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公司经济分析

时间:2023-08-27 15:04:23

导语:在公司经济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公司经济分析

第1篇

股东并不管理或控制“他们”的公司,正如债券持有人也不管理或控制公司、信托受益人不管理或控制受托人一样,这毫不奇怪。这三种人都享有投资收益,但也存在着差异:股东和信托受益人比债券持有人更容易因经理人员和不履行义务而受损害。由于债券持有人有固定的利息率(它的价值在于它是自有资本投资的缓冲),所以他所关心的并不是企业得到令人满意的经营,而是不要经营得过糟以至于无法向他支付利息、或债券到期无力清偿其本金、或产生一些他在商谈利息时无法料想的事件。与之相反,股东的收益却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理人员如何认真将企业收入的适当份额分配给股东直接有关――这就是说,经理履行其管理职能所追求的高于竞争收益的任何东西都是与股东息息相关的。

管理不善的危险性并没有经理人员不公正对待股东(不忠诚)的危险性大。管理不善并不是出于经理人员的私利;实际上它是与他们的私利严重冲突的,因为最终的企业破产(和经理人员未来就业希望的失却)将使他们面临更强的竞争对手。虽然经理人员由此将有极大的热情将企业管理好,或在他们自己无力将之管理好的情况下把他们的职位出售给那些能管理好企业的人,但他们公正对待股东(即,使公司股票的每股价值最大化)的积极性却被削弱了。当然,如果不公正对待股东的经理人员要想通过发行新股票而增加资本投入,那他就必须支付一笔溢价(作为保险费);但溢价成本不是(或不是主要)由经理人员承担的,它将通过冲淡股权而由原股东承担。所以,股东和经理人员之间的这种潜在的利益冲突足以使我们作出这样的预见:股东通常会坚持在公司章程中载入有关保护性条款。

公司法通过在每一公司章程中示意股东应坚持的正常权利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在这些正常权利中,最重要的是依其持有的股份数而享有对公司董事会成员的投票表决权。董事会也不管理企业。它通常由高级经理人员加上在其他地方从事专职工作而只对公司事务稍加关心的非本公司经理人员组成。在正常情况下,它只是批准和认可经理部门的行为。实际上,董事会的意义在于,股东通过它能够解雇现存的经理和雇佣更为关心股东利益的新经理。

第2篇

【关键词】 成本管理 成本分析 分级

当前,钻井企业经营形势逐年严峻,精细化管理对经营成本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完善分级经营成本分析对加强钻井企业成本控制至关重要。分级经营分析是指根据管理职能重心不同,确定各级的经营分析的目的,采用不同分析方法,全面分析各管理层级的预算完成情况、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指标情况、效益利润水平、资产运营情况、管理制度运行情况,达到管理逐步完善、成本管控合理、不断提升竞争能力目的,最终能够实现公司不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建立和完善经营分析方法

(一)完善钻井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钻井行业有一些实用的钻井技术经济评价指标,来反映钻井公司的钻井过程中生产、设备、技术、工作效益等情况。其中主要包括工作量、工程质量、钻井效率指标、钻井安全及钻井效益五大类指标。现在把钻井技术指标由原来常用的21项增加到31项,各管理层级可以根据需要针对性的选用。

(二)完善生产经营指标、财务指标

收入、成本、效益指标。钻井公司收入以钻井工程施工收入为主,钻井辅助劳务收入为辅,并结合其他收入形成钻井公司总收入。分析公司收入变化,可以分析一定时间内的市场情况。再结合钻井成本、管理费用和上交利润情况,来反映钻井公司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益情况。通过分析收入、成本、利润变化,可以反映公司运行的质量。

财务分析指标。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通过对资产情况、负债情况、收入情况、期间费用情况、利润情况和现金情况等分析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三)完善专项对比分析方法|

钻井公司根据管理级次不同,对比的范围、项目内容也有所区别。钻井公司可以对比的指标包含钻井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生产经营财务评价指标、以及重点费用等。对比的方式有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横向比较法是指对同类的不同对象在统一标准下进行比较的方法。钻井公司可以横向比较的对象很多,根据钻井总公司、钻井分公司、钻井队、施工班组四级管理。纵向比较法是指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里发展变化进行比较的方法。以钻井公司成本为例,以时间为坐标,分析成本不同时间段期中变化,从而抓住影响成本变化的主因,为改进企业制度、加强管理提供指引。

(四)完善业务分析方法

1.钻井作业分析。钻井作业分析是基于钻井生产作业为动因的一种成本分析方法。以钻井进尺为作业量,核算各项费用单位进尺的消耗,通过同比、环比发现成本费用变化,追踪原因,发掘问题的方法。

2.重点费用分析。以管理费用为例来说明。管理费用是钻井公司各级管理机构为组织和管理生产发生的各项费用。钻井公司经营管理难度大,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分级管理体系。我们通过钻井总公司、钻井分公司、钻井队分级管控模式,各层级对相应的成本项目负责。管理费用由零基预算确定,分级管控,及时分析管理费用发生及使用情况,可以有效预防不必要费用的发生。

(五)完善行为分析方法

1.单井考核管理分析。对单井考核情况分析,可以发现市场开发、井队管理、新技术应用、生产组织调配等方面问题,形成盈利发奖金,亏损没奖金的管理模式,最主要是激发了钻井队及全员的成本意识。

2.单机考核管理分析。单机考核主要指标为单机利润、资产收益、钻机利用效率等指标。通过单机考核分析,能够客观反映钻井队管理水平,突显单机盈利能力,为下一步优化市场、资产和人员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二、明确各级管理目的,完善分级分析模式

(一)明确各级管理层管理目的

钻井公司是公司预算的组织核心,是上级管理局考核的责任主体。钻井分公司作为总公司与钻井队组织上的沟通层,管理钻井队及机关后勤等机构,需要完成公司下达任务指标,对钻井队加强管理,将任务落实到钻井队,协调组织生产。钻井队以单井施工为管理单元、以成本预算为控制对象,组织班组施工,以提高效益为主要管理目标,完成口井的施工。施工班组是单井材料费、劳务费用发生的见证者和使用者,以“当班下达预算,当班写实成本,当班分析消耗”的班组管理方法,实现节约钻井周期,提高钻速等效益。

(二)完善分级分析模式

各级分析都需要运用定量分析、业务分析和行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各级的管理目的,建立规范分析模式。分析基本模式,首先选用钻井技术经济指标反映生产经营状况、选用生产经营财务指标反映财务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其次选用专项指标横向、纵向对比分析反映管理状况,选取钻井作业、重点费用变化趋势分析反映管理问题等进行业务分析;第三通过对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具体管理办法运行情况、考核结果、存在问题分析进行行为分析;最后是针对管理层发现的问题,落实管理责任,制定管理措施,把分析管理通过“PDCA”管理闭环落实到责任主体中去。

(三)建立和完善分级经营分析制度

1.建立定期分析评价管理制度。按照“部门定位、层层考核、系统完善”的原则,建立针对分析制度的钻井公司、钻井分公司、钻井队、班组四级考核体系。分级分析制度必须与其他企业管理制度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协助。

2.坚持分级分析评价原则。坚持全员、全过程、动态性、经济性和权责利相结合原则。

3.落实管理责任,提高措施整改效率

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必须严格落实,出现问题要落实管理责任,查找重点费用异常变动的原因,跟踪分析。对反复出问题的费用,分析管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具体措施,及时纠正管理制度运行中的偏差,为生产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针对钻井公司四个管理层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要在分析中及时反馈问题落实情况,按照“强化管理”的思路,明确管理职能,提升执行效率,推进信息沟通,建立管理闭环,切实达成管理目标。

第3篇

[关键词]

一、航空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

在我国民航现行会计科目中,航空公司的成本费用可分为主营业务成本与期间费用两大部分,主营业务成本是指航空公司在航班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期间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归入某种航线产品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换言之可以把航空公司的成本归结为固定成本包括飞机的租用与采购成本,办公成本,销售成本等等,以及可变成本包括航线布局、燃油成本、维修费用、机队结构等等。而航空公司的收入则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与非主营业务收入两部分。主营业务的收入主要是指:航空的客货运的收入。非主营业务的收入指航空公司从事与航空无关方面行业的收入,如航空广告收入,航空的酒店收入等等。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盈利模式的公式:

即,利润等于收入减成本,成本可以化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其中固定成本CQ包括:飞机折旧费,机组费用(不包括员工工资),工程管理费用。可变成本:航站和地面费用、乘客服务成本(如为乘客服务的人员的费用、乘客保险等)、与机票销售和促销相关的成本、一般费用和管理费、燃油成本、可变机组成员费用(例如补贴)、直接工程成本(跟飞行周期或小时有关)、机场或经停费用、乘客服务费用(如餐饮)等。

因此,增加利润的关键在于增加收入,有效地控制和压缩成本。

二、大新华航空的概况

大新华航空是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的简称。2007年11月29日,海南航空集团在北京宣布,作为海南航空集团航空产业的核心企业,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营。大新华航空主要经营国内枢纽机场飞往主要城市的国内干线,国内支线城市之间的航线以及主要的国际航线。2007年11月30日,大新华航空首航航线执行北京-大连航班。海南航空来往北京至西雅图航线在2008年开办,由大新华航空的班机执飞。

2008年,在国航,南航,东航三大航空巨头都出现了巨额亏损,国际航空业界不景气的形势下,作为第四大航空公司的大新华航空以每股0.18元的净收益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三、大新华航空经营战略决策博弈分析

1.率先开辟高上座率的国际航线

截止2008年底,海南航空共开通了布鲁塞尔,布达佩斯,莫斯科,圣彼得堡,悉尼,墨尔本,大阪,香港,台北等多条地区及国际航线。其中的布达佩斯,布鲁塞尔为国内惟一开通此航线的航空公司,而莫斯科,圣彼得堡,悉尼,墨尔本等航线均为热门航线,航班的上座率很高。

在博弈论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中,率先开辟高上座率的国际航线属于运用逆向思维求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通过先开辟的策略占领了市场,或得了先占优势,面对希望运营这些航线的后进的运营者,大新华航空可以有三种博弈的选择。第一,退出次航线的运营,转向开辟其他的航线,获得一个零收益,这种策略大多在进入企业较多的情况下运用;第二,继续经营,与新的进入者共同分享利润,形成一个双寡头或者多寡头垄断的局面,仍然可以从消费者处取得超额的利润,这种策略大多是基于在该航线上存在着供不应求的情况;第三,通过低价促销等策略驱逐新的进入者,虽然在短期内存在着一定得利润的损失,但是,有利于在长期内获得超额的利润,这种策略主要是基于新进入者的规模较小,相对于自身的抵抗力差。

而对于后进入者来说,其策略的选择余地较小,大多为策略的被动接受者。第一,当该航线存在着众多航空公司,竞争激烈,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新进入者只能在损失了一定得利益后退出该航线;第二,当其进入后该航线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其可以与先入方达成协议,共同主导市场,获得超额的利润,而与先入方相比,其失去的超额利润为先入方进入,到其进入这段时间的超额利润;第三,当先进入方以低价政策压制并试图驱赶时,其很难或得利润,甚至出现亏损,只有其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或者与先入方当成一致时才能在一段时间后获得超额利润。

综上所述,作为一条新航线的先进入者,自然而然的获得了先占优势。针对后进入者可以依据市场的情况与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自身的利益。

2.运营高上座率的支线航线

中国支线航空市场界定,已有的支线航空运输市场的定义有如下四类:(1)机型界定:中国民航总局将使用70座以下涡旋桨飞机和50座以下各类飞机的航班运输定义为支线运输;(2)航线距离界定(美国):主要飞行800公里以下航线的航空公司确定为支线航空公司;(3)航线网络界定(欧洲):除枢纽与枢纽之间以及大城市和大城市之间的航空运输之外的航空运输均为支线运输;(4)航线运量界定(中国民航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航线距离小于800公里、年旅客运输量小于20万人次的航线市场为支线市场。根据这种定义的方法,目前,国内的直线航空还处于萌芽与起步期,国内航线及非长距离国际航线运营主要使用的仍然是以波音737和空客320为主的座位数在100~200之间的中型飞机,在很多国内冷门航线上存在着严重的运力过剩的问题。下图是国内四大航空公司飞机的拥有量对比图。

通过对上图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大新华航空拥有数量最为庞大的支线飞机机队。截止2008年底,海南航空拥有国内60%的支线飞机,旅客发送量占国内支线航空发送量的40%。其运营的大部分支线航线为二线乃至三线城市之间的航线,在大部分此类航线上大新华航空实现了单寡头垄断的趋势。

在此类航线的分析中我们以威海――济南――太原航线为例,根据大新华航空提供的冬季官方飞机时刻表,该航班号为GS7475/6,执行时间为上午11:20分由太原机场起飞,12:30分到达济南机场,做短暂停留后于13:00起飞,14:00抵达威海机场;并于14:30分返航,15:30分抵达济南机场,做短暂停留后于16:00起飞,17:10抵达太原机场。全程票价为1040元,实行分段售票,威海――济南航段价格为680元,济南――太原航段价格为540元。根据大新华航空报价系统提供的报价信息,在大部分该种航段上航空公司实行了一阶价格歧视,即针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将飞机上的32个客用座位划分成为:上限为9座的2.5折特价座位,上限为9座的5折半价座位,以及14个全价座位。对于预订7天及其之后航班的旅客(大部分为学生及旅游者)给予2.5折的特价舱位,对于预订3天至7天航班的旅客(大部分为白领及中等收入人群)给予5折的半价舱位,对于预订3天之内航班的旅客(大部分为商务人士)给予全价的舱位。通过这种有效地价格歧视的政策,实现了对不同旅客的划分,既保障了飞机的上座率,又充分的占有了消费者剩余。

针对其他航空公司试图进入该航线的参与竞争的问题,大新华航空通过自身的飞机优势及先入为主的定价优势,在竞争中占据了极为有利的优势。同样以该航线为例,其他航空公司参与运营必将采用以空客A320系或者波音737系为主的100座级飞机,固定成本CQ较大,在可变成本一致的情况下必然需要争取更多的旅客,而在这些二线乃至三线城市中,该航线的消费群体相对固定,即使采取相应的降价促销等措施也很难吸引充足的旅客,故其他航空公司对大新华航空运用小型支线飞机运营的状况采取了默许的政策。针对大新华航空的该种政策,选择参与竞争的情况下,其他大型航空公司的最佳政策,即实现纳什均衡的政策为租用小型飞机与大新华航空公司在同一航线展开竞争,但是,根据古诺均衡模型,其最多只能分到市场份额的一半,仍然难以获得盈利。

3.其他运营战略

(1)实行集团化战略,对公司业务进行专业化整合

大新华航空为海南航空集团下属的核心企业,海南航空通过对其下属的航空企业进行优化重组,专业化组合形成了数家具有专业优势的航空公司,与其他在位的大型航空公司进行竞争。

海南航空集团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93年海南航空正式成立。2000年8月,海南航空重组长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2月,海南航空重组中国新华航空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7月,海南航空重组山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了中国国内第四大航空集团。2002年10月,海南航空、新华航空、长安航空、山西航空成功实现合并运行,统一代码,逐步实现了内部的“一体化”运营,采用了统一的“HU”代码。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南航空集团决定在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之外,打造一个新的融资平台。2007年11月27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及华北地区管理局分别给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颁发了运营合格证和运行规范。

海南航空的品牌的地域性太强。“新华”更具全国性色彩,“大新华航空”的成立无疑将部分改变地域性品牌的影响。由地域性航空公司走向全国性航空公司,面对整个中国市场。通过合并运行,将航线网络扩展为以国内干线和国际航线为主。

大新华航空成立并运营,标志着海航集团完成了以大新华航空为核心的航空企业群的架构。这一航空企业群包括:以经营高品质航线为主的大新华航空、以经营支线航空业务为主的大新华快运航空有限公司、专门经营公务机业务的金鹿公务机有限公司、专门经营旅游包机业务的金鹿航空有限公司、经营货运业务的扬子江快运航空有限公司、低成本航空公司云南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和西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航空公司收益与规模之间的关系是随着规模的扩大,效益先增后减的平滑曲线。在初期规模扩大,效益减小。随着规模的持续扩大,效益逐渐增加,并在一定的收益率的位置实现稳定。在最初的A点到B点,随着规模的增加,管理费用成倍增长,其增长幅度超过了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时,就会表现出经济效益下降的趋势,但是如果规模大幅度增加,如图中从B点到C点的过程,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充分发挥,即使管理费用仍然很大,当规模经济效益超过费用率的增长幅度时,又会体现出经济效率增加的现象,再随着规模的进一步增加,向超大型发展,也即C点以后的过程,规模经济性连同网络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均发挥作用,经济效益会更加提高,这可以解释目前中国乃至国外的各大航空公司联合重组的现象,其正是为了追求大集团所带来的规模效益。

(2)以租赁代替购买减少成本投资

自海南航空成立之初就实行了租赁与购买飞机并行的策略。其中经营性租赁占到飞机总数的30%,融资性租赁占到了21%,自由比例为49%。在租赁方式的选择上,海南航空略偏向于经营性租赁,海南航空国内融资3.5亿美元,几乎全部用机的购买,从境外融资的6.3亿美元,3.2亿美元用于融资租赁和购买,3.1亿美元用于经营性租赁。

与传统的购买方式相比,租赁可以节约固定成本的投入,保证企业在第一时间获得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在发达国家,租赁方式业已成为众多企业的主要的固定资产的来源,而在我国这种方式并不是很普遍。根据现代航空业的运营情况和趋势,未来20年必将是我国航空租赁业飞速发展的时代。

因此,根据上面对国内大型航空公司特别是大新华航空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国内的航空行业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在新华航空通过运营高回报率的国际航线,以及高收入的国内支线航线等经营策略在同行业内取得了较好的回报。为很多处于困境中的大型航空企业指明了道路。

参考文献:

[1]成小康:《降低航空公司运营成本的有效途径分析》.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第23卷,2007年

[2]大新华航空官方网站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4]胡华清:《中国支线航空运输市场分析和需求预测》.中国民用航空,2003年5月

[5]Varian, H. R. (2002),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6th Edition, Norton

第4篇

中国民航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民航服务的需求将快速增长。然而,受制于航空业本身周期性特点和激烈的竞争环境,航空公司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如2008年,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亏损达到139亿,资不抵债,在政府进行行政干预,先后助资70亿和20亿之后,通过内部结构重组优化才得以渡过难关。显然,除外部因素外,东航内部成本核算与控制是问题的主要原因,成本核算作为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便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这就有助于企业据此进行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工作。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检查、监督和考核预算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反映成本水平,对成本控制的绩效以及成本管理水平进行检查和测量,评价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而研究如何降低成本,实现动态持续改进。

1航空公司成本核算方法现状分析

1.1当前航空公司成本核算现状

航空公司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在满足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在实现利润目标上,航空公司通常有三种办法;一是提高票价或运费,二是增加运输量,三是降低成本。然而,不管进行哪种决策都要以准确的成本核算信息为基础。我国航空公司的成本核算一直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编制航线经营成果表时,基本上是按照统计的航线收入,按标准计算民航基金和税费,再按飞行小时分摊成本费用,相减得出航线利润,这种核算方法的优点是核算程序简单易懂、便于操作;可较客观反映航空公司的财务状况。但是,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做法非常不科学,也不准确。由于航空公司提品的特殊性,需要分摊的成本费用占总成本很大比例,按照飞行小时分摊成本费用不仅分摊因素单一,对成本进行控制时,无法找到资源耗费与其内在影响因素的数量关系;因此核算的结果难以给公司高层管理者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本信息,使其用于制定有效的生产决策。下面举一些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

1.2当前航空公司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航空油料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航空运输行业是耗能大户之一,航油消耗是航空运输企业主要的成本构成要素。由于国内各航空公司的航油必须统一向中航油购买,所以当前中国航空用油仍然实行以中航油垄断经营为主的航油供给体制。长期以来,我国航空公司在航空油料成本核算和管理中存在许多误解和盲区,诸如;对成本影响因素认识单一,核算只反映机型;所有的航空油料消耗都笼统地归结为生产飞行消耗;客机运输只核算旅客运输油料消耗,随机的货运和邮运忽略不记;节油项目工作普遍缺乏理论、技术支持,没有制定统一技术与操作规范;套期保值业务操作不当等等,但由于航油成本支出在航空运输成本中,不仅比重大,而且绝对数额大,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航空油料成本核算方法模型,从机型、型号、航线、航段的深度来研究航空油料的消耗,挖掘降低航油成本的潜力。

(2)维修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一般的维修成本在整个航空公司运营成本中占12%~15%,有时甚至高达总运营成本的17%以上。一般的维修成本包括直接维修成本和间接维修成本,具体而言可以分为定检维修成本、航线维修成本、部件成本、动力装置维修成本、其他维修费用等。一个全面科学维修成本分析模型应该能分析机队级、飞机级、系统级和部件级的维修成本,建立各个层次上的权衡标准,实现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从而可分析控制各个层次维修成本的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合理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但是我国的航空公司目前维修成本无法分解到具体任务,也无法检索到某个具体附件相关的维护成本;附件送修的成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因此,这种汇总的维修成本信息主要只能用于航线经营成果的核算,对维修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提供不了依据。

(3)航线经营成果核算存在的问题。航线经营成果核算是产品成本核算。用传统财务会计的成本信息核算航线运输成本的方式,职能费用只能采用按产量进行分摊的方式,比如;按周转量(重量×距离)分摊职能费用。但是,很多具体的业务实际上与飞行距离根本没有关系。比如;旅客过港服务成本就和航程无关,需要按这项业务的成本驱动因素——航班过港人数分摊成本。简单地按产量分摊成本的作法,必将影响航线经营成果的真实评价。综上,现行航空公司成本核算由于没有建立资源的耗费与其内在动因的联系,一方面不利于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只采用单一因素分摊间接费用,扭曲了成本信息,难以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正被逐步推广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核算中的问题。

2航空公司成本构成特点

2.1航空公司成本结构特点

(1)航空公司成本构成中存货成本可忽略不计。与制造企业不同,航空公司提供的产品是位移,其生产和销售是同一过程的,具有无形性、瞬时性、多样性等特点。

(2)航空公司间接费用、跨期费用比重大。除了直接运营费以外,其他成本费用项目均为间接费用,这些费用涉及的项目范围广,种类多,且投入往往与其收益期并不匹配,如飞机的定期维护费用、修理费用等,这些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很大。

(3)固定成本比重大。民航业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的产业,航空公司的前期投入成本,如飞机、航材等固定资产的投入,筹措资金的费用,对飞机定期维护保养等都数额巨大,分摊期长。

2.2航空公司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航空公司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够合理。航空公司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基本上是按飞行小时分摊间接费用的。这种方法在对成本进行控制时,无法找到资源耗费与其内在影响因素的数量关系,难以给公司高层管理者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本信息,使其用于制定有效的生产决策。而作业成本法能够较合理的分配间接费用,在产品与其所耗资源之间建立较准确的对应关系,为管理者提供更准确的会计信息。

(2)作业成本能有效解决航空公司定价难的问题。航空公司的产品是无形且多样的,定价比较困难。作业成本法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将作业分析的观点应用于服务产品的定价决策。它能准确地计算出每一客户的服务成本及客户间的成本差异。(3)较好地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目前航空公司大都较好地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这种管理手段将管理深入到作业层面,因此也为作业成本法提供了基础。

3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航空公司成本核算

3.1旅客作业成本核算

航空公司旅客作业成本包括餐食供应费、旅旅客服务费、旅客安检费以及营业费用中的电脑订座费和BSP手续费等。旅客作业总成本=Σ餐食供应成本+Σ旅客服务成本+Σ旅客安检成本+Σ电脑订座费+ΣBSP手续费=旅客作业库。单位旅客作业成本=旅客作业库/Σ航空公司实际载客人数。则某机型旅客作业成本=单位旅客作业成本×该机型旅客载运人数。

3.2航班作业成本核算

基于作业成本原理,航空公司航班作业成本包括空勤人员的津贴、航空油料消耗、机场起降和停场服务费用、航路使用费和航材消耗件费用。结合成本动因分析,可得以下结果。航班作业总成本=Σ航空公司空勤人员的津贴+Σ航空油料消耗+Σ机场起降和停场服务费用+Σ航路使用费+Σ航材消耗件费用=飞行作业库+起降作业库。单位航班作业成本=飞行作业库/Σ飞行小时+起降作业库/Σ飞行起降架次。某机型的航班作业成本=飞行作业库/Σ飞行小时×Σ改机型的飞行小时+起降作业库/Σ飞机起降架次×Σ该飞机的起降架次。

3.3航线作业成本核算

根据航空公司作业成本分析,航空公司航线作业成本包括客舱服务费、经营性租赁租金、飞机及发动机折旧、飞机及发动机修理费、空空勤人员工资、高价周转件摊销费、机务人员费用、其他直接营运费用和间接运营费。结合成本动因分析,可得以下结果。航线作业总成本=发送作业库+支援作业库。单位航线作业成本=发送作业库/Σ飞行小时+支援作业库/Σ可提供吨公里。某机型的航线作业成本=发送作业库/Σ飞行小时×Σ该机型飞行小时+支援作业库/Σ可提供吨公里×Σ该机型可提供吨公里。

3.4网络作业成本核算

航空公司网络作业成本包括飞行训练费、飞机及发动机保险费、地面固定资产折旧以及航空公司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其他营业费用。网络作业总成本=Σ飞行训练费+Σ飞机及发动机保险费+Σ地面固定资产折旧+Σ管理费用+Σ财务费用+Σ营业费用=保障作业库+预防作业库。单位网络作业成本=Σ飞行训练费/Σ飞行训练作业动因量+Σ飞机及发动机保险费/Σ飞机及发动机保险作业动因量+Σ地面固定资产折旧/Σ地面固定资产折旧动因量+Σ管理费用/Σ管理费用动因量+Σ财务费用/Σ财务费用动因量+Σ营业费用/Σ营业费用动因量。或:单位网络作业成本=保障作业库/Σ可提供吨公里+预防作业库/Σ可提供吨公里。某机型网络作业成本=航空公司各单位网络作业成本×Σ各网络作业动因量。

3.5机型总成本核算某机型总成本核算=该机型旅客作业成本+该机型航班作业成本+该机型航线作业成本+该机型网络作业成本。

4作业成本法在航空公司管理中的应用

航空公司成本库的作业动因是各种运营成本分机型归集各类作业量,将其去除该机型的各类成本总额得出单位作业成本。计算出某一航班的成本。以各成本动因所对应的单位成本作为分配标准,将各成本库中归集的费用按各航班的作业量进行分配,得出该航班每一作业所耗用的成本,加总后则是该次航班的总成本。

第5篇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有赖于一大批管理先进、经济效益优良的企业的推动。本文对区域内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希望有助于改善公司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区的科学发展。文中的数据由笔者根据CSMAR数据库的数据统计整理得到。

一、北部湾经济区上市公司概况

目前,广西共有上市公司26家,其中位于北部湾经济区6地市的上市公司共有11家,占广西所有上市公司总数的42%。截至2010年12月31日,这11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场价值(股权市值+净债务市值)约为997亿元,占广西上市公司总市场价值的48.1%;资产总额约为421.5亿元,占广西上市公司总资产的38.5%;2010年实现净利润总额为15.73亿元,约占所有广西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30.6%。

从分布行业看,11家上市公司分属于8个行业(按照证监会分类标准),其中食品制造、交通运输、生物药品制造各有两家上市公司。从分布地域看,在A股市场上市的公司,集中在南宁和北海两市,其中公司地址在南宁的共7家,在北海的4家。目前,尚无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的公司在A股市场上市。

二、北部湾经济区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一)盈利状况分析

2006年-2010年间,北部湾经济区11家上市公司中,只有5家能够保持5年连续盈利,6家出现过亏损,也就是超过一半的公司盈利状况不理想或者不稳定。尤其在2008年,无论是亏损面还是亏损额都非常严重(如表1所示)。

表1 2006-2010年北部湾经济区11家上市公司利润统计表

年度 净利润总额(单位:元) 盈利公司数 亏损公司数

2010年 1,572,632,126.34 9 2

2009年 1,297,599,814.44 7 3

2008年 -1,366,939,412.97 5 5

2007年 535,321,235.96 9 1

2006年 288,369,220.17 5 5

2010年11家上市公司ROA的均值是5.46%,处于正常水平,但ROE均值17.63%则偏高,主要是一家公司ROE异常高值造成的。值得注意的是,除了2010年ROE值为正数外,2006年-2009年ROE的均值皆为负数,表明11家北部湾经济区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状况不佳。

(二)融资及负债状况分析

1.股权融资情况

2007-2010年间,除了皇氏乳业在2010年首次公开发行融资外,11家北部湾经济区上市公司均未发生配股融资;2家公司在2007年采取了非公开增发融资,筹集资金约5.43亿元。股权融资数量不多,没有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2.债务融资情况

由于11家北部湾经济区上市公司在2007-2010年的股权融资金额十分有限,因此我们重点考察其债务融资情况,主要分析两个指标,即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负债比率。在11家公司中,一家公司资不抵债,资产负债率大于1,为了不影响整体分析的效果,已将其数据剔除。表2和表3是其余10家公司的统计数据。

表2 2007-2010年资产负债率均值统计

资产负债率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平均值 0.604 0.652 0.605 0.622

表3 2007-2010年流动负债比率统计

流动负债比率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平均值 0.797 0.788 0.700 0.739

最小值 0.377 0.343 0.214 0.271

最大值 0.999 1.000 0.995 1.000

从表2可以看出,2007-2010年间,10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平均水平比较稳定,波动不大,但平均水平超过60%的负债率略为偏高。这一方面是因为各公司股权融资有限,因此债务融资较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上市公司相对容易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和供应商的信赖。

再来观察表3所反映的各公司债务融资的结构,在这里主要考察的是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2007年到2010年该指标的统计数据显示,流动负债是北部湾经济区上市公司负债的主体,平均水平超过总负债的70%,有的公司甚至在年末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全部为流动负债。这样的负债结构风险较高,因为样本公司大部分并不是商贸企业,长期资产所占的比重较大,如果筹资以短期资金为主,在一定时期可能会因资产周转时间长而出现偿债困难,是较为激进的融资结构。

(三)现金流量分析

本部分重点分析的是经营活动现金流与投资活动现金流。在北部湾11家上市公司当中,由于一家公司暂停上市等待重组,2010年无任何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因此,将其剔除出样本,以其余10家公司的数据作为分析对象。

通过对10家样本公司2010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与投资活动现金流进行对比,得到如下结果:9家公司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正值,1家ST公司为负值;8家公司投资活动净现金流为负值,2家ST公司为正值。其中,5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超过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其余5家公司则是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少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从以上数据可以分析得出:一是样本公司的经营活动整体较为正常,能够产生正的净现金流;二是大多数公司仍然处于积极扩张阶段,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为负值,但ST公司由于经营状况不甚理想,正处于收缩的状态,后续状况堪忧;三是50%的样本公司的长期资产的购置资金可以由经营活动带来的净现金流支持,扩张速度较为保守理性。

再来观察样本公司2010年的自由现金流情况。这里的自由现金流=(净利润+利息费用+非现金支出)-营运资本追加-资本性支出。根据数据统计,2010年有2家公司的企业自由现金流为负值,这两家公司均为ST公司,其中1家公司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也为负值;其余8家公司自由现金流为正。这说明除了2家ST公司,2010年北部湾经济区上市公司的现金流状况普遍较好,基本能够满足内部投资的需要。

(四)股利分配情况分析

股利分配既关系到股东的投资回报,也关系到公司后续资金的筹集,是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双方都非常重视的问题。考虑到股利分配具有一定滞后性,即当年的股利一般是对上年收益的分配,因此我们统计的是从2007年1月到2011年5月期间,北部湾经济区11家公司的股利分配情况(见表4),对应的收益年度则是2006年-2010年。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样本公司多数采取现金股利分配方式,采取股票股利分配的一般同时结合现金股利分配。有3家公司在5年中从未分配过股利,并且每一年度不分配股利的公司也占到半数以上。一方面是部分公司盈利状况较差,无法分配;另一方面一些公司要顾及未来发展,采取投资优先的策略,也无法分配股利。

表4 北部湾经济区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情况统计表

年度 分配现金股利

公司数(家) 分配股票股利公司数(家) 采取混合股利公司数(家) 不分配股利

公司数

2011年 4 1 1 7

2010年 5 2 2 6

2009年 5 1 1 5

2008年 4 1 0 5

2007年 4 0 0 6

北部湾经济区11家上市公司中,有3家公司在5年中每年均分配了现金股利,表5显示了这三家公司每年的分配情况。可以看出,桂冠电力和五洲交通的股利分配额较为稳定,可以认为采用的是固定股利分配政策,这也符合公用事业行业的特点:发展较为成熟,经营稳定,因此利于采用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

表5 三家上市公司5年现金股利分配情况

公司名称 2011年股利

(元/股) 2010年股利

(元/股) 2009年股利

(元/股) 2008年股利

(元/股) 2007年股利

(元/股)

南宁糖业 0.35 0.3 0.065 0.39 0.66

桂冠电力 0.05 0.11 0.13 0.12 0.178

五洲交通 0.11 0.08 0.06 0.07 0.07

三、分析总结

上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融资状况、现金流量情况以及股利分配情况进行了分析。综合各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的上市公司尽管处于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环境中,但是当前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实力,才能有力促进经济区的发展:一是要努力提高盈利水平、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要控制好财务风险,使筹资结构和资产结构能够更为匹配。同时,根据公司所处的行业和发展阶段,合理制定投资与现金流管理策略、股利分配政策,为公司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蒋爱先.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广西区域上市公司发展路径探析[J].特区经济,2009(10).

[2]邓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资本市场发展路径探究[J].东南亚纵横,2009(09).

[3]侯隽,许连宝.北部湾经济区:GDP突破2000亿元“雁群效应”形成[J].中国经济周刊,2009(10).

第6篇

关键词: 财务风险; 集团公司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集团公司在组织结构和治理措施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所以,财务风险也日益加大。因此,如何加强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使其在经济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将对以上问题做系统的分析。

一、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1.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现状分析

财务管理是所有集团公司的中心环节,它对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行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集团公司在转型阶段和形成过程存在诸多因素,致使我国的集团公司财务状况不容乐观,问题不断凸显,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投资方面:在进行对外投资时,集团公司往往不测算风险报酬、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也不考虑现金流量等问题,致使出现了大规模失控,导致经营风险急剧加大。

2)收益均衡分配方面:集团公司内部关系相对比较复杂,各个子公司之间独立性较强,因此,母公司在进行利润分配方面往往难以做到协调好各方的经济利益。在我国企业有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企业为了求得长远的发展,不注重股利分配方式,较注重积累资本,取而代之的是赠送股份的分配方法,这样做的后果,不但对投资者形成错误的投资观念,还会使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增长。

2.集团公司财务风险主要成因分析

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往往包括很多因素,即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不同的原因对财务风险产生的状态也会不同,以下是简单的分析:

1)内部原因:法人结构不完善

集团公司就是子公司的第一投资者,通过不间断的实行收购、投资等手段,以达到对子公司的控股权,以此获得向子公司委任监管人员的权利;所以,母公司对于子公司的影响,完全是通过对其委派监管人员来实施的。由于经营者和投资者分离,他们往往在追求目标上不相一致,经营者追求的是在位期间的工作业绩,而投资者则追求的是企业本身价值的最大体现。所以就出现了投资者与所监督的信息不对称性,致使董事会权利被架空,经理人利用手中的权利掌握实质的控股权,其结果必会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也会尤损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2)外部原因:宏观条件下的复杂多变

在企业外部环境下,因其宏观环境的多变性,所以导致了集团财务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3]。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对外部环境及时适应,势必会为企业带来诸多困难。如目前,我国企业自身财务管理系统对制度设置的不合理性、财务规章制度不健全等诸多因素,导致企业不能及时对外部环境作出预见,连带产生了财务风险。

二、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1.预警确定指标权重

目前,风险预警指标权重,反映了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将是衡量企业正常运转的主要依据。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这一指标权重作为不确定性决策的统一做法,也就是国际上著名的德尔菲法。

2.避免分散投资,应进行多角度经营

在进行投资项目时,为了避免风险投资,企业可将筹集来的资金投放于多个项目中,这样就能使亏损及盈利程度不同的项目互相之间进行弥补,以达到减少风险的目的。这种分散投资的方法体现在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这种投资方法还需要企业领导谨慎行事。

3.能够实时保持财务状况的良好运行,并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

在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或者扩大再生产时,所需资金不仅周期长且预算成本高,虽然最终所得效益成果较好,但是资金使用却是非常的紧张,从而对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造成了很大影响。所以,企业管理者应该及时制定出合理的财务风险防范政策,进行对财务状况的实时监控,并做到及时收回各种款项,以保证企业能够正常有序的运行。

4.及时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

财务风险本身只有在负债比例相对过高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因此这就要求企业不但要做到降低资金成本,控制负债的规模,提前设计好合理的资金结构,而且还要对负债比率做到谨慎处理,避免到期后无力偿还债务,从而引发财务风险。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使企业能够正常的进行运作,吸引各方投资。

5.企业可以有效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以构筑财务风险屏障

企业要实时建立一套全面、动态的财务安全预警机制,对在企业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的监控。财务预警系统应该以企业的经营计划和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利用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理论,采用数据分析、教学模型等方法,对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及时向经营者示警。做到把财务预警系统实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中。这项预警系统不仅包括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还应该包括企业经营中的市场占有率、产品合格率等各项指标,在经营活动中,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风险损失。

结束语:

总之,集团公司在对财务风险做预警分析时,不仅有助于规避财务问题,还有助于各个单位间的及时沟通,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集团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公司综合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秀兰.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9)).

[2]王小军.集团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J].中州大学学报,.2011((8)).

第7篇

一、公司环境信息的重要性

首先,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的优胜劣汰,无疑首先取决于企业内部因素、功能的开发、应用和维护。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企业生存的内在要求,它与环境密不可分。

其次,公司的生产经营要使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达到均衡。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企业社会化生产规模的扩展,要求改变传统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和消耗,甚至是掠夺。这就要求公司在尽可能利用自然资源获取最大财富的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举。

最后,公众信息需求是环境信息披露的逻辑起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他们的资本对应的是广大证券投资者,现实的和潜在的证券持有者对股利和利息的关心(即对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关心)及公众对环境信息的关

注成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逻辑起点。

二、强调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一方面公司有主动和自觉披露环境信息的主观愿望,因为这样可以塑造企业的诚信形象,提高产品市场份额;获取资本以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资源或替代品利用成本,提高市盈率和股价升值。同时,管理者环境道德和社会责任也会被广泛认知,有利于沟通和拓展公司各方面关系;另一方面公司若不情愿披露环境信息,主要是担心披露信息超载、加大披露成本、泄露商业秘密、背离企业目标以及加剧市场竞争。此外,环境歧视和成见、披露市场显失公平、法规和制度的约束及严格的政府管制也是不愿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所顾虑的内容。

环境风险审计评估内容风险评估是指依据既定的政策标准,辨认、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目标达成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的风险管理控制对策,以实现最大安全效果的努力过程。从风险评估概念来看,环境风险审计评估主要包括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环境政策标准、环境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管理控制。

三、公司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是对环境管理的监督。衡量上市会司环境管理是否有效,主要应看它能否促进公司有序、有效地实施环境经营管理,具体体现在:公司环境资产和资源是否被有效利用,帕雷托效率政策是否实现,环境绩效是否达到最佳,环境管理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且能被有效地执行,市场环境信息是否存在非对称性,环境会计信息及与其相关的信息载体是否具有可信性和可靠性,环境法定责任是否能较好履行。

(一)环境风险评价的特点。评价环境风险首先要对其存在的客观性有足够的认知。这主要是因为政策本身具有局限性,其影响因素包括:制定环境披露政策的环境限制、政策内容只是基本要求的体现、政策的制定成本和执行成本的限制、环境政策执行者和监督者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正直意识程度、披露政策理解上的偏差和信息操作的失误、执行环境信息披露政策的内外环境等。

另外,环境风险固有的不确定性、隐蔽性和潜在性,环境信息不对称,环境重要性水平估计过低,环境管理控制的抽样风险,环境财务数值核查抽样风险估计失当等也会形成公司的环境风险。

(二)环境风险评价的方法。第一,要坚持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环境评价者应不事前假设上市公司环境风险程度,这种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环境风险评价结论的公正和公平。第二,要树立环境风险评价的正确态度。为了保证环境风险评价结论的可信度和公正性,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应自始至终保持谨慎态度,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第三,明确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环境风险的评价者对公司环境风险评估的目的是提出环境风险信息披露政策符合程度公允性的评价意见,最终为环境风险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在环境评价时,评价者应考虑以下因素:企业管理当局对环境信息认定的性质;法律法规对环境披露基本要求;环境质量和数量管理控制标准及执行结果;环境评估范围和所需信息量受到的主观和客观限制;环境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和期望;企业管理层面的环境管理风格、管理哲学、管理意识和企业文化等作用发挥程度;特定项目环境评估的复杂性和风险管理控制评估的成本与效益原则;环境评价者的专业素质等。第四,要把握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一般包括投资风险、信贷风险、研发风险、人身风险和责任风险。

四、环境风险管理控制

进行环境风险管理控制应当创造很多先决条件:一是要统一标准,即要建立企业环境核算标准、评估标准、绩效考核标准、信息披露标准在内的上市企业环境管理强制执行的统一标准并形成体系,以保证不同企业的环境管理在内容上一致、在信息上可比、在表达格式上规范。二是要创造公平环境,即企业环境管理应做到政策公开透明、披露市场信息对称、执行程序和手段合法合理、提高国民环境意识、不同利益主体地位平等、与国际环境规则基本协调。三是要做到监督到位,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管理监督机制,从组织、人员、经费和精神上保证环境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环境风险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方法。一是环境风险规避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风险避免、风险减少、风险自留和风险转嫁。二是要关注环境风险信息的多种性质和特征。比如,数量信息和质量信息、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显形信息和隐蔽信息、已有信息和或有信息、管理信息和会计信息、技术信息的量化信息和价值信息的陈述信息。三是要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这主要包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效信息产出机制,为信息披露的充分、客观和及时提供保障;倡导无污染、少污染的新型替代材料和产品功能的开发、运用和维护;推进环境绩效多维型的包括管理机制、价值观念和传统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建立风险责任追究制度、预警系统、巡查体系、事故处理机制、培训制度和环境灾害保险制度。

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板 业绩指标 描述性统计分析 方差分析

中小企业板市场,又称为创业板市场或二板市场,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的设立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通过资产市场融资的途径,对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总体概况

(一)上市规模和分布情况经历三年多的发展,中小企业上市数量已颇具规模。(表1)显示了各年上市的股票数量。2004-2007年上市的中小企业数分别为38只、50只、102只、198只。中小企业上市数量增长主要在06年和07年,其上市速度远远快于主板市场,显示出国家对中小企业上市较强的支持力度。从行业和地区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四年来的上市数量进行统计,见(表2)和(表3)。(1)行业分布。从(表2)来看,中小企业板遍布21个行业,但是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仪表、石油化学塑胶塑料、电子、金属非金属、纺织服装皮毛、信息技术业和医药生物制品这几个行业。到2007年年底为止,累计行业分布主要是机械设备仪表占19.19%,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占12.63%,电子占11.11%,金属非金属占10.61%,信息技术业占8.08%,纺织服装皮毛占7.07%,医药生物制品占5.56%,这七个行业共占发行总数的74.25%。(2)地区分布。从(表3)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板在地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江苏和山东这四个省份,这与这些省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浙江省的中小企业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领头省份,尤其是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其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江苏和山东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也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到2007年底为止,累计地域分布最高的前四个省份是浙江和广东均为42家,各占21.21%;江苏24家,占12.12%;山东13家,占6.57%。这四个省份共占发行总数的61.11%。

(二)中小企业板的总体业绩情况 中小企业板是我国为了鼓励规模较小但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自主创新而设置的。在此板块上市的公司普遍具有盈利能力强、收入增长快和科技含量高等特点。从(表4)来看,在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上,深沪A股2006年均低于2005年,中小企业板2006年均高于2005年,并且在这两个盈利指标上中小企业板远远高于深沪A股;在净资产收益率上,深沪A股06年高于2005年,而中小企业板2006年比2005年下降了,但是仍然高于深沪A股;在资产负债率这一资本结构指标上,中小企业板低于深沪A股,而且2006年低于2005年。两年均低于50%,表明中小企业板的负债水平仍然很低;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这两个偿债能力指标上,深沪A股2006年均低于2005年,中小企业板2006年均高于2005年,并且中小企业板远远高于深沪A股,表明中小企业板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业绩比较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选取了2005年年底前上市的50家中小企业,对其上市后的2006年的业绩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业绩指标选取了反映盈利能力的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毛利率、净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反映偿债能力的现金比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股东权益比率等指标;反映成长能力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等指标,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见(表5)。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这几个指标的标准差相对较小,说明公司之间在这些指标上差异较小,均值具有大的代表性;在销售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净资产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这6个指标的标准差比前几个指标大些,其均值的代表性差些;在现金比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上,标准差更大,表明公司在这4个指标上差异较大。从最小值和最大值上也可以看出此趋势。偏度和峰度总体来说不是很大,研究样本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行业业绩比较分析从行业分布可知,中小企业板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仪表、石油化学塑胶塑料、电子、金属非金属、纺织服装皮毛、信息技术和医药生物制品这几个行业,为此对这几个行业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便更深入的了解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行业特征。(1)样本和指标选取。从2005年年底前上市的50家中小企业中选取了机械设备仪表12家,石油化学塑胶塑料7家,电子4家,金属非金属4家,纺织服装皮毛6家和医药生物制品6家,共39家上市公司,对其上市后的2006年的业绩情况进行了方差分析(由于信息技术业05年年底仅有一家公司,不符合方差分析的条件,故舍去)。经营业绩指标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选取的指标相同。(2)研究假设。由于是对6个总体的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故采用F检验法。首先提出假设:

原假设HO:μ1=μ2=μ3=μ4=μ5=μ6;备择假设H1:μ1、μ2、μ3、μ4、μ5、μ6不完全相等

(3)实证结果分析。(表6)可以看出,不同行业经营业绩中只有销售毛利率、净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三个指标的P值小于0.05的显著性水平,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行业的盈利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指标的P值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表明在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上行业之间无显著差异。然后对存在差异的销售毛利率、净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三个盈利能力指标进行多重比较检验,结果如(表7)。可以看出销售毛利率、净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在不同行业之间的两两比较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对销售毛利率进行行业排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医药生物制品、电子、机械设备仪表、石油化学塑胶塑料、金属非金属和纺织服装皮毛。对净利润率进行行业排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医药生物制品、电子、机械设备仪表、纺织服装皮毛、金属非金属和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对成本费用利润率进行行业排名,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医药生物制品、电子、机械设备仪表、纺织服装皮毛、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和金属非金属。可见科技含量高的医药生物制品、电子、机械设备仪表位于前列,这和我I雪推出中小板块的初衷是一致的。

(三)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地域业绩比较 从省份分布可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江苏和山东,为此对省份进行了对比分析,为的是更深入f了解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地域特征。(1)样本和指标选取。从2005年年底前上市的50家中小企业中选取了浙江、广东、江苏这3个省份共23家上市公司,其中浙江12家,广东7家,江苏4家,对它们上市后的2006年的经营业

绩情况进行了方差分析(由于山东2005年年底仅有两家公司,不符合方差分析的条件,故舍去)。业绩指标的选取也是与描述性统计

原假设HO:μ1=μ2=μ3;备择假设H1:μ1、μ2、μ3不完全相等

(3)实证结果分析。从(表8)可以看出,不同省份经营业绩指标的P值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在省份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研究结论

(一)总体业绩比较结论 从与A股市场的比较来看,在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这几个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指标上,2005和2006两年中小企业板块均优于主板市场;主板市场在资产负债率上2006年为79.31%,2005年为67.90%,均超过了50%,中小企业板块资产负债率2006年41.66为%,2005年为47.99%,均低于50%,表明中小企业板在负债规模上远远低于主板市场。从中小企业板的年度业绩来看,正指标除了净资产收益率外,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反指标资产负债率06年比05年下降了,表示中小企业上市后自由资金增加,负债相对减少。

(二)行业业绩比较结论 中小企业板涉足21个行业,但是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仪表,石油、化学、塑胶、塑料.电子,金属、非金属,纺织、服装、皮毛,信息技术和医药、生物制品这7个行业。不同行业经营业绩比较中,只有销售毛利率、净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三个指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不同行业在盈利能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对销售毛利率、净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进行行业排名,可以看出科技含量高、盈利能力好的医药生物制品、电子、机械设备仪表行业在上市后发展较好,应该是中小企业上市的主要对象。

第9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工业园区;发展思路

1、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主要指的是在可持续化的发展理念之下,通过对制度、机制以及技术等多方面的创新以及对产业的转型和新能源的开发应用等等多种手段,最大化的实现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建设,以此实现我国建设发展中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的双赢态势。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化理念的指导,保证社会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也要在此发展基础上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最终保证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保护发展的双赢。

2、低碳经济下我国工业园区所存在的问题

2.1工业园区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我国大多数的工业园区在建设发展的初期没有较为长远的发展规划,对其未来发展没有做出更多的分析讨论,进而造成后期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发展存在滞后的现象,缺乏一定的科学合理性,最终导致出新产业链的断裂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逐渐加大等等问题。于此同时,有的工业园区对于自身内部各个产业功能的分布没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将其混在了一起,进而导致工业园区低下的土地利用率,失去了高效的竞争力,有关工作人员的居住条件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使得工业园区失去了发展的动力。2.2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工业园区的发展中一般使用的都是政企合一的发展模式,而在工业园区的发展前期阶段,政企合一的发展模式不能对工业园区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导致后期工业园区的发展收到了一定的限制,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业园区的经济效率,最终使得工业园区的发展进度得到放缓,给工业园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2.3工业园区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目前很多工业园区第二产业所占的比例相对比较大,这也就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尤其是噪音污染、空气污染以及水源污染体现得尤为明显,这几类污染当中最为严重的是空气污染,特别是那些能耗高且技术含量低的工业当中更为严重。造成水源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工业废水,部分工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排放到了园区当中,严重影响了园区的环境;另一种的住宅水污染,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没有对园区的居民进行严格的管理,再加上地下水管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严重影响着自来水的水质。噪音污染主要是由于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一味地赶进度而部分日夜地加班,机械设备发出的噪音会对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3、低碳经济下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

3.1科学规划、保持可持续发展

想要实现我国工业园区的低碳经济发展就必须将可持续发展思路作为整个园区的总体发展指导思想,从而创建一个非常和谐的生态经济园区。在对园区进行规划的时候应该对经济、生态以及生产进行有效的整合。大多数工业园区都具有比较完备的生活系统,下面将对各个系统的具体规划思路进行简要的阐述。3.1.1供电系统。为了有效降低园区的用电能耗,减小园区的电负荷,可以加大对太阳能或者是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从而更好地实现对电能的节约利用,同时也促进了对新型能源的利用。3.1.2供排水系统。在对园区供排水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首先应该充分结合企业具体的生产需求;其次还应该对企业的排水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还应该对园区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进行集中处理,从而有效降低供排水系统对园区所造成的污染。

3.2发展循环经济,采取绿色经济模式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为了达到促进工业园区的发展,使其达到低碳经济,需要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并在整个过程采取合理的经济模式,从而能够有机的融合资源,对于能源进行再次利用,并构建一个新的产业链。循环经济具有很多优势,不仅消耗低,同时能够多次进行重复利用,为了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优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园区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转变管理理念,对于生产粗放、能源消耗过大、污染严重的单位需要对其进行整顿,并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其转型。并整改过程中还需要加大政策力度,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做好污染治理,从而能够达到节能排放的作用。

3.3鼓励企业节能减排,进行节能型园区建设

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选择一些地碳的材料,尤其是一些材料的加工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其要求也是非常高。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应用新型材料,从而能够有效的确保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保障整体的安全,目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使用新技术,例如净化工业用水,对此需要添加净水设施,然后进行植物的浇灌。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够降低污染,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控制水资源。2)不断的进行设备修护,确保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对于一些旧的设备需要及时进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3)在应用过程中使用节能减排方案,并且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从而能够确保节能效果。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低碳成为了主要的发展趋势,在工业园区内部进行低碳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工业园区在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很多优势,不仅技术密度高,同时方便进行管理,因此在进行工业园区建设的时候实行低碳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因此需要重点加强研究。

作者:章劲 单位:湖北既济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信息分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晓静.青岛市工业园区低碳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