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37:05
导语:在高中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历史学科引起大量的历史知识点,一度让很多高中生望而生畏,教材过于庞杂、概括、枯燥之外,教师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导致学生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厌恶的学习心态,教学质量也同样止步不前。对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进行全新的教学改革创新,采用“反思性教学”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能力的培养者转变,使高中历史教学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一、“反思性教学”定义
新课改的教学背景,让高中历史教师从新认知了自己的教学,从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指导者,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核心,将高中历史教学摒弃传统的照本宣科,迎合现代高中生的学生特点,挖掘出高中生灵活的思维方式,能够独立去发现、去思考、去解决历史知识,培养高中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反思性教学”正是迎合了新课改的教学方针,让高中历史教师在掌握好教育教学规律和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对历史教学进行回顾和重新认知,从而产生更加趋于合理的高中历史特点的教学方法,形成教学的反思,是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高中历史教师在多年从教实践中总结出教学经验的精华。
二、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教学理念的反思
从高中历史教师的自身来看,教学需要不断的超越自我,在高中历史教学生涯中,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从自身做起。在新课改的推行背景下,历史教师要进行教学理念的反思,要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对新课改开展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反思。如教师可以“课前、课后三问”的反思发,撰写反思日记,连同自己的教学体验和感受诉诸于笔端,还可以借助互联网交流平台,将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共享,通过教学观念的反思及时纠正自己的学习不足之处,从而提高自己在高中历史中的教学水平。
(二)教学内容的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从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史四大板块组成,过于繁琐的史诗记载往往会给学生感觉教学内容的杂乱无章,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备课环节要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思考新课程与旧课程的区别,除了思考新旧教材中的不同之外,还应该思考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通过反思认知到新课改不在只关心教学的结果,教师要善于利用“为什么”、“怎么样”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知识。
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四大发明”的时候,教师不再直接灌输四大发明是什么,用知识点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提问,为什么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预告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其中火药粉碎了骑士阶层;指南针引导人们走向世界,建立众多的殖民地;印刷术加快了知识的传播。”让学生通过教学内容的提问去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手段的反思
教学手段的反思在于,高中历史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对自己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反思,并在实践中加以改进。如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开始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去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的特点,将高中历史知识通过声画并茂的形式展现给高中生,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往往大部分历史教师将多媒体教学由原来的“人灌”转变成“机灌”,反倒适得其反,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充分的反思,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让先进的教学手段真正为课堂服务。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再现教学;意义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课也逐渐在由过去呆板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向着双向互动的教学发展着,多种教学方法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发展。
一、传统的高中历史课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与学生之间长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状态中,即历史教师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整堂历史课下来经常会看到很多学生要么在窃窃私语要么已经神游梦中了。有些教师在讲授完历史知识后,经常让学生针对画出来的历史重点进行朗诵,或者进行默记,这样的历史教学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压抑着学生的思维,摧残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历史教学正在发生着改变,由原来单一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向着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着。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再现教学法
现在高中历史教学正在积极地进行着教学法改革,像类比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性教学、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大大改观了原有的教学现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兴趣及热情。而实现再现教学方法的途径则是很多的,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高中历史教师可以运用图像、文字、音频、视频、网络等多种手法展现高中历史课中知识点的情景及背景,以便有利于高中学生对知识点的迅速掌握与理解。像一些影视纪录片就很好地展现了某些历史时期的特点,如在讲高中历史中与英、法、美、德等国相关章节时,很多知识点就可以借助于纪录片《大国崛起》进行讲解,在讲到我国近代史上与相关的章节时,就可以借助纪录片《寻访健在老》进行讲解。运用这些相关的纪录片能够很直观地让学生们理解当时历史所处的大环境及其前因后果,但在这些历史教学素材的选择上一定要进行把关,因为有些影视作品为了提高收视率吸引广大民众的眼球,就会夸大其词或者进行一些编造篡改,从而与历史会有很大的出入。为了很好地实现再现教学,历史教师首先要对整个历史课程进行资源的整合,并创设出相关的情境,然后设计出有效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者协作学习,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与反馈,从而对历史教学中的不足进行修改,以便更好地实现再现教学。历史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并进行分析调查或者讨论,以便学生能够参与到历史课堂的学习中来。
三、高中历史课实现再现教学的意义
1.再现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再现教学有效地打破了原来教学的封闭性与僵化的特点,能够使教学方案更有技术含量,让高中历史课堂在动态中得到更好的预设效果,让整个历史课更加有趣多样,为原来沉闷的课堂带来活力,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更有价值性,从而实现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性提高。
2.高中历史课实现再现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再现教学能有效地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所形成的教师为中心,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接受无法进行独立思考的现象。再现教学能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了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充分发挥了他们灵感的创造,让每个学生的感悟、体验与理解都得到重视与关注,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敏。
3.高中历史课实现再现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再现教学不仅加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记忆,还提升了学生的人格修养,实现了历史教学的人文主义功能,主要体现为:再现教学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历史学习环境,使学生养成了民主平等的意识;再现教学促进了学生独特的感悟性及个性化的理解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再现教学让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更为顺畅,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受到教师人文素养的感染与浸润;而且再现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质疑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4.高中历史课实现再现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教会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良好的公民,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自主、自律、自觉、自由的主体价值观,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再现教学培养了学生张扬的个性的同时还能不去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勇于担当,有公共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应该行使的权利与义务,从而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
高中历史课程中,有龚自珍的一句话:“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由此可以看出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但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效果却并不是很理想。随着新课程的步伐,高中历史教学中提倡了再现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极大地改善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尴尬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参考文献:
[1]齐健.走进高中历史教学现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徐春雨.关于构建高中历史生成性课堂的若干思考[J].课外阅读(中
旬),2010,(10).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高中历史教学 问题情境
启蒙思想家卡尔・波普的“科学始于问题”理论认为:科学的发现就是寻找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过程。孔子在《论语・述而》中也说过:“问之不切,则听之不专。”诚然,问题能促使一个人去发现、探索、研究,有了问题,学生才能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究,才可能产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恰当运用“问题教学法”也是与新课改理念倡导的探究式学习相符合的。
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在于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巧妙性,让学生在寻找、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历史知识、培养解题技能,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切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要科学地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部分在于问题情境,也就是在什么情境下设计怎样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好奇是学生求知的先导,是保证学生探究世界最积极的动力。因此,教师设计的历史问题要尽可能地新颖、灵活,使学生感兴趣。只有打破学生头脑中固化的认知习惯,才能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才能冲破思维的定式。以下是笔者常用的几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搜集各种史料来创设问题情境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工具。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设计出最合适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比如必修1专题二第1课讲到“列强入侵”时可运用章炳麟的一副对联:“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 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然后提出问题:“五十、六十、七十”分别指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副对联反映了什么?进而组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最后做出如下总结:这副对联反映了慈禧太后的一生,也反映了以她为首的晚清政府的妥协导致了中国近代史上几次重要的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充分体现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2.根据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设计问题情境
我国保留了很多的文学遗产,许多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如讲到必修1专题三第3课“”时,可借用的诗词:“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然后提出问题:“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诗中提到了哪些具体事件?该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等等。”
3.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矛盾从而创造问题情境
在选修1中讲到“日本明治维新”时,可提出如下问题:“19世纪后半叶,中、日两国各自面临着怎样的危机?两国又是如何拯救危机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结果?”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中日在19世纪下半期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4.联系现实,让学生充分想象创设问题情境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然而许多历史知识又与当今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笔者在上课时,尽量将教材中的历史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如在讲授必修2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过程中,笔者将此专题设计为活动课,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从衣、食、住、行、社会风俗等角度调查近现代福州生活的变迁,在课上创设一个探究问题情境:“大家能否设计出未来的生活。”此问题一出,学生探究热情高涨,纷纷大胆地想象未来可能出现的设施:立体公共交通、空中公交车、数字化的生活、机器人服务,等等。
二、要指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努力营造“质疑”的氛围
为了使“问题教学法”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笔者认为教学的着力点应该更多地放到怎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上来。教师能否做到这一点,核心在于怎样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质疑”。南宋著名教育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掌握是从质疑到解疑再到释疑的过程。但关键在于,学生在学习中质疑、发现问题的技能,不可能是先天具备的,也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只能依靠教师来逐步培养。
1.在无疑处设疑
有些历史知识看似无疑,实际上却蕴含着有待开发的智力因素。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其中的隐性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疑问。如讲授必修2专题一的农业发展相关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元朝的运河与隋朝运河进行比较的问题,让学生发现这两个朝代水运的差异:隋朝的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而元朝则缩短了航程,有利于南粮北调,这说明到了元朝,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了。
2.在教材的衔接处设疑
高中历史教材以专题为单位,每一个专题的课、节之间都存在着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不揭示这种联系,学生的知识结构就可能会支离破碎,影响知识的迁移和系统知识结构的形成。教师在教材的衔接处设疑,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如讲到必修2专题三“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的“国有企业改革”时,可提问:当在中国各地农村推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之时,面临着严重经济困难的国民经济支柱――城市国有企业――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呢?这样提问,前后衔接显得非常连贯,学生的思维也可保持较强的延续性。
3.设置障碍,启发学生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可通过设置障碍,提出问题。学生即使不能及时给出答案,但通过思考也可使其有所发现与感悟。如在讲授“”一课时,可作如下提问:如何理解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以谭嗣同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用他们的鲜血唤醒了国人,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为什么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能成功,而“”最终失败了呢?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地发散、求异,这既保持了思维的活力,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在讨论、分析、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使知识系统化,最终达到释疑的目的
这是“问题教学法”的最终环节,而这一环节是建立在前面几个过程恰当而又充分运用问题的基础之上,学生对问题的恍然大悟和对历史知识的消化吸收过程就是释疑的过程。通过一次次释疑,学生的知识积累会逐步实现,从而完善知识体系。
针对古代史部分提升能力提高得分率方面,个人在亲身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些经验。
第一,首先要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很多学生遇到古代第一反应就是害怕,不敢做甚至是不想做,每次月考结束,对于班里的体育生、艺考生和基础相对差的学生来说,如果出现的古文材料多些,那就相当于噩梦,很多学生自动放弃,选择题就是直接蒙,看见哪个选项顺眼或是熟悉些就选哪个。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做古文的自信心,和语文古文阅读相比,历史的材料就相当的简单了,篇幅短,而且不必每一个字词都翻译,更不用考虑什么倒装句式等,只要学生能读懂材料大意,抓住段落主旨即可。
例如: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 )
A.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B.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C.宗法制度难以维持 D.郡国制度逐渐形成
分析此题干中读懂省略号前面的转折,抓住关键字词“起自布衣”“多亡命”,即可判断此题考查的是君臣的出身打破了原来的血缘体制,对于“封建诸侯”这些词均是历史专业术语,亦是古代史中的重点讲解名词,其他的语句学生只要不畏惧,能够静下心认真地读两遍自然会明白题意。题干中考查的更多的是课堂上的重点知识,贵族政治主干关键是血缘与政治的关系,分封制强调分土地人口是地方的管理体制,宗法制侧重点在血缘同时还有大小宗之分,郡国制度重心是地方的政治制度,即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方法。由此不难得出此题的答案是A。
如果单拿出此题学生做,得分率不会低,可是放在整张试卷中,在考场的压力下,学生的自信心就会下降,会让学生紧张无法抓住关键的字词,如果对于选项的主干名词理解不透的话,错误率就会大大上升。作为老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信,同时也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重点主干知识,古文只是对历史知识点考查的一个障眼法。
第二,学生必须基础知识扎实,能够在繁多的古文中快速提炼出关键性词语,理解出题者的考查点。充分的自信是建立在有足够的底气、扎实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如果弄不清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联系和区别,弄不清贵族政治和宗法制的关系,那么此题就是找到关键字词,依然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
基础知识牢固,必须记住时间朝代,很多选择题里都有时间提示。
如2014年湖北的高三强化训练题:“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材料反映的是
( )
A.西周的分封制 B.西汉的郡国制
C.唐朝的藩镇 D.元代的行省制
题中有诸侯有郡,基础知识点熟悉,只有汉代和明代出现过郡国并行的制度,笔记扎实的学生上来就能选出B选项。
2015年浙江文综,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 )
A.汉代益州郡 B.唐代扬州
C.宋代扬州 D.元代顺宁府
此题完全是课本死知识,A选项是地方一级行政机构,B、C为地方二级行政机构,D选项为地方三级行政机构。因此D选项正确。
学生基础知识要扎实,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同时也需要老师的督促,一般的艺考生自控力和时间都有限,这就需要老师的勤抓、勤督促。
第三,平时讲课练习中多做相关的训练。所有的能力都不是几天突然培养出来的,需要一个长期不断努力的过程。在学习古代史中,各专题所用的时间都会相对久些,老师可以多找些古文资料习题练习,同时在练习过程中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请学生自己翻译,不明的字词学生自己动手查阅字典,甚至可以请学生去求助语文老师,既能加强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也能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要长期坚持,从高一就开始培养,到了高三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定然会有一个质的突破。
第四,对于古代史材料题,学生做题时和近代史、现代史的一些基本的规范化要求一样,注意审题,注意问题答案的出处,注意材料的引自著作,及基础知识与材料的结合,答案的书写规范化,答案主干知识点前置,专业术语化,清晰明了,简单点面全,避免摘抄材料原文等。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课堂讨论 积极作用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下,学生想要获取更多信息知识,需要多进行交流和沟通,而教师更是应该将培养学生自身合作能力作为教学重点,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和团结精神。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合作意识以及交流能力,主要是借助课堂讨论来进行。课堂讨论不仅能让学生及时阐述自己想法,而且还可以在教师正确指导下,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其他学生思维相融合,从根本上改善整体学习效率,提高高中历史整体教学质量,促进历史教学长远发展。
一、调动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性
从本质上来讲,高中历史教学环节中,课堂讨论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其实质与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在正式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据相关调查数据结果的显示,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更是激发学生热情与积极性的重要保障。例如:在《朝鲜战争》课程学习中,首先教师应向学生阐述朝鲜战争的发展背景与经过,甚至是起因,引导学生对朝鲜战争的爆发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但是,往往实际与想象的结果相背离,由于学生生存年代的差异,无法意识到朝鲜战争对当时社会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对朝鲜战争学习的兴趣,尤其对于女同学而言,其兴趣的激发更是难上加难。针对此,教师可在正式开展朝鲜战争学习过程中,向学生播放相关朝鲜战争记录片,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朝鲜战争的残酷与真实,结合视觉上的冲击,激发学生对知识点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营造课堂讨论的教学氛围,如果学生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的教学氛围之下,则会造成思维模式的定向,思想与行为等方面更无法得到全面地解放。
二、教学主题的设定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
在进行历史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主题的设定进行具体明确。通常来讲,若是教师在进行教学之间,教学主题的设定缺少一定的深度,会影响课堂讨论的应用,使学生不能正确找到讨论重点,无需借助其他资料即可完成谈论。换而言之,历史教学设定讨论主题时,应保证讨论过程具有一定价值,论点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本节教学内容,并且在进行不断讨论后,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对“中近代史”进行教学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中西制度存在的差异,并对其各自优劣进行探讨,使学生认识到清王朝所受到的压迫以及原因。对此,教师可以设定“资本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差异”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课堂讨论。通过讨论发现,这一主题虽然和教材相符,但是学生只需借助教材即可完成讨论。所以,教师在对这一内容设定课堂讨论时,可以设定“若清政府被西方列强完全统治,则中国政治体制将会以何种状态呈现?”这一问题的设定,不仅能调动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积极阐述自己观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对历史知识会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
三、对课堂讨论教学模式的升华
对于高中历史教师而言,应在课堂教学工作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教学的主体地位。例如:从中对进行评价,教师可通过讨论问题的设定:“是否将中国带领至富强发展的道路?”根据学生之间的讨论,以及战败,可知并没有将中国引入富强发展的道路中。结合讨论的结果,教师可设置相应的教学问题:“如你是清朝参加的官员,如何实现“自救”?”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加深学生对清末期闭关锁国产生的后果进行强化记忆,并以此为戒,实现中国的长远性发展。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教师通过课堂讨论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学生营造充足地自主发挥时间,实现学生教学主体化的运用,更是将教师作为教学的客观体,促进学生主观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学引导作用的展现,使学生能够从深层次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营造活力性的教学氛围,实现学生思维的全面调动。
结束语:
在对课堂讨论进行全面分析后发现,课堂讨论作为高中历史的教学关键,无论是在教学质量,还是在学习效率方面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是,在对课堂讨论进行具体研究后,实际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其原因为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课堂讨论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的教学中,需要和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并对课堂讨论给予高度重视,确保课堂讨论可以真正发挥自身作用,为改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提供有力帮助,从而提高学生整体历史水平。
【参考文献】
[1]石怀周.课堂讨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教师,2014(27):107-107.
一、正确认识历史教材与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意见的关系
要有效地使用教材,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它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之间的关系。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明确规定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等,教材内容的编写必须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思想和原则。因此,教材只是我们的一种学习工具,是课程标准和教学之间联系的纽带。而教学过程中如何具体处理教材,突出教学重难点,这就需要教师仔细研读教学指导意见。因此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依据指导意见来优化教材,最终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明确了教材与课程标准、指导意见之间的关系后,对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应确立这样的认识:(1)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性质,理解课程标准所阐释的课程理念以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并依此建构科学的教学目标。(2)要认真研究教学指导意见,落实每一章节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对象要采用不同的教学要求。(3)要认真研究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和指导意见,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优化教材结构内容,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历史教材有大量的信息,各种图片和正文材料属于显性知识,挖掘和利用好它们可以有助于学生对一些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例如必修二专题五的《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节,教师需要讲清楚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而教材只有一幅地图与此相关,那么教师就要充分运用好这幅图。为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问题:(1)经过好望角的航线有哪几条?(2)最先到达亚洲的航线是哪一条?(3)环球航行经过几大洲几大洋?(4)最先横穿大西洋的航线是哪一个?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让学生了解整个新航路的开辟过程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读图能力。
不仅教材中的图会说话,教材每章的导语,课前提示,课文中的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和学习思考,课后的专题小节与测评、学习与探究等也包含了大量的隐性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必修二最后的学习与探究之图说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关于探究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历程,答案在历史教科书中难以找到,学生必须通过网络或到图书馆查阅书籍等方式才能完成,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兴趣得到了有效提高,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理解。
三、注意整合好教材内容
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按照课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整体设计,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由于高中历史教材在编写时打破了传统的年展顺序,而以专题的形式编排,可能同一事件在不同的专题里会反复提到,教师就需要学会做减法对教材灵活处理和整合。
例如关于“欧洲联盟”这一知识点,在必修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中提到,必修二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中又提及,我们选择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在必修一把“欧盟”的来龙去脉清楚系统地介绍给学生。跨册内容可以整合,同单元内教材的整合则更加方便,它不仅能使专题结构更加清晰,也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必修三专题六的《专制下的启蒙》和《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这两节内容讲的都是启蒙运动,只不过侧重的角度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我把两节内容整合在一起变为《启蒙思想》,从启蒙运动中政治启蒙和人本身的启蒙两个角度来进行介绍。
关键词:新课标;教育理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303-01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就此谈一谈对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的几点看法。
第一,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也是新课程实施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之一。但有些教师对此理解过于片面,好象非此就不可谓"新",用少了就称不上"好课"。比如讲《》,如果从新课导入到教学流程,从内容板书到材料提供,从提出问题到答案呈现,从知识归纳到教学小结,完全依靠多媒体,整节课无一个字的板书,似乎人类真的进入"读图"时代。录音、录像、电脑、电视、投影一起上,媒体不可不谓"多"矣;电子文稿、图表信息、纲要信号、漫画动画、音像资料,"汗牛充栋",信息量不可不谓"大"矣。然而,教学效果如何呢?用多媒体太多,教学看似新颖、生动、丰富、知识密度高,实则花哨、杂乱、肤浅、收效甚微。殊不知课改之"新"的灵魂在内容,不在形式,在观念更新,不在技巧花哨。
第二,新课标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如果死守预案,不讲究教育机智,远离师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发现、思考与感悟的过程,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如果不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顺势拓展和深化,使讨论流于形式,课堂就会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张扬。比如讲《的影响》,学生提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否应该感谢?"如果死守预案,绕道而行,那就失去了一次绝好的讨论交流、拓展升华的教育时机。
第三,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进行开放性的学习活动。课堂内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由学生或教师设定,一般通过"问题"组织教学。如果教师为了开展"互动" 、"探究"活动,穷追不舍,狂轰烂炸,满堂发问。但是,提问却轻视时机性和科学性原则,没有充分考虑问题的密度和梯度、思维的深度和难度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程度,许多是一些填空式的表层问题,缺乏能真正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心灵交流,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问题。提问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忽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发现、思考与感悟的过程,而且答案预设的多,生成的少。实际效果与教学初衷南辕北辙。
第四,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切忌因"大教材观"和"新课程资源观"的提出而信马由缰,忽视乃至游离教材。比如讲《中国产生》时,若是用足足十五钟时间介绍学术界关于"是否欧风美雨的产物"的讨论,就不太恰当。实际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去独立研讨解决,或由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所提出的"问题"都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既围绕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实现历史教学"三维目标"。新教材观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仅仅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体验、实践、探究,诱发和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动机,进而发展为创造性人才。我们不能只是勾划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但如果在的历史教学中把历史课本打入"冷宫",不教给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的方法和技巧,那就绝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
关键词:兴趣;系统;情感;主动性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价值、道德、评价判断等都具有塑造作用,学生正处于性格、认知的发展完善阶段。因此,历史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能够以史为鉴,把历史知识运用于当下的生活当中,同时也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新一代知识分子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时展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以考试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中心地位,围绕学生的需求展开教学。
但是经过课堂调查发现:很多学生上课不喜欢听老师讲,认为历史不需要理解,只要背下来就能考高分,学生对于历史学习只是为了应试需要,并没有从心底里热爱这门学科,教师往往发现学生明明都把知识点背下来了,但考试还是有很多题不会。现在的高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把知识的学习整合为对历史事件本质的把握,考试是对学生理解上的考查,因此只有让学生用心感受,细心对待历史的学习,才能实现以上学习目标。
兴趣教学在当下成为首先需要攻克的难题,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自主自觉地深入思考和理解历史呢?第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丰富的历史画面。学生长时间看课本易产生疲劳,如果为其呈现生动的图片或者视频,不仅能缓解学生的压力,还会吸引其注意力,从而把精力集中在历史的学习上。第二,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被教师认可的内在需求,一旦被表扬,学生会表现得更加积极,但是如果课堂上遇到问题,学生表现过差,教师课上暂时不必立刻责备他,以眼神示意,课下单独谈话,耐心说服,学生心悦诚服并且感觉自己受到重视和尊重,会对教师产生尊敬之情,那么以后再上课就会遵守纪律。第三,实践证明:学生中学阶段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如果认为这个教师严格、教学能力好的话,就会认真对待学习。因此,教师也要充分反省自身的不足,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素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上课说话要抑扬顿挫,引导学生紧跟教学思路。第四,历史教学的一大优势就是具有丰富的潜在教学资源可供使用,几乎每个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其注意力,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专心。
历史知识的学习比较系统化,例如,在讲经济、政治等多个模块时,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思路清晰,以时间为主线,将人物、事件串联起来,然后再在空间上进行拓展深化。如中国古代史上的唐、宋、元、明、清,每个时代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上分别有什么特点,教师要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考查。尤其高三阶段对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实现融会贯通。还要注意单个知识点的掌握,教师要在点、线、面上都有所侧重。同时,知识的系统化还需要学生对相类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例如,在学习北魏改革时可以和商鞅变法进行比较,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在比较中学生形成全面的历史观,深入了解事件推动发展的本质因素,既有单个历史事件“面”的铺展,又有“线”的梳理和对照。系统化教学还可以通过教师在黑板上列大纲的方式体现出来,使得历史脉络清晰可见,然后在每个历史阶段考查学生的记忆和理解程度,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列大纲,对自己进行“线”的考查。
以上是通过外在因素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教师往往忽略了历史知识的情感特征,建议教师对学生采取情感教学。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教师可以把中日比较有名的战役总结归类,如果单纯让学生背诵每个战争的意义,会造成学生的被动感。教师要以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为切入点,挖掘历史知识中国家的概念,上升到保家卫国的层次,学生产生对自己国家的捍卫意识,从而加深记忆。另外,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和其领导的著名战争,要帮助学生对其产生感情。
但是所有的教学方法以及手段都要围绕以建立学生的主动性为中心,教师要改变以前的“我讲你学”“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即使再怎么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的情感,但如果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发展自己的能动性,一切也都徒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历史学习是对事物本质的探求,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掌握知识,学生知道怎样分析问题之后,能够独立解决新的问题。二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历史观。例如,在探求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包括哪几个方面的时候,课本上会有解答,但是教师可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归类会有哪些影响因素,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又包括人为客观和自非人为客观,学生自主思考差不多都能想到,只是在语言上需要进一步修饰,这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历史观的一步步形成。三是鼓励学生自主预习并且分出重点、难点,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养成了学生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我认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 。其衡量标准应该是 “学生成长”, 即促进学生的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这种成长不能单单用成绩高低来衡量。过分追求眼前利益,以成绩论英雄会导致忽略学生未来发展,严重扼杀了学生自我创新意识。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有效教学模式,针对我校历史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思考,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用历史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钻研历史教材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就西方文明史而言,它并不等同于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历史的组合,正确的方法是研究影响全欧洲的历史运动。研究世界史同样如此,不过其舞台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地区,因此其研究重点是影响整个世界的历史力量和历史运动。实际上,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各民族和社会都是循着演进的规律向前发展。现代化发展注定全球化,任何割裂中国与世界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事物联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认为历史教师应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用历史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高视角深入挖掘理解教材,以求在课堂中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贯彻全球史观。
二、政史地结合,从多角度帮助学生组织答题思路
针对高考文科综合的特点,我在教课的同时,注意政史地结合,从多角度帮助学生组织答题思路。这样,我们的学生不仅丰富了知识面,深刻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从多角度发散式思维。例如,在讲述郑和下西洋时,我引导学生注意联系明朝经济外交状况,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科技和西方国家科技水平的差异。通过联系地理洋流知识,使学生理解郑和船队出发时间和行进路线。通过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和商品交换,使学生明白全球国家联系的必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世界文明的整体发展。再如,讲述爆发的原因时,如果不了解日本走上工业化道路的特点,不了解日本拥有资源的状况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就不可能深刻理解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必要性。政史地结合,从多角度帮助学生思考组织答题思路,与大文综走向趋同,对学生长远发展很有裨益。
三、学案教学法,注意选择细化知识点,构建知识结构
历史课时间有限,知识点纷繁复杂,浩如烟海,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课下我们全组老师通力合作,通过课下教研,明确重难点,注意选择细化知识点,引导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这样连续一个月后,逐渐放手由学生整理归纳,老师做指导,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整理归纳能力,以线带点,构建知识结构。同时也通过比较相似知识点的异同点,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总体把握历史时间的内在联系,树立历史思维,真可谓一举多得。
四、精化讲课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落实“三讲,三不讲”
我校每周历史课两课时,每节40分钟。时间少,任务重,提高课堂有效性迫在眉睫。提高课堂效率,要做好“三讲”,“三不讲”。“三讲”指:重点讲,难点讲,易混易错的讲。“三不讲”指:已会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也不会的不讲。深入研究历史教材,精化讲课内容,严格把握授课难易度,是我们每周教学工作研究的重点。我们高一历史教研组在着眼会考的基础上,适当兼顾三年备考,针对个别章节适当加深拓宽,比如讲授近代史上各个阶级解决土地问题的政策的异同点,联系时政热点“三农问题”进行拓展引申,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次让学生去思考,真正做到“学生自己能懂的不讲”“讲了也不懂的不讲”。而对于重难点,学生不好懂地反复讲,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让学生听懂学会。
五、练习考试化,月考模拟化,大考练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