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工程管理要求

时间:2023-08-29 16:38:32

导语:在工程管理要求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工程管理要求

第1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 管理人员 人员素质 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作为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程度在增强。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活力。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多,大规模、高技术、复杂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出现呈加速趋势,使得建筑业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这个挑战首先是对建筑业人力资源需求的挑战。这就首先要求建筑企业注重高素质、复合型建设工程管理人员的培养和补充。

1 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对建筑企业的意义

人力资本理论奠基人物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充的作用;他通过“经济增长余数分析法”的量化计算,进一步证明了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他认为,对于现代经济来说,人的知识、能力和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1]

1.1 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已成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的建筑市场基本是以买方市场为主导的,业主对建筑企业要求多,佣金少,企业之间竞争极其激烈,甚至出现“中标靠低标,盈利靠索赔”的说法,这往往会在施工中或施工后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甚至导致甲乙双方合作关系的破裂,最终建筑企业并不能顺利实现经济目标。而在目前,大部分建筑企业掌握的技术都是相近且市场价格高度透明的情况下,谁拥有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谁能做出良好的项目选择,投标决策,投标时有适时的报价策略,优良的施工组织设计,拿出最低的综合单价这才可以保证企业在招投标中胜出,取得工程项目。

1.2 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是工程项目成功的基础条件

在工程项目实施中还要有高素质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三控两管一协调。完成初期制定的质量、进度、成本三大控制目标,同时还要进行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为合理合法的索赔取得契机和证据,保证经济利益。还要有善于组织、沟通的工程管理人员协调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等各方面的关系。在当代超大规模的建设项目,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勘察单位、总包商、分包商、材料供应商等等的参与多达几百甚至上千方,这无疑对工程管理人员来说难度更大,但拥有这样人员的建筑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稳脚跟。

1.3 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是工程质量的内在保障

建筑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就是建筑产品的质量,而通常认为影响质量的五种因素4M1E,即Manpower(人),Machine(机器),Material(物),Method(方法), Environments(环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机、料、法、环境,五大要素。这其中人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中讨论的重点,特别是作为现场管理的工程人员,又由他们来调控整个现场的一线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设备,材料,施工程序、方法,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与周围环境是否和谐。由此可见,五大要素在工程中都直接或间接的是由工程管理人员决定。工程管理人员是否有同他人良好的沟通能力来布置任务,协调关系,是否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基础来指导施工机具的使用、维护,计划材料的进场批次和数量如何良好控制使之符合运筹学原理达到储存费用最低并且保证材料的品质,调整施工顺序,根据网络图技术优化工期检查指导操作工人的施工方法,同时还要求工程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保证人员的工作环境,尽量达到低噪音,无污染的绿色施工环境标准。

1.4 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是建筑工程有效进行的关键因素

现在的社会发展还要求建筑企业中的工程管理人员对一个工程从概念设想到正式运营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如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最终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试运行等。这就要求作为一名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人员除了要拥有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以外的多种知识,只有综合素质过硬才能驾驭建筑工程管理,实施出工程质量良好,经济效益优良,工作环境和谐的建筑工程。

2 当代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2.1 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

建筑行业的质量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建筑产品的质量好坏意义重大。从重庆綦江虹桥整体垮塌事件到楼脆脆,楼歪歪,到近期江苏南京市汉中门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擅自采用建筑胶对裂缝进行处理;上海市苏州河河南路桥结构空隙违规使用编织袋等杂物填充作为空腔内膜。这些工程在表面上看大多是符合建设法规的规定,手续齐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资质等级均符合要求,设计人员,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也都拥有职业资格。依然出现的这些建筑事故和质量问题,究其根源是各类工程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太低,无视法律法规的尊严,无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违反操作规程,无视职业道德,一味向钱看,一切以经济利益为准,是绝不能在工程管理行列中存在的,否则将祸国殃民。所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是衡量当代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人员素质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2.2 较高的建筑工程技术水平

工程管理工作是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工作,其效果不仅取决于工程队伍的总量能否满足业务的需要,而且取决于工程管理人员,尤其是高级工程管理人员工程技术水平的高低,如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他们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才能够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控制,提出指导性意见。[2]只有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才能使起使他们肩负起工程管理的巨大责任,否则就会在管理中力不从心,难以深入到管理的内核,难以抓住管理的要害。

2.3 系统的工程管理知识和经验

管理的目的是谋求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工程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对工程从构想设计到正式运营的全过程,包括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最终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试运行等活动进行策划、协调、控制、统筹和规范,以保证工程的质和量符合预定的要求。这就要求工程管理者有系统的工程管理专业素质,掌控工程进展全过程。同时还要不断积累管理经验,以便对工程进展中的突发问题提出应急处置对策。

2.4 较强的经济核算和财务分析能力

建筑活动涉及的投资资金一般比较多,少则几十万,多则几千万上亿元,作为决策者,必须要有具有科学性的定量分析数据和结果作为判断,决策的依据。工程管理活动涉及建设项目的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最终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标书制作、采购、施工、结算、决算、试运行等方方面面,都要求管理者能熟练运用经济方法,科学严谨地控制经济指标和活动朝着预期目标运行。

第2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房屋建筑业能从某一个角度反映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也正是因为如此,房屋建筑业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却常常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导致部分建筑工程的质量不高,甚至存在质量上的缺陷。经常出现的建筑质量问题有房屋裂缝、渗漏等,甚至有的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存在严重问题,这些建筑质量问题不但对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甚至为人们的人身安全买下了安全隐患。在整个房屋建筑工程中,质量管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我们一定要把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管理过程。

1、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特点分析

首先,所受影响因素较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如材料的选用、技术措施以及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建筑的质量具有隐蔽性。房屋建筑工程具有相对复杂的施工过程,其工序多,专业交叉及中间产品也较多,这会产生较多的隐蔽工程,致使房屋建筑的质量存在隐蔽性。因此,在质量管理中需要通过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与检查来减少质量隐患。再者,最终验收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房屋建筑工程不能通过拆卸手段来检查内在质量,使得工程竣工验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形象,甚至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建筑业亦然如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将工作具体化,并在每个具体施工环节实施全面的管理才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在实施管理时要针对工程特点分析其较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与部位,结合施工方自身情况确定质量目标,并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详尽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目前的房屋建筑呈现出多类型多功能发展趋势,使得施工作业难度大大增加。为了在规定期限内以最低成本完成预期功能要求,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管理尤为重要。

3、房屋建筑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体系不健全

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是项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可是目前却并没有构建起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由于不具备健全的管理体系,施工过程中的许多质量问题很难被发现,尽管这些质量问题最终会在工程完工之后被发现,可是很多问题却无法得到及时纠正,日后会对人们的使用产生不利影响。对监督部门以及工程管理部门来说,也没有重视施工过

程中的质量管理问题,没有充分发挥自身在建筑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

用。

3.2施工中影响因素众多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十分复杂,不仅工期长,而且工作难度也

大于其他行业,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因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操作并不容易。建筑材料、建筑设备、施工人员、地质条件等因素都能够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另外,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偶然事件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如施工技术落后、施工设备出现故障等,这些因素加大了施工质量管理的难度。

3.3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整体较低

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主要由农民工组成,而农民工在学历程

度、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这就导致施工过程的纪律性、规范性以及技术性都不高。另外,工程的管理者忽视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很少对其进行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培训,甚至很多施工单位招人之后没有经过任何的培训就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工作,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

3.4施工建筑材料不合格

如今,建筑材料生产商数量不断增多,部分生产商为了减少生产成

本,不惜在生产过程中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导致建筑材料的质量达不到相关标准。而且现在很多工程都采取分包制,这为项目管理人员谋取个人私利提供了可能,施工人员可以用于建筑工程的资金远远低于使用高质量建筑材料所需要的费用,施工人员只能选择质量较差的建筑材料来保证工程目标的顺利完成。由于建筑材料达不到先关标准的要求,建筑工程质量必然难以保障。

4、加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4.1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只有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推动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施工单位必须要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案,构建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单位一定要在准确分析投资项目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提前做好工程项目质量计划书,并将工程质量责任分配到每一位施工人员,贯穿于每一个施工环节。每一位相关人员在施工

过程中要逐一检查、监督;一旦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应该及时将问题汇报给上级,并根据问题确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4.2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力度

在整个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环节处于最核心的地位,如果施工人员能够做好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工作,那么整个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能顺利进行,否则,工程质量管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之前,施工单位应该充分分析研究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还要检查施工过程中会用到的各种设备、仪器。另外,专门的技术施工人员还要从各个角度细致检查施工质量,每隔一定时间就要检查一次施工设备,避免施工过程出现故障。重视监测管理施工现场,监测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按照一定的程序将质量问题上报、解决。

4.3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不但要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建筑技术,而且还要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但当前很多施工单位都忽视这一点。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综合素质较低,忽视建筑材料的正确使用,导致某些建筑材料被过度使用,增加了材料成本。另外,由于施工人员不重视建筑施工过程的重要性,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所以必须重视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同时还要提高施工人员待遇,以便留住高素质的建筑人才。

4.4努力提高建筑材料质量

材料是房屋建筑的基础,因此建筑材料的质量将会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要选用合格的建筑材料。施工单位要挑选出专门的材料采购人员,该采购人员必须了解建筑材料的质量差别,同时也要了解建筑材料市场,不但能够区分不同质量的建筑材料,而且也要懂得材料的报价。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新的建筑材料也不断出现在市场中,因此,施工单位也要深入考察新型建筑材料是否适用于建造房屋,当确认无误之后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应用新型建筑材料。

结语:为了提升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必须要重视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环节,只有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才能提高房屋的实用性,延长使用周期,而且房屋建筑工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而房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愈加突出。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另外,一定要在实践中很好地落实这些解决策略,最终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善贤.浅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1,01:63-64.

[2]甄春华.如何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286.

[3]孙志宇.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方案研究[J].民营科技,2011,07:197.

第3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可持续发展要求;措施探讨

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意义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为发展国民经济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在确保水利工程顺利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工程的效益,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必须加强工程的管理。人类常说“三分建,七分管”,对于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来说,建设是基础,而管理才是关键。工程建立,即安全的好坏, 就会直接影响到效益的高低,但是建设中管理的不当就很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甚至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我国技术、经济和法律手段来保护及合理运用已经竣工的农村水利工程,让其充分利用水资源、 防治洪涝灾害,为我国农业、 工业及城乡人民用水提供可靠的保障。但是影响到农村水利工程的因素不可确定且十分复杂,我国的有关水利工程理论知识仍不完善,还处在发展中的阶段,与此同时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迫在眉睫,加上工程量较大、施工条件严峻。

由于我国大型灌溉区域的灌溉用水量约占全国灌溉区域灌溉用水总量的一半,但是其水的利用率却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因此大型灌溉区域占重要低位。在建设方面上,确保大型灌区和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的投入同时,适时的启动排灌更新改造;管理上,深化灌溉区域的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公益性专业人员基本的支出和工程维护费,大力推广农民们用水户的灌溉管理,全面建设量水的设施节约用水,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因此,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中难免会遇上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地方,导致水利工程建筑物本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点和隐患。水利工程建筑物长期在水中工作,受到水的多方面作用,例如水的压力、冲刷、气蚀、冻融和磨损等物理作用以及侵蚀、腐蚀等化学作用的影响。农村水利工程建筑物失事危害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加大。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完整,为更多的老百姓带来福音,充分发挥工程和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就必须及时发现隐患,准确无误的解决根本问题;对水利工程进行经常性的保养;开展有关科学性质的研究,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

二、农田水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早灾已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广、成灾损失最大的灾害,而且受灾面积逐年扩大。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己经明显不足的水资源还要不断向工业等非农产业转移。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粗放低效利用,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由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与国民经济发展严重错位,华北、西北区域性缺水更为严重。.

2.2 防洪抗早标准低

水早灾害频繁发生,并呈上升趋势,由于洪水损坏,老化、给水排水工程河道沉积,水的变化,再加上其他建设用地,每年减少七或八百万亩的灌溉面积。在中国,仍然有许多地方的农业生产条件薄弱和落后,引不进、排不出、灌不上,遇涝一片,遇早一片赤地,完全是靠天吃饭。

2.3 水污染和水环境日益恶化

农业水资源污染严重。据专家估计,农药后大约只有10% - 30%对农作物的影响使用肥料的有效利用率,仅为30%。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农业生产的不合理或过度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包括水资源的污染得到了蔓延。由于生产和生活废物处置大量不入水,除了公共卫生设施的需求无法跟上的大量农村人口的发展,不安全的饮用水,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有相当比例的人饮用水标准并不合格。

农业水资源污染严重。据专家测算,农药使用后只有约10%-30%对农作物产生作用,化肥有效利用率只有30%左右。长期以来,由于在农业生产中不合理地或过量的施用化肥和化学农药,也造成了对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 包括水资源的污染。由于大量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未经处理排入各种水体,加之公共卫生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农村大量人口饮用不安全卫生水。农村饮用水源大多受到污染,有相当比例的人饮用水不合标准。

2.4 工程设施老化失修较为严重

老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自然老化,工程质量缺陷,不合理的规划,资金缺乏,管理不善,这是由于管理不善和老化造成的损害损伤占10.9%。如果这些老化的工程和设备改造与更新,可持续的水供应将受到严重威胁,难以支持食品世纪我国人口的需求,老水利设施不能成为灌溉和排水的有效载体。

2.5 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手段落后

规行的水资源管理机制,是一个非有效利用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尴尬局面。一个农业水资源严重短缺,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非常惊人的浪费。输入系统和农村水利经营机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农田水利工程改革进度严重滞后。

三、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措施

3.1 做好新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

我国目前针对新农村的水利现状和其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全面完善的切实可行的规划,调整 “十二五”节水规划和 “十二五”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规划,将新农村饮水安全和小型农水工程建设都纳入其中。强化政府行为,不断持续性的加大农村水利建设的政策引导力度。实践证明了一点,我国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依靠了政府行为,是水利建设完善的重要保证。加大水利建设和管理的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初步构建起水利环境安全保障的体系。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起全面发展先进的农业用水制度,加大对水污染管理的制度,建立并恢复河流自净的能力,促进了水环境的承载范围。

3.2 不断投入创新机制,增加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调的加快,水利服务建立的对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求的质量也愈来愈高,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从过去的防洪排涝问题到现在的水环境问题的治理。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发展主要就在于改革,一定要通过不断投入创新机制,增加对农村水利工程的投入。并且加强农田节水规划的工作,积极的争取到国家的资金。同时,积极推进水利改革的完善,加大国家资金和社会援助的投入,积极融资,积极建设和管理新农村水利工程,依照原则“谁受益、 谁负担、 谁投资、 谁所有”;制定政策,发展民营水利,积极吸引社会的援助和国家的资金,将资金投放到农村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上去。共同使用国家的资金, 形成合力。势必要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运用道路的建设、绿化的植树和经营水利工程的生产结合起来,有科学性的开发水利资源,形成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逐步让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走上可持续的自我发展的轨道。

3.3 加强和建立水利工程的科学性管理

管理水利工程的人员要把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项使命来对待,向管理要效益。各个部门的管理单位首先就是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构,做到相对于稳定的管理水利工程的人员;然后就是加强财务会计方面的监督工作,确保水利建设和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财务管理进行审计。建设和管理后的水利工程形成的资产要按时交给有关企业和个人,给他们颁发使用权证书,同时也可以采取专业性的管护措施例如: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独立资金等措施,方便形成一系列适合当地社会情况的运行管护模式,让新老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能够良好的运行。

参考文献:

[1] 黄登红.新时期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大视野.2008

第4篇

【关键词】创优工程;档案管理;问题措施

在从事创优工程建设活动中,各责任主体单位依据工程施工合同签订的工程质量目标,对承建的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管理策划,以融汇“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指示,对《质量振兴纲要》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核实贯通,推进对企业建筑施工的质量加强管理,促使我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增进我国工程质量建设标准的提升,创办我国优质工程的评选活动,如“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和“云南省优质工程奖”等。

以我司所承建的《云南省电信有限公司关上综合业务楼》为例,在工程开始之前,我公司创立了质量目标“鲁班奖”,组织了创建优质工程的领导小组,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为首,质量方面进行了悉心的策划,定制了创优策划和施工组织计划,编制了分部分析的施工方案,定制了作业指导书,以科学合理的方案制定施工方法,这样来保证实现质量目标。

为做好创建“鲁班奖”的技术资料编制和工程档案管理,公司对创优工程档案资料工作进行了专项策划,成立了资料小组,笔者为本工程项目创优工程资料小组组长,负责并制定了资料小组工作计划。

在工程事实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根据提前制定的施工设计和创优策划精心组织、精确管理、精细施工,以“过程精品”保“精品工程”,要求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和安排检验资料抽查记录的齐全、真实和有效性。以本工程技术资料、工程档案为例,试述在创优工程中对档案资料的管理和看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针对“鲁班奖”的评审工作高于国家标准,严于规范、规程,有量化和定性的明确要求,同时对管理工作质量与结构工程质量必须进行综合性评审。因此,对工程资料管理的基本要求是:

1、在创优的全过程中,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内容、编制依据要符合有关规定,对工程施工要具有合理的指导性;对施工方案的具体内容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施工技术交底的内容必须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上述资料和文件等必须要有审批的手续,在工程进行中有变更调整的时候,要对源文件的相关资料进行修改或者附上修改依据。

2、工程资料设专人管理,持证上岗;资料的总目录、分卷目录、子目录清楚,便于检查和查找;内容齐全、真实、可靠、及时,填写规范,签名完整;装订纸张规格统一、整齐、封面规矩,存放在统一的资料盒内。

3、工程前期报建资料完备,竣工后已通过建设、规划、消防、人防、环保等的验收备案;检验各项的测试结果是否合格;隐蔽工程和验收都要监理的工程师签字确认;有关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交底、沉降观测等资料均齐全;各部位的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齐全,并具有可追溯性。

二、建设部倡导的技术十项: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2.高性能砼技术;

3.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4.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5.钢结构施工与安装技术;

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7.建筑节能与环保应用技术;

5.建筑防水新技术;

9.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10.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二、创优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重点:

工程建设中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是工程中比较重要的资料,应该规范管理,保证内容完整,对工程建设全过程有准确、齐全、有效、及时的控制和确认。

1、应注意“工程档案不等同于工程资料”,因为复查组不能了解申报单位的工程资料的文整、装订是否规范;有的资料不能看到原件;最主要的是因为“鲁班奖”工程复查需要抽查的部分资料,工程档案不要求归档,这样会造成这些资料查不到,影响工程资料的完整性。

2、新、老标准的区别和新标准对技术资料的要求,如:新标准强调了资料的完整性,老标准是“基本齐全”;对工程资料的审查,应该用“新标准”作为依据,无论那一项的工程资料都要按照“新标准”的进本规定审查。如: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等;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申报工程不再以定性的文字或语言描述工程质量,而是采用数据表达工程质量的精度,因为定性的描述一是不好对比,二是不能充分表达其“精致”的水平;同时还要对工程资料的文整装订水平、复印件是否规范、工程资料的可追溯性和相互印证性等进行检查。

3、应注意资料中存在的较普遍地问题。如:对分部工程划分不清、工程交接手续不全、基坑验槽资料不符要求、隐蔽工程检查记录不符要求、防水层施工记录不全面、技术资料中的检查人、批准人、签字人的身份和权力不符要求、分包单位与总包单位的表格和形式不统一等。

4、针对工程实质,对建筑结构部分,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设备安装部分,建筑电气、电梯和建筑智能化部分是技术资料复查的重点。如:地质勘察资料,地基与基础处理、桩基资料,建筑物沉降观测、垂直度、标高、全高的测量记录,幕墙工程的技术资料,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厂检(试)验报告,节能、保温测试记录、室内环境检测报告等项新的内容;给、排水管道、暖气管道等的各项试验记录,通风、空调系统试运行调试记录;电气照明、避雷接地电阻测试检验记录,建筑智能化系统功能测定及设备调试记录、系统检测报告等。

5、施工过程中是技术资料,工程竣工后是技术档案,两者是紧密相连的,技术资料的真实、有效、齐全,才能确保工程技术档案的准确、可靠、完整。

6、对图象资料要充分收集,巧妙编排,为争创优质工程做好基础工作。

7、随着对施工过程的进一步规范和施工质量要求的提升,特别是在创优工程中,资料的作用及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因此怎样如实地做好工程资料这项工作,直接影响到创优工程的申报与评定工作。

四、为确保创优工程资料既达到归档要求,又具备和满足对优质工程的申报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应熟悉技术规范和施工程序,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源头抓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工技术档案目标责任制,各责任主体单位应明确各自工程技术资料的目标责任,根据资料完成质量的优劣进行奖惩兑现,以促使各参建单位重视工程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

2、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要熟悉、明确工程资料档案管理的责任划分,规定完成的时间和质量,并与工程款挂钩,对未完成或完成质量差的,不予结清工程尾款,以此约束、督促各施工单位做好工程技术资料、建好工程档案。

3、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多与所属档案馆联系、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减少和避免资源浪费。

4、对工程资料档案共同进行检查验收。

5、强化工程技术资料档案的登记管理,对工程技术资料坚持预验收,确保技术档案的正式交验。

总之,用八个字来概括对创优工程技术资料的要求:“准确、齐全、及时、有效”。

第5篇

【关键词】帷幕灌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1引言

水利工程和其他建筑工程施工不一样,一般是在水下进行,这也给施工带来难度,如果出现渗水现象,将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及施工后的安全运行。帷幕灌浆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渗水难题。为了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管理,对施工工艺加以控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完工。

2 帷幕灌浆施工工艺

2.1 钻孔

为提高岩芯采取率,每钻最大进尺限度控制在2.5m以内,一旦发现卡钻或磨损立即取出。若岩芯采取率小于80%,则减少进尺50%,直至减至50cm为止,若采取率仍很低,立即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岩芯要进行统一编号,填牌编录装箱,进行岩芯描述并绘制岩芯柱状图。所有钻孔均作钻孔记录,对孔内特殊情况,如失水、涌水、塌孔、掉块、回水颜色变化等,应详细记录在钻孔报表中。钻孔过程中,按质检员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抽查测斜,全孔钻完后,必须测斜,孔深10~20m每5m测1个点,20m以下每10m测1个点。

2.2 洗孔

2.2.1 钻孔冲洗

钻孔冲洗压力采用每段灌浆压力的80%。冲洗方法是将灌浆塞下至灌浆部位,用压力水冲洗,待回浆管回清水10min后为止,冲洗后孔内残留物厚度不超过20cm,对个别孔段冲洗时如回浆管不回水,升不起压力,此时采用最大泵压,增大水流冲刷力等方法,使其能达到预期的冲洗效果。

2.2.2 裂隙冲洗

首先用高压水连续冲洗5min~10min,再将孔口压力在极短时间内突然降到零,形成反向脉冲流,当回水由混变清后,再升到原来的冲洗压力,持续5min~10min后,再次突然降到零,如此反复冲洗,直至回水澄清。对回水达不到澄清要求的孔段,应继续冲洗直至满足要求。有压单孔冲洗压力宜控制在灌浆压力的80%,压力超过1MPa时,采用1MPa,但必须满足混凝土不抬动。当邻近有正在灌浆的孔或邻近孔灌浆结束不足24h时,不得进行裂隙冲洗。灌浆孔段裂隙冲洗后应立即连续进行灌浆作业,因故中断时间间隔超过24h,应在灌浆前重新进行裂隙冲洗。

2.2.3 压水试验

压水试验分灌前压水试验和灌后压水试验,灌前压水试验孔不少于总孔数的10%,压水试验均采用单点法进行,各次序灌浆孔的各灌浆段在灌浆前宜进行简易压水,孔底段必须进行简易压水试验,计算各段透水率q值。如压水试验结果大于设计值,则加大帷幕深度,直至压水试验结果满足设计标准为止。

2.2.4 灌浆

1.制浆。灌浆材料必须称重,误差不大于5%,纯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浆液使用前应过筛,滤除大颗粒和杂物,自制备到用完时间小于4h;浆液温度保持在5~40℃之间。

2.灌浆。灌浆应尽快达到设计压力,注入率大时应分级升压。浆液浓度由稀到浓,逐级变换。水灰比可采用5:1、3:1、2:1、1:1、0.8:1、0.6:1、0.5:1等七个比级。开灌水灰比可采用5:1。在灌浆中,分三序灌注,待一序孔灌结束再灌二序孔,然后三序孔。每次灌结束后,提一提注浆管,以免孔底堵塞。

3.灌浆压力。灌浆第一段压力取0.5MPa,以下每段按0.1MPa递增,复灌压力取0.7MPa。灌浆压力逐渐提升,当进浆量下降时,再提升灌压。出现灌段吕荣值小,而进浆量大的情况,灌浆时适当减压或“停停灌灌”,在进浆量小时,再逐级升压,最终使灌浆压力达到设计压力。

2.2.5 灌浆结束标准及封孔方法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在规定的压力下,注浆率不大于0.4L/min时,继续灌注60min;或不大于1L/min时,继续灌注90min,灌浆可以结束。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继续灌注时间可相应的减少为30min和60min,灌浆可以结束。每孔灌浆结束后,用导管注浆法将孔内残留作浆置换成水灰比为0.5:1的浓浆,将灌浆塞卡在孔口进行纯压式灌浆封孔。

3 帷幕灌浆质量控制要点

3.1 钻孔质量

保证钻孔的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工程完成情况,因此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对地面进行平整,以方便施工,保证钻架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防止在钻孔的过程当中出现意外。其次,等到相应的设备完成安装之后要进行试验运行,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对钻机的情况进行检查,从而保证钻机能够以高性能运行。第三,在钻孔开始之前对钻机的各个部件进行检查,要重点检查钻杆是否存在弯曲。最后,在进行钻进的过程当中应该时刻的关注钻机的运行状态,保证钻头的冷却。

3.2 灌浆压力

灌浆压力是控制灌浆质量的重要因素。压力过小,影响灌浆扩散半径,不能形成连续的帷幕;压力过大,会使裂隙扩大或引起岩体抬动变形而形成新的裂隙,反而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尤其在接触段灌浆时,压力过大会导致坝体劈开。因此在灌浆过程中要控制好灌浆压力,根据不同的地层和先期灌浆孔的吸浆量,及时调整灌浆压力,增加水泥灌入量,保证灌浆工程质量。

3.3 灌浆材料

根据地层的渗透性,选择合适的灌浆材料能提高灌浆效果。目前选择的材料有普通水泥、地勘水泥、磨细水泥和超细水泥。帷幕灌浆一般采用普通水泥;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磨细水泥或超细水泥,能扩大灌浆扩散半径,增加水泥的灌入量;在动水位、透水性大的地层可采用地勘水泥,能防止灌浆扩散半径过大,有利于帷幕的成幕。

3.4 灌浆段长

对于基岩地基灌浆,在实际施工中如果不进行控制,接触段灌浆段长往往会超过2m。这样做看似对灌浆质量影响不大,容易忽视,实际对灌浆质量是有很大影响的。根据多年施工经验,坝基渗漏问题主要在接触段,施工过程别要控制好接触段的灌浆质量。一般情况下,灌浆段长度控制在5m左右为宜;如遇破碎带或裂隙发育不均一段,则应缩短到3m左右;如遇集中渗漏带,应单独分段灌浆,这样才能保证灌浆质量。

3.5 浆液变换

按设计要求,灌浆的浆液浓度应由稀到浓逐级变换,采用3:1、2:1、1:1、0.8:1、0.6:1五个比级。根据简易压水试验Lu大小,选择合理的开灌比和不同初凝时间与细度的水泥,先期灌段要充分注意临界水灰比,以指导今后的灌浆,使灌入量达到要求。浆液在变级过程中,当浆液变浓一级后单位时间吸浆量明显变小,变浓前一级水灰比就是临界水灰比。为保证灌浆质量,尽量扩大吸浆量,在灌浆过程中对临界水灰比进行分析,确保浆液变级的合理性。

3.6 特殊情况处理

灌浆过程中发现串浆时,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可以进行灌浆,但应以一泵灌一孔。否则应将串浆孔用塞塞住,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后,再进行扫孔、冲洗和灌浆。灌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可按照下述原则进行处理:应及早恢复灌浆,恢复灌浆时,应使用开灌比级的浆液进行灌注,恢复灌浆后,如注入率较中断前的减少很多,且在短时内停止吸浆,应采取补救措施。灌浆过程中如回浆变浓,要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进行灌注。

第6篇

关键词: 现场; 工程管理; 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工程管理在对企业管理而言, 属于战略发展问题; 对于项目管理来说, 属于战术问题。 工程管理的内容涉及面很广, 贯穿于项目建设的任何一个方面, 同时也是检验和反映企业工作的重要窗口。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工程管理更能显现出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工程施工的目的控制是安全、 质量、 工期、 成本四大指标, 其落脚点便是施工现场。这就需要把现场工程管理摆到重要的位置。创新现场工程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创新性活动, 同样也是形成和运用新构想、 新观念的活动。本人对现场工程管理创新管理作以下几个方面的阐述。

1 现场工程管理中要确保各参建单位的有效联系

大家都知道, 工程项目大都是多单位协同合作, 共同参与建设, 这就会形成各参建单位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和分歧。 只有把各参建单位关系处理好,避免发生冲突, 才能确保整个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保证整个工程结果的质量和工期。这时就要创新现场工程管理, 保证各参建单位的有效联系。对于一个大型的施工工程项目, 施工单位会依据实际情况对事先的设计进行一部分相应的改动。在改动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单位, 现场工程管理部门就要把改动的要求反馈给设计单位,再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论证改动要求的可行性、 必要性和科学性, 在达成共同目标意见后以设计变更单的形式经过现场管理部门通知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所遇到施工困难和很难按设计要求完成的情况时, 也需要现场工程管理部门和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联系达成一致意见后, 根据施工单位进行改动。现场工程管理创新管理能保证整个工期要求和施工质量。 现场工程管理根据监理单位的监理报告能够有效掌握当前的施工质量以及工程进度的情况, 当施工工期进度、 施工质量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时, 现场工程管理部门可以汇同检测、 监理单位进行分析, 提出下一阶段的加快工程进度、 工程质量的方法, 由现场工程管理部门传递给施工单位。总之, 现场工程管理中要确保各参建单位的有效联系, 只有协调好各参建单位的关系, 合理的调整施工进度和计划, 才能切实确保实际施工进度情况达到计划中施工进度的要求, 更好地保证整个工程的按期完成。

2 现场工程管理中要实施科学的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整个工程的命脉。 而质量管理是现场工程管理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现场工程质量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 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关键需制定各节点的任务单,以书面的形式对施工单位规定需要完成的任务, 明确规定各施工单位各节点需完成的工程量,完成的时间。

2.2 现场进行监测控制, 监测人员应对工程中出现的容许误差作出严格的控制。 对于不符合工程要求的要责令其施工单位作出处理。

2.3 建立新的安全管理模式, 安全管理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和物质财产安全的大事。 现场工程安全管理应由施工企业负起责任, 监理单位应起到有效的监督管理作用。建立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绝施工事故的发生。

2.4 采用支付手段控制, 当施工单位未按要求完成任务时, 拒绝支付工程款。这也是现场工程管理控制质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质量管理控制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损失和错误, 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现场工程管理力度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 工程质量。要控制好工程质量, 必须要对工程整体情况有及时的和全面的了解, 形成有效的科学的监督, 这样才能创新管理。

3 现场工程管理中要科学协调与地方的关系

一个工程的建设从可行性论证开始到工程的结束, 这整个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和各级管理部门相联系, 办理各种地方手续。这些工作也是现场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场工程管理涉及到与地方有关的问题有主次、 时间先后之分, 决对不能盲目、 无计划地处理那些和地方相关的问题。 在施工初期阶段, 协调好地方的关系的过程至关重要,关系协调得好, 能够为下一阶段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4 现场工程管理中要保证信息能够有效地上传下达

现场工程管理起着信息的有效上传下达作用。 现场管理部门通过从施工现场得到的各种信息经过现场管理部门的汇总、分析、 整理后, 形成准确、 简单、 全面的报告上级管理部门。有利于上级管理部门对现场施工情况有及时、 准确的了解, 来指导先一步工程开展,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宏观控制, 保证工程质量、 工期和投资三大指标按计划完成。

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在得到施工进展报告和施工质量报告后, 必须科学地分析按目前的进展速度和质量水平, 是否能够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现场工程管理工作人员根据已有情况作出相应的分析、判断和改进方案。如果现场工程管理工作人员不能作出科学的方案, 不能很好地对工程的工期和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 将会导致整个工程无法达到预期的工期、 质量要求。

现场工程管理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利害关系, 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就必须进行协调。协调也就需要信息的沟通, 这就要求现场工程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现场工程管理时, 工程进展的不同阶段现场组织协调的侧重点和内容也存在不同。 在工程进展的初期, 现场的组织协调主要是外部关系, 如与地方政府、 参加工程建设的相关单位。在工程施工阶段, 主要协调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内部关系, 如协调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之间关系、 协调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 协调施工、 监理、 设计之间的关系等, 协调好参建单位之间的关系, 有利于保证质量、 工期能按计划完成。

负责现场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有关有关法律知识以及有关合同的有关条款,这样可以在有关合同或协议的办理时间上,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保证工程周期。 现场管理工作属于技术管理工作, 常常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减少或增加工作量, 这就要求工作人员相应的、 广泛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李伯生.浅谈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J].四川建筑,2009,29(3).

[2]叶锐清,武中刚.浅谈工程管理中的几点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5).

第7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会计与财务;重要作用;问题与策略;探讨

一、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一直是以培养工程项目中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为首要目标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逐渐进入“深水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面前正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为了适应这种精细化的社会分工形式,要求高校教育注重培养大量“复合型”人才来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这个标准套用到工程管理专业上,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强调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当中的重要性。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的主要就业领域就是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进行相关工程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根据职业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工程管理专业的具体授课时,注意加大会计与财务课程的比重,为培养一批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和会计与财务人才创造优厚条件,以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具体而言,要求高校在进行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时进行系统的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的理论教学,同时与社会各界一起为学生创造进行工程管理实践的平台,最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打造复合型人才的基本技能和业务素质,已达到提高毕业学生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二、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课程特点

(一)认识会计与财务课程

在现代科学管理的历史进程中,会计与财务管理已经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与其他学科之间产生了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相关专业的发展。同时,会计与财务管理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将管理学和会计理论方法等相关内容结合在一起。在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已经逐渐发展出来自己的规模与优势,其综合性内容涵盖多个金融学和专业学分制,例如,经济管理、金融、会计、税收、财政法律法规等。综上所述,考虑到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对理论要求和实践体验要求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引起相当的重视程度要,不仅要进行知识理论的学习,同时要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才能在学习财务管理课程时达到活学活用、指导实际工作的目的。

(二)认识工程管理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复合型学科,其主要的实现形式是将纯工程课程与会计和财务管理学科进行科学编排和融合。该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主要是培养兼具工程理论和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多重人才,能够适应现代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具备进行国外工程项目规划和决策的能力。工程管理系的核心专业是工程管理课程,同时进行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通过将现代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工程项目的实践和创新中。具体而言,我国现阶段的工程管理专业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等三个专业方向,这样的设置对于培养未来具有国际竞争性的“十字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课程特点

首先,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对于理论知识的把握和实践操作的要求较高。财务管理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涵盖资金运作的各个方面,例如筹集、运用、回收以及分配等内容。这些环节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当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具体的授课过程当中既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资金运作理论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培养自己相关的案例分析和进行投资决策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学习只停留在课本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层面,既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同时欠缺一定的实操演练。针对这种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如果想让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系统地学习会计与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就既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方法,又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其次,考虑到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分支比较庞杂,如果教师在讲授课程的同时不注重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以及创新授课方式,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将会无法达到理想的授课和学习效果。因此,为了提高课堂的讲课效果,教师就需要在授课过程中体察学生的所想和所需,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变化教学方式,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授效果,帮助学生培养起高效的学习思维和方法。再次,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众多基础课程之一,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之所以说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替代性,主要是因为,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应掌握经济理论和财经知识。因此,针对以上结合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当中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在充分考虑到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的课程特点、工程管理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有必要进一步对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中不适合工程管理发展的部分作出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以便提高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的实际理论和实践作用。

三、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作用探讨

(一)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作用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比较丰富,主要设置了工程建设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等三个专业方向。因此,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相对较广。但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学习中时不仅要注重打好理论知识的基础,而且要求校方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加强对于实操能力的锻炼,以便打造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就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毕业后可能会遇到的职业机遇和风险而言,虽然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为了应对日后错综复杂的工作和市场发展环境,首先需要学生通过理论性的学习获得一定的职业认证资格力度,同时也要学会用所学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方法,优化整个仙姑工程的运营状况,解决在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和已经出现的具体问题,提高整个项目的实行能力,帮助所在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二)在工程管理专业中进行会计与财务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

需要明确的是,在实际的理论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和学生就业方向,在授课时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要求掌握的侧重点与会计专业的重点有所调整,进行科学的课程编排。虽然只要求学生对于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和熟悉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这样的要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减轻一定的课业负担,但是对于学生实现更加长远的人生发展和职业规划来说,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性,需要引起相关教育专家、学者的重视,以便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教程编排方面做出更加喝了、科学的部署。考虑到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发展模式下,大部分学生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层面的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种涵盖,因此很有必要在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后,融入的社会实践当中来对已经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严格的检验,以帮助阩实现对于本专业工程管理课程内容的升华和反思。只有这样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动手能力的提升,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记忆课堂上所接触到的理论知识,便于教师与学生实现进一步的沟通,才能够确保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当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来结合教学目标与要求,对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安排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整合,以达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和提高学习兴趣等目的。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进一步需求,有必要再次明确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作用。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的授课特点,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将会计与财务知识与工程管理的具体案例相结合,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将相关理论知识落实到实处。在现阶段,虽然我国高校在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结合实践中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仍旧有许多问题需要依靠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来共同完善。除此之外,高校也需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个方面,结合社会企业支持来共同推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由此可见,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我国高校教育在下一阶段进行工程管理专业创新的重点工作。

参考文献:

[1]任力.基于执业能力分析的工程管理专业会计类课程教学研究[J].财会教育,2013,04(08):119-121.

[2]张淑萍.用“情景教学法”突破会计入门之难[J].安康师专学报,2005,10(03),17(05):122-123.

[3]陈琳.工程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12(04):51-54.

第8篇

关键词:环境;工程;管理

现在由于时代的发展迅速,科技的发达。在社会发展中难免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对环境工程的管理也应当重视起来。而现在,我国的环境工程管理还不是很完善,基本上将环境工程管理当成了环境试验工作,而这种现象将会影响环境工程管理的发展。由此看来,有关环境工程管理的探讨是一个有价值的探讨,而统一对环境工程的认识和更为具体的研究环境工程管理工作也将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环境工程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环境工程中对于在型号研制这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主要就是对于环境工程的认识不全面,说到环境工程想到就是环境试验工作,而忽略了环境条件的提出、分析和剪裁、环境设计、环境数据的获取和评估等环境工程中其他也比较重要的工作内容。这些忽略的工作就是对环境工程知识的认识不足,还有就是一些对于环境工程的标准的信息缺少和不足。其次是在环境工程管理中并没有开展有关环境工程管理的工作。这就会造成在环境工程管理中设计人员对于一些工作的不规范、工作效率低以及设计结果不符合等问题。

二、环境工程的目标

环境工程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使得我们所研制的系统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使得环境工程的成本降到最低,与此同时还要求要使得所有要求要相互兼容,最终使得系统达到最佳的优化平衡。其实理解起来非常简单的,首先第一个层次就是高效果,低成本。比如一个产品容易受周围环境湿度的影响,那么如何解决这个影响,就会有两个办法,一是花费更高的价格去买一个不受环境湿度影响的产品,二是改变周围环境的湿度来满足产品对于周围环境湿度的一个要求。而可以说环境工程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有点类似于后者,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在系统中研制出低成本的方案,来最终达到目的。第二个层次就是环境工程管理的产品中产品的环境适应要求是需要与环境工程系统中其他的要求要相互兼容,从而最终达到一个体统整体最佳的效果。简单点来说,在一个系统中,其实本身就存在这一些要求的矛盾,而对于这些矛盾的处理,将会直接影响到这个系统最终的效果,所以要求的兼容还是很重要的。比如,生活中我们所使用的电脑、电视等,它们在工作时都会发热而不利于产品本身,所以这些发热产品在设计时就会设计通风散热的开口,而这些开口会影响甚至降低电脑的电磁屏蔽效能,从而导致了电磁干扰,最终使得不满足电磁兼容的要求。而环境工程就是要解决这些类似的问题,要满足要求的兼容,在系统中进行协调,从而达到一个平衡点来使得最终系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三、环境工程的系统工程

环境工程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这一复杂的工程是需要有系统的科学的管理才能够完成工程的任务和实现工程管理的目的。所以对于环境工程管理的研究与探讨将会是实验环境工程目标的重要一步哦,其价值也是非常大的。

(一)环境工程管理的目的

环境工程的目的就只有一个,虽然环境工程的工作项目非常多,工作复杂,但是环境工程管理的目的还是很简单的,就是环境工程在工作时能够有序并且规范,在管理的控制下工作,能够减少一些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加工作的效益性,来完成环境工程的目标,高效益,低成本。

(二)环境工程的手段

环境工程管理就是保证环境工程的顺利完成,它是通过对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来实现的。那么这就需要环境工程管理必须是有序规范的,如何达到有序规范的条件,就需要制定一些相关的规则制度来保证环境工作的完成。比如,制定管理机制或者建立管理机构等,安排管理人员,且管理人员必须按照管理机制进行相应的管理,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等。还可以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评审等。这些都是对于环境工程工作管理的一些有效的手段,做好这些将会对环境工程的系统更优化。

(三)环境工程的性质

环境工程中有一些大型武器设备的研制和生产是非常复杂的,而其中也涉及到许多工作项目,而不同的工作项目达到不同的要求,及其复杂化。比如环境设计与环境试验只是环境工程中的两个环节。所以环境工程管理是不可能直接实现这两个环节,环节工程管理只是一个保证,保证这些环节的有序化和规范化,他是这些环节的一个连接体,将每个环节连接起来,从而融入到整个武器装备的研究与生产的系统中去。由此可以看出,环境工程管理的性质决定了它并不是万能的,而加强环境工程工作的管理是必要的,但是对于环境设计等基本设计工作的研究也需要加强,而且还需要得到广泛的重视。

四、环境工程管理中的控制要点

环境工程管理就是对环境工程工作的一个控制,控制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在环境工程管理中,控制就包括了:做什么、什么时候做、谁来做、在哪里做、怎么做,这几方面。每个方面对环境工程工作都有着极其有效的领导作用,这也是控制的一个步骤环节。也就是在对环境工程工作控制前需要考虑清楚这5方面的问题,来制作管理和控制计划,最终实现环境工程的管理。

五、小结

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而在前面我们说到了,在我国,对于环境工程的管理还存在着知识认识的不全面,所以我们应当对环境工程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分析可以知道,我国对于环境管理技术、方法和程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所以加强对环境工程管理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仅仅对环境工程管理进行了一次浅层次的探讨,还希望环境工程管理的技术人员能够引起重视并且能对环境工程管理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彦灵.关于环境工程管理的探讨[J].环境技术,1998,(4):36-37

第9篇

石大志,男,北京,大学本科,项目经理,项目管理方向。

摘要: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在工程管理中,陈旧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工程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形势下,绿色工程管理模式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本文就绿色工程管理及其工程价值观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绿色工程管理;工程价值观;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工程管理中,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是传统工程管理的核心理念,以质量、成本、工期、安全四者为主要控制目标,但这一管理模式不能充分考虑建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在追求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思想指导下,做出错误的管理决策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提出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绿色工程管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绿色工程凭借其先进的工程价值观以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工程管理理念突破了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有效的弥补了其不足。

一、绿色工程管理含义

我们通常讲的工程管理,就是指在一定工程理念指导下,对具体的施工活动进判断决策,在此过程中利用有限的资源和能源,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1]。在此基础上,我们把绿色工程管理的含义可以解释为,在工程管理的基础上兼顾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工程管理活动,绿色工程管理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生态目标导向功能。绿色工程管理能够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其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倡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之间和谐相处,因而建立了以绿色工程为主的价值观。在工程建设中绿色工程管理注重生态的保护,强调绝不能因为追求经济效益的而危害生态环境。这也是绿色工程管理与传统工程管理的主要区别,绿色工程管理在认识到生态环境运作规律的基础上,将建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与此同时,促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保护,绿色工程管理具有良好的生态目标导向功能[2]。

(二)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绿色工程管理兼顾环境、社会与经济多种目标的利益,环境、社会、经济多种主体之间联系紧密、相互影响,对于绿色工程管理工作,管理目标不能由单一的经济价值来决定,必须将环境、社会、经济三者统筹考虑,在此基础上确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绿色工程管理的目标是要统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在充分兼顾多方的利益的基础上,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质量、成本、工期以及安全的有效控制。绿色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使得其在工程质量、成本、工期以及安全的控制方面都有了创新,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渗透入工程的每个环节中,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四者更为有效的控制。

二、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分析

工程管理活动具有价值取向,工程管理活动能实现更高价值的创造,在此同时,工程管理思维是需要以价值目标为导向。推进绿色工程管理需要我们明确其价值导向,准确的把握其价值观,只有在正确把握其价值观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工程管理的正确性。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通过管理过程中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方式在工程的质量、成本、工期、安全等控制目标上得以体现。

(一)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新要求

相比传统工程管理来说,绿色工程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在工程管理中在要求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生态环境进行良好的保护,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来实现资源节省,在此过程中还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将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实现环境、社会、经济三者利益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促使三者进入和谐统一的发展状态。

(二)绿色工程管理原则

1、系统性。绿色工程管理涉及到环境、社会、经济等多各方面,在管理中需要做到统筹兼顾,在考虑多个因素的情况下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充分考虑建筑和周围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在绿色工程管理中要遵循着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对全局进行系统的把握。

2、客观性。在绿色工程管理中,客观性主要体现在事物的客观规律上,自然生态环境有其客观的发展规律,人与社会的发展也存在着规律,在工程管理中我们需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不是去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违背客观规律,这就是绿色工程管理中客观性的体现。

3、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也要强调以人为本,绿色工程管理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绿色工程管理工作本身就是由人所主导的,是人对工程与环境关系的综合调整。

4、经济性、实用性与先进性高度统一。经济性是绿色工程管理的目的,实现这一目的需要以先进性为基础,在实现经济性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实用性作为保障,处理好三者的辩证关系是绿色工程管理的基本要求。

(三)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评价体系

1、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绿色工程管理工程价值观评价体系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分析层面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宏观和微观方面进行科学深入的分析。

(2)综合性原则。将评价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工程与环境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判定,在综合整体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评价。

(3)可操作性原则。工程价值观评价的操作需要简单,具备较高的可操作性,评价方法应当简单明了具备实用性和推广性。

三、完善绿色工程管理的措施

(一)呼吁公众参与。绿色工程管理的推行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工程管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需要自觉参与到绿色工程管理的推行工作中,政府需要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绿色工程管理,进而支持绿色工程管理的推行。

(二)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绿色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使其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能够准确全面的把握工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以便能够有效的提升绿色工程管理的实际执行力。

(三)消除绿色工程管理的制度阻碍。在我国仍存在着诸多制度,阻碍着绿色工程管理模式的推行,这一系列的制度严重制约了绿色工程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消除制度阻碍至关重要,这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只有消除制度的阻碍,绿色工程管理才能替代传统工程管理模式,以此推进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四)为绿色工程管理创造政策条件。绿色工程管理的推行不仅需要公众的支持,更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出台相关的政策限制传统工程管理模式的应用,积极促进绿色工程管理的发展,为其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能够促使其更好的协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在深入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无论经济、环境还是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工程建设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工程管理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绿色工程管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先进工程管理模式,面对我国当前环境与社会关系紧张的形式,大力推进绿色工程管理无疑是一项百利而无一害的重要举措,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保证生态环境的健康为前提,只有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经济的运行才能稳定健康。(作者单位:北京鑫畅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徐艳梅.管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05).

[2]李艳.浅谈绿色工程项目管理评价体系[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