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

时间:2023-08-29 16:38:09

导语:在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

第1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has changed,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ir relationship gradually increased.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history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trospected their relationship deeply, and further discussed how to stimulate the harmony development of humankind and nature.

关键词: 人与自然;历史演变;反思;和谐发展

Key words: man and nature;evolution;introspection;harmony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N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294-01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重点项目(10YKF002)。

作者简介:韩彦军(1979-),男,河北井陉人,本科,助理馆员。

0 引言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种疾病和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繁也急剧提高,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使得我们不得不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剖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不难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演变的重要驱动力。在人类社会演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带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一定社会条件下对科学技术的过分推崇及不当运用,正是造成当今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因此,人类必须积极采取措施以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完全可以说是一部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史、改造史,乃至疯狂掠夺史。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口数量比较少,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尚不会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然而,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开发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开始逐步恶化。特别是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人类肆意破坏大自然来追求发展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沉重的代价。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坏了森林,从而失去了水分的积蓄中心和储藏库。我国近年来也不断遭到各种疾病和自然灾害,1998年的长江洪水、2003年的SARS,2008年的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2009年的甲型流感,2010年云南大旱及北方洪灾等。许多学者甚至认为,这些自然灾害都是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而导致的恶果。因此,我们必须对人类的自身行为进行反思,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行为模式。

2 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人与自然统一的根本基础在于,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不仅来源于自然,而且其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了自然。只要人类还存在,总改变不了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这一事实,人与自然就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一性。然而,人不仅仅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且还是社会存在物,这就是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正是由于人的社会性,人才与动物区别开来。人与自然的对立也正是从此开始的,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与自然的对立逐渐发展成为尖锐的对抗。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人们只注重自身的发展,注重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人与自然对立的一面逐步凸现出来,其结果必然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伤害。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还不够的结果。大自然不断对几百年来人类肆无忌惮的发展进行惩罚,人类在对抗大自然惩罚的同时也开始逐步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特别是上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剧增,环境问题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各种困扰日益显著,人们终于意识到人与自然统一的一面,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健康的自然生态系统。目前,人类已经普遍认识到,人类活动必须符合生态规律,人类的需求不应超过生态环境的供应能力和再生能力,社会的排放不应超过生态环境的吸收能力和同化能力。人类应该在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

3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1 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提高生态环境意识 把人与自然的对抗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必须加强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生态化,发展生态环境教育事业,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生态环境教育是与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相一致的新型教育体系,可以分为学校生态环境教育和公众生态环境教育。其中,学校生态环境教育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从教育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出发,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人类与自身、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时代性矛盾,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学生。而公众的生态环境教育,则要致力于提高公众的绿色意识和参与生态环保的自觉性,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解决工业文明导致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1]。

3.2 开发绿色科技,推动可持续发展 要解决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人类不能退回到过去的原始状态,只能通过调整发展模式,发掘科技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价值,逐渐与自然环境达到一种和谐共进的状态。这就是说,发展中的问题终究要用发展来解决,科技带来的问题最后还要用科技来解决。绿色科技实质上就是指能够促进人类长远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科学技术[2]。绿色科技的产生与兴起,是建立在传统工业文明观批判和反思基础之上,它反映了人类的理性精神,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推动人类步入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生态文明时代。绿色科技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它包括各种有利于资源节约、有利于生态平衡、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等等的技术,如空气净化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土地复垦与改良技术、珍稀物种保护和繁衍技术、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的科学技术等。人们只有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发展适合于自然界的绿色科技,才能逐步融入到大自然的规律,与大自然形成完美的统一体,从而解决持续发展的问题。

3.3 加强环境立法,增强环境执法力度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存在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屡见不鲜。我国人口的整体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绿色科技的开发与推广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采用绿色技术的经济成本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依靠法律的强制力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因此,今后要逐步健全环境法制机制,完善环境立法制度,为人与自然的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优化的统一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内蒙古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优势分析

一是碳汇资源丰富。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全区森林总面积约3.6亿亩,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1%,居全国第二位;森林覆盖率为20%,高于全国13.4%的水平;森林总蓄积量12.9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四位;湖泊河流湿地总面积为0.64亿亩。目前有适宜造林的宜林地2.34亿亩,并有成熟的造林技术。内蒙古草原总面积达13亿亩,位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10.2亿亩,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现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6个著名大草原,生长有1000多种饲用植物。

森林、草地与海洋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碳库。据初步估计,世界范围内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森林占39%-40%,草地占33%-34%,农田占20%-22%,其他占4%-7%。而我区的森林、草原面积在全国均名列前茅,具有极其丰富的碳汇资源。

二是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截至2008年底,全区已建各级自然保护区196个,总面积达2.1亿亩,占自治区总面积11.72%。全区生态环境质量为优或良的区域面积占45%。2009年自治区又将总面积达3.3亿亩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列为“禁止开发区”,同时,国家也将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呼伦贝尔沙地防治区、科尔沁沙漠化防治区、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区、毛乌素沙漠化防治区六个区域列为国家“限制开发”区域。这些区域划分遵循自然规律,生态功能区建设成效有所显现,为保持和增强碳汇功能奠定了基础。

三是具有示范项目基础。2005年,国家正式批准的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场项目是中国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十年的减排计入期中预计共产生514,296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2006年,国家林业局与意大利环境和国土资源部签署的造林合作项目——“中国东北部敖汉旗防治沙漠化青年造林项目”,是我国与国际社会合作的第一个碳汇造林项目。这两个项目的实施,为全区开展其他碳汇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示范。从2005年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开始至2009年5月,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内蒙古CDM项目为136个,内蒙古获得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注册的项目43个,已获得核定减排量163万吨。

二、内蒙古生态系统发展碳汇经济的不足之处和面临的挑战

一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近年来,内蒙古在节能减排、压缩碳源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单位GDP能耗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下降2.5%、4.5%、6.34%。效果虽然明显,但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压力很大。在开展碳汇工作方面,碳汇功能区建设和CDM碳汇项目的争取上缺乏足够的认识,工作力度不够。

二是缺乏与碳汇工作相关的机构、人才和信息平台。近年来,国内一些发达省区已经开始了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实践,纷纷成立排放权(碳)交易所。我区目前只成立了低碳经济研究院、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碳汇交易平台尚未建立;与碳汇研究相关的人才也很缺乏。

三是与国内其他一些省区相比没有绝对优势。我区碳汇资源丰富,与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云南等省相比不相上下。随着近几年碳汇经济在我国的兴起,全国大多数省区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碳汇经济,走低碳发展之路,并制定出具体发展战略和规划纲要。而综合投资环境、项目经验、发展战略、交易平台等因素,我区在吸引外资投资和技术引进上并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四是国际国内市场不成熟,相关交易机制不健全。目前,国际碳汇市场主要指森林碳汇市场,而我国现今尚未建立森林碳汇市场。当前,森林碳汇交易主要基于天然林和保护林,人工林的碳汇问题研究尚不多见;没有较为完备的森林效益评估体系。国际气候变化政策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相关市场制度和规则也不完善。因此,市场交易双方都要承担比较大的风险。

三、增强内蒙古生态系统碳汇效应的战略取向与政策保障

一是加快研究制定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结合我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要求,在保障自治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下,尽快研究、制定我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中长期规划。紧紧抓住我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这一历史机遇,努力筹划构建“碳汇大区”。

二是切实加强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增加碳汇资源。碳汇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生态系统的好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我区的生态环境总体态势良好,但部分地区依然很脆弱。我们要在认真总结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的各项政策措施,在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方面狠下功夫。首先,要普及碳汇经济新观念,加大生态环保宣传力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投入到绿色碳汇项目中来,使生态环保意识和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其次,要建立科学的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方案。不同植物、树种的碳吸收能力不尽相同。在生态建设过程中,要采集我区草原植被标本、树种样本,分析不同植物、树种的固碳能力,按照碳吸收能力最大化原则,因地制宜,建立科学的生态建设体系,支持碳汇经济的发展。再次,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加快建立我区多元投入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最后,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比如我区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减少碳排放。

三是积极搭建碳汇交易平台,构建碳汇交易市场。首先,要结合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碳汇的相关基础研究成果,制定相关技术和方法标准体系,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测算内蒙古碳汇资源量和价值量,摸清家底,为开展碳汇交易奠定基础。目前,我区已对150多个不同类型的草原地区完成了样本采集。同时,还积极向国家申请草原碳汇评估的行业标准制定项目,为进一步加快我区乃至国家的草原碳汇评估工作奠定基础。其次,要借鉴国际碳汇交易做法,制定碳汇交易的计量、监测、价格认证体系以及碳汇交易规则、利益分配和管理机制等相关政策措施。再次,要引入市场机制,将碳汇资源转为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和建设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公益事业,一直以来,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投入严重不足。当前,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大力发展碳汇贸易。既可以通过碳汇贸易冲抵碳排放,又有了长期可靠的生态保护建设资金的来源。最后,要提供供求信息平台,使企业与农牧民通过相关机构进行交易,也可建立碳汇交易中介所等机构。建立自愿碳市场。自愿碳市场是指不为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目标而购买碳信用额度的市场主体之间进行的碳交易。自愿减排主要是企业间的碳交易,体现着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下一步强制性京都规则碳市场运作做准备。尽快启动自愿碳汇交易机制,我区巨大的碳汇资源就可以就地发挥价值,例如鄂尔多斯市的大型煤电企业超量排放的CO2与东部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创造的碳汇进行自愿交易。

四是健全碳汇市场法制建设,确保碳汇市场平稳运行。从市场稳定的角度,健全碳汇市场法制建设,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特殊意义。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这方面的相关立法尤为薄弱。从市场交易的主体来看,没有健全的法制做保障,碳汇交易双方就面临着极大的风险。自治区于2010年第五次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但这只是宏观方面的政策导向。当前,我区应尽快建立碳汇交易平台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制定出台相应的碳汇贸易优惠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到内蒙古开展碳汇贸易。

第3篇

生态旅游以自然资源为基础,这就决定了生态旅游城市的创建必须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结合起来。煤炭资源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创建生态旅游城市相比其他地区难度和压力更大、面临的问题更多。因此,有必要在分析研究生态旅游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基础上,理性推进其生态旅游城市化进程。

一、生态环境恶化对生态旅游城市创建的约束效应分析

(一)通过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态旅游城市化

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脆弱度得分偏高,直接影响了煤炭资源型旅游城市的创建。我国北方煤炭资源型城市大多以重工业为主,能源消耗量大,“三废”排放量巨大。城市与区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矿山开发中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占用和破坏大量土地,且矿山开发诱发的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十分普遍。生态环境恶化也引起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如酸雨、沉降、污染灌溉造成大片农田绝收,致使农业基础受损和大批农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此外。环境破坏还直接对城市造成破坏,比如水土流失引发洪涝灾害破坏城市基础设施影响城市化等。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产生了大量的松散固体废弃物,破坏了地表的植被资源,同时地表塌陷或排土场堆置,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为水土流失人为地创造了条件。

(二)通过降低水――发展旅游业最重要要素的支撑能力,抑制生态旅游城市化

因环境破坏水质污染而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城市,不仅直接影响城市化进程,还通过水价上扬,提高生产和生活成本而降低城市竞争力,间接抑制城市发展。近年来,我国东北、内蒙古、山西等省、自治区的一些煤炭资源型城市由于煤炭开采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治理压力较大又缺乏足够的资金,从而大大影响了这些地区的生态旅游城市化进程。陕西是全国缺水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关中地区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韩城经济带,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先天性的水资源短缺与后天的缺乏保护治理成为困扰陕西生态旅游城市化发展的难题。

(三)降低投资环境竞争力排斥企业资本,减缓生态旅游城市化

生态旅游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必须要求有丰裕的地区财力作支撑。否则,很多创建旅游生态城市所必须的硬环境与软环境就无从解决,政府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投资可以解决这一些问题,然而,生态环境成为企业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它也是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尤其是现代高科技企业对生态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区环境、高素质人力资源以及地区服务水平。环境的恶化加剧了地区环境治理成本的高额代价,对投资环境、人才、服务水平都会产生一系列反应。因此,支撑城市发展的这些要素出现问题,势必会减缓生态旅游城市化的进程。

(四)通过降低经济增速。放慢生态旅游城市化步伐

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和态势,和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极为相似,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79年美国丹尼森对1972~1975年间美国私人部门进行的研究表明,生产率增长速度下降中16%可归因于环保法规:1990年美国巴伯瑞对美国5类制造业的调查研究表明,导致美国1960~1980年间年生产率增长速度下降的原因中,10%~30%可归因于减少污染增加环保投入。环境保护投入争夺了经济发展的有限资金,使得经济增速下降,放慢城市化步伐。生态旅游城市化只是城市化到一定阶段的更高产物,生态环境恶化降低经济增速,势必会放慢生态旅游城市化的步伐。

二、生态旅游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胁迫效应分析

(一)投资扩张中的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

企业作为城市化的基础单元,不同于人口,其个体差异很大,不仅规模上有分化,而且性质上也有差异,所以分析企业细胞的生态环境影响,不能像分析人口一样简单地以个体密度反映其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表征企业细胞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主要从规模和性质两个方面进行。其中规模分用地规模和经济规模,性质则可用能耗和水耗等指标反映。生产扩张中的城市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胁迫机制反映为:改变企业细胞的用地规模或占地密度,增加生态环境的空间压力:引起产业结构的变迁。改变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方式;提升经济总量,消耗更多资源和能源,增大生态环境的时间压力;带来更多的环保投资,提高人为净化能力。缓解生态环境胁迫;促进技术进步和政策干预,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控制污染排放总量,减轻生态环境压力。

(二)人口密度的生态环境胁迫

人口的生态环境效应与人口密度和生活强度取决于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习惯。人口密度决定排污一般水平,生活方式则决定排污变化水平,二者共同构成排污实际水平。旅游城市的发展。人口包含大量的旅游人口的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胁迫效应:一是人口密度增大生态环境压力。一般情况下。人口的增长快于城市地域的扩张,因此旅游城市化水平愈高,人口密度愈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就越大。二是旅游城市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促进了消费结构变化。使人们向生态环境索取力度加大、速度加快。

(三)城市交通扩张的生态环境胁迫

交通是旅游城市创建的重要硬件,旅游行文的增多必然带来城市交通的改善提高。交通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交通建设引起水土流失和尘土飞扬;交通运输产生噪声污染。汽车尾气带来大气及土壤污染;高架桥对景观破坏,产生视觉污染。城市交通扩张的生态环境效应机制为:城市交通扩张提高道路网密度,对生态环境产生空间压力;交通扩张刺激车辆增加。提高汽车尾气污染强度;交通扩张对城市化产生节奏性的促进和限制使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表现出明显的时空耦合节律;技术进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政策干预影响交通建设方向。

三、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城市发展交互影响的耦合规律分析

我们用生态环境与城市化交互作用的环境库兹涅茨倒U字型

进行耦合规律分析。按照库兹涅茨倒U字型理论的基本原理。在生态旅游城市发展初期,当生态环境容量衰竭水平按照一定速率Ve增加时,城市化水平Vc会按相应速率提高。当生态环境容量衰竭水平达到或超过特定阈值B时。城市化水平变化速率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逐渐减慢。从而形成一个倒U型变化曲线,并出现三种情况:

当Ve>Vc时,属于生态旅游城市化发展缓慢的保守阈值或最小阈值B1:

当Ve=Vc时,属于生态旅游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阈值B0;

当Ve

按照这一变化规律,就可寻求生态环境容量变化水平的提高或降低的影响程度。根据国内外同类研究实践和已有的工作积累进行理论分析,发现我国煤炭资源地区生态旅游城市化水平容量增长变化率与生态环境容量增长变化率交互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大体上符合库兹涅茨倒U字型变化规律。因此。可以以此分析我国煤炭资源地区生态旅游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容量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而制定相应的措施,合理推进生态旅游城市的建立和发展。

四、在耦合关系基础上创建生态旅游城市意义分析

生态旅游城市化的主体因素是人,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人类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人类得到生态环境的惠泽,同时人类积极合理的使用和修缮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的发展。否则,让二者相对立、相矛盾则后果不堪设想。基于此,在耦合关系基础上构建煤炭资源地区生态旅游城市意义则显得尤为重大。

(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资源型城市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同步提高,从而使生态经济的社会复合系统实现从失衡向综合平衡及从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良性可持续发展除了要考察各种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外,还必须考察各项生态环境指标:煤炭废料及劣质煤回收利用率、电力余热利用率、污水和垃圾等处理率、投资带来的环境损失以及空气环境质量。

(二)提高城市竞争实力的需要

城市竞争力中的一个主要指标是环境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是指为企业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的环境条件(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人类在推进生态化建设中所造成的非理性、非可持续发展导致每年投入巨额资金去治理环境,弥补生态环境创伤。同时,世界各国都将环境竞争实力作为比较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因此,可以说。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实力,而环境竞争力在其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煤炭资源型城市(镇)除了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外。从改善产业结构角度出发也要适当开发其他资源。在推进城市化建设、增强城市竞争实力过程中,要对各种资源进行保护。禁止滥采滥伐和过度开发。大力发展“无烟产业”代替污染企业。提高环境竞争实力,提高城市竞争力。

(三)向未来生态旅游城市过度的需要

生态旅游城市是一种更高要求的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而旅游者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未来的城市不再单纯追求“以混凝土为主,点缀些许绿色”,而是追求城市中的生态多样性,向生态化城市方向发展。

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镇)在迅速扩张中已经逐渐凸现出资源型大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破坏问题:固体和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和缺水、地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因此。煤炭资源型城市向生态旅游城市过度,必须尽早作好生态化建设基础工作,避免今后付出巨大的代价治理城市生态环境。

(四)发挥煤炭资源型生态城市经济辐射作用的需要

第4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possible consequences of its missing from five aspects, impacts of the absent awarenes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enterprise financial relationships to social harmon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order, corporate culture and so on.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财务关系;社会和谐;企业文化

Key words: 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enterprise financial relationships;social harmony;corporate culture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053-02

0引言

新年伊始,丰田公司便深陷“踏板门”危机,在美国国会举行的听证会上,一位美国妇女破口大骂:“丰田,你真,如此贪婪!”,号称“第一是安全,第二是质量,第三是数量,第四是成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在“成本杀手”渡边捷昭任内直接关乎公众利益的“安全”,“质量”显然并不是工作重点,相比而言他更加关注在设计、加工、装配、销售等各个环节压缩成本,尽快的开拓市场,以圆“世界汽车霸主”梦,很遗憾,渡边的这一步棋走错了,长期以来以高性价比著称的丰田汽车也遭遇了信任危机。显然,问题不仅仅是出在产品设计上,有人提出是因为短期业绩被当成了发展的标准,也有人认为是长期秉承的造车育人理念被暂时遗弃的结果。问题出在哪儿呢?很大程度上,问题就出在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关系上。

1缺失的企业社会责任

一般认为,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的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包括企业与政府、投资者和受资者、债权人和债务人、企业内部各单位和人员等之间的财务关系。这种被广泛接受财务关系的理念和范畴,非常直观地说明了企业所处财务环境,且较大程度地反映出了企业以赢利为目的财务目标,体现了企业生存、获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为大多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收益,故被积极接受和广泛应用。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完全基于经济利益联系的企业财务关系,存在着某些先天性缺陷,而正是这些缺陷严重的制约了真正意义上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对企业、社会产生着消极的影响。

1.1 从根本上影响社会和谐将企业财务关系限制在经济利益的范畴之内会带来很强的负面效应。脱离了社会责任约束的财务关系如脱缰的野马一般,疯狂的追逐经济利益,最终迷失方向,其结局可以说是极为惨淡的。脱离社会责任观念的引导,企业会做出怎样的对外决策,制定出怎样的内部规章制度,企业会养成怎样的文化氛围?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劳资关系紧张;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等诸多负面社会热点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责任的缺失在企业财务关系上的缺失有着直接的因果联系。我们常提到“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1],即在基本问题上存在的缺陷直接或间接的引导企业做出许多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企业行为。

1.2 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财务关系概念中社会责任的缺失不利于营造公平、开放、健康的市场环境和稳定、有序的经济秩序。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缺乏对社会、公司、同事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普通员工缺乏一种积极主动的主人翁意识,取而代之的是各项事务均紧紧围绕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财务关系运转,我们可以想象,纯利益的驱动下的企业内部会是怎么样一个混乱局面,如果我们把考虑问题的范围扩大到环境更加复杂的社会经济层面,情况会如何呢?不信任的情绪已经开始蔓延,而一旦这种不信任感演变成为一种主流的社会意识,那么企业也就几乎丧失了“创造顾客”[2],获取利润的机会,企业能否在市场中生存,以信用为基石的当代市场经济能否继续走下去就变成一个问题了,换句话说,谁会去购买自己不信任的产品呢?三鹿在三聚氰胺事发之后失去社会信任,直至最终崩塌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同样对于投资者、供应商、债权人等财务关系的主体而言情况也是类似的,他们都希望与诚实、守信、可靠的企业打交道,都希望能在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1.3 阻碍企业文化形成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在竞争激烈的当下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其长期养成却极有可能为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财务关系所抑制。将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定位为提供劳务、参加企业分配、获得利益的分配关系,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情感在利益面前显得极为苍白,试想一下,员工会有归属感吗?会为企业尽职尽责的工作吗?恐怕努力工作只是为了换取更多的利益吧!在利益面前人是自私的[3],只有在责任感的带动下人们才会团结起来,凝成一股合力,战斗力才会提升。企业及其有关各方在生产经营与管理实践过程中的思维和行动如筹资、投资、运营、分配活动的开展必然与企业各方面发生着广泛联系,就是我们所说的财务关系,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就取决于各项利益关系的处理的好坏,若在处理问题时将这样一种关系仅仅定义为经济利益上的联系,那么在思路上企业无疑会丧失大量优化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能。生产、经营和管理被局限于因其对内对外关系而形成的的狭隘或关系的不畅困境中,企业创造力蒙受的损失可不小。

1.4 机会成本大幅度增加社会的经济环境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今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大量钻法律空子,打“球”的商人,做着说不清道不明,名不正言不顺,既无合法性,也没有法规明令禁止的“法外业务”[4]。立法环节发展的滞后,再加上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缺失,使得这样一大批人在短期内获得了惊人额的经济利益,对于社会和谐,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

第5篇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域环境;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 X8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5.022

1我国水域环境的现状

我国淡水湖分布以五大湖为主,除去人迹罕至的原始湖泊地区,其他的淡水湖营养化经测量都基本达到了富营养化的标准,尤其是处于城市地带的湖泊,富营养化最为严重,富营养化中存在的较多化学物质多为氮和磷,可见人类的不自觉对于水域环境的危害性较大。另外,近些年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人们为了尽力跟进水产养殖的高度集约型发展,不断地加大养殖量和水产量,通过投放大量的水产饲料,不断地加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人们为了自身利益,不重视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负面影响,只重视水产养殖的速度规模和自身利益。

2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2.1对水产品质量的影响

近年来,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养殖户在计算收益时发现入不敷出,许多养殖户面临着各种窘境,所以一味的依靠养殖新品种来增加效益也不能达到效果,而常规鱼类养殖业不一定无利可图,主要对管理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合理的管理是水产养殖成功的标准。

2.2对水体底质的影响

我国水产养殖技术偏低,经常出现饲料的超量投喂,这样很容易造成饲料的过剩,大量的饲料沉入水体底部。水产养殖所排出的代谢产物以及粪便等也相继沉入水体底部。久而久之,水体底部的有机质越来越多。水体有机质的增多,使水中微生物的活动更加频繁,进而消耗水体底部更多的氧气,底部缺氧,致使大量的有毒物质出现,这些毒物不仅污染水体环境,而且导致水体底部生物大量死亡。

2.3水域环境遭受一定程度的污染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国水产养殖业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但是人们忽略了水产养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化肥、农药等的大量使用,不仅导致稻田、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改变了水质,还严重的影响人体健康。

3制定相关的治理措施

3.1科学规水产养殖的面积

为了保证水产养殖的生产量和经济效益,水产养殖的方式大多采取密集型,现如今发展迅速,规模也逐渐扩大,一些水产养殖已经开始走向高度密集的发展趋势。在养殖过程中,通过饲料来生长的生物未必会将所有投放的饲料吸收,未被吸收的饲料沉入水底,长期积累形成废料。水体自身存在修复净化功能,但如果日积月累,再加上养殖的高密度性,水体已经无法完成自身的修复净化,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已迫在眉睫。所以,相关部门在对水产养殖面积规划时,要合理考虑水体的修复功能和负载功能,以及水体可容纳的最大养殖限度,不要为了利益而盲目破坏环境。

3.2提高水产养殖技术及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是投饵式养殖和无饵式养殖。但两者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都较大,不建议采用。现如今,我国的科技生产能力也日渐提高,对于养殖技术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例如生物净化技术、植物净化技术等,既可以保证水产养殖的生产量,又可以保护水域,缩小污染源,并且还具有投资小、没有二次污染的优点。所以,有关部门要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将生态环境的污染扼杀在源头。在提高技术的同时也要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从事水产养殖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欠缺相关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法律意识,从源头引起了水域污染,导致水产资源问题一直不难解决。有关部门要引起重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法律专业知识普及,及时传授各种先进技术,使之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力。普及相应的专业法律知识,使从业人员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与严谨性,从而使从业人员更加重视对水域环境的保护,从根源解决水域污染问题,使水产养殖和水域环境能互相协调发展。

3.3加强水产养殖的管理以及对富营养化的管理

虽然水产养殖的利益在逐步加大,但是其带来的负面环境问题也在日益扩大。有关部门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加强对水产养殖的管理。只有保证水域不受污染,才能大力发展经济,水产养殖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政府部门要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完善对水产养殖的监督,同时,有关水产养殖部门也要根据法律条例制定相应政策,在保证不污染水域环境的前提下完成对水产养殖的经济发展。例如,制定相应的条例、规定各个地区水产养殖的资格证、加强对饲料成分的监察等,来充分实施严格的水产监督措施。水域环境富营养化是目前的最大问题,有关部门要积极响应,根据实际问题积极采取对策。

4结语

就目前形势看,我国的水产养殖行业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对于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有关部门要相互协调,引进相应的先进技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从业人员,从根源保证水域不被污染。要注重长远利益,不能以牺牲水域环境的代价来实现利益的扩大。

参考文献

[1]段学华,何立红,李春燕.水产养殖对水质影响及防治措施[J].能源与环境,2010,(04).

[2]秦战营.有机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与讨论[J].河南水产,2011,(03).

第6篇

[关键词] 海岛 脆弱性 驱动机制 对策措施

海岛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周为海水包围,岛内的生物群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殊的动植物区系斑块[1],形成了与大陆不同的特殊自然生态系统。由于海岛是全球变化和陆海各种动力作用最迅速最敏感的界面之一,敏感性大,稳定性小[2];同时海岛相对独立,与大陆及其他岛屿之间联系较为困难;并且资源数量有限,再加上海岛的经济构成比较单一,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1 海岛生态脆弱性的内涵

生态脆弱性是生态系统在特定时空尺度上相对于干扰而具有的敏感反应和恢复状态,它是生态系统的固有属性在干扰作用下的表现[3]。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为原生脆弱性和次生脆弱性,又称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4]。固有脆弱性指生态环境具有相对较强的敏感性;特殊脆弱性是指外界干扰一旦超过了环境维持自稳定的阈值就会发生突变性的退化[5]。海岛生态脆弱性同样可分为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所谓固有脆弱性是指由于陆海作用引起的脆弱性,是海岛生态环境在陆海动力作用下表现出的因自适应而受到损害的性质,是所有海岛环境的共性,主要表现为气候变化和海平面的上升或下降;而特殊脆弱性则是指在大量的和不同的人类开发活动影响下的海岛环境因适应而受到损害的性质,主要表现为海岛地形地貌的改变、海岛植被的破坏、自然灾害等,可因经济调控、计划和政策等人类决策的变化使损害发生变化,即是可变化、可控制的[2]。

2 平潭岛自然地理条件

平潭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东邻台湾海峡,距台湾新竹73海里,西部隔海坛海峡与福建省福清市、长乐市相邻,南部与福建省莆田市南日岛相隔于兴化水道,北至海坛石与白犬相峙,介于东经119°32′至120°10′,北纬25°15′至25°45′之间。平潭岛属于福州市的一个县,全县由126个大小岛屿,167个岩礁组成,总面积370.90km2。其中海坛岛为主岛,地势南北高,且多为起伏的丘陵与低山,中部较低为海积平原,面积251.40 km2,南北长29km,东西宽19km,海岸线长408.73km,它是全国第五大岛,全省第一大岛,亦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平潭岛在NNE向新华夏系构造控制下,经过第四纪以来海平面的多次升降和流水、风力等共同作用下,形成丘陵、平原、台地从西北向东南相间排列的地貌格局[6]。

3 平潭岛生态脆弱性的主要表现

3.1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平潭岛地处台湾海峡的风口走廊,又受台湾雨影区的影响,属于半湿润气候,风力强、降水少且变率大,风、旱、潮等灾害频繁。台风和旱灾是平潭岛最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发生的频率最高,几乎每个时期都有。台风影响主要在7-9月,约占总次数的70%,据1956~1987年资料统计,台风影响平潭共达184次,平均每年5.8次;另据1953~1980年气象资料分析,28年中发生旱灾85次,其大旱灾38次[7]。

3.2 近岸海域赤潮频繁发生

随着平潭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当地人口和外来游客逐步增加,大量含有机质和营养盐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规模化的高密度水产养殖,也造成对海域水质的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使赤潮频繁发生。1990年4月,海坛岛东南部发生赤潮导致大量缢蛏死亡。1991年4月,海坛岛的北厝、苏澳、芦洋、澳前、竹屿口、芬尾、白清等地发生赤潮导致草虾、仔虾、扇贝死亡[8]。2007年6月,龙王头海水浴场及周边海域爆发有毒赤潮。

3.3 海岸线侵蚀严重

平潭岛独特的地理条件与气候、水文条件等造就了极富有个性特点的海蚀景观,如海蚀沟、海蚀绝壁、一线天、仙人井等。但海岸侵蚀作用又对海岸线造成极大的破坏,产生海岸崩塌、滑坡,形成海蚀平台、崩积砂石滩等,使海岸线后退,岛屿面积缩小,平潭岛东北部海岸侵蚀破坏现象尤为严重[9]。流水镇位于平潭岛东北部,该区域基岩为中酸性英安质火山碎屑岩,残坡积台地十分发育,残坡积粘土厚度可达10 m~20 m,在海水冲蚀、风蚀等海洋外动力作用下形成陡崖,陡崖在海蚀及重力作用下崩塌,如此往复,海岸线不断后退。如流水镇北港小学校址,原距海岸线约100m,现因海岸侵蚀导致山体滑坡,学校操场与海岸线的距离已缩小至50m左右,已对学校的安全构成威胁。

4 平潭岛生态脆弱性的驱动机制分析

4.1 全球气候变化

因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已是一个为人们普遍认可的事实。世界海洋的最上层300米,1998年比20世纪50年代中期温度上升了0.3±0.15℃;1966年以来的北半球,年平均雪盖面积有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约减少10%;1973年以来卫星观测北极的海冰面积也有下降趋势,自1978年至今,北极海冰面积可能减少2.8%[10]。国内外科学家使用31个复杂气候模式,对6种代表性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未来100年的全球气候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将比1990年上升0.09米~0.88米[11]。而海平面的上升、更剧烈的海浪、海面冰盖的减少、地面温度的升高促进永久冻土融化和地面冰面减少,将造成沿海地区土地面积减少,这些影响的综合作用对居民和基础设施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引起海岸带的退却,这是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岛影响的一般情况,是海岛固有脆弱性的主要原因。

4.2 围填海等海洋、海岸工程建设

平潭岛海岸线蜿蜒曲折,主岛海坛岛西部海域潮流动力较弱,岛礁风化物长期沉积。建国以来,先后实施了竹屿口、火烧港、幸福洋和山门前等大中型围垦,共计围垦面积40.44km2,扩大土地面积2941.7hm2,修筑海堤10418m[6]。近年来,又陆续启动了苏澳港口船舶修造基地、竹屿港口船舶修造基地和平潭海峡大桥等重大海洋海岸工程的建设。围填海工程的修建,改变了原有的海流体系和水动力条件,造成泥沙淤积,降低了海域的环境容量,导致局部海域水环境质量下降,并对海洋生物资源带来严重影响。

4.3 海岛周边海域环境污染

近年来,随着平潭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海岛旅游开发等利用程度的不断升高,近海环境质量逐渐恶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垃圾的任意倾倒、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及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使海岛近海环境污染和周边海域富营养化逐渐加重。就海水养殖业而言,海岛水产养殖在增加附近渔民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给海岛和周围海域的环境造成了污染,平潭竹屿养殖区的水质已呈劣四类[12],高密度网箱养殖使得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和代谢废物能够提高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增加水体的混浊度,使浮游生物与食物链发生变化,导致鱼虾减少。而沉积到海底的养殖废物则会造成海底的有机物污染,其有机物分解耗氧在底层形成缺氧环境,对大型底栖生物群落产生影响,导致原来生活在海底的动植物暂时性消失和海底生物多样性的下降[13-14]。

4.4 淡水资源缺乏,植被破坏后恢复困难

平潭岛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7200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为11238万m3,浅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2373万m3,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21.3%,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12%,属福建省沿海岛屿缺水地区。

平潭岛处于南亚热带北缘,气候温暖湿润,植被多为逆行演替的人工植被,以木麻黄为主,种类少,优势种相对明显,群落结构单纯。长期受人类的破坏和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植被急剧衰退,原先营造的木麻黄林,老化严重。由于树种单一,原来木麻黄老化被砍伐后,造林成活率低,二代幼林矮化,呈灌木林状,而从外地引进的树种又难以存活, 树种更新困难,加上人为挖沙采石和风浪侵蚀,从而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

5 平潭岛生态良性发展的对策措施

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耦合作用下的结果,而人类开发活动的盲目性与无序性则是脆弱性加剧的主要原因。因此,应重点从人类活动规范管理的角度来实现对海岛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调控[2]。

5.1 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不仅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保护性的旅游。滨海生态旅游应以滨海生态系统和滨海资源为依托,强调保护和可持续的旅游活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平潭海坛风景区、坛南湾沙滩、龙王头沙滩等重点旅游景区的开发应制定控制性规划,论证各类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开发强度,合理确定旅游生态容量,实现以生态资源促进旅游开发,以旅游开发收益促进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同时应加强滨海旅游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治理和抢救已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旅游资源与环境,使之尽早恢复本来面貌;并在旅游区内建设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设施。

5.2 严格控制海岛及周围海域环境污染

控制海岛周围环境污染要海陆一体化调控,应强化岛屿和海域的两位一体监督和综合管理。

一是加大内陆流域综合治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入海,建立并实施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并试点运行。海洋每年接纳污染物中陆源污染物占80%以上,所以应加大城镇居民生活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在原有平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二期工程并扩大污水管网的覆盖范围,并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二是全面实施海上流动污染源及其相关作业的监控和管理,加强对机动船舶、港口、锚地泊船等含油污水的治理和管理,实施船舶及相关作业的油类污染物“零排污”计划。

三是提高岛民环境意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5.3 推行养殖生态化建设

生态渔业是以生态学为基础,遵循经济规律,运用生态系统工程技术进行设计、生产和管理的一种新型渔业,该产业既能实现高效健康养殖、海洋渔业与养殖业的良性循环,又能有效地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优化自然资源配置,确保渔民增产增收。

在养殖结构方面,要优化产品结构,发展高、优、特种类,提高经济效益。在养殖技术方面,要加强对种苗、饲料渔药生产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提高水产养殖科技含量,进一步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提高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保护中国鲎、仙女蛤、厚壳贻贝、坛紫菜等重要渔业品种的渔业资源、繁育、索饵等场所。

5.4 植树造林,实施海岛生态恢复计划

平潭在上世纪90年代初步建成了海岛防护林体系,发挥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巨大效益。但是,由于自然枯死、病虫害以及人为的乱砍滥伐等,疏林地不断增多,目前部分林分已降低或失去防护功能。为防止风沙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应通过重点营造和填平补齐,在燕下埔等五大风口构建海岸基干林和防风固沙林带,形成平潭环岛的防护林体系。

同时,对破坏严重的典型海区开展“海岛生境恢复”计划,旨在利用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建立人工群落和植被系统,修复遭到破坏的海岛生态系统。比如利用“人造沙滩”技术, 为中国鲎提卵繁殖区;利用人工鱼礁生物恢复和护滩技术[15],改善修复和优化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为鱼类等生物提供索饵、繁殖和生长发育等场所,从而达到海岸带生物种群恢复和海岸带保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编写组.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M]. 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2] 冷悦山,孙书贤,王宗灵,等.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析与调控对策[J].海岸工程,2008,27(2):58-63.

[3] 赵桂久,刘燕华,赵名茶.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恢复技术研究―――退化生态综合整治、恢复与重建示范工程技术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 黄鹄,戴志军,胡自宁,等.广西海岸环境脆弱性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5] 万忠娟,于少鹏.松嫩平原典型湿地脆弱性分析与评价[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35 (2):93-94.

[6] 平潭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平潭县志[M]. 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

[7] 陈传明,黄义雄.福建沿海岛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平潭岛为例[J].海洋科学,2002,26(4):48-51.

[8] 黄民生,廖善刚,骆培聪. 福建海岛地区自然灾害特征与综合防御对策[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86-88.

[9] 林心仁. 平潭岛东北部海岸侵蚀及其影响[J]. 福建地质,2006,(3):154- 158.

[10] 罗会邦. 目前对气候变化的一些科学认识[EB/OL]. 省略. cn/qxrxw/muqiandui.htm

[11] 秦大河. 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及对策[J].2002气象学会学术年会专辑,2002, 53-55.

[12]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2007年福建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13] MAZZOLA A, MIRTO S, LA ROSA T, et al. Fish-farming effects on benthic commiunity structure in coasta sediments:Analysis of meiofaunal recovery[J].ICES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2000,57:1454-1461.

第7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保技术;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169-03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诺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的两个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据世界旅游权威人士预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别是目前存在的打着生态旅游旗号,实际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行为现象与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背道而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加以深入研究,运用一系列创新型实用型生态环保技术,构建一个适用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保技术体系,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及类型

(一)生态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原来储存数量丰富的自然资源越来越被广泛地开发利用,从而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而人类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惩罚。通过反省,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世界各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并把它视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目前,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约8619处自然保护区,其中列为国家级的有124个。在这些保护区中有不少都开展了生态旅游业,并已投入生态旅游运营阶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如在哥斯达黎加,生态旅游的收入已占整个旅游业的95%。中国目前也有约82%的自然保护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生态旅游业。这一切都表明,中国和世界的自然保护区都在逐步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主体区域。

(二)生态环境问题类型

从目前调查分析的资料显示,很大一部分自然保护区由于缺乏系统妥善的开发规划、管理机制和必要的环保措施,致使不少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不强调生态系统保护的传统旅游方式,对生态旅游区的破坏更是严重。类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期环境影响

(1)基础设施建设需进行填挖方,将破坏原有植被,造成植物总量减少。旅游区建筑物布局不合理,服务基础设施位置的不合理,会破坏周围植被和其他生物的生长环境。

(2)项目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尘埃吸附在周边林木的叶面上,减弱林木光和作用的进行,进而影响林木的生长。

(3)给排水管网、供电通讯设施的布设,会造成空间景观视觉上的影响。

2、运营期环境影响

(1)大量游客进入旅游区,造成游览空间上的拥挤,易引起生态环境的超载。游人在游览过程中丢弃的旅游垃圾和固体废物,由于降解程度不一或不当处理,易造成土壤污染和视觉污染。

(2)管理机构、接待设施、旅游厕所等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将导致水体污染。

(3)过往机动车辆排放的废气、餐饮业的油烟以及废气物的不当焚烧,易造成大气污染。

3、自然灾害影响

由于人的不断介入,对生态旅游区的干扰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应运用生态环保技术来提高我们的生态恢复能力和保护能力,这些消极影响大多能通过有力得当的保护措施得到控制。如果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减去恢复力小于零,则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改善,因此,要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以尽可能消除消极影响。

二、生态环保技术体系理论支撑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积极控制人口增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应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至于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最终达到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是我国的既定发展战略,在进行旅游开发和规划的过程中,秉承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念是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生态理论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其特征是系统内部以及系统和系统外部之间存在着能量的流动和由此推动的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中的各部分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种交换维持了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系统内任何一组分其状态只要发生变化,就会通过这种交换作用影响到其他组分,进而波及整个系统,这种变化如果超出了生态系统本身调节能力的范围,将造成生态系统平衡的失衡,甚至造成整个系统功能的丧失。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加强环保技术的开发,有效利用已有的环保技术,否则,超过生态保护区的承受能力,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与传统产业相比,旅游业应该是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冲突最小的产业之一,二者本质上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因而能够达成一个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然而,这些年来发生的不少事件,却说明了这种互利互惠只是一种理论,自然生态系统是我们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物质载体,载体一旦遭到破坏,谈何生态旅游。

在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时遵循生态理论和可持续理论的理念,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生态环保技术体系来协调环境与资源利用开发的关系,应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也将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

三、生态旅游区生态环保技术体系的应用

(一)生态环保技术概述

生态技术是符合生态性要求的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应用性技术,环保技术指专门的环保设备生产技术和其他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技术。二者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环保技术都可以不加考虑的应用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中

去。自然保护区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对环保技术的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我们把生态技术和环保技术综合起来考虑才能达到生态环保技术的要求。

(二)目前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特点

1、专用技术相对缺乏

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基本等同环保技术,生态旅游区环保专用技术不高。

2、技术分布的分散性

由于自然保护区分布在各个地方,导致了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各自为阵,使得国家对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的发展投入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和监督协调,综合管理的力度不大。

3、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性薄弱

中国的设备制造业与国外的差距由来已久,这种差距在环境污染治理设备方面也是很突出的。在转化、引进、吸收国外成熟环保技术和设备方面,无法满足中国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需要,也缺乏解决日益扩大的旅游环境问题的综合实力。而环保技术在生态旅游方面的应用更是显得不足,由于环保技术本身的不完善性导致即使有些技术被用于旅游环境的保护,其效果也甚微。

(三)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体系

纵观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国内外环保技术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技术服务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针对某个旅游区环保治理项目,提供技术方案。二是项目承接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为旅游区环保项目提供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营等一揽子服务。三是以生态为核心的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以产品生态保护技术为核心的可持续保护。

现代工业、农业,环境保护的生态技术的出现已展现未来生态技术体系的雏形,一个完整、成熟、广义的生态技术体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可持续资源的生态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的开发技术。

2、生产过程生态化的技术:防止和消除内污染的技术。

3、还原生产技术:将生产废物做无害化和再资源化处理的技术。

以上三个方面构成狭义的生态技术系统。

4、生态化的产品。如目前兴起的对生态和人体无害的所谓具有“绿色标志”的产品。

(四)“源头削减”式新型环保理念

长时间以来,环保技术的发展侧重于末端处理。即在污染物质形成之后才进行处理,其缺点是投资大,经济效益低,有相当的风险性等。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一种以“源头削减”为主的“清洁生产”工业技术。其主要内容是清洁的能源如各种节能技术;清洁的生产过程如减少生产过程中高温、高压、噪声等危险因素;清洁的产品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危害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因素等。这些理念同样可以运用到我们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保技术开发中来,我们在注重末端处理的同时也要进行污染“源头削减”。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环保意识等思想道德素质等软件建设,同时我们也要加强法律制度、硬件设施建设,用法律手段对那些破坏环境的人以严惩,积极为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

四、生态旅游区环保技术体系的重要意义

第8篇

1海岛生态脆弱性的内涵

生态脆弱性是生态系统在特定时空尺度上相对于干扰而具有的敏感反应和恢复状态,它是生态系统的固有属性在干扰作用下的表现[3]。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为原生脆弱性和次生脆弱性,又称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4]。固有脆弱性指生态环境具有相对较强的敏感性;特殊脆弱性是指外界干扰一旦超过了环境维持自稳定的阈值就会发生突变性的退化[5]。海岛生态脆弱性同样可分为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所谓固有脆弱性是指由于陆海作用引起的脆弱性,是海岛生态环境在陆海动力作用下表现出的因自适应而受到损害的性质,是所有海岛环境的共性,主要表现为气候变化和海平面的上升或下降;而特殊脆弱性则是指在大量的和不同的人类开发活动影响下的海岛环境因适应而受到损害的性质,主要表现为海岛地形地貌的改变、海岛植被的破坏、自然灾害等,可因经济调控、计划和政策等人类决策的变化使损害发生变化,即是可变化、可控制的[2]。

2平潭岛自然地理条件

平潭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东邻台湾海峡,距台湾新竹73海里,西部隔海坛海峡与福建省福清市、长乐市相邻,南部与福建省莆田市南日岛相隔于兴化水道,北至海坛石与白犬相峙,介于东经119°32′至120°10′,北纬25°15′至25°45′之间。平潭岛属于福州市的一个县,全县由126个大小岛屿,167个岩礁组成,总面积370.90km2。其中海坛岛为主岛,地势南北高,且多为起伏的丘陵与低山,中部较低为海积平原,面积251.40km2,南北长29km,东西宽19km,海岸线长408.73km,它是全国第五大岛,全省第一大岛,亦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平潭岛在NNE向新华夏系构造控制下,经过第四纪以来海平面的多次升降和流水、风力等共同作用下,形成丘陵、平原、台地从西北向东南相间排列的地貌格局[6]。

3平潭岛生态脆弱性的主要表现

3.1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平潭岛地处台湾海峡的风口走廊,又受台湾雨影区的影响,属于半湿润气候,风力强、降水少且变率大,风、旱、潮等灾害频繁。台风和旱灾是平潭岛最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发生的频率最高,几乎每个时期都有。台风影响主要在7-9月,约占总次数的70%,据1956~1987年资料统计,台风影响平潭共达184次,平均每年5.8次;另据1953~1980年气象资料分析,28年中发生旱灾85次,其大旱灾38次[7]。

3.2近岸海域赤潮频繁发生

随着平潭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当地人口和外来游客逐步增加,大量含有机质和营养盐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规模化的高密度水产养殖,也造成对海域水质的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使赤潮频繁发生。1990年4月,海坛岛东南部发生赤潮导致大量缢蛏死亡。1991年4月,海坛岛的北厝、苏澳、芦洋、澳前、竹屿口、芬尾、白清等地发生赤潮导致草虾、仔虾、扇贝死亡[8]。2007年6月,龙王头海水浴场及周边海域爆发有毒赤潮。

3.3海岸线侵蚀严重

平潭岛独特的地理条件与气候、水文条件等造就了极富有个性特点的海蚀景观,如海蚀沟、海蚀绝壁、一线天、仙人井等。但海岸侵蚀作用又对海岸线造成极大的破坏,产生海岸崩塌、滑坡,形成海蚀平台、崩积砂石滩等,使海岸线后退,岛屿面积缩小,平潭岛东北部海岸侵蚀破坏现象尤为严重[9]。流水镇位于平潭岛东北部,该区域基岩为中酸性英安质火山碎屑岩,残坡积台地十分发育,残坡积粘土厚度可达10m~20m,在海水冲蚀、风蚀等海洋外动力作用下形成陡崖,陡崖在海蚀及重力作用下崩塌,如此往复,海岸线不断后退。如流水镇北港小学校址,原距海岸线约100m,现因海岸侵蚀导致山体滑坡,学校操场与海岸线的距离已缩小至50m左右,已对学校的安全构成威胁。

4平潭岛生态脆弱性的驱动机制分析

4.1全球气候变化

因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已是一个为人们普遍认可的事实。世界海洋的最上层300米,1998年比20世纪50年代中期温度上升了0.3±0.15℃;1966年以来的北半球,年平均雪盖面积有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约减少10%;1973年以来卫星观测北极的海冰面积也有下降趋势,自1978年至今,北极海冰面积可能减少2.8%[10]。国内外科学家使用31个复杂气候模式,对6种代表性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未来100年的全球气候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将比1990年上升0.09米~0.88米[11]。而海平面的上升、更剧烈的海浪、海面冰盖的减少、地面温度的升高促进永久冻土融化和地面冰面减少,将造成沿海地区土地面积减少,这些影响的综合作用对居民和基础设施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引起海岸带的退却,这是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岛影响的一般情况,是海岛固有脆弱性的主要原因。

4.2围填海等海洋、海岸工程建设

平潭岛海岸线蜿蜒曲折,主岛海坛岛西部海域潮流动力较弱,岛礁风化物长期沉积。建国以来,先后实施了竹屿口、火烧港、幸福洋和山门前等大中型围垦,共计围垦面积40.44km2,扩大土地面积2941.7hm2,修筑海堤10418m[6]。近年来,又陆续启动了苏澳港口船舶修造基地、竹屿港口船舶修造基地和平潭海峡大桥等重大海洋海岸工程的建设。围填海工程的修建,改变了原有的海流体系和水动力条件,造成泥沙淤积,降低了海域的环境容量,导致局部海域水环境质量下降,并对海洋生物资源带来严重影响。

4.3海岛周边海域环境污染

近年来,随着平潭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海岛旅游开发等利用程度的不断升高,近海环境质量逐渐恶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垃圾的任意倾倒、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及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使海岛近海环境污染和周边海域富营养化逐渐加重。就海水养殖业而言,海岛水产养殖在增加附近渔民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给海岛和周围海域的环境造成了污染,平潭竹屿养殖区的水质已呈劣四类[12],高密度网箱养殖使得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和代谢废物能够提高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增加水体的混浊度,使浮游生物与食物链发生变化,导致鱼虾减少。而沉积到海底的养殖废物则会造成海底的有机物污染,其有机物分解耗氧在底层形成缺氧环境,对大型底栖生物群落产生影响,导致原来生活在海底的动植物暂时性消失和海底生物多样性的下降[13-14]。

4.4淡水资源缺乏,植被破坏后恢复困难

平潭岛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7200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为11238万m3,浅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2373万m3,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21.3%,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12%,属福建省沿海岛屿缺水地区。

平潭岛处于南亚热带北缘,气候温暖湿润,植被多为逆行演替的人工植被,以木麻黄为主,种类少,优势种相对明显,群落结构单纯。长期受人类的破坏和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植被急剧衰退,原先营造的木麻黄林,老化严重。由于树种单一,原来木麻黄老化被砍伐后,造林成活率低,二代幼林矮化,呈灌木林状,而从外地引进的树种又难以存活,树种更新困难,加上人为挖沙采石和风浪侵蚀,从而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

5平潭岛生态良性发展的对策措施

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耦合作用下的结果,而人类开发活动的盲目性与无序性则是脆弱性加剧的主要原因。因此,应重点从人类活动规范管理的角度来实现对海岛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调控[2]。

5.1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不仅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保护性的旅游。滨海生态旅游应以滨海生态系统和滨海资源为依托,强调保护和可持续的旅游活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平潭海坛风景区、坛南湾沙滩、龙王头沙滩等重点旅游景区的开发应制定控制性规划,论证各类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开发强度,合理确定旅游生态容量,实现以生态资源促进旅游开发,以旅游开发收益促进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同时应加强滨海旅游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治理和抢救已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的旅游资源与环境,使之尽早恢复本来面貌;并在旅游区内建设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设施。

5.2严格控制海岛及周围海域环境污染

控制海岛周围环境污染要海陆一体化调控,应强化岛屿和海域的两位一体监督和综合管理。

一是加大内陆流域综合治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入海,建立并实施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并试点运行。海洋每年接纳污染物中陆源污染物占80%以上,所以应加大城镇居民生活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在原有平潭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二期工程并扩大污水管网的覆盖范围,并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二是全面实施海上流动污染源及其相关作业的监控和管理,加强对机动船舶、港口、锚地泊船等含油污水的治理和管理,实施船舶及相关作业的油类污染物“零排污”计划。

三是提高岛民环境意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5.3推行养殖生态化建设

生态渔业是以生态学为基础,遵循经济规律,运用生态系统工程技术进行设计、生产和管理的一种新型渔业,该产业既能实现高效健康养殖、海洋渔业与养殖业的良性循环,又能有效地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优化自然资源配置,确保渔民增产增收。

在养殖结构方面,要优化产品结构,发展高、优、特种类,提高经济效益。在养殖技术方面,要加强对种苗、饲料渔药生产和使用的监督管理,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提高水产养殖科技含量,进一步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提高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保护中国鲎、仙女蛤、厚壳贻贝、坛紫菜等重要渔业品种的渔业资源、繁育、索饵等场所。

5.4植树造林,实施海岛生态恢复计划

平潭在上世纪90年代初步建成了海岛防护林体系,发挥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巨大效益。但是,由于自然枯死、病虫害以及人为的乱砍滥伐等,疏林地不断增多,目前部分林分已降低或失去防护功能。为防止风沙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应通过重点营造和填平补齐,在燕下埔等五大风口构建海岸基干林和防风固沙林带,形成平潭环岛的防护林体系。

同时,对破坏严重的典型海区开展“海岛生境恢复”计划,旨在利用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建立人工群落和植被系统,修复遭到破坏的海岛生态系统。比如利用“人造沙滩”技术,为中国鲎提卵繁殖区;利用人工鱼礁生物恢复和护滩技术[15],改善修复和优化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为鱼类等生物提供索饵、繁殖和生长发育等场所,从而达到海岸带生物种群恢复和海岸带保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编写组.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

[2]冷悦山,孙书贤,王宗灵,等.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析与调控对策[J].海岸工程,2008,27(2):58-63.

[3]赵桂久,刘燕华,赵名茶.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恢复技术研究———退化生态综合整治、恢复与重建示范工程技术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4]黄鹄,戴志军,胡自宁,等.广西海岸环境脆弱性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5]万忠娟,于少鹏.松嫩平原典型湿地脆弱性分析与评价[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5(2):93-94.

[6]平潭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平潭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

[7]陈传明,黄义雄.福建沿海岛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平潭岛为例[J].海洋科学,2002,26(4):48-51.

[8]黄民生,廖善刚,骆培聪.福建海岛地区自然灾害特征与综合防御对策[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86-88.

第9篇

摘要:党的十报告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一论述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意志,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笔者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条路径。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思考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一重要论述,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丰富,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意志。我们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因此,本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课题,从生态建设的成效、问题、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

我们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些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开展,全民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节能减排有力推进。统计显示,2002年至2011年,全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10年下降19.1%,二氧化硫、化学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4.29%和12.45%,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资源利用率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6.7%,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大幅度减低;环境质量局部改善,2002年7大水系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29.1%满足一至三类水质要求,2011年提高到61.0%;2002年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49.7%,2011年提高到62.8%;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提高30.3个百分点;生态保护和修复取得成效,“十一五”期间,森林覆盖率提高2.16个百分点,退牧还草区牧草质量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力度加大,全国沙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47.16万平方公里;应对气候变化取得进展,“十一五”期间通过节能提高能效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

(二)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一是资源约束趋紧,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上升到56.7%,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多年平均缺水量536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二是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环境频发;三是生态系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我们要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背后有体制政策、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自然观方面的原因,比如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普遍存在,自然的价值还不被承认。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坎。

二、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全民动员,共同行动。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布局,是我们党对建设现代化国家认识的新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都有责任,各行各业都要身体力行。全民都要树立“切实保护好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善待自然生态、珍惜自然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观念,这样才能既建设山清水秀、和谐美好、生态优良的人类家园。

(二)加强媒体宣传。要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还需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等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应重点抓好几项工作:一是高度注重舆论引导和宣传平台建设。比如,通过创办网站、杂志,发表绿色书等形式,突出特色,形成品牌,拓宽宣传渠道。二是抓联动。要以重点区域、行业、单位为切入点,单独或联合主办相关的论坛、研讨会、报告会,就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国策方针的探讨等进行交流;同时以重要节庆、重大活动为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吸引广大干部群众直接参与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三是推典型。要认真总结这些年来生态系列创建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等典型,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形式,继续组织好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用鲜活的事迹教育人、感召人。

(三)政府体制改革。在政府机关中还要对过去建设的各方面消极因素做出反思,尽快地弥补体制的缺陷,不能再单纯地以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依据,而忽视了绿色GDP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制定其他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编制各类规划、推动各项工作都必须遵循。在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同时,要强化评价结果在政绩考核中的运用。要将体现节约环保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充分发挥考核的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推动地方政府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