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54:29
导语:在德育的原则和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词汇教学 传统教法 新式教法
在现代英语教学中,以听说为教学中心的理念正在迅速崛起,各大中专院校纷纷效仿。传统的以词汇、语法、阅读为中心的授课方式正被逐渐冷落,甚至忽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词汇和阅读仍然是成年人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不少国家特别是在我国,大多数公司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仍需要以阅读大量的英文资料和收发电子邮件来获取信息,与外国人进行口语交流的时间仍远远少于与英文资料打交道的时间。因此,在这些国家的英语教学大纲中,英语的词汇和阅读仍被列为最需要掌握的外语技能。即便近几十年来口语教学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有关词汇和阅读的教学法研究也不应停手,而应有有所加强。
一、掌握词汇对搞好英语学习十分重要
词汇是阅读的基础。多年的实验表明,在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中,词汇与阅读相关度最大。词汇量少的,阅读能力一般比较低。虽然词汇不是影响阅读的唯一因素,但是,随着词汇量的增长,阅读能力必定会逐渐加强。因此,搞好有关词汇的课堂教学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并会最终影响他们的口语和听力水平能力的提高。在我国的各种英语考试中,如A、B级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词汇和以词汇为中心的阅读理解考题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学生能否通过考试的关键所在。
中国的广大的英语学习者十分重视英语词汇的学习,因为关于词汇用法的讲解往往能使学生学到许多东西。但是,由于词汇学习比较枯燥乏味,而且长期不复习就会遗忘。所以,多数学生有努力学习的愿望,但却不知如何下手。还有很多老师,由于对词汇教学不得法,造成学生虽然努力背单词,却收效甚微,由此造成了不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厌恶。
二、英语词汇教学应掌握的原则
在英语的词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以下的原则。第一,对每一堂课要讲解的词汇进行分类。有的词汇是接受性词汇,只要求能辨认,会发音,了解一般词义即可。可以不要求会拼写。有些则是表述性词汇,必须会拼写,发音,并熟练掌握一般用法和结构。有的词汇属于专业词汇如无必要,可不要求学生掌握。因此面对书中的大量词汇,绝不可以对每个词都进行内容丰富的讲解和提出必须要掌握的要求;第二,词汇学习要由易至难,由浅入深。如果学生的水平较差,而对学习难度较大且不经常出现的词汇,一股脑的都要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法,效果就不会好。同样,在高级阶段重复已经掌握的简单词汇,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因为我国的大学生都要参加四、六级的考试,所以在词汇教学上,可参考一些四、六级的考试的词汇分层,作为参考;第三,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不可在讲述一个单词时,因为怕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东西而引伸出无数的相关的词或词组。过度的引伸会让学生感到大量的词汇蜂拥而来,难以招架,并产生厌学情绪。面铺得太广,面面俱到,可能与教学初衷南辕北辙。因此在词汇教学中,一定不要大而全,而要少而精,让学生感到学有重点,科学把握。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能否突出重点是影响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在,多数英语教材的词汇表中,重点要求讲解的词,一般都用黑体字或星号、三角形做标识,只要求一般掌握的单词不特别标出,这就为广大教师对词汇讲解提供了方便。
三、几种常见的词汇教学法
1.重复法。最为传统的词汇教学法是重复法。教师不断地带读,学生跟读。然后教师写出中文意思。这种方法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单词的用法和意义,但如果稍加改进也会有不错的效果。例如,在给出词义时,最好的选择是给出这个词汇的英文解释,并要学生在重复时说出,而且作为作业背诵。因为许多英文单词的中文解释与这个词的英文实际意思有出入。在课文讲解中出现这个词时,要求学生作出英文解释,也可要求用这个词来造句。
当然,在做练习之前,教师应该适当的举例。在选择学生造句或解释时,一开始一定要选择英语水平较好者,这样可以给水平较差的学生以信心和榜样。这样的造句和英文解释练习应反复的来做,以便学生了解词汇并学会在句子中使用。
2.应用前缀和后缀。英语有相当一部分单词是通过某一固定词根加上前缀和后缀来表达词义转换的。在词汇讲解中,如果出现了常见的前后缀。可要求学生把它们集中抄写在课本某一页的空白较多处,并多多举例让学生来了解词义。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见到熟知的单词加上前后缀时,能准确了解词的意思。学生必须掌握的常见前缀和后缀如下:表示否定的dis- un- non- ir- il- im- in-。其他的如re-表重复、再,pre-先于、之前,post-表之后,counter- anti-表反对,self- auto-自动,自己,co-表合作,de-表除去、否定,en-使成为,super-表超级,sub-表下级、下面,pro-表赞成,micro-表微小,ex-表向外,mis-表错误,trans-表转换、转移,inter-表之间。表示数量的前缀如,multi-表多、多元,poly-表多种,semi-表一半,mono-表单一,uni-表统一,bi-表两个,tri-表三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常见后缀。如名词性后缀:-ance, -ence, -tion, -sion, -ment, -ship, -ity, -ness,形容词后缀:-ible, -able,表示能力,-ful,表示充满,-ward,表示方向,-ous,表不多,-ive,表示倾向,-less,表示否定,-ist, ism,表示主义或主义者。动词性后缀,如:-ize, -ise,标示“……化”。学生如果能熟练掌握以上前后缀的构词法,可以正确猜测出大量生词,并会熟练的进行词汇在词性之间的转换。教师可以在课堂词汇教学之余,多为学生搞一些词汇派生的练习。如把动词care转换成形容词careful,careless,再转换成副词carefully, carelessly等等。让学生自己慢慢地找到规律,从而自己能够熟练地进行词汇的派生。在现在的英语教材中这一类的课后练习也很多,每一个教师都应该重视这种练习。
3.字群法。在传统词汇教学中,字群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教师可对有一定词汇基础的学生,将所学过的词汇根据其特点和共性进行总结,以强化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例如在总结字群时可采用同义词法。即将几个意思相近的常见词,总结成字群。如:join, take part in , participate, attend;也可以将字形相近的词总结成群,如:clue, glue:;有的字群由同一词根而来,如:impress(印象), depress (萧条), express(表达),oppress (压迫), compress (压缩),这些词都是由press-(按压)而来,只是加上了不同的前缀。im-表示进入,所以impress可以解释成压进去,所以有印象;de-表示否定,所以depress可以解释为向坏处压,所以depress表示萧条,沮丧。ex-表示向外,所以express可以解释为向外压,因此express的意思是表达。op-表示opposite, oppress表示反方向按压,所以oppress意思是压迫。com-表示together,所以compress表示压在一起。因此compress的意思是压缩。通过这种方式的讲解,将更有助于学生将字群记牢。字群法还可以用于把所学过的同一科目的词进行总结,如表示宇宙,天体的常用词汇,如universe(宇宙), planet(行星), star(恒星), meteor(流星), comet(彗星), galaxy(银河)总结在一起。或表示可飞翔的昆虫,如fly(苍蝇),dragonfly(蜻蜓),butterfly(蝴蝶),firefly (萤火虫)总结在一起。最后如果所教学生水平较高,可以在词汇教学中系统讲授英语单词如何进行词性转换,或如何进行复合性的构成。
4.图示教学法。对英语某些表示动作的词汇或名词,图示教学法是最为行之有效的,但要求教师有良好的绘画能力。最简单的图示是教师在黑板上画实物或选择针对性较强的图片,使学生明确教师的要求,很快说出新词。图片可将英语单词与其具体形象挂钩,使英语词汇形象化,这有利于学生对于词汇的长久记忆。
四、运用多种办法搞好词汇教学
除以上的传统的词汇教学法之外,还有一些较新式的词汇教法。例如利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或在市场上购买较好的有关词汇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词汇学习的兴趣,也可以采用DVD电影放映的方式,在电影放映中,打出英文字幕,让学生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找出自己所不会的生词。在电影放映后,自查字典找到的英文意思并造句,激发学生对生词掌握的兴趣。
另一种方法是在讲解词汇之前,先讲解课文。可先将要讲解的课文分段。学生按小组指定的段落寻找新词,查字典找确切的词义,发音和例句,然后每组中找出一个或多个代表,对指定段落的生词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补充讲解不全面的内容。各组讲解之后,教师再带领全班同学朗读并学习书后单词表。由学生来寻找新词汇,能使他们感到学习新词是自己的愿望,而不是教师强加更他们的任务,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将未学过的词汇从课文中选出来学习,也符合前面提到的突出重点词汇的教学原则。学生在选择新词时,又必须重温已学单词,才不至于选错。因此这是一个很好的复习旧词汇的过程。事实证明,这样的词汇教学充满了活力,深受学生欢迎。在学生习惯了自找新词汇之后,这一教学步骤也可让他们在课外预习课文中进行。
传统的词汇教学强调单词教学,往往离开了交际的语言环境,重复单调的语言操练。当代词汇教学重视学生学习词汇的主动性,提倡让学生发现新词并总结规律,并通过实际的交际活动,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学习和掌握外语词汇。比如,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一课书中所有的生词之后,教师可以将其中常用的活用关联的单词写在黑板上,将学生分组,利用这些词编一段情景对话,并上台表演,或者利用这些单词编一个小故事,并上台讲述。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记住所学单词,并且有助于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做到一举两得。在练习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表演和讲述,教师要多进行鼓励,要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但是这样的活动必须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首先教师应该十分明确,这是综合复习的词汇课,而不是语言结构或口语复习课。因此,可将需要复习的词汇写在黑板上,或采取其他的办法,不断地提醒学生尽量用已学的词汇谈话和组织演讲。在学生离题发挥时,教师要及时把话题拉回到主题与需要复习的词汇。一般说来,学生上这样的课十分活跃,有时语言错误较多,教师应该保持冷静,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又应引导他们正确地使用语言。
为了辅助学生做好词汇的学习,教师可以定期进行百词测试,对成绩较好的学生给与奖励,或组织学生在课余做一些有关词汇的游戏。如可以让一个学生用英语描述一个以前学过的名词,由其他学生来猜是什么词等等。这些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另外,词汇和阅读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外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做课外阅读。阅读英语文章是检验学生单词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不仅可以复习和检测自己的英语单词,还可以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总之,外语教师在使用较传统的词汇教学法之余,应尽可能地挖掘学生学习词汇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新单词和总结构词规律,并尽量为学生创造使用这些新词的环境,提高了词汇掌握能力,学生的听说读写水平才能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左焕棋.外语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薄冰.英语语法手册.商务印书馆.
本文将对综合编排法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作一介绍,供我国外语教师借鉴与参考。
一、教师与学生
美丽的壁毯,要将各种颜色的毛线,按照设计的图案编织而成。在综合编排教学 法中(以下简称编排法)也是一样,要将不同的学习成份——语音、词汇、语法、 篇章结构、文体特征和文化知识等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听、说、 读、写四种能力,达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目的。由于语言学习是涉及大脑、心 灵、身体和感觉的过程,涉及到语言习得和外语学习、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心 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等诸多相关领域,因此,学生的语言学习。是与 他们的学习目的与动力、学习能力与方法,教材、环境以及心理影响等许多因素 紧密相关的。这种学习必须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努力才能完成的一种动态过 程,其中,教师的指导方法和帮助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编织壁毯时,织机质量 好坏,图案设计、色彩搭配以及编织技巧是至关重要的一样。
1.对教师的要求:
1)关心学生。
采用编排法教学,教师要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亲密友好的合作关系。教师对学 生的关心出自于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和前途的关心。在教学中要对他们进行全面 细致地观察,了解他们的特点和内心活动,分析他们的情感和行为,知道他们的 需求和愿望,找出他们的学习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在情感上支持和鼓励他们, 同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选用合适的学习材料,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发挥学习潜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断取得进步。
2)专业水平高。编排法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待教学。教师的专业水平不仅反映 在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学态度和教学法方面,同时也反映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 果方面。采用此方法的教师应注重研究教学理论和方法,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和 行为。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材,使 课堂教学保持活跃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把“输入”变为“吸入”,不断向新的 水平发展。
2.教师的作用:
1)信息收集者:
教师注意收集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信息,观察、分析和总结学生学习情况,不断 改进教学。
2)决策制定者:
教师能根据变化不同的教学需求作出决定,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和指导方 法,提高教学质量。
3)课堂交流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能根据教学安排,设计形式不同的课堂交流活动(如同桌对话、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等),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交际机会。
4)真实语言输入的提供者:
教师通过阅读材料,播放录音、录像,办讲座,邀请外国朋友参加活动等形式, 为学生提供大量真实的语言输入,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和运用语言。
5)辅导者和朋友:
教师努力做好学生的辅导员和朋友,与学生建立感情,使他们获得学习安全感, 树立学习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掌握科学的学习方 法。
6)反馈信息提供者:
教师通过收集信息,检查教学情况,定期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帮助他们评估自 己的学习,找出成绩和不足,以便从学习进步中受到鼓舞,并找出不足以便改进。
7)多种文化学习的促进者:
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编排法教学尤其突出这一点。教师要 善于指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了解英语国家人民 的社会和生活情况,进行多种文化的比较,为更有效的语言学习和交际扫清障碍。
3.对学生的要求:
在编排法教学中,学生不应是被动的语言知识吸收者,而应是积极的参与者。他 们对自己的学习有相当大的主动权,能向教师提出建议,帮助教师选择具体的教 学方法,并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同时,还能主动向教师提供有关学习进程的 详情,便于教师收集信息,总结和改进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法的影响,许多 学生在开始阶段可能对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动作用不足,习惯于被动地听讲和作笔 记,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位置由被动改为主动的重要性,取得学生的 合作,这样才能以新的教学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二、教学形式:
编排法的教学形式主要将伴随学习法、以学生为中心的间接教学法、以教师为中 心的直接教授法和学生自我指导学习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1.伴随学习法,属于自然法的一种,在80年代非常流行。方法是让学生沉浸 于目的语的环境中,重新创造出儿童学习母语的条件,让学生直接学习目的语。 编排法吸取伴随法的作法,注重创造学习语言的环境,强调口语和实践练习,使 用各种直观教具和视听设备,以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帮助学生自然 地吸收和学习语言。
2.以学生为中心的间接教学法,方法是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目的是调 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潜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 要求和学生的心理与需求,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吸 引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有意义的交际情景中去,努力发展交际能力。这种教学 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交际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他们在课堂上是以间 接讲授的方式教学。然而,所进行的课堂活动并不是随意的,而是依照教学计划 和需求精心设计充分准备的。教师在学生活动时始终密切注意活动的进展,随时 向学生提供指导性意见,给予鼓励和帮助。每项活动完成之后,教师还安排总结 和评论,使学生更加明确谈活动的目的和完成情况,从中领悟应掌握的知识。
3.以教师为中心的直接教授法,方法是教师直接讲授语言知识,这在编排法中 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方法要与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协调配合,教师讲 授的比例应小于学生活动的比例。
4.学生自我指导学习法,是为了加强和巩固前三种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和 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方法要求学生自己设立课外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 择学习材料,评估学习进步。例如:自己选择定期读物,写读书报告。参加各种 课外活动,如听录音、看录像、与外国朋友交谈等,或参加深外学习小组活动等。 通过学生自己搞活动,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创造语言环境,提 高学习能力。总之,综合编排法通过以上四种教学法的有机结合,使教学更有利 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师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传授学习 方法,并随时给予必要的指导、鼓励和帮助;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积极主动地投 入学习。经过师生双方的努力,使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教学原则:
1.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编排法的研究者认为,传统教学法把语言作为知识来传授,不能培养学生使用语 言的能力;直接法、听说法等把语言作为工具,学生在课堂学习语言,把句型背 得滚瓜烂熟,但在实际活动却不能正确运用。在这一形势下,海姆斯(Hyme s1972)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认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 言交际能力。编排法赞同这一观点,坚持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并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语篇能力和技巧能力。
1)语言能力:指能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 知识,并能正确运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活动;
2)社会语言学能力:要了解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社会观察,它和社会是紧 密联系的。要与他人交际,就要了解交际的社会环境,知道如何恰当地运用语言, 发出的言语必须与说话人和对话人的身份相称,因双方的社会特征(如社会阶级、 职业、年龄、性别等)而异,还要因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具体场合使用不同的语体。
3)语篇能力:要懂得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交际总是离不开交际的参与 者,离不开谈话的主题、时间、地点等情景。因此,一定的言语活动总是处于一 定的语境中,离开了语境,就很难确定语言单位的交际功能。要帮助学生具备一 定的口头和书面语篇能力,了解口头交际的各种形式的篇章的不同结构,通过阅 读不同主题、内容、体裁和风格的语篇,并在交际活动中实践,这样才能在交际 时正确地运用语音,说出符合语义、语用和逻辑的言语。
4)技巧能力:指具备交际的技巧。研究者认为交际技巧是受到诸如社会知识等 因素影响的。例如:掌握谈话技巧,谈话者能记住问候语等开场白以便继续对话, 在谈话中知道如何停顿,如何点头或插入“um”、“ya”等音使对方明白谈话 内容的反应。怎样使谈话顺利地进行下去,何时恰当地改换新的谈话题目,如何 结束谈话等。
2.教师教学原则:
1)教师为学生提供不同语境的相互交流的机会,通过组织各类教学活动。把外 部世界带进课堂,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学习语言。
2)教师尽可能多使用自然、真实的语言、教学材料和教学设备;
3)教学以意义为重点,学生在活动中着重理解谈话人或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信 息、感情和意图等;
4)教师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语言、参加谈堂和课外交际活动,勇于表达自 己的思想,发展交际能力;
5)教师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播,培养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 化,更好促进交际。
3.教材选用原则:
在编排法中,教材是语言输入的来源,它们必须经过精心选择以适应学生的学习 目的、训练计划、兴趣和难易程度等方面。与其它教材不同的是:它们不是独立 存在的,而是伴随大量形式多样化的交际活动共同组成;它们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教师可根据需要,选取其中的内容。选用教材时可参照以下原则:
1)教材通过以各专题为中心,配合相关任务活动为基础的内容,提供语言交际 的机会。例如“广告”专题,选择一些广告作为阅读材料,然后进行同桌或小组 讨论。模仿设计和绘制广告,还可配合课外市场调查、进行商品比较,征求消费 者意见等相关活动,把这一专题学好;
2)教材充分体现真实语言,配以大量插图、复印资料和视听材料,增强趣味性 和真实性,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和心理环境,促进理解、思维和交流;
3)教材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训练相结合;
4)教材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活动内容;
5)教材适应个体学生的不同需要,包括能力水平、学习方式和技巧、兴趣、目 标和文化等方面,按难易程度分级;便于评估自己的进步;
(一)实用性原则
文化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面面俱到,这必然涉及到一个取舍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遵循实用性的原则,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生活的实际密切相关,与学生未来就业技能要求相关,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要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导入相关的文化信息,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也落到哪里。
(二)阶段性原则
文化教学要有一定的阶段性。必须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让学生逐渐理解和使用跨文化知识,Ham-merly把文化教学分成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初级阶段要求学生对文化理解感兴趣;中级阶段要理解跨文化差异性和学习跨文化规约;高级阶段是培养对外国文化的综合观,评价观和研究文化的能力。此外,在实施阶段性原则时,还应该注意文化内容本身的内部层次性和一致性。教学时应从相对简单和具体的内容开始,过渡到比较复杂和高层次的文化内容,最终使学生形成对语言文化较为广博的认识。阶段性原则还要求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适度。由于文化内容本身就广而杂,课堂上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实践,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式、研究性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文化洞察力、语言技能与文化能力同步增长。
(三)文化平等原则
在文化导入的过程中不仅要求高职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知识和提高语用能力,还要求学生培养文化意识,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理解异国文化并加以借鉴和吸收,在工作和交际中传播本国文化。但应注意到,中英语交际过程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它涉及到的是双方或彼此。涉及文化的语言交流又是一种双向活动,交流的进行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两者不可或缺。交际的双方只有互通有无,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不要让学生产生这样的错觉,认为英语民族的文化一定比本民族的文化优越或者低劣,而是应该让他们认识到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
(四)因材施教原则
高职生由于专业不同,分为艺术类考生和非艺术类考生,三年制高职生和五年制高职生,英语成绩参差不齐,对英语文化掌握和理解程度存在差异,在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标准就应不同。同时由于高职英语不同专业的差异,培养目标不同,导入的内容也应有所侧重,如商务、营销专业的学生应该应侧重商务礼仪、商务谈判文化的介绍与了解,而文化事业、文化旅游等专业则侧重风土人情、历史典故的文化导入。
二、文化导入的具体方法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要重视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计划的切入文化知识,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克服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语用失误和理解偏差,另一方面也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相对而言,文化的东西因为其独特之处,比较容易吸引人的兴趣。所以,如果不在课堂的语言教学中更多地融入英语文化,英语文化教学永远达不到预期效果。
(一)讲授文化差异
对课文中出现的文化因素,先归纳总结,再让学生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让他们体会英汉文化的差异,做到“知己知彼”。中西文化的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特别是初学英语的学生,总喜欢把母语和英语互译,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成为以后运用英语的潜在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解释,而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
(二)增加文化旁白
文化旁白是指在介绍有关语言知识内容时加入文化的介绍和讨论。例如:在讲到有关圣诞节时,可以顺便介绍圣诞节的缘由、庆祝方法和习俗;“文化旁白”也可以是“文化渗透”在某一个语言点上的扩展,例如:在讲到英国人惯用天气打开对话时,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由于英国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雨水特别多,随时都会下雨,所以他们出门时特别关心天气,就像我们中国人关心温饱问题一样,总是以吃、穿来打开对话。
(三)设计文化体验
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好的课堂导入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较好的起到酝酿学生学习情绪、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创造力,帮助学生进入情景的作用。通过导入方式,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理解,为有效的开展英语课堂学习建立良好的开端。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探索学习英语新知识,沟通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会感觉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兴趣,所以要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巧妙地设计课堂导入。本文通过对英语导入式教学研究,得出英语教学课堂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二、英语课堂教学“导入式”的原则
在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时,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导入设计要与学生的年龄相适应,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导入的方式也要相应的有所差异。同时要符合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并关注课堂时间的分配,教学导入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在进行导入式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
英语教学是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要教学中要注意其整体性特点,要注意知识传授过程中的知识的新旧知识点的前后衔接,还要注意整体的教学体系的知识结构。要体现前后连贯、相辅相成的特点,注重知识的有效的导入与理解和巩固,依照整体性原则,以促进学生成绩巩固为主要的目的与目标,充分体现出整体性的原则。
2.直观性和启发性原则
教师在英语课堂导入时,要注重导入内容的直观性和启发性。尽量采用当前学生较为关注的生活中的热点内容为事例,引入新的观点和内容,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其深思,启迪学生的智慧。
3.趣味性原则
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学中培养其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巴班斯基曾说过一节课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这并不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欢笑或是为了耗费精力,而是趣味性增强了学生所学内容的认识活动的积极化。通过英语课堂导入,要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4.目的性与针对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针对性的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设计及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及心理特征等,来进行导入课堂的设计。
5.实用性原则
教学在进行教学导入时,还要以实用性为原则。毕竟所有的教学效果的体现,往往是从学生的成绩上得到最直观的体现。因此,教师还要考虑到当前教育的模式特点,在设计导入时,要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阅读材料,与教材有一定的相关性,起到相辅相程的作用,不要与教材脱节。
6.灵活性原则
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及对象和学校的教学条件与教学环境等因素进行灵活合理的安排,选用恰当的导入方法。如班级学生特点较为活跃与较为安静的风格,所采用的方式应有所曲别,要本着灵活性的原则,因材实教。
三、英语课堂教学“导入式”的方法
1.温故知新法
万圣之师孔子曾说过要温故而知新,这个方法在大多的教学课堂中被广为应用,可帮助学生温习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通过不断的重复让知识得到巩固与加深。如,在进行过去进行时态的教学时,通过提问、做练习等形式复习现在进行时态的概念、用法,即be doing sth,其中助动词be有am/is/are三种变化。在通过对话及改写句子:一What are you doing now?-We are having an English class.再按要求用at this time yesterday替代now。经过观察、对比后,学生很容易得出:――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We were doing sth 。并强调助动词be的变化(改用was/were),从而得出过去进行时的结构(was/were+doing sth.)。这样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不感到突然,比较轻松乐于学习。
2.多媒体导入法
在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是在英语课堂中的较好的手段。能够让学生对于教学的信息有直观的了解,与单纯的文字有着更生动的作用,通过视频的观看,往往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生动直观。如感恩节在西方是非常传统的节日,中国没有感恩节,对西文的文化氛围不了解,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看到西方人过感恩节的情景,吃着火鸡、南瓜饼,互相问候着Happy Thanksgiving Day。让学生了解了西方文化的氛围与背景,并提出一些问题: What can you see on TV? 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的学习关于感恩节的英语教学的内容。
3.问题导入法
教师采用较为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来引起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努力的去思考和学习。带着问题去学习与思考,可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4.时事导入法
我们的生活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不断的有新闻热点事件、社会热点事件引起我们的关注,而教材的内容安排是固定的,相对的内容也较为陈旧。教师充分利用近期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利用背景知识导入
一些教材特别是一些文化题材的课文中有很多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一些教材外的背景知识,可帮助学生拓展知识,促进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学习。
6.游戏导入法
在教学时,设计一些适合英语课堂的游戏,通过游戏导入,教师借助于表演、游戏等形式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比如导入一些数字接龙等内的小游戏。但是要与课文的内容结合紧密。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韩永红(1976~),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教师,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法。
摘要:预防原则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二甘醇牙膏”事件便是预防原则向国际贸易领域渗透的例证。风险社会理论的勃兴和科学本身的不确定性为预防原则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背景及内在的合理性。作为立法理念与风险管理理念,预防原则实际上已为许多国家普遍采纳。另外,WTO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并未否定预防原则的发展空间。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占据中心与主导位置的我国,预防原则应当居于与发展原则同样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预防原则;国际贸易;争论;发展;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F7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3-0080-05 收稿日期:2007-10-31
2007年6月1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进口警报称,从中国进口的牙膏中检出最高4%的二甘醇,警告消费者不要使用中国制造的牙膏,同时对进口自中国的一批牙膏采取了扣留措施。随后该“二甘醇牙膏”事件不断扩大:新加坡建议消费者停用含有二甘醇的两个品牌的中国牙膏。香港海关呼吁市民停用三款含有二甘醇的牙膏。随后6月19日,日本新泻县宣布,他们从中国生产的名为“瑞穗(MIZUHO)牙膏QX”的一次性牙膏中检测出了二甘醇,并在日本开始回收该产品。对于“二甘醇牙膏”事件产生的原因,许多业界专家认为是各国及地区对牙膏产品执行不同标准的结果。但我们应注意到该事件的不同寻常之处:首先,中国卫生部组织专家对牙膏中二甘醇的危害性进行的评估表明,二甘醇属低毒类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由于代谢排出迅速,迄今尚未发现有致癌、致畸和诱变作用的证据。欧盟食品科学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规定,每人每天摄入不超过0.5mg/kg(千万分之五)的二甘醇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其次,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在进口警报时称:“目前在美国还没有收到关于牙膏中二甘醇毒性的任何相关报告,但本机构对二甘醇给特定人群,如儿童或患有肾脏、肝脏疾病的人群带来的潜在风险表示忧虑,牙膏中的二甘醇对这些人群存在低度的但值得注意的毒性和损害风险。”也就是说,上述国家和地区在对含二甘醇的牙膏产品采取贸易措施时,实际上并没有充分、确定的科学依据。笔者以为对该事件的处理不应仅限于健全牙膏生产技术标准,禁止使用二甘醇作为牙膏原料的补救措施。二甘醇牙膏事件应引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实际上它昭示了全球范围内预防原则在国际贸易领域的渗透及应用。
一、预防原则的发展轨迹及理论纷争
(一)由国际环境法向国际贸易法的渗透预防原则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联邦德国,最初其核心理念是社会应当通过认真的提前规划和阻止潜在的有害行为来寻求避免破坏环境。1976年德国的空气污染防治法第一次将该原则作为一项法律原则,并用以指导政府与污染者之间的谈判,随后,德国将该原则介绍进入保护海洋环境方面的国际宣言与条约。1984年通过的《第一次保护北海国际会议宣言》,其序言规定,国家采取行动前不必等待损害后果的证据。此后通过的系列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国际法律文件都承认预防原则,这些文件几乎覆盖了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包括空气污染、渔业、森林、能源、永久有机污染物等。其中关于预防原则的最著名论述出现在1992年的《里约宣言》第15条:“为了保护环境,各国政府应该根据其能力广泛采用预防措施。在有严重或不可逆转的损害威胁时,缺乏科学确定性不应被用来作为延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环境退化的理由。”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环境与贸易之间愈益密切的关系,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出发,禁止或限制对环境有潜在损害的物质的国际贸易成为必要的举措,由此推动了预防原则向国际贸易领域的渗透。目前在国际贸易领域涉及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律文件主要有WTO《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以下简称SPS协议)与2003年9月生效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SPS协议在强调科学依据的前提下,也考虑了缺乏科学依据的例外。其第5条第7款规定:“在有关科学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一成员可根据可获得的有关信息,包括来自有关国际组织以及其他成员实施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信息,临时采用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各成员应寻求获得更加客观地进行风险评估所必需的额外信息,并在合理期限内据此审议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在《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中预防原则这一概念不仅出现在其序言中,同时还出现在其正文条款中,其第10(6)条和第11(8)条都规定:在顾及对人类健康构成风险的情况下,即使在转基因活生物体对进口缔约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所产生的潜在不利影响的程度方面。未掌握充分的相关科学资料和知识,因而缺乏科学定论,亦不应妨碍该缔约方酌情对转基因活生物体的进口问题做出适当的决定,以避免此类不利影响或将此类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
(二)围绕预防原则的主要争论尽管预防原则似乎呈现一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但围绕预防原则展开的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歇。就争论的主题而言,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主要有:预防原则在国际法中的地位问题,预防原则本身的定义问题,预防原则实施的后果问题。
关于预防原则在国际法中的地位问题,有观点认为。预防原则被数十项多边环境条约所采纳且为其中重要的原则,不仅对成员方有约束力,而且采取该原则的国家实践是划一的,所以已成为国际习惯法的一项原则。有观点则认为,现在预防原则还没有形成国际环境法领域的习惯法,但很多国家愿意在处理缺少确切科学证据的环境风险时,使用与其相关的方法或措施。预防原则也并未成为WTO法中的一般法律原则和国际习惯法。还有观点认为,预防原则是国际环境法领域正在形成中的习惯法。
关于预防原则本身的定义问题,争论集中在其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质。在上述公约或宣言中,关于预防原则的表述显然并不一致。针对这种情况,国外一些学者在考察许多关于预防原则的陈述后,力图对其内容结构做出概括。N.A.曼森认为在环境法领域,预防原则的普遍结构包括三部分:首先是损害情况,决定了是否应该采取该原则;第二部分是知识状况,它体现了人们对环境活动和环境影响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水平;第三部分是对环境补救的具体规定,这是决策人针对环境活动所应采取的措施。而Deborah Katz则将预防原则拆分为四大要素:风险可接受度。根据不同风险程度应采取的合理预防措施,风险程度和收益的综合性评估,科学不确定性级别的确认。上述分析无疑使预防原则的内容趋向清晰化,但却仍无法解决该原则在实际运用中的可操作性问题,因为每一个部分/要素内部尚有许多问题不具有确定性。比如,如何确定哪一等级的风险
是不可接受的?“严重风险”,“不可逆转的风险”和“一般风险”的界限在哪里?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答案将完全取决于各国主管当局基于对每一特,定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做出的判断。因而,从理论上而言。预防原则可以适用于任何风险,各国甚至可以将可接受的风险标准定为“零风险”。预防原则的应用需经过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两个阶段,从逻辑上而言,风险评估由专家负责,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由政府做出决策,采取预防措施。但实际上,就特定的风险,政府在做出决策时往往会受“经济、社会、传统、伦理、环境及措施的可行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至于“合理的预防措施”,具体包括哪些措施?措施实施的时间有无限制?另外,预防原则已由国际环境法领域渗透至国际贸易法领域,那么在这两个领域中是否可适用同一个定义?我们需注意到这两个领域的一些区别:比较而言,国际贸易领域的科学知识水平要远高于环境领域,基于生态系统对生态风险反应的复杂性,强调环境领域中科学的不确定性更为重要;国际贸易法的原则与规定除了关乎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健康与安全外,还关乎全球性的自由贸易体制,国际贸易法领域中的预防原则既要保护环境,保证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健康与安全,又要避免对自由贸易体制的过分阻碍。
关于预防原则实施的后果问题,人们主要担心该原则会被各国政府滥用,沦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实施预防原则会使我们“考虑某些风险但同时忽略另一些风险”,“妨碍投资,扼杀有风险性的创新,阻碍经济发展,从而使人们更易受到风险的侵害。”前一种观点其实更多地反映了对预防原则定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担忧。后一种观点则基于成本与收益的经济学分析,其结果的得出存在一个前提:预防原则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天然的冲突,发展的利益优于实行预防原则可能带来的其他收益。
二、预防原则在国际贸易领域存在与发展的趋势判断
在立法上,预防原则虽已由国际环境法领域渗透到国际贸易法领域,却并未在国际贸易法中取得名正言顺的原则性地位。在WTO成员提交给争端解决机构涉及SPS协议的争端中,有五个争端与预防原则有关(欧共体一影响生物技术产品的批准及销售措施案WT/DS291、WT/DS292、WT/DS293,日本苹果案WT/DS245,日本农产品案WT/DS76,欧共体荷尔蒙牛肉案WT/DS26、WT/DS48,澳大利亚鲑鱼案WT/DS18):在欧盟内部则有PfitzerAnimalHealth V.Council,ArtegodanV,Commission,Monsanto AgricolturaItalia等众多涉及到预防原则的案件。但WTO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定中,没有一个明确支持了援引预防原则的合法性,欧盟虽一直致力于将预防原则发展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但尚未形成清晰的定义和操作规则。这些都为预防原则的前景增添了不确定因素,但笔者却以为预防原则在国际贸易领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可能最终成为国际贸易法中的基本原则。围绕预防原则的争议的解决仅取决于该原则自身的发展与健全。
第一,预防原则的产生与发展存在深厚的社会背景及内在的合理性。
首先,基于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深刻反思,风险社会理论勃兴。1986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出版《风险社会》一书,提出“风险社会理论”。贝克赋予了“风险”一词新的涵义。他认为“风险是个指明自然终结和传统终结的概念。或者换句话说,在自然和传统失去它们的无限效力并依赖于人的决定的地方,才谈得上风险。风险概念表明人们创造了一种文明,以便使自己的决定将会造成的不可预见的后果具备可预见性,从而控制不可控制的事情,通过有意采取的预防性行动以及相应的制度化的措施战胜种种(发展带来的)副作用。”在乌尔里希・贝克看来,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文明正在从工业社会(第一现代性)转向风险社会(第二现代性,或反思性现代性)。在风险社会中,风险生产与分配的逻辑正在取代财富生产与分配的逻辑而成为时代的主题和社会的中心组织原理。这意味着,在风险社会中,随着人们的基本需要已经(西方国家)或正在(非西方国家)得到满足,人们将把健康、安全和环境置于优先的地位来加以考虑。如果一项政策或决策会给人们的健康、安全和环境带来巨大的风险,那么人们宁可暂时放弃这项政策或决策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也不愿拿对自己的福利来说是如此重要的健康、安全和环境去冒风险。对健康和环境的这种优先考虑使得人们把回避风险看得比获取利益更重要。这种认识与生态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奥雷利奥・佩西的“新人道主义理论”相契合。佩西在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把以需要为中心的发展观转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上来。所谓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也就是将人和人的存在及生活方式放在一切中心的发展观。
其次,科学在本质上的不确定性使预防原则的存在具有内在合理性。科学知识自身的不确定性会带来风险。依传统观念,科学即真理。但是按照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科学只有概率意义上的真理性或确定性,即科学在本质上具有不确定性。相对于无限广阔的世界,人类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范围始终是有限的,人类不可能确切知道所有事物的初始条件及其未来的全部信息。另一方面,整个自然界是一个微妙的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科技活动却把世界分成一个个部分、方面去研究,难免片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正如风险社会理论的另一代表人物吉登斯所言:“科学理应使世界的可预测性增强,但与此同时,科学已造成新的不确定性一其中许多具有全球性,对这些捉摸不定的因素,我们基本上无法用以往的经验来消除。”关注制度上的解决方式,“通过风险的精确推算,通过一系列的信号灯和指示器,我们现在就可以对未来的灾难未雨绸缪,制定出关于预防预警、事故赔偿、善后处理等一系列预案,从而将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
第二,预防原则作为立法理念与风险管理理念实际上已为许多国家普遍采纳。
尽管对于预防原则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存在争议,对其定义的模糊性、不确定性批评不断,但考察典型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立法就会发现,作为一种立法理念与风险管理理念的预防原则实际上已为多国普遍采纳。欧盟是预防原则的积极倡导者与实践者。《欧洲共同体条约》第174(2)条明确将预防原则规定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而根据该条约第152条,欧共体所实施的一切政策和行为应该确保人类健康保护水平的提高。以此为前提,欧洲法院通过系列案件的裁决成功将预防原则推广适用于公共健康领域。2005年2月28日由法国议会通过的环境使得预防原则成为法国宪法的一部分。可以说,预防原则已成为欧盟法中的一项一般法律原则,它要求欧盟及各成员国当局采取合适的措施以预防给公共健康、安全和环境带来的特定的潜在风险,对公共健康、安全和环境利益的
保护应优于对经济利益的保护。为统一各成员国对预防原则的应用。促进预防原则自身的发展,2000年2月欧盟理事会通过了一个通报(Communication fromthe Commission On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r COM(2000)),旨在陈述其对预防原则的理解;确立应用预防原则的指导建议:在科学不确定情况下,就如何评估和管理风险确立共同的理念;避免使预防原则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隐蔽形式。
相对于欧盟对待预防原则的积极态度,美国似乎采取了对立的主张。对于以预防原则为基础的《生物安全议定书》,美国选择拒绝加入;在转基因产品贸易中。2003年美国就欧盟针对转基因农产品的“事实上的禁止”正式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从而引发了欧共体一影响生物技术产品的批准及销售措施案(WT/DS291)。实际上该案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转基因农产品种植大国和以预防原则来对待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欧盟及其成员国之间针对转基因农产品贸易而引发的长期对立的结果。尽管,美国在国际会议等多种场合都表明其坚持“充分科学依据”的立场,但反观美国国内的决策,我们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2000年的美国星连玉米事件上,预防原则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由法国安万特(Aventis)公司美国子公司AventisCropScience研发的星连(Starlink)转基因玉米制作的食物被指会引起食用者的过敏反应,但问题在于。对食物的过敏反应并不是只发生在转基因食品上。世界各地都有相当多的人也会对大量的传统食物有过敏反应。并且,最初的研究没有得出确切的科学证据以证实星连玉米在食用方面存在不安全性。但最终为了避免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后果的产生,美国政府下令回收了市场上所有成分中含有星连玉米的食品,并由环境署在2001年1月宣布撤销对星连玉米的许可证。同样,在本文开头提及的“二甘醇牙膏”事件中。美国在未掌握二甘醇对人体毒性的确切科学证明的前提下,依然毫不犹豫地发出进口警报,扣留来自中国的一批含“二甘醇”成分的牙膏产品。此举正是对预防原则最好的践行。可见,在对待风险原则的态度上,实际上美国采取的是“外松内紧”的实用主义态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生物种植及转基因产品出口大国,为实现贸易利益的最大化,需坚持“充分科学依据”,反对预防原则;在国内,则视环境、人类、动物与植物的健康利益高于经济利益,积极践行预防原则。美国并非反对预防原则,只是反对他国对其适用预防原则。
第三,WTO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并未否定预防原则的发展空间。
尽管,迄今为止在与预防原则有关的五个案件中(详见本文第二部分),WTO争端解决机构尚未有明确支持预防原则的裁定,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争端解决机构也从未明确否定过预防原则的意义。在欧共体荷尔蒙牛肉案中,WTO上诉机构认为SPS协议第5条第7款反映了预防原则,对该原则的法律地位未给予正面回答,认为对于该原则是否(至少在国际环境法领域之外)已被广泛接受为一项国际法的一般法律原则或国际习惯法的问题无法做出回答。在欧共体一影响生物技术产品的批准及销售措施案中,专家组就预防原则的法律地位问题仍然拒绝表明观点。在该案的裁决中。专家组虽然认定欧盟对转基因产品“事实上的一般性禁止”导致了其在处理特定的批准程序时产生不适当的延误。但并没有认定以预防原则为基础的欧盟转基因产品管制体制在总体上与WTO规则相冲突。2006年11月26日争端解决机构采纳了专家组报告,根据该裁决,欧盟将修改与之不符的转基因产品管理制度,但因为欧盟Regulationl892/2003关于转基因产品强制标识之规定的继续存在,欧盟实际上只是将预防原则的应用由政府转为个人。由消费者基于自己对转基因产品风险的判断和价值考量,做出购买与否的决定。许多国家对预防原则展开讨论,例如瑞典已经开展了在适用预防原则时究竟应该进行成本效益还是非成本效益的讨论。欧盟坚持新一轮多边贸易体制谈判应包括对预防原则定义的讨论,认为预防原则应该允许在并未证明存在明显风险时从健康卫生预防角度出发实施贸易禁令。考虑到全球对环境、人类健康的持续关注,预防原则有可能成为WTO后续谈判的议题之一。
三、结语
福建永安一中 陈聿章
纵观十多年中学语文教改的轨迹,可以看到,中学语文教学是沿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培养非智力因素——学法指导”的方向逐步深入发展的。当前,中学语文界为引导学生生动活泼、生动有地学习语文,正在深化改革,探索规律,走“教会学生学习”之路,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也是语文学改革的科学总结和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学法指导的原则
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指导,以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为依据,语文学法指导应遵循以下若干原则:
(一)改革教法与指导学法并行不悖的原则
就教学过程而言,教与学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我国古代教育名篇《学记》中就有“教学半”的说法。吕淑湘先生则更是言简意赅:“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教与学是一回事的两个方面,两者在逻辑上是可以分开来研究的,但实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就一般而言,好的学法是以好的教法为前提而获得的,好的教法又是保证好的学法的运用而选定的,教法与学法必须协调同步。而语文学法指导,则是探索教法与学法融合规律,解决教法与学法怎样组合、渗透更科学的问题,它的基本思路就是:实现教法与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结合。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好比指导学生去掰一个壳子,既要讲清掰开壳子的目的、知识、方法,又要重视学生在得到知识与方法后更想掰开壳子摸到核心的心理,从而使教法与学法得到有机组合。在这方面,湖北黎世法老师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经验。他研究中学生学习的八个环节,并从中抽象出十条心理规律作为中学生的本质学情,同时根据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中的六个主体环节设计了相应的六种基本课型: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以此来保证教学适合学情的要求,教法适合学法的要求。这种课堂结构的设计使学法与教法互为作用,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了过去单纯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研究的状况。
(二)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学生的智力,既是教学培养的目标之一,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按照学法指导的理论,传授知识本身,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基础上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是智力因素中的核心,由此看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不是单纯的积累知识。
智力是不能传授的,然而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又是互相联系的。古人云:“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广学。”一方面,学习知识不仅必须以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为前提,而且必须通过紧张的智力活动才能完成,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点脑子不动,不进行一点智力活动,教学活动也无法进行。另一方面,智力的发展也不是凭空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发展的,离开了知识的学习与传授,发展智力就犹如空中楼阁,无所依托。反过来,智力的发展又促进了知识的掌握,所以,教学的全部努力即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力。我国语文教育受千百年传统教育的影响,历来重视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忽视智力的发展。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业量大、难题多,考试频繁,学生死记硬背等现象,极大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这一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和左右着语文教学。有的学生抱怨说:“现在学校里语文教学是:记忆力用得过多,而思维力用得过少。”这兴许还是学生“重理轻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庄子《逍遥游》中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离开了知识就谈不上学习,离开了智力就谈不上会学,离开了方法就谈不上善学。知识积累越丰富,就越有利于智力发展,学法的掌握也就越容易。因此,学法指导,必须把知识的习得、智力的开发与学法的掌握有机结合起来。
(三)在发展智力因素过程中开发利用非智力因素的原则
语文教学目标的完成,固然与学生的智力因素,诸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有直接的联系,以前传统的课堂教学也着重抓了这些能力的培养,但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情绪、学习意志等不无关系,有时甚至有很重要的关系。根据学生感知教材的心理分析,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是通过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基本环节来实现的,而在这些环节中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意志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巴班斯基说:“如果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如果他们有认识兴趣,有获得知识技能和技巧的需要,如果他们形成了义务感、责任心以及其他的学习动机,那么他们的学习活动就一定会更有效。”上海师大燕国材教授曾概括出公式:A=f(I·N),意即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学习的成功(A)是由智力因素(I)与非智力因素(N )共同决定的,学习的理论告诉我们,除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外,还要开发和利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学法指导的实践证明,不解决“愿学”、“乐学”的问题,也就谈不上“会学”、“善学”的问题。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愿学”和“乐学”是推动其发展的前提和动力。
(四)从学法理论指导操作训练中体验学法的原则
对学生实施学法指导,必须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学习的理论知识。例如,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就应当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记忆和记忆的心理过程,如何提高记忆水平等有关知识。又如,智力水平问题,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极其敏感的问题,教师有必要就智力的内涵,各要素的核心及其相互间关系,发展开发智力的途径等知识作精要讲解,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关键及其指归是什么。然而学法指导绝不可停留在对方法知识的介绍上,而应当通过实际的操作训练,让学生体验到学法是否可行有效,以资转化为技能,养成习惯。这里的“训练”不等于一般的“练习”。练习往往放在新课结束之后,常常仅限于书面作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明显,而训练则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有计划有指导的训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
理想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应当是:“在教师的激励、组织、启发、诱导下,学生主动地获取有关语文的真知,逐步学会语文的方法,初步地掌握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发展这种能力终至形成习惯提供基础。这样一种有领导的学习思考、研究和练习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自始自终多方面受到严格、认真的语文训练,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是一种以提高训练效率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力求每节课的教学过程都由若干互相联结渗透的有关听、说、读、写、思的练习群组成的,尽量压缩非训练性因素,突出训练性因素,或变非训练性因素为训练因素。
(五)坚持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统一指导是学法指导的重要形式,它可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掌握学法的一般知识。但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只有当学法指导和学生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知识与经验水平产生共鸣时,才更有针对性,才能发挥方法的功效。因此,教师在重视统一指导的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使二者相辅相成。
二、学法指导的方式途径
(一)精心计划,多形式进行学法指导
语文学法指导,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过程和认知规律为研究对象,揭示语文学习的本质、规律、探索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加强语言修养,指导学生学习,提高语文能力。学法指导从内容上讲,首先要注视指导学生掌握优化语文学习环节的方法;其次要从端正学习态度、坚韧学习意志、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对学生加强激发学习动力的方法指导;再次要加强开启智力潜能,培养创造才干的指导。从具体操作上看,应当长计划,短安排,坚持循序渐进,一以贯之。
(二)有机渗透,寓学法于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学法指导的根本途径,也是学法指导经常化、具体化,出效益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学法指导必定应走渗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支离破碎、杂乱无章、随意组合的复合结构。在这个过程中,要为学生“怎样学习”导向,教学生学会学习。为此目的,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为中心的课堂结构,设计以“导”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按此结构,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环节有机渗透学法指导:(1)备课要明学情,备学法, 即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2)预习设计要指点方法,即要教会学生全册预习法、 单元预习法,又要根据课文特点指导相应的具体的预习方法。(3 )教法的选择应有利于指导学法,为学生良好学法的形成提供借鉴和规范。(4 )教师讲解过程要示范学法和点拨学法。(5 )整个教学过程要重视指导自悟和总结学法。(6)练习设计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迁移学法, 使之“受用终身”。
(三)建章立制,确保学法指导到位
学习常规,是学法指导的合理积淀,能对学生学法实行有效调控,并处于有序运行和良性运行状态,具有较强的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叶圣陶先生给《中学生》杂志写的复刊词别强调,“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要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就要帮助学生拟定一些学习常规,如自学(预习)常规、上课常规、阅读常规、作业常规、复习常规、课外学习常规等等。让学生按常规学习,以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按一定规范形成的习惯,才是良好的习惯,这是人们常说的“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如,指导学生自学(预习),按照“读查思写”程序进行,要求按“自读”(阅读感知课文内容,动笔进行圈点批画),“自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参阅课文下面的注释和课文前后的“学习重点”、“学习提示”、“思考和练习”等),“自思”(思考自学目标提出的要求,思考课后习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自学”(写出自学笔记,检索积累自学收获)四个步骤进行自学,每一步都有具体有效的操作规范。学法指导设计的特点:(1)每课学法指导都要紧扣教学目标;(2)每课的学法指导都要依据课文特色;(3)每项学法都要有具体的操作要领;(4)每项学法都有相应的系统训练题配套,从而保证了学法指导的到位。
(四)横向联系,实现学法“三个沟通”
横向联系,就是要在学法指导中把语文学科的学习同其它学科的知识广泛联系起来,由局部转向全面,由微观转向宏观,使语文知识同其它学科知识在相互渗透中融会贯通,协同发展,产生相互促进的“共生效应”,从而有利于学生结构向智能结构转化,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B ·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所谓“三个沟通”,就是语文学法指导与社会生活沟通,课内语文学习与课外活动相沟通,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沟通。学法指导不能教师“剃头挑子一头热”,还必须重视学生在学学法、用学法、创学法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个沟通”,沟通了学法指导的多种途径,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环境和相关学习背景的指导渗透作用。
三、学法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把“指”和“导”统一起来,对已揭示出的学法不可时过当堂便弃之不用。
(二)要具体可行,即不可用“只言片语”或“教条”揭示学法,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时不能迁移操作和灵活调控。
(三)要把教师总结与学生自我总结结合起来,避免再次落入“包办式”和“注入式”的窠臼。
(四)要把学法指导纳入教学过程中,作为一个重要环节,而不是大撒手的“放羊”,致使其名存实亡。
(五)要力戒“模式主义”,防止盲目的生搬硬套,而背离教学重点。
(六)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从浅入深,形成过程,忌要求过高,急于求成。
关键词:《儒林外史》 俗语翻译 杨宪益 异化 归化
《儒林外史》 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经典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并讽刺了科举制度中的腐败现象,其艺术特色非常突出,历来广受赞誉。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巧夺天工,传神达意,尤其是在处理俗语翻译时娴熟地将异化、归化以及注释结合起来,为翻译领域提供了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原则和方法。 以下就其异化和归化翻译方法进行讨论:
一、 俗语的异化翻译
异化翻译是译者在没有对等译文以及直译不会带来理解障碍时所采用的首要方法。 如将“安居乐业”译为“live at peace, enjoying the fruits of their labour”;将“漏网之鱼”译为“swiftly as fish escaping from the net”;将“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译为“in heaven there is the mansion of the gods, and on earth the house of the prime minister”。 《儒林外史》全书中的俗语均以异化翻译为主,旨在不影响英文读者接受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再现和传达原著的文化价值和语言特色。
例 1: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吴,68)
Just passing one examination has turned your head completely―you’re like a toad trying to swallow a swan! And I hear that you scraped through not because of your essay, but because the examiner pitied you for being so old. (Yang,69)
在这一例中,杨采用了字对字翻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就是直接把中国文化俗语翻译成英语,对于英语国家读者来说是一个异化方式,但这并没有造成英文读者在理解和接受上的困难,反而能让读者感受到原文在比喻上的生动和语言的形象,胡屠夫市井小市民的形象跃然纸上。
例 2: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吴,68)
But your mouth sticks out and you’ve a chin like an ape’s. You should piss on the ground and look at your face in the puddle! You look like a monkey, yet you want to become an official. Come off it! (Yang,69)
这一例中,“尖嘴猴腮”是一个汉语成语,表示某人比较瘦且相貌丑陋粗俗。而“撒泡尿自己照照”也是比较典型的中国俗语,英文中无对应说法。杨先生首先进行字对字直译,然后巧妙地用“You look like a monkey, yet...”意译方法, 进一步解释前句的主语,并桥接后句“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使此段译文浑然一体,将原作的文化信息完整准确地传递给了目的语。
例 3:周进听了这话,自己想:“‘瘫子掉在井里,捞起也是坐。’有甚亏负我?”随即应允了。(吴,50)
“Even if a paralytic falls into a well, he can be no worse off than before,” thought Zhou Jin. “It can’t hurt me to go.” So he consented. (Yang,51)
此例中,“瘫子掉在井里,捞起也是坐”是中国一句俗语,英语中无类似对等的俗语。译者采用直译法,保留了原文的韵味,同时又不影响表达效果。
例 4:匡超人听了这话,慌忙作揖,磕下头去,说道:“晚生真乃‘有眼不识泰山’!”(吴,380)
When Kuang Chaoren heard this, he made haste to bow.
“Although I have eyes,” he exclaimed, “I have failed to see Mount Tai!” (Yang,381)
这一例中,“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是见闻浅陋,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英文中没有此类对应的说法。杨采用直译法,将原文中的表达完整保留,不影响英文读者的理解,同时也保留了原文的韵味。
以上诸例中,译者均采用了异化翻译原则,将原著中的俗语直译出来。当然也有个别俗语在直译后,又在下一句进一步补充,如上述例2句的翻译。杨先生对俗语的异化处理将中国民俗原汁原味地翻译成英语,为西方了解中国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
二、 俗语的归化翻译
各国语言上虽有不同,但生活上的共性使俗语中不免有共同之处。若能从俗语到俗语,使翻译从语义到文体到形象都能自然贴切,当然是翻译中的理想首选。但此类俗语非常有限。《儒林外史》杨译本中出现的几例对等翻译为俗语翻译增色不少。但还有一小部分俗语只能舍其比喻意义,采用意义方式。在此文中前者归类为对等翻译,后者为意译。
(一)对等翻译
在对等翻译中,原语和译语在语义、文体和形象都基本对应,如下面四个例子:
例 5:人生世上,难得的是这碗现成饭,只管“稂不稂,莠不莠”的到几时?(吴,50)
How long can you go on like this―neither fish, flesh nor fowl? (Yang,51)
例 6: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吴,60)
As the proverb says, “Joy puts heart into a man.” Thus he wrote seven excellent examination papers. (Yang,61)
例 7:老实一句,“打开板壁讲亮话”,这事一些半些,几十两银子的话,横竖做不来,没有三百,也要二百两银子才有商议。(吴,346)
Let’s be frank and put all our cards on the table: a few dozen taels are not going to settle anything. I tell you straight out: if you haven’t got three hundred you must have at least two hundred before we can talk. (Yang,347)
例 8: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美。’”(吴,58)
The others responded heartily: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Yang,59)
上述译语中巧妙地利用了英语俗语, 使译文生动活泼,达到了原语和目的语的动态对等。
(二)意译
如果直译会在读者中引起疑惑,也没有基本对等的目的语俗语,采用意译将俗语意思传达出来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
例 9:但做事也要“打蛇打七寸”才妙。你先生请上裁。(吴,344)
But you’ve got to act quickly in this, sir. So I hope you’ll consider what I’ve said. (Yang,345)
“打蛇打七寸”的含义是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倘若这里直译成英语的话, 需要加上很多注解,否则英语读者会感到困惑。杨先生采用了意译方式,将这一俗语的意思准确传达出来。
例 10:方才有几个教亲,共备了五十斤牛肉,请出一位老师夫来求我,说是要断尽了,他们就没有饭吃,求我略宽松些,叫做“瞒上不瞒下”,送五十斤牛肉在这里与我,却是受得受不得?(吴,106)
Just now several Moslems got an old man to bring me fifty catties of beef and to plead with me saying that if I stop the sale of beef they will be forced out of business; and begging me to be more lenient. They want me, in fact, to shut my eyes to an illegal transaction. And they have sent this beef here. Should I accept it or not?” (Yang,107)
这一例中,对“瞒上不瞒下”的翻译虽然缺损了“上级”和“下级”的这层意思,但从译文“对非法交易视而不见”及其上下文也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原文的意思。
例 11:因汤父母前次入帘,都取中了些“陈猫古老鼠”的文章,不入时目,所以这次不曾来聘。(吴,146)
It’s because last year he passed candidates who wrote essays in an outmoded style?
“陈猫古老鼠”比喻陈腐而不合时宜,如若直译,“猫”和“鼠”的形象则会在英语读者中引起困惑。杨先生将比喻意思去除,还原该俗语的原意,用“outmoded”,既简单明了,又准确无误地传达了原文的含义。
例 12: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央个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吴,120)
I suggest that we go to the root of the matter by sending mediators to satisfy the plaintiffs. (Yang,121)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自《汉书・枚乘传》,具有丰富的历史典故,如若直译出来,不仅不能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反而会给英文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
《儒林外史》中的俗语涉及范围广,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色彩。杨宪益夫妇在处理俗语翻译中,以异化翻译为主,辅以归化翻译,达到了俗语翻译中的形神兼备,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 综合英语 教学导入 原则 方法
《综合英语》课程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主导性作用。在商务英语专业所有课程中,《综合英语》具有开设时间最长(一般四个学期)、学时量最大(通常300多课时)、教学作用最强的显著特点,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综合英语》的教学内容体现在综合性上面,不仅包括听和说的教学内容,还涵盖读写译的教学内容,可以说是一个大熔炉,集五项能力于一体,缺一不可。因而,《综合英语》教学效果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掌握的好坏,《综合英语》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吸收和消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Well begun is half done.)”。《综合英语》教学的开端就是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1]。课堂导入就像一本书的序言,序言好,读者就有继续阅读该书的欲望;同样,课堂导入新颖别致,学生就有学习下去的兴趣和热情。在教授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时,授课教师往往都会进行课堂导入,一方面,这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前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另一方面,这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理想状态和行为方式。课堂导入不当或不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无法适应课堂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从而事倍功半。相反,课堂导入流畅得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振奋学生精神,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活跃课堂气氛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顺利过渡到课堂主体教学内容之中,使《综合英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成功实施课堂教学,教师就应在“创设情境,活化教材,加强活动,激发兴趣,强调运用和培养能力”[2]上下工夫,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措施,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
一、课堂教学导入的原则
课堂教学导入的根本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满怀渴望与期待,确保课堂教学主题内容的延续和开展。但是,课堂教学的导入不能随心所欲、漫无目的,不能仅仅为了娱乐有趣,还应该具有针对性,遵循一定的原则。对于导入的基本原则的研究和探讨,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理解。如束定芳(1996)提出了导入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实用性原则、阶段性原则、适合性原则[3]。肖惜(2002)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交际性原则、趣味性原则[2]。龚奕轩(2005)则提出了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目的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技巧性原则[4]。根据对上述专家和学者观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特点,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导入在《综合英语》教学中应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趣味性是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由于《综合英语》课程的特点,再加上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水平的不同,以及英语文化知识储备量的不足,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可以竭尽所能地利用趣味性的方法手段开展教学。这样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够有效地导入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目的性原则。《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一是要符合教学的目的,二是要使开展的教学内容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游离或飘忽于教学内容之外,而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三)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即指课堂教学导入的内容要与学生所学主体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就需要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并恰当地把这些知识运用到交际中。所以,教师在《综合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时,要重视其实用性。
二、《综合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
(一)英文歌曲导入法。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是一种非常微妙的语言形式。音乐不但能够给人丰富的享受,还能让人产生一定的联想与情感共鸣。授课教师如果能够把英文歌曲运用在《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中,必定能够让课堂导入更加清晰流畅、自然有效。例如:在学习“Love without Limitations”(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 One)时,教师可选择类似于“I Can’t Make You Love Me”这样的歌曲进行新课导入。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可播放或是自己吟唱歌曲,以此唤起学生对爱的回忆,刺激学生对爱的美好想象,并积极地投入到本节课的课堂内容的学习。然后将歌曲中一句歌词“I will lay down my heart til I feel the power”单独拎出来,进行分析理解,从而引出这一课的主题:爱的无限,爱的力量,爱的强大。
(二)视频导入法。视频(Video)泛指将一系列静态影像以电信号的方式加以捕捉、纪录、处理、储存、传送与重现的各种技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利用视频导入法。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有目的、有步骤、有意识地创设各种各样真实的情境导入新课。在《综合英语》教学中,视频能够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感觉。这种导入方法能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唤起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Charlie Chaplin”(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Unit Two)时,教师可选择播放视频“The Tramp”。通过这个视频,授课教师可以加大教学密度,同时可以降低学生对复杂内容或抽象概念认知的难度,进而优化教学效果。
(三)背景知识导入法。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在阅读时头脑中已储存的与读物有关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文章的理解与保持,背景知识的缺乏会造成阅读理解的障碍,导致不能真正读懂英语语篇的内涵。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种族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经济、政治和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各异。因此,在《综合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渗透学生学习中所需的主要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中的文化差异,消除思维障碍,从而让学生正确、全面、系统地掌握和体会所学的内容。例如:在学习“Cultural Differences in Western and Japanese Decision-making”(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 Three)时,教师可先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日本人处理问题的方式立足于双方,力图理解对方的观点,谋求和谐;而西方人则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并提出主张,容易出现对峙局面。”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由此可知,恰当的背景知识的导入,就像画龙点睛一般,不仅赋予《综合英语》教学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理解能力,最终实现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同步并行,实现二者的一体化。
(四)问题导入法。
教学是围绕学习目标展开的,教师要知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经常采用“提出问题”的做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和学习。问题导入法,就是要求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个人或团体讨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 Four)时,教师提出问题:“What is your impression on America,including politics,economy,culture,religion,custom,etc.?”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自觉地分组进行讨论,课堂气氛热烈,学习热情高涨。学生从美国的两党制和总统大选到发达的经济,再到基督教、圣诞节、自由女神像、好莱坞电影,等等。随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巧妙的点拨,并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传授给学生。这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一举两得。
总之,《综合英语》教无定法,《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也是如此。课堂导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关键是对症下药、因地制宜。这样《综合英语》教学才能达到掷地有声、立竿见影的效果。课堂导入的终极目标是要在短时间内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便能够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所以,教师必须理解学生的不同情况,包括知识储备、认知需求和心理特征等。同时,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学目的,分析教材内容,拓宽教学思路,通过严谨的教学态度、热情的教学方式感染学生,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5.
[2]王才仁.英语双重活动教学法[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186.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49.
关键词: 新闻事件 化学实验 文献资料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考虑三维教学目标、学生特征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利用,而且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的情境创设。那么,如何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呢?
1.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新一轮化学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此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因此,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本着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原则,即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要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要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自觉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不胜枚举,比如新闻事件法、化学实验法、文献资料法、实物模型法,甚至戏剧文学法、魔术游戏法、天文地理法等等。
2.1新闻事件法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关注学生的社会生活世界,打通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社会生活世界的界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新闻无疑是书本世界和社会生活世界之间的一座桥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社会生活实际中一些化学品的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利用化学品来欺骗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医药、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新闻事件来创设情境,再加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学生如身临其境,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例如我在讲氯气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用多媒体播放2005年3月29日发生在江苏淮安的液氯泄漏事故的有关报道,包括泄漏的液氯使人畜中毒甚至死亡、麦地枯黄、油菜变白及工作人员用浸有稀石灰水的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实行救援或疏散等影视资料。以这样社会上发生的事实事故为背景,立即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随后提出问题并请学生根据以上的情境以及学生桌面上放置的实验用品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根据多媒体提供的毒地枯黄、油菜变白的情境,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推测出氯气能漂白,当他们把干燥的红纸条放入氯气中,发现红纸条不褪色时,联想到氯气能使油菜变白,可能是植物含有水份的缘故,把红纸条用水浸湿后放入氯气中,红纸条果然迅速褪色,最终他们得出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次氯酸才具有漂白性的正确结论;根据情境中在场的工作人员用浸有稀石灰水的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进行救援或疏散的镜头,学生推测氯气能跟碱反应,并通过实验加以探究……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了比较完整的氯气化学性质。同时依据有关情境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这样,更加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以上情境的创设,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且通过液氯泄漏事故给人们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实践证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一些与教材相关的新闻来创设情境,可以打通学生的书本世界社会生活世界的联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但对新闻中的化学问题,要注意正确归因。由于新闻自身的特点,新闻中涉及的化学问题往往是化学的负面作用居多。如果教师不加以处理直接引用,过多地谈论化学的负作用,会导致学生对化学充满戒心,甚至会厌恶化学,降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逃避化学。
2.2化学实验法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讲Cu与稀硝酸反应时我曾经创设过这样一个情境:演示教科书第16页图1―18Cu与稀硝酸反应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演示此实验的目的既非验证亦非探究,而是为了创设一个真实的实验情境。通过对比演示实验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教科书第16页描述的有关实验现象,学生发生认知矛盾,引发学生质疑:没有观察到“气体无色,当空气进入试管后,气体变成红棕色”这一过程,从而驱动对教科书第16页图1―18Cu与稀硝酸反应实验的探究。学生根据以上情境自主提出问题:①不能观察到“这一过程”的关键原因在哪里?②如何改进才能观察到“这一过程”?进行讨论探究后得出:①关键原因:试管上部事先已有空气(O2)存在,且有2NO+2O2=2NO2,反应提前发生。②改进方向:如何在反应前除去试管上部空气(O2),即避免2NO+2O2=2NO2反应提前发生。然后,学生自主设计新的实验方案,教师指导、评价学生设计的新实验方案并选取其中的典型方案进行演示;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现象,完Cu与稀HNO3反应的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并分析得出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有关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而且使学生形成了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更好地发挥了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
2.3文献资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