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23-08-27 15:04:38

导语:在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

第1篇

关键词: 高职思政课 高效课堂 评价标准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高职生进行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下文简称“三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的主渠道,在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课堂教学是高职思政课的主要方式,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政课高效课堂是本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重中之重,明确高职思政课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对整体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高职思政课的高效课堂,是指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课堂教学中,高效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课堂,是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有效结合、教学相长的课堂,是思想教育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课堂,是高职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堂。

如何评价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是否为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如何选择?目前尚无统一标准。高职院校在思政课高效课堂的评价中存在许多问题,突出体现在:将思政课与其他各类理论课程混为一谈,使用一般的理论课课堂评价标准,过多地强调形式上的要求,挫伤某些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误导某些教师追求形式上的“高效”。因此,评价标准的科学性、针对性、客观性等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高职思政课高效课堂的评价标适钦个思政课教学评价的关键,标准如何将成为整个高职思政课高效课堂质量评价的核心因素。总体说来,高职思政课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主要涉及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成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对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与效果的评价标准,笔者仅就课堂教学过程与效果评价的相关要素从教学设计评价、教学过程评价两个方面阐述高职思政理论课高效课堂评价的标准。

一、教学设计评价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高职思政课高效课堂的构建。在“生本教育”视角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即在教学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评价等都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因此,在备课阶段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这是教师的基本功,高职生的特点和思政课的独特性更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

1.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是教师教学的基础起点。目前高职思政课与本科使用同一教材,而高职生源五花八门,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认识观点消极且偏激等问题,这已成为影响思政课高效课堂构建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情的情况下,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价值取向、心理需求等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将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要求寓于教学活动之中,动静结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帮助高职新生认知自我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三观”,全面提升素质与能力。

在评价标准上,可以依据教师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与高职思政课总体要求和高职学生实际的深广度、准确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高职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既要坚持科学性、思想性与艺术性、时效性相结合,还要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全面发展与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学目标大致包含:知识学习目标、能力培养目标、素质提升目标等。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上,合理有效,层次清楚,深浅适当、够用为度;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应符合该内容在教材知识结构体系中的地位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案例具有典型意义。

在评价标准上,可以依据教师在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等方面与高职思政课定位和高职生具体特点的契合度、整合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3.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生本教育”视角下的思政课高效课堂,突出特点是学生积极且广泛地参与教学,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继而“外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保证学生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事做,有足够的时间参与活动。教师设计的活动要符合思政课定位,注重联系社会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合理巧妙,恰当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多媒体、网络、手机等工具辅助教学,制作图文并茂、音像兼备的多媒体教案,使思政课内容可视化,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吸引力。

在评价标准上,可以依据教师在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时所具有的多样性、合理性、创新性等进行评价。

二、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是高职思政课的主阵地,对教学过程是否高效的评价一般通过现场观摩和使用测评量表等方式进行,主要从教师主导与学生参与、教学组织与管理、学习过程与结果等维度评价。

1.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是思政课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前提。一堂高效的高职思政课,既取决于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广博的知识储备、精心的教学设计、独特的教学风格、高超的教学艺术、强烈的语言感染力、有效的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等要素,更取决于学生的真心喜爱、积极参与、努力践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其作用体现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与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纠偏等。

因此,从师生互动角度进行评价,教师应善于运用清晰、生动、有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善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和谐民主、相互尊重的氛围,有效利用课堂时间,与学生平等交流,注重教书育人;学生应充满热情,思维活跃,乐于自主表达观点,愉快地与他人沟通。师生互动性强,互动效果明显。

2.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

高职思政课高效课堂应该具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掌握认知社会的方法、提高全面素质的功能。可以从教学内容恰当、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资源利用、教学环节完整等角度评价。

教学内容恰当:紧扣教学目标,理论联系实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充分展示,基本观点清晰,难易处理得当,重点和难点的深广度适当;教学过程中的情景、热点问题及案例的选择恰当且具有典型性,凸显“三观”教育。

教学方法运用:教师因材施教,教学方法选择恰当,运用巧妙,具有启发性和多样性;指导学法得当,体现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注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资源利用:根据课程特点和要求,合理有效地使用信息化手段,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能够调动学生认知、情感、意志等因素共同参c,切实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环节完整:课程导入新颖、教学环节完整,要点讲授、学习活动、总结提升等环节,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地实现。

3.教学效果与学习成果

高职思政课高效课堂,应该是高效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堂。高职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不同,其目标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这一目标包含的内容非常复杂,目标实现程度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往往不能“立竿见影”,而是要在学生进入社会甚至若干年后方能显示出来。因此,高职思政课高效课堂的效果评价主要从教学设计的实现程度、学生学习活动的效果、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者通过现场听课,可以观察和感悟到教师是否有效控制教学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否调动课堂气氛和小组学习,是否充分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三观”和综合能力,是否注重学法指导等。

通过现场观摩可以直观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如学生是否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且思想活跃,有没有走神、打瞌睡、玩手机、说闲话等现象;学习态度是否积极主动,投入了真实情感,参与学习讨论的学生是否能达到或接近100%。更重要的是,评价者应更关注学生参与教学的质量和深度,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知识、能力、素质和创造意识是否得到训练和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效度和深度如何。如学生情感流露是否真实,语言表达是否顺畅,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否得到深化与提升,对教学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如何,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等。

根据观察记录,可以做出教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实现度,学生学习活动的效果等评价。当然,现场观摩只是高职思政课高效课堂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还可以运用多种量表,多角度地综合评价。

4.教学特色与创新评价

高职思政课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既定知识的学习确立正确的“三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做人与做事,以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需要。这一过程是教师创造与创新的过程,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过程,是教师导演、学生主演的过程。在评价标准上,对师生充满个性特征和创新元素的亮点进行积极的挖掘和肯定,对于高职思政课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薄运玲.浅析高职思政课推行“生本教育”的问题[J].文教资料,2016(21)(总第725期):158-159.

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 身份 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28-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是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际效果。”[1]但是,根据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实际情况来看,不仅尚未达到大学生运用思政课理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目标,甚至一些学生从开始就认为思政课“无聊”“没用”,缺课成风;高校的一些思政课教师也对学生的表现头痛,有些甚至自我安慰“习惯就好”。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如何提升意义重大,也引发了诸多学者的思考,研究角度也可谓多种多样,但是我们在研究其课程模式、方法等操作性要素的同时,更应该深入背后,探究观念上的成因。同时,除了研究教师的角色,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思政课程本身的地位以及学生身份的认同。

一、建构主义理论体系下的身份和认同

不同于现实主义的利益核心和自由主义对于成文规范的重视,建构主义将身份建构作为核心概念之一,强调在互动过程中的认同,它认为世界是人的群体构成的世界,行为体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对身份和利益的建构构成社会关系和世界。

对于高校思政课,也需要不同主体之间的身份重构,在互动过程中实现认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高的方式和方法要真正发挥其功用,还需要学校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三方转变传统的固有观念,给思政课程新的“身份”定位、内化思政课教师新的身份,促进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并扮演好在思政课中的角色。因此,身份定位和观念认同是本文依托于建构主义理论探讨思政课实效性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二、当前影响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身份定位问题

1.高校宏观层面的学科“身份”问题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课被赋予的政治任务重大,对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但是落实到实践上,学科和课程的发展却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思政课在全校学科中一般处于办公条件较差、职称评审较难、经费不够充足的地位,正因为高校内部思政课的地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地位在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进程中被日益边缘化。”“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现状易产生‘群体价值威胁’,进而影响到个体的社会认同威胁。”[2]基于此,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形成了思政课不受关注“弱势”的身份定位。

2.思政课教师的旧有身份认知问题

(1)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身份定位的已有研究

从思政课教师的身份(或者说应该承担的角色)出发进行研究的较多,如探讨思政课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心理角色(郭霞,2015),民办高校中青年思政课教师应当塑造成为的课程领导者、双师型、科研型和育人型角色(李辉,2015),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应该具备的学科建设与拓展者、大学生学习促进和帮助者的角色等(葛丽2015)。但是,越过研究具体身份的思路,从事物背后的观念出发,又可以进一步挖掘高校思政课教师身份的认知问题。

(2)思政课教师“我”与“他”观念下的身份定位问题

高校思政课实效性不高的外在具象的背后是^念的问题,为什么一些思政课教师扮演不好上述研究中的诸多角色,其深层次“我”与“他”的固有观念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西方的建构主义理论中,身份具有两种观念:一种是自我持有的观念,一种是他者持有的观念。从一些思政课教师的传统观念来看,教师扮演着“我”的身份,思政课程本身的要求和学生的观念则扮演着“他”的身份,而“我”和“他”之间是脱节的或者是有冲突的,没有相互接受或者融合。

具体表现为:(1)一部分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传统的固有观念中,课程的要求高于自身接受的要求,是一种超出“我”的文化范围之外的“他”的存在,特别表现在对理论的学习、宣讲和创新方面,对思政课的科学研究,教师的“我”要么认为思政课难以研究,要么超脱于思政课的范围选择另外的方向,导致学科的建设不足;(2)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往往以“我”的观念单方面输送知识,不去了解学生“他“的观念,较少进行与学生的互动及课堂课外学生的交流等,使得学生主体性作用较难体现。在“我”与“他”的观念之下,思政课教师难以取得学科的新发展、科研的创新、教学的改进,也就难以提升课程的有效性。

3.学生所固有的身份认知问题

在影响思政课实效性的因素研究中,学生这一主体很少单独作为一个研究的对象,基本上包含在教师主体研究之内。但是学生主体却是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相反,从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来看,学生不只是被动地对教师教学活动产生反应,学生本身的观念和身份定位同样反作用于教师。目前思政课中学生所存在的身份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于自身的身份定位,一是学生对教师的身份认知。

(1)思政课程中学生的自身身份定位问题

学生普遍存在的对于自身身份的认知问题表现为“弱相关者” 和“非受益者”。首先,一部分的学生持有思政课与我无关的观念。认为思政课只要及格,拿到学分就可,不必认真听认真学认真想,除了学分与自己毫无关系;认为思政课所授内容与自己生活无直接关联,也就形成了学生主体对思政课“弱相关者”的身份定位问题。其次,很大程度上,学生认为自身在思政课中没有实质性的收获。简单地将思政课完全当成空洞的教条式理论,从观念上先入为主,排斥思政课程;在技能及对未来就业指导方面远远不及专业课和课外兼职实践,加深了学生在思政课中“非受益者”身份定位。

(2)学生对于思政课教师的身份认知

学生对于教师的身份认知主要集中于“灌输者”,认为教师只是将理论等一系列的知识传递出来,但却不关注传递的方式方法和传递的效果,更不注重传递中的创新和时代性。

三、建立沟通机制,重构身份认同,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

1.建立沟通机制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观念的分歧可以通过主体间的认真对话缩小,通过这样的认真对话,利益和认同得以重新建构,这是一种在互动中实现的相互建构。因此,要转变原有的观念,就要重新定位课程本身、教师以及学生的身份,就需要运用主体之间多个方面的互动,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形成对新的身份的认同。

2.互动的操作要义和实现途径

建立沟通机制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即要有一方主体首先主动建立沟通的渠道,在得到另一方主体的正面反应中形成互动,在互动中双方逐步改变既有观念,形成对对方的新的身份认同,从而成功构建一个良性的思政课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运转氛围,提升实效性。

对于谁先主动打破既有观念建立沟通的渠道,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在教师方面。一是因为教师基于教学教改的研究需要和其他方向的科学研究,有教学方面体悟创新的需要;二是课程实效性的提升对于教师本身来说,对课堂氛围和自身的成就感提升也是有益的;三是相τ谘校管理者,教师直接参与教学,对问题的感触最直接反应更灵敏,而相对于学生来说又是课程的主导者,主动改变更为可行,也更有效果。

对于如何构建沟通机制,创建互动的渠道和方法,许多学者已经有过具体的研究,从教师对教学模式的变革(黄爱华,2015)、教学方法的改进(雷儒金,2012)、网络时代教学内容的时代性贴合(周敏,2012)、课内外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戴颖娟,2016)等方面提出了多方面的借鉴;一些学者也在探讨思政课教师角色的文章中穿插提及其对于思政课实效性的作用。在此需要补充的是,高校本身也要真正从观念上重视思政课,建立起思政课普通教师提供建议的渠道,改善硬件设施,营造学习氛围,为思政课在校园范围内搭建更多平台和宣传的方式,如思政内容的全校型的辩论赛、演讲、讲座、校园新闻等,也可以建设校级的思政实训项目和与思政相联系的课外实践。让教师和学生将思政课定位为“受重视的课程”“身边的课程”。通过学校、教师的沟通机制创建,转变学生观念,将自身定位为“思政课受益者”“主动参与者”。

通过以上努力,课程、学校和学生三者之间实现旧有身份观念的转变,建立并在互动中逐步认同新的身份。当然,需要重视的是,学生群体在互动中的回应非常重要,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回应的情况不断调整互动的方式,真正实现思政课实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思政课 高校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明确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探索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的途径,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来说意义重大。

1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

1.1思政课教学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基础

“成人”又“成才”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高校的思政课与大学生在思想政治上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通过思政课的引导作用,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三观”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思政课的教育作用,可以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在面临各种诱惑的时候,可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因此,从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来说,必须重视思政课的作用。

1.2思政课教学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教育品质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从提升高校教育品质的目标出发,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高等院校应该紧紧抓住思政课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把思政课教学和专业知识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思政课教学和专业课学习“共赢”的局面。

1.3思政课教学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以来,同志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多次对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同志在第二十九个教师节慰问信中,希望广大教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这既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谆谆嘱托,也是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殷切期望。

“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我们国家对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有力支撑。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课教学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之一,因此说高校的思政课教学的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

2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途径

只有真正地做到“教师爱讲、学生爱听”,思政课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1“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政课大多仍是在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高校的思政课是“大班授课”为主的方式,那么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

一方面,可以在课下的时候,通过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把握他们的特点,了解他们的需求,承认并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有的放矢地设计课堂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学生的共性,满足学生的共同需求。这种“因材施教”的授课方式,能够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2.2夯实思政教师的基本功

思政课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不断树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形象。

(1)要具有高尚的师德。教师高尚的师德,不仅能受到学生的爱戴,而且学生也会受到熏陶和影响。思想政治素质是师德的核心,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只有自己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

(2)要具有渊博的学识。“给学生一本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学习,注重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关联度。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只有当老师讲的内容是自己关注的或是和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才会用心去听去想。所以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从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出发,将所要讲的理论和生活中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3)要具有娴熟的技能。新时期下的教育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对象是具有青春活力的大学生,他们思维敏捷、朝气蓬勃、冲动好强、个性差异大。面对这样的群体,思政课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技能的熟练程度决定了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2.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为了使高等院校的思政课真正地达到教学目标,必须转变思政课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完善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坚持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每学期定期组织大学生到相关实践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并鼓励大学生根据思政课拟定的调研题目开展各项调研实践活动,以此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思政课教师通过批阅学生的实践报告,了解到了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思政课的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

总之,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高等院校的思政课,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应当从多种途径入手,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思政课 有效性 互动教学 设计策略

在高校思政课中开展有效性的互动教学,不仅可以激发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还可以共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改变被动、消极的课堂模式,提升教学效果。为了充分发挥思政课有效性互动教学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从如下两方面对高校思政课有效性互动教学的设计策略进行了讨论。

一.高效思政课有效性互动教学的内涵

高校思政课有效性的内涵可以从如下两方面进行理解:

1.教学的有用性。即思政课在设计教学活动和环节时,要求具有外化思想活动和内化思想素质的作用。这种有用性的教学原则可以从如下两个过程中展现出来,首先是教师利用教学活动,顺利地将知识转化为学生内在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其次是学生与时俱进,自觉将其转化为解决思想政治问题这一能力的过程。只有完成上述目标,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养的人才。

2.教学活动的效率性。这一内容主要是指,教师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投入了脑力、体力和一定的物力之后,学生对教学的认同程度和接受程度。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同度和接受程度越高啊=,就表示受到教师影响的范围越广泛,课堂的效率也就越高,相互之间呈正比例关系。受到西方教学理论的影响,目前我们主要将学生是否进步作为衡量教学效率的标准,理想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用最少多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实现多样化的教学目标。

二.高效思政n有效性互动教学的设计策略

在高校中要开展思政课的有效性互动教学设计,必须要坚持人文思想,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发挥出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除此之外,设计有效性互动教学还要满足提高师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使教学的信息能匹配学生对信息的心理需求,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基于上述要求,具体的设计策略如下:

1.提高思政课教师设计互动教学的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进行有效性互动教学的前提条件和关键环节。为了顺利推进这一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坚持以下几点:第一,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马克思素养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这样才能利用自己的信仰和使劲行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思政课教师需要主动学习,及时更新教学思想。只有打破传统思政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桎梏,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才能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引导学生紧跟时展的步伐,积极开拓创新,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第三,增强思政课教师的教研水平。因为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具有直接关联。只有透彻领悟教学内容,教师才能利用个性化的语言、思维和体会将其表达出来,为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提供帮助。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同时,还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长远的目光,否则就会影响知识的深度,无法契合时展的要求。另外,高校思政课教室还要进行创新,善于学习,运用最新的教学手段和时代语言将自身的体会表达出来,提高互动教学的效果。

2.调动学生参与互动教学的积极性。在高校思政课开展有效性的互动教学时,除了教师的主导能力之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对该教学模式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要让学生深入参与思政课的互动教学,首先就必须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例如小组讨论、课堂辩论、主题演讲和教材试讲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现平台和锻炼机会,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和热情,在讨论和辩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并养成主动思考和学习的良好习惯。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教师还要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开展创造性学习,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延伸中进行自觉思考,主动表达自身思想,实施人性化教育。

第5篇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基于‘学情分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研究”(编号:2015SJD785),主持人:李健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项目(编号:1121714452),负责人:李健美。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7-0027-05

学情分析是教育过程中基于学生综合情况而进行的研判分析,既包括对学生整体多视角的全面分析,也包含对个体学生的差异逐一分析。它包含从外到内、从内到外的双向过程,从外而内主要通过观察时代家庭环境、社会学校教育的影响,透视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了解其知识获得、情感价值、性格养成等内在的特质;从内而外则是根据学生已有特质对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和思考,探索适合其个性差异的教育方式方法,分析评估教育效果,即对学生习得内容和感受进行研判的过程。学情分析作为教育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其目的是“以学定教”,通过对作为“人”的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综合因素的分析,找到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因素,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领和指导提供教学实践的基础和针对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但在关注课程作用发挥的实际效果时,对思政课学习的实际评价遇到了一些困境,学生对于课程的信效度的困惑值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思。究其原因,思政课教师在全面理解思政课重要性的同时,更应注重学情分析,对思政课的特殊性和高职院校的特性有准确和深刻的把握,突出对高职学生的理解,尊重其独特性,将思政课学科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有效结合,既要对高职的“学生”进行了解,又要加强对高职思政课程的把握,这样才能大大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可度和信效度。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的特殊性

高职思政课程强调思想指引和实践指导。高职思政课程要求高职学生掌握基础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学生个体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复杂的社会生活联系,以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引导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提供解决困惑的独特路径和不同视角,评价现实生活,解答人生意义,规划和选择未来生活,实现个人追求,在不断强化的自我意识教育过程中,提供一种唯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中独有的经历和体验,最终形成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范式,为学生融入社会、完成“社会人”的转化提供独特的课程价值。

高职思政课促进人的成长是一个长期转化的过程,因为正确解决思想和价值观层面的困惑和迷茫的方法和能力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和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比较,思政课对学生的影响无法立刻直接呈现,学生不能在短期内感同身受思政课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对其个人生活和成才的指导意义,容易忽视课程产生的潜移默化作用,内心感受上容易误认为思政课并没有实际用处,因而影响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进而导致漠视思政课重要性的现象在高职院校比较普遍。

高职的思政课学习受到课程开设的限制和影响。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这使得高职思政课教学受到两个方面限制,一是课程覆盖学生的时间短,高职院校学生系统学习思政理论知识主要在大学一年级完成,而本科安排两年的学习时间;二是课程覆盖的内容少,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一般开设两门课程,另加学时极少的形势与政策课,而本科思政课程开设了四门课程。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受时间和内容的限制,教师不能有效的较长时间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及价值观的分享。

高职院校重技能培养,轻理论知识学习。许多人士认为高职生理论只需适度和够用就行,有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完全由有限的知识需要决定,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技能的培养即可,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甚至硬生生隔离理论和技能的观点,过去有段时间在高职院校得到一部分专家和教师的高度认同,高职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功利”地区别对待各门课程,这些都直接影响高职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而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思政课,由于受高职学生社科人文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主动性等影响,其学习兴趣和接受度就更低了。

思政课是高职学生学习为人和处事价值判断的迫切需求。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得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普遍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学生在校学习,第三年学生到企业实习,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实际上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在校学习。离开了主要依据社会需要和教育规律精心设置的校园生活,走进自然的、完全由自己设计、因利益分配复杂的职场和社会,能否顺利地适应和融入社会,并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否乐观而明智的对人和事进行选择,并在个体和社会的坐标系中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对于只有两年而非本科四年或更长时间校园学习生活的高职学生来说尤其紧迫,拥有处理做人和做事的正确方法和思考的策略是他们最真实最急需的发展需求,思政课则能促进他们心智水平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的原则

为了正确进行高职思政课程的学情分析,取得较为客观的学情分析效果,发挥学情分析对思政课程学习的作用,高职思政课程的学情分析应坚持一些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高职思政课程的学情分析是为了切实了解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思政教学的针对性教育,进而提升学生整体接受教育的效果,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发展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思政教师通过学情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并采取切实的措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学生人生的指引者和促进者。学情分析应根据现代社会对学生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的要求来确定学情分析的内容,引导学生重视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者作为素质整体缺一不可的作用。因此,高职思政课学情分析的导向性原则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把握:一是从思政课程教育目标和策略上把握,提高高职学生对思政教师所希望学生认同和吸纳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而通过知识的同化和建构,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力;二是从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上把握,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美国学者劳厄说:“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素质,素质包括思想、文化、身心等方面,思想道德品质是素质之根本;三是从学生主体地位及个性化发展方向上把握。学情分析要捕捉高职学生的欲望和兴趣点,了解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困惑,把准学生思维和心灵的触动点,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践行学生主体地位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要求构建学情分析体系时尽可能关注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对象的关系,弄清“是谁学”和“为什么学”,在分析思政课程育人目标和内容的实际需要上,全面准确地考察高职学生的实际状况,从多个维度反映学生的整体情况,不能单一的从某个方面来论断,这就要求分析的视野要尽可能宽阔。现代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学生不能简单以好坏来定论,而应该比较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理性、更全面地看待学生;“唯分论”不能客观反应高职学生状况,“唯技能”的弊端已经有了充分显现。现代社会对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更为合理和科学,不希望高职学生成为社会职业的“机器人”,而是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和专业的职业素质[1],这要求思政教师的学情分析在回答了“是谁学”的基础上,尽可能在视野宽阔的基础上更深入的、更全面地了解高职学生,找到高职学生与思政课程培养目标的“距离”。

(三)个性化原则

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政课教学一般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实行大班授课,学生认知结构、专业个性和风格差异很大,这对高职思政教学的针对性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学情分析的本质是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通过开展个性化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实效性的教育。人的个性的形成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家庭、学校、社会对生命个体的成人过程和成才过程的影响造就了每一个独立特殊的个体的存在。个性、脾气、禀性不同,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程度、学习倾向、思维反应、学习兴趣和个性心理特征等不尽相同,这些个性差异对高职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能否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情感渴求,除了遵循高职学生心理和行为发展的一般规律外,个性化原则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职思政课学情分析的个性化差异中,应善于将专业背景、职业技能、职业情感、职业素质的要求融合其中。

(四)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是为了使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分别呈现。将学情分析按照一定的结构,分为不同的阶段层次,层次之间有机结合,互有关联,形成一个层次鲜明、要素完整并各有侧重的学情分析体系,以达到科学的学情分析结果[2]。层次性原则主要有三个阶段层次:首先是“前在层次”,对学生“前在”情况的了解和掌握,着重学生过去的背景分析,主要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程总体看法如学习风格、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的兴趣和态度等,从而掌握学生以前对思政课程的观察、思考和体验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认识。其次为“现在层次”,对学生“现在”情况的观察和总结。准确把握高职学生知识和经验的起点,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观察思政课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现实状况,主要包括学生的情感认同、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升,高职思政课程尤其要关注学生情感的触动和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最后为“潜在层次”,评判学生状况,通过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估测学生可能的发展,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在能力。

(五)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学情分析的过程一定要切实可行,既能满足学情分析的需要,又能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支持和理解,这是学情分析顺利进行的动力,也是学情分析真实性的保证。

高职思政课由于对学生产生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可衡量的特定标准,又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比较复杂。首先要对学情分析的内容进行科学的、详细的分解,思政教师可以从身心素质、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素养和通用的职业素养进行分析;其次分析学生三种状态的综合情况,即“前在”状态、“现在”状态和“潜在”状态的发展情况;再次区分可测性显性内容与难测性内容,如思政课程知识掌握情况分析较易实施,属于可测性显性内容,而学生的情感认同、价值观分析就是实施难度大的隐性分析内容,较难了解真实情况,使隐性内容显性化、使学情分析具有“可测性”应是学情分析的难点。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的要素

(一)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分析相配合

人的一生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各有不同,家庭对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养成具有“奠基”意义和直接作用,家庭成员的经历、学识、能力、价值取向等教育资源是独特而丰富的,其中的影响有的甚至终其一生。学校是专门而系统的教育组织机构,是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阵地,也是学生自我意识和价值观形成的特殊场所。社会是影响人的成长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活生生的教育素材影响人的知、情、意、信、行,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高职思政教师要充分考虑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多维性、多层次性、综合性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通过学情分析,重视家庭、社会影响对思政课教学效果可能产生的巨大冲击,思政教师应以可信度的事实有力回答社会的热点、难点和疑点,使学生信服。

(二)学生知识、能力与价值观要求相结合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中,其首要因素是他的知识储备,研究和了解与新知识学习相联系的知识储备的程度,合理地设计教学,达到有效的学习[3]。高职思政课的学习能促进人的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着眼于高职学生的长远提升发展,同样需要知识的传授。因此,学情分析不能忽视对其知识储备状况的分析。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缺少了“知识”,“情感”和“思想”会因缺乏原料而无法活动,能力的提升就是无源之水;知识也是价值观的基础,价值观的建构依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离开“知识”价值观就成无本之末[4]。因此,学情分析仅关注学生的认知是片面的。实践中发现,相同的知识内容在与不同的学生相遇产生的效用各不相同,有了学生先备知识的了解,高职思政课教师还应充分认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课程学习和素质培养的不可忽视的作用,高职思政教师的学情分析应是学生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结合。而高职思政课的情感和价值观分析应体现专业和职业的诉求,因为每一个高职学生,他在走进职场的同时,要做好融入职业的心理准备和价值观建构,后者才是制约或促进高职学生终身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因素。

(三)共性分析和重视个性相统合

人始终处于特定时代和社会的背景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多向互动形成一个统一整体,通过各种方式确立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外界社会环境与这个整体发生交互作用。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有着鲜明的共性特征。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脉动中找寻学生成长的规律,继而探索和研究当代高职学生教育的规律性,这是高职院校学情分析坚持共性分析的意义所在。

坚持共性分析,不能忽略高职学生的个性分析,教育的规律性就源于个性的普遍性,这是一个尊重个性、倡导个性、彰显个性的时代。就高职思政教育而言,“存异”和“求同”两者比较,某种意义上“存异”教育更有助于高职学生的发展,更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价值,更代表现在和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而“存异”教育的依据则是掌握高职学生个别差异。

在高职思政教学中,重视个性分析,在个性分析中尽可能的详细和具体是高职思政教育者的一项重要能力,这对于课时要求多、授课人数多、专业背景复杂、教学内容要求高的高职思政教师是挑战,但这是高职思政教师的职业要求。其实个性分析,在找寻差异的时候,共性的一面也就显现出来,个性中体现共性,共性中包容个性,所以共性分析,在对普遍性进行基本分析时,了解掌握了独特差异性,这些独特差异性的交汇点就是学情分析的共性所在。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情分析的路径

学情分析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离不开三个阶段的有机结合。

(一)学前学情分析

课堂教学实施前,思政教师对高职学生整体状况和个别特征的分析把握,包括生活经验、认知成熟度、知识储备、能力基础、情感态度等。学生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作为一个有机的主体,已经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经验,他们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生长点,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心理和学习风格,并用新滋生出的知识信息和认识体验进行推论和判断。教育的本质是生成性和发展性,而学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5]。

学生的学前学情分析直接影响了高职思政教师对一次课、一门课的教学设计,成为“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的依据,高职思政教师以高职学生现有心智发展水平为基础,找出与新内容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预设可能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取舍教学内容和处理教学设计,并设计符合学生体验与接收的先后顺序,“使学生的知识经验前后衔接,从而产生正向学习迁移”[6]。

(二)学时学情分析

课堂教学实施中,思政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注点、兴奋点的动态观察及相应的推进学习[7]。相比于学前学情分析的静态特征,这个过程动态、即时变化而无规律,有时会让思政教师较难驾驭而无所适从。对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把握是学情分析的重点,同时也是学情分析实施的难点,由于高职思政课堂的学生总体投入程度较低,高职思政课堂学情的把握难度更大。要解决高职思政课“学时学情分析”这一难点,前提是思政课教师对“课堂”的理解,如果课堂只是“教师教”,教教材或执行教案,没有“学生学”,有教无学就无法做到学时学情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保证学时学情分析顺利进行的关键。

课堂应是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主体通过知识与情感对话、思维与思想交流而构建起来的依据学生适时状况不断增删教学内容以适合学生理解学习建构的互动过程,认识到这一点学时学情分析就迎刃而解,思政教师在每堂课上只要注意把控和掌握课堂的重要几个点,如课堂互动环节的交叉点、师生思维的交汇点,课堂讨论的切入点,这些点构成了每次课的学时学情分析关键要点,关键要点的掌握也就是思政教师分析研判每节课所需要的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各类数据。关键要点包括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状态反应,主要有参与状态、情绪状态等,如讨论和交流的积极性,课堂学习的表情和神态,学习达成的效果满意度,都是高职思政教师探寻学生课堂学情的线索和证据。

(三)课后学情分析

课后学情分析是指教师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学反思、课后调查、作业反馈获取的有效信息的分析。教师分析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分析不同程度产生的的原因,发现不足以便改善,发现问题以便纠正,考察新知识学习对学生的价值所在,总结教学预设与教学实际的差距,重新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为后继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对确定学生再学习的起点积累必要的学情资料。

第6篇

关键词:思政课;专业课;对接途径

思政课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思政课的改革也一直在进行,并取得很大成绩。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其教学效果并未得到有效发挥,这个问题在高职院校较为突出。高职院校强调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技能性,专业是其发展的品牌,因此对专业课建设高度重视,而人文基础课则逐渐被边缘化,尤其是思政课。大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与不同专业学生的切身利益、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联系不多,没有贴近高职生的思想实际,学生们认为思政课理论性过强而实用性不强,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把专业课学好就行,思政课和将来找工作关系不大,这是形成思政课吸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重点研究如何将学生所需与思政课所求相对接。而实质上二者本就一致,学生希望未来在社会中能发挥所能,有好的发展;而思政课是以育人为目的,求的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人才,为社会服务。那么,二者的对接也就有了坚不可摧的根基,即就业。本文就以“以人为本”为原则,以“就业”为导向,立足专业谋发展,对思政课与专业课的一体化建设进行研究。

一、更新理念,正确认识高职人才培养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择业自由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可见,高职院校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上,是坚持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则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思政课的改革也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更新理念,一切以学生为本,把高职生所需与思政课所求真正结合起来。思政课如何能摆脱目前的不利因素,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育人目标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形成联合育人的人才培养观念,积极融入到高职人才培养的“大思政”教育中来。

“大思政”的教育理念是“一种从全局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的看法和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让思政课不再是孤立的课程,而是要对思政工作全方位、立体式的主动占领。要与一切与学生培养相关的课程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要将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专业课教师相结合,增加思政研究厚度;要将思政部门与其它相关部门结合,把思政教育工作纳入学校人文教育大系统中;要将思政教育与企业、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提高教学实效性等等。只有将思政课置于更大的环境之中,才能提升其影响力,达到效果最优化。

“大思政”教育中的思政课与相关课程、部门、团队、企业、社会相结合的主线就是将学生所需与思政课所求有效对接。无论结合的对象是谁,只有将思政课、专业、企业、社会的需求融为一体,进行四位一体的建设,才能将德育教育与职业教育融为一体,才能让学生在思政课中得到有价值的东西。为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必须本着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理念进行课程改革,使思政课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立足专业,与专业课建设有效对接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思政课就必须把握住这一关键点,立足专业,将高职职业性的典型特点在思政课中突显出来。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建设之间融合度不深,甚至脱节。许多思政课教师不清楚或不甚清楚自己教授的学生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将在什么岗位上工作,这些岗位对从业人员有什么具体要求,这势必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不喜欢思政课也就很正常了。

而事实上,思政课和专业课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是一致的,有共同发展的基础,二者均要立足于学生未来的职业,体现出职业要求。思政课只有立足专业,与专业课建设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发挥它们之间的互补效应。这样才能贴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政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和职业素质培养融为一体,也才能让学生真正找到在思政课中所需要的东西。思政课如何能与专业课建设有效对接,可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一)深入了解学校主要专业群

既然专业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品牌和灵魂,专业的设置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那么,思政课教师对学校设置的各大专业群就要先有总体性的认识,再结合自己所教专业进行具体对接。对学校主要专业群的了解可从三个层面:社会和行业、专业课教师和学生。

1.结合社会和行业深入了解。学校的所有专业都是针对行业、为服务社会而设置的,而社会和行业又总是在发展变化着的。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不断从宏观上了解本学校各大专业群的发展趋势,并及时引入思政课相关内容中。

2.结合专业课教师深入了解。专业课教师无疑是对所教授专业最为了解的,对各大专业群深入了解的直接途径就是与专业课教师沟通与学习。专业课教师会对各专业有具体的了解,将从微观上给思政课教师了解各个专业进行指导。

3.结合学生深入了解。一般来说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相对浅显和具体化,很多学生选择专业时,了解的只是这个专业未来的就业率高不高,将来会从事什么岗位,多注重这个专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待遇,而忽略该职业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不利于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深入了解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看法和认识程度后,才能有的放矢,结合社会或行业需求、专业课培养方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二)创新思政课与专业课建设结合模式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已能体现出思政课与专业课建设的结合,但在实践效果上不尽如意,所以在有宏观架构的基础上要对具体的结合方式进行创新探讨与实践。目前思政课基本上采取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教学实效性大大增强,在此基础上融入专业课建设,将会真正显示出思政课的生命力。

1.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教学互动制度化,共同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思政课作为基础课中的分支与专业建设间相对独立,教师间交流甚少,即使有交流,也未形成制度化。思政课侧重德育,专业课侧重技能,各展所长,但是,在共同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上却存在欠缺。现在的用人单位既看重学生“知识、技能”这样的硬实力,也越来越看重“沟通能力、性格”等软实力。如何让这一硬一软相得益彰,首先就要使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间的互动不是浅尝辄止,而是要形成制度化固定下来,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计、实践活动、考核评价的互动都需制度化。其次在此基础上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团队老师共同确定教学目标、共同选取教学内容,根据专业所需重构课程内容,关联性较强的内容可相互融入彼此的教学设计中。

2.结合专业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模块化。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以专业人才培养为导向,针对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补充,进行模块教学,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将教学内容分为思想、道德、法律三大模块,再将每一模块的内容与相关专业课程对接,以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为选取、补充教学内容的依据。在安排实践教学模块时,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设计,突出职业性。活动方案的设计以解决好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尽可能地把服务、学习、教学结合起来。只有结合专业进行教学设计,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思政教育不是空洞说教,而是与他们的未来密切相关的重要环节,能为他们适应企业、立足社会提供强劲动力。也只有学生主动融入思政课教学,才能切实提高教学实效,同时对专业课建设起到服务和支撑作用。

3.结合专业引入企业文化,教学过程情景化。一般专业课教学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但多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对于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目标、价值观、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很多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技能上并不差,但在职业素养上却有所欠缺。因此,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需要思政课的大力推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企业文化融入到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首先,课堂教学中引入的案例要贴近企业生活。思政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最常使用的,如果选择的案例是发生在企业中或与企业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学生则会被吸引其中,产生共鸣。其次,教学课件中引入的图片、视频展示企业文化。现在一般学校的教学都会借助多媒体,图片和视频能生动展示出企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去企业实习、实训前能接受到良好的企业文化熏陶。最后,实践教学组织的活动中渗透企业文化。以调研、讲座、辩论、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的实践活动能够以企业文化为主题,将企业生活的情景模拟再现,这样能够大大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总之,只有将思政课与专业课建设相融合,立足专业谋发展,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之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才能有效地将理论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只有让每一个学生觉得思政课有用、实用、好用,学生才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思政课教学才能如春风化雨,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实现全过程育人,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身份转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 意见[Z].2010-03-19.

[2]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2009-01-14.

[3]邵建平.论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政课教学 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1,(7).

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参与度;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任务,肩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历史责任。然而受传统观念影响,目前的思政课仍以课堂教学为主,且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实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保证,教师的教学目标才能得到实现。而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堂,其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参与中验证书本知识、理论学说,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获得亲身体验,主动发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能运用的立场、观点,去研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辨是非,坚定理想信念,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些年来,高校的思政课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取得了很多令人欣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思政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思政课的教学目的才能得以实现。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毫无用处,从思想上不重视,态度不端正;另外上课玩手机、看小说、睡觉的学生甚多;近百人的教室里少有认真听讲的学生,学生不主动融入课堂,缺乏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或者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都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参与度的因素

1.观念因素

大学生都是由高中升上来的,他们在中学期间长期接受老师的“灌输式教学”,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认为老师是课堂上的主导者,也是课堂上的权威。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往往对老师讲授的知识绝对认可,在课堂上只是单一的听讲,缺乏主动思考,形成了思维定势。进入大学以后,他们还没有从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表现得很被动,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渐失去兴趣,无法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作用。[1]

2.教学形式因素

近些年来,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思政课往往实行大班授课,且教学任务较重,迫使很多老师不得不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参与形式也相对简单。教师局限于课本,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轻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在课堂上的提问多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一些概念、定义的印象,答案都能在书本上找到,学生不需思考就能回答,对学生没有挑战性。这种状况使得学生上课不动脑思考、课后也不看书、期末背背老师的“重点”,就可以顺利通过考试。这种相对陈旧的教学方式不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的认知要求,影响着大学生接受理论教育的兴趣,也影响着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

3.心理因素

第一,排斥心理。学生普遍反映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死板,理论性较强,并且与社会实际存在较大差距,难以理解,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聊枯燥,对相关课程的学习也产生了排斥心理。

第二,不自信心理。在思政课上,当老师提出问题时,课堂就变得鸦雀无声,有的同学甚至不知道老师提了什么问题,于是往往躲避老师的目光,生怕老师让自己回答,担心自己如果表现差劲会使同学看不起自己,产生了不自信的心理。

第三,观望心理。思政课上经常只有几位活跃分子参与课堂,而其他人持观望态度,这是因为在课程开始时有学生表现得很积极,逐渐在教师和学生心中形成固定的参与群体。因此,在老师提问时,其他同学都保持缄默,迫切希望积极分子回答问题,好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使得课堂教学达不到整体效果。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参与度的有效途径

1.整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

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包括的基本理论特别多,而课时有限,这使得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学生在知识的接受方面也存在困难,达不到预期效果。面对这种现状,教师需要整合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不但能拉近大学生与思政课的距离,反映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而且能引导大学生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精心选取热点问题组织教学活动,把理论知识与学生关注的问题相结合并进行分析,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然而,这些素材不是简单地讲故事、聊八卦,而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进行再创造和提炼,从而使生活素材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和大学生的主体参与。[2]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让学生参与其中,获得亲身体验。在授课过程中,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采取问题式、讨论式等方法授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讲授价值观问题时,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价值观案例进行分组讨论,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言的空间,各抒己见,对身边同学的价值观进行讨论并分类总结。教师结合案例对理论进行讲解,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不仅可以深入教学,充实教师的理论教学,而且调动了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思政课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042

思政课的课堂,通常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学生无意于枯燥的教学内容,教师授课后没有预期的成就感。2013年5月对浙江树人大学五个学院计4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具体分析思政课的实效性。

从问卷结果来看,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政课的目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这与思政课的功能还是切合的,但是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认为仅仅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这恰恰道出了部分学生的想法。准备将来考研的只占百分之三,这符合浙江树人大学的考研比例现状,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政治科目,可以在思政课学习阶段积累相关的知识。另外有百分之十八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思政课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当下的中国社会现实,从思政课的体系中清理出时展的脉络。

从问卷结果来看,近半数学生认为,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可以获得看世界的不同视角,这是化理论为方法的具体实践。但是,百分之二十八的学生毫不掩饰地认为是炒冷饭,这里边有思政课教材布局方面的原因。思政课的常态是学生不买账,教师有怨气。思政课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学生的思想,这样才有生命力。“高校思政课教师讲理论学生不喜欢,不讲理论学生也不喜欢。之于前者,学生说,天空好大啊,好像什么也没有;之于后者,学生说,去,我小学就知道了。”当部分学生安静地坐在思政课的教室里旁若无人地看小说、习外语、玩手机成为常态的时候,思政课的实效性问题就转换成如何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问题了。

1 授课内容的取舍

就《基本原理概论》课而言,存在着大学阶段与高中阶段衔接的问题。聂锦芳教授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层次多样,但教学模式单一。现阶段的哲学教育覆盖了高中政治理论课、自学考试课程、成人教育课程、大学公共政治课和哲学专业课程5个层次,受者甚众。但是,这些面对不同教学对象所开设的课程,却只有一个相同的教学模式,这就是以前苏联教科书为主题构架的内容安排,区别只在于教师讲义的厚薄不同,规定的学时数不同,罗列的例证详略不同,而从章节编排、观点表述、论证思路等方面看,基本上大同小异。

当一个学生在初次接触哲学、接触的时候,灌输给他的就只是这样一些抽象的观点、程式化的说教,他从哪里能感受到宽广的视野、洞明的睿智、深层的意蕴、透彻的分析和深刻的启迪?又怎么能体味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不仅如此,同样的内容高中讲了大学还讲,他能不感到枯燥、乏味和烦躁吗?能不刺激他的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对哲学不公正的评价吗?

可见,当前的思政教育目标明确,但是在内容上缺乏层次性,忽视学生认识觉悟水平层次,应该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对象有不同的内容和教育目标。在中小学阶段主要进行道德教育,大学阶段则主要以知识性教育为载体,通过大量开设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帮助学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所处时代倡导的价值观。另外,同一个教育主题,也根据人的认识发展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如爱国主义教育,小学阶段讲故事、做游戏,中学阶段讲历史、参加社会实践,大学阶段讲理论、启发思考。

从思政课教材的问卷结果看,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一般”选项,可见教材在与时俱进方面还没有完全跟上学生普遍心态的发展变化。尽管教材从编排来说无疑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但是从学生的接受来看往往是松散的、非体系的、应对考试的样式。事实上,如果照本宣科绝对没有听众,必须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自身的专业背景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当然要把握一个度,这是思政课,而不能夹带太多的私货。授课内容的取舍,授课重点的详略,成了思政课教师要认真把握的东西。

2 授课对象的分化

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历来学院之间的思政课考试成绩的整体差别较为明显,有一种惯例,某某专业的学生不及格率达到多少属于正常现象。男女生比例会影响班级学风,通常女生居多的班级课堂纪律优于男生居多的班级,但是课堂会略显沉闷,男生居多的班级课堂稍显活跃,但是课堂引导需要更多的积极手段。女生居多班级如果有认真学习的女生成为示范人物,或者男生居多班级有认真学习的男生成为领头人物,班级学风无疑会上一个台阶。

每个班总是有一部分学生任何课程都比较认真,或者以寝室为单位,结伴去上所有的课,这样的寝室小团体一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会给小团体的整个大学生涯带来积极的影响。对于任课教师而言,如果有幸你的班级里有这样的寝室小团体,无疑他们会成为整个学期的忠实受众。然而,大部分学生从众,选择性地轻视某些课程,如果连公认的某门课(比如思政课)都很在乎,就会被小共同体所鄙视,有句流行语“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那些在班上有号召力的学生的校园行为,对班级学风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果说班干部的专业核心课程都挂科,班风确实会成问题,对于公共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从问卷结果来看,思政课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程度很一般,高校思政课大多开设在入学的第一学年,大一新生相较而言学习态度会认真些,对于思政课的接受程度相应会高一些,但是,只有少量学生会就课堂上遇到的理论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至于课堂以外,更少有学生会像专业课那样继续钻研探究。恰如学生对待思政课的态度,思政课教师对于学生,除了上课以外很少有深入的交流,比如学生的学业状况、普遍心态等。

从问卷结果看,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应该实行开卷考试;没有学生会接受空洞的说教,大多数学生喜欢多样化的上课方式。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视课堂理论教学以外的实践环节,换言之,重视社会广泛参与的隐形教育,营造育人环境,比如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弘扬民族精神风貌和宣传道德理念的标志物;参与社会实践,比如,环保生态之类的有社会发展意义的活动,公益活动。

3 授课主体的自觉

有同学说,理想的思政课教师应该“像牧师一样吧,有整洁得体的衣着,有气质,上课的时候不拿书念,而是用精彩的演说赢得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不愿意下课,听完一节还想上。”

大学阶段设置的公共课中,思政课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从课程的内容来看,有些公共课是陌生化的,比如高等数学,如果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必须跟随老师循序渐进地学习;有些公共课本身具有趣味性、参与性,比如体育课,学生可以通过上课习得新的健身方式,享受团队合作或者竞技对抗带来的种种乐趣,甚至是释放原本过剩的精力。

相对于陌生化的课程,思政课里边的内容是在不同学习阶段反复出现,有些观念是耳熟能详的,因此无需循序渐进地学习,从任何一个节点切入,都不会影响对课程的理解;相对于参与性较强的课程,思政课到课率可以用点名计平时成绩来控制,但是关注度让人束手无策,学生可以安静地坐在思政课的教室里玩手机、习外语。

作为授课主体的思政课教师,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实际上,有些任课教师声称,思政课教学成了没有学术含量的体力活,甚至有人认为思政课教师就像电视台的播音员,稿子已经写好了,照着念就行。大学生的毕业照上通常没有公共课教师,尤其是思政课与体育课,在当前的形势下,公共课教师通常处于边缘地位。“相较而言,思政课教师声望低,成就感也不高,在这样一种工作环境下,他们的神圣感、使命感、尊严、敬业精神肯定会大打折扣。”

从问卷结果看,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态度认真负责,但是教学手段不够丰富多样。富有幽默感的教师比较受欢迎,适度的幽默无疑是有力的教学技巧之一,而作为教师职业的题中之义的学识反倒显得无足轻重了,这恐怕是媒体泛娱乐化倾向在学生对授课教师的心理预期上的反映。

4 授课方式的转换

从纯然灌输式向提问式转换的可能性。巴西教育理论家保罗・弗莱雷,明确区分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对于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无疑有启示作用。

何谓灌输式教育概念(“banking” concept of education)?知识是那些自以为学问渊博的人给予在他们看来一无所知的人的一种恩赐。教师,作为讲授者,把学生视为“容器”,视为可任由自己“灌输”的存储器。教师,不是去交流,而是颁布真理,让学生耐心地接受、记诵和重复存储材料。于是,往容器里越是装得完全彻底的教师,就是越是好老师;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的学生,就越是好学生。

这种教育让学生只能接收、输入并存储“知识”,尽管他们有机会对所存储的知识进行收集或整理,但无疑会由于缺乏创造力而遭淘汰。实际上,知识唯有通过发明和再发明,才会涌现。与之相区别的是提问式的教育(“problem-posing” education)。这时候,教师不是来颁布真理,而是来同学生交流。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人也得到增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育教师,共同协作,教学相长。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在“权威”基础上的论点不再有效。

提问式的教育,学生不再是温顺的听众,在与教师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成为批判性的合作者。教师把材料提供给学生,当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教师又要重新思考早先的观点。于是,教学成为一个共同创造的过程。

简言之,功能,是我们在课程之初设定的目标;而实效,是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功能所要实现的东西,有理想的成分,需要靠实效来检验,甚至是要靠学生的未来生活经验来检验。要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至少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把握。

参考文献:

[1]冯波.哲学原理课实效性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4-16,19,22,72,100.

[2]聂锦芳.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90.

[3]于林平.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及辩证和理性思考――以美国、日本、前苏联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42.

[4]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25,31-32.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效性 探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的主渠道。但由于高职教育专业化突出,人文基础薄弱,一些高职生片面认为高职教育主要是学技能,只有学好专业课才是自己今后的谋生手段,把思政课当成一门副课,这在客观上导致思政课被边缘化。如何根据高职院校和高职生的特点,激发高职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水平,是摆在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笔者总结多年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认为从教材建设、领导重视,加强教学单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进课堂教学方式等四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 统编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思政课教材

从2005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高校,包括高职院校都普遍使用国家教育部统编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这对规范学科建设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起着重要作用。但对高职学生思政课教学却显得不足。现行思政课教材具有普适性,而缺乏具体性,与高职学生有距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更多地强调教学的实用性,泛泛的使用理论性较强的本科高校教材,会增加高职生的理解难度,使学生难于提起学习兴趣。高职教育的思政课要求学生,在理论上,弄清什么是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这些原理和理论去思考问题和解决具体问题。因此,组织编写具有高职教育特点,适应高职生教学的思政课教学大纲和实用性教材,已成为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 学校领导重视,进一步加强教学单位建设

由于高职教育一直依照传统的“技术+能力”的教育理念及学院领导对思政课的片面认识,在客观上自然会导致思政课被边缘化。体现在有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机构不健全,把思政课并入基础课管理,甚至由其他学科教师承担思政课教学的现象,导致高职教育对思政课学科建设和对整体性研究的明显不足。因此高职院校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度重视,给予人财物的全力支持,完善和加强教学单位建设问题,是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将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进程和效果。

三、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从高职院校整个的教师队伍来看,存在着学术带头人的匮乏,学术气氛不够浓厚的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部分教师对经典著作等都缺乏系统的研究,同时也存在着对于时政问题上理解不够深刻的问题,另外一些教师还缺乏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分析与把握以及创新研究的能力。还有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受到社会环境带来的急功近利、追求实惠等思想的不良影响,对待本职工作缺乏基本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感,仅仅把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工作看作是自己谋生的一个职业,在工作上缺乏热情,在专业上不求进取,在知识上不注重更新,对社会上发生的时事热点、难点等不予以关注,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不足,也影响了教学效果。整个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学会教学”的过程。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还是提高教学质量,都有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可以积极向学院争取引进思政专业的硕士以上的高学历人才,让新鲜血液带给机体新气象;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融知识和科学为一体的课程,内容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完善自己,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让自己的知识丰富;同时鼓励和支持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及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并且积极为教师联系交流平台,争取更多的交流机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四、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与普通院校相比,高职生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学生文化素质较差等,这些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应具有鲜明的特色。因此,提高高职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改进课堂教学方式。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使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首先、课堂教学要逐步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教学中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 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 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时, 要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用“提问式”、“点评式”、“讨论式”、“学生讲课”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关系。这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让学生学有所思, 思有所悟, 悟有所得。其次、以学科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为主体向以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主体转变。我院的实践证明,将《弟子规》的学习引入思政课教学中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益的尝试。再次由以课堂讲授为中心向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转变;最后由教学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应用好多媒体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正确认识社会。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