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

时间:2023-08-27 15:04:16

导语:在对高中历史的认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对高中历史的认识

第1篇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辅导;认识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382-01

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反思

21世纪是知识和人才竞争的世纪,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普遍关注高中教育,关注高考,高中学生学习成为大家的聚焦点,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高中生的期盼所转化给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心理承担的负荷与日俱增,因人们对学生心理缺少足够的认识,心理疏通渠道单一和疏通方法简单浅显,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导致由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悲剧不断发生。如2013年江西省高三学生因不满班主任管理将班主任杀死案,2014年浙江省高三学生原本在安静的教室里面学习突然一名男生快步跑到窗口跳了下去案等。在一个个年轻生命陨落的背后,不得不让我们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深思。

心理健康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内心屏障,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高中生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心灵,可以自主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可以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用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与挫折,在顺境中如鱼得水,成绩显著,同时也会在逆境中磨练奋发,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创造辉煌。

二、高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及行为表现

马克思说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学习、工作和生活总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渴求日益高涨,高考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机制,是一个家庭对孩子的人生期盼,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的展示。有了高考的存在,高中学生的学习被置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聚光灯”之下,学生因求学而心理背负的压力不断加重,其主要诱因有三点:

一是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依赖人才,人才培养在教育。高考仍然是我国选拔人才的首要机制,面对高考招生指标有限和考生无限的矛盾,以及优秀教育资源的稀缺,众多高中生渴求通过高考能够迈进大学校门,甚至获得一个更高的人生发展平台,日日夜夜挑灯奋战,负重拼搏,不惜放弃自己爱好,透支身体,不愿和同学、家人分享内心的喜与悲,将自己内心锁在冰冷灰暗的小胡同里。

二是家庭环境影响。家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温暖港湾,可面对社会的需求和高考的选拔,父母渴望自己子女成龙成凤,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到拼高考进名校,许多父母逐步变成“唯分数论”,分数成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尊重孩子人格、学习实际和闪光点,造成孩子内心埋怨叛逆封闭。另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留守学生大多存在自强、自卑、内向等多重心理,离异家庭孩子往往会对生活丧失信心,自我约束能力差,学习缺乏目标和动力。

三是学校因素。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高考成绩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家长、学校、社会关注度最高。因此,高中学校为了在高考中角逐,将学生分类分层教学,将高考指标分解到班,以教学成绩优劣评价老师和班级,社会、家长给学校的压力传输给老师,老师把压力转给学生,且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拼时间、拼体力、拼智力,一句话“只要成绩能上来”怎么做都是合理的。为此,因老师们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对学生只压不导、只学不导,只见分数不见学生,导致师生关系恶化以生恶果。

三、高中班主任对学生心理辅导策略

当代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更应当是心理医生”,这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班主任作为一班之“主”,班主任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班主任是学生一生中的“贵人”,贵在增长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人格、呵护了学生心灵。

高考是学生高中学习的“航向灯”,也是高中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辅导的切入点和信任点。为此,围绕高考这个总的目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照早准备、早发现、早解决、以及持续辅导的原则,为高中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辅导提出如下策略:一是爱学生。

第2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029-01

历史是一门内容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学科,但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却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课堂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为什么充满情趣的历史教学不能明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想这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对此,我有一些认识。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把握整堂课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都围绕着教学目标而进行,因此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把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认为备课不仅仅包括备教材,还包括备学生。教师在备课时,不仅仅要确定一节课的重难点,还应该充分了解生学生对历史的掌握程度和思想动态,体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师应仔细研读教材,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运用多种手段,利用多条途径围绕重点,设计有梯度、大容量的训练,使学生在训练中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教师在选择教学重点时,一要根据教学大纲,二要有整体观念,三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利于培养其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二、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教师上课前,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设计好一堂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从整节课的整体布局(时间分配、核心内容)到具体的举例、提问(提问的对象)、习题设计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中时间的分配至关重要,它能保障一节课顺利完成。

2、在课堂教学中,所举事例要扣题、真实,盛满情趣。首先,所举事例与所学新知识一定要有关联性。通过联系,可以认识到各国历史的异同,才能把握历史的本质。如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时,可以举“中国的”这个例子。其次,所举事例一定要有真实性。历史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容不得半点虚假,不能把电视中的‘戏说’和小说的虚构情节当例子。再次,举事例时语言尽量生动活泼、准确幽默,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结合肢体语言来表现,以强烈的感彩感染学生。

3、设计一节课时,要注意提问方式和习题的设计。上课提问大有学问。教师备课时,就要设计好提问的问题和提问的对象。教师所提问的问题要具有典型性、趣味性和层次性。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可让中下等学生来答,一来可以反馈自己的授课效果,二来让后进生感觉到成就感,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巩固性练习在每一节课中是不可缺少的,它既可检查教师当堂的授课效果,使教师及时地“查缺补漏”,又可使学生加强理解,巩固所说内容。因此,我们对习题的设计要求比较高,内容要有针对性,难度要有层次性,让上、中、下等生都有所获,课堂上大面积丰收,提高整个课堂教学质量。

4、要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历史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过程,恰当地将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历史课的重要因素,如可将学生阅读教材和教师板书相结合,使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同时进行,实现无空闲教学。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和被动地学习,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要注意两个方面。

1、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也是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做到“新”、“奇”、“趣”,以唤起学生求知欲;根据实际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采用挂图、模型、动手实践等辅助教学方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讲演法、发现法、讨论法、阅读法、问答法等常用的历史教学方法,适时地变换教学方式、方法,使得学生对教师有崇拜感,对历史有热情,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进行历史课堂教学具有直观性,多变性,趣味性等特点,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课堂,让学生眼、脑、手、耳、口等多种器官同时受到刺激,那些疑难问题会变得直观、生动,易理解。这样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可逐渐增加强烈的求知欲。

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目标;教材观;备课方式;教学方法

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此次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基础教育课程是确定的:统一内容,统一考试,材、教参,统一标准。全国同年级同学科的课堂相差无几,教师较多的依赖于教科书和参考书,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掩盖了教师的不同专业水平。此次课程改革就需要广大教师通过行动研究,把课程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教师的专业乃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课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作为一线地理教师在今年高一地理新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地理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有了较真切的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认识新课程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编写地理教材的依据,各种版本的教材无一不是围绕课程标准编写的。我们觉得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具体,讲多深、讲多少,很难把握。新课程地理教材正文简短,有的只有几句,许多知识点到为止,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过大(变相地加重了教师负担);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要求凸显掌握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过程,注重对学生综合分析、比较、概括等地理培养。过程与方法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二、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地理教材出现了“一个标准,多个版本”的局面,我们所选用的是湘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在新课程理念下编写的新教材面前,我们要不断改变以往那些偏激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1)教材突出以学生“学”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教材的编写是围绕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展开的,因此新教材从形式和内容上都生动活泼,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看、喜欢学,以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需要、注重学生参与,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为宗旨,如景观图、图表、立体示意图,案例、活动的设置等。

(2)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标准

教材既是教师教的材料,更是学生学的材料,它是知识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标准,“一个标准,多个版本”鲜明地证明了这一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选择不同的版本内容,控制难易度,也可以灵活地调整教学顺序,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的需要。

三、更新备课方式

1、从强调“共性”,转变为 “共性”和教师 “个性”的统一。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争辩和交流,而发挥集体的智慧,从而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以便拓展教学思路。我们高一地理备课组的四位教师,利用每周五的时间备课,共同讨论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学的过程等。其他时间遇到问题就集体及时解决。

2、从强调“集中”转变为“集中”和平时 “交流”的统一。

由于每个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背景、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各有差异,因而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关注点应该是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富有个性的教学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因此就要求在备课的形式上追求多样化,应该把“集中”备课和平时“交流”完好地结合起来。例如我们在讲影响聚落的形成因素上,就可以针对来自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学生进行设题。

3、从强调“课前”转变为“课前”和课后“反思”的统一。

在新课程中,我们都很重视课前备课这一环节,因此在集体备课时,教师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来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并能够根据要求合理划分课时,使地理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和能力密度大致均衡。

由于课堂是动态变化,而不是静态固定的空间系统。因此,课后的教学反思应该说是课前备课的补充、延伸和升华,新课程认为教师是研究者,要求教师要反思、会反思、常反思、善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写好地理后记是捕捉教学“灵感”的有效方法。在地理教学设计中产生“灵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善于捕捉”灵感”,并应用于地理教学中。

四、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实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新课程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怎样实施地理探究课,需要地理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

1、正确认识探究式学习的涵义

探究即探讨的研究之意,就是通常所指的“深入探讨”、“反复研究”。探究式学习可分为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即探究法的两种模式。接受式探究,是学生通过向他人询问和搜集资料,得到现成的信息,以获得知识的方法。发现式探究则不然,它是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研讨等活动,得到非现成的信息,再通过整理、分析等活动得出问题的,以获得知识的方法。在我们人教版高中地理中很多的“问题研究”都融入了探究法的两种模式。

2、地理探究课的实施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地理新教材有些问题是教材直接提出的,而有些则是需要发现的,问题的发现应由学生完成,教师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常探究问题来自教材,教师课前要认真考虑,做到心中有数,并应写在教案中,这样才发挥指导作用,做到游刃有余地组织课堂,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根据问题、查询问题

信息可以从教材中查找,也可以从其他参考书、报刊或网络中查询,也可询问教师和同学,获得信息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

(3)分析资料,寻求问题结论

对资料的分析,学生可以自主进行,也可以采用分组交流、与教师交流等方式,以寻求探究问题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是一个组织引导者和参与者,在必要时给以点拔和解疑或启发讲解,当然教师也要更多倾听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以取得问题的结论,提高课堂效率。

(4)交流和展示探究成果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有效教学 新课改

一、对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的认识

1、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了教师、学生、资源、学习方法、条件、情境等诸要素。教学设计就是要创设这样一个系统,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2、教学设计以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为出发点,确定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学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满足学习者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教学设计需要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依据,转变传统的备课观,体现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相互作用。研究教学设计,有利于增强课程改革的科学性,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地理新课程背景下,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成为地理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有效教学是指导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教学设计”三大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有效教学研究的重点,相同的是,任何一种方式和模式的有效教学都必须强化“有效备课”、“有效指导”和“有效激励”这三大环节。

二、对有效教学的初步认识

1、国外对有效教学的界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描述式定义,即为能够产生有效学习的教学。以美国默塞尔为代表,他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结果为判定依据,认为教学的结果能持久、学生能自由、有伸缩性与咨询、能在生活中运用,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另一种是流程式界定,用流程图的方式分析教学有效性的各个环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从背景、过程、产出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的有效性。

2、国内对有效教学标准的定义。目前,国内典型的研究是把课堂的有效教学分为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纬度。基础性: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是否注重个别差异;教师的表述是否清晰,包括言语概念式表述、案例领悟式表述和图式结构式表述;是否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发展性:是否能灵活运用、选择和编制教学计划;是否运用启发式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如开放性提问,适当的幽默,鼓励冒险精神等);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互动和开发的要求,老师能否尊重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律意识,能否容许学生个体专长的课外开放;是否具有科学思维和创造性。这两个纬度的缺点是:把研究过多地囿于课堂教学范畴,就课堂教学谈课堂教学,看不到教学与其他外界系统(如政策、管理乃至社会)的联系;标准过于宽泛,缺乏可操作性与指导性。

第5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翻转课堂;理性认识;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着全面的改革局势,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学理论、教学模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开始出现,并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应用,取得了各自不同的教学成效,在这种背景下,对教学模式进行理性认识,并选择科学、合理的应用方法,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改革效果,同时使教学成效得到明显的提升。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与特点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和内涵。翻转课堂最初起源于美国,由美国林地公园高中化学教师对缺课学生进行补课的方式演变而来。他们为了使学生缺课后仍然能够接受到与课堂相同的补课效果,开始通过录屏软件的使用来完整的将课堂声音、画面、演示文稿等信息记录下来,并通过上传至网络来让学生们更加便捷的接受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而得到了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推广。翻转课堂的内涵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课后的练习、实践、反思等学习方法,完成学习的过程,达到对课堂知识消化吸收的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放在课后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因此能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激发与锻炼。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特殊的学习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翻转课堂主要表现出学习途径、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三个方面的特点。在学习途径上,翻转课堂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出的视频、微课等资源进行学习;从学习时间上看,翻转课堂是通过课堂+课后时间的结合来完成学习的过程;从学习方法上看,翻转课堂通过各种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如小组学习、协作交流等方式,因此能够使教学效果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翻转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利之处

翻转课堂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显著差别的教学模式,其对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利之处也是非常突出的。为了更加准确的分析其在教学中的有利作用,本文以“氢氧化铝的性质”一课的教学为例展开论述。

(一)促进学习知识内化学习效果。翻转课堂内化知识的过程在课堂中,因此学生的知识内化效果更好。例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在课堂上对“氢氧化铝的性质”进行基本的知识讲解,并通过作业的布置让学生们课后对知识内容进行消化吸收,而这一过程无法受到教师的有效控制。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首先从课前对学习任务进行布置,并让学生们通过基本的信息收集和整理,提出问题,然后课堂上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让学生们课堂学习的成果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同时以协作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完成内化知识的过程。这种特点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替代的优势。

(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翻转课堂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拥有的优势条件。翻转课堂教学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学生的人性化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在“氢氧化铝的性质”教学中,Al(OH)3+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学习,往往会让学生们表现各不相同的知识内化效果,学习水平出现较大的差异,针对这一问题,在翻转课堂中就能够得到很好的针对性教学效果。学生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能够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及学习效果,进行教学资源的回看或暂停,从而对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重复观看和理解,直到完全能够接收教师所传达的信息。

(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能够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学生们对于学习的自主性更强,从而使得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升。学生对于同一课题的学习有着不同的兴趣,教师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范围和内容选择,例如本课题“氢氧化铝的性质”教学中,教师就可将教学内容范围扩展至氢氧化铝的用途、氢氧化铝的特点等多个方面,从而使学生保持更好的学习兴趣,并且以兴趣为引导,激发学生更加自主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达到良好的学习成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翻转课堂教学反思和建议

翻转课堂是当前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而言,有着明显的教学促进作用,然而虽然翻转课堂教学能够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化,但针对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任务,仍然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理性的选择,结合各种不同教学模式的优势,来发挥出最佳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虽然有着突出的优势,然而对于不同教学内容与目的来说,其教学效果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例如对于一些隐性知识内容而言,如果采用传统教学,让学生全面的参与到知识推理和结论得出的过程中,则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为了使高中化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更加科学有效,增强对其理论认识是极为必要的。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理性认识这一教学技巧,才能使教学改革的成效得到不断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赵艳红.翻转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

[2]张秋英.略论翻转课堂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3(25).

[3]杨平安.浅析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体学生的主体地位[J].教育教学论坛,2014(23).

[4]慕龙.浅议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教学[J].科教导刊,2015(06).

第6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 思维导图 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17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领域内的各项改革和探究,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学习和有效教学的方法得到进一步重视,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中,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对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所谓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是指,教师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的思维模式。一般来讲,学生的左右脑有不同的分工,左脑用于对语言逻辑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和辨识,右脑则负责对视觉传达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和辨识。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左右脑不能进行合理的协调性的合作,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恰当、积极地教学措施来加以改善。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首先,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帮助教师构建新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在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一般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式,教师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引导和培养相对较弱。学生在缺乏自身参与的课堂教学秩序中不能实现自我学习主动性的激发的良好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效果,进而打破学生原本课堂学习中那种呆板、严肃的课堂氛围。

从人的发展心理来讲,在一个相对的空间内,周围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当周围的环境是轻松舒适的氛围的时候,学生就容易产生积极地学习心态,并以轻松的学习心情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相反,如果学生所处的环境是令人窒息的严肃和紧张的状态时,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都集中在外在事物的干扰方面,很难集中在学习内容上,学生的所作所为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比较大,也就很难实现自我学习的积极效果。思维导图模式的应用能够通过简单、系统的图像展现的教学方式,在改善学生学习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形象思维的构建,可以说正是学生学习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动,引发了学生具体学习状态的转变。

其次,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帮助教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传统的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以注重知识的讲解为主,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能否和教师的教学获得同步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手段是否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持久有效等一系列的教学问题都是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可能面对并应当解决的问题。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将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具体、形象化的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效果的提升。在这种形象化思维的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将复杂的知识转化为简单的逻辑构造,从而建构完善的知识框架。比如在学习有关于“力”这一相关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对“力”这一单元的学习后,帮助学生完善“力”的知识体系,包括力的发生条件、力的速度方向的变化等情况等。

最后,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尽管在课堂之中的展现只是一小部分的图形内容,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备课环节中,教师需要对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进行彻头彻尾的认识和分析,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深入透彻的认识和掌握,这就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准备时间。同时,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的教学方式,为恰当自如地使用这一教学方式,就需要教师提高使用这一教学方式的相关技能,比如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思维导图加以呈现等。无论是从备课方面讲,还是从掌握相关技能方面讲,教师的教学水平都可以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在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做“听课笔记”的方式实现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记笔记,具体来讲就是要学生能够有重点、有技巧的使用笔记学习的方法。比如,在对“加速度”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时,学生可以简单地记一下学习内容的分支,对于复杂的描述性的语言则可以省略。物理是一门注重计算、注重公式的学科,思维导图的笔记方式符合物理知识学习的特点。

第二,在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对思维导图的使用与学习。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由小组成员进行探讨并做记录,在做记录的时候,学生可以利用简单的思维导图的模式对课题进行思考。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展示各自的思维导图并让学生进行解释和说明,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将进一步加深。

第7篇

一、掌握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1.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向和预期结果,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对落实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向、明确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和学习内容的分析来确定目标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所以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在新授内容之前,将教学目标明确告知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予以掌握。教学目标有两种表述方法:第一,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提出的目标;第二,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的目标。

2.明确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

接受新知识,必须建立在和它有紧密联系的旧知识基础上。学习起点能力,是指学生已具有的与学习新知识相关的能力水平或知识储备。传统教学虽然强调备课时要备教材、备教法,但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备教材,对学生的学习起点――如: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有的教师认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且传统备课中对“学生情况分析”不作要求。但是,一节好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必须全面分析学生,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向。通过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习需要、个性特征及差异、认知水平等学情分析,将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作反复比较,从而让学生具备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网络能力,也对于学生学习和巩固新知识更有利。

3.合理地安排学习步骤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体,许多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思路选择教学方法,确立教学步骤,通常是填鸭式的灌输方式,谈不上有的放矢,更难保证教学的效果。教学过程的调整没有计划,只是依照教学内容的深浅和教师的猜测断断续续地发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所以,科学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为本,注重选择适合学生特点以及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和媒体。因此,教学设计需要根据教学与学习规律来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步骤设计至少需要四个相互联系渗透的环节:第一步,复习导入,从而找到新知识立足点;第二步,出示新课标要求,从而明确学习目标;第三步,讲授新知识,从而形成新知识网络;第四步,巩固课堂,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迁移升华。只有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教师才能准确地掌握课堂节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科学测量学习结果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知识的理解性和拓展性应用要求较

高。所以在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时要有针对性,要做到量化,要正确认识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类别。广义的知识目标学习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检测上述两类知识主要是通过对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如果要检测预定教学目标和预期学习效果,就必须要有科学检测学习结果。

二、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体会

1.以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既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又是人类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有科学、完善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用科学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教学过程的灵魂,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

2.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

素质教育下的历史教学,要改掉以教材或教师为本的教学传统,真正地树立起“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至上”的意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与实际情况,应因人制宜、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分层教学,降低教学中心,深入了解学生。因而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储备、技能培训,还包括情感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缩短师生距离,调动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学习任务。

3.强化教学目标管理,规范教学

教学规范与否,关键在于课堂设计。规范教学环节包括规范备课、上课、教学效果测评等。要规范教学的上述环节,可以通过集体备课这一重要教学活动,规范教案,明确教学目标,共同分析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共同商讨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任务的测量方案。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集思广益,共同论证学生的起点能力和学习情况;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以目标导教、导学、导测,从而保证最优教学效果、实现最优化教学

过程。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8篇

关键词:服务理念;成人高教管理;缺失原因;对策

随着成人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教管理工作逐渐受到关注,但是目前大多数的成人高教管理中普遍存在服务理念缺失的现象,导致成人高教管理工作水平难以得到有效地提高。今后成人高教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服务理念,更好地为成人教育进行服务,提高成人高教管理水平。

一、服务理念在成人高教管理中缺失的原因

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逐渐发展,对于高教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人高教管理中服务理念缺失现象日益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人高教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成人高教管理中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理念,更好地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当前服务理念在成人高教管理中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人高教管理者对服务理念的认识不足

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存在一定的官僚气息,往往运用官僚思维和方式对成人教育工作进行管理,缺少对服务理念的认识和落实。教育工作作为我国社会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担,同时也对于国家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服务理念直接影响管理者决策的制定以及管理活动的执行,由于高教管理者对服务理念认识不足,在实际的工作中未能够针对学员的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工作安排,导致成人高教管理工作难以满足学员的需要,高教管理水平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成人高教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于提高

成人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也是影响服务理念落实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成人教育管理人员大都对成人教育工作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实际的成人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成人教育管理人员缺少专业的成人教育管理经验。大多数的成人教育管理人员都不具备一定的成人教育背景,导致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成人教育管理工作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成人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成人教育管理人员对成人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足。成人教育管理人员由于对成人教育工作认识不足,在实际的工作中难以贯彻服务理念,导致成人教育工作难以有序开展。

(三)成人高教学员的思想观念问题

成人高教学员对于服务理念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往往认为未能满足自身的需要就是学校服务工作不到位,这种理解将会对成人高教管理工作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将会影响今后成人高教管理工作的开展。成人教育学员来自于社会的不同阶层和不同地区,学员有着不同的服务需要是很正常的,作为学员也应该理解成人教育管理者,如果仅仅因为未能够得到满意的服务就对成人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不满,这是不合理的。成人教育学员应该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成人教育管理工作复杂性,正确认识成人高教管理中的服务理念。

二、加强服务理念在成人高教管理中的对策

成人高等教育在近年来逐渐得到发展,成人高教管理工作也逐渐受到关注,加强成人高教管理中的服务理念是当前成人高教管理工作的重点,这对于提高成人高教管理水平,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成人高教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服务理念,以实际行动促进成人高教管理工作的发展。

(一)提高管理者对服务理念的认识

成人高等教育是主要是为成人学员提供教育服务,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积极践行服务理念,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成人教育管理者应该充分服务理念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服务理念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实际行动,如果缺少服务理念,将会严重高教管理工作的水平,甚至影响整个高教管理工作的开展。随着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各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增加,提高服务理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作为高教管理者应该树立积极的服务意识,并根据服务理念对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制定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成人高教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尽量满足学员的需要,为学员的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提高成人高教管理人员的素质

作为成人高教管理人员应该树立积极健康的工作态度和服务理念,更好地为成人学员服务,促进成人高教工作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需要加强现有高教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培训工作,帮助工作人员树立积极的服务态度,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践行服务理念,提高管理水平。针对一些管理人员缺少服务工作经验的现状,应该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工作职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于成人高等教育的认识,更好地为成人高教服务管理工作服务。另外在今后的成人高教管理中需要严格把好管理人员的聘用关,通过引进一些专业的成人高教管理人员,不断壮大整个成人高教管理队伍,促进成人高教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完善成人高教管理工作方式

由于当前成人高教学员不断增加,成人高教学员的需要也日益增加,为了更好地满足学员的需要,提高服务水平,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需要完善管理方式,促进成人学员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制定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成人高教管理工作日益复杂,相对完善的管理规范可以保障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提高高教管理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学员的多样化需要。成人高教学员日益增加,由于受到不同区域和不同习惯的影响,高教学员的需要也是多样化的,针对这一现象,高教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出不同的方案,对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制定出相对全面和完善的规划,尽量满足学员的需要。成人高教学员应该认识到管理工作人员的压力,能够正确认识服务理念,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不能够因为管理人员未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示不满,应该充分体谅工作人员的工作,学员的肯定是管理人员工作的动力,因此学员应该正确对待管理人员的工作,促进高教管理工作的发展。

结语:

成人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但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服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服务理念不完善,导致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未能有序进行,难以满足成人学员的需要。在今后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服务理念,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端正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能够真正解决成人学员的实际需要,更好地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服务理念的重要性,建立相对完善的服务措施,确保成人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康和平,邓文勇.服务理念在成人高教管理中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成人教育,2011(8).

第9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数学教师;新课程理念;认同度;实施度

本文为2014年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是GS[2014]GHB1655.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和实施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总体上来看,这轮课程改革在提升素质教育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促进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更有利于使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但对于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来说,至关重要的除了改革本身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广大高中数学教师能够在认同度与实施度方面形成有效的融合,否则,将对高中新课程改革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特别是在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认同度与认知度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找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有的放矢地制订一些完善措施.

一、对比分析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分析这一问题,重点对100名高中数学教师进行了调查,而且在数学新课程理念方面的课程理念、教学理念、评价理念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能够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是对课程理念的认同度与实施度分析.通过对100名高中数学教师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尽管从总体上来看,92 % 的高中数学教师对高中数学的新课程内容都给予了高度的认可,这说明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整体认可度较高,而且也说明我国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在具体的实施方面,却有高达72 % 的高中数学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不够到位,特别是对一些课程内容的想法是“没有必要”,而且也有一些高中数学教师在这方面尽管认同度较高,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并没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因而实施程度不到位.

二是对教学理念的认同度与实施度分析.通过对100名高中数学教师的调查可以发现,99 % 的高中数学教师对新数学教学理念的认同度较高,而且普遍认为新教学理念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效能性,对于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高中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说明高中数学新数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从对高中新数学课程理念的实施情况来看,100 % 的高中数学教师都进行了实施,而且有高达60 % 以上的高中数学教师已经成为新数学教学理念的落实者、促进者、研究者以及实践者.从这一点来看,高中数学教师对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的认同度和实施度都很高.

三是对评价理念的认同度与实施度分析:通过对100名高中数学教师的调查来看,高考已经成为新课程评价理念真正落实的一个重要瓶颈因素,尽管新课程评价理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以及战略性,但高中数学教师普遍受到高考的限制,因而仍然高度重视学生分数的提升,有高达90 % 的高中数学教师认为,尽管自身对新数学教学评价理念持肯定态度,但为了学生能够顺利高考,也无法更有效地实施.比如,某教师认为,自己对数学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是十分赞同的,但由于高考的限制,自己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尽管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但实际操作仍然比较困难,因而与新课程之前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这种认为也代表了绝大多数高数学教师的想法.

二、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关于课程理念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实施度低于认同度;关于教学理念方面,则都具有很高的认同度和实施度;关于评价理念方面,则认同理念高于实施理念,特别是存在着无法实施的问题,这主要是受到高考的限制.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持续的改革和创新,重点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教师要持续进行创新.从对比分析的情况来看,高中数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认同度与实施度方面还存在一些矛盾,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高中数学教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缺乏持续性,因而应当对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持续创新,只有不间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使自身教学理念的认同度与实施度同步,进而提升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力.

二是提升教师的决策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着力提升自身的教学决策能力.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要解决认同度与实施度相矛盾的问题,要在认同度的基础上提升实施度,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教学决策能力,而不是受到外界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对新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与自身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教学创新.

三是完善教学的评价机制.对于教学评价机制来说,由于受到高考的限制,导致新课程理念无法实施.因而必须在改进教学评价机制方面狠下功夫,这一点需要引起高中学校的重视,要将高考目标与课程理念紧密结合起来,找出二者的结合点,这样能够使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更好地实施新理念,既有利于解决高考限制,同时,也有利于提升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新课程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对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从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度与实施度的对比分析来看,仍然不容乐观.这就需要高中学校以及广大高中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新课程理念的实施,特别是要在持续进行创新、提升决策能力、完善评价机制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以此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金美月,郭艳敏,代枫,傅瑜.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师信念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5(04):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