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16:37:36
导语:在病虫害调查防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虫害;病害;综合防治
孟泰公园位于立山区中心,占地面积约为0.648km2。孟泰公园绿化植物种类丰富,栽植面积广,现有植物按大类分约有乔木37 种,灌木19种,园内草坪约45850m2。近年来,随着孟泰公园绿化及景点改造繁多,加之气候变化,致使孟泰公园内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频繁发生。自2005~2012年,对孟泰公园病虫害发生、发展、为害状况,做了较为详细的调查、记录和整理,并结合实际,采用综合防治方法使病虫害得到控制。
1 孟泰公园植物虫害调查结果及主要害虫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对孟泰公园内各种植物上为害的昆虫进行了观察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昆虫种类、主要为害植物、为害期、高发期、危害程度等。
1.1 天幕毛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又名顶针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通过近几年的调查,主要发生在园内杨树、杏树、京桃等树种。在孟泰公园,天幕毛虫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幼虫出孵壳开始为害。初孵幼虫夜间群栖在卵块附近的小枝上取食嫩芽幼叶,并在枝杈处吐丝结网,随生长渐下移至粗枝上结网巢。1~4龄幼虫白天群栖巢上,夜间出来取食叶片,5龄幼虫离开网幕分散到全树暴食叶片,严重时全树叶片吃光,容易暴发成灾,即在5月中下旬是天幕毛虫的为害盛期,每年的5月都要做好对天幕毛虫的及时观察、及时防治。6月中、下旬开始,陆续老熟后于叶间杂草丛中结茧化蛹。7月为成虫盛发期,成虫羽化。卵先发育成幼虫,其幼虫在卵壳内滞育迁夏和越冬。
结合天幕毛虫的生活习性,孟泰公园采用了人工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在冬剪时,剪掉小枝上的卵块,集中烧毁。春季,及时捕杀在幼虫分散以前的网幕。在5月中下旬天幕毛虫幼虫期,即天幕毛虫高发期,利用药剂防治的方法,常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对杨树、柳树、杏树、京桃等树种进行喷洒药剂。
1.2 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及习性
又名秋幕毛虫,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严重为害林木的食叶性害虫,由于其食性杂、危害大、繁殖快、易传播,被列为世界性检疫对象,在我园主要为害垂榆、杨树、柳树、京桃等园林绿化树木。
美国白蛾在孟泰公园1年发生2代,以蛹结茧,在老树皮下、地面枯枝落叶和表土内越冬。第2年5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虫,6月上旬是幼虫网幕始见期,6月中旬~7月下旬是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第2代成虫7月下旬开始出现,8月下旬~9月初是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由于美国白蛾繁殖快、易传播的特点,在防治美国白蛾上,在孟泰公园对虫性加强了监测,在幼虫危害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在防治过程中,重点检查了园内杨树、柳树、京桃、垂榆等树是否有幼虫危害。如果幼虫危害,及时防治。充分利用美国白蛾幼虫在4龄前群居于网幕内取食活动的特性,结合监测调查,进行剪网幕的人工防治方法,及时进行清除病虫枝,销毁网幕。对4龄前幼虫使用灭幼脲Ⅲ号5000倍液喷洒防治。另外,在高发期时选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药防治。
2 孟泰公园植物病害调查
对公园内各种植物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记录病害种类、病原种类、寄主名称、病害程度、发生时期等。
在孟泰公园草坪锈病主要为害草坪草叶片、叶鞘,严重时也侵染茎杆和穗部,造成叶片枯黄甚至枯死,草坪变稀疏,严重影响草坪景观。
孟泰公园在防治草坪锈病方面,遵循“预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病害发生规律,抓住其薄弱环节和防治的关键时期,将病害控制在造成为害之前。在草坪生长期特别是锈病高发期内,孟泰公园每天注意对草坪的观察,争取早发现、早防治,将病害控制在萌芽状态。此外,及时修剪草坪,保证草坪通风透光,也可剪去一些病组织,降低了草坪湿度,并进行科学施肥、浇水,提高草坪草的抗病性。7~9月份是孟泰公园草坪锈病易发生季节,尽量减少灌溉次数,雨季及时排涝。药剂防治是防治草坪锈病的最有效措施,2012年大面积发生草坪锈病,采用了向叶面喷洒25%粉锈宁800~1000倍液,使草坪锈病得到了很有效地控制。
通过这次调查在以后的公园病虫害预防及防治工作中,继续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加强园林绿化病虫害治理的防治工作,使病虫害治理工作逐步完善,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棉花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71 文献标识码:A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稳固、健康发展对国家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棉花是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一大农业品种。棉花生产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活,所以提高棉花产量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近年来棉花产业的发展却遇到了一些问题,从棉花种植集中区新疆来看,病虫害是影响棉花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造成了棉花产量和质量的下降。为了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和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积极研究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从多方面对棉花病虫害防治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提出科学的棉花病虫害防治措施。本文将结合新疆的棉花病虫害特点对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1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针
棉花病虫害是制约棉花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为了棉花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结合新疆等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棉花病虫害防治体系的主要思想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止,其重点在防止,通过综合防治体系的建设把病虫害对棉花的影响降到最低。在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中,要建立健全病虫害防治的基础措施,加强对病虫害的治理。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是在原有化学药物的基础上,利用现在先进、环保的生物防治方法,例如对一些病虫害利用生物间的克制作用来消灭病虫害,这也使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也减少了由于化学药物的使用带来的其他问题。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是一种充分发挥农业防治的作用,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药剂辅助防治方法来达到对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目的是在兼顾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控制、防治、减少棉花病虫害。
2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具体策略
2.1 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棉花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是系统工程,所以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体建设要建立完善的体系。只有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各项综合防治措施落实到位。建立完善的综合防治管理体系首先要健全部门团队建设。棉花病虫害防治是系统的工程,其中包括监控和防治两大部门,而在这两大管理部门当中又有许多职责不同的部门。所以完善的管理体制建设的基础是完善的部门建设;其次要完善管理体制中监督部门的建设,一项好的管理要有完善、严格的监督制度,对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来说一个严格的监督系统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成功的关键是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只有各个部门各尽其职才能提高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效率,而这些就要靠严格的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是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础。
2.2 做好调查研究,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主要方向是通过提前预防来减少棉花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只有掌握棉花各种病害和虫害的发生规律,才能及时的制定防范措施,将棉花病虫害消除。要达到提前制定措施防治棉花病虫害的发生,关键就是及时对各种病虫害做调查研究,掌握完善的病虫害信息。从新疆地区一些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的良好示范区来看,他们都设立有专门的科研部门对本地区的棉花病虫害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棉花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前期现象,从而及时做出综合防治措施把病虫害消灭在萌芽阶段。例如一些地区对本地区的各种棉花害虫如七星瓢虫、多异瓢虫的产卵期和爆发期都有长期的研究。加强调查研究是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一个关键阶段,只有加强研究才能掌握病虫的信息,及时制定防治措施。
2.3 提高新技术利用率
对现代农业发展来说,高技术含量农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也要改变以前传统单一药物防治的道路,要及时引进新的技术,使病虫害的防治走向一条兼顾经济效益和环保的道路。特别是对一些病虫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来减少药物防治对环境的影响。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要实现高效环保就要提高高新技术在综合防治体系中的利用率。高新技术是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技术支持,只有实现高新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的完美结合才能提高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的质量和效率。
3 结语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问题;措施
1 当前我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
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1995年全场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500hm2,2000年上升到675 hm2,2005年达1165 hm2。面对这一严重态势,2002年我场开始实行森防目标管理,发生面积逐年减少,到2008年降低到553hm2。但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预测2012年全场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将达到约353 333.33hm2。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1.2 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
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黄连木尺蛾、杨扇舟蛾、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1.3 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
目前,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杨扇舟蛾、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5000多m3,直接经济损失达90多万元,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2 主要措施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四是从保护我场的生态安全的高度来认识。森林病虫害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的危害性和损失性,而且具有生物灾害的特点及防治上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为此,林场要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减灾计划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
2.2 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
一是坚持搞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基础上,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全过程),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林分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对硫磷、久效磷、氧化乐果、福美砷、林丹、三氯杀螨醇、甲拌磷、乙拌磷、杀虫脒、除草醚、草枯醚等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BT乳剂和病毒等)、仿生农药(灭幼脲)、动物源农药(昆虫信息素等)、植物性农药(苦楝素、茴蒿素、烟碱等)、矿物性农药 (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矿物油乳剂等),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和青杨天牛,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利用周氏啮小蜂控制美国白蛾,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控制落叶松尺蛾和仿生农药灭幼脲等防治美国白蛾、松毛虫等都有广阔的前景,应加大推广普及力度。
2.3 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同时,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
【关健词】森林;病虫害防治;主要因素;主要措施;建议
温州现有的森林面积67.7万公顷,共有国家、省、市级森林公园26个,省级林业观光园区11个,加上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规划总面积达590平方公里。苍南县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和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森防战线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森防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断完善,防治技术手段和防治成效大大提高,预防和防治能力明显增强。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森防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1 制约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
1.1 就整体而言,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视不够,防治意识不强。
有的地方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从保护生态安全、物种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病虫害防治工作,没有真正把森林病虫害防治纳入营造林全过程,对森林病虫害的严重性和防治的艰巨性认识稍显不足,存在“重造林轻保护”、“重防治轻预防”的思想,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有的地方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虫情并预报和指导防治。
1.2 基础设施滞后,基础工作还有待完善。
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不健全,防治设备陈旧滞后,机械化程度低,应急防治设施建设不完善,防治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一些重大、危险性病虫害因缺乏防治技术,导致防治效果不佳,效率不高。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防治经费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先进适用的防治技术跟不上。
1.3 病虫害防治机制不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完善。
现行基层服务体系不能适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相关资源普遍短缺。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工作责任制,外来有害生物的管理等相关防治技术和行业标准急需补充,对于有害生物引起的责任,也没有明确的惩罚规定。
2 主要对策措施
2.1 加强体系建设,提高应对能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从减轻危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可以大大降低损失。
2.2 建立健全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体系。
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要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健全预测预报网络体系。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要达到仪器设备现代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能够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
2.3 加强测报,科学防治。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认真调查监测,要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县、乡(镇)必须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要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仿生农药、动物源农药、植物性农药、矿物性农药,加大生物防治推广普及力度。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基础上,造林要采用良种壮苗,坚持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营林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要达到仪器设备现代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能够适应防治森林病虫害工作的需要。
2.4 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提高防治工作科技能力。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持。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防治手段急需大力改进。组织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战略、气候变化对病虫害的影响等研究,着力解决监测预报、快速检疫检验、天敌繁育、病虫害评估、无公害防治等技术难题。
2.5 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突出抓好病虫害防治。
要建立外来森林病虫害风险评估体系。森林病虫害检疫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严格执行《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要加强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逐步建立和健全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处置果断的应急机制,有效地处置突发森林病虫害事件。
3 建议
3.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明确森防工作的重要性。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进林业六大工程的有生力量, 是国家生态安全的保卫力量。森防工作发展的快慢, 直接关系到林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关系到林区经济的发展,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因此, 森防工作的发展首先要坚持“三生态”的指导思想和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 转变传统防治观念, 树立森林健康的新理念。其次要积极采用各种综合防治措施, 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大发生。
3.2 加快监测、检疫和防治队伍的建设。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 应进一步完善各级病防组织机构, 建成监测预警体系, 实现有效监测, 早期预警和准确预报的目标。由于林区地形复杂, 面积辽阔, 预知某种病虫害发生危害程度就要在病虫害发生前, 运用科学方法查清本林区病虫害发展动态, 结合其它有关因素, 推断出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趋势, 将结果及时向各级病防部门汇报。防止有害生物的入侵。要对引种加强管理, 严格隔离试种区, 加大检疫和除治力度。对新传入的有害生物, 要及时查清疫情, 划定疫区, 严密封锁, 尽快除治。
3.3 加大防治资金的投入,探索多元化的防治体制。
病防工作由于资金不足, 防治体制单一, 使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新技术的推广难以开展。病防资金的投入要继续坚持“谁经营、谁防治” 的防治责任制度, 对于国家投入的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要积极探索建立防治资金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本着“谁受益、谁投资” 的原则, 对于个人、集体承包的林地和商品林流转林地, 要在病防部门的指导下经营者投资进行防治。新形势下病防工作要与时俱进, 病防部门要转变职能, 强化管理, 防治行为应该逐步面向市场,可由不同经济成分的组织或个人来承担, 开展社会化防治。
3.4 要把防治工作逐步纳入法治化防治的轨道。
森林病虫害防治必须坚持依法防治, 要充分运用森防法律法规, 严格执法, 坚持依法防治。要加强从业人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执法监督, 坚持依法行政, 规范执法行为。要加强病防法制法规宣传教育, 普及病防法律法规知识, 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森防法律法规意识和执行防治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3.5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 提高森林抗病虫害防治能力。
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 首先要通过科学经营, 提高森林本身对病虫害的自控能力, 其次要把先进的科技成果运用到生产中去, 要搞好防治器械的更新换代, 要利用生物药剂进行防治, 加快天敌繁育场建设等措施来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充分调动病防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防治队伍的培训, 新技术的普及工作, 提高防治队伍的整体水平。这样就能彻底改变目前森林所处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就能培育出多功能、多目标、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健康森林。
关键词 月季病虫害;现状;发生因素;防控对策;河南南阳
中图分类号 S685.12;S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157-01
月季是南阳市市花,有较长栽培历史。2000年南阳市石桥镇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月季之乡”。目前全市栽培面积近1 000 hm2,年产月季种苗1.2亿株,盆栽月季500万盆,产值2亿元以上,供应量占国内市场的80%,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0%。但是由于长期管理相对粗放,监控防治技术落后,加之产品贸易往来数量巨大,使以根结线虫为主的病虫害发生危害严重,影响了月季产业的生产和发展,特别是对出口产业造成了严重制约。2010年以来,笔者对月季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综合防控策略。
1 月季主要病虫害种类
南阳市月季病虫害达数十种,危害严重的有根结线虫病、根腐病、炭疽病、枯萎病、白粉病、黑斑病、霜霉病、月季叶蜂(Neosyrista similis Moscary)、介壳虫(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rgioni-Tozzetti)、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地老虎(Agrotis tokionis Butler)等[1]。
2 月季病虫害的危害现状
2.1 常发性病虫害发生面积逐年增加
南阳市月季主要集中在石桥镇,目前炭疽病、枯萎病、白粉病、黑斑病、霜霉病等常发性病害以及月季叶蜂、介壳虫、桃蚜、地老虎等常发性害虫,发生范围在不断的传播扩展,发生面积由5年前100 hm2增加到逾150 hm2,造成的危害也日益严重。
2.2 主导性病虫危害日益加剧
根结线虫病、根腐病[2]是月季生产的主导性病害,对月季的危害日益加剧,每年发生面积超过总面积的10%,造成经济损失数百万元,发病轻者引起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发生严重时,造成绝产和大量植株死亡[3]。
2.3 外部病虫害不时传入
由于大量引进新品种和相互间交流,外部的病虫害不断传入,5年前调查常见叶部病害只有4~5种,现在已发展到10多种,危害枝干、叶、芽的介壳虫、红蜘蛛也由3~4种扩展到7~8种。
2.4 毁灭性病虫害已经临近
一种杂食毁灭性检疫性害虫美国白蛾扩散迅速,在不足5年时间内,已从山东省、河北省传入到河南省黄河南岸,发生面积已达到3万hm2之多,正向南阳市月季产区逼近。
3 月季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影响因素
3.1 气候异常
近年来气候异常,连续几年出现大范围的暖冬现象,极端低温天气较少,使月季各类越冬病虫的存活率高、繁殖率加大。
3.2 种植设计不合理,预防重视程度不够
南阳市月季近90%集中在卧龙和宛城区北部几个乡镇,局部引发的病虫害很容易扩散蔓延。实施月季与单子叶农作物轮作是预防多种病虫害的最好办法,但由于生产地集中,单个公司土地面积有限,在种植设计安排上,很少能兼顾,轮作面积不到总面积20%。另外,大多数生产公司没有专业的监测预报技术人员,缺乏预防措施,往往在造成严重危害时才组织防治,并且多个生产公司在控制病虫害方面很难相互协同。
3.3 防治技术落后,防治面积小
目前大多仍以人工机械和化学药物防治为主,缺乏先进的生物防治技术和性能良好的防治器械,致使防治面积小、效果差,目前有效防治面积只占总发生面积的1/2,污染也比较严重。
4 防控治理对策
4.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搞好病虫害防治是保证月季品质、稳定产量、提高价值、壮大产业的重要措施[4]。要加强对病虫害防治重要性的宣传,使各级领导重视支持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快月季产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生产水平。
4.2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选择适合月季生产与销售的适宜区域,将病虫害的防控工作纳入到整体生产规划中,实行花、菜、农相互轮作相对集中的生产带,以提高月季抗各类病虫害的能力,加快月季产业的发展[5]。
4.3 重视预防,综合防控
一是提高监测预防水平。在月季生产区设立病虫害监测预报点,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以提高预测预报水平,实现病虫害早发现,早防治,科学防治。二是常发性病虫害防治。对常发性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选择健壮无病虫害发生的种苗,种植前合理进行消毒,加强管理,以增强树势。发生病虫害时,组织专业队,相互协同,采取以人工和生物防治为主的方法进行科学防治。三是主导性病虫害防治。对根结线虫病、根腐病等主导性病害,防治难度大,需要实施轮作、土壤消毒、选抗病害品种、健壮无病害种苗、苗木消毒、生长期施药等综合治理措施。四是外部病虫害监控。引进种苗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病虫害检疫,发现病虫害必须进行彻底处置,如果发现带有危险性检疫性病虫害,务必进行销毁。引进新品种,最好进行隔离试种,以确定可否使用。
5 参考文献
[1] 李文鲜.月季[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 王邦磊.林业有害生物及无公害防治[M].郑州:河南农业出版社,2009.
[3] 孟彦贞.月季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3):228.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项目扶持;成效;宁夏西吉
中图分类号 S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136-02
西吉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宁夏农业人口第一大县和少数民族聚居县,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年降雨量较少,光照充足,无霜期短,降水和温度变率大。春季气温回升快,干旱多风,冷暖变化大,多有倒春寒;夏季短暂,气温适中;秋季雨量较多,降温快,霜冻早;冬季长,严寒干燥。四季交替变化不明显。年平均气温5.3 ℃,年平均降水量350~500 mm,无霜期仅有100~150 d。马铃薯产业、特色蔬菜产业、小杂粮产业是全县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西吉县利用农业财政项目扶持,对种植的马铃薯、特色蔬菜开展病虫害防治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1 目标任务
1.1 病虫害监测
按照“三固定、四统一”的原则,对各测报对象进行系统观测和大田普查,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范围,使农作物病虫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以达到有效指导大面积防治工作的目标。
1.2 马铃薯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
以马铃薯重大病虫害为主,通过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使实施区域的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 5%~20%以上,平均减少用药15~30次/hm2,节省农药与人工成本300元/hm2以上;统防统治率达到90%,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总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防治效果平均提高10%以上[1]。
2 项目建设地点
2.1 病虫测报
选择在西吉县南部的兴隆镇、西部的震湖乡、东部的火石寨乡设立系统监测点,开展小麦条锈病、白粉病、麦蚜、玉米蚜虫、黄矮病、粘虫、芹菜斑枯病、小麦吸浆虫、小地老虎、黑绒金龟甲、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等12个全区监测对象和当地主要病虫害的监测预警。
2.2 马铃薯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
在震湖乡孟湾村马铃薯高产示范区建立马铃薯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示范区。
3 项目建设内容
3.1 病虫测报
系统观测:在3个不同生态区域和县城基地根据作物布局设立4个系统监测点,在监测点内根据不同作物建立相应系统监测田,利用黄盘、诱蛾器、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佳多虫情测报灯等观测仪器和田间定点调查,从3月15日开始到9月30日结束,开展黑绒金龟甲、麦蚜、黄矮病、小麦吸浆虫、小麦条锈病、粘虫、小地老虎、小麦白粉病、玉米蚜虫、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芹菜斑枯病等12个主要病虫监测工作。
病虫鼠害普查工作:每种病虫害始见后立即进行1次普查,以后每隔10 d进行1次(鼠害春秋2季各普查1次),全面掌握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情况。普查方法:在3个生态类型区,各选择有代表性的3个乡,各乡选3个代表村,各村选3个代表组,各组选5户农户或5块田块进行调查统计。每块田5点取样,每点随机调查20株,统计各种病虫鼠害的发生、被害株率、危害程度、发生面积。10月上中旬,在全县范围进行锈病、白粉病、麦蚜、玉米螟、小麦吸浆虫、黑绒金龟甲等主要病虫害越冬基数的调查[2]。
病虫鼠害发生发展趋势报告:根据病虫害监测调查情况,利用历史资料、气象资料,结合病虫发生动态综合分析,及时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同时,通过农信通、电视预报、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社会,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在做好病虫害监测调查的同时,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充分利用“宁夏农作物有害生物信息报送系统”及时向总站上报病虫害发生信息。填报小麦条锈病、小地老虎、吸浆虫、马铃薯早、晚疫病等重大流行性、迁飞性病虫害的周报,在重大病虫害发生高峰期实行日报制度[3-4]。
3.2 马铃薯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
3.2.1 专业化统防统治模式。通过统一供药和统一进行防治的方式,在高产示范区开展防治。
3.2.2 主要示范内容。推广青薯9号脱毒种薯333.33 hm2,降低早晚疫病和病毒病的危害;推广配方施肥技术666.67 hm2,增强马铃薯的抗病性;用农科院“薯兴”拌种剂拌种333.33 hm2;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开展杀灭地老虎、草地螟、金龟子、蛴螬成虫等试验;田间悬挂黄蓝板,诱杀蚜虫、蓟马等害虫试验;结合示范区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用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预防马铃薯早晚疫病;用72%甲霜锰锌、72%霜脲锰锌(克露、赛露)可湿性粉剂、25%瑞凡悬浮剂等药剂1 500g/hm2,或1 000亿枯草芽孢杆菌300 g/hm2喷防早晚疫病;在病虫害发生期,组织召开防治现场会、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农民田间学校,大力宣传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让广大农户适期、科学防治。
4 体会
在病虫害实施示范区建立病虫观测点,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预报,有效指导大田统防统治工作。在防治关键季节,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应举办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规范病虫害统防统治行为。在示范区要推广灯诱、以及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病虫绿色防控措施,通过病虫害防治技术示范推广,实现农作物高产增效[5]。
5 参考文献
[1] 吕雪鑫,谢明杰,姜健,等.海洋微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4(12):40-45.
[2] 赵中华,杨普云,周阳.2013年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成效[J].中国植保导刊,2014(3):21-24.
[3] 李绍杰,鲁秀芝,李华,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2):120-121.
2009年,我们主要进行了技术培训,森防法律法规宣传,重点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及预测预报,对常发病虫害制定了有效的防治方案,深入基层督促实施,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加强美国白蛾的防控,强化林业植物检疫,严厉打击逃避检疫非法调运行为,确保了林果生产的安全,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给我县的任务指标。全县现有森林面积123.85万亩,全年预测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5.5万亩,实际发生6.1万亩,发生率4.93%,防治面积5.9万亩,防治率达到96.72%,测报准确率90.16%。产地检疫种苗面积2000亩,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5.24%,检疫木材150立方米,检疫苗木40万株,林木种子5吨。应施调查监测面积96万亩,调查监测面积96万亩,监测覆盖率100%。
一、狠抓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壮大技术队伍
首先搞好专职和兼职检疫员的培训工作,对一些危险性病虫害的识别及发生规律、扑灭措施进行系统讲解,掌握我县重点发生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专、兼职检疫员的整体素质。其次将培训的专、兼职检疫员分成四组由他们亲自担任培训教师奔赴我县的各个重点乡镇和重点村,对林农、果农进行现场讲解,使他们掌握常见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和防治措施,提高了林农、果农的技术水平,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一年来共培训专、兼职检疫员20人,培训林农、果农达1800人次,为森防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确保森林植物的安全
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搞好防治的基础,是确保森林植物安全的不可缺少的一环。对这项工作我们明确专人负责,分别在常宁乡、柏树乡、北水泉镇各建立了一个林果病虫测报点,对全县常发病虫害进行调查监测,对越冬前的虫口基数进行了样方调查,由技术人员负责各种数据、虫情、病情的搜集,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宏观趋势并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分析最佳防治时期,确定防治措施,并编写印发虫情简报,发送到全县各乡镇,指导果农、林农搞好病虫害防治,把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
根据市林业局关于加强草地螟监测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我站于六月份组织实施了草地螟在林区的调查检测工作,并协同植保站搞好技术指导。
三、加强森防法律法规宣传
根据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林防总[2009]18号和省森防站(*森防字[2009]5号及市森防站下发关于开展“森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我站于7月份组织了森防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共进行普法宣传6次,技术培训3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张,为扩大宣传面,我们还在“*县森防网”开辟宣传栏目,上传了宣传视频供大家分享学习。通过宣传,提高了全县人民对森防工作的认识,同时也提过了森防工作的社会地位。
四、加强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指导,搞好服务
为了使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真正见到实效,在搞好病虫害测报的基础上,我们及时制定防治方案,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督促检查防治方案的执行,落实防治措施,为果农、林农排忧解难,提供全方位服务,有条件上网的我们也使用网络进行远程指导。
五、搞好产地和调运检疫,加强检疫管理,严厉打击逃避检疫非法调运行为
为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蔓延,按照《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和赋予的职权,我们不定期地对调运木材、苗木等林产品的车辆进行了抽查。对非法调运苗木及木材的车辆进行了严肃处理,并补检,签发了检疫证,同时向他们讲解了非法调运的危害性,使调运检疫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六、切实加强美国白蛾的防控工作,严防美国白蛾传入我县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及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提高了对美国白蛾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疫情监测工作。按照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2009年度美国白蛾监控方案》的通知,各乡(镇)都成立了美国白蛾防控领导小组,落实了防控责任,加大了监测力度,制定了上报制度。
八月十六日接到市美国白蛾调查的紧急通知后,我们意识到美国白蛾对我县的威胁日趋严重。尽管是在与北京相邻的怀来县东花园发现的,但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张家口已经出现美国白蛾,发生地已逐渐逼近我县。为此,我们及时组织本站技术人员深入到全县重点监测点,进行督导检查,重新明确了检测任务,要求各监测点查防员必须恪尽职守,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同时,我们协同各检测点查防员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重点调查了交通道路和村镇周边的树木,到目前为止,未在我县境内发现美国白蛾。
在监测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加大检疫执法力度,严防美国白蛾入侵,保护我县生态安全。
今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明年我们要更加努力,开拓进取,为我县林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七、2010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搞好科技培训。在森防检疫工作现阶段,原有的防治、检疫措施和技术环节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此,我们从明年开始将下大力狠抓科技培训,重点培训我县常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委派专兼职检疫员深入各乡镇重点林区、果区进行现场培训与指导。
(二)、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设立病虫测报点,明确专人负责,认真调查并收集相关信息,对全县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准确地进行预测预报,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以专兼职检疫员为依托,成立病虫害防治专业队,对全县病虫害的预防和除治工作进行全面指导,按照“四率”指标,严格目标管理,圆满完成省、市核定的指标任务。
(四)、加强美国白蛾和红脂大小蠹的防控监测工作。两虫已分别在周边县怀来和涿鹿被发现,如果蔓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对造林绿化成果的破坏将是致命的,对我们来说,2010年的防控任务将非常艰巨,这也是我们森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需要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的积极配合。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基层测报;工作;管理
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一直以来,森林病虫害基层测报工作就是森林工作站的一个重点工作。只有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出现,才能够保证森林得到更好的保护,从而确保我国现有的森林面积不受损失。
二、各个监测网点做到分类管理
在不同的县级地区,所在的生态环境、气候和降雨情况不同,所可能产生的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对于县级各个网店的测报监理工作,应该在全面监控和掌握的基础上,对于每一个区域的监测网店做到分类管理,对于一些病虫害比较严重的地区做比较严密的测报管理,对于灾害较少的地区采取踏查的测报方式。分清主次,以便于更有效的做好测报管理工作。针对不同方式的测报管理机制给予相应的测报资金,做好资金的运转和比例调控,以便于将更多的钱用在更需要的地方,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做好森林病虫害的测报工作,最大程度上减轻病虫害所带来的损失。
按照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对于监测点进行合理的分配,一如在病虫害常发区域建立严密监测点,这些区域往往是病虫害最为严重的地域之一,加强对这些地域的管辖和监测,能够更有效的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在严密监测点设置有7到8个固定监测点和八个以上病虫害的临时监测点。根据以往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对该地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至少四到六次的调查次数。在一些病虫害偶尔发生的地区设置机动调查点,要求对其设置6到8个临时性的病虫害测报点。对于一些常年都几乎没有病虫灾害的地区设置报告点,不需要设置临时调查点和固定调查点。按照这样的原则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在相关县级设置9个严密监测点和21个病虫害机动调查点和两个报告点,它能够在实际的测报工作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提高了病虫害的预测监理工作,增强了对于病虫害防治的主控性。
三、完善测报管理规章制度
制订了《森林病虫害测报及森林植物检疫实施细则》、《红脂大小蠹调查补助及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森防方面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对测报员的工作职责、测报调查区域、时间和方法等作了详细规定,并将测报工作长期作为各基层林业站、林场责任目标考核的内容之一。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测报员的工作积极性,上报的虫情材料合格率大大提升。
四、强化森林病虫害预防硬件设施完善
硬件设施是重要的基础之一,因此,要着力加快森防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在原有实验器材和野外工作工具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预测预报硬件建设,引进现代化的大型设备,建成完善的办公、测报、防治、检疫检验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
五、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
只有一个好的测报团队,才能够将测报工作及时认真的做好,在监测之前,对于病虫害的发生对人类生存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威胁,以及做好监测管理工作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所具备的重要性进行一定的灌输和学习,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测报员对于监测工作的工作认知和责任认知。在此基础上,测报工作的完成,不仅仅需要测报工作人员对于技术要熟练地掌握和了解,也需要测报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作为森林病虫监测的基层工作人员,对于员工的心理素质和工作技术培养应该作为重中之重。测报员因本身的工作经验、培训程度、工作经历、工作时间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在对测报员培训的过程中针对不同技术水平的测报员予以一定的考核,并进行优秀等级、中等、和比较低下水平的等级分类。针对不同测报员的技术水平给予相应的工作培训。在注重对测报员理论技术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的同时,应该加强对实际工作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和训练。例如可以在培训过程中,先对测报员的理论基础知识进行培训,比较优秀已经掌握基础知识的进行实际操作能力训练,通过对森林检测的实际操作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互融合和贯通。
六、提高测报工作技术的科技含量
想要能够更加精准的做好测报工作,就需要针对测报工作的测报技术和测报方式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探索。在以往的80年代的时候,县级病虫害的管理和测报工作只是对一些矮小林木的病虫情况进行考察,这种考察方法并没有对于病虫情况的检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再后来90年代中期,更多的林分开始进入中龄林,对于以往的针对矮树的监测方法已经无法应对新的形势,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行无法达到预期的工作。为此,为了做好适应工作,针对病虫害监测技术人员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探讨,最终推出了一种新的“振落法”的监测方式,它的应用是用木棒对于树木进行敲击,从而对于病虫的震落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使得病虫情况的监测效果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社会不断发展,世界环境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改变之中,要想更加精准的在不断的环境改变之中保持着较高的效率,森林病虫害监测工作就需要我们对于监测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以适应病虫害新的形势发展。在此基础上,针对以往病虫害的监测方式进行总结和改良,及时组织测报工作人员进行探讨和实际操作实验等,结合大家的力量,不断的对监测工作进行改良,从而提高工作的技术含量,真正意义上落实监测工作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七、森防工作今后发展方向
今后森防工作应逐步建立健全包括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体系、检验检疫体系、综合治理和应急防控体系的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体系。以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完善危险性病虫防范机制。强化森防目标管理,重视监测预报和森林植物检疫,从源头控制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抑制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扩散危害,并防范新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入侵。以实现保护森林资源、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八、加强检测,综合治理
1、切实落实与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加快我国的森林生态环境建设,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早已成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保护森林资源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降低森林病虫害损失,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同时,提高人们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实到林业部门的日常议程中,作为新世纪的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从根本上推动绿化造林的速度,提高森林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2、强化对森林病虫害的预测和预报
预测和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将病虫害的调查检测分析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并对病虫害的动态进行及时、全面、准确的掌握,实行定岗定位、责任到人、定时调查、指定方法、固定地块,避免病虫害造成严重的危害。从发展的角度观察,以县为基本预报点,迅速建立起全省的健全、全面覆盖的网络预测预报体系。并结合本区域的气象气候以及林木资源状况等资料,实现对全省病虫害情况的长期预警预报监测,为我国林业部门实施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3、充分利用和开发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科技是森防工作开展的有力支持。由于我省在森防工作中尚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因此,采取有目的性的改进尤为重要。首先,应坚持生态林业建设原则,以保护好现有林地为基础,实行适时适地造林,栽种良种苗木,营造混交林,并将森防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其次,加强森林病虫害的早期预防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加强林木自然的病虫抵御能力,推动病虫害防治与林业生产和谐发展的科学道路;最后,严格遵守国家相关农药的使用规定。
4、加强林木的检验检疫,杜绝病虫的入侵
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尤其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技术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应从以下几点出发:加强对植物检疫相关条例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法制意识,增加人们对检疫工作的支持与理解;增设森林病虫害检疫检查站,以实现对病虫害的严格检查。同时,对苗木进行源头管理,加强产地管理。尤其是在公路上难以设置检查站的地方,必须加强产地检疫;对国内外进口的各种的森林植物必须经过各口岸检验检疫部门,但在运至目的地后,仍需当地森检部门的认真检验,以确保万无一失。
九、结束语
综上所述,森林病虫害基层测报工作管理需要重视的工作环节较多,只有不断的深入分析当下森林病虫害的测报工作管理要点,才能够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武振涛.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
关键词 植保机械;保有量;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建议;河北丰宁
中图分类号 S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213-01
丰宁县地处燕山北部,辖区内有26个乡镇,309个行政村,农户8.5万户,农业人口33万人,现有耕地9.13万hm2,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86万hm2,种植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马铃薯、蔬菜、中药材、油料和杂粮等,年发生各类农作物病虫害4.7万hm2,防治面积3.3万hm2。主要病虫害有土蝗、草地螟、地下害虫、玉米大斑病、玉米螟,各类蔬菜病虫害,马铃薯早、晚疫病等常发病虫害。为降低各类病虫害扩散蔓延,每年都要采取一定防控措施,针对各类作物及病虫害发生种类差异,依托农业生产种植合作社或企业,按区域成立了不同专业化防控组织,各防治组织充分发挥统一防治作用,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农药使用率和防控效果,较好控制病虫害扩散蔓延,对保障人畜、农作物及其产品,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目前,全县已有各类病虫害防治组织和专业化防治队56支,各类防治药械1 236台套,农户自有施药器械9 851台套,并就已有各类防治药械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存在问题等开展系统调研[1-2]。
1 植保机械现状
1.1 农户和防治组织植保机械保有情况
调查226户农户现有各类药械260台套,其中中小型悬挂式喷杆喷雾机32台套,容量为200~400 L不等;背负式喷雾器228台套,其中背负式电动喷雾器195台套,约占75%;手动喷雾器65台套,约各占25%。调查统防统治组织16个,参与调查防治组织以马铃薯、蔬菜种植为主的专业合作社或公司,现有各类喷雾器138台套,以大、中型悬挂式施药设备为主,其中大型施药设备62台套,容量为1 000~1 250 L,中型施药设备76台套,一般容量为200~400 L。经调查推算全县植保药械保有总量11 087台套,其中背负式手动喷雾器约3 000台套,背负式电动喷雾器7 500台套,背负式机动喷雾器300台套,大、中型悬挂式喷杆喷雾器265台套,三轮自走式打药机22台套[3-4]。
1.2 病虫害防治情况
全县参与调查农户总防治面积0.1万hm2,主要是蔬菜种植大户;参与调查的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0.43万hm2,重点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马铃薯种植企业。全年病虫害防治总作业面积逾4万hm2,其中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1.08万hm2。
1.3 各类药械作业情况
手动喷雾器数量逐年减少,主要作为边远地区农户玉米除草或蔬菜病虫害防治;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应用范围最广,农户、防治队都存有一定数量,是方便实用的新型施药设备,全年作业面积2.7万hm2,悬挂式大、中型喷雾机主要在马铃薯、蔬菜等作物上使用,年作业面积1.33万hm2。
1.4 主要药械服务情况
大型机载悬挂式打药设备现有容量为1 000~1 250 L的62台套,由大型拖拉机牵引,年作业服务面积0.33万hm2,该设备投入高,防治效率也高,作业面大,主要在马铃薯种植喷灌圈使用;中型悬挂式打药设备多服务于不够建喷灌圈的小面积马铃薯种植(13.3~20.0 hm2)区和大面积蔬菜种植区,该设备由11.03~22.06 kW小拖悬挂牵引,年作业服务面积0.67万hm2;背负式机动和电动喷雾器主要在玉米、小麦除草、农户蔬菜病虫害防治时使用,年作业服务面积约3.33万hm2。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业化防治组织还局限在服务于各类种植专业合作社或种植企业内部,没有真正走出去,业务拓展范围窄,没有更好发挥各类药械使用效能,利用率偏低;二是专业化防治组织收费困难,未探索出更好的收费与防治效率相结合模式,服务与收费相差较大,有时甚至收不到费用,致使服务面偏窄,受局限;三是专业化服务组织防治队员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主要在病虫害识别和防治用药药液配比上掌握不准确,机器维修技术与保养能力不强,有时会造成作业速度慢、防效差等现象。
3 建议
一是抓紧培训防治队员药械使用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包括各类药械使用和病虫害识别与农药配比等技术,开展更高层次技术培训班,力争每个防治队都能有至少3人以上全面型专业防治队员;二是积极宣传统防统治技术优点与好处,提高农民认识,同时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三是在节约防治用药和提高防效上下功夫,提升防治队员技能和服务水平;四是提高药械使用频率,合理收费,以收费养防治队伍,不能光服务没效益,提高药械使用频次和效率,扩大病虫害防治能力和服务范围。
4 参考文献
[1] 陆琳.我国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落后原因浅析[J].南方农机,2010(4):15.
[2] 尤勇.植保技术与机械发展现状[J].南方农机,2010(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