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16:38:32
导语:在生态博物馆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岛
[中图分类号]P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52-0131-03
鉴于上海崇明岛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2005年9月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成立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经过近3年的建设,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于2008年4月揭牌开园。公园范围涵盖整个崇明岛,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是目前上海唯一的一个国家地质公园。
1 博物馆岛概念由来
博物馆岛的概念来自于德国。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施普雷河的支流上有个面积近1平方千米的小岛,因荟萃了柏林老博物馆、德国历史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博德博物馆和佩加蒙博物馆等德国博物馆的精华,被称为“博物馆岛”。
本文所称的崇明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岛,是指在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一系列表现该地质公园地质地貌特征及演化历史和人文资源特征,以及反映中国地质公园事业发展状况的博物馆群,使崇明岛成为地质公园主题博物馆聚集的、具有特定科学内涵和景观资源的岛屿。
2 建设博物馆岛的作用
2.1 弥补景点的弱可视性
崇明岛是冲击沙岛,地势平坦。所以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既没有名山大川,也没有碧海金滩。虽然崇明岛之下的基岩、断裂、厚达400米的沉积物等地质遗迹蕴涵了丰富的地质内涵,但是这些地质遗迹都埋在厚厚的泥沙沉积之下,出露地表的基岩、断离、第四纪自然露头几乎没有,因此这些地质遗迹具有弱可视性和不易被观赏性。另外,三角洲地貌和大河分流、河口浑浊带等动力现象的范围非常大,人的视域不可能观看到这些自然现象的整体行为,只能是“一孔之见”,所以这些宏大的地貌遗迹也具有弱可视性。尤其在崇东和崇西地区,自然景观单调,观赏性差,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大。在崇明岛地质公园建设过程中,能否通过创新型的设计和开发,打造具有独特吸引力的观赏点,弥补可视性较弱的缺憾,成为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影响力大小的重要因素。
2.2 充分发挥地质公园科普教育的功能
科普教育功能是地质公园的基本功能之一。一般来说,博物馆具有收藏、展示、教育、研究、休闲等功能。而地质公园博物馆主要是通过对地质公园的科学解读、深入剖析以及专业、全面和细致的展示,让人们了解和探究地球的历史和奥秘,发现和欣赏地球演变留下的鬼斧神工般的地质遗迹,进而让人们认识自然规律,掌握地学知识,提高保护和利用自然的意识。因此,围绕地质公园主题建设多种题材和视角的博物馆,能让人们全面掌握相关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普及的力度,实现科普教育的功能。
2.3 积极推动中国地质公园事业的发展
中国一直是世界地质公园体系建设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中国地质公园事业的发展需要国际、国内的广泛交流和合作,也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尝试推动地质公园建设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建设地质公园博物馆岛是地质公园建设中的一个新的尝试。它既能弥补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的某种先天不足,又能为中国地质公园事业的国际国内交流创设一个新的平台,必然会对中国地质公园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崇明建设博物馆岛的优势
3.1 都市旅游的延伸和组成部分
博物馆是都市旅游的重要资源。世界很多城市因其种类繁多、展品丰富、地位特殊的博物馆而成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如美国的芝加哥、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等。近年来上海的博物馆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加强。
目前,上海都市博物馆总数已经超过100家,参观人数逐年提高,2008年已达1117万人次。但都市中每万人拥有博物馆数只有0.06座,与世界城市相差10倍,人均占有率低。上海科学类博物馆只有3家。以上海科技馆为代表的科技类博物馆深受广大游客和市民的欢迎,参观人数每年都有新的突破,表明科学类博物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下表所示。
3.2 成熟先进的展会技术
上海世博会的举行更是增强了上海博物馆建设和展示的能力,能为崇明建设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岛提供专业和技术支持。
(1)整体规划和展馆设计
上海世博会的整体规划建设突出了绿色、环保、生态、节能、和谐宜居的理念。世博会场馆建设中采用了大量太阳能、冰蓄冷、江水源、地源热泵等最新环保科技,将绿色、低碳融入世博会的各个方面。
在展馆设计方面,备受关注的中国馆主题是“东方之冠”,突出体现了生态环保和科技创新。斗冠造型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遮阳体,减少了热量进入室内,超白透明的玻璃加大了透明率,减少了玻璃对周边环境的辐射影响;采用冰制冷技术,夜间制冰,白天制冷;采用中水回用技术、雨水收集技术、绿色建筑材料等多项新技术和新材料,符合环保节能理念。
其他参展国也大都带来了本国最新的科技成果。英国馆所有的建筑材料都可循环利用,整个建筑的碳排放量为零。日本馆专门为上海世博会开发了40多项最尖端的建筑技术。意大利采用了一种最新发明的多样化材料――透明混凝土,可以形成不同透明度的渐变,还能随时感知建筑内外部的温度、湿度等。
(2)新能源的运用
上海世博会为了突出绿色世博和低碳世博的理念,重点开展了清洁能源技术的科技攻关和大规模示范应用。
①半导体照明技术的运用
在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及一轴四馆的景观照明将完全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整个园区80%以上的夜景都采用LED。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LED示范区。大量采用的LED照明也为世博园区节约了不少能源,LED灯的节能率超过60%。
②太阳能的运用
以主题馆为例,主题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825KW,是亚洲单体建筑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站,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3)科技创新
2007年开始启动的上海世博会暨世博会历史回顾展上的多媒体展示手段的运用已让我们有很大的惊喜了。立体电影回放经典镜头、纱幕电影带来视觉冲击、环形屏幕讲述未来、虚拟翻书。一项项多媒体展示手段精彩生动地把世博的概念形象展示在参观者面前。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开设了网上世博会,数字博物馆的理念再次获得了技术支撑和推广。
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己任的地质公园博物馆也可以采用数字博物馆的手段,以突破传统博物馆的展示理念和方法,快速、远程、全覆盖地传播博物馆信息,使地质公园博物馆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呈现新的生机和活力。
3.3 丰富的博物馆资源
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和人文资源丰富。因此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可建设多种主题的博物馆,一方面可以提高其科普和科研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强化其地质景观的可观赏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该岛地质景观可视性较弱导致的对游客吸引力不足的缺憾。
(1)河口沙洲水文化馆
用于展示世界河口三角洲的发育与地貌景观,重现长江三角洲的发育演变,展现崇明岛典型的淤泥质海岸潮滩地貌景观以及崇明浓郁的围垦文化,成为进行崇明岛地质遗迹科普知识,保护教育的研究教育基地之一。馆内可以保存崇明裕安村的古沙堤的沉积物标本,模拟潮汐的形成过程及潮汐过程中波痕的形成和潮滩的发育过程。
(2)世界河流博物馆
以世界河流独特的自然生态、水利工程及文化遗迹为主体的综合型博物馆,是具有长江口地域特色和上海大都市特点的地质生态旅游教育科普基地。该馆可由河流自然分馆、河流水利工程博物分馆、河流文化博物分馆和河流灾害博物分馆等几个分馆组合而成。
(3)崇明岛潮滩湿地科普教育馆
利用多种手段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功能等多种科学知识。如可利用沙盘制作技术和DEM技术,模拟制作西沙地质科学景观区的模型,再现潮滩各种潮沟、潮滩、植被分布状况。利用动植物标本制作技术,制作潮滩典型的动植物标本,还可以展示湿地生态恢复和引鸟工程的科普知识。
(4)长江口鸟类生态博物馆
可分为三个展厅。第一展厅展示东滩及长江口鸟类资源,第二展厅主要展示东滩的植物资源、底栖动物资源等,第三展厅主要展示东滩湿地形成、生态演替、生物多样性状况、湿地价值、湿地保护、湿地的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基地。
(5)崇明岛民俗文化博物馆
崇明岛水土洁净,空气清新,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自然、人文历史古迹。其中著名的景观有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明珠湖、瀛洲公园、金鳌山、澹园等自然风景区;学宫、寿安寺、广福寺、寒山寺、唐一岑墓等人文历史古迹。同时也是人类围垦规模最大的地带。历来是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人文科学最理想的教育环境和场地之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也造就了崇明独特的人文气质和风俗传统,形成了崇明岛独特的民俗文化。如崇明的扁担戏是我国仅存的单人布袋木偶戏,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崇明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也应得到保护和展示。
(6)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
目前中国已批准设立152个国家地质公园,它们从各个角度表现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地质地貌特色,体现了中国地质科研工作者辛勤工作的成果。在崇明岛规划建设中国地质公园博物馆,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荟萃和展示中国地质科学的成果,展现中国丰富多彩的地质地貌景观中的精华,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绘就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灿烂画卷,使之与反映崇明本土地质、人文资源特色的博物馆相映成辉。
中国地质公园博物馆的建立,不仅能充分利用上海崇明岛独特的地理人文优势推动中国地质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提高中国在地质科学领域的国际地位也将产生无可替代的作用。
(7)世界地质公园交流展示馆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事业是世界地质公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特殊的地质环境和在世界地学研究领域的崇高地位,以及中国在世界地质公园事业中的积极努力和贡献,中国应该继续为世界地质公园事业的发展起到新的推动作用,建立世界地质公园交流展示馆无疑是有必要的。这一交流展示馆可以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建立,用于介绍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历程,及各国在地质公园事业中的成果和经验,展示各国具有特色的地质公园景观,推动世界各国在地质公园领域及地质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举办相应的国际论坛,真正实现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目标。
3.4 博物馆岛的集群优势
(1)聚集效应
在一个地方聚集多座博物馆,形成多种主题会聚的博物馆群,使得涵盖的知识更加丰富,知识领域跨度更大,能引发更多不同兴趣爱好者和研究者的注意。当博物馆融入了都市居民的生活,就能够唤起他们对本土文化传统、历史传承的热爱与追求,形成一种具有明显精神特征和高文化水准的都市人群。
(2)提升效应
通过博物馆的建设可以使一个城市原有的人文元素和历史价值得到质的提升和飞跃。特别是博物馆群的产生,使各博物馆价值发生叠加甚至乘数效应,并且形成具有特色的博物馆旅游线路,使人们了解上海这座时尚、年轻的国际大都市悠久的地质形成过程。
(3)品牌效应
形成博物馆群,打造博物馆岛品牌,吸引更多投资者对博物馆岛的投资,同时也使崇明成为地质研究的基地。使崇明地质公园博物馆岛成为崇明国家地质公园的名片,崇明国家地质公园成为崇明岛及上海的名片。形成一系列的品牌效应,拉动崇明各产业的发展。
(4)辐射效应
博物馆岛的建立对解决当地就业、当地历史文化提升、当地景区收益的拉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村的文化发展,以及崇明岛的旅游发展和城乡统筹等方面,都将起到辐射效应。
(5)公益效应
博物馆是对文物标本收集、保藏、研究、陈列、展示和传播文化科学信息,为社会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公益性是博物馆必须始终坚持的宗旨。博物馆岛的建设能树立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公益性的形象,提升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的积极效应。
4 地质公园博物馆建设原则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指南和标准》指出,地质公园必须提供合作制各种工具或活动来向公众传播地学知识和环境保护理念。地质公园博物馆在规划设计阶段比较容易沿着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的思路,在结合户外游憩与大众旅游服务需求的同时,为普通游客的旅游活动增加科学知识含量,并最终促成以科学旅游取代神话旅游的知识经济时代潮流。地质公园博物馆要更加注重再现地球历史,揭示自然规律,传播地学知识,提高人们保护和利用自然的意识。通过对地质公园科学解读,让人们从中了解和探究地球的历史和奥秘,在地质公园的科学保护、合理开发、监督管理、永续利用方面发挥督导功效。
地质公园博物馆展品主要是大量的地质标本,对标本的选择、标本的组合、标本科学内涵的挖掘、标本与解说词的匹配效果等,都需要深入研究。在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要强调环境伦理,呼唤生命关照,借用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来构建公园社区和谐的人地关系,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柏林博物馆岛[EB/OL].(2010-3-31).zh.省略/.zh-cn/%E5%8D%9A%E7%89%A9%E9%A4%A8%E5%B3%B6.
[2]万钢.科技创新与世博会[N].文汇报.2010-03-13(8).
[3]胡.上海世博会将成世界专利技术大舞台[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03-10(7).
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国界和民族的束缚,全面而深刻地影响全球的渐进过程,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经济、科技、价值观、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和碰撞。面对全球化的汹涌大潮,少数民族文化又往往处于相对弱势。是淹没在全球化大潮中,还是保持自身的个性与完整,并跻身于全球化浪潮,获得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这是世界各国各少数民族都面临的抉择。
互联网大大缩小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距离,这种全球加速融合的大趋势,必然改变着地球上不同民族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各种文化都进入了一个开放与交融的新时代。对外传播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方面,也是信息时代的必要方式与必然结果。狭义的“传播(Communication)”多指媒体传播,报刊、广播、电视属传统媒体,手机媒体、网络等属新媒体,网络是各种新媒体中最成熟、最普遍的传播媒介,网络传播的高速、互动、海量储存、突破时空限制等天然优势使其呈现几何级增长,成为信息时代的强势媒体,也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但是互联网等新传播手段的核心技术被发达国家掌握,使得处于相对弱势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出现被“趋同”的危险,从长远来说,这种现象不利于尊重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平衡发展的理念。
“新”“老”媒体传播方式与《六枝原则》
民族不论其大小和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程度,都享有平等的文化发展权利。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必须强化少数民族同胞保护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增强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心,自觉自愿地运用好自己的文化发展权利。
1998年10月31日贵州六枝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亚洲第一座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建成,国际学界根据其成功经验总结了《六枝原则》,即:“1.村民是其文化的主人,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2.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必须与人联系起来,并应予以加强;3.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4.当旅游与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护文化,不应出售文物但鼓励以传统工艺制造纪念品出售;5.避免短期经济行为损害文化保护的长期利益;6.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其中传统工艺技术和物质文化资料是核心;7.观众有义务以尊重的态度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8.生态博物馆的模式因文化及社会的不同条件而千差万别;9.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原住民生活。”随着外来文化的强势进入,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我们主动出击。为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就必须选择最高效最便捷的传播方式,这必然涉及“新”“老”媒体的传播优劣对比。
“新”“老”媒体是相对概念:“老”媒体即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媒体、数字书报等属“新”媒体。就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其本土媒体只具有区域影响力,很难实现对全国乃至全球受众的有效传播。而网络传播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界限,可以实现与全球受众的即时互动交流;其海量储存方式可以整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数字多媒体等内容。因此,传播范围广泛是网上博物馆的传播优势之一。
传播优势之二:有助于缩小传播的“不对称性”。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播中“不对称”的现象尤为突出。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信息,远远大于媒体向非少数民族地区所传播的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这种“不对称”现象严重阻碍了少数民族文化信息的对外传播与交流,进而影响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
传播优势之三:网上博物馆投资远远少于实体博物馆。一座生态博物馆需要数百万元的基础投资,一座家庭博物馆也需要数十万元基础投资,建成后还需要追加维护与运行经费;而网上博物馆在建设阶段仅需要10余万元,建成后每年的维护费用仅两三万元。
传播优势之四:网上博物馆将民族文化资源整合到无限广大的互联网上,给尽可能多的研究者和游客提供游览、参观和研究的便利条件,减少实地游客给民族文化保护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另外,连通大山内外的网上博物馆也将使原住民了解大山外的现代社会,享受外界的新技术、新资源、新理念,增强在外来文化面前的自信心。
传播优势之五:网上博物馆覆盖了贵州各民族地区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拉动相关生态博物馆、村寨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农家博物馆的建设,打造实体博物馆、虚拟博物馆集群,形成传播合力。网上博物馆可帮助少数民族原住民拓宽信息通道,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开通网上博物馆还能引导原住民投身旅游服务业、工艺品生产销售、原生态歌舞表演和科技农业中,只有使原住民过上较为富裕的物质生活,他们才有可能、有能力投入文化保护工作,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才能生生不息。
网上博物馆传播实践与分析
2008年,联想集团以公益创投(Venture Philanthropy)方式在全国招标16家民间公益组织,贵州民族文化网上博物馆项目脱颖而出并经过一年的紧张建设,于2009年6月3日正式开通运行。一年来,网上博物馆充分发挥其新媒体优势,成功进行了三个方面的传播实践:
一是全面展示苗、布依、侗、彝、水、土家、仡佬、瑶等世居少数民族(族群)的文化风貌,使贵州“文化千岛”的美誉蜚声海内外。二是运用文字、图片、音视频、数字多媒体等方式,系统再现了原生态保存的民族民间文化,包括有形物品,例如文物、古籍、乐器、生产工具、祭祀用品、手工艺品等,以及无形遗产,例如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话、民间歌谣、歌唱舞蹈、表演艺术、传统节日、仪式活动、生产经验、、生活经验、传统手工艺等。三是帮助原住民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记录自己的历史和传说,增强原住民保护民族文化的热情,提升他们在外来文化面前的自信心,推动其与外界的互动。
贵州民族文化网上博物馆运行一年来,已有全球130余个国家(地区)的网民点击访问,目前日IP访问量达5万以上、页面访问量达10万以上。它既实现了向海内外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宣传贵州风土人情和旅游资源的目标,也培养激发了少数民族原住民文化保护与社区参与意识,在大山内外架起交流与沟通的最便捷通道,为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成功实践。
参考文献:
1.但文红、刘彦随、黄娟、张聪:《生态博物馆本土化与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
2.崔保国主编:《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
关键词:建筑文化;再生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山西省,有一个美丽富饶的村落------晋城司徒村。这里一个钢铁废墟已经被废弃了5年之久,它和司徒村清朝建造的民居一样即将被拆掉,曾经兴隆一时的建材市场也只好冷清的矗立在那里,静静地,静静地......直到有一天它是这般幸运的得到了一次重生的机会。毗邻的晋城生态园要扩建以晋城民俗文化为内涵,餐饮文化为载体的饮食博物馆,这座钢铁废墟激发了创作的灵感和热情,有幸被重新诠释生命!
1.改造可能性:民俗饮食博物馆位于晋城生态园区内,为营造良好的人为生态环境,需要建筑内部四季如春的小气候特点,单层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的内部景观体量是十分可观的,空间网架结构体系所创造的无柱大空间也是极大的优势。网架的玻璃面板可以有效的采光、保温,引入适量水体以后,内部的温度与湿度将更加适合各种绿化植被的生长,这些景观绿化将为民俗文化饮食博物馆注入生机。
2.改造设计原则:规划布局、建筑空间、废弃材料的升华与再利用。
规划布局:整体规划设计布局借鉴《周礼考工记》的典型思想。“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注重强调“城”的概念保持街巷的交通肌理特征。把“城”、“院”、“街巷”缩微到一个建筑环境内部,别具创新。
( 图1规划概念设计图)
建筑空间:饮食博物馆的内部空间延续山西民居传统的院落模式,以“院落”为基础单元,组件饮食中心内的14个功能区块,保证各自独立又相互统一。
废弃材料的升华与再利用:始建于清朝的步伐民居,经过历时遗迹的综合评估后,个别损坏严重的已经失去了保护的价值。民居拆除后的绝大部分材料内仍然沉淀着厚重的历时文化,将被重新利用在建筑装饰外墙和景观小品中,继续散发出历史的魅力。
一.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山西省晋城市西北部,北石店镇司徒村内,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司徒村划入晋城新区规划范围,原村址部分用地划为生态园建设用地。项目原为村内的建材市场用房,占地面积12000平方,位置正处生态园整体规划的中部。原始为空间网架钢结构,结构稳定,具备继续使用的条件。
二.建筑特点
建筑空间继承了山西民居的院落特点,按照功能分区区划出大小共14个小院子,这些院子被定义为缩微的“城”。其中的交通以城的规划理念为指导,棋盘式划分,中间是一个大型的内部庭院,也是整个建筑中的景观展示中心,以这个大的庭院成对称布置。在二层部分通过连廊把需要连接的部分联系起来,三层则是一个巨大的屋顶景观平台,所有的建筑组团都罩在大的空间网架下。外部空间亦为内部空间,内部空间也嵌套着外部空间的特点。
三.景观设计
民俗文化饮食博物馆以承办传统主题式婚礼为主要内容,借此民间婚庆仪式宣传晋城传统民俗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文化、醋文化、戏曲文化、服饰文化等形式多样的内容。景观庭院可以作为民俗文化义工有效的载体,可以通过各种景观设计手法烘( 图3景观概念设计图)
( 图4内部中心景观透视图)
托文化内涵。文化图腾柱、浮雕、景观墙、水体、亭榭加之周围独具山西民居味道的建筑造型和废旧建筑材料的创新性运用,把民俗文化的内涵具体话,让人更深刻、更具体的理解。
四.细部节点设计
4.1.入口设计:民俗饮食博物馆入口大门以内外镜像的方式设计而成,力求让内部景观环境和外部自然景观的关系在秋冬季节产生鲜明的对比,而在春夏之际又可以浑然一体。入口设置在大片
( 图5入口设计概念图)
玻璃幕墙上,坡屋面的材质也选用玻璃,一改传统瓦屋面的厚重感,增加了几分现代感。整个入口虚实对比明确,传统与现状碰撞出的设计感让人耳目一新。
4.2.建筑外立面设计:民俗饮食博物馆外立面延续晋陕宅院的特点,开窗洞口较小,外挑阳台采用传统建筑造型方式,阴影关系明确,
( 图6主立面透视图)
关键词:装置艺术;博物馆;展示设计
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各种各样的展览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精神文化产品,也是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传统博物馆展示陈列的弊端是博物馆切断了展品与其产生环境之间的“语境”,这些展品被当作偶像供奉起来,参观者通过本土文化的价值镜头诠释来自非本土文化的展品,参观者不能身临其境地了解展品产生的环境,展品的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解构主义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在1987年发表的文章《副业》中首次提出塑造“框架”这一概念,批判了康德的“美的分析”。德里达认为框架不仅设置了界限,还提供了一种设立在意识形态基础上的叙事语境,从而歪曲了人们对包含其中的真正意义的理解。实际上,塑造框架并非把作品与一个更广大的世界隔绝开来,而是将两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筑的特征、灯光的设计、声音的运用、博物馆内的咖啡馆与博物馆自身都可以是塑造框架的对象。
一、当代博物馆对于展示设计的要求
当代博物馆藏品已不再只是实物本身,不再只是视觉感知的对象,也不再只是一个结果。人们要去探究形成这一结果的过程,探究构成和影响这一过程的多种因素,探究促发这一过程的动因,即从描述性的“是什么”转向探究性的“为什么”,探究影响藏品最终形态的社会、文化、信念、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与此同时,当代博物馆的藏品不再是社会精英们金钱的符号和膜拜的偶像,而是社会大众了解社会、文化、历史的钥匙,是人们与先民沟通的纽带,是启动人类智能创造的发动机。所以,设计工作者需要以更为综合的设计手法和理念再现与反映展示内容,使静止的展示充满生动的气息,给参观者更为真切的互动体验,力求将各种类型的展品、纷繁复杂的观念以一种新的、更为综合的手段呈现给观众,便于观众理解和认知。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来说,博物馆的内容以什么方式进行展示也是促进观众学习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展示设计手法上要在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采用较为综合多样的展示方式(如接触、观看、听等)。
二、以装置艺术理念介入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
1.装置艺术装置艺术由英语“InstallationArt”翻译而来,它本身是建筑学术语,后被应用于戏剧领域,泛指可被拼贴、布置、移动、拆卸的舞台布景及其零件。它是艺术家或设计师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对人类日常生活中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的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2.装置艺术与参观者的关系装置艺术是能使参观者置身其中的三维空间环境,是将多种艺术方式相结合创造出的空间环境,用来包容参观者,促使甚至迫使参观者在界定的空间内由被动观赏转为主动感受,这种感受要求参观者除了头脑和身体介入外,还要使用所有的感官,包括视觉感官、听觉感官、触觉感官、嗅觉感官甚至味觉感官等。3.装置艺术理念的介入与传统展示理念的区别近现代博物馆在突出展示藏品的同时也尝试运用了其他展示方式,如再现历史人物的各类雕塑、演示地理方位的沙盘模型、再现历史情景的复原场景、珍藏实物展品的展柜、烘托展示气氛的绘画和工艺品等,这类展品的展示方式在博物馆学范畴内被称为传统展示方式。这些传统展示方式在博物馆中的特点主要是以点缀展览主题为目的,它们较为零散地分布在展厅里,起着调节展示气氛、烘托展示主题的作用,一般来说,它们属于“附属物”,也就是德里达所称的“副业”。文章所谈的装置艺术理念介入当代博物馆展示设计指的是:运用装置艺术所形成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念指导当代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按照这种思维和理念所形成的艺术品或设计作品是一个高度综合的空间状态:建筑的空间、展示的实物、声音、文字、图像、播放的影像和上面所说的“附属物”都是展品本身。所有的物品协同一致,向参观者多角度地传播博物馆的主题思想。1998年建成的香港历史博物馆的“自然生态环境”这个展厅空间里,设计师运用了实物展品、复原的场景、复制的动物标本和模型、动物的声音、播放的影像、介绍性的文字图片,以装置艺术的形式全息营造出香港历史上的地容地貌、生态物种、自然环境等,使观众对于展示主题有全方位的了解,并能使这种了解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更加深刻的理解。所以,以装置艺术理念呈现的展示空间是一个高度集合化的空间,它不是靠一种“语言”在“说话”,而是采用多种叙事手段,以一种混合搭配式的方法对博物馆的主题进行叙述。这是它与传统展示手法不同的地方。
三、装置艺术理念介入博物馆展示设计发挥的主要作用
1.促使观众和博物馆交流、互动在当代,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和大量应用改变了信息交流的方式,人们对信息的接受由静止式的被动观赏转向积极参与和主动控制。所以,参观者在博物馆中的交流、互动是装置艺术理念介入博物馆展示设计体现的非常重要的内容。中国秦腔博物馆是笔者所做的一个社会项目。秦腔是在我国西北地区流传时间较长的戏曲类别,这样的主题对很多观众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所以,单纯建一个博物馆,将展品一一陈列显然是不可取的。因而,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让参观者能够切实参与进来,让枯燥乏味的主题变得有趣,是秦腔博物馆展览的设计方向。在整个展览最后的“观演篇”中,笔者借助装置艺术形式设计了一个由戏楼与观戏看台构成的装置艺术品,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按照一定比例复制出来的戏楼模型,戏楼借助幻影成像系统演出秦腔的经典曲目;第二部分是观众看戏的区域;第三部分是戏台上的高仿真硅胶人像陈列区,这些人像的衣着、穿戴都是按照民国时期设计的,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期戏迷看戏时的情景。在这个空间的四周还设计了声音播放系统,使空间中不时传出叫好的声音,使观众回到那个听戏的年代,从而受到场景气氛的感染。观众在多感官的互动下,主动参与性与选择性大幅增强,因此,这种展示方式不但加深了观众对展示的记忆,更提升了博物馆教育的功效。2.多方位传播博物馆信息1993年落成的纳粹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专为纪念“二战”时被德国纳粹屠杀的犹太人而建,这个纪念馆的大多数展厅就是按照装置艺术的组织方式进行设计的。展览运用大量遇难者的遗物、相关的照片、录像、声音、绘画所混搭出的装置艺术,以时间叙事的方式将犹太人被赶入聚居区、犹太人被成批地运往集中营、犹太人在集中营中的生活状态、犹太人被成批地屠杀等情节的节点串联在一起,将“二战”时纳粹侵略欧洲给犹太人带来的惨绝人寰的灾难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展品传达出特殊的情感。装置艺术在情感传达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它可以运用多种图像、声音、味道等传播媒介,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人类最基本的感知方式多角度地进行情感传达,挖掘看起来不起眼的展品内部潜藏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信息,可以让观众对展示内容有更深入的认识,让观众对展示对象的理解从浅层的表象逐渐深入到情感和精神实质。笔者曾设计过侵华日军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尾厅,这个空间的高度将近十二米,在建筑的平面图上是一个三角形的空间。整个纪念馆的展览围绕着侵华日军在1937年攻陷南京城后对南京城进行惨无人道的杀烧掠,在六个星期中有三十多万同胞遇难,这个空间对于整个展览起着概括主题的作用。在设计之初,笔者从另一种抽象的逻辑出发:把六个星期换算成秒,再以秒来计算,得出的结果是——在侵华日军中每隔十二秒钟就会有一个生命被无辜杀害。此空间的天花处被设计成了倒三角造型,象征着夺去遇难者生命的日军军刀,通过天花上面的数控滴水系统,每隔十二秒钟向下滴一滴水。下面是一个水池,滴水声被声音系统放大,两侧墙壁是密集的受害者照片,这些照片可以通过数控发光设备的控制亮起或熄灭。随着被扬声器放大的读秒声,每隔十二秒钟会有一滴水从高空落下,侧面墙壁将有一个受害者的照片随之逐渐亮起后再熄灭,给观众回味不尽的思考和想象。这个展厅就是按照装置艺术理念设计的,整个空间与其说是一个展厅,不如说是一件放大了的装置艺术品。在当代博物馆中,三维空间是实现展示的舞台,观众参观是靠时间完成的,参观与被参观都是组成展示设计这一行为的要素。博物馆的展示空间是一个信息的“场”,这个“场”同展品及其传达的信息应紧密地融合为一体,确保信息的传达更为有效。以装置艺术理念构筑出的博物馆空间以视觉、声音、气味等多种手段、媒介进行信息的传播,它们在信息传播体系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融会贯通、相互依附、密不可分的。
结语
文章的观点是在当代这个学科间高度综合和跨界思考问题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所以设计师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应灵活运用文章的观点。如,美术馆、艺术馆这类博物馆,每一件展品都有一个较为鲜明的主题且互不相干,像这样的展馆一般是没有故事情节和线索的。观众到这样的博物馆参观,目的就是观看实物展品,所以像这样的展馆就不宜采用文章的观点进行设计和营造;而对于展示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的纪念性博物馆,展示科技、生物、地理、人文风俗等类型的学科博物馆,在适当的场合可以加以运用。所以,在博物馆展示设计实践中,设计者应遵循视题材决定是否采用装置艺术理念的原则。此外,每个博物馆的情况各不一样,在同一类型学科的不同博物馆中,它们的展览面积、展品数量、学科的展示角度都不一样,所以在实践运用装置艺术理念时不可教条。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汀.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钱春霞等,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2](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宋向光.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科学出版社,2009.
[4](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王升才,张爱东,卿上力,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5](英)泰勒.ARTTODAY当代艺术.王升才,张爱东,卿上力,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6](美)阿瑟•C.丹托.艺术的终结之后:当代艺术与历史的界限.王春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关键词】 互动;展示设计;科技馆
一、 互动设计在科技馆展示中的概念与意义
“展示”的字面意思是展现、显示,博物馆中的展示概念就是将某物显示于人,在英文中与展示含义相应的有display(陈列展示)、show(表演性展示)、exhibition(整体性展示)等。在中文里人们对“展示”的理解应该与主题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展示――“exhibition”的相近。
“互动”就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的认知不断深入,博物馆的发展渐渐从对物的关怀,从强调导出式的教育功能,转变至对人的关怀,开始由接受性教育转向了创造性教育,以主动参与、体验合作为特征的互动性展示方式正在逐渐成熟。互动设计在科技馆里的概念,通常以教育为主,观众作为互动展示中的主体,通过互动的方式与展示出的展品完全融合在一起,或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以一种动静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展览围绕主题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手段设计的教学情境,使观众能积极参与其中,将观众被动的参观过程变成了一个在体验参与中发现和思考的双向传播学习模式。
科技馆展示越来越多的融入互动设计的概念,其根本是在于科技馆是致力于为参观者服务的公共教育机构,没有观众参与的博物馆不是真正意义的博物馆。对参观者进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他们在参观时的思想活动和对其参观本身的感受。参观者融合的感官刺激越多,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持久,而基于博物馆提供全民教育、启发和培养美学意识、个人发展的功能,互动设计能将博物馆展示的效能发挥到更完善的程度。
二、 互动设计在上海科技馆中的应用调研
上海科技馆作为国内先进成功的国家级科技馆,其中有大量的互动设计应用的案例,根据科技馆中展示主题对展示设计的不同要求,将互动设计分为以下:
1、以视觉为核心的互动设计应用
以视觉为核心可以理解为在展示空间里以参观者的视觉感受为主体,传统展示往往是围绕实物、模型或单体原理性展品展开,而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引进,在满足视觉感官的同时,也完善其他感官的信息传达,从而更好的突出视觉感受。
以动物世界展部分为例,这一展区主体是动物标本,主要以观众的视觉感受为核心,与其它动物展相比,上海科技馆的动物展侧重于介绍动物与环境、动物与动物之间生态、进化关系,展示中的互动关系不仅仅局限于人与物之间,而是将展览场景与展品,展品与展品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进行了深入,使人、物、景之间都能产生出多层次不同的互动效果。展览中还首次采取了大型自然生态景观与动物标本、动物模型、写真背景画进行有机结合,在多媒体、灯光、音效等手段的配合下,观众可以以新颖的方式融入到整个展览中。使观众不单单从视觉的层面去接受信息,而是从听觉、触觉等更多层次去立体全方位的进行互动体验。
2、以模拟场景为核心的互动设计应用
模拟场景顾名思义就是场景的复原和模拟,参观者在进入场景的同时,通过艺术和技术手段,将参观者各种感观都调动起来,达到人与景全方位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
地壳探秘展区通过模拟场景、互动展项、展品、标本、影视片和多媒体等综合手段,展示了我们的地球是一个“动态的构造体”,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它有一个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以“从太空看地球深入地壳探秘返回地表看地球上的颗明珠上海”为参观主线,以模拟场景为主要手段,将一系列不同模拟场景的合理设计和连接, 贯穿于观众的参观流线中,通过观众的行走路线与场景进行互动,利用声、光、电等技术展现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比如地震模拟、火山喷发、模拟岩洞等,这些模拟场景的互动手段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触,也使展项生动有趣。
3、以机电一体化集成技术为核心的互动设计应用
所谓机电一体化集成技术指的是集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控制技术、影视媒体技术、仿真模拟技术、舞台表演技术和艺术、灯光灯效控制技术、音视频及其音效控制技术、集成控制技术等于一体的技术。其特点是以信息集成控制技术为核心,以机电一体化装备、计算机信息网络设备为平台,以计算机控制软件为纽带,以参观者参与、互动、体验和感受为目的。
在上海科技馆中的宇航天地展区,目的就是要让游客在各种体验性的活动中,了解和认识宇宙。以其中月球行走训练器及模拟失重为例,本装置主要由安全吊带、伺服电机、编码器、计算机、控制电源、收钢索的滚筒、保险装置、数学模型及软件组成。参与者穿上吊带后,操作人员按动启动控制钮,系统开始工作,此时参观者基本感觉不到自己身上的重量。通过机电一体化的装置,实现了传统博物馆展示中不可能完成的互动体验。
三、 互动设计的应用总结
互动设计在科技馆大量应用的今天,确实对博物馆展示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和推进,但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也发现,如果一座博物馆为了彰显科技或者先进,完全将互动作为一种技术来简单堆砌,而不是研究展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不能合理运用互动设计在展示中的比重、契机和特性,那么很容易给人疲乏的参观体验。互动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展示手段,合理应用的标准可以理解为能否更好传达展示内容,能否丰富美化展示空间,能否满足观众的需求,只有这样,互动设计的应用才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曹臻,上海科技馆首期展项图册,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为了能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功能,同时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表现形式在博物馆设计中起到了纽带作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不仅可以让观众在参观陈列之后,提高观众参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可以受到教育、获得知识,也得到一次艺术上的享受。近几年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表现形式重视信息传达、受众体验等,取得了与以往不同的改变,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需求。
博物馆展览的空间设计理念
博物馆展览空间内展览的物品只是一个单纯的物品,但是真正的价值在于本身固有的内涵及其传递给观众的真实信息与意义。就展览环境本身而言,采用合理的空间设计是构成展览设计中跳跃节奏、顺畅韵律等艺术效果的关键;换而言之,展览空间的重要性在于让展览者从多角度进行学习和交流。所以,成功的展览应该带给参观者历史真实的感受和思考,让他们能够深入地去研究发现一些新的更有价值的东西。
展览设计需要满足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这是在进行展览空间分析时的基本依据。人类需要舒适和谐的展览环境、声色俱全的展览效果、信息丰富的展览内容、安全便捷的空间规划、考虑周到的服务设施等,这些都是人类在精神上对展览设计提出的要求。在展览的空间设计过程中,观众的需求是第一位的。这就需要设计师仔细分析参观者的活动行为并在设计中以科学的态度对人体工程学给以充分的重视,使空间内各部分的比例尺度与人们在空间中行动和感知的方式配合得适宜、协调,这是最基本的空间要求。同时人们应该是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活动,如果不能创造一个给人以心理上亲近温暖感觉的空间,那即便是利用了最先进展览手段的环境也只是冷冰冰的机械组成的没有生机的躯壳。充满人性化的展览空间才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设计。
博物馆展示形态的设计理念
能体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功能的最基本方式是陈列展示,陈列展示是博物馆与社会、大众联系的重要渠道,博物馆的规划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博物馆与公众关系良性循环基础上。无论是对于国际级的、国家级的、抑或是地方性的博物馆,人的因素是衡量一个博物馆能否将藏品的意义和价值传达给观众这一最终目标的最基本的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日益显现。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博物馆必须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陈列展示内容和陈列展示形式。
博物馆展示形态的分类
基本陈列。基本陈列与博物馆的性质和任务密不可分,它是通过能体现博物馆特点的展品组织成有条理有规律的陈列系统,是内容趋于固定及常年对外开放的一种陈列方式。
我们以前常见的通史展,如并联式、串联式、放射性组合、专题式、艺术分类式等。主要用于条件及目标比较明确的陈列,都具有各自的规律性,都从理性思考中着手设计,首先建立一个框架,这个框架能够体现一种多层次渐进过程,每一层都包括目标、分析、综合评价等几个阶段。例如,对于历史类博物馆建筑,由于具有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又有阶级性,所以各展厅以串联形式布局为宜,从而达到各展厅首尾相接,能够保证受众参观时的连贯性;科技类博物馆建筑,由于其展厅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需各自独立展示,而要求各展厅以并联形式布局;自然类博物馆建筑,展厅间陈列着诸多学科展品,同样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各展厅亦以并联形式最为适宜。艺术类博物馆建筑,展厅内通常是收藏不同艺术门类的作品原件,作品与作品间虽无太多的关联,但对于每一个艺术门类本身和艺术家自身的陈列又有一个发展历程,也有时间连续性等诸多方面问题,因此展厅应以放射性组合布局为宜。
随着经济的快速和大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当前很多博物馆在不断地改善和提高展品内容,不断地提高陈列的科学及艺术水准,进而对基本陈列进行大幅度修整,修改展厅的展线结构,以及陈列版面形式的制作,不仅形式有所突破,而且内容也有很大创新。
除此之外,在设计过程中,注意与建筑空间巧妙的结合充分体现了新的设计思想,在展陈空间的设计中,不能简单的照搬别的陈列形式,需要经过不断的总结,利用国内和国外以及诸多设计师实践经验,形成自已的设计。近几年,在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中,废弃了许多曾经的方式。例如假墙、镜框加多种陈列柜的陈列方式等。而采用了区域空间结构与集中信息看板、陈列柜组合的方式,突出了设计的时代感和整体感。
高科技展示形态。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展示中得到了快速应用。传统的博物馆展示的形式与方法也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改革,展示空间不再对实体场馆有很大的依赖性,正在慢慢向WEB网站,虚拟演播厅、虚拟空间的数字化方式发展。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有两种,一是多媒体展示手法在陈列展览中运用,二是计算机在博物馆的运用。这样的应用使展陈设计摆脱了原来设计的束缚,使基本陈列内容更为充实,并且也改进陈列的形式。
多媒体技术通过触动各种有同的感官经验,帮助观众从多种感觉通道去感知同一展示对象的信息,从而获得更加形象、完整、深刻、系统和认识,彻底打破了传统展示线性叙述的规律,实现了一个能以多种方式组合,排列展示元素,并供参观者随意定制,取舍和选择任意形态加以显现的系统。数字展示允许观众不需按照一定的顺序参观,数字展示对象的展开是以人的跳跃性思维和联想为中心。
综合来讲,博物馆数字展示与传统展示最大区别是:数字展示的虚拟性、非顺序性、互动性、多感性、以及时空拓展性。
生态设计的展示形态
世界进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人类面临生态危机,生存危机,人与环境诉矛盾日益突出。人类开始探寻生存、生产和生活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提出了绿色设计。展示设计领域亦不例外。今天的博物馆越来越涵盖了城市的概念,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博物馆中所有资源的合理使用,将对地个城市的环保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应该以减少对资源的使用,循环利用;保护自然环境为设计的基本原则。对自然资源提高利用率,使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减少各种废弃物的排放,妥善处理废弃物,减少各种各样的污染。使展示空间符合社会要求的生态化方向发展。
互动式表现形式。随着博物馆教育理念和不断发展,博物馆教育逐渐脱离利用藏品、文字说明、辅助展品等静态展示对观众进行教育的被动模式。尽管现代的博物馆是以数字化多媒体技术为支撑,也难以满足博物馆在教育方面的需求。因为无论是过去的静态展示还是现代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动态展示,观众总不是处于主动接受的位置,展示与传统教育的模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不能获取观众的信息反馈。随着这种问题的日益突出,互动体验陈列便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正是互动陈列形式的应用才能才使得现代博物馆的展陈模式有了突破性的改变。观众由被动变为主动,互动陈列的表现形式主要应用了数字媒体技术,通过数字展示技术,参观者与数字展示对象之间实现了互动。使原来的信息单向流动变为信息双向流动,及时的获取了观众的反馈。观众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还能对数字展示对象产生影响,也能按照个性的想法进行优化和改进,这种基于互动的展陈方式,有利于受大众主体思想的强化。
例如应用交互性动画技术进行展示请明上河图,此展示用通俗易懂的动画将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展现给观众。观众通过触摸复制图来自动操作相应图的片断,想了解哪一部分的内容只需触摸复制图上相应的部分就可以通过观看活灵活现的动画片现实现,大大拉近了陈列与观众的距离。
讲解员讲解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形式。讲解在博物馆展示服务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将展览与观众连接在一起的枢纽。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的讲解,可以使提升观众兴趣和热情,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被展览所感染,从而获得美的熏陶。相反,单调乏味的讲解则会使观众感到枯燥乏味,既使是蕴含着丰富信息的文物也会令观众毫无兴趣。
【关键词】 断代史陈列;北宋;地域文化特色;开封市博物馆
中国历史绵延5000年,各个地区都有自己最辉煌的时期,即使作为中国文明发祥地的中原地区,仍然不能囊括中国所有朝代的发展轨迹。那么在地方博物馆中也按照中国通史的模式组织陈列,就失去了各个地区的特色。中国断代史陈列虽然只是选取部分历史进行展示,但是可以和各个地区的文化相联系,塑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陈列。
开封作为北宋的都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甚至高于当代的纽约、伦敦等城市。在北宋历史上,开封是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开封的社会发展史上,北宋时期是开封最辉煌的历史阶段。虽然自公元1127年宋室南迁至今已经近900年,但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对中国的影响仍然存在,作为北宋的都城开封,其文化的传承仍在。《东京梦华――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从形式上内容上充分体现了开封地域文化的特点。向人们展示了北宋王朝的绚丽。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受到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特性,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具有相对稳定性。地域文化包括方言文化、民俗文化、建筑特点、环境特点等。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博物馆是一个社会服务性机构,它以收藏保管、陈设展览、对外宣传教育、科研为主要职能。陈设展览是观众了解文物、历史的一种手段,现代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上除满足知识的专业性权威性外,还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的差异,摒弃教科书式灌输的方法,做到互动、参与,寓教于乐等方式进行设计,做一个有趣的展览,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由于博物馆藏品数量与种类的限制,断代史陈列作为比较适合基层博物馆开展的陈列形式,具有投资少、特色鲜明、贴近地方历史等特点,是博物馆展示工作发展的一个方向。开封作为北宋的都城,选取北宋这一历史时期进行展示,同时结合开封古都的城市风貌,凸现了宋文化在开封市的传承与延续,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故此在确定研究对象时,将如何运用设计的手段,在科学合理的程序框架内,将地域文化与陈列相结合,创造精品陈列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开封博物馆及其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简介
1、开封博物馆概况
开封市博物馆位于八朝古都河南省开封市,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包公湖畔,是一座集陈列展览、文物收藏、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8万余件,尤以陶瓷器、铜器、书法、绘画、石刻为特色,并于2004年成立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保护中心,致力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掘、整理、保护、研究、传承及相关文创产品的开发应用。
开封市博物馆新馆位于开封新区五大街与六大街之间的郑开大道北侧,众意湖东临,建筑面积54286O,共分为陈列区、公共服务区、藏品保管区、文物修复区、学术研究区、行政办公区、后勤设备区等七大功能区,设有贵宾室、会议室、青少年活动室、学术报告厅、4D影院等服务设施,是一座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博物馆。
2、|京梦华―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简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王朝之一。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了著名的“陈桥兵变”,取代了后周政权,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北宋建国后,通过南征北战,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北宋时期社会经济非常发达,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其农业、手工业、采矿冶炼、漕运造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城市发展均创造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新辉煌。特别是北宋时期的东京,城郭宏伟,“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经济繁荣,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不但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有“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
开封作为北宋都城,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面积之大、人口之多、经济之繁荣、建筑之辉煌,不仅在当时的全国是首屈一指,就是在当时全世界也是最为繁华的贸易大都市。北宋东京城历史文化陈列,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是独一无二的。开封博物馆馆藏文物也十分丰富。其中,宋代开封府题名记碑、大晟钟、铜官印、崇宁通宝、各种窑口瓷器和其他文化典籍等珍贵文物,令人叹赏。在展示手段上开封博物馆力图突出了一个“新”字。首先,采用实景式陈列手段,将宋代的牌坊、拱柱、茶肆、瓷窑在展厅里复原,营造出梦回千年的感觉。另外,展览还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来辅助展览,“幻影成像”让宋代 “清明上河”的历史情景活了起来,互动式虚拟翻书让游客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宋代知识,光电沙盘展现了宋代东京城的繁华胜景。这些新的陈展方式与宋文化主题的结合,增强了展览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使展览直观生动,雅俗共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开发
20世纪60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宣告文化研究这门学科诞生。由伯明翰学派的霍加特与威廉斯发起的当代文化研究,破解传统的精英主义的高雅文化,使文化的概念扩大为意义的生产和再生产,指涉人类的全部日常生活。20世纪80年代,文化研究繁荣一时,至今方兴未艾。它关注的不仅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更关注文化的外在的关系,将历史上被主流文化忽略的文化形式纳入中心视野。另一方面,西方学者对现代性文化进行了反思,从乔治・西美尔、马克斯・韦伯、齐格蒙・鲍曼、安东尼・吉登斯到劳伦斯・哈里森和塞缪尔・享廷顿,纷纷肯定了文化的重要作用,并对现代性进行了声讨或重建的工作。西美尔和韦伯,把文化视为历史运动推动力所在;哈里森和享廷顿更提出了文化决定发展的论断。当代社会学界首屈一指的人物吉登斯则在鲍曼对现代性尖锐批判的基础上,试图重新诠释,并为现代性的困顿指明了出路,把希望寄托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上面,他认为文化是由一个民族、一个群体的价值观组成,文化价值观本身的多元性,使全球化不可能变成西方文化的弱肉强食。在探究当代文化含义时,托尼・本内特著作《文化:一门改革家的科学》还强调了文化与政府政策制定的密切关系。
文化研究的盛行和成果表明了人类对文化价值的肯定认知,也推动着各国政府和各种国际组织重视并参与文化的发展,关心和保护民族及地区文化的特异性,倡导文化多样性。如同物种多样性构成了生态平衡一般,文化生态平衡亦以文化多样性维系的。通过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犀利批判,人们已经认识到文化多样性被现代蚀的危机。循伯明翰学派开拓的当代文化研究之路,关注大众和传统,反对文化殖民的呼声日渐高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在此背景下隆重拉开帷幕,其实质即是保存和发展多样性的人类文化,维系文化生态平衡。对于文化遗产的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们从模糊归类到划分出物质与非物质两大类文化遗产,更加符合文化多样性的构建需求。上世纪末,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每个国家对世界和时代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对抗全球化引起的文化生态失衡的必然措施。
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明确化及其应受保护的重要意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之前,伴随80年代兴起的文化研究热潮,率先在民族民间文艺保护领域做出了受到中外赞誉的努力:1979年,被誉为文化长城的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工作启动,现已进入尾声。
近十年来,中国政府、社会团体全面推进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包括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如国务院颁行《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成立专门机构、形成申遗认证体系、实施保护工程、组织学术论坛、引导研究热点、公布了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举办保护成果展、确立文化遗产日、开通相关国家级门户网站、文化部主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世界级遗产代表作古琴、昆曲进入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当代进入;但现状仍不容乐观,表现在:
全球化的“文化推土机”进程加快,文化生态环境改变不可避免,传统技艺后继乏人;资源流失状况严重;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消亡。
保护意识亟待提高。
专业保护和研究人才短缺、保护经费不足。
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机制尚需健全。
此外,关于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也凸显出来。现代化历程中,生态环境因开发带来的巨大破坏,也为维系文化生态平衡能否走商业开发一途敲响了警钟。事实上,利用文化资源进行商业开发的确潜伏着较大的风险。追求效益会受需求引导加入许多原本不属于这一文化范畴的因素, 从而导致文化变异。刘志群批评说:“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热已成为传统民间艺术的第一杀手。目前比较流行的不是尊重和恪守民族文化传统及其心理与思维特点,而是以政治宣传服务的目的和现代审美的观念来改造当地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使其精致化,了民族民间艺术在表象掩盖下的深层的所指,甚至把汉民族和外来的东西,拿来杂揉到当地民族的艺术中,往往出现了非驴非马的怪胎。”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也称“开发一个毁一个。”
那么,放弃开发就能保证原生态么?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在文化多样性和个人利益的冲突中,该放弃追求现代化生活、安贫乐道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变异特性,在“意识”层面最易发生变化,而行为或会滞后。更普遍的是,当一项民俗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开发后,会逐渐脱离“生活”常态,走入“表演”的取向从而影响其行为。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活的文化。康保成认为:“绝对的原汁原味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昆曲,早已不是明代的昆曲。”索文清根据藏纸等遗产项目进行商业开发后焕发新生的例子推论:“保护和抢救传统文化遗产不能只靠国家拨款来支撑,走商业开发与遗产保护相结合的道路,不失为一条可取的途径。”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商业开发,不是无法统一的矛盾。生态环境中消亡了的物种不可再造,而文化遗产不同于物种,它是人类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过程呈现,不少内容可以在开发中再造或者再现,这就决定了文化生态平衡意义下的开发本身与保护有一致性。而且,开发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者个人幸福的追求,不再将他们隔离在主流文化生活之外。完全抛开商业开发的做法,即为“死保”。
按照王文章归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防伪、应变、贴近民间”的原则,政府与企业努力做到保护与开发的统一,在文化价值观构建方面进行导向,坚信人类的创造力对维系文化生态平衡的促进作用,树立可持续开发意识,商业开发必能进一步开创文化的多样性局面。正如弗里德曼坚信自由经济制度释放人的创造力一样,商业开发亦将促进人类文化的创新。
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认识到哪些遗产项目具备开发价值,可在开发中得到保护,并形成未来新遗产。因此,当前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解决的问题仍是:依据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在普查的基础上掌握遗产状况,甄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成分级目录体系;采用多种手段抢救濒危遗产;解决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
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及附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手册》和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的分类体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基本明确。此范畴内的遗产并非都具备开发价值或适合现在开发,其中,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表演性项目、工艺品的商业开发价值较高;民俗满足人们跨文化旅游心理需求,是典型的旅游开发资源。
在保护前提下进行商业开发的基本方法包括:
1.政府重视对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经营商的引导。在后现代社会环境中,消费已经反仆为主,成为市场经济的灵魂。因此,前一种作法在于通过大众传媒和消费模式塑造,引导民众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主动消费;后者在于鼓励投资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争取资金。具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和消费的各类广告、举办公益性讲座、政府专家及经营商携手打造文化专项产品策划、以现代传媒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和消费价值、各类具备开发价值的遗产项目走入校园乃至进入教学体系、把传统小生产者的模式转变为现代经营模式,争取更多民众理解并参与消费。
2.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文化生态保护式开发的载体作用。生态博物馆将自然和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整体动态地保存,尽量在文化的原生地传承。如1996 年贵州六枝特区梭戛乡建立我国首个苗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旅游的推广,将使普通游客开始关心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之外的群体,关注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以及他们世代相传的特殊文化。传统博物馆应扩大收藏和保护的范围, 将焦点以平等的态度投向以往被忽略的民族民间文化群体和资源。充分利用文献和田野材料,利用现代电子数码科技, 尽可能客观地录制和保存21世纪初的遗产状况,同时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演变的过程。如普查采录资料可由博物馆保存、展示。鼓励一部分开发价值较小的遗产持有者,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保存技艺,传授技艺,使之成为博物馆艺术,也具有传播和传承的功能。博物馆首要立场是力求原貌呈现, 同时不放弃自身的诠释功能,从文化角度提高旅游吸引力,使博物馆成为旅游开发的中心区域之一。
3.利用仿古庙街、民俗风情村、岁时节庆等进行再现式商业开发。此类开发应慎重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表现形式和服务人员,避免伪、劣、次,允许甚至鼓励改革和创新,吸引人们主动了解并从消费渠道来传承相关遗产。
4.创立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出品牌。如“印象:刘三姐”、“云南印象”、“金沙”等。
5.建立一支懂文化、善经营的专业开发人才队伍;健全民间工艺大师传人培养的激励机制;从源头上解决开发与文化生态平衡的问题,可开发资源流失或匮乏问题。
参考文献:
[1]陆杨: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3]刘志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急迫性和艰巨性及其对策思考[J].省略/zt2006/zzycjs/gd/t20060220_94099.htm[OL],2006~2~20
[5]吴晶魏武专家: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生news.省略/politics/2006-10/11/content_5190788.htm[OL],2006~10~11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地域文化;艺术形式;展示手段;互动;宣传推介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244-01
博物馆承载着人类的文明,是人类文化的集合体.它作为法定的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托管者,包容了一切我们已知并认为值得永世存留的文化和自然现象物。对于这样一个文化的集中地,博物馆有着与报刊、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不同的教育手段,即通过举办展览以联系观众服务于社会。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博物馆在展览上必须紧随形势、人员等情况的变化而改变观念,创新陈列展览的方法,才能办好适应时代需求的博物馆陈列展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才能不被时展所淘汰。如何办好博物馆展览,积极主动搞好方法创新,提高展览效果,是值得每一位博物馆工作人员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以独特的地域文化研究推动展览
首先,用生动的故事形式来讲述和演绎地域文化。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或一个文化点来吸引观众眼球,这样独特而别致的形式冲破了以往教条式的陈列版面,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中呈现地域文化的亮点和特点,从而使观众在轻松、愉悦的参观中主动地接受知识和教育。其次,用具象的实物资料来揭示和论证地域文化。最后,用复原陈列和图表模型来传达和再现地域文化。场景复原是一个常规的展示手段,是一项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因此,只有熟悉当地文化,才能使专题展览独具特色,这是博物馆陈列业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直接关系到展览的水平。在研究地域文化的同时,把文化背后的故事和内涵揭示出来,来教育、指导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这也是举办展览和活动的意义所在。
二、用新颖的艺术形式彰显展览
陈列主题和陈列艺术是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陈列主题是陈列设计的基础和条件,陈列艺术设计对策展主题具有深化作用。没有好的陈列脚本就不会有精品陈列的诞生,相反,再好的陈列文本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艺术形式去包装和表现它,那么,同样会失去它原有的价值,因此陈列艺术设计在策展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提取展览中符号和元素是创新展陈形式的前提。第二,“虚”“实”对比是提升展陈形式的基础。展陈中若能处理好虚实关系,其艺术特点就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第三,确定和谐的色彩基调是营造展陈环境的要素。陈列色彩是展览直接作用于观众视觉感官的第一要素。什么样的展览就要用什么样的色彩去衬托它。当策划设计佛教题材的展览时,可能会首选寺庙的颜色——黄色作为展陈基调。当在设计珠宝和玉器展览时,可能会用黑色或者暗红,这样更显现了珠宝的质感和成色。第四,把握重点和辅点的关系是突出展陈形式的生命。主线清晰,主次分明是展览成功的关键。次重点的展品陈设相对简单,起交代、衬托重要展品的作用,使整个展示空间主次分明,疏朗得体,错落有致。
三、以崭新的展示手段更新辅助展品
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不仅仅是陈列艺术与陈列内容的完美结合,展柜内的灯光、展台、托架、标签以及多媒体等辅助设施的设计,更是在细节之处体现展陈设计的专业化水平。辅助展品作为展陈形式的辅助手段,我认为必须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运用人体工程学原理合理地安排好参观走线、展柜样式、托架设计、展品摆放、标签粘贴、灯光音响、多媒体的利用等。通过研究人体构造、生理机能及心理机能,以科学的数据和方法来处理陈列空间的分割、参观路线、陈列设施以及展品的摆放、标签的位置等,使观众最省体力并达到最佳视觉感受,从而实现较高的参观效率。首先是陈列的参观路线方向,按照我们今天的生活和视觉习惯一般是顺时针方向,在展线的设计上也要注意避免观众走回头路,一来造成观众的体力浪费,影响观众的参观情绪,二来方向交叉容易出现互相拥挤的局面。其次,是用怎样的展台去衬托展品,用怎样的抓件去展示物品,用怎样的色彩去表现展览,是展览辅助展品的重中之重。
第二,灯光设计是辅助展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首先,展厅的灯光设计要着重利用照明光线最合理地突出展品,营造恰如其分的展示氛围。其次,结合陈列布局,将自然光与人工照明巧妙地结合,进一步拓展光与空间的感觉。国外的博物馆在文物陈列方面早就提倡展厅内在文物不受到紫外线伤害的前提下,必须有自然采光照明。在提倡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的时代,利用自然光照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然光更适合人的生物本性,对心理和生理健康尤为重要。
第三,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是辅助展品的三维补充。在当代的博物馆陈列中,展板、展架、标签和抓件都是二维的空间概念,而运用高科技的多媒体或者投影等仪器是实现展陈空间设计三维立体的必要手段。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展陈中的运用是陈列手段的新发展,它虽然不能代表原状陈列的主体地位,但在客观上对博物馆的传统观念产生了冲击。
最后,博物馆展陈应成为低碳、环保理念推广的前沿。比如博物馆一直倡导的“绿色陈列绿色馆”。利用现代科技材质制作精品展览,不等于奢侈浪费,即使在资金充裕的博物馆,也要在追求精品的过程中不忘朴素的根本。现在很多陈列展览极尽奢华,在这种奢华不仅是资金费用的庞大,还表现在过分追求规模的庞大。
四、以互动做好展览的延伸
游戏教育是以充分尊重学习者个体和内在需求为基础,通过设计、开发、管理合适的技术场景和资源,以促使学习者的生活经验与自身发展融合为目标的理论与实践。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是博物馆与观众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观众在体验参与中探索、欣赏、发现和思考的互动性活动中的双向学习模式。成功的游戏式互动是以多种体验方式刺激观众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创造一个能调动观众新奇感与兴奋感的环境条件,帮助观众尤其是首次参观博物馆的观众将展览信息群组化,有效提升他们对展览的理解,并引发启示和思考的个人或团体间的交流和互动。
五、以全面的宣传推介为社会提供周到的服务
首先,增强博物馆与媒体的合作,可以把策展过程让媒体做一个全程报道和记录,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如可在网站上进行“征集”记忆的活动,通过上传照片或者视频来讲述自己对文物的认识。博物馆要想成为新闻媒体的“常客”,应多联络新闻媒体走进博物馆,理解博物馆,去挖掘博物馆丰富多彩的历史信息,不断推介和宣传博物馆,使媒体成为博物馆的编外讲解员和志愿者。其次,增强博物馆与高校的合作。要多鼓励“80后”、“90后”各类年龄段的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们开展收集文化记忆、服务社会的活动,更好地把博物馆建设和学生自己的成长记忆结合起来,让博物馆成为学生文化记忆的重要场所。并从中发展青年志愿者,让志愿者把自己对展览的认识和理解传播给市民,使志愿者们真正成为博物馆的“主人”。最后,加强博物馆与社区的合作。在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走进社区把一些具有代表性或故事性的实物进行展览。
在当今社会信息多元化、传播手段多样化的大环境下,博物馆要体现时代进步的文化理念,实现由“仓库开门人”到“文化加油站”的角色转变。只有把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融为一体,展品才会有感染力,展览才会有亲和力,互动才会有吸引力,活动才会有创造力,博物馆才会有生命力。
六、结束语
博物馆只有紧跟时展步伐,不断创新,办好适应时代需求的博物馆展览,才能不被时展所淘汰。以上几方面是做好博物馆展览的关键所在,任何方面出问题,都有可能影响整个展览的质量和艺术水准。因此,博物馆展览方如要做好一个博物馆展览,特别需要从这些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