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37:23
导语:在企业文化形成的因素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企业文化承载着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总书记曾经指出:“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主导文化,他通过建立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企业统一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达成建立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大庆油田经过四十多年的开发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体系,提出了“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愿景和“大庆油田为祖国加油”的社会理念,在全油田形成强大的文化氛围;从机关到基层、从车间到井队,干部职工目标明确,干劲十足,到处呈现着为创建百年油田而努力,为祖国加油而奋斗的场景。其动力源自于企业文化的感召力和先进理念的影响力。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一种企业意识和文化观念,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二、企业文化承载着企业目标的执行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承载和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策略是可以改变的,而企业文化是基本不变的,并将延续到未来。企业文化的长期发展形成了企业的道德准则,这个道德准则有效地补充了企业制度的盲点,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辅助工具,他能有效地统一人的思想,消除人对于制度约束的抵触性,激励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工作。
大庆油田会战以来培育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及“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优良传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创造出了享誉中外的大庆品牌,是大庆油田企业文化的精髓,影响和激励着几代人为石油事业而拼搏奋斗,开发建设出中国最大的油气田,开创了高产稳产5000万吨27年的世界石油历史先河,为祖国发展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大庆油田提出了“二次创业”奋斗目标,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提出了“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明确了企业发展目标,统一了油田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使人们普遍认识到自己肩上担负着“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历史使命,在油田内部形成了为创建百年油田而求实奉献的自励机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目标的执行力,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企业文化承载着企业职工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理论把个人目标同化于企业目标,把建立共享的价值观当作管理的首要任务,从而坚持对职工的价值观追求进行引导,企业文化的这种同化作用,使企业不再是一个相互利用而聚集起来的群体,而是一个具有共同的价值观、精神状态、理想追求的人聚集起来的组织,这个团队组织有着极强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来源于企业文化的影响和感召。
关键词:企业;竞争;企业文化;生产力
一、引言
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不仅反映在企业的价值观、士气和沟通的方式中,也反映在全体员工的行为习惯中,这说明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成为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二、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
三、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具体表现在:
首先,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
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
再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
四、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企业竞争模式从过去的恶性竞争逐步转向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竞合”关系,要求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使企业能够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的资源重组,做到“双赢”乃至“多赢”,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
1.企业文化能凝聚员工队伍
企业文化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企业员工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以济钢的企业文化为例,济钢人提出了和顺文化,提出了发展企业富裕职工的先进理念,在这种文化的感染下,济钢员工在有限的条件下,齐心协力将济钢一步一步发展成为千万吨的大钢厂,同时职工也在济钢的强势发展中获得了更多的好处。
2.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
企业文化具有导向性,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在各钢厂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济钢提出“以客为本,以信立市”的营销理念,济钢不仅实现了自己千万吨大钢厂的目标,也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标新立异。
3.企业文化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具有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使员工从潜意识里感受到企业的利益就是职工的利益,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实现企业和职工事业的相互发展。
4.企业文化有助于职工形成共同理念,实现自我约束
企业要规范约束职工的行为趋向合理化,仅靠规章制度和行政手段是不行的。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同是规范约束职工行为且能长久地起作用。由于企业文化是员工共同认可的一套价值体系,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员工都曾参与,使企业文化具有一种非行政、非经济的控制功能,引导企业和职工进行自我控制。当这种约束由少数人的自觉性变为多数人的自觉性之后,就会成为一种稳定的无形的精神力量,自然而然地促成企业中的良好风气。
5.企业文化有助于塑造企业的形象
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成功的企业文化不仅会影响本企业的发展,也会使一个行业朝着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一个企业从建立到成长,成为一个行业乃至市场经济中的品牌和象征良好企业文化必不可少。
6.企业文化能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和发展
企业文化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 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近年来,众多企业所提倡的第二次创业,其目标实际上就是可持续成长。企业文化就好像企业的灵魂,因此一个企业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7.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
在当今社会,人才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为标准,只会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频繁跳槽,企业不敢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会造成消极影响,而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职工有一个更好的发挥舞台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而企业文化正是职工产生这种归属感的所在。
五、结语
一、企业文化的形式与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1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木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存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笔者在与家具企业沟通中发现,一聊到企业文化话题时,有些老总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我的理念就是员工的理念,而有的企业认为,建一套班子、挂一个牌子,开一次会议也算是在搞企业文化。笔者认为,这些企业在创建企业文化中存在误区,第一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化娱乐活动;第二企业文化口号化,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搞CIS;第三形式主义风行,企业文化成了花架子、名利场作秀工具等等。一些家具企业不是把精力放到深刻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上,而在不知不解的状况上仓促上马搞企业文化,造成了很被动的局面,而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人财两空”。
再比如有一些企业盲目崇拜CI工策划和ISO9001,以为企业导入了CI,推行了ISO9001就可马放南山、高枕无忧了,实则不然,现代社会中,导人了CI、认证了ISO9001的企业倒闭的比比皆是。任何事物都有个适合和适度的问题,不适合的东西再好,你要了也没用。企业文化也是一样不能模仿照搬,反之会起反作用,不仅你的企业文化未形成,反而失去了原来企业最淳朴的文化。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是企业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业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企业领导者把文化的变化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都追求效益,但前者为追求效益而把人当作主体,后者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觉应用企业,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这种指导思想反映到企业管理中去,就有了人们称之为企业文化的种种理念。
二、企业文化形成与发展
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基础,一般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都是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具有了多年的发展历史和经验,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一些小企业,几个人的公司,不能说没有文化,充其量只是一个传统的方法而已,但如果立即给它导入一个企业文化框架,就有可能把它框死,限制了它的发展,使它丧失了发展的灵活性和多变性的优势。所以企业文化是个适宜的东西,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层次之后才能发挥出最大优势的。
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本身就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它具有时代性,它是随着时代和其他因素的变化而逐渐调整,就像企业战略一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家具行业,企业文化应该是一个着眼于未来,能保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稳定的文化,是一种具有包容性的“大文化”,它的内涵是丰富的。那么作为一个行业内诸多企业的“小文化”,都应该在“大文化”所涵盖之内的。由于地域和辐射、覆盖性的限制,行业文化很难做到“一刀切”:把企业的文化全部人为抛弃。更为合理的办法是进行“战略整合,逐步渗透,长期并存”进而水到渠成的达到一种行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一致的“大文化”。企业文化忌大与全,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涉及的越多越大越具体越好,实则不然。因为,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企业是发展的,随着时间的发展,世易事异,企业文化也在逐渐发展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把企业文化限制的过大过全过死,企业的转身就会困难,况且文化是思想的东西,并不是用理性的认识所能困囵的。
三、企业文化的塑造与手段
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首倡者和领头羊。依靠管理手段来塑造企业文化,就需要企业和领导、管理者首先从思想和认识上深刻理解这种文化,并形成行为习惯、思维模式、做事风格,进而影响企业和核心骨干、企业团队,最终形成企业管理制度,深入到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每一个环节,以产生销售张力、竞争张力、发展张力。有人说,先改变张瑞敏,再改变海尔:张瑞敏改变了,海尔也就改变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企业文化不是开几次会就能产生的,也不是员工自觉产生的,它来源于企业领导者或企业领导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领导是榜样,是企业文化的影子,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员工的行为传播出去,也就代表了企业,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依靠管理手段来塑造企业文化,企业领导不仅是企业文化的首倡者和领头羊,更是企业文化的“航标”。塑造企业文化,就是要把企业员工的个人的价值观引导到企业价值观上加以融合,把员工的事业心融入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倡导企业精神形成员工的精神支柱,使员工的思想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联系起来,使员工有了归属感和向心力,聚合员工的能力和才智,达到员工与企业共存和“上下同欲者胜”的境界。在这其中,员工贯穿着整个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形成的主力军。企业文化的塑造也必须体现以员工为本,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工作的核心不偏离,才能更好地得到员工的认同和接受,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形成整个企业的风气,形成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人性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自我实现的工作氛围和发展机会,员工在企业中受到重视和尊重,其工作成绩受到认可和赞赏,由此激励员工为实现自我价值投入到企业的工作中,诱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激发起创造性。企业文化同时也对员工产生着无形的约束,它依靠其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形象标准和各项约定俗成,培养员工形成良好的习惯,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和价值。有一位企业家说过一句话:企业,没有了人,就成了止业。这位企业家对企业中人的重要性的理解可为精辟。人是企业的主宰和命运,同样,企业文化也不能脱离人的因素而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用管理手段塑造企业文化,主经可以通过两种管理:即制度管理和行为影响。两者均属管理的范畴,前者是权力管理,后者是非权力管理。企业通过制定如企业CI手册、员工手册、企业行为规范等文件和相关制度,来明确企业文化,并通过全员学习,以求员工达成认识并实施,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而要真正使企业文化落到实处,就必须使员工从思想上理解,从心理上接受,这些则主要依靠企业领导、企业核心团队的行为影响和感染。
四、企业文化的创新与意义
企业文化创新,简单地说,就是以提高企业文化绩效为目标的企业文化的提升或重塑的活动与过程,是根据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企业文化创新并不是指整体推倒重来或是标新立异,而是指一种文化上的兼容、吸取、整合、重构。企业文化创新的核心是要重构企业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使企业内部形成求新求变的共识,使全体员工正能量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发挥。面对日益深化、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仅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且逐步深入地把创新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
企业文化创新要以对传统企业文化的承传为前提,对构成企业文化诸要素包括经营理念、企业宗旨、管理制度、经营流程、仪式、语言等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弘扬、重建或重新表述,使之与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步伐和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一是要确立人本管理思想,培育共同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全面进步。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如何实施人本管理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必须指出的是,人本管理思想的核心在于民主、公开、公正、公平,这里的“人”应包含全体员工。通过有效激励来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来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契合。如美国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就认为,企业成功的最大的秘密在于“卓越的企业伦理”,一个职工只有当他被看作是高尚的人而受到尊重、受到依赖时,企业的价值才能展现光辉。通过富有感情交融气氛的管理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欲望和工作热情,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和方法问题,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二是做好领导角色定位,注重员工队伍建设。企业家张瑞敏就自己所充当总裁角色说,“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所以,企业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创造者、培育者、倡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示范者、激励者的角色。因此,要创新企业文化,领导班子成员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三是完善管理制度机制,激发团队协作潜力。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求得到最大效益,在生产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民主管理。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内部控制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管理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而内部控制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提高经营效率,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二者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也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就是指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员工共同实施的过程,以保障企业经营管理规范、资产安全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为目标,促进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五项因素,通过各部分之间的相辅相成,强化企业对环境的综合控制,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之间的联系
1.企业文化是内部控制建立和执行的基础
就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总体情况来看,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直接关系着企业的长远发展,主要体现在企业规章制度及机构设置等方面。而内部控制的建立需要以企业文化作为基础和依托,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形式,更是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重要体现,在企业运行及发展过程中,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推进企业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和执行的可靠基础,在加强内部控制上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2.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
企业管理过程中,若能够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内部控制的有机融合,将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手段,有助于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水平。也是就说,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积极加强企业文化要素的融合,在内部控制管理活动中,积极塑造优良的企业文化,推进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四、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1.实现实质与形成的有效结合
在企业文化建设及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当积极营造出热情且充满朝气的氛围,加强内在素质建设,实现企业内在实质与外在形式的有机融合,凝聚企业文化,鼓励士气,推进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就企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外在形式易于塑造,而企业的内在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密切配合,不断磨练后方可获得。企业文化是企业活的灵魂,是在教育和模仿后所传承下来的一种行为习惯,植根于企业人员的脑海中。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塑造过程中,应当丰富企业内涵,全面提高企业管理者及各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价值观念的引导下,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与内部控制活动的顺利开展。
2.积极创新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运行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应当积极创新内部控制环境,塑造企业现代化的文化环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对内部控制进行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实现其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共同进步。
3.要加强组织领导
企业的运行与发展,离不开有序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工作机制。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与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积极制定可行的工作计划,加强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调动资金,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各企业应当不断加强职工的再教育,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为企业文化建设创造优良的空间,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有序开展。尤其是工会组织应当在党政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建立健全文化交流平台,注重支持培育多元形式的职工文体活动,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建设队伍。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文体活动形式,促进职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除此之外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与内部控制过程中,积极加强文化品牌建设,协调各方力量,积极推出更多的文化精品,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丰富职工文化建设内容,为企业提供优良的文化服务。
4.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企业文化建设与内部控制也不例外,应当坚持以人为主体,内部控制系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职务,享有与职务相关的权利,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董事会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其操守、价值观及管理理念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内部控制的实施效率。执行层的普通员工也是企业运行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成员,企业在文化建设及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积极加强员工的素质培养,塑造优良的价值观,深化员工的思想认知,以企业理念引导员工,促使员工将个人目标与企业发展相融合,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进步。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内部控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文化建设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相辅相成,有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推进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莉杰. 创建企业文化 构建和谐企业[J]. 办公室业务. 2016(06).
【关键词】后发型企业 跨国并购 跨文化整合 融和
一般模式下企业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分析
企业文化构成及差异分析。企业文化的构建要素中,国家文化、地区文化、时代文化、企业创始阶段的领导文化等都是影响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国家的企业必然存在不同的企业文化,这是由不同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方式这一整体性因素和个别企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质这一个体性因素所决定的。一般来讲,企业文化可以分解为基于国家文化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行为管理模式。霍夫斯坦德在对跨国企业的员工进行研究后,归纳总结了国家文化的五个纬度,并以此研究企业价值观;威廉·大内从雇用、决策、责任、控制以及职工职业发展等角度构建并研究分析企业行为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内在基础,科学分析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其对不同文化整合并形成新文化的过程的影响是企业并购文化整合的基本保障。企业文化大致包含三个层次:显性层、中介层和内核层。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也表现在这三个层次上。
显性层文化。企业呈现出的外表显性文化,包括企业日常运行中的行为和物质文化。在跨国并购中,双方企业在公司名称、生产经营项目、广告宣传、产品外在设计、企业信誉效应、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企业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都属于表层文化的差异。
中介层文化。所谓中介层文化就是指企业在发展中建构的制度文化,是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和组织原则及形态的总和。它是企业文化的链接层,是将企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粘合在一起的关键要素。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经营体制、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它们是企业领导与员工共同智慧的结晶,在企业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形成。企业的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发展路径,反映了企业在制度文化层面的个性。不同企业间的中介层文化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中介层文化的处理和协调是保证不同企业文化整合的重要环节。
内核层文化。企业的内核文化是企业的信仰和灵魂,是企业深层价值观、发展理念、经营哲学。内核文化渗透于企业成员的内心深处,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根基。内核文化的差异最难融合,但却是跨国文化整合中决定性的环节。表层文化的融合可以在短期内完成,也可以造成一种协调的假象;但内核文化的融合,将是一个漫长而且差异几乎不可能完全消除的过程,如果处理不当将为并购后的新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埋下隐患。
根据以上对企业文化在不同层面的分析,并购后形成的新企业要求企业内部在以上方面保持一致,这就需要对存在差异的企业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期实现协同效应。
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阶段。企业跨国文化整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体要经过四个阶段:初步了解阶段、矛盾展现阶段、协调适应阶段和新文化生成阶段。
初步了解接触阶段,指跨国并购前的调研阶段及并购实施初期,并购双方进行意向性接触,整体性地了解对方文化。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对不同文化的新奇感和兴奋感,尽管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和冲突,但两种文化能在短期内协调相处。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双方进行考察评估,制定初步整合方案。
矛盾展现阶段。随着企业并购整合的深入,原来的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之间本质的、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显现,不同的思维模式、管理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之间的矛盾逐渐公开,主要表现为差异的范围和程度扩展、不能顺畅沟通、压制异文化等。在这种状况下,并购方应积极采取措施,对冲突进行分析研究,找到突破口,对员工进行跨文化敏感性训练,打破员工内心的文化障碍,找出文化差异和冲突的关键部位,调整策略,加强文化融合。
协调适应阶段。尽管采取了针对解决矛盾冲突的措施,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并产生影响。在两种不同文化融合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两种情况:通过有效沟通,双方达成共识;沟通不利,或者缺乏共识的基础,双方被动消极适应。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要加深理解,达到知己知彼,并能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承认并接受对方文化,打造一种融合双方优点的制度体系的良好基础。
新文化生成阶段。跨国并购后形成的新企业文化,绝不仅仅是两种原有企业文化的全部累加,也不是某些规章制度的简单拼凑,而是两种企业文化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在总体发展战略要求下,摈弃原有两种文化中不协调的成分、完全渗透融合之后形成的一种适应新企业的全新文化。
以上四个阶段原则上涵盖了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整个过程,但因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每个企业在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或遇到的情况会有所不同。
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策略。一般来讲,文化整合的策略存在三种模式:
取代模式:也称作同化模式,即用并购方的企业文化取代被并购企业的文化。当并购方文化为强势文化,而被并购方文化属于认同度较低的弱势文化时,可以采取该模式。取代不是一个强制性殖民的过程,而是以双方意愿为前提,在被并购方完全认同并购方文化的基础上,对被并购方文化进行改造性重塑。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中,要使企业顺应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并得以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即包括企业内部大家共同认可的企业观念,也包括企业外在的,看得见的行为表现。一切有形的物品、设施、办公环境、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等等都是企业文化所拥有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企业的创立和不断积累,每一家企业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产品形象、品牌形象等等,这就是特定企业独特的企业内涵。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文化,任何企业都有企业文化,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强弱不一样,内在的精神力量的强弱也不一样。若有几十年历史的企业,品牌理念就会非常明显,深入人心,问任何一个员工,都知道企业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员工应该怎样工作,这种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就非常强,精神内涵也非常强。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分成两个层次的职能,一个是基础层次的职能,一个是深层次的职能。基础层次的职能也叫员工优化,包括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的信息系统等,它的中心目的就是围绕整个职能的目标让企业拥有最优秀的员工,让员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层次职能也叫组织优化,包括组织的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管理层领导风格与技能等等。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都是在基础层面展开的,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价值观已成为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更大发展的前提,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工作必须向深层次职能展开。
三、人力资源倡导企业文化
若把企业文化看成企业的大系统,人力资源就是系统的建设者、捍卫者和辅导设计者。人力资源的组织优化管理,直接导致企业文化的深入开发,导致企业文化的优化变革。
1. 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的建立者。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经历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这就要求人力资源要围绕企业文化,围绕核心价值观开始工作,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共同探讨企业文化,然后再在各个层面征求意见,取得对原有文化糟粕和优势的认知,最后采取扬弃的办法,保留原有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并广泛进行宣扬,让全体员工都知道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怎么产生的,洞察把握企业已经形成的价值理念,提炼简化成文,使隐含的企业文化形成质的飞跃。
2.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文化的捍卫者。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和企业领导层应做一个有效沟通,确认企业文化是不是把握到位,把握准确。在形成了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同时,高层领导者应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楷模,同人力资源部门一起用企业文化激励和约束员工,将企业文化导入工作中,也就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使自己的工作与文化相结合。
3.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文化的辅导设计者。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应有意识地用比较先进的理念来更新优化现有理念,从而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随着企业价值观实践管理的进一步深入,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改变及企业对于环境认知的变化,又会逐渐形成企业新的思想和理念。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随时深入企业内部,提炼新的理念,对原有价值观体系进行调整或者就原有价值观具体内涵进行更好地阐释,从而对整个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提出新的要求,确保企业始终能在市场中保持正确的航向。
四、企业文化指导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将反过来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
1.用企业文化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最佳的组织架构有利于组织价值观的应用。一是总体的组织架构要适应企业的价值观;二是企业各个组成部分(某一部门或者某一岗位)的具体职责和胜任素质要与价值观紧密结合。只有在价值观的作用下,企业才能把管理降到最少,把效果提高到最大。
2.把企业文化运用到招聘和培训体系。在招聘方面,应该对申请者进行两个方面的考察,即他们的能力以及他们是否与组织的价值观相吻合。比如,团队合作是软件开发最基础的价值理念,那么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新的员工是就会考虑新员工团队意识强不强,有没有团队合作能力,进而招聘的成功率也提高了。在培训方面,一是针对成员进行广泛的企业价值观培训,重点是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以及价值观对于每一个员工的意义。二是针对公司的价值观进行相关的技能(包括领导力)方面的培训。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是企业最好的最强的凝聚力,员工若有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就会自发地形成共同目标,形成和谐默契的团队合作,去争取最佳的团队绩效和企业绩效。
3.将企业文化引入绩效管理和薪酬体系。企业充分将企业文化管理的过程和结果纳入已有的绩效管理体系,最终与成员的晋升、培训、奖励、薪酬等有效对接,确保企业的各种行为是符合企业文化又有突出成果的行为,这样不但强化了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又可使企业文化来指导企业的业务,优化企业业务活动的结果。
综上,运用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效益是人力资源部门对企业最有成效的贡献,企业只有根据科学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建设企业文化体系,才能实现依靠文化管理企业的管理之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刘子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1997,(03)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壮大中从狭义上讲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境界,是一切组织的集体活动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是一个让企业员工自愿去努力实现既定目标的思想保证体系。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产生作用。企业文化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它规划了员工基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渐渐将其演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规则。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能在新老高管交替、新老员工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续性和保持性,这样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再高明的企业经营措施也无法实施,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是由企业内外文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当一种企业文化形成时,它反映了企业成员的动机和价值取向,但这种文化是以开始的条件为基础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这种文化就可能与形势的需要不相适应,这时,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就要及时地予以发展和完善,抛弃旧的,创立新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企业文化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因此,对于企业文化而言,就是一个集体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的综合表述。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导向和激励等多方面的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企业发展壮大为基本目标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惟一使命。企业文化建设,很实际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健康地活下去,并且要越活越好、越活越强大。离开生存和发展,离开经济效益,企业文化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落地,不能扎根,徒剩一堆美丽的词语。
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本素质,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家园里,企业管理者所要做的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创造和管理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响企业文化的能力和创造企业文化的能力,企业只有员工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产品的一流。一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企业每创造、培育一个更素质的员工,就标志着其综合实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1.狠抓敬业精神,培养认真习惯。企业文化理论博大精深,企业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从企业哲学、企业道德、企业民主、企业教育到企业行为、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等等,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哪一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但我认为,在企业文化的诸要素中,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建设好优秀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企业文化理念系统的学习,有计划地组织知识训练班,培养员工认真研读企业文化理论,我们不难看出,企业文化理论中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无疑是企业精神,而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是一种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是企业之“魂”。因此,企业精神就是我们每个企业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工作中,应该着力抓住的主要矛盾。纵观中外著名企业,他们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时,都十分注重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是海尔的企业精神,但海尔并不是把企业精神当作口号来喊,而是用案例来诠释企业精神,并以此来教育他们的员工自觉地实践企业精神。员工所做的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这是最起码的信用关系。企业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敬业习惯:操作认真的习惯、负责任的习惯、使命感和事业心的习惯
2.狠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倡导团队精神,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推动生产的总体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家是自己指挥自己的手,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企业文化具有为企业总目标服务的特性。总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来构成,因而企业文化必须为优良的管理提供舆论支持,形成良好氛围,使各项管理措施得以顺利实施。更主要的是协同企业组织系统内的各子系统甚至每个员工都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团队员工的共同愿望和价值系统对企业有很重要的影响。当好的价值理念、好的愿望在员工心目中不断强化,形成该群体的一致行为后,团队的生产力才能发挥出来。实际工作中,我们把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融为一体,把“矿兴我有利,矿衰我有失”、“爱企业,爱产品,爱岗位”、“视矿如家”的理念变成员工个人的自觉行动,做到“人人心中有企业,上下左右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团队合力与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员工的思维,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3.狠抓机制搞活,注重制度创新。企业机制搞活无非就是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机制的可操作性,加大、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改革用人、用工、分配机制和考核制度,导入市场经济手段,全面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考核约束机制,建立“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更灵活、适应性更强。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
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不能也不应该完全自发地产生,它需要有步骤、有秩序地加以推进,而思想政治工作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推动企业文化形成发展的任务。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要把工作的落脚点定位于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为改革创造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工作氛围以外,还要主动为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开辟道路。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企业文化代表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在企业中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企业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世界上没有单纯的经济工作,也没有单纯的政治工作。深化企业改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行生产经营都离不开宣传政治工作。经济发展为社会现代化服务,而思想政治工作则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统一性表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价值所在。尤其是在变革的时代,更需要用新的理论武装头脑,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任何轻视或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
四、创新企业文化形式,推进企业协调发展
任何一种成功的企业文化都是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当一种企业文化形成时,它反映了企业成员的动机和价值取向,但这种文化是以开始的条件为基础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这种文化就可能与形势的需要不相适应,这时,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就要及时地予以发展和完善,扬弃旧的企业文化,创造新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创新是企业活的灵魂。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观的内核,它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化同步,不能有丝毫的窒息和停滞。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创新的企业英雄人物和创新的员工队伍,就没有创新的技术、创新的管理、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和市场,企业就会丧失其社会价值的依据。把创新这个内核植入企业价值观,全方位融入企业文化诸多要素和建设企业文化的全过程,培育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企业的品质,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共同经验。创新作为一条成功的共同经验,又存在于各个企业的个性化实践之中,以本企业特有的表达方式、实践式和实际效果表现出来。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要激发和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同时为其提供创新的外部环境,大力推进企业的经营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意发现、总结、提升独具特色的创新内核,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看不见的手
一直以来,由于企业文化的抽象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往往不被认识与重视。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围绕着生产和经营展开活动,文化管理很少关注。事实上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无不充满着文化的气息,文化体系始终主导着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是员工行为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在延续和传承中创新,使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的员工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他们在企业里更需要有一种被企业和社会认可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使员工感到企业是自己的企业,这是好的企业文化产生的积极作用。
二、企业文化具有集体性和个别性的特点
企业文化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将自己的价值观、规范和制度积淀下来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企业文化是依靠一个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建立和完善起来并由企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循的,这是企业文化的集体性。
三、构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
第一,构建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本。企业从创业之初到生存发展的前进过程中,无不蕴含着企业每一名员工的努力奋斗和拼搏奉献,企业的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一个企业的员工,有非常爱护自己机器的,有时间观念很强工作及上下班都非常准时的,有特别勤俭节约的,有非常喜欢学习、研究、创新的等,这些比较好的文化现象,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要素。好的企业文化,就是要以这些积极的要素为基础归纳和引导。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管理者要注意吸收员工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创造的特色文化原料,注意发现和升华员工在工作中创造的闪光点,不断充实企业文化的内容。企业文化的内涵应在反映企业发展方向与反映职工的意志和根本利益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强企业文化组织管理,营造企业文化宣传氛围,以文化的力量凝聚员工、激发活力。要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自身倡导和示范企业文化的带头作用,这样更能激发员工践行企业文化的热情。
第二,构建企业文化要传承历史,立足根本。有些企业管理者通常认为可以任意造就企业文化,甚至认为管理者自己可以创造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文化因素,有些管理者不认为那是从本企业孕育出来的,而是看重外部引进、移植。移植和引进的企业文化不具有企业真正的文化底蕴,是不切合实际的。企业文化是内生的,而不是外在的,更不可能由少数人强加给多数人。构建企业文化需要对企业发展以来历史传承和文化现状做全面深刻地梳理和剖析,反复斟酌、不断归纳和提炼,最终形成适合企业自身的文化精髓。
第三,构建企业文化要走出口号,走向实践。很多企业以为写几句有感染力口号就会形成企业文化,其实不然。口号容易归纳提出,但只有员工能够接受并以之为行动准则才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接受、理解和认同,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体现出来。最初可能是被动的,员工会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约束自己、规范自己,如果这种被动的约束不能转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企业文化建设也会流产。因此,企业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员工的文化教育和业务培训,并教育引导员工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增强工作责任心。让理念和行为浑然一体,有机结合,使文化理念深入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由此才能全面展现企业特有的内在精神。
第四,不断创新企业文化的新内涵,深植于企业发展的全局。由于企业是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企业既要保持其文化的特质不变,又要不断赋予文化新的内涵。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理念的内核。创新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市场创新的根本,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源泉。企业要适时对文化进行整合和重塑,在变化的环境中始终把握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体系,并使之成为企业肩负的使命、行动的准则、团结和号召员工奋斗的旗帜。将良好的企业文化体系深植于每一名员工的心中,植入到每一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必然会打造出一个属于企业自身的百年品牌。
1.企业文化的理念层
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本源,企业通过自己的组织目标与发展规划的制定,确保企业健康发展运行;围绕核心价值观的永恒发展,促进企业发展;对企业发展的经营哲学的探索,为今后企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培养企业精神风貌,来弘扬公司正气精神;创新管理、经营理念,维系企业与国际社会接轨。
2.企业文化的制度行为层
在各个企业中都要建立财务制度、人事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销售管理制度等一般管理制度,在一些大、中型企业及外资企业也根据自己的管理特点和文化特色,相应地建立员工阶段性比赛(或考核奖励)制度、交流等等。这些制度都是用来约束组织成员的组织规范和行为,以保证整个企业有序高效地运行。
3.企业文化的符号层
企业要将自己的基本标识、组织的徽标及歌曲等、自然环境和建筑、技术及工艺设备特征、文体生活设施、建筑物以及造型、文化传播网络等收集整理,形成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这也是前两个层形成的有力保障条件。总之,企业文化是逐步形成的,也是始终处在变化和运动之中的。人们要将这些文化逐步加以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利用、编研,有利于更全面透彻地认识和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的文化资本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也在各种资本中处于决定性作用的地位。
二、档案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1.文化价值作用
档案是记录、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记载了人们创新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反映了最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使先进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只有档案资料,才能为现在研究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等提供各种具体和典型的史料。所以,档案具有与文化等同的价值和意义。
2.文化创造作用
在档案的文化资源中,记载和存储了大量的人类在已往的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人们可以利用档案中丰富的具体素材,以开发思维,启迪心智,从而创造先进文化,推动和促进企业与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3.文化传播作用
档案在企业文化传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企业家及其管理者团队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心态、品格、气质等,即他们的个人示范和对下属的要求,往往也是企业文化传递的重要渠道。企业文化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在社会中传播、扩散,极大地推动档案在企业文化中的社会传播力量。伴随着企业个性、企业经营产品和服务的社会扩散,企业也在进行着自身形象的社会传播。
4.精神价值作用
人与动物不同,具有丰富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档案的存在,详细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创造历史和先进文化的曲折历程和奋斗足迹,真实记载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光荣业绩,它的意义和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珍贵。所以,通过企业档案的的保护和传承,可以激活丰富的民族精神资源,传承民族精神,巩固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
5.制度创新作用
档案对企业历史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等情况的记载,让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式方法更加多元化。企业为了更好地探索出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思路,往往从企业文化入手进行研究分析,找出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的方法,推动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发展。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