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16:37:44
导语:在经济发展的认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经济发展;法律制度;产权;经济交易
一、法律制度的概述
法律制度属于经济学上的正式制度,在我国是指以宪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部门为核心的法律制度体系,它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对社会结构加以历史性的限制,它转而于个人行动中加上了结构性的强制作用。”所以,制度对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影响是巨大的。
二、法律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法律制度有助于确定产权
拥有产权是贸易活动发生的基础,确定产权意味着产权的所有者有权不让他人拥有和积极使用该财产,可以独自占有该财产的收益,可以转让、处理该财产。对产权的确认正是法律制度功能的体现,依靠法律制度的建立,确认和保障私有产权,才能为市场交易活动奠定根本基础。
在市场经济社会,所有经济主体的交互行为从其本源上来说都是围绕产权而展开的,产权法律制度可以确定哪些产权可公共持有,哪些产权可为私人拥有。产权法律制度可确保具有可转让性的财产能够自由流通,可分割性的财产能够被合法“拆开”,不能转让的财产不可被他人出售和使用。比如,针对私有产权,就能完全通过自由市场协调的、自愿的双边交往做出资源运用上的决策。所以,通过法律制度对产权的确定,能为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前提。明确的产权安排一旦通过法律程序被确定下来以后,它就会对社会资源及其衍生的利益的分配格局产生几乎是决定性的影响。
(二)法律制度有助于确定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
经济交易的规则是不可缺少的,它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在诸多的经济交易规则中,通过法律制度所确定的规则是最为根本、最为核心的。比如,在合同法中,针对违约问题、针对不可抗力问题均有明确的责任规定,这些是通过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的,能很好的预防和解决契约行为中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提高经济交易行为的可信度,为当事人的交易安全、自由契约提供保障。
在经济发展历史中,契约自由原则的确立,在历史上被称为“从身份到契约”的运用,具有革命的精神,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标志。在典型的自由契约合意中,一方出让其财产所有权,或者在一段时间内出让其财产的使用权;另一方购买该财产或有偿使用该财产的使用权,并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这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普遍的交易形式。对于该契约能否正确履行,法律制度中的合同法制度的系列规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法律制度作为现代经济效能所依赖的基本规则,通过确定经济交易游戏规则,使社会按照某一特定的规范运行,发挥规范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为经济交往主体提供较为准确地预测,保障资源有效配置的实现。
(三)法律制度有助于组织体系的构建
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的主要形式是企业,法律制度对企业的构建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现代社会,企业的设立以及关于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均通过法律予以明确。比如,法律确定了企业的准入市场制度、企业的资本管理制度、企业的登记管理制度、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企业的债券制度以及企业的变更与终止制度等等,使之规范化,具有可操作性。
以最典型的企业形式公司为例,通过、《公司法》所建立的相关法律制度,使无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等多种经济主体形式应运而生,充分展现市场经济主体的多样性,繁荣和丰富了资源配置的方式,增强了交易的可行性。从公司内部管理来说,法律制度规范了企业内部的管理行为,使之更具有合理性,比如,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阶层的权力划分,监事会的设立及作用的发挥、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等等。
[关键词]人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
[作者简介]陈亚兵,泉州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副教授,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叮―0164―04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一致的。社会是由人类个体所构成的,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承担者和实现者;人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价值目标。人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又在促进着人的发展,没有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就失去主体力量而无从实现,而没有社会的发展,人的不断发展也会失去条件支持和推动力量而成为不可能。在人与社会的互动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不断迈向新的阶段、新的目标,由此实现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今天,我们党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正体现了党对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思想的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取决于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素质,如果一个社会的成员不具备社会经济发展所要求的素质和能力,那么这个社会要实现发展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即将迈进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一方面是人的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又将对人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为人的新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和条件,开辟新的道路。因此,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下,深入探讨和研究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对于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人类社会的活动和发展是由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来承担和实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实践的存在,人在实践活动中,把人以外的一切存在变成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人自己成为主体的存在,从而具有了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这些主体性就构成了人的本质力量,也就是人的能力、素质。正是人的主体性的实现和外化,人的能力作用的发挥,才有人创造历史的活动。
人作为主体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创造社会历史的过程,同时就是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和张扬的过程,是人的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而“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劳动发展的历史,是劳动的具体表现形态即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的创始人正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而劳动过程不过是“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即在对象中灌注自身目的的一种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人要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凝聚在客体中,即把自己的知识、技能、目的意图等物化到对象中,最后达到占有对象的目的。人在劳动中改造对象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客体的同时,也把客体的属性、规律内化为自己的本质,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力量。
人“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变化”的劳动过程,其实就是生产力实现和发挥的过程,因为生产力按其本质规定就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中解决人同自然的矛盾的能力,亦即人的生产劳动的能力。所以说人类社会历史是劳动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说人类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考察生产力及其变化发展时,我们会发现生产力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动力系统,其中最主要的实体性要素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因此,从内容上看,生产力的发展就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发展。而在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者是唯一能动的、主导的因素,是生产力的主体,生产资料的创造、运用、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都依赖于人,正如马克思说的:“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是物化的知识力量。”物质生产过程是在劳动者的主宰参与下进行的,劳动者的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产过程的进行,制约着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决定着生产的发展。完全可以说,没有劳动者就没有现实的生产力,没有劳动者能力的发展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可见,生产力的发展是由劳动者来承担和实现的,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者的力量的发展,因此,“生产力的历史”,也就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里,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能力直接体现在从事劳动的活的人体之中,包括体力和智力。在人类自身的发展史上,人的体力的变化是微小的,因此劳动者能力的发展主要就体现在智力上,而智力的提高和发展从来都是人类知识渗透和转化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综观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会发现这样一个明显的事实:在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中,知识因素日益替代物质因素,成为决定生产力进步的主导因素。人们从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角度,认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迄今已经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两大形态,并即将迈进知识经济时代。对于知识经济,人们普遍这样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在这样的经济时代里,经济的发展不是直接依赖资源、资本、设备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利用,从本质上说,知识经济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形态。在农业经济时代,以体力为主的劳动力资源和以土地为主的自然资源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当时的生产活动也有知识的渗透,但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比较低下,其影响是十分有限的。在工业经济时代,作为生产力的附着因素,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已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马克思说“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但是能源、原材料、机器设备、资本等仍然是工业经济的主要因素,人们把科学技术作为外生变量来研究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则成了经济增长的核心,成为生产力进步的支撑
点,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明确的结论: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的智力发展的历史,是知识渗透、转化为生产力的历史,是知识不断取代物质资源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历史。
知识和其他物质资源不同,它不是世界上现存的东西,不是自然过程自发的产物,而是人的能动活动创造出来的,是人通过发挥主体性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的成果。简单地说,知识是人的发展的结果。作为知识,其本质在于它是人类实践创造的产物,任何知识都是人的知识,离开人及其对象性活动,便没有知识的产生、积累和发展。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的:自然科学和艺术一样“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很清楚,作为意识或精神产品的知识,是人的主体性实现和外化的结果。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在反映世界的同时,以各种符号形式创造出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量的增长到质的飞跃的知识世界。知识的开发、更新与创新,表现着也推动着人改变世界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既然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而知识在本质上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的主体性实现和外化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人本身发展的结果,是人的能力、素质提高的结果。
二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结果,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人类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又必将从新的历史高度要求和促进人的进一步的发展。如前所述,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而人是社会实践的存在物,实践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区分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本质特性,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可见,人的主体性不可能离开客体和实践而自发生成和发展,相反,人的主体性是在实践中获得和建构起来的,与实践的发展相伴随的是人的发展。
与以往的经济时代不同,新的经济时代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的获取、创新和运用,知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而人是知识的载体,知识不是一种有形的实体性存在,而是人创造出来的一种无形的精神性存在,它总是依赖于人而存在,知识的作用是通过掌握知识、创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人来实现的。因此说知识是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实质上是说有知识并把知识运用于劳动而创造财富的人是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也就是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本将是知识经济的最主要的生产资本。显然,以知识为核心的经济时代对人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具有更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一句话,要求人的主体性更加凸现,人的本质力量进一步发展。而作为社会发展的更新更高的阶段,知识经济也将为人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条件。
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的知识素质的更高的要求,将促使人的劳动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的主体性、人的能力首先表现在他的劳动能力上,一般来说,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是同他的劳动能力成正比的。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人的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科学素质是知识经济实现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换句话说,知识经济必然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及其进步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知识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知识经济所带来的社会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变,必将导致社会劳动力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知识劳动者将成为社会劳动者的主体,因此,知识经济中的生产劳动者必须是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谁掌握了知识,掌握了高新科学技术,谁就能在社会竞争中掌握了优先权、主动权和决定权,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对于一个企业、一个个人也是如此。有人把知识经济又称为脑力经济、智力经济,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的知识在新的经济时代中的作用。社会发展对人的能力和素质的这种新的要求,必然会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和氛围,充分调动人们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将极大地促进人的主体性的提高,促进人的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下,人力资源经济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我国人力资源经济应用时间比较短,还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应该重视研究,不断深化自身变革,加强人力资源经济的应用,这样才能保证自身长远有序的发展。
1 人力资源经济的基本内涵
1.1 人力资源经济的内容
人力资源经济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理论,它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第一,人力资源的投资,这是基本内容,它关系到人力资源经济问题的分析和管理;第二,人力资源的价值,主要分析和预测未来的价值;第三,人力资源的效益,主要分析人力资源是否可以为企业带来效益。[1]
1.2 应用人力资源经济的现实意义
企业发展应用人力资源经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使企业内部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招聘的时候注重员工的潜能,从而保证企业员工的优秀性,促进企业完成预定的目标,使企业长远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 性,运用人力资源经济可以规划薪资,将奖金预留出来,对表现优异的员工予以奖励,通过树立榜样提高整体的工作积极性。
2 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经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当然人力资源经济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人力资源理论尚不完善,对它的认识还不深刻,在落实的过程中常常受到传统经营理念的束缚,缺少人文关怀,过分强调经济效益,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1 缺少正确的人力资源的理念
大多数企业受集体经济的束缚,人力资源的理念相对落后,还没有认识到创新人力资源理念的重要性。现有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中,过分强调让员工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忽视人文关怀。另外,一些企业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经常组织培训,但是只注重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职业道德感,这就严重阻碍企业未来的发展。
2.2 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有待完善
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成体系,小微企业受资金限制和规模限制忽视人力资源经济,而大型企业则以自己的巨头地位缺少风险意识,从而不重视应用人力资源经济。这些问题共同造成人力资源管理缺少主动性、应变性和全面性。
2.3 员工培训课程与整体经济效益存在矛盾
上文中已经提到,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培训员工学习的重要性,都会定期组织培训,从而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虽然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是受人员主观问题影响,加上专业人才缺失,企业必须通过一定的措施留住现有员工,并通过培训促进他们提高,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是在培训的过程中,各种技能方面的培训,培训时间短,课程内容简略压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培训的费用多,这就造成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造成浪费。
3 加强人力资源经济应用的措施
3.1 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综合考虑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遵循科学发展观,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经济要综合考虑,注意企业的长远利益,突破传统只注重当前利益的弊端。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综合考虑,最重要的是企业各项工作都注重考虑人的因素,保证都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在整个企业树立良好的氛围,使员工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有良好的企业归属感,在工作过程中会尽心尽力。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应用企业人力资源经济一定要注意换位思考,管理人员要注意从员工的角度和企业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在整体上促进企业的发展。
3.2 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企业的管理人员虽然是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促进企业发展为己任的,但是不能忽视一点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企业发展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做到的,需要企业的员工共同来做。[2]所以,人力资源经济的应用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企业规模、经济效益、预定目标等内容,提高整体的专业度,并根据不同工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管理。这里需要重点注意,管理人员要客观考虑问题,杜绝主观偏颇,以能力第一为基础,挖掘有潜力的员工,做好企业优秀员工储备。另外,不能忽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要提高员工的归属感,从而保证企业繁荣发展。
3.3 合理组织培训促进员工实现价值
应用人力资源经济,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这个过程要合理规划培训目标。管理人员要综合考虑人力资源经济的各项内容,统一规划培训的时间和内容,做好费用预算,从而保证培训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培训过程中除了专业能力外,还包括员工心理素质培训、归属感培训和信息化能力培训,从而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另外,注意奖赏制度,加班费、优秀员工奖励等都要合理设置,让员工感到自身的价值。这里需要强调一点,企业自身必须提高运营理念,注意树立企业文化,保证内部氛围。
4 人力资源经济未来发展的合理设想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经济理念需要不断深化和变革,所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以上文提到的三点措施为基础,企业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推动其发展,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3]人力资源经济未来发展的设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变革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新时代的年轻人个性强,在工作过程中已经不以薪酬为主要内容了,对公司的环境要求很高,甚至去留取决于老板的个性,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死板,硬性要求员工的行为举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个性会越来越明显,必须调整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注意人文关怀,在惩罚的时候要考虑员工的自尊;第二,变革人力资源的管理对象,时代的发展要求管理对象的范围也会不断扩大,逐渐会从有形的资源扩充到加入无形的资源,尤其是生产要素,这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必要结果,也是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知识理论的重要途径;第三,人力资源的分配模式会不断发展,传统按照资本分配的方式已经不能使用经济发展的速度,也不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背景,要按照人的因素来分配,综合考虑员工价值实现的多少。[4]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中央作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决策为铜仁地区依托资源优势,推进跨越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现状和优势
铜仁地区位于贵州省东部,辖八县一市一特区,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9.0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8.4%。长期以来,由于受发展基础、区位条件、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铜仁地区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面临着人才支撑乏力、劳动者素质不高,城市承载力弱、城镇化水平低,交通基础滞后、对外通达率不高以及投资量小、保障不足等实际困难。
正是长期的欠发达、欠开发,以致铜仁地区资源利用少、环境破坏小、原生元素多、生态保持良好,从而形成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体现出独有的优势。铜仁地区除了山水美丽如画,更有历史文化形神兼备,各民族大融合、长聚居的文化交融助生了美丽纷呈的文化世界珍奇景观。如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麻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佛顶山为代表的生态资源优势;以民族文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佛教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以锰、钒、钾、紫袍玉带石、国画石为代表的矿产资源优势,以及丰富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
随着杭州至瑞丽、铜仁至大龙、思南经石阡至剑河高速公路,沪昆快速铁路、渝怀铁路(复线)以及铜仁凤凰机场、乌江航运码头等一批支撑跨越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相继建成,铜仁东邻湖南、北接重庆的“黔东门户”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环境将不断优化,资源转化空间将明显提升。
机遇与挑战
当前,在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国家实施房地产调控、货币信贷政策调整、高耗能行业压缩等加强市场流动性管理的宏观调控举措的新要求下,在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任务下,铜仁地区面临着增速与提质、开发与保护、减排与升级以及扩大城市规模与提升城市内质等双重压力。同时,也面临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战略性机遇。可谓希望和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新一轮战略机遇期,铜仁地区将抓住、用好、用活国家“十二五”规划、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规划、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一轮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和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规划建设以及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新机遇,紧密结合自身优势,进一步深化认识,理清思路,做实工作,抓好对接,争取更多更大的支持,着力夯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优化发展环境、调优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动力,实现在积极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加速奋进、提质发展。
目标与举措
近年来,铜仁地区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铜仁”的主题,大力发扬“宁愿苦干实干,不能苦等苦熬”的精神,着力实施“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了率先突破。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44.5亿元,增长12%;财政总收入完成27.1亿元,增长17.4%;旅游人次达650万以上,增长59.8%,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46%。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铜仁地区将依托资源优势,以发展营养健康产业为方向,坚持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让铜仁的经济在青山绿水中增长,社会在和谐稳定中发展。
以交通、水利、电力、通信为重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跨越。围绕夯实支撑跨越发展的基础,加快推进高速公路、铁路、机场、乌江航运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制约铜仁地区发展的交通瓶颈,努力形成快速融入黔中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和长株潭城市经济圈的立体交通网络;围绕“人人有安全饮用水喝、人均0.5亩基本口粮田”的目标,按照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的要求,科学规划水源,统筹综合利用,着力夯实水利基础;加强电力、通信建设,不断提升供电保障和网络化服务水平。
以建设铜仁城市经济圈为重点,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新跨越。坚持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扩大城市规模与提升城市质量,加快城乡统筹与城市集群化发展,扩大城市需求与发展城市产业四个并重推进的原则,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围绕建设100万人口规模的贵州省东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湘鄂渝黔边区商贸集散地和国际标准旅游城市的目标,进一步拓展铜仁市新城区、优化老城区、建好承接区,进一步推进县级城市集群发展、中心城镇重点发展,加快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宜居指数,积极培育城市产业,激活城市经济,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区城市化率达到40%以上。
以建设梵净山文化旅游经济圈为重点,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跨越。“梵天净土・桃源铜仁”体现了精神领域和物质领域的双重定位和多层含义。物质领域就是自然风光和物质资源,精神领域就是人文风情和精神风貌。铜仁地区长期以来多民族聚居的传统文化倡导朴素、简约的自然美,与中华文化提倡的“和谐”相得益彰,也与水墨画所追求的美感相互衬托。“桃源铜仁”体现了铜仁地区400万各族儿女为了追求和谐康宁的美好生活而不等不靠、迎难而上、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围绕把梵净山打造成集生态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把铜仁、江口、松桃、印江、石阡打造成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以成功承办第五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着力夯实旅游基础设施、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创新旅游产业机制,提升“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对外旅游形象,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率先突破。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全区旅游人次达到2000万、旅游收入突破180亿元的目标。
以构建乌江特色产业经济带为重点,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新跨越。打破传统农业模式,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把特色优势农业调整到100万亩茶、100万亩竹、100万亩油茶、100万担烤烟、100万亩生态商品蔬菜、50万亩木本中药材、30万亩花生产业发展上来,把特色优势养殖业调整到生态畜牧业及野猪、大鲵、山鸡、竹鼠等特种养殖业基地建设上来,通过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到“十二五”末,全区农产品加工率达到40%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60%以上。
以构建玉铜松循环工业产业经济带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发展新跨越。坚决把住环境影响评价这道关口,坚决守住保护青山绿水这条底线,正确处理好淘汰落后企业与加快产能升级的关系,以“一带四区”建设为平台,以优势产业建设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转变方式为主线,坚持走以锰、钒、石材为主的资源兴工,以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围农兴工,以旅游商品加工为主的旅游兴工等低碳环保工业发展路子。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现有工业产品向下游产品延伸,推进新型循环工业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培养 新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在于实现企业目标,它不仅体现在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可控制性利益调整,更是人与事之间的组合。以这种合理的组合方式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直到达到给企业带来盈利的目的。人才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趋增长,当今科学迅猛发展,在享受科学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把集中注意力放到人才的培养上,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中,经济师人才作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代表,它直接参与企业发展规划,作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在科学迅猛发展的当代,我们应以一种新的战略加强对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以此推动中级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快速发展。
一、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综合性的人才能够更好的展现与服务企业,需要企业建立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首先需要制定一套完整合理的佣金奖赏制度,根据其价值予以相应的报酬。战略发展规划,落实企业发展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让企业成员有一个对企业发展全局的了解,为更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在体系的指引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人才培养,制定好企业发展规划与战略目标,在完整体系的引导下以人才涌进为目标,最终实现企业长期稳健发展。
二、制定战略合作发展规划
从企业战略合作发展计划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离不开经济师的直接参与,应该让首席经济师对企业全局性发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执行经济师也应参与其中,通过这种方式,更加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在管理体系制度明确的要求下,企业有针对性且规划性对企业员工实施人才培养目标,将所有的员工平等对待,建立共同利益的协作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的强大支持下,通过人才资源的大量涌入,为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提高人才综合能力
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的引进,如何培养企业高层次人才是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发展战略。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培养专项型人才,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对员工的考核标准。以全局性的创新方式放在对人才素质的培养,使企业的发展能够让各种类型的人才参与其中。管理者被当成一种特殊而又稀缺的人力资源,纵使一个企业的发展规模、发展理念以及员工能力,能够做到更强大、更先进与更强,企业好的管理者的缺失,势必会直接影响企业的长足发展。企业在人才能力、管理能力与创新意识等方面着重培养,对企业各部门的组成和职能充分认识,企业发展理念先进,才能指引企业健康地发展,才能满足企业与商业的长足发展,才能促进企业内部员工和整个企业的全局发展,最终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四、增强和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
当今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人才的智力支持发挥的作用始终占据重要地位。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成果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与此同时,也应将发展方向投入到科技创新与财富创造上,在人们关注焦点越来越集中的情况下,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在实施管理A段,应着重强化人才的竞争能力,充分了解到各个企业间的竞争,中级经济师应深度参与到企业的战略发展。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以企业的管理体制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制定规划出新目标。企业需要引进优秀的管理者和参与者投入到建设中,培养其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最大限度的鼓舞激励人才,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提高企业整体的软件力量。企业成员积极性与竞争能力的培养,作为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首要任务。员工只有先认识到了各个企业间的竞争,才会认识到自身的竞争,通过企业合作发展的目标与规划的建立,增强企业自身的核心价值优势,为企业更好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五、完善企业文化和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
摘 要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谈起,阐述了过去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存在的管理思想、工作计划、考核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接着根据经济发展新时期的经济环境状况,从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做好职工的培训、培养工作,建立、健全企业用人机制和健全合理有效的考核、奖惩制度几个方面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新的措施。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 措施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时期还是在经济成熟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的产生起着重要的影响,而员工的产出又影响着组织产出,组织产出对财务产出又产生影响,这样在最后就会导致了企业在发展中的变化。通过对百家企业的抽样调查,我们发现在员工工作参与度高的情况下,员工的产出与生产率是呈现正相关。这也就是说明人力资源管理是和组织绩效之间呈正相关性的,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特别是今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对企业来说无疑肩负着更大的压力,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则承担着更多、更艰巨的责任。
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的管理思想
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招聘人才、培训和相关的福利待遇发放等,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服务他人。加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不会主动开拓业务和创新管理方式,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更是缺乏主动性和战略性的规划。另一方面,经济环境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大部分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却仍然固守传统的工作方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要求,最终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人员配置不合理,缺乏长远的工作规划
企业在选用人才时考虑资历、身份背景、人际关系等因素,使得企业任职岗位不自然的划分出了不同的等级。而且企业用人机制不灵活,考虑裙带关系、缺乏优胜劣汰,选拔人才是往往不能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因此,在人员配置上,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各部门的人员配置都不尽合理。在不断步入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大力开发和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源规划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其应该具有战略性和应变性的职能。而现有企业正缺乏一个清晰、长远的战略规划,使得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长时间处于一个低水平的状态。
三、经济发展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措施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从概念的引进、提出到现在企业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历史较短,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很多企业受传统计划经济制度的影响和人事管理惯性思维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滞后、手段落后、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问题,仍普遍存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这就需要企业自身转变理念,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从而真正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发挥有效作用。随着现代市场和社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不断强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延伸,对于我国当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企业也应该克服人力资源管理传统模式中的缺点,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新的管理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保障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就需要企业能够健全和完善员工绩效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树立企业科学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本”是创设一种良好的环境,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最大化的实现和满足员工的价值与需求。人力资源规划上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确立广大员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人力资源招聘和培训上要突出员工的能力导向,重视员工的思想道德、工作交际能力,注重员工的素质能力和岗位要求的对接。人力资源激励和考核上注重员工的个性需求,建立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激励考评机制,把对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对员工最大的福利。
一、人力资本基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人力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它是人力投资活动在人身上的价值凝结,即新增加的体能、智能和技能等素质,或者说是人力投资的产出品。由于这种投资所形成的价值能给人们带来现实收益的提高或给未来带来收益,因此便具有了资本的性质,即为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的概念最初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人们为了获得财产资本而接受的教育和训练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形成人的才能,从而转化为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资本,其结果是个人收益的获得。“人力资本投资、劳动者的技能影响个人收入。”他在对人力资本及教育的经济意义的阐述上,为后来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清晰的思维。而将人力资本系统化为理论、著述传播,形成学派的,则属20世纪50、6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的开创性研究。他认为,人力资本存在于人身上,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价值的总和。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劳动者的数量、质量以及劳动时间来度量;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人力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同一时期,加里·贝克尔也对人力资本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用大量统计数据证明,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及成人教育等,都已经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回报率。人力资本的形成与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来源于人力资本的投资。
综合以上经济学家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物力资本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但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因此,资本投资的重点要不断从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
(二)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核心。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资本,其投资来源是教育投资。教育作为一种生产性活动,能增长一个人的能力和知识,包括技能、技术、文化水平、理念精神、管理能力和社会认知等,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会带来更多的利润,具有更大、更长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政府负担教育费用所占比重应逐步增大。各国人口先天素质和潜在能力上是均衡的,但后天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却是有差别的。人口的体质与素质在国与国之间存在差异,其根本原因是各国教育投资水平不同,社会平均教育程度不同。因此,知识经济社会中的各国政府有责任不断提高教育投资。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政策意义
(一)人力资本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质资本投资转移到人力资本投资上来。教育投资的收益越来越大于物质投资的收益,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从投资的社会收益看,政府的教育支出不应被认为是福利性或非生产性支出。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在宏观上会影响物质投资的吸收和借鉴的增长,在微观上难以使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
(二)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信号。对高等教育各阶段、各专业的投资,只能遵循“有需求、就供应”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安排。避免将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过分狭隘地固定化,教育投资要适应经济发展的动态特征,做出灵活的安排。
(三)教育投资渠道多元化。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不同类型的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收益也是有差异的。既然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就应该鼓励人力资本投资的受益者都来参与人力资本的投资,并分享其相应的收益。
(四)改善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相比,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不合理,稀少的资金投向了高层次教育,致使其人才结构严重失调。人才不足与人员过剩的状况并存,某些专业人才奇缺与另一些专业人才过剩并存。因此,应改进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用投资结构引导教育结构的改变。同时,政府要调整分配政策、税收政策,为人力资本投资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五)及时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一样,闲置不用会贬值与无效。因此,社会各级管理者应采取措施尽可能地做到人尽其用,充分发挥每一个劳动者的最大潜能。
(六)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水平。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要素,其配置应通过市场的选择,使得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的结合满足资本寻优配置的原则。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统一的市场来对劳动力进行配置,促进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的合理结合。统一而有效的市场,将推动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和效益的提高。
三、人力资本理论对青海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转变观念,要提高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增强办好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青海作为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经营方式单一,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养畜、种地,农牧产品不能进行深加工,使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原因在于文化教育的落后影响了人们学习、掌握和应用先进的科技和设备。因此,要振兴民族经济,就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治穷先治愚,治愚办教育”的思想,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地位。真正树立起人才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做到发展经济与人才培养两手都要硬,以保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二)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首先,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扎实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坚持“以县为主”,把义务教育的规划、实施、组织和管理交给县级政府;在普及教育的步骤上,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要根据省内各地经济、教育发展的状况,分别提出不同要求,逐步加以实施;在管理方法上,继续实行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责任制,用层层签订合同的方法,把普及教育的具体任务落实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其次,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教育。根据民族地区需要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建立集职业教育、就业培训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职业技术教育新体制,把学文化和学技术结合起来,课程设置要灵活,在讲授知识课程的同时,增加诸如畜牧放养、防疫、草场管理、农产品简易加工等技能课程,让职业技术教育贯穿于各级教育层次。再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青海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以满足民族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层次需要。
(三)调整投资结构,实现资本投资重点的转移
实践证明,拥有资本和土地并不意味着拥有主要的经济资源,贫穷的因素也不在于物力资源的多寡,而关键在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数量、质量以及在经济运行中的主导作用。长期以来,青海经济的发展主要以物力资源为基础,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经济效益差。资本投资结构长期失衡,导致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青海民族地区资本积累的重点必须从物力资本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包括用于教育、保健、劳动力国内流动的费用以及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其中,尤其要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包括用在儿童早期教育、转轨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和专门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各种费用支出,且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投资效益。
(四)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减少贫困,缩小差别
当前,青海的教育水平在区域分布和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从区域差异看,西宁及海东地区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高,而各州、县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则较低;从城乡人口的文化构成看,农牧区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重心偏低,小学、初中受教育程度的比例较高,而城市小学、初中受教育程度的比例较低,原因在于高中阶段城乡之间教育机会的差距进一步加大。此外,不同家庭和学校之间也存在差别。因此,政府在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时,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弱势地区和弱势家庭,更多地把政策、资金、人才投向欠发达地区,投向弱势学校,努力使学生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通过教育影响收入分配,减少收入分配不平等,最终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关键词:广西高校;会计人才;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F24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3-0112-02
伴随广西区与包括东盟在内的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特别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战略的建立,不仅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了平台,也为教育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这必将对人才需求提出新的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面临如此的机遇,广西各高校如何根据广西经济发展的要求,利用自身学科专业优势,转变教育观念,强化教学改革,构建为泛北合作提供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己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课题。
一、广西会计人才需求分析
为了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我们深入广西有关企业,对学生学历层次、在校成绩、电脑操作水平、外语水平等多方面能力要求的情况做了相关调查。
1.自身学历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69.23%的企业只要求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即可,19.23%的企业要求专科学历以上,11.54%的企业要求本科学历以上,大体上看。目前的就业市场中,对会计人员的进入门槛的平均水平并不高,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均可。不过相关数据统计表明,绝大多数企业要求为大专以上学历。
2.在校成绩要求。企业对学生在校成绩有一定的要求,65.4%的企业比较看重应届毕业生的在校成绩。毕竟会计这个职业,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27%的雇主对应届毕业生的在校成绩作一般看待,他们认为在工作中要学的东西更多,在校成绩不作为展现工作能力的筹码,仅7.7%的企业认为在校成绩很重要。
3.电脑操作及外语水平。当今社会是信息科技社会,几乎所有的会计报表及账本都通过专业软件来实现,77%的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电脑操作水平要求比较高,要求的差别主要在于公司性质的差异。相比而言,企业对外语水平的要求却不是很高。69.2%企业认为会计人员只需要具备一般水平的外语沟通能力即可,只有23%的企业对外语水平要求比较高。
4.其他方面的要求。高达84.6%的企业认为,一名合格的能满足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业务核算需求的会计人员应了解东盟国家的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三项重要知识的,因为这些企业的大部分业务是与东盟国家有来往的,相关会计人员应该熟悉这些知识,避免由于这些原因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企业对学生的诚信、责任感、知法守法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要想在社会上立足,这些素质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直接导致到社会对一个人的认可。
二、会计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
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即所学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应适应社会需要。过去我们有二种观点,认为高校应该培养研究型人才。殊不知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政策法规变化快,受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大,这几年不断修订的会计准则和税法就很说明问题。因此,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务实的人才培养观。
高素质是指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功底;还要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企业、不同岗位需求;更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是重要的会计职业品质,对行业自律起着重要的作用。高素质会计人才应该是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高度结合。
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既要通晓会计理论又要善于会计实践;既具备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自我更新知识与创新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会计国际化趋势的加强,会计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这都需要会计人员通过不断地学习、研究以及拥有充实完善的知识才能解决,创新能力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我们认为,广西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备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及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一定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适应社会需求的广西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新途径
广西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广西高校对人才培养担负着重要责任。充分利用多年来累积的师资力量、实践教学场所与设施、教学资料、办学经验等资源优势,在课程设置上,特别考虑东盟国家的会计制度、政策方针、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各国会计制度上的异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教学软件引入课堂,把经济活动以用动画或情节、展现出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适合广西高素质人才需求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理论方面
1.课程设置突出基础性和区域性。专业基础课程,属于专业形成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水平,强调整体优化,具有基础性、原理性、理论性等特点。为此除了开设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外,还需要学习管理学知识、金融知识、法律知识、税务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构筑会计人才多元化知识结构。区域性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对东盟各国会计制度、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和认识,强化学生国际业务识别能力,适应泛北合作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2.教学手段多样化与信息化。构建由网络支撑的师生互动系统。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服务。将会计理论在会计实务、案例分析中进行应用,起到直观、生动、举一反三的作用,积极推行师生双向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创新教育的目标。
首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课件创设了浓郁的问题情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研究中,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其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必须注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习。例如,税务会计课程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以一个企业的实例,分析该企业涉及的相关税种、如何申报纳税?通过对增值税纳税申报的要点、所得税纳税申报关键点的分析,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会计业务的实例,更加深刻地领会税法的要义和理解税法的具体运用,拉近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必将给学生以丰富的感性认识,增强理论学习的信心,从而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方面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强的学科,用人单位在招聘会计人员的时候,更多强调的是应聘人员是否有过工作经验。但学生毕业后很大一部分人达不到“毕业就上岗”的水平,而且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也就给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们带来了更大的就业压力。
学校的实践环节能为提高动手能力和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能
力提供很好的平台,改革广西高校目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仿真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职业执行力和职业判断力。改革的目标体现在以下两点:
1.具备扎实的职业执行能力。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模拟情景教学完成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会计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毕业后更陕适应企业工作,缩短就业适应期。
2.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力。能结合企业的实际问题与需求,创造性利用ERP中的各种功能,通过在一些数据分析处理软件中建立决策分析模型的训练,培养学生利用数据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为此,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认真落实实践教学环节:
第一,基本技能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以认识会计基本要件为主,如各类会计单据、凭证的填写、账簿的登记等。这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功训练。
第二。专业技能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实践环节,如财务报表的编制、成本计算方法的运用及成本报裴的编制、纳税申报表的填列,通过本环节的实践,使学生掌握会计工作基本技能,正确处理日常会计事务,达到“毕业就上岗”的要求,缩短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期。
具体做法是:在大一、大二学生中进行会计基本业务训练,熟悉企业的基本核算业务。对学生进行分组,在每组中有仿真的岗位设置,然后根据编制一个中型企业一年的经济业务,给出相应的原始凭证的格式,让学生模拟一个企业的实际,根据业务的流程。让扮演不同角色的学生根据岗位设置进行相应的操作,从核算、分析、预测、控制等方面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达到对学生会计执行力的培养。
第三,综合技能实践教学环节。这是培养学生职业判断力的重要手段:一是对财务软件运用的实践性训练,掌握一套财务软件的使用:二是利用ERP系统,针对变化的情形,分析问题并做出解决问题的职业判断训练。
具体做法是:在大三、大四学生中进行会计综合能力实践教学。在ERP实验中,开设ERP下的财务与会计模拟流程。通过模拟公司的整个业务流程,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参与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发展规划,ERP系统的财务系统与ERP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融合在一起,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对学生会计判断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邵军,谈改革本科会计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J].财会月刊:综合,2008,(6).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城市景观;候车亭设计;心 理
中图分类号:U695.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对于城市景观中公共设施的追求不再仅限于功能上的满足,而是更加注重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使设计更具人性化。公共设施主要指为市民提供服务的各种公共性、开放性和服务性的设施,它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在这里我们特指狭义上的公共设施,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城市家具小品”。它主要包括:信息设施、卫生设施、照明安全设施、交通设施和艺术景观设施等。公交候车亭作为城市环境中家具小品[1],代表了一个城市整体精神面貌。因此,在今后公交候车亭的设计上应着重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1“人性化”设计理念的简述
1. 1人性化设计的定义
人性化作为一种设计理念,它主要表现在产品设计中,产品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在满足功能和审美需求的同时,能够满足消费者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2]。
“人性化”设计理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出版的著作《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中,他明确的提出了人性化设计的三个主要问题:1.设计应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富裕国家服务。2.设计不仅应该为健全人服务,还必须考虑到为残疾人服务。3.设计时应该认真考虑到地球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同时提出了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他的三大观点从设计角度讲,正是人性化设计所追求的,同时也是设计发展的更高阶段[3] 。
“人性化”设计就是在设计的的过程中“以人为本”,更多的去了解人的需求,设计出尊重人、宜人的产品。人性化设计要求从设计的本体出发,将设计与环境相融合,形成一种空间环境的共融的氛围。“人性化”设计还应具有情感性、交流性和沟通性,注重人文关怀和人的情感交流[4]。
1. 2 “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在公交候车亭设计中的体现
1. 2. 1 “人性化”设计在公交候车亭功能上展现
公交候车亭作为城市文明发展的一面镜子,设计者在“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基础上,充分考虑“人”这一主体因素,力求为城市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方便的候车环境。设计师紧密围绕“人性化”设计理念进行设计和创新,在西班牙的某公交站的候车亭的设计上[5] ,设计创意完全吻合了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候车区的地面位置特别为老人和孩子设置了高出地面的踏台,这样方便他们安全乘车。设计者充分考虑到“人”的需要,在方便的同时保障了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上下车的安全问题。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及要求。随着弱势群体的逐年上升,这样“人性化”的候车亭设计将成为未来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
1. 2. 2“人性化”设计在公交候车亭形式中的展现
公交候车亭作为城市景观中一条不可或缺的风景线,好而耐观赏的候车亭设计给候车的乘客带来轻松、愉悦的候车感受。如图1所示,从整个设计上来看,无论从它的功能上还是形式上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设计造型独特而新颖。此外,更为人性化的是在这个全封闭的玻璃空间中设有自动提示按钮,给即将到站公交司机一个有乘客在此站等候上车的信号。既方便了乘客乘车又缩短了停车时间。独特的创意和人性化的设计,也吸引更多的乘客和过往的游客乘坐和观赏[6]。
图 2 全封闭智能化候车亭
在美国肯塔基州有一个比较独特的绿色景观,即“绿色”公交候车亭,它以“绿色和环保”而著称,它的整体设计都是利用回收的废旧啤酒瓶串连起来的,尤其是当太阳光照射在瓶体上,由瓶体折射在座椅和地面的光线非常的光彩夺目而无与伦比,就好像舞动的音符,极富有节奏感,给过往的乘客带来无比新奇感和喜悦感。夜晚更是别具一格,设计师在每个瓶体上都装设了炫彩的LED灯管,闪烁的光线在瓶体里面就好似一个个舞者,激情四射,就好像走进了娱乐的乐园,使过往的乘客体会到候车带来的轻松和愉悦。同时也成为了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这样的创意真正的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和人文的关怀。整体的绿色,既环保又美观适用,充分展现了我们一直倡导的低碳绿色环保理念(见图3)。
图 3“绿色”公共汽车候车亭
南昌城市新风貌展现了一批“智能化港湾式候车亭设计”,它最大特点是:1.公交泊车不堵道;2.乘客候车安全;3.司机实现规范驾驶。它最为人性化的是在站牌中部安装了一个“LED的无线显示屏” 在候车之余,乘客可以通过“LED的显示屏”观看各类的新闻节目,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有效的缓解乘客在等车时焦急、烦闷的心情。另外,在车亭的顶部设有一条滚动的电子显示屏,显示了天气、要闻、广告和不同车次路线途经和首末车时间等,这大大的方便了市民出行。人性化不锈钢的加宽座椅和防护栏,再加上不时滚动的广告背版,无疑为整个城市的面貌增添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2“人性化”的公交候车亭的设计反应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好的宜人的设计最为首要的因素就是考虑人的心理需要。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理论见图5。从低到高依次:生理的需要(饥饿、口渴、空气、性等);安全的需要(回避危险和恐惧等);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交、归属、亲友之爱等);尊重的需要(成败、力量、权利、名誉等);认知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知识、理想、抱负等),这个层次理论说对于人的心理认识具有普遍性。
对于“人性化”的候车亭设计,首先应从人的物质性需求出发,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如在自然环境方面,由于气候条件原因,在一些城市因雨季比较长,为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在候车亭的设计上应具备避雨、挡风的功能, 此外还应保持空气的流通性;其次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社交、尊、审美),结合不同地域文化和特色,针对不同的群体需要进行设计和创新。采取多样化宜人设计的风格,在满足了功能形式美感的同时,也为城市景观增添了色彩和活力。
总的来说,公交候车亭作为城市中为广大人民服务的公共设施,在满足了人们的工
作和生活基本需求的同时,还具备为市民提供可供观赏的价值。我们作为城市的缔造者,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地考虑不同层次的人群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弱势群体。最终在设计风格和功能形式上体现“人性化”的一面。
3“人性化”的公交候车亭设计将成为一种趋势
近年来,随着城市景观环境的快速发展,我们作为城市环境的编辑者,“人性化”设计随着我们城市环境的改进,逐渐进入到了我们日程上来,尤其在公交候车亭的设计上体现极为突出。
候车亭作为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公交系统,它在设计上首先考虑的就是使用者的需求,为使用者传递准确而快捷的公交线路信息和舒适的候车环境。人性化的公交候车亭设计大大关注了弱势群体的需要,针对他们的不同活动特性进行设计和研究,如对于年迈的老人设计了舒适的靠背椅和踏台;对于盲人设计了触摸式的站牌和语音提示......,这些人性化的设计无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更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同时,这样人性化的设计也为城市景观环境增添了色彩。
4结 语:
“人性化”公交候车亭设计作为人和城市环境景观设计中的桥梁和纽带,它的实施和使用是势在必行的。一切设计都应强调“以人为本”,一切都是从我们人这一主体出发,并有针对性考虑了人的心理行为活动特性和对公共环境的保护,保证设计的安全性、实用性和便捷性的统一,保证与城市的环境和谐,使其设计更具细节化和人性化,不断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需要,营造舒适、安全的生活和活动空间,使人们享受在这个大环境之中。
参考文献
[1] 过伟敏,史明.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范圣玺.行为与认知的设计·设计的人性化[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 陈江林.现代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内涵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10.
[4] 喻斐.公共设施中的人性化设计原则探讨[J].包装工程,2011,12(32):134-135.
[5] 王婉婷.哈尔滨市区公交候车亭的人性化设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