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6:55:14
导语:在企业经营的会计要素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会计 影响
知识经济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的影响越来越大,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基础上,其内涵是以人类智力和知识的生产为支撑,以网络化和信息化为基础,通过全面持续的创新,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科技、社会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作为社会信息计量的主体,会计从内容到形式各个方面体现着信息发展的主要内容,标志着信息管理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由此可见,传统的会计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压力。结合我国国情来看,现行会计模式的改革更是迫在眉睫。下面谈谈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
一、知识经济对经营理念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会计所服务和操作的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信息等无形资产的处理,将在会计系统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传统经济模式下的会计理念与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的需要。因此,加强研究知识经济下的会计理念,对拓展会计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满足现代企业管理战略的发展需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更加注重增值概念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目的已不是单纯地追求利润,而是为参与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谋求利益,增值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企业的增值不仅包含合理的利润,还包括对社会进步所作出的贡献。知识经济的本质就要促进社会的进步,社会进步产生的价值也是企业经营的目的之一。那么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何全面衡量一个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呢?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增值的概念。因此,会计部门要定期编制增值表,借以反映企业增值的形成情况以及其在企业各个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分配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公众了解到企业所创造的全部价值,对知识经济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
2.更加注重资源的配置
企业的发展战略应该按照“不断增加股东财富”的目标去设计,同时,这一设计要求也理应体现在会计的日常的管理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资源有效配置的观念体现于会计管理的整个过程当中。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大量的资源消耗,单位GDP所消耗的资源要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更加注重资源的配置,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在知识经济下,传统资源的重要性相对减弱,知识资源、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企业增值的重要前提,将每一项作业的成本动因同资源配置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打下了新的基础。
3.更加注重信息披露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经济比传统的经济形式更加的复杂,对知识经济的了解也需要更多的信息,因此,知识经济的内容需要更加详细的信息披露,以知识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大量地传递各种信息,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了分析手段,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因此,新时期的会计工作应力求提供多种属性的报告:不仅要包括最低层的原始数据,还要包括高浓缩的综合信息;不仅要包括定量信息,还要包括定性信息;不仅要包括历史信息,还要包括预测信息等,使披露的会计信息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其服务的特征,以便不同层次和知识背景的社会群众都能了解这类企业的发展情况。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导会计实践的基础。知识经济的来临,必将引起会计理论与实务的重大变革。
1.对会计目标的冲击
传统会计的目标是向管理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内容包括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等方面的信息。然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由于智力和知识是经济的基础,人力资源等信息将成为主要的会计信息内容;同时,信息产业已成为知识经济的支柱,高科技产业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产业,因此,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将会在会计信息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将会逐渐完善,因此会计信息必须包含有社会公众借以了解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贡献的相关信息。
2.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假定的挑战
所谓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假定,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假定。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数据的处理都要以这一系列的基本前提假定为依据。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现行的会计基本假定是与传统经济形式下的会计环境基本适应的,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会计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同时,会计信息接受方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故而,会计假定也应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3.对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挑战
所谓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指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以及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这些原则都是从会计实践中归纳而来的,与会计所处的环境关系密切。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以便与经济环境相互适应,随着会计的发展,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遭遇了挑战。
4.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照其经济属性所作的基本分类,是设计会计报表内容和结构的依据,也是进行计量和确认的依据。所谓会计对象,也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而言,会计所面对的对象可以分解为许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的内容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会计要素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因此会计要素的定义应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时做出修改。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基础会计 教学模式 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由于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一定难度以及目前对大学毕业生知识结构的需求和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摆脱不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会计难学,主要表现在对会计基本概念不理解、企业经营流程没有感觉、搞不清楚账户之间的借贷关系、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或课程结束后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后续学习的兴趣等。因此,基础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 基础会计教学现状
2.1 忽视学生入门教育
高校的基础会计课程一般都开设在大一的第一或第二学期,大一新生是从高中毕业就进入大学,对社会知识、经济发展、企业经营还是很模糊的,不知道企业是怎么经营的、企业的经营流程是怎样的、会计在企业中会是做什么的等等,而基础会计的第一章内容就是基本理论部分,大多数教师直接进入第一章内容的教学,没有对学生进行这门课程的入门教育,不解释社会实践、不带领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企业实际状况,对学生来说从一开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为这门课程和社会实践紧密相连、而学生对社会实践又一无所知,因而使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很难入门。
2.2 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仍然有很多高校的课时设置以理论教学为重点,轻视实践教学。一般基础会计总课时为72学时,而其中有些高校实践课时不足20课时,甚至有些专业不开设会计实验课程,理论和实际相互脱节,从而使学生不能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种课时设置使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但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概念、会计等式、账户的借贷方向等现象,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学生知识结构需求的目的。
2.3 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
在目前的会计教学中,主要采用的还是教师的单方面讲授,多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①过分强调基础会计的学习要记忆、计算,缺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没有体现出授课的灵活性,没有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实验教学视同理论教学,教师在讲台上高举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用品告诉学生这些如何填制、理论脱离实际,实践教学没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教学目的无法实现。
2.4 缺乏会计信息化教学
2009年我国财政部提出要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日新月异,也为高校会计教学带来了机会和挑战,而90后学生已逐渐成为会计教学对象,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日益网络化,如手机、微博、微信等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而我国基础会计的教学基本还停留在手工信息系统阶段,虽然在讲解会计概念时常常会提出“会计信息系统论”的观点,但实际的会计教学和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割裂的,会计软件可能由于高校财力等原因在教学中应用较少,学生的实践教学还是以手工做账为主,信息化教学基本还没有做到。
3 基础会计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通过以上基础会计教学过程问题分析,说明虽然基础会计在各高校的开设已经历多年,但直到现在依然还存在着上述问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需求层次高,要求知识面广,因而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基础会计作为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基础课,也有很多高校把基础会计作为全校公共课或公选课,基础会计课程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对满足学生知识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新环境下,必须改革目前基础会计的教学模式。
3.1 做好会计入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基础会计时间的开设一般在大一,因此大一新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必须要做好课程的入门教育。首先,应对对大一新生进校所学习专业的介绍,包括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的课程设置、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课程开设的先后次序、课程开设的学期、课程学分和课时数,大学课程的上课规律等内容,帮助学生做好从高中进入大学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准备,提醒学生大学学习不能仅限于有限的课堂时间,利用网络、信息化工作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其次,在上课之前要让学生了解会计是什么,企业经营流程是什么样的,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目标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必须和实际紧密联系,因此没有条件的高校可选择通过记录片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经营概况,也可以带领大一新生去参观知名企业,特别是一些工业企业,因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流程最为复杂也最为完整,让学生体会供、产、销的经营流程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运营过程;最后,建议有校办工厂的高校尽可能让学生进行为期两周或四周的金工和电工实习,帮助学生体验生产经营流程,加深学生对企业经营和社会实践了解的兴趣,使学生带着对知识的探索去进行基础会计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2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课根据章节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实务引导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②以情景教学法应用为例,基础会计基本概念大多比较抽象,学生学习和理解有一定难度,因此情景模拟法能够使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活跃,能激起学生学生的兴趣。基础会计中六大会计要素基本概念就难倒了一部分学生,什么是六大会计要素、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即会计等式是什么,为什么会计要素之间存在这样的数量关系,企业经营业务的发生为什么不会改变会计等式的恒等性等这些问题都成为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这章内容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选择是否恰当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教师单方面的授课方式无法实现这一章内容的教学目标。反之,如果教师在讲解六大会计要素概念之前和学生进行一个图书零售商经营活动的情节模拟,教学效果却大不一样。请一位学生扮演图书零售商,把课堂看作图书买卖市场,在学生要开展经营活动之前得先筹集资金,学生启动资金可由老师和学生自有部分构成,从而告诉学生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什么是所有者权益,他们之间会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形象列出学生资产负债表;其次,让图书零售商进行图书的购进,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各要素的变化,让学生感知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是否会产生影响;最后,图书零售商进行图书销售,分析不同销售价格和成本的对比,企业利润的变换,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收入、费用、利润这三个会计要素的含义以及利润或亏损会对所有者权益、资产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计等式如何获得新的平衡。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这样的情景模拟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很高、概念已掌握,学习兴趣有明显提高。
3.3 通过分组轮岗仿真实训模式,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会计实训是基础会计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要合理安排实训教学内容和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要保证会计实训课时应占基础会计总课时的一定比例,且会计实训必须通过一定量的联系和模拟操作完成,避免实训课时进行理论讲授。要完成会计实训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首先要动员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会计实训,认识到会计实训开设的必要性和要达到的实训目的,避免学生把会计实训仅仅当作业来完成或只是为了取得实验结果不注重实验过程等这样的想法产生。实训过程的组织应采用分组分岗轮岗的方法进行模拟实训,一般每个班级按4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内每人设置不同的岗位如制单人、审核人、出纳、登帐人员、会计主管等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如果做一个月的业务,10天岗位轮换一次。分组分岗轮岗的模拟实训方法能够增加实训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实训更仿真;其次,可使学生感受岗位责任,体会会计凭证的传递关系和企业内部牵制制度,培养职业素质和团队精神。
3.4 加强信息化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会计信息化教学
目前我们处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先进的教学手段能事半功倍。将会计软件引入课堂教学、通过软件来讲解凭证、账簿、报表的格式和内容,通过会计软件讲解企业账务处理程序以及会计信息的提供。多媒体、网络等信息平台在课堂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通过网络媒体的上市公司年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和信息需求。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基础会计教学中应融入信息系统的理念,③在高校具备ERP软件的条件下,利用其中财务模块完成基础会计实验,使学生实践和体会财务数据的来源和获取、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以及会计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开发实验,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和能力,从而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环境下的知识需求。
3.5 多种途径培养基础会计教学人才
高校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进入高校工作,普遍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对企业经营实况了解太少,成为基础会计教学瓶颈。因此,建议高校应选派一些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④结合自己的课题和教学需求,获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经验,以满足教学实践经验不足的需求。为适应会计信息化建设需求,高校应对任课教师进行会计信息化培训,提倡或鼓励教师同时担任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提高教师信息化意识和知识。
L鼙疚南当ξ睦硌г涸杭痘峒浦氐憧纬探ㄉ杞锥涡猿晒
注释
① 袁良荣.优化《基础会计》课程课堂教学模式[J].会计之友,2011(3):122-123.
② 王颖.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探讨基础会计教学方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146-148.
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最大利润,这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和企业发展有着共同的走向,实现企业利润达到最大。所以,在企业进行获利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经济管理。
第一,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过程中始终坚持进行经济管理,并及时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政策参考和数据分析,为企业的策略制定和发展方向提供科学服务。企业的经济管理部门应对会计职能和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使得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层能够明确筹资数量、投资方向、效益和成本的核算、风险防范和控制等,防止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失误,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第二,企业在进行经济计划编制的过程中,应对财务的控制协调作用进行充分发挥,避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盲目性。同时,企业应结合当前的财务状况和历史经验,科学预测企业的决策方案以及未来活动成果,确保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三,经济管理可以对企业管理行为进行一定的事前控制。企业能够对充分经济分析手段加以充分利用,细致研究相关的资产负债表、会计报表、损益表等,及时发现企业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企业对错误加以纠正,确保企业发展方向和策略得到调整。
第四,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应该将资金管理放在首位,对资金链运行的管理环节加以密切关注,提高企业成本的利用效率,确保企业资本结构的构建合理,最终真正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企业当前经济管理的现状分析通过对企业经济状况和经济效益进行调研、分析,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抗风险能力和筹资能力比较差
首先,中国企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营规模比较小,发展很不稳定,经济效益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部分企业因为受到一定的经济限制,所以承担了很多利息过高的融资成本,还有很多银行因为其贷款额度相对偏小等原因给予企业一定的歧视,繁琐的融资手续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能力;其次,企业因为在发展初级阶段受到融资渠道等方面的限制,在加上一些企业在市场经济建立初期因为缺乏信用额度,所以无法得到银行的支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融资难度增加;最后,一些中小企业因为受到经营状况等方面的限制,在国家方面也没有完善的政策和法规,不能提供有效的抵押物和质押物,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担保制度。
2.2在管理基础方面十分薄弱
目前,因为很多企业在内部经济管理方面的力度不够,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所以无法保证经济信息具有完整性和真实性,这导致经济管理的基础十分薄弱;而在另一方面,因为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不能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加以吸引,这也导致了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十分薄弱。同时,部分企业经济在管理决策权方面没有进行明确划分,所以企业管理者不能确保自己职责得到发挥,不能很好的参与到企业管理和决策过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管理水平降低。
2.3企业内部没有合理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很多企业由于受自身发展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限制,缺乏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管理界限不够明确,权责不够清晰,管理相对混乱,加上部分企业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所以会计人员在原始凭证审核方面不够严格,这样就对企业财务的收支状况缺乏有效监督,导致腐败行为的产生。
2.4企业在经济分析方面的能力比较差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为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原因,不能于企业实际经济状况进行紧密结合,这导致企业无法对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进行科学的有效分析,经常出现过大投资、盲目投资等情况,使得企业在资金结构方面发生变化,导致企业正常管理活动受到影响。总而言之,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企业不能进行科学管理,缺乏一定的经济分析能力。
3加强经济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1加强在资金方面的管理,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资金
企业要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资金,企业应对自己的现金流量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尤其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现金净流量,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对企业的现金来源、状况、使用去向进行明确,企业应对资金的收支时间、收支额度进行准确预测,确保收支平衡。其次,企业应能够实现资金占用的合理分配,实现固定资金和各项流动资金的合理组合,对于每一项投资而言,企业都应进行一定的可行性分析,从风险和收益两方面来加以评价,将资金用在风险低、收益大的项目上,使得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确保资金周转速度,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2加强对资产的管理、使得资产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企业应对不良资产进行及时处理,对于导致损失资产的责任人应予以追究,强化对企业资产的管理,确保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能够对企业资产进行良好的管理,在保证企业资产完整和安全的条件下,使得资产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3.3实现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
当今条件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经济管理的统一软件是企业管理的先进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也是实施财务资金有效监督和集中管理的必然要求。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在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方面进行引进和开发,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体化管理,确保企业信息流、数据、物流共享,以此保障企业在结算、预算、监控等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高效率和规范化。
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在会计界曾有过一场关于会计等式的讨论,参与者之众,见诸专业刊物的论述之多,不同观点之针锋相对,可谓热烈。之后,90年代初期,讨论的内容转向了关于新会计等式的理解和运用,新旧会计等式的区别和联系等方面。这些都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会计改革的发展对会计理论的迫切需求,也反映了会计工作者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会计理论体系的不懈探索和追求。20年过去,笔者最近学习了数本近年出版的高等院校会计学新教材(下称“新教材”)中关于会计等式的论述,认为新教材科学地概括了长期以来关于会计等式研究的学术成果,同时又认为其中关于3个会计等式的内在联系的某些论述尚有可商榷之处。本文试对此谈点探索性见解,供研究参考。
一、新教材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地概括了长期以来关于会计等式的学术研究新成果
[一]新教材在总论或关于会计方法论述的开篇中,一致地以单独的章节阐述会计等式,认为会计等式反映了资金运动中数量变化的规律性;资金内部各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内在联系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这就确立了会计等式在会计学知识体系结构中的位置,说明它的理论重要性。此前的旧教材固然也有关于资金两侧面平衡的论述,但以单独的章节来论述还是近期的事,反映了学术研究的新成果。
(二)新教材一致地从资金的两个侧面,即资产和对资产要求权,或者说从资产和权益两个侧面的平衡关系去观察会计对象;将各会计要素作为资金的两个侧面的基本分类去观察,进而说明新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以会计对象两侧面平衡理论诠释了新会计等式。这样就顺理成章地表明了新、旧会计等式在对资金的认识论上的一致性: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分别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对会计信息的不同要求。在90年代中期的新旧会计等式转换之初,这还是个新的理论问题,现已在新教材中得到解决。
(三)新教材一致地认为:在企业从一定时点的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出发,发生经营业务,支付各种费用,取得各种收入,产生经营成果。在经营业务中收入、费用会计要素发生变化同时,也使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发生相应变化,从而使会计等式在期初的相对平衡状态被突破,组成了期末在新的时点上的新的平衡。这反映了收入、费用会计要素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在资金运动中的内在联系。
(四)新教材提出了3个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下称等式1)
此等式反映企业在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被称为静态等式,是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2.“收入-费用:利润”(下称等式2)
此等式反映一定会计期间企业的经营过程和规模,收入和费用之差即为企业的经营成果,是编制利润表的理论依据。
3.“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下称等式3)此等式是各会计要素的动态平衡等式,反映了全部会计要素(利润会计要素包含在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中,下同)的内部联系。
对此等式,新教材有几种诠释和表述形式,笔者也将在本文的以下部分对此加以探讨。
二、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即等式3)的内涵及其理论意义
(一)会计平衡理论是观察会计对象的科学认识论。这种理论认为,会计对象客观地存在着两个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侧面,即资金的表现形态和对资金的经济关系(或资产和权益,或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两个侧面。从企业资金的整体去观察是如此,对会计要素的个别变动量去观察也是如此。两个侧面形影不离,数额恒等。对资金的静态平衡已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由于人们在使用会计信息时往往只需要摘取信息体系中的一个或若干价值指标,因而对变动量的两侧面平衡则往往被忽略,在观察资金运动中不注意把握。实际上由于会计对象的两侧面平衡的秉性所决定,孤立的会计价值指标是不存在的,每个指标必然有其相联系的另一个侧面。资金的静止状态是相对的,而变动状态是绝对的,因此更应当注意变动状态中各会计要素两侧面的平衡关系,也应当从这样的视角去观察研究等式3的内涵和特性。
(二)为了讨论等式3的内涵和特性,先给出图表:
对图表的说明:
1.会计对象存在表现形态和经济关系两个互相联系的侧面;
2.每个侧面又按经济内容进行基本分类,划分为若干会计要素;
3.在6项会计要素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以期初、(期末)的相对静止时点上的存量来说明“状态”;收入和费用会计要素是反映企业经营过程和规模的,以瞬间的变量或期间的累计变量来说明其“过程和规模”,而在静止时点上则没有存量。当收入、费用会计要素变动时,同时引起对应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的相应变动,从而改变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组成了资金两侧面在期末的新的平衡。
4.从图表的横向看,在期初、期末的相对静止的时点上,3个有存量的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可以组成存量的会计等式,即等式1;在会计要素变动的瞬间或变动的期间(图表的粗线框内),所有会计要素的变动量可以组成各变量的会计等式,即等式3。
(三)等式3的理论意义
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条件下,各会计要素都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都存在瞬间的变量,这些瞬间变量因各会计要素在资金两侧面的定位,在变动中发生对应关系,构成等式3这个变量的关系式,完整地反映了所有会计要素变量的内在联系和对应关系。
必须着重说明,等式3反映的是各会计要素变量的相互关系,而等式1反映的是3个会计要素存量的相互关系;在同一会计对象、会计期间的同一会计要素的存量和变量,分别表示不同的价值,因而不可混同,不可在数学等式的变换中作为等量看待,而导致不符合实际的结论。
准确把握等式3的内涵对会计基础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1.等式3是等式1的重要补充。等式1反映的只是一定时点上资金两侧面的结构,企业的财务状况,只涵盖了3个会计要素;而等式3反映了各会计要素的变动量的内在联系和对应关系,而且涵盖了所有会计要素。严格地说,等式1不能说明3个会计要素瞬间变化的对应关系,而只说明资金在某时点上两个侧面的结构;所有会计要素之间的具体的对应关系,只有在等式3可以找到。因此,等式1和等式2并列,可以相辅相成地概括资金运动的全部内容,等式3是对等式1的重要补充。
2.等式3是进行复式记账、确定会计分录、进行会计平衡试算的理论依据。等式3务会计要素的变动无非有3种情况:一是会计要素内部各个项目间的增减变动;二是等式一侧各会计要素间的增
减变动;三是等式两侧各要素的同增同减变动;这些变动都不会破坏等式两侧的平衡关系。因此,在确定会计分录时虽大都并不同时涉及所有会计要素,但仍离不开上述3种变化,而可从等式3中找到对应关系。会计平衡试算是各会计要素的瞬间变量的算术加总,反映了务会计要素期间变动量的相互关系,不必再加讨论。
对以上探讨性意见,笔者曾公开发表过《基本会计等式的形式与内涵》一文(《会计之友》,2004年第九期),主张在等式1前冠以“存量”两字,在等式3前冠以“变量”两字,以便对两等式各自的内涵加以严格的区别,避免混同;并将两式作为基本会计等式,并列反映资金运动的全部内容。本文是对上文的补充,一并供探讨参考。
三、对新教材关于3个会计等式的内在联系论述的商榷
(一)新教材大都这样阐述3个会计等式的内在联系:企业从相对静止的某时点出发,发生了经营业务,取得了收入,支付了费用,产生了经营成果,因此,可将等式2“并入”等式1,“扩展”成为新的等式,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加以数学变换,便成为: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我们已知此等式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静态指标,在期初构成平衡关系,(等式1);收入和费用是瞬间变量,在变量发生时,由于变量的两侧面平衡特性,必然引起3个静态指标的相应变动,等式1便由期初变化到新时点,构成新的平衡。这样再把收入与费用两个不等的量加入,等式便不成立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将等式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也看成是瞬间变量,那么,它们之间一开始就不存在等式1的平衡关系,而和新教材上论述不符。因此,等式1是不能“扩展”,也不能和等式2“合并”的。
对上述等式1和等式2的“合并”,另一本教材给出了一个新的等式,即:资产(期末)=负债(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收入―费用)。
此等式的资产和负债是期末值,所有者权益是期初值,因而资产;真=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差额就是收入和费用的差额,因此,此等式是成立的。它以数学等式的形式表述了资金由期初到期末的变化过程,揭示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内在联系。但是,由这个等式包含了1个期初数,2个期末数和2个期间变动量,因而不能揭示所有会计要素的变动量在变化瞬间(同一时点上)的对应关系。
(二)从数学的角度看。曾经有过哲学、数学、政治经济学是会计学三大支柱的论断,用数学方法诠释会计学中的价值关系,往往可以揭示用简单的逻辑推理难以说明的价值之间的内部联系,因而被广泛加以运用。我们现在讨论会计等式,是在用数学方法诠释会计价值之间的关系,其数量运行就应当符合数学的原理和规则,等式1左侧的资产和右侧的负债、所有者权益是相等的量,在“合并”或“扩展”时,两侧分别加入费用和收入两个不等的量,还能够期望它变成一个新的等式吗?显然是不符合数学原理的。
关键词:我国保险;保险会计制度;改革;会计准则
in wants the abstract: our country insured the accounting system to pass through in the past's two several years from the series to the minute, from the minute to the series process, has experienced "people's insurance company accounting system", "insurance business accounting system", "insurance company accounting system" and "finance business accounting system" 4 times. each time's accounting system has its unique individuality and consummates day by day. now, insures the accounting system reform the inevitable trend is the establishment insures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key word: our country insurance; insures the accounting system; reform; accounting standards
前言
2001年11月27日,财政部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于2002年1月1日起在股份制上市企业施行。2003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顺利地拉开了在海外股份上市的序幕,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正式开始实行。本文通过不同时期的不同会计制度的比较与分析,以求对我国的保险会计制度研究有所启示,进而为建立保险会计准则提供参考。
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会计制度》时期(1982~1993)
1978年以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上是中国人民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立出来,相继在1984年2月颁布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会计制度》,由于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还是计划体制,而且保险公司发展还处于“拓荒”阶段,许多保险企业独有的特性尚未发挥出来,财会制度上缺乏相应细化的规定。因此,1989年12月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对此制度进行了修订,重新颁布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会计制度》,并于1990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会计制度,其实用性和规范性均增强了。从总的来看,这个时期的会计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财务管理实行计划管理原则。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保险公司在财务会计制度上实行统一计划、分户经营、以收抵支、按盈提奖的财务管理体制。突出财务计划的作用,利用定额进行财务计划的编制,用以评价企业财务活动;公司收人大部分上交国家财政,成本开支范围由国家规定,盈利全部上交国家,亏损由国家弥补;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制度,将资金划分为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专项资金。资金主要由国家有计划地划拨,仅以专用基金形式给予企业一点财务权力。
2 会计制度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为了保证会计制度的统一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会计制度由总公司统一制定,各级保险公司都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各级公司不得自行变更或修订制度,但可将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给总公司,由总公司负责修订。
3 在核算体制上按照不同性质的保险业务,分别确定会计核算体制,如按国内财产险、涉外财产险、出口信用险和人寿保险业务分别单独核算。其中国内财产险业务、人寿保险业务一般由各级公司独立建帐、独立核算、分级管理、自计盈亏或自负盈亏;涉外财产险与出口信用险一般由总、分公司以下单独建帐、分级管理,总公司统一核算盈亏,分公司自计盈亏。
4 会计恒等式采用“资金平衡理论”,即“资金占用总额=资金来源总额”。保险企业的资金,从占用的角度看可分为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固定资金是指占用在企业固定资产上的资金,它包括办公用房、职工宿舍、机具设备、交通工具等,流动资金是指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它包括货币资金、结算资金(如应收及暂付款、预付赔款等)、各项支出(如赔款支出、手续费支出、业务费等)。保险企业的资金来源,按不同渠道分为自有及内部形成的资金(比如国家拨给的资本金、固定基金、内部形成且有专门用途的准备金、专用基金)、借入资金、结算资金(如应付及暂收款、应付手续费等)、业务经营收入(如保费收入、利息收入、迫偿款收入及投资收入等)。
5 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资产负债共同类和损益类。另外,鉴于当时的核算体制是按四大险种分别核算,因此,设置国内、涉外、信用、寿险四套会计科目,分别核算不同险种的业务。由于四类业务的财务活动有很多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四套科目中大部分科目是四类业务通用的,少部分是专用的。
6 记帐方法允许从资金收付记帐法、借贷记帐法中任选一种。
7 在货币计价上国内业务(包括财产险与寿险业务)以人民币为记帐符号;涉外财产险、信用险业务则采用外币分帐制,直接以原币入帐,年终时将外币业务损益按决算日牌价折算为人民币核算。
二、《保险企业会计制度》时期(1993~1998)
随着党的“十四大”召开,以上这种计划体制下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新要求。因此,1993年,财政部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对我国所有的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而彻底的改革,财务会计改革进行了模式性的转换。1993年2月24日,财政部结合保险行业经营特点及管理要求,在《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颁布了《保险企业会计制度》,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这次改革是一项重大的举措,其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首次确立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要素体系,并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和报告作出了基本规定,规范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基本原则,实行了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原则,提高了企业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在核算体制上将非人身险业务与人身险业务分别进行会计核算,即分别建帐、分别核算损益。非人身险业务可分为财产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人身险业务分为人寿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
企业经营的再保险业务,可区别为分入业务与分出业务进行核算,也可将分出业务并入直接业务核算。信用险业务可实行三年结算损益的核算办法。
3 建立了资本金核算体系。制度抛弃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资金来源总额=资金占用总额”的平衡公式,采用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明确了产权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资本金核算体系。
4 建立了资本金制度,实行资本保全原则。企业筹集的资本金,在企业经营期内,投资者除依法转让外,不得以任何方式抽走;按照资本保全原则,企业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转让、报废、毁损发生的净损益以及计提折旧不再增减资本金,而是直接计人当期损益。这与以前企业收入中大部分上交国家财政、资金随意增减相比有利于企业的自我积累和发展壮大。另外,改革了资金管理办法,取消了专款专用制度。实行企业资金统一管理和统筹运用,以促进企业提高资金运用效益。
5 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和损益类,并分别对保险企业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作出了明确规定,规范了各类科目的设计,并从保险企业“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角度出发,细化了资产流动程度、风险程度和财务损益的科目。
6 扩大了保险企业使用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自主权。制度规定“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会计报表格式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合并某些会计科目”。“企业向外报送的会计报表的具体格式和编制说明,由本制度规定,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企业自行决定”。
7 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借贷记帐法和国际通行的会计报表体系。制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规定保险企业对外报表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利润分配表,并对这些报表的作用、报表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作了具体说明,使财务信息成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
8 规范了保险企业基本业务的会计核算标准和损益的计算。制度对资金的筹集与积累、非人身险业务、人身险业务、再保险业务、拆借、贷款和投资业务、固定资产、货币资金及结算款项、费用、营业外收支、利润及利润分配等业务的会计核算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9 体现了一定程度的会计稳健原则。制度规定保险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计提坏帐准备、贷款呆账准备、投资风险准备,允许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
10 对有外汇业务的企业规定即可采用外汇分帐制,也可采用外汇统帐制。采用外汇分帐制的企业,应设置“外币兑换”科目。各种货币之间的兑换及帐务间的联系均通过“外币兑换”科目。
三、《保险公司会计制度》时期(1998~2001)
1993年制定的《保险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了6年,它对于促进保险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间有序竞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内保险市场不断发展和壮大,保险行业发生了许多新变化,特别是1995年10月,我国颁布实施了《保险法》,国家加大了对保险行业的监管力度,并于1998年成立了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此后,保险监管部门出台了《保险管理暂行规定》等配套的政策法规,保险公司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由多业经营转向分业经营;另外,保险公司保险资金运用发生了重大转变,改变了过去放开经营的做法。这些新变化和新情况客观上要求会计制度与之相适应,作出新的规范。因此,1998年12月8日,财政部对原制度进行了修改,颁布了《保险公司会计制度》,于1999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1 改变了会计制度名称。制度考虑到当时保险企业都已是公司制企业,因此将《保险企业会计制度》改名为《保险公司会计制度》,这样更加符合我国保险公司实际情况。
2 完善了保险业务损益结算办法。制度规定除长期工程险、再保险业务按业务年度结算损益外,其他各类保险应按会计年度结算损益。与原制度比较,本制度作了如下调整:(1)原制度只明确了信用险按业务年度结算损益,本制度明确了长期工程险等长期性财产保险业务以及再保险业务按业务年度结算损益;(2)前者规定业务年度为三年,后者没有规定业务年度的具体年限,其具体年限由保险公司根据保险业务性质确定。
3 重新确定了保险业务的分类,并实行按险种分类核算。制度根据保险分业经营的原则,对保险业务的分类进行了调整,将保险业务分为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和再保险公司的业务三大类。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分为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等;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分为普通人寿保险、年金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等;再保险公司的业务分为分入保险业务和分出保险业务。在具体业务分类上,修改了原制度在具体业务划分上存在的交叉情况,明确规定财产保险公司不得再经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划入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另外,公司可根据具体情况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对保险业务进一步分类核算。
4 增加了确认保费收入的原则。关于保费收入的确认,我国原制度规定,非人身保险业务、人身保险业务和分保业务规定保费的收入入帐时点,确认原则不统一,也不尽合理。本制度对保险业务规定了统一的保费收入确认原则,明确规定应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保险合同成立并承担相应保险责任;第二,与保险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公司;第三,与保险合同相关的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5 调整了贷款和股权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按照《保险法》及其他有关保险监管法规规定,保险公司不得从事除保户质押贷款以外的其他贷款业务,不得买卖股票和进行股权投资。根据上述规定,新会计制度相应取消了除保户质押贷款以外的其他各类贷款业务的会计处理,取消了股票投资及其他股权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
6 增加了存出资本保证金和提取保险保障基金的会计处理。按《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成立后,应按其注册资本总额的20%提取保证金,存入保险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银行,除保险公司清算时用于清偿债务外,不得动用。根据该规定,本制度相应增加了存出资本保证金的会计处理;另外,《保险法》规定,为了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支持保险公司稳健经营,保险公司应当对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按当年自留保费的1%提取保险保障基金。根据该规定,本制度相应增加了提存保险保障基金的会计处理。
7 增加了抵债物资的会计处理,修改了长期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制度将原“递延资产”科目改为“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这是因为“递延资产”实际上是不能全部计人当期损益而在以后会计年度分期摊销的待摊费用。它并不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作为一项资产。
8 规范了会计报表体系。本制度将原“损益表”名称改为“利润表”,将原按保险业务设置的损益表改为按保险公司设置利润表,并对各报表的指标项目作了相应调整;用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确立了现金流量表在保险财务报表中至尊的地位。
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时期(2001至今)
2001年,继新《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颁布实施之后,财政部又了《企业会计制度》,保险公司又面临一次重大变革。因此,2001年11月27日,财政部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该制度以《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充分考虑了股份制改革的必然趋势特别是上市企业的基本要求,集银行、证券、保险等会计制度于一体,分别对6个会计要素以及有关金融业务和财务会计报告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这次改革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又一重大举措,其主要内容有:
1 实现了会计要素的重新界定以及相关的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是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基本框架,虽然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要素作出了基本规定,但是,仍然只规定会计记录和报告,并没有完全解决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这种会计制度本质上是规范簿记的内容。这次新制度对6个会计要素进行了严格界定,并对其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全过程作出规定,和原制度相比较,更加全面、严谨、规范,使其反映的会计信息更加符合事实。
2 在某些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保险公司纷纷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它要求国内保险公司的会计标准要与国际惯例相协调,采用国际保险业的通行做法。这次新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确认、计量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中所规定的基本相同。比如,各项准备金的提取采取了国际通用的办法;短期投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上,允许企业按照资产的使用情况计提折旧。
3 首次将国际上普遍遵循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纳入新制度。实质重于形式是指经济实质重于具体表现形式,它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例如,对于保费收入的确认,强调的是“保险合同成立并承担相应的保险责任”这一经济实质,并不以“保险合同成立”这一法律形式作为唯一标准。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
4 谨慎性原则体现更充分。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它本身属于一种负债经营,其业务对象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从而也就决定了保险行业在处理会计信息的方法上必须更加稳健保守。这次新制度无论是会计要素的确认,还是会计方法的处理以及会计信息的披露,可以说将谨慎性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新制度将虚拟资产排除在资产负债表之外,明确规定开办费不得列入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在期末结帐前处理完毕;注重资产质量,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它包括坏帐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抵债资产减值准备等八项准备;此外,对利息收入明确规定了严格的确认条件,对于逾期贷款,缩短了应收利息转表外核算的天数,由一年缩短为90天。
5 增加了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完善了会计信息披露。新制度在原来提供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分配表的基础上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充分考虑了上市公司投资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此外。对会计报表附注进行了详细、严密的规范,提高了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可理解性。
6 明确了新业务和疑难问题的处理方法。随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所得税会计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过去保险公司会计制度很少涉及,在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上,也只局限于应付税款法。而这次新制度在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上分别确定可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并详细地列示了其计算方法。此外,新制度对于实务工作中新出现、以及在以往会计制度尚未规范的一些疑难业务比如或有事项、会计调整、关联方关系以及交易、证券投资基金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7 明确了会计政策的审批权限。新制度规定,在遵循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前提下,保险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财产损失处理的批准权限为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或类似机构。不再经过政府有关部门规定和批准,改变了过去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批准权限混淆不清的现象,赋予了保险公司更大的自主权。
综上所述,我国的保险会计制度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市场的开放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不断完善,但是同时也要看到,任何一种建立完备制度的企业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基础的不严密性,其体系就不可能完备,加之外部环境的变化,会计制度本身当然也是不可能完全没有漏洞。虽然,新制度的颁布和旧制度相比,更加注重了保险企业的风险问题,谨慎性原则得到了较多的运用。但是,新制度只就保险公司财务会计事项做了原则性规定,财会制度相关内容不全并过于宽泛,而且,新制度集银行、证券、保险等会计制度于一体,没有体现保险行业的特色。此外,2002年,为了履行我国入市承诺,加强保险监管,新《保险法》又重新颁布,保险公司业务范围、保险资金运用形式、保险公司组织形式、保险条款费率监管等方面又发生新的变化,比如,在财寿险分业经营上新《保险法》规定,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可以同时经营意外伤害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因而保险会计制度又面临新的调整。笔者认为,保险公司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需要单独有一个统一的、科学合理的会计准则,制定保险会计准则是符合保险会计规范的发展趋势,它不是保险企业会计制度细枝末节的修改,而是在系统地把握保险会计个性、保险会计规范发展与变革趋势以及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因此,当务之急,财政部应在现有的新制度基础上尽快出台保险行业会计准则。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保险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
[2]财政部。保险公司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论文摘要]会计的创新和发展有着内在的规律。会计环境、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信息技术等要素对会计理论和信息系统的变革、完善有着决定性的功能。本文透过这些要素变化分析,揭示会计创新的内在联系。
会计环境是左右会计发展的外在因素;而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信息技术等要素变化是推动会计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今会计环境和20世纪相比,已发生诸多变化。在当今环境中,会计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要求关注会计对象中过去曾经疏漏的具体元素;而会计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不同角度引发了会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诸多新问题。所有这些正在推动着会计系统的演变和变革。
会计创新,又称会计再造,是依据当今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信息经济的客观需要,通过对传统会计的扬弃,构建现代会计理论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和信息化相匹配的数据处理、存储,以及信息应用机制,以实现会计工作的重心转移和管理工作更进一步的深入和精细化。笔者曾在相关论文中探索了会计创新的内涵和基本取向[1],而本文则从会计环境、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信息技术4个方面剖析会计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一、会计环境变化推动会计创新
会计系统的发展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不仅有自身内在的发展动力和轨迹,而且“遵从”、“趋同”环境的发展变化,以便和所处环境保持“协调”[2]。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所处的具体时空的情况和条件”[3]。而这些具体时空下的“情况和条件”又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会计环境具体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影响会计系统的主要因素包括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国家法规及人文意识等;“微观环境”影响会计的主要因素有企业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组织形式等。
目前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就财务会计而言,其原则、假设、方法,以及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模式成熟于“工业时代”;就管理会计而言,产生于20世纪初期,是会计方法和“科学管理”结合的产物,随着“量化管理”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而当今社会已步入“后工业时代”,这种时代背景变迁,使会计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无不发生跨越式的变革。
如今会计的宏观环境和“工业时代”相比,呈现出“知识经济”、“全球经济”和“信息经济”等多元化的特征。这种变化至少在3个方面推动会计创新。第一,会计和企业以外其他单位进行“资金”和“信息”交流的方式发生变化,如电子商务、电子税务、电子政务等方面的变化,要求改变会计现有的数据采集、存储、加工、传递和输出模式,以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第二,当今社会引发了会计对象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对会计提出了更为精准的目标、产生了全新的会计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所有这些,要求突破现有的会计原则、假设,创新会计计量、确认和会计报告模式,构建全新的会计信息机制,以便在经营管理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功能。第三,当今社会会计工作者规模扩大,素质提高,尤其是会计探究工作者的变化,将助推会计创新。
会计微观环境的变化,有两个方面较为突出。首先,由于国际市场的发展,引发企业生存、竞争的模式变化,促使企业不断兼并扩张,刺激了价值链企业同盟及“虚拟企业”的出现。这些新的趋向,给企业组织和管理带来了诸多新的情况,引发了一系列新的会计新问题。其次,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刺激了企业流程再造,推动以部门职能分工为基础的管理转化为面向流程的管理;促使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将流程中各项具体分工集成为有机的系统,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率之目的。
二、会计目标变化拉动会计创新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发挥着连接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纽带功能。会计目标的变化左右着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会计目标和会计环境协同,随社会发展而变化。会计目标由“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再到“目标体系观”,直至现在,仍然在求索之中[4]。
就“决策有用观”而论,如今对决策的认知和理解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决策有用观”探究的出发点是财务会计。财务会计遵循“公认会计原则”向企业外部相关的组织和个人提供会计报表。“公认会计原则”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但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形成了“死板”的标准化信息提供模式。
标准化的会计报告模式,忽略了不同决策的差异性,反映了在特定技术条件下不能顾及决策个性的思维定式。而如今,决策的非结构性、不同决策的差异性得到更多的关注;为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信息,为不同决策提供不同信息,成为会计的主要目标之一。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传输速度不断加快的趋向分析,有能力也有必要突破现有的标准化会计报告模式,而依据不同决策需要不同会计信息的客观事实来构建全新的会计信息报告机制。
尽管“决策有用观”的理念有所突破,但有关“决策有用观”质疑仍然不断,说明这一观点尚存纰漏,仍然无法准确表达现代会计的目标,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于会计目标熟悉至少应该从3个方面超越思维定式。
首先,超越会计仅向企业外部提供信息的思维定式,正视管理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客观现实。有关“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多数是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角度,通过企业信息和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关系来进行探索的。这一思维定式探究的是财务会计的目标,不包含管理会计的目标,所以,不能称其为完整的会计目标。
其次,在准确把握管理会计的基础上,探究会计目标。管理会计是会计方法和科学管理结合的产物,“是在追求组织机构的目标中辨认、计量、分析、解释和交流信息的过程。管理会计是管理过程的整体组成部分之一”[5],其中“会计”是方法,“管理”是核心。管理会计的管理活动需要企业许多职能部门共同参和,相互合作,并非会计部门能够独立完成。这是探索会计目标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
再次,对会计目标的探究,应超越“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不仅是一个信息系统,更是企业管理中量化管理子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论”的观点无法得到“管理系统论”、“控制系统论”认可的事实,就说明会计信息系统仅是会计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不能涵盖“会计”的全部。
假如能够拓展思维空间,从不同角度来探究会计目标将会使结论更接近客观实际,也将对会计发展、创新产生重大影响。
三、会计对象变化需要会计创新
会计对象和会计学科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发展和演变,不少学者认为会计对象是会计学的理论逻辑起点。人们有关会计对象的熟悉,由“财产”、“劳动量”,到“资金运动”,以至现在的“资源运动”等各种学说的变化,不仅体现出“熟悉”的变化和会计理论的发展,而且体现出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变化[6]。
由“会计对象—会计对象要素—会计报表项目”的会计对象观分析,会计对象要素包括摘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6方面的要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使会计对象要素的变化错综复杂,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第一,知识经济改变了“经济资源”实际意义,对传统意义上的会计要素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企业拥有“人力资源”的优劣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先进技术”成为企业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的重要手段,“信息资源”的价值备受关注。如此等等的变化不仅对“资产”要素产生影响,而且间接影响其他会计要素。
第二,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发展、成熟,以及商业信用形式多样化,为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缓解了企业的各种责权、债务之间的矛盾,但也使企业和所有者的关系,企业和债权、债务人的关系复杂化,直接引发企业相关费用、利润的确认和计量等新问题。
第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使企业的筹资、投资、生产、经营和市场呈多环节、多渠道的复杂连接状态。企业全方位受市场左右,放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使企业经营风险估计成为重要课题。此外企业内部物资存储和生产管理的诸多变化,也产生了一系列的会计新问题。
尽管从上述3个方面分析,可以熟悉会计对象的变化。然而这种会计对象探究出发点,仍然仅只是停留在“会计对象—会计对象要素—会计报表项目”思维模式,仍然局限在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的职能范围之内。
有关会计对象的探究至少应作3个方面的超越思维定式。
首先,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统一体的角度探究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会计实践活动中的完整对象,既包括财务会计处理的业务对象,又包括管理会计处理的业务对象。会计对象应是会计猜测、决策、预算、反映、分析、评价整个过程中所涉及对象,而不应只是财务会计的对象,仅局限于当前的“会计要素”。
其次,把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子系统,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探究会计对象,从企业管理需求以及发展变化的趋向来探究会计对象,而不是仅就会计实践活动探索会计对象。
再次,超越以赢利评价企业经营成败的思维定式,从企业经营所肩负全部责任的角度探究会计对象。企业要向所有者负责,但也应对社会负责,对员工负责。因此,单以“利润”或“现金净流量”来评判企业经营就很有局限性,因而,会计需要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会计对象”有更丰富的内容。
一旦拓宽了会计对象的探究视野,改变了会计的空间观、时间观,有关会计对象熟悉将会产生突破性的变化,会计的发展将会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会计信息新技术加速会计创新
电子化会计信息技术相对于传统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而言,是全新的会计信息技术。
电子化会计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的应用、完善和创新,是众多科研工作者艰辛劳动的成果。电子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活动的影响,也不言而喻。但在理论上,更多的表述是“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的影响”,专项探究会计信息技术和会计理论体系之间关系的理论相对较少。
在此,笔者就会计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体系的影响作以简要梳理。
首先,电子化会计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催生了新的会计学科(会计信息技术学),改变了会计学的学科体系结构。当前,有关这一新学科的命名,有的称之为“会计电算化”,有的称之为“会计信息系统”,有的称之为“计算机会计学”,但各自探究的内容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差别,其实质探究的是电子化会计信息技术。形成这种同一学科、多种命名的现象的原因众多,但根本原因是忽略了这一新学科本质。
其次,对会计方法、技术理论产生重要影响。会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可称之为方法学、技术学。技术手段由手工转向电子化后,财务会计的技术理论已经发生重要变化。第一,凭证、账簿的功能和意义发生变化,如,记账凭证信息得以扩充、明细账不再依据原始凭证登记、凭证和账簿作为存储会计数据的手段和方法的意义正逐渐消失。第二,淘汰和新技术不相容的理论,如,“账务处理程序”为“数据处理流程模式”取代。第三,派生电子化会计信息技术所需要的新技术、新方法,如,会计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技术。
再次,引发会计数据处理机制发生革命性的改变。有关会计数据处理机制可以理解为会计数据处理定式。据此而论会计数据处理机制,将会在多方面发生变化。第一,会计数据处理将突破单独由会计部门处理定式,代之以企业内多部门参和会计数据处理,即,会计数据库和企业信息数据库集成,成为“共享数据库”,网络成为各部门参和数据处理纽带。第二,“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信息机制受到挑战,“数据源—会计信息加工方法—适合个性需要的信息”将成为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架。
可见,电子化会计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会计重构的动力,也是会计创新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杜天宇.价值链会计和网络会计比较[J.会计之友,2007(10,下)摘要:67-68.
[2于玉林.现代会计理论——会计系统论%26#65380;会计信息论和会计控制论[M.北京摘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摘要:32-40.
[3王开田.会计进化论——科技革命和会计管理范式创新[M.北京摘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摘要:20.
[4王胜利.论我国会计目标体系[J.中国农业会计,2005(12)摘要:22-24.
面对知识经济迫切要求会计思维和理论体系进行变革的形势,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迎接时代的挑战,认真研究会计的科学框架、进行会计理论创新,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的新要求。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个新时代的概念,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基础,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条件,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首要生产要素等。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会计所处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经济导致世界产业经济结构从物质型经济转向知识和信息型经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空前发展,全球网络的形成,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服务水平越来越知识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规模从大批量生产转向个性化规模生产;生产形式从扩大再生产转向创新再生产;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式垂直管理转向网络式水平管理等等。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中的会计,在其会计理念、会计目标和会计政策等方面,都要从原有的工业经济环境中脱胎换骨,重新构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模式。会计环境对会计理论以及根据逻辑导出的各种会计原则和准则有直接影响,特定的环境必然造就出与之相适应的会计,这是为会计发展史所证明了的。在知识经济时代, 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将会受到严重的挑战。
一、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理论体系的影响
1、 对会计对象的影响。会计对象是会计工作在特定主体范围内指向的客体,会计对象是研究会计理论的起点。我国大多以企业的价值运动即G― W―G′′的资金运动作为自己的会计对象,是企业对财富的增值过程,传统会计理论对财富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有形财富,对获利驱动力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有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对象的冲击具体体现在对会计要素的冲击。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成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财富的形成、增值起主要作用。因此,资产的定义必须修改,否则将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相应地,其他会计要素定义也要做出修改。传统会计理论对资产的界定已不适应会计环境的要求。
2、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关于会计目标,理论界形成了两个学派:一是受托责任学派,二是决策有用学派。显然这两个学派在会计导向及信息质量特征的侧重点上是大相径庭的:在导向上,前者是面向过去,后者是面向未来;在信息质量特征侧重点上,前者强调可靠性,后者则更着重相关性。知识经济下,会计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会计发展的主旋律,代表了会计发展的方向。因此,未来会计的目标将是向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同时兼顾受托责任信息。
3、对会计确认计量的冲击。会计确认就是确定一个项目能否进入会计信息体系。会计计量是会计的核心。传统会计计量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无形资产将取代有形资产占据主导地位,计量模式将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主,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正面临冲击。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是建立在主观估计的基础上的,缺乏可靠性。尽管历史成本计量有可验证、中立、可靠性强等优点,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有许多经济事项,如果仍然用历史成本计量显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对合并商誉的处理是以被并方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为了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应提倡以历史成本计价与以公允价值计价模式并重,这将成为会计发展的一大趋势。
4、对经营成果计算的影响。在传统会计中,利润是企业核算的中心,它着重反映投资者在生产经营中的情况,相应地,损益表成为核心会计报表,其他各参与企业活动部门的利益没有被重视。但在知识经济中,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谋求参与企业活动各个方面的利益,社会责任将越来越被重视。所以受益者不限于股东,职工(获得工资薪金)、贷款者(收取利息)、政府(征收税金)等也是企业收入的受益者。企业要定期编制增值表以反映企业增值的形成及其在企业内外各个贡献主体之间的分配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增值表有可能取代损益表成为会计报表体系的中心。为了动态地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成果,还要应用新兴的“作业管理”来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总成果的增值过程。
5、对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的影响。传统会计是建立在“资本金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这一基础上的,因此利润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资本形成的,相应地,利润的分配也要按投资者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但是知识经济中,这一基础将会发生变化,因此利润的形成和分配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利润的形成到底是资本的作用还是人才的作用,在工业经济中也常常使人难以确定。拥有同等资本的企业由不同的人来经营,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人会使企业得到丰厚的回报,有的人会使之蒙受损失甚至破产,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能确定利润来自于资本吗?这使现在的利润形成因素受到质疑。“利润来源于资产的使用而非占有”这句话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在利润形成中的作用。对于利润的形成问题,马克思曾说过,利润本质上是由活劳动形成的。在知识经济中,活劳动体现为高智力的人类劳动,成为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当然,企业缺少了资本也不行。这样,利润的形成主要因素必将是资本和人才。因而,就要体现出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过程。
6、对会计报告的影响。首先,由于传统会计确认标准和计量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将许多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如人力资源信息、自创商誉信息等无形资产信息排除在外,更缺乏面向未来的预测性信息和价值信息等,导致了会计报告信息揭示与披露的不完整;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报告信息的及时性也面临挑战,如企业必须快速、及时地获得财务和市场信息,以便迅速做出决策。这就要求会计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改革传统的信息加工和报告方式,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使会计信息系统更加灵敏、准确、及时。
二、知识经济要求会计理论体系的创新
面对知识经济迫切要求会计思维和理论体系进行变革的形势,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迎接时代的挑战,认真研究会计的科学框架、进行会计理论创新,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的新要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好会计创新工作:
1、研究和引入新的计量手段。由于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计量重心要从财务资源转向知识资源,其中的最大障碍就是会计计量问题。传统的计量手段已不适应知识经济要求,因而在计量手段上需要彻底的变革。在会计系统中引入多重计量手段,因不同会计事项性质而选择不同计量手段。在五彩缤纷的世界和多元化的社会里组成多种计量手段,避免单一的计量手段使会计工作陷入困境。
2、尽快扩大财务会计系统。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已有30多年,由于涉及到经济理论、会计理论以及会计计量等一些问题,它仍然未列入财务会计系统。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劳动主体是智力劳动,智力劳动的知识价值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是该时代财务会计的重要内容。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知识资本的时间、空间范围将比财务资本要宽广得多,财务会计要跟上这种要求,就必须拓宽自己视野,把知识资本延伸到企业外部范围的内容都纳入核算的范围,如环境报告等,才符合知识经济的要求。
3、构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会计模式。会计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对会计模式的各个组成要素赋予新的涵义。现有的会计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它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因而在新的形势下,它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会计目标、会计观念、会计管理体制、会计规范体系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与知识经济格格不入的倾向。例如自创商誉在传统的会计系统中是不予反映的,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由知识创新而带来的企业价值增加和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会成为一种较普遍现象。而且企业的合并或解体也会经常发生,如不在市场交易前确定自创商誉价值,那么在市场交易时的价值确定就会显得不够严谨。
4、变革会计信息形式与内容。传统财务报告反映的是过去的已成事实的财务状况,与企业发展有关的预测和前瞻性信息却未能在财务报告中反映出来,这大大削弱了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激烈的加深,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资金使用及周转情况,而且还需要了解有关企业的发展前景的资料,为其投资或经营提供最有用的帮助。因此,财务报告需要在现有的历史信息的基础上,增加有关企业的预测报告、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报告、融资能力报告以及企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的信息。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
会计政策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其主要有:财务报表编制、会计核算以及财务处理方法等。会计决策是指在会计原则、制度以及程序的指导下,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能够真实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的过程。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色来分析,会计政策为企业经营决策起到引导作用,其采用合理的、规范的方式对企业会计信息内容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与此同时,企业会计决策还与相关方法和原则相统一结合,建立健全以企业整体经营管理发展目标为根本的原则之上,优化企业管理策略。
(二)纳税筹划的概念
纳税筹划主要是指,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企业能够通过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规范企业投资和经营管理内容,通过采用合理的纳税筹划而实现降低费用的目标,并为企业赢得最大的经济收益。企业在税务筹划过程中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可将税收作来企业选择筹划方式的依据。根据企业的实际经济情况,利用会计政策来制定最低支出的纳税筹划,降低企业税务支出,减轻企业税务负担,实现企业节税目的,促进企业经营发展。
二、会计政策选择与纳税筹划的途径和目的
(一)企业纳税筹划具备的条件
企业实施纳税筹划主要是为了根据相关会计政策,做到合理避税,提高企业的最大化经济收益。在相关国家会计政策中,有些会计政策是企业必须实施的,如对企业会计期间的划分、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以及记账方法等;有些会计政策是可以选择的,如企业存货成本的计量、长期股票投资的计量以及固定成本的计量等。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是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根本,并为企业纳税筹划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途径
在纳税筹划环境下,企业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目的性应当明确,其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进行选择。第一种途径是指在企业选择税务管理方案时,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以内,充分利用税收中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进而降低企业税费。第二种途径是指利用时间来延长纳税期。通过利用合理的处理方式将企业纳税期延长,增多企业可利用资金,并为确保企业经营运作提供保障。
(三)税收筹划下会计政策选择的目的
税收是确保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同时也是实现经济收益的基础,同时可以有效的调整企业经营情况。我国根据不同经济环境下的不同需求,在会计政策方面实现可选择性,并制定出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得企业纳税筹划与同外部因素相关联,正确引导企业经济符合国家要求,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税收法律政策,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除此之外,对于企业而言,其经营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最大化经济收益。会计政策选择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应当为实现企业经济目标为根本。所以,在企业纳税筹划条件下,企业应当通过正确的会计政策选择,减少企业税款费用,并尽可能的延长纳税期,增加企业可支配资金使用量,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三、基于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纳税筹划的可行性
(一)会计政策选择是实现纳税筹划的根本
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纳税人通过利用纳税筹划来减轻企业税务负担。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有效且重要的纳税筹划基础,作为企业的主要税种,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以企业收益为根本,由于企业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不同,企业所得税征收和核算也各不相同,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可以选择递延利润或能够有效降低经济收益的相关会计政策来进行企业纳税筹划。所以,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能够给企业的纳税筹划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是企业实现纳税筹划的最有效方式。
(二)会计政策选择使得纳税筹划可操作性加强
企业通过合理的会计政策选择来实施纳税筹划,以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作为纳税筹划依据,通常不会对企业经营造成影响。企业通常情况下的纳税筹划都会对企业的投资、筹资以及经营方式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企业筹划成本费用偏高。通过情况下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所进行的纳税筹划,不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同时,受到企业内外部影响最小,筹划成本费用较低,其可操作从一定程度来讲有所加强。
四、企业纳税筹划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变,政府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了自由和条件,但同时也给企业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方面具有自主权,也在纳税筹划中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一)固定资产折旧方式的会计政策选择
固定资产主指企业所购物资在有限的年限内逐年进行折旧,而该物资的折旧额将分摊到相关期间的成本中,有效减少企业税收费用,因此,在降低企业税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企业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来选择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并以此来影响企业税负以及生产成本和费用,甚至影响企业经济收益情况。目前我国企业常用的折旧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 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这四个方法。通常情况下企业只单方面的考虑减少税收,那么绝大多数企业都会选择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这两种方法对固定资产折旧能够起到加速的作用,并使得其前期的折旧金额会比后期的折旧金额大,财务报表中所反映利用便会是前期比后期要少,这就使得企业应当缴纳的税款前期比后期要少,企业能够有效的延长纳税期限,实现税收筹划的经济收益流入。同时,也只有在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才能取得最大化经济收益。
(二)存货计价方法的会计政策选择
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运转还应当具有库存,当存货发出的时候,企业的实际存货成本记账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以及个别计价法和后进先出法等。企业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所得出来的存货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价值则不同,对企业所得税和经济收益也造成一定的影响。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通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物价在持续上涨时,企业选用后进先出法来计算本期出售的存货成本将会大大增加,而期末的存货价值则相关会减少,那么,企业本期需要缴纳的税款将会大大的降低,对物价上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另一种是物价持续下降时,企业选用先进先出法来计算本期销售的存货成本,如果物价处于上下波动较大的时期,则适用采用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加权平均法,来对此现象进行有效的缓冲进而缩短彼此之间的差距。
(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税收筹划
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分为主要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通常来说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根据资本占有比例和影响性来具体划分,然而,其包括有税收筹划的规范。所以,在企业经营的会计期间内,具有长期股权投资的企业经营如是前期盈利而后期亏损的,那么所投资企业的股权应当采用成本法来进行核算;而相反的则应当采用权益法来进行核算。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上来看,其所缴纳的税款金额是相同的,但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会导致前后期缴税金额不同。与此同时,企业税收筹划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税收筹划是企业的机会成本,进行在整体的税收筹划过程中,不能够把企业缴税作为重点筹划内容。
一般情况下,“双重记录”一词,与“复式记账”是等同的。而在环境会计中,双重记录指的是对于环境经济交易和事项,在传统会计记录系统和环境会计记录系统中的同时记录。
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环境会计信息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可以从传统财务会计系统所生成的会计信息中提取的环境会计信息,可以称为“基础信息”;另一部分是需要借助于环境会计系统进行处理并在环境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的信息。后者不能进入传统财务会计系统,而需要通过另外一个特设的会计系统来进行处理,可以称为“辅助信息”。这两类信息构成了环境会计报告所披露的主要环境会计信息。环境会计信息的构成如下图所示(交叉部分为基础信息)。
从实现充分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角度考虑,企业应当设立环境会计的双重记录系统,对符合传统财务会计确认与计量标准的环境交易与事项(基础信息),除了在传统会计账簿中进行复式记账外,另外将环境会计要素的内容在环境会计账簿中进行记录。对于按照现行准则要求不能进入传统会计系统的交易与事项(辅助信息),按照单式记账的方法记入环境会计账簿。
进行双重记录有助于期末进行勾稽与核对,便于进行环境会计报告的编制。期末,可以根据环境会计账簿的记录结果直接编制环境会计报告。
二、环境会计的单式记账方法:一个更高阶段的重返
在21世纪环境会计开始迅速发展的时期,将单式记账运用于环境会计系统中,能更充分、有效地达到记录环境经济交易、事项和编制环境会计报告的目的。
(一)环境会计单式记账的含义
所谓环境会计的单式记账是指仅在一个账户中去记录环境经济交易和事项。单式记账的基本运用方法如下:设置一套单独的环境会计账簿(以满足环境信息报告编制为原则),对所有可以进入传统会计系统确认的环境经济交易与事项,进行双重记录,即在进行复式记账的同时,另外以单式记账的方式在环境会计账簿中予以同步记录。对于不能进入传统会计系统的环境经济交易与事项,直接进入环境会计的单式记账系统加以确认。
(二)环境会计单式记账的优点
在环境会计记录中采用单式记账,有如下优点:
1.能更充分地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环境会计的目标是要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充分相关的环境会计信息。但是,以复式记账为基础的传统会计系统很难达到这一目标,因为企业有很多环境会计信息并不符合传统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条件,从而无法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而单式记账恰恰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2.能简化环境会计报告的编制。如果没有单式记账,企业从复式记账系统中获取信息来编制环境会计报告将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而采用单式记账,另立单独的环境会计账簿,将使环境会计报告的编制工作大大简化。单式记账对于编制环境会计报告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3.能体现灵活的确认与计量方法。环境会计中,有些环境会计要素不符合会计准则的确认与计量标准,无法进入传统会计系统。同时,复式记账采用的是货币计量方式,而环境会计的特殊性使得一些交易和事项无法单纯用货币来进行计量,需要采用非货币计量。对传统财务会计系统而言,这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不能进入会计系统进行处理。采用单式记账方法,能使环境会计系统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尽量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三、环境利益:一个特殊的环境会计要素
由于环境利益的具体处理在环境会计的几个要素中最具有环境会计的特殊性,因此,笔者以环境利益为例来阐述单式记账方法在环境会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环境利益的概念
日本环境部(2002)提出了环保利益和与环保有关的经济利益的概念。它将环保利益分为与企业经营的资源投入有关的环保利益、与企业经营的环境影响及废物排放有关的环保利益、与企业经营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关的环保利益以及与运输和其他经营有关的环保利益四个种类。它将与环保有关的经济利益分为实际利益和估计利益。其中实际利益由收入和费用节省构成,估计利益主要来自内部管理的数据。
美国环保署(1995)提到了“潜在的收入”(potentialrevenues)这一概念,指公司进行污染防治投资带来的公司印象和关系的改善,这些利益会影响成本和利益,并将对货币计量形成挑战,并且列出了“由污染防治投资带来的潜在不明显的收益”的几种情况:销售增加;更易获得贷款以及条款的改善;权益资产对投资者更具吸引力等。这种潜在的收入实际上属于环境利益。
国内学者也多次提到环境收入和环境收益等概念,如徐泓(1998)、王燕祥(2000)等。考虑到环境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特殊性,笔者采用了环境利益的概念,并将企业因为开展环境保护活动而取得的经济利益称为环境利益。
(二)环境利益的内容
环境利益包括显性环境利益和隐性环境利益。显性环境利益是指可以进入传统财务会计系统的各种经济利益,如企业收到的环保奖励、环境损害赔偿等。隐性环境利益是指从环保活动中间接取得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不能进入传统财务会计系统,如因为环境状况改善而引起的销售增加、费用节省等。
1.显性环境利益
显性环境利益一般包括贷款的豁免、政府奖励、排污权交易收入、废品收入和企业收到的环境赔偿金等。
(1)贷款的豁免。企业可能会被豁免用于购建环保设施的贷款本金(比如我国曾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放过环保贷款,企业各项环保指标达到要求的可以豁免贷款本金,目前已停止),这一豁免额应该确认为显性环境利益。
(2)政府奖励。政府可能会对企业推行环保政策、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奖励,这种奖励构成企业的显性环境利益。
(3)排污权交易收入。我国暂时还没有排污权交易市场,如果启动排污权交易市场的话,企业通过出售排污权可以获得收入,这部分收入应该确认为显性环境利益。
(4)废品收入。企业的有些废品,如炉渣、煤灰等,可以再循环使用,因此可以出售并形成收入,这部分收入属于显性环境利益。
(5)收到的环境赔偿金。企业在环境诉讼中获得的赔偿金,也应该确认为企业的显性环境利益。
2.隐性环境利益
隐性环境利益可以分为货币性环境利益和非货币性环境利益。前者可以通过货币进行计量,后者用实物量或劳动量进行计量。
(1)货币性环境利益
①销售增加。如果能够合理估计由于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所引起的销售量的增加,则将所增加的销售额确认为货币性环境利益。
②费用节省。企业由于采用环境保护政策而形成费用的节省,比如生产同样产品原材料投入的减少、废弃物减少从而造成的清理费用的减少和环境补偿费用的减少等等,这些费用的节省同样应该确认为企业的货币性环境利益。
③股价上升。股价上升是通过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是,现实中股价的上升都是由于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如果能合理估计由于环保原因引起的股价上升,则应该将上升的部分确认为企业的货币性环境利益。
(2)非货币性环境利益
非货币性环境利益主要是指用实物量或劳动量等非货币形式计量的环境利益,如耗电量、用水量的减少,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污染物排放的减少等。
四、环境利益的记录:双重记录与单式记账方法的充分运用
(一)环境利益账簿的设立
在环境会计记录系统中,首先要设置环境会计账簿。根据环境会计报告的内容(如独立报告模式下的环境利益表)来设置环境会计账簿。环境利益账簿包括两类明细账,即“显性环境利益”和“隐性环境利益”。根据二者各自所包含的内容分别在两类明细账下设置若干次级明细账。“显性环境利益”下设的次级明细账包括“贷款豁免”、“政府奖励”、“排污权交易收入”、“废品收入”、“环境赔偿金”和“其他”等。“隐性环境利益”下设“货币性环境利益”和“非货币性环境利益”两个次级明细账,并在“货币性环境利益”下再设置“销售增加”、“费用节省”、“股价上升”和“其他”等次级明细账,在“非货币性环境利益”下再设置“资源消耗的节约”、“污染物排放的减少”两个次级明细账户,同时在“资源消耗的节约”下再设置“用水量减少”、“用电量减少”、“其他”等次级明细账户,在“污染物排放的减少”下再设置“废水排放减少”、“废气排放减少”、“废渣排放减少”、“其他”等次级明细账户。
(二)环境利益要素的记录
1.显性环境利益的记录
显性环境利益的记录采用双重记录的方法,即在环境经济交易或事项发生时,先进行传统的复式记账,然后在单独设置的环境会计账簿中再次记录,记入“环境利益——显性环境利益——××××”中。
2.隐性环境利益的记录
隐性环境利益必须通过环境会计系统下的单式记账来确认为环境利益。
(1)货币性环境利益
对于企业能够合理估计的、由于进行环境保护所引起的销售的增加,通过单式记账记入环境利益账簿,记录为“环境利益——隐性环境利益——货币性环境利益——环保引起的销售增加”。
对于由于环保原因形成的费用节省。企业可以通过与前期的比较,将相应的减少额确认为环境利益,通过单式记账记入环境会计账簿,记录为“环境利益——货币性环境利益——环保引起的费用节省”。
如果能合理估计由于环保原因引起的股价上升,则将所上升的部分通过单式记账记入环境会计账簿,记录为“环境利益——货币性环境利益——股价上升”。
对于其他需要记录的货币性环境利益,记入“环境利益——货币性环境利益——其他”账户。
(2)非货币性环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