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16:38:28
导语:在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221-02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时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改革,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进入,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传统文化趋于弱化。作为青少年主体的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兴趣,认知度不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一定的挑战。作为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们必须改变态度,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
1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包含了诸子百家思想、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戏剧、建筑、传统中医、民间工艺、民风民俗、古玩器物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增强其民族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的,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大学生从各方面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认识,同时能更深刻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伟大,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使得大学生真正以中华民族为荣,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的优秀思想和美好品德。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修身齐家平天下”,非常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以和为贵”的思想,注重与他人关系的平衡和协调;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不耻下问”,对于学习的态度非常积极向上…传统文化所提倡的种种思想,都督促着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不断提升。
2 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分析
本课题对衡水市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认知水平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兴趣不高,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关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一题,61.5%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27.8%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只是有点兴趣,还有几乎10%的学生不感兴趣。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上,只有52.1%的学生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应该选择性继承,其中大部分是精华,也有糟粕;22.1%的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不应该继承;8.5%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中利大于弊,应该放弃继承。以上的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兴趣不是很高,同时仍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认识不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51.6%的学生持不乐观的态度,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的未来很迷茫。
第二,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不高,了解程度差,传承传统文化的情况差。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方面,问卷中只选取了一般情况下人们应该有所了解的某些方面。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只有39.8%的学生能全部记住,58.2%的学生只能记住一部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的三大思想,只有13.8%的学生知道并能够区分三者观点,59.1%的学生只是大致了解,不能完整描述。中国四大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只有12.5%的学生都看过,并读过多次,27.5%的学生多次看过其中一两部,48.8%的学生只看过其中一两部,还有同学基本没看过。关于中国三大国粹,只有24.6%的学生知道,61.1%的学生知道一部分,还有14.3%的学生完全不知道。关于古代诗词曲赋,17.2%的学生能背下很多,31.8%的学生表示能背下一些,还有39.5%的学生能背的很少。关于某一门传统艺术,只有9.6%的学生选择了精通,64.3%的学生选择掌握过一点点,26.1%的学生表示没接触过。所有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全面,且了解不深刻,仅限于表面的一点点,还有很多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根本不了解。
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情况不尽如人意,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第一,长期以来社会政府对于传统文化重视度不够。虽然近年来,国家开始对儒家文化、对传统节日慢慢重视起来,但是重视程度仍旧不够。在此之前,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低。同时,社会上对于大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努力不够,开展的活动较少,宣传影响力度小,社会没有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大方向上为大学生树立风向标,对于大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作用较为忽视。
第二,学校对于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够。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扬方面没有起到充分的作用。较少的学校单独设置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去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除了课程设置外,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也较少。文科以及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或许了解的相对多些,理科类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很少。学校在教学组织、课外活动等方面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扬做的不够。
第三,外来文化对于中国的冲击。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加剧,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外来文化在不断地传入中国。在这个大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一定冲击。人们越发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从而忽视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尤其大学生这个群体,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近年来,美剧、日剧、韩剧、泰剧等电视剧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很大。这在问卷中也有所体现,38.7%的学生认为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大影响,45.1%的学生认为有一些影响,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外来文化的影响持肯定态度的。
第四,学生自身及家庭的因素。学生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慢慢消退,所起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的影响如何这一题上,25.2%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的各个方面有着绝对影响;53.8%的学生认为影响较大,但较以往有所减弱;12.9%的学生认为影响较小,基本褪色。所以大学生没有在传统文化上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很多学生所在的家庭在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上也没有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重视传统文化的家庭相对来说较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更关注的是孩子的专业成绩。问卷中也显示只有23.9%的学生通过家庭影响来了解传统文化,所以家庭在孩子学习传统文化上没有起到充分的作用。
3 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以及途径
要想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改变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现状,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第一,社会及政府营造传统文化传播的良好环境。政府应出台更多鼓励传统文化发展的政策。在问卷中,可以看出49.6%的大学生通过电视电影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40.2%的学生通过书籍资料来了解传统文化。社会上多鼓励有关于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或是电影的发行,同时要保证高质量的节目使得学生接受更多更准确的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同时书籍方面,正规整个出版市场,抵制盗版低质量的书籍,确保学生能读到正版的相关书籍,在书香中学习和领悟传统文化。政府可以利用多个契机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多走进大学校园进行相关的活动。
第二,学校从各方面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问卷显示46.1%的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见学校教育在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1)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日常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的创新。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活动,如果将传统文化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能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哲学、文学、艺术、建筑等方方面面,与教学内容有着众多显性或者隐性的联系。每个专业的教师应仔细思考自己的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寻找两者的结合点,尽量将所教内容相关联的中国传统文化一起传授给学生。同时这种将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结合,将专业知识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新方式,可能会容易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促使其对传统文化进行更多主动的了解和学习。
(2)学校可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随着社会以及政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可以系统地向学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以及各种表现,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再是星星点点,不再是各种片段,而是完整的知识体系。学校根据各专业的需要和培养目标,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尤其对于理科类的学生可以作为必修课,来弥补其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不管在专业课教学中,还是在单独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要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理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外来文化的关系。
(3)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除了课堂上传授传统文化,学校可以多组织各种相关的课外活动。除学校组织的活动外,各学院可以根据自己学院的特点组织更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学校还可以经常邀请专家来校进行相关的讲座,满足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需求。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文化,将教室、宿舍、宣传栏、电子屏幕等充分利用,为学生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第三,学生自身要加强民族意识,树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
(1)学生要培养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主动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学生要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重要纽带。学生要纠正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去主动发扬,主动承担传承的重任。
(2)学生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在各种外国文化不断进入中国后,很多大学生盲目地崇尚外国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近年来韩剧、美剧、泰剧、日剧大量引进了中国市场,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早已过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将外来文化作为自己最爱的文化。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去看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理智的心态去对待外来文化,真正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区发扬光大,而不是以外来文化为荣。
第四,社会、家庭、学校应该互相协调,共同致力于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业。家庭因素在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鼓励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行为。社会及政府要重视对家庭、社区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增强家庭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帮助父母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从而在生活中再次影响孩子。同样,学校也可以利用与家长的交流机会,加强家长对于孩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在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影响下,学生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需要大学生去继承和发扬,在社会、家庭、学校的支持下,大学生要主动担负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朴.加强高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9(2):20-22.
[2] 王冠,司雁龙.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J].文学界(理论版),2010(11):241-242.
[3] 陈晓芸.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现状综述及原因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1):113-116.
[4] 何家义.论传统文化自觉与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3):18-20.
关键词: 文化传承创新 城市发展 推进方法
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于“传承与创新”。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重大的文化变革。高等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1]。大力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人才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高等教育背景下文化发展的现状
推行素质教育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显著提高,教育重点从关注学生学什么逐渐转移到关注学生怎么学,学生的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大大提升。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文化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外来文化入侵及中国传统美德的丧失给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
(一)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排挤,本土文化认同度大幅降低;年轻群体特别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主动传承意识不高。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提高传统文化的认同度是传统文化传承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民族文化素质问题。民族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推动大国文化崛起的重要因素。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国民文化素质,特别是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存在较大程度的滞后现象。如何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是文化传承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现代文化国际影响力问题。国家文化是否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是国家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现代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特色不鲜明,文化创新不突出,导致中国现代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弱化。如何强化中国现代文化的开拓创新意识,突出文化特色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加强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
文化发展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根本。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如:传统文化的逐渐没落、遗失;现有文化发展难以与时俱进;部分人甚至出现社会价值的迷失、扭曲等。这些问题都说明文化的发展不能再止步于简单的传播和延续,而是要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理念相结合地进行转化重塑,实现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探索在高等教育背景下加强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效途径,已成为高等教育界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
当前城市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由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文化碰撞、融合日益频繁。高校教育要不断加强文化思想创新,真正起到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作用,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弘扬,使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
三、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方法
面对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我市应积极稳妥的部署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工作。高校应集中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点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坚持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真正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领路人。
(一)找准自我定位。高校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2]为一体。只有对自身价值具备清醒的认识,坚守自身职责,不跟风盲动,才能避免高校在自身定位上出现偏差,在价值追求上偏离本位。
(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如今的大学生成长在一个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受到较多西方文化的影响。开放的环境塑造了他们活跃的思维,也使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存在一定的模糊和偏差。因此,高校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提升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度,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做好前人优秀文化的传承工作。文化传承是创新发展的起点,高校在强化大学生技能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德育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文化传承意识,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文化宣传活动,从实践中强化文化的传承;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从学生的思想层面,奠定文化传承的坚实基础。
(四)激发思想创新,推进传统文化现代化。高校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高校师生要勇于对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进行探索创新,从新观念、新内涵等多角度出发,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勃勃生机,加速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五)加强文化融合与对外交流,使学生对文化发展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文化传承创新要注重多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高等教育要特别注意从四个方面加强文化融合:一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融会贯通;二是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三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融会贯通;四是人与自然融会贯通。此外,高校还应该积极创建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外来文化,借鉴他们的优势,为文化创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国永.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的责任与使命[J].高校理论战线,2012(03):41-43.
高一政治课学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时,引发了我对祖国大家庭56个民族特别是众多少数民族的兴趣。我是蒙古族,那么我国和内蒙古还有哪些少数民族呢?他们又是什么样的?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上网查阅了少数民族的有关知识,发现了居住在大兴安岭一带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由于人口少,他们被称为“三少民族”。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好多文章提到,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一体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三少民族”一些独特的民族文化濒临消失,让我感到十分惋惜。正好学校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是我决定选择“‘三少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并作为自己的参赛题目,得到了爸爸、妈妈和辅导老师的支持。暑假期间,爸爸还专门抽时间陪我到呼伦贝尔去做实地调查。
本课题以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为调点,通过参观访问、问卷调查和资料检索,了解“三少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及其独特价值,研究当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中小学生和老师的问卷调查,分析“三少民族”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教育的现状,探讨学校、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以达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
在检索资料、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确定课题,制订调查的具体方案。
通过走访相关专家,了解“三少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特点及其价值意义;通过走访民族文化、民族教育工作者,了解民族地区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通过走访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家庭,对当地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学校、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情况。
参观博物馆、鄂温克民族传统
【关键词】传统文化 英语教育 传承 传播
一、高校英语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方面,对于语言专业技能培养和外来文化传播效果明显,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对外的传播有所欠缺。当前高校英语教育注重对于外国语言的教育,很少提及中国本土文化,这种情况甚至导致学生以为外国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崇洋心理也有一定产生。我们应该加强本土文化在语音文化教学中的应用,以顺应全球化进程的趋势。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严重欠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的体会英语语言风格和文化特色,教师也鼓励学生阅读英语著作、观看英文电影、积极与外国人口语交流等。长期的沉浸在国外文化的氛围中,难免使学生产生英语更加优越的错觉,以及西方文化更加优秀的想法。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也应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积极的做出引导,积极的宣扬我国传统文化并创建更加适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全新模式和理念,让传统文化国际化,走出国门影响世界。
二、高校英语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1.传承与传播的主体。随着世界各国间经济贸易的不断交流发展,英语不仅仅是语言交流工具,还负责这文化传播的责任。教师则是最直接的传统文化传播主体,提高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积极传播传承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对于中英语音的掌握是有很深的基础的,也深刻理解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所在,那么久需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客观的进行理解和判断。举例来说,对于“dragon”的理解就显示出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东方文化中,龙是祥瑞之兆,在中国更象征着神的力量,而大多与龙有关的成语也多涵盖褒扬的意思,如“龙马精神”“龙凤呈祥”等等。但是在基督教中“dragon”是罪和异教的象征,在西方文化中通常表示邪恶力量。所以我们应该客观的对待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正确的理解。
2.传承与传播的内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诗词歌赋、书法水墨、楹联、建筑、饮食、节日等等多方面文化元素,而西方也有着伦理、价值、风俗习惯、艺术等等多个层面的文化组成。中西方文化有着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辩证的去传播文化和正确的进行理解。例如在汉语中,仅称谓语就有9种之多,而适用范围也有不同的要求和效果。而西方文明是以“个人本位”“自我中心”为核心价值观,故而称谓关系就没有中国文化这么广播深奥。在国外有着不同的宗教和信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引导者人们的行为,而我国也有诸子百家等文化思想流派和伦理思想产生等等各方面的影响。我们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更客观更全面的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吸收,最终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进行理解和欣赏,而并不是直接的认同或否定。
3.传承与传播的媒介。高校英语教育应多方面进行传播和传承。首先需要利用好课堂教育,这是最直接的向学生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途径。然后是利用好网络教学平台,如QQ、微信、微博等等社交媒体媒介,可以间接的推广和传播,从而影响更多的人。最后,可以引导并鼓励学生通过影视作品等,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了解,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博。
4.传承与传播的受众。学生是接受传播的最直接的受众群体,他们肩负着传承、继续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针对当前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不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首先可以开设兴趣社团,比如成立协会,吸引更多的兴趣爱好者,多组织活动和互动,感受文化的浸润。其次,可以定期举行学术讲座,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生理特点,进行跨文化交际领域的中西方文化交流讲座,可以在特定的时期对学生进行指导。另外,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多样化的授课方式。还可以就爱好情况,丰富课外研修内容,课下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欣赏品鉴,提高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加强学生文化交流的意识。
5.传承与传播的效果考核。传统文化与传播的效果考核可以采取形成性和终结性两种考核结合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全过程中进行全面的测评,这种考核方式可以对学生不同过程的学习效果进行阶段性考核。终结性考核是指通过书面试卷考试的传统形式,也可以采取竞赛知识问答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测评,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注重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弘扬传统文化。
三、结语
高校英语教学不只是教授学生这门语言,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多维性人才,而同时也有着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只有辩证客观的对文化进行理解和研究,才能更好的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习好英语的同时逐渐自我升华。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
1、民族传统文化范围和特征
1.1 范围界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指来自于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者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征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民间文学艺术、传统工艺及民间民俗三大类。其中,民间文学艺术则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美术、语言文字、戏曲和杂技等。民族传统工艺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涉及许多领域,包括、绘画、雕塑、木偶、皮影、剪纸、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技艺、以及与上述有关的代表性的原始资料、实物、建筑和场所,等等。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
1.2 特征。作为一种知识产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与现代知识产品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它又具有不同于现代知识产品的显著特征:(1)它不仅凝结着当代人的劳动,而且凝结着历代人的劳动,其权利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从国家层面上讲,它是一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文化财产;从族群层面上讲它是特定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该民族的文化财产;从个体层面上讲,它又可能成为个人的文化财产。(2)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利用中生存和发展,停止利用之日便是民族文化的消亡之日。保护民间传统文化,不是将其束之高阁, 而是合理利用,在利用中实现保护。(3)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失将不复存在。民族民间文化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对其保护的难度。
2、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商品化步伐的加快,以自生自息为主要特质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境遇堪忧。经济对文化的影响从来就是鲜明的,但是,这种影响并不都是积极的。因为经济以同质性为其发展路径,文化则以多元为其运行轨迹。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带来繁荣。恰恰相反,由于人们对现代经济生活的过多关注,对传统东西的无暇顾及或不愿顾及,致使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面临消亡的危险。主要表现在:(1)过度商业化地滥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流失现象严重;(2)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着年久失传的危险;(3)一些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习俗正在消亡;(4)大量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5)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更让我们气愤的是,一些国家和个人为了商业利益或者其他的目的,纷纷来中国寻找淘金点,针对目前我国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的漏洞,对我国的一些历史、传统知名人物进行注册,以中国文化名人来创作影视节目;或者抢注我国知名但未注册的商标,等等方面的问题和现象越发严重。[论/文/网 LunWenData/Com]
3、民族传统文化的立法完善
根据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国际经验,笔者认为,一部开拓性的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法律,应当确立以下保护机制:3.1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通过普查,全面了解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抢救和保护工作。普查是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记录和对一些反映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实物和资料的收集,其目的就是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档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搜集、整理民间艺术的系统工程——编纂十大文学艺术集成志书。据不完全统计,该工程共收集民间歌谣302 万首,谚语748 万条,民间故事184 万篇,民间戏曲剧种350 个,剧本l 万多个,民间曲艺音乐13 万首,民间器乐15 万首,民间舞蹈1.71 万个,文学资料50 亿字。在调查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有许多濒临灭亡的民族民间文化瑰宝被抢救性地记录下来,也有许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经过挖掘、整理,重新焕发出生机,因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意义重大。我们有必要通过立法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机制得以规范而有序地进行下去。法律应明确普查的方式和要求、普查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政府的责任和普查人员的职责、公民协助普查的义务。
3.2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点保护和传承机制。对于具有重要历史和科学价值的濒危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国际采取了重点扶持的保护政策。在普查的基础上,对认定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给予重点保护和抢救;对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政府一方面通过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的方式予以抢救,另一方面给予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以适当的资助,鼓励其带徒弟传承民间技艺。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法律应该明确规定:认定重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标准,政府公布重要民间文化遗产的名录并指定保持的方法、保持者享有的相应权利和荣誉、赋有的义务。为了鼓励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法律还应规定:政府给予长期生活在民间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且有很高造诣的民间艺人以“民间艺术家”的荣誉;对于具有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表现形式、该项民族民间文化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艺术水平的地方,政府命名其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推动该艺术的弘扬;通过财政拨款、鼓励社会捐赠等形式扶助以民族民间文化为创作对象的艺术表演团体,鼓励它们进行创作和演出。
3.3 文化生态保护机制。特定的生存环境是民族传统文化持续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持文化生态,将文化遗产在适宜其生存的社区和环境中原状地加以保存,使其成为“活文化”,不失为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当前,一些省区都在进行着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筹划,为了规范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立法应当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方式、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保护区内居民的权利和义务、破坏文化生态者应承担的责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行政保护要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为此必须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
民间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其意义是多方面的,历史要保留,文化对我们的价值是有形和无形的,而一些民间工艺更是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特别是民间传统文化里一些独特的手法和理念,如中医,更是让我们收益无穷,我们要保护民间传统文化,我们要发扬民间传统文化,这对于我们的国家和国人都有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治国主编.西部知识产权保护战略[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4.
【关键词】传统文化 公共艺术设计 现状 融合应用
艺术设计的问世,是人化与物化的高度融合,它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使人类文明摆脱了黑暗,走向了光明。通过调查,任何好的艺术设计都离不开传统文化,因此公共艺术设计必须要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够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风格、满足国民审美需求的作品,同时还能够向世界各国展示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但是,目前我国公共艺术设计的观念、思维受到西方设计观念和思想的影响,导致设计者不能够注意到传统文化,不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合到公共艺术设计中,使设计出的作品失去了民族特性,更使作品缺乏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因此,在下文中,笔者将浅探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融合应用。
1 传统文化与公共艺术设计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精髓,更是价值观的表现。而现代艺术设计起源于西方国家,是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产物。可见,传统文化是公共艺术设计创新的源泉。从表面来看,传统文化制约着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创新,但实质上,传统文化能够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使整个作品富有意义与价值。艺术设计不能够否定传统文化,而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不断创新与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拥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才拥有设计魅力,而艺术设计也要不断吸收西方国家新进的设计理念与思想。
概括来讲,公共艺术设计必须要立足于传统文化,又高于传统文化,在设计过程中要把握传统文化与创新借鉴,使两者之间能平衡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2 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的融合
通过调查分析,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融合,确实能够赋予公共艺术设计生命力,使艺术设计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在公共艺术设计中融合传统文化,必须要恰到好处,不能够给人生硬的感觉,否则会使得其反,同时还要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1)公共艺术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具有三大特性:整体性、辩证性以及因果循环性。一般较为注重事物内部的辩证统一关系,更为注重综合与归纳。公共艺术设计中要顾全大局,把握平衡,才能够使公共艺术设计具有艺术性和欣赏性,避免公共艺术设计失去意义。
(2)公共艺术设计需要传统文化的文化符号。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文化底蕴,就要注重文化符号的运用,因为文化符号具有非常强的民族象征意义和传承性与生命力。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将其运用到公共艺术设计中,能够使人们的内心情感得到宣泄,增强公共艺术设计的舒适感,更能够体现现代生活的古朴典雅。
(3)公共艺术设计要融合传统文化的陈设艺术。我国的陈设艺术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能成功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主要原因就是它蕴含两大品质:庄严典雅的气度和潇洒飘逸的气韵。无论何种设计都是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因此必须要注重人性化。公共艺术设计必须要结合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换言之就是要融合传统文化,但是不能够照搬,而是要继承与创新。
3 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公共艺术设计是为人们生活服务的,也就是说好的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观念。公共艺术设计要想有可能成为经典,就必须要具有民族文化。
(1)传统材质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当前,人们生活压力非常大,生活节奏快,因此公共艺术设计中,要注重传统材质的运用。将传统材质运用到公共艺术设计中,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倡导的绿色生活的理念,还能够给予人们返璞归真的感觉,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运用传统材质制作具有现代设计理念与思想的公共艺术设计,能够赋予公共艺术设计时代感,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传统文化的精神得到发扬与传承,使整个设计具有文化底蕴。
(2)传统图形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传统图形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象征,留给后代无限的想象之美,同时它还具有时代意义和当代的设计观念。传统图形是我国人民一代一代积累下来的,具有非常强的民族文化,通过传统图形的运用,可以赋予公共艺术设计无限的想象空间,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使人们能够停下脚步,歇一歇,更能够使公共艺术设计具有象征性,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有利于我国公共艺术设计的发展。
传统文化是我国5000年发展的精髓,更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因此公共艺术设计中要融合传统文化,且要善于运用传统文化,为公共艺术设计注入生命力,使设计具有民族风格和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口述传统 资源整合模式 少数民族 云南
1.背景介绍
11 研究背景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是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带,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许多少数民族尚没有自己的文字,因而某些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传承,长期以来都是依靠对本民族文化及习俗有很好掌握的民间艺人、土司、巫师等人通过口头叙述来传播的,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口述传统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保护并发展民族口述传统并且利用民族口述传统发扬少数民族文化称为人们关心的问题。
1.2民间口述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民族口述传统指的是人们通过口头的、声音的方式对人们的特殊回忆和生活经历的一种记录的传统。早在19实际40年代的,美国历史学家就对口述历史进行了研究,口述传统渐渐受到了国内媒体以及学术界的关注,并得到发展。
在中华民族文化环境破坏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日益衰落的情形下,针对民族口述传统的资源整合模式探究,对于传承口述传统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口述传统所承载的文化传承、历史传统、民族民风和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今,国内尚没有针对口述传统资源整合模式问题的系统探讨,本文在借鉴并吸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相关模式建立的建议。
2.民族口述传统资源模式现状
如今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趋势使得少数民族口述传统逐渐失去其传承与发展的有利环境,很多宝贵的口述文化也面临着失传或者濒临失传的危机。本文以云南省丽江市的纳西族口述传统为例,通过对纳西族口述传统的研究,结合丽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程度,探究影响少数民族口述传统的主要因素,并且调研少数民族口述传统资源合理构建的现状。
2.1资源零散分布,整合难度大
虽然现在少数民族大多都采用聚居的形式生活在一起,对于口述传统的传承有着很大凝聚力,但传统资源在区域内的分布仍然比较零散。如丽江口述资源主要是以个人或者组织的形式来进行整合,但个人或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较少,且零星分布于区域内。资源零星遍布民间导致民族口述传统传承的市场化程度也较低,口述传统的传承与发展亦收到阻碍。其次,资源的分布的无规律性亦加大了整合资源的难度,这又进一步地加剧了口述资源的分散化。
2.2各项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开发
民族口述传统载体多元,口述传统也包含着许多内容,如口述方式、民居构造、衣着服饰、商洛、村落、婚庆、饮食习惯、技术技艺、社会习俗等。这些内容有机联系,融为一体,对于口述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少数民族口述传统的发展大都是采用比较传统的、单一的传承方式,各项资源之前缺乏有效的整合开发。
2.3现有资源模式流于形式
少数民族口述传统的传承一般是通过人的口述来进行下去的,而口述表演者经过长年累月的口述表演,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呈现一种简单而又粗放的形式。如舞台设计、衣着服饰、口述方式等方面都倾向一种简单地重复。在日复一日的口述表演中,艺人一般重复着最初的口述方式,着装、舞台设计大都不轻易改变。这种简单粗放的口述资源模式无疑不利于口述传统产业的发展壮大。口述传统要想要更发的发展壮大,必须经过一系列较为复杂而精密的专业化设计,这样才能在汹涌现代潮流里取得生存的一席之地。
2.4口述艺人资源匮乏,缺乏大批传承载体
少数民族口述传统一般是通过口述艺人将其亲历、亲闻、亲视的历史事件或民族人文趣事的方式来传承下去的,可以看出口述艺人在民族口述传统中的重要核心地位。随着时展,人们也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化、现代化潮流中逐渐转变思想,且价值观也发生转移。一些少数民族口述传统艺人亦是,且想要继续延续口述传统文化的人也呈减少趋势。少数民族口述传统如果缺乏传承载体,这很可能导致口述传统文化后继无人甚至没落。并且,民族口述艺人如果得不到相应的利益回报或者社会尊重,可以预见将来愿意从事口述传统的人将会越来越少,这对于口述传统的传承更加不利。
2.5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协同问题
民族口述传统资源是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的有机统一。有形资源主要指的是在口述过程中借用的建筑背景、服装服饰、表演道具等有实体形式的实物资源。相对于有形资源,无形资源是一个相对抽象且广泛概念,主要指的是说唱方式、口述艺人才能、民族习俗如婚庆、节日等。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在少数民族口述传统的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的协同问题。有形资源因为实体原因,有可能会偏离无形资源正常轨道,造成脱节;而无形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有形资源以在原有基础上发扬口述传统文化。可以预见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如果有更好的衔接,这对于口述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3.民族口述传统资源整合模式建议
3.1“零散归总”整合模式,合理布局资源
针对民族口述传统资源零碎资源的问题,政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整合零碎口传资源过程中,政府应该采用一个“零散归总”的资源整合模式。首先,政府可以寻访少数民族村落聚居点,对口述艺人进行档案记录,对口述艺人所传承的具体内容,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的方式进行记录。然后根据具体口述传统保护策略,合理安排口述传统资源。其次,在整合过程中还应贯彻不破坏原有口述传统的原则。“零散归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联系口述传统的各项资源,使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合理布局的系统。
3.2协同各项资源整合,共同开发资源
在深入调查口述传统文化的同时,应注重各项资源的发展程度,应建立一个协同各项资源开发程度的机制。在口述传统的传播过程中,各项资源的作用需要一个相对平衡的发展条件。所以政府在整合各项资源的过程中,应该力求一个相对均衡的资源整合模式。协同各项资源整合将会推动和向资源的共同开发。
3.3简单粗放向复杂精密转变,注重消费者感受
如今的口述传统大都采用一种简单的粗放的形式。在发展传承少数民族口述传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由简单粗放的形式向复杂精密的形式转变,要推动口述传统的专业化、精密化。在转变过程中,一定程度上需切合消费者对口述传统的需求,这样会更有利于口述传统文化的更好发展。在转变过程中,我们应防止口述传统过度商业化,这不仅磨灭了少数民族口述传统文化原有魅力,并且也违反了切合消费者需求的初衷,甚至会产生更大反向效应。
3.4增进对口述艺人社会尊重,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口述传统文化要传承,需要一辈一辈口述艺人投身其中。我们应该增进社会对口述艺人的尊重,提高口述艺人在社会中的认同度。并且政府应该建立健全一系列政策措施,做好青年传承人的培养工作,为口述文化的传承发展奠定后续基础。可以组织定期开办一些针对少数民族口述传统色课程培训,如民族歌曲、乐器、礼仪等课程的培训对于培养青年传承人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传统文化;设计艺术教育;营销传播;市场;传承;发展
一、 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播现状
(一) 中国设计艺术市场、教育现状:回顾设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在中国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历史,我们的设计艺术,是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而兴起的,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产生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在商品化经济的大潮中,急匆匆地紧随商品化经济爆炸式的发展,追逐潮流、赶超世界,却无法冷静下来,审视自己的文化,研究自己的教育。诚然,新的设计形式的不断涌现,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设计作品和造就了一批艺术家和设计师,但总体来看缺乏原创性和个性语言,形式与语言一直是在跟着外国走,具体的陈述与表现上也失去了该有的民族人文精神,丢掉了民族的风格和传统的神韵,是令人深思的。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空间被改变之后,设计师的责任是重新营造一个适合现代人的人文语境和存在空间,而不是打破重来或盲目模仿、移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物质虽然丰富了,但地方文化溃散、传统文化失根、民间技艺失传已成为现实。面对如此的文化缺失,作为传承文化与创新未来,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力量,应从全民教育入手,从设计艺术教育做起,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融本土民族文化资源于设计艺术教育中,探索和建立中国特色的现、当代设计艺术理论和教育,是设计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二) 传统文化在当今教育中的传播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根植于中华大地,世世代代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当今的传统文化教育对我国现实的教育体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点中:
1.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开拓进取、积极上进。
2.厚德载物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人格与品质。
3.和谐思维,有利于帮助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妥善的与人交往。
4.“以义导利”观点,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5.爱国主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与民族精神。
二、 传统文化教育在设计艺术教育中传播的重要性
(一) 传统文化观念在现代设计教育中传播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即能体现文化的独特性又能彰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符合东方传播语境下的内在要求,因而在设计所涉及的领域中广泛运用,掌握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优秀的经验,我们才能够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二) 传统文化的元素、形式在现代设计教育传播中的重要性:优秀的设计师需要的不仅仅是设计的技巧,更重要的还包括设计师的修养和对设计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以及对市场的把握,若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与元素的设计则更要求设计师及其设计团队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扎实的修养积累,能够在运用的过程当中抓住精髓,而不是肤浅的搬用模式化得样式与元素。
三、 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一) 国际化背景下现代设计观念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的传播思考对于现代设计发展起步较晚的国家来说,只有从认识上站在比较高的起点上,才有可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西方现代设计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确实具有可供借鉴的实际意义,高起点上学习借鉴西方的先进设计后,再进行设计上的创新。民族性是指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设计者应有意识地挖掘民族文化的精神,应将民族文化放在全球的背景上,以全球的视角来俯视民族文化,这样才能设计出全球所认同的精品来,在国际市场中建立有效的传播需要有世界语言的民族文化。
(二)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增强文化的归属感: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无数的璀璨文化宝藏,对于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应该珍视、继承、发扬,设计师作为不同时代新观念、新思想、新事物的创造者,就更应该对于本民族的文化充满认同与归属,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文明之根,我们应该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当做一种责任,一种自豪。这种观念和思想应该渗透到我们艺术设计教学的整体活动中。
2. 设计呈现形式与元素的提炼要具有时代性:人类的审美是存在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人的审美与需求呈现的趋向是不同的,设计师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应该只停留在形式与元素的生搬硬套,应该传承文化中的精神内核,以具有时代特征的形式语言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的审美特征。
(三) 在设计艺术专业基础教学环境中如何有效建立传统设计艺术的传播。
1. 改进设计史论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传统的史论教学更多的是偏重系统的理论讲述,理论考试结束课,这种学习方法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知识传授系统完整,但忽视了学生的因素,难以实现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互动的方法,要求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根据课程所讲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传统设计艺术观念、元素形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全新表达方式,总结学习不同人物、时期、风格、流派、的设计表达方式,设计思维观念,更深刻的理解传统文化在当今的传播语境中的传承。体味中国传统审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前教育;多元文化;适应性;措施
教育的任务是传递文化,让人体验文化价值,并培养出能够创造文化价值的人。学前教育作为奠基工程,更是要将各种文化最精华的部分作为传承,培育出最优质的人。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元的文化涌入我国,对学前教育产生一定的文化冲击,所以我国学前教育在接纳多元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反思其适应性,以及对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性,最终求得幼儿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对国际文化的理解。
一、学前教育文化的现状
(一)多元文化形式盛行
近年来,学前教育不断引入国外教育模式,突破了中国学前教育实践停滞不前的僵局,蒙台梭利学前教育尤为典型。它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质的办学条件、多样的环境创设俘获了园所、教师、以及幼儿和家长的芳心。然而很多“蒙氏”幼儿园和早教中心仅仅是冠以噱头来收取高昂的费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依旧是传统方式,其背后的原因还是缺乏对西方教育文化背后的价值意义深入的思考,一味追求形式,而非本质。无独有偶,瑞吉欧幼儿教育模式也被国内幼儿教育圈视为学前教育实践的代表,很多机构仿照其“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纷纷效仿,然而由于该模式没有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情况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该模式对教师素质、课程环境以及家长配合有很高的要求,导致实际效果大相径庭。毋庸置疑,这样“多元”文化的输入早已演变成了对西方学前教育的盲目崇拜。
(二)本土文化缺位
前文提到教育的作用是传递文化,将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传递给最优质的人,学前教育正是文化形塑的关键时期,把握好学前教育的文化傳承,才能真正将教育“栽好苗、树好根”。从中国传统文化而看: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凝聚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史、人文情怀和普世价值,是民族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的综合体现,这些高度凝练的文化结果理应成为学前教育深挖与传承的重要内容。然而现实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依旧存在重“工具化”知识的现象,多排识字、算术等知识的课程,少排或者不排陶冶情操、文化熏陶的课程。将中国儒家文化、道家思想、墨家体系放置一旁,使学生不能从小树立起民族观念,更谈不上培养文化自豪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历史文化分为精华和糟粕,在课程设置中理应承担起筛选的责任,实现去伪存真、去粗求精,从而实现中华文化优质传承。
二、对于学前教育文化的现状的反思
毋庸置疑,学前教育对个人、社会和民族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学前教育的文化价值取向没有具体普遍适应的模式存在,所以导致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出现以上两点问题。针对于此,我有两点反思,是否能够通过西方多元文化的本地化、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有效改善现状。
(一)多元文化本地化
在本地化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理解西方文化产生的背景:西方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都体现着西方社会对公民民主权利的追逐。例如西方的学龄前儿童通常被鼓励着学会快乐、追求个体想要的、做出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明显这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大家与小家”的价值偏好产生了冲突。因此,我们在理解多元文化盛行这一现象的时候,应该正视文化冲突,并在引进过程中加入对中国本土的思考和解读,从而避免“东施效颦”的发生,造成对西方学前教育的盲目崇拜。如果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能够在充分理解西方文化的前提下,并有目的、有思考的引进精华部分,抵制西方文化的不良影响,那我们就能让多元文化有机的绽放在中国的土地中。
(二)深挖传统文化内核
多元文化并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形态。如何应对多元文化带来的冲击,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俗话说:唯有自己变强大,才是一切的王道。只有深挖传统文化内核,扩大文化传承,提高文化主体的传播,将传统文化向外输出,才能应对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的冲击,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有机再生产。在学前教育中,决定学龄前儿童应该学什么、怎样学的,是老师、家长、社会,他们所做的决定又依赖于周围文化环境的塑造。因此,要想传统文化能够长久不衰的发展下去,老师、家长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通过课程、游戏、接触物等塑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在筛选、整合多元文化的前提下,进行传统文化的二次成长与传递。这不仅仅是学前教育文化的发展目的,更应该是学前教育文化适宜性的实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