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企业发展策略

时间:2023-08-27 15:04:34

导语:在企业发展策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企业发展策略

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策略

为了在21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并发展,中小企业必须发展电子商务,但是考虑到目前中小企业所处的环境以及其自身的一些弱点,中小企业不能立刻抛弃传统的商务模式,而是应该在继续保持传统商务模式的基础上,应用电子商务来改造传统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模式吸收了传统商务模式的精华,并且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其加以改进,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实现企业自身与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多赢。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中小企业开始涉足电子商务领域,但是还是停留在萌芽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对电子商务认识上的不足

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认为所谓的电子商务就是构建网站,建立网上店面,企业信息及产品,让客户通过它来购买东西。因此网络利用率差,营销方式单一,大部分上网企业的仅仅停留在网络广告和促销上,而且也只是将厂名、品名、地址、电话挂在网上而已,很少有企业拥有自己独立的域名网址,开展其他网络营销活动的更是寥寥无几,网络的巨大优势与潜力远远没有被挖掘。

2.资源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欠缺信息化建设

中小企业使用互联网和参与电子商务的程度参差不齐,许多中小企业仍把精力全部放在业务上,难以投入足够的资源进行信息化建设。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网站,但过于关注于传统业务,加之“重硬件而轻软件”的倾向严重,网站利用率极低,甚至成为一个空壳,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极低,导致电子商务名存实亡。

3.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国内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开展电子商务缺乏一个成熟的商业环境。特别是目前中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信用、支付和物流等阻滞电子商务发展,导致进行网上交易的企业要冒很大风险。

二、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1.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中小企业利用实现企业资源计划(ERP)和企业业务重组(BPR)等信息化建设从事电子商务,网络就成了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主要媒介和实施场所,从原料的采购,产品的设计、制造到产品的宣传、营销、辅助销售和运输,各个环节实现网络一体化,各个环节连成一个互动的有机整体,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2.能有效降低企业库存

中小企业实行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通过构筑和前端客户以及后端供应商的互动系统,能对企业的销售量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进而真正实现企业的JIT(JUSTINTIME)生产方式来实现产品供应的通畅、合理、高效,既满足供应,又不保留大量库存,最终实现企业的零库存。

3.减少了交易成本,拓展国内外市场,增加了商业机会

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无疑会带来交易成本的大幅下降。一方面,网络广告对传统广告的取代将为企业节省巨额的广告费用。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减少了中间渠道商,实现了直销,从而降低了销售成本。同时电子商务具有开放性特点,使企业的交易活动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的进行,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从而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商机。

4.能使中小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电子商务使得信息从离散化走向集约化,信息的传递方式由阶梯型变为水平型,从而缩短了信息沟通的渠道,使中小企业能够迅速地协调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顾客的业务往来,快速处理企业的采购、调配和送货等活动。同时加强对各个部门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和管理组织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导致中小企业更加有效地运行,从而搞活企业经济的活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可行性

1.政府为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提供了政策支持

2000年1月22日,信息产业部审议并通过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纲要》,它将成为我国企业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同时,国家三部委将有一系列举措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从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

2.网络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为电子商务提供了硬件支持

多年来,国家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已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大容量,高速率光缆传输网络。公用数据通信网、卫星与微波通信网;图像通信网和多媒体通信网已有部分投入使用。这为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提供了硬件支持。

3.大量的电子商务提供商提供了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的保障

电子商务提供商专门为企业提供虚拟主机空间租用,承担电子商务平台制作与维护的电子商务服务商。这样就免去了企业自己购买专用设备和分流专业人员维护的高额费用,大大地降低了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的运营成本。

4.信息化教育为电子商务提供了人才保障

电子商务的实现的关键之一是信息化人才。目前,我国正采取多种手段和不同的形式,积极地开展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工作。教育部门,正大力普及网络知识,在许多大专院校经济、贸易等专业院系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为电子商务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复合人才。

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面临的对策

1.拟定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和总体规划

电子商务不仅仅是将企业业务简单地搬到因特网上,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现有运营模式的变革,它涉及到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业务流程

的调整、内部资源的重组、基础设施的架构等一系列问题,也包括企业外部网络环境的建设,宏观市场环境的营造等。因此,中小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市场环境与市场地位并结合自身的条件,选择电子商务实施的最佳切入点,有计划分阶段(如酝酿阶段、交易阶段、整合阶段和转型阶段)的进行。

2.结合自身条件增加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投入

中小企业发展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须增加信息化的软硬件投入如系统构建成本、技术支持成本、运营管理成本、安全成本、风险成本和其他成本。因此中小企业要以商务为核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实现企业价值链上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3.建立高效信息收集系统,优化资源配置

信息网络时代,及时有效的信息决定市场和效益。中小企业要成功地实行电子商务,一定要建立一个高效的MIS信息收集系统。通过网站的设计。建立一个良好动态数据库,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进而了解市场的需求动向及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企业的产品在网上受欢迎的程度等。同时能与ERP、BPR、SCM和CRM系统进行整合,进而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最大地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4.选择最佳的配送及支付结算方式降低风险成本

社会化配送及支付结算方一式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两个瓶颈,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自身来解决。因此,中小企业可以采取第三方物流配送方式,由物流公司承接仓储、运输后,为减少运行费用,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又要使生产企业觉得有利可图,就必然在整体上尽可能的加以统筹管理,使物流合理化。同是,支付结算方式可以采用由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公司作为中介来承担,进而降低交易风险。

5.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系统,建立忠实的客户群

第2篇

1.不完善的资本结构。不完善的资本结构对企业造成的主要影响是使企业背负巨大的财务压力,偿付能力较低,从而给企业带来潜在的经济风险。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自身资金积累,部分资金来自于银行等信贷机构。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资本结构不完善,使其负债率较高。一旦销售策略出现问题导致产品滞销时,资金周转就会出现问题,影响企业发展。

2.投资缺乏科学性。企业为了获得流动资金而争取外资加入,但很多企业对外资过于乐观,未考虑其存在的风险,很容易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企业内部资产投资决策同样存在问题,主要体现为:企业对其可行性分析不周全,无法获得全面的正确的信息,出现错误投资,从而带来经济风险。

3.不合理的资金回收策略。不合理的资金回收主要体现为企业为了扩大产品销量而采取的错误的营销战略,此时企业往往盲目的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允许客户赊销产品。但最终导致企业呆账、坏账过多,不但没有提高企业利润,反而使企业投资成本无法收回。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由于急于获取利润而忽视了对经销商的信用度和发展前景的衡量,很多经销商在经营过程中倒闭导致企业无法收回成本。这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和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影响,破坏了企业的正常运营模式。

二、符合市场发展的企业营销策略

1.快速降价式营销策略。价格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其又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当企业出现供大于求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策略防止产品积压。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企业要难免处于产品滞销的危机之中。此时,只有及时降价以激发客户的购买欲望才能短期内为企业收回成本,防止损失过大。符合市场规律的薄利多销模式是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策略之一,通过降低产品的毛利率,可促进资金回收率,增加产品销售量,从而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动,保证企业具有足够的资金维持其发展。但对于这种营销模式,企业要注意拿捏,以免过度降价导致的不良发展。快速降价营销模式要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并且只能作为一种短期的销售模式。企业应尽快提高产品质量,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

2.以利润为中心的营销策略。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利润是企业得以正常运行和发展所追求的根本目标。这要求企业决策者要具有先进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并将利润的获得作为企业营销战略和基本经营理念。以利润为中心的营销模式,不仅仅是依靠产品销售量的增加,而更应该通过谋求产品结构的某种最佳组合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比,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基于此,企业发展应以提高市场份额、提高客户满意率和获取率为核心,采取合理的营销策略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3.节约式营销策略。节约式营销策略主要应用于企业出现内部危机或者外界环境发展巨大变化时。如经济危机时代,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下降,产品供应出现过剩,社会事业问题严重,处于经济危机下的企业同样面临裁员问题。此时,企业市场需求总量处于绝对萎缩状态,这要求其采取收缩市场战线的策略。多数企业在面临巨大经济危机式会采取该策略,要求不能盈利的市场战线下线,关闭盈利较少的分公司,并且要对企业营销结构进行重新调整。从管理角度分析,企业管理人员应分析市场所处位置的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对其进行重新排序,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企业利润的正增长。尤其是对于发展状况较差的地区,管理人员应具有长远的眼光,不断通过发现潜在的客户以维持其发展。这种细致的分析模式可获取商的同意,并帮助其整理相关地区资源,促进销售资源集中。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此方法可降低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运营成本,实现有效的经营模式,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第3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发展策略;探析

1中小型企业发展现状

1.1发展规模小

中小型企业从生产规模,人员、资产拥有量,影响力都小于大企业。这样一来就不能提供高薪,高福利来吸引人才。并且,一般来说,人才在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风险要高于大企业,因为中小企业的稳定性要比大企业差,环境的变化,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要比对大企业的影响大很多。

1.2行业分布广,但地域性强

从手工作坊到高科技产业,包括一些不适合大规模资金运作的领域到处都有中小企业的身影,所以中小企业需要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人才。中小型企业的活动范围小,员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有时对引进的人才容易产生排斥,不利于人才的引进。还有,部分企业位于中小城市、城镇,地方偏远,很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1.3个体对企业的贡献度大,影响也大

因为员工数量少,故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每一个员工,对企业平稳的生产经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企业是依靠完善的制度来保持正常的运作,而中小型企业往往过分依赖员工的力量。也就是说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实际依靠的是没一个员工的能动性,没有完整的,系统的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这也不利于中小型企业对人才的引进。

1.4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

大多数中小企业要不没有企业文化,要不就是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这样一来员工就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念,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的相悖,这也是中小型企业吸引与留住人才的又一个障碍。

2中小型企业发展策略

2.1建立正确的观念

由于各种原因,中小企业认为人才就是指技术人才。他们将企业经营中的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归咎于技术人才的缺乏。这种狭隘的人才观,使得中小型企业过分依赖技术人才,很难发现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也就不重视人才体系的建设,导致企业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技术人才对企业的经营固然很重要,一个技术上的革新,使得企业旧貌换新颜,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并且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会发生,多数的企业还是在正常的经营运行过程中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这样一来中小型企业就要建立更为全面的人才观,这是吸引并留住人才的前提,这样的人才观是:人才是多样性的:一个企业要想运行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技术人才是一方面,还需要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公关人才等。可以这么说,一切能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的都是企业的人才;人才是多层次性的:企业经营中,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高层的管理者,一线的工人;项目开发专家,技术过硬的工人;全面的人才观才能解决中小型企业面临的问题,建立全面完整的人才体系才能为招揽人才创造条件。

2.2创造吸引人才的各种条件

中小型企业要抓住自己的优点,利用企业改革的时机,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各种方式创造条件,以期吸引人才。

灵活运用薪资、福利。要想吸引人才就要提高薪金,但是受自身的实力限制,企业应制定一套具有特色的薪酬福利制度,比如可以采用“底薪+提成”的方式,底薪可以与原有的薪酬制度统一,但是提成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人才采用不同的标准和评价方案,这种方式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首先,这种方式满足了人才生活的基本条件,使他们安心工作,又充分调动了人才的积极性,对企业而言,又引进了人才,又不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其次,中小型企业的特点决定了企业要想发张,员工之间的密切配合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在吸引人才的同时还要顾及老员工的感受,底薪和原来的不变,既没有打消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又为企业留住了人才。

2.3科技创新

中小型企业要想健康快速的发展,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创新是其发展的重点,因为创新能从根本上改善中小型企业的需求生存需求结构与发展结构。

2.4加强区域联系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虽然分布很广,但是彼此之间是孤立的,缺乏联系和协调性,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才能形成一张巨大的网,扩大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使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更加的稳健,安全和健康。

参考文献

[1]盛世豪,郑燕伟.浙江产业集群演变和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2]胡珑瑛,蒋樟生.产业集聚的分形研究[J].管理世界2007.

[3]方慧姝,吴永林.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度的实证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7.

[4]吕靖烨.谈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J].商业时代, 2007.

[5]刘爱雄.产业集聚中技术创新扩散效果评价[J].山西科技, 2008.

[6]吴歆,方志耕,阮爱清.基于灰色关联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关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07.

第4篇

【关键词】 冷链运输;冷藏集装箱;航运企业;多式联运

近年来,冷链物流发展迅速,许多国家和地区“冷动作”不断。作为冷链物流中重要的一环,冷链运输成为全球诸多航运公司热切关注并积极发展的领域。

1 我国冷链运输发展机遇巨大

随着我国中产阶层人数越来越多,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们对食品的种类、品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大量鲜活易腐货物需要进口到国内,并在国内各地之间进行调运,日益增长的冷藏货物贸易量催动了冷藏货物运输量的增长。据统计,欧、美、日等地区和国家的食品冷藏运输率现已达到80%~90%,东欧国家约为50%。然而,目前我国的食品冷藏运输率只有15%~20%。由此可见,我国的冷链运输需求巨大,而发展却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冷链运输市场供小于求,巨大的市场缺口,使得冷链运输商机无限。

近几年,冷链运输已经受到我国政府部门的重视。2010年,财政部、商务部《关于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试点的通知》提出,要在全国大力发展冷藏集装箱运输,优化组合公路、铁路、水路等运输方式,扶持公路、铁路、海路冷链运输。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出台《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的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将分别提高到30%,50%和65%左右。不断出台的利好政策及持续的行政支持为我国的冷链运输作出了宏观指导,冷链运输在市场与国家政策的双重推动下,正步入快速发展期。

2 我国航运企业开展冷链运输存在的问题

(1)冷链意识较薄弱。许多航运企业尚未意识到发展冷链运输的重要性,对冷藏货运投资较少,且与冷链上的其他企业缺乏协作。

(2)冷链运力不足。从全球范围来看,过去以冷藏船为主的冷藏货运模式正在迅速转变为以冷藏箱为主的货运模式,而目前我国现有的冷藏箱设备仅占市场需求总量的20%~30%。

(3)多式联运衔接不顺畅。由于国际冷藏品运输距离远、时间长,大多需要转运和进行多式联运,因而参与方较多,如托运人、货主、码头经营人、相关承运人等。目前,我国航运企业与码头经营人和铁路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较少,使得冷链多式联运衔接不够顺畅,削弱了冷链多式联运的优势。

(4)市场占有率低。全球航运大户如马士基、达飞轮船、汉堡南方、美国总统轮船、韩进海运等都较早开始投资与策划冷链运输,并已经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国内航运企业发展冷链运输起步较晚,市场占有率低。

目前,冷链运输市场尚未达到饱和,为了能够分得更多的市场“蛋糕”,我国航运企业应该积极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3 我国航运企业发展冷链运输策略

3.1 扩充冷链运力

3.1.1 调整船队结构,扩大冷箱船队规模

冷藏运输市场主要有两种运输模式:一种是传统的冷藏船运输,另一种是冷藏集装箱船运输。与冷藏船相比,冷藏集装箱船的优势主要是操作灵活,运输便利,且周转快,可以更好地完成“门到门”和小批量冷藏货物运输,装载量通常要大于冷藏船。冷藏船的装载量约为 m3 (100万立方英尺),而冷藏箱多为高箱,一个箱子的容积差不多是34 m3(立方英尺),因此即使最大的冷藏船也只相当于 TEU的集装箱船。而巴拿马运河的拓宽可以让更大的集装箱船通过,这必然会加速冷藏集装箱的发展。由于冷藏集装箱船具有独特的优势,许多经营冷藏品运输的航运企业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船队结构,增加冷藏集装箱船舶数量。

3.1.2 在订造新的集装箱船舶时,设计更多的冷藏箱位

由于冷藏集装箱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中的冷藏箱位数量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其中2009年由于经济衰退,增长率仅为1%)。许多航运公司逐渐把承运冷藏集装箱作为业务的主要增长点,在订造新船时,设计的冷藏箱专用电力插座常常占总载箱量的25%。而作为世界领先的冷藏集装箱承运人,马士基班轮公司更是于2008年订造16艘 TEU型集装箱船舶,每艘船舶均有个冷藏箱插头,冷藏箱位数量约占总箱位的一半。该批船舶现已投入远东至南美洲东岸航线运营中。马士基此后建造的绝大部分新型集装箱船舶中约有一半箱位运力可以载运冷藏集装箱。

航运企业在订造新集装箱船时,应根据今后可能的冷藏货运量需要,设计更多的冷藏箱位,这也是扩充冷链运力投资少、见效快的途径之一。

3.1.3 添置新型、节能环保的冷箱设备

许多远洋承运人如马士基、汉堡南方、达飞轮船、长荣海运、韩进海运、以星航运等对于投资购置自有集装箱设备一向态度积极,尤其重视冷藏集装箱设备的购置。马士基每年增加10%的冷藏集装箱保有量,大约投资4亿美元,这相当于每年增加8艘高专业化冷藏船舶。这些冷箱设备大部分是马士基自己投资建造的,还有一些是从第三方购买的。

近年来,新型冷藏集装箱的研制取得不小的成绩。冷藏集装箱的绝热性能和冷冻机械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现代冷藏集装箱有能力将箱内温度保持在 60℃的低温,并能控制箱内气流速度,确保装载货物的新鲜度。另外,节能环保已成为船舶和集装箱设计的新理念。近几年,海运业不断强化环保对策,2011年7月在IMO第62届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上决定采用国际海运的CO2排放规定。此外,由于原油价格暴涨,所有集装箱船的节能步伐都在进一步加快,因此,现代冷藏集装箱制冷系统的节能环保性能得到极大提高。航运企业在添置冷箱设备时应注意集装箱的节能环保性能以及较高的技术标准。

3.2 优化航线

第5篇

关键词:小微建筑企业;知识管理;SWOT分析;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029-03

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建筑企业特别是小型建筑企业数量和承揽工程任务量持续增长、蓬勃发展。截至2013年,中国建筑企业的数量已经有了很大增加和建筑物的总规模巨大,建筑业已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然而在这些数量庞大的建筑企业中,大量的小型建筑企业起着主力军作用,已成为建筑企业主体。所以从中国建筑企业现状来看,只有小型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才有建筑业的健康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市场走向国际化,企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小型建筑企业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竞争策略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从中国建筑业从业主体-建筑企业结构来看,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小型建筑企业数量庞大,产能过剩,水平低,缺乏竞争力;企业的规模不足,发展不完善,高科技技术和新型施工设备应用水平低;小微建筑企业承揽业务量小,虽然数量庞大,但市场占有份额低,科技化水平低,劳动分工水平不高,效率低下,核心竞争力不强,整体施工力量薄弱[1]。因此,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提高小微建筑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培育小型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抓住建筑业蓬勃发展的机遇。

一、中国小型建筑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企业资金不足,难以揽活。当前许多建筑工程,尤其是施工利润较高的大型工程在承揽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建筑企业垫资。目前大部分小型建筑企业都存在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尽管资金不足,许多建筑企业还在甲方欠工程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保证建筑劳务承包队伍尤其是农民工工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工程款回收困难。有些业主因资金紧张而无力支付工程款。这种情况下,业主往往以各种理由拖延工程竣工结算,使工程款不能及时结清。还有些业主通过多次审核竣工结算资料的方式拖欠工程款,有些工程时间长达数年,对建筑企业的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一些小型资质较低的建筑企业,工程款回收率只有35%左右。据专家统计,工程款回收率在75%以下,就难以支付工程材料款,难以保证建筑企业正常运转[2]。二是小型企业融资困难。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给小型建筑企业贷款,即使贷款也规定了一定的上限额度,对企业资金融通来说是杯水车薪。当前中国各省市都出台了支持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但是大部分融资政策是针对工业和其他行业的小企业,建筑企业尤其是小型建筑企业涉及很少,这种情况下,小型建筑企业没有融资大环境上的优势,同时本企业又无不动产可作抵押,导致贷款非常困难。

2.活源有所减少,部分开工不足。由于企业资金困扰,许多在建项目被迫停工,新的项目无法开工。这对于小型建筑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受资质条件和综合实力所限影响,总产值在亿元以上的工程多数被中字号建筑公司承揽,小型建筑企业承揽大型工程的机会较小。

3.建筑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费、金负担沉重,消耗掉了公司大部分流动资金和利润。目前的建筑企业生产成本有所上升,国内的甲方都对价格十分敏感,大幅度涨价会导致失去竞标的成功率。最后,只好建筑企业自己勉强承担。建筑企业开工前交纳的有投标保证金,为工程总造价5%;履约保证金,一般为工程造价10%~15%;定额测定费1.1‰(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已规定停止征收);排污费1.4‰;意外伤害保险1.2‰;基础设施管理费1‰;文明施工管理费1.34%;施工中检测试验费一般为1元/平米,竣工资料档案费须在竣工后交按照0.5元/平米,还要交工程质量保证金等等。此外各类人员从业和资格证书年检及培训,企业资质年检等,也开支不小。而建筑企业经费、资金的筹措,主要来源于自身企业的流动资金,其中银行贷款占了很大一部分。以微利为特征的小型建筑公司,流动资金本来就比较少,这些费金的交纳,更加重了企业流动资金的枯竭。举例来说,如果一家小型建筑企业承担了一项工程项目,其总造价1 000万元,则投标保证金需要15万元,履约保证金需100万元,工程质量保证金需5万元,这三项总计120万元,占工程总造价的12%。如果将一个企业一年要所承揽的十几项工程累计起来,总计数额相当可观[3]。由此可见,小型建筑企业相对负担重。所有这些保证金,一般在一两年左右,慢则三四年才能回到企业账上,这些对于大型建筑企业无所谓,但对实力较低小型建筑企业影响巨大。

二、小微建筑企业应采取如下策略措施应对未来建筑行业激烈的竞争

1.在建筑工程业务承揽上以“专”制胜。良好的竞争策略,在实施和改进有效的企业组织过程中作用巨大,小型建筑企业可以巩固和扩大现有的自身优势,并且发展进入更高的良性循环阶段。对于小微建筑企业来说,该策略是把重点放在“小而专,小而精”的竞争策略上。然后将企业确定的竞争策略浓缩为具体的管理措施,尤其是对于小型建筑企业的专有客户群。按照建筑行业产品分类,围绕在一个特定的目标服务的整体定位建设的总体策略,建立一个细分市场或地理区域策略,以发挥小微建筑企业的专业优势和地区优势。小型建筑企业,以满足各地的对象之间的不同客户的独特需求,且他们的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都低。具体与小型建筑公司相比,大建筑企业的规模在国内和国外,施工定位面广,是一种对小型有限资源的限制。但其在专业性方面相对薄弱,现有的各种业务仍能够独立运作,用以分散风险。小微建筑企业如果能集中自身企业的地区优势和专业长处,在某方面突出其小型建筑企业的专业性,是容易在与大建筑企业竞争中取得成功。所以企业应该在专业性方面探索更经济有效的企业定位策略。

2.建立和完善各项建筑企业相关制度。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良好的管理体制和治理环境,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支持和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无从体现。中国的小微建筑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早期阶段,但中后期发展迟缓。当前,小微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体现其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相关制度,并在相关企业策略制定过程中充分体现其核心竞争力。尽快建立和完善策略规划体系;组织体系;项目管理体系;生产管理系统;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人员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

3.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将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先导。人力资源开发、建设和一体化管理已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大多数小型建筑公司是家族管理,任人唯亲,导致小型建筑企业的高员工流动率。因此,加强人事管理,应建立稳定的人才发展机制,让真正有才华的人能留下。具体包括: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部分――人力资源培训系统;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竞争,择优”方案;建立有利于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完善企业中评价制度;完善营销体系;改革薪酬制度。目前,许多小型企业在建筑行业中的竞争属于同一水平的企业,企业技术差距很小,减少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提高竞争力的发展空间比较小[4]。这就需要将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建筑产品结合起来,形成自身竞争优势。加强知识管理,可以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实施知识管理,对工作人员的知识足够重视研究和开发,以创造知识,适应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报酬递增模式。知识管理实际上是小型建筑建筑企业在信息存储,这也是知识积累的建筑建筑企业管理策略。将积累的知识共享在企业,形成一个内部知识网络,不断地进行知识创新,提高小型企业竞争力。

4.小微建筑企业中发挥县镇,农村建筑市场,竞争优势。小型建筑企业在县镇农村可以充分发挥技术和机械设备的优势。小微建筑企业管理灵活,施工灵活,用工方式多样。这些都是小微建筑企业进军农村建筑市场的优势[5]。我们都知道,中国建筑业工人绝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缺乏技术和机械设备,但具有与本地工程有关的各种技能,农村建筑技术虽并不简单但都与企业职员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农村建筑项目的完成对小型建筑公司策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小微建筑企业承揽的农村电网建设工程、水利设施、沼气及小型厂矿工程和其他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中看出,可以更好地发挥施工技术专长,总结施工经验。通过该策略实施,一可避免与大企业的直接竞争,回避其规模较小、实力相对较弱的缺点;另一方面,农村市场有较小的竞争,更高的利润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进入能领先一步的竞争者,农村市场最终,在未来的发展,策略的实施和必要的资金积累方面就都占据了胜出的优势。

我们利用SWOT分析方法将当前小微建筑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和在各种环境下所采取的应对策略措施列出(见图1):

总之,小微建筑企业应充分利用有利的企业发展政策,抓住机遇,强化自身,开拓市场,在“专”上下功夫的同时拓宽小型建筑企业领域,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新的业务领域,不断改善服务,发挥小微建筑企业自身的特长,在未来发展和竞争中胜出。

参考文献:

[1]唐健人.小微建筑企业经营理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5-26.

[2]洪宗训,马配书.中国小微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与培养[J].现代管理科学,2005,(8):52-54.

[3]吕叔春.破解小微建筑企业策略决策风险[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4]袁水明.小微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策略[J].管理咨询,2005,(2):26-27.

[5]Chimay J Anumba.Integrated Systems Construction:Challenges for the Millennium[M],Internationnal Conference on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HongKong,2000.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Micro-enterprise Architecture

JIAO Li-chao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Pingdingshan 467044,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the system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urrently facing,and combine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future conduct by the SWOT analysis.We obta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small micro-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Key words: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knowledge management; SWOT analysis; development strategy

第6篇

[关键词] 电子商务;中小企业;应用

[作者简介] 宋若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广西 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 F2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7-0045-0002

当今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如果采用传统的经营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不具备任何优势,甚至连生存都面临很大的挑战,如何摆脱这种窘境,进一步使企业发展壮大,可以说是企业管理者共同面临的课题。随着信息化和网络经济的出现,一种新型的经营模式——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条生存与发展的道路。调查表明,截至2011年12月,被调查的中小企业在过去的一年中,利用计算机开展业务的比例总体为88.8%,具体见图1:

直方图表明:企业业务范围越广,利用电子商务开展业务的比例越大。在受调查的中小型企业中,拥有独立网站或网店的比例为44.3%,其中100人以上的企业,所占比例可达70%,而7人以下的微型企业,比例仅为22.1%①。由此可见,稍微大一点的企业,都意识到利用信息和网络进行经营的必要性,实际上,这就是无意识地开始应用电子商务技术来经营企业。

由于电子商务是以其低廉的交易成本、简捷的贸易流程、超越时空限制的优势,让中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和大企业一样获得各种有用的信息,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把握好机遇,开拓更大的市场,能够使一些处于困境中的中小企业起死回生,这让一些中小企业找到了发展的道路。

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企业领导要改变传统经营的观念,深入了解电子商务的内涵,引导企业要尽快适应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调整经营战略和策略以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等。

在中小企业中推广应用电子商务,能给企业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它能够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利用互联网可以为中小企业开辟更广泛的市场空间。电子商务可以使中小企业获得更多最新的相关信息,利用电子商务技术能改变经营运作手段,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减少员工数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

从上述数据知道,目前只有44.3%的中小企业拥有独立网站或网店,仍有部分中小企业领导没有认识到应用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尤其是那些目前还能用传统方式经营下去的企业,满足于企业的发展现状,对电子商务兴趣不大。有些中小企业的领导尽管已经意识到电子商务的优越性,但误以为只要建个网站或是网店,就是采用了电子商务。除此之外,还有些企业的领导对投入是否能得到预期的回报担忧,而对应用电子商务缺乏信心等。

针对上述情况,有必要加强电子商务的宣传和推广,使更多的中小企业领导了解电子商务的内涵和优点。电子商务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无需见面就可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的一种商务模式,说得更具体点就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从寻找客户开始,到洽谈业务、订货、在线付(收)款、开据电子发票以至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都通过互联网完成。电子商务的优点是利用互联网能够超越时间约束和空间限制进行信息交换,使得营销活动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随时随地地提供全球性营销服务,且这种营销是无店面销售,可节省店面租金、水电、人工的成本。利用电子商务网站,还可以展示产品图像、辅以文字说明,提品信息资料,随时供需求者的查询,实现供需互动与双向沟通。还可以进行产品测试与消费者满意调查等活动,及时获取与本企业产品相关的最新信息,包括客户需求信息、材料供应信息、对产品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等信息,便于管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甚至根据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战略或策略的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代替以前的实物交换,可以大大减少成本,实现快速高效。

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建设电子商务网站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一个中小企业来说,投入的资金一般不会超过十万元,对于企业来说这通常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建设电子商务网站前要确定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各种电子商务计划的技术可行性。其基本原则是使用那些最能提高企业的业务能力的电子商务技术,一般情况是先做个电子商务网站策划方案,包括网站设计、网站布局、网站功能需求分析、网站维护、网站的推广运营等,所有这些问题找电子商务外包公司做就可以完成。若资金困难,也可以找一些免费的平台建立网站,这些平台可以创建个人和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比较适合中小企业建站,并且有网上交易功能。通过建立网站、使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网上会议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不同层次的商务目标,如网上商情、在线洽谈业务,建立虚拟商场等;还可同上下游的厂商建立供应链管理,减少库存;实时完成在线支付;实现文件安全传送;进行身份认证等,这样可以大幅度节省通信、广告和其他相关的费用。

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引进人才是必需的,如引进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人才来进行网站管理、网页设计、广告设计、商务贸易、财务结算等工作,中小企业的物流可以交给物流公司来运作,企业原来的仓储、技术保障等部门通过经营模式以及管理模式的变化、调整来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工作。在电子商务的模式下,企业原有的组织结构会发生变化,各部门不再是并联结构,而是相互连接的网状结构;工作流程自动化程度会增高,人为控制因素将减少,企业整体工作流程更加准确而快速。企业领导的工作重心也与传统的领导方式大不相同,将转移到引导和运营企业在网络经济的环境下谋求生存和发展,去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电子商务的应用,会更多地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企业内的通信和协作模式也将发生变化;将更多地使用自动化制造技术,这将缩短产品或新产品面世的时间;有利于将价格降到最低;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售后服务会被更加重视;同时为集成外部数据和内部操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如EDI(电子数据交换)和MRP(物料需求计划)系统的集成。EDI的含义是将贸易、生产、运输、保险、金融和海关等事务文件,通过电子邮箱按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企业之间的标准格式进行数据交换,并按国际统一的语法规则对报文进行处理,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事务处理的新业务。MRP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编制生产与实行控制的系统。MRP是根据总生产进度计划中规定的最终产品的交货日期,规定必须完成各项作业的时间,编制所有较低层次零部件的生产进度计划,对外计划各种零部件的采购时间与数量,对内确定生产部门应进行加工生产的时间和数量。一旦作业不能按计划完成时,MRP系统可以对采购和生产进度的时间和数量加以调整,使各项作业的优先顺序符合实际情况,能保证按时供货。

电子商务先进技术的采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能够帮助企业占领先机,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企业将来的发展。应用电子商务技术,企业雇员的数量可以减少,每个员工的工作量将更加合理;部门之间便于相互协调,企业的操作和管理成本降低,物流将更加快捷,有可能实现零库存,先进制造技术将被广泛采用,最终的结果是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利益回报。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竞争态势 发展策略 果汁饮料

一、我国饮料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这些年我国饮料工业增长快速,截至2005年底我国饮料总产量为3380.4万吨,企业总数3332家,资产总额3381.82亿元,销售收入3036.4亿元,利润总额217.3亿元。不难发现,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国饮料市场呈现持续的繁荣景象。

尽管如此,中国饮料市场的发展状况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世界软饮料人均消费水平为54L/a,而我国仅为22.4 L/a,特别是我国果汁饮料人均消费仅为1.5kg/a,与世界人均消费7kg/a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饮料市场发展空间还很巨大。尤其是履行加入WTO承诺带来的国内市场的全面开放,国内外饮料企业纷纷抢占中国饮料市场。预计今后几年,中国的饮料总产量仍将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估计到2010年将到达4000万吨以上。

二、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1.当前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特点

(1)果汁饮料市场呈现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到2005年,果汁饮料市场渗透率达36.5%,居饮料行业第四位。同年底,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中心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商场果汁饮品销售统计,以市场综合占有率为依据,排名前三的依次为统一、汇源、康师傅。根据波士顿顾问公司提出的“三四律”的规则:在一个稳定的竞争市场中,有影响力的竞争者数量绝不会超过三个。其中,最有实力的竞争者的市场分额又不会超过最小者的四倍。

(2)企业品牌形象建设难度大,广告边际效应递减。随着果汁饮料商家和饮料种类的繁多,广告边际效应递减,消费逐渐趋于理性。消费者选择范围大,品牌忠诚度较低。企业需要在品牌运作及市场推广上整合丰富的营销手段传播自身品牌价值,提高品牌忠诚度。

2.果汁饮料市场的竞争态势

20世纪80年代,国内就陆续出现过果汁饮料品牌,但大多由于市场培育及自身经营等方面的不足而退出市场,或是局限在某个区域市场内,基本没有力量发动全国的市场攻势。直到2001年统一推出PET包装的“鲜橙多”取得成功后,可口可乐、康师傅、养生堂等国内外品牌纷纷跟进,呈现多家品牌抢占果汁饮料市场的竞争格局。

(1)整体竞争格局分析

①三股竞争力量相互牵制。第一是以“统一”和“康师傅”为代表的台资企业,在包装和口味上创新,配合较长的产品线;第二是汇源、养生堂等国内的知名企业,其优势在于具有地理优势和较高信誉度;第三是诸如从单一业务经营领域走向多元化经营领域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跨国公司。

②细分市场各自为王。果汁饮料市场的竞争体现在不同的细分子市场,第一类是果汁含量仅为5%~10%的低浓度果汁饮料。在这一阵营内,以统一“鲜橙多”、康师傅“鲜的每日C”为代表,这两者在细分市场上占据的份额较高,儿童果汁饮料细分市场则以可口可乐公司出品的“酷儿”为主。另一类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果汁浓度约30%的复合果汁市场,主要代表有屈臣氏的 “果汁先生”和养生堂的“农夫果园”,这类产品以其新颖的产品特征受到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追捧。

(2)细分市场竞争分析

①不同品牌具有不同细分市场结构。由于产品的特点和市场定位不同,各品牌的饮用者各具特色。这说明果汁饮料产品市场跟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年龄、产品特征等不同诉求有很大关系。

②消费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果汁饮料消费区域差异性显著,南北方由于地理、口味、消费习惯的差异,各自选择的消费品牌不同。例如,生产基地在深圳的维他果汁饮料的投放比例大都集中在广州和深圳地区。在植物蛋白饮料中,“露露”的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北方,南方更多人喜爱椰树牌椰汁。

三、果汁饮料企业的发展策略分析

针对上述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态势的分析,笔者认为取得显著成绩的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显现在品牌建设、资本运作等发展策略的成功运用上。

1.品牌建设

当今企业的竞争早已从产品的竞争上升到企业形象的竞争,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战略成功的关键。成功品牌的建立是体现企业形象的有力表现,果汁饮料市场中企业的成功不单单是产品的营销,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的体现,以及品牌文化创造和传播的过程。

“统一鲜橙多,多喝多漂亮”成功把目标消费群体定位在追求健康与漂亮心理的年轻时尚女性。除了有效地利用大众媒体进行品牌传播外,更重要是把“鲜橙多”的品牌文化带进目标消费者心中,在品牌建设中强调品牌延伸,紧随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心理,快速推出相关饮品。从长远来看,统一追求的是以自己的一套文化与主张来保持品牌持久的竞争力,并且让消费者认同公司的品牌理念,这是企业成熟发展的一种表现,也是企业打造品牌的核心。

品牌建设的局限性:品牌建设在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一个成功的品牌可以为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培育无数忠实的消费者。果汁饮料起步较晚,在果汁饮料市场上品牌建设的最大局限性在于市场上没有一个绝对优势品牌。另外目前市场上饮料种类繁多,消费者有更多选择,这也给果汁企业品牌建设造成困难。“两乐”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沉淀发展起来的品牌,然后凭借雄厚的品牌优势走多元化经营路线。而对于统一、康师傅等企业来说果汁饮料只是其一个细分领域,消费者难以在整体上形成一种品牌认知。从事专业化果汁生产的汇源,其品牌建设在国人心中是比较成功的,但其困境在于像百事可乐收购的康纳等国际专业化果汁品牌也悄然进入中国市场,汇源如何巩固、强化自身品牌来抗衡外来企业,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是其值得思考的。

2.资本运作

资本经营是以资本效益为核心的经营活动,为了实现资本经营效应最大化,现代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考虑现实环境的变化以及经营战略的调整,精心选择有效的资本运作方式,运用股票上市、并购、联合、重组、参股控股等方法,促使现代企业资本经营活动步入良性循环。有效的资本运作可以使得企业短时间内做大做强、提高自身国际竞争能力,这些对于当今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004年1月,朝日啤酒株式会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联合宣布与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结成战略联盟。随后2005年,汇源集团分拆其果汁产品业务,统一集团斥资3030万美元,双方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中国汇源果汁控股”。业界这两次大的资本运作,传递的信号值得关注,说明了有实力的企业将在果汁饮料市场上进行更深入的市场开拓与发展。

资本运作的局限性:在资本运作过程中,合作双方在技术、信息管理、企业理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与矛盾应该如何调和是众多企业需要思考的。伴随高昂的资金投入、巨大的风险,资本运作可以给企业带来怎样的价值很难界定,如果资本运作操作不当,带给企业则不是价值最大化,而是一场灾难。

四、结语

果汁饮料市场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为果汁饮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良性的竞争是促进果汁饮料市场持续发展的动力,果汁饮料企业要善于把握机会,在竞争中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以及对市场竞争态势合理分析,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行业经济概况[J].中国经济景气日报,2006,71(02):112~114

[2]汤天曙:中国食品学报2004年的中国饮料工业[J].中国食品学报,2005(增刊):67~71

[3]张金泽文剑曾明等:2008奥运会对我国饮料市场的影响[J].饮料研究,2005,31(5):120

[4]周妮江胜霍美丽:果饮热潮―― NO.4 登陆[J].品牌与营销,2006,(38):27

[5]薛冰:全国重点大型零售商场十二月销售排行榜 果汁饮料[J].质量报告专刊,2006,(03):38

第8篇

[论文摘要]我国的国际货运企业应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可采取如下具体可行的发展策略:实行规模经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提高服务附加值,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完善个性化物流服务功能;开发和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强化国际业务能力,建立和完善国际网络。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国际货代市场上十分缺乏一批拥有广泛经营网络、信息技术先进、营销能力突出、具备强大的国际竞争力的代表性企业,大部分的货代企业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小”、“少”、“弱”、“散”。“小”表现在经营规模小,资产规模小;“少”是服务功能少,专业人才少;“弱”是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散”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这一切,要求我们的国际货代业生存和发展的定位应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下面提出具体可行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够对国际货运企业探索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之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实行规模经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对于我国的国际货运企业而言,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是合理配置其现有资源、推动其永续经营的必由之路。例如中国货代业的龙头老大---中外运集团面对国内和国际市场出现的新变化,自1988 年以来坚定不移地推进重组战略,使集团公司经营业绩稳步回升,“1+1>2”的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战略联盟则是规模经营的必由之路,应以骨干企业为中心,通过参股、控股、全球范围的兼并、收购、联营等方式加强货运企业之间的合作,取长补短,发挥集团优势,或者与国际跨国公司建立良好的强强合作关系,大量引进合作项目,形成全球性货运公司的联营体,建立全球的营销网络,开展全球化的综合物流服务。

对于小规模的、管理较差、但尚有回旋余地的中小货运公司,政府应引导它们通过联合、合并、控股等形式实现规模化经营。以资产和效益为纽带,打破地域、行业、企业等界限,在业务上通过空运销售、海运订舱或者指定等经营方式,促进货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在财务上,通过集中融资、吸纳外资和私营等民间资本,从资金上为推动战略联盟提供保障;在管理上,通过经理层年薪、职工内部持股、竞聘上岗等机制创新,加大货代横向之间联合、兼并、重组的步伐,整合货代固有资源,推动其发展壮大。

二、提高服务附加值,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完善个性化物流服务功能

其一,实行以提高服务附加值为目标的基础物流服务。我国的国际货代企业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仓储优势,结合劳动力成本低的便利条件,大力开发以基本的流通服务和劳务附加值为主的基础物流服务,力求与国际接轨,实现物流环节的系统化和标准化,抢占物流的第一市场。这一方面可以为客户直接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要立足于国际物流经营者的分包商,为提高全方位的物流打基础。

其二,实行以培育和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的个性化物流服务。国际货运是介于货主和承运人之间的服务中介,其产品是“运输服务”和“与运输密切相关的其他服务”,是一个与“客户满意”密切相关的行业。“满足客户需求”是现代市场营销的重要基点和服务的衡量标准之一。及时、正确地了解客户需求能为我们的经营提供明确的方向。客户对运输和物流的需求是多样性的,为这些客户提供包括运输、仓储、商务附加服务在内“量体裁衣”式的灵活物流服务,不但可以有效地支撑货代主业,还可以增加附加收入。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需求,我们都应该去满足。满足客户需求是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之上的,否则双方就失去了合作的基础,公司经营的经济效益也不可以得以保证。为此,有必要对客户需求实行“客户需求分级管理”,即对客户需求进行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制定客户需求满足方案需要经过科学的、详尽的市场调查,通过对有针对性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与评价,确定目标,提出多种方案,从可盈利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选择。方案一旦确定,还要制定清晰的、详尽的工作程序和阶段性目标,并将责任落实到公司的相关部门。

其三,实行以专业化服务为目标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务外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最擅长的业务,是企业品牌、主业、实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资源优势的体现。而专业化是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要想实现服务的专业化,选择就是业务外包。业务外包推崇的理念是,如果在供应链上的某一环节不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且这又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这种活动也不至于失去客户,那么,就可以把它外包给世界上最好的专业公司去做。也就是说,首先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把企业内部的智能和资源集中在那些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然后将剩余的其他企业活动外包给最专业的公司。

业务外包这一概念对于国际货运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国际货运企业经营的是服务的活动,业务内容比较广泛。较低层次的活动有订舱、包舱、租船、仓储、集装箱拼箱拆箱、编制单证、签发提单、报关、报验等,较高层次的活动有各种物流方案的设计,例如仓储方案的设计、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的设计等。这些活动不可能由一个货代公司进行。因此,将部分业务外包是不可避免的。

三、开发和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强化国际业务能力,建立和完善国际网络

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网络信息系统除了用于企业内部信息处理外,还要能与国外商、分支机构、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分销商和消费者以及其他物流合作伙伴等各个环节联网,并考虑通关中相关政府部门的资源,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数据交换传递,成网络平台运作。有充分掌握有关的信息,货运企业才有可能利用这些信息对物流过程中的各个活动进行有效的计算、控制、协调和管理,才能使提供的服务更高效。

其次,合理选择和布局物流网点;缩短通道,提高通道可见性;减化供应链,减少环节,用经济学“控制论”的方法提高供应链这一战略管理,以达到费用省、服务好、信誉佳、效益高、创汇优的物流总体目标。

最后,重新整合现有物质技术硬件,使现有资源适应物流运作的需要。同时,利用现有仓库、码头、车队和船队与其他物流公司合作,作为他们的物流基地,甚至以合约形式承包他们物流系统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的操作,如内河支线运输、陆路集散运输、货物装卸和采购、运输、储存、包装、分拔、配送等,逐步把国际货代业拓展、延伸至第三方物流企业,使企业与时俱进,不断有发展和扬升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刘寿兰, 国际货物运输[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2] 郝聚民, 第三方物流[M]四川,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第9篇

关键词:中小型 第三方物流企业 发展 策略

一、制约我国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物流服务意识淡薄。多数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一线员工,甚至包括部分领导在内,或多或少地没能树立起“物流的本质是服务”的理念,只是单纯地把物流工作当成一桩体力劳动。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一些中小型物流企业员工对发货人不理不睬,态度怠慢:送货司机懒散、迟到、闯红灯、拉私货甚至对收货人恶语相激;部分员工衣冠不整、不爱惜货物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屡见不鲜。

企业规模较小,服务功能单一。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运输网点不多、综合化程度低、技术服务力量有限的问题。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制约了其发展: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在一定限度内,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单位经营成本呈下降趋势。我国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缺乏完善的服务功能和运作经验,大多数企业还只是被动地按照用户的指令和要求,从事功能单一的运输和仓储,很少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人到企业生产领域进行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无法根据客户的需要,为客户提供超常规的增值。

信息化水平偏低。目前的物流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企业数量众多、资源极为分散、市场竞争过度。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服务,不仅需要整合自身资源,还要有效整合同行资源,才能形成完善的价值链,进行业务整合。而我国大多数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没有很好的信息化系统作为支持。信息化水平偏低直接制约着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这些企业的业务开展。

交易成本较高,利润空间有限。我国大多数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偏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加上目前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仍比较落后,引发货物在途时间长、途中损耗大、运输费用高、便利程度差等问题,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很难适应现代物流追求的动态运作、快速响应的需求。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物流成本是全国GDP的20%,是美国的2倍。美国平均物流费用占货品价格的10%-32%,英国平均为14.8%,而我国则达到40%。

缺乏人才。物流人才的缺乏是制约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外,物流人才的教育体系已经成熟,如在美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中,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物流人才需求的推动下,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但我国的物流教育体系还没有建立,物流的职业培训也刚刚开始,物流人才奇缺。物流人才在短期内很难培养,有经验的物流人才大多集中在大型企业,中小物流企业吸引不到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的加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二、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对策

服务专业化。服务专业化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服务功能专业化。另一方面是服务对象专业化。从目前来看,实施专业化服务战略很符合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应该成为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首选。

提高物流服务的速度与质量。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从公司内部改革人手,在广大员工中树立一种服务意识,在公司中明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本质就是提供服务。针对客户的不同需要,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

经营规模化。经营规模化有两种选择:一是扩大投资,增加资源,增加仓储面积和提高运输能力,进而扩大经营规模;二是在资源受限的条件下,通过资源优化组合、合理利用外部资源等方式。

发展战略同盟,实行集约化经营。物流联盟就是以自身为核心,联合其他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机构,将众多的中小企业以契约方式形成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集约化物流伙伴关系,使分散物流获得规模经济和物流效率。不同商品的物流过程不仅在空间上是矛盾的,可能在时间上是重叠的。企业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机构的集约化处理,来解决这些矛盾和重叠。联盟成员共担风险,降低了风险与不确定性,还可从第三方物流机构得到过剩的物流能力与较强的物流管理能力。

大力开展增值服务。创新、超出常规、满足客户需要是增值性物流服务的本质特征。中小型物流企业可开展的增值类型包括:承运人型增值服务、仓储型增值服务、信息型增值服务、金融型增值服务等。通过高效的增值服务,不仅有利于扩大中小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发现新的利润点,还有助于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打造物流知名品牌。对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如何塑造知名品牌、提升企业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探讨[J].云南社会科学,2003,(4): 51~54.

[2]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03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