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时间:2023-08-25 16:55:19

导语:在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第1篇

关键词:输入;输出;互动;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05-0004-3

本文从语言习得输入输出理论出发,结合课堂外语教学的实践,分析语言输出和语言输入的矛盾所在,提出改善外语课堂教学的有益及可操作的建议。

1 语言习得输入输出理论

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问题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关键领域。这方面的研究虽仍处在假设、被论证阶段,但其中有不少值得外语教学借鉴的东西。

Krashen(1981,1982)的输入理论认为:(1)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语言的输入只有具备“i+1”的特征才能生效。可理解性输入强调语言输入的意义必须为学习者所理解,而输入的语言形式或功能则应超出现有水平。(2)输入只是外因,要使其转化为习得还需关注内因,考虑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情绪、动机、自信心等“情感因素”。(3)语言的输入必须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或至少与生活相联系,即语言的输入只有富有情趣并且有一定的个人意义,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引起注意,从而被理解和吸收。(4)语言的输入只有依托于一定的情景,借助于相应的超语言信息(extralinguistic clues)才能被理解。

Swain的输出假设认为语言输出无疑是语言习得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积极因素。通过注意学习者输出与目的语输入不匹配的情况,输出有助于调解理解过程和习得过程。输出可帮助学习者进行假设检验和元语言反思。学习者一旦收到确认信息,便会产生吸收和综合。如学习者重复使用同一结构,输出能促进学习者更快、更有效地使用被综合的知识,使语言使用自动化。Swain(1985)认为,除了必要的可理解性输入外,学习者必须有机会使用所学语言,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流利、类似母语者的水平。

按照Long(1961)的互动假设,当学习者完成任务时,通常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接受并传递信息。而在接收和传递信息时,人们既要关注对方所表达的意思,也要注意准确而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可能还要向对方询问、质疑或解释自己的想法,这就“引发”了更多的输入与输出。这些就是Long所说的“意义磋商”。Long的互动假设强调通过对话调整的形式及双向交流增强可理解性输入的效果,认为交互式输入比单纯的输入更有效。

2 外语教学的现状

外语教学中出现的输入输出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语言输入不足、输出不够重视和输入输出不平衡。

2.1语言输入不足

真实的语言环境是外语的与是母语的有本质上的不同。离开了具体的语境,语言只能成为抽象的符号而丧失任何交际价值。外语习得的输入方式主要是讲授性和操练性的,话题的控制权不在学生手中。输入方式计划性较强,并受到教科书的限制。这样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活交际兴趣,更难以保证输出的得体性和适切性。这种由教师一人掌控的课堂仅借助原始教具的教学手段,外语教学成为输入源极度缺乏的抽象活动,无法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更难以提供与语言运用相生相伴的语境和非言语情境等,从而使可理解程度降低,参与的动机受到抑制,语言的得体运用能力无从产生。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关键因素。在人数多、基础不一、动机各异、需求不同的情况下,简单地采用以教师为中心、整齐划一的单边灌输,不仅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更无法提高课堂的效益。

2.2输出不够重视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教学重点长期放在阅读和听力输入上,很少甚至无暇顾及吸收和输出。语言输入似乎成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厢情愿的目的,不仅输入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严重影响学生语言的输出,造成“只学不会用”的后果。脱离生活的输入内容使学生很难产生输出的动力,这主要体现在外语教学内容缺乏可交际性、实用性等,无助于学生交际兴趣的提高和交际能力的培养。现在的外语教学多采取大班教学,没有充足的时间,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输出;终结性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平时语言能力的积累,妨碍学生语言的输入输出;各种统一考试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为了能通过考试,急功近利思想严重,缺乏对学生语言持久的关注,“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

2.3输入输出不平衡

语言输入不足,又不注意吸收,缺乏语言操练,基本功不过硬,学生少有语言材料的积累,交际时往往不得不用汉语思维、英语词汇加上语法编造句子,语言准确性和流利性难有保证,更不用谈语言得体性和多样性了,交际自然难以顺畅与和谐。另外,语言学习既是认知的又是情感的,如果学生的消极因素阻碍了语言输出的顺利进行,阻碍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输出也就不能在交际过程中得到确认、修正和补充,从而阻止了对语言知识的记忆和运用。

3 输入输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通过各种渠道,为学习者输入丰富的可理解性的语言信息

语言输入指的是说话人和语言学习者交流时所用的特定的语域。Krashen(1982:63-73)提出了理想输入的条件:(1)输入是可理解的;(2)输入是有趣又相关的;(3)输入不按语法顺序进行;(4)输入必须有足够的数量。语言的输入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才有可能进入学习者的认知体系,与已有的知识结构建立牢固的联系,这样语言输入才能转化为学习者的语言知识。

在外语课堂中,教师话语是学习者可接触到的最主要的语言输入。教师话语常常会有语速、停顿、重音以及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的调整、简化和改变,以适应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教师用目标语组织课堂教学,讲授课程,指导和评价学生的语言操练和交际活动,使学习者沉浸在语言氛围中,语感得到不断增强,有利于学习者语言的输入。

教师应做到授课内容多层次,教学手段多样化。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学习者,采取灵活的方法,比如给学习者提供熟悉、有趣且相关的话题,借助辅助教学手段,引导他们充分利用语境和自己原有的知识来完成理解输入;要善于利用图书馆、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和网络上丰富多彩的语言资源,指导学习者接受个性化语言输入;鼓励他们使用朗读、背诵、听写、默写等学习策略,并在输入过程中应该适当“过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应使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促进知识的有机积累和语言的长期发展。

3.2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出机会

从输入到输出不是直达的过程,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内化过程。教育者都期待着越多输入就越多输出,可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语言输入不能完全转化为语言输出。教师应尽力让课堂成为语言实践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使用语言的环境,让学习者能像在自然学习环境中一样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Harmer(1983)提出输出有练习性与交际性之分。练习性输出的训练以吸收刚学过的某一语言项目为目的,因而应以准确性为评价标准,教师要适时地用不同的方式纠错。交际性输出以有效交际为目的,注意的焦点是语言的内容而不是形式,因而应以有效性为标准。但Harmer指出这不是绝对的,两者应平衡,只是不同活动阶段各有所侧重而已。语言输出的方式主要是问答、对话、讨论、辩论、写作、翻译、演讲等。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使这些输入方式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提倡使用更多的交际性输出,既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也锻炼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3.3加强互动,促进语言的使用

Gass(1997)提出的二语习得模式认为可能被摄入的是注意到的输入(apperceived input)并理解了的输入(comprehended input),只有这种输入才对学习者的输出起作用。首先,语言学习者的头脑似乎存在一种“思维阻碍”(mental block),如同过滤器一般,干扰他们通过接收有效语言刺激进行语言习得。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过度的焦虑,激发学习动机,建立信心。其次,理解是输出的基础,没有理解,也就没有输出。然而,理解只有在输出中才能得到检验和修正。而且输入必须在学习者内在机制的约束之下,与学习者的语言环境以及语言交际互动共同发生作用。教师应引导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际,再根据他们的反馈作出各种回应,交际双方在不断地回应已知信息,修正误差,并在不断添加新信息的过程中推进课堂交际活动。

学习语言决不能停留在单纯模仿、记忆、背诵水平上,而应该学会灵活地创新地应用语言。课堂活动应包括小组讨论、复述课文、编故事、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书面语输出可以形式多样,不仅要求学生练习作文的各种文体,还包括听写(VOA、BBC新闻)、改写课文、写文章摘要或概述文章。

第2篇

【关键词】透彻 灵活 逻辑

一、 充分吃透教材

不管哪一门课程,要想讲好必须先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也不例外。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寻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哪怕这种联系很小,但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条值得抓住的线索,比如:第一章金属的性能,不管哪一种金属我们研究它不外乎是想使用它,那么它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其实也就是它有什么样的性能,那么这些性能在理论上或者在设计时靠什么去衡量呢?就是它的性能指标。这样金属材料在使用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力学性能指标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强度指标--屈服点、抗拉强度;塑性指标--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硬度;冲击韧性--冲击韧度;疲劳强度--疲劳极限等。在使用之前,要对其进行加工,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就是工艺性能,包括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等。这样下来,整个一章的内容也就浓缩成了一条线,记忆起来自然有了规律。在学习铁碳合金相图时,大多数学生一看就头疼,相图复杂,组织成分多,没头绪,看不懂,记不住,即使有的同学好不容易下功夫背会了,过几天就又忘光了。其实,这个看似复杂性的相图,每个区域的组织转变,随着含碳量和温度的变化是按一定的规律产生的。因此,我们只要掌握了这几个关键的特性点、特性线就自然思路清晰,记忆牢固。共晶点C、共晶线ECF、共析点S、共析线PSK。共晶点-含碳量4.3%、温度1148℃,共晶转变Lc----A+Fe3C,过共晶点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共晶线,那么不同成分的液态合金只要冷却到此线就会发生共晶转变从液态中结晶出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即莱氏体,在该线以下的区域就会有莱氏体。共析点-含碳量077%温度727,共析转变A---F+Fe3C,过该点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共析线,不同成分的合金冷却到此线就会发生共析转变,从奥氏体中同时析出铁素体的渗碳体的混合物即珠光体,那么在该线以下的区域就会有珠光体。再加上钢和铸铁含碳量的分界点2.11%就把铁碳合金相图分成不同的区域,按照组织转变规律推理出来的相图及各区域的成分就不易忘记。

二、注重课程的导入

课程的导入是讲每一节新课之前必不可少的环节,有的章节是从现实生活中导入,有的需从上一章节来导入,精彩的导入会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会使学生对你下面要讲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如何用巧妙的开讲来吸引你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讲钢的热处理回火时,就要充分利用上一节的内容--淬火。为提高钢的硬度在使用之前要对其进行淬火,钢淬火后得到的组织是马氏体,而马氏体是一种不稳定的组织,会向稳定组织转变,转变过程中会发生体积膨胀,产生内应力,导致工件的变形和开裂,这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不希望看到的,也是不能出现的现象。那么淬火是不就没有意义了?先在这里提出质疑,然后自然导入:为了避免这些现象产生,淬火后的钢必须进行下一道热处理工艺--回火。其实,这也是教材编排顺序的内在原因。

三、教学方式灵活多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抄笔记、背教材,这样只有少数优等生会跟着你走下来,而大多数学生会被这种讲法催眠。因此,针对不同的章节课题,尽可能挖掘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比如:讲到有色金属--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时,因为这些金属不仅在工业生产中应用,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材料,这时,就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先从自己的所见所用说一些它们的特性、用途等,然后引导学生从其组织上分析总结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就用铜及铜合金来说,我会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用处,同学们自然会想到电源开关、插座、电线等,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用处?是因为铜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仅次于金、银,而且成本又低,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铜比较软反应了铜具有良好的塑性,容易冷变形加工,因而用其制造电线电缆。这样,这节课由熟悉到陌生的难点,自然接受而且记忆深刻。

四、注重总结比较

在每一节课结束时,我们都会做一个小结,总结本节的重点、难点,同样在每一章或每一部分相关内容讲完之后,我们更要做一个系统的总结,比较。还以钢的热处理为例,我会把钢的五种热处理方法列一个表格分别从加热温度、冷却方法、热处理后的组织成份、性能特点、适用范围等进行比较。一节总结课可能会把学生几天、几个月、一门课学过的知识串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可能会终生难忘。

五、与专业工种相结合

第3篇

关键词:“3+2” 输出教学 基础英语 教学

一、“3+2”教育模式简介

“3+2”教育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实行的是大专院校和中专院校联合办学的模式,采用分段式教学,即学生先在中专院校完成3年的学习,再到联合所办学校完成2年课程,最后获得大学专科毕业证。

“3+2”模式下的学生是在初中毕业后参加考试,进入当地的中专或中师院校。以长江师范学院初教英语专业为例,这些学生来自于三个地方,奉节、云阳和万州。在中师阶段,各个中师院校所开设的课程大相径庭。万州中师学校按照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模式开设课程,如基础英语、口语、阅读、写作等,且课程学时的安排与大学所开设课程的学时一致;云阳和奉节的中师学校没有将学生分专业,而是批量的统一管理和开设课程,其主干课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等,且每门课程的周学时基本都为2学时。通过三年中师的学习,来自云阳和奉节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不及初中的水平,很多学生单词和语音不过关,基础较差。

二、“3+2”模式下基础英语教学现状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1982)提出了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他认为语言是接受可理解性输入过程。那么,传统的教学法采用的是语言输入模式教学法,即教师从语音、词汇到语篇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语言灌输,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以显现,学生成为被动的学习者。语言交际的重要载体“说”和“写作”被人忽视。Krashen这种理论把语言习得完全归功于语言输入, 否定了语言输出所产生的作用。

基础英语课,即精读课是英语专业低年级的专业主干课,它不仅在高中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专业教学的成功衔接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为学生高年级的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大量的单词、句型、语法以及语言文化知识都会在基础英语精读课上来学习,由此决定了基础英语精读课是一门知识系统性强且信息量非常大的特殊课程。在基础英语精读课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采用以输入教学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教师传授语言知识为主,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讲解语法和词汇,并把例句书写在黑板上或听写给学生,并详细讲解课后习题,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所以我们可以用“满堂灌”这三个字来形容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习者严重缺乏使用所学语言的机会,使他们成为不敢张口的“哑巴”。

三、输出教学理论

在法语的沉浸式教学研究基础上,Swain(1985)提出了可理解输出假设(Comprehensible Output Hypothesis),补充和完善了Krashen输入理论。Swain肯定了可理解输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性,但同时指出,若使学习者全面发展他们的第二语言水平,单一的输入是不行的。Swain认为,可理解输出成为学生充分利用现有语言资源的驱动力,它也会迫使学生认真思考自己将要输出的语言,从而更恰当、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这样方式,语言学习才能从语义层面转到句法层面。

输出假设理论与语言习得的关系密切。Swain(1993)指出,输出假设对语言习得产生了三大功能:(1)注意功能。此功能指的是当语言输出时,学生开始注意他们自己口中说出的语言。学生用目的语来对事物或思想进行描述和表达时,他们会有意识地发现已表达内容与欲表达内容有一定差距。目的语地使用会让学生意识到所用语言与目的语存在一定差距。(2)检验假说功能。学习者通过语言输出,可以验证自己以前针对目的语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所以,学生用目的语表达的这一过程,也是学生验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关于目的语的假说是否正确的一个过程。(3)元语言功能。元语言功能指的是学习者可以就语言输出有意识地进行反思和批判。与语言输入相比较而言,语言输出作为一股驱动力,更能使学生对语言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语言输出可以使学生控制他们所获得的语言,故得出以下结论:在语言输入时,学生是消极被动的;在语言输出时,学生是主动积极的。

四、基础英语课堂输出教学的实践方法

通过丰富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为了营造英语课堂输出实践的教学环境,我们应该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下工夫。首先,宏观层面指的是广义层面上社会学习的环境,英语学习的社会氛围非常重要,我们应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中观层面主要指在校园层面上,学生和教师学习英语的氛围,学校的社团应多举办一些英语活动,如英语戏剧表演、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参与到更多的英语输出活动中来。最后,微观层面是指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正确把握教学理念,合理制定授课计划,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适当丰富课堂文化,使影响学生语言输出的各个因素的弊端得以抑制,优点得以发扬。因此,根据“3+2”初教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现状,我特从以下方面做了尝试。

(一)强化性输出

“3+2”初教英语专业学生基础差,许多学生单词语音、拼写不过关,语法更是一张白纸。在语言学习中,词汇和语法是根基。由于学生今后的授课对象为小学生或学前幼儿,单词语音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在上新课之前会教读单词,给每个学生纠音,每节课抽查生拼写单词,并根据语言设计语言习题,反复练习,针对目标词的深层次理解记忆和应用等方面而设置的强化性输出让学生积累了预制语块。

(二)任务型输出

流利的口语是英语专业学生必备的一个能力。由于词汇量少,语法知识差,初教学生无法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一句话里面都有很多错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我要求学生诵读课文,并就课文优美的句子和包含生单词的句子进行背诵。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识别和话题相关的语块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能力。刚开始学生在语言输出时,可能更多地使用大量储存在记忆系统里的语块。我认为,初教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背诵,进行相关的话题词汇积累和相关的话题概括和讨论,他们的语言表达会更流利、准确、地道。

(三)交际性输出

初教学生今后就业方向多为英语幼儿教师,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生活,故要求初教学生多才多艺。我在教学中,会教授英语儿童歌曲,这些歌曲的节奏活泼,歌词简单,易于初教学生演唱。并且,我还设计了一些适合儿童的英语游戏,让学生寓学于乐。学生在输出的同时,注意了语言问题,修正了语言错误,提高了输出的准确性。

五、结语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除了可理解性输入外,而且在课内外还必须提供机会,让学生真正利用语言进行交流。根据Nunan实践启示,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学习者不同的专业背景,提供真实、语境丰富、目的明确的教学任务并设计难度适宜的教学活动,课堂设计的活动应有趣新颖,从而让学生有兴趣参与输出。针对“3+2”初教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其输出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吕孟荣.英语课堂输出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

[2]刘岩.任务型输出教学法:一种新的教学尝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

[3]孙秀云.简析输出教学法在日语精读教学中的可行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黄勇.基于内隐学习理论的大学英语输出教学模式[J].文学教育,2012.

第4篇

关键词:内隐学习 语言输出 内化 输出教学

1.导言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采用的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语言输入为特征的传统模式。在此单向输入的过程中,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激发,从而造成我国众多大学生不能自如地应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也就反映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的现状。因此,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以培养学生英语输出技能为目的,用输出性的语言手段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力求通过有效的语言输出,形成实际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输出型教学的核心是语言的可理解输出。教学中,有效激发学习者内隐学习,使其无意识地自动发挥作用。大学英语输出型教学则以内隐知识的理解性为切入点,不断以可理解输出激发学生的内隐知识的强化和相互交流,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将外显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内隐性技能中去。(王荣英,2008)

2.内隐学习理论

2.1内隐学习的基本概念

“内隐学习”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发表的文章《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s)中。根据Reber(1967)的观点,人类的学习可分为两种本质不同的模式,即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外显学习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受意识控制,需要付出努力并采取一定策略而完成的学习方式,具有目的性、有意识性、可控制性和学习性,也是人类获得知识和认识世界最基本的方式之一。而内隐学习则是一种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情景中复杂知识的学习方式,其显著特点在于,人们没有意识到控制他们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一规则。Bialystok(1981)认为,内隐知识指的是语言规则的心理表征,是学习者内化了的语法。该语法存在于学习者对语言特性的本能感悟中。学习者能够为自己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语言系统,以此帮助他们自动生成言语,进行交际。

2.2内隐学习的特点

在关于内隐学习的研究中,众多学者对其特点的归纳虽然稍有不同,但在其无意识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内隐学习的特点总结为以下几点:

自动性和无意识性。内隐学习机制可以促发学习者在无意识学习中自动获得内隐知识,即人们能在无意识条件下去发现周围环境中隐藏的规则和结构,并且能够对环境中复杂的关系作出恰当的反应。

抽象性。所谓抽象性是指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是抽象的、不依赖刺激的特殊物理形式。我国学者郭秀艳(2004)在长时功效这一层面上诠释了内隐学习的抽象性。她认为虽然内隐学习具有自动抽象性,但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忽略掉一定时间的积累一蹴而就的发生,并在学习之初就直接达到对规则知识的最大限度的掌握。只有进过时间推移和不断的练习,内隐学习才能体现出其有效性。

理解性和可转化性。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即内隐知识,并非不能被人们意识到,只是人们很难把这些知识完全揭示出来。因此,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之间存在着一种连续性。在知识的不断积累过程中,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可以相互转化。

抗干扰性和稳定性。经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内隐知识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Reber(1989)认为,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不受心理异常和操作的干扰,不受或较少受年龄发展、智力水平、机能障碍的影响,具有较小的个体间差异。

综上所述,内隐学习所展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对于二语习得者对语言知识的获取在某些情况下优于外显学习。学习者在内隐学习无意识的机能效应中,无需通过意志努力能自动获得需要意识努力的外显学习所能够获得或不能获得的知识。内隐学习机能也不会受到情景、紧张心理、机能障碍等因素的干扰,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抗干扰能力。

R.Ellis(1999)提出的八条二语成功教学成功原则,其中第三条原则明确指出:二语教学应该主要指向发展第二语言的内隐知识,但不能忽视对外显知识的传授。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虽然是两种本质不同的学习机制,但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同发挥着刺激作用。我国学者王荣英(2008)认为,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同时存在于个体的知识体系或某一知识技能中,相辅相成,构成完成完整的知识。在学习者认知加工系统运动过程中,内隐知识的无意识影响必然渗透其中,并支配着整个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得外显知识的向导。那么,当外显信息与学习者已有的内隐知识的表征相一致时,外显得学习指导效果最好。

研究表明,内隐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被意识所表达,也就意味着内隐知识可以转化成他人能够理解的显性知识,并实现知识的传播。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人们可以借助各种语言辅助表达手段将可理解的内隐知识外显化,或者将部分深层的内隐知识外显化地表达出来。而通过不断的学习以及对各种语言知识手段的应用,学习者的外显知识逐渐会被整合到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中去。这种逐渐整合过程需要各种语言输出实践活动的反复进行。因此,在教学中强化语言输出对学习者的语言外显性表达,以及知识内在化转化有着积极促进效果。

3.内隐学习与外语输出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著名学者Merrill Swain(1985)提出了“可理解性输出假设”理论。在以加拿大法语沉浸式课堂教学的研究基础之上指出,二语习得者能既准确又流利地使用语言不仅仅依靠可理解输入;学习者既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又必须产出可理解输出。该可理解性输出假设理论强调了输出的三个功能:①注意功能。在输出表达时学习者会注意到想表达与能表达之前的差距。②检查假设功能。语言的输出时对目的语作出的不断假设和不断修正的过程。③元语言功能。在输出表达时,学习者会主动调动其存在的知识体系,包括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以积极努力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语言学习是一种信息的内隐加工过程。外语输出能力形成的核心就是在于该语言的思维能力的获得。作为外语学习者,其母语思维系统已植根于言语系统。所以,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培养外语思维,形成外语概念必然是一个长期、困难的过程。(江世勇,2006)针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英语输出能力薄弱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必须以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式输入型教学向强化语言输出的教学模式转变,大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结合内隐学习潜移默化的优势和外显学习积极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外语思维能力和概念系统的形成。

4.基于内隐学习机制的输出型教学策略

语言输出假设理论的核心是可理解性输出,在此输出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内隐学习无意识地发挥其概括归纳功能,再用有意识的教学手法指导学生的认知过程,促使内隐和外显学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制定教学任务和实施教学手段时,教师必须在全面掌控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得前提下,为学生建造一种有利于调动内隐知识的学习氛围,并实施及时有效的教学指导。

4.1提供恰当的语言输入,构建易于激发内隐学习的良好氛围

语言输出能力的形成要求学习者自动、快速地理解和组织表达语言。这种自动反应源于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和语言结构的不断内化。为学生提供各种有效的输入性知识,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接触语言,在不断地准确输入过程中刺激学生内隐信息的强化,从而获得该语言体系的思维结构。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应该以学生已有知识构成为基础,结合其专业知识要求,并尽可能扩充相应的人文、历史、科技等各方面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学生带着“兴趣”去积极主动吸取知识。但是单纯的输入不能达到知识内化的效果,所以还需要在学生吸收输入信息后加强各种途径的输出。例如,在教师完成其知识输出后,可要求学生通过背诵、角色表演、辩论等有助于学生知识输出的有效渠道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强化。

4.2在语言输出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语言意识

语言输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元语言功能。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注重培养学习者主动调动已学到的知识去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这种积极的态度提高了知识吸收的质量,也即输入的理解性。教师应该鼓励学习者用于思考和探索,能对形式和意义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形成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元语言意识。(江世勇,2008)在输出训练时,积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外语思维。在长期的语言刺激和调整输出中,学习者逐渐自动生成对语言理解、生成、监控的综合直觉作用,即语感。在输出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口头交流讨论等各种不同方式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高频率的接触使用。比如,在学习某个语法结构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应用说、写等表达方式对该语法结构进行多次反复训练,以内化该知识点,从而培养出学生的内隐性语感能力。

4.3利用校园网等资源,加强语言输出的交互活动

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在运用时对情景具有依赖性。即出现于出示内隐认知行为相同或相近的情景时,有助于初始行为多获得知识的提取与巩固。(张人,2004)因此,在输出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或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形象的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在讲授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内容的链接,激发学生的内隐记忆在相应的语言情境中自动启动,并促使内隐知识在外显指导下通过语言输出在师生之间或是学生之间交流强化。另外,使用校园网是强化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以语言输出活动为基础的又一种有效学习途径。网络模拟的语言情境能使学生沉浸在仿真的语言动态交际活动中,能更有效地促发学生的内隐学习和输出语言的欲望,有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校园网中人机交互模式也为学习者通过了便捷的渠道。校园网中的一机一人模式不仅能为学习个体提供更加充裕的操作实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习者的紧张等阻碍学习的心理。因此,学生可以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反复进行语言训练,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

5.总结

内隐学习机制可以促使学生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相互转化,以到达知识的内化和升华,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将内隐学习机制引入大学输出型教学中,营造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最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输出能力。教师在输出型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建各种有利于内隐学习的语言环境,并对学生自主的内隐输入提供准确及时的外显指导,使外显指导信息与学生的内隐知识的表征无限接近一致,以强化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荣英.大学英语输出教学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A.S.Reber.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 [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 Verbal Behaviour. 1967

[3]Bialystok E.A theoretical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8

[4]郭秀艳.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关系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02)

[5]A.S.Reber. Implicit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989

[6]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7]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M].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1985

[8]江世勇. 内隐学习与外语输出能力发展[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11)

第5篇

摘 要: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任。美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创造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指出,教师通过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引导学生学会动手、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培养学生创造力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创造力 想象力 培养

美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首要目的,因此,重视美术基础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十分重要。然而,我国现代美术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普遍较低,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材、教法单一,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过于陈旧。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改变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首要目标就是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目前,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学习与实践相分离,基础知识薄弱对学生创造力的提升影响颇大。教师怎样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呢?

一是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美术学科的魅力,以学生的阶段性特征为基础,配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二是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贯彻启发性教学,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欲和创作欲。同时,注重学习的连贯性,兴趣的激发需要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只有始终保持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才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用心学习和创造作品。

三是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师要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习惯和个性心理,使教学符合学生的爱好和习惯,跟上时代潮流。同时,教师要始终保持有耐心、认真的工作态度,让学生对美术保持长久的兴趣。

二、审美意识是美术学习的基础

审美意识是一个人对“美”的见解,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是美术作品鉴赏课的目的所在。美术鉴赏是人们对美术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过程。美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是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在教师要大力开展美术鉴赏课程,通过美术鉴赏,一方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在建立审美意识的过程中,通过理解和感受,能够明辨是非,并且在鉴赏的过程中,能够以一种创造性的心态,以独特的视觉和思路去探索、体验和思考,从而形成独到的见地。通过开展美术鉴赏课程,学生经过大量的观察和思考之后,形成独到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和前提。

三、完善自身,拓展知识

美术并非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植根于社会文明大背景下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美术知识,还要充分完善自身素养,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我们的知识拓展得越宽,见解越深,感悟就会越多,思想就会越解放,创造力才会越大。

与美术相关的领域有很多,例如,历史、地理、政治、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等,学习这些知识,对我们进行美术教育有着很大的帮助。许多大艺术家不仅精通美术,还在雕塑、诗歌、音乐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单一的知识,很容易使人在知识拓展上遇到瓶颈,无法充分发挥主动性。

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例如。在美术鉴赏课上,注重讲解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将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相结合。同时,创造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多读书、多拓展、多了解生活,在实践中去学习、去创造。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学生洞察事物的本质,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不断为思想注入新鲜的血液,提高创造力。

第6篇

所谓的激励性语言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或者是激励,不仅是对学习好或者课堂表现好的同学及时进行语言上的激励,更要对那些不敢大声回答问题或者一时难以回答出问题的同学及时给及鼓励.这样优秀的学生会充满自信的同时积极主动地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数学水平;中等或者偏差一些的学生也在教师的及时鼓励下增强了自身的自信心,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主动学习获得数学成绩的提高,在这个提高的过程中也极大增强了中等以及偏下学生的自信心.数学教师在教学课堂中灵活巧妙地运用激励性语言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性的语言的使用在教学上体现为一种激励性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适合现代教学发展要求,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应用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改变数学课堂较为枯燥的氛围,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学科的学习.

二、激励性语言的意义

激励性语言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代表了教师对于学生的尊重与支持,也代表教师对于学生寄予的希望与激励.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其实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当学生没法正确回答问题时,多给学生一些鼓励,适时给予一些善意的提示,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明白独立思考以及学习的快乐;当学生钻进牛角尖,对于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想不清楚的时候,教师多一些耐心,给予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想清楚问题的实质;当学生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所质疑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想法,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解题方法等都进行大胆质疑.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多加使用激励性语言也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尊重;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对于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与维持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及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激励性语言的应用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更体现了教师对于学生的喜爱与支持;教师激励性语言的应用可以促使数学教学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三、分层次激励的实践

1.教师的教学层次教师完成一节数学课堂教学,一般要进行课前的备课、课堂讲课、布置作业以及作业讲解,在这四个过程中数学教师都可以进行不同程度以及不同层次的激励性语言的使用.例如,教师在备案过程中可以备案激励教学的方法;在数学课堂上针对课堂的实际情况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鼓励;布置作业时要对题型进行设置,通过题目的不同难度系数来提高学生的自信,使获得较好的学习巩固效果;在作业讲解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各种各样错误进行修正,耐心讲解并且鼓励学生继续加油.

2.学生的学习层次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水平是不一样的并且是分层次的,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激励性语言,因材施教才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激励性语言的使用也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鼓励.

3.学习内容的激励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任务以及学习内容的难度都是逐渐增加的,前面知识的学习为后面更加难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铺垫,整个数学体系是较为科学的,学习难度也是慢慢递增的.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题型之间的学习难度也是分层次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与支持,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不同困难,带动学生进行探索与思考,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4.作业与辅导层次数学教师布置的作业是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来制定的,通过作业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作业的布置主要是分为基础性的题型、巩固性题型、提高性题型、拓展性题型.教师根据作业的不同难度进行针对性辅导,在辅导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辅导,有效应用激励性语言.

四、案例分析

第7篇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早在2003年的时候就已经启动。从那时候开始学界就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探索。在研究探索期间,学者们分别在已有的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产生多种教学理论。不同学者的教学理论之间存在差异,同时又有相通之处。但是,将学者的理论与理念相互整合,就可形成相对统一的理论框架,以此来支撑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框架的组成

(一)多模态、多媒体、多环境理论

在研究与对比的过程中,学者界定了理论框架的相关概念。首先,多模态。简单来说,模态就是利用感官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流。而此处的感官并不局限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以及嗅觉,同时还包括了医学领域的距离感与平衡感。而多模态就是利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感官进行互动。在互动中能够将不同类别的信息打包捆扎。模态越多,所获得的信息与体验就会越丰富。如尝试某种物品,就满足了视觉、嗅觉、触觉甚至味觉的需要,但是如果是只看到图片,那么就只能满足视觉的需要,相比而言前者获取的信息与体验就更为丰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将所讲述的内容复述,就是一种模态学习,但是,如果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复述,那就是多模态学习。因而,学者认为多模态学习有利于学习内容的内化,提高知识储备的持久度。其次,多媒体。逻辑媒介是多媒体的载体。所谓逻辑媒介就是物理媒介上装载的内容或信息编码手段。多媒体内容就是利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逻辑媒介。因而,文字材料就是印在多媒体材料上,声音就是刻录在磁带上。而如果一张光盘上有文字、图片、视频流、音频流,其中包含的内容就是多媒体内容。可见,利用多媒体材料有利于触发多模态体验。最后,多环境。学习环境可以有很多种。除了单纯的学校,还有教室、自习室、图书馆等,同时还有教师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环境可向学生提供机遇与框定。学生的学习行为可在多种混合环境下进行,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不同的环境因素提供的框定和机遇千差万别,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也不相同。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能够获得丰富体验、急性模态转化的学习环境,并考虑环境中的各类影响因素。

(二)有效整合计算机技术与英语课程

在环境因素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在当前教育教学环境中,人们普遍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学习语言的工具。事实上,这种认识存在很多的不足。计算机应用于教学中,其特点较为明显,即可充当教学活动的演示工具、教学内容与课本无差异、学生仍旧是灌输的对象、教师仍旧处于中心位置。正是这几个特点,导致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受到限制。其实,计算机是语言教学中的必备元素。而要将计算机技术与英语课程有效整合,教师就得为学生创设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教学环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促使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发生变化。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观来源于客观主义哲学,普遍认为知识就是客观、非情景化、抽象以及稳定存在的,是客观表象。正是这种认识,导致教学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忽视学生应有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受到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仅仅被动接收。此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已经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基于此,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出现,认为知识本就是不断认知、体验与构建的过程。知识并不是如传统教学认识的那样,知识是个人创造活动的结果,学习本就是知识构建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观要求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最大限度丰富学生的资源、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二、新型大学英语教学理论模式框架

(一)创设学习环境

在多模态、多媒体、多环境的理论中,非常重视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与优良的学习环境。同时将计算机与英语课程进行整合,创设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并在建构主义的支持下促进沟通。事实上,这些不同的观点表面看存在较大差异,其实是相通的,甚至是依赖彼此来实现的。在当前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多模态的学习必须依靠多媒体学习才能实现,而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创设,则必须利用多媒体。多媒体的产生必须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基础,这样才可收集大量的音频与视频,随后进行整合、处理与存储,应用于数字化环境中,这样才能够触发多模态学习。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撑下,知识本就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与个体与他人协商后形成的社会建构。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后,能够促使师生、生生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促使数字化学习环境更为优良,更有利于沟通交流。

(二)转变教学结构

在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内容。但是,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当引导者。在多模态、多媒体、多环境理论下,教师就是要创设环境,以便能够让学生在其中获得丰富的教学体验,展开多模态学习。无论是何种教学观,均体现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在生态化整合理念、多模态、多媒体、多环境的理论下,将计算机与网络作为除教师与学生之外的教学组成要素。

三、现代教育技术下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其建立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创设教学环境,改变教学结构。此时的教学环境应当是能够触发模态转换学习的数字化环境,这对构建意义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结构的改变其实就体现在学习共同体上。新型共同体下,教师、学生与计算机应当占有同样的地位,并且任意两者均是可以形成互动的。在互动中,学生可获得丰富的体验,进行模态转化学习。在过去的理论研究中,只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其多体现在理论框架更系统、细致方面。因而,将其作为基础建立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可证伪性。此种理论框架有着较为完整的理论跨度,即建立于基础层面哲学立场,有处于可证伪层面的模态转换学习假说。与其他研究中经常提到的自主、互动、计算机辅助等或模糊或复杂的变量不同,模态的多少或者转换作为一个变量更容易控制、分离与测量,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更容易实现,在教学实验中更容易验证。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还需实行具体的理论框架,这样才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

第8篇

【关键词】刑事和解;VOM,熟人社会;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6-0278(2013)05-127-01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

刑事和解,又被称作被害人一加害人和解(VOM),指在刑事纠纷中,在司法机关的主持下,由被害人和加害人进行协商,通过加害人对被害人认罪悔过,赔礼道歉或进行物质赔偿的方式,一方面较好的弥补被害人遭受的损失,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也为加害方提供了减轻罪责和刑罚的机会,最终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刑事和解制度最早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随着刑事司法理论研究的深入,西方学界发现传统的对抗性司法理念在一些领域出现了缺陷和不足,尤其是被害人的利益保护问题。传统的刑事司法理念强调被告人与代表国家的公诉人之间的对抗,现代刑事司法体系和制度无不是围绕这一对抗设立和运行的。然而这一体系中,被害人所处的地位相对较低,对案件处理的结果影响相对较小,相对的,因其损害而得到的补偿也往往较少。即使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由于“实际上,被告人…对民事责任(主要是经济赔偿)的主动承担并不必然导致刑事责任的从轻,减轻或免除”,故而加害人在已经受到刑事处罚的情况下,对民事责任部分往往采取消极抵触的态度,从总体上看,被害人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大量刑事案件导致监狱人员大量增加,这一情况带来了很严重的后果。首先,监狱人员大量积压会导致国家司法成本激增,其次,刑事处罚会对被告人产生“标签”式影响,不利于被告人回归社会。最后,大量监狱人员混居,尤其是重罪犯与轻罪犯不加区分,极容易产生交叉感染,导致对被告人改造的失败。

鉴于上述问题的出现,上世纪70年代“恢复性司法”运动逐渐在西方国家兴起,“将被害人一被告人关系置于刑事司法制度的中心地带,着眼于修复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破坏的社会关系”。刑事和解正是这一运动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刑事和解具有的缓和性和恢复性,不仅使加害人和被害人之间的矛盾更好地解决,同时也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司法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刑事和解是一种追求被害人,被告人和国家利益‘三赢’的诉讼方式”。

二、“熟人社会”视角下刑事和解的本土思想基础

刑事和解的产生与西方深厚的契约思想传统密切相关,然而在以小农经济和熟人社会为主的中国古代,也存在着相似的意识和思想。

首先,从古代传统思想看,“和为贵”,“息讼”的思想受到主流的推崇。儒家思想作为备受统治者青睐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封建文化发展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而在儒家思想中,“和”居于中心地位。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分别载于《论语·学而第一》《论语·颜渊》)在传统的“息讼”“厌讼”思想影响下,刑事纠纷当事人往往选择主动私了或在主持人(一般为当地德高望重之人)的主持下商议解决。

其次,在熟人社会中,各社会关系相对稳定,社会个体之间的联系也相对较紧密。在这样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中,一旦某种社会秩序被打破,如刑事犯罪行为的发生,不同个体之间倾向于选择能够尽快恢复到之前稳定状态的解决方式。在此种情况下,正常的司法程序不仅不能使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尽快回复,反而通过刑法的施加,加剧了这种破坏,导致原有的社会状态更加难以恢复。因此,回避正规司法程序,采取更加温和,有效的纠纷处理方式成为明智之举。

再次,在刑事纠纷中,虽然涉及的是相对明确而独立的个体,但影响却及于与其密切联系的生产生活群体,即家庭,而家庭是熟人社会中极为重要的组成单位。因此刑事纠纷看似简单,实则情况非常复杂,其解决难度可想而知。如果简单适用冰冷僵化的法条,很难达到理想的司法效果,法律所代表的实现正义的目的也会落空。故而在司法实践中,也不倾向于严格的罪刑法定主义。

最后,熟人社会的特点导致我国古代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和解的影子。如唐律第338条关于“戏杀”罪的规定:“诸戏杀伤人者,减斗杀伤二等,所谓‘戏杀’,谓以力共戏,至死和同者”。可见“无论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法律规定,司法实践……都十分推崇和谐的观念,倡导人们化解冲突,和睦相处”。

三、结论

第9篇

高等数学是大学很多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修科目。在专业要求不高、学时不多的情况下,教师应如何教好这门课程,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怎样做才能提高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尤其作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虽然他们的专业是初等教育(理科)方向,但大多数同学的数学基础还很薄弱,本文尝试探讨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高等数学教育教学。

 

1.学习数学的目的及作用

 

1.1初等教育理科大专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和内容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方法是人们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形式。学生如果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就会丧失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动力,就会淡化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数学思想的教育无论是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还是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非常有益的。数学思想教育是直接影响到人的素质中的最基本的部分。加强数学思想教育有助于造就一大批创造型人才。应该说,通过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数学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人们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等。这就是学习数学的本质目的。

 

1.2初等教育理科生学习数学的作用

 

提到高等数学,很多学生就会想到抽象的概念、难记的公式、复杂的推理、大量的计算,因而望而却步。其实通过学习数学,不但可以培养人的科学素养,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提高审美力,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整体素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建模,再通过对模型的求解或者模拟来得到问题的解答。常用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建模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最优化思想等。学习数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数学知识(包括概念、公式、定理、题目等)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数学方法和思维的学习。在教学中老师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第二方面的东西,初等教育理科生毕业后大都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数学方法和思维的学习对小学生的学习也显得至关重要。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可以影响小学生的一生。

 

2. 协调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的做法

 

2.1.要建立一个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问答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希望老师通过启迪他们的智慧来达到获取知识的学习目的。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摆脱学生学习抽象性理论知识的枯燥感。同时教师还应重视师生的沟通。比如可通过电话、邮件、QQ、微信、面谈等途径与学生交流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把新鲜的感觉传递给学生,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概念史、定理发现史以及数学趣味题等,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又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课堂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还可穿插一点小故事、小笑话、新闻消息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他们的思维。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对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要进行详细讲授,而对学生能够看书理解的内容尽量在课堂上不予讲授。

 

2.2.要善于启发引导和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

 

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由厚到薄再到厚。即先将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提炼概括,形成知识网络,再将知识拓展开来。

 

3.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习是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次有老师指导的系统学习阶段。因此,学生们争相学习与教师技能有关的各项技能,为毕业后能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打下坚实基础。但是高等数学课程中的知识却看似与此无关,因此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学高等数学有什么用”的疑问。这种疑问是隐藏在部分学生心中的疙瘩,授课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做个解铃人来解开学生心中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就很难保证。

 

3.1联系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表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授课教师的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以及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授课教师在高等数学开篇可以把握学生“学高等数学有什么用”的心状介绍一些内容,争取在源头上打消学生的疑问,使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学高等数学。如果有了坚定的信念,当以后学习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不会轻言放弃。因此把高等数学与小学数学联系起来非常必要。在开学前几节课,教师可以通过例子讲明高等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联系。

 

一般人认为小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相差甚远,但它们之间不仅在内容方面,而且在思维形式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站在高等数学的高度来理解小学数学,会使人感到小学数学的博大和精深;但如果能把小学数学的内容放在高等数学这一背景中理解,那将会对小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起到非常积极的意义。小学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在思维形式和内容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3.1.1内容的互补性

 

内容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别和一般。比如小学数学中有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在高等数学中就是数学期望值的特例。如果站在数学期望的高度来讲解平均数,教师就会着重强调平均数和各个数之间的差异,学生就会知道全班数学平均分数和每个学生的分数,虽然都是分数,但是它们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反之,如果学生只会计算平均分数,而没有把平均分数和每个学生的分数加以区别,那么学生只是多做了一些四则运算的习题。这样不仅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有限和无限。比如,在小学数学中无限循环小数和分数之间的互化问题,这一问题是高等数学中级数概念的应用,教师在教学中通过“0.9”、“0.99…9”和“1”之间关系的解释,就会让学生再一次体会极限的概念。

 

3.1.2思维形式的互补

 

思维形式的互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分析和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数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曹冲称象”这则故事正是分析和综合方法应用的实例。七岁的小曹冲以“称石头代称象”,运用的就是一种把整体分成若干较小而简单的问题,逐个地加以解决,从而使原问题得以解决的方法。二、比较和分类。在高等数学中可以利用同态、同构的方法把整数与多项式、矩阵与线性变换、多面体和平面图等建立联系。这就是比较、分类的方法。而小学数学中在学生掌握了自然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的基础上,也是通过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小数的四则运算的。三、系统的方法。高等数学中的集合、向量空间、群等都是系统方法的应用。在小学数学中,如果利用这一思想方法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在解题时,可以化繁为简。

 

3.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适当增加练习和思考时间

 

高等数学内容多,逻辑性强、课时相对较少,教学难度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应以重、难点为主,其它内容不能很详尽讲解,这样便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才能学好这门课。当然,自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指导学生钻研教材和阅读参考书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意安排一部分内容和时间让学生自学,继而对自学内容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答以提问的形式向学生提出并与学生共同讨论,经过多次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授课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选择一些教师讲解过的、自己认为已经理解的例题的解题过程再熟悉一遍。通过这些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弄明白出问题的环节从而想办法解决,而且还能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留有一定时间,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及时消化课堂教学内容。这是因为教学中教师讲解之后,学生学习了基本理论,看懂了例题,不一定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课堂指导练习的方式,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以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这种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3.3合理把握知识的深度

 

对于初等教育理科专业的学生,我们的培养目标不应该和数学系的学生一样,在知识深度上必须把握适当的度。在不放松基础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对于性质、定理较难的证明应放弃,只做一些通俗易懂的解释。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题太多,本身又难以学会,学生常常产生畏难情绪,他们就会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