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关于传统文化的论点

时间:2023-08-31 16:38:14

导语:在关于传统文化的论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于传统文化的论点

第1篇

片段阅读是银行考试中的必考题型,这类题型所占分值较大,但是广大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若能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洞悉命题人的命题思路,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片段阅读能力的,从而为自己争取一次宝贵的就业机会。

片段阅读的解题技巧在于找主题词和找重点句,通过找主题词可以迅速排除一些与主题不相干的干扰选项,同时,理清文段的行文脉络也是解题的法宝,通过结构两分法可以对文段的重点和非重点加以区分,当考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转折结构、因果结构、递进结构以及总分结构等句群,应注重对其重点句加以把握,从而迅速锁定文段的重点,对文段内容有一个清晰地把握。下面选取了几道历年考题 ,通过考题 回顾的方式为大家呈现解题方法的具体运用。

【例题】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让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于是他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在心理学上,这种刺激过多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现象,被称为 “超限效应”。目前旨在帮助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冰桶挑战”项目,也应警惕因过度娱乐化而产生这种效应。以秀开始,但不以秀结尾,留下慈善真精神而不仅是明星录影集,这场跨国接力才算圆满。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是

A. “冰桶挑战”应避作秀之嫌

B. 要弱化明星在慈善中的作用

C. 要把握慈善娱乐化的分寸

D. 应适当预防“超限效应”

[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通过发生在马克吐温身上的小故事,并对其做出的行为选择进行解释,逐层引出话题,最后希望通过这一心理学效应对目前的“冰桶挑战”项目进行解释,文段的主题词应为“冰桶挑战”和超限效应,但是并没有同时出现这两个主题词的选项,但是“冰桶挑战”是作者谈论的重心所在,文段的重点在后半部分,而只有选项A可以对文段内容进行同义转述。

【例题】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了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新思路

B. 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

C. 新形势下亟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D. 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

[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接着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堪忧的现状,其中转折关联词“但”之后的内容为文段的重点。文段的主题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选项B未涉及主题词,应首先排除,选项A中谈到的“新思路”并未谈到,文段层次分明,转折之后是作者强调的重点,通过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这样的一种现实背景情况,引发了诸多文化遗产处于濒危状态,前半句为背景铺垫,后半句为文段重点,主要想强调目前我国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因此,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选项D为背景铺垫的内容,并非文段重点,故正确答案为选项C。

【例题】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开发,将文化资源全面推向市场,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市场运行大环节中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而传统民族体育、传统文艺表演、传统人文景观,将可以成为企业营销的好场所。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仅要靠引进外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等等,而且需要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一个企业的形象效果以及产品的营销战略不仅重要,而且文化与经济将有效、共同繁荣。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的一个论点,即:

A.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有待于开发的产业

B.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

C. 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可以转化成巨大的经济价值

D. 少数民族的文化与经济有效互补,共同繁荣

[答案]C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高职教育近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实习实训等方面。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改革创新却相对滞缓,研究探索者众,但真正落实、取得成效者不多。

综观近年关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论述,其主要论点是针对高职校园文化的薄弱强调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设的路径,比如加强领导、科学规划;三种文化(物质、精神、制度)有机融合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加强德育工作,注重社团建设,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等。笔者以为,这些研究多从校园文化的物质、精神、制度这三种文化形态着眼,没有跳出来从宏观上把握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到底应该包含哪些“文化因子”。

不可否认,近年一些高职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有三类:一是借助校友精神资源或学校所属行业特色,打造高职校园文化品牌;二是凭籍学校教师学科优势,打造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三是以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为着眼点,建设高职校园文化等。从其成效来看,无疑是比较成功的,但仍存在“特校特办”的性质,不具有推广意义。

由此,对目前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来说,最重要的是确立一个符合高职教育理念的总原则,继而明确它应该包含哪些方面的“文化因子”。

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1. 高等性和职业性兼顾。

高职院校从办学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从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那么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必须兼顾高等性和职业性,谨防偏颇。只顾高等性,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混同于普通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或只顾职业性,不从层次上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味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后者,要格外引起关注。目前由于在高职教学改革领域愈来愈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使得校园文化建设也逐渐朝这方面倾斜,过份强调科技文化(主要是其中的技术、技能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渗透,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值得警惕的。

2. 普泛性和区域性兼顾。

文化包罗万象,尤其是中国文化,从古至今、从南到北,极端丰富同时也优劣并存,校园文化在吸收神州大地上的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吸纳本土的特色文化。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仅高职学生的就业面向主要是本土企业,人际交往的对象主要是本土人士,而且学生的主体部分也主要来自本土,所以了解本土文化就显得尤为必要,而且能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了解家乡,从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3. 人文性和科技性兼顾。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点在最新的教育部文件里已作了明确规定,也是高职教育界的共识。既然要培养技能型人才,那么自然要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渗透科技文化,比如各个高职院校纷纷开展科技文化节,高职院校还专门以能工巧匠型知名校友为榜样,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掀起一股崇尚技能人才的热潮和导向。这对纠正社会上以及高职学生中一直以来轻视技能人才的心理固然是有效的,但也要防止矫枉过正,即重技轻文。本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应用型学科越来越受青睐,特别是在高职院校,是否有用更是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衡量标准。这样,一些看似没有实际效用的文化知识受到学生的漠视,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也被逐渐淡化。但是,作为一名大学生,大学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定型的阶段,目前我国道德滑坡的严峻现实也对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挑战,在高职院校进行人文教育同样显得至关重要,除了开设相关课程外,还要在校园文化中进行渗透,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容构成

从文化形态上进行的划分,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部分。就校园文化的整体内容而言,应该从以下一些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整合成自己的文化。

1.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从农耕文明转型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今天,植根于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显出了它的诸多不适应之处。但作为维系中国达2000多年的一种古老文化,必然有它的精华所在。因此高职院校作为传承创新文明的重要阵地,理当继承并创新传统文化的精粹:

(1)积极入世、刚健进取的精神。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中华民族形成了勇于任事、有所作为、奋发向上、刚健进取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内涵,是中国民族的精神象征。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来说,尤其要培养勇往直前的精神。

(2)道德教育内容。儒家文化非常注重道德教化,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等等,在道德滑坡严重的现代社会,重提这些基本的人伦道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3)中庸和谐的为人处事艺术。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就是适当其时,恰如其分;和就是协调分歧,达成和睦一致。中国人处事讲中庸,强调的是不走极端;待人讲中庸,强调的是自身协调、人我协调。当今社会浮躁之风盛行,如何做到内心和谐、不偏激、不意气任事,儒家文化的中庸哲学值得学习。

(4)人本思想。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仁的本质是爱人,引申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主张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儒家强调的是人必须对自己存有自我完善之心,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大学教育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尤其要尊重生命、以人为本。

第3篇

最近,我精读仲高先生的《丝绸之路艺术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一书,从作者的综合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模式得到很大的启发。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产物,涉及面十分广阔,其包括建筑、园林、工艺、设计、书法、绘画、雕刻、摄影、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电影、电视、文学、杂技、曲艺、木偶、皮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丝路主要路段的西域是丝绸之路三东西方文化唯一的交汇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在此地频繁地出现,并经历了接触、摩擦、交融和兼容的发展演变过程,形成了独特而复杂的艺术文化圈。从科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研究是一个难度较高的工作。研究庞杂的艺术形式与艺术现象是要求研究者具备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和专业修养。关于这一点,仲高先生在《导言》中做精辟的论述。“因此,首先,研究者必须具备三种知识(东西方文化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乡土文化知识)和两只脚(一只脚在书斋,另一只脚在田野)。其次,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者应该与文化人类学者、民族文化学者、考古学者沟通和互补,以便协调中西与古今。最后,方法论的新变必将引起学术界的新变。”这些研究内容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在时间上,注重联系,超越偏狭的学科界限,把艺术、文化、民俗等看成是彼此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在空间上,跨越民族、地域界限,把丝绸之路西域文化艺术研究放在人类文化的总体格局中。”

作者在著作中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论点。作者巧妙地运用人文地理学、民俗学、考古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心理学、美学、文学和历史学等主要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大量的物证和实证田野资料的基础之上论证了自己的学术思考和理论观点。在书中两百多张引人注目的插图(自然环境、古代遗址、文物、人物、现代建筑等)足以给我们证明作者的深入而扎实的田野作业实践和丰富的文献资料阅读经验。仲高先生身为《西域研究》杂志的一名资格较老的编审,有幸审阅国内外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关于西域语言文学、历史文化、民俗信仰、宗教艺术等诸方面的学术文章,积累了丰富的人文科学综合知识。由于编辑工作需要,他有机会积极联系各学科专家,切磋和探讨一些学术问题,扩大学术视野,为学术研究打了良好的基础。在研究方法上,他从跨地域、跨民族和跨文化的世界性眼光,广泛地采用比较文化学、比较艺术学、结构主义、媒介学、接受美学、传播学和民俗学等诸学科理论与方法,论述了北疆游牧文化艺术、南疆农耕文化艺术和东疆农耕园林畜牧兼容的文化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和艺术想象。从宗教视角对多元艺术现象进行剖析是作者本书研究中的一个亮点和特色。从阿拉伯、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对西域文化艺术的影响是形成了西域民族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作者对此分别进行较为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提出了合乎逻辑的论点。作者从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等诸角度对西域各民族艺术互相影响和融合与西域艺术对外来文化艺术的借鉴、消化、交融、创新和发展等问题加以了科学地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思考与观点。这是本书的创新之处所在。

丝路要段——西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复杂而神秘的大陆型地域。关于西域的地理范围,历来都是许多学者进行争论的问题。因此,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西域的地理范围就有广、狭二义之分。广义上的西域指玉门关,阳关以西中亚乃至欧洲,狭义上的西域指天山以南,昆化山以北,葱岭以东的‘三十六国’”。这是汉朝时代流行的西域概念。到了唐代,“西域”的地理概念则与汉代有所不同。“唐代广义的西域范围是很大的,敦煌以西,天山南北,中亚,西亚地区都可以称为西域”,而唐代狭义的“西域”并不是指汉代西域都护所管辖的今新疆地区,而是指葱岭以西到波斯的这一部分中亚地区。日本学者羽田享在《西域文化史》中提出了新的西域概念。他说《我用此名来指大体上相当于亚细亚大陆的中央部分,包括广大不同外海的河水流经的诸地方》。他所指的西域的地理范围,大略指以帕米尔(Pamir)高原为中心,东面包括注入罗布泊的塔里木(Tarim)河流域的新疆天山南路地方;北面包括注入伊塞克(Issih))湖,巴尔喀什(Balkax)湖等河流流域的地方,亦即包括伊,准尔盆地(Jonghar)等在内的天山北路地方;西面包括楚河,塔拉斯(Talas)河流域和注入感海的河流流域的地方,南面以昆化(KoraK-orum)山脉,兴都库什(Hindukux)山脉为限。西域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地域民族众多,种族极为复杂。天论从地理上,还是从历史上看,西域一直是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及宗教文化的交处。西域可以说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各种宗教文化顺着纵横交错的通路滚滚而来。这是由于举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主要地段就是从玉门到成海,里海之间。丝绸之路变成西域文化顺利传播的主要通道。

第4篇

关键词:环境乡土线索

在对环境的乡土性这个概念作出定义之前,有必要引用阿摩斯•拉普卜特的关于环境的一个概念:“可以认为环境被看做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一系列联系。这些联系是有序的,即它们具有模式和结构――环境不是一种事物和人的任意拼凑。事物和人都从属于起着模板作用的图式,可以说这种图式组织着人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生活的场面。在设计环境时,有四种因素会被组织起来,分别是空间、时间、交流和意义。”

乡土环境可以看作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被组织起来的具有特定意义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一系列联系。乡土设计与所谓的国际式是相对立的,在乡土环境中,意义起最重要的作用,而不同地区的乡土环境在意义上差别主要是文化上的差异造成的。对于乡土环境来说,也应该包含着空间、时间、交流和意义四方面的因素。在乡土环境中,空间和时间的组织是关于人们活动总体问题――谁做什么、包括或不包括谁、特定时候、特定的地方――的两方面。“交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言语或非言语的沟通,而“意义”指的是从环境到人的表达,具体说是意义通过所谓的形状或线索,例如符号、材料、色彩、形体、尺寸等等表达出来,环境的线索决定了环境的意义。四方面的因素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主要选取了“意义”这个因素来研究环境的乡土性设计。首先,我尝试用我的一个设计事例来对乡土环境的设计作一个不全面的举例:

这是一个广州的住宅小区的设计,在设计的开始就试图赋予小区环境一个带有浓厚西关文化特色的背景,并以此作为设计的基点。我是从分析人们的交流活动(或者说是传统的生活事件)开始的,“小船上品尝艇仔粥――荔枝湾里游河赏荔――西关小巷里的纳凉聊家常――人们穿着木屐走过板石路,发出唧唧的响声――还有在哪户人家门口唱起的西关童谣”这些事件构成了昔日西关居民那具有广州传统文化内涵的生活模式和结构。接下来的工作是在上述事件发生的环境中寻找相应的线索,对线索进行归纳和提炼,以此作为构筑新场景的元素。

设计的思路是基于这样一个理论的框架:人们是以他们获得的环境的意义来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调查发现,人们对城市某一地区环境,首先是整体的与感情的反应,然后才是以特定的词语去分析与评估它们。环境质量的整个概念显然是这样一种概念,即人们喜欢某些市区或住宅形式,只是由于它们含有的意义。人类精神基本上靠通过使用认知的分类学、类别和图式,试图赋与世界以意义来起作用;建成的形式是这些图式与范畴的有形的表现。有形的要素不仅造成可见的、稳定的文化类别,同时也含有意义,那就是如果当它们与人们的图式相适合时,它们就会被识别出来。这就是说,只要在新场景中能够被识别的图式(线索)达到一定的水平,这种西关文化特色的场景就会被辨认出来,于是有着类似文化背景的人群(在这里就是土生土长的广州居民)就会产生对新场景的一种乡土性的归属感。

环境中的线索类似于语言学中的语言符号,而且它们之间在理论上有着很多相通之处。在这里我想把语言学的一些论点引用到乡土环境的设计理论当中。 文学家用语言表现形象思维内容的时候,要把头脑中的表象转化为语言符号,听者要根据语言符号的系列再现出作者头脑中的表象。我认为这个过程与建筑师的创作过程是类似的,建筑师在构思的初始阶段,头脑中往往出现一幅幅的场面(经历过的或是没经历过的),他要表达这样的场面形象,就需要把它们转化为建筑符号,其他人根据建筑符号的系列再现出建筑师头脑中的表象。乡土环境的设计可以理解为这样一个过程:乡土性的场面――建筑师头脑中的表象――转化为建筑环境语言的符号(线索)并表达出来――人们根据环境语言的符号再现出作者头脑中的表象和乡土性的场面。

跟语言学类似,环境的线索具有抽象性和联系性。“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如果把“小楼”、“一夜”、“春雨”、“听”、“深巷”、“杏花”、“卖”各自隔离开来看,它们只能唤起一连串互不相干的表象,但是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给人的也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表象,而是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这是因为它们进入了特定的情景,表现了特定对象的形象。由于语意上的互相限制和影响,表象之间互相规定了想象范围,从而使每一个对象都具体化了。为了表现想象中或现实中一幅复杂的画面,需要使用大量的意象。由于语言特征的限制,我们只能从浑然一体的形象世界中择取若干主要部分,在若干主要部分中再分离出若干特征、状态加以表现,其余没有得到表现的部分则由读者的想象去补充。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再现乡土环境的场面时,不可能也不需要把原有的场面复制过来,因为场面所包含的信息是无限的,而设计者所能用的建筑语言符号却是被限制的。设计者只要从原有的场面中提取出足够数量和足够清晰性的线索并加以提炼和抽象,通过环境语言的规则使用到新的环境中,这样,新环境的乡土性就会被多数的人所理解,因为人们可以通过想象去补充环境中没有被表达的部分。

线索的多少和清晰性对环境乡土性的影响。

霍尔曾把构成环境的线索分为固定特征、非固定特征因素,这些因素同样可以拿出来作为构成乡土环境的线索。在一个城市中,街道和建筑物属于固定特征因素,这类因素通常在传统的聚落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观察江南一些被保存下来的旧城区,可以很容易从其街道和建筑的形式和排列中去识别出其乡土性,而在现代的城市里却很难通过这些固定因素识别出这个城市的特征。非固定特征因素包括人的品类、衣装、语言、活动、声音和气味等。在一个现代的城市中,如果单想通过改变街道和建筑的样式来表现这个城市的地方特征是比较困难的,在这时,非固定特征因素显得更为重要,不只因为非固定特征因素更容易更改,而且其与乡土文化联系得更为直接。通常,场面越是复杂,文化越是多元,就需要越多的和越清晰的线索来支撑。在一个小的传统城市中,人们可以通过比较少的线索来识别它的特征,而在大城市,因为存在着相当多的干扰因素,人们往往需要更多的线索来识别。

线索的相对性

美国学者克里斯•亚伯在《建筑与个性》一书中,在提到建筑与语言的比较时,他认为,就建筑学的研究而言一直局限于乔治•斯坦纳所称的语言的普遍主义哲学。举例说,詹克斯后现代主义所鼓吹的建筑符号可以随意操作的观点曾经流行于建筑语言的话语中。这种带有普遍主义意味的态度,低估了不同语言中所谓的表面的差异,在后现代建筑中尤为明显。最典型的是将一些单个的元素从不同的建筑风格中借用过来,随意地拼在一起,认为每个元素直接带有它原有的历史脉络中的含义。这种建筑上的普遍主义同样存在于我们的环境设计当中。例如在中国的一些商业楼盘的环境设计中,有着中国传统特色的园林常常与欧式的亭子混杂在一起,而在一些标榜所谓的岭南特色的环境中却布置了热带的叶子树,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可以经常被发现。。不同建筑元素或线索的简单拼凑,只会造成混乱的场所感。在这些环境当中,人们很难通过辨认线索来感受得到具体环境中的特有的意义(因为线索来自不同的历史脉络),更毋论能够产生对环境的共鸣了。

但是,我们并不能否定不同文化元素(线索)之间融合的可能性,相反,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是乡土环境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因为乡土环境形成的过程从来就不是与外界隔离开来的,而是本土文化自身的发展与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过程。

线索的长时段性

关于乡土环境的概念,常存在这样的一个误区:认为乡土环境只能是单纯的具有传统文化与适应地方气候的环境。其实,在文化的层面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融合是乡土环境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特征。在乡土环境中,考察一些外来文化的线索以及它们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情况是很有必要的,而这个过程会涉及到环境的整个过去(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跨度。

中山市的岐江公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例子,岐江公园的原址是中山市的一个比较著名的造船厂,设计师在对公园的规划中有意图的把原造船厂的一些机器构件和建筑设施保留下来,进行适当的改造,并以此作为公园的一个主题特色。我认为,这种延续原有环境意义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原造船厂的机器构件和建筑设施,作为原有环境的线索,虽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不能认为是具有乡土的特色,但从对人可感受到的环境的意义来说,是属于乡土的。

线索的象征性。

在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很多线索不只是一些符号或形状,而且具有比较强烈的象征性。而且,在乡土的文化环境中,许多线索的象征意义都可以为公众(包括设计者)所确定理解和共用。因此,在研究环境的线索时,如果能把握住它们的象征意义,并把这些象征意义通过新的线索表达出来,这对于表达环境的乡土性是很有帮助的。例如谈到北京天坛的总体布局,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起象天法地的象征意义,又比如村庄的选址宜背山面水,是因为其在风水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在新环境的设计中,如果线索中带有这些在传统的文化环境中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那么这些线索很容易就会被识别为乡土性的。

第5篇

[关键词]现代新儒家思潮;价值观;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入,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转型时期。近年来,国内兴起了国学热,国外也兴办了许多孔子学院,谈到孔子,谈到儒家学说,我们并不陌生,它起源于古代,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起到过重要作用。现在,我们探讨与之相关的现代新儒家思潮,它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至今已存在90多年,仍对我们产生影响。

一、概念界定

所谓思潮,1979年版的《辞海》中,对“思潮”的释义是:(1)某一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2)涌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如思潮起伏[1]。

1987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对“思潮”的释义是:社会思潮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社会思潮有时表现为由一定理论形态的思想作主导,有时又表现为特定环境中人们的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综合表现形式[2]。

综合学界各种表述,笔者在查阅诸多著作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下述概念界定“社会思潮”――即社会思潮是经思想家倡导,以某种理论学说为主导或依据,在大众中持久流行、与时代和社会重大问题相关,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3]。

本文探讨现代新儒家思潮,要首先界定“现代新儒家”与“现代新儒学”两个概念,两者的关系类似于“儒家”与“儒学”之间的关系。最初“现代新儒家”与“现代新儒学”两个概念是混用的,指人物时多用“家”,指学派或学说时用“学”。致力于现代新儒学研究的学者方克立、李锦全认为“现代新儒学”就是“现代新儒家”的思想体系。事实上现代新儒学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是不断丰富、完善的,它从狭义走向了广义,是具有一定特征、包含相应内容的“一切关于儒学的学问”,这些特征有:民族危机意识和文化自信心;以应对“双重困境”为己任;以儒家文化为本位;采纳中外众家之长;综合创造中华新文化。本文探讨的现代新儒家(思潮)属于广义的现代新儒学,即指: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并延续至今的,坚持儒家文化本位,在此基础上来吸纳、融合西学,回应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实现现代化和全世界现代工业文明条件下如何解决人的异化这“双重困境”的挑战,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乃至世界文化在现代条件下的出路的一种社会思潮[4]。从20世纪初开始,现代新儒学已有三代人薪火相传,先后经历了以梁漱溟、熊十力、金岳霖、冯友兰、张君劢、贺麟等为代表的第一代人物,以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等为代表的第二代人物的努力,并且在80年代开始了以杜维明、刘述先等为代表的第三代新儒家的发展历程[5]。

二、现代新儒家思潮对我国价值观的影响

目前,我国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由坚持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而现代新儒家思潮对国人的价值观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从个人层面看。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国人大都信奉孔子“仁、义、礼、智、信”的论点以及中华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百善孝为先等,在当下中国,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美德也在不断传承与发展。现代新儒家思潮坚持儒家文化本位,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文化对人的影响与教化早已根深蒂固,在现代转型的今天,现代新儒家思潮用自己的主张影响和吸引着一大批人,很多人虽然并未意识到自己与现代新儒家有关,但实质上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儒家,现代新儒家思想的隐形表现主: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在公共场合不吸烟,不喧哗,个人高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如此总总,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前段时间发生在四川达州的三小孩扶七旬摔倒老人反被诬陷一事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诬陷行为让人唾弃,但值得欣慰的是,三小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后遇到类似情况还是会做好事,帮助需要的人。窥一斑而知全豹,国人良好素质、美好品德的形成与传统儒家文化息息相关,这也是现代新儒家一直秉承的教化。

从社会层面看。我国社会,主流价值导向是好的。各个行业都有自己信奉的准则:医务行业致力于救死扶伤,坚守社会“生命”底线;教师群体坚持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坚守社会道德底线;商业活动者坚守买卖公平,诚信无欺原则,……这些行为与个人素质也与社会环境导向有关,社会各群体倡导社会公德,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社会大众用现代新儒家与思想一同抵制西方的自由主义、享乐主义、金钱崇拜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经受住了考验,在日益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的价值观念格局中,形成与我国历史发展阶段相一致,与我国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并作了相关界定。核心价值体系中就包含了现代新儒家的道德思想与主张。

从国家层面看。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十七大将其提到重要位置,再到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从国家层面将其定位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符合我国当下国情的高度凝练的提法。这个提法也是现代新儒家在实现现代化转型中的主张与期望。早期以熊十力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德性儒学,他们主张“内圣”开出“新外王”即攻克“内圣(明德、正心、诚意)之学”从而与西方科学、民主会通;之后,海外新儒学的集大成者牟宗三也主张由儒学以仁为中心的内圣,经过自我坎陷(即自我否定)的过程,援西(西方的民主科学法治)入儒,完成中国文化创新。如此看来,作为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观的形成,它是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借鉴西方先进文化,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形成的,也可谓是现代新儒家思想某些方面的积淀与升华。

(二)消极影响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现代新儒家思潮是一种非思潮,上世纪90年代起,特别是所谓的“大陆新儒家”,他们将与儒学相对立,在意识形态领域制造混乱,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同时也影响了不少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与青少年。

从个人层面看。大部分人接触和了解的是传统的儒家文化,在现代新儒家思潮兴起之时,不可避免的使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糟粕也借机沉渣泛起,在群众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特别是在偏远地区,表现明显,致使民众愚昧无知,阻碍了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传播。

从社会层面看。各种思潮涌动,容易引起民众思想上的混乱,致使西方的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潮不断涌入,加之过度的崇儒造成的泛道德化,使得我国社会出现道德滑坡,信仰缺失,人情冷漠等一些怪象,导致不良社会风气蔓延,不利于现代文明社会的建设。这是现代新儒家兴起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小结

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会去占领[6]。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作用的只能是,不去占领,其余思潮就会见缝插针,就像现代新儒家思潮对国人价值观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最终,我们必须认清现实国情,我国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已经找到了理论与实践上发展我国的正确途径――中国化。只有加强指导,才能更好的发展中国,也才能更好地吸收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实现现代新儒家的主张及其自身的发展,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必然的。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去正确的看待现代新儒家思潮,才能开辟新儒家发展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3837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765-766页。

[3]钱玉君.现代新儒家思潮的传播与当代青年[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

[4]陈立思.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1.

[5]刘敏.现代新儒学在中国大陆30年发展历程研究[J].社科纵横,2009(1):251.

第6篇

摘要 苏轼的绘画理论,尤其是文人画思想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虽然他没有专门系统的画论著作,但是其关于文人画的论述已经触及文人画的性质、特征、创作等一系列问题,开拓了文人画思想研究的新领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因此,研究苏轼文人画思想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而且对当代中国绘画理论的探讨和实践走向都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轼 文人画 创作 影响

中图分类号:J203 文献标识码:A

文人画中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和文化修养,具有诗、书、画、印的综合素养,是中国古代文化在绘画艺术中的集中体现。通过对文人画作的审视与分析,不仅可以使我们较为直观地发现影响文人画创作的因素,也可以发现创作者在创作中的地位。本文尝试从苏轼对文人画创作的影响谈起,重点分析了其对文人画创作所作出的探索。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生于宋仁宗景祜三年,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一位奇才。苏轼的绘画理论,尤其是文人画思想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最早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虽然苏轼没有专门系统的画论著作,但是关于文人画的论述已经触及文人画的性质、特征、创作等一系列问题,开拓了文人画思想研究的新领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因此,研究苏轼文人画思想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而且对当代中国绘画理论的探讨和实践走向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借鉴意义。总之,笔者认为苏轼对文人画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形理两全,以言晓画

熙宁四年,苏轼在《净因院画记》中云:

“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

在这里,苏轼提出了文人画论中关于“常形”与“常理”的问题。“常形”是指事物外部的形态,“常理”则是指事物内部的结构和性质,即事物的内在规律。徐复观也曾指出,苏轼所说的“常理”不是当时理学家所说的伦理物理之理,而是“依乎天理”的理,是指出自然的生命构造及由自然生命构造而来的自然的情态而言。宗白华先生也提出:“东坡之所谓常理,实造化生命中之内部结构,亦不能离生命而存者也。山水人物花鸟中,无往而不寓有浑沦宇宙之常理。宋人尺幅花鸟,于聊聊数笔中,写出一无尽之自然,物理俱足,生趣盎然。故笔法之妙用,为中国画之特色。传神写形,流露个性,皆系于此。”苏轼认为,在当时的画家中,文与可最能得自然之常理并将其运用于艺术创作:

“与可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谓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挛拳瘠蹙,如是而条达遂茂,根茎节叶,牙角脉缕,千变万化,未始相袭,而各当其处。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盖达士之所寓也欤。”

这就是说,因为文与可深谙竹石枯木的生长、发展、变化的规律,得其理,才能画出它的生命、画出它的凋零、画出它的蜷曲紧缩瘦弱枯萎、画出它的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各株竹子千变万化、毫不相同,而且在各自的位置上又十分恰当,和自然界的竹子毫无二致。这样的画,既符合自然状态,又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常形”与“常理”的问题上,推重“常理”,但也没有轻视“常形”,相反,而是主张形理兼备。正如苏轼在《书竹石后》中所写到的:

“昔岁余尝偕方竹逸寻净观长老,至其东斋小阁中,壁有与可所画竹石,其根茎脉缕,牙角节叶,无不臻理,非世之工人所能者。与可论画竹木,于形既不可失,而理更当知;生死新老,烟云风雨,必曲尽真态,合于天造,厌于人意;而形理两全,然后可言晓画。故非达才明理,不能辨论也。”

由此可见,苏轼之所以对文与可的墨竹评价甚高,不仅仅因为他“于形既不可失”,更因为他“理更当知”,“形理两全”,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晓画”,才可以把新的、老的、烟云中、风雨中的不同阶段、不同形态的竹木表现得栩栩如生,从而“合于天造,厌于人意”。反之,如果不合常形常理就会贻笑大方。苏轼的《书戴嵩画牛》云: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幅,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这段话讲得很清楚,斗牛的特点是,“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而画却把牛描绘成“掉尾而斗”,这显然违反了生活常识,违反了事物的常理,所以不管画的什么形象都是“举废之矣”。同样,苏轼在《书黄筌画雀》中说:“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日:飞鸟缩颈则足展,缩足则颈展,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可见,黄筌《飞鸟图》的错误就在于“颈足皆展”,因为“飞鸟宿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之者。”因此,只有观物必审、务学而好问才能做到形理两全。

二 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

宋人张放礼论曰:

“造乎理者,能画物之妙,眯乎理者,则失物之真。何哉?盖天性之机也。性者,天所赋之体;机者,入神之用。机之发,万变生焉。惟画造其理者,能因性之自然,究物之微妙。心会神融,默契动静,察于一毫,投乎万象;则形质动荡,气韵飘然矣。”

可见,宋人对画所提出的“理”字,是与传神的观念一脉相承的。

宋哲宗元 二年六月(公元),苏轼为鄢陵一位王姓官员所画的折枝图题了两首诗。虽然该作品没有流传下来,但苏轼所题的这两首诗却因蕴含了他的形神观点而广为流传,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一首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画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从这几句话中我们不难发现,与形似相比,苏轼更看重神似。苏轼甚至将形似与神似作为区别画工画与文人画的论点之一,即所谓:“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由此可以看出,苏轼之所以推崇“士人画”,反对“画工画”,是因为“士人画”能做到神似,“取其意气所到”,从而以少见多,使人观其画如阅天下马,从中可以体验到奔腾狂放浩然于胸之感。而不像“画工画”那样,“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只能描绘出事物的外部形态,“无一点俊发”,毫无生气,以至于使人仅仅看了几尺就觉得倦怠了。

三 随物赋形,尽水之变

由于苏轼主张形神并重,所以他在谈论文艺时屡次提到应该“随物赋形”,他在《自评文》中说:“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

“随物赋形”自然不能脱离形似。描绘事物时,必须要尊重事物的本来面貌。物有不同,形有不同,即使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也可能有不同的形态特征。事物既然是不同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就要“随物赋形”,就要表现出它的特点,赋予它不同的形态。对于画人而言,为了准确把握人物的精神特征,苏轼还提出“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众中阴察之”的创作观念,即为了掌握一个人精神个性的本来面目,应该从他的日常生活中观察。苏轼还在《传神记》中指出:

“凡人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虎头云:‘颊上加三毫,觉精彩殊胜。’则此人意思,盖在须颊间也。优孟学孙叔敖抵掌谈笑,致使人谓死者复生,此岂举体皆似,亦得其意思所在而已。使画者悟此理,则人人可以为顾、陆。吾尝见僧维真画曾鲁公,初不甚似,一日往见公,归来喜甚日:‘吾得之矣。’乃于眉后加三纹,隐约可见,作俯首仰视眉扬而额蹙者,遂大似。”

可见,人们的内在思想感情“各有所在”,有的表现在眉毛、眼睛上,有的人表现在鼻子、嘴巴上,只有把握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并加以表现,才能达到传神的效果。在脸颊上加几根毫毛,就更为酷似,这就说明此人的神情主要表现在须颊间。楚之乐人优孟模仿楚相孙叔敖抵掌谈笑,让人觉得死人复活了,即便这样也不是他所有的举止都像孙叔敖,只是把握了孙叔敖的神情所在罢了。苏轼也曾经看见画僧维真画曾鲁公,开始不太像,后来一天去见鲁公,回来在眉毛后加了三条纹,就特别像了。如果绘画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能把握各人“意思所在”,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为顾恺之、陆探微那样的画家。

四 美在成酸之外

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说:

“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论诗日: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得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闽人黄子思,庆历、皇祜问号能文者。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反复数次,乃识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

这段话表明了苏轼深爱咀嚼有味的诗歌,赞同司空图的观点。并将“一唱而三叹”的诗歌为上品。正如苏轼在《书司空图诗》中所言及的:

“司空图表圣自论其诗,以为得味于味外。‘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此句最善。又云:‘棋声花院静,幡影石坛高。’吾尝游五老峰,入白鹤院,松阴满庭,不见一人,唯闻棋声,然后知此句之工也,但恨其寒俭有僧态。若杜子美云:‘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则才力富健,去表圣之流远矣。”

在苏轼看来,司空图的诗句能做到“得味于味外”,尤其是“棋声花院静,幡影石坛高”之句。苏轼在身临其境之后,才体会到“此句之工”,只是他认为司空图的诗终究还是“寒俭有僧态",而杜甫的诗句“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才力富健”,在表现“味外之味”方面,远比司空图高明。同诗歌方面赞赏“味外之味”一样,在绘画上,苏轼也强调含蓄美、意境美和回味无穷的精神美。在《传神记》中,苏轼赞赏“南都程怀立,众称其能。于传吾神,大得其全。怀立举止如诸生,萧然有意于笔墨之外者也。故以吾所闻助发之。”程怀立以传神著称,他追求笔墨之外的意境,所以苏轼把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诉他,以此来帮助他、启发他。苏轼还曾经说过“不见何戡唱《渭城》,旧人空数米嘉荣。龙眠独识殷勤处,画出阳关意外声。”这首诗是说,李龙眠能独具慧眼,领会到殷勤的送别之情,在《阳关》图中绘出意外之声。在《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技二首》之一中,苏轼云:“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这表明,他认为这两幅画都具有味外之味——谁说它只是一点红昵,透过这一点红,它让人感悟到的却是无边的春色。用现代艺术理论的语言来说就是,创作主体所要表达的艺术主旨,没有在画面上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采用留白的手法隐藏在画面中,要靠欣赏者通过感官观照、心意融入才能呈现出审美意象,进而领悟其深层的意蕴。有时甚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其实,这些都是对我国传统诗论中关于言外之意、象外之象的理论加以继承的,并将它运用到绘画领域。

结语

通过对苏轼对文人画理论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其对文化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他开拓了文入画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并对后世文人画也产生了深远的、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是我国古代艺术理论宝库中值得珍视的瑰丽遗产。在倡导学习传统文化精髓的今天,研究苏轼文人画的理论对我国的艺术创作将有着深远的影响与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福顺:《苏轼与书画文献集》,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版。

[2] 李福顺:《苏轼论文艺史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3] 衣若芬:《〈宣和画谱〉与苏轼绘画思想》,线装书局,2001年版。

[4] 徐书城:《中国绘画断代史·宋代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第7篇

【关键词】传统音乐;基本乐理;现状;研究

当前,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或是高职高专的乐理课的教学内容基本上以欧洲传统乐理知识的范围为主,很多地区的音乐课尤其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乐理教学,并没有将具有民族性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论知识教授清楚,讲解明白。

一、传统音乐的基本乐理概况

对于每一名新入门的传统音乐学者而言,首先要学习和了解的知识莫过于“基本乐理”。所谓基本乐理,是指有关音乐的基本理论或基础知识。从国家这个角度出发,传统音乐可以分文中国的传统音乐和西方的传统音乐。所谓中国传统音乐特指在二十世纪以前,于中国境内形成和发展的音乐形式,其又可以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四种类型。中国的传统音乐与西方的传统音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种联系与区别与我国采用的三分损益律和西方采用的五度相生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三分损益律是我国传统音乐的律制,是中国律学史的“律制鼻祖”,而五度相生律是西方律学史的“乐制鼻祖”,这两种律制的联系,成为传统音乐的教学以西方传统乐理知识为主要范围的主要因素,但二者的区别又在提醒着当代的传统音乐学者,尤其是传统音乐的教育教学者,必须充分认识两种律制的不同,从而摒弃“欧洲文化中心主义”的谬误,以促进本民族律制良好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吸收与借鉴外国的优秀音乐文化成果,进而促进本国传统文化的蓬勃发展。

二、传统音乐的基本乐理的研究现状

普遍选用的教材如李重光主编的《音乐理论基础》,其编著出版的时间是1962年,距今已有50年的历史,还有董忠良编著的《基本乐理教程》,虽有“音乐理论”的美称,但其中也不乏暴露出大面积的欧洲传统音乐的乐理色彩,且内容比较混乱,结构不够完整,语言不够简明。作为中国第一部专门讲述国内传统音乐的始祖教材――杜亚雄编著的《中国民族基本乐理》,本应该在国内得到推崇,但是后期的实践证明,由于书中存在很多错误性认识(最典型的莫过于“无处不活”和“无处不死”的论点,由于从根本上有违唯物辩证法的“适度”原则,割裂了中西音乐的相同之处,夸大了音乐的个性,而受到以周勤如为代表的大多数学者的驳斥),再加上受西洋乐理藩篱的桎挎,和缺乏实践的可操作性,导致其在国内得到推广和使用的议程也就不了了之。之后,杜先生又苦心励志8年时光,推出了他的新作《中国传统乐理教程》,不能否定,该书与其他的诸如董忠良、崔宪等人编写的《中国传统乐理基础教程》和施咏编著的《基本乐理的文化视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发行)都对我国的传统音乐的基本乐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指导,为我国传统音乐的乐理教学做出的突出的贡献。但是,《中国传统乐理教程》的内容实则仍拘泥于西方乐理的条条框框,并没有站在东方人的角度,采用综合性的思维方法,走宏观审视之路去描述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乐理。而且,在实践的运用和操作上,也不尽如人意。许多的基层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者、职业音乐工作人员并没有真正掌握这些具有研究价值的教材,基本乐理的思考理念和研究的方向仍是围绕十八-、十九世纪德奥古典音乐,具有东方特色的传统音乐的乐理体系并没有形成。

三、区别东西方传统音乐的乐理结构

东西方不同的律制导致了不同的音乐形态,而由于我国采用的三分损益律和西方采用的五度相生律之间的联系(例如二者都对十二平均律的发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得中西方音乐文化变得更加容易渗透和融合,相反的二者之间的不同让我们更加充分的认识到不同地区或国家间由于律制选择的不同而产生的精彩纷呈的音乐艺术形态。在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乐理知识时,也要秉承合理借鉴的态度,防止照搬照抄,全盘西化,也要杜绝固步自封,刻意贬低西方和高估自己的不良文风。构建我国传统音乐的乐理框架,应该更加注重我国传统音乐的特殊规律,以区别于西方人分析式思维模式的综合性思维模式,取代从音的性质、音高、节奏、节拍等音乐技术细节出发而从宏观角度着手,在明晰“宫调”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与音乐相关的哲学、美学和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渐渐步入到技术细节层面,进而增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可操作性和普及性。

四、结语

随着国家间、民族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与密切,多姿多彩、精彩纷呈的音乐活动纷至沓来,各种音乐艺术如饕餮盛宴呈现在广大观众的眼前。然而,通过上文阐述,我国传统音乐的乐理研究仍需完善和发展。本文仅从我国传统音乐仍以西方传统音乐的乐理研究这一弊端出发进行研究,有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正。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关于“中国儿童文学”的具体发生时间的辨析

关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具体发生时期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中国儿童文学是否古已有之”这一争论了。在中国古代是否存在“儿童文学”?存在着什么样的“儿童文学”?针对这些问题,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以蒋风、王泉根、方卫平、张之伟、谭元亨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儿童文学了。蒋风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的绪论当中这样写道:“历代儿童常常把丰富多彩的人民口头创作和古代文人文学中的优秀篇章攫为自己的宝贵精神财富,以满足精神上的渴求和需要。这就使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与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保持着传统的血缘关系。”[1]1蒋风先生所指的优秀文学中,除了《西游记》《水浒传》等文人文学外,他还特别提到民间文学对我国儿童文学的巨大影响:“我国古代的民间童话和民间故事,从来就主要生活在孩子们中间,滋养并丰富了过去时代的儿童精神生活,也是我国儿童文学的一宗极其丰富的遗产。”[1]2王泉根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主潮》《中国儿童文学概论》等论著中也大抵持相似的观点:“由此观察中国儿童文学,中国古代有童谣、童话的存在,自然有儿童文学的存在。”[2]13“如是我们说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资源源远流长,这显然是指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的口头儿童文学。”[2]14张之伟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稿》中将“五四”以前的儿童文学称为“客观存在的儿童文学”[3]。这种提法与方卫平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对古代儿童文学的提法不谋而合。但是,方卫平也指出,中国古代儿童文学具有非自觉性。“除了符合传统教育需要的作品之外,它们基本上都不是专门为儿童所创作的自觉的儿童文学作品。”[4]纵观这几位学者的观点,不难做出如下的概述:他们认为古代文学中的民间文学、中某些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以及儿童之间传唱的童谣等可以看作是儿童文学,但是古代并没有出现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也就是自觉的儿童文学,真正自觉的儿童文学要到“五四”时期才出现。吴其南在《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化阐释》一书中使用类似的称法,即将“五四”以前的“儿童文学”称为“非自觉的儿童文学”。他指出:“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冠礼的记载值得关注。而真正将儿童作为一个共同体来想象其特点的是一批美学家,如老子、李贽等。因此,现代社会以前是有童年观念的,古人也意识到了儿童与成人的不同,只不过他们的注意点多在生物学层次上,而现代的学者关注的则是文化层面。而儿童文学的产生与近代以来的新式教育制度密不可分。学校的建立推动了儿童文学读者群的生成。学校创造一个儿童的文化群体,为儿童提供了一个特殊、介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空间,创造了一种儿童自己的、又有别于成人的生活方式,在深层为儿童文学的特殊存在提供了依据。更为重要的是新式教育基本畅通了儿童自身的接受能力这个制约儿童文学建立和走向自觉的瓶颈。”[5]

在“儿童文学是古已有之”这一阵营中,谭元亨的观点显得与众不同。他在《中国儿童文学———天赋身份的背离》一书中将孙悟空、哪吒等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归为“儿童形象”。并且认为,“《西游记》在很大成分上,是给儿童们写的,而且,可以被视作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个雏形”[6]。以朱自强为代表的另一方则认为中国儿童文学并非古已有之,而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甚至连“中国儿童文学”这个名词都不存在。这一观点最先在他的《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一书中提出:“从有人类的那天起便有儿童,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儿童却并不能作为‘儿童’而存在。儿童作为儿童被发现,是西方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才完成的划时代创举。没有现代社会对‘人’的发现,就不会有‘儿童’的发现,而没有‘儿童’的发现作为前提,为儿童的儿童文学是不可能产生的。”[7]3而关于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之间的关系,朱自强则表示:“民间文学要成为儿童文学,一定要经过现代转化。”[7]4在《“儿童文学”的知识考古———论中国儿童文学不是“古已有之”》一文中,朱自强运用福柯的知识考古方法和布尔迪厄的“文学场”的概念,对“儿童文学”这一观念进行知识考古。[8]因此,他认为不能采取对细部进行孤证的做法,认为古代那些零星的作品不足以促成“儿童文学”这一重大的事件的发生。“建构的本质论”是朱自强针对儿童文学界出现的“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倾向所提出的。在朱自强看来,杜传坤是建构主义的代表。杜传坤在《现代性中的“儿童话语”———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起源谈起》一文中表示:“现代儿童文学起源的‘元研究’的意义并不在于具体是哪一个时期,而是为什么是这个时期。儿童文学的真实起源来自于成人对儿童的想象。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和发展就是儿童被‘他者化’的过程。”[9]在这里,杜传坤显然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认为儿童是通过“颠倒”而被发现的风景。不可否认,儿童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成人为隐含的儿童读者所构建的一个“乌托邦世界”(尤其在狭义的儿童文学中),是成人想象出来供他们阅读或欣赏或受益的东西。但我们应该同时注意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所提供的理想化世界并非是被动的接受。相反,他们正在积极抵抗这些理想化的过程。路易丝·乔伊在2019年出版的专著Literature'sChildren:TheCriticalChildandtheArtofIdealization(笔者译:《文学的儿童:批判的读者与理想化艺术》)中,分析了“儿童读者从事的实际的批评活动的本质,强调儿童对文本起何种作用”[10]。通过细读一系列“黄金时代”为儿童创作的儿童小说,证明了儿童批评是如何在这些文本中抵抗理想化的过程。也许,这本书提供的全新视角,可以在某些程度上纠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偏颇,从而使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儿童文学的发生”这一问题。

而关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起源,大多数的学者都持“五四说”的观点。但也有少数学者持“晚清说”的观点。张建青论文《晚清儿童文学翻译与中国儿童文学之诞生》运用译介学的方法,从晚清的儿童文学翻译入手,对不同译文以及茅盾、叶圣陶、孙毓修的童话作比较分析,从而得出“中国的儿童文学逐渐诞生于晚清,标志性的作品是1908年出现的《无猫国》,它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的诞生”[11]。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孙建江,他在《清末民初: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起源》一文中对清末民初儿童文学活动史料的梳理和整理,发现“清末民初时儿童文学活动的创作思想日趋成熟、儿童文学创作实践丰富多彩、儿童文学活动的积极影响不断显现,因此清末民初的儿童文学活动,是具有民族性、现代性根本特征的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真正起源,清末民初也正是我国儿童文学真正呱呱坠地的诞生期”[12]。

二、对这一时期具体文学实绩进行研究

对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生期史料的整理从未停止过。1982年胡从经编纂的《晚清儿童钩沉》是中国大陆较早关于晚清时期儿童文学史实的著作。随后,蒋风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王泉根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主潮》、张之伟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稿》等一系列现代儿童文学史着眼于“五四”到前的儿童文学史实的梳理。对于这一时期儿童文学也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了“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的对传统文化的反拨,把“五四”时期作为儿童文学史上的重要节点。但这些著作对史料的平面梳理,大多是从儿童文学观、域外翻译的儿童文学和原创文学三个角度来论述,缺少对史料更深入探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逐渐从各个角度审视晚清至“五四”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试图探究这一时期儿童文学与历史、社会和民族国家等之间复杂的关系。谈凤霞教授在论文《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生期的审美困境》中,从“审美”的角度,对1903-1927年间的儿童文字进行评价。在肯定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成就的基础上,同时指出了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审美困境:偏重教化、偏重“玄美”和矫枉过正。作者选取的切口很小,但是辐射的面却非常广。通过研究发生时期儿童文学的审美性,我们可以关照到整个现代甚至当代儿童文学的审美面貌。[13]张梅的《从晚清到五四儿童期刊上的图像叙事》另辟溪径,从“图像”这个在儿童文学中习以为常但却又最容易为人忽视的文体入手,考察图像由叙事的点缀到直接参与叙事的演变,从而折射出儿童文学发生期的复杂性。图像在晚清时期给儿童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在民国初年成为启蒙的利器,并出现了完全以图像为主导的《儿童教育画》,到了“五四”时期,“图画故事”作为一种新文体正式出现。图像对叶圣陶等最早一批的儿童文学作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是现代儿童文学诞生重要的推动力量。[14]

儿童文学与国家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一直伴随着中国儿童文学的各个阶段,尤其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阶段。吴翔宇的论文《想象中国:五四儿童文学的局限与张力》从“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入手,发现了“五四”儿童文学无法回避成人———儿童的张力关系。在“五四”时期的许多儿童文学作品中,都无法回避地出现成人的声音。在成人和儿童的身上同样都存在着自然性和社会性两种属性。“在儿童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无论是过分强调政治之于儿童文学的训谕和教化功能,还是将儿童文学超脱于政治之外,都是对两者之间深度关联的片面理解。”[15]

从儿童文学内部探讨儿童与民族国家的命题是另外一个趋势。在“五四”时期,周作人和鲁迅在儿童文学方面的贡献不可小觑。对周作人的研究,学者大多集中在他的“儿童本位”理论以及他将民俗学、人类学与儿童文学交叉在一起的跨学科方法上。而对鲁迅的研究,则更多集中在他对爱罗先珂童话的翻译上面。谈凤霞教授的论文《鲁迅与爱罗先珂的童话》一文中阐述了鲁迅选择译介爱罗先珂童话的标准在于“有益有味”,“有益”指的是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并从长远来看能有利于改良社会人生;“有味”指的是活泼、积极的生活情趣和隽永的艺术魅力,能吸引小读者。论文的着眼点仍在启蒙与斗争的主题之中。[16]美国学者安德鲁·琼斯的《发展的童话:鲁迅、爱罗先珂和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一文则揭示了鲁迅对于启蒙这一命题十分暧昧的看法。鲁迅和爱罗先珂一样持续关注着进化论及其带来的发展渴求,但也时刻怀疑这种发展的希望只是幻想。安德鲁认为《狭的笼》是一个后殖民的寓言:本土知识分子的发展主体为启蒙价值的“普世性”所篡代。[17]106-132谢晓虹的论文《五四的童话观念和读者对象———以鲁迅的童话译介为例》以鲁迅的童话译介为例从读者对象的角度介入来重审“五四”时期的童话。她提出了很有趣的问题:童话在“五四”时期是否真的如通常所说的是“专为儿童用的文学”?作者的答案是:“五四”时期当童话被视为“专为儿童所用的文学”时,一个崭新的读者群———拥有“赤子之心”或“童心”的成人也被构建出来。具体到鲁迅1926—1927年所翻译的《小约翰》,进一步阐述了鲁迅所看重的童话作品中的“社会批判力”不是源自童心的“无邪”,而是必须拥有“成人”与“儿童”的双重视点。因此,鲁迅所翻译的童话,是献给他们的———那些徘徊在“成人”与“儿童”世界之间,拥有双重视点的痛苦的觉醒者。[17]133-153加拿大学者佩里·诺德曼在《隐藏的成人:定义的儿童文学》中曾说:“我推定叙述者(指儿童文学文本的叙述者)是一个成年人,这些文本往往提供两种不同的视角,一种是儿童式的,一种是成人式的。”[18]其实在鲁迅翻译的童话也存在着这种双重视点,因此才会邀请同样具有“双重视点”的读者进入文本。在余话中,谢晓虹希望借此丰富现时对“五四儿童”、国族想象等课题之探讨。李玮的论文《在东西之间发明儿童———论民族政治与鲁迅的儿童观》一文打破了前者启蒙语境下的研究范式,在殖民的语境下探讨了鲁迅的儿童观。她提出也许并非是鲁迅“发现”了作为“人”的存在的儿童,而是鲁迅通过“发明”儿童来实现他特定的文化目的。“儿童”是鲁迅实现民族解放的一个工具。在谢晓红“双重论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其翻译的作品并不存在于成人与儿童之间,而是存在于殖民语境下鲁迅所建构的东/西、新/旧的中国秩序之间。在东西结构中,在新旧转换之间,“儿童”被赋予分裂传统文化秩序的特质———“童心”或“童话”。“童心”或“童话”沟通另一个“成人世界”。[19]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研究的重点是某一份刊物、某一个作家或是某一部分特定人群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生期产生的影响。宋莉华的论文《从晚清到“五四”:传教士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蘖》指出传教士在晚清时期的儿童文学活动。在翻译福音小说方面,传教士将其改编为儿童读物,前期的目的在于传播宗教教义,后期则被赋予了更多的启蒙色彩;在寓言方面,传教士将寓言进行改编,使其更加适合儿童阅读,寓言正式成为了儿童文学的一种文体;在童话方面,传教士用白话文译介了大量经典的作品,代表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未来的发生方向。[20]美国学者洪长泰《到民间去: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1918—1937》一书专门为儿童文学单列一章,重点论述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民间文学的采集,作者尤其肯定这个时期中国知识分子把纯儿歌从传统的、道德教化的成人正统文学中分离出来,把它归入一个专门的民间文学体裁,并肯定它在民间文学教育方面不可估量的作用,具有开拓性的作用。[21]陈恩黎的论文《颠覆还是绵延———再论〈小孩月报〉与中国儿童文化的现代启蒙之路》,通过对《小孩月报》的再考察,发现了《小孩月报》所开启的“启蒙之路”并没有完成一种对传统中国文化形成挑战、颠覆和互补的横向文化移植,而是变异为在现代化名义下继续绵延的纵向繁殖,进一步加大了传统中国对童年的不信任以及意欲多方规范、塑造与利用的文化惯性。[22]李艳利的论文《〈蒙学报〉与晚清儿童文学的觉醒》以《蒙学报》为中心考察了其下设栏目在中国儿童文学自觉的路上所起到的作用。[23]胡丽娜的论文《〈妇女杂志〉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与之结构类似。通过对《妇女杂志》下设栏目《儿童领地》和《玩具俱乐部》发表文章的整理,作者发现《妇女杂志》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尤其是其阶段的重大贡献。它在“儿童的发现”、儿童文学的创作、译介和本土儿童文学理论的构建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24]

近年来,研究者逐渐关注到了儿童报刊图像的作用。除了上文提到的张梅的《从晚清到五四儿童期刊上的图像叙事》一文,陈平原在“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中的‘儿童的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名为《转型期中国的“儿童相”———以〈启蒙画报〉为中心》,以1902—1904年间存在北京《启蒙画报》为中心,探讨转型时期的“儿童相”。“以图像为中心,兼及相关文字,对比‘妇女相’和‘儿童相’,解读《小英雄歌》等歌谣的精神意蕴,探究教科书中的插图,进而关注‘游戏’怎样成为儿童教育的重要内涵、‘知识’可否变得有趣、采用版刻而非石印对于《启蒙画报》的利弊得失。”[17]73-90梅家玲的论文《晚清童蒙教育中的文化传译、知识结构与表述方式———以〈蒙学报〉与〈启蒙画报〉为中心》,从蒙学报刊与新式小学教育的引进讲起,进而讲到两份报刊中的知识结构,包括文学、历史、算术和地理等多门学科,最后谈到了新知识的表述方式并探究晚清报刊童蒙教育的开拓与局限。[17]35-72可以看出,这两篇论文中真正涉及文学史方面的并不多,更多是在美术史、报刊史、教育史以及思想史的背景下思考晚清时期“何谓儿童,如何启蒙”。

在晚清至“五四”时期有许多人物都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诞生做出了贡献。王蕾的《安徒生童话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按照专题研究的方式说明了安徒生童话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观念生成、儿童文学理论的构建、儿童文学的创作实践等方面对中国的影响。[25]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以来关于中国儿童文学发生期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话语资源,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语境下梳理儿童文学发生期的文学实绩,考察这一时期儿童文学与现实社会、文化、历史的复杂关系。

中国儿童文学到底起源于何时?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儿童文学?这些问题至今仍是学界的热门话题。针对以上这些议题,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完善研究: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儿童?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两个维度上。存在于自然维度上的儿童,从古至今都是存在的,他指的是人类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时期;而在社会维度上的儿童,不同的历史时期则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即使在同一个时代,不同阶级和社会背景的人看待儿童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在古代,官方的正统思想是压抑儿童天性的,那些所谓的蒙学读物是不能够算作儿童文学的,但是在民间,有许多故事和歌谣仍然是受到儿童喜爱的。所以,关于“儿童文学是否古已有之”的争论点在于双方对于“儿童文学”的定义有所不同。持“古代说”观点的学者是从儿童接受的角度来定义儿童文学的。他们认为,古代文学中的某些作品为儿童所喜爱,那么就可以算作是儿童文学。而朱自强认为,“儿童文学”应当是一种观念,只有得到成人认可,尤其是官方认可的儿童文学才是真正的儿童文学。但“儿童文学”究竟应当如何定义,学界至今也没有准确的定论。在看待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作品诞生的条件,包括社会、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作为研究者,更应该考察儿童文学作品在每一个具体历史环境中如何为读者所接受或排斥,怎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读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又是怎样反过来塑造文本的。

其次,在儿童文学发生期的史料研究方面,呈现出从平面化的史料整理转变为多角度挖掘史料背后隐含的复杂内涵,从而纠正了人们之前的许多误解,但在史料的深度挖掘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究。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者对待史料要有着自己的价值立场,才能发现历史框架中的“血肉”。如果只是将史料的研究变成单纯的考据,那也就失去了研究的价值。

第9篇

包装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一)课题来源:虚拟

1、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设计元素和观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中国传统建筑在图形、文字、色彩、造型结构的几个特点:

图形。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一般以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面目结构较鲜明,也正是利用这些特征,将人们引到了一个神秘的艺术世界;

文字。我国的汉字历史悠久,字体造型富有变化。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运用到的文字一般以繁体字体为主;

色彩。中国传统建筑中运用最多的为红色和黄色,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而红色则寓意着美满、吉祥和富贵;

造型结构。体现在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给人以舒展的感觉。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的空间,既遮阳避雨,起庇护作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

通过以上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介绍,例如故宫--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它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通过图形、文字、色彩、造型结构等许多元素的完美结合,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造型美。把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形成完美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同时将这些传统建筑特点运用到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的平面海报中,充分突出其中国元素。

2、在泥人张包装设计中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传统包装主要是指人类的传统文化包装而言。而传统文化是人类在过去的漫长历史时期中,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所逐渐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也是已有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后人不断继承与发展前人知识及技能的基础。各个地区或国家有不同的传统文化,例如(泥人张的泥人工艺品,泥人张的彩塑,把传统的捏泥人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同时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通过泥人张的泥人工艺品的介绍,充分体现了传统包装就是传统文化包装。

如何把传统建筑中的设计元素融入到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传统包装结构中去,把包装盒作为一个宏伟的殿堂来进行设计把传统的建筑元素充分融入到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传统包装中去(殿堂形象壮丽,格局严谨,给人强烈的精神感染。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巩固人间秩序,与西方和伊斯兰建筑以宗教建筑为主不同,中国建筑成就最高的就是殿堂。同时它是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大气、生气、富力、重山林风水等表现最为突出的建筑。)将殿堂中的传统元素运用到包装盒的六面体中去,做成代表中国特色的包装盒。

3、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设计中图形、文字、色彩的表现

包装设计中图形、文字、色彩等要素是传递商品信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主要内容。

在图形上运用了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回纹),它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运用的蛮多,(例如--楼、阁、亭中在横梁和其他部位都有很广泛的运用),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中蕴涵的吉祥观念反映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历史的积淀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人不由地有种神秘感,通过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传统吉祥图案,使我们更加了解不同时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表达方式。把传统建筑的装饰纹样(回纹)运用到包装盒中,突出了中国传统的元素,最终达到将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字体是传递商品信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主要内容。字体和图形一样同属视觉符号,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承担着信息传递视觉化作用,是视觉传达中进行沟通的主要媒介物。

在传统建筑上运用字体突出庄重等特点(例如宫殿匾额--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在设计中,运用繁体字体对泥人张的标志进行设计,突出包装的特征,并将产品信息更好的传递给消费者。

在包装的色彩上采用红色为主体色调,红色象征着热量、活力、意志力、火焰、力量、愤怒和血液的循环。例如我们古代宫殿基本上运用红色为主色调,我运用红色一要表现包装盒上的大气,宏伟,还有就是要表现出中国人们对上海世博会的热情和活力。

4、随着纪念品在商业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一种设计热潮后,本人结合自己的毕业设计(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系列设计)从中研究现代包装设计中的独特魅力

(二)目的和意义:

以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设计为研究对象,将其内容和形式充分结合起来,并将包装盒作为宏伟宫殿进行设计将信息最简洁、明确、清晰地传递给观众,引起他们的兴趣,努力使他们信服传递的内容,并在审美的过程中欣然接受宣传的内容,诱导他们采取最终的行动。

(三)传统元素在国内外现状:

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

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应用

广告创意从商品世界深入到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中,既为广告灌注积极的文化内涵,又构建了新的价值取向,实施合理的广告策略,这是十分重要的。

广告创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文化。文化同时也会提升广告创意的内涵,为广告产品带来文化附加值。而一个民族的文化因其独特性必然会给广告创意带来独特的个性,从而提升创意的吸引力与认可度。在当今的消费时代,广告产品如何取得竞争力,关键在于其传达的文化价值,塑造的品牌形象是否具有个性,是否区别于同类且被消费者认可的特点,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因而,独具特色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增加广告创意的力,为广告主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某系列的地产报纸广告为例,用传统建筑形式作为广告的切入点;结合了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对国画艺术高度,在设计领域创新运用,突出了东方意识形态和完美家居生活品质理念。设计者通过对水墨、书法等中华艺术精粹的准确把握,形成自己那种带有很强东方文化的表现风格,完美地把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糅和到现代设计观念里面。

中国传统元素运用如此广泛,如何让外国人喜欢中国的传统元素

日本当代的平面设计中,对传统元素的深入研究和利用可以说早于我们,但日本设计师主要是从传统元素的形式美的角度去寻找可用的平面设计元素。我们可以见到大量的以传统元素为形,用中国传统元素的表现方式加入现代平面构成理念的作品。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传统元素对世界平面设计领域独特的影响力。当代中国设计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去表现以传统元素为代表的中国平面艺术,利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作为平面设计元素来表现观念。相对于外国设计师来说,中国设计师似乎更愿意从传统元素所蕴藏的中国文化的深层意义中去探寻一些设计元素和灵感,去表现纯正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总之,无论是对传统的继承还是对外国文化的借鉴,都要重视做好创造性转换工作,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继承传统不是食古不化;讲设计的民族特色、中国气派,决不是要将中国符号生搬硬套到现代设计作品中。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或工程技术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包装设计中重要的应用,也是包装设计诸要素中最重要的一项。从信息化、视觉化、艺术化的视角来审视包装设计,可以领略到它是一种巨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它有其它设计元素和设计方式所不可替代的设计效应。结合本人的毕业创作,进一步分析如何使标志应用于包装设计中,希望人们对这些信息正确接收、把握,并在让顾客采取行动的同时使他们得到美的感受。

1、大量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起源、发展及特征。追溯中国传统建筑的表现及特点,收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特点进行比较。再从构图、表现形式、色彩上面进行具体的设计分析。

2、了解包装的发展和内涵,及传统包装设计的现状,特别是传统元素造型包装。收集大量传统包装设计的素材,特别是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中的应用。

3、进行设计创新,在毕业创作中体现中国建筑元素在泥人世博会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1)创作目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旅游中肯定会买些和旅游有关的纪念品,同时上海世博会是面向世界的活动,会有很多的国际游客,于是我的泥人包装设计就是要突出中国文化和韵味来吸引国际游客。

(2)创作观念

这次的包装设计大胆的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世博会中国馆)为元素,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示中国的文化与韵味和中国的特色。

(3)创作思路

本人的包装盒设计除了本身形式达到与众不同外,其最主要的就是包装盒的盒盖在设计上巧妙的层次的原理,突出其盒盖整体性,同时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让其整体上达到立体构成的效果。通过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世博会中国馆)与包装盒的组合,使整个包装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二)研究方法或工程技术方案:

1、文献收集法:收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传统包装相结合的案例;

2、实际考察法:对于奥运会及纪念品包装设计,对其中的包装上的中国传统元素应用进行一个详细地研究;

3、临摹研析法:运用手绘或者电脑操作临摹绘制标志与传统包装盒相结合的案例;

4、再创作设计法:结合所临摹的案例进行毕业设计的作品稿绘制包括手绘效果图及毕业设计一系列成品的制作。

(三)准备采取的措施:

1、在研究中加强书籍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利于自己更好的进行选题的毕业设计;

2、多上网搜集优秀的包装设计图片,并从中吸取营养,运用到自己的毕业设计选题中;

3、多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大家好的建议,完善自己的设计。

三、现有基础和具备的条件

(一)现有基础:

1、理论基础:本人已经修完大学三年半学业,基本掌握了平面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熟练掌握Photoshop、Coreldraw、CAD、3DsMAX、Flash、Dreaweaver、Office等常用软件;

2、设备基础:配有电脑及出图设备等;

3、资料基础:拥有包装设计的一些资料和相关书籍,互联网上丰富的网络资源能给自己提供思维上的借鉴以及设计上的参考;

4、由老师多次带出去考察。

(二)具备条件:

1、已具备上述的基础条件;

2、曾在课程作业中独立完成整套包装设计;

3、多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大家好的建议,完善自己的设计。

(三)参考书籍:参考文献

[1]陈路、杨秀娟《中国传统元素整合图库》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2]刘宝岳《中国包装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年

四、总的工作任务,进度安排以及预期结果

(一)总的工作任务:

认真阅读、理解任务书所给的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规定时间内做好设计方案,做出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与品牌推广设计图,进一步系统的巩固所学知识,并有效的综合运用到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与品牌推广中。

1、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与品牌推广的毕业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2、写出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与品牌推广的毕业设计说明;

3、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与品牌推广的毕业设计展板与ppt电子演示文稿;

4、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与品牌推广的毕业设计说明:3000字以上的设计理念;

(二)进度安排:

2009年11月16日:毕业设计任务书下达;

2009年11月17日-2009年12月15日:毕业设计(bylw.yjbys.com/)初期,查找资料搜集信息;

2009年12月1日-2009年2月28日:毕业设计初步设想及草案(2个以上草案及文字论述)毕业设计初期辅导和检查;

2010年3月1日-2010年3月30日:毕业设计方案确定以及深化。绘制平面效果图,进行颜色搭配和成套系列安排等。毕业设计中期辅导检查;

2010年4月1日-2010年5月19日:毕业设计调整以及修改。绘制平面效果图,版面制作和检查;

2010年5月20日-2010年5月29日:毕业设计整理和毕业设计后期辅导检查,打印,出图;

2010年5月30日:毕业答辩及毕业设计展览准备;

2010年6月1日-2010年6月10日:毕业设计展览。

(三)预期结果:

1、包装盒设计,包括手提袋以及外盒等设计;

2、宣传册2本及书签;

3、平面广告;

4、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包装系列设计说明,3000字左右。

[知识拓展]

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是对课题的再论证和再设计。

二、开题报告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再次论证研究课题重要一步。

三、开题报告论证的主要内容

1、审定课题名称。一是看名称表述是否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二要看名称是否简洁,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如: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听读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和学习策略形成之影响、借助信息技术,变革学习方式、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幸福成长。

2、寻找研究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充分、贴切、准确,不要贴标签,拉大旗,喊口号。

3、分析研究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要清楚,符合实际。

4、查清研究现状单位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现状。用书检和网检的方法。

5、论证研究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

6、阐述研究意义有现实意义;有历史意义;有实践意义;有方法论意义。

7、界定核心概念。就是对关键词、关联词的概念、意义、本质、联系进行阐述。

8、完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程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目标;提出研究措施;落实研究内容;提供研究方法;划分研究阶段;落实研究人员;预测研究成果效应;建立研究组织;规划研究管理;分析规划研究的保障。

四、开题论证的方法以综合评价为主:一是课题单位的自我论证评价;二是同行的论证评价;三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学术评审与综合评审要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点放在计划实施与成果的预期鉴定上。

五、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课题、问题的提出?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3)改革的主张、研究设计。A、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B、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C、研究的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课题的目标来分解。D、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和怎样做。E、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F、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G、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H、其他保障:如课题组活动时间;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