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54:43
导语:在艺术的基本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0052-02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长期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课本)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教会学生课本中的知识是教师的最高目标”的倾向,忽视学生的接受程度。为此,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问题“预设”,对学生的现状要心中有数,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遵循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是”“不是”“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的、学生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的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设计课堂提问要以生为本,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一、导向明确,力求问题“定位恰当”
在新授课中对问题的设计应做到切入点准确、目标明确,问题能够体现出教学重点,对难点有所宿。
例如,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中的例题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认识由浅入深,能认识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此时,学生的思维大多是单向性,对轴对称性认识不深刻,不知如何运用,对相关的说明和求证,存在能力障碍,因此,对于例题的详细分解就十分必要。
如图1,在ABC中,AB=AC,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E=AF;AD是ABC上∠A的角平分线。点E、F关于AD对称吗?EF与BC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教学时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问题进行分解设计:
问题1:如图2,AD是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点E是腰AB上任意一点,你能找出点E关于AD的对称点吗?
问题2:如图3,EF与AB的位置关系?
问题3:如图4,E、G是腰AB上的点,你能在AD上找到点P,使PE+PG的值最小吗?
通过例题我们可以看出新授课的问题设计具有导向明确的特点,它的出发点是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让学生理解和感悟到知识的产生过程,把握问题的实质,为今后能够解决其他数学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承上启下,力求问题“拓展延伸”
新授课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与经验构建起来的,所以,设计新授课的课堂问题,应与学生以往的知识联系起来,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点,通过旧知识来引导新知识,通过设计有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和探索新知识。
例如,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矩形的性质》,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过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相关性质及其判定方法,所以,在问题的设计时应体现出矩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进行回顾;其次将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作对比,通过性质的比较,理解矩形的特殊性,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例如,AOD围绕AC中点O做逆时针180°旋转,获得BOC,将AB和CD连接。
设计问题1:如图5,指出四边形ABCD的具体形状。相等的量有哪些?为什么?
设计问题2:如图6,如果过点O作一条直线相交AD和BC于点E和F,可得出什么结论?请用一句话来解释!
设计问题3:如图7,用直线将BE和DF连接,四边形BFDE是否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问题4:如图8,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矩形,平行四边形具有的性质还存在吗?矩形具有哪些特殊性质?请指出矩形特殊性质形成的原因?
新授课的课堂问题在设计中要把握“成长性”,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通过问题的解答获得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
三、精益求精,力求问题“巧妙衔接”
课堂教学中,前后知识点的转换,两者之间需要必要的过渡,如果直接跳到下一个知识点,势必给学生的认知带来障碍性的困难。知识衔接点的问题设计,彰显着教师的教育智慧。
例如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定义和命题》,“定义”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而对“命题”则了解不多,如果直接向学生指出“命题”为表示判断的语句,此时学生必将产生疑问,在心理上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障碍,因为学生无法理解自“定义”至“命题”乃是研究问题的角度从“特殊”过渡到“一般”。怎样实现自“定义”至“命题”的过渡,怎样使学生理解自“特殊”至“一般”的学习方法呢?此时教师应把握命题的特征“判断”来进行问题的设计:
1.对线段a与线段b长度进行比较。
2.线段a长于线段b。
3.线段b长于线段a长。
4.线段a同线段b长度相等。
问题:上面四个句子里哪一句是与众不同的?
新授课的课堂设计要求具有“注重衔接”的特点,目的是从学生的思维节点出发,以解决学生的疑问入手,促使学生建立起全面的知识体系。
四、设情激趣,力求问题“趣味动人”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课堂的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应通过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问题,以调动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使新授课更有效率。例如,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的结尾部分,学生已学会了如何解方程,他们的体验欲望和成功欲望得到了满足。可作如下设计:
趣味创意室
要求在下面的3个方框内填上你喜欢的数字:
有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为x2+x+=0,用配方法解出你所编的一元二次方程,将你的成果与大家分享!
课堂不仅是知识的课堂,更是情感交流的课堂。对新授课的课堂问题进行类似的“趣味”设计,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大大提升了教学实效。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课程改革实施中的重要媒体,但受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只注重技术的传授,没能很好地理解新教材编写的意图,教学中对新教材设置的栏目也没有足够的重视,新教材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插图”的作用
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就是:图文并茂。不仅有封页彩图和章图,更重要的是每节内容配有若干幅简洁明了的“插图”,总计180余幅。这些图中有现代高科技产品或技术的展示、有实物及科学家的照片、有生动活泼的运动造形、有寓意深刻的成语故事,特别是各种信息技术工具软件的操作流程图展示,这对学生尽快实现学习目标大有帮助。这样设置既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又降低了学生自学的难度,对学生学习情趣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如为了说明信息来源的相互结合和不同的信息来源的特点和优势,教材编写人员精心选择了插图;为了说明大批量下载文件,笔者者利用flash插图,突破了知识的难点;再如为了体现文本信息的形象化表示,编者举了奥运项目的运动造型,为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实现信息形象化留下广阔创意空间。
二、忽视“前言”“导言”“页边图文”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注意阅读每章的前言,它将描述本章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关系,虽然很短,但有助于我们掌握整章内容的主旨。其次还要注意每一节的学习导言,它包括一则有趣的小故事和学生学习目标简述,前者可以让你轻松地引入本节内容的学习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后者是你教学本节内容所应达到的目标,可对照参考。页边上的一些图形和文字往往容易忽略,它们也是与相应位置的课文相对应的,作为相关内容的拓展,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三、忽视“资料”的作用
“资料”和“前言”“导言”一样,在教材中都用粉红色块表示。“资料”主要是介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实或联系实际的实践知识,集科学性、思想性和文学性为一体,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而且有益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对加深理解和掌握教材起到一定的作用。如第14页的奥运知识竞赛资料,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方法。再如第56页的汉字输入码的编码方式则是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补充。而第74页的资料则是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活动资料,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忽视“光盘”和“实践教材”的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都备有电子光盘和实践技能教材以及教师教学用书。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学用书大家都比较关心,看得比较多,钻研得也比较透。而忽视了电子光盘和实践教材。所附光盘内容其实有两类,一类是教材的电子文稿;另一类是学习本册教材的拓展性资源。电子光盘是我们电子备课的好帮手,很多资料无需加工直接复制过来就可以使用。有的教师喜欢自己脱离教材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这当然无可厚非,其实配套实践教材都是编者精心选题,经过专家审定,还是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的。
五、忽视“选修”模块内容的教学
[关 键 词] 创设引入问题情境
新课程理念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及相应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从过去的旧观念下的那种“满堂灌”,到现在部分教师的“满堂问”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爱因斯坦)”,所以提问不是简单的教师提、学生答,而应该更多的引导学生相互提问。学生只有参与教学实践,参与问题探究,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下面笔者就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设问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谈一些做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创设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无论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是知识的运用,都离不开知识产生的环境和适用的范围。从数学学习的认知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要有“问题”,即当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还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正确解答的数学问题,当然,问题的障碍性不能影响学生接受和产生兴趣,否则,至少不能称为好问题;其次是“情境”,即数学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环境、虚拟的社会环境、经验性的想象环境,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学环境等等。因此,在新课的引入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还要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兴奋和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注意把知识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精心设问。那么,创设引入问题情境的基本策略是什么呢?如何在引人中设问呢?
1、引疑激趣策略。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乌辛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学习有趣味感、新鲜感。
案例1:“二分法”的引入 。在央视由著名节目主持人李泳主持的“非常6+1”中有一个栏目叫“竞猜价格”,你知道如何才能最快速度猜准价格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议论,趁机我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同位同学相互合作猜生日,看那一组能用“最少的次数”猜出对方同学的生日?你共用了多少次?
通过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增强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设置坡度策略。心理学家把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称为“解答距”。并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把它分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长解答距”和“新解答距”四个级别。所以,教师设计问题应合理配置几个级别的问题。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应象攀登阶梯一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已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案例2:已知函数 ,(1)它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2)它的图象具有怎样的对称性?(3)它在( )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4)它在(- ,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上述第(3)、(4)问的解决实际上为偶函数在对称区间单调性的关系揭示提供了一个具体示例。在这样的感性认识下,接着可安排如下训练题:
(1)已知奇函数 在[ ]上是减函数,试问:它在[ ]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2)已知偶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试问:它在[ ]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3) 奇、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有何规律? 根据“解答距”的四个级别,层层设问,步步加难,把学生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向求知的高度。在面对这样一个题目时,学生心理已经有了准备,不会感觉到无从下手。同时上一个问题解决也为一般结论的得出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这样知识的掌握的过程是一种平缓的过程,新的知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理解起来就显得比较容易接受,掌握起来就会显得更加牢固。
3、巧设悬念策略。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的强刺激,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期待情境,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引发求知动机。
案例3:今天以后的 天是星期几?这样的问题唤起了学生对二项式定理应用的浓厚兴趣。通过在学生的认识冲突中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情境,以激起不断探求的兴趣,既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愉悦,又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事实上,现阶段所使用的新教材在每一章的引言均有这样的设置。同时,教材增加了不少与现实联系十分紧密的内容,为数学教师提供了宽广的知识平台,为新课引人的设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以形助数策略。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是研究数学的重要方法,“以形助数”是数形结合的主要方面,它借助图形的性质,可以加深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体会概念、公式、定理的几何意义案例4:已知函数 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 时, 。画出函数 的图象,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学生在完成此题的过程中,通过作图,找到特殊点,然后再确定 时的解析式。显然他们并不会满足于这样“拄着拐杖走路”,很希望能脱离函数图象这一中介的辅助,“脱离拐杖而独立行走”。于是他们会问(或者老师启发)若不作函数图象,能求出 的解析式吗?在完成此题目的基础上他们也许还会尽一步发问:此方法可以推广吗?对一般的奇函数也适用吗? 若 为偶函数又该怎么处理?经过这样一连串的发问,那么该题目的解决过程就显得丰满、充实。达到了以点带面、把“薄书读厚”的目的,这样知识的升华就显得润物细无声。
5、联系实际策略。新课标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对生活起指导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生活和生产的实际而提出问题,创设实际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现实主义,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这样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数学问题,如银行分期付款、商品打折、最优化等经济问题;市政建设与环保问题;时政新闻;计划决策问题;广告的可信度问题等等。
案例5:某气象研究中心观测一场沙尘暴从发生到结束的全过程,开始时风速平均每小时增加2千米/时,4小时后,沙尘暴经过开阔荒漠地,风速变为平均每小时增加4千米/时,一段时间,风速保持不变,当沙尘暴遇到绿色植被区时,其风速平均每小时减少1千米/时,最终停止.结合风速与时间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在y轴( )内填入相应的数值;(2)沙尘暴从发生到结束,共经过多少小时?(3)求出当x 25时,风速y(千米/时)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总之,在新课引人时的问题情景一方面应是学生关心的话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应使学生迫切想知道如何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注意问题的趣味性。趣味性的知识总能吸引人,趣味性的问题总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层次的思考。在新课引人时,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史或其它有趣的知识,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在穿插数学史介绍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文化的浸润,让学生在东西方数学文化观的对比中,感受到数学理性精神对人类进步的伟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数学课程及数学学习的特点看,情境化设计愈来愈显示出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数学的现展表明,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它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多个层面;其次,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学会数学的思考,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情境化设计能生动地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引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基于某种情境之中的数学问题,从而逐步体会数学的本质。第三,长期以来,特别是在完全以应试为目标的传统教学中,数学教学走入一种定势:过分依赖学科纯形式化的逻辑结构和概念命题系统,知识的逻辑过程完全等同于课堂教学过程,学生所学的数学与现实分离开来。更为极端的做法是,即使是在学科系统内部的教学,也省去了一些必要的过程,仅就解题的技巧进行强化训练,学生不知道数学知识从哪里来,又能到哪里去。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新知识的学习都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在新知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精心的设问是关键。在数学学习中,具体的解题方法非常多,各种方法都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追求一题多解,那样学生最了不起也只是一个“卖油翁”的境界──唯手熟尔。更何况,学生的在解决习题中的很多方法,虽然很多时候也成功了,但靠“碰”、靠“撞”的现象还是经常存在的,所以,我们还需对各种数学方法对比分析。
案例6:在教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学习时,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Sn的表达式。学生已有的知识──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性质,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设计下列问题:
问题1、1+2+3+…+100=?这是学生小学就已具备的高斯求和知识,学生可以解决。
问题2、能否用上述方法解决等差数列的Sn?从特殊到一般Sn=( + )+( )+…
问题3、( + )=( )=…是否成立?
问题4、按上述匹配法,可分多少组?教师分析,学生思考后,注意结合n的特值,容易得出:取决于n的奇、偶性。
问题5,从上述结论Sn=( + )* 类似于哪个公式?S梯形如何求得?引例中的钢管数如何求得?类似地能否求Sn。──归纳出数列求和的一种重要方法:倒序相加。
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范例教学是学生获得新知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范例教学中,注重设问,挖掘问题本质,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再现、理解、创造和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7:在学习了等比数列基本知识后,为了加深学生对等比数列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可设计一个常规问题:已知:等比数列{an}中Sn=16,S2n=64,求S3n=?问题1、本题与前面涉及的问题是否相同、相似及相关?解决数列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什么?问题2、能否利用等比性质,即:an=am.q n-m(n≥m)将am后面的项转化为a1,a2,…am表示,沟通未知和已知的联系?问题3、由题意,易求此数列的依次的每m项的和,这些和看作一个数列,是什么数列?能否将问题转化为一个新数列求项的问题。问题4、我们知道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能否从函数角度考虑本问题。
即Sn= -1(qn-1)(qn,Sn)在直线y= -1(x-1)上
点(qm,Sm),(q2m,S2m),(q3m,S3m)三点共线。
故可从斜率相等人手,求出S3m。
通过上述方式,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方面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进一步理解知识及内在联系,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根据问题的特点,学会从多角度的思考、联想、寻找各种思路,有助于培育思维的广阔性和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增强自主性。
四、 在课堂小结中设问,有助于课后的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提纲契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通常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及关键点。如果教师直接小结,哪怕“字字珠玑”,其结果往往是“平平淡淡”。因此,小结时,教师精心设问,有助于学生主动认清所学知识的本质,理清所学知识的脉络,使知识系统化,同时,更有助于学生课后的主动学习;教师可提出一个或一系列的问题,以一种悬念性,有助于学生课后主动探讨;当前后两节知识内容联系紧密,为了下节课的教学,可提出一些与后一节课有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让学生一方面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到似乎是熟悉的,能解决的,但又不太清楚,不能立即解决,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另外,也可以在小结时,将问题引向更深入的问题,有助于优生课后的自主学习。还有,我们更应当考虑教师不作小结,由学生来作小结,然后同学补充,最后由教师点评,甚至于还可以让部分课堂根本就不要小结,而将小结这项工作留为学生课外作业,让学生们各自课外独立完成小结后,再由教师集中整理,留待后面的课堂中完成。
总之,设问的目的不是“灌水”,而是为学生的思维“点火”。古希腊一位智者说过:“人脑不是一个可以灌注的容器,而是一只可以点燃的火把。”所以,课堂上的设问,应该是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数学文化发展史中的史料、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内容等多方面的数学素材的自然结合,让学生们真切感受到数学“现实真理性”与“模式真理性”的双重价值,这样自然就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种”,从而为学生的自己学习提供生存环境。将精心设问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学习在疑问中开始,探索、论证、小结、发展,则学生的思维习惯得以养成,求知的热忱得以激发,学习兴趣得以培养,思维品质、能力得以全面发展。精心设问,刺激学生心智不断向前追求,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也许在这个多元的艺术时代,最需要的是思考与判断,人们面对太多的信息,太多的知识,太多的理论。如何针对作画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写出切合绘画实践需求的书,正是我撰写《油画艺术导论》教材的基本设想。《油画艺术导论》是一本导读形式的教材,也如同一本艺术手册。这本书以创造性为主线,围绕油画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从油画的源流、油画语言、材料与技法和艺术创作等方面,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建立了一个基本知识框架。同时,打破了以往油画教材的局限,从绘画艺术的角度来看油画,把油画放入它实际的历史角色来分析,不仅展示了其发展的线索,也分析了它之所以产生的原因。
回想起来,我对这本书的结构和内容的考虑,来自多年的艺术实践经验,也结合了长期的教学与创作经历。在法国多年的学习与研究,使我近距离地了解西方绘画艺术,并将其置八当代艺术视野,不仅带来了对西方绘画新的认识,也引出了对美术学院教学问题的思考。
1.继承与创造:中西美术学院教学理念的差异
我于2004年回国受聘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不久后便承担了对油画导论课的筹备、授课和《油画艺术导论》教材的撰写。天津美术学院在全国美术院校油画教学中率先设立了导论课程,这本教材是学院教学改革规划中的一部分,没有可参照的模式,但也提供了探索空间。
起初,我用了很长时间来理清思绪。油画作为外来文化,处在中国的特殊文化环境之中,也处在国内外美术教学方式差别很大的状况之下。刚从法国留学归来,我在巴黎第一大学造型艺术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巴黎美术学院研修绘画技法。同处在一个时代,美术学院教学相差如此之大,对艺术的思考方式相差如此之大,仅有10小时飞机行程,这种差异甚至令人不可置信。在专业设置上,国内的美术学院把油画作为重要专业方向,而西方美术学院教学从未把油画列入专业名称,只是设置了绘画专业。油画是绘画材料中的一种,而绘画材料为画家实现其艺术构想所用。20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家不满足于再现眼睛所见的真实世界,用油画材料作画的画家越来越少。西方美术学院的教学已走向多元融合。
油画在西方绘画传统中曾占有重要的位置,几乎成为西方绘画的象征。我国美术院校的油画专业从字面上看与西方传统绘画对应。中国文化是重师承的文化,其中体现出更多的是文化的共同性,个性则在传统中占据次要的地位。在一个以共同性文化为基础的传统中,个人从属于整体文化。画家作画主要借助于古人的经验和程式化的图式,这种思维方式在当代仍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学习油画,必然会出现传承的做法,即以前人经验为主的做法。然而,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伴随着理性思考,以个人为主体的艺术创造逐渐加强,绘画的多元化与当代社会科学发展趋势相呼应。继承与创造这两种理念的差异形成了中国美术教学与西方美术教学很大的差别。西方人重在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而我们提倡的是继承传统前提下的创造,肩负着继承中西绘画传统艺术的重任。由于国内美术院校油画专业的课程安排对中国文化涉猎较少,实际上学到的大多是西方绘画传统。
如何学习西方几百年以来的油画艺术,国内美术学院大多将其分为几段:早期的古典艺术、近代的写实艺术、现当代的表现与抽象艺术等,并将这种时段的分类用于教学专业方向。而巴黎美术学院的提法则是:美术学院不是用来传承某一类艺术的场所,例如,学院派、现代派或前卫艺术,而是要使学生有能力、有技术,帮助他们建构自己的艺术语言,在当代艺术的大潮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与巴黎美术学院相比,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学是以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而西方美术学院以学生的培养为出发点。在不同的教学理念中会得出怎样的结果?由于我每年往返于法国与中国,观看了国内美术学院和法国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览中都有很优秀的作品,体现出学生非凡的想象力和艺术才华。国内的学生总体上基本技巧较好,但对个人创造的价值认识不足,思想方法有欠缺。法国学生对艺术的思考有深度,体现出重艺术概念,重思考,有分析能力,但从学生总体上看写实基本功略弱。
中国人重传统,重基础,西方人重个人创造性培养。这两种理念都在各自的轨道上以其文化发展的惯性前行,因而产生了同在一个时代彼此的差异。这一现象是在复杂的文化积淀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在我看来,如何把握传承与创造之间的关系则是当代美术学院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2.艺术思想与创造意识
西方美术学院教学发展至今日,与美术学院建立的初衷相关。自文艺复兴以来,画家为了从手艺人的队伍中分离出来,艺术思想成为其区别于手艺人的重要标志。建立美术学院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青年人的艺术思想,其中已显示出重思想、轻技法的学院式教育特点。画坊学手艺的方式已在美术学院教学中改变,技法从未在美术学院中占有重要位置。很多人认为传统技法是对艺术创造力的束缚,个人艺术思想的实现伴随其独特的表现方法。
在中国学油画常出现偏重技法的状况。很多人一生追求的目标便是把西方大师的技法学到手。殊不知这些精湛的艺术作品伴随着艺术家成熟的思考,每种风格都是其独特艺术理念和绘画技法的结合。西方画家在对真实世界的再现中,融八了对自然的思考和对自然现象规律的研究。面对这种以艺术思想为基础的绘画,在没有艺术思想准备和积淀之时,便成了对式样的盲从。盲从便带来了困惑,带来了流于表面的肤浅。照搬一个绘画式样的陋习正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流行。西方油画的不同风格、流派都能在中国找到继承者,而中国艺术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继承和发展。
从总体上看,在国内既缺少传授西方油画技法地道的“师傅”,也缺少对西方绘画艺术理念深入的理解。这样的油画只是在用油画材料作画,仅保留了其材料性质,却出现了很多困惑和缺憾。下面就普遍存在的问题略举一二。
其一,在中国画油画,很多人一生孜孜以求,但始终没能理解古典绘画的真谛。古典油画不是逼真的艺术,它如同中国古典绘画,有其造型的规律,是崇尚简洁的艺术。在造型方法上,出现了描绘理想化的自然和描绘自然本身的不同倾向,但其中都展示了画家对自然世界的概括和整理,展示了画家的艺术理念与智慧,其造型方法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而对造型语言的研究常常被很多人忽略。
其二,很多人研习传统油画技法,学技法也学其艺术式样,却忽略了技法与创造性的关联。在凡-艾克的技法出现之后,油画的材料技法在不断地改变,逐渐趋于简化,以适合画家个人风格的需要。由于在当代艺术中每个人的创造是独特的,传统油画技法不再有普遍的使用价值,了解传统技法的画家越来越少,油画材料成为修复专业的研究内容。当代绘画则呈现出技法多样化的特点。在中国出现热衷油画传统技法的现象,应注意的是在学习传统技法时,不应陷入式样的模仿,而应掌握技法的科学性规律,创造性地用于当代艺术创作。
其三,很多人作画一生,但未认识到创造性的重要意义,也未意识到个人艺术创造的价值,或不知怎样去创造。归结起来是继承的意识过重,创造意识不强。尽管我国已经出现了很多杰出的油画家,可以作为我国美术学院教学成功的例子,但并未形成一种对创造性的普遍认识。创造性是艺术之根本,创造性培养则是美术学院教学的重点。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关键在于设定围绕创造性培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范围,在学习期间建立起学习、实践、创造的自律方法。
3.基本思路与过程回顾
基于对以上诸多问题的考虑,我逐步确定了这本书的主导思想和结构方法油画艺术是利用油画材料进行的艺术创造。因此,探讨油画艺术要围绕着艺术理念和绘画技法的相互关系展开。
谈及油画艺术即涉及了绘画艺术的研究领域,本书对于油画艺术的研究必定延伸到对绘画基本问题的探讨。油画艺术源于西方。在我国,相对中国绘画而言,油画似乎成为一个西方绘画的代名词,对油画的研究可以作为西方绘画问题的切人点。油画也是中国许多美术学院的重要专业,体现了当代中国美术院校对欧洲绘画传统的尊重,为我们提供了油画艺术实践和研究的氛围。
怎样看待西方油画几百年的历史?怎样寻找油画传统技法与当代艺术的对应?
艺术行为的意义在于创造。我们研究西方油画艺术,应从创造这一基本点出发。本书将以油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作为理解油画艺术发展的基本线索,探讨由艺术理念的转变引起的材料技法的变化;通过对具代表性的画家介绍和重点作品分析,形象化地了解油画艺术每一阶段创造性之所在。
油画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并独立于作品内容而存在。对油画艺术语言元素的继承与借鉴,成为当代艺术形式创造的重要手段。学习油画艺术语言,还应了解技法的基本原理,科学地使用绘画材料,借助前人的经验来进行新的创造。
《油画艺术导论》从酝酿、撰写、修改、审定到出版经历了四年的时间,于2009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在书的后记部分记录了撰写中的一些想法和经历。现摘录如下
不知读者是否体会出作者的用意:在这本书里展开对油画艺术多个角度的初步探讨,通过油画艺术所涉及诸多问题的基本线索,在绘画艺术的基本问题上理清思路,引发思考和解除困惑。本书包含了通常要阅读几本书才能得到的知识,这正是本书的结构特点。读者阅读中的收益即本书的价值所在,期待本书成为了解油画艺术的首选阅读书籍。
以油画为线索,了解西方绘画的目的是理解艺术的根本——创造。同时,也涉及到当代中国面临的艺术问题:如何在多元的艺术格局中,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当代艺术。本书以艺术的创造性作为主线索,既可以用来理解前人的作品,也有助于探索个人艺术道路。在油画艺术诸多方面的讨论中体现了艺术与技术两个层面的结合。学油画不是在学手艺,而是在探寻感知和表达的方法,技巧在实现创造意图时才具有意义。
本书内容的筛选是有针对性的,是根据作者的教学经验、艺术创作体验和欧洲留学的经历,在资料准确的基础上,以辩证和发展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加以探讨。在中国了解西方绘画受到许多的局限,人们可以看到西方绘画作品,但很难把这些作品置于西方的文化环境之中来体会,更难理解西方人思维方式对艺术创造的影响。作者在法国长时间的留学过程中深有感悟,也希望把这些观感带给读者。
撰写本书期间,每年的教学工作之余,都利用假期赴法国巴黎查找资料。每有疑问时,便到博物馆去寻找答案。坐在博物馆的长椅上,面对大师的作品写笔记,走近细细地体味画面技法,对本书作者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享受。早在巴黎留学期间就已熟悉名作悬挂的位置,但是遇到具体问题时,才发现还要再去博物馆看个究竟,才能获得新的收获。
正是在法国长达11年的留学与生活经历中,对西方艺术和艺术思想有了近距离的了解。本书写作是在大量艺术品原作的观摩和艺术理论原著的查阅的基础上展开的。写作方法上也受到了西方造型艺术研究方法的影响,体现在对艺术问题追根溯源、对艺术作品展开具体分析、视觉艺术作品的比较、对艺术作品的创造过程加以关注等方面。
其实,对艺术的理解和艺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是思想上的困惑。了解西方艺术不仅要了解它的艺术式样,同时要了解西方艺术家善于思考的习性和思维的严谨,珍惜讨论问题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体验思考艺术问题中的乐趣。在撰写本书时,受到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总是想刨根问底,总是想言之有物,因此花费了很多时间去查阅资料,书中留下了作者对许多艺术问题思考的痕迹。由于篇幅有限,很多问题不能一一展开,本书对油画艺术的探讨仅作为线索,为读者留下参与诸多艺术问题讨论的思考空间。
本书写给学油画的青年人,他们阅读后的反馈是十分珍贵的。本书的初稿已有十余位年轻的读者,他们是天津美术院校各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有的同学画下阅读中体会到的重点部分,有的同学在书稿中记下了自己的感想,还在书稿中标明哪些地方希望进一步了解。我的几位研究生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参加了图片和资料的整理工作。
本书作为立项教材,体现了天津美术学院注重艺术思想培养的教学思路。作者在承担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了院系各级领导的支持,蒋志华先生为本书作了文字上的校审。本书也得到了国内外一些专家、教授和艺术家的关心。在此感谢所有关心此书和对此书提供帮助的人。
4.出版后的反馈与成效
《油画艺术导论》出版后用于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课程的创新决定了教材的创新,这门导论课改变了以往油画基础教学以绘画实践课程为主的状况,成为油画专业基础教学的重要环节。使学生对油画艺术有了一个总体了解,解答了进入专业学习所面临的基本问题,起到了专业学习的指导作用,对培养学生思辨、实践、创造的综合能力起到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在这门课中,很多学生感到真正迈八了艺术殿堂,学会了“寻源、知今、问己”,对学习、生活和创作有了全新的理解。
南开大学出版社的成功发行扩大了《油画艺术导论》的影响,在网络发行渠道得到了读者的积极回应,被誉为油画专业导读的最好教材。这本书适合不同的读者群,为了解油画艺术提供了相应的知识。
《油画艺术导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读者的传阅中,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本书,并有所收益:也得到了相应的成效和奖励:2012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成为历年来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少有的一部绘画教材。2013年获得第七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这本书得到了各级专家、学者的肯定。天津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专家、油画家张京生教授给予了高度评价“该教材确实为本人所见的对油画样式的解读(限中国范围内的)最好的著作。具体讲,它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作者视野开阔,决定了该书不俗的格调。二是作者以对艺术本质的追求,形成了该书的中心思想,决定了其与众不同的品质。”对我来说,艺术本质的追求展现为对艺术创造的理解与体验,并在书中传递给他人。
一、音乐是以声音为物质材料构成的艺术,人们用听觉感知音乐
这是音乐区别于美术、文学等其他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体现音乐艺术特殊性的基础。音乐的声音主要是乐音,乐音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特性,这些特性为使音乐艺术具有丰富多采的艺术表现力奠定了基础。因此,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把握声音艺术的特点来做教育工作,譬如,音乐中的声音要有准确的音调,无论歌声、琴声都要注重音准,音乐的声音要动听,不仅要选择动听的旋律还要注重演唱演奏时音色的美。在音乐活动中要善于运用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表现手段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内涵。
人们用听觉感知音乐,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唱歌要用听觉辨别、检验、校正歌唱的音调是否准确,声音是否动听,吐字是否清楚,节奏是否正确,歌唱的情感表达是否感人。舞蹈要用听觉感知音乐的节奏和音乐的起、止,才能随音乐合拍地跳舞,并随音乐的起止而起止动作;用听觉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才能用舞蹈动作表达情感。音乐欣赏则更要用听觉去感知、辨别、想象、领悟音乐的艺术形象和情感内涵。音乐是用声音塑造艺术形象,通过听觉在头脑中唤起联想、想象中的形象。听觉形象不像视觉形象那么具体可见,因此。在音乐欣赏中首先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和情绪的发展变化,联系有关音乐的生活体验,唤起联想、想象中的形象,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艺术美,进而领悟其情感内涵。听觉是接受音乐教育的“窗口”,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应当重视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
二、音乐是需要表演(演唱、演奏)的艺术
画家创作的画,文学家创作的文学作品都可以直接供人们欣赏。而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则必须经过表演者的演唱、演奏,才能有活生生的音乐艺术供人们欣赏。所以说,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包括三个方面——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而音乐表演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要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运用自己掌握的音乐技能技巧,通过演唱、演奏,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受和具有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力。因此、音乐表演成为沟通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之间的桥梁,成为展示音乐艺术魅力的重要环节。为此,音乐艺术十分重视技术的磨炼和艺术的创造。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幼儿的歌唱和乐器演奏都属于音乐表演的范畴,也应当重视幼儿音乐素质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和发展,使他们有能力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够从音乐活动中得到情感激动和美的感受,借以培养感受美、表现美、爱好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三、音乐是擅长抒发感情的艺术
声音是生活中人们用以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声调有触动人的感情的特殊作用。而音乐艺术是用有组织的乐音,经过艺术加工而创作出来的,用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因此,音乐艺术具有抒发、激励、表达人的感情的特长。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从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材教法到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都要抓住音乐艺术这一特长,把教育工作做到幼儿的内心情感心灵深处,引导幼儿在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中参与音乐活动,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教育功能。无论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哪方面的教育,都要发挥音乐艺术教育这一优势,把教育活动设计、组织得富有音乐艺术特色,愉快活泼,寓教于乐,生动感人。
素描造型艺术是创造不同类型的形体艺术,是研究主观世界一切物象造型规律的学科,在美术常规教学实践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同时它也被看作一门独立的艺术,因为一件好的素描作品本身就是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它要求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就是艺术。艺考生培训担负着为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学员的任务,学生的专业辅导课就是我们的阵地。在三年的学习中,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和实施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学习绘画,提高学生的造型水平并不是凭空创造,而是要学生能将自然形体转变为艺术形体,这种本质和美感的表现就是素描造型艺术的主要特征─―形体的特征。而要表现这一特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整理与概括的能力。
对学生的训练应有层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可操之过急,只有打好艺术造型的基础,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较好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以及良好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的育人目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方法
初学者最易犯的毛病是从局部入手,以致造成包括比例、结构、明暗、空间、透视等方面的错误。所以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学习方法,系统、科学地培养学生的素描认知力、观察方法,明确素描表现的具体法度。正确的观察方法体现了一个画者的艺术修养,也是画好一张素描的首要前提,它甚至决定了一个从事造型的艺术家的未来。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要解决透视问题,用透视的眼光观察物体,掌握透视的变化规律,以及物体固有联结─―结构问题。在教学中更要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可摆较简洁、对象较少的静物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认知力,让学生在单纯中发现丰富的内在变化:如何构图,处理画面上的空间关系,把握画面的细节特征等。而后逐渐过渡到复杂的组合体、多角度地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加强画面的组织能力,对画面中体现美感的东西进行重点描绘,集中感受对象鲜明的特征,对无关紧要的细节加以舍弃,避免学生见啥画啥,重点不突出的弊病,让学生顺利地走入美术的殿堂。
二、深入研究结构素描与明暗素描的造型规律,培养学习兴趣
结构素描是以研究和表现形体的结构为宗旨,主要以线的形式来表现形体的穿插及构成关系,而明暗素描主要采用明暗法,依靠空间透视原理(近实远虚、近大远小)来表现形体在空间中的诸多因素,主要特征是以明暗调子来控制形体的结构关系、透视关系和空间关系,这两种素描没有本质的区别。素描规则告诉我们,没有不讲结构的造型艺术,也没有不注重结构的素描,结构是各种体系素描的命脉,点、线、面、质感、量感是素描的要素。我们从事的高中美术教育针对的是高等艺术教育,一般遵循一套既定的程式。从内容上分有:静物几何形体石膏分面像石膏人像真人肖像的练习,从教学手段上分有写生、临摹和默写等方法上的训练,来锻炼学生手、眼、脑的协调性,从而形成一个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达到基本绘画技法与美学观念的统一。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创新意识
个性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艺术的领悟,是独特地运用美学法则的表现,但个性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独创性的作品。初学者在学习素描时,临摹某某的作品,甚至像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摹写,可以说这是正常现象。但在其今后的学习发展过程中,不可一味地模仿,要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古人所说的“似我者死”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绘画作品中“不可无我”即是在作画时不可无情。
高中美术生的教学是走“写实”的道路。三年里,在教师平常的示范教学中,学生或多或少地学习了教师的作画风格,这易造成全班学生的画一个样,这也许间接地扼杀了许多学生的艺术灵气。教师应更多地重视学生自我价值的表现,注意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思维方式,因材施教,在掌握基本的造型规律后,根据学生的喜好引导其自由发展,力争在班上形成百花齐放的艺术氛围。这样才能对学生在高中阶段乃至未来的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设计 研究对象 基本方法
一、艺术设计理论释义
艺术设计理论研究是以艺术设计的个性研究为主体,并包含了广义艺术设计学共性研究在内的科学研究。艺术设计理论是一门对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作专门综合探讨的理论形态课程。具体地讲,是对有关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作用、发生变迁规律、范踌、民族性、艺术风格、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艺术教育、艺术市场和艺术研究等的基础性知识和带原理性的艺术内涵予以专项探索的课程。艺术设计学科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是一个交叉性的、边缘性的学科,也是一个由多个学科或专业组成的学科群。它是艺术设计理论研究者从一定的立场出发,运用一定的认识论、观点、方法,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宏观整体上,对艺术及其体系予以深入地分析、研究和理性的思想结晶而形成的,并以促进艺术学人的正确艺术观的形成,缓印自我的艺术实践与艺术文化的持续发展为宗旨。
二、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对象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我们都可以对其怍专项研究。如对陶瓷的研究:产地、质地、功能、历史等,都可作广泛、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根据现代艺术设计学的特点和对艺术设计概念的理解,我们认为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对象,就是艺术现象及其本质的体系性知识和价值,以及其作为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具体说来,就是研究艺术设计理论普遍存在的概念、规律和现象的科学。
换言之,“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对象,其一,是在艺术学原理的指导下,对艺术的知识性、价值性、本质性、原理性等内涵予以接受性与学术性的整合认知、探析和把握。它的研究与艺术学和艺术原理、艺术哲学的专项研究有别。其二,是在教育学原理指导下,对作为一门艺术文化理论课程的结构、内涵等学术性研究和探讨。
艺术设计理论是有规律性的,而不是毫无根据的无序的游戏。艺术设计理论的实质和主要任务就是在于揭示艺术设计的客观运行规律,这一规律的理论概括就是艺术设计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等。
以上是对艺术设计理论的总结和概括,说明了艺术设计理论的研究对象。这是艺术设计理论研究同其他学科相区别的重要依据。
但是,艺术设计理论作为综合性的学科,它同许多学科,尤其是经济学、哲学、心理学、创造学、社会学、工学、美学、仿生学、科学技术、信息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不仅有互相区别的一面,又有密切联系的一面。了解艺术设计理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设计理论的研究对象。
三、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
任何一门像艺术设计这样既古老又年轻的具体独立学科,不仅有其独特的性质、范畴,而且也有其独立的研究方法。
有效研究艺术设计理论的方法,是需要研究者的勤奋和探索才能寻得的。根据研究,我们认为,研究艺术设计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大体可以分为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类。实证主义主要是通过大量的调查、实践报告来研究分析问题;经验主义是依据原来已有的材料来研究问题,通过对大量原有材料的分析和研究得出新的结论。和经验主义相比,通过实证主义得出的结论往往更具有可靠性、准确性,但由于需要大量的调查和报告,所以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比较大。一般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下面就介绍几种艺术设计理论的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第一,是纵向与横向结合的研究方法。纵向研究方法是指对同一事物作系统性的有价值的研究。也称系统分析研究法。例如,要对西方设计史中包豪斯的研究,可以分析其初期、中期和晚期的特点和风格。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寻求对现在和将来具有实际意义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有可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横向研究方法,是指在对某一个事物进行立项研究时,要综观除此之外的其它有意义的方面的一种方法。例如比较分析法,这是一种以时空上的纵横比较来研究艺术设计规律的方法。既从时间上对艺术设计理论的历史演变作纵向考察,又从空间上对各国艺术设计理论特点做横向的分析比较,由此引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如对形式美法则的研究,主要研究它的发现、构成、意义以及各国对形式美法则的研究。
第二,是历史哲学辨证的研究方法。历史的主体是人――活动的人和人的活动。有了人才形成了人类特定时空中运动而存在的历史。正是有了人类变异的历史,才有了人类辉煌的今天。艺术也正是因有了艺术创造者及其创造性的具体实践活动行为才得以存在、变迁。然而对艺术的起源和原始艺术、宗教艺术、民间艺术、贵族艺术、现代艺术的诸派别或层次、艺术史的客观原形等艺术文化内涵,只能用历史的、哲学的、辨证的方法才能进行实际、全面、客观、公正的分析、研究和评价,引导人们去真切有效地把握人类艺术的精神实质和艺术范畴体系,进而促进人类进一步对艺术进行更新、更精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创造。
第三,作品分析法。也称案例分析法,最早产生和应用于医学、法学研究领域。这种方法在艺术设计理论学研究中应用,就是通过对典型的艺术设计作品分析、评判和研究,以此作为同类艺术设计理论的借鉴、参考,从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作品分析法不仅能加深学习者对原理的理解,而且可以丰富、充实、完善艺术设计理论体系,提高学习研究者运用艺术设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调查分析法。这是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方法,即运用社会化调查、定量定性化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方法,对艺术设计理论现象与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和探索。这种方法同时也是艺术设计理论其他研究方法所必须的基础性研究方法。
第五,心理分析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观点。它强调艺术设计理论中的“人本”因素,以研究人的行为为主,分析人的行为的动机、过程和结果,研究人们在艺术设计活动中的精神因素、心理变化和行为情况。心理分析法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来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总之,若要对艺术进行多视点、多层面、多维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就必须运用多样的方法予以研究,切不可只单一的用一种方法。有时,尽管在运用诸多方法时不那么尽如人意,也应该去努力地尝试。尤其,在对艺术这样宏大的学科进行研究时,我们就不能被束缚在某种单一研究方法或程序上。方法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应该随着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作相应的变化。研究,其实就是寻求。我们在为某个问题寻求答案,所以,为了更好更全面更科学的研究艺术设计理论,我们要主动认真的去运用人类所创造出的一切有利于解决和寻求艺术真谛的知识和方法。只有如此,人类伟大而神圣的艺术,才能走向辉煌和明天,才能给人类心灵以永恒的相伴和滋润。
四、研究艺术设计理论的研究对象及基本方法的意义
时间久了,我们仍然会问艺术是什么、有什么用的基本问题,“艺术”因名而呈胜,其名相之矛盾充满魅力与迷惑,构成了人类自身智力的一部分,不断探讨、不断否定、不断更新。到了现在,它始终给不出自己的全貌,而是任意说、任人说。这也罢,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有了很多的存在方式,精神慰藉、心灵感应、幽默会意、喜怒哀乐、研究探真等无不在其中。对于我们生活在中国的今天,无论如何,艺术都是一种象征、都是一种证明,它们说明了我们还在、还没有放弃那一份对这个世界的感知。
事实上,我们都在某一个片断上工作,也因地域和角度的不同,有很多的东西被遮蔽着、被掩藏着,也因为我们的局限,那些本该进入视野的艺术努力被忽略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就需要以开放、开明、开阔的姿态来观察、认识这个世界,特别是对于中国的当下艺术世界,有着太多的变数和神秘,它需要多种、甚至冲突的理论、观念去阐释、分析。任何言说都只能代表部分的、可辨的事实,任何人都可能处在无形的潜意识与语言约束的处境中。艺术因此成为相当观念化、意识化和抗争化(contesting)的一种视觉表征,回望当代历史,这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文字不过是我们身处现实中的直接感受,重要的是,我们真正的学术研究要深入推动和开展:如何进入到不同研究框架中的当代艺术研究,而不是在语义上重复、原地打转,也不是没有积累与长进的重复,而是要积累、要进步。例如,当下的艺术,有没有人类学含义?我们可否进入到批评的艺术人类学中?中国的当代艺术研究的学术意义与世界意义能不能沟通?是否仅仅限于后殖民主义就一言以蔽之?艺术与政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做到了几层楼阁?艺术与记忆在当下中国能否确证?当代艺术作为一个开放的视域,是各种观念冲突和抗争的显现场,它对艺术意识与理念的塑造和促进达到何种程度?我们的知识话语里已经被侵染了多少的“废语”而不自觉?“废语”岂是语言的问题?美术馆存在的文化意义我们是否确证?这种确证是否全然是意识形态的?抑或作为文化的含义我们能够上升到怎样的高度和开放性?当普遍性遭遇质疑的时候,我们又如何信奉共性的文明成果?当代艺术的理论化研究已经不可避免,我们是否做好了知识与理论的准备和实践?中国的当代艺术实践与研究多了几重的中国特殊性,我们如果不在整体的知识积累与更新上同步,如何超越这种特殊性而进入到文化意义的研究上?中国的当代艺术研究将随着当代中国的研究而同等重要和有意义,但研究的展开却要有广域的理论建设、开放的自信精神、对于多样文化包容的胸襟以及放下历史狭隘旧苛的前瞻态度。
我们前行的路实际是在不断地去搜寻艺术路标,观景辩景,提出问题,然后把提问作为目标,一个一个地去观察、辨析、思考,然后再走向下一个目标。对于艺术史而言,它的艺术史构成意义的目标就是:艺术作为艺术的艺术。
这是一种时间和认识的积淀,它将艺术观念的转化积淀为艺术的范式和艺术的形式,而后者又成为历史维度上被超越的对象,因此在现代艺术的思辨前提下再次推进。对于艺术家的属性和功能,则意味着新的身份意识,而不仅仅是画布、画纸、画架前的构思和落笔,也不仅仅是物质材料的传统处理方法,反而是一种艺术思辨的行动。它看似表面,但总有思辨的针对性,也因此有历史线索作为语境,无论艺术形式的先与后、还是观念的新与旧,都是针对特定文化上下文的关系,艺术家在针对什么、在思辨什么、在回应什么。这个世界是因为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的出现,才改变着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不是默然与被动地接受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是需要重解与重组的世界,思辨的艺术恰恰在补足着我们思维的盲角,或打破我们的认知惯性。
艺术不再是惯性的无意识延续,而是自觉的研究意识和积极的问题(课题)意识,而艺术作为方式则实现着这样的目的。艺术总是寻找自己超前的那一面,总是把不经意间的社会意识和个人差异放进去,在这一点上,艺术的任何传统界定都被放下,而艺术家变成一个特殊思考者的个体。他们没有界限,界限只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些尚未知的东西;他们可能悬孤在社会的习见之外,但他们是一些无法遏制自己的思考的行动者。在今天,谈艺术依然是从艺术家开始,如果艺术家不变成一件作品,则艺术作为艺术的艺术就成为另种僵持的形式主义。当艺术成为一种态度与观念的载体时,忽略艺术家的存在或其特质就使得艺术变得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关键字:激发 情感体验 音乐
1表达方式的差别
音乐与其它艺术相比较,表现感情时所运用的艺术材料以及表达方式是不同的。音乐所用的艺术材料是乐音,它主要是通过乐音的运动形态之间的类比关系来表达感情。人的感情是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的基本特性是:(一)它是一种时间性的运动过程;(二)它在运动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力度的强弱和节奏的张驰。而音乐恰恰具有类的特性,使它能够通过声音在时间中的运动以及声音运动力度的强弱和声音的张驰,来表现相应的感情运动。而且音乐对感情的表现比起绘画、文学诗歌等艺术来有它自己的特点,而且要更直接、更真切和更生动些。
1.1感情表现力强
音乐与其他艺术相比较,感情表现在艺术整体所占的地位更为重要。音乐所能够表现的主要主体(即作曲者)对客观事物的感情反应和心理体验。因此,感情的表现在音乐中就占据着更加重要的地位,在许多情况下甚至占据着首要的地位,这是在其他艺术中所没有或者很少有的。
1.2体验程度不同
音乐与其他艺术相比较,在欣赏过程中进行感情体验的方式和程度也有所不同。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却具有一种较为直接的性质,也就是说,欣赏者从音乐中所直接感知到的既不是外界的客观事物,也不是某种思想概念,而是音乐音响以及与其自然相伴随的某种情感或情绪。这种情感或情绪的体验,在音乐欣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构成音乐欣赏的基本内容,同时又由于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其他一些特性,因而音乐对人的感情的激发和感染也就表现的更直接和更强烈。
2 欣赏水平决定情感表现
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几个基本问题。
既然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那么感情体验这一心理要素在音乐欣赏中占有突出地位就是自不待言的。无论是对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以内月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音乐的专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是“觇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的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下面我们就具体地探讨一 下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几个基本问题:
2.1音乐欣赏的基本要求
准确、深刻和细致的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我们之所以首先提出这个问题,是由于在音乐是否表现感情这个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我们既不同意那种认为音乐不表现感情、不表现音乐以外的任何内容的自律美学的观点,也不同意那种认为音乐中并没有感情,只是以内为欣赏者在欣赏音乐时把自己的感情移入到音乐当中,这才有了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的移情论者的观点。因此,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首先就要求能够准确、深刻和细致的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而且,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
对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和研究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
2.2音乐欣赏的特点及要求
与欣赏者自身的生活体验及感情要求密切相结合,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又一重要特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在许多情况下还呈现着一种与欣赏者自身的生活体验及感情要求密切结合,甚至融为一体的情况。欣赏者的注意力不受某些特定的概念、人物或情节第二束缚,欣赏者的感情活动随着音乐的发展自由的起伏跌宕,把音乐表现的感情与自身的感情活动融为一体,甚至达到觉得音乐抒发的就是自己感情的程度,由于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所具有这种特性,因此那些在平时生活中具有丰富和深刻的感情体验欣赏者,就有可能更海鸥的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
2.3欣赏者感情体验程度不同
同一首乐曲会产生不同的感情体验,也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特点之一。在音乐欣赏中,有时还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对同一首乐曲,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情体验。它或者由于欣赏者对乐曲没有正确的音乐感知所至,在欣赏过程中如果出现在感情性质上的不同体验,一般来说是不合理的,它或者是由于欣赏者对乐曲没有正确的音乐感知所致;或者是由于欣赏者彼时彼地的心境的影响,把某些乐曲按自己当时的情绪状态加以曲解所致。欣赏者总要使得这种体验与原作的感情性质基本相一致,如果欣赏者的感情活动和原作,没有什么关系,甚至和原作的感情相悖,那就不称其为音乐欣赏了。
我们又认为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音乐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个欣赏者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的生活体验来体验乐曲所要表达的感情,因此,音乐欣赏中的主体与客体(欣赏者与被欣赏的乐曲)的关系正是这种既一致又不完全一致的辨证统一的关系。
综上所述,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活生生的人类生活的反映。艺术扩展了人们的感情世界,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内容和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境界。
本文章综合了音乐情感化的特点,详细的论述了音乐的欣赏是不能离开情感而单独存在的。
它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情感的表现形式承担着传达与交流社会成员情感体验的职能,使音乐常能在某种具体的时间活动中、或具体的社会交往场合发挥某种带有实用效益的功能。音乐的本质是组织与智慧,杰出的音乐作品之所以流芳百世,艺术魅力经久不衰,除了情感宣泄激动人心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组织:通过组织构架起一个富有活力的生命体。音乐是那样富有组织,那样充满灵性,那样接近宇宙。它的组织之精细、严密,充满天体组织或基因组织一般的美感,每每发现一点点日常所忽视的埋藏在音乐深层的奥妙,都使我激动不已。
参考文献
[1] 周青青.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 乔建中.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3] 叶左群.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 狄沙.音乐美学.湖北:湖北文艺出版社
[5] 贾玉江.民族音乐学问题.长沙:民族艺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