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时间:2023-08-31 16:37:21

导语:在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有效性;实践性

一、初中历史学科的现状

一直以来,多数学生与家长对历史学科抱有错误的认识,认为历史学科只是一门副科,历史学科的学习只需要简单地背一背或记一记,上课听一听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历史的学习远没有这么简单,传统的学习方法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历史教育需求。

很多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大,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促使学生喜欢历史课。而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只是机械、死板地记忆,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渐渐失去了历史学习的兴趣。

中学历史学科具有深刻的内涵与要求,学好历史课,有利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公民意识的培养,以及历史荣辱感的培养。

二、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历史的学习途径应突破以往完全依赖教材的模式,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初中历史的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其提倡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及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知识掌握与运用的态度及能力等。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更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与核心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和学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且精心的准备,结合学生的实际合理设计课堂,引导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立小组,自由讨论,积极且主动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等。

2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学科是对距我们很远年代的事实的讲述,所以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和史料,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体会和了解历史事实,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空间。也可在一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人物的扮演,促使学生在重温、想象、体验及感悟历史的同时,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充分发挥其历史想象力,潜移默化之中促使其产生情感趋向,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商鞅变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扮演商鞅的角色:如果你是商鞅,你会应用怎样的方法,来使秦国兴盛起来?适度的设疑和发问,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进行激烈的讨论,充分挖掘其潜力。而在课后,教师也可以进行教学拓展,创设另一个情境:如果你是那个历史时期其他国家的国主,你会怎样面对秦国的挑战呢?这样,在课后学生也会积极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3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品德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也为当前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教学辅助和更多的便利。比如: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历史人物或事件更加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及热情。 例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拿破仑战争》的精彩片段,引起学生对法国那段历史的好奇和兴趣,然后再将拿破仑大帝的相关事迹讲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法国的历史,加深学生的记忆。

也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漫画、图片或文字等。比如: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大屏幕播出“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字幕,再因势利导,将的历史事实讲述给学生听,培养其用历史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并直观未来的历史。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与探索,寻求更适合学生实际发展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热情,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进行历史的学习与探索,在不断的自主探究中增强对历史的热情。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 素质教育 引导策略

一、引言

为全面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有关素质化教育协调规划战略开始全面扩展,有关规划人员决心全面规避以往应试教育晦暗的氛围。而在此类背景下,有关历史课程和素质教育的价值、衔接引导功能有效发挥作用。新时代的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将注意力投射在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之上,及时联合各类先进设备创设科学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此类课程保持兴致,这是目前历史教学改革工作的核心内容。

二、新时代背景下历史学科特征论述

历史学科主要是结合人类基础发展需求和自我认知规则进行协调对应的人文类教学内容,确保学生个体在快速吸纳历史规范性知识原理过后,领悟公民基础职责效应,进一步推动后续人文素质和情感交接融合步伐。透过历史知识结构观察,特别是不同事件滋生原因和现实意义研讨过后,学生自身文化视野和人生经历至此丰富起来,多元化智慧成就开始萌发。开展历史人文教育类工作,可以长久稳固个体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强心态根基,督促其全面阅读相关历史文化课外题材,时刻陶冶自身情操并激发系统化开拓进取意识,争取在今后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贡献合理技术调试力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历史知识蕴藏一定的规则特性,可以说是研究主体认识自我和课题材料衔接关系的特殊适应端口。

三、历史课程解读在素质教育体制下的特别支持功效研究

历史课程内部蕴藏无限人文情感知识内容,学生经过系统化研习过后,可适当关注自身素质和社会综合化发展要求中的一系列隐患问题,并决心快速加以整改适应,这类结果是其余自然类学科无法全年替代的。毕竟历史课程内部人文理念色彩丰富,涉及面广泛。尤其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性造就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就数不胜数,在无限自然活力和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引导范围下,不同学科联系密度集聚,若想在此刻掌握历史学科深刻的内涵机理,脱离历史科学异质化阶段发展结果认知流程基本很难实现。有关此类历史意识的树立,对于增强学生的基础思想政治意识和传统道德美德等均有不可忽视的调试功效。

四、影响初中历史课堂内部素质教育实效的相关因素解析

(一)部分教师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规则认知力度不足

在初中历史基础人文教育体系中,有关素质调试可说是新课标改革推行的核心任务。可现实是,有关此类素质化教学任务在历史课堂之上存在价值始终过于模糊的问题,这和社会整体素质规范理解结果息息相关,因为对于历史学科阶段规划目标欠缺科学界定,致使后期预设指标难以顺利达到。最近,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经常围绕这类指标产生较大的局限回应,尤其是在既定人文课程贯彻期间,诸多思想冲突问题相继滋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难以合理解决。具体来讲,有关传统应试教学规则仍旧无法摒弃,而鸭架式口语灌输在部分地区初中历史课堂中时有出现,对学生感知积极性造成严重的打击。

(二)初中历史教学创新规范实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强是初中历史素质化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冲突性问题。毕竟历史教学是针对客观事件和人物性格进行科学认证的特殊活动,保留一定的时代性,为顺利应对目前人生发展问题而选择正视一切历史,试图从中挖掘和补充相关疏导经验。因此,阶段性知识内容必然随着时代结构完善而不断变化。相应地,初中历史课程教育指导人员必须时刻借鉴较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科学分析理论,确保最终判定结论能尽量符合时代人文规划需求。可是,现如今有关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还是过于陈旧,板书、口语表达始终占据课堂主置,对于特定阶段历史事物和人物评价过于公式化、程式化,强迫学生硬性记忆,不能将个体主观感受投放在第一位,使历史基础人文素质教学意义抛离在外。

五、历史课堂内部贯彻素质化教育指标的调试措施补充

(一)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主观适应地位

初中历史新课程规划标准对学生主体核心地位加以充分的肯定,强调历史素质化教育本身属于一类师生心声和谐交流,同时谋求统一发展结果的行为过程,教师有必要将课程知识分析原则和多元化情境演练实践流程深入穿插到课堂结构之中。所以,新时代的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及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并贯彻到各项教学原则和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历史教师应该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利用教材中许多故事性强、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事例,采用寓教于史和寓理于事的形式,让学生从中获取思想,领会历史的教益,陶冶人格情操,弥补以往历史教育的泛政治化、教条化的不足,真正体现出历史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

(二)细致完善阶段考试评价指导机制

为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规范指标,必须事先针对阶段性个体学习成果评价准则加以精确化验证,争取将一系列冲突性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若想全面推广素质教育文化理念,不得不全面改进教学评价特别是课堂教学评价,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价值观。素质教育的价值观关键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历史科目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历史教学的关键不是凭教师是不是能讲,而是要考查学生是不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善历史教学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六、结语

单位社会成员自初中阶段开始,如若完全脱离历史知识细节灌输引导,对于今后人文素质结构完善和社会不同挑战适应都是极不利的。也就是说,历史人文素质化教育功能对于个体心理结构保留独特的适应功效。如今教师要做的是在最短时间内优化既定教学内容和规范引导理念,使得此类学科在今后素质化教育的支撑价值得以真正全面化实现。

参考文献:

[1]刘燕.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反思[D].河南大学,2014.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初中历史活动课程使历史教学既面临着新的探索,又为历史教学带来了更强烈的现实生活气息。目前中学课程设置的所有的科目中,历史学科的知识含量可能是最大的。历史学科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当然每门学科都有其特有的思维、方法与存在价值,都有其自身的特色,而历史学科具有知识性、过去性、时序性、综合性等特点,历史学科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等多方面都具有强大的功能。

因此,历史课程不可能像语文、数学等技能性较强的学科那样强调较多的技能训练,也不可能如理化生等实验性强的学科那样进行实验。我们在课程的设计与开展方面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养成。注重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历史长河中的重大事件。关注学生发展的关键是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建构,这是设计实施一系列的历史活动课程的关键因素,活动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以活动促发展。

一、活动课程设计背景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青少年中产生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教育行动以裸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而我校的八年级学生具有这样鲜明的特点“生源层次非常丰富,兴趣爱好特别广泛,自主意识相对强烈”,他们的自主意识与思维的批判性很强烈,认知过程和情感的变化也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和自觉性。他们异常反感生硬的譬喻、简单的贴标签和纯粹的道德说教。设计开展历史活动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学者认为:“活动课程”就是课程应是一系列的由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解决问题,锻炼能力。它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理念。

学科教学中必须贯彻国家课程目标,实践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我校的课程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身心健康水平;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表达表演能力;较优秀的思维品质;较强的行动实践能力;较强的交流合作能力。”着眼于培养具有创作性人格特征的学生,历史活动课程犹如一座贯穿过去和现在的桥梁,通过历史活动课程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更深刻地认识某一段历史。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让学生不仅能了解过去的历史,还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现在的社会,促进学生去主动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初中历史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笔者把历史活动课程的地位界定为历史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丰富与发展。

笔者把历史活动课程的目的确定为:推动历史教学的多元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调动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与反思意识。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在活动选取的方式中我们设计把学习竞赛式、创作展示式、研讨交流式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我们强调突出学生的活动主体地位,通过竞赛开阔学生的历史知识领域,激励学生的学习;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过去性”,学习的内容是过去的人物、事件,带有“不可逆性”,而历史文物又大多不能为学生亲眼目睹,历史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既遥远又陌生,创作展示式,亦即把历史情景剧“编”、“排”、“演”引入历史活动课程,让学生感同身受,亲身体验历史,感悟历史;笔者设计出有研讨价值的问题,激发、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多角度分析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笔者设计的系列活动期望能够诱导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参与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使其得到生动、鲜活的体验,在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等层次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因此,我们就利用历史课本的相关历史事件自我选择,在学完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后,我们四个班的同学都编排了历史剧——《东京审判》。在同学们的精心编排和辛勤努力下,历史剧《东京审判》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

其中的一位“导演”写道:“我意识到《东京审判》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剧了,它是一种精神的凝结体,是一种情感的载物,更是一种价值观的闪耀!……最辛苦的莫过于排练了,身为导演的我不免有些严格了一些,许多台词都经过删删减减,修修改改。许多动作更是重来再重来。仅日本战犯身亡倒地的情节就训练了上百次之多。在多次排练后,同学们也快丧失了文字对其的感染力,甚至对剧情,对情节中人物的思想已经麻木,然而一旦正式上演时,感情已经枯竭的他们再一次热泪盈眶。”

第4篇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具体细节的实施步骤上,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浅谈对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学生课前预习

坚持“两个课堂”的有机统一,教师应该牢牢抓住课前的“空档期”,让学生在这一时期就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去,这就课前预习。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活动自始至终的参与者,且不论主体和中心的划分,都要做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准备工作,其中教师备课无可厚非,这是课程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改革注定也不可忽视。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应该在尊重和总结历史学科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课堂内外各种专题活动和问题摄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学生自愿、自觉地参与其中。

因此,这就格外需要丰富学生“备课”作为这一空档期的补充,强调并加以落实。其具体实施就是要求学生预习新一课的基础知识,通过圈画重点、书写段意等手段并可借助于丰富的网络媒体资源搜集相关知识,以此奠定对新课内容初步识记与整合的基础,建立本节课的初步印象。初中历史课程每课的知识量不大,让学生通过最基本的历史学习“三核心六要素”的方法,掌握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人物相关的特点和要素,在预习过程之中肯定会遇到对新一课的前因后果的疑问,此时产生疑问是教师教学的预设,这是初步接实现知识目标的初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是一种良好学习态度和状态的开端。这就一改传统课堂模式学生“空腹而来,盲目所从”的状态,使学生“有备而来,带着疑问进课堂”。

二、合理设置课堂探究谈论问题

对每一节新课重点问题的讨论探究是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一步,是课堂流程的部分,它的展现是需要铺垫的。

首先,在课堂前期,由教师需要汇总学生预习的疑问话题。这样做一来可以考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二来可以把握学生对问题的构建深度。而学生的诸多疑问,在教师备课时就应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之上预设出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在根据本课重难点和预设的学生疑问的基础上,设置一个涉及面较广、能串联起大多数预设疑问、能统领课程全局的探究讨论问题。一般而言,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及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既是能力目标的落实,也是情感态度的体现。所以,应将侧重点放在引起学生思考、提升学生能力的问题上,例如评价人物、事件,总结意义、启示等,这种探究问题旨在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有助于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及理解,从而由浅入深,逐步落实各项目标。

其次,新课应结合本课的课程标准,梳理本节课的线索,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本课的重难点,然后按图索骥,有针对性地在新课讲授的过程之中,予以强调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些疑问,大多数疑问在这一时期就能解决,随着课堂的顺利进行,难度较大的疑问逐步紧逼,探究讨论的问题也就自然展开。有疑问会使学生提高听课的关注度,教学的效率自然就能有所提高。

三、重视情感态度的渗透作用

初一学生最大的学情就是刚开始接受历史这一门独立的学科,初步系统学习历史知识,而且年龄尚浅,处在活泼好动、好奇心很强、动手欲望也非常强的阶段。所以,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在这时期以知识为载体的情感渗透对学生的导向作用很显著,有助于形成学生合理判断和明辨是非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素养,这就意味着“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②

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会深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导向,“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和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③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星河灿烂,历史学科顺理成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因而,它成为任何一节历史课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最重要目标。

情感态度的落实,从课前预习环节就开始了。陕西和西安作为承载华夏族文明起源的厚重土地,结合教材“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涉及到许多乡土教学资源,“历史课堂教学中若能较好地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可加强学科知识的实践性,丰富历史教学内涵,更可以扩展历史教学的外延,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其热爱乡土的情怀,最终达到传承社会文明,凸显乡土文化特征,真正实现历史科学的教育价值和情感价值课程目标。”④

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为例,尤其是先秦时期,涉及到的陕西的乡土历史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例如,“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中包括“蓝田人”遗址,“蓝田猿人”在年代考证上是介于云南“元谋猿人”与“北京猿人”之间的是远古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生物学和史学的研究价值和意义非常重要。课程预习环节可以安排西安当地中学生在周末实地参观,切实了解蓝天古猿人的生存状况,感受远古人类的艰辛和在蛮荒时代的进化探索的不易,唤醒历史记忆。此外,“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重点讲述了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半坡遗址就位于西安东郊,学生参观非常方便,通过参观半坡先民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直观的了解到农耕文明的雏形和先祖的聪明智慧。还有“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主要讲述华夏始祖炎黄二帝,可以在周末有条件的家长带着孩子去陕西黄陵拜谒黄帝陵,切实让学生感受黄帝在中华民族心中的神圣地位,初步了解传说时代华夏文明的曙光初现,以便于在教师讲授新课时,有效引导并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和心灵象征的理解,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传说也折射出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即“民族的共同心理,早已使黄、炎超出了他们原来的含义,而成了勤劳、智慧、创造、进取的民族融合体的代称。他们的功绩,是包括着融合其中的各族的历史贡献在内的”。⑤

实地参观包含厚重历史记忆的文明遗迹,给学生的印象和触动最深刻,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参观考古文物,使学生意识到了解历史、研究历史,考古和实物是重要的历史证据和信息来源,以此培养学生们研究问题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奉献精神。实地参观与课程相关的历史古迹,可以成为一种历史课前预习的补充方式和有益尝试,也可算做一次户外体验活动,会涉及历史、地理、政治、语文等多学科知识。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之中既突出落实了历史学科的情感目标,也有助于提升多学科素养。可以说,情感态度是历史学科能顺利落实的第一目标,学生将来即便告别学习生涯也能一辈子所思所感。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新模式,牢牢把握课改核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性,同时侧重改变教师教学方式的引导性,强调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有效提升情感态度的层次。情感态度的渗透需要在学生预习环节就要初露端倪,重视预习环节又能有效为课堂探究打下基础,合理设置探究问题又能进一步落实情感态度的渗透和激励作用,因此,笔者浅显认为在历史探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这三个方面应加以强调,为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提供参考。

注释:

①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5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生成与构建 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187-01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脚步浩浩荡荡的推进,不仅为各学科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一线教师教学方法优化提供了参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育的作用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观指导下,以弘扬爱国主义与传承人类优秀文明为培养内容,让学生学会在历史中吸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与价值观。”从历史学科的课程性质上讲,人文社会科学浓厚的特点使得历史具有更强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及综合性那么,如何将课前设计、课堂生成、课后作业及教学评价巧妙结合就成为了构建初中历史有效课堂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

1 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理论及现阶段教学问题概述

新课程理念是当今初中历史的教学总指导,但大多数历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内涵还不甚了解,因此就不免产生了教学实际与课程理念的相互脱节。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共包含四项理念:首先,要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第二,要以普及历史知识、掌握历史学习基本方法与技巧为内容;再次,要将正确价值判断融入历史教学中;最后,鼓励自主、合作与探究式新型教学方式与评价创新。现阶段初中历史课堂重知识轻能力、重死记硬背轻灵活掌握等现状明显不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理念。下面笔者将以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生成与构建为核心讨论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实效性。

2 生成与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之途径解析

2.1深入学习新教改更新历史教学理念是前提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初中历史课堂出现的大多问题是由于任课教师并没有完全领会新课程改革精神。因此,深入学习新课改精神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就成为构建有效历史课堂的前提与基础。基于对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笔者认为历史课堂设计应遵循下列方法途径:第一,历史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第二,历史教学过程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最后,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另外,课程设计要建立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历史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进行课堂设计。可见,初中历史新课程理念是进行有效课程设计的基础。

2.2课前充分准备选择合理教学方式是重要方式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认知历史。因此,在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和运用适当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教法单一、学法缺失是目前历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大部分教师的教案都没有针对授课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即使有也偏于应付检查,实际成效并不显著。“一支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式始终贯穿着多年的一线教学,无改进无创新,因此对于教学环节的课前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学习古代史时,教学方案就应以讲授为主;在学习近代与现代史时课堂教学则可结合政治时事做成一个讨论性质的课堂。结合实际、设计合理、充满趣味的课前设计方案才是新课改所提倡的。

2.3采用多样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是关键

从兴趣入手构建一个活力的历史课堂是每个任课教师所积极追求的,新课程标准也在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除做出合理设计方案外,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就成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手段的关键。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到实践当中,我们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对于生涩难记的中国古代史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教学及观看记录片等形式;对于中国近代史这些需要结合实践理解的内容,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像有关的内容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搜集资料,各小组制作ppt来谈谈对的理解。扩宽教学方法令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灵活化才能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给初中历史带来的瓶颈与桎梏。

2.4优化历史作业设计引导学生思考是推动

文章前部分分别谈到了如何完善教师的教案制作及丰富课堂教学方式设计,而历史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就是历史作业的布置。布置作业除了起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作用外还是对老师教学情况的有效反映。个人认为历史作业的布置应充分体现提高学生能力的要求,布置作业既要巩固基础知识也要能够启迪学生思维运行。因此在题目布置上可增加开放性题目;在作业形式上也不拘泥于个人完成,增加团队合作形式的作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实践能力及创造力。

2.5完善评价体系满足学生需求是有力保障

新课程标准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与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及全面发展。可见,教学评价环节并不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鉴定环节。新课程标准坚持不同的评价任务应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任务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根据目标任务的不同特点就可以选择包括历史习作、历史调查、教师观察及纸笔测验等不同的评价方法。这样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更加强调评价信息来源的多样性,重视历史学习整个过程,更加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课堂发挥、课后反映进而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程度。

第6篇

关键词: 教育神经科学 初中历史课堂 启示展望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及其与教育科学的结合程度不断提高,构建以教育神经科学为背景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理论正成为教育研究领域一种新的必然趋向。有学者将这种实践取向的“基于脑的教育”形容为“教室里的神经科学”,这并不指将教室作为开展神经科学实验的场所,而是希望采用神经科学的技术与方法研究并解决某些真正来自教学实践中的问题[1]。

一、教育神经科学的概念

教育神经科学是将生物科学、发展科学和教育科学等学科的知识技能进行深度整合,提出科学的教育理论、践行科学的教育实践的、具有独特话语体系的一门新兴学科[2]。“教育神经科学”这一术语最早由肖尔和莫茨基于1978年提出。姜永志认为,教育神经科学以2003年哈佛大学“国际心理、脑与教育学会”(International Mind Brain and Education Society)成立为标志,成为一门基于实证的新兴学科[3]。教育神经科学凝聚着跨学科专业研究者的共同智慧,汲取多门相关学科中的知识精华与哲学理念,形成独特的概念结构。教育神经科学的诞生改变了长期以来教育学缺乏实证依据的状况,为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与教育神经科学类似的概念有神经教育科学、教育生物学等。“教育生物学”的含义与“教育神经科学”的含义部分重合,因为神经科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一些研究者将神经教育学定义为“一门整合了心理学、脑科学和教育学研究而形成的新科学,汇集了包括认知神经科学、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学习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者,致力于探索学习的生理机制”[4]。由此看来,“教育神经科学”和“神经教育科学”的内涵相近,但是周加仙认为,两者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研究取向,前者强调以教育为核心的跨学科整合,后者的核心是整合教育学的神经科学,更重视这一新兴领域的知识创造[5]。

二、教育神经科学视角下的中学课堂教学研究

教育神经科学研究者认为,教育神经科学不仅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与行为变化等宏观层次的研究,而且强调在不同教育环境下,学生大脑内部神经联结和突触结构的改变等微观层次的研究。研究者借助先进的脑成像技术手段(ERP、fMRI)与多种研究方法,从基因-分子-突触-神经元-神经网络-神经系统-课堂行为-社会等不同层面,全面揭示了学生在不同教育环境下学习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提供了因果解释,从而发展出了学生学习改变的完整的、有用的和确定性知识。

三、教育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启示

梁启超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6]历史有两层概念:一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二是指记录过去发生过的事情的资料等。历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功能,它是所有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它能够提升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经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历史学科还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多方面协调发展的功能[7]。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抓住了教学工作的关键。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是不容否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现象。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学生面对着浮光掠影般的多媒体信息不知所云;教师仍然难以跳出“教书匠”的窠臼。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能给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带来如下启迪:

(一)脑发育的不同步对初中生历史学习的影响

青少年的性格不稳定,行为易偏激,以往的观点是荷尔蒙分泌过剩的结果。但是,近来研究者使用神经影像技术对脑发育进行的纵向研究表明,与情绪有关的脑区在10到15岁时得到充分的发展,但与理性思维和情绪控制有关的脑区的成熟则发生在22至24岁。有学者将这种冲动称为“短暂的疯狂”[8]。这一发现解释了初中生的思维具有不成熟和片面性的特点,届于初中生对形象的、生动的、具体的历史知识感兴趣,历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选择最佳的课堂教学策略。另外,初中生的额叶尚不具备全面控制过激情绪的能力,容易引发一些不可预测而且危险的行为,包括情绪爆发和身体攻击等,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做到公平对待学生,妥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二)情绪影响历史课堂

相比小学教师比较习惯处理学生的情绪表现,初中教师所受到的训练则是向学生传授大量课程内容。尤其是初中历史课程这样的非重点科目,一周只有两节课时,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繁重,导致历史教师几乎没有时间关注学生的情绪发展,并常常假设初中生应该“像成人一样行动”。张元认为:“认为本世纪以来,由于脑神经科学的飞跃发展,让我们在过去谈及认知时,十分忽视的部分,重新受到关注。我们非但知道感性在认知上应有不让于理性的重要地位,并且知道就是‘潜意识’也是我们在教课时应该注地方,不论老师的讲述,抑或学生的听课,潜意识很可能扮演着支配的角色。老师在课堂中,谈及看似无关紧要的三言两语,或是轻轻地一声叹息,甚至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个人感情的流露与品味的展现,都会在学生的脑中留下印痕,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9]其实教师应该理解情绪的生物学特征,特别是压力的生物学特征,只有当学生在生理上和情感上都感到安全时,他们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课程上。

(三)学校的文化氛围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学生、同伴和教师间会产生相互影响。学校通常注重学业和测验,往往忽视了社会和文化力量对学生的巨大影响。神经影像研究已经发现了负责评价事件意义的脑区,这一领域的研究发现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称为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学校的文化特征体现在开放性、期望、对努力的认识与赏识程度、参与决策和关爱的程度,这些影响着学生个体的自尊。教育者需要更多地关注学校积极的社会和文化氛围的营造。当学生感到自己受到学校排斥时,会产生情绪上的不满。我们不能再将学习和情绪分开来考虑,或者认为情绪干扰了学习,我们不能仅仅从单个学生的角度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发挥历史学科易于激发学生情绪的特点,利用丰富的史实、浓郁的情感,让学生理解历史,在历史的回忆中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

(四)饮食和睡眠对记忆的重要性

大脑的运转需要能量支持,充足的水分和葡萄糖是大脑高效运行的生理保障。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按时摄取水分和营养。高效的睡眠可以让一个人醒来后精神焕发地处理新一天的事务。研究发现,脑在睡眠时非常活跃,仍然进行加工,帮助脑进行学习、建立联结、记忆和清除混乱,睡眠剥夺会使人脑难以获得任何形式的记忆。研究表明,睡眠被剥夺的学生比睡眠时间长的学生成绩差,也更有可能变得抑郁。很多中学生和教师睡眠不足,他们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5-6小时。教师了解睡眠研究的结果,就可以向学生强调保证充足睡眠的重要性。大多数青少年大约需要9个小时的睡眠。

四、展望

事实上,目前教育神经科学所积累的确定性的知识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教育神经科学的目的不是发现学习规律,而是用已经发现的知识解决教育问题,它与所有的教育学一样是一门应用科学[10]。现阶段,教育神经科学研究进展成果在我国一线教师队伍中的普及力度不够,很多教师的理论水平还停留在皮亚杰、奥苏贝尔等人的教育理论上。对教育神经科学的误解或盲从容易造成“神经神化”的讹传,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危害。教师学习教育神经科学的基本知识,能够初步从神经功能分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恰当的策略改进教学,这样的优势显而易见。

参考文献:

[1]陈巍,丁峻.教室里的神经科学: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取向.外国教育研究,2010,37(9):2.

[2]周加仙.教育神经科学的领域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7(3):69.

[3]姜永志.教育神经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从“实验室”到“教室”的学习科学.开放教育研究,2013,19(3):72.

[4]杨娟,等.基于神经教育学的个体化教育研究及实践.现代教育技术,2016(5):50.

[5]周加仙.教育神经科学:创建心智、脑与教育的联结.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1(2):42.

[6]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商务印书馆,1933:1.

[7]参见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60.

[8][美]格力・格雷戈里,等著.赵丽琴,译.差异化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77.

[9]张元.教出历史课的美感与品位.清华历史教学,2014,6

第7篇

目前,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较少,导致部分教师对该课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师的观点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导致他们在学习历史时,往往存在着不求甚解、及格万岁的现象。除此之外,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时,往往过于重视教材知识的传授,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式呆板,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就需要初中历史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将该门课程真正重视起来,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建立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培养模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对历史学科的认识,提升其学习主观能动性。上述两个方面是提高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常用手段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使历史核心素养不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二、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研究策略

历史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阶段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具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方面的素养,为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储备知识、积累技能。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初级阶段,也是培养其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围绕这一教学目标来进行教?W设计和安排,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历史理解能力。学生在思考和学习历史知识时,教师应做好指导者和启发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他们用公正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借鉴历史事件中学得的智慧和经验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修养和实践技能。

1.更新历史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授课,“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再加上历史课本较为枯燥,导致学生在经历初期新鲜感后,难免陷入厌学情绪中无法自拔。针对这一现状,就需要教师转变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创设情境法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动荡的春秋时期》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在网上或图书馆中为学生搜集相关的史实资料或影视视频,以使学生对该事件有一个细致的了解。教师在组织学生看完视频资料后,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谈一谈自己对该时期历史人物的评价,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并阐明理由。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可让学生对该历史人物进行星级排序,选出“我心目中的春秋战国大英雄”。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过去联系现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回顾漫漫历史之路,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历史事件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现代生活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和正面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过去联系现在,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目前,全面改革一直是我国振兴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学生理解改革的意义,应该以历史教材中的内容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历史事件,联系我国的改革发展之路,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且成功的改革先例。比如在进行《秦统一中国》这一章节的学习时,我就将秦始皇采取的改革措施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说一说哪些改革还在影响我们的生活。通过带领学生立足现在,分析过去,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使他们感受今天生活的美好,培养其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3.通过角色互换,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第8篇

历史思维能力即人们了解史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分析历史发展过程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爱表现自我、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知识面开阔等特点,加上历史学科涉及的问题悬念多,范围大,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渠道广,因而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初中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从平常的,已经习惯的历史事件中发现不平常的因素,这是极具创造性的过程,将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要深入钻研初中历史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问题

要设计出好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深入钻研初中教材。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难点和关键,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教材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从宏观的高度把握教材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思考、提炼出开发学生智能的问题。

二、研究学生,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提出问题

教师必须深入学生生活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初中生的思想动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动机情绪、治学态度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结合初中生掌握的知识、现有能力,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地提出问题,问题内容要符合初中生的逻辑规律和心理规律。

三、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也是提出问题的前提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学习兴趣是直接维持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原因。如果学生有学习兴趣,他们就会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就能在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并不断获得心理愉悦。学生能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理解就会迅速,记忆就会牢固,学习效率就会得到提高,学习效果得到改善。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要加强师生沟通,建立以亲密融洽的感情为纽带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要注意情感引导,要充满热情,满怀激情地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无压力感。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经常运用直观形象的语言、图片、图表、教学电视和幻灯等形式,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还可组织学生走出小课堂,步入大课堂,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带学生参加并考察古遗址、文物或古代名人故居等。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历史知识的表象储存,提高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索历史疑问的欲望,从而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掌握历史,这就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把握提出问题的最佳时机与方式,激发历史思维

一般情况下,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产生于下列情况:学生学习中有所知,有所感,意欲表达交流时;学生学习中有所疑,有所惑,意欲发问质疑时。教师应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地提问,适时、适度地启发,形成一条问题链,引导学生拾级而上,调动了学生情绪、活跃了课堂气、激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

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现代教育界认为:“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应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中只起引导作用:导思、导学、导练,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活动,自己去探寻、发现知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提问能力是一种直接经验,靠教师的传授是难以实现的。只有让学生主动去参与、体验、内化才能获得。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过程和途径,让学生去参与,创造一种师生平等的民主环境,形成互相论辩问难、各抒己见、激烈讨论、探索争鸣的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发现的——冲动和热情,调动学生大脑进行积极的思维,进行有意义的发现。

六、巧妙运用评价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第9篇

所谓的历史通感是指历史知识的贯通、历史素养的通达、历史与现实的融通。历史通感教学是历史新课标的精髓,是由历史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学科特质、学科价值所决定的,是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培育的抓手,是历史教学的核心,是历史课程的核心价值体现。因此,必须充分重视通感教学的意义,积极探索通感教学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完成历史学科教育教学使命。

近年来,江苏武进教研室以“创新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的“中学历本文由收集整理史三史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在史实建构求通览、史识理解提素养、史感激发显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开启了历史通感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通感教学是历史新课标的精髓

为推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育部于2011年底颁布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在课程性质定位、课程基本理念阐述、课程设计思路说明、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修改与发展完善。新课标的颁布,对我国初中学段历史教育教学将起到引领性、指导性作用。为此,了解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把握其变化的精神实质,积极践行新课标理念,自然就成为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和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使命。

对比新旧历史课程标准,二者固然有许多变化,但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没变,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的改革目标没变,课程目标关注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也没有变。因此,学习、践行新课标的关键,不在于过多关注课程内容的增删,而在于深刻把握新课标的核心,即以培养和提高初中生人文素养、历史素养为宗旨,全面推进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新发展。我认为,进行历史通感教学是必然选择。

(一)通感教学是历史课程性质的本质要求

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它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性。这是在国家的教育文件中首次对初中历史课程性质进行了概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育人为本、发展为要、科学与人文并重,知识与素养兼顾”的定位、属性和特点,从而清晰了学科特质所决定的历史教学任务包括道德认同(思想性)、学科素养培育(基础性)、人文素养提高(人文性)、方法习得与运用(综合性)等,因此,认同课程性质的历史教学必须实施通感教学。

(二)通感教学是历史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

历史课程既是一个知识体系,又是一个方法论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历史学习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而是伴随着创造、追求、选择、意志、努力、喜怒哀乐等情感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课程标准更加强调了“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明确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2]的育人目标,指出了“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3]等实现路径,为历史教学指明了方向。因此,践行课程理念必须实施通感教学。

(三)通感教学是课程设计思路的必然反映

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和最大变化在于课程设计思路方面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系统性特征。在课程学习板块内容的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通过“点”与“点”的联系来理解“线”。如此设计,突出了历史进程的时序性,凸显了历史发展的主线,使学习内容依据历史的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便于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因此,适应课程设计思路调整的历史教学必须进行通感教学。

(四)通感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路径

历史学习必须包括人、事、理、情。课程标准从纵横两个角度阐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目标。从纵向看,包括三个层次:“前言”部分总论中提出的宏观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目标”总论部分基于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提出的纵观课程具体目标;“课程内容”部分的微观目标(微观目标包括六大学习板块导言最后一段的板块三维目标及具体内容目标。)。从横向看,它把课程目标分解成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历史课程目标其实就是历史蕴含的课程价值及其实施要求,为了切实实现历史课程的纵横目标,使学生形成优良品德、完善思维品质、学会学习方法、客观认识现实,历史教师应考虑历史教学的系统运作问题,将三维目标的落实贯穿于所有历史教学的活动过程中。因此,实现课程目标的历史教学必须进行通感教学。

(五)通感教学是凸显课程价值的重要载体

超越知识的教养,才是教育的根本。某种意义上讲,人文性和鉴今性是历史课程与其他基础教育课程不同的最主要特质,因此,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进行通感教学,既有利于“知识形态的历史课程”向“生命形态的历史课程”的转变,又能更加彰显历史学科鉴古知今的特有功能和价值。

二、“三史法”是通感教学的有益探索

(一)“三史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三史法”课堂教学流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史实”——知识梳理,内容整合,体系构建。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提示,通读教材,了解主干知识;根据教材子目,宏观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老师的指导下,个人或与同学合作完成某学习内容的知识建构。

2.“史识”——设疑诱思,论从史出,加深理解,形成认识。在学生对知识有了大致概览的基础上,基于学习目标,老师针对重难点,提供材料铺垫,设计渐进系列问题。师生采取多种形式,解决问题,深化认识;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学科基本思维习惯与方法。

3.“史感”——将历史与现实联系,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结合,走进历史,感悟历史,体验历史。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及学情,选择适当的素材,设计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丰富历史认识,催生历史感悟。该学习板块设计是“三史法”教学模式的亮点之一,意图是凸显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和“鉴古知今”的社会价值。

(二)“三史法”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1.准确目标定位是“三史法”教学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总要求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准确的目标定位,可以帮助学生减少记忆负担,突出重点、主干知识的学习,建构符合学科特质的知识体系;可以引导学生对重点学习内容加强认识与理解;可以对学习主题和内涵“史感”教育价值进行挖掘。因此,准确目标定位是“三史法”教学的前提。

历史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基于课标要求,针对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要,体现整体性(把学生当做完整的人看待,把学生的发展看做是认知、能力、情感、德行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全面性(体现“三维”要求)、层次性(重视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设计不同水平层次的教学目标)、具体可操作性(具体明了,可操作、可评价、可反馈、可修改)等原则。

2.良好知识体系的建构是“三史法”教学的基础。一般而言,学生历史学习的困难之一就是史实的记忆。指导帮助学生基于目标、教材和学科特质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宏观掌握知识,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起到扎实“史实”的作用。同时又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是历史思维方法方式实现的重要途径。

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我们采取了老师示范——指导建构——学生独立建构——学生合作建构——师生交流、完善结构的运作策略,体现由浅入深、由形式到实质的建构轨迹。

3.强化“史识”的情境设计是“三史法”教学的关键。“史识”的实现对于中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它既有方法的要求,又要感悟、体会与总结。而具体、形象、针对、有趣的情境创设,无疑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桥梁”与“舞台”。

历史情境包括直观场景、虚拟场景、活动场景、材料情境、问题情境等。根据学科特点与教学实际,我们的探索更侧重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这样一些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如运用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手段创设、运用文献史料创设、从审美的视角对历史事实、社会现象、文化艺术作品进行鉴别、比较,从多元价值和视角来创设,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假设和对假设的检验,引发思考,激化矛盾来创设,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矛盾,利用不同人物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而产生的矛盾创设和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创设等。问题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方法,又是教学技巧和教学智慧,只有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思维状态,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史感”是“三史法”教学的突破口。所谓“史感”是“一种在传统历史知识及历史文化积累的基础上,适应人文科学发展规律要求的对历史大局及细枝末节都有体现的自我个体感知力和洞察力的结合。”[4]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感”,最基本的要求是理解“历史的现实感”和体会“现实的历史感”,使历史与现实在相互碰撞中彼此呼应、回荡,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多地利用时事热点导入或材料铺垫,注意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促成学生的“历史的现实感”和“现实的历史感”的相互碰撞,提升学生基于历史的内涵挖掘和深刻关照现实及基于现实借鉴历史进行深入分析的学科特征的思维能力。

5.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是“三史法”教学的保证。魏书生曾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发挥作用。”没有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其生命的活力就不可能展现,师生的智慧、灵感就很难生成。在教学探索和实践研究中,我们致力于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的创设,努力打造“灵动”的课堂。“三史法”课堂学生的“动”是“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自我诊断”和“自我激励”相结合、“指导引领”和“个性实施”相结合的“动”,是“有积极情绪参与、内驱的‘动’,有明确目标任务指向针对性的‘动’,有思

维含量有意义的‘动’,能触类旁通提升方法能力的‘灵动’”。我们注重引导,培养意识,激发“想动”的欲望、营造氛围“助动”、创新活动,提供“能动”的机会、指导方法“会动”、创新评价,积极鼓励,增强“敢动”的信心。几年的实践,使我们相信: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程改革才有可能深入推进,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的活跃氛围才会经久不衰,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实现课堂的“减负增效”的目标;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灵性和活力,打造“生命课堂”、“阳光课堂”、“智慧课堂”和“低碳课堂”。

另外,我们还围绕着现代技术手段和“学案”的科学辅助运用、“三史法”模式下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三史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我们认为,“三史法”的探索与实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真正做到了“把握课标为前提、教材整合为条件、资源开发为补充、问题探究为主线、师生互动为形式、现代技术为辅助、目标实现为归宿”,学生课堂内外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使多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愉悦。在课堂气氛波澜起伏、迭起、激烈、和谐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有所了解,历史学习及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得到培养及提升,更激发了学生的历史意识,自然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真正做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