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16:37:27
导语:在新型农业的发展趋势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新型职业农民;内涵;培训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1-0043-06
一、引言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农业,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繁荣农村经济和推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2005年以来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工作要求,2016年中央1号文件也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信息化包括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信息化、市场流通管理信息化、资源环境管理信息化以及农业服务体系信息化,见图1。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信息化主要是农作物栽培或畜禽饲养过程的数字化管理、精准作业,以及与农业经营相关的固定资产、资金等的信息化管理,目的是通过信息采集、自动化控制等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扩大农业生产效益。农业资源环境管理信息化为生产经营过程信息化提供各种资源服务,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资源和环境信息,实现风险管理和灾害预警。农业市场流通管理信息化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购买以及农产品销售过程的网络化,通过二维码、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农业服务体系信息化包括新型农民的培育培训、科学技术、政策机制、专项资金、信息以及行政办公等所有农业服务的信息化,能够利用信息技术随时随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保障服务。农业服务体系信息化为农业信息化的其他组成部分服务。
农业信息化能够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益、降低劳动成本、提升流通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但是农业和工业不同,农业虽然是立国之本,同时又是弱质产业,一方面,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复杂,需要在一个广阔的地域空间分散作业,很难通过精细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1],因而农业信息化对农民的要求比工业信息化对工人的要求高很多;另一方面,农产品是自然再生产和资源再生产的结合体,受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双重影响,很容易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2],造成对农业信息化投入意愿低、短期回报难等问题,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体现。政府、企业以及社会资本对农业信息化的长期投入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还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人是农业现代化的第一要素,是信息技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主体,农业信息化的关键是要有信息化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而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不断发展的农业信息化要求与传统职业农民信息技术素养缺乏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而且有扩大趋势。农业信息化发展不仅对农民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培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培育培训途径与策略,积极培育培训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信息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二、农业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2012年中央1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农业部专门下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指导意见》,2014年和2015年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通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2016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提出:“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已经成为国家农业发展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
新型职业农民和传统农民的内涵有本质的区别,见图2,总的来说包括个人基本素质属性、职业价值属性以及生产经营模式选择属性等三方面差别[3]。
个人基本素质属性。传统的农民主要是简单重复体力劳动的从事者,而新型职业农民则具有相应的学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同时又有经营管理能力、金融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综合素质高,善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技术,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
职业价值属性。传统的“农民”是一种身份的界定,而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产生的新职业类型,有自己稳定的职业特征和职业技能,突出强调职业性属性,社会认同度高;自身认可职业农民身份,长期以农业生产、经营或者服务作为职业;希望通过新型职业农民的身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实现自我价值;具备职业道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生产经营模式选择属性。新型职业农民符合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效益化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技能,有利用新技术替代传统的、落后的生产工艺的能力;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化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强,能够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利益最大化。
(二)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新要求
随着农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有了新的要求,主要是在原有的个人基本素质属性、职业价值属性以及生产经营模式选择属性中融入相关的信息素养要求。在个人基本素质属性上,必须要有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拥有信息化意识、信息化知识与能力和信息化手段等三方面的信息化素质[4]。基本素质要求善于接受各种信息产品和信息技术,并愿意主动了解和运用,包括能使用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为农业生产经营服务。职业价值属性方面表现为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宣传自身的新型职业农民身份,并获取社会认同感,同时能够通过信息系统与平台的应用提升职业价值。生产经营模式选择属性方面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能够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实现市场化运作,并追求利益最大化。
农业现代化对传统农民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农业信息化对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发展必须符合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当前我国农业经营主体还是以传统农民为主,老龄化、兼业化现象严重,整体素质偏低,能够主动获取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比例很少,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缺乏认知,信息意识淡薄。“十三五”期间,通过持续的培育培训增加新型职业农民比例,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化素质已经迫在眉睫。
三、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培训途径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途径
培育和培训是两种不同的手段,培育是指把潜在的对象培养教育成信息职业农民,实现劳动力的转移,而培训则注重培养训练,通过培训促进传统农民实现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满足新环境的发展要求。培育讲究目的性和长期性,而培训则注重手段性和短期性,把培育和培训相结合才是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根本途径。
在培育途径分析之前,必须要明确新型职业农民潜在的培育对象,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潜在的培育对象主要是年龄45岁以下、初中学历以上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退伍军人、企业主以及农技推广人员等愿意将农业生产经营作为长期职业,并具有一定的农业产业基础和现代农业经营意识的人群[5]。针对该类人群的相应培育途径包括:
第一,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建立职业认可。加强制度和政策建设,打破城乡二元制结构和现有的户籍制度,在子女入学、购房优惠、人才认定、职称评定、养老等多方面提供保障措施[6],让新型职业农民获得社会的认可。加强典型宣传,改变以往落后观念,新型职业农民不是代表贫穷落后、社会地位低下的传统农民身份的延续,而是一种新型的能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
第二,帮助新型职业农民获得收益。通过土地流转、财政支农项目和惠农优惠政策为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给予扶持,同时在税收、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为新型职业农民降低生产经营风险提供保障。让新型职业农民的收益和其他高端职业收入有可比性,同时体现智力劳动的特点。
第三,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特点创新培育培训模式。根据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农民生活学习特点和教育规律,长期提供相关素质和技术教育培训。一方面,通过教师下乡,就地就近开展教育培训,让农民能够方便快捷接受教育培训;另一方面,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在田间地头、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联合实践基地开展多种形式培训。还可以“半农半读”进入农业中高等院校学习并获得相应的资格认定。
第四,提供长期发展平台和载体。注重符合本地特色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让每个新型职业农民都有一个成长的平台。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与考核,实行职业准入,通过认定的职业农民在相关农业项目立项、成果审定、技术培训等方面可享受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科技人员同等待遇。
(二)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途径
信息化背景下,信息化素质的提升是新型职业农民新的发展要求,同时基于信息系统的在线课堂、远程教育、互动教育等新的培训模式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了新的教学途径。培训是短期提升能力的最佳途径,持续多样化、贯穿工作过程的培训形式能够大幅提升培训对象的能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对象包括潜在的培育对象以及原有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等。
如图3所示,农业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建设包括个人信息化素质的提升、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应用建设能力、信息化生产经营能力以及信息化职业技能与发展能力。新型业农民的能力建设需要依托农村信息化建设、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以及基于信息系统的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
第一,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能力建设的基础。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是通过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信息系统平台和资源的建设,实现农村管理的信息化、农村社会服务的信息化、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以及农村文化的信息化[7]。农村信息化建设一方面能够通过改善农村的信息化环境和获取信息的途径,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能力,为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应用建设、信息化生产经营提供硬件条件。
第二,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注重于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学历水平、道德水平、信息化素质、创新意识、“工匠精神”以及自我管理与发展能力等。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要求建设培训的信息系统平台以及涵盖各方面的资源体系。资源内容建设必须以本地需求为导向,既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提升的要求,又有本地特色,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符合本地农民教育学习方式。
第三,基于信息系统的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注重于新型职业农民技能的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技能的要求包括生产经营技能、信息技术与平台应用技能以及职业技能与发展能力。基于信息系统的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要求在传统课堂听课、实践基地技能练习、生产企业观摩参观的基础上,能够通过信息系统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随时随地的技能学习与实践环境,并且能够为实际生产经营中的问题提供远程支持。
通过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以及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构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虚拟网络教学环境,通过基于智能终端的远程课堂、在线课堂、互动课堂以及跟踪服务,促进新型农民随时随地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及技能培训,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移动化、智能化和终身化。
农村信息化建设、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以及基于信息系统的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都离不开持续的资金和政策保障。各级政府都需要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与在职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相结合,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根据需要持续增加投入,并划拨农业信息化建设所需专项资金,加强农村信息化的建设、用于培训的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以及特色培训信息资源的开发。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扶持政策,对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民培育培训的应用给予政策支持。
四、信息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中各部分的定位
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整体规划,并重点加以支持,形成职业农民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依托已有的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利用农业生产的间隙,鼓励农民通过“半农半读”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
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应用场景。各级政府是培训工作开展的主体,通过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整合区域资源,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集约效益,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与当地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社建立联合培训基地,并建设基于信息系统的远程课堂和在线课堂,支持电脑、平板以及智能手机等多终端接入,让农民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培训,也能够得到专家远程的视频诊断[8]。与高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以及其他农业发展相关社会组织合作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农业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同时将本地专业技术人员、农业技术骨干、土专家吸收进师资队伍,鼓励他们积极从自身技能出发,制作培育培训资源并在信息平台共享。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所需信息化环境的建设途径与原则
依托农村信息化建设、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以及基于信息系统的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都必须以信息系统为中心的信息化环境建设为载体。依靠地方教育局、农业局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将农民培训所用的信息系统建设与现有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共建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信息化环境的建设途径包括准备阶段、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应用与持续改进阶段。
准备阶段。管理者、建设者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中的重要性,并积极通过调研完成建设规划和顶层设计,通过上级政府部门、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相关人员的能力培训,为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提供资源保证和思想保障。建设规划方案注重符合本地需求原则,追求资源效益最大化,不片面追求系统的“高大上、大而全”,对应用场景充分认证的基础上再开展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素质培训体系建设以及技能体系与实践培训基地建设,构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虚拟网络教学环境。把握从本地新型职业农民实际需求出发的原则,注重本地特色应用和资源建设,并根据农民学习和使用信息终端的特点,开发适用于本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信息系统和虚拟化学习环境。
应用与持续创新阶段。要实现所建设系统在日常培育培训中的应用,形成常规性应用工程,并完成本地培育培训所需的优质特色资源的生成与共享、模式优化与创新之后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区域特色以及区域示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工程建设。通过常规性应用与持续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信息技术与农民培训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一个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全面自由发展的、服务终身教育、突破时空限制的智慧型教育教学环境[9]。
(三)适应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改进培育培训模式
在注重培训的同时必须加强日常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促进农民现代科技意识、信息化意识的形成,刺激新型职业农民对信息技术和资源的需求,然后再重点开展包括信息化素质的综合素质培训,最后再进行信息系统和技术建设应用能力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有了基本的信息化素质之后,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应用建设能力以及信息化生产经营能力的培训更容易取得实际效果。同时必须要形成规模化经营主体,能够让基于信息技术的生产经营有更大的应用载体,通过规模化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小型的经营主体模仿跟进,最终发挥信息化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效应。采用“线上线下”“参与―分享”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既能够通过培训信息平台在线学习,又有地方性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或者村一级设置基层学习中心站点作为农民线下集体学习的场所[10]。农民往往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学习,本地的特色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技能实践基地,形成一个基于虚拟网络和现实的开放性学习环境,保证农民终身学习,促进农民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农机教学模式 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232-01
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农民群众是农业建设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验的新型农民至关重要。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教育、认定管理的长效机制和政策扶持体系,逐步认定一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育造就一支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的农业从业队伍。最近几年,博乐市以新型农民机手培训为平台,积极宣传党的惠农政策,讲解农机法律法规,推广现代先进适用的农机具,指导农民机手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技术含量,以加快推进全县农机化进程。同时诚请“资格老、技术硬”的农机主、农机手讲经验,传授技艺,以进一步增强实用技术和安全驾驶操作能力,培养造就一批素质较高新型职业农民。
1 农机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首先,农机驾驶人员参与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农村地区很多农机驾驶人员法律意识不强,对现代农业理解不足,对新型职业农民认识不够,认为参加农机培训是浪费时间,会影响到他们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有不少农机操作人员会因为自己经济水平不高而不愿意接受农机教育;其次,参加农机培训的人员较少。目前农机培训参训人员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边远农村安全巡查留有死角,使无证驾驶得不到及时纠正,无证驾车现象较多。另一方面农机培训广开办学门路做的不够,机手参加培训路途较远,困难较多。还有就是部分机手存在农业机械只在家里压地头,学习驾驶证没有必要的错误想法;最后,在培训过程中还存有重数量,重创收,轻质量的不良现象,特别是在教学设备、设施方面配备不足,影响了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农机教学模式创新分析
2.1 严格选择培训对象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从事农机操作的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有生产经营型和专业服务型两种。首先,对于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从地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法人和理事中选择,这些人员都具备一定的发展眼光,管理能力较强,其能够作为地区的农机带头人。让这些人学习先进的现代农业管理技术和农机操作技术,带动地区农民群众共同发家致富;其次,对于专业服务型农机人员培训主要从长期服务农业生产前中后期的农机手群体中选择,通过对这些学员进行农机专业知识培训和教育,不断提升地区农机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科学生产能力,最终带动地区农机手积极参与到农机教育中。但是由于农村地区从事农业前中后期生产服务的农机操作人员较多,需要我们从这个群体中选择文化层次较高,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加强的学员率先进行教育培训,通过他们的带动做好后期的农机教育工作。
2.2 培训教材要具备适用性
现行农机学校使用的教材都是通用的,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不能紧跟时展进程,不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对农机教学模式创新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基于此,需要我们大胆对现行的农机教材改革、完善和充实,保证教材内容符合时展进程,适应地区农机化发展趋势。总之,要保证培训教材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首先,对现行的教材进改革,淘汰和删除不科学的教材,保留基本的知识结构;其次,及时对农机知识进行更新,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及时增加新知识和新技术,特别是要充实农机和农艺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农机技术;最后,保证农机教材的地域适应性。博乐市属大陆性干旱半荒漠和荒漠气候,春季气温冷暖多变,夏季高温,气候炎热,伴有干热风,秋季气爽,冬季长而寒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资源和环境资源。因此,当地的农机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学员分布和民族文化特点,科学构建教材语言体系。此外,博乐市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和棉花等农作物,因此,知识体系在构建过程中要结合地区主要农作物发展趋势,充分兼顾山区、丘陵和平原对区域生产生活需求,针对不同地区及时补充相应的新机器和新技术。
2.3 提升教师能力
提升农机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是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因素。现阶段博乐市农机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高技能教师十分缺乏,专业技术教师进修和培训机会较少,与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教学方法接触较少,整个教师队伍知识结构老化,其教育能力不能紧跟新机械设备发展和推广需求。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模式创新,需要我们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质。首先,需要当地的政府部门制定相应政策和法规,强化农机学校教师水平提升,要为教师提供继续深造进修的机会,学校更应该重视教师素质提升,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超,技术精湛,教学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要通过广泛校企合作为教师搭建广阔的进修空间,让教师掌握新技术,了解新机械,真正做好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吉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占吉林省经济比重的绝大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状态直接影响了吉林省整体的经济情况,进而影响全省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状态。因此,对农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调整,从根本上实现吉林省经济的飞速发展。
1 发展现状
“地广人稀”曾经是对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条件的简单概括,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发展,单一的种植粮食型农作物使农业能够实现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有限。吉林省政府以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开始对吉林省农业的经济发展进行改革和创新,其中即包括农业生产方式放慢的创新,也包括经济组织的整改等。吉林省农业经济的改革创新发展有风险也有机遇,因此要建设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新型农业运营体系,合理运用农业政策,快速有效的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转变以往农业的发展方针,最终实现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2 发展趋势
2.1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不断进行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明显的趋势,从传统农业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到现代农业的集约型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由个体经营转向合作社和企业经营形式;从种植单一的粮食作物到实现农村土地的立体化应用,经济结构由扁平化模式转为多元化模式。目前,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体现在绿色农业的建设方面。首先,吉林省农产品进出易额在逐年增长,而农产品生产标准与国际要求相差甚远,进行绿色农业生产成为进一步提高进出口贸易利润之必须;其次,应环保规划和城市生活的需要,粮食作物和蔬菜已经不是城郊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项目,很多农户以及农业企业开始转向果树种植园和花卉种植园、农村休闲娱乐项目的建设,这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更使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2.2 农村经济发展加快
现代经济发展将各个行业之间的隔阂逐渐消除,跨行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农业发展也需要应对这个趋势。从农业经济本身发展的需求来看,参与金融经济发展,将农业经济发展与金融结合起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首先,吉林省农业企业和农户个人在农业经济项目的经营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融资活动势在必行,这是农业金融发展的契机;其次,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出的构想中,有关于金融介入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容。
2.3 信息技术介入农业经济发展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介入各行各业的发展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是如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利润的提升,表现在很多方面。吉林省提出“智慧农业”发展战略,从2013年开始,加大智慧农业建设示范项目,并把实现农业智能化生产、农业与物联网融合发展确定为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吉林省己经建成了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并开发了玉米、水稻两个产业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通过“一台二系统”可以远程直观地查看作物长势、土壤墒情、预警病虫害、组织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实现了农情监控、生产管理、信息采集的信息化与自动化。
3 发展对策
3.1 调整农业经济发展配套设施
绿色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农业企业以及农村个体劳动者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尤其是与农业相关的社会服务业的参与,例如,酒店建筑和管理、导游服务、销售等。因此,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建设绿色农业,需要从全面调整农业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入手。对吉林省广大农村进行村容整体建设、修建道路、规划旅游区项目等。
3.2 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业经济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活动的加强需要商业银行的介入,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应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在广大农村地区设立办事处或者银行网点,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为农业经济提供适合的金融产品,与农业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以实现农业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3.3 加大农业信息化投入
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各级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并争取把涉农专项资金向农业信息化倾斜。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向农业信息化投入,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耕地总量占世界的9%,但化肥和农药的消费总量却分别占世界的35%和20%111,是世界上化肥使用量最大的国家.2004年,在我国已经施用了4637万t化肥,平均使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而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2].过量使用的化肥不能被作物完全吸收,而是渗人到地下或通过生活污水流人水体产生二次污染.2004年,我国农药使用量已经达到143万t,其中,使用在农作物、果树和花卉等方面的化学有毒农药约占95%以上全国每年使用的农药、杀虫剂等只有约30%被作物吸收,而其它大部分则进人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由于污水灌溉及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等,土壤渐渐板结,地力也明显下降,同时土壤受到重金属、无机盐和有机物等物质污染情况非常严重.全国至少有1300〜1600万hm2耕地受到农药污染的摧残.我国每年约有25亿t畜禽粪便产生,全国畜禽养殖污染物的产生量竟达到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倍之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做任何处理,也没有回收利用,不但污染周边环境,而且造成河流、湖泊和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近年来,由于农药浪费造成的损失达到150亿元以上,对人民身体健康和农产品质量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同时呈现出加重势态.农业污染已造成我国环境、经济和社会的严重危害和损失,也已经给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等造成破坏性影响,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农业污染导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更会给农产品出口造成影响。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是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不断交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单纯追求农产品产量,而缺乏对高施用肥料约束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农业污染的上升趋势.在监管方面,农村环境污染监控关注不及时,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从更深的层次来看,我国缺乏高素质农业类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只有正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多样性、治理措施和法规制度的多样性为出发点,才能真正地解决农村环境污染这一复杂的现实性问题。
2创新型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必备素质及成才要因
通过对不同类型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历程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出环境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奉献和实干精神,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在创新型环境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应特别注重博、专结合的知i只准备.创新型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成才要因包括:(1)要有浓厚的专业情结.如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就很难成为创新型人才.所以应该思考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环境专业的人才.(2)要有丰富的求学和工作经历.丰富的阅历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成熟、稳重,可以积累较多的经验教训,从中找到灵感.(3)要有较广的专业覆盖面.环境科学是一门交叉性强、覆盖面较广的学科,所以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都要有宝塔式的技术结构.(4)要有多样化的培养方法.为学生成为多样性的人才提供一个教学、科研和成长的环境。
3培养新世纪农业类院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途径
农业类院校应根据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和新时期的经济发展趋势,积极研究探索,构建起环境科学专业的科学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为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1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是质量,关键是创新,放在第一位的是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奉献精神.环境科学专业教学内容应广泛、新颖,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应逐步突出重点.在加强理论的同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同时,应充分利用继续教育、终身学习以及在实践中学习的巨大潜力。
3.2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与措施
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农业院校具有强大的农业技术支持,依托这一背景,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将以农业环境保护、湿地(尤其是海洋)环境保护、区域环境规划和农业环境工程等作为特色课程.将农业理论知识与技术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成长.突出农业院校环境科学学科优势,强调学科交叉;注重基础理论,突出科研训练;加强文理渗透,提高综合素养。
3.3加强实践教学
3.3.1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研究课题,让学生站在新知识的前沿,培养创新型环境工程科技人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国外比较提倡,在我国则受到很多限制,主要是学生规模大,因此很难为学生提供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机会与平台。
3.3.2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面对教学和实践结合,目前,国内强调的是实践,如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而国外除了这些环节外,更强调各个课程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对本科生来说,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更容易实现一些。
3.4立足学科优势,打造专业特色
各高校应追根溯源,将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基础专业与优势特色专业上,打造有自身品牌的新环境科学专业.农业类院校开设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可以利用本校专业基础优势,将毕业生培养成为农业环保专门人才.只有立足于农业类优势专业,得到专门领域的深人,才能实现农业类院校环境科学专业整体发展面上的拓展。
3.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营造宽松的环境,能够培养出领军人物,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建议教师合理地分配精力,将适当的精力用在教学尤其是本科教学上,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教师还应深人工程实际,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程素养和工程能力,这是影响学生工程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农业类院校应因地制宜,以新课改的思想为指导方针,按社会需求及学生意愿进行分支分流,教学方法要行之有效,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需要,这样才能跟上农业环境科学学科发展趋势,适应时展步伐。
参考文献:
[1]方炎,陈洁,中国农业污染的现状和危害[J].红旗,2005,15(3):69-72
[2]杨英,陈金思.我国农田污染分析与防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46-148
【关键词】设施农业;现状;优势;措施;发展趋势
1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探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依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之一,农业的发展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但我国的农业技术相对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比较落后,设施农业技术也比较落后。推动设施农业技术与国际接轨,并共同发展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现阶段,我国设施农业中塑料大棚种植和玻璃温室种植比较普遍。设施结构不完善,温室内空间利用率低,造成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对土地占用率较大却又得不到高效的使用,从而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情况。由于农民普遍收入较低,购买能力有限,造成了设施机械化程度不高,我国温室中大多使用的设施装备水平较差,所采用的设施极其简单,基本上只是起到防雨和保温作用。这种低水平的农业设施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较差,北方地区如果遇到连续的降雪天气,温室顶部的电动卷帘机会被冰冻,无法正常工作,影响了温室的光照和通风。[1]下雪后,帘子卷不起来,没有阳光光照,作物不生长,温室内湿度增大,作物生病等一系列问题。农户种植作物缺乏科学性,种植部分作物,会整袋肥料往菜畦里施,生怕肥力不够影响产量,或者大量使用农药,作物农药残留严重超标。
2先进设施农业技术的优势
发展设施农业,必须依靠科技,提高生产效益。施肥前应该先对土壤进行检测,测出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推测出施肥结构、施肥数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式。然后根据种植的蔬菜制定出专用的配方施肥方案,对症下药。利用先进施肥方式,如:秸秆生物反应堆、二氧化碳施肥等。杀虫灯可以吸引害虫接近,利用高压电将害虫杀死或者利用毒药将害虫毒死。通过安装沾虫板、杀虫灯的方法可以取代农药。高温焖棚能消除温室内病菌,杀灭虫卵,改良土壤,减少后期农药使用量。推动绿色防控技术,可从源头上减少农药残留和污染,保证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3设施农业的改进措施
3.1提高设施农业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要以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设施农业自然而然也不例外。唯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使设施农业取得更快、更好、更加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竞争和效益优势,才能真正促进设施农业的良好、平稳发展。[2]这就要求,必须认真重视起科研开发,不断加大其力度,使那些设施农业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得以解决,注重利用相关的生物技术开展工作,加快研究开发设施农业的配套技术,比如农用的小型机械设备、温室大棚新型的覆盖材料,加快设施农业的机械化进程。要注重温室大棚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例如节能增温、节水灌溉技术等等。除此之外,还应加大对新品种及后加工处理技术的研究,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2产品生产过程中建立生产技术保障体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当今社会,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注重健康问题,饮食健康俨然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绿色无公害是人们对饮食的高质量追求。所以,绿色产品生产技术保障体系的建设,是设施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设施农业中,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都是专用的,比如生物肥料、生物药剂、生物制剂等等。促使我国的农业发展更加的精准化,所生产出来的食品更加的安全、无污染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符合当代人环保、健康、绿色的理念,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与此同时,设施农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地膜产生的污染,养殖厂、工厂的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生,都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了新的污染,严重威胁了人们的健康问题,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必须不断强化农业生态环保的意识,将这些环境问题重视起来,并进行有效的解决。
3.3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设施农业体系
要加快设施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必须从企业抓起,加大高新技术所占的比例,加快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利用龙头企业,将农户、市场及企业,以合同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技术、生产及销售的一体化,促进设施农业企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各地的地域及气候条件,都有着明显的差别,各地的经济、市场以及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也是不尽相同的,也是有不小差异的。这就要求,在发展设施农业的时候,必须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不能单纯拿来任一的模式就照搬,在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同时,将实用性和先进性有机融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设施农业发展体系,促使设施农业有目的、有计划的发展。
3.4大力发展农村设施农业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对高生活质量的追求。为了使广大的农民受益,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设施农业对加快其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它对农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实现了农民的增产增收,加快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从整个农村设施农业的现状来看,其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设施机械化程度不高,对农村设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3]由此可见,大力普及与推广生产科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组织相关的专家人士,深入一线岗位进行指导,运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加快生产科技知识的普及推广,通过科技示范的建设作用,加快我国农村设施农业的发展。
4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从事农业工作的人数会不断减少,这一状况下,机械设备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耕作机械,栽苗机械,灌溉机械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施肥设备、灌溉设备等研究的深入,农业工程机械也会在设施农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精准化、智能化将是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设施农业是人类智慧和现代科技的融合,将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更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成梅.浅谈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经营管理者,2016,(07):184.
[2]史瑞锋.浅谈我国农业机械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民致富之友,2014,(20):218.
农机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2010年,我国夏粮再获丰收。从在视察许昌县农业时、坐在“东方红”牌拖拉机驾驶员位置上的温总理的兴奋的眼神中,人们似乎读到了粮食增产与农业机械化的紧密关系――农机兴、农业兴,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也正是改革开放后中央空前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原因。
早在50年前,主席就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口号。时至今日,我国农机事业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新型农机不断出现在田间地头。随着农业种植、养殖结构日趋多样化,农户也对农机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小批量、多品种、高效率。
这些年来,政策助推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效果也日益明显。2004年,我国制定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将农业机械化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在农机补贴政策带动下,我国农机流通业得到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支撑。随着农机购置补贴在全国的普遍实施,补贴资金规模逐年快速增加。从2004年开始,由中央财政支出对农民购置农机进行补贴,当年虽然只有7000万元,但年增速度迅猛,2010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155亿元。这一政策的实施,大大调动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从而带动了农机工业的快速增长。
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把中央的重视具体化为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向全国传达了清晰的信息――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春天已经到来!
有人说,农机补贴政策是一箭三雕――农民受益、企业获利、政府满意。然而,在中国后工业化时期,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重点做什么,怎样保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符合农业需求、农民需要,达到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调控指导的结合,实现又好又快的统一,单靠一项补贴政策是远远不够的。农机人肩负历史使命,要求得共赢和行业内均衡发展。
农机市场的魅力
农业发达地区,一定是农机化发达地区,更是农机装备产业发达地区。但是,黑龙江省却例外。近30年来,黑龙江农机市场的风云变幻,折射了发展势头强劲的农机市场魅力和农机产业发展态势和前景,也给人们留下了诸多启示。
黑龙江是全国第一粮仓,大中型农机具保有量全国第一,但是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多年前,黑龙江省农机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近20亿元,目前依然如故,位次已由全国第一降到第十七。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机销售额年均增长10亿元,2008年为66.3亿元,2009年达到75亿元。但另一项指标却让黑龙江人汗颜,2008年黑龙江省农机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6亿元,占全国农机装备制造行业收入的1.1%,占全省农机销售额的13,也意味着每年黑龙江省有四五十亿元农机采购资金外流,更意味着黑龙江用廉价的粮食,养活了别人的农机装备产业。
而此时,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等地,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农机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席卷农国农机市场。同时,在黑龙江农机装备业萧条的时候,也是许多地产企业充满信心的时刻,“约翰迪尔”“东金集团”就是其中的代表。
10多年前,美国“约翰迪尔”进驻黑龙江,当时其主打产品――联合收割机销售十分艰难。而今天,同样的联合收割机销售价格从当年的每台17万元增长到27万元,且供不应求。因为,“约翰迪尔”相信,黑龙江早晚会成为联合收割机的大市场。有关部门的统计似乎也在作证,近年来,大中型收割机需求旺盛、呈刚性增长,2007年需求量1.2万台,2008年1.5万台,而实际供给量2007年为3800台,2008年为4200台。
“东金集团”几年前才进入农机装备业,除了资金实力外,其对农机行业知之不多。但“农机销路太好了”,让这家企业的年销售收入以亿元为单位迅速增长,也加快了“东金集团”与国内外知名农机企业的合作脚步。
当然,对农机装备制造业“不放弃、不抛弃”的,还有以黑龙江省农机研究院为代表的科研单位。这家以农具科研见长的事业单位,为让科研成果迅速转化,相继成立“哈尔滨沃尔”等院属农具制造企业,目前仅生产10余种农具,年产值就达到6000多万元。产能仅是市场需求量的1%左右,这也意味着几亿元甚至于几十亿元的产能在“沉睡”。
崭露头角的黑龙江农机企业,无一不是省内企业与国外、省外企业嫁接的结果。
未来农机发展趋势
农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此,人们对农机未来发展有了些许遐想。人们关心的是,未来农机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仅有30%左右的农机产品达到国际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其余的产品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在补贴政策的驱动效应下,国内农机市场得到了长效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农机产品的品牌、外形、质量、服务等综合性能将成为用户的首选。
功率需求多极分化。一方面,由于复式作业和工作效率的需要,市场对大中功率农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大中功率农机在市场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精细农业的发展,一些小型的专用农机产品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
外观要求彩化、靓丽、新型。据调查,目前的农机产品在不断强化功能、增加产品品种和科技含量的同时,对产品外观等也进行了优化。当前流行于市场上的福田欧豹、一拖世纪星、时风世纪超人等系列农机产品,以其靓丽的外形和可靠的质量闪亮登场,使农机用户爱不释手,成为市场的“骄子”。
绿色、节能、环保。从政策面上讲,发展节能农机,是国家农机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发展节能型拖拉机,注重技术投入、开发新型产品、减少能耗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由于燃油价格的不断提高,用户对节能产品的要求更加迫切。这一要求将直接主导我国未来的农机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等发达地区;教育现代化;区域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关乎一个国家长足发展的动力,更是一个国家迈向现代化的基石。对于我国而言最能体现国家整体的经济水平和教育概况的应该是中等发达地区了。我国目前的中等发达地区主要包括有: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海南,四川,云南等省市区。作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和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连接点,中等发达地区具有典型性的案例。随着经济全球化大浪潮的到来,中国也要“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中等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必然,相应的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也要跟上经济的步伐。
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努力实现紧随经济全球化浪潮,深化基本教育目标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整个的产业链和产业结构已经在转变,各类产业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调整变化,相应的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幅度也发生了改变。即由昔日的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和创新型进入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新阶段。经济的发展与教育的密切性越碓角浚相应需要的各行各业的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也越来越多。因此教育结构的提升和教育的现代化也迫在眉睫。从地理位置上看大多数中等发达省份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地区根据国际通行的现代化标准来判断中等发达地区现代化程度和历史阶段,大体上代表着全国总体的平均水平。所以中等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方式,产业链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总体上是和全国平均水平一致的,中等发达地区的教育现代程度也影响着全国的总体程度。中等发达地区的人口数量决定了中等发达地区的教育群体是十分庞大的,这样一个群体的整体素质对于整个地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所以若不能发展好中等发达地区的教育,不仅不能解决整体大幅度提升我国劳动者文化素质的问题,也不能很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个人教育需求,势必给和谐社会发展带来不安定因素。区域教育现代化始终要贯彻 “以改革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解决好人才供给和市场经济需求之间的矛盾。做到:打破地域限制,整合重组现有资源;对于九年义务阶段的教育绝不能放松;对于中职教育要给予资源倾斜,大力培养实用型技术类人才;对于“千军万马”参加高考的学生则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整体培养,从而为多元化经济培养多元化人才。
二、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同样的,农村教育也是教育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农村经济要想进一步发展,需要在现有的生产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实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社会大生产,同时也不能忽视农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需求,要从源头开始打造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创新型农业就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高素质的新农民,这样才能强有力的参与市场竞争甚至是国际竞争,这一点对教育发展也有相当大的影响。需要培养出适合新农业的人才来,根据未来农村发展新的走向定向培养,中等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人才的培养方式也要不断调整。
1.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
虽然都是农村,但不同的村庄有不同的特色产业,我们的教育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各个地区的特色产业或者是支柱产业为各个地方培养输送不同的人才。尤其是各类实用型技术人才诸如“兽医、科技推广人员、医疗卫生人员、能工巧匠等等一系列人才的培养。对这些人才专门开班培训,定期交流经验。
2.全面打通“信息高速路”
一提起农村的发展总离不开“要想富先修路”这个思想,同样的,在我国的中等发达地区的农村也要修路,只不过是“信息高速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在农村一股“电商”之风悄然兴起,农民再也不担心自己的东西卖不出去或者没人知道了。所以在我国的中等发达地区的农村应该大力推广电商的发展。这首先要培养一批熟悉互联网操作的人才,其次要将物流运输路线打通。这样才能更好推动新型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三、走出地域限制,开启“云上学习”新时代
中国的地理分为三梯队,经济发展水平也是,这就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东部发达地区教育资源雄厚、师资量力优质,中部地区次之,西部更次之。对此中部发达地区要想发展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就必须打破瓶颈走出去,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此提供了契机。
1.建立区域内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建立从省级到市级再到区县的全面教育教学信息网络工程,做到教育资源“全网通”,同时能够同步更新数据并向各级学生、老师、家长免费开放。以此来打破整个中等发达地区内的教育资源限制,做到地区内均衡发展。
2.跨区域构建网络,借鉴学习不断发展
地域的限制难以打破但网络却是畅通无阻的。东部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高、信息畅通,中部发达地区就可以和东部地区合作,通过互联网给本地区的学生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开启在“云端”学习的时代。为此需要做到:
(1)在区域内推广电子课本和电子课堂,做到力所能及、物尽其用。
(2)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避免误入歧途。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等发达地区的教育现代化关乎全国教育行业的发展乃至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中等发达地区的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和发展发展方向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叶平.我国中等发达地区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3(3):51-57.
[2]杨华云.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探析[J].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4(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效率演化;驱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人口、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不同的学者对其界定有所差异。城镇化发展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城镇化发展方式也由传统城镇化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高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式转型。在转型期,区域城镇化必然要在政府的强力引领、干预和宏观调控之下向前发展。政府制定、评估和调整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出台相应的管理对策,推动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基础和核心依据是新型城镇化效率,因为新型城镇化是强调发展效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内涵式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是决定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本质因素,它决定了城镇化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基本配置关系和水平,进而决定区域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效率,最终决定区域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多元动力机制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现代服务业以及制度动力,这几种动力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驱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演进,其机制如图1所示。一般认为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一级动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的产生是城镇化的前提条件和基础。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导致农村劳动力出现相对过剩,在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在更高的比较利益的驱动下,这部分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为工业化和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资源和重要的消费市场。农业发展作为城镇化的一级动力主要表现为在农业全员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的基础上,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逐步下降。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二级动力。在工业化的中前期,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发动机。工业化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是主要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动态调整、技术结构优化升级以及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来实现的。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适应市场需求日新月异的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区域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产业链的竞争,导致产业链不断延伸和完善;与此同时,产业技术不断创新与升级,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区域之间的知识与技术的外溢效应越来越明显;此外,产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在地域空间上催生了专业化城镇的崛起与涌现;伴随着产业集群的产生,产业聚集区呈现蜂巢状延伸,以工业走廊为依托的城市群或城市带开始出现,城市组团式发展逐步成型,推动以“产城融合”为标志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新型城镇化的三级动力,是城镇化发展高级阶段的核心动力源。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机械化、自动化和专业化生产逐步普及,工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工业发展对于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逐步降低,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服务业,随着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提高,逐渐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在工业化后期和城镇化的成熟期,工业对劳动力的吸收开始出现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工业化的作用开始淡化,城镇化演变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具体表现为服务业功能的强化。服务业水平的提升以及分工的深化,促使以创新创意为双轮驱动的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显著增强,出于服务业对于空间距离的发展需要,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由工业演变为服务业,服务业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跃升,以创新创意为核心内涵的现代服务业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导产业。制度动力对新型城镇化的驱动是全方位的,制度安排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起到核心作用。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而无效或者低效的制度安排则会阻碍经济发展。同样,当一种制度安排是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起到正向驱动作用时,我们称之为是高效率或者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必然会提升城镇化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反之,当一种制度安排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或者增加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本时,这种制度安排必然会阻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度对新型城镇化的驱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度变迁或者制度创新中发挥市场机制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上。
图1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示意图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与评价
(一)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建立全面科学的指标体系,综合测度与评价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不同于传统的城镇化指标体系,指标框架搭建还处于起步阶段,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倡导从偏重数量规模向内涵质量的提升转变,包括在经济发展、人口发展、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人居环境等方面实现新转变,因此该指标体系应具有全面性;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为更加准确地反映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其演变趋势,该指标体系也应具有动态性;评价指标要结合实际,具有较好的可量性、可比性和可获得性,因此该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
(二)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测算
采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权重以消除赋权过程中的主观因素。“熵”作为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反之,不确定性就越大,熵也就越大。
(三)测算结果分析
利用改进熵值法对2000―2011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31项指标进行赋权。赋权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基础、社会功能和环境质量指标群中,社会功能指标权重达到约45%,而经济基础权重为32%,环境质量权重为23%,说明社会功能对新型城镇化更为重要;在时间维上,社会功能指标和生态质量指标权重均有逐年上升趋势,经济指标群的权重随年份递进具有一定波动性,在社会功能指标群中,功能完善权重最高,其次是人口发展,说明新型城镇化注重民生福祉和社会功能的完善。通过测算得出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及其增长率(如表1和表2所示)。根据测算结果绘制出了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图(如图2和图3所示)。从综合得分来看,东部地区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从综合得分增长率来看,东部地区综合水平得分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省份城镇化综合水平得分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快于东部和西部,同时绝大部分省份的综合得分增长率超过0.1,说明2000年以来我国省域新型城镇化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表1我国2000―2011年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
表2我国及三大区域2001―2011年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增长率
图12000―2011年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变化趋势
图22000―2011年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增长变化趋势
三、新型城镇化驱动机制的实证分析
政产学研的交流平台
记者(以下简称“记”):首先要祝贺“2013第六届中国创意农业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从2008年开始,“创意农业论坛”已经连续六年在成都举办,今年的论坛有什么亮点?
章继刚(以下简称“章”):今年的“中国创意农业论坛”作为2013年成都科学技术年会的分会场,提供了创意农业领域政产学研相互交流、促进共同发展的平台。
论坛了《2013~2014年中国创意农业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报告对中国创意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成都和北京城市创意农业旅游嘉年华模式,中国城市客厅农业发展状况和2013~2014年中国城市创意农业发展趋势以及亚洲创意农业美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启动一系列推广宣传创意农业项目的活动。如成都创意农业科普旅游季、打造四川最美乡镇创意农业旅游联盟倡议活动、中国创意农业十大魅力城市倡议活动、世界知名乡村景区(九寨沟)创意艺术展播等。
政产学研等领域的杰出代表交流经验。很多乡镇领导干部、创意农业工作者以及企业家们参加了这次会议,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成果,搭建起展示、交流、合作平台。
直接促成了一批创意农业项目的合作。如,中国西部创意农业教育集团便与李学友家庭农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规划、教育、服务、市场拓展等支持。同时,还首次举办中国西部知名商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社会帮扶倡议活动,为创意农业的发展解决资金等一系列问题。
农民收入倍增的优美产业
记:很多人对“创意农业”这个概念比较感兴趣。“创意农业”包含哪些内容?它和通常提到的“休闲农业”或者“观光农业”有什么不同?
章:创意农业将美学理念引入农业。近几年,美学经济的兴起迎合了娱乐时代的公众心理。而创意农业结合这一趋势,取材于优质品种,具有独特的欣赏价值,再辅以艺术包装,从这一角度来说,创意农业便具有美色、美形、美味、美质、美感、美景、美心的“七美”特点。
创意农业具有高附加值。美学农业的附加值将更高,逐步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企业增效、城市增绿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创意农业有融合发展的趋势。创意农业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农旅结合、城乡互动,成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现代农业有三大要义:一是新方向:转型打造增收增美的创意农业升级版;二是新引擎:创意生态、创意生产、创意生活、创意消费,成为促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三是新转型:城镇化是内需最大的潜力,创意农业是高附加值产业,是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新型产业。
记:如此说来,创意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要义高度契合。能不能举个具体的例子?
章:是的。创意农业有一个很大的功能是打造农耕美学的教育平台。为什么创意农业对大家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可以舒缓我们的工作压力。
比如,大家可以在很多创意农业景点进行写真绘画,这个过程就是在进行潜移默化的美学教育,同时自己的压力抛到九霄云外。
不仅仅如此,创意农业也是美的传承平台。包括我们的一区一景、专业的创意街区、专业镇、专业合作社等。我们每个人都是美学布道者、传播者、农耕文化教育的实施者。
记:创意农业与城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
章:创意农业解决城镇化过程中产业融合、城乡统筹的问题。创意农业最大的亮点在它的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一方面,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原来一产是一产,三产是三产,创意农业把美学、文化、创意通过农旅进行结合,打造城市创意农业旅游目的地。有市场基础,创意农业才能应运而生。另一方面,统筹城乡,而不是把城市农业和乡村农业对立和隔离开来。把辐射示范效应抓好,这才是真正的创意农业。不理会乡村农业、只发展城市农业,这不是真正的创意农业。
创意农业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问题。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走到了城乡统筹的新时代,这就要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创意农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让农民在家门口,利用老本行,就能实现就业和增收。
记:举个例子?
章:省内有个例子就是大英县。大英把农博园、中国死海等景点以点带面再连接成片,形成城市创意农业产业带,打造好以后辐射到近郊农业发展圈,再辐射远郊农业发展圈,农业城镇化、就地就业的问题就解决了。
再举一个个人的例子。四川郫县的农民李学友,通过微博进行营销,这不仅拓宽了销路,还使他拥有了自己的“粉丝”,被称为“最潮农民”。在专家的帮助下,李学友开始扩大种植面积,把领域拓展到生态农业。在这次的创意农业论坛上,四川中国西部创意农业教育集团与李学友的生态农业合作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经营已经开始从个人转向公司化。
迅速崛起的创意农业
记:四川创意农业发展有什么亮点?
章:“中国创意农业论坛”连续六届在成都举办,单从这里就能看出四川是中国创意农业的发源地和重要代表地区。
四川是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也是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发展最具特色的省份之一。全省创建休闲农业基地2.8万个,休闲农业综合经营性收入超过450亿元,带动750多万农民就业增收,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示范点1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28个,规模以上星级休闲农业企业1300多家。
在刚刚闭幕的西博会上,成都市创意农业协会会员单位便参加了展出。他们在四川农业博览区推介自己的农产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也是创意农业协会会员单位连续三届参加西博会。
记:“中国创意农业发展论坛”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章:“中国创意农业发展论坛”将逐步向会展、博览会的方向发展。我们前期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比如举办家庭农场农产品的网购大会等。之后我们还将在成都市郫县战旗村举办稻草人博览会,还将去悉尼推介我们的创意农业产品等。
记:在创意农业方面您做了很多引领性的工作,那么您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章:现在我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带动亿万农民增收致富的中国首席创意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