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世界经济现代化

时间:2023-08-29 16:38:08

导语:在世界经济现代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世界经济现代化

第1篇

【关键词】德国刑法;反腐败;刑事立法;国际公约

腐败已不是各国的地方性问题,而是影响所有社会机体与经济制度的跨国现象。——《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序言

一、德国反腐败刑事立法必须与国际公约全面接轨

颁行于1997年的《反腐败法案》(Gesetz zur Bekämpfung der Korruption)是德国立法机关以刑法地方性知识为导向而制定的最后一部反腐败刑事特别法。 [1] [1] 自此以后,所有关于腐败犯罪的刑法修正案的条文均渊源于德国参加的国际反腐败公约。 [2] [2] 近年来,德国立法机关将反腐败国际公约最新动向纳入国内刑法的行动较为保守,仅仅贯彻了一些反腐败国际公约的最低要求,故德国刑法在处理贿赂犯罪的层面出现了规范交错与条文矛盾的现象。 [3] [3] 可以预见的是,反腐败国际公约的进一步发展将对公务贿赂犯罪、商业贿赂犯罪等疑难问题作出符合国际经济社会稳健发展的必要修正。 [4] [4] 所以,本文认为,与国际公约全面接轨为德国反腐败刑事立法面向现代化的实质性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发展路径。

二、立法纵览:德国刑法贯彻反腐败国际公约的过程及其现实缺陷

欧盟委员会分别于1996年与1997年通过了《欧共体金融利益保障公约》和《遏制贿赂欧共体官员与欧盟成员国官员公约》。《欧共体金融利益保障公约》和《遏制贿赂欧共体官员与欧盟成员国官员公约》一致要求成员国修改国内刑法中贿赂犯罪的行为对象,从原来的本国官员拓展至欧共体、欧盟成员国官员。1998年,德国通过制定特别刑法《欧盟反腐败法案》(EU Bestechungsgesetz)将上述公约纳入国内刑法体系。 [5] [5] 《欧盟反腐败法案》不仅将对欧共体、欧盟成员国官员行贿的行为犯罪化,而且欧共体、欧盟成员国官员受贿的,也构成犯罪。这意味着德国刑法对于欧共体、欧盟成员国官员贿赂犯罪案件具有刑事管辖权。

同年,德国联邦议会(Bundestag)通过了《遏制国际腐败犯罪法案》(Gesetz zur Bekämpfung internationaler Bestechung),全面贯彻经合组织(OECD)制定的《惩治国际商务交易中贿赂外国公职人员公约》的相关规定。与《欧盟反腐败法案》不同的是,《遏制国际腐败犯罪法案》仅将对外国公职人员行贿的行为犯罪化,并且,该法案中的公职人员并不局限于欧洲领域——《遏制国际腐败犯罪法案》全面禁止向任何外国公共机构的公职人员给付贿赂。此后,德国联邦议会继续修改刑法典,根据欧盟委员会《私营部门反腐败联合行动》的要求,将商业交易环节中的贿赂犯罪拓展至全球经济往来的广阔范畴。 [6] [6]

2002年,德国立法机关制定的《国际刑事法庭法官与公职人员同等化处理法案》(Gesetz über die Gleichstellung der Richter und Bediensteten des Internationalen Strafgerichtshofes),吸收了《国际刑事法庭罗马条例》第70条第4段的内容,明确规定贿赂国际刑事法庭法官与公职人员的行为与贿赂外国公职人员同等处理。

但是,德国刑法最低限度地吸纳反腐败国际公约的保守政策导致腐败犯罪刑事法律体系出现罪刑配置的结构化紊乱。例如,国际刑事法庭的法官或者公职人员接受贿赂必须受到德国刑法的规制,但较之而言更应当犯罪化的其他外国公职人员受贿行为却无法在德国刑法上找到对应性条款。德国刑法对腐败犯罪规范调控的非系统化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脱离了对反腐败国际公约的整合性思考。有一种观点论辩:德国刑法惩治腐败犯罪的首要任务是通过罪名的科学设置、刑罚的均衡适用来维持国内公职人员的诚实性及其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7] [7] 但本文坚持,应当在国际刑法语境下进行更为广阔的国内腐败犯罪刑事立法改革。 [8] [8] 结构完备、系统顺畅、罪刑均衡的国外公职人员、国际组织工作人员的腐败犯罪立法是完善德国刑法腐败犯罪体系与刑事司法惩治力度的必由之路。需要指出的是,德国刑法对于联邦议员、各州议员等民选代表的候选人贿赂选民的行为出现了规范真空。现阶段各州出现的大量贿选行为无法受到刑法控制。 [9] [9] 德国刑法对于涉及外国组织公职人员、外国政府公职人员的贿赂犯罪立法还存在较大的空缺。

三、发展方向:尚未纳入国内刑法的国际反腐败公约条款

德国签署了下列国际反腐败公约,但尚未批准并将其纳入国内刑法:《欧洲腐败犯罪公约》、《关于腐败犯罪刑事立法的附加协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欧盟惩治私营部门腐败犯罪的框架意见》。 [10] [10] 德国刑法如何在国内立法中贯彻上述公约要求?基于以下原因,本文认为预测结果尚不明朗:首先,部分新近的国际反腐败公约的条款较为模糊,为国内刑法进一步的宽泛解释留下了较大空间;其次,《关于腐败犯罪刑事立法的附加协议》允许对第36条与第37条作出保留;再次,新近的反腐败国际公约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各国政府之间复杂磋商后的妥协产物。林林总总的原因加深了德国刑法腐败犯罪立法改革与国际接轨的现实困惑。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关于腐败犯罪刑事立法的附加协议》中不允许保留的外国公职人员受贿犯罪的规定将促使德国刑法对此类行为进行全面的犯罪化;并且,《关于腐败犯罪刑事立法的附加协议》强制性要求缔约国将贿赂外国公职人员的犯罪行为的发生领域从国际商业交易范畴拓展至任何行为环节。《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十六条规定了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a)故意地直接或间接向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许诺给予、提议给予或者实际给予该公职人员本人或者其他人员或实体不正当好处,以使该公职人员或者该官员在执行公务时作为或者不作为,以便获得或者保留与进行国际商务有关的商业或者其他不正当好处;(b)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故意地直接或间接为其本人或者其他人员或实体索取或者收受不正当好处,以作为其在执行公务时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条件。德国刑法若将之纳入腐败犯罪刑事法律体系,即可解决长期以来对于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组织人员受贿犯罪无从规制的刑法缺漏问题。

除了公共部门领域外,国际反腐败公约对于私营部门贿赂犯罪的规定也对德国刑法的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欧盟惩治私营部门腐败犯罪的框架意见》规定缔约国应当将私营部门内涉及破坏雇员信义义务与责任的贿赂行为犯罪化,主张商谈提供、提供或同意提供给雇员、人或受委托人利益,且未得到雇主或委托人同意,意图影响上述人实施涉及雇主或委托人利益的行为,是私营部门人员的受贿犯罪。《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同样以违背职责作为私营部门内贿赂犯罪的罪刑设置的基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二十一条规定了私营部门内的贿赂罪:(a)故意地直接或间接向以任何身份领导私营部门实体或者为该实体工作的任何人许诺给予、提议给予或者实际给予该人本人或者他人不正当好处,以使该人违背职责作为或者不作为;(b)以任何身份领导私营部门实体或者为该实体工作的任何人为其本人或者他人故意地直接或间接索取或者收受不正当好处,以作为其违背职责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条件。而德国刑法则一贯坚持从破坏市场公平竟争的角度诠释私营部门的贿赂犯罪,刑法典第299条将贿赂犯罪行为的侵害结果限定在对“扭曲竞争环境” [11] [11] ,与《欧盟惩治私营部门腐败犯罪的框架意见》、《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存在较大落差。

德国刑法应当充分利用尚未被纳入国内刑法体系的反腐败国际公约中的相关条款,以此为契机对德国腐败犯罪刑事立法进行系统化的调整。尽管基于政治立场的差异,国会议员难以在批准国际反腐败公约层面取得迅速的一致性观点, [12] [12] 但立法机关必须认识到,通过特别刑法吸收国际反腐败公约的最低要求无法解决腐败犯罪的结构性障碍。

【注释】

[1] [1] Bernd Heinrich, Rechtsprechungsüberblick zu den Bestechungsdelikten (§§ 331-335 StGB), 25 NEUEZEITSCHRIFT FÜR STRAFRECHT 197 (2005)

[2] [2] 关于国际组织、国际条约的反腐败措施的近期评论,参见Sebastian Wolf, Maßnahmen internationaler Organisationen zur Korruptionsbekämpfung auf nationaler Ebene Ein Überblick, GRIP DP No. 31 (2006).此文亦有互联网链接:foevspeyer.de/publikationen/pubdb.asp?reihen_id=3

[3] [3] Manfred Möhrenschlager, Die Bekämpfung der Korruption auf internationaler Ebene, in KORRUPTION IN BRASILIEN UND DEUTSCHLAND 25 (Wolf Paul ed., 2002).

[4] [4] Fernando Sanchez-Hermosilla, Rechtspolitik zurKorruptionsbekämpfung, 57 KRIMINALISTIK 74, 76-77 (2003).

[5] [5] 关于《欧盟反腐败法案》的文献评述,参见Matthias Korte, Der Einsatz des Strafrechts zur Bekämpfung der internationalen Korruption, 18 ZEITSCHRIFT FÜR WIRTSCHAFTS- UND STEUERSTRAFRECHT 81 (1999); Peter Gänßle, Das Antikorruptionsstrafrecht – Balsam aus der Tube der symbolischen Gesetzgebung?, 19 NEUE ZEITSCHRIFT FÜR STRAFRECHT 543 (1999).

[6] [6] 有关此次刑法典重要修改的文献述评,参见Karsten Randt, Abermals Neues zur Korruptionsbekämpfung: Die Ausdehnung der Angestelltenbestechung des § 299 StGB auf den Weltmarkt, 57 BETRIEBS-BERATER 2252 (2002); Fritjof Haft, Bestechung im internationalen Geschäftsverkehr, in FESTSCHRIFT FÜR ULRICH WEBER, 367-384 (Bernd Heinrich et al. eds., 2004).

[7] [7] Dieter Dölling, Die Neuregelung der Strafvorschriften gegen Korruption, 112 ZEITSCHRIFT FÜR DIE GESAMTE STRAFRECHTSWISSENSCHAFT 334, 351-352 (2000).

[8] [8] 关于上述正反观点的整体性论述,参见Joachim Vogel, Wirtschaftskorruption und Strafrecht – ein Beitrag zu Regelungsmodellen im Wirtschaftsstrafrecht, in FESTSCHRIFT FÜR ULRICH WEBER 395, 400-402 (Bernd Heinrich et al., eds., 2004)

[9] [9] 对此问题的批判性论述,参见Hans Herbert von Arnim, Der gekaufte Abgeordnete – Nebeneinkünfte und Korruptionsproblematik, 25 NEUE ZEITSCHRIFT FÜR VERWALTUNGSRECHT 249, 252 (2006).

[10] [10] 对上述国际反腐败公约的褒贬评述,参见Philippa Webb,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Against Corruption. Global Achievement or Missed Opportunity?, 8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191, 208-222 (2005); Gilian Dell, Eindämmung von Bestechung und Bestechlichkeit. Das Übereinkommen der Vereinten Nationen gegen die Korruption, 52 VEREINTE NATIONEN, 77, 79-82 (2004).

[11] [11] Manfred Möhrenschlager, Die Struktur des Straftatbestandes der Abgeordnetenbestechung auf dem Prüfstand – Historisches und Künftiges, in FESTSCHRIFT FÜR ULRICH WEBER 217, 231 (Bernd Heinrich et al., eds., 2004).

第2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新趋势

经济管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经济管理不断优化管理方式、创新关心手段、更新管理理念,推动着经济管理进一步发展,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同时,经济管理又反过来对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经济向着更加健康稳健的方式发展。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经济管理工具不断涌现,直接推动经济管理向现代化快速转型,造就了当前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必须注重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升级。为此,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把握经济管理现代化与经济管理的新趋势,从而更好地以经济管理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具体表现

(一)经济管理的价值日益体现,管理更加具有艺术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经济体的不断壮大,经济管理的价值日益凸显,各种技术不断涌现。每一个企业依靠先进的技术只能保证企业的相关产品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果没有较为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很难形成更强大的发展实力,也很难使企业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企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经济越发展,企业越壮大,越需要加强经济管理,所谓“三分经济七分管理”充分说明了经济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代经理管理越来越注重艺术化,通过更富有艺术性的管理,借助各种形式的文化建设、心理剖析以及隐形教育等技术手段实现较好的管理效果。

(二)增强经济管理的能动性,体现经济管理的创造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发展变化越来越明显,这就决定着经济管理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管理的权限需要进一步扩大,并增强管理的能动性,使管理者对对各种现象迅速作出反应,确保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更加灵活自如,及时采取有效策略应对各种问题。经济管理现代化要求更加注重创造性,不能对其他管理模式简单的机械的照搬,应该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经济发展模式,尤其是能够契合时展,不断创新管理方式,让整个管理更富创造性,使经济体更具活力,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为企业带来非常可观的发展效益。

(三)专业化管理是必然趋势,民主化管理理念日益明显

市场竞争对管理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管理必须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每一个经济管理者的必须具备较为丰富的管理知识、先进的管理理念,并且能够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综合素养,更要注重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能够熟练的运用经济学的有关原理,结合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地调整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以更好地组织企业和经济体运营。同时,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是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西方国家经济管理要求全员参与企业的相关的政策法规、发展模式等内容的表决,更加符合管理的民主化、人性化,管理更加科学先进,能够对决策者提出更加全面的参考因素。这种民主化的管理模式确保全体员工参与,共同奋斗,共同奉献智慧。因此,必须通过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使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富有活力,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四)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化,手段凸显信息化与自动化

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更加注重科学化管理,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科学的手段对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对各种经营实体的要求,使管理更加符合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技术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日益明显,大大增强了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对各种数据运算更加简洁,以更加方便快捷准确的方式=搜集各方面的管理数据,提出最佳的管理方案和=管理策略。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实施策略

(一)立足中国国情,体现中华特色

我国的经济管理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立足于我国的国情,体现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主体以及我国的社会制度。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发达国家具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社会制度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同时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我国的经济管理必须立足于我国实际,考虑到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如果照搬的管理方式必然带来水土不服现象,我国经济管理现代化必须深入了解中国的国情,实施方案以及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更加符合我国实际,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管理。

(二)汲取西方先进理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对中国的影响也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在我国必须汲取西方管理国家的一些先进的理念,借鉴他们科学的管理方式。在经济管理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更为丰富的经验,可以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借鉴西方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让我国的经济管理更加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使中国经济更好地融入世界,参与世界竞争,对发达经济体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吸取消化运用,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管理的现代化。

三、当前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一)更新经济管理理念,紧跟经济发展潮流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要求每一个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跟紧跟时展步伐,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彻底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指导企业经济管理,充分重视经济管理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结合时展,围绕企业发展实际,创新经济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每一个企业管理者能够具有较强大的管理权限。聘请专业化管理人才参与企业经济管理,实现经济管理的专业化。充分发挥全体员工参与热情,实现管理的民主化,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全体职员的管理智慧和创造力。应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二)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管理理念、管理需求决定管理模式,要想更好适应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趋势,必须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要求每一个企业应该立足于国内走向国际市场,建立健全现代经济管理制度,注重人性化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价值和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深入了解企业每一个员工心理和精神需求,采取完善的措施和手段,充分调动广大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增强他们的工作热情,为经济管理带来更好的效果,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实现民主化的经济管理方式

企业管理应该是全员参与的管理,需要调动每一个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真正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力和智慧,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管理,才能真正促进企业发展。为此必须实行民主化的管理,从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民主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民主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注重民族化管理。民主化管理更有利于调动广大员工的创造性和智慧,能够体现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使决策更符合企业的自身实际,更加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四)实现由传统硬件管理向软件管理过渡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管理中各种先进的管理软件越来越多,传统的以人财物等硬件为基础硬件管理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优势逐渐消失。软件管理则是对学习和知识的管理工作,现代竞争是知识和创新的竞争,更加注重知识的创新、文化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因此,在管理上应该更加注重软件管理,因此,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是知识和管理理念,高效的经济管理离不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注重知识经济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只有不断创新管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软件和管理手段,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不断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活力,让企业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软件管理成为经济发展管理的必然趋势。

总之,我国经济管理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学习国外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借鉴他们更好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和,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的让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壮大,实现我国经济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第3篇

我们所知是如此。按照这个标准,史事和‘现状’之‘发生学的关系’愈深愈重要,故今通史家每以详尽略远为旨。”因此,由现代回观历史,从历史审视现代,就成为现代史学一个不容回避的研究课题。“三农”问题即是如此。

首先,“三农”问题虽是一个现实问题,但从根本上说则是一个历史问题。根据现代化经典理论,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意味着城市和乡村的中心—边缘、支配—被支配的关系。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乡村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是生存还是毁灭,是衰败还是复兴,是遗弃还是重建……任何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必然面临并必须解决这一“哈姆雷特”式的难题。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正是在现代化背景下提出来的一个问题。在古代,社会是乡土社会,农业是主要产业,民众主要是农民,以农耕文明为特质的均质性社会按照自身的逻辑演绎和发展。因此,农村、农业和农民并没有成为古代社会的重要问题。只是随着以工业文明为载体的工业、城市和工人等现代文明因素的出现,与传统农业文明密切相关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才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问题。

虽然中国迟缓的现代化进程远不及西方那样对传统的乡村社会形成强劲的冲击,并彻底改变传统乡村结构,但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剧变中,乡村社会所受到的冲击和沉积的矛盾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了。故有人指出,民国以来的中国社会进程实际上是中国农村经济崩溃的过程,是中国广大农民贫穷化的过程。旧时代的矛盾依然存在,新的社会矛盾又闯了进来,再加上外国侵略和天灾人祸诸种因素,农村问题遂成为引人注目的大问题。到20世纪30年代,‘农村危机’、‘救济农村’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复兴农村’、‘乡村建设’、‘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那时在几乎所有政党政派的政治纲领中,都有关于农村土地问题的主张。

第4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影响及应对决策

中图分类号:F114.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011-0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关系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决策和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其影响已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无异于一把“双刃剑”。它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发展中国家的和经济安全提出新的挑战,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甚至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审慎对待,不可盲从。各国要从战略的高度,全面考虑到本国的经济现状,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在客观冷静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符合各国国情的战略选择,争取实现本国的经济起飞。本文以中国为例,浅谈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战略决策选择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特征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其实是一个过程,资本、信息、技术、劳动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当今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二是市场全球化,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三是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日益全球化;四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不断强化,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五是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一是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解决了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的问题;二是有利于加速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三是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四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

对照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充分体现了以上特征。在中国,65%的人口在农村,工业化尚未完成,法制尚未健全,还拥有大量的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与西方国家还难以相比,但是经济增长速度却一直保持稳健,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界的影响和推动。据OECD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二十年,中国共吸引3 0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30%。经济全球化进程将使中国能够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从而加快中国的发展。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众多技术领域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缩短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甚至在一些技术应用方面能够与世界同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经济全球化,以及相关的科技全球化为背景的。经济全球化还为中国带来了更多拓展海外市场,增加就业的机遇。一方面,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所生产的产品是全球性的,为世界范围的消费者所认同;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能够影响和刺激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尽快走出国门并形成基于全球经营实绩的真正竞争力。

2.挑战。一是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二是经济全球化导致金融风险和贸易风险的增加。三是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他们要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被发达国家指责为破坏环境的对象。四是经济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五是经济全球化既传导经济景气,也传导经济衰退。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人才流、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等等,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科技、金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强势,使中国可能面临经济依赖性和技术殖民地的风险,对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其中不乏部分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产业项目。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各地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问题日渐凸现,不论是按基尼系数还是欧希玛指数计算, 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已超过美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及亚洲国家的影响和冲击更充分印证了当今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发展中国家的对策选择

1.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全球化是一场深刻的由生产力发展引发的社会革命,是客观的现实与时展的潮流 ,不可逆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多地代替了政治军事力量的较量。从长远看,一个国家只有加强自身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为此,发展中国家要把首要任务放在增强综合国力上,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扩大开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而积极扩大开放,加入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在加入全球化进程时要注意时序问题,即根据自身经济的适应能力来选择加入到不同全球化领域的时间,以尽量减少风险和成本;在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中,注意通过国内的制度安排或影响国际的制度安排来维护国家经济,在资源、基础设施、支柱产业、重要的服务业以及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国家要掌握主动权,以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

2.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大力推进国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全球化是一场在发达国家主导下,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加速本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加大本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参与国际分工同加快经挤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以保证本国早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以逐渐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3.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是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有效途径。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世界的整体发展和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参与。实践证明,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之前,先参加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作为过渡阶段较为有利。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组成了数十个形式各异的区域性经济集团。比如,东南亚的东盟、中东的海湾合作委员会、非洲的西非经济和货币联盟等,都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发展中国家要有原则地尽快加入各种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经济贸易组织,以促使国际的制度安排更有利于本国的现代化建设,尽量在国际组织中有所作为。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因为区域经济合作能够减少或抵御像金融危机这样的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对本国的政治和经济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所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共有八项,包括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协定、中国―智利自贸协定、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中国―新加坡自贸协定、中国―秘鲁自贸协定以及亚太贸易协定等。

4.扶持国内大型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包括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全球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最终是企业间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提高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为此,在不落后的前提下,注意保护民族幼稚工业和提高民族工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对境内的外资企业尽量都要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减少甚至取消对外商的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同时,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企业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和在市场经济规律许可的前提下,积极组建中国的大型企业集团或者跨国公司,开展国际经营,参与国际竞争,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强化国家利益、民族意识教育,努力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及民族创新能力。发展中国家必须强化忧患意识,着力于创造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知识的创新两个层面,真正激发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创造潜能,积极创造竞争优势,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 最积极的因素。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发展中国家必须制定一套科技、教育、人才强国战略,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奋勇向前。

总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并不是把财富直接赐予或公平分配给各国,而只是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在本国经济最大承受力的基础上寻找开放度最高的与世界市场的结合方式,根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策略性地参与全球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在经济全球化的汹涌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提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陶季侃,姜春明.世界经济概论:第4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第5篇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动因及效应

“全球化”这一概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的。20世纪六十年代在法国人和美国人的作品中,全球化概念已经有了模糊的轮廓。这一概念是由经济学家T・莱维在1985年明确提出的,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张。因此,当人们讲全球化时,其原意是指经济全球化。199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也采用了这一概念,他认为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求适当的位置,进行最佳配置,它意味着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以及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关系的加深。

综合国内外研究的成果,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应是:在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体现,是生产要素、商品和服务交易加速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扩散,从而使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不断扩大、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增强,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过程和趋势。

经济全球化不等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表述的是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和依赖的状态,主要属于经济层面上的问题;而世界经济一体化则是表述世界通过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和统一制度为基础的权威性国际组织机构,来统筹世界经济,它更多属于制度层面上的问题。B・巴拉萨给世界经济一体化下的定义是: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的人为障碍的完全消除;C・金德尔伯格的定义是:生产要素国际流动障碍消除,并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我国学者张幼文的定义是:再生产过程各阶段上国际经济障碍的消除。从上述定义看,他们都强调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应是人为的“经济障碍的消除”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而要实现这些就必须要求各国政府签订一系列的协议和条约,并建立相关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的权威性的国际经济组织,来统筹世界经济,将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从法律和制度上确定下来,使各国共同遵守。目前我们所说的经济全球化,显然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因为要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要有超国家的权威性的国际机构来协调一体化下的国家关系;二是各国之间要做出更大的让度;三是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应大大缩小,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四是要在国际上建立一套各国共同遵守行之有效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消除国际经济活动的人为障碍。因此,经济全球化只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不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必然导致经济全球化,而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可能导致世界经济一体化。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有很多因素,但在众多因素中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还是生产力。第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各国之间普遍交往的扩大,而各国之间普遍交往的扩大,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指出:“只有随着生产力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而“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第二,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无限扩张的结果。但资本的产生与扩张,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从历史上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才在封建社会的母体内孕育而生,资本也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不断扩大积累,不断向外扩张的。因此,资本的产生与扩张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第三,有些学者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几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是,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范畴。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综上所述,无论是资本的扩张,还是科技进步,或是其他因素的作用,归根到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还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否有其客观发展的必然性,经济全球化会产生什么效应,它对世界各国来说,是福还是祸?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科技进步发展的结果,有其发展的客观性,是呈现在人们面前活生生的现实。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总的说来它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各国带来机遇和利益,也给各国带来挑战和弊害。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进行的,因此对发达国家来说,利多弊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则利少弊多。

首先,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先进与落后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转变的。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走向了富强之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称为“世界工厂”。但是,美、德等国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甩掉了英国,成为世界上的强国。亚洲“四小龙”原来都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是由于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跃居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有的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关键是发展中国家能否顺应历史潮流,抓住机遇,采取正确的对策。

其次,经济全球化确实对发展中国家利少弊多,但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和迎头赶上的有利条件。一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起步较晚,绝大多数始于战后。然而,他们是在殖民体系瓦解,各国纷纷独立,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的大背景下,启动现代化的;同样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和机遇。二是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不成功的教训。但它们的现代化起点较低,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漫长发展过程。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绝大多数国家真正起步于信息时代。这样,发展中国家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又可以自身开发和引进先进技术,实现跳跃式的发展。三是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各国之间彼此交往和相互依赖的加深。当今世界,不仅发展中国家需要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发达国家也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和资源。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加速自己的发展。四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现代化起步晚,长期受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剥削,经济比较落后。但在独立之后,要求发展经济,摆脱落后状态的愿望比较强烈。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二、经济区域化进程与趋势

从人类交往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交往总是从国家到地区,再到全世界,即从局部扩向整体。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扩展到欧美。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端于美国,再波及到世界。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区域性的组织发展迅速,数量急剧增加。到20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全球已建立的区域性组织多达109个,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等。此外,还有次区域性的组织,如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

战后区域化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六十年代,但到七十年代末受挫;第二次发生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一直持续到现在。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源于发达地区――西欧。1958年《罗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其后经过几次扩大发展为欧洲联盟。该区域组织在内部实行统一的关税、贸易、货币等政策,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堪称世界各区域组织的典范。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引发了六十年代第一次区域化的浪潮,这次区域化浪潮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期间最早尝试组建经济一体化的地区。首先由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三国组成东非共同体;1964年一些讲法语的国家,包括刚果、中非共和国、乍得、喀麦隆和加蓬成立了关税同盟;1973年西非经济联盟宣告成立。

拉美地区第一个区域化组织出现在1960年,当时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率先成立了中美洲共同市场;第二年,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巴拉圭和乌拉圭、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共同组成了拉美自由贸易联盟;其后,又相继成立了其他一些区域组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安第斯条约组织和加勒比自由贸易联盟,后发展成加勒比共同市场。

亚洲第一个区域经济集团是1961年7月由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三国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新加坡和印尼又加入了这个联盟,改称为东南亚国家联盟。

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中,除了欧共体保持发展势头并逐步升级外,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到20世纪七十年代末大都受挫。但是,区域化的发展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欧共体得到新发展的典范作用,美国贸易政策的理念转变,发展中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区域化又出现了第二次。这次,无论是在区域经济组织的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合作的方式上、发展的趋势上,都比第一次有较大进展和不同,因此有人将这次的区域化发展称为“新区域主义”。

第一次区域化浪潮与第二次区域化浪潮有不同的特点:首先,早期的区域组织往往是内向型的,保护性关税是维护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第二次浪潮中出现的区域组织大都是外向型的或开放性的。各区域组织不仅强调区域内的贸易发展,同时也比较关注与区域外贸易的发展。其次,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时,区域组织的组建主要有两种平行的模式,一种是南―南合作模式,即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组建的区域组织;另一种是北―北合作模式,即发达国家之间组建的区域组织,如欧共体。但到了第二次浪潮时期,新的区域化组织更倾向采取北―南合作模式,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组成区域集团。再次,区域组织之间的重叠也是新区域主义不同于旧区域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例如,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既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也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

第一次区域化浪潮和第二次区域化浪潮相比较,旧区域组织和新区域组织之间的不同点,可概括为下表:

三、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与发展中国家对策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有其共同点和不同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都是指生产要素、商品与服务交易跨越国界的流动与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两者从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合作的范围和合作的方式不同而已。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多属于自然流动方式,而区域性组织是人为地把世界划定板块,多属于人为的流动方式。特别是早期区域性组织具有自保性和排他性,即区域组织内部实行贸易、关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区域之外的国家多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全球性的经济交往,有悖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正是因为如此,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期间建立的区域集团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在第二次区域化浪潮期间建立的区域集团,我们更多地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性和互动性。第一,各区域组织由于在内部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政策,促进了区域组织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其经济活动向全球扩展,这就使区域组织中的成员间能够以一个整体面向世界,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因此,经济区域化并不是贸易和生产全球化的障碍,而是推动;第二,第二次区域化浪潮期间组建的各区域经济集团相互重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跨越地区的区域组织,有助于区域集团之间的交往,成为联系各区域组织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第三,新区域组织往往实行北―南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把各国的经济活动拓展到全球;第四,从区域合作的理念上,新区域主义更主张开放性。

第6篇

中国经济究竟如何?类似话题一直颇受外界关注。这背后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过去数年里,中国经济凭借着自身的优异表现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然而,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言,去年夏天对中国来说是个“多事之夏”:股市直线下跌,人民币贬值,实体经济发展也在放缓。因此,有人担心中国还能否担当起全球经济引擎的角色。

去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7%的增速放之全球主要经济体,依然名列前茅。尤其是考虑到中国经济如今的体量,其所带来的增长规模更是惊人。去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高达30%左右。而稍早之前,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亦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如实现7%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达7000亿美元,从而超过GDP增速高达14.2%的2007年。

更为重要的是,虽然遭遇到挑战,但正如所言,风物长宜放眼量。分析中国经济,要看这艘大船方向是否正确,动力是否强劲,潜力是否充沛。

当前,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居民储蓄率高,消费潜力巨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在提高,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空间和潜力都很大。

不仅如此,中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有着十三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把自身事情做好,就是对稳定世界经济的巨大贡献。而且,中国有能力也有意愿让更多国家分享自身发展的红利。

经济低迷时期,需求是最为宝贵的资源,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未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对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倚重,中国将越来越多地扮演购买者的角色。

第7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特点;信息技术;互联网时代;信息经济;服务经济

一、网络经济的内涵

网络经济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形象社会经济,它是在计算机时代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经济进行改革后的一种高级的经济发展形态。经济行为主体的“集”和经济链的“集”是网络经济的两个基本要素。经济行为主体的“集”指的是,网络经济的各个主体,也就是世界上各个国家以及各个企业之间的交流和联系。经济链的“集”是指同一行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集合和联系。

二、网络经济的特点

(一)24小时全天运作

网络经济不受时间和工作人员精力的限制,网络经济的制约因素与传统经济相比要少一些。所以网络经济可以全天24小时持续的运转,且运转速度稳定,运转正确率较高。利用网络经济,各种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的经济往来或者是信息传输的时间都会得到有效的缩短,加快了经济活动摆脱时间限制的步伐。

(二)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

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他打破了传统的经济受到的国家和区域的界限,拉近了国家与国家经济之间的交流。使得整个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的紧密了。这是因为互联网技术将全球变成了“地球村”,使得区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让各个国家之间的依存性更加的明显了。

(三)网络经济是直接“经济中间层次作用减弱”的结果

网络经济加强了产业生产方与产业销售方之间的联系,因为利用网络,产品生产者和产品销售者都是网络的端点,可以进行直接的交流,经济中间层次的作用就被减弱了,供销双方的直接联系,降低了中间环节的费用,使得成本价格降低,企业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了。网络经济对于世界经济也是这样的,它可以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环节进行省略,让各个国家的产品可以在网络上直接交易,也降低了寻求中间国家帮助的费用。

(四)网络经济是即时经济

现代网络传播信息的快速性,使得网络经济具有了即时性的特点,这就要求跟个国家能够迅速且敏感的对市场的变化进行反应,快速的收集数据,这是因为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了,国际之间的竞争也增加了时间上的竞争内容。

三、网络经济的重要性及对世界未来经济的影响

(一)网络经济将缩短区域之间的差距

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发展中国家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步伐,为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在网络经济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开始实现工业化和信息融合的国家发展战略。同时网络经济还帮助落后的国家改变过去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开始走依赖网络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网络经济加快了全球经济的进程

因为网络经济是一种全球化的经济,所以它使得经济活动具有了世界性的特点,他真正的实现了经济的全球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方式变得更加的方便,也扩大了交流的范围。在网络经济的发展下,“跨国界经济”、“无国界经济”等经济发展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应用。再加上网络经济具有24小时全天运作的特点,所以它可以突破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的时间差的问题,发展了24小时全天候的经济模式。同时网络经济促进了企业形象的宣传、企业文化的传播和国际市场的开拓。四、结论为了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就需要大力发展网络经济,积极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同时发展网络经济还有利于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工业科学化的进步。网络经济具有24小时全天运作、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网络经济是直接“经济中间层次作用减弱”的结果、网络经济是即时经济、边际效益递增性五大基本特点。在我国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好发展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我国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这都带来了更多的国外投资,所以说,网络经济的发展,将缩短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它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导经济。

参考文献

[1]郭晓东.新时期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外部挑战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第8篇

[关键词] 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趋势;学术论争;综合因素;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5-0147-03

[作者简介] 王安邦,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高等职业教育;(江西 南昌 330033)

李莲英,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数学、高等职业教育。(江西 南昌 330029)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是世界上有关国家政府、经济组织及其企业与自然人之间,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在国际之间进行的协作,通过一定的方式以其自身占有优势的生产要素(如资源、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设备与管理技能等)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侧重在生产领域)内开展较为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并根据协议、章程或合同分担一定的风险,共同分享合作的收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首先在地区的范围内得到了发展,到了20世纪60、70年代,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的发展,社会经济技术的国际化加上跨国公司的积极参与,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开始突破地区性限制,从而获得了世界性的意义。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已日益发展成为国际经济关系的主体,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国际经济关系产生新的巨大活力,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当代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产生,是以国际分工进入生产国际化为其物质基础的。对其发展的动因,在经贸学术界至今仍然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有的着眼于战后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与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也有的集中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还有的专注于各国对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要求;等等。上述观点各有其一定的合理之处,然而又有欠缺。因为,当代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是一个完整的世界级系统工程。要深究其产生、发展的动因,不可专执一端,而应对其进行综合考虑。本文试图论证当代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飞速发展是众多因素交互作用的辩证运动过程。

1.科技国际化。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导致当代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产生与发展的最直接动因。这是因为:

首先,科技进步决定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与深化,这种深化成为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前提。科技进步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已成为各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据预测,当代世界经济增长中,70-80%得益于科技进步。技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对生产的作用远远超过劳动力与资本的投入。同时,一个国际性大企业与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愈益取决于其在科技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并且,科技研究的费用昂贵且不断提高,加之对科研力量与科研设备仪器的要求等特点,推动科技研究的国际化。科技研究的国际分工促进合作各方既可扩大自身的研究力量与能力,又可以较快地了解并掌握世界最新技术知识、方法与有效途径。

其次,国家在科技研究领域中的作用不断扩大。科技研究国际化趋势必然导致签订大量双边或多边政府之间国际科技合作协定,而多边政府协定使国际科技合作的区域化、集团化趋势更为突出。

再次,跨国公司“按协定”分割世界科技市场的表现形式有了新的发展。20世纪末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危机过程的加深,科技水平趋向接近而引起垄断竞争的加剧,以及新的信息技术市场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国际科技合作,跨国公司对世界市场“按协定”分割销售领域的表现形式有了新的发展。目前,这种分割的标志是科技进步的不断垄断化,即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及其垄断集团争夺全面控制科技的斗争。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按协定”分割,确定了对航空、航天、核能、军备、信息技术等高科技部门大项目的领导权,通过科技控制世界市场,实行对高科技产品销售网络的国际垄断。

最后,科技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与一般国际分工相同,科技分工也可划分为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科技国际分工与生产国际分工相互依存,前者通过后者体现出来。科技国际分工还把技术分为开发性与成熟性两种。跨国公司把已在本国失去优势的成熟性技术,通过一定渠道或技术转让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去,从而产生南北关系的国际技术合作;而复杂的开发性技术的国际转让,则主要是在拥有相似技术水平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进行。

2.生产国际化。二战以后,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生产力有了新的、更大的飞跃,国际分工进一步加深。在此基础上,生产国际化有了巨大的发展。

第一,战后生产国际化的新发展,不仅表现在各国实行现代化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即多种多样的机器设备、大量的能源、多种矿物与非矿物原料以及合成原料等等,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外国供应,表现在各国的产品有更大的部分需要在世界市场上销售,商品流通迅速扩大,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而且特别表现在直接生产过程已成为国际化的过程。由于许多现代化工业产品的结构与生产工艺十分复杂,技术性能与质地要求很高,它们的生产不仅要由国内的、许多部门许多企业进行专业化协作,而且要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专业协作。各国不仅实行部门之间的分工,而且要实行部门内部的分工,即实行按产品、规格型号、生产工艺的专业化分工。这样,各国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依赖进一步加强,生产过程也就进一步发展成为统一的世界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

第二,生产过程国际化的加深,也促进了科技研究与发展过程的国际化。战后至今,科技研究与发展已成为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化程度极大提高,并愈益越出国界。许多重大科技研究计划的实现,是通过国际合作进行的。此外,由于科技成果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对象,科研成果也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发达国家在战后都被纳入国际化生产体系之中,特别是着力发展现代化制造业,并在制造业部门内部分工的基础上,加紧了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广大发展中国家,除依旧提供原料与能源外,制造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有些国家的制造业发展得还比较快。它们发展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现在,有些发展中国家也发展一些技术密集型工业,但在技术与资本上更须依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第三,生产国际化的新发展,是与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加强密不可分的。战后至今,私人垄断资本得到了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更有了充分的发展。因此,垄断组织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其重要特点是,不仅借贷资本的输出有了增长,更重要的是生产资本输出迅速增加。垄断组织在世界各地建立与控制了为数众多的生产企业,在国外直接进行生产与销售,各企业之间实行高度专业化协作。这样,垄断组织也就成了跨越国界的国际垄断组织,即跨国公司。各国在部门内部的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

生产国际化是由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必然历史过程,但它反过来又在世界范围内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为生产国际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加深,促进了各国的生产专业化与协作,使它们能够按照自身的条件组织大规模的生产,从而有助于世界范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社会劳动的节约,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地。生产国际化促进了科技成果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从而有助于科技的发展与生产力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从而促进了世界生产的增长。

3.资本国际化。资本国际化是资本越出国界,在国际范围内不断运动的过程。在世界经济条件下,资本国际化与生产国际化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后者是生产力的国际延伸,而前者则是生产关系的国际扩张。它们相互结合,构成全球经济生活的国际化。

资本国际化是与生产国际化同时出现、并行不悖的。战后以来,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生产力有了飞跃的发展,国际分工大大加深,导致直接生产过程的国际化,使资本国际化也进入了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

(1)战后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生产资本的国际化。资本以生产资本的形态,大规模地输往国外,即一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以兼并国外生产企业,在国外新建与扩建生产企业或订立技术许可协定等方式,对国外直接进行生产性投资,在国外单独或与当地资本“合股”拥有生产企业,就地雇用工人、组织生产、销售与出口,把原来限于一国之内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扩大到国际范围。

(2)生产资本的输出主要是由跨国公司进行,跨国公司成了战后资本国际化的一种主要形式。跨国公司的资本,一般说来是属于某一个国家的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的。但是,它们的资本运动范围遍及全世界,是国际性的资本。跨国公司在国外资本的增长,除了依靠本身拨款以外,很重要的来源是吸收其他国家的资金。这些资金或者来自外国的金融机构;或者来自外国的商品信贷;或者来自向外国人出售有价证券。从本国汇出的资金通常只占其资金来源的很小一部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跨国公司还普遍采取与他国资本合资经营的方式。这些事实,雄辩地证明跨国公司的资本是一种国际化的资本。

(3)战后生产资本的国际化还表现在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上。在当代,传统的垄断组织形式虽然还存在,但其地位与作用已经急剧下降,而多国公司型的国际垄断同盟出现了。在那里,它的资本从一开始就非一国所有,而是属于两个或多个国家的资本家所有,换言之,其资本具有多国“国籍”。在多国公司里,各国垄断资本的国际联合不仅表现在流通领域,而且进入了直接生产领域,资本在其再生产的全部过程都国际化了。这就意味着资本国际化进入了更高级阶段。

由于跨国公司资本的周转是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的,它在业务上与银行的结合十分密切。跨国公司在国际上发行证券、承兑票据,在公司内部实行划拨价格(又称调拨价格、转移价格等──笔者注),从事各种金融投机活动。它的资金以各国货币形式存在,又频繁地在国际之间往返调动。这一切,都要求有一个不受各国管制的、十分灵便的国际金融市场,以加快跨国公司资金的融通与周转,维护其国际垄断地位。这样,在生产资本与商品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银行资本的国际化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4)除了上述私人资本的国际化之外,国有资本的活动也越出了国界,成为国际化的资本,并且这种国际化的国有资本,不仅表现在流通领域,同时也表现在生产领域,例如,在欧洲联盟内部出现的具有生产资本职能之国际性国有资本,如联盟用来支持农业结构改革、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基金等。这意味着国有资本的国际化也进入了高级发展阶段。

资本国际化促进了资本在国际之间的流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民族隔阂的消除,使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技术合作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4.市场国际化。世界经济的国际化,使世界市场赋于多元化与全方位性的新特征。这个世界市场涉及到商品、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领域,包括两个不同社会制度与多种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组成的东、西、南、北、中的全方位地区市场。市场国际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国民生产对国外市场的依赖与国内总消费对国外进口的依赖之双重含义。

跨国公司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目的,在于利用新科技革命成果的投资机会为扩大市场份额而斗争。但是,这并不妨碍其相互之间临时与长期的合作。新科技革命推动国际分工进入了高级阶段,促进跨国公司之间签订康采恩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协议,组成长期的企业集团、联合企业,签订技术交流协议,相互提供工业与银行服务以及各种信息等协议。这种反映国际分工深化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新形式,突破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固有障碍,推动了市场的国际化,增强了跨国公司对世界市场的垄断性。

5.信息、通讯与交通的国际化。当今世界,信息、交通的国际化已经相当明显。天空的通讯卫星、海底的电缆以及其他现代化的通讯与交通工具,大大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缩短了国家之间的距离与联络时间。因此,信息、通讯与交通的国际化,对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积极影响。

6.经济协调的国际化。国际经济协调是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解决共同面临的经济难题,一些国家通过谈判协商来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或调整各自执行的经济政策。

由于科技、生产与资本等方面国际化的加强,各国经济密切交织在一起。各国不但面临一些共同性的世界经济问题,而且一国的经济问题与采取的经济行为,往往会波及到他国与影响多数国家乃至全球。随着国际化生产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矛盾也有所发展,各国特别是各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协调也日益频繁与深化。

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内容涉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协调的形式主要是谈判。通过专门会议,各国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乃至最高级首脑会晤,共同讨论协商,以调节现行政策或采取相互配合的一致行动。协调的范围既包括国际之间单项的、个别领域的政策,例如对付石油涨价、美元汇率波动、债务危机等;也包括综合性的、宏观的国内经济政策,例如,协调各国经济发展方向、经济增长率、扩张性与紧缩性的财政金融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等。国际经济协调在进展中会遇到许多障碍,尤其在协调国内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更为困难。但在相当程度上,国际经济协调对于处理世界经济的一些紧迫问题与缓和各国之间的矛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至今,国际经济协调有日益发展的趋势,从而促进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综上可知,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最为本质之处,就在于将多个分属不同国家的工商企业联合起来,使它们各自发挥其优势,为现实的利益或未来可期的利益而进行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

参考文献:

[1]王德培,沈益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国际贸易[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9.

[2]沈伯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3]邱年祝,严思忆,李康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1.

第9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一种发展模式和新潮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考虑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角色定位,而且城市功能定位应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作为首都,北京处于我国城市体系顶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指出,要“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首都在国家经济管理、科技创新、信息、交通、旅游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发展首都经济,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这是北京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

世界城市是一种高端形态。国际城市的形态从层次上可以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高端形态是指全球性国际城市,也叫世界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目前理论界、学术界公认的只有这三个;中端形态是指区域性国际城市,它在跨国界的区域资源配置中起关键作用,如巴黎、新加坡、香港等;低端形态是指国家性国际城市,也叫国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就是国家认定的中心城市。就是说,北京还处于国家性国际城市形态的阶段。

建设世界城市,必然对首都北京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必然要求首都北京从大国首都的定位来思考和谋划北京的建设与发展,从而拉开北京全面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世界城市的大幕。中国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城市化的追赶者。近三十年来的追赶,特别是最近十年的快步前进,中国各地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进行着波澜壮阔的造城、改城、扩城运动,北京也难避免。当前北京人口蜂聚、交通拥堵、空气浊化、贫富差距拉大、城市不断膨胀,所有这些城市病,都是以往许多国际城市所曾经经历过的,我们只是在重复。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在理念上、思维上、方法上、技术上有所突破,实现创新;如何以新的理念理解城市的功能,诠释城市的价值,切实走出一条绿色、低碳、低耗、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如何洞悉先行世界城市曾经经历的城市化、郊区化、再城市化背后的历史逻辑而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些都是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考验。

专家指出,世界城市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世界城市的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是世界城市产生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区域;二是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世界城市区域体系的强大支撑。任何一个世界城市都不是孤立的,纽约、伦敦、东京都有一个区域腹地的繁荣和支撑。这两个基本规律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有三点重要启示: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和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趋势,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国家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动环渤海都市圈的加速崛起;三、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推动首都城市战略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世界城市作为一种先进的发展方式,它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是高端的、低碳的、优质的、集约的和多元的。

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建设世界城市有三个背景与西方完全不同:一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是发展中国家,三是执政党主导的国家治理模式。因此,我们建设世界城市不能照搬西方模式,也不能简单仿效西方发达国家,但是我们必须尊重世界城市发展规律,既发挥我们独特的优势,又最大程度地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和科学借鉴国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