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企业经济管理的能力

时间:2023-08-31 16:37:21

导语:在企业经济管理的能力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企业经济管理的能力

第1篇

竞争是成本的较量

高成长期与低成长期的经营相比,成本意识有很大的差异。高成长期市场不断扩大,经营者最关心的是销售的增长,成本意识较弱。但是,在市场有限,竞争对手拥挤的情况下,争夺就会通过价格来进行。即便经销独特产品,一旦类似产品登场后,仍要靠价格决胜负。

对成本敏锐起来

企业竞争以成本决胜负,从这个意义上说,成本感觉是经营者最为重要的经营感觉。

那么,经营者对有关成本的数字,应当怎样看呢?

第一,相对于销售额花费了多少直接成本。经营者不应该单纯地看直接成本,而应该看相对于销售额的比率。把附加值比率作为指标最合适。附加值即企业活动所产生的新价值。一般来说,包括零售和批发业的商业是指销售额总利润(销售额减去销售成本),制造业等是指加工额(生产额或销售额减去材料费、外协费),建设业是指完成加工额(完成工程额减去材料费、劳务费、外协费),这些数字相当于附加值,附加值与销售额之比为附加值比率。这几年的大致平均值,制造业为41~42,建设业为27~28,批发业为18左右,零售业为30。如果本公司的数字比这些平均值低,说明直接成本花费过多。在这种情况下,努力降低进价,降低对外协作成本等等,将成为经营的重要课题。

第二,直接成本以外的成本花费了多少。指标为销售管理费。销售管理费是指销售员工资、包装运输、广告宣传、接待交际等销售费加上有关人员工资、福利保健、办公用品、差旅、通讯、房租等管理费。销售管理费与销售额之比即销售管理费比率。平均值:制造业19,建设业约14,批发业16~17,零售业约28。超过了这个数值,则说明比其他公司销售管理费高。

第三,人事费的大小。人事费,是指关系到人的经费,合计为工资、奖金、福利保健费等。人事费与销售额之比,即人事费比率。平均值为制造业17~18,建设业12~13,批发业超过6,零售业超过13。人事费过大时,由于不能降低工资,只有削减人员或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努力提高销售额。也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关注每一个提高了多少成果。

以上三个数字是经营者应该看的最为重要的数字。另外,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视点--单位小时成本和成果,即公司每小时花费多少成本,获得多少成果。

比起表面上出现的数字,严格地关注单位小时成本和成果更为重要。

一个立志成功的经营者为培养这种技能,不妨首先一下单位小时的人事费是多少,可能的话以十分钟或以一分钟为单位来计算,算算单位小时产生了多少成果。经常检查一下,到下班时是否还在全力冲刺;是否在拖拖拉拉地加班。

有的放矢的成本考虑

降低成本计划包括短期和长期两种方式。短期方式可称为临时的应急措施,一个月内可以完毕,分三步。

第一步:企业的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公司各个部门怎样合理配置和改编,把握三个重要规则:

(1)控制范围:一个经理主管下属人员不超过10人,但不少于7人;

(2)合适的汇报层次:最利润的部门经理应该直接向公司负责人汇报;

(3)简化管理层次:公司负责人与基层管理部门之间的管理层次数应保持最少程度。

第二步:分析经营管理比率。

首先你需要一组最近5年(最好是10年)公司营运的详细数字。这些数字都是最基本的,如:销售量,毛利,销售开支,一般费用和行政管理费用,开发费用,债务成本和税前利润等。了解这些数字相对于销售量的百分比,再对这些数字作宏观分析,先找出毛利占销售量百分比最高的年份,找出销售成本,一般和行政管理费用,研究和开发费用和债务成本占销售量最低的年份,如果有可能,你还应将你的数据与其他公司相比较,这样做,会让你大有启发。接下来是微观分析,确定哪种成本是在正常值以内,哪种成本占销售量的百分比不必要增加了。在这一步中你应该细分,比如原材料、固定资产损耗、人员工资、一些其它的制造费用等,其它如监督管理费、销售人员工资及佣金、仓库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固定开支、差旅费和招待费等,分门别类。应该想方设法将这些费用降低。

第三步:工作抽样。

工作抽样是对工厂内或公司内不同工位的活动频率和效率进行抽样,能明显地反映出工人和机器两者的生产率及低效率的程度。

它是从一个工作抽样观察员进入车间或办公室的一个特定部位观察特定职能开始的。该观察员记录每个人在做什么,他们做事的速度,每台机器或每个职能发生了什么。凭借这些任意观察结果,企业主能探知操作者或机器在安装、操作、维修保养等方面所花的时间以及操作者的工作节奏。

工作抽样必须安排企业内部有经验的雇员,或者是外部的、在这方面有能力的咨询专家。事实上,组织机构分析以后的那个星期一,经营者必须和工作抽样专家坐下来讨论工作抽样过程和时间表。对负责工作抽样的专业人员来说起码要花费一周时间取得所需的雇员和机器数据以及向有关雇员解释抽样过程。这样大约留下三周时间进行工作抽样实际操作。

进行工作抽样能提供企业管理者三个方面的宝贵信息:

(1)雇员工作时间百分比;

(2)雇员工作速率;

(3)机器利用率。

通过工作抽样你能对机器和人员的利用率做出评估,可以确定你的公司哪些工作点的人太多。以上三个步骤即组织机构分析、比率分析和工作抽样,可以帮助你降低人员费用10~20。当然这只是临时性的应急措施,下一步更加深入的程序需大半年才能完成。

管好你的采购部门

在企业里,采购部门常常控制着40~50的销售金额,减少材料成本也许是整个降低成本计划中最有效的一步。所有经营者应明三个关键性的采购原则:

(1)不要害怕采购部门。要各种成本降低,学习采购。最重要的是,不要使自己和采购部门及采购负责人隔离开来,要参与进去。

(2)把力量集中在“一号”部件上。要保证你的采购部门在代价较高的“一号”部件的选择、交货和周转上花费最多的时间。在这方面,有效的采购、替代或重新设计会产生大的影响。

(3)不要超速完成采购。要允许企业的采购部门运用其创造力,想象力和专业经验,以尽可能低的价格采购部件和材料。不要像你定一份咖啡那样对待采购部门。不要根据蹩脚的预测或因为缺少正确的销售和生产制造计划而让采购部门迅速办理。

(4)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对采购部门来说,往往习惯于和一个特定的供应商维持关系,因为他们在一起做生意已有多年了。事实上,经营者完全可以挑起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这样可以刺激他们降低某些材料的价格。

(5)能作出准确的预测。企业必须能对原材料未来的走向及产品的趋势作出预测,特别是那些较为短缺的原材料,许多往往需要进口,短缺常会发生。如果经营者不能准确地预测,采取相应的措施,也许最需要一种材料的时候,正是它价格最高的时候。

重视产品重新设计

利润提高的一个重大机会在于对现有产品进行重新设计。一般来说,认真地重新设计可以使你的成本降低10~15。在劳务、材料和制造费方面都能得到大量的节省。

不仅是市场中不再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受人喜欢的产品也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对一种受人喜欢的产品,往往只需要对其内部的工作部件进行重新设计以便降低成本,而购买者看到的和在广告中出现的都没有什么变化。对于其它产品外观也需要改变,因为公众欣赏新款和化。

一方面,知识更新加快,造成普通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另一方面,由于出现外部形势变化,如竞争对手的进步或产品原材料成本突然增涨,这些都使重新设计成为必要。为取得和保持主要产品的竞争优势,在成本降低计划中应包括为提高利润而重新设计产品阶段。

精确的销售预测

销售预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公司应该有一个比较准确的预测:其产品究竞有多少能卖出去。的销售预测可防止产品生产得太多或太少。

特别是在或商业周期发生重大变化时,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原材料和零售需求起伏波动相当大。这种突然的急剧的变化会给最好的库存管理系统带来混乱。没有透彻的、全面的销售预测,一个公司很难肯定它应该生产的产品数量,因而,保持有效库存管理将会十分困难。

错误的销售预测是多数经营管理中的一个共同弱点。实际上可靠的销售预测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做到的,花钱也不多。

在销售预测中,有四个基本要素:

(1)趋势;

(2)周期;

(3)季节性变化;

(4)不规则变化。

趋势是一系列经济数据长期的长距的动向,与逐月发生的变化没有什么关系,极其缓慢地显露出它们的走向。

周期是指较短的持续时期,尽管一般不能规定其长短。它们通常以和紧缩的交替期为特征。

季节性变化发生在一年中某个时期内,在每年的同一时期并以大致相同的程度再发生。

不规则变化是具有经济的不可预见或非再次发生的事件的结果。例如,在关键性中的罢工会引起不规则变化。

在销售预测中可以共同使用或分开使用这四种要素。一个有名望的分析事务所在帮助其重要零售业客户进行销售预测时往往采用时间系列分析法。这是把周期的和长期的(或趋势)因素及其他形式的因素,特别是由于季节性产生的因素区分开来的一种统计。

虽然这些分析不能直接于生产制造运行管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分析被用于所有最敏感的销售预测,零售。它们对一年中每个月度的季节性影响作出分析,帮助零售商作出有关短期经营的正确决定。决定中包括确定价格、库存量、采购以及使用多少销售人员等。

时间系列分析还包括这样一些指示量,如可支配的收入(即纳税后收入)、国民生产总值、顾客服务开支、商品消费价格指数、服务消费价格指数以及耐用品和非耐用品开支等。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际上适用于所有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为一个以上的客户服务。销售经理向经营者提供的销售预测报告,应包含下列几项:

(1)公司销售量的趋势轮廓线,其中能清楚地识别出季节性变化;

(2)行业预测;

(3)国家经济预测;

(4)可获得的有关竞争者计划的全部信息;

(5)表示相关经济指标状态的结果。

另外,销售经理自己的研究结果也应加入其中,包括:

(1)预测期间内销售受到最大重视(广告,特殊推销,折扣等)的产品;

(2)受到竞争者最激烈竞争的产品;

(3)竞争最少的产品;

(4)逐步淘汰的、降级的或替代的产品;

(5)构成销售量大部分的A类产品。

过低的价格等于增加成本

在作出如此多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之后,经营者应努力避免因定价错误而造成的损失。

特别是在高通货膨胀期间,定价错误代价更为惨重。在通货膨胀时期,没有任何成本降低方法能替代定价。即使没有通货膨胀,一个错误的定价制度也会断送企业通过成本降低带来的效益。所以如果要保护成本降低和提高利润,则定价和标准成本彼此必须完全分开。

应认真实施和控制定价方针和方法,参与定价的关键人员必须接受正确程序和不正确程序所导致的两种结果的。定价应成为建立在其他规范基础上的一个独立的职能,不这样做,会招致灾难。

审视劳务成本

人们往往将劳务成本的降低放在尽量减少工作人员的数量上。实际上,作为一个劳、资配合得相当好的企业来说,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似乎比裁员更具远见,也更具效果。而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则需要你动一番脑筋,因为有时工作效率低下的毛病似乎并不出在工人身上。

第2篇

众所周知,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关键所在,现代企业管理是企业综合能力提高的基础,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前途,而财务管理是提升企业的关键,降低企业运营费用,降低企业各项运行成本,必须通过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管理才能有效的实现;并通过财务管理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项信息汇集综合,实时的反馈意见。促进企业内部工作流程的优化,需要通过财务管理体系的相关作用来有效促进,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人员对成本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企业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意识,财务的综合管理,使企业的各项管理形成一个链条,处于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下,实时监控企业的发展方向,准确掌握市场动态,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必须充分发挥中心作用,行使好职能,发挥好作用,以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经济预测管理为中心,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认识,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并有效执行,是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实现财务管理是企业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关键。

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实行了公司制改革,一些规模大的优势企业相继组建了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的大型企业集团。随着企业改革形势的发展,以前单一组织和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如今的发展形势,简单的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的传统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难以和现代企业的发展及竞争形势相适应,原有的单纯依靠经营者个人素质为主的管理控制体系,根本无法管理如今的集团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也应该不断创新,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更应该以创新的理念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在完善和具操作性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体系下,建立新的和完善的财务管理模式,实行分级授权、科学决策,在科学准确的财务数据指导下,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我国已经加入WTO,企业竞争也要迎接国际挑战。从世界范围看,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企业应对空前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如今的企业竞争已不是技术竞争、资本竞争,而是企业科学管理的竞争。重视和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是新时期现代企业的通行管理法,在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中,企业管理逐渐向财务指导的趋势发展。

二、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主要是资金的作用,用资金实现资本积累,再由资本积累完成投资,在这样的反复资金流转中。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一目的的实现,主要是依靠企业的财务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已经成为评价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关键。电子信息的快捷,高科技产品的推广,自动化生产线的配置,物流业的发达,使得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已经从供给制、核算制向经营决策型转变,这个决策的依据就是市场,所有的战略和决策必须依靠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竞争,就要求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市场,而财务信息和数据正是指导企业发展、指导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各个阶段,其目的和意义就是提高和加强企业管理。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以前的财务是记账、核算,而现代的企业财务管理已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走向参与经营与管理的前台,现代企业管理的标志就是成熟的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

第一,建立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为中心制。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管理主要体现在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体制上,企业管理层要在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工作,重视财务管理在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参谋作用,重视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让财务人员参与企业的决策,重视财务人员的数据提供,支持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各环节的相关控制职能。

现代企业的管理就是企业的生命力,建立和完善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体系,使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中实现一体化管理,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理念。不管什么制度适合就是好的,企业要根据自身经营特点、生产环节特点、经营特点、销售流通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适合企业特点的财务管理体系,使财务的中心地位得以确定,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财务中心管理体系设计。通过模拟验证、实际应用验证。不断总结和完善,使财务体系更科学、合理、准确。找出体系缺陷与问题,通过不断的改进建立适合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利用财务工作提供的准确数据,进行企业管理层决策的辅助,只有这样不断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作用,也才能使企业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真正起到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作用。

第3篇

关键词:统计分析职能;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1

统计分析以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掌握对象的特征,对其研究,统计分析是一项重要工作,是统计设计、调查、整理之后出来的,通过把得到的信息进行研究、论证,发现企业发展的特征和规律,预测企业发展的方向,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工作做好指导,并能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做好规划。

一、统计分析职能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发挥

统计分析人员通过对企业统计资料的掌握,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找出形成的原因,分析探究原因,根据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方针,提高企业经济发展能力,同时分析企业发展的趋势,研究企业管理工作,为其改进提供有力根据,因此可以看出统计分析职能在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发展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化信息的发展,统计分析工作不只是把独立的数据进行统计、排列、汇总、做报表等,更多的是对数据的分析和信息的应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统计工作者对信息数据进行系统、全面、科学的分析,探究数据里隐含的问题、规律、对企业发展的认识等,发挥了统计工作的作用和职能。

二、统计分析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统计分析工作始终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同步,它是企业数据的来源,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至今很少企业注重统计分析工作在生存经营管理中所起的分量,再加上传统思想的影响,有些问题依然存在统计分析工作当中。

1.没有认识到统计工作的作用

企业的生存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目前很多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亏损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没能正确掌握企业发展规律,没有认清统计分析工作的实质,没有意识到统计分析工作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2.工作人员素质的局限性

统计分析工作人员要有专业的统计理论知识,具备分析数据的能力,因为它决定着统计分析工作的质量。企业认识不到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对岗位设置不够重视,有专职统计人员的企业很少,一般企业都是由兼职人员完成工作,没有系统全面的统计知识,更不能做出科学的数据。

3.统计工作质量较低

企业没有专业的统计工作人员,将会导致统计数据不实、指标不准确、记录不完整、台账不完善,没有真实及时的信息数据,不能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失去统计的价值,严重的情况将使领导的决策出现失误,给企业生产运营造成损失。

4.统计方法落后

影响企业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的另一原因是统计方法不科学,有的甚至是比较传统的统计方法,没有利用信息化的统计方法,目前很多企业数据来自财务,没有采用专业的统计人员统计,很少采用网络技术和数据分析的专业软件。统计工作人员采用传统的、简单的统计方法,得到的数据质量不高,因此数据很难反映企业运营的规律,反映企业存在问题,统计工作将失去本身的意义。

三、企业如何提高统计分析职能

1.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

统计分析工作人员做出的统计分析报告是企业运作的基础,是企业掌握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要依据,是企业决策者为企业拟定决策的根据,决策者要想为企业发展作出正确的决策,必须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监督和重视,只有统计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数据和正确的市场信息,才能确保决策者能正确掌握市场发展,做好企业发展计划。

2.加强对统计工作者的培训

首先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岗位知识培训,提高业务能力,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为统计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培训指导,定期考核,打造一支专业性更强的统计分析队伍。其次是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多方面的学习,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较高的素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3.加强统计工作质量的提升

加强统计分析的基础工作,掌握统计工作的方法,推进基础设施改革,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建立数据信息资源平台,实现统计数据的真实、全面、系统,同时加快对统计工具的开发和研制,彻底对统计工作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统计分析工作。

4.加强对统计信息库的建设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把企业统计分析工作带上了信息化的道路,实现企业统计分析工作的信息化,必定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因此,抓住信息化的机会,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加强信息库的建设,确保信息的实时准确,确保数据科学系统,为企业提供高效的服务。

四、结论

统计分析职能的发挥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要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和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监督和指导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运作,对企业的管理发挥重大作用。企业重视统计工作,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提高统计人员能力,提高数据信息的质量,及时掌握市场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发展规律,在实践的同时不断完善统计工作,加强统计工作的创新,为企业生产运营管理发挥更的作用,提高企业效益,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霞.充分发挥统计分析作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浅谈企业统计分析[J].管理观察,2010(21).

[2]杨泽军.统计职能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26).

第4篇

过去的几年,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为学校开启第三次创业的新征程和实现高水平创新性全国高职名校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与经济社会的需求、学生的愿望、教师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面临严峻的挑战,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设置不尽合理,专业规模和布局分布不均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不能紧跟市场潮流,教师未能及时掌握企业的最新技术和行业信息,教材内容和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和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在行业中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教学名师、技能大师数量不足,教学科研团队有待进一步培育,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瓶颈。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质量不高、特色不特、合作的程度不深,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故在工业4.0背景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系统的高职院校专业校企共建模式,对高职院校专业的良性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有效指导校企合作实践,提高校企合作绩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校企共建专业模式

根据以上的不足,在国家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年行动计划的引领下,秉承立德立新,乐学乐业的校训,结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与职业一体、学业和岗位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如下:

1、要明确把握学校教务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凸出顶层设计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方向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的特色来把握,从企业需求、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就业发展三方面需求为出发点,按照五年、三年、年度的节点进行系统的谋划,明确重点开展的任务清单,理清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路。

2、采取措施营造浓厚干事创业的科研学术氛围提高积极性和浓厚氛围,应做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尊重教师的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要尊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老师,使他们得到认可,有种自豪感和归宿感。

(2)要定期的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校进行学术讲座和工作交流,形成常规性的文昌论坛活动。

(3)逐步在条件成熟的学院建立教学团队,同时制定必要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办法,使它们多出成绩,出好成绩,利用教学团队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吸引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浓厚学术科研氛围。

3、要建特色、树品牌、凸内涵,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工作,以适应学校的三年行动计划规划目标和培养名专业、名课程、名教师、名学生、名企业、名文化的要求,做到内涵提升,外延拓展。

(1)加强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鼓励二级学院走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和内涵发展之路,实现一院一特色、一院一品牌

(2)重视孝文化和创新创业文化的育人特色,营造立德立新、乐学乐业的育人氛围。

(3)积极提升专业层次和课程转型升级:积极把国家精品课转型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在线公开课程,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和知名度。

4、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动态优化机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工作的良性发展,需要创新一套科学、合理、系统的教学管理办法,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措施,构建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的动态优化机制。具体做法如下:

(1)强化五表联审制度

这五个表分别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制定的教学计划进程表、每个学期有相应的教学安排表、每门课有对应的授课计划、每个班有一个课表、教学实施过程中每节课有一个授课登记表,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能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教学质量的诊断和改进。

(2)深化专业的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的市场化、社会化,促进专业建设和企业的共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这种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方式,有利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紧跟市场潮流,符合企业实际需求,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高新技术的学习和推广通过校企共建把企业的最新技术和行业信息传递给学校,专业教师可由此获得最新的信息资料,进而转变教学,并加大对行业信息的收集用于指导教学工作,大胆抛弃滞后的教材,与企业技术人员编写适合校企共同发展需求的专业教材,不仅优化了教材,推广了新技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4)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节约资金,解决学校专业教学场地和设备不足问题,实现办学的创新学校的教育资源(设备、技术等)往往落后于企业生产一线,许多学校花巨资购置实习和生产设备,但学校设施设备的使用受教学进度的影响,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因此使用率普遍降低,如果不添置设施设备,又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校企合作化解了这个矛盾,提高了现有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了重复投资。

(5)建立以学院为主体、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健全各类规章制度。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引入第三方评价,构建由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四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质量反馈机制,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实施校中厂、厂中校和校外实训基地教学质量监控。

(6)建设专兼结合、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采取有效举措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通过内培外引、校企互融、以老带新、技能竞赛等措施提高老师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企业实践、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国外培训等途径,培养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骨干教师,并完善兼职教师的选聘、培训、使用、考核制度。

(7)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共同育人,共同发展企业通过签订学生培养订单协议,协助学校制定教学课程和授课计划,使学生在校即可接受企业文化,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并达到熟练。企业不仅免除了社会上招工的麻烦,避免了招收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不利因素,同时还省去了对新职工的入厂教育和培训等工作。

(8)校企共建多功能实训基地。在数控实训基地内,与武汉金石兴机器人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共建院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和校中厂。与马勒三环气门驱动(湖北)有限公司、武汉神龙汽车集团等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和厂中校。

三、校企共建专业良性发展的建议

校企共建专业良性发展关键因素是人的因素,为促进校企共建专业良性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激励措施调动广大教师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专业技能水平。

(1)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学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我们要综合运用激励方式,构建一种价值激励、情感激励、发展激励等柔性激励和薪酬激励、考核激励、制度激励等刚性激励的立体激励措施来调动广大教师员工的积极主动性。

第5篇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措施

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是指企业管理者为了使企业达到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目标,而对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实施的一系列活动。企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对企业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原有的经济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本文就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新形势下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的举措。

一、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是企业合理规划经济资源的使用情况、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成本费用的重要方法,是企业做出经济决策的有效依据,也是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必要影响条件。同时,企业经济管理不只是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还是企业生产力的表现形式,一个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发展力联系密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全世界信息共享、产品流通都促使企业进行经济管理模式创新,但是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长期工程,因而企业在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和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情况,提出系统的经济管理创新模式。

二、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企业经济管理思想落后

制约企业经济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落后,没有与时俱进。企业的经济管理观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企业管理者的经济管理观念是否符合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健康稳定的发展。而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经济管理思想比较守旧,很多企业中的管理人员都过分重视企业的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发展眼光,忽视了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长足发展。

2.企业经济管理机构不健全

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与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相互配合密切相关,只有使企业中的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协调工作,才能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都缺乏健全的经济管理组织机构。一方面,由于企业的内部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能,工作能力、管理能力都较低,降低了经济管理机构的办事效率,即使是新招聘来的人才也往往难以很快适应企业的发展,经常会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另一方面,企业经营管理者由于经济管理理念落后,忽略了企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和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不良作用。

3.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都缺乏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即便是企业有自身的经济管理制度,由于管理人员的不重视、制度可行性差等,执行起来也困难重重,实施力度差,使得经济管理制度的存在形同虚设。而且,还有一些传统的企业中的经营管理者思想守旧,不愿对已经存在的经济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创新,为其添加新的有生命力的内容,这就使得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不能满足时展需求。

4.管理人才匮乏

高素质管理人才是经济管理模式制定、创新的主体,有创新进取思想的管理人才能引入新的思想观念,提出改进经济管理模式的建,并付诸行动。但是,由于很多企业都比较守旧,管理人员都工龄较长,思想保守,缺乏创新理念和创新意识,且即使有创新想法,其管理能力水平也不足以支撑想法的实施,所以,创新型高能力管理人才的匮乏也是导致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新形势下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的策略

1.深入理解经济管理内涵和内容

企业管理人员要是能深刻理解经济管理的内涵、掌握其基本内容,企业的经济管理的质量和效益都会有大幅度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前提是企业管理人员能够理解经济管理的内涵、掌握其基本内容,以创新的观念、思路和方式作为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的方法,在企业进行经济管理活动时贯彻落实经济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思想。

从对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观察分析可知,很多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受阻的原因是管理人员对经济管理的内涵和思想理解有误。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忽略了企业的经济管理问题,没有对经济管理的内涵、观念进行深究,因而对相关的理论知识理解存在偏差,降低了对它的重视程度。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对经济管理的正确认识,没能将其提到应有高度,就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发展力的提升起到了阻碍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先从认识经济管理的内涵开始,用全新的视角、多元的思维、科学的方法来深刻理解经济管理的内涵和基本内容,以更好地指导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在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以对经济管理的内涵、思想为指导,提高企业的内在竞争力。

2.培养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

对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是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切入点,企业可以创新管理人员的观念,改变其思想,使其认识到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在进行经济管理工作时时刻以创新的眼光去处理问题,做出经济决策。很多企业经济管理水平难以提高都是因为企业的领导者缺乏创新的理念,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弱。因此,要想创新经济管理模式,要先创新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可以通过聘请创新意识强、理念先进的专家学者对公司的管理层进行思想教育,唤起其创新意识,也可以通过让管理人员去国内外其它企业考察、学习等方式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创新提供思想指导。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改变对经济管理的既定看法和纠正原有的思维模式,不断提高认识,用全新的视角、思维模式和改进方法去指导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的工作,树立科学管理理念进行深化改革,使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3.完善企业经济管理机构和机制

针对企业中传统的组织机构的特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进行组织创新:一是建立横向组织结构。破除传统的垂直多层的结构模式,实现减少管理层级、压缩管理机构、增加管理幅度,使信息传达和反馈效率更高的目的;二是建立些具有柔性特点的组织机构。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些临时的组织机构来处理棘手却出现频率较低的问题,使企业的组织机构更加灵活,避免传统组织机构约束强的缺点,更好地适应发展环境的变化;三是建立无形的组织机构。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调整组织机构,将经济管理的相关内容、数据、资源都动态体现在组织机构中,在网络上建立一个无形的组织机构,供相关的管理人员沟通学习。这个虚拟组织机构的存在为管理者提供了沟通的平台,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4.培养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

企业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管理人才是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模式的主体,企业应该重视创新型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企业高层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利用各种途径吸引、培养相关的管理人才,建立一个专业素质高的管理人才队伍,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

除此之外,现代企业还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才作为推动企业进步的重要力量,探究和企业自身特性相符的人才管理方案,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对其进行专业管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双重培训,在提高其工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其道德水平。另外,在对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时,尤其要对其网络设备的应用能力进行提高,因为现代社会是信息化和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其及时掌握信息的能力,提高企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5.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管制度

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创新要在有力监督和控制的情况下进行,所以,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经济管理监管体系和制度,为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提供依据。该监管体系应该包括控制机制、内容和方法的创新,这是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四、小结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亟待进行,但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所以,企业在进行这项工作时要根据自身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建立一套全面系统创新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波,刘峰.企业经济管理中“刚柔”并进的管理作用[J].中国商贸,2014(34).

[2]谢琦.浅谈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发展与创新[J].中国商贸,2014(8).

第6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 经济管理 模式 管理体系

一、什么是企业经济管理

企业经济管理是一种资源价值实现的管理,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这一目的的活动的总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职能逐渐由以生产为中心的生产型管理发展为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生产经营型管理。因此,企业经济管理的任务是,不仅要根据企业的特性及生产经营规律,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控制产品成本与费用,提供适当的薪酬福利,有效利用企业资源,合理地组织企业内部的全部生产活动,加强经济核算与经济评审, 获取良好的资金利用率与投资收益率。而且还必须把企业作为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个要素,按照市场需要与客观经济规律,科学地组织企业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经济管理的模式

首先,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未能摆脱掉计划经济旧体制的不良影响,严重的滞后于现代市场经济对于企业发展的要求。传统模式下的“国家拨资金”,“国家统理收支与统负盈亏”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早已不能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并严重影响了现代企业效益的提高。其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市场化与全球化特点更加显著,市场竞争瞬息万变,组织环境日新月异,企业的经济增长模式已开始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企业经济管理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明显起来。由此可见,转变企业经营管理观念,掌握经营管理方法,完善经营管理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特别是深化企业财务改革,做好企业财务管理,有效实施资金投放、资金筹措与营运资本管理,并构建与规范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确是当务之急。

三、企业经济管理体系

(一)企业的最高管理者的职能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向企业员工宣传有关经济法律、法规与企业经济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制定经济管理方针与经济目标,确保经济管理所需资源的获得, 进行经济管理体系策划, 在对经济管理体系策划进行变更与实施时, 应保持经济管理体系的完整性。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经济管理方针与企业的宗旨相适应,包括满足经济管理要求与持续改进经济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企业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与相关方满意度为目的,确保顾客及相关方的要求得到确认并予以满足。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企业内经济管理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与确认。在企业内建立沟通过程并确保对经济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二)经济管理体系代表的设置与职能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指定经济管理体系代表,并授予一定的职责与权限,确保经济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与保持,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经济管理体系的业绩与改进的需求,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与相关方及企业规定要求的意识。

四、企业内部审核

企业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便确保经济管理体系符合策划的要求并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企业应对内部审核人员的组成、资格,审核的方法、范围、时间做出策划。内审的记录要保存。负责受审区域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采取措施,以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元素及其原因,跟踪活动应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与验证结果的报告。

五、计量装置的控制

应对经济管理过程中使用的计量、核算设备工具进行有效控制。应对国家有规定的计量器具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并防止搬运、使用与储存期间的损坏、失准。对经济管理过程中使用的计算机软件应进行确认, 必要时要再确认。

六、材料采购过程的经济控制

(1)采购过程。企业应确保采购活动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对采购方式、采购程序及供方的履约能力要做评价。制定相应的评价准则,做好并保存评价记录。

(2)采购信息。在采购前要对供方的有关经济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包括供方的履约能力、信用状况、经济实力、经济管理状况、计量方式、运输手段等。

(3)采购产品的验收。企业应确保采购产品的验收,确保采购产品的数量、质量符合合同的约定。

七、生产与服务提供过程的经济控制

(1)生产与服务提供过程的经济核算确定其方法、程序、人员、设备及审核活动是否符合项目(产品)经济策划的要求。

(2)对特殊过程的确认。企业在为生产与服务提供经济活动过程管理时,应对那些以前没有经验可循的新的产品、方法、工艺流程、设备的经济管理活动进行专题策划,并进行确认与再确认。

(3)产品物资防护。企业应对生产的半成品与成品,采购的材料、物资提供合适的场所使之在储存、搬运、使用过程始终处于良好状态,符合企业经济管理的要求, 避免产品因丢失、霉变、挥发带来的损失。

八、企业如何实现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

(1)建立经济管理体系与组织机构。企业经济管理的金字塔顶,应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作为企业最高的管理者,首先应对经济法律法规与企业经济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有所熟悉并加以重视,将这种重视传达到企业各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乃至普通员工处,并确保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与方针的制定,要与企业的宗旨方向一致,这其中也包括要持续改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确保该模式的彻底贯彻执行,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效果与执行力进行评估,也要保持与其他各层级管理人员及员工关于该经济管理模式的有效沟通, 并确保员工获得经济管理所需的各种资源。

第7篇

关键词:考核激励机制;经济管理;人才资源管理

自对外开放深入实施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深入性改革,不断完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济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始终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发挥核心性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企业经营管理念和体制,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实践企业的综合发展尤为必要。本文分析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问题及对策,以期能为日后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现实研究价值。

一、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能够促进企业的全面创新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下,对企业经济管理加以创新,能够促进企业的全面创新[1]。就目前企业发展现状而言,不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其经营管理模式仍主要以传统方式为主,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严重。而在当前新的发展环境下,传统经营理念和经济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阶段企业的需求。通过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能够使企业管理者充分实现对企业发展环境的重新认识,从不同程度上促进企业其他方面的创新,为促进企业全面创新奠定基础。

2.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企业的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2]。在现阶段社会中,实现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稳定的经济基础,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有足够的资金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同时,稳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也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各部门的发展水平,为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提供保障。由此可见,在新形势下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存在问题

1.企业缺乏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经济管理制度是提升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二者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现状,能够明确在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存在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第一,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并未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与企业发展相符合的经济管理制度。此种现象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与之相匹配经济管理制度,约束相应的经济活动,严重影响企业经济发展水平。第二,虽然部分企业制定了相应的经济管理制度,但制度在使用中普遍流于形式[3]。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制度的执行力和监督力相对薄弱,企业发展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相对不强。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

2.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经济管理理念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经济管理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根据探讨当前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情况,可以了解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仍有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采用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始终将企业经营的关注重点放在企业经济发展效益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企业制度、模式和人才等方面的关注。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企业管理者对经济管理理念的认识相对不足,管理者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相对欠缺,无法结合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当前发展现状,为企业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经济管理理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4]。

3.企业经济人才资源管理机制不够科学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人才资源管理机制的创新和发展,对企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部分企业在经济管理创新时,其经济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不够科学[5]。第一,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未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与企业相匹配的科学薪酬制度。薪酬制度建设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员工的实际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充分降低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企业经济管理发展受限。第二,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对考核激励机制的构建。企业缺乏对员工的关注,未根据员工的个人工作和付出情况,对其实施考核激励,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问题解决措施

1.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

通过分析企业经济管理创新问题,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提升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第一,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根据新形势下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经济管理制度[6]。制定的经济管理制度,应在不同程度上实现对企业当前发展形式的概括,并促进企业的未来发展。同时,要不断分析企业发展中所需要的技术,为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奠定基础。第二,企业在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后,要加强对经济管理制度的利用和创新。结合企业的核心发展任务与要求,提高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利用率。并在利用过程中,分析企业经济管理机制可能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创新与整合其不合理问题。

2.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

针对当前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创新问题,应充分加强对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首先,要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企业管理者充分加强对经济管理的学习,明确经济管理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转变企业管理者的传统管理理念。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接纳,结合当前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实现对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其次,企业管理者在创新经济管理理念时,要应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积极引导。在企业内部的整体发展环境下,创设企业经济管理出创新的和谐氛围,以此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最后,企业管理者应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分析企业经济管理战略,以此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水平。

3.加强对企业人才管理机制的创新

根据当前企业经济人才管理创新的现状分析,提出加强对企业人才管理机制的创新,对促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加强对企业经济人才管理机制创新时,第一,企业管理者应充分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关注,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企业管理者应在重视经济人才管理机制创新的基础上,创建人性化的管理体制,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第二,企业管理者应针对当前企业员工的待遇问题,加强对员工薪资待遇的创新。通过创新科学的薪酬制度和考核激励机制等,为员工提供更为稳定的工作环境,改善企业员工的生活条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结语

近年来,经济文化日益繁荣,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此新的发展环境下,加强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某种角度而言,实现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能够有效实现对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创新,是促进企业整体进步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针对当前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不足的现象,本文主要从经济管理制度、经济管理理念、人才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分析企业经济管理创新问题。同时从上述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措施。期望通过本文关于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研究,能为日后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提供宝贵建议。

作者:罗玉斌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颖,任贵宏.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3(2):46-47.

[2]刘承莉,韩军辉.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5(7):118-119.

[3]黄嬿.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5(13):263-264.

[4]张敏.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5(2):128.

第8篇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转变,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等方面的要求,我国企业经济管理也产生了非常明显的转变,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企业想要将经济管理工作发挥到极致,必须要对企业中经济管理的基础特点做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全面科学且有序的发展。文章针对现代企业经济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论述。

二、深入分析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

1.提升大型企业对市场反应的敏捷度,更好的实现大型企业战略方案的科学性。大型企业要清楚的了解国际上以及国内市场中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正确的选择和科学的决断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企业经济管理的深入了解发现,企业经营人员不但可以清楚的掌握企业本身的运作状况,还可以充分的掌握企业对市场的敏捷度,从而做出正确且符合市场需求的决断。

2.对提升大型企业资本运作能力有很大帮助,推进大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大型企业的资金流动性非常大且频繁,所以只要出现资本运作不通畅的现象,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在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出现资金周转不顺的状况,导致企业出现经济危机。企业的经济管理者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占据了很重要的核心地位,这就意味着对资本进行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内容。企业资本运作的具体意义是通过达到一连串经济活动的要求,包含了资金的筹集、应用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大型企业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管理水平,才能够有效的将企业资本运作的能力提高,从而为企业长久性发展打下有力的保障。

3.有利于大型企业预防以及防御生产经营风险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大型企业经济管理的最终目的。由于生产经济的关系给达到大型企业经济管理最终目的以及收取利益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是企业中存在的经济风险。随着不断激励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稳定的发展下去同时可以获取大量的利益,就要将自身防御风险的能力不断进行提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外部或内部众多因素的影响,如:材料物价增长、产品更换周期不稳、销售决策出现误差等方面,因而导致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些都将通过企业经济管理进行解决。

三、针对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做出分析

1.企业经济管理是一项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管理控制的活动过程。随着如今经济背景的不断转变,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活动时应将企业自身价值模式为前提条件进行企业运营活动的开展和全方位的控制管理,这是对经济进行管控最主要的内容。现阶段,企业只有对日常经营成产活动进行积极的分析和管控,才能够为企业赢得极大的经济利益。

2.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和企业众多的管理控制活动之间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中,企业所有的管理控制活动都与企业资金的使用和调节有着联系,从而使企业所有的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之间,都与经济管理的好坏和个体收入以及企业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经济管理氛围,以此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继而将企业各项管理方式有效的进行落实和执行。

3.企业的运营状况主要通过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财会因素展现出来的。企业管理人员做出的任何决断都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企业生产经营的状况主要通过每个阶段的财务指标体现出来。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在制定管理目标时应结合相关的指标进行,这样可以更好的调节生产经营科技和销售方式的方法,从而保证了企业制定管理目标可以顺利达成,还可以将企业的综合素质水平不断提升。

四、针对企业现阶段经济管理的方式及策略进行分析

1.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观念不断的转变创新。随着新的经济形势的到来,企业管理人员应不断强化自身的经济管理水平,通过对管理观念的转变和创新。首先,企业管理人员要对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有深入的认知和了解;其次,企业应采取多种方式对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大力的宣传,以此提升员工对经济管理的认知,从而树立新的观念并在实际的工作中对自身行为有效规范,严格执行企业建立的经济管理机制。

2.明确认识到企业经济管理的目的。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这项目标不单单是针对企业整体生产经营活动制定,还要参照企业各部门制定相应的经济管理目标,同时还要成立相应的经济管理责任制,让企业所有的员工都清楚了解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并为此而努力奋斗,这样能够提升企业员工自身的责任感。对于努力完成企业经济管理目标的员工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反之则给予相应的惩罚。

第9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济管理 模式 规范化

众所周知,企业经营成本的控制和企业利润的实现,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规范的企业管理模式,遇到问题必将自乱阵脚,眉毛胡子一把抓,很难使企业长久有序健康的生存。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实行规范化,用系统的、规范化的方法去管理现代企业经济活动,对于保证和保持企业利润和价值的稳定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经济管理的模式

一方面,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未能摆脱掉计划经济旧体制的不良影响,严重的滞后于现代市场经济对于企业发展的要求。传统模式下的“国家拨资金”,“国家统理收支与统负盈亏”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早已不能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并严重影响了现代企业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市场化与全球化特点更加显著,市场竞争瞬息万变,组织环境日新月异,企业的经济增长模式已开始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企业经济管理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明显起来。

可见,转变企业经营管理观念,掌握经营管理方法,完善经营管理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特别是深化企业财务改革,做好企业财务管理,有效实施资金投放、资金筹措和营运资本管理,并构建和规范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确是当务之急。企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化的经济学概念,即要把企业的发展历程作为一个包括发生阶段和发展阶段两部分的过程来看。任何一家企业,都有一个创立、生存和发展的过程。然而,有的企业可能会更具有成长性,而另一些企业则像一棵生病的树,总是长不大,甚至夭折。其中的原因,除了不可控的机遇和外在环境因素外,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问题是最大的根源。而在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中,企业经济管理则是其中的重点。

所以,现代企业制度之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应在遵循企业经营目标和方针的原则基础上,在企业经营的各个职能领域内,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竞争为核心,生产与流通相结合,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相结合,经营战略与具体战术相结合,同时树立权变管理思想,形成自己的经济管理方法,构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众所周知,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血液,而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就是对于企业内外资金运动的管理。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又是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最核心的内容。

二、如何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

(一)建立经济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

企业经济管理的金字塔顶,应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作为企业最高的管理者,首先应对经济法律法规和企业经济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有所熟悉并加以重视,将这种重视传达到企业各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乃至普通员工处,并确保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和方针的制定,要与企业的宗旨方向一致,这其中也包括要持续改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确保该模式的彻底贯彻执行,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效果和执行力进行评估,也要保持和其他各层级管理人员及员工关于该经济管理模式的有效沟通,并确保员工获得经济管理所需的各种资源。如有必要,企业管理者还应指定手下一名管理人员来协助自己完成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制定、执行、评估、反馈、改进等工作。

(二)建立企业经济管理相关文件

适宜的经济管理文件是企业经济管理有效运作的基础。企业经济管理相关文件应该包括但不限于形成文字文件形式的企业经济管理的目标和方针政策、企业经济管理活动计划书、企业经济管理执行手册、经济管理活动记录手册等。

(三)经济管理体系评审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定期对经济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经济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求,经济方针和目标,内部审核结果,顾客及相关方反馈,过程的业绩和结果的符合性,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可能影响经济管理体系的变更与改进的建议。

(四)企业经济资源管理

除了资金和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外,企业管理者应选派具备相当的教育、技术技能、工作经验、并经过培训的人员从事影响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关活动,确保从事影响经济管理结果的人员所必须的能力,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以及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确保员工意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经济目标做出贡献,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的适当记录。

(五)企业经济目标实现的策划

企业经济目标实现的策划应包括如下内容:企业的经济目标和需求,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企业经济目标实现所需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复核的活动,为实现过程及其结果满足要求提供企业经济活动证据所需的记录,与相关方的要求确定与沟通等。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组织合适的内审人员公正独立地开展内审工作,以确保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与保持。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实行规范化,从建立经济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建立企业经济管理相关文件,经济管理体系评审,企业经济资源管理,企业经济目标实现的策划,不符合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事件处理,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数据分析,企业经济管理的持续改进等几方面入手,用系统的、规范化的方法去管理现代企业经济活动,力求保证和保持企业利润和价值的稳定实现。

参考文献:

[1]孙振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分析[J].中国市场.2010(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