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37:09
导语:在乡村产业发展路径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特色小镇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也为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推进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特色小镇在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动新型城镇化、加强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特色小镇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作为一种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特色小镇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也为解决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优化城乡经济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促进城乡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成为必然要求。特色小镇在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方面作用明显。一方面,特色小镇具有增强区域有效供给、优化产业生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改善内外环境、促进产业创新的功能,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和发展模式激活传统产业,也可以通过聚拢高端人才等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特色小镇是应对消费升级的战略选择,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效载体,对区域产业体系的重构与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推动新型城镇化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模式。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要求通过积极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提升城市功能带动新农村建设,完善土地制度和城镇住房制度,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实施办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特色小镇采取就地城镇化发展方式,在传承和发扬我国千百年来的农耕文明基础上,把乡村建成既有乡土气息,又具备现代城市文明的新城镇。特色小镇建设注重产业、文化、宜居、环境等各种要素的整合,有助于提高城镇化发展品质。同时,特色小镇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结构,在规划和设计上可以根据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运行模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加强乡村治理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特色小镇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发展,从治理主体到治理模式,使传统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融入现代化因素,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治理活力。特色小镇作为城乡间的桥梁,不仅在空间布局上一端连接着城市一端连接着乡村,而且从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生态保护等方面,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穿其中,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为加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
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乡村的文化资源、文化活动、文化设施以及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地域性和传承性。继承和发展优秀乡村文化,需要适应发展需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其更具感染力、传播力。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文化要素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必不可少。不少特色小镇在挖掘文化要素的过程中,注重对传统文化及其产业进行保护与传承,以各种物质形式为载体,将文化物化,将物化的产品产业化,形成文创产品及产业链,提高了文化影响力。河北馆陶的粮画小镇、武强的周窝音乐小镇等就是典型例证。
一、党建引领强保障,健全工作机制
关于创建工作,后白镇政府以西冯村为实施主体,由镇主要领导带领,建管所、土管所、财政所、文旅办、农服中心、水利站6 个部门协同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与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对接,制定了符合西冯村情况的工作方案,同时西冯村委会也成立了特色田园创建工作村级领导小组,每周二召开工作例会,现场及时解决推进中的问题,积极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
二、规划设计高标准,提升基础设施
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精神与指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以多规合一的规划为引导,以打造“国家级草坪产业研发创意中心”为目标,以政府科学决策、村民广泛参与、技术全面指导、产业联动发展、合作运营联动,打造一个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结合乡村空间的“三生融合”特点和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对西冯村乡村发展的目标、定位与路径进行系统考虑,全面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协调乡村建筑、自然环境、乡村风光并与西冯草坪产业发展联动,推动形成草坪种植、有机农业、乡村美食等全产业链,重塑和谐共融的人地关系,构建田园乡村格局,延续田园牧歌式的生产生活方式。
基础设施提升是西冯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的重点,西冯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主要是“四景一宅”、高标准农田、“美丽库区幸福家园”、高压杆线下地以及环湖大道的建设,投资约7000余万元,目前已建成北入口景观约600平方的广场和30米的景观墙,建造戏台1座;南广场建成村口标识建筑1座、青砖人行道、景观桥1座、动物绿雕若干以及500平方米的绿化;东溪河景观新建休闲广场1个,水上栈道1座,为四周农户修建青砖围墙和特色门楼;林下空间完成栈道2座、青砖步道的铺设、新建生态停车位7个和U型渠50米以及约1800平方米的绿化;利用村民农房改建老宅1座用以存放及展示西冯老物件;建成水上乐园1座及3座标志性牌坊;拆除乱搭乱建约400平方米;新修柏油路4000余米,U型沟3000余米;建成桥梁2座以及西冯自然村内杆线下地等等。特色田园乡村的建成对西冯村的东溪沿线风貌和村容村貌有了整体提高,西冯村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致力“种好风景”“卖好风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三、特色产业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一)党建创新,铸就草坪产业发展引力
村党总支大力发展草坪产业,推动党建工作与富民强村有机结合,实现了“北大荒”到“绿银行”的蜕变。通过党员干部的积极带头,赢得广大村民充分信任,西冯村从“三分地”到如今的“四万亩”,从毫无基础到形成“种、管、养”“铲、运、销”全产业链,从省级经济薄弱村到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培育铲草坪队伍78支,发展农民经纪人120多人。通过党员带动,农户“家家有项目、人人有事干”,就连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变成了“摇草绳、挣工资”的职业农民,形成了“众学、众创、众帮、众富”的党建富民发展模式,到2020年,全村草坪和苗木种植达到5000多亩,实现“全覆盖”,形成家家户户种植草坪的良好局面。
(二)机制创新,激发草坪产业发展活力
2003年,西冯村成立“村社合一”花草木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创新服务机制,2018年,成立后白草坪合作联社,建立合作联社“统一开票”、农民经纪人“统一返点”、种植户收益“统一打卡”的“三统一”制度,有效规范草坪市场,形成“集群效应”。一是建立信息引导机制。积极开展市场调研,组织120多个经纪人搜集市场信息,掌握草坪产业市场需求,引导社员及时调整种植品种、规模和供货时间。社员足不出户便能拿到订单,形成了稳定的供求关系。二是建立基础设施保障机制。积极争取产业项目发展资金,不断完善重要基础设施,确保草坪、苗木种到哪,水渠、道路就修到哪,努力满足村民生产需要。三是建立运输服务机制。成立草坪运输服务队,组织200多辆专业物流运输车,对合作社销售的草坪实行统一运输,有效降低草坪生产运输成本。
(三)营销创新,拓宽草坪产业发展路径
一、西南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背景
(一)文化产业内涵
文化产业概念由工业产业而来,最早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被译为文化工业或文化产业。西方学者对文化产业有多种定义,一般认为文化产业是按照产业化标准进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再生产、流通以及分配的产业的总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是: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我国学术界较有代表性的定义认为,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服务的经营性活动的行业总称,其特征是以产业化手段矸⒄刮幕事业,以文化为资源来进行生产,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其外延进一步扩大,从高科技向传统文化转向,包含着如文化旅游等。
(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许多发达国家将文化产业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日本政府于1995年提出“文化立国”,其动漫产业在较短时间内领先世界水平。美国的电影产业迅速扩大,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影输出国,2011年美国国内及境外的票房收入共计103多亿美元,整个电影产业产值高达600多亿美元。英国文化产业产值900亿英镑,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2倍。韩国网络游戏产业就业人员人均出口额高出韩国全国所有行业人均出口额的6倍。法国借助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2005年,法国在世界旅游组织评选出的“2004全球十大旅游地排行榜”位居第一。各个国家都根据自己的相对优势发展相应的文化产业,主要借助于科技优势和资源优势。
(三)西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
在全球范围的文化产业发展大背景下,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也随势启动,但由于我国疆土广阔,东西部地区因基础条件和发展历史的差异,经济发展区别较大,文化产业路径也不尽相同。东部地区借助良好的现代科技发展电子及动漫产业,西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在科学技术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但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地域文化等多种资源。
随着全球化带来了文化消费,西南地区的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前现代的文化存在,也被卷入到这场文化消费之中,这一方面给西南地区带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但西南民族文化如何资本化,是一个有挑战的命题,围绕这个文化经济学命题已经有多重理论研究,并有一些具体的实践探索。西南所拥有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全球多元文化的有益补充,其多样的民族文化、独特的地域文化均符合深度旅游开发对文化的需求,也符合现代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诉求。顺应文化发展的要求与旅游发展内在动力的趋势,西南民族文化产业必然走出民族文化旅游之路径。
二、西南三省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
西南地区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更多来自多样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和丰富的民族习俗,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是西南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中一个突出的亮点,也是西南民族文化产业的有益探索。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旅游业尚处在初始阶段,旅游层次较低。人们旅游的兴趣主要集中在自然风景之上,旅游目的地也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名山大川。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文化内涵需求越来越高,旅游开发注重地域性、文化性和体验性。旅游热点逐渐从过去的大城市风光、风景名胜区转向生态自然环境保护好、人文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西南民族地区以优美的自然生态,丰富的民俗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热衷的民族文化旅游地。
(一)摇曳生姿的云南风情小镇旅游
云南省在2000年开始着手进行60个旅游小镇的建设,围绕云南多民族的民族文化特色,将云南特有的农耕文化、民族文化、村镇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1999年昆明借助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机遇,以丰富的民族文化、良好的自然生态,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使得国内旅游的热点从过去的大都市和传统的风景名胜地区,开始转向拥有独特民族风情的云南。云南旅游界提出的“七彩云南”宣传口号,涵盖了云南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特色,彰显了云南旅游的独特风貌,它包括“热带雨林、贝叶文化、苍山洱海、南诏文化,玉龙泸沽、东巴文化、香格里拉、雪域文化”等,体现出云南多种民族文化传承与自然生态结合的优势特点。
在众多的旅游小镇中,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最先引人瞩目的是丽江古镇,由丽江古镇辐射带动了云南一系列的风情小镇文化旅游,这些风情小镇旅游都依托浓郁的民族特色,提炼富有地域特色与民族特性的元素,以浓郁的民族风情为形象,充分表现出与传统风光游所不同的民族文化魅力。丽江古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在文化旅游开发中,将古老神秘的纳西族东巴文化从历史的沉寂中打捞出来,通过一系列的挖掘、保护、提炼等手段,以不同的产品形式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云南富有民族文化的风情小镇比比皆是,共同营造出一个“七彩云南”旅游目的地形象。如大理主要是以深厚的南诏文化吸引着人们,还有独特的白族文化,香格里拉的藏族文化、西双版纳的傣族文化、泸沽湖的摩梭习俗,都展示出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中鲜明的民族特色,吸引众多国内外的旅游者,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人们愿意重复地游览,比如丽江、比如大理、比如泸沽湖,它能满足现代都市人们对于淳朴民风的热爱与简单生活的追求。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的成功运作,取决于充分运用民族文化优势资源,将其资本化,也取决于文化旅游开发中对民族文化的包容和尊重,从而走出了一条独有的民族文化旅游路径,这些事实证明,民族文化旅游是云南民族文化产业运作的最佳模式,被美誉为“云南模式”。
(二)绝美山水中的广西古镇民俗旅游
广西以漓江山水为代表的自然生态,秀丽怡人,孕育着丰富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一个个民俗古镇,这些古镇依山傍水,古韵犹存,散发着历史的幽香和民俗的魅力。
广西的古镇民俗旅游,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俗内涵资源独特。如黄姚古镇,曾是古代著名的商业河埠,有着近千年历史。古镇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江水蜿蜒穿镇而过,古镇水榭楼台、寺观庙社,掩映在参天古树、依依垂柳中,有着古雅神秘的氛围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沿街两侧的老房子绝大多数都是昔日的店铺,在木头窗户上还留着一个圆孔,曾经是打烊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通道。
杨美古镇,三面环江,保留了大量的明清时代的古建筑。有清代一条街、明代民居、魁星楼、黄氏庄园、古商埠码头、清代市场管理条例碑、清代村规民约碑、梁烈亚故居等30多处遗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完美结合,从高处往下鸟瞰,古镇是一幅精美绝伦的古建筑群画。位于三江、融安、融水三县交界处的丹洲古镇,在明清时期,曾一时成为方圆百里之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丹洲四面环水,山怀水抱,犹如镶嵌在青山绿水中的一颗翡翠。风格独特的众多明清古建筑群、其厚重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光彩夺目。 旧州古镇,有“壮族活的博物馆”之美誉。除了古建筑和传奇故事之外,还有浓郁的壮族风情和绣球一条街:古镇500多户人家,家家绣织壮族吉祥物――绣球,代代相传,生意十分红火。绣球是广西十分独特、十分珍贵、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三)旷远古拙的贵州村寨旅游
贵州的民俗旅游,起源于乡村旅游,贵州是在全国最先提出旅游扶贫的省份。早在2004年第一届乡村旅游旅游论坛之后,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标准与贵州的实际情况,普查了有代表性的村寨200多个,形成了贵州乡村旅游村寨名录。
近年来针对这些村寨的历史遗存和民俗特点,培育出具有贵州文化特色的村寨旅游模式。贵州的民俗旅游有着不同于云南、广西的特点,特殊的地质地貌构建了贵州民俗旅游的独特生态景观,喀斯特地貌孕育了奇山秀水、飞瀑异洞,成为典型的喀斯特王国。由于特殊地貌的割裂,导致文化的多样性,贵州文化有“千岛文化”的别称,“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形成许多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村寨。走进村寨,依然会透过服饰、建筑和风俗,发现汉晋遗风、唐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等古老的文化模式,近年来,安顺的天龙囤堡,西江苗寨、朗德苗寨、肇兴侗寨、岜沙、占里,黎平侗寨等村寨,以其神奇古老的民族文化、淳朴原生的生活形态,吸引着众多旅游者,成为贵州村寨旅游的名片,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多彩贵州已成为一张有贵州村寨特色的旅游名片和文化名片。贵州民俗村寨旅游同时还善善于围绕世界自然遗产比如荔波景区,世界知名景区黄果树,依托大量的外来和本省游客市场,结合民俗文化,形成了演艺娱乐、民族工艺品、民俗村、会展、影视休闲等相关的产业。
三、结语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我认为,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为了使__年的扶贫工作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加快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进程,推动全区精准扶贫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根据省、市扶贫和移民办工作动态和工作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__年扶贫工作计划。
以全区贫困群众和12.4万贫困人口为基础,全面完成全区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工作,统一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并实行动态管理,有效落实进退机制,努力提高精准扶贫水平。建立瞄准贫困户的帮扶机制。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扶持。探索金融扶贫路径,完善扶贫融资方式,继续开展扶贫项目贷款贴息。深入推进《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的实施,努力探索整合行业部门力量推进扶贫攻坚的新路径,充分发挥罗霄山片区规划的引领作用,推动行业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上向贫困地区倾斜,帮助尽快改变落后面貌。
抓好__年产业扶贫49个项目建设工作,整合涉农资金,因地制宜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促进贫困农户增收脱贫快的扶贫产业。抓好省级领导“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机遇,充分使用好省财政支持的1000万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有较多贫困户参与、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建设项目和“五定”措施(即定帮扶对象、帮扶单位或个人、帮扶政策、帮扶措施、帮扶减贫脱贫目标和责任)相结合的项目。大力发展特色优势扶贫产业,重点扶持贫困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产业发展的参与度,保障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统筹协调安排好__年产业扶贫资金项目计划,全力抓好1000万元产业扶贫项目推动工作。
__年度上级扶持我市27个扶贫开发贫困村财政扶贫资金663.4万元,要抓紧项目的竣工验收和资金拨付,确保项目早日完工,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做好__年贫困村整村推进年度项目计划的编报工作。积极争取将27个贫困村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点,力争每个贫困村安排一个建设点,实现均衡布局。__年结合新农村建设重点打造建设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整村推进扶贫美丽乡村。抢抓机遇,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__扶贫开发项目建设事业。统筹各类扶贫资源,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村庄整治,实施水、电、路、房、网络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发展、整洁优美、生态和谐、特色鲜明的示范村(点)。配合相关单位着力解决好贫困群众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等突出民生问题,完善贫困地区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文化创意;乡村旅游;模式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0日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概述
乡村旅游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苏州的乡村旅游起步虽晚却发展迅猛,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逐渐成为人们放松心情、舒缓压力、休闲度假的最佳选择。截至2014年底,苏州共拥有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点34个(其中,四星级24个,三星级10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0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4个,常熟蒋巷乡村旅游景区(4A景区)、太仓现代农业园(4A景区)、张家港常阴沙农业旅游区(3A景区)和张家港市梁丰生态园(3A景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不少问题,急需转型升级。
文化创意是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智慧,以资源为载体,赋予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它强调产品的差异性、突出产品的个性化,以此来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是创意的平台与来源,是创意源源不断的温床。苏州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于2009年,目前发展态势良好,用文化创意理念来指导乡村旅游,充分挖掘苏州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历史文化和农耕文化,并进行提炼、解析、整合和延伸,能够使旅游者由“看风景”转变为“品文化”,在享受乡村安静清新生态环境的同时,学习并体验乡村的民风、习俗、文化、艺术及生活方式。只有让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才能使乡村旅游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二、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关系
(一)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旅游者为了满足求新、求知、求异、求悦的心理需要,去往异地感受异域文化的过程。苏州乡村旅游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渐显露出一些缺陷,如乡村的改造趋于城市化,商业气息较浓;民俗文化的展现流于表面,徒有形式不得内涵;旅游产品层次较低,仅停留于餐饮、住宿、采摘、垂钓等物质层面,造成产品特色不突出,同质化现象严重等,其主要原因在于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缺少了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的渗入。乡村旅游想要创新发展,文化是基础,把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的开发设计中,可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二)创意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核心。创意是一种创新的意识和理念,代表了新鲜、特别和独一无二。创意不仅能够创造新事物,还能够改造旧事物,赋予它新的生命。苏州乡村旅游发展到现阶段,已经逐渐由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变,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也从追求物质享受向精神体验转变,他们希望经由旅游的过程创造独一无二的美好回忆,然而传统的开发模式过于肤浅,无法满足旅游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只有用全新的角度和全新的思路去创新改造,才能实现苏州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让旅游者不仅能看,还能感受和品味,实现与时代接轨的目标。
三、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相融合,以文化为平台,用创意来改造乡村旅游,就形成了创意乡村旅游,这样的模式可以延展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使其从单一的链条结构,扩展成“铰链式”发展,有利于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有助于旅游目的地个性鲜明地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创意乡村旅游还注重旅游者的体验性和参与性,更好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图1)
(一)政府大力支持,培养引进先进的人力资本。创意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引导,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发挥政府的决策优势。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的创意人才和乡村旅游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乡村旅游地村民的实际情况,制定乡村创意旅游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村民的创新意识和旅游管理能力。既可以请相关专家学者下乡送培训,也可以送村民到国内外的高等旅游院校进修,还可以组织村民到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点,学习交流先进的经验。
(二)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意氛围,鼓励多方参与。创意来源于文化,只有自由愉悦的文化氛围,才能给创意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创造出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创意。除了营造良好的创意氛围,还应该鼓励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创意开发中,可以利用比赛的形式和征集创意的方法,寻找最好的点子。既可以采纳国内外文化创意公司的科学策划,也可以采纳乡村旅游者或村民的经验之谈,既增加了旅游者与当地村民之间的互动交流,打造和谐的氛围,又提升了村民的素质,是一种科学的创意营销方式。
(三)稳定经济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多渠道的融资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促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企业和村民都能在乡村旅游的创新开发中获得利益,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苏州市共有建设项目115个,总投资1,118.1亿元。政府财政、金融贷款、社会资本已成为苏州旅游项目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其中乡村旅游项目的资助主要来源于政府资金。2014年,苏州市共有22个旅游项目得到省旅游业专项引导资金扶持,引导资金总额达1,530万元,其中乡村旅游类项目10个,资金400万元。此外,苏州市在推进全市文化旅游项目招商工作上精选了30多个项目上报江苏省旅游局招商指南,涵盖度假区、景区、星级乡村点、创意策划、主题酒店等多个类别和项目建设。在融资手段和渠道上更是不遗余力地为旅游资金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搭建平台,积极为苏州市旅游项目争取国家、省、市级各类引导资金,为贴合苏州市旅游发展的项目积极争取相关土地和资金政策。
四、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一)把握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切入点。准确把握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相互融合的切入点,是促进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可以以吴文化为基础,从旅游线路规划、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纪念品设计及旅游营销手段几个角度切入,开发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精品项目,使文化创意成果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为苏州乡村旅游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旅游景点衍生出与其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符合当地风俗民情的原创旅游项目,丰富乡村旅游活动。
(二)加强苏州市政府在产业融合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苏州市政府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尽快转变苏州市政府职能,要增强服务意识,构建以自身为主体的旅游产业服务体系,形成高效的管理型政府;第二,政府在政策上对文化创意产业有所倾斜,放宽其进入市场的门槛,从政策上对产业融合发展给予指导,加大对产业融合的资金投入,提供低利息贷款来扶持其发展;第三,加强乡村创意旅游的市场监管与行业管理,丰富和完善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内容和形式。
根据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入相联系,在苏州设立专门的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的示范点。政府主导可以弥补市场的盲目性,政府统一规划,制定规范,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整体上给文化创意产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提升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引导乡村旅游地的村民去从事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相关工作,既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又使创意乡村旅游更加“接地气”。
(三)引进和培养旅游创意综合型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既懂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又懂旅游策划、管理和营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它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必备因素,也直接决定了两者的融合程度。引进和培养旅游创意综合型人才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其一,苏州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人才的引进做出详细规划,积极引入旅游创意综合型人才;其二,文化创意产业加强了乡村旅游与旅游类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加以培养,使其成为兼具创新意识及旅游专业特长的复合型人才,可以以苏州文化的视角来观察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
(四)延伸产业链,跨越产业边界联动发展。产业链的延伸可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进行。横向上把文化创意产业融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全过程,促进双方的互融互通,提高苏州乡村旅游产业的文化附加值。纵向上抓住苏州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通过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引导政府管理者、旅游经营者、旅游从业者和文化创意提供者加快改变乡村旅游内容及形式的创新,有效拉长旅游产业链条。
2014年,苏州市旅游局联合江苏电视台《从南京出发》栏目组,整合并串联苏州乡村旅游特色资源,按照时令季节,编排设计精品结线路,以自驾游、亲子活动方式,组织“诗画苏州,美丽乡村”专题活动,重点举办了“荷塘月色醉、相城爱意浓”、“乐享房车露营季・趣摘树山翠冠梨”、“快乐果园、甜蜜港城”、“诗韵芦荡・如画村庄――游沙家浜、蒋巷村的N个理由”、“慢游吴江・快乐芬芳”五个专题活动,每期组织100人、30辆自驾车从南京到苏州自驾旅游,活动吸引了近百家媒体宣传报道,网络点击量超过20万人次。另外,配合江苏省乡村旅游节活动,与省交通广播F101.1合作,于9月份用一周时间,以乡村美食为由头辅以乡村景区、住宿和自驾线路的专题宣传。除此之外,还精心制作《苏州乡村旅游画册》,对全市乡村旅游点、星级农家乐、自驾游基地等集中展示、全面介绍,既有整体简介、四季照片、乡村特色商品,也有地址、预定电话和全市乡村旅游点交通示意图,进一步为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做出了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曼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7.
[2]康杰,杨欣.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J].农学学报,2015.5.5.
[3]朱琳.文化创意视角下河南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4]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
[5]刘志勇,王伟年.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J].企业经济,2009.8.
体现生态涵养区战略意义
2005年出台的《市委市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将全市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包括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其中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五个区县。
自2005年《指导意见》实施以来,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产业调整效果初步显现,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虽然如此,与首都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功能定位的要求相比,生态涵养区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发展瓶颈和矛盾,主要是:生态涵养功能仍需进一步提升,符合功能定位的产业支撑不够,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还有较大差距,促进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仍需完善。
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魏书华说,从“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转变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北京的发展目标,同时,北京提出了国际大都市、宜居城市的城市建设目标。生态涵养区占北京土地面积的68.9%,在北京经济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次《意见》出台对北京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战略意义。
魏书华认为,《意见》对生态涵养区的边界作了明确的界定,在空间范围上,正式明确将房山和昌平的山区部分(2239平方公里)纳入了“生态涵养发展区”范围,使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区域范围更加完整。
保护与发展协调统一
《意见》提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两个目标――“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经济发展区”,阐明了保护与发展协调统一这一发展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将发展置于突出位置。魏书华认为,立足首都经济和国际化大都市特点,大力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用发展保涵养,实现既养山又富民,这是生态涵养区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她说,环境也是生产力,生态涵养发展区同样可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保持生态涵养区健康,均衡持续发展就是对全市“保增长、扩内需,保民生”的有力贡献。
魏书华认为,《意见》的最大创新处之一,就是将生态涵养区发展与保护并重。《意见》提出保护和发展并重的理念,以经济发展来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生态涵养区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产业支撑,生态涵养保护不可能有效实现,保护也不能可持续。她说在生态涵养区发展产业定要符合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一对矛盾的统体,如果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不能很好平衡,很容易走入生态涵养区发展的误区,重复过去以对环境的过度开发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老路。她强调,处理保护和发展这个关系对于生态涵养区经济发展很重要,在《意见》执行的过程中,平衡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突出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具体路径,突出产业发展对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意见》指出生态涵养发展区未来产业发展有两种方向:一是大力培育总部经济及高新技术研发,后台服务、文化创意等低碳高端产业,二是积极发展富民型的旅游休闲、生态农业及环境友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化发展。同时,对于影响生态环境的资源开采和环境污染型产业,必须坚决淘汰退出。这种产业定位和方向,充分体现了将生态涵养发展区当前富民就业的发展目标与远期建设富裕之区的发展目标的结合,既符合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又符合首都经济和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路径和特点。
在产业发展任务上, 是推进产业共建基地建设,利用区县合作机制,引入城区高端产业要素,在平原地区市级产业园区内打造若干个高新技术产业、呼叫中心等新兴产业集聚区;二是加强旅游集散地建设,依托山区规划重点镇和特色资源,加快乡村旅游升级;三是合理规划引导浅山区发展,培育环境友好的低碳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四是加快山区矿山关闭和低端工业淘汰转移;五是打造以平原地区设施农业和山区特色林果业为主的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带。
魏书华认为,《意见》突破了产业发展单一的倾向,突出强调产业的多样化发展。她说,以前生态涵养区产业发展,突出强调依托和利用当地资源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和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造成了生态涵养区中产业发展比较单一的局面。本次政策提出,在加快低端工业淘汰转移的同时,通过多种措施发展多种产业,比如以建立产业园区为载体,发展总部经济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等低碳产业,促进产业发展多样化,扩大产业范围,构建产业链,实现产业之间的有机融合,有利于生态涵养发展区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同时,对于北京全市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提升和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更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体现了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途径,对于解决传统城镇化出现的“城市病”等问题有积极作用。然而,当前就地城镇化面临农民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农业产业发展支持不足、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需要变革等现实问题,鉴于此,需要统筹城乡发展,提升人们的思想认识,推进产业化进程,变革原有制度,打造宜居环境,进而为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的实现提供动力和保障。
关键词:
农村区域经济;就地城镇化;新型城镇化
建设路径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城镇数量和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城镇化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各种问题,如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缺少衔接、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脱节等。现阶段,我国提倡建设新型城镇化,尤其注重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并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其中就地城镇化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最优路径。就地城镇化的提出具有深刻的理论渊源,其中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重要指导,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要重视控制城市的持续增长,重点发展乡村集镇和中等城市,以实现区域结构和城镇体系的平衡发展。
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对城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一)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在2050年前后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三农”问题能否有效解决。[1]我国属于传统的农业大国,各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不同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不同区域之间由于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农业资源等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和支柱产业各不相同,导致区域间的不平衡;二是区域内部的不平衡,即使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地区,区域内部也普遍存在不协调现象,具有较大差异;三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受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各地区选择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城乡互动发展模式、农业现代化模式、农村工商化模式和多样化发展模式等。无论采用何种发展模式,都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自然地理条件相结合,发挥好各自地域的优势。随着农村经济转型的持续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转移剩余劳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是当务之急。但是,从当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农村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农民收入低;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难度大,现代化进程缓慢;农村经费投入不足,地方财政困难,不利于产业发展;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村经济发展对外来经济的依赖性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2]
(二)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路径选择
首先,就地城镇化的优势日益凸显。一是在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背景下,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民的就业渠道也在不断扩展,从农村现实的发展状况来看具备就地城镇化的可能;二是农民对土地具有很深的情节,长期以来习惯了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所以从农民的意愿角度考虑,他们更倾向于就地城镇化;三是小城镇的生活氛围较为轻松,生活节奏较为适宜,环境相对良好等优势,对人们的吸引力更大,不仅吸引了许多农民,同时也有一些中产阶层从城市迁往郊区或农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在小城镇,人们可以享受较低的生活成本,便捷的交通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其次,就地城镇化是特色城镇化的重要选择。当前,我国面临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城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需要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需要考虑广大农民的需求。城镇化的推进既要缓解一线城市的压力,同时也要赋予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将城镇发展成为人们向往的生活居住地。惟其如此,才能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城乡和谐发展。当然,农村城镇化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建造和拓展城市,而是应该发挥城市文明对农村的辐射作用,逐渐缩小城乡差距,完善农村地区的环境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能够满足城镇化对基础设施的基本需求,通过房地产建设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改善人们的消费环境,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由于当前农村人口居住的相对分散,就地城镇化也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战争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再次,就地城镇化有助于缓解传统城镇化的不足。一是对传统城镇化存在的生态缺陷有弥补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注重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环境,建设“田园城市”,这与传统城市形态是由根本区别的,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有助于克服传统城市的生态缺陷,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基础。二是对传统城镇化的城乡关系有改善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传统城镇化模式不仅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反而会拉大城乡差距,形成二元分割的城乡模式。新型城镇化是以激活农村资源、提升农民素质为前提的,对城乡关系的改善有积极作用。三是有助于缓解城市病,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等。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极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片面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发展显然是不科学的,大城市过度集聚,城市的压力也会逐渐增加。为缓解城市压力,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出发,优化城镇体系。就地城镇化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对疏解大城市的压力有一定作用。由上可知,就地城镇化是一种以底层突破和内生驱动力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创新路径,对于破解“三农”难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平衡农村区域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是与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的现实背景相符合的,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就地城镇化的优势愈发明显,对于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重大发展战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农村就地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途径,对于预防和治理传统城镇化出现的“城市病”等问题有积极作用。然而,当前农村就地城镇化建设之中受到人们思想认识、产业发展、能源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就地城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部分农民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受思想认识因素制约,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缓慢。近年来,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除了部分农民不愿离开农村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尤其是新生代农民普遍认可进城务工,怀揣着“城市梦”。这种错误的思想认识导致农民宁愿到城市去打拼,也不愿意留在农村。然而,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后面临许多问题,他们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并没有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处于被孤立的边缘地位。除了新生代农民思想意识的影响外,一些专家、学者、地方官员对就地城镇化模式推广重视不够,尤其对小城镇的关注度不高。农村就地城镇化多集中于大城镇,忽略了小城镇的发展,导致就地城镇化进程缓慢。
(二)农业产业发展对就地城镇化支持不足
产业与城镇融合是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工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质量是息息相关的。建设工业园区,找到工业与城镇化建设的结合点,唯有如此,才能改变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为促进农村就地城镇化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然而,现实发展中由于大部分地区存在经济效益差、劳动生产率低、甚至有些地方没有工业园区等问题,致使地方产业发展不足,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农村就地城镇化不能持久发展。
(三)原有制度不能满足就地城镇化发展需要
就业非农化和市民化是农村就地城镇化的主要目标,然而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制约了农民市民化的实现。户籍制度被作为一种利益分配制度,不利于农民参与就地城镇化的积极性培养。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建设等不健全,导致不同户籍享有的权利存在较大差别,因而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此外,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规定农民享有土地的使用权,所有权则归集体所有,实际上土地的决定权集中在少数村干部手中,因而基层政府对土地更为看重。可见,如何调整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更好地发挥其对就地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四)政府权责配置不完善
乡镇政府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和就地城镇化之中扮演重要角色,明确的权责配置有助于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形式,部分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农村就地城镇化趋势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乡镇政府要转变职责,不仅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还要着力推动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建设。乡镇政府的职责不能仅仅局限于原有的职责范围,而是要跟随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农村地区在探索就地城镇化之中仍然面临诸多困境,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何科学推进就地城镇化,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农村发展实际的道路仍值得深思。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建设实践中还要解决思想认识偏差、缺乏产业支撑、健全制度体系、完善政府职能等问题。
三、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建设路径
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差异明显,为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需要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建设新型城镇。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要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标准,统一规划和建设,以便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一)统筹城乡发展,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
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需要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定位就地城镇化。我国在建设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明确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等问题,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与传统城镇化建设相区别,因而需要超越原有的新农村建设思路,发展新的城镇化模式。从农村的性质、功能和形态等多方面重新定位,树立新的城镇概念和思维。认识到就地城镇化的优势和重要作用,在思想上对农民加以引导。政府尤其要发挥好带头引导作用,鼓励农民参与到就地城镇化建设中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让广大农民朋友认识小城镇生活的优势,纠正错误的思想认识误区。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为其能够在城镇发展中贡献力量奠定基础。
(二)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考虑农民利益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地城镇化建设要始终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并将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就地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剥夺农民土地、损害农民利益等行为要坚决遏制,坚决维护党和政府的公平正义形象。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从当前的建设重点来看,应彻底改变以牺牲农民利益来换取成本的发展方式,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调节作用,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机制,切实保证农民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好农民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拓展就业渠道
就地城镇化建设要坚持就业为本,产业为基,将住区建设、土地整治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住区建设的目标是为了解决传统村落分散居住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和公共基础设施浪费问题,也是解决人们居住的重要问题。就地城镇化住区建设要完善基础设施、社区规划、住房建设等工作,为农民打造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城镇化功能齐全的住处。土地整治需要变革现有的土地制度,为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土地整治包括对农村宅基地、土地流转等的优化配置,在农村宅基地建设要要减少农村建设用地,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提供空间。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原则,逐渐实现规模化经营,为农民增产增收贡献力量。农业产业化有助于将分散小生产和社会化大生产对接,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关键是要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特色产业,对农村生产要素进行优化充足,促进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和专业化。在产业发展方面,要发挥好产业发展对就地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作用,并将其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上升到战略高度。促进产业集聚,结合当地的资源特色,合理确定产业布局,发展特色经济,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推进制度改革,保障就地城镇化持续发展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当前就地城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因而需要针对现有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之中存在的不合理成分进行改革,为就地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诸多的不平等,因而需要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在土地制度改革上应加快推进土地确权工作,积极探索新的土地流转形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的均等化,为农村就地城镇化创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五)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宜居城镇环境
在“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就地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区别在于,其能够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发展。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要合理布局,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美丽乡村建设要做到两方面:一是保护生态环境,挖掘自然美。就地城镇化要建立新型社区,在社区建设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农村原始的生态环境,将田园风光与乡村魅力有机融合;二是要通过合理设计和布局,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缩小城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的差距,加强对新型社区的管理;三是要注重文化城镇建设,除了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外,就地城镇化建设要注重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将农民原有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总而言之,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就地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途径和发展趋势,其优势逐渐凸显。从现实发展状况来看,当前全面推进就地城镇化的时机还未完全成熟,还必须攻坚克难,破除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多重阻碍。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布局,需要解放农民思想,需要变革不合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山东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中心课题组,王波.就地城镇化的特色实践与深化路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14,08:130-135.
礼泉县是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名县、全国生态示范县、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百强名县、陕西省旅游强县和陕西省旅游示范县,在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的要求下,注重资源有机整合、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是礼泉县全域旅游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整合创新旅游资源,形成差异化、精品化旅游产品
(一)对当地文化深耕细作
礼泉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世界级的文物资源、独特的关中民俗资源、生态的绿色环境资源,安全的农业产业资源等,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以点突破,深挖细作,满足游客对于文化内涵的探寻和感受,形成差异化、精品化的旅游产品。
(二)对建筑布局兼收并蓄
从建筑美学和实用功能出发,全面审视目前各景点之间的建筑风格与布局,从当代出发以历史的眼光寻找古代社会建筑精华并用现代性眼光创新融合,从当地出发以包容的眼界寻找世界建筑精华并用中华智慧创新融合,设计出美的足以征服游人的建筑。
(三)使创新管理理念历久弥新
对景区的规划定位、综合管理,对人才的吸纳与管理等等都决定着景区的走向和未来。审视目前的管理模式并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提升已有管理理念并使之既符合当地实际又能推动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形成便捷化、人性化旅游景区
礼泉县已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做优做强县城、做精做大景区、推动“厕所革命”和加强智慧化景区建设等方面的具体规划部署,但仍需向形成便捷化、人性化景区努力。
(一)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形成便捷化景区
便捷化景区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的大交通便捷化,涉及全域旅游的道路规划、施工建设和道路标识指示、公共交通等方面;二是景区内部微交通便捷化,内部景点的通达性、审美性、便捷性,不同人群如婴儿、老人、残疾人等的出行需要。
(二)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形成人性化景区
根据国际惯例或者前沿设计,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人性化解决方案。比如运用大数据分析游客出行习惯、逗留时间、购买偏好等来完善景区建设和配套,形成小景点连接无断点,大景区导览无盲点的便捷化、人性化的全域旅游。
三、协调部门产业联动,形成创新完善的旅游链条
旅游产业是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只有真正实现部门联动配合,产业发展融合,景区差异互动,才能真正形成创新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条,实现收益最大化。
(一)加快部门联动配合
在加强旅游体制机制创新的同时,考虑如何真正促进各个部门联动配合并有效实施,使体制机制成为促进部门联动配合无障碍、行动迅速有效率、解决问题重公平,游后追责有保障的有力武器。
(二)促进产业发展融合
加快推动旅游+农林果业、旅游+特色工业、旅游+地域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和旅游+互联网的同时,以旅游的12要素来衡量检验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同时提升融合发展的质量。比如,在旅游+农林果业上,不仅要做强生态果业,做美美丽乡村,做好示范带动,还要做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产地认证、农产品的安全质量保证、农产品的宣传推广网络营销,使农产品走出去宣传,让游客走进来感受,这才真正的实现了“1+1>2”的融合发展目标。
(三)促进景区差异互动
促进景区差异互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促进景区差异化发展,就是要突破对于当地文化认识的固化思维和差异化路径选择。二是景区互动。景区互动是建立在景区的差异化发展上,不同景区通过差异化表达并相互连接互动,带来更好体验感受,变同质竞争为异质共促。
四、提升友好外部环境,形成共享共生的旅游环境
提升友好外部环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升友好的社会环境,二是提升友好的生态环境,三是提升友好的发展环境。
(一)提升友好的旅游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在这里主要是指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体现在当地民众的道德素养、行为习惯以及友好程度上。当地民众所展现出来的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友好的人际交往直接影响游客旅游体验。而友好的社会环境营造和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分不开的。
(二)提升友好的旅游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就是“绿水青山”,体现在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上。全域旅游中友好的生态环境主要分为健康的生产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优美的景区环境。健康的生产环境决定了旅游+农林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游客是否能够体验到原生态的乡愁,优美的景区环境决定了游客美的感受和体验。所以提升友好的生态环境就是要提升礼泉县旅游环境的高度美感,吸引游客并得到游人的赞美。
(三)提升友好的旅游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