产、药物分析与检测、药物制剂、药品营销等实际工作能力,适应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2.1 课程体系设计理念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体系设计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基于社会生活过程”的公共课程开发理念和“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开发理念,以系统论方法为指导,构建本专业“文化素质养成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

为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能力,满足学生个人专业兴趣发展需要,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开发理念,通过专业调研及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分析提炼出了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遵循学生认知与职业成长规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从而适应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需要。

2.2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通过企业专家实践访谈,凝炼分析形成适应典型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其次,专业教师通过找寻合适的平台或载体,整合所需要知识、技能训练内容,设计形成相应的课程;最后,对专业课程,按照材料的复杂程度、评价的综合要求、团队合作的组织要求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来实现课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单一到复合的有序编排。

2.3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组织课程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成立建设团队,在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和进行职业资格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形成了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表1 典型工作任务与学习领域(课程)一览表

以上典型工作任务立足于生物制药专业教育,同时通过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促使学生横向发展,拓展企业生产岗位能力。

3 生物制药技术“三段渐进式”培养模式

3.1 “三段渐进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目的

工学交替的安排与实施,就是要为学习者在学习与工作间架设无缝桥梁,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该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泛指学校外)两种教育资源与环境,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的有序交替,使学生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获得一定的工作经历,能够胜任未来从业岗位、独立开展工作并承担社会责任。

3.2 “三段渐进式”培养模式的构架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培养模式,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前提下,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三段渐进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主要有“行业感知”、“专业体验”、“职业定位”三个环节构成,以提升毕业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培养目标。

第一学年,通过《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使新生对该专业的发展和职业定位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和理实一体化课程《基础化学》,在校内实验、实训室内完成简单、单一的基本技能训练;第二学年及第三学年的一段时间,通过工学结合,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内进行生产性实训,完成复杂、综合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在第三学年,通过在生产企业的顶岗实习,使毕业生完成由“新手”到“熟手”,由“模仿”到“创新”的转变。

3.3 “三段渐进式”培养模式的教学保障

3.3.1 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以我校为例,现有专职教师27人,在职称结构上,高级职称3人,副高职称11人,副高以上职称人数占教师总数51.9%,中级职称8人,占教师总数29.6%,双师型教师24人,占总数的88.%;在学历结构上,博士研究生1人,占教师总数3.7%,硕士研究生17人,占教师总数62.9%。专职从事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5人,专职教师在外从事技术兼职的有5人。

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已与南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南通精华制药有限公司、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公司、南通优尼科有限公司、百益制药、塞奥生化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组建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

3.3.2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我校校内实践基地主要有无机化学实验室、分析化学实训室、有机化学实训室、传质与分离实训室、物质成分分析实训室、流体输送实训室、物质物性分析实训室、高压灭菌锅、生化培养与检测实训室、无菌接种室、生物发酵实训室、气相色谱分析室、液相色谱分析室、原子吸收分析室、红外色谱分析室、紫外分光光度计实验室、气质联用分析室等专业实验室和分析室共17个,1个制药仿真实训室,5个理实一体化实验室等校内实训、实验室为完成“三段渐进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3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为了满足学生职业岗位与技能培养要求,本专业在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一直关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与社会服务中,已与南通精华制药、江山农化、南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南通百益制药有限公司、海慈药业等单位展开深入合作,为学生工学交替的生产性实习和实训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梁红艳.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J].河南农业,2013,6(下).

[2]崔凤杰.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3,4.

第2篇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

主干课程:生物化学、医学统计学、分析化学、检验仪器学、生理学、病理学、寄生虫学及检验、微生物学及检验、免疫学及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等。

核心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医学统计 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分析化学、检验仪器学、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病原生物学检验、临床 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管理学、临床医学概要等。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公安、政法机关、司法鉴定机构和保险公司从事医学检验技术检案鉴定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制药、医疗、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制药/生物工程;

2 医疗/护理/卫生;

3 医疗设备/器械;

4 新能源;

5 检测,认证。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检验师、检验技术员、售后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检验师;

2 检验技术员;

3 售后工程师;

4 医学检验技术员;

5 技术支持工程师。

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及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医学检验实践技能和人际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能从事医学检验和实验室诊断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培养技能

第3篇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一)培养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从事教学与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努力学习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和应用生物医学工程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对本学科方向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有较全面、系统的了解,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三)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能够胜任科学研究工作。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可以在医疗仪器企业的研发机构、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单位、大型医院的设备中心、高等院校等地方工作,也可以做国家公务员。相关行业(如IT,仪器仪表等)。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医疗设备、护理、制药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医疗设备/器械;

2 医疗/护理/卫生;

3 制药/生物工程;

4 新能源;

5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6 其他行业;

7 计算机软件;

8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算法工程师、售后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算法工程师;

2 售后工程师;

3 销售工程师;

4 硬件工程师;

5 维修工程师;

6 注册专员;

7 技术支持工程师;

8 产品经理。

就业前景是我们每个人必定考虑的东西,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就业总体来说供需平衡,甚至略微供不应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大型医疗设备在医院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型医疗设备的操作、维修及管理人员是各大医院及公司急需的人才。因此,该专业急需高技术人才,学得越精也越吃得开。

第4篇

(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23)

摘要:通过对食品检验工职业技能鉴定场所要求的鉴定标准项目进行分析,提出以现有化学实验室条件为基础建设食品分析实验室及食品微生物检验室的方案,旨在满足新设食品检验专业实验实训需要并符合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机构的设置条件。

关键词 :食品检验工;实验室建设;无菌室;职业技能鉴定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116-03

目前,我国的化工产业正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行业的发展水平高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已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化学工业体系。化工产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食品专业概况

食品行业是化工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工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不衰的常青产业。尽管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但食品工业仍然是世界制造业中的第一大产业。食品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已成为反映人民生活质量高低及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但近年来我国屡次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人民群众也更重视食品安全,这给了食品行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食品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对食品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能将食品专业的理论和技能应用于食品生产、食品检验与质量管理中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因此,近年来食品行业人才缺口较大,需求充分。所以,技工学校开设食品检验专业对紧跟就业发展趋势,拓宽就业思路有着重要意义。

专业建设背景

我院的化工类专业创建于1986年,是我院的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和建设,教学积淀深厚,是广东省技工院校中少数几所设有“化学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的院校之一。近年来,为满足食品行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我院进一步加大了对化工专业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并以“化学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为依托,开办食品检测专业,利用现有的良好的教学设施与成熟的教学管理,为企业培养食品类高技能人才。

食品检测专业是我院新设立的专业,专业以“食品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来培养技能人才,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素质教育贯穿始终,突出职业技能的办学特色,构建了以一体化教学为支撑的课程体系。

食品检验工鉴定场所设置标准

为了促进职业技能鉴定所认定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统一设置标准,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所的管理,确保鉴定质量,根据原劳动部颁布的《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和相关职业(工种)标准,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对食品检验工(初、中、高级)鉴定场所有着明确规定。摘录如下:

(一)场地要求

理论鉴定场地 标准教室2间以上(每间不少于50平方米),考场内配置至少40套课桌椅,讲台、黑板等设施齐备,并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条件。

实操鉴定场地 有满足操作技能鉴定需要的场地,符合环境保护、劳保安全和消防等各项要求。技能实训场地须满足容纳人数40人、面积不少于250平方米的条件。

(二)设备要求

满足样品制备、常用玻璃器皿使用、无菌操作技术、食品检验检测项目设备要求(具体设备略)。

(三)鉴定项目

分为食品微生物检验及食品理化分析检验两大模块。

食品实验室改造方案

本专业现已建设完成有分析测试中心,下设七个功能实验室:基本操作实训室、天平室、721分光光度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室、原子吸收光谱室、气相色谱室、大型仪器仿真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超过500平方米,基本满足样品制备、常用玻璃器皿使用及部分食品检测项目实验实训和技能鉴定需要。但食品微生物无菌操作及部分食品理化检测项目还不能进行,需对一间普通教室进行改造,建成食品分析实验室。

因此,根据我院现有教学场地及教学设备,充分发挥化工专业优势,并紧密结合食品检验工技能鉴定要求,克服新场地面积不足和资金紧缺的困难,制定了以下实验室建设方案。

(一)方案概况

此方案分为食品微生物无菌实验室及化工食品综合实验室两大功能实验室,总建筑面积150平方米。(1)提供食品(化工)理化分析检验操作台40个工位;进一步满足职业鉴定及实习需求,提高实习运作能力。(2)建立洁净工作区(含微生物培养室、微生物检测室及无菌室),为食品微生物检验提供场地。(3)购入各种食品分析检验设备,满足职业鉴定设备要求,使学生掌握先进的食品分析检验手段,并可在技术上对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进行监督。

(二)化工食品综合实验室

化工食品综合实验室建筑面积为120平方米,主要作为化工、食品分析检验实验实训及鉴定场所,并配备理化分析检验及基础微生物检验所需要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如图1所示。

显微镜柜 由于场所设置及场地大小限制,不能专门设计显微镜室,所以显微镜采用即取即用的方式。显微镜柜设计为全木结构,玻璃门,上下两层可容纳30台显微镜,符合实训教学需要及鉴定站的要求(16台)。

中央实验台 C-Frame结构,13mm厚千思板台面,带线槽插座,中央带铝玻试剂架。可提供实验操作工位40个,进一步满足实训教学并符合鉴定站的要求(40个)。

边台实验台 C-Frame结构,13mm厚千思板台面,带线槽插座。作为公用操作台,可放置公用试剂及轻便的公用仪器(如:电炉、托盘天平、水浴锅、均质器等)。

通风柜 全钢结构,环氧树脂防腐蚀柜面,带水龙头及水槽。改善实验环境,可防止实验中的污染物质向实验室内扩散。

药品柜 全木结构,上下两层。放置实验常用药品试剂。

大理石实验台 C-Frame结构,大理石台面。用于放置较重的仪器设备(如:干燥箱、马弗炉等)。

水槽(附拖把池) 大理石台面,PP塑料水槽,实验室专用三联水龙头。设计时因为给排水管道都位于教室墙边,原本教室中央没用配备给排水管道;考虑到美观及施工难度,所以水槽没有与中央实验台搭配而是统一安装在教室一面。

(三)洁净工作区(无菌室)

洁净工作区(无菌室)是微生物检测的重要场所与最基本的设施。它是微生物检测质量保证的重要物质基础。

食品工厂GMP通则为:(1)为了防止微生物之污染,装潢材料表面必须光滑。(2)污染、旋尘不易附着之材料。(3) 耐久性高、易消毒、易洗涤者。(4)天花板、壁面极力避免凹凸。(5)内装材料表面不能采用有吸湿性者。(6)万一被污染也容易洗涤者。

整个洁净工作区采用一体化设计,面积30平方米,高度2.4米,如图2所示。墙面隔断及吊顶均使用聚苯乙烯彩钢板,地面铺以PVC地板胶,墙角边缘用圆弧状铝合金材料包裹,以确保空间六面平整、光滑,不易藏污纳垢,便于清洗。安装恒温恒湿净化中央空调,并在各区安装高效过滤送风口,可防止外部带菌空气进入;并装有紫外线消毒灯,确保洁净工作区达到洁净标准且处于合适的工作温度及湿度。

缓冲间 缓冲间由三部分组成:(1)更衣室。配制更衣柜,为进入无菌室的工作人员提供灭菌服装、帽子、拖鞋、口罩等。(2)风淋间。是人员进入洁净工作区由风机通过风淋喷嘴喷出经过高效过滤的洁净强风吹除人或衣物表面吸附尘埃的一种局部净化设备。(3)缓冲室。是为不同洁净度级别洁净室之间所设。

培养室 配制生化培养箱及冰箱,为培养微生物提供合适的条件。是细菌、霉菌、微生物保存、育种实验的专用恒温设备。

微生物检测室(操作间) 操作间和缓冲间之间配备带紫外灭菌功能的样品传递窗,传递窗是洁净室内外之间输送动物及物品时,防止污染的通道式传递装置。设置传递窗是控制污染、节省能源的一种方法,一般采用双层互锁式,使净化区与室外空气不直接接触。操作间内配置超净工作台和生物安全柜,满足局部工作区域高洁净度的需求,并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防止操作的病原微生物扩散造成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

可实施性项目

通过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室建设,完成后可满足以下实训及技能鉴定项目。

第一,食品理化检验基础技能实训。可进行食品一般成分检验(水分、灰分、酸碱度、脂肪、糖类、蛋白质、膳食纤维、感官等)项目实训,并满足职业技能鉴定中样品制备、常用玻璃器皿使用、部分食品检测项目等的设备要求。

第二,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实训。可进行无菌操作技术、食品菌落总数测定、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食品病原菌测定等微生物的实训教学,并可完全匹配职业技能鉴定中微生物检测模块。

第三,各类型食品检验。将此食品分析实验室结合现有的化学分析测试中心,可完全满足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的场地及设备设置标准。可对粮油、糕点糖果、乳及乳制品、酒类、饮料、罐头、肉蛋及其制品、调味品等食品项目进行分析检测。食品实验室建设完成后,可同时容纳40人开展食品检测专业各项操作技能的实验实训、技能鉴定培训及考核,以培养学生全面掌握食品检验工(初、中、高级)技术人员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检验技术及检验操作技能。

结语

综上所述,本实验室改造方案在场地条件有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并结合现有条件及空间,为新开设的食品检验专业能顺利开展技能实训完善了实验场所,也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核的进行提供了场地和设备。现我院已顺利通过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审批程序,获得食品检验工(初、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资格。

参考文献:

[1]孙强,孙洁心,牛红云.高职食品安全与检测课程一体化设计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6).

[2]李文锦.无菌室之规划与管理[J].中外科技信息,1999(10).

第5篇

关键词:生物制品;研发;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5-0204-01

生物技术与产业的飞速发展,已经受到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高度重视,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对生物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部署。生物制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研发过程,高质量的研发过程需要良好的研发项目管理体系。本文分析了当前生物制品企业研发项目的特点,提出了生物制品企业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为生物制品企业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的完善提供参考。

1 生物制品企业研发项目的特点

1.1 项目研发全球化程度高

生物行业是一门高新技术行业。当前,一些著名的生物制品公司已经在全球各地设立研发分支机构,吸收当地优秀的人力社会资源,提高自身研发实力,实现新技术的突破。据统计,生物制品企业的研发投资比例在所有行业中是最高的,为全行业平均水平的4倍[1]。这也证实了生物制品企业研发项目的实施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对保证企业占据行业优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发周期长,耗费巨大

生物制品行业相比于其他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性,研发周期长。比如,一种新药的上市,其一般需要1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一种新药的研发成功平均耗费也达到9亿美元。研发周期长,耗费巨大是生物制品行业的特点。

2 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的内容

良好的质量管理对产品的质量保证具有重要作用。一般企业研发项目的质量管理具有三个阶段,一是质量检测阶段,这种检验只能保证产品合格与否,而不能提升产品的质量。二是质量控制阶段,主要集中于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把控,通过对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全面提高产品的质量。三是建立健全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从产品设计到生产控制,到最终的产品质量控制,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这个阶段强调产品的设计,研发产品的设计是产品获得市场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因为无论是产品的质量检测,还是产品生产过程的把控,都无法抵消产品在设计上的缺陷,即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产品的设计状况决定的[2]。对于生物制品企业,建立健全研发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生物企业研发效率和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

3 生物制品企业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企业领导要增强管理意识

质量管理需要全企业的重视,需要公司从高层领导到普通职员具备良好的质量管理意识。当前,一些公司管理层质量管理理念和意识淡薄,只注重于科研计划、技术成果、产品专利等,而对质量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企业应该定期对管理层进行专项的研发项目质量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管理意识。同时要加大对质量管理的投入,创造一切条件,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对于已经产生的质量问题,管理层应英明决策,查明原因,举一反三,确保产品质量。

3.2 建设质量管理平台

质量管理形成体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研发、生产、管理等各个方面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构建质量管理平台,一是需要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加强组织架构建设,明确各级的职能分配,使项目的每一部分有人担任,有人管理。三是积极对员工进行质量控制培训,并进行考核,协助质量管理部门完成相应管理任务。

3.3 加强企业研发项目人员管理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生物制品企业的研发员工素质普遍较高,如果管理过于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科研人员势必会产生阻碍心理,进而对研发工作也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管理部门在对人员进行管理时,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增强他们参入到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一是要提高研发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如可以积极参加相关专业机构组织的质量培训会议,或是邀请知名专家到企业进行现场讲解等。二是定期考核,评估他们对质量管理的认识。

3.4 加强研发项目设备管理

研l硬件设备关系到研发项目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良好的硬件设备能报保证研发项目产品的质量。做好研发硬件的管理工作,一是要安排专业人员对仪器等硬件设备进行管理,定期维护,将每件设备的管理责任详细落实到个人头上。二是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对仪器进行检测校正,保证仪器运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三是规范仪器的使用程序,对于仪器的使用和维护要进行详细记载,并定期进行科学性的系统检查,方便后续查阅。四是,定期对一些关键设备进行验证,保障整个系统的适应性。

4 结语

生物制品研发项目质量管理对企业的研发质量保障具有重要作用,对公司保持行业的领先优势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生物制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高质量的研发过程,高质量的研发过程需要良好的研发项目管理体系。为了保证企业适应时展需求,占领行业领先地位,构建企业研发项目管理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第6篇

1、物理学属于好出国的专业,各大美国研究生院物理人才短缺,因此也比较容易获得奖学金。但是物理专业学生出路堪忧。学习理论物理的优秀学生,如果数理基础很好,在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选修些金融课程,毕业后可以去金融机构作数量分析,年薪可达15万至30万美元。如果想钻研学术的话,物理学教授一般都需要1至2轮博士后经历,还要有学术界的人脉,过硬的研究文章。物理学一些领域的学生还可去GE等公司的基础研究部门,年薪7万以上。

2、化学也是好出国的行业。就业前景在美国相当不错。其中,有机化学最容易进大的制药公司,如辉瑞、礼来等,博士毕业起薪可达8万至9万美元,硕士起薪约5万至7万美元。但是有机化学比较对身体有害,同时为了去好的制药公司,读书期间要注意积累很多技能,如写作、语言,参加行业学术研讨会,认识行业内人士等。分析化学同样可以去制药公司,分析仪器公司等。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就业稍微窄些,但是化学整体上不错,因为化学化工产业比较成规模,有很多大公司需要化学人才,如杜邦、陶氏化学、GE、英国石油、壳牌、爱克森美孚等。

3、数学比较好出国,而且就业前景很好,将来可去金融、保险、银行、地产、信用卡、制药 等行业,博士年薪在8万至15万美元以上。优秀的数学博士很多可以不用做博士后就直接做助理教授,一切在美国都是供求关系决定的。

4、统计就业前景好,可以去制药、咨询、金融等行业,硕士年薪在6万至8万美元以上。

5、生物科学出国容易,但是就业机会水深火热。首先是研究手段原始,体力成分多,其次是功课非常繁重,每周几乎要工作70个小时才能出成果。生物硕士很难找工作,博士都要先做工资低并且没有保障的博士后(年薪3.6万至4.8万美元)之后才可能去公司或者做教授。多数中国学生都缺乏对生物学的了解才走上这条路的,即使是美国优秀学生,从博士毕业到教授一般都要努力很多年。有些顶级生物专业的博士毕业后,能进知名咨询公司,如麦肯锡、BCG,但是这绝对只限于麻省理工、哈佛等少数几所大学。

6、计算机与电信科学计算机科学领域很多,多数就业形势都不错,如软件,网络,硬件,芯片,无线通信等,即使是很理论的行业,就业前景都不差。IT业是成熟的规模行业,可吸收大量优质人才。一般博士毕业多数去大公司做科研,年薪10万美元。硕士毕业做开发人员的多些,年薪5万至8万美元。IT业仍然是美国理工的主流,麻省理工本科与研究生里,50%是ECE专业,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7、工程。学习工程的学生,多数在美国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其中,生物医学工程,电信/计算机工程,工业与制造工程,机械工程,化工,石油比较好就业,而土木,材料,核能,航天等比较难就业。美国基础建设项目很少了,而核能,航天等专业有国籍的限制,这些专业的学生多数靠自己的工程与计算机背景找到了与IT相关的工作。美国顶级的工科学生有时候不一定会做工程,而是选择做工业投资,风险投资,发明投资之类的,收入会高很多,可达15万美元以上。

8、医学。国内学医学的学生很幸运,美国没有本科学医学的,国内的医学本科他们承认为医学博士。而中国临床医学学生多数来美国读生物科学,边读博士边考美国的医学从业考试,考过了就可以从实习医生做起,最终如果能成功,医生的收入是非常高的。顶级的外科医生年薪可达50万至80万美元,普通的内科医生约 15万美元。

9、教育学是非常难找工作的行业。

第7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课程大学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现代工程制图、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质量与安全、水产食品学、食品发酵学、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营养与卫生、罐头食品加工与软饮料工艺学、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学、食品工艺原理、食品工厂设计基础、粮油加工学、畜产品加工、食品添加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的学科,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与预防医学的重要桥梁。食品专业就业率是比较高的,这个也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看你是什么学历,当然这个专业毕业后肯定能找到工作,社会上对于这类人才上的需求量还是非常高的。

我国食品工业急需大量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比较广。食品制造加工企业、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制造加工企业及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商务公司、海关、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都是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单位。

拓展阅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销售、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快速消费品、制药、农业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2 制药/生物工程;

3 农/林/牧/渔;

4 餐饮业;

5 新能源;

6 贸易/进出口;

7 互联网/电子商务;

8 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化验员、食品研发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化验员;

2 食品研发工程师;

3 研发工程师;

4 销售培训生;

5 业务员;

6 品控官;

7 研发经理;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剖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11

一、数据分析

1.基本情况

麦可思公司的调研以问卷的形式进行,通过毕业生邮箱进行反馈与数据收集。我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2013届毕业生共24人,参加调查的有效邮箱一共21个,有效邮箱覆盖率为87.5%,有效回收问卷只有9份,有效答题率为41.5%,低于上届的抽样比例(60%)。

2.结果分析

(1)数据回收率不高的原因。①宣传力度不够。在调查前,学校通知各个学院和专业的调查时间不一致,教师和辅导员没有及时将调查信息反馈给学生。②少数学生的邮箱有误或者过期,没有及时反馈,导致邮件失效。③部分学生对母校感情淡薄。

(2)就业现状分析。①学生毕业半年后离职率高。主要原因在于刚就业时主要在一些初级岗位工作,如面向一线的操作人员、技术员或者销售岗位,待遇普遍偏低;此外,一般初级岗位需要工作6个月以上的时间才会有所变动,学生通常缺乏忍耐力,不符合他们的预期,认为职业发展受阻,对就业前景失去信心,所以不断更换工作。但是离职率高并不能说明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生物技术行业是一个待遇起点相对较低但是后劲足的朝阳行业,据调研结果分析,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一年,工作基本稳定,工作满意度也较高。②大多数学生对就业现状不满意。我校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不到40%,低于全校平均水平(65%),说明在今后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课程的设置要紧密结合市场的需求,实用、易学;实习期间尽量安排到专业相关度高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③2013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达到95.8%,除1人因身体原因在家休养外,其他都有工作岗位。从中可以看出,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学生实习和就业都有保障,社会对生物技术类的学生需求比较大;但是专业相关度只有47%,职业吻合度连续下降,说明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比率不高,几乎一半的学生已改行。虽然这种现象在任何一所高校都很常见,但是仍然值得我们反思。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部分学生对本专业失去了兴趣,觉得其他行业更适合自己的发展。二是学生对该专业的认识还不充分,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明确。三是怕吃苦,嫌待遇不好,不能坚持。四是有亲戚朋友介绍了更好的工作。④毕业生普遍对学校的就业和创业服务工作满意度很高,认为学校在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方面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帮助,建议学校要重点开展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并重视就业创业理论课的开设,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可以接受这些方面的培训,尽早做好就业创业的思想准备。也有少数人对学校就业信息和招聘会的开展不太满意,主要原因有:一是就业信息各专业分布不均,有的专业就业信息量大,优质企业也多,而有的专业则很少。二是通知不到位,就业信息没有集中,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及时获取就业信息。三是校企合作建设没有落实到位,与企业的联系少,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岗位。四是部分招聘企业以宣传为主,招聘岗位少。

3.校友评价分析

2013届校友推荐度和校友满意度均有所提高。经过三年的全国高职骨干校建设,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有了质的提升,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历届毕业的校友对母校取得的成绩感到非常自豪,无形中提升了对学校的认同感。本次调研反映出校友对学校不满意的一些方面。例如,对实习和实践环节的不满意度达65%,有81%的人认为要增加专业技能实训,75%的人认为学校的教风和学风需要改进,说明无论是校内实训还是校外实习,它们都是学生关注的重点。此外,要大力开展教风和学风整顿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加强学生感恩教育,使学生养成感恩的习惯,增强对母校的认同感。

4.就业特色与优势分析

本专业2013届毕业生主要从事的职业是生产技术员和销售人员,从事的行业以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为主,大部分学生从事的岗位与专业相关。比如生物制品检测、食用菌生产、种苗繁育、植物育种、有机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销售等工作,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从事的职业和所在的行业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

用人单位61%是民营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型企业占26%,就业地点也主要集中在湖北、广东和江浙一带。由于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门槛低,重视人才,上升的空间比国企和事业单位要大,学生也愿意到民营企业就业。但是麦可思公司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民营企业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学生的权益保障、工资福利待遇没有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好,往往很难留住人,因此离职率也高。

5.其他方面数据分析

关于学生的素养、基本工作能力、核心知识满足度以及核心课程有效性评价等方面,麦可思公司调研数据显示,90%的学生认为大学两年对学生素养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在“团队合作”“积极努力、追求上进”“人生乐观态度”等方面提升较多;92%的学生认为基本工作能力有了不小的提升;85%的人认为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要进行修改,比如应将原来的课程体系中“植物保护”和“作物生产与管理”等课程进行调整,不宜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要多开设满足市场需求、对学生就业有帮助、学生上手快的课程。但是由于生物技术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有些理论知识深奥难懂,实训难开展,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要进行充分的企业调研,结合学校现状和行业企业的需求,制订好人才培养方案。

二、整改措施

第一,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积极同区域内知名的生物类相关企业合作开办订单班,校企共育专业人才,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开设订单班的模式能够对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第二,加强就业创业工作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第三,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技能竞赛,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及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四,进一步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利用假期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实践锻炼,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和骨干教师,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师资保障。

第五,高度重视和校友之间的联络。校友是学校宝贵的资源,很多优秀的校友在各行各业做得很成功,如果能把这么多的校友资源利用起来,不仅可以提升办学的声望,还可以拓宽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渠道。

第六,定期对行业、企业和毕业生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第9篇

高职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的是面向基层卫生防疫部门、食品企业等单位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卫生微生物检验技术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与技能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操作水平影响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目前我校卫生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总课时90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50学时,实验与理论之比达1.25∶1(如加上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时数,实验课比重更是惊人)。如何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目前教学改革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如何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我们对卫生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正确构建教学内容

我校采用“校企合作”的方法,经过充分调研,根据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微生物科等的岗位能力需求和相应工作任务的要求以及全国微生物检验技术资格考试要求来设计所必须的教学内容。卫生微生物检验技术实验主要由基本技能、常见微生物检验技术、环境卫生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技术等组成。其中基本技能部分主要包括细菌染色技术、培养基配制、细菌分离培养技术、细菌生化反应、消毒灭菌技术等,为学生进行各种标本的微生物检验打好基础。常见微生物检验技术包括常见球菌、肠道杆菌、弧菌、非发酵菌等检验,让学生对常见微生物的鉴定程序、方法等有所了解。环境卫生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技术包括各种环境标本、化妆品标本、食品标本等的微生物检验,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方法,使学生掌握真实标本的卫生微生物检验程序、鉴定和报告。

二、改革实验教学方法,适应培养应用型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人才的需要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多采用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按部就班操作。实验课结束,学生对本次实验的印象不深,很多学生只是机械操作,对整个实验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因此,从实验准备开始就让学生全程参与。包括培养基、试剂的配制,标本的制备,各种仪器、器材的准备等都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准备。在准备过程中,学生对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步骤、方法等已有了解。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对实验的每一步想想为什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生物安全教育

生物安全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教师在实验中要反复强调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从“非典”突发事件中暴露的实验室生物污染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实验中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因为卫生微生物检验标本的特殊性(待测菌为可以致病的病原微生物),如果实验室本身管理不善或学生在实验中操作不规范,随时都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扩散。因此,第一堂实验课就向学生讲授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包括合理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和高压灭菌器等。强调实验室规则,如进入实验室一律穿好白大褂,严禁在实验室吃东西,不得在实验室喧哗,若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一定要报告实验老师,不能私自处理。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双手消毒、清洗干净后方能离开等。任何实验材料不得私自带出实验室,使学生在校就养成严格注意生物安全的习惯。

四、开放实验室,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

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操作的基础,尤其是卫生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技能如细菌染色技术、细菌分离培养技术等因为没有基础课程支撑,学生都是从零开始。由于受课时所限,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完全掌握微生物检验的各种基本技能。因此需要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让学生课余反复进行培养基配制、细菌分离、染色等训练,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五、适应地方特色,选择检验标本

兴趣是学习的有效促进剂。实验标本的制备是学生实验成功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实验兴趣的有效载体。标本的选择中,也要注重地方特色。如宁波为沿海地区,海产品丰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较常见,可以选择蟹糊等本地常见海产品进行检测。学生拿到富有地方特色的标本,就有兴趣考虑这些标本中可以检测出何种微生物?如何进行检测……

为了使学生对各种标本的检验有阳性结果,阳性标本制备成功与否是关键。阳性标本制备方法基本有两种:如果是液体标本,则可直接在标本中添加适量待测菌,混匀即成。如果是固体标本,标本内不宜加待测菌,可以事先在增菌培养基中加入适量待测菌。两种方法最后都能使学生分离到目的菌,使学生掌握从标本的处理、增菌培养、分离培养直至菌种鉴定、结果报告整个过程。

六、注重与行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

加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在卫生微生物检验技术教学中,学校和行业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采用去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微生物科见习与学校教学交替等形式,充分利用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实训课程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通过校内实验、实训,校外见习至顶岗实习,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使学生在现场真实工作情景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七、重视实验考核

考试是评价学生对各门课程掌握程度好坏的标准,也是制约学生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考核可以使学生重视实验课,对实验课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首先,我校教务处明文规定,学生实践考核不合格,不得参加该门课程的理论考试,从而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实验课。其次,改革实验考核方法,注重实验过程的考核。学生的实验考核分数包括平时实验分和期末实验考核分。平时实验分由实验课出勤率、实验态度、参加课外开放实验率、操作规范性、实验报告等方面组成。期末实验考核包括实验理论和实验技能两部分,实验技能分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各种技能考核都制订完善的考核标准,由学生抽签考核内容,两位教师打分,尽量做到分数公正,能正确反映学生的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再次,加大课程总成绩中实验考核分数比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操作技能尤为重要,在课程总成绩中实验考核比重可达40%,甚至50%。

通过以上改革措施,使学生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实验课的地位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积极参与实验准备。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同时加强了与行业的联系,与行业共同培养学生,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也得到行业的肯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