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城乡一体化建设

时间:2023-08-28 16:54:26

导语: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城乡一体化建设

第1篇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生态规划 策略

一、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指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城市主题的辐射发动作用,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规划

生态规划是指要通过生态辨识和系统规划,运用生态学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手段去辨识、模拟、设计生态系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探讨改善系统生态功能,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促进人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可行的调控政策。其本质是一种系统认识和重新安排人与环境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

三、城乡一体化生态规划需遵循的原则

1.社会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设计要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整体利益,体现尊重、包容和公正,生态规划要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平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2.经济生态原则。经济活动是城乡一体化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乡一体化市的发展,生态规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要贯彻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型经济的形成。效率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3.自然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必须遵循自然演进的基本规律,维护自然环境基本再生能力、自净能力和稳定性、持续性,人类活动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规划设计应结合自然,适应与改造并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平衡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4.复合生态原则。现代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规划设计必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三者兼顾,综合考虑,使整体效益最高。规划设计要利用这三方面的互补性,协调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努力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协调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以上这些原则都是普遍性的,但城市是地区性的,地区的特殊性又受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影响。因此,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需要与空间、时间和人(社会)的结合,在特定的空间中有不同的应用。

四、城乡一体化生态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1.高质量的环保系统的规划及管理。对不同的废弃物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和烟尘排放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

2.高效能的运转系统的规划及管理。包括畅通的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有保障的物质供应系统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等。配合一些总图落实有效的监督。

3.高水平的管理系统的规划。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保证水、土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4.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的规划管理。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覆盖率指标,而且还应布局合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严格设立绿线范围和绿地率保障绿化不因城乡建设而缩水。

5.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从生态规划内容可以归纳出一些具体的城市生态规划目标也是我们管理者需要注意到的地方: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城市中具有合理的人口规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从土地的角度来说,城市用地结构合理,开发有序,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城市功能获得适宜的生态区位;从空间的角度来说,城市空间与其承载的城市功能相适应,具有高效、低耗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使得城市既呈现动态发展的态势又保持稳定有序的结构;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城市功能的发挥不超过其环境容量的限制,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三、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生态规划对策

1、加强环境保护,打牢发展基础。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基,必须坚持“循法自然、科学规划、全面控污、行政问责、全民参与”,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在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中,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逐步建立与当地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环境友好型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积极探索建立低碳经济试验区,探索一条适合本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升城乡文明素质。实现建筑民族化、村容整洁化、产业生态化、管理民主化。

2、坚持生态理念,促进城乡和谐。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抓好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比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行政村整村扶贫开发,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引导农户发展充满民族特色、文化浓郁的农家乐、渔家乐等形式的农家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民族文化体验旅游,打造一批旅游文化名镇、名村,带动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群众增收致富。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小城镇;城乡一体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提高了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同时又促进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但以往的城镇化多以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集中为主,这导致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城市交通拥挤、垃圾包围城市、贫富差距拉大等。

一、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意义

1. 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

经济发展调整结构是主线,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如何在确保全国粮食生产能自给自足的前提下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是关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城镇化是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得到优化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几十年的经济改革发展实践表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也符合这一规律,因此,推进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可以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促进二、三产业发展,从而优化经济结构。

2. 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随着农业科技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机械化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持续增加。由于大中城市容量有限,进城门槛较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随着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等都需要解决就业问题,这些都使得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增大,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的转移。相关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超过2.5亿人,要吸纳这些剩余劳力仅靠大中城市是不够的,相比较而言,小城镇数量多且分布广距离农村近,可以兼顾一、二、三产业,就业和定居成本低,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转移的最佳选择地。

3. 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目前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收入水平低再加上消费观念陈旧,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消费需求的增加,如何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需求,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改善农村地区的消费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可以将农民的潜在购买力转变为现实需求。

二、现阶段小城镇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

1. 发展无序,缺乏科学规划,不利于资源利用

我国的小城镇发展在被国家决策容纳后,曾经在全国范围内一度兴起过小城镇热。然而,我国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却经常出现重建设轻规划的问题。一是规划执行过程中指导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作用发挥不够,随意性明显。二是一些地区边建设边规划,或先建设后规划,建设牵着规划走。三是城镇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晰、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现象严重。四是小城镇规划总体上缺乏科学性与前瞻性,规划深度明显不够,不利于资源利用。

2. 产业布局分散,聚集能力弱,吸纳就业能力不强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城镇聚集规模较小、非农化程度较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聚集二、三产业的能力不强。我国小城镇产业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缺乏特支撑产业和特色产业,产业规模偏小、产品结构层次低,尤其是科技含量低的家庭作坊式企业所占比重较大;二是许多小城镇的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比重非常小,社会化服务功能弱;三是个别项目能源和资源消耗量大、经济效率低、对环境的污染严重。以上因素不仅使得小城镇不能充分利用有利的资源,对周边的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力弱,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亦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3. 资金缺乏与体制

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推进小城镇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做保障,但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乡镇财政状况很不乐观,有的甚至负债很重,很难抽出资金来搞小城镇建设。因为小城镇规模普遍较小、经济实力弱、投资回报普遍比较低,所以各类企业参与投资的很少,政府仍然是主要的投资者。

三、推进小城镇发展的建议

1. 立足长远,科学规划

规划是建设的基础,只有把基础打牢固了城镇建设才能长久。实践表明,规划水平的高低和规划能否被有效执行,直接决定着城镇建设的发展质量。为此,一是要有科学规划,每个小城镇的规划都要充分考虑城镇规模和性质功能分区、交通体系、地下管网等内容并作出合理的设计;二是要注重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实施,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无权随意变更,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三是要立足长远,要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并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体系演化对小城镇未来的影响。

2. 培育支柱产业,促进新型小城镇发展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想强镇就必须先兴业,小城镇如果没有产业的发展就不会有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从而就会失去发展动力和后劲。为此,应积极培育地区支柱产业,根据自身的区位特点、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通过对市场需求和前景做出的分析和预测,抓住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把特色产业发展为主导产业。此外,要注重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对促进小城镇发展非常关键,东部沿海地区许多小城镇的崛起就是因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总之,小城镇建设应立足本地区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内外大环境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3. 改体制、创条件抓资金

要想加快小城镇建设,抓资金是关键,而能否抓到资金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具备良好的体制和投资环境。因此,改体制、创条件就成为了吸引资金的重点。为此,一方面要提供优惠条件吸引民资。应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城镇基础设施领域的体制改革,打破长期以来政府对公益事业的垄断局面,大力发展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入股等多种形式全面参与小城镇的开发与建设,要最大限度地为小城镇的建设开辟资金渠道。另一方面要增加政府投入。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我国的城镇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央和地方财政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小城镇建设。

参考文献:

[1]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冯尚春,王一.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小城镇建设[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4)

第3篇

关键词:城乡市场 一体化 公共政策

中图分类号:F713.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266-02

“城市”和“乡村”作为非均质的地域空间,是人类生存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两种不同的群落分布形式。受各自特定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制约,城市与农村在物质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区域功能以及民众生话习俗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但是,这两大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互为需求、互相补充,在互利互惠中互动互促、共同发展。

一、城乡市场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一)城乡市场一体化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目标

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只有把巨大的农村市场融入统一的国内市场,实现城乡市场一体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真正建立。因此,城乡发展首先必须改变二元经济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市场经济的一体化。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城乡市场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农”问题的实质就是农村体制改革滞后、市场机制缺失造成的城乡关系错位和利益失衡的表现和结果。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大力推进农村的市场化改革,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构建城乡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弥补农村市场机制的缺失和断裂,消除城乡之间的体制壁垒和市场分隔,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条件和有利的环境,防止农村资源和农业要素的流失,让农民分享到城市化的利益。

(三)城乡市场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逐步改变长期以来城乡体制分立、管理分治、发展分隔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城乡之间资源、要素市场化交流和集约配置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城市与农村不同区域各个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城市发展带动和促进乡村发展,以工业发展带动和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共进。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其关键的环节是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建连接工农、沟通城乡的统一融合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优化配置城乡资源。

二、城乡市场发展失衡的原因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通过长期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我国国民经济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局面。一方面是自给自足程度高的农业生产部门,另一方面是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工业生产部门。改革后,城市在产业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即现代市场经济,而农村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分工程度低、市场需求有限,市场经济发展缺乏必要产业条件。由此,在国民经济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城乡二元市场结构局面。

(二)管理分治下形成重城市市场建设,轻农村市场设施建设

基于农副产品流通体制城乡工业消费品流通体制上存在的行政分割局面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市场规模大,从自身利益出发垄断市场,设置壁垒保护自身既得利益。因此长期以来市场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不仅城市建立了各种农贸市场,还有各种商场、超市,以及银行网点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与城市相比较,农村市场设施建设比较滞缓,市场体系残缺不全,缺乏联系农村居民需求与供给的纽带。

(三)农产品市场流通不畅

农产品销售市场是农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通是否顺畅,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实现问题,进而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循环与农民生活的水准。

农产品卖不出去,特别是在农产品的集中生产地区,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通常情况下,某种农产品丰收后,随之而来的常常是该种农产品的出售难。农民丰收的喜悦常常变成丰收后的忧愁;农产品卖不好,农产品销售市场的风险大。首先,价格的大涨大落以及其他人为因素的作用,使农产品的销售难上加难。其次,农产品出售后回款难。农民卖出了农产品,得到的却是欠条,很难收回现款。再次,对农产品任意压级、压价,让农民感到出售农产品较难,并因此影响其积极性。

(四)市场法规建设滞后,交易行为不规范

除了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公布的《批发市场管理办法》外,至今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农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政出多门、市场准入管理不到位、交易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的商品质量检测制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与手段,以及农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农村市场中假冒伪劣商品危害程度远远高于城市,进一步制约了农村市场的发展。

三、城乡市场一体化的实现途径

(一)推进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管理体制

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城乡关系,首先,必须着力于深化体制改革,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消除限制资源、要素和产品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性政策。其次,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对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一视同仁,使社会保障成为全民共享的制度。最后,要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目标,加快农村财政与税收体制改革,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和基本需求返还制度,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和城乡居民非税负担统一,使城乡的财政支出与其人口比例大致相适应。

(二)加快城乡流通现代化建设步伐

推动连锁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大力发展连锁经营。连锁企业要从城市延伸到县域重点镇,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初步确定连锁经营在城乡商业和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物流配送发展,允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加强城乡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扩大配送品种范围,力争建成提供大规模、多品种、高效率服务的城乡物流配送体系;稳步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流通基础信息的规范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大力开发利用流通企业信息资源。

(三)完善市场法规,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应从宏观调控的层面,建立高效、综合的农业管理体制,即把管理农产品流通市场以及农村各要素市场的有关部门加以协调和统一,形成一个跨部门的机构,负责解决农、工、商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问题。尽快清除阻碍城乡市场体化的各项制度障碍,以提高商品和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效率。

另外,要建立完备的经济法规,健全市场规则。对农产品流通设施结构布局要有统一规划,同时要加强市场法规的建设,使市场监管有法可依,以强化政府对市场的引导以及科学监管。科学的、严格的法律法规,对规范市场秩序和交易行为,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及消费者的利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要提高农民在市场中讨价还价的能力,发展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必由之路。政府要发挥支持和引导作用,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基础上,要积极制定必要的扶持政策,如确立合作经济组织的合法地位,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给予税费优惠、财政及金融支持,对组织的领头人加强培训等,并切实把这些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五)加强政府管理部门对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的质量监管

责成质监农业部门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制订实施严格的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计划,包括制定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标准、市场准入制度、检测制度,制定农产品经营者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实行质量公示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其次,要推动农产品优质流通计划。包括开通优质农产品信息网站,推动农产品流通的体系建设,鼓励生产者与市场、商户联合,鼓励商户专营和从事优质配送服务等,进一步鼓励生产者与商户对优质农产品生产、流通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

收稿日期:2011-07-06

作者简介:郭晓杨(198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公共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新娟,王淑娟.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8,(3):68-70.

[2] 陆学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9,(4).

[3] 韩振普.县域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关键环节[J].理论学刊,2009,(5):76-78.

第4篇

【关键词】运维管理;城乡配网;一体化建设

1 2013年工作基本情况

1.1 配网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结合春、秋季集中检修及“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对所有配电线路和设备进行逐项检修消缺,共检修线路108条,清理树障7000余棵,实施宣传、监督检查210余次。组织开展配变负荷测量,及时发现处理配网重载、过载问题,全年配网故障停电同比降低22.9%。深入开展配电网专业诊断分析,全面梳理设备现状及存在问题,为下一步配网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升提供可靠依据。认真落实迎峰度夏(冬)和有序用电方案,做好电网运行监控和负荷预测,加强重点区域设备巡检。开展迎峰度冬应急工程项目建设,确保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全市电力有序可靠供应。

1.2 直供配网及农网改造升级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2013年直供配网、农网改造升级、县公司自筹配网工程全部按期投产。直供区全年新建、改造配电线路74条、140公里,完成资金8904万元。河口区公司在全省率先完成农网改造升级建设任务,全市提前一个半月完成年度建设目标,进度全省领先。新建及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228条、870公里,新增及更换变压器92台、16兆伏安。城区基本解决供电“卡脖子”问题,农村低压供电超半径现象得到有效改善,“低电压”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圆满完成悦来新城二期、秀水家园等4项小区配套工程以及沂州路步行街改造等20余项政府重点建设工程,为东营城市建设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1.3 智能配网建设成效逐步显现

全面完成配电自动化建设任务,直供区累计完成配电自动化线路建设126条,实现自动化线路全覆盖。利津县公司完成县城中心区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其余县区公司建设方案通过省公司审查。结合省公司运监平台建设要求,对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营销系统等进行规范整改,累计完成各类数据、设备消缺1100条次。配电自动化主站在线率实现100%,终端在线率96.25%。全年馈线自动化累计正确动作80次,减少停电7150时户,减少电量损失约174万千瓦时,大大提高了配网抢修效率和供电服务质量。2014年1月5日,公司城市配电自动化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

2 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2.1 配网发展不均衡,农村配网欠账较多

主要是农村配网电源布点有限,网架布局不合理,单辐射线路占比依然较高,10千伏线路联络率仅37%,N-1通过率仅24%,仍有30余条线路存在“卡脖子”问题,146条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超标,33台配变重载甚至过载运行。未改造的台区低压导线截面细、供电半径长,用电高峰时末端客户电压偏低。

2.2 客户对配网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客户对供电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司供电可靠性和服务能力仍需进一步强化提升。

2.3 配电专业化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五大”体系机构调整已经完成,但体系运转尚有待于进一步磨合提效,对县区公司的专业垂直管理仍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配电工程管理须继续加强,部分单位存在配网工程建设职责不够清晰、施工组织和安全管控难度大等问题。

3 2014年思路目标和重点措施

2014年,将始终坚持“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理念,以配网标准化建设和“三集五大”体系全面建设为契机,努力实现农村配网建设、智能配网应用“双突破”,着力解决配网供电“卡脖子”和低电压问题,全面提升城乡配网一体化管理水平,加快建成现代配电网。

3.1 加快推进城农网工程建设,实现城乡配网一体发展

统筹利用配网基建、农网改造升级、大修技改等资金,加强电源布点和结构优化,加快变电站配出线路建设及改造,提升线路转带负荷及供电能力。加快台区新增布点、变压器更(轮)换增容,年内将全市农村低压户均供电容量提高至1千伏安以上。重点解决农村10千伏线路“卡脖子”、联络率低、配变过载、末端电压低等问题,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6千伏线路升压改造,持续改善农村配网设备健康状况,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市配网一体化发展。

3.2 加快配电自动化建设,不断提高实用化水平

上半年完成东营区、河口区、广饶县、垦利县中心区配电自动化建设,实现县城中心区配电自动化全覆盖。组织开展智能配网建设“回头看”,持续梳理和完善网架结构。加强配电自动化系统调度和运维管理,完善配电自动化运维制度规范和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系统实用化应用,遥控使用率达到100%、馈线自动化正确率超过92%。加大智能配网技能培训、技术交流力度,不断提高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水平。

3.3 加强设备运维管理,提升配网管理水平

加大配网设备综合治理力度,继续开展配电网深化诊断分析,从降低客户故障、减少设备故障等方面入手,查找、分析配网存在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加快整改措施落实。大力开展配网带电作业,完善市县公司带电作业装备及工器具配置,全面提升配网带电作业水平。深化PMS系统、电网GIS系统应用,实现业务流程信息化、标准化。继续深化配网应急抢修指挥平台应用,完善抢修制度规范和作业流程,不断提高配网抢修效率。

3.4 加强需求侧设备治理,减少客户设备对电网的影响

按照省、市政府职能部门关于客户接入、管理的有关标准规范要求,指导、监督客户做好新接入设备的配置和选型,严把验收送电关,确保设备“零缺陷”接入电网。督促客户做好设备运维、更新改造工作,提高客户设备健康水平。督促客户做好负荷调配以及无功补偿装置运维工作,对于冲击性负荷采取加装就地无功补偿、软启动装置等措施,提高客户电压质量、功率因数和三相负载平衡度。

第5篇

教育要针对城乡二元分治下的问题和矛盾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要适应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变革,具体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把握社会经济水平、样貌及其对课程的要求;把握城乡文化交融的态势及其对课程的要求;把握生态环境的整体布局及其对课程的要求;把握公共生活的基本特征及其对课程的要求;把握三个集聚特征下社会变革对课程的要求。

党的十以来,中央确定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在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都有表述。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应予以回应并做出前瞻性思考。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实质上就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一次战略性调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呈现的是一幅史诗般的现实和历史画卷,它必将深远地影响我国人民的生活。例如,长株潭一体化就是省一级内部开展的城乡一体化变革,京津冀一体化则是跨省域的城乡一体化变革,农村地区的村镇合并、城市地区的区域合并都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城乡一体化的提出首先是针对城乡二元分治的格局。长期的城乡二元分治,不仅造成了城乡不同生活主体间的各种矛盾、不平等,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固化了阶层,也与世界互联的潮流相冲突。

从“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全链条看,也深受城乡二元分治格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城乡教育水平的落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进一步拉大的潜在风险;课程建设主体的潜意识中存在城乡二元分治的思想,不自觉地传递了等级观念,强化了身份的自卑或自傲心理;农村地区、城市郊区以城市为标准,认为自己不具备课程建设条件,课改止步不前,课程资源供给停留在国家供给的单向度层面上,课改以来下放的课程自没有用好或根本没有用起来,校本课程建设水平低,甚至有的地区、学校根本没有开发校本课程;城镇地区发展了一些基于知识拓展的校本课程,而亲近自然、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课程相对缺乏。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经济差异、资源差异、环境差异,也有思维定势、心理定势、行为定势。

为此,教育要针对城乡二元分治下的问题和矛盾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要适应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变革,围绕城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五个核心原则,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预测好未来20年、30年、50年的社会生活面貌,做好“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的协调与重新布局。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把握社会经济水平、样貌及其对课程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必然带来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包括人口、资源、信息、资本、技术等,原来差异化明显的生产要素重组,由此带来城乡经济的融合发展,实现经济一体化,这给教育带来契机和挑战。人口流动首先带来的是教育对象社会阶层的复杂性,包容性的教育和课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资源流动的结果是城乡原本的资源优势实现互补,教师可以突破城乡资源壁垒,盘活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异地资源,让学生拥有更宽广的视界,城市学生参与农业生产实践、农村学生进入工厂企业的障碍更少,机会更多。信息流动使得城乡学生之间原本异质的生活面貌得以在眼前展开,取长补短以及开拓新的学习领域成为可能,课程实施的时空也双倍增加。资本流动也会包含教育资本的投入,一批新学校产生,优质校扩大教育辐射面,组建教育集团、教育联盟,带动薄弱校的发展,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和课程输出将给课程建设水平低的学校带来改变。技术流动成为就业的风向标,学校应把握它纳入学科课程、生涯课程、职业课程的重要观察点。

城乡一体化也必然推动经济平稳增长的体制、机制建设,特别是稳健的消费市场建设与基于城乡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为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增设消费教育、金融素养培育成为必要,一方面需要在学科课程中加强渗透,另一方面开发相关的地方、校本课程以填补空白,以此建立知识经济概念,增强知识转化为生产价值的意识、城乡经济统筹意识以及环境经济意识;同时,弥补我国教育传统中轻视经济教育的不足,也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

把握城乡文化交融的态势及其对课程的要求

随着生产要素的流动,与之相关的文化也流动起来,再加之传媒的迅猛发展,城乡文化交融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一道别样的风景,这道风景也将在很多学校展现。城市学生接纳乡村文化、农村学生融入现代城市文化将成为城乡文化交融的主旋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不适应、文化隔阂、文化的简单粗暴植入、文化冲突等不可避免,学校除了开设文化心理辅导站、开展文化宣传与交流活动外,可以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开设与生源所属文化相适应的校本选修课程,还可以组织学生进城下乡开展文化体验和文化实践活动,加强文化理解与认同,引导学生相互吸收、弘扬异质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做好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

把握生态环境的整体布局及其对课程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承载着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使命,政府的职责是做好生态环境的整体布局,形成城市核心功能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等不同的区域功能定位,根据生态水平确定限制发展区、适度发展区、重点发展区、优化发展区;教育的职责则是引导学生明确所处区域功能定位和限制级别,做好宣传教育。与此相适应,区域和学校要组织力量开发相关的地方和校本课程,或将相关的教育内容和教学实践渗透到相关学科课程、专题教育课程中去,引导学生热爱家乡,亲近自然,为区域资源与环境建设献计献策,甚至直接参与到资源与环境建设中,抵制破坏资源与环境的行为,以此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力以及整体资环观。

把握公共生活的基本特征及其对课程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将改变人们的公共生活,原来城乡分野明显、差距比较大的公共生活将趋同化,平等的国民待遇、均等的就业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公正的法治社会、合理配置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将成为主要诉求和政策调控点。教育作为公共事务,教育公平将被置于空前的高度,公平、公正、平等、民主、法治等核心价值观既是教育内容,也是教育行为标准和公共生活的标准。这样,无论是显性课程还是隐性课程都要将之作为重要的价值体现出来;区域和学校可以组织开发公共教育类课程,以应对公共生活时空双变的新环境;课程实施要照顾全体,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避免唯精英教育、歧视性分层教学;学生也可以通过课程学习参与到完善公共事务管理的行为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决策。

把握三个集聚特征下社会变革对课程的要求

第6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路径选择;三农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状态,人为地割裂了城与乡的有机联系,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诸多社会矛盾,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明确提出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深入分析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清晰勾勒了农村改革发展的路径,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做了实实在在的战略安排

一、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从各地区实际出发创造出最佳模式

中国的发展来自实践,来自基层。城乡一体化道路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是从本地实际出发,遵循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产物。全国广大农村在经济发展程度上不尽同步,在区位优势上各具特色,在所处地理位置上各有特点,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也大不一样,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思路和对策,决不能搞“一刀切”,要鼓励各农村地区,从本地实际出发,探索出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各地区在具体实践中,本着有利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原则,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稳妥推进,赢得了基层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不断解放思想破解“三农”难题

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我国农业人口众多,耕地和水资源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初步实践都充分印证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有“跳出农村看农村、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民看农民”的新思维,努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从单一到复合的转变。

一方面是“人要拉出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土地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另一方面是“钱要投进去” ,既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发展的扶持,也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还要合理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提高农村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党的十突出强调:“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重视和发展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不仅制约着基层政府的施政能力,而且影响着统筹城乡的实际效果。只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膨胀县域经济规模,才能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否则,推进城乡一体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很多贫困县能够从贫困落后的经济状况中走出来,而跃居中国百强县之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支撑,带动了农村经济繁荣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比较好地促进了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实践证明,县域经济越发展,区域经济实力越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底气越足,成效也就越好。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在政策创新、体制和机制改革上下功夫

城乡二元结构是被“城乡分割、一国两制”逐步固化的体制和制度安排的结果。虽然这种体制和制度安排在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多次调整,但至今仍未根本消除,导致城乡差距长期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增长滞后等问题,成为我国发展方式转型难以治疗的顽疾。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依靠结构性改革,通过政策创新、体制改革、制度安排和机制建设,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保证城乡一体化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首先,推进城乡一体化要以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重心。农村目前最重要的生产资源仍然是土地资源。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核心在于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要在确保农民土地权益不受侵犯的前提下,加快健全农村集体建设土地流转市场。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与城市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的流转模式。

其次,推进城乡一体化需要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基础。城乡一体化最核心的目标,在于最终消除长期的制度基础。加快社会事业在城镇的完善和向农村的延伸,尽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国民教育服务制度、城乡统一的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一的住房保障制度,城乡统一的公共交通服务制度等等,最大限度地缩小现存的城乡差别,使城乡居民公平分享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五、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加快政府转型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需要多方面的政策、体制和制度条件。创造这些条件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因此,各级政府应该通过自身改革和建设,为城乡一体化营造 逐步完善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政府必须通过自身改革,

第7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道路建设;作用;问题;对策

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内容,为了更好地完善一体化规划工作必须要抓紧进行道路建设,通过网络化道路建设发展全面开展农村道路建设的相关措施。

1 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中道路建设的重要性

1.1 网络化发展

乡村道路建设是整合城乡发展的要素,是发挥“以城带乡”辐射作用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其重要作用在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公共设施一体化、要素流动一体化、生活质量和保障一体化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道路建设能够为产业布局、公共设施建设提供网络化发展的可能,并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首先,道路建设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地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在建设过程中自然要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这就为城乡的统筹发展提供了前导性调研工作。因此,它就不同于单纯的产业模式建设,而是有着城乡整体化布局的网络化建设作用,能够从道路网络的角度上将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进行整体化的规划,与传统的道路建设规划程序有别,这种一体化的规划必然会带来更为广泛的实际发展效应。 例如:319国道黄桥大道建设过程中,就针对城市和农村的商业发展区域进行了整合研究,从网络化城乡发展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规划先行,桥建设定位在都市农业休闲区、地方特色商贸区、高档优雅住宅区。另一方面,进行了建设分步实施,全面实现了城乡同步发展建设的目标。总之,道路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建设项目,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新农村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必须先行先试,主动探索,统筹抓好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建设,保证尽快地统筹城乡规划,推进空间布局一体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1]

1.2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

道路建设对产业化结构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道路交通自然会影响产业布局,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产业布局,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优化形式,全面促进了统筹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的表现主要在这样几个方面:(1)道路建设提供了运输能力。运输能力是产业发展的重点支持,使乡村与城镇的联系更加便捷、紧密,提高了农产品的运输效率,扩大了流通范围,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2)激活了农村农业经济。农村交通方便了,山区群众与外界接触多了、交流也广了,各种信息渠道更加通畅,有效促进了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全面激活了农业经济的发展。(3)乡道路一体化,有利于破解二元机制的予盾,方便城乡居民的出行,缓解城市压力;有利于统一规划和道路客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有利于有效规范客运市场,为广大经营者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有利于城乡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和共同发展。总之,城乡一体化规划下的道路建设能够将城市和乡村建设融合起来,优化配置。建立起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在市、县域范围内,制定包括市区和乡村在内的长远总体规划,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发展。在规划中,要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科学的区域功能定位,合理安排。

2 当前城乡一体化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公路密度不平衡

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由于在早期建设过程中缺少规划,使得公路建设过于草率,出现了很多公路密度过大、地区差异等问题,这种问题严重影响了道路建设的长远规划,同时不均衡的发展现状也使得公路的使用情况出现不同的问题,公路的快捷运输出现隐患。[2]

2.2 农村道路质量问题严重

我国农村道路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道路建设,由于农村道路原始情况不佳,弯曲、坡度等问题严重,加上修缮不当往往会出现破损的情况,导致农村公路之间、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高速公路之间尚未完全畅通,仍有部分乡镇、行政村还存在残缺不全的“断头路、泥巴路”。

2.3 农村道路建设资金问题严重

新农村道路建设中,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融资困难,资金缺口大,目前公路建设资金仍以国内贷款和地方自筹资金为主,很多地方农村交通道路还待休整,交通条件急需改善。缺少资金的情况下,道路规划和全面建设陷入困境,年久失修的公路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一体化道路建设。

3 城乡一体化道路建设的对策

3.1 做好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要在确定规划期限、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交通调查、分析和预测以及社会经济效益估价等,制订的交通结构与道路网的规划。不能为了节省时间,节约资金就盲目进行建设,这样与城乡一体化规划相悖,往往会产生过多的建设问题。要做好交通规划,首先要严格执行规划规范,合理布置道路所占面积,满足城乡协调发展的功能要求。其次,要遵循道路规划设计原则,协调道路规划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最后,要加强自身艺术审美观点,使道路规划设计真正体现功能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3.2 拓宽资金渠道

利用好市场,各种政策扶持的优势,通过多渠道筹集新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拓宽筹资渠道,通过向上级政府争取,向市场筹集资金,向群众筹集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大力抓好各项交通费征收的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各种扶贫优惠政策和资金;通过相关部门内部挖潜,压缩各种经费开支来支持乡村公路建设;广泛发动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带头捐资,通过对大型企业的资金筹措获得资金,利用公路广告设施获得市场经济的资金回收。这些资金的渠道都能使得农村公路建设获得更多的资金,避免了资金不足引发的建设问题。

3.3 实施道路建设措施

针对道路维修情况不良的情况,农村道路建设必须要全面巩固相关的建设措施,首先要全面建设农村公路联网工程,通过公路网络的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完善。二是要针对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实现道路亮灯工程。在主干线公路上尽量安装路灯,实现全面的“农村光明”建设。三是实施全面维修工程。对车流、人流量大,路面破损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公路进行大中修,四是公路安全防护工程。为了保障公路安全,对一些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事故频发的路段进行改造。

综上所述,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中道路建设对产业化建设有经济促进作用,对城乡网络化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积极面对农村道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实际问题进行道路交通规划、拓宽资金渠道、实施道路建设措施。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一体化;临潼区

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条件下实现城乡互补、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选择过程。临潼区如何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突出解决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临潼区统筹城乡发展情况

临潼区总面积915平方公里,辖23个街道、乡镇,耕地面积77.5万亩,人口70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区。近年来,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城乡一体化建设初显成效。

第一,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科学规划“1366”城市空间发展布局。即围绕秦始皇陵这个中心,构建骊山、代王、新丰三大组团,打造临潼新区、旅游商贸开发区、新生代工业园区、新丰工业园区、秦文化旅游区、唐文化旅游区六大经济板块,培育装备工业基地、食品工业基地、临渭经济协作区、渭河生态区、农家乐聚集区、旧城和棚户区改造六个新的经济增长极。编制了《临潼城乡总体规划》、《临潼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城乡综合交通规划》、《城乡线网落地规划》等规划,完成了全区16个街道、乡镇169个村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修编工作,为推进城乡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坚持项目带动,推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城乡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农业发展上,奶畜业已初步形成产业化格局;蔬菜业形成了一批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以石榴、火晶柿子等为重点的杂果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临潼区成为西安市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蕃茄制种基地。在工业发展上,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2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16家。在旅游业发展上,狠抓秦、唐旅游文化区建设,着力打造“中国御温泉之都”,积极发展以休闲为主的农家乐,带动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01.03亿元,增长15.3%;地方财政收入32694万元,增长19.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489元,增长2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28元,增长20.1%。

第三,城乡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城市建设方面,临潼区坚持“一手抓旧城改造,一手抓新区建设”,到2008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3平方公里。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大力实施“千村百镇”建设工程、“1188”工程、“关中百镇”建设工程,累计投资1.5亿元,使小城镇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特色农业型、综合发展型的城镇化发展格局。新农村建设坚持从最薄弱的基础设施抓起,2006年以来,投资1亿多元,完成了10个示范村和36个重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区2085个村民小组配备了保洁员,初步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第四,城乡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两免一补”政策,不断加强教师转任交流和支教工作,帮助农村提升教育质量。城乡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区建起了文化中心、图书馆和博物馆,农村建成标准化文化站5个、村组文化室50个、农民体育广场58个。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192家,其中县级医院5家、乡镇卫生院28家、村卫生室355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8年参合率已达到96.01%。农村养老保险正在逐步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实现“应保尽保”。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和职业培训工作。2008年,培训各类人员3.5万人,劳务输出6万人次。

第五,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各街道、乡镇和部门也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出台了《西安市临潼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将新丰街道作为试点镇,将代王街道宋家村、秦陵街道秦陵新村作为试点村,为全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推动发展。

二、临潼区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城乡规划体系不够健全,规划实施工作亟待加强。受资金和规划力量的限制,在分区规划的基础上,未能及时编制控制性详规。对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等规划的编制和执行重视程度不够。执行中存在着衔接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等问题。

第二,城乡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区域内产业全而不大,结构不尽合理、层次较低。表现在第一产业较重,发展缓慢;第二产业薄弱,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新兴产业较少。受区位、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各街道、乡镇的发展很不平衡,差距在不断拉大。特别是渭北、山区等边远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劳动力转移难,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2008年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在2000元左右,远远低于全区的平均水平。2008年城市居民与农民人均收入差距达到7661元。

第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仍没有一个积极有效稳定的支持政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费用靠农民自筹,建设发展的投资与项目需要仍有巨大差距。许多小城镇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量很小,支持小城镇发展的特色产业不明显,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未形成以业兴镇、以城带业的良性局面。

第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公共服务较为滞后。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农村教育相对滞后,职业教育相对薄弱。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匮乏,基层群众文化、体育活动难以开展。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落后,新合疗补助标准偏低,看病难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第五,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推动难度较大。受城乡户籍制度的制约,农民工在子女上学、享受低保、医疗保险、就业、安置和事故赔偿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较大的政策差距。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由于组织协调、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工作协调、项目资金整合比较困难,影响了工作推进。

三、对临潼区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几点建议

第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着力构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努力编制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注重把小城镇建设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及社区规划等各方面的规划有机配套,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把村庄规划、产业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和城乡统筹规划有机衔接,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一是要加快六大板块和六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设步伐,将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板块流动,使园区成为引进项目和建设项目的聚集地。二是要科学确定城镇布局,加强重点镇建设,推动产业向小城镇集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是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和规范土地流转制度,采取反租倒包、互换、转包、转让、租赁等方式,合理流转土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第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一是要大力推进通乡通村水泥路工程建设。二是要继续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三是要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步伐,满足城乡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保证农村用电安全。四是要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广播电视、通讯及养老等基础设施,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五是要以“关中百镇”建设为契机,力争将更多的小城镇纳入省、市重点发展范围,完善服务功能,增强集聚力,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

第四,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社会服务一体化。一是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增强教育服务“三农”的能力。二是要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不断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切实巩固和提高农民参合率。三是要加快推进乡村文化站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努力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逐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有关农村低保、社会救助等政策。

第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一是要建立更加有力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机制。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强化领导干部对统筹城乡发展内涵和意义的认识,进一步理顺机制,完善措施,形成推动城乡共同发展的工作合力。二是要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要建立健全支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区财政在安排年度预算时,应列出用于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村公共产品投入的专项资金,并要保持稳定增长,同时,每年还要统筹安排一批专项资金,重点解决城乡统筹发展中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努力抑制城乡经济社会差距扩大的趋势。三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整合城乡各种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四是要研究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城中村改造中所涉及的居民户籍管理试点工作,为临潼区全面实现“一元化”户籍管理工作积累经验。对迁入小城镇的人员实行有条件准入的管理办法,加速城镇人口、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集聚。五是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金融制度。要坚持“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农民参与”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合作组织,不断提高金融机构对“三农”的贷款比重,缓解农村贷款难的问题。激励和引导农民群众投入资金、劳动,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临潼区区级领导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成果汇编[Z].2009.

2、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4.

3、李玉亮.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N].莱芜报,2008-04-11.

第9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问题建议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1年10月,绥阳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以潮涌般的推力增投入、促发展”。全力推进“五个一体化”,以城带乡,实现由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延伸,促进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因此,加强对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研究,探索一条符合我县实际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之路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建设滞后,统筹发展的科学性不高

1、原有城市规划建设滞后

县城中心区分原老城区和南部新区,城区面积小,到2011年,县城中心区建成面积才拓展到5.5平方公里。由于受时展的限制和约束,以前的城市建设理念滞后,缺乏前瞻性,使得现有城区规划建设的定位模糊,县城规划建设随意强,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长远性;规模小、可容纳性小,城区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完善;城市公共管理服务落后,已不适应城市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的需要,城市的品质和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

2、小城镇规划建设滞后

全县共辖12镇3乡,区域条件以高山、梯坡为主。各镇乡一直以来对小城镇建设重视力度不够,缺乏科学的集镇发展规划和建设推进计划。小城镇人口总量小,除洋川、旺草两镇总人口超过5万人以外,具有代表性的郑场、风华、蒲场3镇总人口也还不到5万人。乡镇建成区面积小,除洋川外没有一个超过3平方公里。城镇建设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3、农村规划建设滞后

全县约41万农村人口分布在12镇3乡自然村中,人口居住分散,形成村居错落杂乱的现象,有几十上百户大聚居、有十几户小聚居、有几户零星分散在高山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居住环境功能不全,受区域条件的制约,路成为全县农村基础设施中最突出的问题,其他水、电、通讯等同样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二)工业基础薄弱,统筹发展的支撑力不强

目前,以“贵州绥阳经济开发区”、“风华工业园”、“蒲场煤电化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主的“一区三园”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将逐渐形成。但总体来看,我县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工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晚,集聚效应尚不明显,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传统工业多,产业链短,县域工业特色不明显。工业经济总量较小,企业规模小,缺乏支柱性企业、高兴科技企业、地方龙头企业、未形成有自主品牌和一定竞争力的特色规模企业,使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力大大削弱。

(三)农业发展缓慢,统筹发展的基础薄弱

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为工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基本条件。但绥阳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经济却主要以小农经济为主,农民意识普遍落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土地流转成效不明显,还未能建成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具有特色的朝天椒等地方特色产品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化产业和自己的特色品牌,离现代化农业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发展中远不能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四)城乡差距较大,统筹发展的任务艰巨

全县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收入差距、基础设施差距、教育差距、就业差距、医疗差距、城乡生活差距、消费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等,这些差距的存在,将势必影响到全县的经济平稳、持续发展;影响到社会公平公正,导致城乡关系紧张;导致贫富悬殊,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目标不一致。

二、对我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抓规划、增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科学性

1、抓好四大定位,构建现代化城市

紧紧依托绥阳实际,围绕“山水田园、诗意栖居”的特色定位,围绕“遵义市副中心、新型工业城市、旅游休闲城市”的目标定位,“空港新城、遵义新都、重庆南苑”的功能定位,以及建设25万以上人口中等城市的目标定位,按照县城建设总规和详规,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一是对拟建新城区按照新型工业化城市定位,进行科学规划,完成城区“工业区”、“商贸区”、“生活居住区”、“休闲娱乐区”等整体规划和详细建设方案,融入现代城市建设理念,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建设、做好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加快绥阳绿洲农产品商贸城建设,打造遵义农产品交易中心,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服务业,积极推动县城广播旅游大楼、五星级宾馆、多功能诗乡大剧院、城市规划展览馆、档案馆等项目在新城区落地开工建设。把新城区建设成为融高尖端商业物流、高品质人居环境、现代文化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现代工业城市。

二是对现有城区要按照诗乡特色文化城市定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道路体系,合理规划路网密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启动县城公交系统建设,尽快完成县城白改黑工程和诗乡广场二期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排水、供气、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管理体系,加强创新城市管理办法,对城区现有的餐饮、副食、建材、物流等各行业要实施“规行划市”,按照城区各街道特点,打造建材物流一条街、餐饮服务一条街、休闲娱乐一条街、日用消费一条街,加强对中小商场、超市、连锁经营店的有效分布和管理,使生活区、休闲娱乐区、商业区合理布局,井然有序。切实规范各街道的命名,加强对城市死角、城乡结合部的改造和治理。

三是对旧城区要切实加快改造步伐,稳步推进老体育场、洋川镇政府、诗乡大道西段、红旗东路等旧城改造,全面推进县城绿化工程。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完善水、电、路、通讯等设施改建和升级。

四是按照“一主三辅”“南延西扩、发展新区”的建设思路,大力实施城市倍增计划,加快推进以洋川为核心,风华、蒲场、郑场为组团的县城建设新框架的规划实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路等级和公路沿线的绿化建设、村居改造。大力实施同城化发展战略,加快绥阳撤县建区的步伐。

2、挖掘地域文化元素,打造特色小城镇

各乡镇要根据本地地域特点,挖掘本地文化元素,结合生态、旅游、产业特点,以“山水田园,诗意栖居”的特色定位,制定本镇建设发展规划。突出地域特点,全力打造融文化、生态、旅游、产业为一体的特色小城镇。同时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着力抓好新农村建设,坚持点、面结合,把新农村建设延伸到偏远的农村,把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大程度地惠及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