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16:38:17
导语:在骨折患者护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骨折;并发症;护理 Fracture; Complications; nursing
【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98—02
前言: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骨病的诊断率及人们对骨折复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而,手术治疗在骨科所占的比例也大大增加,这也同时存在着很多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再加上由于骨折病人长期卧床使局部受压,抵抗力下降,加之排痰不畅,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常会引起的并发症有:恶心、头晕、褥疮、泌尿系感染(主要是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坠积性肺炎),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废用综合征。如果不及时防护,可能给患者带来难以言语的不便和痛苦。下面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分析骨折术后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1 临床资料
1.1根据珠海某三甲医院骨科2012年十月份共收病人:50人。将其平均分为A组和B组分别护理,在没有预防措施的情况下,让我们先来了解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首先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了解十月份各组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上面这个图表我们很清楚知道骨折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很高,为了减少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里努力改善和提高我们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有了明显的好转。相关护理措施如下:
2 护理措施
2.1 作好呼吸道护理,预防肺部感染。
多见于一些老年人群和长期卧床的患者,一方面由于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影响纤毛的活动,降低了呼吸道的自净作用,另外一方面由于某些创伤,使胸壁和膈肌的呼吸运动受限,咳嗽反射减弱,咽喉内黏液不易咳出,肺内分泌物引流不佳,易使细菌和病毒在肺内繁殖导致肺部感染[2]。此类病人室内温湿度要适中,空气清新,指导病人作好深呼吸。常有两种方法,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教会病人正确咳嗽,咳痰、拍背的方法【由下向上,由内向外】促进痰液的排出;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定时给予翻身拍背,一般2小时一次。早日下床进行功能锻炼。
2.2 预防泌尿系感染。防止尿潴留
老年人由于生理性老化,膀胱渐渐丧失支持的弹性组织,膀胱小室形成,残余尿量增多,有些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尿残留和潴留,使膀胱组织对细菌的抵抗力下降,所以在进行导尿及膀胱冲洗时应注意无菌技术操作。做好会阴消毒及管道护理。协助病人习惯床上排尿,训练膀胱反射性动作,当膀胱充盈时,用手由外到内,由轻到重按摩膀胱,待感觉膀胱收缩变小时,再由膀胱底部向前下方挤压排尿反复几次至尿排空,或用艾条灸关元、中极穴,每次20min。病人不能自解小便时,可针灸中极、关元、三阴交等穴,留针20min。鼓励病人大量饮水,根据病人的生活情况制定好饮水计划,以产生大量尿液冲洗膀胱,同时也可以防止尿结石的形成,并保持会清洁。
2.3骨折部位感染护理
固定好病人牵引弓、支架、石膏等,使牵引弓等器械不能左右移动造成感染。保持牵引针孔、支架眼敷料清洁干燥,无渗血渗液,定期为骨折部位换药,一周以内每天换药,一周后隔一天换药,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对于营养不良、贫血的患者静脉给予支持治疗。
2.4 压疮预防护理措施
2.4.1正确评估: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有Norton评分法,当患者积分≤14分时,提示易患压疮;Braden评分法,分值越少,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经评估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可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利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关研究表明,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皮肤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min会自动退色,不会形成压疮;如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损伤,按摩必将加重损伤程度。[1]
2.4.2间歇性解除局部压迫,是预防褥疮的首要措施。一般2小时翻身一次。30°侧卧更换法可有效缓解骨突部位压力,提高预防压疮的效果。半卧位或坐位时间每次缩短至30min内;皮肤因摩擦力造成的损伤可通过使用保护薄膜(透明敷料如3MTegaderm)、保护敷料来预防。
2.4.3做好皮肤护理:主要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床铺应保持平整清洁,干燥,且厚薄适度,对大小便失禁,呕吐及出汗者,应及时擦洗干净,不可使用破损的便盆,使用时不可硬拉硬塞。对干燥皮肤发生压疮要进行滋润,用赛肤润一天2次喷局部皮肤。
2.4.4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对长期卧床、恶病质、病重者,应注意加强营养,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必要时给予补液、输血及静脉输注高营养物质,以增强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
2.4.5用于预防压疮的工具:减压设施包括动态减压设施和静态减压设施两种。动态减压设施如气垫床是预防压疮的理想方法,利用电子充气泵定时充气或排气,从而改变身体与床垫的接触部位,减轻局部受压。
2.5预防关节僵硬护理措施
2.5.1骨折外固定后,抬高患肢,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肢皮温、肤色、感觉、运动、肿胀及伤口引流管敷料等情况,严格消毒隔离,同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饮食护
2.5.2 正确指导患者实施功能锻炼是预防膝关节僵硬的关键,功能锻炼必须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三大原则[2]。因此在进行各种护理前要与患者讲明关节僵硬的利害关系,耐心教会患者正确的锻炼方法。并要求家属积极参与,功能锻炼不恰当不得法,操之过急或怕疼痛不敢屈膝、均达不到理想效果。同时正确的饮食休息护理也是康复的重要保障。
3 总结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护理措施也在不断创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也越来越突出,这无疑减少了很多医疗纠纷,也同时防范了很多潜在的并发症的发生。通过上述相关护理措施开展以后,大大的减少甚至消失了相关的并发症。总之,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经常会发生一些并发症,要加强引导和注意,此外护理人员应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悉心照料,耐心指导,和家属共同配合,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亚哲.骨科患者褥疮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现代护士进修杂志,2007:137.
【关键词】骨盆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212-01
骨盆骨折是一种损伤严重、出血量大、合并症多且死亡率高的创伤性疾病[1]。近年来,手术则是骨盆骨折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我们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护理了62例骨盆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收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从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骨盆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其中男41例,女21例,平均年龄35岁,入院时均呈不同程度的休克状态。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预防休克:骨盆骨折多由于突如其来的强大暴力所致,常有头、胸、腹部等多处复合伤,而骨盆内有丰富的血管,骨盆骨折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合并大出血导致的休克[2],因此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黏膜、尿量及腹部体征等,予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及各参数,发现变化及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2.1.2 心理护理:骨盆骨折发病年龄多以青壮年为主,患者都是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意外受伤,病情危急,疼痛和各种损伤使其身心均受到严重创伤,加之丧失了自主行动的能力,使患者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心理,护士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关心安慰患者,耐心细致的讲解手术的注意事项,并向他们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
2.1.3 疼痛护理:讲解引起疼痛的原因,用听音乐、读书、谈心等方法,使其精神放松;协助患者翻身前,耐心做好开导与讲解,翻身时动作应轻柔,保持肢体在最舒适的位置;遵医嘱应用镇痛剂。
2.1.4 正确卧位:术前为了维持骨盆的稳定性,应减少搬动,避免骨折再移位,将患者安置于以可以交替充气的按摩垫上,并及时按摩受压部位的皮肤,缓解因长期同一姿势而引起压疮的发生;在床单上铺以浴巾,以保持受压部位和床褥的干燥,更换浴巾时应将患者抬起,动作要保持协调一致,做到轻抬轻放,避免骨折的再移位。
2.1.5 牵引的护理:对于有牵引的患者,伤肢应保持稍外展中立,以保持正确的功能位和牵引的持续有效;牵引针眼每天应用酒精消毒,以防止感染的发生。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不可随意增减。重量过小,不利于骨折复位或畸形矫正;重量过大,可导致过度牵引,造成骨折不愈合[3]。
2.2 术后护理
2.2.1 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以及下肢的血供,包括下肢肿胀、感觉、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2.2 引流管的护理:负压引流瓶放置应低于切口30~50cm处,防止逆行感染;严密观察伤口敷料渗血及引流夜的颜色、性质、量等,并定时挤压引流管;翻身、功能锻炼时,应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脱落。
2.2.3 预防尿路感染:有留置导尿的患者,应予以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每日观察并记录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会阴擦洗2次/d;鼓励患者饮水2000~2500mL/d,防止分泌物及血块堵塞尿管;定时夹闭尿管,每隔3~4h左右开放一次,以训练膀胱功能。
2.2.4 皮肤护理:术后患者仍垫以交替充气的按摩垫,并用软枕垫入一侧肢体的踝部、膝部、髋部、肩胛部[4],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1~2h按摩受压的部位后,再垫入对侧肢体,如此交替进行。
2.2.5 饮食指导:骨盆骨折患者通常创伤严重,失血较多,机体能量消耗大,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铁、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为主,以促进骨折愈合。
2.2.6 功能锻炼:术后尽早、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能有效减少脂肪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5]。利用口头讲解和图片展示相结合的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由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范围可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单关节到多关节,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适应;卧床期间坚持做踝关节的背伸和屈曲运动,及股四头肌的静止性收缩锻炼,被动活动膝关节;2周后鼓励主动活动下肢关节,进行直腿抬高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为巩固疗效,防止意外,应加强对病人和家属出院时的健康教育和指导,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逐渐扶拐不负重行走。
3 讨论
通过对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我们总结出术前积极主动的抢救护理和术后科学合理的护理、正确的功能锻炼,对疾病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能促进骨盆骨折患者的早日恢复,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丽玲,陈夏平,林静静.骨盆骨折的护理[J].中医正骨,2006,5(18):5~78
[2] 张青,王莉.骨盆骨折并创伤性休克的救治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9):1089-1090
[3] 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75-283
[4] 李建英,汪贵茹,王建英.股骨颈骨折行骨牵引患者压力性溃疡的预防方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7):10
[5] 姜德红,李定国,王万春,等.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5,9(1):61~63
由于本病来得突然,病程长,患者精神上往往苦闷,担心留下残疾,影响工作、婚姻和家庭等,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脾气变得暴躁,容易激惹。因此,患者家属要理解患者此时的心情,主动、细心、耐心,处处关怀体贴患者,安慰鼓励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二、石膏护理
嘱患者保持石膏清洁,防止大、小便及食物、饮料的污染,避免污染物刺激石膏固定部位的皮肤,或造成石膏断裂,如石膏表面污染了,应立即用毛巾蘸肥皂水或清水擦洗干净,但水分不宜过多,以免石膏软化。
三、皮肤护理
注意石膏固定肢体的保暖,防止冻伤。每日2~3次按摩石膏边缘及受压部位的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更换,并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无碎屑,预防骨突部发生压疮。石膏内出现瘙痒时,应禁止患者用硬物搔抓,以免损伤皮肤,继发感染。可用75%酒精棉签擦拭皮肤止痒。拆除石膏后,石膏下的皮肤一般有一层黄褐色的痂皮或死皮、油脂等,其下的新生皮肤较敏感,应告诉患者不要搔抓,可涂抹润肤霜保护皮肤。
四、饮食护理
患者的饮食应做到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以刺激食欲。手臂活动不便的要喂饭,适当多吃些水果及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如辣椒、西红柿、包菜、萝卜等,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还应多补充富含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海产品、蛋类、黄豆、蘑菇等,以利于骨折愈合。因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宜多食含纤维多的蔬菜、香蕉、蜂蜜等促进排便,以防便秘。卧床患者易发生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宜适当多饮水利尿。
五、功能锻炼
早期锻炼。是指伤后2周以内。这个阶段受伤肢体一般都有肿胀、疼痛等症状。骨折断端虽然复位但没有愈合,很不稳定,容易再发生移位。这个时期主要是肌肉锻炼,具体做法是:主动地进行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上肢肌肉的锻炼是用力握拳和充分屈伸活动手指,反复交替进行;下肢肌肉的锻炼是收缩和放松股四头肌,用力使踝关节跖屈、背伸及足趾伸屈活动,能促使受伤肢体消肿。同时,指导家属帮助患者经常在固定部位的上下端做些轻柔的按摩,活动未固定的关节。
中期锻炼。是指受伤后3~6周内。这个阶段受伤肢体肿胀逐步消退,骨折处的骨痂已逐步形成或成熟,骨折断端已比较稳定,接近临床愈合。这时期应在保证继续肌肉锻炼的前提下,开始做较大幅度的关节活动,以逐步恢复肢体的功能。但要特别提醒的是:关节活动不能太剧烈、太粗暴,同时要限制各种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
【关键词】护理干预;颈椎骨折术后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15―02
颈椎骨折一般不同程度存在着脊髓损伤,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治疗的方法以手术为主,而术后的良好恢复不仅可降低死亡率,也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1]。我院就对500例颈椎骨折术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10月到2012年10月我院治疗的500例颈椎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成2组。对照组男176例,女74例,年龄21~62岁,平均(37.1±2.6)岁;骨折类型:C1-C2骨折41例,C3-C5骨折骨折159例,C6-C7骨折50例,受伤类型:车祸伤101例,高处跌伤71例,其他78例。合并症:完全截瘫19例,不完全截瘫59例,101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压迫症状。观察组的一般情况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予以遵医嘱执行,未予以其他的护理措施。
观察组进行以下的护理措施:①护理:头部保持中立位,颈部两侧沙袋固定制动,术后2天开始翻身,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法,专人保护头部,外出检查时必须佩戴颈托。②生命体征的护理:常规予以吸氧2-3L/min,持续心电监护以及监测记录血压、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对于呼吸低于10次/min的叫醒患者,血氧饱和度小于95%需提高警惕,判断有无缺氧症状。③脊髓神经护理[2]:对于术前发现有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后除予以监测血压等外,要随时问患者有无肢体麻木或沉重感,保持引流的通畅。④切口护理:术后观察引流量、色质等,敷料是否干燥,渗血如何等,对于渗液严重者则予以更换敷料。⑤呼吸道管理:予以生理盐水+沐舒坦超声雾化吸入2~3次/d;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正确有效的咳嗽,促进肺泡的扩张,指导患者正确咳痰;定期做好翻身拍背护理,指导家属如何配合等。⑥疼痛护理:术后要加强对患者疼痛的护理,指导家属加强护理,转移疼痛,服用西乐葆等止痛药物。⑦指导功能锻炼:护士每2小时对患者进行手指、足部活动及直腿抬高训练,预防血栓的形成。⑧出院指导护理:出院后继续佩戴颈部支具3月以上,避免颈部前屈、左右旋转等动作,睡觉时去枕,保持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外出时佩戴颈托,避免再次发生颈部损伤,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继续四肢功能锻炼,术后3、6、12个月来院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处是否达到骨性愈合。
2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平均住院(16.9±1.5)d,平均费用为(38982±231)元,患者满意度为70%,患者生活质量评分(79±11)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平均住院(13.6±1.1)d,平均费用为(30012±102)元,患者满意度为98.4%,患者生活质量评分(91±9)分。两组比较P
3讨论
颈椎骨折手术要求严格,术后一定要加强护理工作,要防止感染,防止再次骨折伤及脊髓造成瘫痪,术后从呼吸道、伤口等方面加强护理,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另外,术后2天后指导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的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3]。
综上所述,对于颈椎骨折术后患者,运用恰当的护理措施予以干预对患者是有益的,但是护理的措施是要结合患者的病情来定,不可一概而论。
参考文献
[1] 张丽琴.颈椎损伤哈罗氏支架外固定术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8):142.
关键词:骨折患者;钢板去除;预防;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人体发生骨折后,有一部分发生骨折的部位周边一定范围内,其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对其进行钢板固定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愈合,需对患者进行固定钢板去除手术,去除伤口极易出现感染甚至坏死现象,比如尺桡骨、股骨骨折患者等[1-3],这使得对该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共治疗了其中实行了钢板去除手术的骨折患者200余例,随机选取100例就骨折患者钢板去除术后伤口感染预防护理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共治疗了其中实行了钢板去除手术的骨折患者200余例,随机选取100例对其进行研究,其中,男71例,女29例;年龄16~59岁,平均年龄38.1岁;胫骨与腓骨骨折44例,锁骨骨折16例,尺桡骨与股骨骨折共40例;内固定为1/3、1/2管状钢板12例,重建钢板14例,普通钢板33例,动力钢板41例;固定时间:12个月以内89例,12个月以上11例。将其随机分为感染预防组(50例)和普通护理组(50例);感染预防组在对患者进行逐个评估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感染预防,普通护理组实行常规的护理。随机分组,排除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具有普遍性和可比性。
1.2方法 手术方法:根据钢板固定手术时采用的钢板的长度和固定用钉孔的位置,用手术用尖刀间隔性切开钉孔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用手术用螺丝刀将固定在体内的螺钉一一去除,用手术用尖嘴老虎钳将固定在体内的钢板去除,手术腔体放置引流管引渡,然后用1号线间隔性缝合皮肤,采用棉垫加压包扎,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1.3护理措施
1.3.1患者心理护理 普通患者在经历骨折创伤和钢板固定手术后,已可正常活动,因此其对于需要再次手术会感到不安,常常会出现心里紧张、焦虑及恐惧的现象,担心钢板去除手术后,会失败或者使病情反而加重[5],心里潜意识认为宁愿不要进行钢板去除术,习惯于维持现状。此时,护理工作人员应耐心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钢板去除术的方式特点,去除手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钢板去除手术的过程、会出现的问题及可能采取的措施[6];同时在平时护理工作中多向患者介绍钢板去除手术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战胜恐惧心理的信心。
1.3.2钢板去除术后护理 钢板去除手术后,护理人员需密切注意患者的体温等生命体征,并对患者进行常规监护,如心电监护等,为有效防止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不良现象,需鼓励患者在手术后的第2d就开始进行一定的肢体等功能锻炼;密切注意患者手术伤口引出的引流液情况,包括引流液的颜色、粘稠等性质、引流液的量等内容,同时护理人员应每1h就挤压1次引流管,以确保引流管不被堵塞,保持通畅;当手术后第3d,引流量不大于50mL/d时,即可拔除引流管以防止逆行感染[7];护理过程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密切注意、保持伤口敷药的干燥,避免伤口接触到水及其他易导致感染的物体,预防发生感染;在手术后的3~5d,通过拍X射线,及时了解患者在行钢板去除术后骨折部位的生长恢复情况[8]。
1.3.3术后康复护理 为有效防止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压疮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积极为患者下床活动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并指导患者在手术后的第2d就开始进行一定的肢体等功能锻炼。若患者不方便下床锻炼,可先让患者趟或坐在病床上进行前期的恢复性训练,护理人员须协助患者完成床上训练,护士及患者家属一起协助做好患者的起、坐、自己穿脱衣和饮食等基本的生活动作,做好生活上的护理工作[9]。恢复性锻炼的强度应循序渐进,具体肢体等功能锻炼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1.3.3.1上肢的锻炼 手上拇指对指、随后握拳,再用力伸指;肩、肘、腕抬高活动、关节屈伸、旋转;项背肌及颈部屈伸、旋转练习等。
1.3.3.2下肢的训练 膝、踝关节屈伸训练,直腿抬高活动、股四头肌等练习、压膝运动、活动髌骨、踝泵运动等。
1.3.3.3在钢板去除手术后的5~7d,可以进行适当的步行练习。
后期恢复性锻炼任务较重,护理人员应在恢复性锻炼前告知患者锻炼的目的、方式和内容,同时为消除患者出现紧张、恐惧不安等心理,还应告知患者在后期恢复性锻炼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需采用的应对方法,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恢复性治疗,可适当要求患者家属陪同并鼓励患者身心放开、大胆锻炼,促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出院;在患者出院后,要求患者的受伤部位禁止进行剧烈的活动、视情况要求患者在6个月或1年时间内不拎重物,并要求其继续加强肢体等功能性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须保持正确的动作姿势,并定时、及时复查。
2 结果
2.1两组伤口感染情况 感染预防组与普通护理组各50例患者伤口感染统计结果显示:各组50例患者中,感染预防组仅发生了1例感染病例,其他49例均痊愈出院;普通护理组有11例伤口感染病例,感染预防组伤口感染患者的数量明显少于普通护理组,说明预防护理对伤口的感染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能有效降低伤口感染的可能性,提高护理质量。
2.2两组护理满意率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回访工作,结果显示:感染预防组护理满意率达98%,远高于普通护理组的72%。
3 结论
人体发生骨折后,有一部分发生骨折的部位周边一定范围内,其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对其进行钢板固定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愈合,需对患者进行固定钢板去除手术,去除伤口极易出现感染甚至坏死现象,这使得对该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文章通过对钢板去除术后的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分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3.1感染预防组50例患者中仅发生了1例感染病例,普通护理组50例患者中发生伤口感染的有11例。
3.2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再对其进行有效的感染预防护理,加强护士对伤口感染情况的护理,能有效预防伤口感染的发生。
3.3预防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钢板去除术后护理、术后康复护理等措施,结果显示上述护理措施对患者伤口感染的预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对患者采取先评估、再进行针对性的感染预防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几率,降低伤口感染的可能性,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曾秀珍.骨折患者钢板取出术后伤口感染预防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134-135.
[2]宗贝,陈连心,邓健.骨折患者钢板取出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8):1970-1972.
[3]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39-1141.
[4]蒋琪霞. 伤口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0-11.
[5]徐华,刘四华. 微创模板法内固定钢板去除术的手术配合[J]. 护理学杂志,2008,23(12):11-12.
[6]杨敏娟,伍霞菊,徐瑞生.老年糖尿患者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0.1,25(1):46-47.
[7]孙照莲,李红,张沁. 外固定架加灌洗治疗骨折固定术后感染的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01,7(11):846-847.
【关键词】骨科术后 疼痛 镇痛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179-02
疼痛是手术后患者常见的症状,是机体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是引起机体防御和保护的生理机制[1]。术后疼痛控制不佳可造成躯体和精神痛苦,护士可通过患者的面色、体态、生命体征等客观表现来判断疼痛是否存在以及疼痛程度、止痛措施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而提供有效的护理。2009年7-12月我科对骨科术后患者采用止痛疗法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585例均为术后患者,男365例,女220例,年龄18-85岁,上肢骨折232 例,下肢骨折353例。
2 方法
2.1 评估方法 于患者术后给予止痛治疗和护理措施前后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0表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
2.2 护理干预
2.2.1 疼痛宣教 本组病例大多数患者对疼痛的认识不足,认为手术后疼痛是必然的,不能意识到疼痛对机体的危害和患者可以提出完善镇痛的要求。通过宣教室患者认识到疼痛不仅影响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而且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了解有关镇痛方法的知识,止痛药物的作用以及使用镇痛泵的益处,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术后镇痛不仅是减轻痛苦,而且能够提高预防并发症的能力,帮助患者消除术后疼痛的顾虑。在与患者的交谈中,对患者的主诉表示充分理解,让患者有信任感、依赖感、安全感,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焦虑。使患者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思想轻松,可提高疼痛的阈值,增加对疼痛的耐受力。
2.2.2 术后护理
2.2.2.1 骨科患者术后多采取被动,活动量减少,不能有效地对抗疼痛,护士应及时协助患者变换。上肢骨折患者要采取功能位固定,下肢骨折患者患肢垫枕抬高20cm,以达到促进静脉和淋巴的回流、消除水肿和减轻疼痛的目的。
2.2.2.2 保持良好的治疗环境 病区保持安静、清洁、有序,调节光线,减少噪音,去除异味,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患者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2.2.2.3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面色、神态、末梢血液循环情况,术后24~36h疼痛最明显,尤其是夜间。肢端肿胀明显、皮肤张力高均可加重患者的痛感,应密切观察其变化,必要时采取减张措施,但对于未明原因的疼痛忌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
2.2.2.4 心理支持 如果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到疼痛的体验上,此时他感知疼痛要比平时强烈[2]。引导患者分散注意力,指导患者运用放松疗法,从下到上,绷紧身上肌肉群,保持15s,然后慢慢放松。
2.3 疼痛干预 控制疼痛的有效方法是及早使用止痛药物,而不是等到疼痛难忍时再给药。目前主张预防性用药,对于疼痛性质明显原因清楚的骨折术后疼痛采取预防性用药较疼痛剧烈时用药量小,镇痛效果好。这种方法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使护理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并使其有规律可循。在患者术后疼痛未发生前,给予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非那根25mg,氯丙嗪25mg,或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自控镇痛泵。
3 结果
3.1 评估结果 本组585例患者通过应用预防性镇痛措施及正确有效的护理,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疼痛减轻能忍受或无痛,最后疼痛消失,骨折对位良好,切口愈合,均已开始早期功能锻炼。
4 体会
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实施和完善, 护士在疼痛的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虽然不能绝对避免,但护士正确的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护理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掌握必要的疼痛护理技能,积极应对疼痛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针对不同的个体开展有针对性的疼痛教育,使患者对镇痛治疗和护理有更为积极的态度。患者主动参与疼痛管理、自我评估疼痛的变化,配合医护人员寻找有效缓解疼痛的方法是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可使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更高,从而更好地为疼痛的患者服务。骨科患者手术后反复疼痛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必须纠正患者仅满足于手术疗效而忽视疼痛或将疼痛视为必然的错误认识。骨科术后患者采取预防性用药,准确地评估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正确的护理措施,可达到有效镇痛的目的,减轻患者的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水平,对促进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骨折是外科创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损伤,主要是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受到破坏所引起的,以疼痛、肿胀、青紫、功能障碍、畸形及骨擦音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骨折患者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感染,褥疮,骨折部位畸形愈合等等,因此,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良好的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一般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钙、高铁、高维生素饮食,以供给足够营养。避免进食牛奶、糖等易产气的食物。
2病情观察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意识状态,及时执行医嘱,给予补液,扩充血容量等。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及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3疼痛的护理
除创伤、骨折、手术切口引起的疼痛外,骨折部位畸形愈合、神经血管损伤、伤口感染、缺血等都会引起疼痛。手术切口疼痛,一般以3日内为甚,以后减轻。骨折后继发感染疼痛,发生在创伤后3日,进行性加重或波动性加重。组织缺血疼痛,肢体剧烈疼痛,进行性加重,肢体远端缺血体征。
及时清创,整复,固定,及时告知医生伤口引流情况,保持敷料干燥,按要求给予伤口护理。缺血性疼痛,及时解除压迫,松解过紧的包扎和固定。此外,受伤24小时内可以冷敷,24小时后热敷;患肢固定,并抬高,减轻肿胀引起的疼痛;疼痛难忍,遵照医嘱适量使用止痛药物。
4选择
骨科不同部位骨折,常要求采用不同的及肢位。护理翻身时,要求维持患肢对线和保持肢体的正确固定位置。
肱骨骨折,要保持患者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静脉回流可消除局部肿胀,取半卧位或侧卧时健侧卧位,前臂呈屈曲状,下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绷带挂在颈部将前臂置于胸前,肘关节弯曲90 度;股骨颈骨折患者应患肢外展中立位,穿防旋鞋,防止足外旋和内收;四肢骨折: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注意指(趾)端血循、感觉、运动等情况,防止肢体过低加重肿胀;保持患肢功能位;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忌将患肢抬高,避免动脉压降低,肢体血液灌注量减少,加重组织缺血缺氧。
5预防褥疮
由于骨折患者常常行动不便,很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卧床,由于局部长期受压,营养不良,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褥疮。要经常保持床铺平整、清洁,按摩受压部位,定时翻身。而掌握正确的翻身方法,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给病人翻身前,首先向病人说明翻身的意义和方法,以取得病人的积极配合。翻身时动作要轻柔,忌拖、拉、推等动作。应抬起病人,使身体略离开床面。骨突部位用75%酒精或红花油按摩10~15分钟,并撒以滑石粉。翻身后,保持床单铺平无褶,保持清洁、干燥。 2)如病人带有鼻饲管、尿管、各种引流管、输血、输液管时,翻身前要放松,翻身后要检查各种管子是否脱落或受压。
3)截瘫病人翻身时,应左右各1人,一人扶病人,一人准备棉垫,将其松动铺平。二人协调紧密配合给病人翻身时,用手伸进棉垫腾空处,轻柔按摩骨突部位并涂以滑石粉。
8)翻身后,可将病人背后及两膝之间垫以软枕。
如已发生褥疮或有褥疮早期征象者,要立即进行“褥疮护理”。
I 期褥疮:用红花乙醇按摩局部皮肤,每天2次。应用气垫架空淤血部位,避免局部再受压,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肢体锻炼。
Ⅱ 期褥疮;用红汞涂擦破溃处,以收敛皮肤,促进局部皮肤愈合。或用鸡蛋膜覆盖破溃处。有水泡者用无菌针筒抽吸水泡内液体,消毒针眼处并用无菌纱布覆盖。
Ⅲ、Ⅳ期褥疮:应伤口换药。选择合适的敷料盖住伤口,在伤口处直接加压。以免病人出血不止(肝癌病人凝血功能差)。每日用油性抗生素伤口换药,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一星期内无好转可作伤口细菌培养,以寻找敏感抗生素。
平时应注意给病人补充营养,鼓励患者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鸡、蛋、鱼、肉等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患者的体质。充足的营养和褥疮的发生发展愈合密不可分。另外要注意便后用水清洗,还要勤换内衣裤。
6 骨折部位功能锻炼的护理
良好的功能锻炼,对骨折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给患者讲解功能锻炼对骨折预后的重大意义及方法,以取得患者日常生活的自主功能锻炼。
骨折早期(伤后2周内):不活动关节,主动的收缩、舒张肌肉。
骨折中期(伤后3-6周):肌肉锻炼的前提下,适度关节活动,切忌活动过大,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
【关键词】 褥疮膏; 褥疮; 护理对策; 外科骨折
骨折患者需长期的卧床休息,导致了局部组织长期处于受压状态,发生了血液循环障碍,该部位的皮肤持续处于缺氧、缺血及营养不良的状态,从而出现了溃烂和坏死,引发了褥疮的形成。选取本院近年来100例重度褥疮患者,对其加强护理干预并接受本院研制的褥疮膏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具体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在1996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外科骨折后褥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新编护理学基础》中褥疮不同时期的诊断标准,均为Ⅲ度和Ⅳ度[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实验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22~73岁,平均(41.8±6.1)岁,病程(1.8±0.4)年;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2~72岁,平均(41.1±5.8)岁,病程(1.8±0.6)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褥疮的分期标准 依据《新编护理学基础》制定的褥疮不同时期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4个时期。Ⅰ度褥疮:又称瘀血红肿期,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皮肤出现急性炎症反应,并同时伴有不规则、界限不清的软组织肿胀、硬结及发热,但这些症状均只限于表皮,且具有可逆性;Ⅱ度褥疮:又称炎性浸润期,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皮肤局部红肿浸润扩大变硬,部分累及到皮下脂肪,皮肤呈现紫红色,表皮常有小水泡,患者会感觉到疼痛;Ⅲ度褥疮:又称浅表溃疡期,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皮肤出现局部溃疡,且患肤周边部位呈现红、肿、硬状况,皮下脂肪受到局部感染的侵入,出现了分泌物和组织坏死;Ⅳ度褥疮:又称坏死溃疡期,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肌肉出现坏死情况,且骨骼各韧带暴露出来,坏死组织呈现黑色,有臭味和较多的分泌物,部分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脓毒血症。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基础护理、营养支持护理及常规的褥疮防治方法,如不时的更换患者的(12次/d)、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放置不同的支持物进行减压等;治疗组给予本院研制的褥疮膏,该药膏主要含有人参、鹿茸、血竭、海螵蛸、龙骨、牡蛎、黄芩、白芨、白芷、紫草、没药、乳香等12味药物,用麻油为溶剂熬制,以白蜡赋型而成,局部外用。用前将创口常规清洗消毒,尽量清除坏死组织,外面涂1层药膏,膏厚3 mm左右,再以敷料盖住,以后每次换药用棉球擦干净药膏残余即可,1天1换。7 d为1个疗程,持续6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及褥疮愈合时间。
1.4 疗效的判定标准 治愈:溃疡部位得到完全的愈合,痂皮脱落,创面完全修复;显效:创面显著的缩小、干燥无分泌物、红润,有肉芽组织生长;有效:创面渗出物减少,溃疡面没有扩大;无效:溃疡面没有变化或扩大,创面渗出物没有减少[2]。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100%,高于对照组的54.00%(P
2.2 两组褥疮愈合时间比较 对照组褥疮愈合时间(75.4±16.6)d;治疗组为(43.7±13.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褥疮(又名压迫性溃疡)为骨骼隆突与长期硬面之间压迫软组织时,渐渐产生局部性区域内的细胞坏死[3-4]。是由于营养血供与机体组织发生血流障碍的末期结果。皮肤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症[5]。褥疮的产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6-10]:(1)压力,骨折患者由于害怕疼痛和固定牵引装置发生了移位,因此不愿意经常的翻身,导致了局部组织受到了持续的压力,发生了血液循环障碍,该部位的皮肤持续处于缺氧、缺血及营养不良的状态,从而出现了溃烂和坏死,引发了褥疮的形成。(2)潮湿是促使褥疮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局部组织的皮肤受到潮湿或尿液的长期刺激,会导致该处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的削弱,并且出现了水肿,抵抗力下降,使得该处的皮肤极易受到细菌的污染和繁殖,从而出现了褥疮。(3)在围手术期,石膏、夹板、绷带的松紧使用不当,导致该处皮肤血运不良,从而出现了褥疮。
目前,对于褥疮的治疗主要采用常规的褥疮防治和护理,主要的护理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基础护理,医护人员需保持病床的整洁、干燥和清洁,患者的皮肤需保持清洁,勤检查、勤按摩、勤翻身,病房的温度、湿度也需保持在适宜的范围[11]。(2)医护人员需提高责任心,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得患者积极配合治疗[12]。(3)营养不良是导致患者出现褥疮的危险因素,并直接关系到褥疮愈合的效果。因此合理而有效的营养支持是减少褥疮发生和加快褥疮痊愈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保证患者能够处于健康的状态,医护人员需要求患者合理的饮食,嘱咐其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4)按照不同程度的褥疮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Ⅰ度、Ⅱ度褥疮,需及时将病因去除,增加患者的翻身次数,保持局部组织的干燥和清洁,定期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然后再用0.5%的碘伏浸透的纱布贴敷创面并进行包扎;对于Ⅲ度、Ⅳ度患者,需用生理盐水和双氧水清洗创面,再用碘伏进行消毒[13-14]。(5)加强护理过程的管理和考核力度,护士长需不定时的进行跟踪检查,及时纠正不合理的措施,并且完善相关的临床记录[15-17]。但上述的护理及防治措施在根治褥疮方面的疗程较长,特别对于Ⅲ度、Ⅳ度患者的疗效不是特别好。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利用本院研制的褥疮膏在治疗褥疮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于Ⅲ度、Ⅳ度患者,经过用药1周左右(平均5.2 d)即可见到明显新鲜肉芽组织以及创口周缘皮肤生长,视创口范围及深度不同,一般在经过40~60 d后均可愈合,总有效率能够达到100%。本膏剂所用药物全为纯中药,溶剂为芝麻油,均无毒性。褥疮属中医外科疮疡范畴,祖国医学在疮疡外科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本方为以家传秘方为基础,在遵循传统中医理论基础之上,结合现代中药研究成果加以完善而成。制作不复杂,且传统中医学对膏剂的制作有丰富的经验。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结合褥疮膏在治疗褥疮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对各种程度的褥疮,尤其是重度褥疮效果确切、简单易行、安全实用、经济实惠,完全可避免手术植皮等,减轻患者各重负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巧莉.外科骨折患者压疮护理[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12(4):212.
[2]吕燕碧,林梅.分层换药治疗Ⅱ期压疮患者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12,12(6):100-102.
[3]李艳芳.分析舒适护理在手外科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527-528.
[4]谢崇英.外科骨折患者压疮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2):293-294.
[5]黄利花.外科骨折患者压疮形成原因与护理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125-126.
[6]李川江.髋部骨折患者发生压疮的医护干预[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7):30.
[7]吕利条.多发性骨折病人压疮的预防及护理[J].医药前沿,2013,22(18):274-274.
[8]宁倩,彭琪,左建容,等.新型敷料在压疮治疗中的临床应用[C].中华护理学会第8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1:119-120.
[9]徐晶.髋部骨折患者发生压疮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2,2(7):105-106.
[10]李友娥.预防骨科患者发生Ⅱ期压疮的护理方法及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2008,9(1):76-78.
[11]魏岚.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压疮预防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6):148-149.
[12]蔡玉珍,钟小晶.老年骨折合并骶尾部Ⅳ期巨大压疮痊愈1例的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5(1):113-114.
[13]李惠兰,胡瑞萍,王竹英,等.卧床患者多功能助力带的研制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22):38.
[14]杨雯雁,黄颖,陈丽娟,等.3M透明敷料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压疮的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13,28(16):412-413.
[15]马继燕,曹芳.外科骨折患者压疮护理对策之我见[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4):85-86.
[16]李燕玲.褥疮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82-183.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经皮加压钢板;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0076-02
股骨转子间骨折常在老年人中发生,骨折线在大小转子之间的髋部,属于关节外骨折。因老年患者长时间卧床并发症较多,目前主张早期行手术治疗转子间骨折,DHS、PFN、Gamma钉等是术中常用的内固定器械,但这些器械都有一定的缺点。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ing for pertrochanteric hip fractures, PCCP)是新发展的内固定器械,有以下优点:切口小、肌肉剥离少、出血不多、手术时间不长、X 线辐射少、创伤小、疼痛轻微、患者下床早等[1]。尽管这类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毕竟患者年龄大,如术后护理不当,仍可发生各种并发症(如褥疮、感染等)。本文结合笔者所在科条件,对这类患者采用相应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26例,女37例;年龄61~93岁,平均(82.3±7.3)岁;受伤原因:摔伤48例,车祸伤1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A1型(骨折线从大转子到远端内侧骨质只有一处断裂)42例,A2型(骨折线平行于转子间线,内侧皮质有2处以上断裂)21例,其中合并冠心病14例,糖尿病33例,高血压病41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7例。所有患者均应用PCCP行手术治疗。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患者因创伤后疼痛、对治疗没信心等原因,常存在焦虑、烦躁[2]。护士应细心、耐心进行宣教,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和恢复过程及预后,减轻焦虑、烦躁,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牵引护理:患者住院后置患肢于外展中立位,同时行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骨牵引术,并定期检查是否发生松动、移位和进针点是否发生感染等情况,有异常发现应告知主管医生。术前应鼓励患者行抬臀训练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防止骨骼肌萎缩。对患者骶尾部、股骨转子部及足跟部皮肤应定期按摩,防止发生褥疮。为适应术后卧床,患者要床上练习排便[3]。老年人常合并各种内科疾病:护士除关注骨科情况护理外,还应针对其内科疾病进行护理[4],对高血压患者要注意监测血压、降压药使用、控制输液量,保持血压稳定;对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监测血糖、饮食、降糖药使用,保持血糖稳定,对COPD患者,保持呼吸道畅通、保证SpO2正常。
1.2.2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患者术后因麻醉、手术创伤、失血等原因,加上老年人合并各种内科慢性病,生命体征常不稳定。故术后24 h内应用监护仪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有异常波动时告知主管医生[2]。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可诱发老年患者心脑系统并发症,因此应常规使用镇痛药物或术后镇痛泵解除疼痛。(2)引流管的护理:术后患者一般会留置引流管。护士应固定好引流管并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量。如发现引流管松动、引流量大等情况均应通知主管医生处理。(3)便秘的预防和护理:老年人术后卧床时间长,加上自身生理特点,容易便秘。应多食蔬菜、水果等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同时适当行腹部按摩预防便秘。已便秘者可选择轻泻通便药物、开塞露塞肛、甘油灌肠剂灌肠等措施治疗。(4)预防肺部感染:长时间卧床的老年患者可发生坠积性肺炎,应经常翻身拍背、嘱咐患者多做吹气球、扩胸、深呼吸等活动,帮助排痰。同时也可使用沐舒坦、糜蛋白酶等药物协助排痰[5]。(5)预防泌尿系统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管通畅,会阴冲洗 2 次/d,保持会阴清洁,病情允许及时拔除尿管。(6)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患者平卧时抬高患肢,稍屈曲髋、膝关节,促进静脉回流。在床上适当活动下肢,如病情允许尽早下床活动。常规小剂量应用抗凝药物。同时护士细心观察下肢是否有异常情况(严重肿胀、肤色改变、温度下降、浅静脉明显充盈、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发现异常告知主管医生。(7)预防褥疮:保持床单干燥、清洁。定时翻身、应用气垫床、按摩受压部位和骨突部位等以降低受压部位的压力和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8)功能锻炼指导:尽早开始功能锻炼有助于减轻肢体肿胀,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6],如患者病情无异常,在引流管拔除后即可行膝、髋关节被动活动;3~5 d后行患肢髋、膝关节主动活动,同时行患侧髋周肌肉的力量训练;2周后扶拐不负重立位行患肢髋、膝关节主动活动;3周后可部分负重(10 kg内),根据骨折类型及内固定情况选择活动强度和时间。(9)心理护理:术后仍要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嘱咐家属多探访患者,消除其孤独感。护士耐心进行心理疏导,介绍成功的病例,减轻患者消极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3 出院指导
(1)嘱咐患者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从非负重状态慢慢到部分负重状态,骨折临床愈合后才能完全负重。术后1、2、3、6、9、12个月返院复查X光片,了解骨折愈合和内固定位置情况[2]。(2)出院前将翻身、上下床活动、站姿、坐姿、扶拐活动等动作的要点告知患者。(3)出院后吩咐患者要饮食合理、适当锻炼、保证日照时间、不能漏服抗骨质疏松药物。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能自理生活和进行一定的体力活动。术后发生肺部感染6例,褥疮2例,切口感染1例,由于早期发现和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均顺利好转后出院。所有患者未见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疾病。患者多年龄大、体质差、各系统器官功能减退,而且合并一种或多种内科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故手术治疗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致残率和死亡率高[7]。PCCP是在DHS的基础上Gotfried从微创角度考虑,开发出来的新型内固定钉板系统。用PCC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8],但这类患者年龄大、体质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护士耐心、精心的护理非常重要,不仅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减轻,还使手术成功率增加。本研究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和并发症的诱因,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术后均能自理生活和进行一定的体力活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下:肺部感染6例,褥疮2例,切口感染1例。由于早期发现和及时进行对症处理,未出现严重问题。
总之,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做好病情评估,针对术后各种护理问题制定详细、合理的相应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梁亚男.高龄患者PCCP内固定术中的护理安全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5):807-808.
[2]吕玉华.PCCP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8):28-29.
[3]白春琴,付晓霞.骨牵引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11):2281.
[4]俞夏飞,陈颂芬,欧丽月,等.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2):123-124.
[5]刘秀英,任文艳,刘节竟,等.糖尿病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PCCP治疗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14(9):108.
[6]梅芳,张丽芳.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8):248.
[7]程英,陆鲜.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4):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