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初中素质训练教案

时间:2023-08-27 15:04:38

导语:在初中素质训练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素质训练教案

第1篇

 

关键词: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教师教育 

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担负着培养合格中学英语师资的重要任务,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是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培养I1标的基本构成因素,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则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部相继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版和高中版等课程改革指导性文件,引发了全国规模的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教学改革。高师英语专业如何与中学英语新课程接轨?基础教育改革对高师毕业生的质量需求越来越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对高师毕业生的学科教学能力的高要求。因此,在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必须加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我们在本专业办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外语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和教”的能力。对高师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必须首先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科教学技能和教育能力。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必须掌握比较过硬的英语教育技能;作为未来英语教师的高师学生,必须加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 

一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 

国内学者吴一安的研究认为,优秀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由四个维度构成:(1)外语学科教学能力,(2)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3)外语教学观,(4)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lJ英语学科教学法课程不应该是纯理论课,而应该“把培养学生外语学科教学能力放在首位,”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理论知识的传授要为培养学科教学能力服务。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根据何广铿提出的中学英语教师业务素质评估标准,外语教师的教学技能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组织课堂活动技能,使用教学手段技能和运用语言测试的技能。其中组织课堂活动技能又可由三种技能组成:1.备课技能,2.使用适当教学活动技能和3.课堂管理技能。结合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的职业特点,我们将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划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英语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口语技能、书写技能和读写技能三个方面。其中,口语技能包括英语听说技能、朗读技能、讲演论辩技能、教学13语技能,书写技能包括规范英语和汉字书写技能、三笔字书写技能、美术字书写和筒笔画技能,读写技能包括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 

第二板块,英语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包括灵活运用教材技能、教案编写技能、板书设计技能、引入教学恬动技能、讲授技能、操练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结束教学技能、听、说、读、写教学技能及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技能、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技能、语言测试技能、课后辅导及作业批改技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技能和教学研究技能训练等。 

第三板块,教育管理技能训练,包括班主任工作技能和课堂管理技能。其中,英语课堂管理技能又包括使用恰当语言和手段组织教学的技能、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计划的技能和、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错误的技能、英语学习策略指导技能和教学反思能力等。 

二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 

在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要狠抓“三熟一练”,即熟悉英语教学法理论和方法;熟悉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熟悉中学英语新教材。练,是指实际授课训练。“练”,是指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亲自走上讲台,进行教学演试,即试讲。每个学生必须进行两次以上试讲才能下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但试讲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平时各项基本功的训练。 

因为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所以,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便是进行反复的练习。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职前教师(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一种有效的基本方法。 

笔者任教的英语教育专业O2级、03级和04级学生都开展了微格教学活动,经历了前期准备,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实施教学,录像到课后分析讨论等步骤。前期准备包括教学见习,介绍有关微格教学理论,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教案设计和教学录像片断,分析中学英语新教材等。具体措施:首先让学生熟悉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中学英语新教材,教师指定初中或高中英语新教材为微格教学的内容;然后,分小组备课,每组7-8人,每组集体设计并完成一个单元的微格教学内容,如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分为warning—up,listening,speaking,pre—reading,reading,post—reading,languagestudy,integratingskills等八个部分的内容,备课时学生既分工又合作。课后要求上交教案、课件、课堂教学录像和教学评议等材料。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试教,学生自主录像,对录像进行语言使用和教学技巧的分析,在教学后对教学进行反思,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使用各种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使用外语教学理论指导教学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精神。 

通过开展微格教学训练教师职业技能,其实施程序大致为: 

(I)确定训练目标 

首先要把师范生应当掌握的教学行为和技能分为不同的单项技能,每次只集中训练一两项技能。 

(2)观摩范例 

在正式训练某项技能之前,被培训者必须观摩、见习优秀教师的实际教学,或者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如新课程初中和高中英语优质课竞赛课例VCD),以便明确自己所要训练的技能的要求和标准,增强其感性认识,加深对训练技能的理解。要求师范生在观看和观摩时不仅注意课堂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注意教师在课堂管理、处理学生反应、融洽师生关系等方面是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使活动顺利进行的。 

(3)设计、编写教案 

被训练者根据技能培训目标和教学范例,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编写教案,详细设计出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将如何展开,使其突显训练技能的要素,并阐明行为的合理性和适当性。指导教师要对受训者设计的教案进行指导和审阅。 

第2篇

关键词:分层教学 初中英语 尝试

初中英语教学的分层教学模式提倡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制定教案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满足了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是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值得借鉴与深化的教学探索。

一、分层教学的定义与社会需求状况

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层次的教学工作。分层教学不仅能够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目前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小班教学模式即为分层教学模式的一种。

为了解当前分层次教学的社会需要状况,我们首先从学生寒暑假的各种辅导班的开设上来看,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开始打出小班教学的旗帜。这种小班教学模式往往收费颇高,而其一个班的学生也往往仅为10个人左右。而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分层教学模式的一种体现。目前,分层教学模式在社会上颇受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小班教学能够使教师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因此价格再高家长也认可。

回到学校教学方式上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往往为四五十人,这样就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兼顾所有学生,导致一部分学生由于接受能力相对较弱而渐渐被落在了正常课程进度之后。因此,实施分层教学就社会需求而言,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解析

(一)初中英语教学分层教学模式中的层级划分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依据不同学生个性特点、英语基础知识能力水平、课堂知识接受速度以及英语知识潜能等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层级,因材施教,从而为学生提供最适宜其学习的方式和环境,有助学生成绩的提高。

比如,一个班原本有学生40人,那么在进行英语分层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英语能力将40人划分为3个层次,分别为英语学习能力及课堂知识接受程度上都比较高的同学,英语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和英语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这样,通过划分层级这三个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授课模式,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英语教师的分层备课模式探讨

备课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因此,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不同层级的学生备课,将直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初中英语的分层析备课模式:

1、“一大多小”教案

“一大多小”教案,即教师在备课时准备一个大方案的同时,准备几个小教案备用。这种方式适合多种分层教学模式并存时采用。

比如,在进行仁爱英语七年级Unit 2 Different Looks备课时,教师撰写的大教案,应严格根据课标要求,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掌握简单的一般疑问句型(yes/no句型)和特殊疑问句型(wh句型)的问句和回答方式等重点。但在准备小教案时,教师可适当的对内容加以延伸,临时性加一些娱乐性的表演游戏,寓教于乐。

例如,对英语学习能力不是非常强的同学,教师可以引导其进行yes/no句型的场景模拟练习:

A: Hello, Jean! Do you have short hair ?

B:Yes, I do. /No, I don't.

对英语能力还不错的同学,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其使用wh句型进行场景模拟:

A: Hi, Kangkang, what's this?

B:Oh, it is my pen.

A: What color is it ?

B: It's black

或者,

A: Which is your coat?

B:The red one .

同时,在这个单元学习身体部位的名称时,可以让英语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触摸身体部位的游戏,达到强化英语单词记忆的目的,同时激发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多元一体”教案

多元一体教案实际上是教案的不同变通方式。从形式上看只有一个教案,但事实上这一个教案中却包含了适应不同层级间学生使用的多个教案。这种教案由于其普遍适用性,因此更适合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使用。

例如,在学习祈使句时,如果按照正常的教学模式,对多数学生而言能够很快掌握其结构模式,但要熟练运用这种句型结构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如果教师能够通过分层教学,在结束授课时,先对英语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进行简单的口头知识点掌握能力的测试,然后对英语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进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针对现场的情境进行祈使句的使用,如:在学习仁爱英语七年级Unit 6 Topic 3 How can I get to the bookstore?时涉及到了祈使句的使用,对英语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求能通过看路标以祈使句说出其代表的意思,如:Turn left;Go straight 等。对英语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创设两个情境(一为交通规则的制订,一为班规的制订)引导其练习祈使句的使用。

通过不同的分层训练,使两个层级的学生都能够轻松掌握课程的重点。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结束时,对两个层级学生的表现结合句型做简单的总结,加深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这种分层教学模式,有效的顾及到各个层级学生的不同特点,能有效提高各层级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3篇

在体育教学方面为了扩展每位体育教师的视野,了解体育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与发展方向,我校专门聘请了海淀教委体卫中心的教研员为我校全体体育教师和首都体育学院的体育实习教师举办了专题讲座。

参加了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评优课及教案设计比赛,王芳、王海雁老师分获教师评优课、教案设计的一等奖。通过看课与评课进一步提高了全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案设计水平。

组织好高三年级体育会考、初三年级体育中考的工作。把握住健康关、安全关,校医务室做好监督、审查工作,任课体育老师每堂课有考勤,训练有记录,考核测验有成绩,做到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初三年级体育备课组的老师精心准备,与年级组协商共同制定出《初三年级体育晨练计划》,为初三年级同学提供技术指导。高三体育教师,利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对高三同学进行指导练习,三月份全体高三同学顺利通过会考。

我校与首都体育学院进行合作,该院派学生到我校实习,我校部分体育教师对实习生进行教学指导。这种合作已经进行多年,我校准备与该院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如教学、训练和科研等方面。

在业余训练方面,各位教练员利用课余和双休日时间进行训练。高中男篮在2004年8月获得北京青少年锦标赛男子组冠军。

2004年12月我校承办了北京市振兴中华杯武术比赛,我校武术队第七次蝉联团体总分第一名。

田径队克服场地困难,2005年4月参加海淀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男高组100米冠军,并达到一级运动员标准,男初获得跳远冠军,团体总分在我区名列前茅。

为了扩展学生的发展方向,培养高素质人才,我校新成立集体育、科技为一体的无线电测向运动队,学校给与了很大的支持,他们有信心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我校课间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全校各级领导的关注下,我们强调了学生的集合速度,在体育课上纠正学生的动作细节,课间操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15-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越发凸显。由于我国应试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所占据的统治地位,语文阅读的教学越来越倾向于只是追求分值而忽略语文所包含的情怀。笔者认为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和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的吸收中华五千年发展历史乃至世界发展史中所沉淀下来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应仅仅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从阅读中所形成的独立的思想。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也要让他们从阅读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拓展自己的语文思维空间,提高语文阅读质量。本文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的现状出发,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现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分析,从而探讨出了关于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推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没由找到正确的方法,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和没有掌握到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导入无法进行文本的深入阅读,更谈不上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了,而老师有时候忽略了这一情况,只顾自己的教学,甚至有一些老师只是通看了一遍文章就结合的参考答案给学生进行讲解了,这就是教师的能力素质不高的体现,容易断章取义的片面理解文本,从而误导学生,容易传授给学生错误的阅读方法。在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起不够,在老师布置对阅读文本进行讨论的任务的时候,大家只是敷衍了事,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关于阅读材料的分歧与意见消除的太快,学生没有进行一个实质性的思考就草草了事,根本没有得到一个阅读的有效方法和语文知识的升华。

1.2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太少,传授方式过于单一。在目前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学生的互动过程太少,没有从阅读材料中对学生进行一个情感的引导和抒发,只是一味的对着参考书或者参考答案为同学们进行讲解,这种强行的知识灌溉对学生来说是很难消化和接受的。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中传授知识的方式过于单一,教师取代学生成为了课堂的核心,教师只顾自己讲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提问性引导,这种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不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讨

2.1 教师要认真备课,提高讲授的质量和水平。教师要认真积极备课,提高自己讲授知识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连贯性。高效课堂的开展需要教师在三个方面打好基础,一是教师在参考答案的前提下独立仔细的阅读所要给同学们分析的材料,阅读材料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要对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有一个宏观的把控,对学生们容易出错的地方要积极予以标注和解释,要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步骤,让课堂灵活生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教师在授课之前要设计出符合本班学生阅读发展实际情况的的教案。有了一个逻辑思维清晰的教案,才能更好的开展阅读课堂的教学。教师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不要盲目的去复制粘贴网上已有的大众的教案,教师可以在独立阅读文本之后,借助参考书和自己的领悟进行教案的设计,既要符合本班学生的阅读中实际情况的教案,也要创新和多元。三是教师要制定一个关于学生阅读成长的目标,也就是学习目标。学生只有在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下,才知道自己阅读中应该努力和发展的方向,只有瞄准了方向,用对了力气,学生在阅读中的进步才大。

2.2 随时跟进学生的学习现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阅读是一种个体差异化的行为,不同的人感受不同,教师不应该主导课堂一味的灌输给学生自己的阅读理解,这会影响到学生自己的阅读体悟和感受。在我国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一言堂的讲到底,不注重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互动与交流,导致学生一味的依赖老师的分析,自己的阅读思维越发懒惰,对阅读材料没有进行一个自己的感悟的理解,阅读技巧也得不到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该让学生来主导课堂,掌控课堂,允许学生积极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从而进行一种沟通和交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一个有效的指导。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的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课堂的主角是学生,只有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整个课堂的互动和交流中,才能推动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后,应该保留一点给学生的思考空间,同时,也要积极倡导学生向教师提问,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学生深入进行阅读。

再者,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团队合作倾向,加强合作学习意识。教师在日常的实践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可以适当的开展小组分组,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对阅读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然后选派代表进行发言。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在合作学习的方式下,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才能在学生中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大的。团队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开展。

最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只有最真实的情感才能直击学生的内心,只有教师充分挖掘阅读材料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唤醒学生心中内在的心灵反映,从而引导学生真切的去感悟阅读,去体会阅读,去发现在阅读后所沉淀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陈凯.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学园:教育科研.2010

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7―0030―01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力求青少年的体育和体质得到改善,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针对中考体育成绩的提高制定相应的计划,让校领导、教师,特别是学校体育教师高度重视。我校校委会以及年级组历来对毕业学生身体素质达标测试工作非常重视,体育教师能够积极配合,制定管理、训练计划,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中考体育成绩,让更多的学生走进了高一级学校。

一、学校重视,年级组督促,制定确实可行的计划

我校制定了《学校体育课管理措施》《体育课意外伤害应急预案》《初中毕业学生体育达标标准》以及《九年级学生体育中考成绩测试管理办法》等条例,体育教师通过这些指导性的政策文件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满足学生升学的需要。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了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养成了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构建阳光体育机制,创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

我校在大力推广阳光体育活动机制以来,建立早晨长跑、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每月单项体育竞赛上报等制度,体育质量以10%的比分纳入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在活动中,以年级组为单位,体育教师分别辅导,指定体育骨干学生带动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中考体育项目的技巧。

三、有针对性地备写毕业学生的教案,并进行专项练习

我校体育教研组组织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状况测试工作,并定期进行分析总结,针对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制定一系列的教学计划。对九年级学生的教案进行详写,在备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以便在教学中能区别对待,做到个别辅导。

例如,学生进行一分钟速度跳绳,结果次数不高,男女学生几乎都在100次以下。我们通过让学生观看网络视频来提高效率。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进行了动作的改进,让三指握跳绳手柄小手带动小臂发力抡环绳子,结果跳绳次数一下子就上去了,男女学生每分钟几乎都达到了130次以上。

四、给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循序渐进组织学生进行定期测试

例如,1.对于男生1000米或女生800米,可制订如下训练计划:(1)对学生讲解中长距离跑的技术构成,并进行跑程的分解性练习;(2)对步长、步频、呼吸节奏以及摆臂进行合理性练习;(3)建立长久的循序渐进机制;(4)跑程结束后进行体能恢复。

后期测试: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男生1000米中65%的学生达到3′50″以上。这样便可取得10.08分的成绩;女生800米中力求让60%的学生达到3′46″以上,同样也可取得10.08分的好成绩。

2. 对于一分钟速度跳绳。可制订如下训练计划:(1)观看视频材料,增强学生的主观印象;(2)教师进行合理的示范,(3)让学生学会以手带动小臂发力,并进行长期的练习;(4)进行专项练习,双手背后,双脚并起,前脚掌练习一分钟的原地跳;(5)进行耐力性练习;(6)进行全身协调性的用力练习。

后期测试: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男生65%的学生每分钟达到140次以上,在此项便可取得9分的成绩;女生65%的学生每分钟力求达到133次以上,也可取得9分的成绩。

3. 对于引体向上(男),考察上肢力量和腹肌力量。可制订如下训练计划:(1)正确的动作是保障身体安全健康的前提,可分正握手法和反握手法,这个没有硬性的规定,可以让学生按自己的习惯练习;(2)俯卧撑,对练习腹部肌肉和上肱二头肌有很好的作用,可让学生每天练习100次左右;(3)可让学生站于凳上,两臂全屈反握横杠,两手与肩同宽,使横杠位于颏下,然后双脚离凳做静止用力的悬垂姿势,但下颌不得挂在杠上。垂悬时间越长越好,练习2~4次,进行曲臂悬垂;(4)学生在低单杠上做仰卧悬垂姿势,另一学生握其脚腕或小腿,将练习者的脚抬至水平部位(也可将练习者的脚放在稍高的器械上)。拉25~40次为一组,练习3~4组,进行仰卧悬垂臂屈伸(抬高脚的位置);(5)手足并用或只用手的爬杆或爬绳根据个人力量选用,每次爬5~6米,练习3~4次;(6)在游戏教学中,手脚并用,做爬行前进,距离不限,练习3~4次。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可以达到5~6次,然后再追求完成的次数。

第6篇

关键词:创新;发展;助学案

一、问题提出

我校是一所城区初级中学,所属施教区的优质生源都通过考试进入了县城的两所民办初中,进入我校学习的基本上是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学生。多数同学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不懂得预习,课上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复习等等。面对这样的学生素质,如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成了我们必须考虑的重点问题。我们对许多成功的教学模式和先进经验进行了研究,主要是顾冷沅教授的“尝试指导,反馈纠正”教学法、邱学华教授的“尝试教学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刘京海老师的“成功教育”等,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杜郎口中学的“课内展示”;东庐中学的“教案与学案合一”等都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从以上的教学模式和先进经验中,我们发现,他们无一例外地注重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结合学校、教师、学生实际,我们创新了备课模式,要求教师备课由备教案变为备助学案,通过助学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理论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要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对教育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从中可以看出,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入手。这就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有效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

三、观念更新

为了实现由教案到助学案的变革,我们引导教师更新观念,首先让他们认识到传统教案教学的不足和助学案教学的优点。

传统教案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教师更多考虑如何讲得清楚、精彩,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学生课前对教师的教学意图一无所知,课上只能被动接受,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学习热情得不到提高,长期下来,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学生应有素质的提高。

助学案不同于传统教案,是用于指导学生每一课时进行学习的助学方案。它以学案为载体,以助学为方法,教师的引导为主线,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在“助学题”引导下,自主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完成相关练习,同时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一起商讨,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传统教案到助学案的备课模式创新,必须做好三个转变,即:由主要考虑“教什么?”转到更多地考虑“学什么?”;由注重教师“如何教”转到更多地注重学生“如何学”;由关注教师“讲得精彩”转到更多关注学生“学得有味”。

为了增加教师的感性认识,我们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让教师出去听名师讲课,参加学习培训,不断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新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只有采用适应时展和教育教学规律的新的教学方式,才有可能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

四、具体实践

助学案的创新之处在于学生在上课前就知道了教师的教学内容、目标、意图,做到有备而来。助学案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理清知识线索,解决力所能及的内容,剩余部分在课堂教学讨论中解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组织、引领、指导、调节下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问题,提出新思考。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助学案:

(一)编写学案

我们按学科以年级组为单位,每周抽出半天时间(为保证正常上课,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组的集体备课时间穿插安排在周二至周四的下午),由备课组长主持进行集体备课。每次备课内容提前一周,由一人主备,其他人参与讨论,从教学理念、教学重、难点、学习方式、作业设计等方面去进行集体商讨,先形成教案,再将教案转换成可供学生使用的助学案。

(二)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前将助学案下发给学生,学生在助学案的引导下,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学、思考,将新旧知识有机联系、加工重组,形成新知识,完成相关练习。将不清楚、不懂的内容在助学案上标注起来,将自己的新问题、新思考记录在助学案上,这是实施“助学案”的主要环节。

(三)协作学习

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学习成果,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和思考。组内解决不了的,邻组互补讨论。

(四)反馈释疑

将反馈上来的各小组学生自学达不到或不能理解的问题,交由全班讨论,引导学生互相解难释疑,形成答案。对于全班讨论后仍然不能解决的疑点、难点最后才由教师集中解答。

(五)评价小结

学生根据完成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关的达标练习情况,对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做出评价,总结得失。教师布置少量巩固性作业和下一节课所学内容的助学案。

五、实施效果

创新了由传统备课到助学案备课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一)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助学案模式主要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评价,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助学案模式通过以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讨论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在获取新知时,学会了方法,增长了智慧,培养了能力。

助学案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整齐划一、齐步走的方式,学生自主、分散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二)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实施助学案模式,要求教师从新的视角来看待“备课”、“上课”。

助学案要求将知识分层,以问题的形式呈献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花更多的精力查阅教育教学资料,对于教学上的问题进行较深入的研讨与交流;花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花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如何组织教学。通过这些研究,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成长。

使用助学案上课,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主宰者”转变为“服务者”、“参与者”。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第7篇

关键词:导学方案、高效课堂、课程改革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这种理念的正确指引下,我们教师的教学势必要把关注学生作为课堂改革的核心。自然,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课堂教学始终是主渠道。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动起来,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模式。这些都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通过合理巧妙地使用“导学方案”,不失为一种具有真正个性化色彩、紧贴时展并能打造高效课堂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那么,到底什么是导学方案?顾名思义,导学案其实说白了就是“导+学”,即如何引导学生预习、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以及检测学习效果的书案――要有“导”的功用,“学”的方法,“案”的检测。如果能利用导学案这种工具让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少一些无谓的灌输,多一些有针对性的预习先导学习,多一些有价值讨论和探究,我想或许都更能有利于高效和谐课堂的构建。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教学精髓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求知欲、探究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提出问题,模拟情景,发表不同见解,引起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创造性与主体性品质。

学案的组成部分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疑点、读书思考题、疑难信息反馈、学习活动的设计、梯度导学导练、知识拓展等部分。设计“导学学案”时,着力点应放在“学案的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学科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

本人设置的导学案流程大致而言是三大部分,即预习案、探究案以及检测案。从细了说,可能会设置“目标导航、方略简说、知识储备、探究整合、归纳小结、自我训练、学习评价”等部分。课堂上主要采用常规教学手段,使用“师生共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因“导学案”设计时已经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所必需的学习方法,并由于“导学案”具有问题前置的特点,能结合文本和学生实际认知,在学生初次进入课文自学时就及时给他们“拐杖”,因而能有效提高他们自学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一、依据学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

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后,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课上老师可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学情,有目的地运用导语、演示实验、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创设情境,把握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指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实现会学。以文言文篇目为例,预习案主要解决一些“事实性知识”,即字形、读音、词性和文化常识部分,学生可在“预习案”中用书写体现自我主体意识的“阅读感受”以及质疑;探究案主要解决“概念性知识”及“元认知知识”,即语法、修辞、文学、句义段义篇章义鉴赏、自我学习认知等知识;教师主体穿插讲授“程序性知识”,也就是学习经典课文的实践现实意义的问题,相关写作知识等。

二、依据疑难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

“导学教学模式”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去试一试,并给了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这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于是,学习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使他们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又使他们产生了成功的喜悦,就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个体发言、同桌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证等多种讨论方式,并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地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要求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争论并各抒己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智能的最佳时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

三、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

提倡学生自学为教师的精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反馈的疑难信息时,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备课条件下进行随机备课,它需要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更高超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业务水平。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

1、是点拨。

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它组仍存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

2、是精讲。

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归纳智能的提升。

四、扣标整合,形成网络。

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五、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

当堂达标训练,说白了就是检测学案,主要是在课内预留10分钟左右进行自我检测和反思反馈。题型以选择和简答为主,侧重学生答题方式的规范性。而在每次课后的下一节课的上课伊始会有一个“旧知反馈”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另类形式的检测。

检测训练过程中,必须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时,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巡视讲评,搜集答题信息,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补偿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面向全体学生,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逐层分化,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中,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能力。

导学方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新鲜产物,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认识和操作层面上的一些误区,我认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以教案定导学案。

教师在处理导学案和教案的关系上,改变不了传承多年的观念――教案中心论。他们往往是在编写教案的基础上,再根据教案来预设导学案。

二、导学案就是练习题。

导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这一点老师们都能理解。但是在他们预设导学案时或拿到导学案后,都会产生这样一个误解――导学案就是发给学生做的练习题。

只有克服了以上误区,才能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各种层次的学生才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课堂效益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使导学方案在课堂的应用中更好地发挥其优势,真正体现课堂的高效性,我认为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防“空”。

一定要扮演好教师的指导角色。教师要树立“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由原来权威性的知识拥有者变为学生情感的反映者、学习知识的合作者。因此,教师要变讲为导,课堂上必须致力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要根据教学目标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而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具体地说:

1、指导学生的自学。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对其进行方法引导,提高其自学能力和自学效果。

2、指导学生的交流。

积极引导学生有序地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争取能在小组内解决疑惑,并形成共性的问题和学习成果。

3、指导学生的质疑。

对学生讨论探究中形成的共性问题,要善于在解决的方法上给予引导,使其学会思考并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二、防“散”。

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更多的时间交给了学生,往往课堂会出现学生“百家争鸣”的展示交流机会,这是好事,但必须防止争论无休,甚至杂乱无章的无序课堂,其作为组织者的教师必须巧妙指引,使课堂朝有序高效螺旋上升的方向发展。

三、防“过”。

教师要懂得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是影响其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但这种习惯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它是一个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由慢到快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切莫急于求成,要克服急躁的“冒进”情绪,也要克服消极等待的思想,特别要摒弃不敢动手的保守思想。

最后我想说,教无定法。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导学案模式”不应具有霸权地位,不能限制和主宰所有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它只能是一根“拐杖”,起到辅助作用。它只是一种实验中的教学范式,还需不断完善和改进。如何将“导学案”编写得更合理,如何让“导学案”在学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真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慎思独行的品性,这是个长期考验我们的问题。但我们坚信,假以时日,如能趋于完善,我们定能最终通过实践的检验。

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GH――11268)

《初中“学案导学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的探析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内容构成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地理素质的提高。地理素质教育由三部分构成,即地理知识素质、地理能力素质和地理品德素质。

1.地理知识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地理教学,让学生掌握那些在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中处在基础地位的知识,它包括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基本事实、地理概念、地理成因、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等。

2.地理能力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地理教学,掌握地理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等,能运用地理知识去处理和解决所遇到的地理问题,如小到看地图、辨方向,大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工业布局等。

3.地理品德素质教育:是指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并用于规范其行为的教育。

以上三个层次地理素质教育的构成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成功的地理素质教育必然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身心、知识、能力、品德等为目的,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教育。

二、教学原则

地理课堂教学要很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除了要遵循直观性、启发性、理论联系实际、精讲巧练、可接受性、巩固性等教学的一般原则以外,还要注意体现:

1.整体性原则:使知识、能力、品德教育一体化,克服只抓知识教育而忽视能力培养和品德教育的做法。

2.改革性原则: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注意成功教育、创造教育、愉快教育、和谐教育等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整体改革经验的运用吸收。

3.多向性原则:要有效地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4.发展性原则:教师要通过各种地图、直观教具、电教媒体的合理运用和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增强心理素质,努力培养、强化学习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续性。

5.全面性原则:教学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注意转化学习困难生,使每一位学生的地理素质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6.民主性原则:教师和学生要建立起平等友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合作性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氛围。

7.自主性原则: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逐步具备和不断强化独立学习的能力。

8.实践性原则: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学时要结合课外活动的开展,注意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学用结合能力得到培养。

三、备课要求

备课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必须认真、扎实地备课和编写地理教案。地理教案的编写应做到以下几点:

1.深钻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

近几年来,初中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新大纲和新教材,从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功能、体系结构等方面,都做了大的改革。新大纲、新教材的特点:一是教学目的更加清晰明确,条理分明;二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更符合公民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心智特征;三是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更加具体、明确、清晰,便于师生遵循;四是突出了人口、资源、环境的教育和国情教育;五是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更加切实,对教学、评价、考核等问题提出了较合理、明确的建议;六是简化和降低了一些要求,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

教师教学时,进一步选择组织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安排好教学的全过程。

2.掌握教材层次,编好教学提纲

教学提纲是课堂教学活动具体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写教学提纲时,要掌握教材结构,分清教材主次,注意内在联系,使之合乎地理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地理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3.区别教材主次,突出教学重点

通过钻研,教师要从教材内容中找出其主体部分和核心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还应分析找出重点、难点和关键这"三点"的关系。要善于突出重点、排解难点、抓住关键,带动一般,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把握教学的结构,构思承转和小结

教师要依据课堂的各个环节及其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虑如何引入新课、各个教学环节的承转、各部分的小结和全课的总结。

5.设计教学方法,准备直观教具

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备课时教师要估计到上课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发挥好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使教学活而不乱、有声有色、紧张有序地进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必须考虑直观教具的选用和设计、制作。教具何时用、如何用,做到心中有数。

第9篇

Abstract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Myanmar and the training needs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 training in Burmese Chinese, the author conducted questionnaire surveys, interviews, and classroom tests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Burma and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Burma. Teacher training need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e hope to find common problems and propose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better service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Myanmar.

Keywords Myanmar; Chinese teachers; training requirement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缅甸目前有250多万华人,华文教育是缅甸华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凝聚华人人心的首要途径,也是缅甸华人一直坚守的阵地和发展的事业。20世纪以来,缅甸华文教育经历了兴盛―衰落―复兴的曲折发展历程。华文教育得不到政府认可、教育资金短缺、办学条件艰难、教学设备紧缺、适用教材缺乏和师资严重不足成了当前缅甸华文教育面临的重大难题。其中,华文师资严重短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低、教师素质不适应华文教育发展的问题尤其突出。有学者调查发现:缅甸华文学校教师大多只有中文初中或高中学历。缅北地区华文学校小学教师甚至只有初中毕业或小学毕业学历,75%以上的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或培训。 [1]在下缅甸,师资队伍严重老化、后继乏人成为华文教育发展的瓶颈。[2]因高学历、专业化华文教师培养周期长,因此,加大缅甸本土华文教师系统化、专业化培训,有效提高他们的华文教育教学能力,是当前缓解缅甸华文教育师资严重不足的有效举措。

为更好地了解缅甸华文教育现状和华文教师的培训需求,提升对缅华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借2017年8月组织“缅甸曼邦地区华文教师培训班”的培训工作之机,对参训教师的基本情况、课堂教学情况、培训需求及培训效果进行了全面调查,以期通过调查和综合分析,发现共性问题,为提高华文教师培训实效,更好地服务缅甸华文教育提供决策依据。

1 缅甸曼邦华文教育现状

缅甸曼邦地区系原坤沙部队的蒙泰军区之一,归属缅甸政府后,缅甸中央政府设立曼邦行政公署,由中央政府和腊戌县共同管理。曼邦地区东临萨尔温江,与掸邦第二特区隔江相望,西面、北面、南面分别与腊戌、木邦和当阳相连,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人口近12万,有华人华侨3万多人。有华文学校16所,其中,中学4所,小学12所。有华文教师82人(含管理人员20人),华文学生近2300人,华文学校师生比1:38。

本次调查对象为缅甸曼邦地区的54名华文教师,调查率达65.85%。被调查的教师分别来自缅甸曼邦的4所中学和7所小学,11所中小?W都属于私人投资创办的学校,其中群体创办的8所,个人创办的3所。曼邦的华文学校都实行半日制授课。被调查的11所学校上课时段虽略有不同,但大致在上午7:00~9:00之间,下午17:00~19:00之间。

被调查的54名华文学校教师,53名教师已入缅甸籍,只有1名教师仍为中国籍。53名入缅甸籍的华文教师中47名占88.89%的教师祖籍国都是中国,他们日常交流以汉语为主,能用缅甸语进行口头交流的仅占18.52%。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的教师47人,占87%;30岁以上教师10人,占13%。学历层次以初中毕业为主,占比达81.48 %。从专业教育看,接受过师范教育的仅8人,占比14%;未受过师范教育的46人,占86%。从性别看,女性教师远远多于男性教师。从教龄看,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5人,5~9年教龄的7人,其余36人教龄都在5年以下,其中工作仅半年的6人。从培训情况看,虽然92.59%的教师都参加过培训,但培训3次以上的仅占5.55%,还有7.41%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

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和访谈、座谈及课堂教学情况考察结果的综合分析,发现缅甸曼邦地区华文教师的教学、培训情况及培训需求情况如下。

2.1 缅甸曼邦华文学校教师的学历和能力

调查显示,缅甸曼邦华文学校华文教师的男女比例和年龄结构都不合理,女教师过多,占比达79.63%,男教师所占比例仅20.37%。年轻教师居多,中老年教师所占比例小,50岁以上教师仅3人。再次是教师学历层次低,而且绝大多数教师都没有经过师范教育和专业训练。而占比达81.48%的初中毕业教师很大一部分还从事初中的教学工作。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低、未受过专业训练,这些都不利于缅甸曼邦华文教育的发展。

2.2 缅甸曼邦地区华文教师的教学和教学质量

(1)关于教学方法。调查发现,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又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或训练,77.78%的教师反映教学工作有困难,9.26%的教师反映困难很多,10.26%的教师反映教学有一定困难,教学没有困难的教师仅占2.7%。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呆板,96.3%的教师上课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语文课堂教学以识字和写字为教学目标,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带读式。即老师反复带读读课文,然后是学生逐一熟读课文,默读和背诵课文。数学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算法的记忆式,即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各种算式和练习题答案。只有3.7%的教师偶尔会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2)关于教学设施。调查发现,缅甸曼邦华文学校都属民间集资办学,教学设施十分简陋。学校只有教室和办公室,有些学校的桌椅板凳都不够,只用竹板拼凑,有些学校会有部分国内捐赠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办公用的电脑设备,但都没有网络,教师所能使用的教具是自制或是购买的图片/卡片,物理、化学课程没有实验仪器,实验过程只能靠教师在黑板上画图演示或是要求学生记忆课本上的实验步骤,体育课没有运动场。

(3)关于教学设计。调查显示:有48.15%的教师从不写教案,37.04%的教师偶尔写教案,经常写教案的教师只占14.81%。从不写教案的教师中,有53.85%的年轻教师不知如何写教案。由于很多学校对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都不进行跟踪与检查,缺乏监督评价机制,故很少有教师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总之,因为缅甸曼邦地区华文教师受教育程度低,又未经过专业教育或训练,所以,很多教师不熟悉教学方法、不会编写教案,不懂得制定教学计划,更不会合理使用教具辅助课堂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华文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3 华文教师培训现状

调查发现,缅北华文教育协会和缅甸曼邦行政公署教育局十分重视华文教育,针对曼邦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华文教师培训。近两年来,每年组织一期为期10天的华文教师培训,参训教师覆盖率达60%。培训主要内容为:数学思维、汉语拼音、教学技能。除此之外,缅甸曼邦地区还贯彻“走出去,引进来,广交流”的九字方针,积极鼓励和帮助教师外出培训,以提高曼邦地区华文教师的汉语知识和教学技能。但从调查结果看,目前组织的培训远远不能满足提升当前曼邦地区华文教师?R道砺鬯?平和教学技能的要求。

2.4 华文教师培训需求

通过对现场听课、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的统计分析,并综合来自政府侨务部门、缅甸学生和缅甸民间华文组织等各方面信息,发现缅甸曼邦地区华文教师对培训有多样化的需求。

2.4.1 培训内容需求

综合以往境内培训和境外培训内容的设计,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实用性,是缅甸曼邦华文教师培训的首要需求。

第一层次需求: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和安全急救技能。由于受教育层次低,缺乏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的训练,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成为当前缅甸曼邦绝大部分年轻教师最想掌握的技能。鉴于近年来缅甸缅北地区战事不断的实际,帮助受训教师学习和掌握必备的安全急救知识和技能也成为他们的主要需求。本期培训中,我们首次开设的“安全急救技能”课程备受受训教师青睐,他们学习热情极高,并希望以后增加此类课程的培训学时。

第二层次需求:中华历史文化知识和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中华历史与文化、华文教学法、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属于第二层次的培训需求。在这一培训需求层次中,中华历史与文化排在第一位。教学法、教育学与心理学,这些教师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是绝大多数仅接受过初中教育的曼邦教师希望获得的,培训中自然需要增加此类知识。但他们急需的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具体问题的教学法、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实用性、技能性知识,而不是成体系的教育学或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因此,比起直接教会他们如何授课的培训课程来说,他们选择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比例不高。

第三层次需求:课堂教学管理与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师道德素质。由于华文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华文学校招聘汉语教师的首要条件就是懂汉语,愿意教书。办学目标仅限于教学活动正常开展,教学任务大致完成,学校没有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再加上办学条件简陋,教学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现代化教学设备紧缺等等,这些都制约着华文教育的有效开展,也限制了教师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所以,课堂教学管理艺术与班主任工作技巧,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课件制作和教师道德素质这三门国内教师培训时倍受欢迎的培训课程,缅甸曼邦华文教师却不感兴趣,培训需求都很低。

2.4.2 培训模式需求

调查发现,缅甸曼邦地区华文教师对培训成效的期望值很高,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培训,学到语文、数学等学科的专业理论和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又得到课堂教学技能的实际训练和小学示范课堂的观摩体验;既希望学到中华历史文化知识,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所以他们期望的培训模式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中华文化学习实践、祖籍国风景名胜观光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2.4.3 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和培训时长需求

关于培训地点:作为华人后裔,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到中国境内培训,亲自领略祖籍国的大好河山,以便教学中更好的向学生传授中华文化。因此,缅甸曼邦地区89%的华文教师都希望培训地点选在中国境内,尤其是中国境内有名的城市。

关于培训时间:90%以上的教师都希望培训安排在寒暑假,因为华文学校教师一般都要承担多个班级或多门课教学任务,利用假期培训,他们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

关于培训时长:缅甸曼邦地区的华文教师普遍认为,要想使培训收到实效,时间应保证在15~20天之间。

3 结论及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缅甸曼邦地区的华文教师有较大的培训需求,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培训掌握更多的汉语知识、教学理论知识和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希望提升课堂教学技能和能力。为使缅甸华文教师培训收到更理想的效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培训要立足缅甸华文教育的实际需求,坚持学以致用。缅甸华人学习华文没有太多分数上的要求,没有升学的压力。他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运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的能力。由于缅甸各地区之间,华文教育情况不同,华文教师培训的需求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培训前应?M行培训需求调研,使培训课程体系与培训方式设计和缅甸华文教育需求的实际相吻合。

第二,国务院侨办和云南省侨办加大对缅华文教师培训的经费支持,力争每年寒暑假都在国内组织20天左右的华文教师培训班,切实帮助缅甸华文学校提高华文教师的教学理论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

第三,采用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并举、课堂教学与实地观摩并行、中华历史文化知识学习与传习体验相融的“三结合”模式组织培训。这种以“学习汉语基础知识、提升教学技能、领略中华文化、感受祖国魅力”于一体的“三结合”培训模式,将使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强,使培训达到提升华文教师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增强传承中华文化的能力,加深对祖籍国的热爱的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