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37:06
导语:在文学素养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师范语文;师范生;人文素质
1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高校师范是培养教师的基地,而教师的个人修养会影响着无数的学生,因此师范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比其他专业院校的学生要求更加严格,其他专业的素质教育影响的是个人,而师范生的素质影响的是多数人。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身心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包含一般道德和职业道德。一般道德是指在生活中,要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在个人修养上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工作认真,生活勤劳节俭,在家中孝敬父母,在工作中与人为善,团结他人,能够诚信谦让,大公无私,尊重他人。职业道德要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来影响和引导学生成为诚实,正直的人,在工作中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出身或者智力因素来歧视他们。在言传的同时,更要用身教来引导。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方面。身体素质要做到勤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身体健康,这样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要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像抽烟喝酒,彻夜上网或者打麻将,这样不仅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也违反了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多与人沟通,具备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会因为生活挫折就一蹶不振,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依靠自己的能力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业务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专业知识是自己所从事的教学专业的知识,这些知识仅仅依靠学校学习的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才能做到“学生需要一碗水,教师要准备一桶水”这样的境界;教学技能是教学的技术和方式,技能没有统一的模式,全靠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创造相应的方式,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创新意识。文化素质是教师的文化修养,教师在掌握自己专业的同时,还要掌握相应的跨科知识,像历史知识,地理知识,法律知识和心理学知识,这些知识涉及每一门学科,在当前网络化高度发展的时代,还要掌握熟练的信息化知识,这样才能满足教学需要。
2师范生的人文素质结构和素质教育的意义
2.1师范生的人文素质结构
师范生的人文素质结构主要由人文知识、道德品质、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和心理教育组成。人文知识包括哲学,中国文学史,中外历史、地理、文明史、科技史和伦理学,除了这些必修科目外,还要学量课外知识,这样才能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道德品质包括传统道德和职业道德,传统道德包括我国的儒家思想,尊敬长辈,爱护他人,诚实守信,具有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等。职业道德是指在工作中要善待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人格力量来影响学生,将学生培养成有礼貌,讲诚信,有高度责任的高尚人才。审美教育包括广义的审美和狭义的审美,广义的审美教育是指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狭义的审美是指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在生活中发现美。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艺术方面的学习,像通过美术、音乐、戏剧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来增加生活情趣,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心理教育是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来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掌握了心理学知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也可以通过心理学知识来解决教学中的矛盾,帮助有心理隐患的学生解除烦恼。心理教育是培养人格教育的重要环节,完美人格不仅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和丰富的学识,还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才能勇敢面对。
2.2师范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掌握,是具备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而高素质的培养需要从小学开始,因此在培养师范人才的同时,要将高素质放在首位,让这些教师用自己的素质去教育和影响下一代这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对于教师而言,具备多种人文知识,看问题就是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避免单一化。教师的工作和其他专业不同,面对的是具有思想的学生,这也是因材施教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今后的从业者,将和上世纪的人才要求大不相同。上世纪培养人才是单一化,掌握一项技能后,可以依靠这种技能生活一辈子。但新世纪这样的方式和社会发展不相符,在学校学到的技能,很可能在人到中年就失去了效用,这就需要每个人都要掌握综合性知识,才能在生活中不断学习新的技术。而综合性知识需要长期积累,这就要不同阶段的教育长期进行综合性知识渗透。能做这项工作的只有中小学教师,因而教师自身具备综合型人文知识就至关重要。
3师范语文教育与师范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3.1语文中的人文素质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不仅因为它是母语的载体,还因为语文具有综合性。在语文教学中,涉及到人文、历史、自然科学、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还有关于艺术方面的知识,如诗歌、戏剧、美术等,更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语文中的人文知识和专业的历史、心理学不同,语文中的这些学科知识大多蕴含在文学作品中,通过阅读来体会,具有“寓教于乐”的效果,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的故事情节,比直接陈述更加让人容易接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习人文知识,通常更容易理解。像勇敢面对挫折,如果要阐述这个道理,就会显得晦涩难懂,但在语文中,通过诗词,散文的体现,让人感受到这种精神境界。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对赤壁之战的追思,抒发了对周瑜的敬仰。再联系到苏轼的生平,他有周瑜的才华,但一生蹉跎,到老也无所建树。造成这种境遇,并不是苏轼的过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最后,那句“一樽还酹江月”既表现了他的无奈,也表现了他的豁达。就这样一首词,不到一百字,却和历史、政治、心理学文学都有关联。这就是语文的综合性特征。道德教育作为单独的科目,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做到有气节,有民族情怀,从专业层面上很难达到。但从语文中的文学作品中却能将这些思想渗透到学生心灵中。像儒家经典中的的《论语》、《孟子》通过一些小故事说明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一些文学作品中,通过诗歌、小说歌颂了气节、责任感的可贵。心理学也是这样,通过文学作品反映的,比直接传授的印象更深。像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通过稳重例举的古人事迹,充分诠释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道理,这些世纪不仅给了司马迁力量,也给无数生活在困境中的人带来了希望。这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强的重要依据。
3.2师范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质的方式
利用语文教学来培养师范生的人文素质,主要从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和写作中来进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课文中蕴含的人文知识讲解分析给学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方法,阅读方式是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反映人物情感,以及一些创作方式来突出故事情节和蕴含的道理。掌握了阅读方式,就可以方便学生自己阅读。课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补充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还可以涉猎到其他人文知识,像中外文学作品,中外历史,这些在课堂学到的都是有限的一部分,大多数需要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来完善。比如文学作品中的名著阅读,课文中只能选择一个章节,完整的作品还需要课外阅读。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体现,写作需要将平时学过的语文知识投入到运用中,也是学生性格、爱好的重要体现,每个人在写作中都要反映自己的人格特征。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写作来了解学生的性格、心理活动,可以针对性地对这些不足做出补充。教师在写作方面,要让学生放开手脚,写真事,说真话,这样才能发现学生真实的内在情感。让学生写自己的父母、老师、同学,能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增强道德观念。除了要求讲真话,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无论是写自己身边的事,还是写想象力丰富的诗歌或者小说,都要用到各种人文知识,像历史知识,地理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这样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去学习这些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写作,教师要在评论方面给予真诚地鼓励和帮助,在评语方面要真诚地和学生交流,鼓励他们抒发真实的感情,摒弃大话套话,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只有个性鲜明的人,才能成为有担当的教师。
参考文献:
[1]丁钢,李梅.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J].教育研究,2014(11).
[2]郝佳.高师院校师范生人文素养现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高职语文 人文素养 教学策略
着眼于我们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前景,他们多数学生都将直接走向社会工作岗位。随着当前拜金主义风气的盛行,对于学生的负面影响也自然是日趋严重,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对此感到忧心忡忡。在校期间的语文教学课堂上,笔者主张,我们当强化种种措施,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加大力度,下大力气,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世纪建设人才奠基。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策略建议,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突出文化需求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的语文教材编写中,往往更多地针对了普通高校的语文特点与学生特征,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积极面对,主动变革,在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首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突出文化需求,给学生以大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深化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学生品行诸如一支强心剂。譬如,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我们就要在口语交际,自然文化、革命文化、人文景观、东西方文化差异等方面加以注重,不但要通过种种具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来进行,还要通过具体书写这方面内容的文章来加以影响和渗透,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增长,也有益于我们高职院校高效课堂的构建。另外,像酒店管理专业,我们就需要在饮食文化、交际文化、不同阶层的心理与需求等方面的内容加以渗透,同样需要实践活动与文本引领来加以实施。
二、突出大学语文课教法的人文特色
1、搜集信息,布置预习。俗语讲,教的最高境界就是为了不教,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就要在加强学生预习方面下更大的功夫。让学生预习并不仅仅是放开学生不管,我们更要在目标制定、学法指导、主题提炼、练习设计等课堂环节倾注更多的心血,不仅仅达到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的目的,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在主动与自然中升华语文素养。
2、开展专题讲座。在讲座的内容方面,我们可以讲解与文学有关的,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内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之根,需要我们青年主力军一代代传承下去。我们也可以讲解与专业有关的知识,这样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趋向和事业发展有着莫大的帮助作用。总之要结合具体学情,具体差距,采取种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在讲座主讲人方面,我们可以请有关方面的专家,也可以是学校德高望重的教学翘楚与前辈,他们对于讲座内容的抉择与选取更有针对性。当然了,最好还要穿插一定比例的学生讲座,一方面给大家一个榜样的力量,另一方面对于主讲学生绝对是一辈子难得的一份财富,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之路可能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3、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一方面,我们要引进相关的硬件设备,譬如多媒体电教设备,它在拓展学生的视野,延伸教师的视角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另外,随着网络的盛行,基本上每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电脑,如果我们教师不加以科学利用,让学生在游戏与聊天中走向歧途,其中也有我们教师的一份责任,语文教学中,我们合理利用网络进行讨论、联系、活动,肯定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引领学生的网络观念。其次,我们一定要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构建方面走在时代的前列,从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改变,到合作教学、情境创设、探究活动、建构主义理论的实施等方面,我们都要努力学习,极力践行,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吹来清新的风。
三、改进教学方式
目前,一般大学语文教师大都停留在“课本、粉笔、黑板加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手段的层面上,这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我讲你听、口耳相传”的传统教学,既不能调动学生兴趣,又没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高职生不像高三或高四生那样文静、勤奋,做专职的“秘书”,他们对语文有共同期望:语文课不能光停留在课堂上的“说教”,要从“课堂”走向“实践”,希望课堂活起来。因此为调动兴趣和保证文化知识的拓展、视野的扩大情感的熏陶和升华。除了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外,灵活多变,注重参与的朗诵、演讲、辩论、口语训练、情景剧表演等多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显得非常必要。当然,校方能加大投资丰富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就更好了。
总之,无论是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活动,还是以后参加工作后的事业发展,语文知识都将对他们产生终生性的影响,我们需要在强化学生的人文性方面大力改革,积极前进,走出属于自己的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学生 人文素质 思考与实践
0 引言
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件,如北京演艺职业学校的辱师事件,四川地震中“张雅辱骂灾区”事件,观看《南京!南京!》两名90后学生电影院被逐事件,杭州胡斌飙车撞死人事件,不禁让我们发问:“我们的青少年怎么了?”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这些青少年对生命的漠视,对尊严的践踏,缺少人性的良知,缺少人文素养。我国中职生大多是15~20岁的青少年,由于许多中职学校急功近利,忽视对学生人文方面的教育,使得有些学生的人文素养较差,这是值得每个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和思考的问题。以下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 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1.1 文化水平偏低,人文知识缺乏
大多数中职学生入学成绩较差,文化底子相对薄弱。入学后,由于思想认识偏差,这就导致文化素质低下。再加上大多数学生重技能,轻文化基础课的思想,使得相当部分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美学知识缺乏。
1.2 文字功底薄弱,表达能力不强
不少学生因以前语文没学好,所以听说读写能力不强,这就造成了字写不好,话不会说,句不会断,文章不会写,经常发现学生写的请假条,思想汇报,工作总结等应用文,多是格式不对,条理不清,词不达意,错字连篇。面试时,学生不知如何表达。
1.3 自卑心理严重,承挫能力脆弱
大部分学生因有失败的经历,心里有阴影。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严重,承挫能力脆弱。在学习、实习过程中,稍有不顺,很容易就会心灰意冷,毫无斗志,甚至破罐子破碎。有的则长期抑郁,导致患上抑郁症,甚至发展到精神分裂症,造成个人、家庭的悲剧。
1.4 理想信念缺乏,人文素养缺失
很多学生认为读中职意味着理想的破灭,今后只求“学一套技术,找一碗饭吃”。因此出现了专业课认真对待,文化课敷衍了事的现象。由于忽视了人文学科的学习和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导致学生缺乏理想信念,没有进取之心和成才之志,抱着得过且过的混日子心态。
2 提高中职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2.1 符合时代的要求
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劳动者是“宽基础、高技能、复合型的人才”。技术含量低,简单重复的职业越来越被技术含量高、综合创新的职业所替代。时代要求现代劳动者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能,还要有科学思维方式、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挫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出的学生要会选择,会创造,会合作,会抗挫,具有现代人格的人。只有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2.2 符合中职学校办学的目的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主要目的是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的人才。通过职业教育使学生获得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技能,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学生不应该只是个“工具人”,还应该是个“社会人”。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强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相处、学会做人”,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2.3 符合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
大多中职学生毕业后,会直接进入社会开始职业生涯。职业发展在个人生活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终身的过程,这不仅要求中职毕业生具有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及审美能力,积极进取的心态;竞争与合作的意识意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健全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心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知道如何发展职业技能,如何融入社会,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如何为社会做贡献,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
3 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3.1 转变师生观念,重新认识文化基础课
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重视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即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基础课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开拓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形成服务,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适应社会发展做好准备。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和谐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忱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具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3.2 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开设人文选修课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传统的课程设置越来越不适应综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要进行课程改革。中职学校在制定课程计划时,应在遵循教学循序渐进规律,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人文选修课,人文选修课可以包括哲学、文学、艺术、法律等。例如“社交礼仪”、“心理健康”、“诗词赏析”、“论语心得”、“美学艺术鉴赏”、“创造与创业”等,全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每学期选择1~2门,实行走班上课。课程的教材由任课教师自定,也可以自编。这样有利于拓宽人文视野,陶冶情操,开启学生思想的闸门,激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3.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能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宣传栏、校园网、广播站、黑板报、校刊等阵地参与学校校园文化。学校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和业余党团校的作用,充分挖掘和施展学生的才能,培养学生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学校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技能大赛,校运会,美化教室宿舍比赛,征文比赛等等,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体验到美,产生美的升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校风,学风,校园精神的形成。
3.4 丰富教师人文知识,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人文素养的培育者和引导者;教师不仅要业务过硬,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人文素养。加强教师的人文素养,首先要端正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要求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丰富教师的人文知识。再次,通过有效的管理监督,强化教师学习的效果。最后,要求教师结合本职工作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总之,随着职业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既要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训练,又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这才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合格人才。
一、积极问学: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问题是文本的心脏,也是语文教学的“起搏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从“懂知识”转向“会学习”,从“学问课堂”转向“问学课堂”,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乐问,以“问”引思、以“问”促学。要通过自问、互问,高扬学生语文学习之帆,培育学生语文学习之力,蓄积学生语文学习之能。通过“问”,引领学生卷入语文文本探究之中,形成学生对文本的陌生化的洞察力和思维转换的想象力。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发问,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让学生生成不同的文本见解。
例如:教学《变色龙》,有学生问道,“作者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写警官奥楚蔑洛夫的五次变色?”有学生问道,“写两三次变色不行吗?”由学生生成的真问题,探寻文本学习的重点,引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真正发生。通过学生的文本探究,学生把握了“奥楚蔑洛夫是怎样随着案情的变化而变化的”,理解了“这种变化之后不变的东西”。运用这种“变中不变”的方法,学生自主分析已经学习过的小说人物,将语文推向深度学习。他们有的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有的分析范进人物形象,等等。学生因“问”而学、循“问”而学,学解决了“问”,学又产生了新的“问”。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感知文本的内容,感悟人物的形象,领会文本的内涵。通过“问”,开启学生语文学习心智,砥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问”与“学”相互促进、同构共生,“问”是“学”的发端,“学”是“问”的践行。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学生在“问学”过程中,要始终站在“课中央”,他们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语文课堂教学生态得到充分展现。
二、自主探学:生长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是让学生形成具备适应终生学习和发展的必备品格和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重视问学,还要重视学生的“探学”。在“探学”中,引领学生对文本慢慢品味、细细咀嚼、反刍,通过文本感知、文本思维、文本想象等活动,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品格修养和人格濡染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讲解、探究、交流,教师要主动跟进、及时把脉、积极问诊、精准回应。学生的自主探学促进着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学生探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助学,不仅助语文知识,更助语文学习方法、助语文学习平台。基于大数据、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自觉地借助网络、微信、微博等技术平台,借助“观看微课”“观看微视频”等学习方式展开跨界、跨域学习。例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笔者首先让学生借助课外书如《古文观止》,借助“古诗文网”“百度百科――岳阳楼记百科”“百度贴吧――岳阳楼记吧”“百度图片――岳阳楼图片”等平台展开“先学”。学生将先学中的问题在微信、朋友圈中晾晒,引发热议。在先学基础上,引I学生读,在读中体味文章音韵美(词句平仄)、音乐美,感受文章语言美(词句的长短)。引领学生感悟文章意境美写法,如第二自然段白描――“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第三、四自然段工笔――“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学生披文入情,领略秋日和春天洞庭湖之美,尤其是表色彩的词句,学生欣赏、感悟。剖析文本结构,领略文章虎头豹尾之艺术。尤其是描写洞庭风光的结构,明与暗、阴与晴、悲与喜,从“景异”暗示“人异”,即古仁人的异乎寻常的忧乐观。由景而人,学生感悟文本中内化了作者的人格之美。学生受到情感濡染、品格教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思想标高。
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有形的,具有可触摸、可操作性,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又是无形的,具有指向性、统摄性等。自主探学,教师不仅给予学生文本赏析之方法,更给予学生文本学习之方法、资料搜集之方法。在这个意义上,一如印度教育家米特拉所说,“未来的数字化时代不再需要语文、数学,大家需要三项技能:一是阅读;二是搜索;三是辨别真伪”。
三、深度研学: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致力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建构,必须让学生展开深度研学,重现文本的魅力。文本语言背后的东西是思想、情感,思想情感附着在语言文字之上。海德格尔说,“诗人让语言说出自己”。马克思也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在深度研学中,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深度的精神对话,引领学生的言语思维、言语想象,完成从“言”到“意”的转换。文本的“言”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意”,学生就有了表达欲望、诉求、冲动。因此,在深度研学过程中,学生的言语阅读力、思维力、表达力等都能得到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由此生成。
例如:教学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对于诗歌中的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笔者教学中抓住“悬”,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文本思维、想象:如果帆端端正正高挂,风非常猛,帆会成什么样子呢?帆只能成为弧形。只有顺风、和风,帆才能够“悬”,所以“正”字隐藏着风顺、风和的意思。启发学生深度思维:在怎样的水面上航船帆会“悬”着?只有开阔的水面,才能有此景。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风和都不会有此景象。因此,著名诗评家王夫之指出,这首诗的妙处在于“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另一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敏锐捕捉“生”“入”两个诗眼,让学生联想一天的日升日落,昼夜更替的壮观美景:当残夜还未消退尽,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经呈露春意。这一联开阔雄壮、气魄博大,因此受到了当时宰相张说激赏,写成条幅高悬,以作为范式。这种对于诗眼细节的捕捉是需要师生、生生对文本展开深度研读、深度开掘的,甚至需要用一种“文本崇拜”的姿态来研读文本的。只有对文本展开精细化、精致化的解读,语文教学的大树才会苍翠欲滴、生机勃勃!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对于文本字面意思的理解没有难度,然而要想让学生通过文本字面的意思理解文本的内涵、表达的精妙,让文本走进学生心灵却不太容易。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文本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联通起来,引领学生展开文本思维、想象,发展学生的言语禀赋、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精神高度,才能有效避免文本解读的浅表化、随意化。
培植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圆心。围绕核心素养,语文教学要激活学生的语用,发展学生的语思,形成学生的语感,进而建构语文教学新的实践样态。学生的文学经验、文本解读经验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营养基”,能为学生语文学习提供有效给养,催生着学生人文精神的发育。
参考文献
①戚成林:《发展核心素养》,享受语文生活,《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16年第5期。
②陈连林:《深度学习:致力语文核心素养的建构》,《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6年第2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师之要,首在德高。”孔子“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宋司马光对“德”、“才”关系有过精辟地阐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指:“德行”是“才能”发挥的前提,“才能”要靠“德行”来统帅。因此,一名合格的、称职的教师要品格高尚,以德育人。本人认为,增加教师的责任感,提高师德修养的关键点在于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在工作中如何转变角色。教师是“教”与“学”环节中的主要参与者,但不是主角。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调整自己的角色,他可以是引领者,可以是教练,也可以是裁判,更可以是观众。在知识的传授上,教师可以是引领者,引领学生认识现象,学习理论;目前,很多高校都提倡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因此实践环节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可以充当教练的身份,教学生方法和要领,帮助他们更好地去完成理论联系实际;现在的课堂早就不倡导教师的“一言堂”了,填鸭式的教学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和主导的教学方式更有实际意义,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发言、讨论是必然的趋势,所以当好裁判更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更是心灵的工程师,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关系到学生三观的建立和完善,因此教师有时候要充当一名观众,去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更有助于促进教学。
二、提高信息敏感程度,教学内容与方法要与时俱进
张效赤、寇荷超(2006)曾指出:“大学教师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对信息活动的感觉、知觉、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品质,它具体表现为对信息是否具有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简言之,信息意识就是大学教师的信息敏感程度。可以说,信息意识是大学教师信息素质结构的基础,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是教师信息素质结构的基础,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是大学教师丰富信息知识、提高信息能力、完善信息素质的前提条件。”通过有效的途径,再进一步强化信息知识和实际信息应用能力的教育。
三、结语
1. 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的起点。只有一个人对某事物发生兴趣时,他才会积极主动地、执着地去探索,从而激发创新意识。对于儿童来说,只要是他对从未见过、从未听过,从未接触过的事物能有所领悟,都可视为创新。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提问,善于提问。在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一些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发生创新的火花。教师要及时发现和点拨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在生动地讲述了《狼和小羊》的故事后,我要求学生们自己当一回“编剧”,改写这个故事的结局,想一想当狼扑向小羊时,还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学生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狼扑向小羊时,小羊一闪,躲到一边,狼扑了一个空,掉到了河里了。”“在狼扑向小羊时,狼却突然倒下了,原来一位猎人打抱不平,朝狼开了一枪。”“在狼扑向小羊时,小羊勇敢地跳进小溪,狼看着哗哗流淌的溪水摇摇头走开了。”……孩子们的创想颇有新意,我给予了充分的表扬。小学生年龄小,好表现,喜表扬。掌握了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地创新意识,能够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素质。
2. 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在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想象力是创造的基础。孩子们在脑海里有一片无边无际的想象天地,有一片超越时空的思维空间。老师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给学生一较多的心理自由,使他们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在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后,我让学生们联想:当小女孩忍冻挨饿在街头卖火柴的时候,那些富人家的孩子在干什么呢?小女孩冻死在街头为什么会带着甜甜的微笑?她会做个什么梦呢?并要求学生所想到的都写进日记里。通过联想再对比,想象与分析,学生对卖火柴小女孩的同情更深了,同时也进一步理解了本文的中心思想。
3. 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
语文教学应促使更具创新精神,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求异思维是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顺应每个角度,提出每种设想,寻求多种途径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式。加强求异性思维训练,等于给了智慧的翅膀,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关键。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补充情节的训练,鼓励学生的批判精神,允许学生“标新立异”,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合理性、深刻性。还可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用活语言。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把语言用准确,要让学生用活,用得有创造性。如有一个学生这样用“自信”和“开朗”两个词造句:其一:小路自信地伸向远方;其二:冰雪消融,小溪变得更加开朗了。多么鲜活的句子啊!充满了孩子的灵气。富有想象和创新力。作为老师应珍惜学生的独立见解,重视学生的智慧萌芽。不能因为学生的思维突破了定势,就不予肯定,甚至反对和压制学生提的与老师或课本不同的说法,这样把人的思维越搞越僵。
4. 努力拓展渠道,全面开展语文实践
传统的语文教学空间往往局限在封闭的课堂上,以教室为牢、以教材为对象、以接受为法、以作业为训练、以考试为目标。其实,语文学习的空间十分广阔,语文能力的形成渠道非常宽广。所以,单靠课堂学习语文远远不够,教师和学校必须努力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拓展视野、丰富生活,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把课堂上产生的疑问带到生活中去解决。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会体会到学习的有用、才会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会形成有用的学习本领,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在我们日常教学的点滴中培养起来的,它需要教师尽快地转变思想、明确育人的目标,才能更好地为培养新世纪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
如何做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工作哈斯乌拉
(乌兰察布市广播电视大学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信息技术与任何一门课程整合都不是指单纯地将技术与课程拼凑在一起,它需要对承载信息的技术的优缺点、课程目标、课程和教学设计、整合的教学过程等因素作充分的考察,将课程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等很好地结合起来,发挥信息技术和课程的各自优势,以产生聚合效应的一个过程。一句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态,理解学生的行为模式,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1.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究竟应该整合什么,我国的教育技术专家有不少真知灼见。在实践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三大核心领域:第一,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类学习内容——信息技术课程。可以把整合理解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之中。在这里,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学生的学习对象和目标。然而,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内容,无论是教材形式设计,还是教学方式都应该有一个新视角,应该在与其他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学生也可以通过完成一项综合任务学习信息技术。很显然,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提高了信息素养,而且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可以说,信息技术的角色既是学习目标又是学习工具,学生是通过信息技术课来学习信息技术的。第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学工具。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和手段融合到学科课程中,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形式。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可以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条超时空的隧道,把网络上的和光盘里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呈现给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广阔天地,提供了学习环境,增强了对学生思维兴奋点的刺激。第三,学生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认知工具。教师作为主体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学生同样也可以作为主体运用信息技术。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工具软件,就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软件进行自主学习,以便更好地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复杂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实施,需要我们加强对其整合过程复杂性的研究。了解整合过程中相互作用的要素和主体,协调处理好整合主体要素的相互关系,才能保证整合和实施的效果。我国教育技术专家李芒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复杂性主要来源于技术、人、资源和环境等四个层面。(1)技术:信息技术应该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用于对教学过程中传输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传输的技术。(2)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子系统的主体包括教学者、学习者和整合过程的支持者。教学者作为知识信息的传授者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将会由于整合模式引起的教学过程的变化而产生新的角色转换,也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需要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学习者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成更多地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学习和信息加工等。整合过程的支持者就是整合过程需要得到相应技术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实施等所涉及的人员。(3)资源:资源包括一切有关教学的外在环节和内在环节,包括整合过程中所需的教学资源、学习资源和拓展资源等。(4)环境:环境作为构成整合子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这样一个新生事物,我们的教学主管部门应该能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理论支持,为整合过程的顺利实施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关键是要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等信息处理能力的认知工具。课程整合的条件就是信息化观念,使教师和学生都具备一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自主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能合理选择有效的技术工具,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和综合。而课程整合的核心就是数字化学习,创设数字化学习条件,为更好地促进课程整合营造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3.1 运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
建构主义提倡给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环境和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式地学习。建构主义较适合于不良结构领域的高级学习,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正处在知识积累和思维发展阶段,他们的认知结构还比较简单,自主学习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还缺乏自制力,因此,教师的指导、传授及人格魅力的影响,就有着不可替代性。
3.2 构建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新模式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信息技术作为教和学的工具,就要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突出学习过程和信息资源的设计。就要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整个学习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探索者和研究者,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3 根据学科的特点构建整合的教学模式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李芒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根据每个学科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进行。如语言教学的一个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此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出接近生活的真实的语境,提供给学生反复练习的机会。数学属于逻辑经验科学,重点应放在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可以通过给学生创设认知环境,让他们经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再由抽象思维到具体思维的思维过程,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建构。
【关键词】士官职业技术教育 英语教学 人文素养
士官职业院校的教学主要侧重于学员的岗位技能方面的能力,着眼于我军能打仗的基本需求,缺乏对学员基本人文素养、人文知识的培养。因此,对军校学员人文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良好的人文素养不仅能促进学员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能为以后立足岗位谋发展奠定基础。
一、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
1.学校人文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士官职业院校主要承担培养技术保障人才的作用,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教育和岗位技术方面的能力,专业知识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不同步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人文社会学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包括了人文学科课时的相对减少,这种不重视做成了人文学科不自觉的萎缩;(2)专业教育对人文教育的冲击,由于士官学校的特点和服务于部队的本质,使学员产生了重专业轻人文的心理,再加上专业课时比重较大,更滋长了这种心理。(3)缺少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由于军校的封闭式管理,缺少人文熏陶。
2.教师人文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士官职业院校对于学生的定位和培养目的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态度,造就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式。由于这种重专业轻人文的思想,使得部分教师安于现状,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知识老化,导致教师不创新和学生人文素质水平低的状态。
3.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士官职业院校学员存在文化水平低、表达能力差、人文知识少、阅读范围窄、人文素养培养缺少等现状。导致他们学习的目的性强,主要侧重于技能学习,为以后立足岗位打下良好基础。在文化课上,学员出现睡觉等现象,没有树立合理目标,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不重视。
4.士官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士官学员学习英语时间较少,加之士官本身基础差,出现了英语学科边缘化的现象。每一单元我们都按照课文、练习、听说等模块组织实施教学,但是由于课时有限,对每一模块的学习都轻描淡写,在课文学习中缺少对课文的分析和主题把握,缺乏对课文环境意境的想象和创造,这样很难和学生在精神上产生共鸣,丧失了对学生陶冶情操、树立正确人生观等方面人文培养。
二、士官大专英语教学对人文素养培养的途径
针对士官职业院校人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学员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必须找到确之有效的培养方式。
1.外语教师自身修养提升。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学生的潜能挖掘者,还承担着对受教育者人文素养修养的引领责任。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影响一个学员的一生,这就是教师巨大的师范作用。教师的成长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观念层面的问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情怀只有内化到个人的情感领域或个人经验当中,才能真正成为教师内在的东西。教师需要学习哲学、教育史、心理学,了解教育思想精华以及优秀的教育经验,并且在教育实践中,逐渐用这些知识来充实自己的教学,使教育实践的精华转变为个人的教育理念、理想和情操。外语教师还应该多阅读一些外国文化,在传授专业的同时穿插一些外国人文知识,不仅能丰富课堂,还有助于学员人文素养的培养。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发挥学员在外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我们应从单词、语法、练习这种固定填鸭式的学习中走出来,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从课文中感受中外文化差异,从外文歌中感受外国风土人情,通过优秀的文化成果滋养学生。从“Success is getting what you want.;happiness is wanting what you get”(成功是得其所想,幸福是想起所得)中领悟人生哲理,因此,外语教学不应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应把语言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现在的在校学员,基本上都是80后和90后,生活在信息传播快速、计算机网络发达的时代,思想活跃,要充分认识到他们的特殊性,同时要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广播电视、影视戏剧等新型美感现代教育方式。在教学中贯彻“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注重对课文的感受交流和多样理解,例如:在《新世纪高职英语》第三单元Friends中提到当今时代我们对朋友了新的定义:朋友被认为是货币的一种形式,也许你从来都没有与他共过事,他只是你通讯录中朋友的朋友,这与传统的“患难的朋友是真的朋友”思想有所冲突,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来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不同的学生眼中会有不同的解读,从而创造出丰富的内涵,培养学生主动的、独立的学习能力、建立他们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以不定期的举办一些英语角、第二课堂、文学喜剧社、名人座谈会等。这样可以陶冶情操,增长见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通过整合、消化和吸收,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90后的学员思想活跃、表现欲强、喜欢参加各类活动,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给学员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也有利于学员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更好地投身于工作和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石亚军,赵伶俐.人文素质教育: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8:14-15.
关键词: 高师 教育学课程 师范生 人文素质教育
教学实践
“人文素质”近年来是一个热门名词,在高等院校更是一个众人皆知的名词。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即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努力方向,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根本措施,而人文素质教育是高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杨叔子院士认为,人文教育追求善,对求真的科学具有导向作用,人文素质不仅影响人的价值观,还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有益于人的精神世界的解放,激发创造灵感。[1]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渗透到可能的方面和领域。在高师教学中,教育学课程就是一个可以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的平台。
一、加强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人文素质,一般指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为什么要加强师范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笔者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有利于师范生承担起传播和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重任。
师范生将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担负的是人类知识文化的传递、传播方面的任务。人类知识包含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因此它要求师范生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包括文、史、哲方面的社会科学知识,音、体、美等艺术方面知识、技能和审美的能力,具有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当然,师范生学习的时间和水平有限,不可能在这些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但至少应具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传播和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重任。
2.有利于师范生形成良好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师范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是教师,工作性质是复杂而又繁重的脑力劳动,教师主体的人格是教育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为了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往往通过师生人际关系,通过心灵之间的交流、撞击、情感的交融、教师人格的感染来实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好的。如果教师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质,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探求,而且可以此为载体,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最大限度地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施加影响。正如俄罗斯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3.有利于师范生形成优良品德,提高竞争能力。
“人文科学可以使人们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对社会的责任。”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如此评价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2]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吸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真正懂得人的价值与意义,正确思考人生、修炼人生。而且人文素质教育往往带有寓教于美、潜移默化的特点,学生比较乐于接受,有利于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而且在人力资源供求日益富裕和能够充分实现自由流动的今天,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大学生必须调整思路,不但要以知识、技能武装自己,而且要以道德、修养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试想,哪一个单位愿意招聘一个学富五车却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的人呢?
二、教育学课程教学独特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1.教育学课程具有人文性的基本特质。
建国以后,我国全面学习前苏联,高师教育类课程精简为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法三门,教材的教条化比较明显,教学逐渐形成了以讲授为主的单一模式。为此,改革开放以来,华中师大等五所院校开始对教育学教材进行改革,之后又有人本着实用的宗旨,编写实用教育学。20世纪90年代初,微格教学理论传入我国,教育界开始关注教学技能,出现了知识课程和技能课程并重的势头。尽管教育学课程向技能性偏重,但我们仍应看到教育学课程还是具有人文性的,因为教育学教学对于师范生的精神成长是举足轻重的。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提升个人价值的活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活动。教育学课程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备课、上课、了解学生心理等基本教育能力,还应对他们进行审美欣赏、心理健康、道德完美等更加丰富健全的人格教育。也就是说,教育学课程教学的内容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还有人文精神、道德人格、艺术品质的培养,教育学课程教学的“人文性”主张教育不是为了社会功利的目的,而是为了受教育者个人在人性、理智、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把他们培养成自由、完善、和谐发展的个人。
2.教育学课程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民族精神。
师范生正处在人格健全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通过教育学课程独特的学科体系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内涵,对其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增强其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方向,抵御不良思想、行为的侵蚀,不仅把学习当作个人的事情,而且当作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事业来努力。
3.教育学课程可以提高师范生的审美能力。
一名全面发展的师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素质。学生通过教育学课程对相关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人文知识的获取和充实,能够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使他们懂得真、善、美的真谛,净化和美化其心灵、言语和形象,努力追求高品位的生活、高境界的人生。而且教育类课程中所蕴含的辩证法思想、传统文化的精髓、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崇高精神等都能不断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他们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也使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逐步提高。
4.教育类课程能够正确引导师范生的行为方向。
从高中进入大学这个“小社会”,学生需要逐渐具备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能力。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而且成长在各种思想的“前沿阵地”――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又处于成人化的转变期,很容易迷失自己,所以教育类课程所内含的全面发展教育,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及教育家们的光辉思想,都有利于师范生不断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以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来鞭策自己,做一名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教育学课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
1.挖掘教育学课程内容,彰显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目前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实际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教育学课程的人文认知功能,从而使教学的整体功能失效。因此,彰显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深入挖掘人文教育资源,是提高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一门教师教育类基础必修课程,以往的课程教学没有处理好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往往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其应有的人文精神教育作用。事实上,教育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无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学说,还是教育的起源、教育的本质、教师的素质等,都贯穿着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些理论富有深厚的人文魅力,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宝贵人文教育资源。例如,我们在讲到教师道德素养内容之一――教师的教育责任感时,让学生观看音像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的故事。徐本禹是华中农业大学2003届毕业生,毕业那年去贵州的一个贫困山区去支教,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学生们看完后无不被其感动,再一次深刻意识到社会和国家把培养下一代的光荣任务教给自己,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责任。再例如,讲授孔子的教育思想时,笔者结合《论语》、《孟子》等篇章谈儒家理想人格的修养、儒家学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等,让学生理解那些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为什么要发表联合宣言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的思想里去,引导学生从历代优秀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对这种立足于教材中的内容,有目的地扩充信息量的做法,学生反映不错。有一位同学写道:“老师对教材中的教育理论进行分析,同时引出许多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知识、事实,不仅使我从整体上了解了教育现象、教育规律,而且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品位,让我更爱教育这一神圣的职业了。”
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敢于创新。只有闪烁着人文光辉的教育理论,才更能使大学生通过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逐步认识到社会价值的意义,从而超越自我。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创新教育理论的内容,大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育理论中的人文教育资源,使教育学成为富有魅力并令人期待的学科。
2.搭建师生交流平台,给予人文关怀。
在高校,有部分教师在教学目标上常把学生当成工具和“匠人”来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在教育对象上,把学生当成接收器,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成产品来加工,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更有甚者,有极个别教师对有障碍的学生或心理有疾病的学生,不是给予真诚的师爱,去爱护和帮助他们,而是歧视和厌恶他们,使这部分学生感到孤独无援,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以致于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对他人、学校和社会产生仇恨的心理。人文关怀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满足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和要求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作为教育的目的,一切为人的发展服务。美国学者柯尔伯格(L.Kohlberg)和班杜拉(A.Bandura)等人曾提出自由主义教育理论,他们认为,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同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没有束缚、没有压力的状态下接受教育。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育情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问答式等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在启发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教师适当点拨启迪,辅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评价学生,通过评价给予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自信心,促使他们以愉快、高涨的情绪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笔者还通过课前演讲来搭起一个思想感情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师生相互鼓励、共同成长。开始的时候,有些学生还很腼腆,有些怯场,我们鼓励其大声、大方、大胆地表达。“要想明天讲得棒,别怕今天出洋相”,口才不像人的相貌一样难以改变,它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得到提高。一轮下来,同学们体会到“多上台一次,胆子就大三分”的道理,逐渐的,大家上台积极了、踊跃了,演讲的话题更多了,演讲的水平也日益提高了。同学们在一起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谈抱负,谈亲情、谈友情;读散文、吟诗歌、讲故事,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乡土人情;不少同学还能结合教育知识谈对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的看法,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学生的演讲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经常异彩纷呈,迭起。当一部分学生还在为进入大学没有目标而迷茫时,有学生则以“校荣我荣,校衰我耻”为题,宣誓“师专将因为我们而辉煌”,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学生们在课堂上尽情挥洒,展示出无比的自信与豪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通过课前演讲,不仅提高师范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彼此间交流的是思想和感情,我们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相互鼓励,共同成长。
3.围绕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传统的“一块黑板、二支粉笔、三寸不烂之舌”的落后教学手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忽视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功能。要提高教育学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本、图形、图像及音频、视频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人文素质。如结合教材“五育”内容可播放《百家讲坛》中国人民大学袁济喜教授所讲的专题《“硫酸泼熊”引发的思考》,从轰动全国的清华学子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谈到传统美育再到当代人格建设,让学生在震撼中感悟;学习“教师素质”内容时可放映电影《美丽的大脚》、《凤凰琴》,让学生在感动中沉思;讲授“学校教学”内容时可放映优质课录像,等等。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能够看到、听到不易直接看到、听到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从而大大丰富教材内容,同时还可以使教材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有声有色,从而提升课程的艺术性、欣赏性和教育性。
总之,师范生人文素质的培育不是仅靠一门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所能完成的,它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需要学校、社会一起努力,共同营造有利于师范生人文素质形成的良好氛围。但可以肯定地说,教育学课程在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是大有可为的。教师们应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作华,张云怀,周小霞,李泽全,陶长元,张胜涛.人文素质教育和科技伦理道德教育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4,(1).
[2]顾明远.人文科学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教研究与探索,1995,(3).
[3]裴金涛.关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2010,(5).
[4]张煜芳.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浅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
古代文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对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质的职前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在思想引领、道德养成、情感陶冶和心灵抚慰等方面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师;古代文学课程;人文素质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职前培养主要由高校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语文教育和初等教育等专业承担,古代文学是这些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国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小学语文教育涉及到的古诗文篇目的增多,古代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师资的职前培养上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因为古代文学能够直接培养和提升相关专业的师范生语文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对师范生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2012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印发〈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第一个维度“专业理念和师德”明确地提出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这些要求是顺利推行新课程改革,实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2011)基础和前提,古代文学课程与此密切相关,不仅古代诗文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道德水平、情感抒写、心理抚慰也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教师品行修养、灵魂塑造的重要内容。
一、思想引领:提升师范生的精神境界
我国文史哲不分家,古代文学有着丰富的思想元素,如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等。走进了古代文学,就走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荣辱富贵观,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处世观,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观,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在家常起早,忧国愿丰年”的忧患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观,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诚信观……这些思想观念浸透在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对学生的理想追求、思想境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代文学教学就是要发掘这样的元素,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悟,引领学生的思想高度。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的思想至今仍然是文学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中最为闪光的部分,作为师范生,更要很好地继承和吸收。例如,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学相长”的思想是教育智慧的精华,孟子主张人性善,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学习要“自求自得”、“循序渐进”、“专心有恒”等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也不无启发,荀子的“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隆师亲友”理念在今天显得尤其难能可贵。《大学》中的“内圣外王”的修练之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过程观,《学记》的“尊师重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长善救失”的教育教学观念仍广为传颂、借鉴和使用。这些都应该成为师范生接受教育或者将来实施教育的思想的基础。“韦编三绝”、“凿壁借光”、“曾子杀彘”、“鹬蚌相争”等文言故事无不令我们感到激动、振奋。这种人文文化给我们很多直接或间接的人生体验与人生哲理,让我们不断提高思想的深度和厚度。
二、道德养成:铺就师范生的精神底子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人们的自律或通过一定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道德也是社会的灵魂,是人们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准则。古代文学作品作为道德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追求和价值体系:忠、孝、仁、义、礼、信、廉、俭、勤等,其精华内容历久弥新,在当今物质极大丰富,而道德修养不足的语境下,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蒋梦麟说:“我们决不可忘记中国旧的道德体系,这个旧体系是经过千百年长期的经验和历代不断的努力而建立起来的,建立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或工具包括四书五经、一般文学、雕刻、音乐、家庭、戏剧、神佛、宇宙、甚至玩具,这个道德体系曾使中国人诚实可靠,使中国社会安定平静,并使中国文化历久不衰。”屈原、杜甫、于谦、岳飞、文天祥的作品让人深刻感受他们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事业拳拳之心;孔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指引中让人感受到“仁爱”的力量;《礼记》中的“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将“诚”提到了重要地位;《张中丞传后序》中张中丞和南霁云的视死如归,《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的正直品格,《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孝顺忠贞,《窦娥冤》中窦娥的舍己为人、孝亲敬老等等。在崇德厚道的古代文学历史长河中,这些人物或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忠于国家、孝亲敬老、乐于助人、仁义诚信、宽容正直、勤俭廉洁……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为人类道德体系中的中国元素、中国品格,成为各个行业职业道德的基础内容。学校教育包括整个社会要善于利用古代文学作品这一载体,教育师范生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样才能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因为“道德是生命的精彩,生命发光的地方,生命动人的地方,让人看着很痛快、很舒服的地方,这是很明白的。”
三、情感陶冶:丰富师范生的精神世界
“诗缘情而绮靡”,阐释了诗歌的美在于所蕴含的“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道尽了文学作品的“情感”特征,司马迁的《史记》和《报任安书》、王羲之的《兰亭序》、王勃的《滕王阁序》、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名作无不在意境、形式、语言中,浸透着深厚的情感。古代文学作品中情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感时伤事的家国情怀,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体现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情关注;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以及陆游“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表达了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二是孝亲爱友的亲情友情,孟郊的《游子吟》、王维的《九与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李白的《赠汪伦》……都是亲情友情的真实流露。三是走近自然的欢欣热爱,诵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感受庐山瀑布的磅礴大气;读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领会空山深林傍晚的幽静和清新;吟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品辛弃疾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白发谁家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清平乐》)体味人与自然的怡然相得。作为语文课程的执教者,小学语文教师正是小学生初步感悟情感、直观体察世界、模仿学习交往的直接媒介和桥梁,因此,通过古代文学培养师范生对情感的体验和感悟,加深对现实生活中情感的理解,就会丰富师范生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
四、心灵抚慰:塑造师范生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