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统计学笔记整理

时间:2023-08-31 16:37:12

导语:在统计学笔记整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统计学笔记整理

第1篇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强化养成教育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个基本情况相同的斑级随机分为对照斑和实脸斑,分别采用常规教学法和常规教学法中强化养成教育的理念进行教学,并进行成绩对比和问卷调查。结果实脸斑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情况均优于对照斑。结论强化养成教育可提高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逻辑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既是医学基础学科的基础,也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涉及化学、生物学及遗传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知识抽象、深奥。近年来,笔者感到沿用常规教学法教学,学生成绩有逐年下降趋势。其原因与学生学习习惯有关。国内外教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非智力因素(如信心、意志、习惯和性格等)有直接联系,其中学习习惯占重要地位。为分析其原因,以便调整教学策略,笔者在生物化学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育理念并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2006级四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32,33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3班作为实验班(共54人),32班作为对照班(共52人)02班学生人校时的中考总分平均值、性别、年龄等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 )。实验班采用常规教学法教学并强化养成教育,对照班只采用常规教学法。教学时间均为2006-2007学年下半学期,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计划、授课时数、授课教师、前期所开设的课程均相同,具有可比性。教材均采用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材《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程伟主编)。

2教学内容与方法

2.1教学内容

教材中的蛋白质与核酸化学、酶、糖代谢、生物氧化、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肝的生物化学、水与无机盐代谢、酸碱平衡共9章内容。

2.2教学方法

2.2.1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法教学。

2.2.2采用常规教学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养成教育,即教师在授课前向学生布置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的具有启发性的预习目标,以此为突破口,督促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并查找相关资料,对有关问题加以思考,写出预习小结,把未弄懂的问题或内容做好标记,以便上课有目的、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由小组长监督、检查实施的过程和效果,并及时反馈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督促学生认真听课、主动回答问题,鼓励其多思善问,指导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疑难问题及关键内容进行摘1己,记录一些关键知识点。同时,针对某些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记忆,再通过达标练习题训练、强化其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课程结束前,指导学生如何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课后,要求学生整理笔记,并对照笔记熟记要点、适时复习。教师在教完一章内容后,有策略地要求学生进行系统复习,抓住重、难点并强化记忆;同时,要求学生对整章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忍即匝各知识点间的关系。教师通过随机检查、提问、小测验、竞赛等方式进行监督和评价。

3结果与评价

3.1评价方性

(1)期末考试按教学大纲要求命题,实行教考分离,2班共用一份试卷,考试结束后2班学生的试卷混合,并进行密封式评卷。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采用t检验比较其差异;优良率情况采用扩检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0.05。用PEMS 3.1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处理。

(2)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对2班学生进行间卷调查。调查表共8项内容,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对每项内容选择“是”或“否”,采用不计名方式完成调查。共发放问卷106份,收回有效问卷106份,有效回收率100.00%。将各项选择答案为“是”的问卷进行统计,汇总、整理后用PEMS 3.1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处理。对2班问卷调查各项选择“是”的选择率采用XZ检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3.2评价结果

3.2.1 2班学生平均成绩比较(见表1)

从表1可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平均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2.2 2班学生成绩优良率比较(见表2)

从表2可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2.3 2班学生问卷调竟选择率比较(见表3)

由表3可知,2班学生在学习习惯、态度、方法、兴趣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

3结果与评价

3.1评价方性

(1)期末考试按教学大纲要求命题,实行教考分离,2班共用一份试卷,考试结束后2班学生的试卷混合,并进行密封式评卷。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成绩采用t检验比较其差异;优良率情况采用扩检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0.05。用PEMS 3.1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处理。

(2)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对2班学生进行间卷调查。调查表共8项内容,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对每项内容选择“是”或“否”,采用不计名方式完成调查。共发放问卷106份,收回有效问卷106份,有效回收率100.00%。将各项选择答案为“是”的问卷进行统计,汇总、整理后用PEMS 3.1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处理。对2班问卷调查各项选择“是”的选择率采用XZ检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3.2评价结果

3.2.1 2班学生平均成绩比较(见表1)

从表1可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平均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2.2 2班学生成绩优良率比较(见表2)

从表2可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第2篇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各行各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越来愈大。包括公务员考试在内的众多用人单位招考中,需要统计学专业的岗位愈来愈多。现在对经济统计专业学生有需求的已经不仅仅是各层次统计局、省调查总队、证券投行等单位,各级银行系统、企事业单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当然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毕业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考察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重点考核内容。作为经济统计学专业教师,我们有责任提高办学质量、为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统计人才,所以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的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本文主要从统计软件运用的视角,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学习统计软件对培养创新型统计人才的重要性

1、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大量信息充斥在我们周围,无论是在政府统计部门还是企业统计部门,已经都离不开计算机和统计分析软件,计算机和统计软件相结合的信息处理,逐渐成为统计相关部门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可见,社会需要能够熟练使用统计分析软件的本科生、研究生,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统计分析软件是每个统计学学生的必修课。

2、统计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

20年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经济计量学、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都要进行手工计算,最多使用计算器辅助,本文由收集整理使得计算速度非常慢,也无法处理复杂的问题,这无形中已经阻碍了统计学在实践中的应用。随着电脑的普及,统计软件开发和应用得到快速发展,鉴于统计分析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现在的经济和统计研究中,已经是没有统计软件寸步难行。所以,教会学生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已经成为统计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统计教学中加强统计软件分析课程,省去了繁杂枯燥的计算过程,有利于培养统计专业本科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直接提升统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工作能力,提高社会对统计专业的认可度。

4、为其他学科提供技术支持

近年来,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相关专业都在积极开设统计分析软件课程,在统计应用软件的支持下统计分析方法不再显得那么冰冷和难以接近,其他学科出于应用的目的也完全能够通过软件驾驭统计分析方法。所以非统计专业的学生同样需要开设统计分析软件课程。

二、统计软件的分类

统计分析软件有很多种,一般本科高校通常会开设excel、spss、eviews、sas、r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软件高年级学生可以自学的程度对其进行以下分类:

1、可以进行自学的软件

例如:excel,各高校给低年级学生开设的计算机基础相关课程中涉及到该软件,所以学生在了解基本电子表格知识和工具栏菜单操作的基础上,又学过统计学原理,参考excel书籍,自己按图索骥应该没有问题。严格来说excel不能算作统计应用软件,他只是带有部分简单的统计分析和图表分析功能,并且不用另外再进行特别安装,任何一台装有office的电脑都可以直接进入excel界面直接操作。

2、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在统计专业课程中穿插学习的软件

例如:spss、eviews等专业软件,这类软件一般会在多元统计分析、经济计量学、时间序列等课程中理论部分讲完后,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在机房半自学即可完成,因为虽然是专业软件,但是多为菜单操作,只要理论部分理解好,操作起来较为简单。

3、需要老师全程在机房上课教授的软件

例如:sas,这类软件的特点是软件包较大,功能较多,入门较难,学生自学较为困难,即使想穿插在专业课程中进行,学时也不够,所以必须独立开设为软件课程。

三、统计软件课程的特点

1、软件多为全英文,学生有畏难情绪

统计软件除了excel以外,多为英文版本,有的软件虽然声称已经汉化,其实也仅仅是前两层菜单汉化而已,其主体应用部分仍为英文。因为统计学的专业词汇较为生僻,学生不熟悉,也不愿意去记,因此学习时往往有为难情绪,这已经成为了学生学习统计软件的主要障碍。

2、操作性较强,易学易忘

软件课程操作性强,老师在前面做一步,学生在下面也做一步,老师做完了,学生也跟着做完了,如果当时就让学生重新操作一遍,他们也能够作对,都觉得很简单,甚至不愿意多花精力练习。但是间隔了几次课之后,再考察学生做一遍,很多同学就忘记了,所以学习统计软件必须要做课堂笔记,记清楚每个步骤,而且要多做练习,这样才能熟悉软件应用的特点。

3、学习统计软件必须有统计学基础

虽然软件课程注重的是操作,不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去计算推导,但是学生必须了解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原理内涵,然后才能正确解释软件给出的分析结果,最后才能较为恰当的运用分析结果得出一定的结论。例如,如果学生没有学过假设检验,或者学过忘记了,那么很多统计分析的结果是否有效判断起来就会有困难。很多同学只会死记硬背:p检验值越小越好,t、f检验值越大越好……这样往往会得出不恰当的结论。

4、实践性较强,需要大量案例

由于软件操作所有的运算都由电脑完成,给我们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所以有必要也有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给学生添加大量实际的、有趣的案例。这样作,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贴于

四、高年级大学生的特点

1、计算机基础较好,所以往往忽视软件课程

当代的大学生普遍计算机基础较好,有些学生在小学就开始接触电脑,在上大学之前很多学生可谓精通电脑,这使得他们往往在心里忽视软件课程,认为没什么好学的,只要自己翻翻书什么都能解决。但是,每当要交实验报告时,就会问个不停,既挤占了真正有问题的同学的学习时间,又增加了老师的教学工作量。

2、英文不好,看着软件就头痛,失去学习兴趣

有部分高年级的学生,英文基础不好,一看英文就头疼,所以对全英文的软件马上就失去了兴趣。也就不想认真学习,只是在记忆操作步骤,企图期末考试蒙混过关。他们没有意识到社会对应用型统计人才的真正需求。

3、精力不易集中,联网教学控制难度大

在机房上课的共同特点就是学生精力不易集中,因为大家都在网上,而且机器或者全部背对老师,或者部分背对老师,很难监控学生是在听课还是在网上做其他活动。所以教师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能的话教师上课要多走动。

4、软件应用可开发性强,学生缺乏学习能动性

任何一个软件,老师都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所有菜单的所有选项全部示范给学生,所以软件课堂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一定要多练习,多琢磨,自己可以尝试不同的选项有什么样不同的结果。但是,目前很多大学生很多都缺乏学习的能动性,老师教什么就做什么,自己一点都不肯多想想,作业抄袭。

五、教师在统计软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合适的教材

选择合适的教材,教师“教”和学生“学”都会轻松不少。软件课程的教材不太好选,既要有理论部分,又不能占得篇幅过多,还要有上机操作部分,主要步骤和结果解释要清楚,尽量减少学生记笔记的次数。

2、用课堂控制类软件,控制学生听课

学生如果看不见老师,只听见声音,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会产生困意,所以不能只坐在电脑前不动,要在幕布上指点,多走动,提高学生注意力。

3、请学生记住操作步骤,记笔记

现在,很多学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不太会学习,不知道那里应该标记、那里应该添加内容,过分相信自己的头脑,所以老师要时时提醒那里应该标记,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课后复习。

4、案例教学,提升兴趣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白统计分析方法的用途,除了教材上的案例,教师最好针对当今的热点问题,学生可能感兴趣的问题,形成案例,并随时更新。

5、定期提交实验报告

第3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统计学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2

中职教育是面向职业就业的教育,是为实现学生今后在专业岗位上的专业技能进行专业知识、技术的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建设方面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几乎所有中职学校都将这一目的作为自身教育的目标。统计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的专业课之一,也是经济管理专业课中比较重要的知识构成部分,将收集,整理以及对社会经济特征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但是因为课程内容的原因,很容易使学生对严密的体系,丰富抽象的概念,以及复杂繁琐的运算感到枯燥。所以,在统计学教育中,应该依据专业培养计划,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育力度,与实际结合,将应用能力培养作为第一目的,保证学生掌握统计学知识,可以在日后的经济问题的处理中充分应用。

一、统计学教育现状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如今中职学校的统计学教育一般作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存在于众多学科教育中间,统计学课程的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辅助其他科目的学习,对于很多会计、经济方面专业的中职学生,统计学是需要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但如今,统计学科目的教育在中职学校并没有很好的效果,统计学现今的不良发展状况除了由于统计法规宣传不够、专业人才质量和实际社会需求不成正比、统计数据质量不好以外,还有就是因为教育模式、机构、功能、标准、资源、过程等多方面的不足造成的。另外就是中职学校的生源一般都是基础知识水平不高,个人能力不强,在理解统计知识的时候存在一定困难,实际操作能力也比较弱,再有是因为不是主要专业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这门课程。为了提高中职统计学教育的质量,我们要从专业的角度对这类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确定问题所在,提升改革程度,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中职学校统计学科目教学的稳定发展。

二、中职统计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计学教育目的不明确

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具备良好素质和实际业务水平的应用性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这就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时不但要保证学生掌握专业的统计知识,还要有相当强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现在的统计学教育,一般都是注重理论知识教育,忽略学生的个人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学生的创造应变能力,动手实践管理能力,探究解决问题能力都相对较低。

(二)统计学教育教学方式单调

现在国内的统计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在课堂口头讲授为主,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应用启发式教学的教育方式,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互相交流。在统计学的教育中,对理论内容的重视,而对实践能力,教学发展变化方面的重视不够。 教学内容一成不变,没有新意。教育手段也停留在过去的形式上,不能运用现代教育工具形象的展示教育内容,影响学生的知识吸收效果。

(三)考核方式方法没有新意

现在统计学考试基本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或许可以促进学生明确的发展过程,使教学组织变得较为容易。但是因为考试内容严格依照大纲要求,不能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了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统计学教育改革的对策

(一)调整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

在过去的统计学教育中,基本都是以教师为主,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课堂上一味地记课堂笔记,几乎没有思考知识的时间,虽然教师讲了满满一堂课的内容,但是学生的记忆却并不深刻,完全掌握知识与并能实际应用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统计学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细致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的部分,增加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兴致。

统计学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与多门学科存在联系,包括数学,会计学,市场营销以及计算机等学科都有关系,通过统计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帮助其他课程的知识的吸收掌握。就要在教学的时候依据不同学科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要加强统计教学教育中的财务应用的统计知识;在进行市场营销的统计教育时要提高对市场调查统计的教学内容,以此扩大知识范围,不断丰富知识储备,进而构建学生的主动思考的习惯,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现教育实践的互相融合

中职统计学教师应该将多种教育技术、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可以通过基本的讲授,课堂的启发,问题的探寻,实践的进行,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几方面来实现教育目的。在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同时要提升学生实际水平能力的培养,加强技术应用能力。

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个班集体看成一个样本,确定设计模拟课题,让学生进行调查。由学生自己设计调查方案,自行进行小组分配,自行进行调查统计。包括调查目的,对象,单位以及调查的方法,数据的整合,最后的计算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对撰写调查报告,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分析研究都由学生参与,掌握工作程序,通过自身的实践加强理解认识,更好的吸收专业知识理论,提升教学效果。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尽量将课本所讲和实际生活两者相结合,在教学中尽量运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教学,最好是真实存在的事情,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接近统计学,进行统计学学习,更重要的是深刻意识到学习这门功课的意义。

(三)改变考试方式

过去的教育成果检验方式一般都是考查学生对书本内容的掌握,尤其是书本理论知识以及介绍的方法,所有考试的内容都和学习的书本有关,正确的回答出书本理论知识的问题,并不意味着掌握了统计应用能力,统计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中涵盖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是普通考试检测不出来的。一般统计学只是理论和实际应用两部分组成,所以考核也要对这两方面进行考察。

首先是考察统计学知识理论,这方面的概念、定义、统计作用、研究方法、特点、原则、工作步骤等都是考试的内容,最好将抽象的概念知识通过实际问题体现出来,保证学生通过理解概念来回答问题。

其次是考查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调查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调查结果,通过报告的形式进行反馈,不管在什么地方,调查报告是最好体现事物根本特征和发展状况的体现,这就考验着学生的写作和专业知识两方面的能力。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不是统计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的时候,采用调查报告的形式,考察效果是最有效的。另外现代教育教学工具的辅助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在统计学教育中,计算机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除了要在教学中保证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学理论,还要锻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调查、整理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依照教学的阶段性特点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锻炼学生进行图表绘制,计算统计指标,使用统计软件的能力。所以,在对统计学知识能力进行考察的时候,将是否能使用计算机类的现代办公工具看作是考察的一项,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实施创新型教育改革

在中职学校中普及并提升统计学教育是今后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领导的支持与重视,以及相关部门的配合帮助才有可能实施完善。所以,最后我要提出自己在教学教育指导中的实际教学方式细节的看法。

第一,要强调统计学教育的基本思想,在统计学教育中将抽样方法,概率初步、描述、推断、非参数统计与表格使用融合在一起,同时与教学案例相结合,争取可以系统全面地给学生讲解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和统计方法。第二,是统计学教育的基本途径,目前来看一般学校的统计学教育都是以《应用统计方法》作为选修课,以培养塑造学生的统计意识,传授学生统计方法,一般的统计学教育把课时控制在54到72小时为宜。第三,是统计学教育的目标,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对《应用统计方法》进行学习,从基础上了解统计学,构建基本的统计意识,可以采用兼得的统计方法,将应用广泛的表格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统计工作中。第四,是统计学教育题材的选取,这方面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习惯,教学目的,学生水平,教育实践自行确定,一定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争取达到最好的效果。第五,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进行统计学教育的老师一定要加强自身学习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统计学的不断创新发展,对教师的教育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随时掌握相关技术的更新。最后要进行统计学习评价,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由学到做,由理论到实践,变革传统考试方式,将调查报告的制作撰写作为考察的重要方面,使学生可以从统计的各个方面掌握统计要点,提升统计能力,最大限度的表现学习成果。

在中职学校的职业性教育过程中,专业构建和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实践教学,这一点被独立出来,提升了实践教学在教学建设和改革中的地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统计学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统计学的社会教育进程。另外,加强统计学教育可以实现统计工作者的价值最大化,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通过全文分析我们可知,只有在根本上对教育教学观念进行改革,提出符合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和自身能力的教育方法,才能改变当今统计学教学的不良现状,使之成为应用性强的专业学科。

参考文献:

[1]王新华,刘红红.统计学教育学改革的研讨[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

[2]梁雁.有关统计学教育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0(23).

第4篇

关键词:研究生 卫生统计学 PBL 教学方法

《卫生统计学》作为医学生建立统计分析思维的一门课程,是所有医学院校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如何培养医学院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使他们能够真正独立地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医学工作中大量偶然数据,已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一、PBL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教学模式。PBL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实际问题情景中,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集体讨论、相互协作来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相关科学知识的学习。PBL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加了获得大量应用知识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协作能力。

PBL教学法在西方的医学教育中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西方主流教学模式之一。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多所医学院校在本科生、研究生的临床课程教学中对PBL教学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和探索,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尝试在研究生的《卫生统计学》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研究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传统研究生《卫生统计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卫生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与其他医学课程相比,医学统计学具有理论抽象,晦涩,概念多,公式繁杂,内容的逻辑性强,而医学生普遍缺乏数理统计学和概率论等基础,往往不能正确理解统计学的概念含义,在实际应用中面对复杂的研究资料更是不知从何入手,被学生认为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目前,由于研究生生源以及各校统计教育程度存在差异,导致研究生统计学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双方缺少互动和交流,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备课主要是以教科书为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梳理和串联各个知识点,习题课对例题和课后题进行练习,学生只要在课堂上作好笔记,将老师对各个知识点的总结照搬照用,课后按照教学大纲复习、记忆,考试就能顺利通过,缺乏自我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研究生对医学科研工作进行科学的归纳、整理、分析、验证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在研究生《卫生统计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中最高层次的群体,相对于本科生来说,已具备一定的相关基础知识体系,掌握一定的获取信息资料的技能,也具备一定的主动探索、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及分析、判断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新知识的建构和原有知识的改组、重构。能够适应PBL教学中对学生主体的要求,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向,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更易适应和接受PBL的教学法。

研究生群体年龄普遍偏大,一部分学生已从事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一定的社会地位,对于学习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被动学习的层面上,“教与学”的单向知识流动方式,不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在PBL模式下,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以协助者、引导者的角色出现,整个教学活动体现出师生之间平等、互动的关系,双向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易进入角色,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研究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完全不同于本科生。研究生有一定的科研经费,有可用的实验室和更多的资源。加之研究生的课时安排不是十分紧张,有足够的时间查阅文献。因此,在研究生教学中推广PBL教学法有较大的优势。

四、PBL教学法在《卫生统计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1.问题引导(或精讲)

由于《卫生统计学》课程中的一些内容还需要教师的讲解,加之学生在课外没有充分的时间对实例进行彻底分析,所以目前的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情况给予学生一些有准备的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便于学生进行实例分析。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和知识结构特点,也可以是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来设计案例和若干问题,作为课堂讨论提纲,在课前提前发给学生,以便准备。

2.学生分组收集整理资料

PBL中的学习小组每组6~8个学生组成,在完成相应内容的理论授课后,各小组结合理论知识,利用学校图书和网络等资源查阅相关资料,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小组成员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以便形成较好的团队关系。学生在进行PBL前应精心策划好解决问题的程序,并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推进解决方案的形成。小组中各成员应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智力水平,共同协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课堂讨论

在每次上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最初的实验设计展开讨论,帮助他们建立评价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的思维模式。组织学生由各小组阐述讨论结果,进行课堂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进行相互辩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启发、引导、控制、协调的作用。

4.教师总结

讨论结束后,由授课教师对一些共同性的问题和争议较大的疑难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归纳重点、难点,同时对各组的汇报发言进行点评。

每个学生都要书写详细的分析报告,教师通过学生对实例的分析,来评价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统计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认识到研究问题的性质、实验设计方法与选择统计分析方法时的关联性,从而达到对统计学理论真正理解并灵活运用的目的。

总之,PBL教学法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的先进性、科学性值得我们借鉴。PBL教学法在研究生的《卫生统计学》课程中应用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如何与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相融合,进一步建立适合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特点的教学新模式,还需要大量的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具体的应用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胡明月,黄陈.PBL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5-6.

[2]PrinceKJ, van EijsPW, BoshuizenHP, etalGeneral competencie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 PBL) and non-PBL graduates[J]. Med Educ,2005,39(4):394-401.

[3]宋利,史海水.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与评价[J].医学教育探索,2009,8(3):260-263.

第5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统计学;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教学改革立项课题“非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3日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推进独立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独立学院面临的主要问题。独立学院办学机制灵活,其生源介于二本和高职之间,使得独立学院不能套用其母体学校原有的教学模式,也不能照搬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应寻求新的突破。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独立学院已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阶段,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核心课之一的统计学,学生往往感觉公式多且学习难度大,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后受益不大,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因此,本文将基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分析目前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独立学院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二、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统计学课程教学脱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培养目标定位在科学技术的转化和知识的运用层次,因此统计学教学也应充分体现统计知识在现实经济社会中的应用。而目前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却存在两个误区:一种是沿用母体学校的教学特点,比较重视统计理论体系以及统计方法的推导,侧重统计推断及各种证明;一种是重描述统计、轻推断统计,大量课时用于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指标、统计指数等等,倾向于高职院校统计学的教学特征。另外,现有统计学教材中普遍缺乏统计案例,即使有案例也比较陈旧,与现实经济管理严重脱节,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大部分学生学完统计学课程后对统计学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上,在实践中对如何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的经济管理问题缺乏感性认识,学生总感到统计学课程过于抽象,缺乏学习兴趣。

2、与专业知识融合不够紧密。统计学是方法论的科学,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开设了统计学课程。统计学在各学科上的适用内容是不一样,比如会计专业更侧重统计指标、指数的应用,而市场营销专业更侧重统计调查、统计预测等的应用。独立学院与其母体学校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都要充分体现其应用性特征,因此就要求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也应当与学科专业紧密联系起来。然而,目前各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基本都一样,没有针对各专业特征而专门编写的统计学教材和大纲,教学上也没有体现统计学在各专业的应用特征。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统计学后不知道这门课程在本专业中有何作用,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统计学无用。

3、实践教学内容不足。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传统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大都是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不注重实验课和实践教学环节。即使有一些训练也是手工的操作与运算,使得学生将大量精力用于繁重的手工计算中。由于统计数据大量性和复杂性,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已离不开各种统计软件。而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中缺乏实验课和实践环节,使得学生很少接触和操作各种统计软件如Excel、Eviews和SPSS等,这最终将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会运用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使得统计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市场要求。

4、教学方法单一。尽管目前统计学教学手段在原来粉笔的基础上加入了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信息量大、表现力强、准确度高等特点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但教学方法上却依然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老师只负责统计知识的讲授,学生负责听和记笔记。相比于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任务导向型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而言,学生在灌输式教学方法中只是机械性的被动式接受,这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5、学生学习难度大。统计学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且容易混淆、公式多且计算量很大。独立学院学生相对于二本学生而言,其基础较差、学习自主性较弱,而且经济管理类学生大都为文科背景,其数学基础较薄弱,在统计推断内容的学习上显得非常吃力;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面对包含大量数学符号的公式和大量计算时会产生恐惧心理,这进一步减低了学生对统计学这门课的兴趣,因此学生普遍反映统计学课程难学。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独立学院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应当紧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无论是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应当充分体现统计学的应用性。

1、实施“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三层次教学模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以市场上各种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统计学教学模式应该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三层次教学模式。理论教学是指教师利用黑板或多媒体在课堂上讲授统计学基础知识。实验教学是在实验室机房进行,它主要培养学生应用统计软件分析问题的能力,讲授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的功能、操作方法以及分析结果解释,利用统计软件代替手工来处理复杂的统计分析过程,学生只需要掌握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从而使学生从大量复杂公式演算中解放出来。实践教学是综合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项目,让学生自己去设计统计调查方案和问卷等多途径收集数据、然后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撰写分析报告。这种全过程参与式的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和统计软件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采用“分专业”教学模式。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应当与学科专业紧密联系起来,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从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案例等方面体现专业特色。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在统计调查内容讲授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某产品的满意度调查、售后服务质量调查等;讲授时间序列分析时,可以根据某公司近10年的销售额数据进行长期趋势变动分析、季节变动分析等。再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可以结合某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案例来讲解统计调查内容,并依托员工满意度调查数据来讲解方差分析等统计推断内容,也可以结合某企业员工绩效评价来讲解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这种“分专业”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统计学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应用性特色。一方面加强实验实践内容的教学;另一方面突出实际工作中经常运用到的统计知识的教学。(1)删去统计分析中的几乎所有的数学证明,只给出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以及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作用和特点,以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和“从应用角度把握”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2)在实际应用中,数据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因此,在以应用为中心的统计学教学中,要增加统计数据收集内容,尤其问卷调查部分;(3)删除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应用到或者已经是常识的内容,如指标分类、国民经济核算等内容。独立学院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微观企业方面的工作,国民经济核算在实际中应用较少,且这部分内容在西方经济学中已有涉及;(4)加大推断统计内容的课时比例,如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内容应重点讲解,在教学中应突出各种推断统计方法的作用,弱化它们的理论推导,重点在于各统计方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4、实施“课前任务―课堂讲解―课后练习”的任务导向型教学过程。传统的统计学教学往往都是从概念、作用、分类、意义等开始,教师花大量时间在这些概念的讲解上,这种教学过程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容易导致学生疲倦,也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被动地跟着教师学习。采用“课前任务―课堂讲解―课后练习”的任务导向型教学过程能有效地避免传统式教学的上述缺点。任务导向型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前任务,提示完成课前任务可能需要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是可以提高学生兴趣;二是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去主动学习;三是提高了后面内容的课堂教学效率。课前任务的设计要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课前任务的解答过程中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讲解过程。

5、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大胆采用现代教学方法。独立学院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教学方法应该大胆改革和创新,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导向型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鼓励互动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导向任务、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教与学共鸣。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元欣,庄严.“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4.

[2]曾五一,孙蕾.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统计学发展的几点思考[J].统计研究,2007.8.

第6篇

摘 要 目的:探讨移动护理车在外科病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4月择期手术患者2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外科病区常规宣教方法进行宣教,观察组采取移动护理车的宣教方法对患者进行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健康宣教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教育效果评价指标及患者满意度调查评价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移动护理车的使用,使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转移到了患者床边,节省了患者信息再次记录、登记、整理的时间和往返于护士站和病床路上的时间。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形式,可以形象、生动地进行宣教,使患者更易于理解。而高效、丰富的健康教育形式和便捷的工作方法也提高了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其不足之处是,笔记本电脑待机时间短,需定时充电增加了使用的不便。

关键词 移动护理车;健康教育;外科病房;围手术期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7.038

健康教育是改变患者对疾病护理认知的重要途径,可激励患者积极参与健康维护,提高生活质量[1]。我院健康教育与国内大部分医院一样仅处于纸质形式的发展阶段,存在记录繁琐,难于控制、统计困难等缺陷[2],而且由于护士工作繁忙、经验不足或专业知识不全面,健康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3]。随着外科手术的迅速发展,围手术期健康教育逐渐成为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与发展,医院信息化也逐步由局部信息化建设向临床、向患者床旁发展。我院自1997年开始医院信息化建设,截止到现在信息化已基本覆盖我院临床的各个部门和行政科室。在2010年我院临床病区开始使用移动掌控电脑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使护士的工作延伸至床旁,我院又于2012年底给各临床病区配备了移动护理治疗车。我院外科病区以医院信息化为依托平台,将移动护理车与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地结合与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4月择期手术患者200例。男116例,女84例。年龄18~76岁。学历:大学22例,高中39例,初中65例,小学63例,文盲11例。手术类型:胃手术21例,甲状腺手术23例,结、直肠手术45例,胆囊手术76例,其他手术35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工具 参照《腹部手术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3]制定我院外科病区的健康知识教育效果评价表与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按照传统的日常宣教方法,对患者进行完治疗护理工作后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教育材料多为纸质材料,方法多为口头讲解。

1.3.2 观察组 使用移动护理车。健康教育可以穿插在治疗护理工作中,教育材料可为纸质、多媒体影像、PPT等,方法为口头讲解、演示、现场模拟等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移动护理车由笔记本电脑推车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组成。护理操作软件使用环球康援移动护理系统操作软件,其护理系统包括患者一览、医嘱执行、医嘱查询、护理评估、护理计划、护理记录、生命体征、检验结果、健康教育、交班记录等16个功能板块。在健康教育功能板块中可以根据患者个体需要和疾病差异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内容与健康教育形式,如制作的多媒体视频、PPT、动画演示等。对于患者提出治疗护理方面的疑问可以通过查阅医嘱查询、护理记录与护理评估等功能板块的内容予以解答与讲解。

1.4 评价方法 在实施评价前对实施评价的护士统一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的统一性、问卷发放对象的选择条件、收集资料的方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方式与技巧等。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前1 d分别对患者健康知识教育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健康知识教育效果分为明确、比较明确、不明确,患者满意度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4个层次。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等级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宣教结果比较(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表2)

3 讨 论

3.1 移动护理车的应用使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从护士站转移到患者的床边 常规的健康教育需要护士往返于护士站与患者之间,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疑问和需求无法做到第一时间进行解答,而自移动护理车推广使用以来,护士在病房进行治疗操作的任何时间,对患者或家属提出的疑问和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解答并进行相关问题的健康教育。如在床旁为患者进行化验检查结果的宣教,对于最新开立的医嘱也能及时做到刷新并通知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随时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液体出入量、用药等),同时还可以把宣教过程中收集的患者信息录入电脑,节省患者信息再次记录、登记、整理的时间和往返于护士站和病床路上的时间。

3.2 健康教育的形式多样化、丰富化 传统的健康教育形式有口头、书面、宣传手册、画报等形式。我院外科病房使用移动护理车以后,在健康教育形式上除了能满足传统的健康教育需求以外,还可以根据病房的专科特色将健康教育所需的内容制作成PPT、视频等资料,供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使用,更加形象、生动地为患者和家属进行宣教,患者和家属也易于理解和掌握。

3.3 提高了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移动护理车在外科病房健康教育中的推广应用较之前的健康教育模式更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满足他们提出的各种需求,同时能够减少护理人员往返于护士站和病床之间的次数,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护患矛盾。因此,高效率、丰富的健康教育形式和便捷的工作方法提高了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4 不足 在移动护理车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笔记本电脑因电池待机时间有限,需定时进行充电,否则会影响其使用;由于医院局域网安全防护的要求,为保证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部分健康教育资料的维护与修改需信息部门网上办公流程的通过,不方便及时更新和维护。

4 小 结

目前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在国内医疗机构逐步得到推广应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显著提高护理效率与护理质量[5],针对医院后期的信息化发展的期望,如果能根据不同病房和不同功能的信息化需要配备不同的电子产品来满足临床护理的需要,例如配备平板电脑进行专门的健康教育,既轻巧又便于携带,将使护理工作更加便捷。当然,要想使患者获得更个性化、优质的健康教育,今后还要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的培养,以便根据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高质量的健康教育需求[6]。

参考文献

[1] 刘 娟,闫燕峰.7例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J].吉林医学,2011,32(17):3595-3596.

[2] 汪瑞棋.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1,24(8):4845-4846.

[3] 杜心平.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J].护理研究,2009,23(1上):13-14.

[4] 宫久玲.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在腹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32(3):203-206.

[5] 刘酉华,赵立新.临床护理移动信息车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2570-2571.

[6] 真启云,贡浩凌,解红文.健康教育路径计算机模块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5):425-427.

第7篇

【关键词】整体学习法;学习技术;信息分类

一、整体学习法的含义

整体学习是运用你大脑里已有的丰富的神经元网络吸收、整合信息。整体学习在于创造信息的网络,一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相互关联,那些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使你真正做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从而轻松地学习知识。整体学习与机械记忆正好相反。机械记忆就是反复记忆信息,希望以此牢记信息。整体学习法是一种学习理论,它更精确、全面地描述了我们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人的大脑是通过数十亿个神经元相互联系储存信息的。工作方式不同于电子计算机,整体性学习需要采取多种途径综合学习,将获取的信息关联起来,形成一张网络。

二、整体学习法的特点

1.整体性学习法将学习到的知识建立起形象生动的联系。知识的学习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学习任何知识(概念、定义、公式、问题、观念、理论等)都需要联系。创造的联系越多,它们就会记得越牢、理解得越好。

2.整体性学习法有别于传统的机械记忆和重复学习法,机械记忆认为学习就像整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盒子。一个数学大盒子里装有代数、几何、微积分小盒子。微积分小盒子里又有更小的函数盒子和一些公式的应用盒子等。在微积分盒子里不可能找到生物、历史、绘画、舞蹈和科幻电影的踪迹,而运用整体学习法需要在不同学科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3.整体性学习者不只采取传统的有组织的方法(整理盒子)储存信息。整体性学习者经过系统训练,做到可以将所学知识关联起来。也就是说公式不再仅仅是公式,可能与一种感觉相关,也可能是一幅图像。

三、整体学习法中的具体技术

1.比喻

使用比喻这种文学上的工具将要学习的信息与某个熟悉或印象深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不熟悉的知识和熟悉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按照下面三个简单步骤建立“桥梁”。(1)确定你要深入理解和记忆的信息。(2)在你的个人经验中寻找与信息部分相似的东西。(3)重复上述过程,检查比喻不恰当的地方。

2.内在化

是指使用学习者的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要学习的信息,使要学习的信息更具体、更形象。让信息在脑海中出现相应的图像,有声音、触觉和情感等。

内在化的过程:(1)明确你要内在化的概念。(2)将其在脑海中建立图像。(3)将图像动态化。(4)加上其他感官的互动。(5)重复和优化图像。

3.图表法

是指用学习者熟悉的图形、图像和文字表示要学习的知识,同时用线条或注解表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图表法常用的图表包括流程图、概念图和图像等。

4.联想法

是指学习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借助生活情景或故事情节等熟悉的动作或场景,将一系列信息串在一起,变成一个有联系的链条。学习者再回忆已学知识时,只要进入链条中的一环,就可以轻易地回忆起链条中的其他环节。

5.挂钩法

使用挂钩法首先建立一连串熟悉的形象,通常用基本数字创造形象挂钩,然后将需要记忆的信息与数字形象挂钩联系在一起。挂钩法对于记忆日期类的数字很有效。

6.信息压缩技术

使用文字、图形、图像等对需要学习的信息进行提炼加工,减少信息的容量,寻找信息的逻辑关系。信息压缩技术通常使用的具体方法有记忆术、图像联系以及笔记压缩法等。

四、整体学习法理论假设

整体性学习基于三种主要观点:结构、模型和高速公路。

1.结构

结构就是一系列紧密联系的知识。结构就好像人脑中的一座城市,在城市中有很多建筑物,建筑物之间有道路相连,有些建筑高大而且重要,与城市中的其他建筑有上百条路相连,而其他一些无关紧要的建筑,则只有少数泥泞的小道与外界相通。

对新知识的较强理解能力,就是知识结构高度发达和完善的结果。如果对于有些学科可以做到轻松理解,读起各个学科的书籍毫不费力、兴趣盎然,一切内容看起来浅显、通俗的原因,就是在他的大脑里已经有这些科目的发达知识结构。假如说结构是大脑里的城市,那么这些城市一定是道路四通八达、路面整洁而且交通井然有序,虽然车水马龙,却从不见交通堵塞。相反,为什么有些学科理解起来那么困难呢?这说明城市简陋,道路不畅,甚至有些道路甚至无所指向,或是修了半截,或是孤零零一条,在这样的城市中行走,迷路是必然的。知识结构就是大脑中的参考地图。

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就是绘制一份优秀的地图,就是建造一座设计良好的城市。所以建立知识结构时,目标就是在各种知识之间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运用整体学习法就是要这么做,每学习一个新概念,都会自动地与其他知识相联系。

2.模型

假如说知识结构是整体性学习的门户,那么模型就是开门的钥匙,模型是简化的结构,也是结构的快照,更为简单和更易储存。模型对于快速学习新概念至关重要。模型有很多种形式,但是目标总是同样的:就是压缩信息。通过将一些核心概念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创建一个模型。模型对于你开始构建一个结构或是在当前结构上添加内容非常重要。

3.高速公路

结构里有很多路将建筑连接在一起,拥有数百条城市内部的公路当然很有用,但是光有内部的路并不足以发挥具有整体性大脑的真实力量。因此,你需要增加的是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即结构与结构之间的联系。高速公路作为参照物可以连接两个完全不同的观念。假如你正在阅读生物学课本,又与学过的商业发展史课程相比较、相联系,这就建立了高速公路。建立高速公路的好处不会马上显现出来。利用高速公路可以在专业交叉的领域建立起新的结构。

五、整体学习法信息的分类及其对应的学习技术

大多数学科知识都是各种类别信息的组合,识别信息的分类,并用适当的方法去学习。

1.随意信息,随意信息是指那些无法再加工,通常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随意信息缺少逻辑关联,一般是一系列事实、日期、定义或规则等。 运用整体学习法学习随意信息时,可以采用联想法、挂钩法、压缩法。

2.观点信息,观点信息是对于事物的不同认知或表述的信息,通常存在分歧或争论。观点信息的知识获取环节很重要,一般运用速读技巧收集观点信息,然后运用图表法提取出关键思想,形成图表笔记,让不同观点信息一目了然。

3.过程信息,是指讲述一系列动作、操作或流程的信息。学习这类信息相关的知识时,需要不断练习、反复实践。学习过程信息需要建立熟悉的、恰当的模型,将模型与知识结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记住了熟悉的模型也就记住了过程信息,可以运用内在化、比喻法、图表法等方法。

4.可视信息,是指那些在实际生活中可以观察到、听到、触摸到的信息。学习可视信息可以运用内在化方法将可视信息与多种感觉器官相联系,加深印象,牢固地掌握。

5.抽象信息,与可视信息相反,抽象信息缺少与感官直接联系,但一般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数学、物理、化学知识中,大部分是抽象信息。

抽象信息非常难以理解,但是逻辑性很强,学习抽象信息的方法是在处理抽象信息时,将其分解到具体的层次。这种知识的特点是一环链接一环,打好基础很重要。

六、整体学习法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要深入拓展学到的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如果需要将很多抽象的课程进展到一定的深度,而这些信息可能不太重要或者未来很多年都不一定用得上,就有可能陷入死读书的困局中。通过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知识就会记得更牢。实际应用过程中,并不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技术步骤进行,而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寻找不寻常的方式去应用观念,没有可遵循的通用的实际具体应用步骤,不过可以提供一些将各学科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思路和建议。

1.统计学,利用统计学知识去统计一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比如当我们购物的时候,可以统计一下哪个地方物美价廉的商品更多一些。当我们出行的时候,哪条交通线路上的车辆少一些,花费的交通时间短一些等等。

2.计算机科学,可以编一些小程序来实现我们想要的功能。比如将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点用程序来实现。

3.会计学,会计学能帮助我们管理个人及家庭财务。运用会计学的记账方式和算账方法把个人及家庭的财务收支信息管理得井井有条,查看起来一目了然。

4.经济学,经济学可以教会我们如何看待金钱在社会中的价值,弄明白金钱仅仅是物质交换的载体,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有质的提高。

第8篇

【关键词】案例式立体教学法;泌尿外科;教学效果

案例式教学法(case-based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ethod,简称“CTTM”)是指将案例教学与立体教学融会贯通,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1]。其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角度多、纬度广、信息量大、系统性强等优势,更加立体化,因此可被称为“案例式立体教学法 ”[2]。我们将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引入到泌尿外科教学,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研究,最终结果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于我院泌尿外科实习的56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8人。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学习环境、学习水平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教学方法

1.2.1实验组给予案例式立体教学法

一是教案和n件的设计。课前对典型的泌尿系统疾病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收集的资料应主要包括视屏、图片、相关病例等。根据教学任务及目的,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和教学活动,突出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活动包括小组讨论、同学发言等。

二是课堂上的教学组织。课堂上将收集到的典型泌尿外科疾病资料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比如声音、图片、视屏、文本等,激发学生对“仿真病人“的认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实习生对病人进行初步地分析与判断,得出自己的诊断结果与结论,最后再由老师组织实习生进行互动讨论。

三是网路课程的学习。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教师应在联系教学实践的同时,结合网络上的精品课程,利用课堂或者实习等时间,为实习生推荐相关的精品案例和教学内容。

四是案例式立体教学的环境营造。教师可以将课间时间充分利用,为实习生播放相关的教学视屏或影像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泌尿外科的重视程度。

1.2.2给予对照组传统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简称LBL)是指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为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传统教学法的操作流程为:老师根据教学任务,按着教学大纲规定,以讲解重点和难点为主,学生课上记录笔记,课下完成作业。

1.3评价标准

教学效果评价分为两部分,考试及问卷调查,其中考试又分为病历分析和基础知识,采用百分制形式,病历分析和基础知识所占比例分别为40%、60%;问卷调查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和一般三个等级。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数据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 P

2 结果

2.1问卷调查

由表1可得:在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所占比例分别为100%及96.4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教学效果

由表2可得: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基础知识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不具有可比性,但在病历分析和总成绩方面具有明显差异,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泌尿外科与其它学科相比,解剖位置及患者年龄都较为特殊,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在传统教学中,主要以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案例式立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在教学主体、授课方式和教材的选择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案例式立体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能力[3]。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成功地将案例教学法和立体教学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相比在许多方面都非常具有优势,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适用于多种学科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二是案例式立体教学法以多媒体为载体,生动象地展示了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增强信息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对对于所学内容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4]。三是案例式立体教学法是符合现代教学发展需要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教师的引导地位得到加强。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知识漏统,做到查漏补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提高综合分析能力[5]。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实验组课堂气活跃,实习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对学内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得出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应用于泌尿外科教学效果良好,可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强临床实践能力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张家俊.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泌尿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8):14-15.

[2] 肖峻,诸禹平.案例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1):169-171.

[3] 祖雄兵,张晖辉.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泌尿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0):103-104.

第9篇

关键词:词汇;词汇学习策略

收稿日期:2007―10―25

作者简介:钟文秀(1973―),女,汉族,山东省菏泽市人,菏泽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

词汇是英语的三大要素之一,也是英语学习和应用的基础,因为不管你语法学的多么好,语音多么准确,没有词汇来表达广博的含义,用外语交流就不可能进行。认识单词,即使不懂句法,也能够给听者提供足够的信息(S.D.Krashen, 1988, p.109)。本研究的目的是找到高中英语词汇学习的有效策略以及如何在外语教学中运用这些策略。

一、理论基础

(一)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是有意识的,通常涉及到至少两个相关的观念:一个是关于学习的认识,另一个是运用认知策略的能力。认知策略常见于心理过程,而元认知策略包括对一个人所做的以及所运用策略的觉察,也包括实际学习过程的认识。同时还包括在困难情形下有意识地运用和调节适当的学习策略的能力。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运用的不同的操作方法。元认知能力是实现认知能力的基础,OMalley & Chamot (1990)认为:没有元认知方法的学生从根本上说就是没有学习方向和没有能力回顾学习过程的学习者。有效地运用元认知策略对有效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二)关于词汇学习的认知理论

1.克雷森的输入假说

1987年,克雷森为了处理二语习得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假说,输入假说就是其中之一。学生为了获得足够的输入应该尽可能多地接触词条。学生可以通过新词条与已有词汇知识的联系,逐渐地形成自己的词汇。即使学习者的注意力不在于词汇的学习,只要他接触的词条多,他也能够掌握大量的词汇。

2.信息加工系统

信息加工系统指学习者在学习的情景下如何处理呈现给他们的信息(Houston,1986)。它意指:根据心理机能的解释,周围的信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结构不断地被编码、储存和提取(Carroll, 1999)。

开始,输入是作为刺激进入人的感觉记忆,而感觉记忆只能短时间地保持信息。短时记忆非常有限,它大约只能容纳7±2个单位的信息量(Carroll,1999)。这可能只有7个单词量,但是很多句子多于7个单词,我们就必须想办法解决7个以上单词的问题。其中的一个办法是把单词分成不同的语法单元,像名词词组、动词词组等。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储存负担减少到两三个单元。这时,我们就使用了运作记忆。运作记忆不同于短时记忆,它表达的是一种动态的记忆过程,而短时记忆通常被认为是被动的信息储存(Carroll,1999)。运作记忆既有储存功能,又有加工功能。运作记忆的加工功能用于把单词组织成不同的单元,使其相对稳定地保存在人的记忆库里(Carroll,1999)。它包括了学习者处理词汇知识和信息时所需要经历地各个步骤和阶段,直到能够正确地掌握和使用这些信息。

二、研究方法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山东省菏泽学院外语系的201名学生。他们的平均年龄20.32岁,男女生比为96:105。数据主要来源于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词汇量的测试和两套英语水平测试。

1.调查问卷

词汇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根据OMalley和Chamot的三元语言学习策略(1990)。此调查问卷用汉语编写,既有定量的调查又有定性的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数据,问及每个被调查者的人口统计信息和大学入学成绩;第二部分是关于词汇学习的观念,包括11个问题,分为三个方面的词汇观念:应该记忆词汇,应该在文章中掌握词汇,应该学习和运用词汇。第三部分是词汇学习策略,包括90个词汇学习行为,分为三大部分: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

2.词汇量测试

本测试选用要求词汇量为3300难度的试题,给出100个英语单词,让学生选择对应的汉语意思。

3.英语水平测试

笔者和几个同学一起,设计了这套水平测试题。为了增加测试的效度,我们用这次测试成绩和期终成绩各占50%,得出每个同学的合成成绩,这个合成的成绩比一次考试成绩更能反映出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调查过程

为了保证本研究的效度和信度,作者在进行正式的调查和测试之前,曾做过小范围的实验研究,并对部分问卷进行了修改。在调查之前,作者向参与调查的班级的老师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老师把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回答这些问题。一周以后,学生用1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了英语水平测试。最后,对学生进行了两个小时的英语期终考试。

(三)数据分析

经过统计,在201份调查问卷和3次测试中,有12份是无效的。因此,作者仅将189位同学的调查问卷和3次测试成绩整理、输入计算机并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最新版本SPSS10.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求调查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作者先用描述统计学统计出中国的大学生使用词汇学习策略的总情况,然后,对所有独立变量和两个非独立变量(词汇量和英语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目的是为了找出不同的学习策略和词汇量、英语水平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后,比较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和英语成绩差的学生在使用学习策略上有什么差别。

三、结论

通过统计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学生运用包括元认知、认知和情感策略在内的多种策略来学习英语词汇,最受欢迎的策略为自我调控、做笔记和猜测策略; 词汇策略与词汇量基本上无显著性相关。相反,词汇应该通过运用来学习的观念有助于词汇量的扩大;自我调控、选择注意、归类、练习、做笔记、猜测以及情感策略有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其中,选择注意和归类的有效性更为明显;好学生和差学生的词汇观念和策略存在着较大差别。

参考文献:

(1) Ahmed, M.O Vocabulary Learning Techniques In P Meara (ed.), Beyond Words (pp.3-14) London:CILT, 1989.

(2) Clark, H.H Discourse in Production In M.A Gernsbacher (Ed.), Handbook of psycholinguistics (985-1021) San Diego:Academic Press, 1994.

(3) Jack C Richards, John Platt and Heidi Platt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 OMalley, J M & A U 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5) Oxford,R.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Newbury House/ Harper Collins, NY, 1990

(6) William, M & R.L Burden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7) 卜元 影响英文单词记忆效果的因素 外语教学与研究〔J〕,1992, (1) 14~19

(8) 王立非 现代外语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