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新的金融科技

时间:2023-08-28 16:54:23

导语:在新的金融科技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新的金融科技

第1篇

深化科技金融发展的实践逻辑

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安排,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目的在于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因此,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该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实践逻辑:

有助于促进科技需求结构和金融供给结构的对接。科技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金融需求的性质与规模各有不同,不同金融供给方式的成本与收益也有显著差异,在一个阶段有效的资金供给方式可能不适应另一阶段的科技企业发展需求。因此,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就是要促进从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乃至衰退期各发展阶段的科技金融需求结构和政府投入、银行机构、创业风险投资、科技保险和资本市场等科技金融供给结构的动态对接,其中促进重技术、轻资产、高风险、高成长的初创期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供需对接是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关键,而这取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机构的多样性、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以及金融工具的丰富程度。

有助于解决科技融资过程中的收益和风险不匹配。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阻碍科技与金融深入融合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风险与收益不匹配:一是科技企业创新风险与创新收益不匹配; 二是银行机构经营风险与所获收益不匹配。由于两种风险与收益的不匹配,一方面使得科技企业资金需求强烈,融资难、融资贵,缺乏“雪中送炭”机制支撑; 另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乐于投资于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成熟期科技企业,不愿意“锦上添花”般投资于种子期或初创期的科技企业。因此,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就是要促进金融体系中多层次保险及担保体系的形成,进一步完善抵质押制度,推动金融工具创新,发展多层次的风险分摊体系和多样化的风险控制手段,有效地控制和分散科技金融系统中的各种风险。

有助于缓解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除了具有普通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特征之外,中小科技创新企业通常更缺乏有形资产、未来不确定性更大、更多依靠技术和智力等无形资产创造利润,在没有取得商业成功之前,金融机构难以评估科技成果的货币价值和企业经营风险。在现有市场环境下,银行机构想要客观、科学地评估科技成果的货币价值和企业经营风险,需要花费大量的信息交易费用,这是银行机构在科技金融中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因此,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股权、债权约束以及完善的金融合约(例如,以科创企业较多拥有的知识产权、股权为抵押物的抵质押贷款以及第三方担保),缓解科技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还需要在银行机构、股权投资机构、担保机构、政府部门和科创企业等之间建立合作机制,形成信息共享,降低交易成本。

有助于协调政府职能与市场作用的发挥。科技创新本身需要市场化运作,但又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无法完全由市场机制完成,所以科技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市场机制运作和政府推动引导双重作用的结果,必须把让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避免政府在科技金融发展上过度干预,合理确定政府职能的边界,以免妨碍市场机制、降低经济效率。因此,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就是要协调好政府职能与市场作用的发挥。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日本、德国、以色列等科技创新大国都大量使用政策性科技金融工具或依靠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支持科技创新。虽然对于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政府支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从我国情况来看,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以政策性金融工具和组织来黏合科技创新和商业性金融,采用财政科技投入、优惠贷款、贷款贴息、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政府引导基金入股等方式,运用市场的机制和办法,发挥服务、引导和辅助功能,实现科技金融中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的有效融合。此外,科技金融中的政府职能还体现在制定法律法规、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施税收优惠措施以及建立科技企业资源数据库和科技金融信息服务网络等公共服务平台上。

武汉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效果评价

近年来,武汉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积极探索,全面推进,着力探索实践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融合机制,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依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完善科技金融组织体系,促进科技金融供需对接

商业银行等加快设立科技专营机构,并实施科技金融专营机制。截至2016年10月末,湖北省共有科技信贷分支专营机构21家,主营科技担保的融资担保机构13家,主营科技信贷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15家,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200家。此外,开展科技保险业务的泰康在线财产保险公司已在武汉挂牌成立,以“科技金融”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湖北首家民营银行――“武汉众邦银行”也已获批筹建。

深化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解决风险收益不匹配

一是扩大科技信贷抵质押物范围。金融机构针对科技企业轻资产、重技术的特点,灵活运用知识产权、股权、保单、仓单和订单等抵质押物,积极推广“专利权+应收账款”“专利权+订单”“专利权+担保”等混搭式组合质押贷款。

二是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创新。依据科技企业生长周期和资本市场特征,金融机构积极探索萌芽贷、三板贷、上市贷、并购贷、补贴贷、助保贷等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切实对接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信贷融资需求。2016年前三季度,武汉城市圈科技型企业贷款新增141亿元,同比多增48亿元,增长51.6%。

三是扩展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覆盖面。武汉东湖高新区建立“第三方信用评级+银行贷款+保证保险+政府补贴”的科技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积极推动科技型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有效解决科技企业贷款有效担保抵押物不足的融资困境。

推动银行投贷联动业务试点,创新科技信贷新模式

2016年4月,武汉东湖高新区获批为全国5个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投贷联动试点(“我投我贷”型投贷联动)地区之一。2016年10月,武汉“我投我贷”型投贷联动试点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相关政府部门初步建立投贷联动风险分担机制,设立了风险专项补偿基金,并制定投贷联动风险专项补偿基金细则。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汉口银行签署了“投贷联动”合作框架协议,三家试点银行给予第一批三家科技企业共1.15亿元资金支持。同时,未进入首批试点范围的银行以及已进入试点范围但尚未设立投资子公司的银行通过通道模式、产业投资基金模式、财务顾问模式等方式积极开展“他投我贷”型投贷联动业务,努力满足传统银行信贷模式难以满足的初创期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拓宽科技创新直接融资渠道,完善全产业链融资服务

一是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支持作用。近年来,湖北省多层次资本市场全面推进,三板上市挂牌再融资迅猛增长,四板市场建设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已建立由500家企业组成的拟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积极推动科技企业IPO上市,武汉股权托管中心创新设立全国首个“科技板”,设置和引入符合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制度安排,拓宽相关融资渠道。截至2016年10月末,全省新增三板挂牌企业114家,同比增长45%;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登记企业2667家,挂牌交易企业1921家,其中“科技板”挂牌企业728家,挂牌数量和交易额均居中部地区第一位。

二是引导创业投资资本参与科技企业融资。湖北省先后设立省、市、县等多级创投引导基金以及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和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引导创业投资资本参与科技企业融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吸引了各类股权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截至2016年10月末,全省已登记各类股权投资类企业912家,注册资本合计546.69亿元;设立天使基金42家,规模达11亿元。

三是积极推动科技企业债券融资。截至2016年10月末,湖北省已建立包括7000家企业的武汉城市圈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后备企业库,加强对科技企业债券融资的辅导培育。同时,支持汉口银行获得银行间市场B类主承销商资格,为扩大科技企业债券融资提供有利条件。

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

一是建立科技企业融资网上对接平台。武汉东湖高新区积极打造“科技金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聚集创投资本、金融机构等资源为科技企业提供网上对接服务,进而高效实现网下融资对接,重点解决科技企业投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资本进出渠道不畅和信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目前,该平台汇聚科技型企业12000余家、各类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400余家、金融产品600余种,成立以来累计促成中小科技企业融资6.8亿元。

二是搭建科技金融信用服务平台。建立“东湖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光谷信用网”,积极推进科技型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为中小科技企业搭建全方位信用服务和政银企沟通合作平台。截至2016年10月末,累计征集4.1万家企业各类信用信息数据239.8万条,完成企业信用评价和评级6000余份,帮助企业获得信用贷款129亿元。

武汉科技金融发展的不足之处

一是科技金融以银行机构为主,与科技创新发展相适应的直接融资机构还不够多,融资结构中信贷所占比重过大,对科技企业的权益性融资支持仍显不足。

二是金融机构在产品服务多样性、人才和技术、发展观念及体制机制方面还难以满足科技金融需求,尤其是银行机构在投贷联动业务的专业人才、业务运营、价值发现、风险抵补和管理机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突破。

三是地方政府在科技金融中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科技金融支持政策和工作推动机制不够全面、协同程度不够,与科技金融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不完全匹配,尤其是对初创期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不够,存在政府缺位现象。

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发展路径

根据武汉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从实际可操作性角度出发,下一阶段,武汉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进一步拓宽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相关政策措施包括:支持非上市科技企业利用债券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科创企业的知识产权优势,创新试点知识产权证券化;探索在武汉城市圈设立科技创业证券公司等试点;申请武汉试点科技企业股权众筹,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企业通过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募集资金;优化支持创投发展的税收政策,争取在天使投资个人所得税抵扣等方面实现政策突破。

继续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除了继续支持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实施科技金融专营机制以及鼓励民间资本设立科技民营银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担保公司、科技融资租赁公司以外,还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优化银行科技信贷管理模式,推动银行在金融产品、服务模式以及治理机制等方面持续创新,逐步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信贷服务机制。二是全力推进投贷联动试点工作,推动银行转换经营理念与模式,尽快建立适合投贷联动业务的信贷模式,引导银行加强与创业投资、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合作,完善投贷联动业务中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控合作机制。三是继续大力推广科技贷款保证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保险公司进一步开发科技保险产品,在科技企业初创、融资、并购以及战略性新型产业供应链等方面拓宽服务领域。

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完善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支持和鼓励会计、法律、投资咨询、财务顾问、资产评估、保险、信用评级等中介服务机构参与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融资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完善科技金融监测评估制度。将科技金融综合统计纳入金融业综合统计试点范畴,全面统计监测科技企业融资情况和科技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发展情况,对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进行动态评估。三是完善科技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建立综合性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收集利用分散在科技、工商、海关、法院、质监和税务等部门有关科技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等信息,引导银行、证券、信托、创投基金、担保公司和投资机构等扩大信息共享范围。

第2篇

【关键词】 武汉 科技金融 创新 对策 建议

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通过金融创新加速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回顾中关村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金融创新是支撑其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站在新的历史时点上,武汉要实现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应当首先致力于加大金融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创新科技金融。本文将立足于武汉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武汉加快科技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武汉科技金融创新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1、金融规模小,金融供给不充足

(1)金融资源存量少。从银行金融资源的绝对量来看,截至2009年底,湖北省银行业金融资产总额相对较小,总量仅有2.1万亿元,仅相当于北京市的26.19%,金融资源相对较少,这直接限制了武汉地区科技金融的发展。

(2)融资规模小。从上市融资的增量方面来看,湖北省2009年A股和H股上市融资规模仅为109.1亿元,位于各发达省市之后,仅为北京市的7.23%,甚至比四川等西部省份的直接融资额小。

(3)科技金融机构实力弱。在清科的中国创业投资机构50强中,80%以上的机构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东湖高新区只有华工创投上榜,且排名相对靠后,且华工创投管理的资金只有10亿元,投资能力无法与国内大的创司相比。

2、金融结构单一,金融的需求主体实力弱

(1)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滞后。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等机构的《2009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研报告》的资料的典型统计,北京地区无论是案例数量还是规模都是最多的,规模占比达18.97%,58.77亿元,案例数量占比达17.70%,120个项目;投资规模居第二位的是上海地区,占比为11.43%,35.41亿元,案例数量占比达10.47%,71个项目;投资案例数量居次位的是江苏省,占投资案例总数量的14.45%,98个项目,规模占比达7.39%,23亿元;湖北的风险投资规模占比达1.38%,4.27亿元,案例数量占比达3.83%,26个项目。

(2)直接融资力度不足。2009年,东湖高新区企业上市数量与前几年相比,势头较猛,共有6家企业在海内外上市,上市企业数量26家。2010年上半年,东湖高新区仅有1家企业上市,而中关村和深圳各有20多家企业上市。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东湖高新区的上市企业数量、上市储备企业、上市势头明显不及国内先进地区,差距还是很大。

(3)融资对象实力不足。特别是从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上市后备资源的潜力来看,东湖高新区尽管为智力密集区,创新创业比较活跃,但是与中关村、深圳、杭州、苏州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与示范区的要求较大。东湖高新区的龙头企业、主导产业仍然是一些老企业、老产业,新面孔不多,符合上市的后备企业大约有100多家,整个高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企业上市的后备资源无法与先进地区相比。2009年,武汉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均创造收入位列各主要城市之后,这表明武汉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创造能力还较弱,整体实力亟待加强。

3、科技创新投入不足,金融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1)科研经费投入需进一步加大。据调查,湖北省研发费用支出占GDP的比重仅有1.64%,低于各发达省市水平,仅相当于北京市的29.87%,并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5%),这表明湖北省对研发投入不足,这严重影响了湖北的技术研发能力的提高。

(2)市场环境需加强协调。虽然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较快、进步明显,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武汉地区的金融市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武汉的各类企业融资结构中间接融资仍占绝对比重,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的规模所占比重较小,企业80%以上的融资来自银行贷款,对银行的依赖性大,企业风险对银行风险构成了显著影响。这种融资结构状况不仅不利于分散金融风险,而且会弱化市场本身对金融风险的调节功能,特别是弱化公众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二、武汉进行科技金融创新的良好机遇

1、国家级的实验区和示范区为科技金融创新的提供政策扶持

当前,武汉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国家对武汉提出了新的希望和更高要求,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东湖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武汉,武汉可以便利地获取多项先行先试的政策优惠,这将有利于提升武汉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同时也给科技金融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2、武汉固有的科技和金融基础为科技金融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武汉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科技金融具有区位优势、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技术创新优势等多方面的优势。到2009年底,武汉市内已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2家、外资银行5家、保险公司39家、证券公司总部2家,银行密度居中部第一。此外,合众人寿和交银国投的总部也位于武汉。已初步显现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雏形。在后台服务中心建设方面,已有十多家金融机构在武汉兴建或拟筹建信用卡中心、客服中心、灾备中心等后台服务总部,还有8家金融机构有意将后台服务中心选址落户在武汉。在金融主体建设、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方面也有一定成绩。

第3篇

【摘要】依据金融创新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依据,依据科技的发展来拓展金融市场,全面展现金融、科技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和价值,引导产业进行有效转变,优化产业划分,是现阶段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注重分析科技金融的运行机制,并且深入分析金融创新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科技金融 运行 机制 金融创新 科技 金融市场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未来的世界战争一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就是金融战。但是现阶段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不断完善,促使金融和科技产业也得到了有效的创新和融合,这种跨越式的创新和实验为科技的创新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不但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更为优质的发展方向,也减少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性。

一、科技金融运行机制及运行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在融合科技技术和金融工作的过程中进行了教多的实验,科技金融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创新和提升,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本之间没有全面结合,大多数的科技结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转变。第二,创新风险投资支持科技类型中小企业发展强度不大。创业问题投资整体范围较小,投资阶段的创新式项目较少。第三,受到考评系统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金融机构更注重于大项目、大企业提供的贷款,对于科技企业信贷范围较小的,提供的支持率较低。第四,实际发展中构建的科技金融服务支持系统不全面。科技金融结合正处于实验时期,没有构成全面发展的系统,缺少发展结合系统和综合服务平台。

二、科技金融发展的创新方案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明确科技金融工作观念和发展方向。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突破以往金融工作的限制,除了要结合科技新中小企业重要的帮助意外,还需要注重市场的引导,支持企业增强自我的管理能力和风险抗压水平,从而依据完善整体工作形式的方案提升企业的综合能力,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二,认识和理解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因为,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的发展阶段,财力有限,金融市场发展不够,科技发展的目标要明确,需要结合国家和区域政府重点科技项目的支持,多鼓励职场转变效率高的科技项目,多鼓励影响国家民生发展的科技项目,注重支持多样化实验改革的实验工作,以此加大创新研发和产业化的发展进程。促使海内外科技人才得以创造更为优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并且促使其不断的拓展和进步。第三,创造多样化的股权融资服务系统。支持有基础的区域构建创业投资引导基因,提升对基金的管理,构建依据市或者是县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展现省财政资金的推动作用,结合政府资本来提升投资者的信息,指导社会资本融入到创业风险投资行业中。构成混合所有制的项目基金,展现出基金本身具备的推动作用,结合参股、跟进投资以及风险补助等形式,不断引导创业投资企业的拓展工作。第四,创建多样化债权融资服务系统。在政策担保贷款的过程中,不断拓展贷款的方向,降低贷款审批过程中的工作进程,创造债权融资服务系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创造绿色通道。构建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创造担保风险池基金,结合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设定引导科技创新信用提升系统。分析财政贴息支持方案,支持金融系统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贷款。与国有银行实施“统借统还”的贷款工作,与一般的银行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与小额贷款公司实施小额信用贷款,从而满足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科技企业发展的需求。第五,设定多样化的尝试融资服务系统。其有助于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提供融资的条件,促使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取满足需求的形式,从而便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到资本市场中,提升发展区域性技术产权沟通市场建设,不断拓宽融资的途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多方面发展的金融服务系统提升金融资本的来源,为彼此的合作提供了基础。全面展现出彼此途径资源和客户资源的特点,化金融服务产品,为科技创新提供更为有效的依据。而金融和科技的结合,一定要构建权威性的评价系统,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达到发展之前设定的目标,实现资本回报。

参考文献:

第4篇

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北京市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制约科技与金融有效对接的因素,并给出了解决科技企业融资

难的对策。

关键词:科技金融;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一、北京市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情况

1.1体制机制创新

北京市政府会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级小组相关部门,共同组建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简称中关村创新平台)。创新平台形成了中央、北京市、区县协

同推进的中关村科技金融工作体系,确定了科技金融工作组开展先行先试政策研究、协调落实试点政策、促进科技金融机构聚集发展、科技金融产品创新、科技金融宣传推广和信

息交流活动等五项工作内容和部市会商机制、联系服务机制、信息通报机制、工作组议事机制和集中办公等五项工作机制。

1.2信贷服务创新

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科技企业具有“高风险”、“轻资产”的特点,传统信贷服务难以满足科技企业快速对资金的需求。目前,北京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16家银行

在中关村示范区设立了专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信贷专营机构或特色支行,截至2011年第四季度,信贷专营机构和特色支行共为5250家/次企业提供授信额度1033亿元,实际发放贷款

722亿元,其中2011年新发放贷款313亿元,示范区企业信贷融资环境明显改善。

1.3金融市场创新

在积极推动信贷服务创新的同时,通过金融市场创新为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也成为科技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

设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为非上市公司提供了有序的股份转让服务平台,对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综合融资能力和规范运作水平等

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新增挂牌企业24家,参与试点企业总数达到159家,已挂牌企业103家。

1.4融资渠道创新

不同的科技企业因细分行业、规模、发展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和风险特征,为满足科技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在广开融资渠道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重

点建设“十条渠道”,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境内外上市、代办股份转让、担保融资、并购重组、信用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及小额贷款。

二、制约金融和科技有效对接的因素

2.1 金融与科技的有效对接存在天然障碍

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性,资金需求量大,缺乏固定资产,在科技创新的各个阶段均需要大量的、不同性质的资金。有关资料统计,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三个阶段

,所需资金比例一般是1:10:100。而且科技企业在投入资金进行科技创新的同时,往往只有一项技术或知识产权、专利,难以形成有形资产作为融资抵押物,知识产权或专利又难

以作价,资本的投入无有效担保,此外技术本身也存在不确定性风险,以及资本退出机制的风险,都使科技创新的投资风险明显高于传统产业,因此,金融与科技的有效对接存在

天然障碍。

2.2现有的金融服务供给难以满足科技创新对其的需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来源通常有:政府公共财政和政策性金融支持,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资本,商业贷款、信用贷款和贸易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银行信贷资本,中

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产权交易市场等资本市场融资,科技保险等。 由于政府公共财政和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投入有限

,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资本的发展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银行出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亦难以满足科技型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门槛很高

,导致了当前流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本不足。 --!>

2.3科技型企业自身特点导致其融资难

科技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与阶段性特征决定其投资价值与投资风险。北京的科技企业以中小型科技企业为主。以中关村为例,中关村示范区现有企业近两万家,其中十百千企

业300多家,高成长瞪羚企业3000多家,其余绝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每年新增企业近3000家,自灭死亡企业也近3000家。多数企业具有规模小、无形资产比重高、财务管理能力弱

、信用水平低等特点,而且很多企业家都出身与技术人员,在企业的管理上存在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等缺陷,这些都是造成其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三、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的对策措施

第一,优化配置金融资源,建立以科技企业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体系,吸引全球范围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金融资源集聚发展,孕育服务科技创新的新型金融组织,创造出支持科技

创新的新型金融工具,探索建立覆盖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保险和投融资服务等多个领域的组合金融服务体系。设立风险补助资金。

第二,深化科技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完善科技金融监管服务体系,打破领域分割、业务独立的现有服务体系,按照科技创新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特点,引导各类金融服务

组织进行业务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激发各类突破性的金融服务模式创新,解决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源对接不畅的矛盾。

第三,不断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发展的生态环境。积极促进政金企进一步深化合作,了解科技企业融资面临的难题,各方协同努力完善科技

创新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引入信用征信、评级、法律、财务、认证等中介机构构建信用体系。积极发展各种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

平台,培育发展集成型科技金融服务商、科技金融中介服务联盟等市场化的平台型科技金融服务组织,利用平台型国有投融资服务企业促进资源整合。

第四,大力支持创业投资聚集发展,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的创业资本运作机制。发挥国家相关部委和北京市设立的创业

第5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249

加强科技金融结合,助推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政府作为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引导者,理应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融资环境。

1 全国各地都在摸索科技金融创新的成功模式。

以济南市为例,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2012年启动科技金融支撑计划,成立科技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出台《济南市科技金融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2013年,市政府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深化全市科技金融改革,整合现有产业引导资金,采用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设立科技金融办公室,统筹协调科技金融资源,优选集成科技企业资源,组织开展政策宣传和金企对接活动。为规范服务流程,缩短审贷时间,科技风险补偿金服务规范不断完善。当年帮助企业实现贷款170笔,贷款金额11亿元。2014年科技金融风险补偿金达到5400万元, 帮助企业实现贷款236笔,贷款金额14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初见成效,落实质押贷款20多家,贷款总额3.5亿元。同年市科技局与齐鲁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济南首家面向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专营机构――齐鲁银行科技金融特色支行成立。2015贷款笔数265笔,贷款金额近15亿元。近年来注重采集科技型企业、银行及中介机构数据信息,并建立科技金融“企业池”、“银行池”、“担保池”,建立常态化的政、金、企对接机制,为金融机构、科技企业搭建桥梁,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到2016年初企业池共有入池企业633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14家,直接向银行推荐有融资需求的企业156家。设立多支财政产业引导基金,投资涉及新材料、生物医药、互联网信息技术、云健康、电子图书等多个行业领域。

2 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但仍面临着融资门槛高、成本贵、融不到资的现实困难。

(1)中小企业特别是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存在融资短板。创办时间短,信用等级低,资金流量低,轻资产,缺少符合要求的抵押物,市场前景不确定等多重因素导致企业贷款难。如果担保物不符合银行的要求,担保机构对融资信贷的担保也会非常慎重,必然采取反担保措施,同时担保提高费率,从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贵。

(2)信息不对称 ,因为中小企业往往不愿披露所有的信息,造成银行掌握的信息不及时,不完整,甚至不真实,使银行无法甄别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因此,银行为了保证资金安全,防范风险,自然要严格放贷条件。

(3)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但银行信贷仍然是主要渠道。除了股东投入的原始资本,很难找到适当的直接融资渠道,对风险投资、投资基金、融资租赁、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方式利用不足。

3 政府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对策

(1)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科技银行、科技担保、科技保险、融资租赁、创业风险投资、企业上市、知识产权、科技金融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等服务模块。出台科技金融相关配套优惠政策和监管调控政策,保障扶持资金落实到位。

(2)优化风险补偿金工作机制和贷款贴息优惠政策。遵循“政府推荐、自主评审、市场运作、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政府、担保机构、银行“三方风险共担机制”, 政府资金承诺为科技型企业增信,如果贷款一旦发生违约,政府将对商业银行承担的贷款损失给予一定比例的风险分担与补偿。通过科学设置风险承担比例,补偿金贷款放大比例,贷款利率浮动比例,担保费率等要素,从而提高银行放贷积极性。同时出台贷款贴息优惠政策,调动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中介服务机构参与科技金融活动的积极性。

(3)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满足市场内多层次的资金需求。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吸引民间资本,成立政府参股,民资控股、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科技投资基金。吸引国内外风险资本设立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小额贷款等,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和技术创新。对具备条件的科技型企业进行上市辅导或到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

(4)鼓励保险公司开展科技保险业务,支持保险公司创新科技保险产品,加大对科技企业科技研发、科技人员保险的服务力度。完善科技保险财政支持政策,进一步拓宽科技保险服务领域。

(5)建立专业化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发展由金融机构、创投企业、中介组织等组成的综合性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强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建立常态的政、金、企对接机制;重点打造科技金融“银行池、担保池、企业池”,逐步建立科技金融大数据供需信息平台。

第6篇

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密集、高风险等特征决定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自身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也需要依靠科技的支撑。另一方面,科技进步能够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是防范金融风险和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手段。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表明,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相结合能够带来生产力的飞跃,短期有利于缓解科技投入短缺,长期有利于引导自主创新向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加注重创新效益和效率的方向发展。研究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两者关系及协调水平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估,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国家调整宏观科技政策与金融政策,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1理论基础

由于金融体系包括银行、资本市场、风险投资、保险等多个方面,因此研究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关系也围绕这些领域展开。关于银行金融体系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研究,国外大多数学者认为,银行和资本市场对企业R&D有重要的促进作用。Schumpeter(1912)认为'银行通过识别和支持那些能够成功开发并商品化、产业化创新产品的企业家来促进技术创新。Goldsmith(1969)的研究表明,金融机构在墨西哥快速工业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King、Levine(1993)研究发现'金融系统通过识别最有前景的项目和企业并加大对这些项目和企业的信贷资金支持从而促进技术创新。Stulz(2000)认为'通过对创新项目的监控,银行能够较可靠地根据项目进展及其资金需求情况来为创新项目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

李悦(2008)认为'金融市场在支持创新性产业成长和处于生命周期初级阶段的新兴产业融资方面具有优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处于较好的动态优化状态,而银行中介在学习和推广成熟产业技术方面效率更高。周孝坤、冯钦等(2010)基于中国1978-2008年的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分析了科技投入和金融深化在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发现金融深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原因,产业结构升级不是金融深化的格兰杰原因。崔毅、赵韵琪等(2010)采用DEA对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科技的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的效益进行评价,发现影响广东省科技与金融结合效益的主要原因是科技的金融投入结构不合理、科技产出的阶段不协调、金融投入资源的管理效率较低。周昌发(2011)认为'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保障机制还存在制度系统性差、层级较低、法律不完善等问题。

关于风险投资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研究,Hall认为'在资本市场工具中只有风险投资较好地解决了技术创新融资所遇到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以及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它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远高于其他资本市场工具的作用。Kaplan、Stomberg(2003)指出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权益融资,不仅能够满足科技企业在创立初期对资金的需求,而且还能够通过参与董事会、制定发展战略、监管公司行为和雇佣管理层等方式来迅速促进科技型企业的成长。

在实证研究方面,Kortum、Lerner(2000)的研究结果表明?,1美元风险资本对专利数量的促进作用大约是1美元R&D经费投入产出的3.1倍。Tykvova(2000)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对德国的专利发明活动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并且风险资本是德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极其重要的资金来源。Casamatta(2003)认为,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经营业绩明显比没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业绩要好,风险投资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风险资本的支持与否成为影响企业创新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Keus-chning(2004)从一般均衡的角度阐释了大量的风险投资机构和有经验的投资家的存在可以大大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和技术创新效率。王雷、党兴华(2008)对1994一2006年间中国R&D经费支出、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额与专利授权数、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以及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具有正相关性。王玉荣、李军(2009)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发现风险投资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自主创新资本投入强度正相关,但风险投资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自主创新效果指标之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由于风险投资和科技型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两者关系存在着一些消极影响。Rajan(1992)指出,由于银行在信息获取与处理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与创新主体的交往过程中银行能够获得一般渠道难以掌握的大量信息,并形成利用信息获取信息租金的动力,导致企业降低从事有利润项目的积极性进而阻碍科技创新。Instein、Yafeh(1998)、Morck、Na-kamura(1999)认为,由于银行遵循稳健经营原则,作为债权人在进行信贷投资时表现出其内在的厌恶和回避风险的本性,往往导致那些创新程度较大、效益较高但风险较大的项目难以获得银行信贷的支持,因此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不利于创新。龙勇、杨晓燕(2009)认为风险投资公司和创新企业中间会出现信息不对称,带来委托问题和道德风险,使得创新企业的融资成本高于其他一般融资渠道,从而导致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关于资本市场促进科技创新的研究,Levine、Zervos(1998)运用47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76-1993年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了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股票市场不仅与同期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而且也是它们很好的预测指标。Hyytinena、Toivanen(2005)认为,资本市场不完善阻碍了创新和经济增长,但公共政策可以弥补资本市场不完善的缺陷。陈凤娣、吴有根(2006)对资本市场在自主创新战略实施进程中的作用、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具备的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的有利条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思路等进行了分析[23]。辜胜阻、洪群联等(2007)认为[24],创新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及企业所具有的不同规模和生命周期,决定了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融资支持的资本市场必然是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关于政策性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关系,买忆媛、聂鸣(2005)认为,开发性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融资,可以有效地补充资本市场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风险投资的不足,特别是那些存在巨大的技术和商业风险而不被风险资本接受的项目,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李坤、孙亮(2007)认为,开发性金融能有效地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与资本市场连接起来,既可解决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资金短缺问题,还能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改善经营管理。肖科(2009)利用联立方程模型测度政策性金融对我国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直接和间接贡献,模型中将政府财政科技拨款也作为金融的一部分。王海等(2003)根据科技资金投入与科技活动产出过程的特点,提出了评价科技金融结合效益的指标体系和效益评价模型。

此外,关于科技型企业内源性融资,由于信息不对称,科技型企业R&D外部融资成本要高于内部融资成本,所以科技型企业R&D经费投入通常依赖内部资金。而企业内部资金需要用于多种投资及生产经营活动,因此,科技型企业总的经费投入就会受到内部资金的约束。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关于金融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研究比较丰富,涉及金融体系中银行体系、风险投资、资本市场、保险、政策性金融等,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视角既有宏观的国家与地区层面,也有微观的企业层面。总体上,还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在研究对象上,由于金融与科技创新数据获取的困难,因此,许多研究集中在金融体系中某个变量与科技创新体系中某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比如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等与科技创新R&D经费投入、专利授权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等的关系,缺乏宏观金融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研究。

第二,现有研究往往更多地侧重于金融对科技创新的研究,较少涉及科技创新对金融的影响,而且这部分关于科技创新对金融影响的研究视角较窄,主要从提高金融体系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的角度,缺乏对机制层面的深入研究。

第三,从实证研究方法看,现有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等,缺乏采用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研究,因此不能全面反映金融与科技创新的互动关系。

本文在分析金融与科技创新互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面板数据,首先采用TOPSIS评价方法对科技产出进行评价,然后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位数回归模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全面分析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

2研究框架

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研究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进行两者互动机制的理论研究,然后再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视角进行实证,静态研究主要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与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进行,动态研究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在此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最后再进行综合分析。

研究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关系,采用传统的生产函数进行,其中投入变量为科研经费投入、人员投入、金融水平,产出变量为采用TOPSIS评价方法计算的科技产出,建立如下模型:

log(Y)=c+alog(K)+卢log(L)+ylog(FIR)(1)式中:y表示科技产出;K为科研经费投入;L为科研人员投入;FIR表示金融水平;c为常数项;a、13、y分别表示回归系数。为了减少异方差,同时增强结果的解释性,所有变量都取对数进行处理。

本文采取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它有很多优越性,更能反映个体变化,有更高的效率,能够较好地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对遗失重要变量也不敏感格兰杰因果检验能够从数据角度分析金融与科技创新是否存在理论上分析的互动关系;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相比,分位数回归更能精确地描述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变化范围以及条件分布形状的影响?,能够反映不同科技产出水平下各投入要素的贡献,有利于发现潜在的问题;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能够反映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

3金融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机制3.1金融对科技创新的促进机制

第一,金融体系能够提供科技创新中急需的资金,并且在创新型企业成长过程中,政策性金融、风

险投资、资本市场、金融保险等不同的时期会发挥不同的作用。

第二,金融能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引导科技创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创新的绩效。

第三,金融体系自身对科技创新也存在巨大的需求,金融体系在很多方面需要专用技术,从而对软件、设备、网络、计算机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广大信息技术厂商不断研发新的技术,从而带动科技创新。

3.2科技创新对金融的促进机制

第一,科技创新能够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和竞争力。目前,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实现了电脑化、网络化、信息化,同时,科技创新也是防范金融风险和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金融系统的劳动力成本,加快了资金周转,改善了金融服务方式。

第二,科技创新能够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依靠金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三,科技创新对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改变了货币的形态与职能,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加速国际资本流动,使得金融机构的筹资渠道大大拓宽。同时,技术手段的进步又使金融机构临时融通资金的能力大为增强,各种金融科技产品也在整体上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动性,减少了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渠道,使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职能主要依靠公开市场业务来进行。

第四,科技创新能够增加综合国力,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由此带来了金融体系的繁荣与壮大,是金融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4数据获取

关于金融水平的度量,典型的是采用金融相关比率(Fir),指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价值之比,由于我国缺乏金融资产的统计数据,而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用存贷款余额与GDP的比率作为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

科研经费投入采用分省的r&d研发投入数据,科研人员投入采用R&D人员全时当量。科研产出指标有:技术市场成交额、SCI检索论文数、EI检索论文数、ISTP检索论文数、发明专利数、实用新型专利数、外观设计专利数,采用TOPSIS评价方法对7个产出指标进行评价后作为科技产出变量。

关于投入产出滞后期的确定,不同科技成果产出的滞后期并不一致,比如论文从投稿到发表的时间需要半年到1年多,申请专利的时间往往需要1年到3年多,技术市场的滞后期一般1年多,本文将科技产出的滞后期综合设定为2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无法获得科研资本投入的存量数据,本文只能用流量数据替代。西藏地区由于数 据缺失较多,因此舍弃西藏数据。由于部分年度数据无法获得,本文所有数据来自于2002-2009年期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年鉴》,实际数据为2001-2008年的数据。数据描述统计量如表1所示。

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K和L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为0.97,而FIR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不高,由于采用面板数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因此变量的相关性问题对本文的结果影响有限。

5实证结果5.1科技产出评价

TOPSIS(TechniqueforOrderPreferencebySimilaritytoIdealSolution,TOPSIS)是一种常用的多属性评价方法[34],它根据各被评估对象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之间的距离来排列对象的优劣次序。与简单的加权平均汇总相比,其计算简便,单调性好,注重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强调指标体系总体水平的协调,评估结果较合理。

式中:n为评价对象的个数;i、j分别表示评价对象的序号和评价指标的序号,取整数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表示理想解;Tlnm表示负理想解为评价值。

采用TOPSIS评价方法对7个科技产出指标进行评价,这7个指标都是正向指标,在评价前必须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是用每个指标值除以极大值,为了减少计算误差,所有标准化数值都乘以100进行了适度放大,这样7个指标中每个指标的极大值都是100,符合人们的习惯。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由于是面板数据,所以在选取理想解和负理想解时是2001-2008年期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否则不同地区不同年度的科技产出变量不可比。图2为采用TOPSIS评价方法计算的2008年科技产出排序结果。

5.2金融与科技创新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从理论上讲,金融与科技创新之间是双向因果关系,那么实际数据是否支撑这个结论昵?常用的检验方法是格兰杰因果检验。考虑到两者发挥作用的滞后期在1?4年之内,因此滞后期以此为准。

常用的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方法有ADF检验、

Levin检验、PP检验等,由于检验原理不同,不同检验方法的结果不尽相同,本文以三种方法结果一致为准,这样更加有说服力。结果如表3所示。经过一阶差分,R&D经费投入、研发人员全时当量、金融水平及科技产出4个变量都是平稳时间序列。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在滞后2年的情况下,科技产出是金融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4年的情况下,金融是科技产出的格兰杰原因,总体上,两者的因果关系不是很明显,深层次暴露出金融与科技创新体系的协调尚存在问题。

5.3科技投入产出的分位数回归

为了精细刻画不同科研产出水平下R&D经费投入、R&D人员全时当量、金融水平的贡献,将科研产出分为10个分位(r=0.1?0.9),滞后期选取2年,采用分位数回归进行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为了进行比较,表5还给出了混合回归结果。t=0.2?0.4时,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与科技产出无关,当r=0.1?0.3及r=0.9时,金融水平与科技产出无关。拟R值在0.766?0.811之间,总体上属于中高程度的相关。

为了更清晰地反映不同投入要素在不同产出水平下贡献的弹性系数差距并总结其中的规律,将所有投入要素在不同分位下的弹性系数画成折线图,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总体上,R&D经费投入对科技产出的贡献最大,R&D人员全时当量劳动力次之,金融对科技产出的贡献最低。

第二,在最低科技产出情况下(r=0.1?0.3),金融与科技产出无关,在最高科技产出情况下(r=0.9),金融同样与科技产出无关。在中高科技产出情况下(r=0.4?0.8),金融对科技产出有显著的贡献,并且随着r值的升高,贡献呈上升的趋势。也就是说,在科技水平不发达和高度发达地区,金融对科技的贡献效率极低,从而导致金融与科技产出无关。

第三,随着r值的升高,R&D经费投入对科技产出的贡献总体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在科技产出较高地区,R&D经费投入对科技产出存在着低效率。

第四,R&D人员全时当量在科技产出最低地区(r=0.1)和中高地区(r=0.5?0.9)对科技产出有较大贡献,也就是说,R&D人员全时当量在科技产出较低地区存在低效率,导致其与科技产出无关。

5.4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

由于面板数据是平稳的,因此可以继续进行协整检验,最佳滞后阶数为2(根据前文的分析)。协整检验方法采用Kao面板协整检验,发现存在协整关系。接着建立VAR模型,模型的整体拟合度R2为0.992,且VAR模型所有特征根都位于单位圆内,模型结构稳定,拟合效果较好。

VAR模型是一种非理论性的模型,它的系数没有经济学意义,在分析VAR模型时,往往不分析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而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行分析,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脉冲响应函数如图4所示。

科技产出与金融的脉冲响应函数如图4所示,首先,看科技产出的脉冲响应函数,来自金融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对科技产出几乎没有影响,科技投入产出有其自身的规律,短暂金融冲击对其不会产生影响。来自R&D研发投入的冲击对科技产出影响较大,不过初期有短暂且较小的负反馈,随后会稳定升高。来自R&D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冲击对科技产出的影响要小于R&D研发投入的影响,在初期也有少许负反馈,随后也会稳定升高。

其次,看金融的脉冲响应函数,来自科技产出的冲击,当期对金融就有较大贡献,在第二期经过短暂调整后缓慢升高,说明科技创新对金融的影响持久而稳定。来自R&D研发投入的冲击当期对金融影响为0,随后在第二期达到最大,然后平稳下降,R&D研发投入对金融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产出对金融产生间接影响。来自R&D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冲击对金融几乎没有影响。

方差分解通过求解扰动项对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均方误差(MSE)的贡献度,了解各类因素的相对作 用,和时间序列数据一样,面板数据预测的误差方差是其自身扰动及系统扰动共同作用的结果。R&D经费投入、R&D人员全时当量、金融、科技产出的方差分解如表6所示,到了第10期,各变量的方差分解趋于稳定。从科技产出的方差分解看,科技产出自身占89.12%,R&D经费投入占9.46%,其他因素基本没有影响。R&D经费投入方差分解中,自身占92.85%。,科技产出占3.90%o,金融占2.43%o,R&D人员全时当量几乎没受影响。R&D人员全时当量的方差分解中,自身占53.08%。,R&D经费投入占35.29%。,金融占7.10%o,科技产出占4.53%0。金融的方差分解中,自身占96.40%。,科技产出占1.99%o,R&D经费和人员全时当量几乎没受影响。

6结论

6.1金融与科技创新协调性有待提高

金融与科技创新在理论上存在互动关系,但实证研究表明,这种互动关系相对不强,具体表现在,两者的因果关系不太明显,来自金融的冲击对科技产出几乎没有影响,来自科技产出的冲击对金融的影响比较显著,低科技产出水平地区金融对科技产出的贡献不显著,深层次反映了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协调性有待提高。根本原因是,银行体系是风险规避的,信息寻租能力较强,而科技创新风险相对是较高的,由于我国风险投资体系尚不发达,导致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对科技创新支持不够。

在科技产出中高水平地区,由于经济和金融体系相对发达,金融对科技创新的贡献是随着科技产出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但在科技产出最高水平地区,金融体系可能是相对过剩,竞争加剧,存在低效率的,从而导致金融与科技创新无关,本质上仍然是金融与科技协调性较差所致。

6.2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需要时间积累

脉冲响应函数研究表明,来自金融的冲击对科技产出几乎没有影响,也就是说,科技投入产出有其自身的规律,即使金融体系由于某种因素突然繁荣,也不能很快地对科技产出产生影响,金融体系支持科技创新,产生效果的周期较长,因此金融体系必须稳步发展,才能慢慢发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6.3科技产出对金融有较强的正反馈效应

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科技型微小企业;融资新途径

科技型微小企业是科技研究与创新行业中最活跃的企业集群。但是这种企业在运行中有一项非常严重的发展问题,就是融资问题。因为企业规模以及建设渠道的原因,这种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渠道比较狭窄、融资的额度也比较低、申请资产等方面受到很多的限制,这样的发展问题下严重影响到科技型微小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怎样更好的提升这种企业类型在融资方面的能力,在市场上有发展的空间,是现在这类型企业关键的问题。利用便捷的方式以及创新的形态进行融资,逐渐成为科技行业中的重点研究方向。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发展与壮大,为科技型微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融资渠道,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曙光。

一、科技型微小企业的概述

科技型微小企业的生产运行主要根据科学技术人员组成,对一些科学技术进行研究与创新,从之前的科技行业来讲,这种微小型企业自身具有很多的优优势。主要体现在经营模式更加的便捷灵活,并且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以及很强的发展潜力,能够为人们减轻就业上的压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所以这种行业形势在兴起之后得到迅速发展,其中科技型微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的特点包含:

1.科学技术创新性质

根据这种行业的名称就能知道这种行业是对科学技术进行研究与发展,其中行业运行重要的特点就是科学技术创新。利用科学的手段进行企业的生产运行,这种生产运行方式相比较传统的运行形势来讲具有很多的优势,不管是在生产的速度上还是价值上都进行了优化,生产产品的附加值的价值也非常高。这种企业非常重视在科研方面的研究与创新,所以科研方面的经费投入数量比较大,相比较传统额产业来讲还会高出一些。

2.年龄较小、知识文化较高、工作素质较高

根据相关的资料调查显示,科技型微小企业的员工年龄都比较年轻,基本上都是年轻的,刚刚毕业的高材生,在学历以及综合素质方面都比较高。特别是这个群体中中的IT行业以及通信行业中,年龄偏于年轻化,员工的平均年龄都不超过35岁,整体来讲具有年龄上以及文化上的优势,与其他的行业相比较。

3.技术初期风险比较大

这种微小型企业基本上都是新兴的企业,不管是企业的运行或是企业的科学研发等都属于初期阶段,还有很多技术等需要不断进行完善与创新。他们的科技研发项目主要研发步骤从提出想法到投入研发、制定合理的研发方案等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中,不能保证研发的成果一定的会成功,同时也会产生很多的研发风险或是资金风险等,导致研发出现中断或是研发失败的现象发生。其中常见的风险包括:资金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这样的生产研发过程对于企业来讲非常不利,会严重阻碍企业的生长与成熟。

4.资金使用量大、市场需求强、灵敏度较高

科技型微小企业在进行生产期间接触最多的术属于科学技术,这种技术在发展中效果非常明显,因为高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可以很好的掌控技术的变化,将市场的利润进行隔断。但是这种企业从建立初期到之后的发展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不管是科技研发,还是企业发展等,对于资金的需要都十分强烈,并且对市场的需求也比较大,非常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企业在观察市场变化方面非常灵敏,能够及时掌握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时作出措施的改善。

二、科技型微小企业融资发展现状

1.金融机构缺位

根据目前科技型微小企业发展来讲,从金融结构上来看,这种行业缺少专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小企业生产融资的主要渠道包括股票、债券等属于直接融资的渠道以及向各种商业银行贷款或是民间集资的形式进行资金的融入,在这些融资的渠道中重点是向银行借贷款。但是因为这种企业基本上在经营规模上比较小,并且经营的风险比较大,向银行借取到款缺少一定的信用,以及抵押的资产比较少,基本上能够融资的金额都比较小,同时也不是银行重点融资的对象。根据银监会的资料显示,银行的贷款主要投入到大型企业或是中型企业中,对于小企业的投资率非常小,微型企业基本不再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根据很多的发达国家在融资方面的经验中显示,小型的金融融资机构能够带动科技型微小企业的发展,在他们的融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在这方面还属于初级发展阶段,所以在很多方面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与优化。

2.资本建设出现停滞现象

从市场金融体系上来讲,这种企业在市场生产发展中经常出现多层次的资金建设滞后现象发生。不管是怎样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因为生产的属性以及规模等存在很多的不同,享受到的市场优惠也是不同的。市场发展中,投资者以及融资者相互之间进行金融业务的结合,才能保证产生高效的经济效果,构建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市场发展的结构是满足各个企业在融资方面的重要要求。但是我国在这方面还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方面都需要加强,受到传统经济形态的影响导致我国很多的融资行业出现一边倒的现象。资料显示我国金融机构中信贷融资相比较社会融资整体高出75%,其中股票与债券占有比例15%,但是在融资方面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间出现明显的差别。就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来讲,需要根据市场的需要逐渐开放融资行业的建设,放宽经济政策方面的规定,在照顾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增加融资行业的发展,但是尽管政府在相关规定中放宽政策,融资行业的发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对于科技型微小企业来讲非常危险。

3.金融机构同质化现象严重

根据相关的金融服务体系来讲,金融机构不管是在经营方面还是在融资方面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在现阶段,科技型微小企业得到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却面临着资金短缺、经营方式以及管理水平不够专业的问题,生产运行等多方面也存在很多的差异,这样会严重阻碍该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根据不同的科技型微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产生的各项困难,对于融资的需要以及要求等也存在很多的不同。科技型微小企业不管是在融资模式上还是在资金的渠道上与银行的融资产业存在很大的区别,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融资出现问题,使得科技型微小企业出现同质化问题。在这方面的金融行业比较短缺,为了更好的满足该种企业的资金需要,社会在很多方面为他们提出有效的发展措施,但是还不能全面的改善现在发展的现状,不能及时满足企业对于资金的需要。

根据文章,我们能够详细的了解到我国在金融行业中存在的缺陷,很多方面的政策以及经济形式不能适应快速科技资产或是软资产、高利润、高风险行业的发展以及在融资方面的需要。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为科技型微小企业的发展开拓了资金方面的道路,相比较传统资发展的形态,互联网金融融资方面具有便捷径与灵活性的特点,与此同时还能保证资金使用的灵活性,能够很好的将微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等进行多样性变化,拉低融资的基本门槛,为科技型微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资金到账的速度加快,提高了微小企业的资金自以及融资方式的选择权,可以根据实际的发展现状选择适合自身的融资产品进行合作。

三、互联网金融下科技型微小企业融资创新途径有效措施

1.利用商业银行为融资关键点进行扩散

因为企业经营模式以及形态的不同,科技型微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非常困难,根据这样的状态可以专门建立商业性的民营银行,利用银行将资金进行集中,再将集中的资金与科技型微小企业进进行融资,可以很好的改善该种企业中的融资问题。与此同时,因为小型的银行与我国的大银行之间存在很多的竞争,并且小型商业银行在竞争上根本没有优势,所以最后可能资金集中的数量不会很多,这样的形态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科技型微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但是从长远方向看并不是明智的融资选择。但是小企业可以利用科技微小企业来创造自身的盈利,改善在与大银行之前竞争中出现的资金缺失现象,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密切的商业联系,共同进步。在正常的生产经营中,一些民营的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来往客户就是科技型微小企业,所以银行对于企业中的生产经营模式等比较了解,若是微小企业出现生产问题或是资金问题期间,民营银行能够及时施以援手,将生产风险与贷款风险等控制在预定的范围之内。银行在帮助科技型微小企业生产的同时也需要不断的拓展自身的金融产品,将金融产品向更加多样化以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样就可以为微小型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方式。根据现在这种行业的发展来v,使用比较普遍的金融产品包括将固定资产作为抵押,但是科技型微小企业的固定资产因为生产方式以及经营模式的不同,资产量比较小,所以利用固定资产进行融资只能解决资金中的一小部分,不能解决生产资金的全面问题。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就需要我们的民营银行多多推出金融产品,为科技型微小企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2.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机构建设

针对科技型微小企业的生产方式以及运行模式来讲,着重于科技的研发与生产等方面,并且拥有很多的知识产权,这一优势能够很好的在市场立足,知识产权等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也是发展高新技术的重要基础。利用知识产权这一优势作为融资的保障是非常有利的一种方式。我国对于知识产权方面非常重视,所以若是利用这一优势进行融资,能够很好的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但是对于我国的科技型微小企业来讲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对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来进行推动,保证企业能够在融资的过程中有法可循。针对知识产权方面需要建立相关的保护机构,将知识产权进行全面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科技型微小企业在融资方面渠道的拓宽,融资数量才能不断增大。

3.完善融资管理体系

根据发达国家在融资方面的经验中能够得出,科技型的微小企业在进行融资中一定要将自身生产的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换一种思维就是针对科技型微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生产风险需要进行合理的规避,需要完善企业中融资管理体系的建设,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进行融资管理,这样才能更好的规避融资的风险。具体的措施包括完善相关政策的建立、创新企业的资产优化管理方式、正确管理基金投资的建设等。加强对于企业自身的建设以及优化,利用金融融资为重点逐渐促进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加大科技生产的建设平台,重视融资方面的提升与促进。

第8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机制;金融技术创新能力

1.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技术创新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技术创新能力与先进外资银行相比,在创新组织管理机制方面仍有不小的差距,直接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成立专门从事金融产品研发的部门,所有产品都由各业务部门归口管理,产品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整合,导致金融产品创新缺乏整体规划,产品功能整合不够,难以形成对市场具有“冲击力”的“拳头型”产品。

其次,新产品开发流程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在产品开发前缺乏有关产品创意的内、外测试,缺乏对产品目标客户的量化调查,也缺乏对其他竞争者产品的市场调研;二是表现在产品开发之后、全面推广之前缺乏全面的营销组织计划,缺乏必要的市场试销和反馈的过程;三是缺乏产品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分析。

再次,缺乏对技术创新产品的系统化管理。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来协调各业务部门协同完成某些产品的创新,使有些新产品,特别是高技术含量的电子银行产品、投资银行业务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和营销等缺乏系统化管理。另外,由于缺乏全行产品的统一管理,使我国商业银行的各类产品系列的决策会因为信息不全而出现失误。

2.商业银行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2.1市场导向原则。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是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的,金融产品创新也必须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企业、个人的具体金融服务需求展开。

2.2统一、集中、集约原则。对产品研发工作,要实行统一管理,集中研发,集约经营。要围绕整体目标统一规划,发挥人才、资金等资源的集中优势,避免产品研发的随意性和重复建设,这是研发精品的技术保证和物质保证。

2.3前瞻性原则。金融新产品开发具有技术密集的特点,研发一个高质量的产品,投入大,时间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客户需求千差万别,金融产品的升级和更新换代是不可避免的。要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就必须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注意产品的可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2.4效益性原则。追求经营效益是商业银行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研发产品,最终目的是赢得效益,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应该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如果有的产品占用了资源或付出了大量劳动却没有带来多少存款或收益,甚至还赔钱,那么这个产品就不是成功的,就不值得推广。

2.5安全性原则。金融新产品研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将制度建设与产品开发同步进行,对各种可能引发风险的环节要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落实相应的监控手段。同时要制定应急措施和风险补偿机制,在风险出现时能够尽快制止。当技术手段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时,不要急于开发和推出风险过高的产品。

3.建立科学的金融产品创新机制的具体内容

3.1要强化商业银行内部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要求全体员工都要有金融产品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因为只有人人都具有了金融产品创新意识,大家才会留意国内外的各种金融产品信息,才能认真分析研究现有金融产品的利弊、才会产生改造现有产品的冲动;同样,只有人人都具有了金融产品服务意识,大家才会热情地向每一位新老顾客进行宣传,才能积极地营销新产品、改进新产品。

3.2构建金融产品创新技术平台和组织架构。第一,成立金融创新委员会或相应的职能部门。该委员会(部门)负责审核新产品开发的可行性,决定是否上报总行或者施行试点,决定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和新产品开发小组的组成和解散,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关系等,发挥对新产品审核、监督和推进的功能。第二,成立专门的产品研发部门,该部门按产品的大类进行组织细分,主要由产品经理组成。商业银行内部的研究开发机构应具备三大功能:信息中心,负责各类信息的搜索、整理、分析与反馈,为高级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考,为客户经理管理营销提供指导。第三,组建跨部门的新产品开发小组,该小组可以在金融创新委员会的授权下,由产品研发部门负责牵头组建。该小组主要是商业银行为完成某跨部门的特定产品开发任务,从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由小组经理领导的工作组,参加小组的有关人员一般受本部门和小组负责人的共同领导。在开发任务完成后小组撤销,产品移交产品研发部的相关产品经理,小组成员重新回到各自岗位。

3.3要建立科学的跟踪分析机制,加大新产品研究力度。市场研究是产品创新的基础,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系统性。商业银行都应建立高度灵敏的信息收集、反馈及处理系统,研究社会经济环境,密切跟踪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注意学习国内外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最新成果。必须突破传统的产品研究的思维局限,不但要调点客户、重点行业,而且要调查潜在客户、新兴行业。通过了解市场,分析市场,把握市场,实现高质量的产品设计,研发出名牌金融产品。通过建立科学的跟踪分析机制,理顺新产品开发机制,使新产品研发工作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3.4引入银行品牌竞争策略。一是银行品牌竞争策略必须纳入商业银行的整体战略中,并得到其他相关策略有效的配合;二是要建立专业的银行品牌管理部门,主要包括建立战略性品牌管理部门和培养品牌经理;三是要明确并全力维护品牌的核心价值。银行品牌核心价值决定了银行品牌定位,是银行品牌个性化的体现,具有独一无二、难以模仿的特质,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客户对银行品牌的忠诚度,塑造银行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品牌服务。

3.5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同步进行。要建立有效的银行风险内控机制,要形成良好的管理监督和合规文化,把银行风险的内部控制纳入到银行的整个文化之中。要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借助数据仓库等银行业务信息处理系统建立起对新业务的监测系统,并通过风险评估模型对业务创新风险做出正确的评估。将控制活动和责任相分离,高级管理层将责任划分明确,避免让同一员工承担相互冲突的职责。并且要求高级管理层能及时的发现和调整这种潜在的责任冲突的情况,使其冲突最小化并进行严密的监管。

3.6建立科学的产品成本效益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产品成本效益评价和定价体系对于商业银行金融技术创新能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较为常用的是推行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进行产品成本效益评价。作业成本法的首要作用就在于根据多重的成本动因将共同成本分配到商业银行每一项作业、产品或服务,不仅能够准确反映每一项产品、服务所消耗的资源,而且引人了有效的客户盈利能力分析,通过成本动因将全部成本合理地分配到客户,使银行能够及时掌握哪些属于盈利产品、盈利客户及其利润贡献的大小。因此,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使得商业银行能在成本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及时做出扩张或收缩某些业务或产品的决策。同时也能在产品营销中通过合理的差别定价,对客户进行筛选,有效实施市场细分战略。

参考文献:

[1] 厦门银监局课题组《国内中资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分析》,《上海金融》2005年第7期

第9篇

“做自己,不做任何取悦和讨好他人的事情”。这是Victoria Beckham谈及“对于繁忙工作的母亲的造型建议”的时候,给出的回答。“一副墨镜能够遮住你因为整夜照顾小朋友而出现的倦容。”

新晋出了一则新闻,Victoria Beckham也裹着一条浴巾,直播她的化妆过程。

这一家人都具有网红的特质,动辄便有成百上千的群众围观。

她也真的是时尚圈的维多利亚、娱乐圈的贝嫂、母婴界的小七她妈,现在开始当美妆博主彩妆界网红了!

她传了一段化妆视频到Instagram,教粉丝如何5分钟搞定出门妆容。

Victoria说她这个妆容是伦敦Style,妆容的重点是,烟熏妆、裸色唇、以及高光;亮灰色眼影要覆盖整个上眼睑、搭配上下内眼线、眼线要极其贴近眼眶才能勾勒轮廓。伦敦有雾又冷,不能太艳丽,所以她选择裸色唇。

最后,她将水光棕色的亮粉打在额头、颧骨、以及鼻翼;贝嫂的伦敦妆容拒绝腮红这种少女心。

烟熏眼妆搭配裸色唇,是维多利亚近几年最爱的妆容,也是她这么多年来最美的样子。

当下的小朋友们已经不记得辣妹这个组合了,现在看看那时候Victoria的照片,真是生猛快乐。

那几个女孩都是喜欢穿五颜六色的裙子,头发也是夸张得很,有金黄色有栗色,每个人的表情都疯疯癫癫的。

Victoria本人,尝试过烟熏妆,或者说几乎尝试过所有的妆容,但是啊,在当时是热闹好看的,虽然都稍显画蛇添足,但荷尔蒙的味道也是青春逼人。

Victoria Beckham在接受Suzy Menkes访问的时候谈及辣妹时期的造型,“那时我很爱穿PVC潮服,魔术文胸,PVC紧身连衣裤,还有高跟鞋,超短裙等等――但我并不觉得难为情。当时的潮流在当时看就很时尚,也影响了今天我的品位。不过我现在肯定不会再穿这些了。”“为什么呢?因为你现在42岁了?”“因为那些衣服太难看了!”

不知道辣妹组合的其他姐妹时隔20多年变成什么样子,都是往中年妇女的节奏中去了吧,42岁的Victoria Beckham果真是把自己活成了一个部队,她跟Beckham组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家庭,率领着逐渐长大的孩子,创建自己的服装品牌,把自己架在高高的高跟鞋里(有传闻说她的脚因为穿高跟鞋,伤到骨头。)

Victoria最终确认了自己的妆容风格,因为她成为了设计师,有了自己的设计风格,从而在妆容上与之匹配。

“Victoria Beckham”维多利亚的个人品牌,每年都会参加各大时装秀,她的设计风格主打冷静的颜色、冷静的线条、冷静的款式。模特们的妆发,光光的脑门儿,没有颜色的嘴唇,面无表情。贝嫂的时尚哲学就是,性冷淡,低调奢华有内涵,裸妆很好,也可以黑白。

“我希望能够增强女性的自信,让她们展现自己最美的一面,上帝一定是眷顾我,让我能够投身时尚圈这个内心所属的领域,和这么多优秀的人一起工作。”

我打扮成什么样子,他都会赞美

――Suzy Menkes在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对话Victoria Beckham

世界知名的时尚评论人Suzy Menkes和Victoria Beckham做了一次有趣的访谈,在这段对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彪悍的妻子和慈爱的妈妈以及一个极简主义时尚的带头人!

S:你在社交媒体上表现活跃,而且似乎能有效运用这些平台帮助事业发展。这是刻意为之吗?

V:综合各个社交平台,我们已经有超过三千万的粉丝了,数量还是蛮多的!我想,之所以粉丝在网络上跟我的互动,能像顾客喜欢我的品牌、在门店和我交流那样亲切,是因为我一直忠于自我。我不会在网络上试图呈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社交平台上的Victoria就是真实的Victoria。

S:你认为你的服装是专为像你一样的人设计的吗?

V:我设计自己想穿的衣服,但也设计我想象自己会穿的衣服。我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年轻啦,也不总是能穿自己设计的所有服装。设计的时候,我总是会想到她们,确保每一季的新品里都有她们喜欢的款式。最后,我才会参考自己的形象。那些热爱并懂得欣赏时尚与奢侈品的女性,那些想呈现完美的自己、想从中获得自信的女性,才是我为之设计的对象。

S:你现在的心态有哪些变化?

V:人渐渐长大成熟,心境是会变的。我现在有四个孩子,不用再在舞台上蹦来跳去的了,也不再像从前那么在意自己在舞台上的装束。那个时候我才18岁,但是现在42了,你懂的。虽然现在穿着打扮风格完全不同,但事实上我从小就穿得很讲究,一直喜欢品牌服装,所以也一直喜爱时尚与奢侈品。 1.当年的辣妹组合,现在看起来如此杀马特,也青春逼人2-5.Victoria 最骄傲的是这位,身边以及身后的男人,一个人也可以带起整个队伍,优秀的男人和成群的孩子6. Victoria 本人的自我修养,也是胜利的源泉

S:你丈夫也是名人。你自己要参加很多活动,还需要陪他出席各种场合,你在穿搭时是否会有意考虑这些因素?

V:很久之前,我刚涉足时尚界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标志造型了―― 一条能彰显身材、有腰有臀的裙子,后背的拉链伸到腰部,很性感的那种。许多设计师要花很长时间来打造自己的标志造型,但我从一开始就定位成功了。因为现在大家一提到我,都能很容易就联想到我那个造型。

S:多跟我们说说你不为人知的一面吧。比如,你是个艺术迷吗?

V:最近,我去了趟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A)欣赏“野性之美(Savage Beauty)”回顾展,Brooklyn一直在备考普通中学教育证书考试的艺术与摄影方向,所以我带他一起来了;之后,我们一起看了Horst 和 Constable的展,几天前我自己又看了Spray展。我很喜欢参观博物馆、艺术馆这样的地方,但是没办法想来就来。平时太忙了,不是在工作室忙工作,就是在家里忙孩子。

不过小家伙们也很爱来。不久前我还带他们四个一起观看了Tracey Emin的艺术作品展,他们挺喜欢的。不过只持续了大概10分钟的热度吧,然后就吵着不想看了,要去玩滑板了。

S: Beckham私底下在家是个什么样子呢??

V:David之前穿过一次裙子,他很赞,对我做的每一件事都相当支持。我猜有时候他肯定也会在心里偷偷想“这女人穿的是个什么东西?”但每次我从楼梯上走下来的时候,他都会说:“你看起来真美!”他是个好男人。能够拥有彼此是我们的福分。我们会互相支持对方的事业,而且我们现在算是合伙人了,所以他对我时装品牌的投入不比我自己少,这种方式对我们两个还是蛮有效、蛮合适的。我穿什么,他都会赞美。所以,这个男人这么好,我还能说什么呢?

S: Victoria 你一年四季都踩着“恨天高”吗?

V:搬去伦敦之后我穿平底鞋的时间比较多。但如果要拍照,或者要穿漂亮衣服,就会配高跟鞋。但在工作室里,大部分时间都跑上跑下的,就会穿平底鞋。所以说,想每天踩“恨天高”也做不到啊。工作太忙了,每天都有一大堆事情要做,再加上要送孩子们上学,就更不可能穿高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