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教案

时间:2022-03-12 02:52:46

导语:在综合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综合教案

第1篇

一、安全工作。

1、进一步完善了制度建设。根据‘沈北新区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了我校的有关应急预案和各项安全工作制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能力,有效避免和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

2、全面作好安全教育活动月工作。根据教育局安排,4月以创设良好的卫生环境为主题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3、认真开展安全工作大检查。中心校领导小组对本校及下面各主校进行了安全工作大检查,要求各校加强自检力度,不留隐患和死角,新增设了消防点,购置了成套的消防器材。

4、认真做好安全法治教育课堂工作。充分发挥了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继续开展了安全法治教育进课堂工作,聘请了派出所周景峰警官为全校学生上了一节安全法治教育课,效果非常好。

5、作好我乡乘车学生的调查和安全教育工作。继续实行实名制乘车,摸清了底数,每周向乡校车办上报一次,作好了家长工作,签定了乘车协议,确保了学生乘车安全。

二、综合治理工作

6、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工作。开展了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为主题的专题法治教育活动,作好‘两法一例’的学习和宣传工作,开展了‘崇尚科学,抵制’活动,组织了‘争做守法小主人’征文评选活动。

7、继续作好禁毒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全国‘6.26’禁毒日,积极开展以‘珍爱生命,远离毒pin,’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利用了红领巾广播站进行了大力宣传。

第2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10月16日我县道安委联席会暨“有礼出行,共创平安”道路交通安全大会战部署会的会议精神,根据《**县“奋战一百天,全力降事故”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全面推动我镇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大会战”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我镇在2019年10月18日**镇党委班子成员开会专题研究道路交通安全,2019年10月21日召开了全体机关干部参加的**镇“有礼出行,共创平安”道路交通安全大会战部署会,下发了《**镇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全镇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大会战”重点整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全镇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专项行动进行了部署,现将行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成立了**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班,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镇党委委员、*****任副组长,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副镇长****、***为成员,工作专班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大检查行动并积极做好信息反馈工作,交通员郑云华任办公室主任,切实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重点整治的组织领导。

二、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跨街横幅,和村信息站滚动播放安全标语和交通安全视频等形式,大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全镇群众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三、重点领域,大力整治

按照工作措施部署,对各项重点领域开展重点整治:

1、强化客运企业重点整治

10月23日,**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班干部会同交通、交警及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来到**镇客运停车地点进行全面的隐患排查,督促辖区运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落实客运站规范化管理,填写隐患排查台账,督促**镇客运车辆认真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保证上路客运车辆安全性、稳定性、防护制动等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2、对“320国道二改一”施工单位进行安全学习及注意事项交办

10月28日镇分管交通领导组织交通、交警、施工方等开展安全学习常道安办[2019]28号文件精神并交办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求限期整改。督促施工方加强安全管理,强化日常监管,并对要求施工方“应设尽设”设置非隔离护栏装置,水码、隔离反光锥等安全设施规范设置,在施工路段和事故多发路段实施亮化照明并在车辆通行的高峰期和重点路口派员看守,做好通行安全提醒,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3、强化车辆超限整治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班人员和交警部门加强对辖区巡查和监管,严格查处超限载案件,坚决打击非法超限载运输损坏公路的行为。

4、开展校车重点整治

10月20日以来,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班人员来到**中学、**小学***小学和**镇中心幼儿园,**镇乐添幼儿园进行校车安全检查,检查是否有校车接送学生情况,校车驾驶人资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对不具备驾驶资质的驾驶人,依法采取停运措施。对校车驾驶人进行面对面、点对点的警示教育提醒。要求学校建立日常安全管理档案,落实监管责任,确保宣传行驶安全。

5、加强电瓶车、摩托车、三轮机动车安全整治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班人员联合交警、城管协管员在集镇村民群众比较集中的路段全天候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加强对驾驶人交通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安全行车的意识,拆除妨碍电瓶车行驶雨篷,严格查处电瓶车、摩托车不戴头盔行驶、酒驾醉驾,农用车非法载客、电瓶车搭载成年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6、强化隐患路段重点整治

10月中旬,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班人员联合交警对全镇道路进行隐患排查,对事故高发治理整改路段和道路路口、机非混行复杂路段,施工路段、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路段、三级以下山区公路各种措施排除隐患,设置提醒标志并对全镇农村道路路标标志进行补缺补漏。

7、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宣传“ 五进”活动

(一)进农村

以村为单位,强化道路安全基层网格建设 ,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对网格内60岁以上且驾驶电动车的老年人要逐户逐人建档,实施挂联精准宣传教育,落实“每周一提醒,每月一见面”。

以周二下村日为载体,充分利用乡村大讲坛开展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日大力开展农村安全知识宣讲,组织村民群众特别是60岁以上驾驶电瓶车的村民观看交通安全视频,通过党员联户送安全交通知识上门,为村民群众电瓶车粘贴反光条等形式,常态化宣传交通安全。

(二)进企业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班人员会同交通交警及运管部门对镇辖区范围内从事客运、中小学生接送车辆进行检查,检查车辆驾驶人资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并对车辆驾驶人进行面对面的警示教育提醒的同时检查车辆是否按期参加年检和违法行为是否处罚到位,安全主体责任、日常安全教育、驾驶人员聘用等制度等是否按要求落实。

利用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车和道路交通安全单及道路交通安全视频在企业中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为企业职工电动车粘贴车身反光条等,督促企业落实内部交通安全监管责任,明确交通安全监管责任人,加强企业职工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将员工交通守法行为与工作纪律同检查、同考核。建立“交通安全监督门岗”,要求职工上下班途中驾驶电瓶车戴好安全头盔开展安全提醒。

(三)进校园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班人员会同交通交警及运管部门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开展“我是党员我奉献”、“小手牵大手”、“城管护学”等多形式、全方位的交通安全宣教活动。在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安全交通知识教育,将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纳入每周升旗后“在国旗下的讲话”的宣讲内容,并在每天上下学时段利用学校电子屏播放交通安全常识、事故案例进行宣传,加强对学生及家长交通行为的检查监督,提醒自己的父母亲人在驾驶电瓶车时按规定佩戴头盔、不要违法载人等违法违章行为。

(四)进集镇

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班人员会同交通、交警、在**集镇开展整治和宣传活动,设置道路交通安全规定宣传点,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向过往行人及车辆进行普法宣传,为村民群众电瓶车粘贴反光条,对驾乘电瓶车、摩托车不戴头盔、拖拉机、三轮车载人等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和查处 ,大力宣传交通安全法规,提升集镇村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遵规守法意识和文明出行意识,努力营造畅通、安全、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五)进敬老院

镇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班人员针对敬老院老人特点,积极开展送安全知识进敬老院活动,以发放宣传材料、讲解案例、观看交通安全视频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人讲解如何过马路,机动车、非机动车各行其道等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老人们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出行意识。

8、大力加强“两站两员”建设,在出镇出村路口、农村道路施工路段、隧道等重要道路节点,开展两站两员交通安全劝导和宣传工作,对车辆超员、载货汽车违法载人、骑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等违法行为进行劝导和纠正并加强重点时间段和事故多发路段、危险路段等重点路段的管控劝导工作

第3篇

此次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时间为:2015年4月25日至2013年9月25日。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综合整治工作顺利推进,根据市委、市政府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工作要求,我镇成立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镇党委副书记、人大副主席任组长,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镇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司法所长、交警五中队队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综治办,兼任办公室主任。整治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此次专项行动的策划、部署、动员、协调、督导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

各相关单位、各村要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全力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发动工作。

1、认真动员部署,切实提高认识。镇党委、政府召开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专项工作会进行动员部署,提高各相关单位、各村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从严整治道路交通秩序重要性的认识,切实统一思想、行动,迅速掀起整治行动。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各村、各相关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拓宽宣传渠道,采取设立宣传栏、悬挂标语横幅、派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大对道路交通安全、道路交通运输法律法规的宣传。各网格长要利用网格优势,深入网格区域,在广大群众中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为此次综合整治专项行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3、深入摸底排查,全面掌握底数。各村、各相关部门、各网格长要加强协调配合,对混凝土运输车、渣土车(垃圾车)、校车、旅游车、客车、公交车、出租车、货运车、危险品运输车辆等机动车及机动车驾驶人员进行全面排查摸底,逐一建立台账。镇网格办也要建立台账,对各村的客货运车辆和驾驶员进行登记造册。同时,加强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集中排查,对在建施工道路及施工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情况、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危险路段、隐患点段进行登记,摸清底数,为综合整治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依据。

各村、各相关单位对排查出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归属各自职责权限的,要拿出针对性措施开展整治工作。不属各自职责权限的,要及时向镇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

(二)集中整治阶段

整治专项行动期间,各村、各相关单位在各司其职的同时,要加强协调配合,强化重点车辆的源头管理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整治,切实做好路面管控和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深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对驾驶员队伍进行集中教育整顿,促使社会各界自觉支持集中整治行动的开展。

交警五中队:加大对混凝土运输车、渣土车(垃圾车)、校车、旅游包车、客车、危险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检查力度,严管、严查、严处疲劳驾驶、超速超载、酒后驾驶、吸毒后驾驶、闯红灯、闯禁行、故意遮挡号牌、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三轮汽车、低速货车和农用车非法载人以及主干道、重点区域、停车场周边道路上机动车违法停车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教研中心:组织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加大对校车安全的管理和督导,确保校车安全。

村镇建设发展中心:加大对道路交通工程设施的投入,完善道路隔离、防护等交通安全设施。对农村道路、在建施工道路和交通复杂路段进行隐患排查,增设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党政办: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公务用车的管理。

各村、各网格:深入开展交通安全“五进”(进农村、进机关、进工厂、进学校、进家庭)活动,使“五进”宣传始终贯穿集中整治活动之中。

(三)完善提升阶段

各村、各相关单位要对集中整治活动进行全面系统总结,着力研究建立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巩固专项治理工作成果,防止反弹。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村、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到此次集中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部署,迅速掀起治理。

第4篇

关键词:会计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8.075

1 课程定位与目标

《会计综合实训》是我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主干实践课程,属于“职业技能”培养模块,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该课程坚持走职业教育之路,以会计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遵循实用、够用和管用的理念,以会计操作技能训练为特色,通过在会计综合实训中心,结合手工模拟、电算化模拟以及分岗模拟、混岗模拟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打造一批能胜任出纳、税务、成本核算、工资核算、收入与利润核算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内容涵盖《会计职业基础》、《企业财务会计实务》、《税费计算与申报》、《成本核算与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实务》、《会计信息化》等多门课程,在所有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8周的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它即是对在校期间所应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的总结与考查,也为学生面向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以素质为基础,就业为导向,能力为中心,社会需求为依据,确立了“一核心、两原则、三对接”的课程设计理念:一核心是以“会计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两原则是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师打造、学做一体”的设计原则;三对接是“与市场需求对接、与职业标准对接、与企业岗位对接”,化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具体表现为:

(1)课程实训项目以企业真实会计岗位为载体进行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的要求。坚持“学校与企业合力开发”,“教学名师与注册会计师精心打造”的课程开发理念,将企业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各项元素及对会计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融入课程。

(2)课程实训资料以企业真实的会计业务为背景,充分体现实践性的要求。遵循“立足濮阳,服务河南”,这一专业定位,选取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行业以及学生熟知的企业,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设计实训内容。

(3)课程与企业、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一线专家共同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开放性要求。课程专职教师与会计工作一线专家共同开发实训教学资料,营造符合职业要求的实训环境,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在“教、学、做”的过程中掌握会计职业技能。

课程组通过对会计工作过程的分析及归纳,将会计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及其所需培养的职业岗位能力分解转化为课程的实训项目。如表1即是按照“基于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所设计的会计职业基础实训项目的学习情境任务。

3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安排

《会计职业基础》实训内容的选取是根据我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来确定。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以及往届毕业生,与校内外专家一起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深入了解会计职业岗位需求与工作任务,将出纳、会计、成本核算等岗位所应处理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上紧密结合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本课程结构为“项目化”结构。根据会计工作过程的需要,对应不同的能力培养设计了两部分(单项实训、综合实训)5个大项目(会计职业基础实训、企业财务会计实训、成本核算实训、手工综合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操作实训)26个子实训项目。本课程所有实训项目根据其实训内容与要求的不同,均配备了校本实训教材、PPT、实训项目讲义、核算流程图、仿真会计资料、用友ERP U8软件等教学内容辅助资料,使每一个实训项目都可以通过手工模拟、电算化模拟等手段进行不同层次的强化训练,保证实训项目设计与实施的针对性;同时,各单项实训目标均为会计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学生经过实训后,可掌握大中小型各类企业会计工作的全部技能,基本可实现“零距离”就业,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领会、吸收与应用,指导学生通过观看教师课件演示、课程网站以及往届学生作品展示,使学生了解工作流程,培养其自觉、主动学习的意识。二是会计操作技能性知识,采取先做后学再教的教学组织形式。具体操作方法是,指导教师先根据每项任务的实训目的、实训设计,安排实训程序。由学生独立或是分小组(3-5人)完成任务,并汇报实训过程及结果,通过展示学生所完成作品,指导教师进行总结点评。详见表2。

手工实训实训要求:通过对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实际业务的处理,初步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操作方法及过程,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会计理论与知识,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本实训项目指导教师主要起到辅导作用。独立完成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从日常业务处理、成本核算与分析到对账与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过程。

电算化实训实训要求: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熟悉用友ERP U8V10.1软件的应用,能够熟练地进行实际操作。本实训项目指导教师主要起到辅导作用。学生完成对账套的创建和基础档案的设置;总账系统的初始化、日常业务与期末业务处理;薪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以及供应链业务处理;生成会计报表全过程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刘晓敏.课证赛融合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财经界,2015,(16).

[2]李猜.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

第5篇

“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月”实施方案

今年是第十八个“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月”,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优化公共秩序和乡村环境,提升人民文明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根据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开展2019年第十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

活动时间:

2019年4月7日到28日

二、

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三、

活动内容:

1、开展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活动:各班级第十个“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月”为宣传契机,要求队员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活动形式以“说普通话”

“不说脏话”等内容开展活动。

2、开展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宣传月活动期间,加大对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力度。要求学生从“不乱扔垃圾”“比比谁的行为美”等活动。

3、利用星期一的国旗下讲话,以强化师德教育和深入开展《中小学生守则》、校训等教育为重点,增强师生的公民意识与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能力、积极、负责的社会参与者。

4、为加大宣传力度,在学校办公楼前张贴“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标语,营造了公民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

三、活动要求:

各中班拟定活动计划做好班会记录,做到有教案、有落实。结合实际主题活动,毕业班上交总结。

**县第一实验小学

2019年4月

公民道德宣传月活动总结

为了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策划

为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集中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社会公民道德意识,广泛动员师生和参与道德建设。认真组织,力求取得新的实效

二、采取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1、充分利用宣传阵地,把公民道德建设、诚信建设和中华传传统美德宣传教育作为首要任务进行广泛宣传,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和收看爱国主义教育片,加强了公民的爱国主义教育。

2、悬挂标语条幅,电视、黑板报、宣传栏等对加强诚信建设和中华传统美德进行广泛宣传。

3、营造师生学好人,当好人的良好氛围。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清洁家园系列活动,营造干净整洁的美好家园。

通过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月”活动,在全校营造了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公民道德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今后我们将认真总结活动经验,将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积极引导广大师生以道德的力量催出文明行为,以文明行为树立良好公民形象,以良好公民形象促进全面发展。

**县第一实验小学

2019年4月

第6篇

关键词:编译原理;教学案例;相似性检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000-00

Design of an Integrated Application-oriented Teaching Instance

in “Compiler Principle”

ZHANG Ni,YAN Di-xin,LU Wei-zhong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STS, Suzhou 215011)

Abstract: Facing to the practice problems of the lack of the "compiler principle" teaching,the paper designed an integrated application-oriented teaching instance . The instance make compiler principle course as center, and integrate using of the relations knowledge of other professional courses,and has a similar detection function which can detect similarity of the students’ project, and verify the originality of students’ project.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ance are completed by different combinations and expansion of knowledge. The instance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ies in teaching process, and also has a certain practicality.

Key words: Compiling Principles; teaching instance; similarity detection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的为期10年(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该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1-3]。编译原理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在新形势下要求其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巩固理论知识,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然而,由于编译原理课程教学内容不仅包含形式语言、有限自动机、正规文法、正规表达式和LL(1)分析法等理论知识,而且编译的每个阶段都包含大量的复杂算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4]。通过对国内各高等院校教学现状的调查,目前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编译教学难点较多[5],实践环节缺少实际应用背景和以及未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6]等几个方面问题。为了达到“卓越计划”培养目标,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探讨如何将编译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或实际项目和如何加强编译原理课程与其他计算机课程之间的联系的问题,更好地将理论知识点贯穿融合到实践教学或实际项目中。

本文在“卓越计划项目”的资助下,将案例教学法[7,12,13]引入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选取恰当的理论知识点,结合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课程,设计了一个能吸引学生兴趣,实践强化的综合应用型教学案例。

1 案例设计思想及意义

在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提交作业的形式是源程序的电子文档,这为有些同学拷贝和抄袭提供了便利,不仅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掌握度,还影响了老师判分的公正性。程序相似性检测技术能够对学生提交的程序设计作业进行检测,验证学生作业的原创性,帮助教师在大量的学生作业中找出相似性较高,即存在抄袭嫌疑的作业对象[11],也有利于发现学生的创新性成果。通常程序相似性检测过程由程序源代码预处理,源代码转化,相似性比较,结果检测四个阶段构成。

在设计案例时,我们用编译原理课程中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算法思想来完成代码相似性检测过程中的源代码预处理和源代码转化两个阶段,使用数据结构课程中学过的字符串比较算法(如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等)作为相似性检测算法,可以选择案例开发环境有Eclipse,VC6.0和VS2010等。

此案例以编译原理课程为中心,结合了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课程,实现了具有程序相似性检测功能的系统。大多数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案例中给出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进行不同组合来完成案例的设计和程序实现,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在掌握已给出案例的基础上选择更难的知识点来设计和实现案例,学到更多知识。使学生通过一个综合案例的设计和实现,巩固了多门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弥补了课程教学中缺乏实践的问题,加强计算机相关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案例相关的知识点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案例的设计,案例设计应该与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相适宜,能恰当地融入相关的知识点。本案例的相关知识点有:与编译原理课程相关的基于程序设计语言的词法分析程序实现方法(手工方式)和基于LEX的词法分析程序实现方法(自动方式);与数据结构课程相关的一些字符串比较算法,如最长公共子序列(LCS)算法,Halstead算法和RKR-GST算法等;以及有一定的面向对象编程基础,能使用JAVA,C++,C#等其中一种语言编写程序。学生在熟悉和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案例的设计和实现。

2.1 词法分析程序的实现方法

词法分析程序的工作原理是,从左至右扫描源程序的字符串,按照词法规则(正则文法规则)识别出一个个正确的单词,并转换成该单词相应的二元式(种别码、属性值),以数组、链表或文本文件等形式保存,交给后续模块使用。通常构造词法分析程序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手工方式,即根据识别语言单词的状态转换图,使用某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如C、C++、JAVA等,直接编写词法分析程序。第二种是自动方式,即利用LEX工具自动生成词法分析程序。

2.1.1 基于程序设计语言的词法分析程序

设计的主要思想就是构造出目标语言单词符号的有穷自动机(DFA)。手工方式实现词法分析的程序的步骤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定义目标语言的可用符号表和构词规则,即目标语言单词的状态转换图;第二,依次读入源程序符号,对源程序进行单词切分和识别,直到源程序结束;第三,对正确的单词,按照它的种别以〈记号类别,属性值〉的形式保存在符号表( 数组或链表)中;最后对不正确的单词,做出错误处理。

2.1.2 基于 LEX的词法分析程序

LEX是一个词法分析器[8]的自动生成系统,它的输入是一个文本文件,文件的扩展名习惯用.l表示,称之为LEX源文件,该文件包含了用户定义的正规表达式以及每个正规表达式相对应的处理动作。LEX的工作原理是将源程序中的正规式转换成相应的DFA,而相应的动作则插入到输出的词法分析器中适当的地方,控制流由该DFA的解释器掌握。对不同的源程序,这个解释器是相同的。LEX最常见的版本是Flex,可以免费得到。基于 LEX的词法分析程序设计思路:编写LEX源文件,按要求抽象出正规表达式,同时滤掉输入串中所有的空格、Tab、回车及注释,最终形成.l文件。最后使用Flex编译器生成词法分析程序。

2.2 字符串匹配算法

除了数据结构课程已经介绍的字符串匹配算法(KMP算法),本案例还可以使用其他的字符串匹配算法,如最长公共子序列(LCS)算法,Halstead算法和RKR-GST算法等。依据词法分析程序的输出结果(单词符号串),利用字符串匹配算法来度量两个标记串的相似度。本案例提供这些算法的实现思想和源代码,供学生参考和进一步改进。

2.2.1 最长公共子序列(LCS)算法

LCS(Longest Common Subsequence)算法[9]即求两个字符串的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算法的主要思想是用一个矩阵来记录两个字符串中所有位置的两个字符之间的匹配情况,若是匹配则为1,否则为0。然后求出对角线最长的1序列,其对应的位置就是最长公共子序列的位置。其算法由求最长公共子序列的长度Length(l,j)和最长公共子序列LCS(A,B)两步构成。

2.2.2 Halstead算法

Halstead算法[10]以源代码中出现的操作符和操作数为计数对象,以它们的出现次数作为计数目标来测算程序容量和工作量。其基本原理是:统计每个程序段中用到的操作符和操作数,最终生成一个特征向量。操作符包括所使用编程语言的关键字、运算符和标准库名称。操作数是指程序段中所有由用户自己定义的符号串。系统为每个待检测相似性的源代码生成一个特征向量之后,再计算每两个向量之间的欧几里德距离,若两个程序段的特征向量之间的距离很小,就可以认为这两段程序很相似。

2.2.3 RKR-GST算法

RKR-GST (Running Karp Rabin Greedy String Tiling)是一种贪婪式字符串匹配算法[14],循环求取两个标记串中未被匹配部分的最大公共子串,并根据相应公式求出两个字符串的相似度。对源程序代码进行相似性检测的过程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源程序进行词法分析或语法分析,剔除与程序结构无关的表面元素,产生标准化输出。第二阶段,采用字符串匹配技术两两比较各程序的标准化输出,进行相似度度量,求出其相似度。

3 案例设计与实现

本案例要求学生选择一种熟悉的开发平台(VC 6.0,Eclipse,VS 2010等),依照第二节中给出的基本知识点(学生需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通过对知识点的不同组合和扩展,如基于程序设计语言的词法分析程序+ LCS算法,基于 LEX的词法分析程序+RKR-GST算法和基于程序设计语言的词法分析程序+RKR-GST算法等,设计具有程序相似性检测功能的系统,然后编程实现综合教学案例系统。

在此,将以采用基于 LEX的词法分析程序(自动方式)来完成代码预处理及转换,使用RKR-GST算法进行代码相似性检测为例,给出设计和实现程序相似性检测系统的过程。在学生设计和实现本案例前,教师先演示这个已事先设计好的案例供学生参考,让学生对案例实现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本次设计具体分为代码预处理及转换、将源代码转化为标记串、RKR-GST算法实现及结果分析四个阶段。

3.1代码预处理及转换阶段

在理解有穷自动机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第二节中给出的设计思想,设计了LEX源文件――LexScanning.l,其中自定义了一些词法规则、getToken()以及printToken()等函数,实现了词法分析功能,同时滤掉了用户源程序中所有的空格、Tab、回车及注释。如图1所示。之后使用Flex编译器将LexScanning.l文件编译生成名为CiFa.exe词法分析程序。

图1 LexScanning.l文件

3.2将源代码转化为标记串

在主程序中运行时,通过创建一个线程来调用CiFa.exe文件,进行词法分析,将用户源代码转化为标记串。

3.2.1参数设置

STARTUPINFO si;

memset(&si,0,sizeof(STARTUPINFO));

si.cb=sizeof(STARTUPINFO);

si.dwFlags=STARTF_USESHOWWINDOW;

si.wShowWindow = SW_HIDE;

PROCESS_INFORMATION pi;

3.2.2 创建线程

CString cmd = _T("CiFa.exe ")+m_file_path_1;

if(CreateProcess(_T("CiFa.exe"),(LPTSTR)(LPCTSTR)cmd,NULL,NULL,FALSE,0,NULL,NULL,&si,&pi))

{ WaitForSingleObject(pi.hProcess,INFINITE);

CFile file(_T("C:\\temp.txt"),CFile::modeRead);

……

dwFileLen=file.GetLength();

pBuf=new CHAR[dwFileLen+1];

pBuf[dwFileLen]=0;

…… }

3.3 RKR-GST算法

两个程序段之间的相似性即为它们对应的标记串之间的相似性。可将每个标记串看成由若干个子串组成,那么两个标记串中相同的子串就是它们的公共子串,其相似性可用所有公共子串在整个串中所占的百分比表示。公式如下[14]:

其中: | A |、|B |为token串A、B的长度。match(i,j,length ) : 在 A 中起始位置为i,在B中起始位置为j, 长度为n 的子串。Matches为公共子串集合。

案例中设计了函数void Greedy_String_Tiling (tile_type *tiles, char *A, char *B, unsigned MML) 循环求取两个标记串中未被匹配部分的最大公共子串,并根据公式求出两个token串A、B的相似度。其中参数 *tiles存放求出的所有最长公共子串,*A和*B分别来存放字符串A和字符串B,MML给出公共子串应达到的最小长度。

4 系统的测试及结果分析

准备了三个C语言源程序作为测试用例,其中测试用例一(test1.c)和测试用例二(test2.c)有少数变量名不一样和源程序的组织结构稍有差别之外,其他的内容几乎一样。测试用例三(test3.c)与测试用例一和测试用例二在内容和结构上则完全不一样。

4.1 test1.c与test2.c的比较

运行程序,点击“浏览”按钮选择要比较的两个源程序文件test1.c和test2.c,点击“词法分析”按钮输出test1.c和test2.c经词法分析后的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词法分析结果

接下来,设置相似阈值为5之后,点击“比较”按钮,则进行两个源程序的相似性比较,比较的结果如图3所示。两个文件的相似度为91.089112%,结果符合我们的预想。

图3 相似性检测结果

4.2 test1.c与test3.c的比较图4给出了test1.c和test3.c的相似性检测结果,过程与上面相类似。相似度为13.265306%,符合我们的预期。

图4 相似性检测结果

5 结语

本文给出了笔者在编译原理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以编译原理课程为中心,结合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计算机核心专业课程,将几门课程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突出“编译原理”课程的实用性。学生在实现综合案例之前,教师通过对已实现案例的演示,让学生有对实验过程及要求有了直观的了解,促使学生设计实现出更好的具有程序的相似性检测功能系统,巩固编译原理和数据结构等课程相关的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今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将对该案例进行扩展,使之能分析如.net等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代码,增加一些新的知识点,进而可供高年级学生在课程设计中使用。

参考文献

[1] 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5-15.

[2] 徐世军,范伟,黄贤英.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 计算机教育.2013(13) 22-25.

[3] 李锋,夏小玲.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实践教学. 计算机教育.2013(13) 18-21.

[4] 李冬梅,施海虎."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索. 计算机教育.2008(08):10-12.

[5] 张昱,陈意云,郑启龙. 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J]. 中国大学教学,2005,(7):61-62.

[6] 计卫星,陈英等.简析计算机专业知识在编译课程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计算机教育. 2010(03):23-25.

[7] 秦艳琳,吴晓平.“信息安全数学基础” 案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0(01):141-144.

[8] 陈火旺,刘春林,谭庆平等. 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9] 于海英.字符串相似度度量中LCS和GST算法比较[J].电子科技,2011(3):101-103.

[10] Halstead, Howard M. Elements of Software Science[Z].Elsevier,1977.

[11] 张莉,周祖林.代码相似性检测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教育.2009(13):116-118.

[12] 张月琴,孙冰.案例教学法在“大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63-64.

第7篇

(1)评委:*

(2)组织协调:*

(3)统分:*

(4)照相:*

我镇小学数学教师都有参赛资格。

内容包括:教材解析、书写展示、知识素养现场答题(含新课标内容)及课堂教学展示四部分。所有项目均现场打分,总分为100分。

解析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各年级下册教材,抽签选定内容。限时5分钟,分值:10分。课堂教学展示前进行解析(要体现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

书写内容包括数学学科常用汉字、数字、字母、数学符号等,现场抽签选定书写内容,选手用粉笔书写标准楷体字,限时3分钟,分值:10分。3月9号下午4:30分在中心校统一书写。

内容涵盖小学数学专业要求掌握和运用的知识及技能(含新课标内容),现场作答。限时5分钟,分值:10分。3月9号下午5:00在中心校统一答题。

内容为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教材的新授课,选手比赛前1天抽签选定授课内容备课,展示课限时40分钟,分值:70分。教师课前5分钟与学生交流。

比赛顺序:按照教材解析、书写展示、知识素养现场答题、课堂教学展示的顺序。

1、抽签:2015年3月9日下午4:00抽签决定上课内容、所用班级、[:请记住我站域名/]书写展示内容等。

2、教材解析:课堂教学展示前(即授课前)5分钟进行。

3、书写展示:2015年3月9日下午4:30分;

4、知识素养:2015年3月9日下午5:00分;

5、课堂教学展示:2015年3月11-12日第一节至第八节课;

全镇小学数学教师于2015年3月13日下午16:00在中心校多功能厅总结及颁奖。

表彰奖励: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单项奖若干名,获奖教师授予教学能手荣誉称号,颁发证书、奖品,并取一等奖获得者代表我镇参加县级比赛(支教教师除外)。

1、参赛教师于3月9日下午4点在中心校抽签决定讲课内容,次序及班级,不得在参赛班级进行试讲,否则取消参赛成绩。

2、参赛教师赛前将《教案》和《教材解析》一式六份发到评委手中。

3、全体无课的教师要积极参与听课活动,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各教研组要认真组织评课活动,要有详细、真实的评课记录。活动结束后,各教研组要把评课记录及总结交教务处。

4、同年级各任课教师要积极配合参赛教师调课。听课教师要遵守会场纪律,将手机调为震动或静音,不得接听电话、随便出入。

第8篇

《图像处理的综合运用》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11课的内容,也是第二单元《图像处理》的最后一课。本单元是在认识多媒体并对多媒体素材进行简单处理后,以Photoshop软件为例来学习图像处理技术。前几节课,学生学习了Photoshop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并能够对图像进行简单处理,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魔棒工具、羽化功能和不透明度设置等,并对学生作品进行美化修饰,使作品更具表现力。笔者考虑到单元内容的延续性和学生学习的完整性,分析研究并利用学生前几节课的作品,帮助学生巩固、熟练相关的知识技能,再联系校园生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综合性的作品创作,让学生从中体会图像处理技术的神奇魅力。

对象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杭州市萧山区北干初中704班的24位学生。笔者通过与任课教师交流、浏览学生的课堂作业,了解到本班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真,都能够制作出与教材范例作品类似的图像作品,基本掌握了Photoshop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笔者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发现他们对之前一直在制作的“精彩的多媒体世界”这一主题兴致不高。因此,要设计一个有新意的主题,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还发现他们对于使用自由变换工具来调整图片大小这一方法还不太熟悉,需要在教学中设计相关的活动来巩固练习。羽化的操作步骤有些复杂,学生不容易掌握,但羽化和透明度参数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图像作品的整体效果,这一点应在学生实际操作中反复强调,通过对比分析让其加强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评价和修改自己的作品,掌握选择工具、自由变换工具的操作;通过去除图像周围的白色区域,掌握魔棒工具的用法并体会其作用;通过设计制作“个人风采”作品,掌握羽化、不透明度的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评价上节课的作业,熟练掌握在Photoshop中移动图片位置和改变图片大小的操作;通过自主探索去掉图片周围的白色区域,掌握魔棒工具的操作技巧;通过设计一张个性个人风采图片,掌握羽化和不透明度的操作;通过将每位学生的作品合成班级相册,展现集体合作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作品创作中感受图像处理技术的魅力;通过欣赏文化衫、书签、贺卡、环保袋等作品范例,体会图像处理技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应用,感悟技术改变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魔棒工具及应用;羽化功能的使用;设置不透明度。通过作品评价分析、自主探究、反馈小结、巩固操练来解决学习任务。

难点:羽化的操作要领及羽化值的设置。通过借助学习卡尝试探究、反馈交流,并补充归纳的方式,掌握操作的要领,在对比分析中深入理解。

整体思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为中心”就是教师的“教”应该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秉承这一理念,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始终本着有效学习的原则精心设计教学,期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创想中放飞翅膀。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始终从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安排座位时让学生跟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这样可以更好地学习交流;为每位学生准备了台签,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角。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两种素材,一是学生作品,笔者将学生之前的作业作为评价导入,组织学生对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进行交流评价、修改完善,巩固、熟练所学的一些图像处理技术,并引出魔棒工具这一新知;二是在北干初中校园和704班现场拍摄的照片,笔者以“我行我秀”为主题,让每位学生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为自己创作一张“个人风采展”图像作品,这其中蕴含着羽化效果、不透明度设置等新知。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笔者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了分层任务,让各层面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方法策略

本着以“学”为中心的理念,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辅以作品评价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总结法,这些教学方法都将围绕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逐级展开。在课程导入部分采用作品评价法,新知学习过程采用案例分析法和自主探究学习法,最后将每位学生的作品合成为704班的班级纪念册,其中蕴含着分工合作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力量。

教学流程

1.作品评价,导入新知

(1)作品评价,修改完善

教师展示学生上一节课作业,请学生说一说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图1)。请学生演示,教师补充。(学生反馈位置的移动、图片大小的改变、白色区域的去除等操作)

(2)反馈交流,引出新知

活动一:自学课本P51,利用魔棒工具去除小图标周围的白色区域(如图2)。

学生阅读书本,并进行操作。

(3)归纳梳理,巩固练习

教师归纳总结,继续去除其他图标的白色部分。

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对学生之前的课堂作业进行交流评价、修改完善,达到巩固复习、熟练应用的作用,并承上启下引出新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体验魔棒工具的作用。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范例欣赏,分析效果

教师用PPT播放三组素材及处理后的图像作品。

教师讲解通过素材处理之后产生的效果,引出羽化和不透明度(如图3)。

设计意图:图像处理的优势就是将原始的图片素材经过技术处理之后变成创意作品。通过范例教学法,将原始素材与处理后的作品进行对照分析,引出羽化的使用。

(2)自主探究,挑战羽化

活动二:①用Photoshop打开一张背景图;②借助学习卡,将自己的照片进行羽化处理,添加到背景图中。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与同桌进行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学习卡,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在同桌讨论中解决遇到的问题。

(3)技术反馈,梳理要点

学生演示讲解,教师补充归纳。(羽化的操作要点;羽化值的合理选择;羽化值越大,边缘越模糊,如下页图4)

设计意图:学生尝试体验后,教师的及时反馈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明确操作要点,突破本课重点,化解教学难点。

(4)巩固操作,拓展应用

未完成的学生继续完成活动二中的任务,其他学生开始活动三。

活动三:运用羽化和不透明度的操作方法处理校园风景图片,并添加到你的作品中(如图5)。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此处设计了分层学习,没完成活动二的学生继续完成羽化效果,已经完成的学生尝试拓展提升任务。

(5)反馈交流,体验感悟

学生作品分析,引出透明度的设置,不透明度值越大,越接近原图。

3.综合创作,展示升华

(1)综合创作,拓展提升(机动)

活动四:利用其他素材,综合运用图像处理技术,让你的作品更具表现力(如图6)。

设计意图: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提高任务。

(2)作品展示,感悟成功

教师播放全班学生的作品,并汇总形成班级相册。

设计意图:将每位学生的个人作品合起来播放,配上教师制作的封面和封底,变成一本班级相册,蕴含了分工合作的思想。

(3)拓宽思路,课后延伸

第9篇

本次整治重点对各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特别是三轮车和摩托车的非法载客、非法改装和乱停乱摆;三轮以上机动车在划定的临时停车位以外停放的;摩托车、自行车不在人行道外边缘划定区域规范停放等不文明行为。通过近50天的整治(2016年3月25日—5月10日),达到三轮车、摩托车非法载客大幅减少、非法改装基本杜绝、各类车辆停放有序的目标,营造安全、文明、畅通、和谐的县城区交通环境。

(一)严厉打击三轮车、摩托车非法载客;

(二)依法查处各类机动车非法改装、加篷加座、逆向通行等行为;

(三)严禁各类流动广告宣传车在城区主次干道随意通行,高音扰民,阻碍交通;

(四)加强车辆停放秩序管理。按照摩托车、自行车在人行道外边缘划定区域有序停放,其他机动车在主街道划定的临时停车位有序停放的要求停车,不按要求停放车辆的,一律锁车处罚,确保车辆在县城区停放管理有序。

为加强整治工作领导,确保整治取得实效,成立县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维稳组、后勤保障组、现场执法组共4个工作组。人员组成如下:

(一)综合协调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负责整治期间综合协调调度工作。

(二)维稳组

组长:

成员:

负责对违规车主进行法律法规解释劝导,对暴力抗法的第一时间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三)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负责整治期间的各种服务保障工作。

(四)现场执法组

采取集中执法与分开执法相结合的方式灵活推进本次整治,全局性集中执法由局长欧阳雨亲自带队。部分中队集中执法由副局长田宏国带领__、城南中队;副局长曾群带领城中、城北、河西中队。分开执法由各执法中队长带领本中队队员,在各自辖区内开展整治工作。各中队组成人员是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6年3月25日至3月30日)

依法推进整治,首先宣传告知,采取发放告知书、口头宣传、车辆巡回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为后续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执法舆论环境。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2016年4月1日至4月30日)

所有参加整治单位要集中精力、把握重点,通力配合,采取错时执法、设卡拦截、定点值守等多种办法对违规车辆进行严厉查处,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2016年5月1日至5月10日)

各执法中队要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定人、定岗、定时、定责”的办法,对重点部位和重要地段严防死守,防止反弹,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巩固维护前期整治成果不反弹。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参加本次整治工作的各班子成员、股所队室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把城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当前各执法中队的工作重点。按照本方案要求,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搞好工作协调,确保整治取得实效,促使县城区交通秩序明显好转,车辆非法营运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二)加强管理,注重方法。所有参与整治的执法人员都要统一规范着装,举止端庄,语言文明,亮证执法,服从安排。各股所队室要加强本单位干部职工的法律法规学习,做到知法懂法。整治中要充分调查取证,讲究工作方法,把握时机分寸,确保证据有效、方法得当、程序合法,整治取得明显效果。

(三)强化督查,畅通信息。局督查室对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全方位督查,对整治中迟到、早退、不服从指挥的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甚至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对整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作出通报表扬。各中队每天下午五点前向督查室上报本中队当日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