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信息化教学模式

时间:2023-02-07 23:15:53

导语: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信息化教学模式

第1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信息化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实施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小学阶段属于美感的认知和成长期。在这一阶段,小学生将会逐渐形成对于美的认识能力和鉴别能力。所以说,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美感、树立审美观、陶冶其审美情操,甚至是完善其人格的关键。为了更充分地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和效果,应该从小学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和要求出发,研究和制订信息化条件下适合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

一、小学美术教学要求

基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小学的美术教育有其独特的教学要求。

1.循序渐进的知识技能培养方式方案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弱,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是处于从不了解到了解的渐进过程。在这一阶段,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能力,以引导式教学入手,采用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对于美的认知力的培养。

2.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特征还不成熟,一般来讲,其主动认知能力比较弱,需要从教学的角度充分调动其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其关键。

3.渗透式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观的培养方式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情操和审美观的培养需要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渗透的程度和效果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不仅要满足信息提供的多样化,而且要求信息内容的系统化和简易化,能够被小学生接受、理解。

二、小学美术信息化教学的适用模式

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改变了教学过程,对于教学效果来讲也会形成非常大的影响力。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课堂环节主要包含导入教学、欣赏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个环节,本章中主要从这三个环节出发,探讨信息化在小学美术教学模式革新中的应用。

1.美术课堂导入教学中的信息化应用

小学美术教学的对象,主要是一些10岁左右的孩童,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都十分有限,因此,为了使美术课堂教学能够充分抓住他们的心,引起他们的兴趣,一个优秀的课堂导入环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美术课导入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要想办法采用与众不同的导入方式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来展示一堂课的导入环节。在课堂的初始环节,教师播放与本堂课有关的多媒体教学视频,采用声音与画面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视觉和听觉的感知欲,让学生沉浸其中。这种借用信息技术导入课堂教学的模式,一方面为学生的观察提供了多样化和真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激发奠定了基础。

2.美术课堂欣赏教学中的信息化应用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欣赏环节对整个美术课堂教育教学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各种美术图片的欣赏培养起美学的概念和意识,从而为他们进行美术实践打下基础。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将挂图、照片等挂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进行欣赏,这种欣赏课的教学模式死板、生硬,很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驱动下,教学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一堂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环节。在课前,教师可根据课堂需求利用互联网资源下载大量的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素材。在上美术欣赏课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图片、动画和视频素材以连环多样、主次分明的形式给学生展示出来,学生在集声、光、动、静等一体的多媒体教学中,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方面充分体会到美术欣赏课的乐趣,让学生更乐于接受且易于接受,突破了传统美术欣赏课“填鸭”“满堂灌”死板的教学模式,教师能充分享受到教学的乐趣,从学生积极主动的反应中建立起教学成就感和自信心。

3.美术课堂实践教学中的信息化应用

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小学美术课堂实践教学中同样有用武之地。例如,在教学美丽彩虹的实践教学课上,一方面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每一个小组放映不同场景下的彩虹变化的DV,先让小学生开始了解彩虹的颜色变化,之后,在放映幕上放映出之前做好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色标图,让学生自主辨认七种不同的颜色。

通过上述DV与多媒体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学生能够从美术课中充分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将美术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培养起绘画创作的灵感,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美术实践课的效率,让他们从生活和课堂教学中真正感受到美的存在,培养起美的意识。

总之,成功开展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让课堂效果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是一个难点。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声、乐、画相结合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对美术课内容的求知欲,值得我们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者去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秦爱玲.刍议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个性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19):177-178.

第2篇

在中职计算机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实践之初,教师要尤其注意课程开展的具体而微的准备。首先,计算机课程教授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学习情况,并一起将本节课的内容确定下来。新课标下已然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所做的课前准备务必与学生的兴趣有着极大的关联,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要在课前准备的时候,分析并透彻地认识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将教学过程中涉及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确定下来。当然对于重点难点的准备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经验进行合理的编排,使学生能够既不反感,又可以一目了然。最后,教师要围绕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实践,将教学的方法确定下来。其实信息化教学只是一个大的概念,这样的教学模式指的就是现代化教学理念、信息技术、现代教学方法这三者的统一。因此,教师要根据本节所教授的具体的计算机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确定,最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展现教师所做的完美的课前准备。信息化教学模式使得计算机课程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教学观念产生很大的转变。在计算机课程授课之前,教师如若要做出充分的课前准备,需要其教学观、科研观表现出具体的转变,需要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二者配合,教师能够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提起重视,对提高自己教育科研能力等相关素质更加注重,学生能够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提高学习兴趣。总之,师生之间需要相辅相成、默契配合,促进信息化教学模式更高效地投入实践。

2立足信息化教学完善教学过程

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进行实际的实践时,其中涉及的所有教学过程都要具体而微。首先,教学要创设一个情境,目的是引入所要讲授的项目;其次进行项目分析,使学生明白到本节计算机课程所要实现的内容是什么,所要完成的任务是怎样;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将学习到的新知识巩固一遍,使学生加深印象,更透彻地理解本节计算机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教师都要根据具体的课题,采取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如引入教学项目时所提到的引入情境,其实就是为了使学生对教师所讲授课程感兴趣,学生的注意力被抓住了,自然在计算机课程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本节课所研究的项目时,可以充分将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变为具体的实践,类似微博或是资源库等具体的信息化内容,在这时就可以派上很大的用场,辅助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具体实践,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环节的调整的。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职计算机教师能够在两方面体现出他们的综合素质:一是可通过信息化模式使学生接收到通过演示讲解呈现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教师的演示使得学生能够建立一个完成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二是信息化教学模式使得教师能更为便捷地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实际的指导和帮助,基于信息化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现代化的特点,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避免思维僵化,使学生提高计算机课程相关素质的同时,更使其创新意识得到培养。此外,信息化教学模式使得计算机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突破更为动态化,本身课堂教学就是动态的过程,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其中的实践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为动态、不定,易于指导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3发散信息化教学落实课后反思

当下社会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在经济、文化还是教育等不同领域,及时做出反思都尤为重要。当然,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课程实践后进行课后反思也同等重要,进行课后的教学反思不仅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而言,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检测教师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意义。基于对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中职计算机课程进行具体的课后反思时,首先反思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是否真正起到实效,由于计算机课程本身属于理论性、逻辑性强的学科,因此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课后反思要考虑到这一层面;其次,反思课前的备课内容是否充分,所备课内容是否会对教学效果的改善起到作用,是否很有效地借助了信息化的教学平台等,最终目的即是使学生能够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提升其计算机课程的综合能力。当然,在实际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基于这一教学模式更多强调的是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因此,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他们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水平,教师应当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考虑将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折中性的、或者少量掺入传统型教学模式来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教授,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最终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计算机认知和操作水平。

4实践信息化教学教师能力探讨

第一,教师要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反复实践应用中找到突破口,不断地变换方式。简而言之,就是要掌握其中的融会贯通,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的放矢地做出详细贴切的评价、建议和鼓励,使他们在树立信心的基础上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第二,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师要学会虚心学习,能够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将自己尚未掌握的教学要领取来,更好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将其视为能够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发现不足,弥补不足。第三,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课程的实践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难点,教师因此要尽量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掌握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学生要能学习新的知识,那么计算机课程的教师尤其不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水平,这样才能最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等兼备型人才。第四,教师要学会控制调理自己的情绪。中职学生本身就不太好管,那么教师就必须学会掌控自己情绪,坚守快乐教学的模式,尽量少生气。中职学生底子差、纪律不好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将其纠正好也并非一日之功。因此,教师要在控制好情绪的基础上,向学生耐心地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计算机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结语

第3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信息化教学模式;数字化时代;教育教学信息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已经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移动成果的展示,如智能手机、移动式平板电脑都已经深入到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除此之外,据2013年的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在我国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中,网民的人数规模就已经达到了6.18亿。其中,55.1%的网民人数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而且在该年龄段中,学生的比例占25.5%,并且学生所占比例中有67.2%是中学生。所以,由以上数据所得,学龄人群在互联网使用群体中还是占有较大比重,已经成为他们的天下了,现在已经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大量的“低头族”了,而且使用移动互联网终端能够随时随地的将自己的信息与他人共享,可以随时随地的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与学习,方便信息的传递。由此可见,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下,学生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逐渐进步,逐渐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如何能够更好的将移动互联工具用于学习中,将其变为学习工具,方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进行教学内容方面的交流与沟通,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的在载体与平台。所以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下,移动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势必会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新方向[1]。

一移动互联网所具的时代特征

移动互联网是一种包括终端、软件以及应用三个层面的、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利用无线电的通信方式来获取各种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具有三项时代特征:

(一)移动化特征

在移动化互联网的时代下,通信移动化、商务办公移动化、娱乐移动化甚至于教育教学的移动化等,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透露着互联网具有移动化的时代特征。

(二)差异化的时代特征

在移动终端隐秘性与私密性的前提下,这就要求移动数据必须具有差异化,移动互联网的数据必须细化,才能保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出现错传等现象,因此,具有差异化的时代特征将会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服务的主流。

(三)个性化的时代特征

随着各种移动网络技术的兴起,例如大数据、数据挖掘、物联网等技术。企业要想实现差别化的服务,就只有具有向用户提供差别化、个性化服务的能力才有可能占领一席之地。此外,个性化的时代特征也能更好的保护移动终端的私密性[2]。

二移动教学的相关概述

(一)移动教学的概念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下,教育教学也必须紧跟时展的潮流。因此,移动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和相关知识与移动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利用移动智能设备进行教学工作,开展教学活动。其具体指教师利用学校提供的移动教学平台,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再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内的内容与老师指定的教案系统的、全面的、有目的展开教学。教师和学生能够利用移动多媒体等智能设备通过移动教学平台根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进国民行交流。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与约束[3]。

(二)移动教学的实施条件

移动互联网教学存在泛在性的特点,即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随时随地都可以实现移动教学,但是必须在有移动网络覆盖的前提下。移动网络教学需要有智能移动终端的辅助以及在互联网的帮助作用下才能够实现。根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不完全数据调查显示,截止到2015年,我国的国民用移动手机连接互联网的所占比例达到了88.9%,其比例远远超过了固定互联网设备所占的比例,另外,我国网民的平均每人每周的上网时间长达26.1个小时,并且还持续处在上升阶段。

三移动式信息化创新型教学模式

(一)电子教材的信息化

传统的教学所用的教材及资料都是用纸质版的文字和图片呈现给学生的。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学设备相应的会比较丰富,不论是在文字还是图片等方面的处理等,都相比纸质版的更加生动丰富多彩,此外,移动互联网设备的使用,还增加了音频、视频、动画等更加形象生动的内容,形式也更加丰富,这对于教师在教学方面是个重大帮助,这样一来,不仅会减少更多写板书的时间,还能更清楚的向学生解释所要教授的内容,一改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使用移动网络设备,能够最大限度的摆脱简单的、纸质版的文字所要表达的局限性,可呈现一个全新的教学方式,还能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因此,电子化的教材将会是移动网络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4]。

(二)移动式教学下的互动化

学生对某项陌生事物的学习与认知总是有一个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错误认识到正确认识的过程。在这期间,只有进行反复的探索,反复的实验求证,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然而,在传统的认知过程中,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经验的教师进行长期的教授,但是,使用移动互联的移动教学模式,使电子教材程序化,就可以大幅度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也可以其他与同学进行互动,进行商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复的论证,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电子教材将互动化学习这一特征充分的展现了出来。

四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移动教学的困境

以上讲述的电子教材的信息化、程序化以及互动化虽然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加便利的方法,并且具有随时随的学习的优点,但或多或少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移动教学给传统教学带来的冲击仍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矛盾:1.学校对学生的出勤率进行的规定与使用移动教学中对学生要求的自主学习的特点相矛盾。2.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通常是教师主讲,学生进行学习,但是在移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帮助学生负责解答疑惑,这样一来,两种教学方式就产生了矛盾。3.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主要是系统全面的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就与移动互联网模式下的教学方式相背离,移动教学进行的是片面式的碎片性的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有很大出入的。五关于解决教学困境的主要措施开展移动教学首先就要对其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全面的统计,积极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1.提高其教学模式的认可度。要想使移动教学能够在学校进行推广,就首先要提高学校及教师的重视程度和认可度,逐渐改变以往的学生上课出勤考核方式,既不能放弃原先的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方式,保证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又要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2.改革创新型教学模式。学校的教学模式要充分与移动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建立自我发挥的平台,改变以往的传统的教师主讲,学生记录的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好移动设备的优势,转变教学的主角,学生主讲,教师负责提问,培养学生自己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能力。3.系统教学变为重点讲解。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授课主要是根据课本以及教材的顺序进行授课,这样虽然具有条理性,但是却失去了其中的乐趣,学生听起来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所以,可以充分利用移动教学设备的资源,在授课中进行穿插讲解,可以将其教授课程分章分节,在其中插入视频、音频等,实行片段式讲解,将重点着重剪出来,这样不仅会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还会使学生对于重点知识更加印象深刻[5]。总结以上内容,移动教学将会是一个更加方便、生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阻碍与困难,不过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下,移动化教学模式归根结底具有不可避免的而发展趋势,将会成为一种教学的潮流。

参考文献

[1]刘丽君,熊才平,林利.利用手机短信互动平台实现移动教学实验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3):68-72.

[2]温川雪,周洪建.面向智能手机与Web平台的微课移动教学系统的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4(12):60-66.

[3]余飞,刘思宏.移动互联时代的教学信息化初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85-87.

[4]刘芳.基于云平台的移动信息化教学实践[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4):70-76.

第4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课堂上教师一味地灌输和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机械、乏味,学生很容易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学习行为的发展。

 

在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如何使学生学好和运用好英语这一对外交流的工具,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有责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尽力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发挥更大的作用,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下是我就信息化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的初步理解和探究。

 

网络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学习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不但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而且也给教师在专业知识、信息化素养、知识范围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学生创造思维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从学生活跃的思维浪花中体会、学习到非常规的行为方式,进而促进教师知识的全面发展。基于教肓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成绩。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慵

 

1.创设英语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师,为学生提供能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自然情境和教学情境是极其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使教学多样化、交际化、趣味化。在整个真实的情境交际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Goforit”八年级下册的话题是关于“healthandfirstaid”的。对于中学生来说,对健康及如何看医生的话题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对于急救的知识还知之甚少。如果教师填鸭式地教授急救过程的知识,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因为我们没有学习这些知识的语言环境。于是我在“海e英语学习社区”中下载一些与急救有关的照片及视频片段,这样就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学生在这种模拟生活真实的情境中边看边说,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这一节课的语言知识。

 

因此,英语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给学生创设出一些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搴受窻观课童,发揮合作优势

 

多媒体CAI课件设计能把许多静态的文字、图片设计成动态的生动画面,学生的想象、理解、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开拓。尤其是某些过程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如有亲临其境的感觉。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直观印象,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的课型和课堂任务中,都要求教师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尽可能地在实际交际中学会对话,并付诸实践。但教师所设计的情境往往存在一些实物、图片、投影解决不了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自制课件。多媒体将声音、文字、图形、动画有机结合,具有直观性,使语言与语境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生动形象,印象深刻。

 

例如,在教学动物单词“tiger,horse,elephant,lion,monkey”日寸,我是这样设计的:先利用多媒体设计几种动物的声效,让学生去猜是什么动物,学生普遍能够猜中,然后让学生去描述心目中这几种动物的样子。当然,这个时候学生们的描述会不同,而且不全面。接下来我就利用多媒体制作三维动画——几种动物在动物园里的样子,并配以儿歌播放,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体会到各种小动物的样子。

 

多媒体中英语的文字游戏、播放动画片、英文歌曲、变化的背景图片等多种形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既看得见,又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再加上网络资源容量大、内容丰富且生动直观,鲜明的图像、有趣的声音刺激学生视觉、听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使英语课堂轻松愉快、充满情趣。

 

又如,在进行“Goforit”八年级册教学时,本单元的话题是关于志愿者的。由于学生对志愿者的理解十分抽象,于是我就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从互联网上收集了志愿者照片,了解志愿者活动的意义,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与同学和老师分享。学生在谈论照片的同时,激起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欲望。随后设计小组活动,讨论通过志愿者活动学生有哪些收益。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交流、分享学习资源是任务型教学中最基本的交流合作方式,学习讨论是让学生讨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等,共同协作提出解决方案。尤其是在活动中,学生便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交流、切磋,寻求帮助。

 

开阔视野,培养信息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1.信息能力的培养

 

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的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素质。这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此外,要有丰富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更多、更深入地使用计算机广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提供广阔的舞台。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庞大的、开放的知识库、资源库。互联网的连接,为教学提供了形式多样、海量开放的信息资源。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将所需资源搜集整理好,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寻找-些适合课堂学习的有利资料。这样,教师与学生都为课堂丰富.了内容,在搜集资料的同时也必会开阔学生的视野,见识到许多课本上不曾有的知识,从而促进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汫授ThanksgivingDay这一西方节日前,我先布置学生回家搜集一些关于ThanksgivingDay这一节日及其他西方节日的资料。学生不仅兴致很高,而且搜集到了许多丰富的有价值的资料,如图片、Flash动画等,甚至还有学生自制节日礼物带入课堂。这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堂,我相信学生和教师都会其乐融融。由此可见,学习环境的限制,使得大部分学生难以有足够的英语学习氛围。特别在遇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民俗风情等方面的问题时非常困惑。而在当代的英语学习中,学生对文化背景的理解是否透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或不明白的句子时,由于手中的资料有限,不能理解各种知识。这时学生可以到网上去查询,不仅可以弄清自己不懂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扩大自己的知iq面,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在无形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2.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设“释疑”情境,即我们目前所倡导的批判性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释疑”情境是指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从问题入手,通过情境变化的观察,一层一层进行递进分析,最终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如在进行《中学生百科英语》的教学时,首先由学生进行联想,谈谈可能发生在这艘船上的事情,然后从文章中寻找线索,接下来让学生提出各种质疑,即创设“释疑”情境,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通过网络搜索,通过生生合作等方式给出可能性的推测。

 

学生在上网查找、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也是进行信息获取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获取的信息将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因为学生在实践这一过程中是带着学习英语知识的主目标进行的,同时他又在学习信息的处理、各种多媒体工具软件的应用。应该说,这种学习是自觉的、自主的,而且是探索性的。

 

因材施教,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

 

对于不同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的学生来说,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和所选择的学习方法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而信息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轻而易举地实施多样性、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整合策略。我们现在可以利用“海e英语学习社区”,通过对学生的在线课堂评估、在线测试、电子作业里的数据进行跟踪,来分析每位学生在一定阶段所处的问题,从而进行时时反馈。与此同时,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数据反馈来制定适应每位学生能力的试题,而且所有学生的试题各有针对性,从而达到了个性化教学。这样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这对于传统教学来说几乎是很难做到的。

 

与此同时,学生所擅长的方面也是不同的,如何利用信息化环境来发挥学生的特长,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各种丰富的英语活动,如“海e英语学习社区”中举办的计算机英语报刊创作大赛、制作元宵花灯大赛、用英语介绍春节的视频展等。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引导学生进行网上资料查询就是实施“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一种极为有效的学习方式。那么,以上所提出的就是对传统教学的一"革新,但是如何把这种新式的教学模式引入我们现有的教学体系中,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信息化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重视。在它的帮助下,老师上课更加得心应手,能够迅速快捷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英语有了更加鲜活和深刻的认识,学习有了更大的积极性。可以说,信息技术融入我扪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当中,在不经意间重新塑造了我们对事物认知的尺度,改变着人们行为和思维的方式,因此,英语信息化教学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注: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二五”群体课题《海淀区英语学习社区》(简称“海e”项目)研究成果。

第5篇

关键词:生理学;信息化教学;课程设计;WST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149-02

网络环境支持的教学模式(web supported teaching,WST)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和IT技术,将课堂加以延伸的教育方法。他的最大特点是对网络和虚拟信息的依赖和利用,以及对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同时对教育的理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2]。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一经出现就表现出自由、开放等许多优势,必将成为教学的趋势[3]。本文对生理学教学过程中依托网络技术实施教学改革的实践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探索的设想。

一、WST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WST教学模式尚未具有成熟规范的程序,但现代教育已经离不开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生理学是一门链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涉及的人体系统广泛,需要掌握的知识较多,对于学生而言较难掌握。因此在WST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跳出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的限制,充分整合资源,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过程简单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发挥WST优势,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环境,帮助理解掌握知识点,提高教学效率及效果,为学生临床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教学资源数字化。在信息化的环境里,学习的途径和形式呈现多元化,知识的传播变得迅速而便利,而信息传播的前提是信息数字化[4]。本教研室将所有的《生理学》教学文件如:教案、讲稿、课件、视屏等实现数字化;部分图文资料通过扫描、拍照等手段实现数字化;对优秀教师的教学课程录制成教学视屏;针对知识难点,提供模拟图、思维导图、照片、动画等形象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建立起覆盖全部重要知识点的试题库和评分标准;为同学提供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下载和链接。

实验教学是难以完全实现数字化的关键环节。我们通过电脑仿真技术构建虚拟机能实验室,一定程度模拟实验操作过程,并提供实验结果及分析。同时,提供包括实验讲稿、教案、实验录像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但是实验教学的关键在于实际操作操作变化多样,无法完全通过虚拟实验室完成。

2.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构建WST教学模块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将现有的教学过程拆分成若干板块,包括:预习指南、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考核习题、交流互动、课外知识拓展、实践技能培训等。根据教学模块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系统的生理学网页。以考试环节为例,可以直接在网页挂载生理学试题集的电子文档,也可以通过相关软件实现自动抽题、考试、阅卷等功能。我教研室鉴于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通过前期调研、可行性分析,整合现有资源,与学校技术信息学院联合推出手机题库安装软件。同学们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上实现抽题、考试、阅卷等功能。

WST教学模式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跳出教科书的限制,从专业信息网站、教育在线平台广泛的获取网络教育资源,使课堂教学内容得以拓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程网站的关注度。我们在生理学网站开设了学科研究进展,实时更新研究动态和诺贝尔奖的研究介绍;构建全国优秀生理学重点课程的链接列表,实现校际的资源共享。

3.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实现互动。利用网络技术优化课后辅导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网络学习资源的搜索引擎、网址、关键词以及拓展学习任务,部分信息上传到教研室的网络课程中,学生可以方便地访问、下载。学生可以在网站的讨论区提问,其他同学也可以浏览或者参与讨论,更好的形成关注点,这比传统教学的课后提问以及电子邮件的一对一辅导效率更高。论坛的帖子长期保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复提问,也有利于具体问题的深入探讨,比如:下一届的学生还可以看到前一届学生的提问,并且可以持续深入的讨论,使讨论有延续性。

二、WST教学实践的评价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TTM)即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按照课前备好教案中的程序进行操作,程式化、机械化,教学内容受到教材的限制,教学手段创新不足,教学的地点和时间有较大的局限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展现。

1.WST教学模式的优势。WST有效的延伸了课堂的空间,模糊了课堂和课外的界限。它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三点:一,教育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数字化传输让信息的传递更加高效,反馈更加及时。二,解放了学生和老师,拓展了课堂的范围。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不再局限于课堂,只要有网络、有终端、有信息、有学习主体教学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师和学生都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三,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主动。互联网中无边界的知识让教师和学生更加平等,教师要和学生一道去面对海量的知识。这对TTM构成一定程度的挑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好处[5]。

当然,在学生有相应成果如论文、研究报告出现时,教师可以组织进行展示和交流。这也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发挥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临床辨证思维和科研思维。

2.WST教学模式的不足。WST教学模式也有一些先天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虚拟的信息不能代替直接的感知,尤其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网络虚拟的效果都不会很理想。这也证明了,WST教学模式的课程更适合理论教学而非实践教学。其次,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它的不断变革与改革,正是它得以具有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一旦制作成功,其更新没有传统课堂中教师的把握那样灵活。比如:某些教学录像录制成功,稍有变更就要重新制作或者剪辑,而且无法根据学生接受的程度不同及时调整,不能改变多种方式讲解某些教学难点。所以,WST模式更多的适合于一般知识点的传授,可以解决部分教学资源的不足,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

三、WST的前景展望

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互联网早已超越了技术应用的层面,必将深刻的改变社会的方方面面[6]。教学的本质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知识、经验和技能传递的过程。由于环境的变化,参与教育的主体发生了变化,教育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教学的方式也必然随之改变。WST模式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自然选择,也是时代的需求。

本教研室希望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探索和完善WST教学模式:第一,进一步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将大部分的课程内容数字化,形成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的数字教学资源库。第二,开展WST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充分阐明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第三,研究WST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互补作用,充分利用WST教学模式作为第二课堂,将知识的传递更多的放在网络,解放传统课堂,在传统课堂开展更多的讨论和实践。第四,提高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教师从知识的提供者向资源获取途径的提供者转变,从问题的解答者向问题的多样化解决方案的引导者转变,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

综上所述,WST模式遵循现代教育的客观规律,符合医学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5],有利于促进资源和技术潜在的育人功能向现实转化,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鉴于现在大学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较好,在互联网利用率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WST教学模式必将成为高等教育未来改革发展的主流。我们在生理学信息化教学领域的探索只是一个开始,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Becker J.Conceptualizing mind and consciousness using constructivist ideas to transcend the physical bind[J].Human Development,2008,51(3).

[2]张立,石岩,王玉柱,等.创新教学理念下的信息化教学实践体系结构[J].训练与科技,2008,29(6).

[3]高路,倪鑫.生理学信息化教学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6).

[4]周京军,刘亚莉,刘涛,等.医学生理学教学内容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1).

第6篇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模式; 会计信息系统; 探究式学习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81

[中图分类号] G642;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8- 0122- 02

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人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适应和推动社会的发展,教育正是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来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因此,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教育的最本质要求是使学习者得到尽可能完善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习者被动地接受学习,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潜能被压制下来,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知识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国内外的教育界都在努力进行教学模式的变革――由灌输式教学模式向信息化教学模式转变。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时代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基于技术的教学模式或数字化/信息化的学习模式。所谓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指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教学方式。它是技术丰富的教学环境,是直接建立在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框架基础上,包含相关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教学模型。其旨趣在于:发展学习者适应信息/知识时代所强调的素质;变革学习方式;关注高阶能力和建构主义的信息技术应用。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宗旨下对现行课程的教学进行变革是历史的需要。

1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目标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一个主要宗旨则是要通过支持学习者的高阶学习,以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的发展。所谓高阶能力,是以高阶思维为核心,解决劣结构问题或复杂任务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创新、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协作、兼容、获取隐形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十大能力。而所谓高阶学习,是指运用高阶能力,特别是高阶思维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因此,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目标应当以培养促进学习者的发展为导向,帮助学习者去主动地、有意图地、合作性地学习。

会计信息系统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就学习该学科本身而言,要求学习者必须通过学习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原理、程序开发、会计学和管理学的综合应用,还要能熟练操作流行的商品化会计软件。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上马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了会计工作的电算化,这也使得学习者为了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必须具备实际操作技能和数据库开发维护的知识,要求很高。但是,目前各学校会计信息系统的课程目标就被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理论型,重点讲解系统的理论,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脱离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走出校门后难以适应;另一类为实务型,重点讲解会计软件的操作流程和规范,这类学生与前者相反,他们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但一旦具体运用中,软件出了问题,就会束手无策。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不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的,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因此,结合信息化教学的指导,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为指导。具体到本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操作的能力,能够熟练操作会计软件并能掌握其业务流程和开发设计理念,能够进行系统维护,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既懂网络技术又懂管理思想的复合型人才。

2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内容

2.1 教学内容应当体现综合性/跨学科特征。

(1) 凡是接触过会计信息系统的人都知道,它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支柱,这也意味着它与企业管理的其他方面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近年来基于ERP的财务软件得到广泛应用之后,这方面的体现尤为明显。然而在目前的会计信息系统教学中,对于这种思想的传导并不明显,从而造成学生容易养成割裂地看待事物的思考习惯,缺乏系统的观念和全局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一定要体现出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特征,使学生能够真实体会现实生活中会计知识与企业管理、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方面知识的综合。

(2) 目前在各大高校中这门课程的讲授一般采用的是课堂理论讲授与实验室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往往是课堂讲授理论框架结构及操作流程,对于操作性很强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无法积极主动地掌握。实验室实践应用过程中,学生只能跟随教师按照具体的操作步骤机械、呆板地处理实验数据,只求实验结果准确,而不能真正领悟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理念。这就使得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适应不同会计信息系统环境的能力较弱。因此,在进行实验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开设常见财务软件操作实验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会计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实验和系统维护的实验。

(3) 由于社会需要的是既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又懂得企业管理和财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内容中,应该涵盖这几方面的知识。但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往往过于专注财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第一类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即便是由于教育部的要求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学习,但也仅仅满足于应付考试而已。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模式,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尽可能提高该方面的实验动手能力。

2.2 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

(1) 理论教学方面,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教材的选择方面,一本好的教材能够使学习者得到很大的帮助,选了一本好教材就是教师为学生构建一个信息化教学模式做出了第一份努力。综观国内会计信息系统或会计电算化教材大体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为主线,其理论性较强,实践操作性较弱;另一种是以会计软件的上机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性较弱,实践操作性较强。但是,不管是那一种类型的教材,甚至是在教学中实际上采取了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也未能收到所期望的效果。问题在于ERP的基本知识、电子商务、网络财会、网络审计等人们急切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会计信息系统教材中介绍得非常肤浅,远远满足不了人们想详细了解和掌握的求知欲望。所以,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改革的同时,自己首先要成为“发展中的专家”、“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不断补充相关的前沿知识,并给予学生将新信息与先前的知识联系起来的帮助,从而发展学习者学会学习的能力。

(2) 实验教学方面,一方面要注意商品化财务软件的更新,近年来伴随信息化进程的步伐以及管理理论的发展,我国的商品化财务软件不断更新。从单一功能软件,升级到综合性软件;从单机版,升级到网络版;从单纯的财务软件,升级为基于ERP管理理论的企业管理软件。因此,在实验教学方面,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验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就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用友或金蝶ERP财务软件而言,不仅应使学生体验到ERP财务软件的账务处理功能,还应该体验到人力资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从而对整个企业管理的业务流程有深刻的理解,这将有助于学习者通过综合性实验有效提升学习的兴趣,并对适应社会需要有较大帮助。

(3) 要注意实验形式的更新。在ERP环境下实验体系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ERP环境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以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的秉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现行的ERP系统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考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复杂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ERP实验中心,它可为学生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验教学提供软件、教材、实验资料、企业案例等解决方案。

2.3 教学内容应充满挑战性与趣味性

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为学习者布置的学习任务应当具有一定的复杂度,且需要持续的学习时间。这样学习者要想成功完成这种学习任务,就需要不断延伸他们的思维技能和社会技能。因此,可以考虑引入ERP沙盘模拟对抗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的感性认识得到增强,同学们扮演企业实际中各种角色,体验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的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效果评价

由于信息化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本科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考核应该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在考核方式方面,采用过程性考核结合期末考核,期末考核又分为笔试考核和上机考核两部分。在平时的学生上机实践过程中,每做一个实验,需要提交一份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中的流程、问题、对策做出说明,以评定平时实践考核的成绩,这一部分成绩可占总成绩的15%;而在平时的理论课教学中,对有关知识的学习探究情况,可占总成绩的15%;在期末考核时,编制一套较简易的账套,进行上机考试,并按上机完成的情况给出考试分数,这部分成绩也可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核的笔试考核部分可占40%,重点考核学生的理论水平,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冀生. 以人为本与教育创新――21世纪高等教育的理念和质量[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3).

[2] 钟志贤. 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 张媛媛,梁东.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现状和改革构想[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4):123-125.

[4] 徐玮. 论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模式的优化[J]. 财会月刊,2011(15).

第7篇

社会的信息化,必然要求教育的信息化。一场全球性的教育信息化革命,已在教育的各个领域的不同层面迅猛地展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学习资源和发现知识、探究知识、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过程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从而改变我国基础教育传统的教学结构,促进教学整体改革。

一、信息化硬件设备

湖南省龙山县(以下简称“龙山县”)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县域整体推进“三通”工程,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了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为县域整体推进专递课堂建设与应用创造了条件。目前,全县73所学校1263个班级配备了1205套终端多媒体设备,建成了覆盖县域内所有教育单位的高速教育城域网;打造了以高品质专递演播厅为专递起点、高速教育城域网为大通道、全县所有教室交互式触摸液晶一体机为终端显示设备,通过教学资源实时录制直播点播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和互动教学控制平台为技术支撑的县域优质课堂同步专递系统。湖南省龙山县思源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在建校伊始便得到县教体局的支持,完成了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完善了校园信息网络建设,学校出口带宽100 M,校园实现无线全覆盖。共有60个教室配备信息化终端;建有计算机教室4 间;配备了高标准的录播室1间,视频音频同步传输,具备录播功能,能及时将优质课堂教学同步传输。共有 60个教室接入互联网,并配有大屏幕交互式液晶触摸一体机。

二、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创新

1.“1+N”专递课堂模式

龙山县2014年已实施同步专递课程,借助“三通、两平台”,在学校建立录播室,将农村学校音乐、美术、英语等薄弱学科与城区全期同步,以期达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及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充分利用同步专递课堂,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全面覆盖,先后与龙山县31所农村中心小学、15所片区完小、21个教学点全程开展音乐、美术、英语三门学科的同步专递课程,67所学校全学期同步参与我校的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同一时间上课”“同上一堂课”“同步互动学习”的局面。作为网络课堂主校,以三年级英语、四年级美术为专递课程的实施年级学科,以缺少以上专业教师的正南片区小学、他砂乡民族中心小学等17个乡镇完小(片小)和1个教学点为网络专递课程分校,通过“三通、两平台”专递系统,对250多个班级进行课堂同步专递,整期同步开设课程;对58个教学点的174个班级实行异步专递,让农村学生享受到城区优秀师资及农村辅导教师的双重教育资源,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养成,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同步专递课堂建设为重点探索了具有典型意义和借鉴价值的应用模式,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贫困山区县运用教育信息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范例。

启动实施同步专递课堂建设,让县域优质教育资源在较大范围内发挥很好的辐射作用;不间断的同步专递课堂,让城镇课堂常驻农村,让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变得触手可及。县域的“优质课”向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进行同步专递,让农村师生可以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专递课堂为边远山区教育带来一路精彩纷呈,点燃了山区教育改革创新的活力和希望。

2.“班班通”环境下的“三生课堂”

(1)“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发展,以服务生活为目的,这是新课标的宗旨和特点,课堂教学生活化适应了这一特点且与之契合。的确,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是生活的缩写,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构建促进学生智慧成长、人格成长的生活化课堂,使课堂充满催生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2)“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依据生命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的观点,生态化教学顺应学生“自然生长”,适应师生成长需要,通过构建中小学平衡、协同、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自然生长”与教师“助长”的有机结合。探索生态化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及其特征,激发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原动力,建构自主、自学、自由的课堂,抓住情境创设、目标导向、反馈拓展等环节,优化教学过程。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信息化;教学模式

1传统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1)教学时间有限,课堂传统教学方式信息量较少,无法满足学生需求。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总计20课时,设置8个专题,每个教学班级学生数40人至80人(以专业开班上课)不等,在有限的时间内要保证学生掌握多个知识点、实行学生互动、完成学生考核等难以实现。(2)学生携带智能手机,无法专注教师的口讲笔授,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当前学生普遍使用智能手机,玩游戏、发消息、看新闻,手机已经成为生活中离不开的“朋友”。学校虽然在教室的讲台上钉上几十个手机袋提醒学生课堂上交手机,但是依然有学生无法自控。教师只有在课堂上运用信息化教学和互动方式,播放教学相关的视频图片和案例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课堂参与性教学互动时间空间有限,难以实现有效沟通。参与式教学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角色设计和游戏互动,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成长经验的分享,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觉行为,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有限,学生在开放式的课堂上很难进入真实的情景角色之中,难以实现有效沟通。

2心理健康信息化教学模式相关要求

(1)加强资源库和网站建设。建设质量高、信息量大的心理健康课程网站,栏目丰富、针对性强、信息量多、适合学生兴趣特点,网站要不定期进行内容更新完善,吸引学生点击浏览学习知识。(2)加强校园硬件设施建设。投入经费建设校园数字化学习中心,加强配套硬件的建设,实现校园免费网络全覆盖。建设功能性教室、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手机APP,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互动和考核。(3)加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对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和运用,每年组织教师分期分批学习新知识,全面提高信息化能力。心理健康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视频的下载转换和微课制作运用等方面走在其他教职工的前面。(4)引导学生对资源的学习与运用。课堂教学和心理咨询中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微信、腾讯QQ和邮箱等实现互动反馈,如翻转课堂任务的、网络咨询的预约和接待、视频书籍的推荐、引导学生观看课程网站上的视频、微课和心理电影,网上的作业和批改,充分了解学生心理活动,针对性开展教学与咨询。

3心理健康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果

(1)先进教学设备和软件辅助课堂教学。在课堂中教师除了运用多媒体课件外还可以利用多功能教室的先进设备进行教学,使学生轻松掌握心理知识和技能。如,在第一堂课《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中,我们利用视频编辑软件剪切了两部分的央视新闻视频,一个是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的部新闻报道,一个是尼克•胡哲的励志宣传片,直观性的视频冲击力和震撼力较大,学生观看两段视频后陷入深深思考,“身体残疾和心理问题,哪一个危害更大”。信息手段的引入更高效、更切合实际、更简洁地让学生内化知识和能力,自觉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教师们在每一章节都引用生动适合的视频、图片、音频等信息化手段,增强教育的有效性。(2)网络覆盖后的课堂学习与心理测试更加便利。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中,学生非常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会通过一些心理测试来了解自己,如气质类型测试、焦虑自评测试、情商测试等。传统的心理测试采取的笔纸测试,复杂且费时,消磨学生的耐性,导致学生半途而废。网络覆盖后通过进入信息化学习中心上的“心理健康网络课程”的“在线心理测试”,学生只要回答完测试问题并提交答案就可以了解自己的测试结果,快捷方便[1]。(3)制作微课和拍摄视频补充课堂教学。对于课堂中的重难点内容,或者需要拓展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中现有的微课或者自己制作的微课来帮助学生巩固复习,或者补充教学。心理健康教师每人都善于制作微课,不同的知识点就可以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阅读文字、欣赏画面、思考问题,触发心灵的律动。(4)聊天软件和电子邮件辅助咨询。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少数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或者遇到隐私问题(性心理障碍、家庭父母婚外情、等),不愿对心理辅导老师袒露心声,而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如聊天工具,微信、QQ等让学生有自由的选择权,且隐秘性强,避免了尴尬,操作方便、简洁,不受时空限制,方便学生培训、交流和学习,目前每年有超过200以上学生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证并顺利通过,学生在聊天群里通过交流学习,提升心理素质,拓展学习范围。(5)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和课程资源库。心理健康教育团队通过制作独立、美观、实用的心理网站,让学生在这个“心灵之家”找到心理知识的食粮、倾诉心声的朋友、安全温馨的环境。在2014-2016年期间还建设了集趣味性、互动性、自主性、发展性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库,栏目设计包括心理辅导、心理测量、心理知识、心理论坛、学生表演的心理情景剧、著名的心理电影、艾滋病预防的动画动漫和心理新闻等板块,鼓励学生根据需要,上网选择不同内容进行学习或讨论,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控的水平和能力[2]。(6)微信微博发挥隐性课堂功能。微信、微博是学生晒心情、发牢骚、发感慨的场所,是学生的心理晴雨表。心理老师在课堂之余发挥隐性课堂效能,借助平台与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互动。师生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表文章、视频或者说说,植入正面、积极向上的社会新闻和榜样,用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生活方式和智睿智处世哲学营造健康积极的氛围,学生可针对这些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者分享自己的经历等。这种教育方式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充满趣味性。(7)APP客户端安装使用促进师生沟通。安装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APP,是一种有力的学习工具,逐渐受到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青睐。例如,心理FM是目前受众面比较广,专业性较强的一款APP,以音频材料为主,涉及内容广泛,受到广大心理学爱好者的青睐。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立了自己的APP平台“心兜兜”,主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和网络心理咨询的功能,励志故事、心理学相关的优美散文、心理学专业知识介绍,还有的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经典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以及帮助入眠的轻音乐或优美诗歌,可帮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参考文献:

[1]张丁香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5)

第9篇

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陈旧落后,教师在备课和准备教具时耗时耗力,教学质量很难保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与传统课堂教学以讲授式、个别化、讨论式为主不同,网络为创新学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限制少、人际合作易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室可使信息媒体设备一体化,使教学内容动态化、形象化;学生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可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进行自主化学习、合作化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网络运用于教学,不但拓展了传统教学模式,还引入协作学习、发现式教学等新型模式。

有些课程中的教学重、难点很难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突破,此时,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来辅助教学,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如《月球之谜》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月球表面的情况和与月球相关的不解之谜,教学难点是对知识的拓展和交流。如果仅仅依靠书本,学生很难理解,但是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将宇航员从月球上拍摄的实景录像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学的重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对于教学难点,也可以动员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交流解决。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想要了解月球的欲望以及探索月球的激情。

需要注意的是,以“生”为本,物为我用。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围绕教学目标,以学生发展为宗旨,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安排教学,切记任何课堂教学都不是依靠单纯的多媒体或网络就能完成的。

师生角色的转变

网络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更新,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向网络时代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指导者、帮助者转变。教学探索过程由教师筛选整理信息向学生自主获取信息过渡,教师不能将从前的“人灌”简单地转化为“电灌”,而是应该加强指导。学生则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即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成为知识、能力的主人。将现代教学媒体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途径,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从而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趣意盎然。

如在生物学科《克隆》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并为每组确定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及学习过程中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进入由教师提供的网站进行探究,也可以在互联网上自行搜索,进行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时找教师帮忙,或者相互讨论。由此可见,教学过程由讲解说明转变为通过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协作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使教学内容得以丰富,教学重点和难点实现了更好的突破,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效率获得了切实提高,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媒体作用的转变

早期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以多媒体演示为主,其优点是直观形象、知识传授快捷,但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媒体的主人,未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因此,媒体作用实现由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到学生自主、协作式学习的认知工具的转变,还需一个过程。现代教育技术的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录音、电视、投影、录像,幻灯,语音实验室、计算机、网络等已尽显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这无疑会为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

现代教学媒体能够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这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融情于境的效果。如上文中的生物学科《克隆》教学,本课结合网络教室中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发现探究、协作交流的开放型学习环境。教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建立一个由自己控制的探究型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己在浩瀚的网络资源中查找资料,进行个别化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习的广度。通过协作学习,小组讨论,对自己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使认知在交流中得到升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内容的直观性。但是,教师在进行传统教学与信息网络教学对话时,一定遵循学科特点,保留传统教学的精华,不可急功近利,要设法使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水融,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学习态度和思维的转变

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更新,培养具有获取、筛选、加工信息的素养,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学习思维能力,并能与他人合作的新型学生,是信息化教学的目标。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正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之一。信息化课堂教学是人们对现代化教学媒体的恰当应用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一种教学形式,它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直观的信息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平时因某种原因无法接触或难于接触而不能理解的事物、场景等,同时还能启发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也就是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学生学习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现代教学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Doing housework一课,在设计“电话对白”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让每位学生独立和电脑中的人物进行电话交流,对话还可以根据难度分成基础型、提高型两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类型进行练习,还可以通过“求助”来完成任务。在学生完成与电脑的对话之后,系统还会自动出现丰富的表情和语言,用来评价交际活动的成败。一旦失败,学生还有重新“打电话”的机会,所以不必担心学生会失去信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呈现真实的教学情境,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乐于说英语,乐学、爱学英语,激发他们内在的求知欲。学生的潜能获得了发展的空间,创造性思维也获得了发展的空间。

信息网络技术运用于教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与要求,但如何将之恰如其分地与学科教学结合、为学科教学服务还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我们要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有序、高效、创新地开展实验,将网络环境和学科教学充分整合,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之路,为学科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